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计上机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6年大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一
时光飞逝,转眼间新年钟声又即将敲响,又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为了更好地做好以后的工作,总结以往经验、吸取过去教训,本人以这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20xx年于国家于百姓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思想政治上,时刻与党与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将稳定一切紧密贯穿于教育教学中。积极参加系部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收听收看国家经济政治新闻,随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在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等各方面我都尽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素养,以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教育教学方面
这学年上学期,我承担xxx工程造价专业的资产评估及其课程设计以及xxx法学本科专业的房地产评估等课程教学任务,并参加了xxx和xxx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答辩。本学期承担了20XX级工程造价专业的工程财务和20XX级工程管理专业的会计原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我认真钻研课程大纲、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积极开拓教学思路,试着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我认为专业教学离不开当前行业的状况及其今后的发展态势,因而我时刻关注相关行业的动态,鼓励学生积极了解行业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让其有所思有所想,而不是死读书,读死书。平时积极参加教研室进行的各项教研活动,与同行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彼此交流教学经验,相互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另外还担任xxx工程造价专业xxx人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即时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情况。
三、科研方面
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对专业领域的相关问题也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本年度先后在国家级及省级等刊物上。
在即将到来的猴年,将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2016年大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二
时光飞逝,在锦城的第一年就这样很快的过去;回首这一年,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在一个陌生的工作环境中成长,非常感谢系上各位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都有进步和提高。接下来,我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方面
在12年,我先后承担了xx级xx专业《xxx》和xx级xx、xx管理及xx级与xx级xx《xxx》的教学工作。为了能上好这两门课程,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认真备课。《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课程,针对学生才学习完基会就直接过渡到中财且会计准则新修订的实际情况,我在课程准备时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同时,在教学安排中,尽量把准则中新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对于《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为了给学生财务软件的使用一个直观的展示和系统的认识,我参考多所高校相关精品课程教案,自己编制了实训教程并在课件制作上将软件演示的屏幕截图融于课件中,让课件不仅有理论知识介绍还有案例演示,我希望信息系统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使用软件,更要让他们以后在实际工作中能设计出符合企业财务环境和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统。为了能上好每一堂课,我在背课上下了不少功夫,力争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及时调整和补充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财务会计》的教学中,考虑到上课班级人数众多,每次课下课后,我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同学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动态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的学习进度。介于《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理论比较枯燥的特点,课堂上注意精讲精练,让学生尽量多动手操作;为此,我将每次三节课的上机操作延长了一节;力争做到每上一次机,学生对用友财务软件的认识就更进一步。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4、认真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为了做到习题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收集各种辅助资料,在财务会计的每章课程学习完后编写分章节的习题并配以详细的答案解析,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在会计信息系统的上机课中,我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演示。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为了能让学生课后也能练习财务软件的使用,我不仅帮助学生找软件安装光盘,还多次到学生寝室指导学生安装。
二、工作方面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此外,对于系上安排下来的其他工作,本人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我还承担了xx级的独立操作实验指导任务,在xx年暑期带领xx级会计专业的学生分2批次完成了独立操作实验。另外,在这一学期中,我根据系上的安排担任xx级会计专业3、4班新生的班主任,为了让他们对会计专业有更好的认识,我还制作了详细地专业介绍课件。在新学期中,我将一如既往的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完成自己的各项教学任务。
三、业务进修方面
