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训学习材料范文

培训学习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训学习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训学习材料

第1篇:培训学习材料范文

一、成人学习特点

国内外众多的研究和实验表明,在方法适当的情况下,成人可以极富效率地进行终生学习。这与人们通常认为的人老了很难再学习了的观念刚好相反,很显然,这种相反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学习目的。这种不同有时可以是非常明显的。

成人学习是一种问题导向的、密切结合真实生活情景的目的性极强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这种学习不是单纯地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

成人学习又是一种经验导向型学习。他们所具有的工作及生活经验对他们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两个方面。正面的影响:过去的经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极大地帮助成人学习;负面的影响:过去的经验是一种接受新事物的障碍。

成人与学生不同,他的自我意识非常强,我们不能像对待学生那样对待成人。他喜欢参与式的学习,希望能跟老师交流,同时很希望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他们会产生很多问题,并希望老师能一一解答。

成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控制的学习过程(self-directed, self-control learning)。他们善于否定老师的某些见解,对于不认同的观点,会产生抵触情绪。

成人学习需要一种宽松、舒适,并具有激励特征的环境。他们不希望像学生一样坐的整整齐齐,他们通常喜欢“出位”。

成人的学习方式是“懒人”学习方式。他们不希望灌输式的教学,不需要老师教他这是什么,这为什么,应该怎么做的问题,而是希望获得诸如:如果这样,那么……的答案。他们很会偷懒,喜欢趣味和捷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成人是一个特殊而普遍的学习群体,对于他们学习特点的把握讲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在这里,我把推式培训概念引入成人课堂培训中来。

二、推式培训简介

推式培训(Push to learn),是指把学习资料以多媒体、网络为媒介,以富有变化而有趣味的形式和培训内容直接推送到学员的桌面,以吸引成人学习的一种新型培训方式。

推式培训的宗旨是:每天一小步,每年一大步。它强调的是学习的分解化和持续性。

推式培训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一是可消灭培训死角,二是轻松无压力,三是成本低,四是能体现培训创新,五是可真正形成学习型组织。

根据推式培训的宗旨和特点,我们把这种培训思想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推”的学习氛围,使得课堂也能变得有趣和高效。

三、推式培训课堂营造

成人学习者往往具有惰性,即使其有强烈的学习愿望,也很少积极主动地去寻求学习材料或帮助。但如果把学习材料放在他们的面前,他们或许会按要求较好地完成学习。因此,培训管理者必须运用各种手段组织好学习材料,多用小故事、小案例、小技巧、小方法等,以吸引成人的兴趣,也便于他们记忆。

组织好学习材料以后,就是营造推式培训课堂。课堂是培训师和学员直接面对面接触的地方,是学员学习交流的地方,因此,课堂氛围的营造就显得至关重要。

要想使学员好好地配合培训,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方式:

1. 把成人平时的缺点故意暴露出来。比如,课桌故意摆的很凌乱,故意在课堂上缺少某样必须的东西等,使得成人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平时的缺陷中来,从而勾起其解决问题的欲望。

2. 引导学员自己布置课室。可以让学员自由组合,几个人一组,进行适当分组,并由小组成员决定自己小组摆怎样的桌子造型。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满足了他们想“出位“的心态。

3. 多引入案例教学。成人喜欢照搬别人已有的经验模式,因此案例教学对他们来讲很重要。最好的案例教学是,先指出案例,然后由学员自己联想实际中的案例,先试着让他们解决,最后再综合汇总,得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样既增加了学员的成就感,又解决了实际的问题。

4. 根据推式培训的思想,成人培训的专题尽可能细分。因为短短的培训课根本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能解决有限的3-5个问题。

5. 增加情景模拟。可以先由培训师设置某个学员可能遇到的场景,然后分成小组进行模拟,培训师旁观,做出指导,最后加以点评。

第2篇:培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多通道;灾难救助;注意提示

1、前言

近年来灾难频发,中国汶川地震,上海“11.15”特大火灾,日本福岛地震等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与伤亡。在这些重大灾难发生时,专业的救援队伍往往不能很快赶到现场,那么受伤人员的救治就是一个重大问题。这个时候自救就成为了最有效的办法。所以如何让人们学会自救的方法就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事情。本次试验就是为了研究何种教学方式对于人们学习灾难救助的效率最高。实验选取的是心脏起搏术的一段教学材料,按照多媒体理论和选择性注意理论分成了6种学习材料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哪种学习方式最合适用于灾难救助的教学。

