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

第1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端午节为例,从文化象征的视角,通过列举端午节多彩的民俗事项,挖掘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最终对端午节日旅游的发展提出探索性建议,以期能给中国传统节El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2008年,国家对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将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增定为具有三天假期的小长假日。旅游业是为“窗口行业”和公认的“朝阳产业”,从文化象征角度探讨中国传统节日旅游的发展,不仅具有深刻的文化践行意义,还可以使旅游业由于传统文化的注入取得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

一、端午节文化象征意蕴挖掘

何星亮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象征系统进行论述时提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形式多样,隐藏在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他从文化习俗和信仰的角度分析了二元、三元、五元、八元思维结构。根据端午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本文采取三元思维结构,并基于“三才“即“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象征进行解读。

(一)天:崇尚自然,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的传统节日无论是在节日设立的时间、节日的诸多风俗还是在节日的演变上,都体现了要顺应自然节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针对端午节来讲,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很多,其中有一个便是“源于夏至说”。在中国古代,夏至和冬至由于处于季节变化性较大的时间节点而备受重视,是中国古代两个最重要的节气,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过。古语有云:“冬至如大年。”冬至节日一直保留至今。夏至也曾经作为节来过,后来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从这个角度讲,端午节的出现是和季节交替密切相关的。它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的生活的制约,人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顺应与把握。它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智慧对变化自然的一种适应。

(二)地:鲜明的农业文明特色

端午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农耕生产中产生的应时而作,张弛有度的自然生活习惯。端午节万物孳生,它的选定正是夏伏这一特色的最好体现。入夏,农事渐忙。收获的季节尚未到来,青黄不接,而且此时天气春意已消,逐渐燥热,天灾地孽开始出现。端午节期间的多种民俗事项都表达了人们对农业丰收的渴盼。拿吃粽子的习俗来讲,粽子古称角黍。黍是中国古代五谷(稻、黍、稷、麦、菽)之一。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角黍之所以要用菰叶包裹,是因为菰叶生于水中而属阴。菰叶包于黍外,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

(三)人:对个体生命的关爱,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对爱国主义的弘扬

中国的传统节日处处显示出人的主体地位,对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的关注几乎是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核心内容。端午节中,采用多种厌胜之物如艾蒿、符图、雄黄酒等进行驱邪避瘟,体现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姻亲交往、朋友相聚、师生互礼则表达了对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视;尤以家庭关系为重,寄托了人们以过节的形式维持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美好愿望;通过吃粽子、划龙舟等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体现了端午节对爱国主义这一国家、民族永恒主题的弘扬。

二、文化象征视角下端午节日旅游发展对策探析

从“天”、“地”、“人”的视角对端午节进行传统文化象征解读可知,端午节以其独特的节日象征符号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质。在运用端午节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进行旅游载体化运作时,要在宏观上把握好端午节日旅游这个基本特征。具体来说可以从“处理好三对关系”和“发展好一个产业”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处理好三对关系

1.西方外来文化与东方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群体性的特征。绝大部分象征符号反映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状态。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群体文化心理写照。中国的传统节日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取向,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折射。在全球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洋节日文化个性化强,没有固定模式,对好奇心强、爱赶时髦、爱模仿的年轻人有吸引力,结果使得传统节日备受冷落。对此,一方面顺应世界文化交流的大趋势,认清并承认西方传统节日在中国盛行的事实;另一方面,不能对此状况“听之任之”,而应审时度势,加大本土节日文化宣传和建设:保护中国古老文化的根。同时,积极吸收西方传统节日中有益的、能唤起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成份,为己所用。

2.社会政治文化与大众娱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多重性的特征。其表现之一为同一种象征符号因其本身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而被人们赋予多种不同的象征意义。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之一,其多彩的民俗事项使其蕴含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目前,对于端午节文化的宣传大都停留在其作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的狭隘范围内,过分强调其纪念性的内容,夸大其政治性的色彩。这导致了端午节日的严肃性有余,活泼性不足,使得普通民众融入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匮乏,形式单一。因此,在发展端午节旅游时要充分展示其传统文化的魅力。除了注意发挥其社会政治功能外,还要积极地融人大众娱乐文化,创新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形式,让人们在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感知并寻找传统文化的灵魂。

3.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古典文化之间的关系。象征具有传承性的特征。传承性强调象征符号在社会演变中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所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的稳定性。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传统节日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不断变换的社会时空中进行的,其演变与与时俱进是一种历史衍义的潮流。符合民众心理的节日文化形式的“以旧换新”是十分必要的。在发展端午节日文化旅游的过程中,要破除目前端午节就是吃粽子、划龙舟的单调节日模式,积极利用现代流行文化载体和手段,通过探索流行文化的创意、生产、传播与青少年的审美、志趣、利益情感诉求以及休闲娱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吸收其中极具活力的、能唤起强大的市场感召力和情感共鸣度的流行文化元素,来充实传统节日的现代感,实现现代流行文化和传统古典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发展好一个产业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潜能的产业。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文化产业的范畴之内,旅游产业的综合性特点和文化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开展端午旅游时,要坚持文化大产业的发展观念,积极利用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性大的优势,将端午节诸多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诉诸于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感性载体之上,打造端午旅游文化大餐。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行业联合运转。将和端午旅游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新闻媒体、出版等各行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端午旅游文化大产业链,积极开展产业链条上各个节点的呼应合作,促进端午节象征资本的扩张。

