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陶瓷工业论文范文

陶瓷工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陶瓷工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陶瓷工业论文

第1篇:陶瓷工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低温快烧;抛光废渣;釉饰陶瓷砖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建筑业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建陶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陶瓷砖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陶瓷砖生产线共3621条(不含西瓦),年产能高达1396116万m2,其中抛光砖生产线占全国瓷砖总产量超过35%,产量之大,位居陶瓷砖产品之首。[1]

按每年生产产能40亿m2计算,我国陶瓷行业每年抛光砖废料(包括抛光废干渣和废水)年排量超过1200万t;其他产品,如瓷质仿古砖磨边,以及微晶石和全抛釉砖加工过程都会形成一定的抛光及磨边废渣。按2010年官方公布的我国建筑陶统计数据估算,目前我国建筑陶瓷工业每年消耗的天然矿物资源约2.0亿t,而每年排放的陶瓷废料量却高达1800万t,约占原矿物资源使用量的10%[2]。其中绝大多数废料采取填埋方式处理,不仅大量占用土地,而且对周边水、空气和土壤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抛光砖生产线的日益增加,对天然矿物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导致泥沙石等天然资源价格不断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因此,如何将这些废料加工处理或再利用,已成为政府及陶瓷生产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研究釉饰陶瓷砖坯体配方中不同掺入量抛光废渣随烧成温度的变化,其吸水率、体积密度、烧成收缩、抗折强度等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找到一种新的低吸水率地砖坯体配方及工艺,能够尽量减少或克服高掺量抛光废料中SiC等成份在烧成时的不利影响。

2 国内外陶瓷废渣利用的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二十年来,许多陶瓷企业、科研院校等开展了一系列相关陶瓷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项目研究开发,对陶瓷废渣特别是抛光废渣回收综合利用技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相关专利和论文报导。但总体上看目前各种方案都存在一些局限性,影响了成果的产业化推广应用,其原因主要包括:

(1) 陶瓷废渣中通常含有1.0wt%~4.0wt%左右的SiC(来源于抛光磨料)以及2.0wt%~6.0wt%左右的MgO、MgCl2(来源于氯氧镁水泥粘结剂)等杂质,这些废料作为陶瓷原料循环再利用时,在高温烧成中会引起陶瓷严重发泡、变形,这是长期以来困扰陶瓷工业实现清洁生产的关键性科学技术难题。[3]

(2) 由于抛光废渣的成份波动较大,即对不同的抛光废渣进行回收利用时,需要不断调整配方,且配方的适应性较窄,给陶瓷抛光废渣的利用带来了较大的技术难题。

(3) 抛光废渣作水泥生产的原料,或免烧型广场、道路砖的填充物,由于处理费用成本高或最终产品性能不佳,也导致很难真正推广。[4]

(4) 现有在陶瓷砖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利用其作为发泡剂制备多孔陶瓷和轻质、隔音、保温等产品,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易变形、强度低等。同时,这些产品的应用面比较窄,市场销量不大,未能大量消纳抛光废渣[5]。抛光废渣成份的特殊性使其掺入量普遍不到30%,因此,不能有效大量地消化行业多年来累积的抛光废渣。

(5) 现有技术也有介绍高掺量抛光渣在瓷质外墙砖和超大规格陶瓷砖、仿古砖中的应用,其共同的过程特点都是烧成温度超过1180 ℃,也有相关制约发泡变形的一些措施,但始终受制于成本等诸多因素无法实现掺入量和烧成温度的更大突破。[6]

3 实验内容

瓷砖中引入大量配比的抛光废渣,这过程无可避免会引入较大量碳化硅,为了达到利用抛光废渣目的,需要扼制其高温发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研究坯体配方中不同掺入量抛光废渣随烧成温度的变化,其吸水率、体积密度、烧成收缩等指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研究具体是以Norrsi的方法为标准,研究不同废渣掺入量的试样在不同温度烧成中收缩率、吸水率、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吸水率为零时的温度Tv为瓷化温度,瓷化温度Tv在体积密度曲线上的交点a与b间的温度区域为烧成范围Tw[7]。

3.1 实验过程

为更好地对比常规1200 ℃烧成配方与不同掺入量抛光渣坯体之间的性能关系,本实验设计了5组配方,在统一球磨细度范围内造粒制粉;采用手动压力机压制成直径为80 mm的试样,在梯度炉中按不同最高温度进行烧成,保温时间统一为10 min;试样烧成后分别测出其吸水率、收缩率、体积密度等数据,并绘制成相应曲线进行分析。

3.2 实验仪器及设备

本实验所采用的仪器及设备如表1所示。

3.3 实验表征

本实验主要对产品的吸水率、 收缩率、体积密度、粒度等方面的性能进行表征。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不同抛光渣掺入量下烧成温度对陶瓷砖坯性能的影响

图2为不同抛光渣掺入量下烧成温度对陶瓷砖坯吸水率、体积密度、烧成收缩率的影响。

从图2中可以得出如下结果:

(1) 抛光渣的加入可以使配方固液相反应提前进行,随着废渣掺入量的不断增加,配方的瓷化温度逐渐降低,体积密度和收缩率曲线弧度普遍变化较大,这说明在烧成温度范围内液相增加速率加快,总体烧成范围有所缩小,常规配方瓷化温度范围接近40 ℃,而50%废渣成瓷温度大概是40 ℃,100%废渣瓷化温度接近30 ℃左右。抛光废渣的加入量为35%时对应的瓷化温度大概为1140 ℃;50%对应瓷化温度大概为1120 ℃;70%废渣对应瓷化温度大概为1080 ℃。