为了能上好《财务分析与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我在教学之余,还挤时间自学计算机数据库语言方面的知识,让自己能及时解决学生在软件使用中所遇到的数据库方面的问题。在暑假期间,我还积极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在培训中提升自己。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针对自己语速较快的特点,尽量控制语速;此外,在课程安排与设计上,力求让自己的教学风格更为简洁明快。
关键词:问题教学方法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基础比较差
要学好会计电算化课程应具备最基础的会计知识及计算机操作能
力,我们专业把会计电算化课程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只学过《基础会计》,部分同学具备基本的会计知识,但是还有一大部分学生对会计知识掌握不够,导致在操作过程中无法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期末结转中把损益类科目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从专业处理要求,收入与支出分开结转,生成两张凭证,但是很多会计电算化教材都是将所有损益类科目同时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生成一张凭证。针对这种情况,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的同学就很难理解这样的处理,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结转,结转的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会计电算化专业所开设与计算机相关的课程不多,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基础只每周4节课,在第二学期也没有开设有关计算机课程,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很生疏,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知道怎么开机、关机,比如关机的时候直接关显示屏的电源就以为关机了,对软件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些简单的问题就更没办法解决了,比如:数字锁定键关掉了,无法往电脑里输入数字,学生面对这情况也是措手不及。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会用五笔打字,用拼音打字时拼音很不标准,结果导致打字速度很慢,有时两节课打不了50个字,这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操作速度较慢,很难完成教学内容。
学生间差距较大,教师难把握教学进度
由于专业知识及计算机操作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学生之间操作进
度差距较大,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很难学进度。根据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情况,一般是把一节课的内容按以下步骤完成:教师边讲解边操作——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总结,提出学生的错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错误纠正。但由于学生操作进度差别大,所以当教师讲完一部分内容后由学生操作时,操作快的同学完成任务后就问下一部分内容;操作慢的同学迟迟不能完成任务。当老师继续讲后面知识时,部分同学就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这种情况持续越久,学生进度差距越大,教学进度就很难统一完成。
(三)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影响,也受到实训时间、实训室、教师业
务水平等各种因素影响,电算化教学中,教师一般还是采取以“教”为主,一般是先由教师讲解理论及操作,而后学生上机实践,在上机操作时,由老师讲一步,学生跟着做一步,这样导致学生在缺少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机械地去听,往往听不进去,即使听了,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在教学中,经常是教师刚刚才讲的问题,学生却做不出来,或者做出来但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该门课程不感兴趣,并没有真正掌握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的操作及相关理论知识。
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分析
合理安排课程,加强学生计算机操作及专业练习
根据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这种情况,本人认为要加强基础
课程学习,特别是一年级第一学期是从国庆后开始上课,《基础会计》才每周6课时,根本无法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专业学得不够扎实就影响到学生后面专业的学习,包括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学习,所以《基础会计》应该设8课时,同样道理,第一学期所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才4课时也较少,很多学生是从乡镇中学过来的,以前没接触过计算机,在短时间内很难了解电脑基础知识。除此之外,我们所设的专业是“会计电算化”而非“会计”,所以作为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工具,学生应掌握一至两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如Visual Basic语言或C语言等。会计上的大部分数据采用数据库的形式存放。随着网络的发展,也需要掌握大型数据库(如SQL Server等)的基本知识。会计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学好,会计电算化课程就很容易学习,会计电算化专业也就学得比较扎实了。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班学习,制定不同学习标准
我们所教的学生是要适应社会的工作岗位,所以要根据学生的
实际情况分班学习,制定不同的学习标准。比如:有些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接受能力较弱,按以前2年的教学计划,很多学生无法学好会计专业知识,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基础会计都没学好。而有些基础较好的学生由于受到同班学生进度的影响,并没有更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就业。面对实际情况,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班学习,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侧重于学习不同的内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有从事会计、出纳、收银员、文员、服务员等工作,那么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以考取助理会计师为培养目标,侧重于培养学生会计专业知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会计、出纳工作。对于基础、接受能力一般的班级学生,应该侧重于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初级收银员及计算机操作等考核,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收银、文员、营业员等工作。根据三亚是旅游城市这特点,对基础较差的学生,除了学习基本专业课外,还有深入学习酒店专业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熟悉酒店服务工作。