多媒体学习理论(Multimedia Theory)由Mayer于2001年在《多媒体学习》一书中提出。该理论从Paivio那里借鉴了信息可以分别通过言语或视觉编码的假设;从Baddeley那里借鉴了可以被中央执行器处理的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的观点;采纳了Sweller将认知负荷区分为外部和内部认知负荷,并将设计目标定为降低外部认知负荷的观点[1]。它提出了多媒体设计所应遵循的七项原则:多媒体认知原则、空间接近原则、时间接近原则、一致性原则、形态原则、冗余原则、个体差异原则[2],陈述书面材料的好处在于文字和图片占用不同的通道[3]。该理论认为多通道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在实验一中,先后呈现三种不同的实验材料,研究在心脏起搏术学习材料中哪种实验材料对被试学习效果最有效。

选择性注意关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特征的信息能引起优先注意,即注意优先权(Attentional Priority)。而有效线索提示的目标具有注意优先权[4]。同时“基于空间”的理论认为人脑不能同时对进入视野的范围内的所有刺激均进行有效的加工而注意就像聚光灯一样,在任何时刻都可能被“聚焦”于视觉空间的某一区域,只有落入该区域范围内的刺激才能获得有效的知觉刺激[5,6]。因此在实验二中,将以有无提示为自变量,被试学习成绩为因变量,验证在有提示的条件下被试对于灾难救助的学习成绩好。

2、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分为两组,以呈现无提示文字、呈现无提示声音、呈现无提示视频为第一组实验;以呈现有提示文字、有提示声音、有提示视频为第二组实验。共六种学习方式,检验在不同呈现方式的条件下,被试学习心脏起搏术学习材料中的测试成绩情况,进而分析和验证多通道理论以及注意提示对灾难材料学习设计的影响。

2.1实验一

通过无提示文字呈现、无提示声音呈现、无提示视频呈现三种学习方式,检验在不同通道条件下,被试学习心脏起搏术救助材料后的测试成绩情况,进而分析和验证不同通道对灾难材料的学习的影响。

2.1.1被试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本科学生36名,男18人,女18人,平均年龄21.5岁,随机分配到三种学习条件下,每种条件各12人男女各半。所有被试身体健康,视力及矫正视力正常,所有被试都是自愿参加并且之前并无心脏起搏术救助学习背景。

2.1.2实验仪器

HPcompaq Intel(R) Pentium(R) Dual CPU T2330(@1.60GHz)PC机一台,显示器屏幕为14寸,分辨率为1280*800,色彩是32位真彩色。

2.1.3实验材料

将1分15秒的心脏起搏术救助视频材料处理为三种形式,即纯文字呈现形式,纯语音呈现形式以及视频呈现形式。其中纯文字呈现形式中的文字是从视频中提取出的并使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7软件自编的幻灯片呈现,屏幕背景为白色字体为宋体黑色,字号为40号。呈现7张幻灯片时使用自动播放,目的是避免回视,每个被试只可以看一遍。

2.1.4实验设计

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因素包括3个水平,即视觉通道、听觉通道和视听多通道,因变量为学习材料后的测验成绩。

2.1.5实验程序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学习阶段和测试阶段。

学习阶段: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被试接受不同实验处理即纯文字、纯声音和视频材料的学习。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两部分,题目根据之前的心脏起搏术救助材料编制。其中选择题8道,每道一分。问答题两道,包括一道封闭式问答题和一道开放式问答题,封闭式问答题2分,开放式问答题不计分,目的是为了调查被试对于实验材料的态度和想法。

本实验使用SPSS 13.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1.6实验结果

在方差齐性检验中p=.310>.05,因此可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2,33)=31.47,p=.00