(2) 每个配方的最大收缩率与体积密度成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加入废渣后瓷化温度比体积密度最大对应点温度有漂移现象,普遍高30℃,这说明加入抛光砖废渣后与常规配方相比,固液相烧结反应提前已经进行完毕。

(3) 在此系统成型压力下,随着抛光砖废渣掺入量的增加,坯体收缩明显加大,100%废渣的收缩率最大可以达到15%以上,常规坯体收缩率为10.5%左右,而35%~70%加入量的收缩在10.5%~11.8%之间,这说明粘土的加入可以增加配方中Al2O3总量,起到减少收缩率的作用。

(4) 随着抛光砖废渣加入,体积密度曲线在瓷化温度点温度后成较急速下降趋势,废渣的加入配比越大,其曲线越陡,说明发泡影响不断加剧,但在1120 ℃以前,70%加入量的体积密度仍然可以达到2.0 g/cm3,这一定程度说明此温度以上抛光废渣SiC的发泡作用才比较明显,这个结果与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结论[8]是比较吻合。

(5) 考虑到与收缩率的对应关系,需考虑通过其它工艺手段如增加压力同时调整放大细度进一步使瓷化温度提前进行,减少收缩,尽量减少抛光砖废渣中SiC的发泡的影响。

4.2 坯釉配方与工艺确定

4.2.1配方确定

考虑到瓷质/炻瓷质釉饰砖的产业化要求,为进一步改善高掺量配方的烧成温度范围,根据以上研究结论设定系统目标温度为1080~1100 ℃左右,产品吸水率控制在3%之内,抛光废渣的总体加入量控制为45%~55%之间,使产品达到国标要求。

中试配方每次投料量超过2 t,经小型喷雾干燥塔造粒,压机冲压后,在小型试验辊道电窑进行模拟烧成,并绘制烧成温度与产品吸水率、收缩率曲线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得出,当吸水率小于3%时,其烧成温度范围大概为1070~1110 ℃,体积密度大于2.27 g/cm3,可以采用辊道窑进行快速烧成。

低温快烧成品和常规瓷质砖成品的扫描电镜如图4所示。左上为低温瓷质砖表面,右上为低温瓷质砖断面,左下为常规瓷质砖表面,右下为常规瓷质砖断面。

从图4中看出,两种成品的表面和断面效果接近,孔隙率基本一样,低温坯体也能完全瓷化。

4.2.2坯釉的匹配问题

由于底釉和面釉的性质不同,可以在升温过程中实现快速排出大量气泡,同时又能在高温阶段将少量气泡封闭在底釉的效果,这就要求坯釉性能相匹配。底釉要求成熟温度高、高温透气性能好、遮盖能力强,有利于排出坯体中的气体和掩盖坯体本色;面釉要求始熔温度高、高温熔融性能良好,将高温时坯体产生的气体控制在底釉层,使面釉表面拥有良好的平整度,以及无吸污、橘皮现象。同时,要求坯体、化妆土、面釉膨胀系数与烧成制度匹配,从而确保砖型平整,保证产品质量。

5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和实际研究,抛光渣在坯体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辊道窑的快速烧成而言,发泡比较剧烈的温度大概在1150 ℃左右。低温快速烧成系统温度在低于1120 ℃时,抛光废渣中SiC的发泡影响较小。

(2) 废渣在配方中的发泡跟烧成温度没有直接的必然关系,主要是在烧成过程产生的液相组织,只要量足够多就会穿透SiC的保护层,从而引起发泡反应,不管配方中的废渣加入量多少,如果液相反应足够多和时间够长,都会发生反膨胀。因此,低温瓷质配方的烧成时间越短对于避免发泡越有好处。

(3) 配方Al2O3含量的提升有利于烧成范围的扩宽和减少收缩,可以通过增加粘土总量或者引入适当的煅烧铝钒土或者325目α-Al2O3。

(4) 在抛光废渣发泡下限温度下掺入超过50%的抛光砖废渣,在1080~1100 ℃中实现吸水率低于3%的釉饰陶瓷砖低温快速烧成产业化应用,产品最终在符合国家标准GB/T 2006-4100附录H的要求基础上达到更高的抗折强度;

(5) 高掺量抛光渣在釉饰陶瓷砖中的产业化应用将陶瓷废渣循环利用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陶瓷废料得到多渠道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既可降低抛光砖企业抛光废料的排放压力,又可减少对天然矿物资源的消耗和长距离运输带来的生产成本的提高,实现陶瓷废料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高掺量抛光渣废料的使用大大减少了球磨时间,降低了陶瓷砖烧成温度,缩短了烧成时间,生产中多个环节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了釉饰陶瓷砖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2014年全国陶瓷砖产能及相关数据[N].陶瓷信息电子版,

2014,783.

[2] 奚修安,税安泽. 抛光砖废料的烧成发泡机理及应用研究[D].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3] Shui A.Z., Xi X.A., Wang Y.M., et al. Effect of (下转第45页)silicon carbide additive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porcelain ceramics [J].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1, 37:1557-1562.

[4] 刘志国.Z业废料用于瓷砖坯料[J].佛山陶瓷,2003, 13(5): 33-34.

[5] 奚修安,税安泽. 抛光砖废料的烧成发泡机理及应用研究 [D].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4~5.

[6] 曾令可、金雪莉、刘艳春. et al.陶瓷废料回收利用技术[M].北

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8~56.

[7] 张文杰.陶瓷的低温快速烧成[J].河北陶瓷,2000,28(2):21~24.