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会计电算化是要求动手能力非常强的课程,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今电算化的教学。在传授知识及操作时,可以采用“六阶段教学法”,每次操作前先讲明操作任务,鼓励学生根据教材等相关资料自己进行操作。在学生操作遇到困难时,如果是个别情况就单独辅导,如果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由老师统一分析讲解。学生再根据教师的传授进行操作,完成学习任务。老师再结合学生所完成的操作任务,结合理论知识,讲解分析,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最后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单个完成,也可以分组完成。学生所练习的综合资料要与基础会计的手工账实训资料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把专业知识系统的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及知识运用能力。
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可以让操作快、好的同学辅导操作慢及不懂操作的同学,以这样的方法缩小学生操作间的距离,更好的帮助提高较差学生操作水平,也能够让基础好的同学知识得到巩固。同时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沟通情操。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果,对学生的错误不要训斥,在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时应当耐心听取,对他们的意见不要评论孰对孰错,以免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
另外,职业教育更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会计电算化在教会软件操作的同时,要传授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思想,因此对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电算化系统管理能力要求很高。作为该专业的教师应定期参加会计理论知识的继续教育,更新完善自身理论知识,树立会计新理念,不断提高理论教学水平;同时,也应该多参加相关财务软件公司组织的培训,专业进修,或是到企业进行实践,进行自身实践技能的培养,利用课余时间多上机操作,提高自身的专业操作技能,以防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太慢、实践技能不强等问题的出现。
小结:教学方法是多样化的,不同的课程所侧重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本人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所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随时随地调整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使教学效果达到较好的作用。
(一):期初建账及余额的录入
会计是对一个会计主体在一段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的反应,监督、预策、决策等。首先我们得从建账开始,建账就是要根据公司有可能发生的经济内容做一个初步的规划,除了企业必须有的科目之外,还应该从实际的经济业务中来开设相应的会计科目。因为会计科目是反应企业经济业务记录核算的基础,根据企业的起初账务情况,建好总账和明细账,然后就是期初余额的录入,如实地将企业前期余额反映在所建的总账和明细账上。
(二):填制会计凭证,并对凭证进行审核
在设置好会计科目和建好总账明细账的情况下,就是要按照时间顺序对公司所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依据原始凭证进行填制记账凭证,在填制记账凭证的时候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符合要求,依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真实地填制记账凭证。在实训的过程中,我们用的是双金额式的记账凭证,有时候不小心就会将金额的方向填错,在记账凭证上还要如实的记录原始凭证的张数,在记账凭证的背面还要粘贴好原始凭证,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内容,做好记账凭证以后交给主管也就是我们的指导老师周荣华老师签字审核,之后就可以登记总账和明细账了。
(三):会计帐簿的登记与结帐
记账凭证通过审核签字后就可以进行登记账簿工作,登记总账就是把已经签字了的记账凭证做为依据,逐笔将经济业务记录在总帐和明细账中,以便期末对经济业务的汇总核算,如实的反映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期末时依据总账和明细账进行成本的核算和利润的分配,登记总帐和明细账一定要细心,不能出现金额的错误,或者方向的错误,因为记录错误的总帐和明细账是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会导致期末科目汇总时的数据不真实,试算不平衡等等多方面的问题,从而不能结帐,而且在反查账务的时候工作复杂力度加大了。给会计工作的时间上造成了推移,不能及时的反映经济情况,所以,早登记总帐和明细账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把握好谨慎性原则,才能如实的不记账凭证完整的登记入账。
(四):会计报表的填制
记账完后要做的就是填制会计报表,由于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的变动和修改,我们在填制会计报表时必须依据新的准则中的要求去填制,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真正的改变,很多以前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很好运用,也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很高的强化,接受了更多的新知识,强化了我们在会计报表的填制上应该注意的细节。
三、实训总结与感受
通过此次实习,让我们温故而知新,起到了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公司发生材料采购业务的时候,发生的运费有些需要提税的,而有些则不需要提税,在运输费用计如原材料成本是如果是一种原材料,该怎样记?而多种原材料的情况下又该怎样记?这些是我们原来都不知道的,通过此次的实际训练,让我更加明
晰的知道该怎样计算原材料的入库成本,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的持续性,就会生产产品出售,在生产产品时首先就要领用原材料,做为会计,就要根据为了生产各种产品的领料单计算出材料的出库成本,当然方法是有很多种的,在次我主要说说对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单位成本的感受。在过去的一年的时间里,我们财务会计学得不是很好,所以当我们在这次接触到这些成本业务的核算时总是无从下手,找不到头绪,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碰到需要计算材料的出库成本时,就不知道该怎样去计算,过去曾听说过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这种方法现在也不用)等等多种计算单位成本的方法,但是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实际操作过,本次实际训练时面临这些问题时才真正的感到自己的好多缺点。在周老师的详细讲解下才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让我及时的弥补了这一知识空缺,受益非浅!
