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法规论文范文

建筑法规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法规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法规论文

第1篇:建筑法规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改革

面对新时期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承担起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相应的,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由过去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培养未来建筑业骨干力量的土木、建筑、工程管理类高职院校,也应培养适应法制化建设进程中既懂得土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又掌握法律知识的专门人才[1]。在此背景下,对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改革探索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设法规课程的特点

1.1 跨学科性、内容多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人们为了使得建设法规所涉及到的内容更加全面,就将各个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应用到建设法规中。建设法规的内容主要包含工程建设项目程序法规、建筑法、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工程建设执业资格法规、建设工程合同法、房地产法规和相关法规[2]。

1.2 知识的抽象性

《建设法规》课程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并不像其他的工程类教学内容那样比较直观,可以通过公式、图像或者实际案例来进行表达[3]。

1.3 课程政策性强,课时有限

《建设法规》课程内容政策性强,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变化及更新密切相关,但一般高职院校的授课时限仅有40个学时左右。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法

2.1 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基于《建设法规》课程的特点分析,我们在授课时应及时改进教学课程教材,把最新的建设法律法规应用到教学中;也可以把一些执业资格考试(如建造师)真题作为练习题,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教学内容上应有所区别。例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侧重于建筑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和勘察设计法,工程造价专业侧重于招投标法和合同法,工程监理专业则侧重于施工质量、安全和工程监理法的学习等,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因此施教。

2.2 教学方法多元化,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建设法规课程学时少、内容多的特点,既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切实保证教学效果,必须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整合[4]。现将《建设法规》课程部分授课内容可采用的教学方法总结如表2-1。

表2-1《建设法规》课程内容及授课方法表

注: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小组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模拟演示:让学生以老师的角色进行备课、授课及评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通过全程案例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建设项目的过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找到相应的法律条文,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及协作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3优化考核方式,提高学生自主能到性和实践性

课程考试形式建议采取书面考核和课堂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其中,书面考核成绩占40%,考核的形式可以以考卷或者论文的形式表现;课堂成绩占60%,具体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在课堂上讨论时的参与程度和对案例分析的深入度等。这样不仅能够克服单纯卷面考试的弊端,又能够把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和模拟演练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结语

本文对建设法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较系统的阐述,从岗位需求和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对教学方法尝试改革,以培养学生今后进行相关专业工作“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运用手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洁丽.《建设法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法制与经济,2012,12(333):123~124.

[2]马楠.《建设法规与典型案例分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7月第一版

第2篇:建筑法规论文范文

【关键词】世博会;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反思

到了20世纪末,无论自然生态领域,还是社会生态领域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而以再生(Regeneration)理念为主导的建筑遗产再利用无疑成为了回应这一课题的必然选择与实践方式。《纽约时报》在1991年纪念地球日时提出: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再生时代。这种再生包括了再思考(Rethink)、再解释(Redefine)、再评估(Reevaluate)、再建设(Rebuild)、再塑造(Recast)、再激发(Rekindle)、再校正(Re align)、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再刷新(Refurbish)、再改造(Reform)、再修饰(Refinish)、再涂饰(Reprint)、再发明(Reinvent)、再恢复(Return)、再回春(Rejuvenate)、再翻新(Refashion)、再加工(Rework)、再汇报(Rewarding)、再回忆(Remember)等广大的范畴。[1]

1 研究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与资源意识开始了全球性觉醒。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 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等著作的发表,石油危机的爆发,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等一系列事件,使得生态与环境问题开始形而上地进入人们的思考视野。

环境保护运动很快就从自然领域扩展到了社会文化领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简•雅各布斯发表了对未来城市建设方式意义深远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该书从社会生态角度提出了“城市生态”的理念,并且猛烈抨击了以物质功能决定论为导向的大规模拆旧建新,认为这严重破坏了以多样性为基础的城市社会文化生态。[2]