第2篇:陶瓷工业论文范文

摘 要:滚压成型具有坯体质量好、操作简单的优点,现广泛应用于各类日用陶瓷产品的加工。而现有的陶瓷滚压成型机普遍存在加工高度、口径受限和智能化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数控陶瓷滚压成型机,对模头的横向运动与竖向运动作精准控制,并扩大控制范围,突破了脱模时产品高度与口径的限制。同时,新型数控陶瓷滚压成型机改进传统的传动结构,引入数字化系统,实现生产上的智能化。通过样机的制作与测试,验证了本设计在生产实际中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上的优势。

关健词:陶瓷;滚压成型;横向运动; 竖向运动;数控;智能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陶瓷胚体成型从手工(手拉)方式、手工注浆到高压注浆[1],发展到滚压成型以及冲压成型等,这是历史发展不同陶瓷器型不同工艺技术的需求。手工方式是最为传统的工艺,具有收藏价值,但生a效率最低。手工注浆方式解决了一部分手工难以完成的器型,但采用极稀的瓷泥,烧成收缩率难以控制。高压注浆方式在手工注浆的基础上利用气压推压陶瓷泥在模具中成型,因瓷泥不用很稀,生产机械简单,所以成为目前生产主流,但由于采用相对比较稀的陶瓷泥,胚体成型时间较长,烧成收缩率变化也比较大,也局限一部分餐盘类的形状,且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模具。冲压成型方式是利用钢模和冲压模头冲压瓷泥成型,虽烧成率有所提高,但机械成本高,目前仅局限于国外少数厂家。滚压成型[2]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轴的转动和机械压力使瓷泥在模具中成型,能做到批量生产,且可以采用比较硬(含水率低)、烧成率高、烧成率变化少的瓷泥,目前是厂家采用得较为主流的陶瓷成型方式。

2 陶瓷滚压成型机的背景及现状分析

2.1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陶瓷滚压成型机的模头行程是按弧度运动压入模母或脱离模母,这种机械在生产时局限于一定胚体高度和产品口径,且效率相对低。本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数控陶瓷滚压成型机,包括设有支腿的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上固定四根垂直台面的光轴,在光轴上套接有沿光轴上下滑动的升降平台,升降平台的下方设有控制其升降的伺服动力总成,在升降平台上固定的传动箱两端分别与步进伺服电机、模头电机连接,模头电机的输出轴设有模头,垂直于工作平台的台面,模头与置于工作平台上方的由平台下电机驱动模母配合。本设计针对现有滚压成型机械存在的问题改进,对模头的横向运动与竖向运动作精准控制,且控制范围大,保证模头成型后脱模时不受产品高度与口径的限制。

2.2产品现状分析

陶瓷滚压成型机较其他类型陶瓷机械具有许多显著的特点,如成型坯体强度大且结构均匀、寿命长、操作简单等,使其在碗、盘类等日用陶瓷产品的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我们日常生活所用到的日用陶瓷品绝大多数是使用陶瓷滚压机所生产的。因此陶瓷滚压成型机是陶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陶瓷滚压成型机的研发[3]。

目前,陶瓷滚压成型机已经具有很多先进的半自动和自动滚压生产线,但设计的机型均对模头和产品有所限制,难以进一步提高滚压成型机的数字化控制。贵阳市新航铸造材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毛晟发明了一种陶瓷滚压成型压模装置[4],具体包括机架、电机、凸轮机构、压模机构、升降机构和刹车机构等等。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生产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造价便宜的优点;但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利用凸轮控制压模杠杆做圆弧运动,存在只能生产局限于胎体高度低口径大的产品;凸轮机构长时间高强度运转,机械磨损较大,准确度低,产品一致性差;电机全程运行,耗能大,噪音污染大;机器各项参数偏于固定,难以修改。

苏家伟发明的一种陶瓷滚压成型双头压模装置[5],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链传动机构、凸轮机构、升降机构和压模机构,链传动机构的传动链上设有若干工位,每个工位上设有一对座圈,该装置结构紧凑,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但其仍存在以下不足:利用升降机构控制模头,仅能实现纵向调整,不能横向调整,不利于模头与成型产品的脱离;电机全程运行,耗能大,噪音污染大;未能实现数字化控制,产品器型较为单一。

徐立华发明的TGC350-K滚压成型机为较高科技、较高效率、低成本的机型。其采用永磁电机实现无级变速,主轴、滚头轴与电机轴合二为一,主轴运动电器控制,转速数字显示,但是实现起来非常困难[6]。

2015年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滚压成型设备;实用新型的陶瓷滚压成型设备,包括主机座、主机架、支撑横梁、第二碾压部件、驱动部件和第一碾压部件;所述第一碾压部件旋设于所述驱动部件上;所述第二碾压部件包括固定座、主导向杆、旋转调节件、调节手柄、锁定部件、下端压板、传动垫片和压缩杆等[7]。

3 陶瓷滚压成型机的改进方案

3.1机械原理分析

由于陶瓷滚压成型具有成型坯体强度大、操作简单和自动化等优点,使其大量地应用在碗类、盘类等日用陶瓷品厂中。但是目前厂家采用的主流陶瓷成型机仍在成型坯体高度和尺寸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具体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电机带动凸轮使主轴按凸轮的形状作弧形运动,同时模头作滚动压入模母的瓷泥到位,然后滑块运动使模头在模母中作一次往返运动才能使模头脱离成型好的胚体。但目前这种机械生产的产品仅局限于一定胚体高度和产品口径,否则当模头成型后要脱离模母内的胚体总是要破坏胚体的嘴口边缘,所有的动作是按照凸轮的形状作弧形运动,调节比较麻烦,滑块运动行程也仅能作1 ~ 2 cm的范围往返刚好能脱模而已,能够成型的产品也局限于胎体高度低口径大的产品。

我们创新的滚压成型机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模头可根据需要自由进行横向和纵向运动,这样模头的运动无论上升或横向均是直线的,使模头成型后脱模时不受产品高度与口径的限制,大大扩大产品的形式。