1 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计算机被很多西方的发达国家应用在处理会计数据、会计管理、财务管理或者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等方面,获得的经济效益很明显。因此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发生在会计领域:计算机系统出现在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各方面,设计会计信息系统的时候会有执业会计人员参与并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要会计管理人员来评价,最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的时候使用会计信息,参与企业决策: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要由内部和外部的审计人员来进行评价,会计信息输入和输出的正确性的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实施、评价和使用需啊哟会计咨询人员来为公司提供。
从近几年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情况和国外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来看,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将有很大提高。我国的会计软件水平近几年得到很大提高,有些很受欢迎软件由一些专业的软件公司开发,提供了好的基础给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基层单位。但是会计人员的水平仍然是限制会计软件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呈现最佳状态。但是,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在我国政府的支持下,未来几年将会在开始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培训的热浪,奠定了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基础,对于会计电算化的全面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根据财政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到2010年要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根据这个目标,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这门课应该是会计专业的重要专业课,应该有一套科学的教学体系。但在目前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各种中职类学校的财经专业课程安排基本差异很大成为问题中较为突出的一个,这就导致老师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直接影响,本文针对这个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2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单一、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不足与软件更新日新月异之间的矛盾
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整个专业中的地位不同,教学目标模糊,据了解,多数中职校主要以上海市财政局出版的《新编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训(用友T3版)》作为教材,教学目标也只是能通过财政局组织的会计上岗证的考试。其结果虽然学生通过了专业课程学习甚至拿到了毕业证,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到工作单位后适应不了工作需求。用人单位犯规的信息表明,教学目标的单一容易造成学生能力在方面的不足: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基础维护能力的缺乏;不能解决在会计软件运行中发生的异常操作问题;不能较快的适应其他会计软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会计电算化软件有上千种之多,有正规软件公司编写的商业化软件,如用友软件、金蝶软件等;也有各企业为自身的业务所需而定制的软件。这样就出现了软件不同,界面不同,功能不同,使用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的情形,无形中对会计电算化教学设置了障碍。
2.2 教材陈旧、学生会计理论落后与实际工作中情况多变之间的矛盾
上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新编会计信息化应用实训(用友T3版)》,也是上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核心辅导教材,其只能在Windows2003环境下进行操作,如今的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随着Sybase、Oracle等大型数据库在财务会计软件中的广泛应用以及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Windows2003早已被淘汰,让学生在已淘汰的办公软件下学习会计信息的处理,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
此外,该教材以一套实训案例为主线实施教学,尽管很好的体现了案例教学的理念,但知识的讲解及拓展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例如:其中关于“工资管理”模块的设置中,只提到“单工资类别核算”的操作流程,对于“多工资类别核算”的操作却只字未提,而在实际工作中,每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尤其是大中型企业,设置多工资类别的情况十分普遍。因此,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却无法适应实际工作的变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差。
2.3 师资匮乏、知识结构不合理与课程对复合型教师的要求之间的矛盾
目前,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会计电算化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调查,目前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基本上分为两类。其中大多数是会计专业出身,由于没有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自然无法熟练运用这个现代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计算机系统问题无法很好的解决,从而课堂的教学效果,更无法培养出具备电算化信息维护和异常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另一部分是从事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其本身没有系统的财会专业知识,也适应不了教学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需要教师既精通会计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在师资队伍中极其缺乏,成为制约会计电算化教育发展的瓶颈。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深感身上的压力之重。如何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是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3 会计电算化教学应注重解决的问题
3.1 正确定位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由于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学目标定位依据主要是社会岗位的现实需求,并随着岗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定位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会计软件的操作能力,相应的教学内容是主要介绍某一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为此,我们将教学目标重新定位为: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为基础,以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为主导,以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的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是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不同蓝本会计软件的操作比较、作业设计、实践教学等内容。解决原先教学目标定位不尽合理所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电算化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均得到较大的提高。