自20世纪60~70年代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运作的变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城市空间的发展也经历着极大的转型,不少传统重工业基地.衰败势不可挡,甚至成为失业和污染的象征。工业景观在西方国家早已不再是国力的象征或城市的骄傲。曾经辉煌的传统产业地却在后工业时代成了大地上的斑斑锈迹.城市生活中的禁地。采用彻底“除锈”的办法以获新生似乎是拯救这个地区的必然出路。然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人心,使得我们在建设中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西方逐渐摒弃了以大拆大建为表征的城市建设理念,因此,以老建筑再利用,特别是以建筑遗产再利用为核心的新城市复兴理念逐渐主导了西方的城市建设。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形成了保护产业遗产的普遍观念.因为它们“是曾经包含并继续包含深层历史进程的人类活动的历史见证,其价值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产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在于.它是一群普通人生活记录的一部分,它提供了重要的身份认同。产业遗产的科学技术价值在于,它是来自制造、工程和建造的历史过程.若它的建筑、设计或规划很有品质;那么它还可能有相当的美学价值。而这些价值又是与它的产业地景、书面档案以及人们记忆与习俗中的无形产业记录相关联的。那些幸存的、稀有的工业基地类型与景观则是尤其珍贵的。[3]

中国的工业建筑保护起步较晚,虽然前期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工业遗产才逐渐受到关注。2003年前后,工业遗产的保护进入了聚焦阶段,这是以“世博会”这一具有强大能量的都市事件为契机而展开的。对上海而言,世博会最大的成功标志之一,就在于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特别是因势利导地试图解决上海城市持续发展中的世纪难题――旧城区的保护与再生。世博会选址在黄浦江、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在浦西的世博会选址规划控制区域内大约有十余家工厂企业,这里曾经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因此如何保护、开发、再利用,使之成为城市独特的文化遗产,融入经济和社会生活,并使城市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和拓展,就成了本次世博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全中国的世博会,世博会中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将会对全国这方面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世博会对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探索,北京、成都、无锡、苏州、宁波、杭州等城市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和实践。工业遗产的保护问题逐步受到政府和科研机构越来越多的关注。

2 反思规划控制

笔者通过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版)文本》中的第七章――历史保护建筑与保留建筑规划控制的研究之后,明显感觉到我国在工业遗产保护理念上的提升。首先这次对世博园区内的工业遗产做了比较完善的前期调查工作,尤其值得欣喜的是世博主管部门将园区内的工业遗产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保留历史建筑和改造利用建筑,然后根据各自条件确定各种工业遗产的保护下限。这就给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多种的可能性,使的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更加适合当代的要求。

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第一,主管部门并没有认识到,工业遗产虽属于历史建筑的范畴,但是其相对与其他的历史建筑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而这种特殊性在第七章中毫无体现,因此,主管部门的思考层次还是停留在历史建筑上,并没有把思考层次真正的落实到工业遗产保护这个具体层次上来,当中提出的一些原则就有点“隔靴挠痒”,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不是太大。

第二,我国现行建筑法规针对的都是新建筑,即使有一些针对建筑改造的条文,也针对的都是一般性旧建筑。这次世博会的工业遗产保护同样也没有真正的跳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局限。对于实践中的工业遗产保护问题采取特事特批的方法,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效率,使得许多当初好的构想在紧迫的期限面前不了了之,更为严重的是,谁又愿意为这种没有法律规定的变通措施承担责任呢?

第三,我们可以看到保护与保留建筑分类的保留历史建筑这一条,上面提到“保留历史建筑为除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以外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人文历史等有明显特色的历史建筑(建于1949年前)。该类建筑也属于永久保留建筑。”[4] 条文中括号里的“建于1949年前”明显可以感觉到这一条有着强烈的时间局限。同时也令人感到莫名其妙,难道1949以后就算不上中国的历史了吗?难道一座极富有历史价值但产生于1949后的工业遗产就不值得重视吗?难道就是因为她产生于1949年之后吗?我们判定一个工业遗产是否有价值,主要是看这个工业遗产对于当代社会有多大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不是简单看这个工业遗产是否年代久远。她们都是我国工业化的见证,从这个角度来讲,她们并没有什么谁先谁后的问题,她们都同处于中国工业化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因此,以这种时间为根据来决定工业遗产的保护等级是极为不妥的。