2.1.7实验结论

实验一发现不同的材料呈现方式对学习效果的作用是显著的,即不同通道对灾难救助材料的学习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纯声音通道的学习效果最差,视听多通道的学习效果最好。

2.2实验二

通过提示文字呈现、提示声音呈现、提示视频呈现三种学习方式的学习效果与实验一中的三种无提示学习的效果进行比较,检验在有无提示条件下,被试学习心脏起搏术救助材料后的测试成绩情况,进而分析和验证注意提示对灾难材料学习的影响。

2.2.1实验材料

将1分15秒的心脏起搏术救助视频材料处理为三种形式,即有提示纯文字呈现形式,有提示纯声音呈现形式以及有提示视频呈现形式。在以上三种材料中提示内容皆为测试问题中的相关内容。其中有提示纯文字呈现形式中的文字是从视频中提取出的并使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7软件自编的幻灯片呈现,屏幕背景为白色字体为宋体黑色,字号为40号。提示方式为将所提示的内容变为斜体,并且每个幻灯片中皆有两处提示。呈现7张幻灯片时使用自动播放,目的是避免回视,每个被试只可以看一遍。然后作答。有提示纯声音呈现形式声音是从视频中导出的音频并使用千千静听软件播放,提示方式为在相关提示内容前加入提示音。听一遍后回答问题。视频呈现形式使用暴风影音软件播放,提示方式为将所提示内容做成字幕加入视频中,字幕时间与视频中相关内容时间一致。观看一遍后作答。

2.2.2实验设计

实验为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因素包括2个水平,即有提示和无提示,因变量为学习材料后的测验成绩。

2.2.3实验程序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学习阶段和测试阶段。

在实验开始前,先对被试做出几点说明:第一,告知被试这是一个关于心脏起搏术的学习材料。第二,询问被试有无心脏起搏术的学习背景,若有,则此被试不符合要求,放弃此被试;若没有,则继续实验。第三,告知被试学习材料的时间很短,需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第四,不告知被试学习材料中有提示内容。

学习阶段: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被试接受不同实验处理即纯文字、纯声音和视频材料的学习。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包括选择题和问答题两部分,题目根据之前的心脏起搏术救助材料编制。其中选择题8道,每道一分。问答题两道,包括一道封闭式问答题和一道开放式问答题,封闭式问答题2分,开放式问答题不计分,目的是为了调查被试对于实验材料的态度和想法。

2.2.4实验结果

方差齐性检验中,p=.654>.05,因此可以进行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F(5,66)=25.52,p=.00

2.2.5实验结论

实验发现有无提示对学习效果的作用是显著的,即注意提示对灾难救助材料的学习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视觉提示效果要好于视觉无提示,听觉提示效果要好于听觉无提示,视频提示的效果要好于视频无提示。但是在有提示条件下不同通道对于灾难救助材料学习的效果是复杂的。视频有提示效果要好于视觉有提示和听觉有提示,但是视觉有提示与听觉有提示的效果并无差异,这点与多通道理论是不相符的。

3、讨论

本研究进行了两项实验,实验一验证了不同通道对于灾难救助材料学习的影响。实验二验证了注意提示对于灾难救助材料学习的影响。结果实验一表明,不同通道对于灾难救助材料的学习有显著的影响。实验二表明注意提示对于灾难救助材料的学习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在提示条件下,多通道理论却不是完全适用。下面将对两个实验分别进行分析讨论。

3.1对实验一的分析讨论

根据Mayer的多通道理论,学习者在多媒体学习环境下,文本和图像同时呈现,这就极容易导致认知符合的超载状态[7]。当一个信息加工通道被必要的认知需求超载时,可以通过另一个信息加工通道来分担处理其中的某些信息[2]。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有三个重要的认知阶段:第一阶段是选择,建立一个文字信息的基础和一个图像信息的基础;第二个阶段是认知,形成一个以文字为基础的解释系统和一个以图像为基础的解释系统;第三阶段是结合,将文字模型和视觉模型结合在一起。因此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画的结合要比单纯用文字学习效果好[8]。影像与声音通过两个分支接收通道将有助于深层的学习,视频加解说的效果要比简单文本或者声音的材料呈现形式效果好[9,10]。视频则利用了听觉和视觉两个通道,降低了外在的认知负荷,使得学习材料在两个通道中被同时加工,所以学习者可以更好的对学习材料进行学习加工,获得更好的效果。