第2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摘 要:中国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礼仪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影响深远。它既是中国乡村社会的文化传统,又是传统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2012年1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的“礼仪中国”东岳论坛学术研讨会从礼仪的视角切入,围绕礼仪的现状与反思、传统礼仪功能和当代价值、礼俗的发展与变迁、国家祭祀与宗教礼仪、民间信仰与礼仪规范等问题进行研讨,旨在加深对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处境的深刻理解,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关键词:礼仪;文化;礼制;礼俗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105-03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012年1月16-17日在北京召开的“礼仪中国”东岳论坛学术研讨会①汇集了来自法国、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和国内四十余位专家学者。论坛从礼仪的视角切入,进行了六场大会发言,围绕礼仪的现状与反思、传统礼仪功能和当代价值、礼俗的发展与变迁、国家祭祀与宗教礼仪、民间信仰与礼仪规范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旨在加深对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处境的深刻理解,促进对全球化时代中国文明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关怀。下面对研讨会中代表们关注的主要论点略作综述。一、礼仪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中国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礼仪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古代是一个“礼制”社会,礼仪在维系血缘纽带、协调人际关系、规范伦理道德和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从经学意义还是史学意义,关于礼仪的研究非常发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加之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影响,在新旧秩序交融和变革的大背景下,礼仪研究失去了连续性,道德滑坡、礼仪缺失成为中国当前普遍呈现的社会现实。挖掘礼仪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重新审视礼仪的历史实质和内在精神,以古为鉴,思索礼仪的当代使命和现实价值,为当前的社会现实问题提供解决之道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彭林(清华大学)教授的报告《礼是中国文化之心》概述了礼仪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指出礼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在国家典制、人际关系、社会风尚、道德规范、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礼乐文明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底蕴,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根本标志,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如今需将“礼”的教育与推广提上议事日程。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中国传统礼仪形态与当代社会生活规范轮纲》为题,结合自己研究针对在当前礼仪淡化、缺失、传承断裂的背景下,对如何保持中华礼仪文化的独特性,复兴与重建礼仪文化等问题提出了实践性建议。他认为,当前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对传统礼仪文献做系统梳理,建立完整的信息库;二是根据传统的礼仪文献和礼学著述,对诞生、成年、婚礼、丧礼等具体礼仪进行专题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他特别提出要加强对实践的强调,要尝试对某些礼仪形式的恢复。以前研究中容易被忽略的礼器,作为民众行为方式和礼仪表达的重要载体,也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三是通过定点和抽样调查、深入访谈等形式,作深入的社会文化调查,为礼仪的推广做信息支撑;四是在对传统礼仪特性、社会流传变化方式以及西方礼仪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组建民族礼仪的模式。通过试点和示范,使传统礼仪文化资源得以转化和利用。李鸿宾(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的《当前社会“礼仪”缺失的若干思考》列举了当前社会礼仪缺失所造成的种种问题,并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他认为造成这种礼仪缺失的主要原因就是以和60年代“破四旧”为标志的“革命”范式下对传统的废弃。同时,他将中西方礼仪文化发展进行了对比,认为欧洲在传统向现代社会转轨中延续传统的优秀成分,又与现性、文明相结合创造了包含优质传统文化要素在内的现代性礼仪规范;而中国在被迫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文化承传的脉络被割断,使得传统与现代相互脱节,现代礼仪精神内涵缺位,文明规范丧失。而解决之道就是重新认识“传统”,完成“传统――现代”的对接,同时将中西优秀、精致文化相结合,使东方社会走向文明。贺学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报告《传统礼仪的“神”与“形”》分析了传统礼仪的特征,指出礼仪的基质与人类积极本质一脉相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延续性,同时具有浓郁的历史性与鲜明的时代性。而当下道德滑坡、文明失落的现状要求在传承和创新传统礼仪时,不仅要明了传统礼仪之“行”,即礼仪的程序,重视仪式本身的严肃性和神圣性。她以人生仪礼为例进行了分析,提出更要理解传统礼仪之“神”,即礼仪背后的文化精神。根据新的时代意识,神行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构建现代人能够接受的新礼仪。王杰文(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的《“礼仪中国”的神话――古今中国礼貌用语的比较研究》通过古今中国礼貌用语的比较研究说明,古代中国的礼貌用语是一种基于“差异”与“不平等”的社会等级的、流行于精英群体的仪式。这种仪式性的表征方式会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变化。礼貌用语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中国人要批判地继承传统需要正确认识礼貌用语本身的适用性。韩国学者崔顺全(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研究官)以《朱子的与韩国祭祀的现状》为题,从祭祀场所、陈设图和行礼等方面考察了当今韩国施行祭礼的现状,通过古今对比说明朱子的《家礼》在存续至今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异,对韩国民众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及其如何被民众接受并被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成为传统祭礼传承至今。来自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的党支书支芬书记以《弟子规的村落实践》为题,介绍了高碑店村以弟子规为代表的传统礼仪在高碑店村复兴的过程及其对村民的影响。二、国家祭祀与礼制表达“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国古代国家祭祀在历代的王朝统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作为礼乐制度的重要内容,国家宗庙的设置和祭祀,不仅是国家权力在信仰领域最为重要的外化形式之一,也是保证政治权力秩序稳定、整合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这种礼制化过程中,国家与民间各种力量的关系和互动也是历来礼仪研究领域中的重点。雷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的报告《太牢之殇――唐五代国家祭祀中的用牛与屠牛之禁》从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中的祭品入手,分析了唐五代时期国家祭祀仪式中用牛与屠牛之禁的变化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北京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关昕的论文《礼俗之间:北京东岳庙祀典的象征与实践――兼及明清“小祀”的融通性》以东岳庙为例,分析了东岳庙在由宫转庙的礼制化过程中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指出“小祀”在国家制度和观念上具有伸缩性和灵活性。这种特性使得小祀中的一些礼仪实践成为社会共享的资源和思想,其礼制也内化为民众思想的源泉之一,被熟稔的汇入于行善积功的大众宗教实践中,从而成为民间社会接衍国家礼制理念和实践的中介。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的报告《从国家祭祀场所到公共生活空间―北京五坛的功能变迁》考察了北京地区五坛在国家祭祀体系中的地位和这些祭祀场所在20世纪发生的重要变化。通过这种功能变迁说明国家祭祀活动是中国成为“礼仪中国”的重要方面,而对包含崇尚秩序、天人合一等观念的祭祀活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有利于礼仪中国的当代重建。朱玉麒(北京大学)教授的《告于庙社到告成太学――清代边疆平定的礼仪重建》论文通过对大量碑文和史料的考证,指出帝王时代武功从告于庙社到告成太学,不是简单地恢复上古礼制,实际上是将新的帝国疆域布告天下。通过这一形式显示国家权力在疆域中的象征。而这种变化也对清代士人新的中华国家概念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民间信仰中的礼制习俗与地域社会作为民间信仰中的神庙祭祀是中国礼制体系的重要组成。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文化现象,在考察民间祭祀礼仪时将考察对象置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按照社区分析和田野调查的方法研究民间信仰的功能和影响、仪式与社会变迁、地方社会与国家权威之间离合与共融等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台湾陈益源(台湾成功大学)教授的《台湾云林口湖“牵水车藏”集体祭祀礼仪所蕴含的民间智慧》通过台湾云林的水难祭祖仪式的考察,分析了在将这种灾难转变为今天台湾地区富含仁爱精神和慎终追远的孝道精神的文化资产过程中,民间信仰中仪式的作用。安德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的《对传统的协商:街亭村民间信仰重建过程中村民的互动》通过对甘肃天水街亭村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神灵信仰的连续考察,在民间信仰重建过程中村民之间动态的互动关系,指出任何一个社区从来不会存在有机的不变的传统,仪式和礼仪都是在新形式和新条件下得到新的改变和整治。今天所看到的传统祭祀和信仰实际是不同群体在多方协商和磨合过程中最终达成的一个为整个信仰系统内部成员共同接受的折中的新传统。孟宪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的《信仰的共鸣及其方式――试论东岳信仰的集体性》以北京东岳庙为例,通过对民间东岳信仰集体性的分析指出,民间信仰的集体性和组织性特点实际体现出了社会化的特征。当事人在进行神灵信仰和集体崇拜行为时更关心的是组织与集体本身。这种方式强化了日常生活的善举、善行,使得社会的良好道德建设有了组织化的落实。而这对于当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一枚煎饼补天穿”――补天节探微》对学界较少关注的节日――补天节的文献梳理,探讨了神话在节日仪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饮食作为表达性文化所承载的多重意义,指出这种研究对于认识礼俗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王炳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的报告《新疆孔雀河青铜时代居民崇“七”与“人日”崇拜习俗》结合多年的调查和考古发现,分析了这两种习俗的表现形式以及国家行政力量和地域传统之间在习俗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潘守永(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的《小传统、地方性知识与儒家“礼仪”制度:一个人类学的分析视角》从人类学角度,结合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Redfield)和格尔茨(Geertz)的“大传统”、“小传统”和“地方性知识”等相关概念和理论,通过对以儒家理论为基础的“礼仪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治国理民、文化形成等方面的影响的分析,从礼制的角度对这些概念进行了解读和反思。四、中国传统礼仪的变迁和反思礼源于俗又不同于俗。官方礼制与民间礼俗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怎样的差别?在中国传统社会秩序构建中又各自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二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又随着时展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礼俗的源起与衍变、古代礼制模式、礼俗生活的表现、礼仪文化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也引发代表们的广泛讨论。吴丽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的报告《礼与中国古代社会》站在宏观角度上从礼仪的起源、历朝历代礼制建设的措施和建设、礼制制度的发展、郊庙祭祀、国礼和家礼等方面对礼仪制度和国家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礼仪制度本身为国家制度运转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造就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特色。陈梧桐(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以《明代乡饮酒礼》为题,总结了这种在明代中央和地方广泛实行的公众性礼仪的特点和功能,并分析了这种制度在维护统治秩序、引导社会秩序、加强基层控制中的作用。台湾学者钟宗宪(台湾师范大学)教授的论文《论〈礼记・昏义〉的性别意识》以《礼记・昏义》所载内容为核心对中国古代婚姻观念进行了考察和反思。认为婚姻的意义在于生殖、繁衍的目的;两性关系的建立,在力求男女和谐的分工;对于家国而言,则是基于社会人伦秩序的建立需求与两性角色扮演均衡分工的考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张铭心的《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文化的分流与合流――以墓志风俗为中心》以与中国汉民族葬礼紧密相关的代表性用品――墓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发生、发展到成熟的三个阶段,具体形象地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汉文化的整体发展和地域流变特征这一层面。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的报告《提纲挈领,用匾额复兴礼文化》概括了匾额的发展史及其在中国礼仪体系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呼吁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构当代礼制的同时应对匾额的文化价值重新审视。五、宫廷礼仪与宗教礼仪较之民间礼仪,宫廷礼仪具有规范及引导全民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各类繁复有序的仪式规程不仅对中国古代宫廷礼制的发展影响深远,而通过对宫廷礼仪行为的具体行为、礼制的发展过程的分析,探究其反映出的国家政权、等级差别等观念、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文化意义等则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时代国家建制、统治特点、社会状况的理解。赵中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的《明代宫廷典制史》从祭礼、家礼、宾礼和军礼四方面对明代宫廷典制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同时分析了宫廷典制变化的原因和其对国家、中央和地方礼仪典制的影响等。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的《明代皇室冠礼的仪式及其功能》通过对明代皇室冠礼中具体仪式的研究,着重分析了这种皇家礼仪所反映出的强烈政治色彩。他指出明代皇室冠礼不单纯是皇室成员成年的标志,更是一种政治权力的象征,其实质是皇权运行的工具。赵和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的《唐代皇帝家庙》考证了自唐高祖李渊至高宗李治时代与太庙并立的皇帝家庙系统,分析了在中国传统礼制体系中除了前朝后室之外,左祖右社的宫城格局程式的形成过程宗教的影响深刻地渗透到中古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礼仪文化中,特别是国家祭祀,宗教仪式与国家礼仪关系密切。从这一角度理解佛教、道教与国家礼制的关系、对民间社会的影响也成为部分学者研究的线索。刘屹(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的《道教礼仪的历史概貌与研究现状》对道教礼仪内容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了道教礼仪的研究现状及其与国家礼制之间的关系。由此指出了当前的相关研究还存在对“道教礼仪”的内涵认识不足、历史发展脉络不清、对历史上仪式文本的形成过程考察不够充分和对古今道教礼仪关系的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周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由佛教名山文化略谈名山文化之场效应及其现代意义》主要讨论了佛教如何利用自身的文化之场效应在传播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对国家和民间社会产生影响。此外,部分学者还以书院为研究的切入点,探讨了书院在礼制教育和礼仪文化推广和传播方面的作用。北京东岳书院筹备组组长关三多以《同善堂义学与东岳书院》为题,通过对北京东岳书院的历史追溯,总结了书院在礼仪文化向民间渗透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当代书院建设的启示。赵法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与当代书院的使命》通过分析著名教育家梁漱溟先生教育思想中书院在国民教育中的特殊地位,指出礼乐教育是人格培养和情志教育的重要内容,也应成为当代书院继续坚持的传统。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宋代泰山书院述略》介绍了宋代泰山书院创办的时代背景、主要业绩、历史地位及其影响等,指出其在弘扬儒家礼学精神中的特殊作用。纵观整场论坛,从报告的学者和代表看,既有资历深厚、成就辉煌的学术大家,也有当今活跃在各研究领域的青年翘楚。六场发言,代表们的讨论热烈而广泛,两代学者间也增强了代际对话,不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报告的内容看,整场论坛呈现出以下特点:1.研究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学以致用。复兴礼仪文化、重构新礼仪不仅是应对当前道德滑坡、礼仪缺失的现实困境,更是中国走向世界确立自己主体文化的客观需要。因此,代表们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积极的入世精神,将关注的焦点普遍集中在了如何实施传统优秀文化价值的转化等现实操作性强的问题上,反映出学者们对文化的责任感和实践理性。在这种基础上对礼仪文化的重新审视和考察已经远远超过当下学术本身的使命和意蕴。2.增加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此次参会代表们来自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各个领域,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让研究者的视野更为广阔。同时,本次会议进一步扩大了史料运用的广泛性,墓志、碑文、地方文献等的大量使用,田野考察和文献解读相结合,加强了研究阐释的深度,结论也不乏新意。3.地域社会的研究仍是重点。本次会议涉及的论题非常广泛,有对典章制度的考证,政治理念的阐发,社会关系的论述,有对生活细节、器物习俗的描述和考证,还有对传统理论的批判和反思,而在历史情境中审视地域社会与礼仪文化的内在联系,从民间社会与国家权力互动的角度考察礼仪的变迁仍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第3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文教学 传统文化