3.2产品构型设计

如图3所示,这种新型数控陶瓷滚压成型机,主要包括工作平台12、控制器1、伺服动力总成2、模母电机3、模头电机4、步进伺服电机7、传动箱8和升降平台9。模头电机4的输出轴垂直于工作平台12的台面,模头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有模头6,模头6与置于工作平台12上方的模母5配合,模母5通过置于工作平台12下方的模母电机3驱动。

为了实现自动调整,并且在调整中保证进给的稳定性,设有控制器1,控制器1分别与伺服动力总成2、模母电机3、模头电机4和步进伺服电机7电连接。利用控制器1中的电路板上的通路及开关来控制伺服动力总成2、模母电机3、模头电机4和步进伺服电机7间的电流输入量,实现对电机的运转速度以及运转量的调整,从而完成整个装置的数字智能控制[8]。同时,对于模母电机3和模头电机4是直接作用在加工的陶瓷a品上,要求运转速度快,而且稳定,因此采用高速磁电机,同时模母电机3和模头电机4具有同步控制器,保证两者能够同步运转;对于步进伺服电机7,需要精确控制模头及升降平台的移动距离,因此采用伺服电机,可以正反向运转,而且控制精确,整个装置运行低噪音,低耗能[9]。

本成型机在具体加工时,利用控制器1的微调操控,对驱动电机2-1、模母电机3、模头电机4和步进伺服电机7进行速度及起停的控制,保证模头6高速旋转的同时,能够垂直升降,并且左右水平进给,保证模头的运动无论上升或横向均是直线的,最终在进模或脱模时,避免对陶瓷边沿产生损坏。

4 样机实验测试

为了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可体验实际使用效果,在完成设计方案后做出了产品的样机(如图4)。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在测试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的样本均值,分析了陶瓷坯体口径深度比为0.6 ~ 1.0时,传统滚压成型机与新型滚压成型机在不同滚压深度下新方案与传统方案在效率、抗折强度、烧结收缩率、烧成率等方面的优劣。

表1中的实验数据表明:

当陶瓷坯体的滚压深度h≤6 cm时,新型滚压成型机与传统的滚压成型机在生产效率上是相同的 。新型滚压成型机产品的抗折强度比传统滚压成型机的高了0.29%,烧结收缩率低了1 ~ 5%,烧结率提高了约5%。

当陶瓷坯体的滚压深度6 cm

当陶瓷坯体的滚压深度h≤6 cm时,新型滚压成型机比传统的滚压成型机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0%。新型滚压成型机产品的抗折强度比传统滚压成型机的高了0.29%,烧结收缩率低了1 ~ 5%,烧结率提高了约5%。

表2中的实验数据表明:

新型滚压成型机比传统滚压成型机的生产噪声低了4~5 dB。同时,新型滚压成型机比传统滚压成型机的耗电量每单位低了2 kwh。

5 结论

本论文设计研制的智能陶瓷滚压成型数控机与传统滚压成型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切削力大的优点。通过模头控制装置的改进,使模头可以作横向和纵向双向运动,生产产品不受高度与口径的限制,适用陶瓷器型更广;通过改进伺服系统对模头进行精准控制,且控制范围更大。通过改进机器的电机及密封系统,使其运行噪音和能耗降低,更加环保。经过生产实验,采用本设备滚压成型深度大于10 cm的陶瓷坯体时,其生产效率比传统设备提高约1倍。本设计在完成样机测试后与当地厂家进行了合作,应用前景得到了普遍看好。相信随着产品的后续开发应用,对现有陶瓷行业的发展会有良好的推动作用[10]。

参考文献

[1] 郑建和, 周才友, 胡敏渝,等. 陶瓷坯件高压注浆成型工艺[P],中国专利: CN102528898U.

[2] 张民. 滚压成型生产陶瓷瓶的方法[P],中国专利: CN1305887. [3] 张柏清. 中国日用陶瓷机械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山东陶瓷, 2012, 35(4):39-40.

[4] 毛晟.陶瓷滚压成型压模装置[P]. 中国专利: CN204935847U.

[5] 苏家伟. 陶瓷滚压成型双头压模装置[P]. 中国专利: CN205130087U.

[6] 徐立华. TGC350-K滚压成型机设计[J]. 水利电力械,2004,03:46-48.

[7] 金莲忠.一种陶瓷滚压成型设备[P]. 中国专利:CN204687040U.

[8]胡伟蓉. 数控滚压成型实验的开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1, 20(2):90-91.

第3篇:陶瓷工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中国的现代陶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本文试图从陶艺作品风格比较单一、陶艺缺乏创造性、陶艺未引起普通大众的持续关注、部分陶艺家缺乏较全面的艺术修养,以及陶艺理论建设没有跟上陶艺创作步伐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现代陶艺存在的问题,希望对现代陶艺的发展有所裨益。

1引言

严格来说,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具有丰厚而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并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我们不光有辽阔的疆土所提供的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上千年的制陶历史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更有民族文化传递给我们的精神滋养,其中更为珍贵的是先民对陶瓷物质特性和人文品格的深透而独特的理解与把握。这一切,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以及人们接受这种发展提供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同时,1999年以来,密集的展览和活动使中外陶艺家有了更广阔的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大大提高了中国现代陶艺的总体水平。

尽管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很快,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都与中国的独特国情密切相关,或者受传统的因素影响过大。在此,笔者对中国现代陶艺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有所裨益。