3.2对实验二的分析讨论

在实验二中,视觉提示与视觉无提示之间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听觉提示与听觉无提示之间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视频提示与视频无提示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在有提示条件下,为被试提供了有效线索,获得了注意优先权。提示信息也使注意内容落入了被试视野区域范围内获得有效的知觉刺激。但是在提示条件刺激下,视觉通道,听觉通道和视听多通道三类材料的比较结果与实验一不符。视听多通道的材料的成绩仍然比视觉和听觉的成绩要显著,但是视觉和听觉的却变成了不存在显著差异。经过分析,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由于场地、技术等的限制,没有模拟出一个真实的心脏起搏术的操做的现场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一部分学习效果。

(2)在处理实验材料时,对于提示的内容和提示的方式处理的不够完善,一些提示效果可能会对三种通道条件下的自变量产生影响。

(3)本实验为完全随机的单因素实验设计,额外变量的控制成为实验的重要一环。被试的个体差异,心理状态,实验环境控制,实验操作等都影响实验的结果。

4、结论

本实验条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在不同通道条件下,视听多通道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对于灾难救助的学习效果。

第二,有提示的学习材料也有利于提高灾难救助材料学习的效果。

因此,建议在学校或是公司等地方进行灾难救助的培训时,利用多通道的材料呈现方式,并在关键内容处加以提示来提高学习效果。这样在灾难发生时人们可以及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救,互救,减少伤亡。

【参考文献】

[1]Mayer R E, Moreno R. Nine ways to reduce cognitive load in multimedia learning [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3, 38(1):43-52.

[2]Mayer R E .Multimedia learning[M].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3]斯蒂芬·K·里德.多媒体学习的认知体系[J].开放教育研究,2008,14(3).

[4]张学民,舒华,高薇.视觉选择性注意加工的优先效应与加工模式[J].心理科学,2003,26(2).

[5]王健,朱祖祥.视觉注意选择性的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进展[J].应用心理学,1997,3(1):58-64.

[6],陈彩琦,金志成.选择性注意的理论及其发展趋势_认知神经研究[J].心理科学,2003,26(4).

[7]张建波.认知负荷理论_教学设计研究的新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6(11).

[8]Richard E. Mayer and Roxana Moreno A Cognitive Theor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Implications for Design Princip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第3篇:培训学习材料范文

一、         工作目标:

1、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掌握教师英语300句,并养成广泛应用英语的习惯。

2、本学期掌握50句,使各位教师具备听、说、读的能力,形成使用英语的风气。

二、         培训安排:

1、培训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校多媒体教室。

2、学习材料:宁波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材《教师英语300句》。

三、         培训措施:

1、严格培训过程和结果管理:

培训过程中切实做到“六认真”,做好每次的签到工作,阶段培训结束,每位教师须到指定教师处过关。

2、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

(1)要求每位教师明确培训目的,要求和安排,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建立自主合作学习小组。

(3)要求各位教师带头在学校大胆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四:内容安排;     

 三月份:Greetings

 四月份:Introductions

 五月份:Making Telepohe Calls

第4篇:培训学习材料范文

迪士尼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介绍如下:

概述:迪士尼英语是华特迪士尼公司通过迪士尼全球出版部门在中国开展的一项新业务,为儿童英语学习设定了全新标准。迪士尼英语充分运用最佳实践培训方法,开发并打造出内容丰富、激发想象力的课程,并同时契合中国的文化背景。迪士尼英语致力于让孩子们能够通过流利的英语跨越国家与文化的界限交流,在迪士尼英语,我们提供高效的学习体验,结合融入式内容、创新技术和引人入胜的课堂体验,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充满自信地与世界进行交流。迪士尼英语由培训中心,丰富的学习材料以及由权威的国内外专家团队研发的课程组成,旨在为2至12岁的儿童提供全新的英语学习体验。

特点:迪士尼拥有30年信誉卓著的英语培训经验,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多间课堂在使用其学习产品。迪士尼英语的每一环节均专为中国儿童度身定制。巧妙运用各种乐器、特制的学习道具以及极具吸引力的生动布置。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培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学习策略;听力教学; 高职英语专业学生

Abstract: The hearing, as one of the main ways of absorption and acquisition to language information, is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in learning English. Th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practice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English listening strategy .The aim is to improve th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majors listening effect through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hearing training strategy essence.