3.2 按需取舍教学内容,科学设置课程结构,
笔者任务,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应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企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具体要求,并围绕用人单位的要求,将具体的要求设置成具体的实验项目,根据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确定开设哪些相关的专业基础课,讲授哪些内容,应如何进行循序渐进教学和上机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应掌握哪些理论和技能等进行总体规划。会计电算化是将会计和计算机课程进行交叉,很依赖计算机的一些相关知识,所以可以先考虑开设像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或者常用的工具软件使用等之类的有关的计算机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不必过深,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即可。
其次,由教师根据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的编制一定案例,案例应该体现实践工作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案例在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提示下、由学生操作、讨论,汇总、撰写报告,总结对案例的认识和所学到的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扩大和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的目的,以使其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和修订教学案例,集中有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及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根据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案例,共同编写既能适应会计工作岗位需要又能针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满足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就业的需要。
3.3 建立仿真教学环境,采取多元教学方式
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
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应该将手工会计模拟实习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相结合,实行“双轨制”(即要求手工做账和电脑做账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三年来所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系统化、整体化。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把一整套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然后运用财务软件,首先利用软件的初始化功能进行相关业务处理,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再利用软件完成接续月份的会计业务处理。通过两种实习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巩固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学习效果。
此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还应创造条件采用网络教学方式,利用校园网平台,师生共享校园教学网上的信息资源。实施网络教学必须具备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这两个基本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给学生答疑、随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4 实施多元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系统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那么,如何获得这些技能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一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构成可以是多元的,既有来自学校的,又有来自企业的、科研院所、会计师事务所的。让来自不同领域的教师相互沟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使每位教师逐步实现既懂理论又能熟练进行实践的目标。同时又能获得最新的会计资讯,解决了会计教学与实践脱节、会计知识的更新速度跟不上制度规定变化的问题。另外,不同专业的教师也应该加强交流,会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可以相互帮助,通过组织研究课题和开发软件项目,为教师提供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使得原来两个不同专业的教师能通过课题的开发研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有不同经历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各尽其才,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二是学校可以选择和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将专业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锻炼,共同参与财务软件信息系统的开发实施工作。据悉,目前国内已有几家大型管理软件公司如用友公司已经在开展这项工作,帮助教师提升个人价值与能力。此外,学校还可以经常聘请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校为会计学教师进行技术培训,也可以参照软件公司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格认证办法对专业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认证,从而使这些教师具备“双师”资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三是学校要积极创造机会让会计电算化教师进修或进企业时间锻炼。鼓励专业教师主动深入企业,了解考察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如企业现在用的多数是什么软件?该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如何排除?只有经过实际体验,专业教师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的目的更明确,说服力也更强。同时,专业教师也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案例的选择和编写,为校本教材的编撰提供素材。
[论文摘要]为适应当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及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高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进一步提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以使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并将此作为专业教学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所在学校的教改经验,从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路、教学形式、教师队伍保障机制、教材建设、考核机制等方面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方式与手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问题的提出
据《中华财会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现阶段各行业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能力的调查排序依次是:实际操作能力90%,协调能力42%,创造能力14%,交际能力和善辨能力8%。能容忍会计专业毕业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最长时间依次为:3个月40% , 6个月以内34%, 1年以内24% o