第四.正如登琨艳先生所说:“一直以来.我们对于环境与建筑的保护都只局限在那些被大家认为具有高度历史或文化价值的部分,而对于那些历史不算久远或者根本就不被认为有特殊意义的环境与建筑,并未予以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达导致城市快速改建与发展,使得很多城市对于非保护建筑及建筑环境都一概表现出鄙夷与漠视。” [5] 在第七章的研究中,笔者同样也发现其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主管部门对于第三类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建筑)的思考主要还只是“闲置空间再利用”为目的,对其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考虑甚少,好像只是“废物利用”,却失去了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但是,笔者认为有些建筑虽然史料不强,不够典型,但是我们还是要认真对待,充分利用其潜在价值,而不只是“闲置空间”的再利用。

3 反思施工过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版)文本》中的不足之处则明显在后面的方案实施过程中反映出来,由于法规方面的不成熟和本次条例的没有具体落实至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实际的困难,其中消防、保温、节能等方面最为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特事特办这样一种方式的存在,导致了领导决策层的权利过大,设计人员由于无法可依,倒是显得非常的畏手畏脚,这样的一种情况就使得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非常的严重,一些就有和谐塔方案和南市电厂中庭棱镜方案。还有一些即使没有夭折,但是也在无法可依和领导决策层权力过的情况下作出了无奈的让步。因此,设计水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少。其中笔者所知道的让步方案就有南市电厂北立面设计方案。这些可能都给这次世博会带来一些的遗憾。

还有一个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笔者在进行现场调研的时候发现,一些第三类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被彻底的肢解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施工现场,笔者发现原来的“改造利用建筑”只剩下一根根柱子无助的立在原地,就像一个人被肢解后只剩两条腿还立在那里一样。当然,这类改造利用建筑的围护体系被拆除的话,笔者倒是可以理解的,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毕竟这些“改造利用建筑”的围护体系没有太多的工业特点。让笔者最为心寒的是,那些工业遗产建筑中非常有特点的结构体系也被无情的肢解,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被破坏殆尽。在施工现场,到处可以看到被卸下的或正要被卸下的梁和屋顶桁架,到处可以看到粗暴施工手段后留下的被严重破坏的节点。通过询问现场的施工人员才知道,这些卸下的构件要经过处理后达到规范和其他要求后,再重新安装回去。施工人员还谈到,“拆卸下来方便处理,而且重新安装上去不就一样了,又不是用新的代替,到最后还是同样的构件嘛。”听上去好像合情合理,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就觉得这完全是一个误区,因为这些“改造利用建筑”本身不是拼装结构的,严重破坏的节点的存在已经非常明显的暴露了拆卸后的严重后果。笔者很难相信这些拆卸下来的构件经过处理后还能再次通过原来的节点再次安装上去,到时候想要将这些构件安装回去就不得不动用现在的方式。其实这本身就是谬误,这样的做法能给后人带来什么?笔者认为这只能给后人带来误解。而我们想想我们工业遗产保护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记录历史,但是现在倒好,真实的我们没有记录下来,却以假象将后人误导,这是不是比没有去记录的后果还要严重呢?

4 小结

对于工业遗产的研究,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实践大大先于理论的状况,工业遗产的这些问题有国际共性,我国也不会因为后发就能完全避免。所以不仅要着眼于工业遗产的原本含义,还要结合当代的实践情况,从理论上构建一个工业遗产的保护体系。[6] 对于大量出现的工业遗产正如英国工业考古学者克拉克所说:“保存是不可能的,除非我们真切的了解那里有什么,什么重要和为什么重要,以及他今天的存在和过去的联系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深刻探究现在和过去的某种联系,努力探寻工业遗产保护的出发点、保护依据、保护内容、保护目标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同时,通过这次世博会这样实践的机会,积累经验并且尽快的推出针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使得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西方在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中,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注意到了这个瓶颈障碍,纷纷修改了相应的规划与建筑法规,从而有效促进了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发展普及。大卫•沃伦谈到:“英国有控制新建筑质量的法规,如居住密度、防火安全、隔热程度、窗户尺寸等等。但如果强行将这套规定实施在建筑遗产上,将可能会有使建筑遗产特征遭受破坏的危险。因此英国规划政策导则第15条建议:对于土地的用途、密度、容积率、日照和其他规划问题的控制,在历史性建筑或保护区可以灵活掌控,这样才有可能使历史建筑或保护区获得新生。”沃伦还提到,“当起草保护规划法时应注意:如果过于强硬地对历史性建筑实施传统的建筑法规会对其有什么样的影响。” [7]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的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调整、修改只针对新建筑的现行法规。最后制定出适合用于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消防、保温、结构与材料等方面的法规条例。