Key words: learning strategy; listening teaching;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majors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而且,国家对于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教学的目标就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其专业特点就是与社会行业密切相关,这个特点决定了高职高专学生更要注重英语听说技能的培训。本文试图探究以下问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现状;学习策略培训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听力能力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及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现状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体现在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的全过程中。根据信息处理模式,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元认知策略是高层次的行为,对语言学习产生宏观和间接的影响。这一策略可 以使学习者全面了解其学习过程,使之能够具有预见能力,能够监控错误或差错,继而对语言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估。而且,学习者的语言熟练水平越高,他们运用元认知的能力就越强。 认知策略是在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或转换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对语言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具体指推理、演绎、组织、总结等。社会/情感策略主要用于人际交往或对情感的 控制,如合作、提问等。

但是,学生的现实听力水平却不容乐观,特别是高职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听力训练,听力一直是各项语言技能中相对薄弱的一环。近年来,国外许多语言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语言学习策略培训研究,旨在找到提高语言学习者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在国内,相关的研究并不多,对于高职英语专业这类特殊群体的研究则更少。

针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听力的大量教学实验研究表明,学习策略培训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有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高等水平的学生身上体现尤为显著。

三、学习策略在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元认知策略包括制订学习计划、确立目标、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和对学习效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及策略运用的评估。在听力教学中元认知策略的应用如下:(1)确定目标:每个学期初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确定听力学习目标,目标要以自己现有的听力水平为基础。(2)制订计划:根据自己的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如选取难易程度适合自己的课外听力材料,每天用多少时间来练习听力等。(3)选择精力注意点:听前确定自己在听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方面(也可根据具体的听力材料确定听力重心),是听大意还是听具体信息,然后集中注意力去听。(4)自我监控:听力过程中监控自己理解的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监测整体听力理解率,及时调整方法和时间安排等。(5)自我评估:要求学生每天做听力笔记,记录自己精听和泛听的学习过程,及时评估自己的进步,反思存在的问题,对计划执行情况、听力水平的变化情况、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认知策略涉及学习者对输入信息的处理,是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推理、转换或归纳,进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步骤或策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对学生进行以下策略的培训和强化:(1)预测策略:根据听力标题或任务,运用已有信息推断即将听到的内容;(2)推理策略:根据日常生活常识来进行逻辑推理,加强对听力材料的理解;(3)记录策略:随时记下材料的重要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4) 归纳总结策略:学结听力材料的中心意思,提高听力概况能力。另外还包括记忆、词义猜测、利用上下文情景、利用关键词、掌握细节、抓住要点、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等策略。

社会(情感)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利用各种机会接触外语,包括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和学习者在学习中控制自己的情绪,消除不安或焦虑等因素。社会(情感)策略在实际的听力教学体现在,划分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解决问题,互相交流经验;同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逐步学习和掌握一些如听音乐、与人交谈、自我鼓励等情感策略,来克服听力练习中的焦虑感,消除不安情绪。学习者在听力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否则无论什么样的教学计划、合理的配套多么练习,都是纸上谈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资源,而能否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学习者当时的情感状态。

四、总结

第6篇:培训学习材料范文

不同于现场展示或传统的在线模块,视频内容可以暂停,从而允许学习者消化重点,或者查阅关于相关概念的资料,以适当的速度完成学习内容。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视频能和你正在使用的培训战略进行协作,使你成为职场教练。相关的实践包括:

在培训课程开始前,用视频介绍来加强培训效果

视频可以让学员回顾自己或者别人的行为,然后判别对绩效有益的个人反应,并在实践中依此执行

视频库可以帮助学员持续学习

录制现场培训演示的视频,让学员可以在课后有效复习相关材料

视频培训之所以有效,在于“图优效果”(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背后的原理,尤其是当视频可以清晰地呈现概念时。与文字方式完全不同,当以视觉方式呈现时,人们更能记住和吸收这些概念;与纯粹的言语方式也不同,视觉方式能在人们的脑海中同时生成画面和言语的双重映像,将人们的信息记忆力提升6.5倍。

事实上,在整个人类历史当中,视觉学习辅助手段一直作为协作与学习工具为人们所用,例如公元前3万年的绯红色赤铁矿洞穴壁画,描绘了史前狩猎策略;公元前3300年,人们用古埃及象形文字记录宗教活动。在培训行业中,视频仅仅是进一步延伸。

人们通常认为视频比较耗时耗财,其实这是误解。最近几年,从成本和设备角度而言,使用视频的设施花费大幅降低,相比以前,视频在如今已经变得非常普及。随着智能手机和高速网络的兴起,任何人几乎都能在短短几秒内录下材料并上传到视频共享网站。当然,我们并不建议你使用掌上设备录制时长超过1个小时的研讨会。一些技术性干扰,例如镜头晃动或者杂音,也许会损坏你尝试传达的消息,但重点在于制作视频的技术随处可见且价格便宜。

第7篇:培训学习材料范文

关键词:策略;学习策略;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0-033-02

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不遗余力地研究外语教学法,从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到六十年代的听说法、视听法,从七十年代的认知法、交际法到后来的沉默法、全身反应法,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涌现,但对大多数外语学习者来说,他们学习外语的效率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学生外语学习成绩不好,学生和学校管理方往往归咎于老师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效果不好,一味地强调老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要知道,“教学”是由“教”与“学”两个方面组成的。“教”不能代替“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起主导作用;老师是外因,起辅助作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开始了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对于策略的定义、分类,善学语言者使用的策略,善学语言者与不善学语言者在策略使用上的差异,策略的使用与二语成绩的关系,影响学习者策略使用的因素,策略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内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也开始了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国内对于如何将策略培训融入到外语教学中去这方面的探索基本上没有人予以重视。我们知道,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目的就是要让学习者学会在何时何地选择何种策略最为有效,使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语言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语言学习的效率。为此,外语教学就不仅要让外语学习者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还要教会他们学习外语的策略。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目前,随着教育部对全国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基本结束,各高校为了节约办学成本,纷纷实行大班教学,为了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基于策略的外语教学(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简称SBI)应该提到教学改革的日程上来。

一、 基于策略的外语教学的涵义和作用

Cohen (1998)认为,基于策略的外语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把课堂策略培训延伸到将策略显性地和隐性地融入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之中。实施基于策略的外语教学,就是要让学习者在接受了策略培训以后,能够将学习策略系统地运用到对所学习的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能根据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恰当的策略,并能独立自主地承担起学习的责任。此外,在基于策略的外语教学,学习者能够有机会在课堂上与其他学习者一起分享其喜欢使用的学习策略,在完成某一具体的语言学习任务时可增加其策略选择的范围。基于策略的外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习者意识到如何最有效的学习,如何提高其对目标语的理解和运用,如何在课外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二、 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

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不同的人由于定义的角度不一样,所给出的定义也各不相同。Rubin(1987)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对于学习者所构建的语言系统有用的并对学习产生直接影响的策略”。Oxford(1989)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采用的使语言学习更有效、更具有自我指导性、更有趣的行为”。

O’Malley and Chamot(1990)将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三大类。

所谓元认知策略是指利用有关程序的知识,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价等手段来管理语言学习的策略。文秋芳博士称之为“管理策略”,它包括目标的确立、计划制定、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调整等。

所谓认知策略是指用分析、转换或综合学习材料来解决问题的步骤或操作。他们具有操作或认知处理功能。他们包括记笔记、重复、翻译、演绎、意象、声音重现、关键词、语境化、推理、转换等。