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诗词本身就是古代作品中浓缩的精华,是优秀文学艺术的典范。但是,高中古诗文教学不能以本为本,教师要有传统文化渗透的意识,只要执教者能细心挖掘,手中教材所能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无处不在。

一、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

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这个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高中古诗文可以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的面非常广泛,常见的例如:国学经典、“优秀文学艺术(手法)、优良传统美德、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独特的思维和智慧”、、民俗礼仪、衣冠服饰、历法纪年、法律刑罚、官职升降等。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1.优秀文学艺术

《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本纪》就极好的体现了司马迁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手法――运用尖锐的冲突、生动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烘托、对照、描写、夸张以及互见互补等等,把历史人物项羽刻画得丰满传神,史学见解、文学功底让人叹服!

2.优良传统美德

必修五中《陈情表》和初中篇目的《出师表》代表了我国古人最传统的两大情感――至忠和至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密码,是优良美德。《离骚》中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成了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3.优秀个人品质(民族精神)

优秀的文学艺《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一往无前、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拒绝苟且偷生的英雄骨气;《渔父》中屈原的不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治学勇气;《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太白的飘逸洒脱、铮铮傲骨;《唐诗宋词选读》中《从军行》里大唐书生毅然投笔从戎、渴望杀敌立功、扩大疆土的大唐民族气魄,这些都是蕴藏在作品里值得挖掘和传承的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

4.独特的思维和智慧

必修四《季氏⒎ヲ臾》、《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更蕴含了我国古代圣贤孔孟独到的政治理念、思维和智慧。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坚定推行“礼”和“仁”;孟子则针对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论说。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柳宗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追求,这也是我国古人独到思维、智慧的渗透。

5.等

必修一《赤壁赋》和《唐宋家散文选读》中《后赤壁赋》里以苏轼为代表,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在儒学世界里遭遇“入世”困惑而前往佛道两教寻求“出世”精神解脱,进而能够融合儒释道于一身的特殊现象,这也是我国古人的最好体现;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就涉及到古人重阳节登高作赋、插戴、喝酒的民俗习惯。《项羽本纪》中“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滑稽列传》里优孟用讽谏的方法建议楚庄王对他的爱马“请以人君礼葬之”。这些就是我国古代民俗礼仪的涉及。

二、实施文化渗透的途径

“渗透”不是“灌输”,不是“填鸭”,是合理巧妙地滋养进去。学生不是机器。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繁重,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也最大,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将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这是每一个执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渗透”法是可行的路径。

古诗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极为丰富,执教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进行有效“渗透”呢?具体途径有哪些?颜昌容在其硕士论文里也谈到具体途径有:营造文化氛围、品读语言、引用古诗文、查阅资料、阅读名篇名著、借助影视媒体、开展专题学习等。该论文还探讨了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多向性,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横向渗透”和课前、课中、课后组成的“纵向渗透”。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的“渗透”可以分为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两大类。

例如,《赤壁赋》里由“壬戌之秋”来介绍我国古代历法纪年――天干地支就属于“直接关联”,这种渗透是最容易把握的。

“间接关联”主要是指运用发散思维,使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这能够有效激发师生联想。以《唐诗宋词选读》中《青玉案・元夕》的传统文化渗透为例:

正月十五在古代又称作什么节日?当天晚上人们有哪些习俗?与之相关的名句、谚语、有趣的故事又有哪些?

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落实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涉及到“间接渗透”,需要发散思维的时候,思维导图在任何一个环节里都可以发挥作用。它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而已。

此外,归纳演绎、对比式的比较阅读、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等都是“渗透”的可行途径。

第4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礼仪教师;素质;培养;提高

高职院校中从事礼仪教学的教师,不少是从其他专业或者其他行业岗位,诸如中文、两课、营销、管理调整过来授课的,尽管他们也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礼仪课程内容、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对礼仪内涵的研究比较肤浅,缺乏礼仪规范训练的经验,因此,礼仪的知识传授只停留在理论的表层上,没有将礼仪的学习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起来,礼仪教学就自然缺乏应有的文化内涵,学生礼仪知识的习得自然有限。于是,高职礼仪教师的培训、进修和学习就显得极为必要了。

“爱一行,干一行”到“干一行,爱一行”,体现了教师工作平凡、伟大、辛苦和欢乐。教师,是一种信仰,是一份职业,更是一项事业。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条教鞭”教好学生,到培养学生过强过硬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职场的需求。这要求我们教师尤其是礼仪教师思考更多,做得更多。

1 发挥突出的育人能力

在礼仪教师身上,肩负着更多的教书育人和培养德才的责任。这首先要求我们的礼仪教师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育人理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全方位关爱学生,要成为每一位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其次,开展育人工作的时候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应该经常学习先进教育思想和育人经验入手,通过积极主动参与,使“知识为本”的旧观念更新为“素质为本”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自身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教师开展教育活动要以人为本。教师必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积极关心弱势群体,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视为一切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地促进教师成才和促进学生成长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真正达到育人为先,育人为重。

2 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于能够灵活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才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教书是教师的天职,知识是教师履行教书职责的看家本领。因此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学问。