2陶艺作品的风格仍不够多样化

陶瓷本体作为一种表现媒介,没有什么不可表现的。现代艺术中的种种风格、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风格、超写实主义、具象风格、装置风格、极少主义、怪诞主义等,在陶艺领域都可以得到体现。有很多陶艺家仍然仅仅沿用原有的“实用”、“装饰”手法,仍然沿用传统陶瓷语言样式,缺少对陶瓷造型的把握或理解,缺少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表达自我的感受。象在景德镇,釉中、釉下、釉上是主流,现代陶艺仍然是以画为主,有很多陶艺家只懂临摹古董。有些人还没有把陶艺作为现代艺术中独有的语言与媒体,观念仍然停留在产品设计上,尽管很多陶艺家已经有了现代设计的意识,但这一观念终究不能取代现代艺术的观念。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学习一下西方,在西方,无论是材质范围﹑工艺手段﹑形式语言和个体精神,还是对材料非单纯可视性和在公共环境中的运用等方面,都大大地超出了陶瓷艺术的中国经验。中国的现代陶艺转型较迟,所经历时间较短,还没有建立起较完整的观念,而且没有较现代的技术支持以及教学和社会审美的跟进。中国陶艺一贯提倡向传统和民间学习,一直在传统的边缘徘徊,而这种对艺术传统的过度崇拜,也压抑了国人的思维和想象力。不过,我们从材质、工艺手段、形式语言等方面学习西方时,也不应该全部照搬西方,不然就会掉进别人成果的窠臼里。

真正的陶艺家必须亲身实验,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样才能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陶艺语言。一个有创造意识的陶艺家,只有善于用将来的眼光来审视传统与现代的陶艺创作现象,这个陶艺家才富有创造性,才不会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

3国内陶艺缺乏创造性

陶艺家应该尽可能以陶瓷为媒介,去表达自己所追求的某种精神或审美上的价值,放弃对物质性、实用性的追求,多一点强调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有些陶艺家太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还是把现代陶艺当成工艺品,没有表现出现代人的理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没有运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等手法把陶艺视觉化,还没有把“器”转化为“艺”,还是把实用放在第一位上。对于陶瓷的材质、工艺手段、形式语言等方面没有把握好。从目前状况来看,强调形式、泥性、肌理、釉色美感仍是陶艺主流,作品的深度显得不足,基本还是在遵循陶瓷的工艺技法范围内进行。在我国,官方的界定还是将陶瓷划归入工艺品之列,或是工艺美术范畴,长期以来倡导的是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化要求。陶瓷审美的评判标准是严格、规矩、精美,中国的陶瓷艺术太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没有脱离实用的观念。在西方,陶艺已经较早地与实用陶瓷分离,形成独立的、纯粹的艺术形式,加上其良好的现代艺术环境,现代陶艺得到空前的发展,陶瓷材料的丰富表现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充分的展现,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和挖掘也由观念的更新推动了发展。许多中国陶艺人怀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思路,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寻找所谓的“本土化”风格。但在传统文化中,陶艺是作为工匠存在的,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古训使中国的文人雅士不屑与之为伍,造成了中国制陶缺少理论的指导,甚至以视觉造型上以及釉色上的完美无缺和复杂的装饰为追求目标。中国艺术教育一贯是技巧重于材料,功利重于游戏,缺少对材料的关注和放松的心态,这正是陶艺不可或缺的元素。不可否定,灵感之源是传统,传统是一块丰富的沃土,传统的价值随着时代的推移,表现出某种相对性,并显示出与时代同步的积极方面,就此而言,能不能“再发现”传统的价值,也是评价一个艺术家高下优劣的重要标准。

4现代陶艺未能引起普通大众的持续关注

中国艺术界对于现代陶艺的关注与讨论仍然较少。例如去年在景德镇举办的世界陶瓷博览会,参加的大多是搞陶艺的人,搞其它艺术门类的人甚至也很少参加,更不用说是普通大众。人们对于现代陶艺的概念还很模糊甚至有一种误解,认为陶艺仅仅是陶艺家的工作,不是普通人所能做的,缺乏对陶艺的关注。目前,中国虽然有些地方出现了陶艺热,在专业界,京城各大商场甚至办起了陶艺作坊,电视等媒体也纷纷介绍,但是也只是在某几个瓷区和都市中基础较好,也只能成为一种时尚和文化消费,是一种有钱人的游戏。总的来说,它的群众基础还是相当薄弱,没有培养出一个大范围的陶艺欣赏群体。与此同时,市场上大量粗制滥造的陶瓷制品大量充斥,也给许多群众造成了负面影响。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陶艺在我国有着太深厚的传统,因此无论是对于进行创作实践的艺术家还是理论工作者,实现陶艺的现代转型都是一件艰难而收效缓慢的工作;另一方面是陶艺一直以来都是以工艺品的身份而形成自给自足的圈子,很少与“纯艺术”拉上关系。

据资料介绍,陶艺教育在台湾的比例为:高等院校11%都设有陶艺课程,高中学校有8%、初中和小学有50~60%左右都设有陶艺教育课;而我们内地省份中陶艺教育推广最好的是深圳市,中、小学合在一起也只有3%的学校有此类课程。在美国各大院校里,陶艺总是被列为一个主要的专业。作为一种文化的普及,陶艺的培训项目在美国很多艺术中心里都有设置,在百姓的家庭里面也经常看到主人甚至是孩子们自己创作的陶艺作品,因此在美国,陶艺已是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种类。

我国陶瓷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深厚的普及教育的基础和条件。陶艺教育是培养情操极好的课程,像日本的插花、茶道一样,人们可以从学习中受益良多。我国有如此深厚的基础和条件,却沦落到今天的局面,这与院校的陶艺教育几乎是零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不能不说是造成陶艺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对陶艺教育的忽视直接影响到我国陶艺在世界上的地位,我们应齐声呼吁陶艺普及教育的到来,迎接中国陶艺的新生。