所谓社会/情感策略是指学习者选择与其他学习者和操母语者进行互动的方法。如通过结对子获得反馈的合作、向老师或操母语者提问、要求重复、解释或举例等。

三、 基于策略的外语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Cohen(1998)认为,教师在基于策略的外语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描述、规范并列举可能有用的策略;(2)、启发学习者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找出另外的例子来;(3)、组织关于策略的课堂讨论(可以是小组讨论或全班一起讨论);(4)、鼓励学习者试用更多的策略;(5)、将策略显性地和隐性地融入日常课堂学习材料之中,给学习者提供在学习任务中操练策略的机会。

此外,老师还要知道在使用教学材料中什么地方插入哪些策略;要清楚以哪些策略为主并围绕其设计教学活动;只要机会合适,可以随时插入策略;允许学习者自主地选择自己的学习策略。

当然,基于策略的外语教学对于学习策略和学习者要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的强调,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削弱了,相反,教师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他们要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控制者、语言灌输者变成诊断者、培训者、教练、协调者。

作为诊断者,教师要了解学习者目前使用的策略,提高他们的策略意识以改进其对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教师可以用面谈(oral interview)、书面问卷(written questionaire)、观察(observation)、口头报告(verbal report)、电脑跟踪(computer tracking)等手段来调查学习者目前使用的策略并对其进行评估。

作为培训者,教师要在策略的使用方面对学习者进行培训。这种培训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教师具体实施策略培训时,要遵循以下步骤:(1)决定学习者的需求和训练可得到的资源;(2)选择策略;(3)充分认识将策略训练融入外语教学中的好处;(4)考虑学习者参加策略训练的积极性;(5)准备材料和活动的内容;(6)实施策略训练;(7)评估和修订策略训练的内容。

作为教练,教师要帮助学习者发展他们的语言学习策略,要在他们接受策略培训后对其进行指导,他们对完成具体学习任务可能有用的策略的了解,提高他们使用这些策略的效率。

作为协调者,教师要检查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必要时作适当的调整。需要指出的是,要做的协调工作大多是教师的教,而不是学习者的学。比如,学习者要对作业完成的情况、取得的相关成绩、学习语言所花的时间、有问题的部分和没有问题的部分等做出记录,然后教师通过笔头谈话或座谈给学习者提出改进措施,以便学习者能拿出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利用最为有效的策略收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角色转换,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者,而是要通过上述角色去帮助学习者更加有效地学习语言,提高其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Cohen, A. D. 1998.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2]O’Malley, J. and A. Chamot.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8篇:培训学习材料范文

一、元认知策略内涵的探究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国外元认知策略研究状况。自上世纪70年代起,国外对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步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o’malley和chamot认为,元认知策略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对学习的计划、对理解过程的监控以及学习任务完成后的自我评估。培养学习者元认知策略最重要的是承认、培养、开发和提高所有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

(二)我国元认知学习策略研究状况。近年来,受西方学者的影响,我国学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始全面关注元认知策略的研究,研究方法也逐步多样,成果不断涌现。

文秋芳对英语元认知策略的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她将策略分为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管理策略与学习过程有关,包括制定计划、策略选择、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也就是元认知策略;管理策略既包括管理认知过程,又包括管理情感过程。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材料直接相关,且只用于语言学习。

二、元认知策略的特征

元认知被当代心理学家视为思维结构中最高级、最核心的因素,并且是开发智能、提高学习能力的突破口和关键。元认知能力强的学习者,不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一般学生强,而且善于使用各种学习方法。元认知是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与年龄增长成正比。元认知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着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自控能力逐渐增强。随着关于活动规律、实践对象以及自身能力、个性特征等方面知识的不断丰富,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身实践活动做出独立判断、决定和行为经验的日益增多,学生积极主动调整和控制实践活动的能力便开始从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起来。

(三)由不自觉过渡到自觉及自动化。随着自觉监控的经常运用和完善,元认知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变得娴熟,最终达到自动化水平。

(四)由局部到整体。随着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成功及元认知知识和体验的增加,他们的自我观察、自我监控才不断从某一环节扩展到学习的整个过程,迁移到不同学科的学习上。