2.1 精通专业理论,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的知识。

像其他课程教师一样,礼仪教师也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和知识,能够非常熟悉和讲授礼仪理论和知识,并运用专业理论于日常的教学和训练,掌握的礼仪知识应该包括个人礼仪、生活礼仪、交往礼仪、会务礼仪、办公室礼仪、求职面试礼仪、涉外礼仪等等板块内容。

2.2 掌握相关课程知识。

高职高专学校会按照要求开设一些文化素质类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很多内容和礼仪教学内容是密切相关的,有内在思想强化和疏导如《艺术欣赏》、《大学生美学教育》等,有补充礼仪课程知识如《中国传统文化》、《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有辅助加强训练的礼仪课程的相关课程主要有《形体训练》、《体育》等。这些课程知识有助于礼仪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

2.3 广泛地涉猎其他学科知识,增加知识素养,强化教育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务必要熟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学科知识,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实实在在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建议多涉猎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积累学科知识,提升个人内涵。

3 具备较强的教学技能

目前,高职高专礼仪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新教师是文秘专业或中文、管理类等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从校门到校门,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和教学经验相当欠缺;一是从学校或企业单位聘请的教师,行业知识丰富,岗位实践能力强,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却未能很好衔接来开展教学,从而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关于教师的执教能力,我个人认为具体表现为驾驭教材、驾驭课堂、驾驭教法的能力,着重专业课程教学,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学创新。

3.1 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一般指的是教学材料,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从大的范围来看,教材包括课本、参考书、辅助教学的其他材料如课件、投影片等。和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一样,礼仪教师也需要在通读教科书之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分析和把握教科书内容,以便形成教案。礼仪课程的实践教学,要求教科书着重实训环节。如有选定的教科书缺少实训环节的,也要求任课的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的内容,突出礼仪课程的实训。如此,方能按质按量完成课程教学的授课任务。

3.2 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课堂教学,就是围绕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而开展教学工作。这要求我们教师强化课堂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要规范,富有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加强组织教学和管理课堂的能力,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注意,妥当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

3.3 驾驭教学方法的能力。

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教法,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选择相符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学法,则要求教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高职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强化实践教学能力。礼仪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实践教学能力如个体姿态的训练、不同场合礼仪行为的模拟训练、多种礼仪板块内容的综合实训安排等,师生协作,共同完成课程任务。

此外,高职的礼仪教师还应当积极参加多种培训和进修。在礼仪课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组织学生把知行、说做统一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实际训练。这就要求我们的礼仪教师不但要懂知识,还要强技能。可以通过学校内部培训、请专家进校培训、送进企业单位挂职锻炼、送往专业项目和专门机构培训,以提高礼仪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4 强化科研工作能力

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是一个自我提高与发展的过程。它可以促进教师知识结构更新和知识体系的完备,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奠定理论基础。作为高职中的礼仪教师,也必须正确熟悉和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摆正教学和科研的位置,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把自己从“教书匠”培养成为“教学·科研型”的教师。

4.1 增强教育科研意识。

从事教育科研是每一位高校教师份内的工作。现在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高校教师尤其是高职高专教师缺乏进行教育科研的意识。教师要明确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重视科研,而且联系教学实际搞科研,真正做到“教礼仪研究礼仪、研究礼仪教礼仪”,通过科研来提高自身素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4.2 掌握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

高校的科研工作,主要是教师日常的教育工作研究、教学工作研究、实验研究、科学课题研究等等。科研工作的关键问题是教师是否以科研的态度投入开展的所涉及的教育教学或实验、课题研究,全身心的投入,不断地调查、分析、总结和创新,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撰写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积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整理以发表。

4.3 教师要运用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和开展科研工作,可鼓励和带动其他教师、优秀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和其他研究;另一方面,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培养和提高他们思考的能力、调研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第三,把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与教师的科研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教师指导的同时促进共同进步。

5 强身健体

强健的身体,是教师承担和做好繁重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保证。现阶段,独身子女多,伴随的家庭、社会期望过高;加之学生自我意识日益浓厚,学情日益复杂等,从而导致教师的责任和压力增大,因此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对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重要了。

坚持强身健体,树立良好形象,更能够充分地体现教师尤其是礼仪教师的榜样力量。礼仪教师矫健的身体、优雅的姿态,大方得体的行为举止,再配上超强的呵护情感与亲和力,是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给学生作出很好地示范作用的。而这也正完美地诠释了“师表”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李兴国.教师礼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 金正昆.教师礼仪规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

[3] 张楚廷.高校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7

[4] 马连华.高职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9

[5] 刘明.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建设与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2.1

[6] 胡建波.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3

[7] 温希东.成为高职院校优秀教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

作者简介:

李其军,男,1981年7月出生,汉族,广西浦北县人,大学讲师,现为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人文教育与管理。

第5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广告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促销手段,如何使广告更好地打入消费者的心智,赢得消费者,本文认为要重视传统文化在广告传播中的作用,并从价值、伦理、审美、风俗、语言等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论述。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种多样、浩瀚灿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企业广告在促销产品的过程中,能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就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同,从而取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1、哲学理念呈现的作用。中国哲学思想总体上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终极宇宙观境界,因而中国人对自然抱着一份心心相印的感情,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自然与我在本质上是属于一体的,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知人即可知天,没有人与自然的统一就决不会有美的事物。因此,在中国广告中往往以自然为表现主体,将人的感情溶入自然景物之中,达到主客体交融来展现一种深层的理念,使商品品牌深入人心。比如广告“天上彩虹,人间长虹”(长虹电视机),“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白沙香烟),“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爱天长地久”(太阳神品牌),“志在蓝天,心有绿洲”(太平洋鸟服饰)等都是典型的体现“天人合一”哲理的广告代表作。“杉杉”品牌更是紧扣“天人合一”的理念,将企业标志设计成:一棵绿色的大杉树旁以“杉杉”拼音字母“S”形成两条蓝色的小溪,表达了人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愿。

2.价值观呈现的作用。中国传统价值观集中表现在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它表现为对自己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祖国美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上看待,形成了宁愿为祖国的富强而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我们的一些民族工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注重抓住民众的这种爱国心理,纷纷打出“民族”、“国家”的旗号,把民族精神、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作为宣传的重要内容。我们常可看到一些企业以“爱我中华,用我品牌”为切入点做广告,如“长虹”、“海尔”、“恒源祥”、“红旗”、“中华”等品牌在传递企业商品信息的同时,提出了“以民族昌盛为己任”,“产业报国,追求卓越”,“振兴民族工业”,“开放的中国路,时代的红旗车”,“道不尽的强国梦,述不尽的红旗车”,“中华永在我心中”等广告语,他们以自己的企业精神影响着国人,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撞击着?肖费者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广告促销。

3.伦理道德呈现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以儒家仁爱为核心基础上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十分重视以道德来调节人的行为,侧重于唤醒人的内在良心;重视家族人伦,倡导孝亲精神,追求“格物致和,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生境界。以弘扬传统伦理道德为诉求点的广告,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促销效果。如广告“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就变成一种心灵深处的家乡情怀;而“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真情付出,心灵交汇”(雕牌牙膏),“天冷了,多穿点”(张裕品牌),“养育之恩,何以为报”(养生堂药丸),“孝敬爸妈还是脑白金”(脑白金)等则是典型中国传统道德观浓缩,都是让商品广告在中国“孝”与“亲情”的伦理层面中得到展现的。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广告传播中,品牌、店名常常以仁义诚信展现,如“同仁堂”、“积善堂”、“德寿堂”、“全聚德”等。在当今中国,就有许多以诚信为其广告宗旨的企业,如“海尔”提出的“真诚到永远”的经营理念;“娃哈哈”叫出的“爱你等于爱自己”广告语,都是传统道德观的集中展现。

4.思维方式呈现的作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和积淀下来的,具有本民族显著的特点的思维模式,即思维的现世性取向和实用性取向。这种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是直觉体悟,也就是说它是直观性的而不是思辨性的,是领悟性的而不是逻辑性的,是模糊性的而不是精确性的,是经验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中国人习惯于用一种非逻辑的通感直接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如《人民日报》刊登的韩国大宇公司的广告《拈花微笑》:图片上展示是中国与韩国的两位少女,手拿一朵鲜花面带微笑的情景,广告借用的就是佛教禅宗讲求顿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广告运用中国传统的这种直觉思维方式,把一种纯商业的行为提升到精神交流的境界,其传播取得了意在言外的效果。再比如浙江纳爱斯“雕牌”牙膏电视广告《后母篇》中,那小女孩同后母的会心一笑后,接着广告语“真情关爱,心灵相通”,表达的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直觉体悟性。