5部分陶艺家缺乏较全面的艺术修养

在陶瓷艺术的创作中,艺术家是主体,他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等人格素质,以及他的生活实践范围、思想与情感的社会化程度、具体的人生体验等生存状态都对他的陶艺作品有影响。众所周知,艺术是相通的。但是有些陶艺家只是了解陶瓷这一种艺术,而对别的艺术种类不关心或不熟悉。其实,一个陶艺家可以从其它的艺术中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手法并将其运用到陶艺创作中。有些陶艺家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对社会不关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够,仅仅是展现一种纯粹的形态;有些陶艺家静不下心来,对陶艺自身语言的一些规律没有把握好,浮躁、不扎实,创作心态没有把握好;有些陶艺家与外界交流不够、较闭塞,没有掌握一定的信息量,另外与外国同行的联系也比较少,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陶艺家的创作。现代陶艺也如同绘画、雕塑、装饰等现代艺术形态,是全方位地向当代文化展开的一门艺术。当代优秀的陶艺家应该深刻地掌握陶艺的特性,培养现代意识,以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的势态,把中国陶艺推到现代艺术的前台。在此,一方面要求陶艺家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位置,调整陶艺家与公众的关系,更多地走向社会;另一方面,陶艺在创作上应该走向开放,将陶艺家和公众的界限变小。真正的陶艺家应该积极参与展览、研讨会,与群众打成一片,不应该孤芳自赏。另外必须要勤奋,与世界上许多陶艺大师相比,有些中国陶艺家还表现得不够。

纵然艺术家的“主体性”是有限的,但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没有什么不可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一般来说,艺术本体价值的实现,就是对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的一种贡献。所有的陶艺家都应该注重自己本身的修养,实现本体价值的艺术便是真正的艺术,因为它能帮助人们从精神上超越现实。

6陶艺理论的构建没有跟上陶艺创作的进程

陶艺理论的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又缺乏平衡。陶艺创作发展很快,日新月异,而理论方面却发展缓慢,没有对陶艺的创作起到指导的作用。目前的陶瓷理论把研究重点仅仅放在了实物史料的搜集与专题研究上面。现代陶艺的理论与批评几乎没有,陶艺界甚至整个艺术界对于“现代陶艺”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含糊不清。现代陶瓷理论在逻辑上没有较为完整的理论文字,批评上有时能见到一些文章,但是大多是将陶瓷的学科批评作为陶瓷的历史评论和文化批评,缺乏对陶艺理论建设的高见。有很多陶艺书籍只是介绍一些作品,没有涉及到理论方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思维。“现代陶艺”的概念问题,因为有沉重而丰厚的陶瓷传统作为对应物,概念问题就已不单纯是一个名词的辨析,而是一种根本性观念的选择,可是今天陶艺家在谈论它的时候,仍然说不明白;再如陶艺中的“设计”和“装饰”问题,又牵扯到实用和非实用性的争议等,这些瓶颈,成为制约近十几年来中国现代陶艺整体水平无法提高的问题。有些陶艺理论大多只是介绍陶瓷成形的技法,或只是介绍一些好的作品,没有教人从心底激发对陶瓷艺术的热爱。陶艺理论应该指导人注重陶艺的品质,使大家对陶艺语言的探索、语言的规范形成一种共识,在本民族的基础上,把陶艺向前推进,充分体现中国人的情感和情趣,使作品的语言更简练,去掉那些粗野、浮躁、哗众取宠,以及急功近利的想法。

7结束语

尽管现代陶艺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不可否认,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时间不长、风格样式也不成熟,更没有形成人数可观的高水平创作队伍。面对现代陶艺的发展现状,陶艺家们还有许多扎实的工作要做,抛开浮躁,纳入新生力量,在继承、延伸基础上真正做到创新与突破,达到质的飞跃,走上与世界艺术同步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陶瓷工业专辑.2004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4,6

2杭间.语焉不详的中国“现代陶艺”[J].文艺研究,2003,1

3陈淞贤.陶艺的当代风格[J].新美术,1989,2

4范迪安.演泽泥性——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学术邀请展作品集[M].广东美术馆,2000,3

5孙振华.传统资源与公共空间·千年之烧——佛山陶艺走进新纪元文献图集[M].2001

第4篇:陶瓷工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由于世界经济的回暖以及我国上调陶瓷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使得我国陶瓷产品出口市场回暖,但是各国贸易壁垒高筑,贸易摩擦加大,以及我国陶瓷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我国陶瓷出口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陶瓷企业应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贸易壁垒;继续维持欧美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适当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海外品牌战略营销,而行业协会及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前言

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及全球经济增速下滑的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金额为80. 3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 93 %,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据海关统计,2009年广东省出口各类陶瓷产品金额达40. 1亿美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6.6%。2009年,广东陶瓷产品月度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各月出口额同比基本呈增长趋势,12月出口4. 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 2 %,仅次于9月成为2008年以来月度出口第二高位。2009年,广东省陶瓷出口的3大市场依次为中东、欧盟、东盟。中东自2008年开始超越欧盟,持续2年占据第一大出口市场地位,并与第2位的欧盟出口额差距不断扩大,2009年广东陶瓷产品对中东出口金额达8. 1亿美元,在上年大幅增长了41.2%的基础上继续增长了22.2%,比欧盟多出口9 243万美元,是上年同期的26倍。此外,对欧盟和东盟出口额分别为7. 2亿美元和5. 4亿美元,分别增长了8.9%和8. 5%。另外,广东陶瓷对非洲出口量明显增长,出口金额为3. 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6. 8%。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在不同程度的回暖,我国陶瓷产品出口有望进一步增加,但是受贸易壁垒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我国陶瓷产品出口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1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

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技术性贸易壁垒使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1.1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高筑