三、元认知策略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应用

oxford主张将策略培训集中于策略意识的培养,并分五个层次进行训练:(1)无策略意识培训,教师通过特别设计的教学任务或材料,让学生下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一些策略;(2)感悟力培训,即通过问卷、日记、思考等方式使学生对自己的策略使用进行评估,从而激发学生对材料的感觉;(3)注意力培训,旨在通过双向讨论、个人咨询、专题讲座等形式使学习者关注某些具体的学习策略;(4)意向性培训,即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明确材料使用的意义并有目的地使用学习策略;(5)控制力培训,控制力是最高层次的意识,包括策略使用有效性的评价能力和策略迁移能力。

据此,我们可以在培养外语学习者学会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过程中采用如下方法:

提高元认知意识。元认知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涵盖了积极的学习态度、自信心和自我意识几个方面。在外语教学中,要通过揭示学科内在的趣味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外语的意义,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激发和调动学生强烈的内在动机,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丰富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是元认知活动的必要支持系统,为调节活动的进行提供一种经验背景。个体根据这些知识而对当前的认知活动进行组织,元认知知识是元认知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元认知知识包括对学习者个人、学习任务和学习策略三方面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认知能力和学习特点,这样才能在认知活动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更好地完成认知任务,提高认知效率。

(三)强化元认知体验。元认知体验是指个体对认知活动的有关情况的觉察和了解。可以通过反省性自我提问激发相应的元认知体验。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传授一些策略。 (四)加强元认知监控。学习过程既是对学习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地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外语教师应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

方法。通过记学习日记,建立学习档案,举办学习讨论会等方式,增强学习者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认识,调节和监控。

结语

在教育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元认知策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有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增强其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其能够根据目标和需求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在学习中采取主动。通过上述训练,学生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意识可以得到增强,从而在其进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实施自我监控,发现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更正,进而指导下一阶段的学习,使外语学习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2]罗伟.大学英语写作训练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2.

第9篇:培训学习材料范文

蒙台梭利(Montessori)教学法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经历所创造的。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改变了“以老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蒙氏教室里,有丰富多彩的教具,它们都是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蒙台梭利教学内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数学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文化教育等内容。孩子通过自我选择、重复练习、自由的探索与创新和老师的引导,建构完善的人格,创新建构完善的人格,在有预备的环境中,获得全方位的能力与技能的熟练机会与概念的掌握时机。

根据国际的标准评级,伊顿拥有双重国际资格的专业培训机构:MACTE(国际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资格认证委员会认证)及AMs(美国蒙台梭利协会教师资格)。

按发展年龄分班

混龄教育因其混龄编班,扩大了儿童的接触面,使他们学习如何与不同年龄儿童的交往,班级即是社会的雏形。按蒙台梭利来看,学前教育应该按发展年龄分班,而不是按生理年龄分班,动作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动作与智能发展是一体的两面。动作是感知能力、大脑与骨骼肌肉协作下的产物。观察幼儿的动作发展能力,可以预知其智能发展的层次。动作能促进语言发展、动作也会影响情绪发展,动作做到了,情绪也会稳定。所以说“动作可以成就一切。”所以蒙台梭利就说:当人可以独立走路,意味着他第二次诞生,因为他整个认知的范围扩大了,整个世界都是他的。

3小时不受干扰的“工作”

在伊顿,让孩子在语言区、感官区、日常生活、数学等各个“工作区”专注地工作,是在伊顿上学的小朋友最重要的事,每天八点半到了幼儿园,他们都要开始长达三个小时的“工作”。这“三个小时”是有科学根据的,他是孩子从“热身”到“投入工作”到假性疲劳,到工作的一个完整过程。让孩子拥有一段不受干扰的“独立工作时间”至关重要。就像成人进入工作状态高峰的节奏一样;孩子也有“工作曲线”,吃过早餐,自己做一些简单的活动,比如浇花等等,过了“假性疲劳”的时间,你会发现他会选择难度比较大的拼图、画画这样的工作,而且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非常自律。在安静的、不受干扰的时间里,孩子的专注力、意志力会得到发展,创造力会得到释放,这都是孩子一生最宝贵最值得珍惜的品质。

自由而自律

让孩子自由选择他们的学习材料玩具、工作内容等,不仅仅是对孩子需要的尊重,也是他们独立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