5.审美情趣呈现的作用。人类的审美感受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不同的文化地域,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语言形式、风俗习惯等的不同,由此而产生的审美原则、审美体验、审美理想、审美追求会有很大的不同。广告正是通过视听审美器官,引导消费者对商品进行深入的审美感受与领悟来达到理想的促销效益的。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突出地体现在对意境的追求,重视作品“立意”的构思,要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妙在无处,寻求一种空灵回荡的意境。在广告传播中这种审美追求是常有的。如太阳神品牌广告《形象片》就展示出一种境界:天涯的大地,广阔的天空,辉煌的太阳;一群人奋力将一个巨大的人字从地面拉起,使之顶天立地,沐浴在天地阳光之中。广告传递出一种超现实的、人立于天地之间的神秘境界,其中的哲理意蕴令人回味无穷。深圳原野公司曾在电视台播放过一个广告:画面是湍急的河流、巍峨的高山、茂盛的森林和广袤的草原,广告配音给人以深远辽阔、如诗如梦的感觉,仿佛把受众引入了朦胧的远古境地,让人体悟出一种意境之美。

6.艺术风格呈现的作用。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艺术风格与特征。中国艺术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成就卓越的一部分,而且应当说是中华古国文明最富有民族内蕴与特征的一大标志。它的绵延不断、多彩多姿的历史发展,它的琳琅满目、门类繁多艺术风格,令世界所惊叹。当下中国艺术在广告中的运用的最为普遍的,中国绘画、诗词、音乐等艺术等在广告中随处可见。比如“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九胃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南山奶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红豆制衣),“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电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酒),“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兰陵酒),“春眠不觉晓,还是‘蓝梦’好”(蓝梦席梦思),“春来江水绿如兰”(春兰空调),“不尽长江滚滚来”(长江计算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丰田汽车)等。在广告中也有许多以神话传说、世俗小说作为传播内容的,如中国电信做的“牛郎织女篇”、“西游记篇”、“西厢记篇”就是典型的范例。

第6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村镇建筑文化 伦理思想 等级制度 风水观念

论文摘要:迄今为止,建筑文化尚是一个新概念,陈凯峰在其《建筑文化学》一书中认为建筑文化内涵便为有关建筑的所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要素,是建筑思想、建筑观念、建筑意识、建筑情感、建筑意念、建筑思潮这一类心理层方面的要素群。

建筑文化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果以区域性差别(或空间差别)来划分建筑文化总体的话,则有城市建筑文化与村镇建筑文化之别;如果以历史性差别(或时间性差别)来划分建筑文化总体的话,则有现代建筑文化与传统建筑文化之分;如果以时空祸合关系来组合上述建筑文化的类型的话;则有:现代城市建筑文化、现代村镇建筑文化、传统城市建筑文化、传统村镇建筑文化。“村镇建筑文化”的内涵是指:目前仍位于广大村镇这一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传统的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建筑制度、建筑物以及建筑思想。

1、伦理思想、宗法观念、等级制度在中国村镇建筑文化中的反映

伦理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伦理思想反应在村镇建筑布局和建筑规格等方面,在聚族而居的村镇中形成讲究长幼、辈份与尊卑的思想观念。

1 .1尊卑关系与村镇院落布局

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建筑院落布局中最基本和最常见的合院形式之一,不仅在官式建中。

被广泛使用,也是传统民居最理想的建筑形式。生活在四合院里的人们,即可以使自己拥有宽敞舒适的生活环境,人们相互之间又能充分发挥养老扶幼、互帮互助的和睦共处的团结意识,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都是不可言喻的。此外,四面建房的空间构成也更顺应“天圆地方”的大空间结构,因此,如果说四合院是以人的居住需求建造的,那么它的规模与内容以及围和形态则与大自然更为协调。然而它又是封建社会伦理道德、儒教文化的产物。四合院四面建房,无论是从中央庭院还是外观轮廓,包括空间内容上,都体现出规矩、方整的内涵。而在四合院四方四正中又暗含着“井”字格局,这不仅呼应了从奴隶制社会就有了的“井田制”,而是“井”字分割可为“中”字。中是对称的、稳定的,也是严肃的,它不仅容易附会出许多象征内容,而是由中字引申出的“中庸”、“中正”、“中和”等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也正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体现。

中国传统村镇建筑讲究主轴线,而厅堂由于其主体建筑,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又是最富有公共性的礼仪用房,所以布置在主轴线的最重要部位,而以高大的屋顶、显眼的外形、硕大的体量、讲究的用材来表现主人的地位或接待的规格,其次序安排也充分体现了人伦关系。

1.2家族观念在村镇院落建筑群体布局中的反映

中国的乡村一直以来处干封闭状态,一家一户是封闭的,整个村、镇也是封闭的。一般情况下,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家族往往住在一些规模大小不一的院落里,也可能是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如果儿孙辈成了家,家里人口多,家境又比较富裕,则可能增建院落。随着子孙的繁衍,院落不断增多,或者在主轴线上按渐进的方式一进又一进地建造,或者在主轴线两旁另辟轴线,增建院落。 1 .3等级观念与村镇建筑

中国封建等级制度对于传统村镇建筑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张彦玉在《明史·舆服志·百官第宅》中记载:“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头拱、饰彩色。正统十二年令稍变通之,庶民房屋架多而问少者,不在禁限。”此外,清代对村镇家庙,祠堂的规模亦有规定,如《清史稿·志·礼》所述。

2、风水观念对中国村镇建筑文化的影响

风水在古代中国相当盛行,中国村镇建筑文化不仅受伦理道德规范和宗教观念的影响,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而且也深受风水观念的影响,风水讲述:“觅龙、察砂、观水、点穴”。

村镇住宅大门正对别人的屋角不吉,要挂一个牌子,上书:“对望”二字,以示平安;如大门斜对人家的烟筒也不吉,是冲撞了“黑煞神”,家人出人不顺,也要挂一个牌子,_上书“吉星拱照”—这个牌子亦颇为讲究,红底黑子,高宽比为1: 4,要钉在房檐处;若有邻家的双烟筒面对住宅,则要在墙头挂镜子,利用反光把黑煞神返回去;还有合院的东、西两厢房不能前宽厚窄,因“前宽厚窄似棺形”,等于“宅之人住在棺材中,若前窄后宽,则吉。在宅绿化上,讲究“前不栽杨,后不栽柳”,因杨树不成材,而柳树弯曲,喻意钱都“溜”走了。此外,我国北方村镇街口常有刻着“泰山石可挡”的石碑,这是防止街巷煞气冲人宅内的风水镇煞。

风水内涵相当庞杂,大家说法不一,尤其中乡村风土先生不能科学的解释风水,多为穿凿附会,令人难以捉摸。不过,风水中确有合理之处,也是中国传统村镇建筑文化的结晶之一。

3、自然现象对中国村镇建筑的影响

第7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礼”;大学生;礼仪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49-02

中国,历史悠久的东方古国。中国人,历代传承着古国所赋予的博大精深的文明。而文明是一种文化奠基,从古至今,不断更新。方才有了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以及不断进步的中国人。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然而,作为在“礼仪之邦”美誉熏陶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应把“礼”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并且肩负起传承“礼”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

在中国“礼”文化传统中,对于“礼”的定义不胜枚举。“礼”的内涵包括礼节、礼仪、礼貌以及礼宾。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礼节往往无形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的过程中,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问候、相互致意以及相互祝愿。礼节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外在面貌,更能突出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其次,礼仪有形的存在于一切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它所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语言(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行为表情、服饰器物是构成礼仪最基本的三大要素。礼仪不仅可以直接表现一个人的外在形态,更能间接折射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再次,礼貌可以分为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礼貌不仅可以体现一个人在待人接物的过程中所传递的友善与尊重,更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交流。最后,礼宾大多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接待服务中,礼宾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人热情好客的积极态度,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们了解了“礼”的概念以及其表现形式。可以看到“礼”文化涉及的范围广、产生作用大。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社交交流的始终。中国传统的“礼”文化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中国“礼”文化传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具有积极影响