长期以来,我国陶瓷产品物美价廉,深受国外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喜爱,出口金额成倍增长。然而,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国外多个国家为保护本国陶瓷企业的发展和应对危机,都增加了陶瓷产品的技术壁垒,以此保护本国企业度过这一特殊时期。例如,2008年,菲律宾正式对外实施陶瓷砖的强制性标准PNS ISO 13006:2007,同时执行陶瓷砖进口许可证制度。该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 13006;1998,在耐化学腐蚀性方面的要求上要严于国际标准,其余性能要求和国际标准要求相同。而企业要达到此标准、取得进口许可证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以及财力,短期内我国陶瓷砖产品对菲律宾出口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尼日利亚、马来西亚、伊朗等国家和地区实行的陶瓷产品强制性认证、放射性检测和装运前检验等技术性壁垒也日益苛刻,这对我国陶瓷产品出口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技术壁垒增加了我国陶瓷企业开拓国外市场的难度。

2009年以来世界各国对我国陶瓷产品发起多起诉讼,并呈现上升趋势。如2008年,厄瓜多尔对中国平板家用陶瓷器皿和卫生洁具启动“特保”调查;土耳其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签订了陶瓷出口总量控制协议书;印度对中国陶瓷产品反倾销案提起‘旧落复审”,最终上元欧联建筑陶瓷有限公司、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佛山陶瓷企业被认定不存在倾销,继续获得市场经济待遇;广东东鹏陶瓷有限公司、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所提交信息不真实,不符合市场经济地位待遇要求,不能获得市场经济待遇,反倾销税以印度卢比来征收,每平方米征收155卢比反倾销税;佛山浩宏陶瓷有限公司、佛山鸿运贸易有限公司、圣路易斯陶瓷有限公司、香港建材有限公司拒绝现场核查,被列为不合作出口商。如果经济进一步恶化,这种贸易摩擦将会愈演愈烈。

1. 2我国陶瓷企业对国外的产品认证较少,失去了进入这些市场的通行证

国际上很多国家有关于陶瓷产品的认证,如北美的UPC、澳大利亚的W ELS、欧盟的CE、英国的WRAS等,这些认证是进人目前世界上主要中高档卫生陶瓷市场的通行证,但是我国陶瓷企业普遍对国外的产品认证热情不高,取得的认证较少,从而失去了进人这些市场的通行证。佛山2009年1 ~5月出口至美国的卫生陶瓷产品金额同比减少了60.1%,出口至澳大利亚的卫生陶瓷产品金额同比减少了31. 6%,出口至欧盟的卫生陶瓷产品金额同比减少了41%。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佛山很多卫生陶瓷企业没有这些市场的认证。

2促进我国陶瓷产品出口的对策

2. 1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贸易壁垒

面对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各种近似苛刻的技术标准制造贸易壁垒这一趋势,要解决好贸易保护,我国陶瓷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依靠科技创新实行产业标准升级。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首先是产品必须符合标准要求,为确保投放市场的产品符合标准,生产厂家应建立产品质量控制体系。陶瓷产品除要符合当地技术标准,还应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目前,在出口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我国陶瓷企业应更加重视相关国际标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人,提升产品质量;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及设计单位开展合作,有条件的陶瓷企业可以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以此为研发的龙头,瞄准国际高端市场进行技术攻关,提高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同时,努力培养和引进一批适应国际化经营的团队,加快国际化步伐。

2. 2行业协会及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

行业协会及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①建立陶瓷出口预警机制,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我国陶瓷主要出口市场技术标准的发展动态,随时掌握市场动向,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复杂问题,及早做好相关准备。②成立出口陶瓷技术壁垒研究小组。充分利用政府相关部门的技术优势,充分了解反倾销调查和特别保障措施的国家和地区,深人研究国际标准,帮助企业跨越国外技术壁垒。

2. 3维持欧美市场,积极拓展新兴市场

根据近几年的资料统计,美、日、欧市场占我国出口份额的60%以上。但美、日、欧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滑坡,使需求量大大减少。据了解,2009年广交会参展企业中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的订单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导致企业出口定单急剧减少,使得众多出口型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不过在当前,面对眼前困境,一方面,尽力维持欧洲、美国、日本几大市场,积极邀请新老客户到场采购;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大投人力度,把寻找新兴市场作为又一重点,大力开拓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这些市场是今后我国陶瓷出口量增长的动力所在。

2. 4适当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海外品牌战略营销

从2008年11月1日起,我国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日用陶瓷及艺术陶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从2009年6月1日起,我国再次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实验室、化学或其他技术用瓷器提高到13%。综上可见,我国陶瓷产业升级正在稳步进行,相关部门积极引导陶瓷企业生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已初见成效。为此建议:一是相关部门进一步关注陶瓷产业升级进程,推动陶瓷生产企业扩大利润空间;二是陶瓷出口企业抓住机遇,进一步改变“低质低价”的经营方式,努力提高出口产品档次,注重品牌竞销,充分利用在产业升级的机遇掌握主动。

晋江建筑陶瓷企业转产仿古砖已被证明是该地企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而做仿古砖就是做文化,因此需要注重文化的推广和宣传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是产品出口要善于“借势”。由于国际市场的多元化,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消费习惯的用户对产品质量、花色品种等方面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陶瓷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学会与进口国的经营公司或熟悉进口国市场特点的国际厂商进行合作,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实现双赢。同时,为确保在占领国外市场时规避反倾销的风险,也要通过“借势”出口来适当照顾合作厂商的利益,这样合作厂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仅不会加人反倾销行列,还会协助企业在进口国进行斡旋,从而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在此次危机爆发之前,潮州几家外贸型企业就已在东南亚市场开始自主品牌营销,以品牌加盟的形式开设专卖店,因此在经济危机发生时企业所受影响较小。