参考文献:

[1]郑时龄. 未来大都市的生活质量. 上海城市规划国际研讨会演讲论文

[2]陆地. 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P7

[3]国际产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HE INTERVATIONAL COMMITTEE FOR CONSER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简称 TICCIH) 《莫斯科》 2003

[4]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版)文本. 2008.4. P41

[5]登琨艳. 黄浦江畔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生. 城市建筑

第3篇:建筑法规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改进措施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更多的人向往城市,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增加。而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建筑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另一方面看,建筑施工现场依然是一个极具危险的地带,如果不能做好安全管理的工作,极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据统计,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平均每年发生建筑事故一千六百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将近一亿人民币,间接损失两亿人民币。1通过这些残酷的数字可以看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点,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优势地位。

一、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施工现场的情况比较复杂,比如人员流动比较大,活动范围广;施工现场需要进行一些高空作业、手工操作,劳动量非常大;在施工现场需要遵守许多的规则,与此同时,施工现场容易发生出乎意料的情况,这些突发的情况极有可能是一些不安定的因素,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建筑施工事故。针对上述情况,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采用一切措施,方式施工过程中出现事故,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从建筑施工现场看,安全管理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人员的管理;施工设备的管理;施工方式的管理;用水用电的管理等。但总的来说,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劳动的人员依照我国的相关安全生产管理法规、施工前所签订的安全施工合同,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技术等行为,运用施工过程中的人员、机械、材料与环境因素的运动规律,保障施工现场的任何操作行为都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消除可能出现施工事故的因素,使施工活动得以顺利、安全的开展。

二、建筑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我国城乡建设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行业。但是,在看到我国建筑行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应当正视问题:我国建筑业起步晚、基础薄弱;建筑过程中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进行施工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等,这些原因已经成为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笔者将在以下详细分析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

1.有关规范建筑市场的法律法规存在问题,急需改进

针对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活动,为了防止出现更多的安全事故,规范施工行为,我国及时制定了《建筑法》,随着《建筑法》的实施,安全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从整体上看,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没有形成,总体上法律法规的建设明显落后于建筑安全工作的需要,而且随着施工活动的频繁,《建筑法》的一些规定在落实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是对违法操作行为的处罚力度有限。

2.施工企业的资金投入有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通过降低价格获得项目,这就造成了实际用于建设的资金减少。同时,在施工中施工的各种设备、材料、工具质量存在着安全隐患,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设备不及时的更新、检修,造成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正常使用。这些都是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3.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市场建设初级阶段,许多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只是注重企业的经济利益,比如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上,对于安全施工没有太多的在意,认识不到位。在生产中重效益、轻安全,没有真正认清安全生产与企业长久发展的关系,使安全生产成为形式,有时甚至回避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4.施工人员对安全施工认识不清

虽然当前的建筑施工要求专业化,更多的技术人员出现在施工现场,但是,实际的施工的一线工人还是以农民工为主要部分。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在进入施工岗位之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在思想认识上存在欠缺,对一些技术规范不了解,有时存在侥幸心理,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2

5.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监督力度不够

建筑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情况不注重监督,有时进行一些检查也是表面行为,不能从实质上发现问题,另外,专职监管人员少,监督覆盖面小。同时,政府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基本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和措施,现有的安全检查监督力度明显不足。

三、改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状的措施

针对施工现场中存在的众多问题,通过对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可以看到,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立法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施工安全的保障,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和相关的领导部分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规范现代建筑行业的标准。同时加大执行力度,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最大限度的执行。对于违法操作或者出现安全事故的单位加大惩罚力度,同时结合实际的施工生产实际情况,对表现优秀的企业给予奖励。

2.全面做好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序,因此,要从多个技术环节做起,切实保障施工的安全性。比如在施工前要做好图纸的规划,根据实际情况预设工期、施工方法、施工设备等。在施工工程中从细节做起,运用技术手段处理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

施工企业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分,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违规操作的行为及时制止,并给予责任人员相应的处分。政府的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督,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不应局限于不定期的突击安全生产大检查,而应当创新方法,比如查思想、查制度、查措施、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机械设备、查安全防护、查隐患、查操作行为、查劳保用品使用等。

参考文献:

[1]孙合昌、韩颖萌:《浅析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载《科技资讯》,2011年第10期。

[2]赵培:《谈建筑施工的现场安全管理》,载《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年第2期。

第4篇:建筑法规论文范文

关键字:工程招投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bidding work is control of the whol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key link of the whole, the current market for building, in the bidding of link there are still many issues constrai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o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bidding problems exist i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analysis.