朱平的《“礼”的再认识及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之要义》一文中提到了“礼”的教化问题。论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身体教育、行为教养是人类文化的最基本开端,人们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是从最初的言谈举止、体态行为等“礼貌”培养走进人类文化生活的。”古有《弟子规》,“规”字即是准则,准则即是“礼”的教化。“冠必正、纽必结”,告诉我们衣冠必须整洁,纽扣必须系上。这是从“礼貌”的角度所提出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不仅体现着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态度,更能彰显出一个人所受的“礼”的教化。然而,不同的场合又要求穿着不同的衣服,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礼仪”。“步从容、立端正”,告诉我们走路步伐应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这是从体态行为的角度所提出的要求。良好的体态行为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的全方面发展,更能体现对他人所给予的尊重感。然而,对于长辈、晚辈以及同辈,我们又将表现不同的体态行为,这就是我们所提到的“礼仪”。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在学府如饥似渴的汲取着老师授予我们的知识,却逐渐对中国“礼”文化传统越来淡化。往往只懂其思想,而忽略其精髓。

二、大学生是中国“礼”文化传统的必然传承者

“礼仪之邦”这四个字,是每个中国人所耳熟能详的。然而,它是否仅仅适用于三纲五常的古代社会?它是否仅仅是一纸空文?它是否已经渐渐淡出我们的思想?王兰芳的《“明礼诚信”―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永恒主题》强调“礼”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该文主要讨论大学生应如何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还提出了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礼”文化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一部分,它所反映的是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这种思想道德素质与我们自身的礼仪修养息息相关。修养,是从内而外所形成的。然而“礼仪”就是提升自我们修养的途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然而,这种传承需要从每个人的自身做起。从自我形象做起,从自我管理做起,从自我行为做起。当代大学生要主动肩负起传承中国“礼”文化的重任,让“礼仪之邦”这四个大字变得更加有意义。

三、学习传承“礼”文化传统对大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现实作用

徐红的《知书亦须达礼――论开展大学生形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观点:“大学生形象礼仪是增强个人竞争力的必备砝码。在当前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大学生的个人形象就是自己的名片。它包括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3]而其中所提到的内在修养是与“礼”文化密不可分的。通过此观点可以得出,注重个人的礼仪修养,是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的必备技能。由此可见,中国“礼”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个人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我们即将面临面试、求职的种种考验。重视自身的礼仪修养以及个人形象往往可以另我们出类拔萃。在面试中,“形象礼仪”往往可以影响我们求职的成功与否。(1)面试时所穿着的服装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大方得体,并且需要符合所面试的环境。倘若穿着生活装或者居家装,会显得稍显随便。同时,也会给面试官留下消极的印象。(2)面试时的体态行为同样有着一定的要求,正如《弟子规》中所提到的“立端正”,它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积极的精神面貌。倘若弓背、站立不正,则会为自己的礼仪形象大打折扣。(3)面试时需注意自己的言谈,既不能太过夸赞自己,也不能保持缄默。由此可见,良好的个人礼仪修养能够在激烈竞争的当代社会提升自我形象。另外,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社会交往的礼仪同样影响着我们的个人形象。步入社会,我们将会接触形形的人,而良好的礼仪修养的体现则是区别于他人的象征。然而,言谈举止则是个人礼仪修养的体现。我们应时刻把“文明”二字牢记于心、应把“礼”文化给予我们的要求牢记于心、应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牢记于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当代大学生,“礼”文化将使我们受益匪浅。首先,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规范我们的行为礼仪。其次,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升华我们的思想礼仪。最后,它影响我们的礼仪修养和个人形象,促进我们个人的发展。因此,良好的礼仪修养将会成为我们个人发展中的风帆,引导我们诠释个人的精彩。

中国,享有美誉的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的“礼”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它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的象征、作为一个人衡量其道德素质的标尺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当代大学生,对于个人而言,良好的礼仪修养将成为我们个人发展道路上的垫脚石。反之,则会阻碍个人的发展。对于国家而言,传承“礼”文化是我们年青一代义不容辞的使命

本文是南昌航空大学第九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从中国“礼”文化传统看当代大学生的礼仪修养问题”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朱平.“礼”的再认识及其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之要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1(09).

第8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明式家具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明式家具的形制风格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之间的关系,旨在由表及里地掌握明式家具哲学思想内涵的精髓,为现代中国家具设计和发展提供参考。

明式家具的形制及结构深受中国古代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东林学派思想的影响和熏陶,无论是在审美观念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这种精神表现出来的简朴、空灵、内敛、优雅也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的设计理念。

一、儒家思想中“中庸”、“礼”的体现

博广的儒家思想的审美情趣和思想内涵在明式家具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庸之道在形式上重视“中正”、“中行”,在内涵上主张凡事都不要过度,要含蓄,以免适得其反。孔子说:“兴于诗,立与礼,成于乐”,“礼”主张社会上的人要区分名分,如君和臣、父和子、夫和妇等,然后又指出了各种身份之间应该遵循的礼仪、处事规范等。

明式家具的设计中处处体现着这种内敛、中庸、礼法有度的观念。如明式圈椅对称式的整体构架、外扩内敛式的椅圈及扶手、鼓腿彭牙式及内翻马蹄式的腿足等等不仅传达出中庸、含蓄的思想内涵,也体现出儒家思想中的“礼有法度”对人性的束缚。

礼法中讲究礼貌的坐姿,要保持上身挺直、双脚放在椅子的前面或放在脚凳上,或盘足而坐。在明式家具许多椅子的设计中,靠背与坐面垂直或接近90。有些椅子的坐面和扶手都比较高宽,尤其是主要陈列在厅堂的椅子的造型浑厚冼练,稳重大方,端庄中正。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制,除了满足“坐”的基本功能,更作为一种礼教尺度,规范人们“行得稳,坐得正”显示了封建社会的理性伦常和家长气度。

二、“有用之学”东林学派思想的体现

明中期以后东林学派在思想文化领域倡导“有用之学”饷实学,提倡改革,鼓励创新。文人的参与为家具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他们刻意追求的是“高逸”、“雅致”的生活意境,要求制作工艺要一丝不苟,装饰要简洁脱俗。明式家具中大量采用带有吉祥寓意的纹样,如缠枝纹寓意吉祥幸福、忍冬纹寓意延年益寿、莲花纹寓意圣洁等等,题材寓意大多比较雅逸,颇有”明月清泉”、”阳春白雪”之类的文儒高士之意趣。“有用之学”的思想变迁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造就了明式家具经久耐用的榫卯结构及重俭轻繁的艺术特征。榫卯结构不用钉和胶,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结构牢固,百年不松动;同时便于拆卸和组装,利于修复时更换部件而不伤整体,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顽强的生命力,是审美功能和使用功能完美结合。

三、“天人合一”、“普遍和谐”的道学思想体现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明式家具的形制和艺术特征同时也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尚“无为”,重“天然”,追求“天人合一”和“普遍和谐”的宇宙观,从明式家具的一些设计上也反映了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

1.追求天然材质“反璞归真”

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美在本真。选择使用天然材质,追求天然材质本身的美感,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明式家具的用材大都是木质坚硬致密,色泽沉穆幽雅,纹理优美生动的珍贵木材。如黄花梨木性适中,便于雕刻不易变形是制作硬木家具的首选材料且材质温润如玉,受到文人雅士青睐;紫檀木质地坚硬细腻,适于精雕细刻,多得达官贵人喜爱。不同材质的运用体现出不同文化内涵,这也是明式家具的特殊文化现象。在加工工艺上,大多采用通体光洁处理,突出木材纹理的自然美。在许多传世的明式家具上,都把纹理最美的木材用在显眼部位。此外,也有利用不同木材的质地和色泽拼合搭配,达到一定的装饰效果。更最重要的是在制作时多打蜡少髹漆,从而充分展示了木材木身的质感和纹理,这也正是道家”返璞归真”思想的完美体现。

2.崇尚阴柔之美的线型

第9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论文范文

【内容提要】在中国众多古代传统节日中,天穿节、观音会、碧霞元君庙会、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寒衣节等节日都是以女性为核心人物的节日,这类节日以其来源传说或礼仪习俗表现了对某一女性的礼拜和祈祝。在这类节日中,亦包涵了古代中国对女性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修养的要求。

【英文摘要】Among the numerous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ancient China,theTianchuan(HeavenPiercing)Festival,GoddessofMercyFestival,Bixia(Azure Cloud)Lord Temple Fair,Double Fifth Day(or Dragon Boat Festival),Double Seventh Night,Mid-autumn Festival,and Winter Clothing Festival all had women at the core and expressed worship and good wishes for a certain woman.These festivals also implied the moral attainments and codes of conduct required of women in ancient China.