可见,在我国目前乃至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除要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有相当的实践经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用人单位的培训成本。而现行的会计职业教育又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尤其是高等职业学校的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着一系列巫待克服的弊病,其突出表现在:思想上不重视;时间上难以保证;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一些重要的教学设施设备缺乏,等等。这些原因导致了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性教学经常难以达到预定效果,如:部分学生在实践后仍然不懂得出纳人员要做些什么工作;一些学生编制的记账凭证内容填写不完整,忽视了建账、审核、记账等一些重要环节,甚至完全忘记了会计循环的全过程;不知道怎样设置账簿,登记的账簿不符合要求;不知道如何进行成本核算;不懂得怎样进行审计;不知道企业要交纳哪些税款、如何纳税,等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客观变化,高职校财会专业的课程教学必须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突出和强化实践训练,更为注重实践性环节教学。
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的总体思路
笔者认为,高职校的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应该能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才能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具体来说,应首先在教学计划中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种实践性技能教学活动,根据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从基础到专业,从单项到综合、从校内模拟到校外实习、从平时的经常性实践操作到毕业前的企业综合实习,进行系统配套、环环相扣的实跺技能训练,力争做到能让学生将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基于上述教育目标,笔者在总结多年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访谈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同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合理、可行的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路:
1.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实践教学应以行业企业会计岗位特点为基本出发点,同时严格遵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财务制度,使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产学结合,进一步加强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要坚持产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方向,学校与企业应相互沟通,一方面将企业的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请进课堂,另一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社会实践,边实践边学习。采用“订单式”、“委托式”等多种培养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
3.重构课程体系。应将应用技术能力作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基本原则。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彻底改变理论与实践教学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做到课程体系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衔接,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紧密衔接。
4.质能并举,以能力为本位,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时,应从职业分析人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析,围绕所需能力形成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提升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水平的路径
1.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的有效手段—多种实践教学形式综合运用,强化实践活动。财会工作是一项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高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及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这也是财会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我们曾尝试将几种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进行综合运用,实践证明效果较为显著。
(1)参观见习。为了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有直观的感性认识,我们应根据课程进度有针对性地选择若干企业作为见习联系点,并和这些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后根据学生专业素质,优差搭配,划分见习小组,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企业去参观见习。在见习的同时辅之以观看相关企业的录像资料并展开讨论。通过此环节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企业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财会核算与管理方法、流程的理解。
(2)专业实践报告会。专业实践报告会也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普遍偏小,缺乏社会阅历。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聘请富有经验的财会人员给他们介绍业务操作方法与技巧,以增强学生对企业财会工作的感性认识。
选择报告人时可以邀请在财务岗位上做得比较优秀的本校毕业生,也可以是在读的优秀实习生,还可以是社会上一些比较成功的专业人士,如知名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或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深会计师。通过这些报告会的形式,学生可以在与报告人的充分交流中加深对财会工作的了解。
(3)会计模拟实习。会计模拟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之后,进一步掌握会计技能和方法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以模拟企业为背景,演练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它能创造良好的直观条件和实践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中从事帐务处理工作,增加真实感,缩短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的距离。主要手段包括:使用以企业真实业务为原始依据的仿真业务信息资料;建立仿真的会计凭证资料库;营造仿真会计工作环境,帮助学生熟悉业务交往的主要工作环节。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全盘账务处理流程的把握能力,也能使学生对会计分工及分工的权限职责有详细的了解。此外,还能了解不同工作之间的衔接关系,及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相互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笔者所在学校在财会专业课改过程中,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及成本会计课程中,增加了模拟实习的内容。模拟实习一般按会计理论教学的进度安排在校内进行,采用全真的证、账、表进行账务处理,把真实的会计业务搬进了课堂。实习形式分为单项模拟实习、阶段模拟实习、毕业综合模拟实习三种类型。通过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全面、系统的模拟实习,使得‘会计模拟”就像一条线,把学生学到的零散知识贯穿起来,它使学生们的会计知识、技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较短时间内学生就能基本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不同工作性质的财会业务;同时,学生通过这种模拟实验,也能感受到与人沟通、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另外,为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考,还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内容,并通过操作验证实验的合理性,在实验中不断修订实验方案,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看来,模拟实习有着比课堂演示教学、社会实习更优越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它是职业学校财会专业实习的最佳途径。