有自主品牌的出口企业,要想方设法在国外设立自主营销窗口,直接面对国外消费者并掌握市场信息,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例如东鹏陶瓷目前已在欧洲、美国、香港、韩国等海外市场设立了4个品牌专卖店,这种营销模式效果很好。

在当前贸易壁垒层出不穷、贸易设限花样翻新的情况下,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探索收购国外品牌的途径,利用国外品牌在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就能够有效地打破贸易壁垒、化解贸易设限。

第5篇:陶瓷工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美学艺术;影响;融合;探究

中图分类号: J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景观设计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要素之余,人们也更加的注重城市景观设计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美学艺术是在近展起来的,它源自于古典美学艺术而结合当代特色进行美学的整合而形成现代美学。景观设计作为景观的一种表现形式,既是景观的直接外在面貌也是景观和人或者城市交流的语言,景观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或者特色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表现出一个城市或者地域的人文风俗或者地域特点。在景观设计中所含有反映出来的美学风格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该地域所处的地域的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等。当前国内在现代美学上的发展逐渐融合现代美学与古典美学、东方美学与西方美学。景观设计的外在形式可以进行人为的修改和美化,但是在景观设计中所包含的美学艺术,确是景观设计的灵魂所在,一般较难改变。一个景观设计的好坏刨根问底是景观中美学艺术的体现。

景观设计与美学艺术

1.1当前国内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景观设计是近些年来才逐渐发展的,而美学艺术之前仅存在于大学或者研究室中,景观设计与美学艺术的融合发展起始于近些年。短时间快速的 发展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对景观设计中美学艺术急于求成反倒弄巧成拙。大量的景观设计仿照模仿其他设计,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景观设计形式单一没创新,景观设计只是机械化的照搬重复,这些问题是我国景观设计中普遍缺乏美学艺术的问题集中所在,也是制约国内景观设计的关键问题所在。一些地方的景观设计都是聘请或者交由著名的设计院完成,而相关的设计人员或者机构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或者风俗特点都不能的充分的理解,没有完善的实地考察,仅凭地段图纸或者其他数据进行想象设计,这种闭门造车的设计理念使得景观设计漏洞百出,味同嚼蜡。这一方与设计者的自身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对景观设计急于求成或者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有关。景观的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迅速完成的。设计者在对景观进行美学艺术的设计时应当充分的了解当地的人文特色、风土人情之后才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设计,政府部门对于设计出来的蓝图征求当地人的意见,经过不断的改正才能形成自己独到的一面,景观设计中才能包含当地的美学艺术特点。

1.2景观设计中的美学艺术体现

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中,艺术与设计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任何的艺术与设计都是不能分割的统一整体。美学作为人类发展过程中艺术设计的产物。中国美学的体现在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中国景观设计中的美学艺术正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体现,“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统思想,而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中大多表现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建筑景观设计理念,而“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我国古典景观建筑设计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这种设计和美学理念下的景观设计处处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代的美学强调自然美、整体美,这一方面在中国的国画和字体上都有体现。而在西方国家,著名的景观建筑设计大多起源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西方的思想文化相对活跃,经济发展和社会艺术进步较大,这个时期西方人更加的注重细节美和人工美,这些体现在西方的油画和雕刻艺术上。由此可见,国内外在景观设计上的美学艺术都是发源于各自国家或者民族文化的特点,或者是不同时期文化艺术的特点。

1.3现代美学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我国在近代一段时期中由于自己的国情和历史等原因,曾经出现过全盘否认中国传统美学而全盘接受西方美学的历史时期。这段时期中国美学艺术的发展大量引进西方美学艺术,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国外美学艺术的优秀文化,但是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古典美学遭到了很大打击,使得我国古典美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遭到唾弃,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我国美学艺术发展的步伐。当代我国美学艺术的发展是在自己古典美学艺术的基础上理性融合西方美学艺术特点。这种美学艺术的融合和时代的发展的反映使得美学艺术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景观设计是近些年来才在国内开始新兴起来的。现代美学艺术在对景观设计的艺术观念上有着一定的影响。此外对景观设计的艺术形式语言上也存在着影响。景观设计中的美学艺术是与人交流的语言,通过其中的美学艺术特点人们可以读懂一个景观设计所要表现的东西,或设计者的想法、或当地的风俗习惯、或者地域文化特点等。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美学艺术不再是单一的而是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

1.4富含时代特色的美学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人文理念和美学观点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最主要的体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精神文化层次的更高要求。这种趋势使得当前社会追求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理念。同样在景观设计上中的美学艺术不再是单一形式上的美学特点而是一种以低碳、环保、生态、绿色、和谐为主体的美学观念。这种观念使得美学艺术含有时代的特色。近几年来,国内外的景观设计已经越来越重视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设计理念和美学艺术理念。这种以环保、和谐为美学艺术的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使得具有时展的特色。

结束语

景观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经越来倍受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在景观设计中体现出当地的风俗文化、地域特点以及文明理念、生态环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西交汇、古典与现代融合等美学艺术方式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景观设计不再是单单的景致表现,而是作为美学艺术的语言形态和外在风貌而展现在人们大众的面前。反观时下部分地方的景观设计过分追求与外在形式而不进行美学艺术的深究,或者模仿其他景观设计使得景观设计过于单调。这种只重视外在景观形态而不重视内在景观美学艺术的设计理念应当引以为戒,并且在今后的景观设计中要深入分析探究美学艺术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师卫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对中国园林设计的启示[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2]俞康泰.建筑陶瓷装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A].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装饰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五届第三次全体会议暨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色釉料暨原辅材料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第三次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张建林.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植物群落特征与景观设计[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