【关 键 词】神祗信仰/传统道德/女性文化

引 言

中国传统节日是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活化石,它使我们以直接的行为活动重温和展示古人的生存模式。在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中,有一类节日是以纪念某一个或某一些历史人物为其主题的。其中以女性为核心的节日占了很大比例。众所周知,在男本位的思想统治下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古代女性背负着“阴为地处下而卑”的理论枷锁演绎着与男性事实上的不平等。那么以女性为核心的节日在男本位时代的存在,是历史创造的谬误还是蕴含着更为深刻的涵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洞析这类节日之所以存在和流行的原因,并以现代人的眼光透视此类节日中所含的古代关于女性的一系列观念、意识,以期揭示这类节日的深层涵义,并为当代女性的人格重塑提供启示。

一、中国古代汉族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概述

综观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至关重要的一点是,女性成为节日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从节日的起源看,有的起源于与女性有关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如天穿节、端午节、(注: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会稽典录》中将端午节说成是为纪念汉代为尽父孝而投江溺死的曹娥。本文即取这一传说。)寒衣节;有的起源于民间对具有超凡神力女性的礼拜,如观音会,碧霞元君庙会;有的在起源初始与女性无关,随着时迁世异,则渐渐注入了与女性有关的新的内容,并使之成为节日的中心,如乞巧节、中秋节等。从节日活动的参与者看,女性占了绝对比例,她们或于节日中寄托自己美好的心愿,或借节日三五成群地嬉戏游玩,或于节日中尽现女性之娴淑敏惠,或借节日表达自己的忠情孝心,节日礼仪纷繁多样,形成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的一道美丽风景,这些节日的基本情况,见下表。

节日名称

日期

核心

与节日有

节日主要礼仪

女性

关的事迹

天穿节

以正月二

(1)以红线系煎

(补天穿、

十四日为

炼五色石

饼放在屋顶,叫

祉天漏、天

多,也有正

女娲

以补苍天。 “补天”。

饥日,补天

月初七、正

(2)以煎饼放在

地)

月十二、正

庭中,叫“熏

月二十三

天”。

观音

佑护信徒

(1)寺院诵经聚

二月十九

菩萨

安康、送

观音会

六月十九

(送子 子。

(2)民间素食、妇

九月十九

观音)

女拜佛求子。

碧霞

主持人间

(1)道观斋醮

碧霞元

四月初八

元君

美恶、送

(2)民间信徒进

君庙会

(泰山 子、赐福、 供朝拜,祈求送

娘娘) 婚配。

子、护儿、疗疾、

婚配。

端午节

曹娥之父

食粽子、赛龙

(天中节、

被江水溺

舟、挂香袋、饮

天长节、五

五月初五

曹娥

死,曹娥沿 雄黄酒、采百

月节、粽子

江嚎哭七

草、插艾蒲、系

节、女儿

日,投江而 五彩线、踏青。

节)

死。

七夕节

(乞巧节、

织女聪明

(1)年轻姑娘这

小儿节、双  七月初七

织女

能干、心灵 天以各种形式

七节、香桥

手巧、工于 向织女“乞巧”。

节、女儿

衽织。

(2)少女捣凤仙

节)

花染红指甲。

中秋节

(1)女子斋月宫,

(仲秋节、

嫦娥

祭拜月神。

团圆节、八

八月十五

(月

嫦娥奔月

(2)妇女“走月

月节、女儿

神)

亮”,即妇女三

节)

五成群,结伴出

论文中国古代汉族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的文化透视来自66wen.com免费

游。

孟姜女千

寒衣节

十月初一

孟姜

里寻夫送

为祖先及亲友

(送寒衣

女   寒衣,哭长 亡灵焚烧纸制

城。

衣服。

二、神格的光辉——以女性为核心的节日产生和流行的原因探索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节日的核心女性全是神或神化了的人。她们大多归于民族始祖神、爱神、生育神、生产生活保护神的行列中,以信仰心理产物和精神力量的存在形式,在某些方面寄托了古人于人间难以企及的慰籍、期盼和愿望。

(一)远古社会对女性神圣能力的崇拜影响后人的信仰心理

距今六七千年前,生活在中国土地上的远古居民正经历着女性至上的社会,原始人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用奇特的想象创造了一批创世女神,对她们的信仰乃是包含着原始人对女性重要作用的肯定和崇拜。

女娲便是众多创世女神中的一个,在先民的心目中,女娲无所不能,她的业绩受到后人的无比尊敬,被奉为最高女神,女娲的最大功绩在于抟黄土以作人,炼五色石以补天。

女娲神话在民间影响的最直接体现是天穿节的形成和流传。早在晋代,便有关于天穿节的记载,东晋王嘉《拾遗记》:“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顶,谓之补天漏。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地也。”(注:分别转引自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第59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人们以节日的形式和简单的模拟补天的动作来纪念传说中的创世女神。这种纪念和礼拜,实质已不仅是对女娲这个具体女神的直接崇拜,而是将所有女性的神力抽象为一种意识层面上的神格,对之加以信仰和礼拜。在我国少数民族传说中,也有类似于女娲这样的创世女神,如壮族的“洛甲”、侗族“萨天巴”、瑶族的“密洛陀”等。

尽管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被视为无能的群体,但关于女性具有神圣能力的远古神话始终或明或暗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心理。人们一方面极力否认着女性的能力,一方面却又被女性诸如生育等不可替代的能力所震撼,因而在男本位的思想主流中,对女性能力的信仰始终作为一般微弱但顽强的潜流默默涌动着,历经千年。这也为以纪念女性为核心的节日的相沿不绝培植了信仰理念的土壤。

(二)宗教的盛行导致古人对宗教神的信仰

汉代,道教和佛教成为注入中国传统思想领域的新鲜血液。道教教义宣扬炼丹成仙以求长生不老;佛教教义宣扬业报轮回,告诫人们以今生的修行来换取来世的安宁。这两套思想体系既满足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心理,又符合统治阶段镇压和约束百姓的需要,因而,在中国南北广泛流传。

佛道二教除其精妙玄奇的教义系统外,更有各自庞杂有序的宗教神谱系。众多佛、道诸神的存在,正是依托于中华民族多神信仰的理念基础。古人从宗教中寻求精神慰藉,他们认为,每一位宗教神都在某一特定方面与人类社会密切联系,各司其职,因而,无论是道教神、佛教神还是民间俗神,无论是男性神还是女性神,一旦披上“神”的外衣,便成为冥冥神力的象征。人们乐意把内在景仰心理外化为语言活动和特定仪式,从而使拜神节日构成为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音会和碧霞元君庙会是众多佛、道教节日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礼拜女宗教神的节日。观音菩萨(注:观音菩萨在印度佛教系统中是男身,但到中国后,大约从唐朝开始,逐渐演变为女身,宋元后定型为女身。由于本文篇幅有限,故对观音的汉化及性别转化不作分析。)为佛国诸菩萨之首,佛教宣称观音慈悲为怀,救助众生,而观音“中国化”后,更是被加上一项送子功能,因而,其在妇女信徒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佛祖。观音会会期一年三次,分别定于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每逢会期,各地观音庙游客如织,香火极盛。一年三次礼拜同一宗教神,这在中国古代民间极为罕见,由此可见观音信仰在中国古代具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碧霞元君是北方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道教女神,她具有送子、护儿、疗疾、保佑婚配、农耕、经商、行旅等多种神力,在信徒心目中,碧霞元君更成为吉祥、慈爱、圣洁的象征。民间修建了许多碧霞元君庙,并以农历四月初八为碧霞元君庙会,每逢会期“四方以进香来谒元君者,辄号泣如赤子久离父母膝下者。”(注:转引自马书田:《中国民间诸神》第12页,团结出版社,1995年版。)

观音会与碧霞元君庙会的形成和流行,乃是宗教信仰冲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的产物,它们的存在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大众心理,具有世俗化和功能化的特点,因而易被民众接受,并相沿成习。

(三)追求真善美的审美意识导致古人对理想女神的信仰

细数中国古代传统节日的女性神或神格化的女性,大都作为理想典型而被赋予真善美的意义。她们或被定型为端庄雍容、慈善安详的典范,如观音菩萨、碧霞元君;或被固化为巧淑敏惠、柔美善良的化身,如嫦娥,织女;或被标榜为坚贞不渝、英烈忠义的象征,如曹娥、孟姜。因此,一定程度上来看,对这些女神的信仰是在人们内心固有的审美意识的需要和驱动下,衍生的一种意念和行为产物。