而对财会专业模拟实习的研究必将随着实习内容的丰富、实习规模的扩大、实习手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人和拓宽。实践证明,模拟实习易于组织,又便于集中辅导,已经成为财会专业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4)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学习。在会计信息处理系统的普及过程中,计算机技术在信息处理、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显示出了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及相关应用软件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早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计算机技术更新快、实践性、操作性强的特点,就必须增加学生上机操作训练的时间,尽可能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动手能力。笔者所在学校一般在二年级上学期组织学生参加省计算机应用中级工考证,下学期学生学完《会计电算化》理论课程后,安排学生进行手工财会模拟实习。与此同时,让学生操作应用‘用友”或‘金蝶”会计电算化软件,一方面将电算化的理论知识与大众化的应用软件相结合,缩短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软件比较手工操作下的会计核算流程,并将两方面处理的结果进行核对验证,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会计技能。
(5)校企结合,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如何提高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在校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这个问题找到了新的答案。无论从培养“与财会岗位‘零距离’人才”的要求来看,还是从增强教师实践知识以及丰富案例取材的角度来看,开展校企协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都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利用校外实习基地是整个专业教学的最终环节,是连接学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工作的桥梁,是从学校教学顺利地过渡到实际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组织好学生毕业前下企业顶岗实习,可使学生的财会知识和专业技能得到一次系统、全面的检验和提升。当然,如何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的校外实习得到充足的保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综上所述,财会专业实践性技能教学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它们的有机结合,必将大大提高财会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效果。
2.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的教师队伍保障机制—高度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重构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不仅要精通理论,更要能贴近经济生活,大量吸收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新知识、新科技,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接受财会专业最前沿的知识,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融人进社会并适应财会工作。然而,高职校现有的财会教师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水平较高,而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课堂教学往往只能‘纸上谈兵”,存在‘讲不透、道不明、练不实”的问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针对这一状况,高职院校要把培养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高职校在财会专业师资培养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
(1)立足校内,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个人基本素质。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岗前培训、外语培训、电脑培训、在职进修、委托企业培训、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出国留学或考察等多种途径,帮助教师提高个人基本素质和水平。对那些非师范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及厂矿企业调人的教师,应要求他们参加‘新教师教学技能”岗前培训,并且要通过有关考试获得相关的证书;新分配来校的师范类毕业生除了应参加必要的岗前培训外,还要重点学习操作技能,并设法取得会计上岗证和会计资格职称证书。其中,对那些没有财会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还应分期分批派遣他们去企业实习,进行顶岗锻炼,让他们参与企业财会工作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高职校应不惜拿出优厚的待遇,聘请知名企业的高级会计师、财务总监、资深审计经理来担当技能训练的兼职教师。这样做,一方面弥补了学校技能课教师的不足,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保持了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J胜,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3)面向企业,招贤纳士。高职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为此,高职院校应主动出击,深入到企业招贤纳士,让那些有一定理论水平,更有熟练操作技能的‘财会高手”充实到教学第一线来。事实证明,那些“财会高尹,由于有实践经验,教学中能较好地把书本理论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照本宣科,不空谈原理,讲课形象生动,包含信息量大,能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高职校财会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的质f保证—教学计划的修订与教材的开发和管理。高职校应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综合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实践教学课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0%,必须安排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环节及模拟操作课程等。即使是理论教学,也应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围绕培养能力来进行教学,同时结合必要的技能训练。专业教学在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确定课程内容时,不能像传统的本科院校那样强调课程内容的系统性,而要根据未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删繁就简、摒弃落后、陈旧的内容,增加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实用的最新技术。
教材质量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能否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市场上关于财会实践课程的教学及参考资料很多,有些资料基本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有些资料需要整合后才能使用,这样就有必要强化校本实践教材的开发。一般来讲,高职教材应强调实用性、灵活多样性的特点,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教师编写一批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高质量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