七夕节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织女本是天界一位美丽聪慧、擅长织作的女神,但她不顾神人之别,毅然下嫁牛郎,与牛郎在人间过上了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的生活。织女由此而成为人们心目中敢于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性典型。牛郎和织女的传说反映了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的渴望,也反映了男耕女织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中秋节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谓关于月亮的最动人传说。尽管嫦娥奔月故事的雏形是将嫦娥描述成窃食后弈之灵药,而后变成蟾蜍的自私自利的妻子,但随着时迁世异嫦娥却被民间传颂为一位美丽、善良的月神。她作为月神的象征,在百姓心目中具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青年男女向月神祈求美满姻缘,老人向月神祈求合家团圆,她赐给人们福禄和平安。嫦娥形象的由丑而美,包含了古人崇善尚美的心理。

当然,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并不仅仅局限于外在美,他们也追求并崇尚道德美,节日习俗中的英烈女神便是古人追求道德美的一个印证。这类女神往往是人而非神,但却被人门当作神低崇拜。例如端午节中为尽父孝而投江溺死的曹娥,寒衣节中为丈夫千里送寒衣的孟姜,以及其他具有道德美而最终由人而神的女性。她们或表现出对爱情的坚贞,或表现出对父辈的孝道,或表现出对某种信念的矢志不移,对她们的礼拜一方面表现了古人对人间美德的追求,另一方面表现了古人对女性德化教育的需要。古人把英烈女神的高贵品质作为对当时女性的德行要求,希望她们能效而行之,从这一角度看,古人纪念英烈女神寄托了她们对女性价值取向的期望和要求。

三、人格的雕琢——此类节日反映的古代妇女的道德修养

中国节日习俗同中国历史一样源远流长,节日中的礼仪习俗都与中国文明息息相关。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内涵是重现实人生,重人伦道德,因而,纷繁多样的中国古代节日便集中反映了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作为封建社会中国文化的一个方面,也包含了古代中国关于女性的一系列文化观念、文化要求和文化行为。

(一)孝道——中国古代女性的为妇之道

中国之孝道渗透于社会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个人人生的整个历程,具有根深蒂固的宗法人伦基础。而中国古代女性为人女、为人媳更是以“孝”作为自己的为妇之道,李晚芳在《女学言行录》中指出,女性之“孝顺”应是“事父母之道能尽,则在家为孝顺之女;他日于归,孝便可移于舅姑而无过,顺亦可移于事夫子而无违”。(注:转引自胡坤:《蓝色的阴影——中国妇女文化观照》第33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古代女性之孝,具有事父母和事公婆的双重含义,成为女性一生都必不可少的道德规范。

在中国古代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中,“孝”的思想时有体现。与曹娥有关的端午节之来源传说颂扬了一个以死殉父来捍卫孝道的女性。《会稽典录》载:“女子曹娥为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是江溯涛波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沿江嚎哭七日,投江而死。”(注:分别转引自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第61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嘈娥选择了死来为父尽孝,这种精神和行为可谓为孝道的典范和极端,她用死为自己赢得一世孝名,却也体现了孝道重压下中国古代女性生命之卑微。

七夕节中染红指甲的习惯也源于与“孝”有关的传说,相传是日少女捣凤仙花汁染指甲,将染红的指甲留护至次年元旦,让家中老人看了,可使其双目不至昏花。虽然染红指甲的习俗得以流行一方面是迎合了少女们的爱美之心,但更主要的是在这一传说中融入孝道,则多少包含了人们崇尚孝道的思想状况,从而也使这一习俗避免了唯美主义的低调色彩而具有顺应社会道德风气的内涵。

观音会和碧霞元君庙会从另一角度映影出中国女性之孝道,即生育。中国传统历来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因而,事舅姑之孝道的首要任务便是为夫家添丁生子,倘若无子,则女性自感有负夫家,辱没门庭。由此,无后的恐惧使众多女性把求子的狂热倾泄于神道之上,一批专司人间妇女生育的女神群像应运而生,并受到了古代女性的敬慕。观音菩萨和碧霞元君都是生育神,因而在礼拜她们的节日中,包含了女性祈求赐子的强烈愿望。

(二)女红——中国古代女性的“才”的标准

中国古代汉族从封建社会初始便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弱化女性的文化取向,因而在“才”的理解和评价上自然也有了男女之别。女子之“才”与男子之“才”相形之下显得暗淡而平庸。

女性之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于女红。七夕节的“乞巧”习俗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向心于女红的实际思想状况。相传织女是一位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工于衽织,在天上织云锦天衣的仙女。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古人对女性“性”格的期望,七夕节从而成为年轻女性向织女祈求巧淑的特定节日。是日,女性向织女且拜且祈,以各种各样的“乞巧”礼仪来寄托她们对巧淑的渴望。西晋葛洪《西京杂记》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开襟楼,俱以习之。”(注:分别转引自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第62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七夕,幼女以孟盛水曝晒于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然后慢慢观看水底日影,有的散如花,有的动如云,有的细如线,有的状如锥,以是夕卜女之智巧”。

其实,七夕节最初与“乞巧”无关,它源于古人对天象的关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汉代,七夕节便开始注入了“乞巧”的礼仪,从节日民俗化和功能化特点来看,“乞巧”礼仪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对古人希望女性“手巧于技”的世俗观念的认可和映证,也是促使女性勤于女红的有效形式。而“乞巧”礼仪自汉至清在汉族女性中的相沿不绝,更是历代女性为获取“巧淑”之名而做出毕生努力的真实写照。

(三)节义——中国古代女性的精神苦役

“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乃中国古代女性悲剧文化发端之根源,在这些宗法人伦观的影响下,女子为夫守节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下成为社会施加于女性的职责。中国女性的自视卑微为节义观的滋长提供了感性土壤,女性将夫命等同于天命,她们毅然将自己的生存意义寄托于为夫守节的精神苦役中。

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节义观在中国古代以女性为核心的节日中也有所反映。嫦娥奔月的传说原型实质上是论证了女性“失节”的悲哀。《淮南子·览冥训》中关于嫦娥奔月的大致内容是,帝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药,而羿之妻嫦娥窃取食后成仙登月,变成了蟾蜍。这一传说中的嫦娥与人们心目中美丽善良的月神相去甚远,却透露出古人对女性失节的厌恶和谴责。

与嫦娥奔月传说不同的是,寒衣节中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哭倒长城捡尸骨的传说,是从正面颂扬了女性事夫的节义。其实,据传说,孟姜女与范喜良成婚并无爱情基础,仅仅是因为孟姜女在花园洗澡时被范喜良偶然看见,而后出于“女人身体不可给丈夫以外的男人看”的观念而结为夫妻。结婚后仅一日,范喜良就被抓去修长城,从此一去不返。由此可知,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驱动力并非源于爱情,而正是源于封建礼教施加于女性身上的为夫守节之观念。因而,孟姜女手捧寒衣,踏上漫漫征途,便也踏上了她一生最壮烈的价值实现之途。尽管她受到了苦难的挑战,但她同时赢得了节义的光环。极端的结局是她被完全神格化,成为英烈女神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

四、结 语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流传至今已成为逝去岁月的见证,因此,对中国古代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的文化透视,当是一种对文化遗产的品味与分析。节日中所体现的诚可感天的拜神求子,手巧于技的灵心慧质,恭承曲顺的孝亲事夫都成为封建社会女性生存意义的印证和标志。

中国古代女性是一个既伟大又卑微的矛盾群体,她们既立于人格和精神的山峰之巅,又被宗法人伦规范压于彼时代的社会底层,因此,那神力超凡的女娲娘娘,仁慈博爱的观音菩萨、碧霞元君,聪慧美丽的织女、嫦娥,忠孝节烈的曹娥、孟姜,便一面散发着神性的光辉,一面却影射了在传统的性别制度和性别文化下女性人格扭曲所带来的悲哀。

把中国古代女性和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在文化层面上的结合,只是一次小小的尝试,但作为一种特定时代的特殊文化现象,中国古代女性悲剧文化已在节日习俗这块活化石中显得真实和生动起来;而中国古代女性文化的渗透,也使中国古代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周文柏:《中国礼仪大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张茂华、丌宏易:《中华传统文化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王景琳、徐陶:《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4)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胡坤:《蓝色的阴影——中国妇女文化观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