Key word: engineering bidd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一、当前工程招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当中实行招标制度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通过招投标的形式,实现建筑项目的优胜劣汰,使资源的应用分配更加趋于合理化。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仍然处于一个发展阶段,现行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这也就使得一些地区存在违规竞标等的现象,给日后的建筑施工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以下就对当前工程招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随意改变招标方式

根据国家颁布的《建筑法》、《招标投标法》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现阶段主要实行的招标方式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其中如果在工程建设项目当中国有资金占主导地位时,必须进行公开招标,但是一些招标方往往擅自改变招标方式,表面上利用抢工程进度或者降低投资费用为由,但实质却是为了能够在自主选择过程中牟取暴利。

(二)少报多建规避招标监督

一些招标方会采用少报多建的方式来规避招标监督,具体是只将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一部分进行公开招标,而其余部分则是由投标方直接交给指定的施工方,当然其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利益影响。而且一些招标方为了回避公开招标,将个别规模不大、技术要求简单的工程项目进行分解招标,然后再利用投资额度小等原因将这些小项目的公开招标变为邀请招标。

(三)背离招投标文件订立施工合同

在进行招标的过程中,如果投标方一旦中标就需要在通知发出后的一个月(30天)内订立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在合同中项目的建筑规模、样式标准、建筑内容以及工程造价都必须符合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并且严格控制在批复的投资计划以及设计方案之内,不允许出现背离招标文件和中标人投标文件的约定附加其他协议。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一些投标单位随意填写施工合同中的款项,然后再利用固定价款加调整价的方式对其定价,使得修改后的成本预算远大于中标价。另外还有一些项目不按招标文件中的建筑规模、样式标准以及建筑内容执行,随意进行设计变更调整,扩大建筑规模、提高样式标准这些都会增加投资金额,使工程造价难以控制。

(四)盲目压价破坏公平竞争

一些招标单位盲目压价或者通过暗箱操作,破坏招标活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在招投标双方通过违规操作,相互勾结进行盲目压价从而排挤其他的竞争对手,然后通过中标后在利用额外金额对招标方进行补偿。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施工方案,不仅在工程质量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而且容易造成腐败现象的进一步扩展,使得招标活动本身也失去了真正的意义。以上就是当前工程招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无疑严重的破坏了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二、面对问题采取的相应对策

维护招标活动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就需要通过完善我国建筑业内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公众的监督力度,彻底根除招标工作中的一些不良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分析当前工程招标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方法:

(一)施行设计方案招标制度

实施设计招标制度是为了让建筑企业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提高方案的设计质量以及投资控制。在设计招标的过程中,开发企业有权对投标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经济性进行评估和比较,其中必须重视经济性的评价标准。一般评标所邀请的大都是工程专家,而真正懂建筑行业的经济分析师却很少参与,这就使得设计招标的经济因素难以确定。所以在确定中标方案以后,开发商仍然有必要汇集开发、预算、工程管理和营销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对中标方案进行优化分析,进一步提高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以及合理性。因为设计方案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它决定了建筑工程的造价,由于设计不当而造成的浪费,其后果的严重性难以预料。所以建筑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通过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迫使投标者从建筑项目、设备功能、工艺流程以及投资控制进行全面严谨的分析设计,从而用更加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竞标,而此时建筑企业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分析、比较然后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挑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而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设计方案。

(二)建立健全配套机制,强化对建筑市场的监管

通过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机制,强化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坚决根除恶性竞争,净化招标的竞争环境确保招标活动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要加快建筑行业市场规范化进程,需要国家强化法制规范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低价中标、风险包干的管理和完善标后监管、市场清出等配套机制,建立招标责任追究制度,设立价格底线,从根本上拒绝盲目压价等其它恶性竞争。尽快完善《建筑法》、《招标投标法》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并且加大对招标环节中违规现象的惩罚力度,对一切违法行为以及现象绝不迁就、姑息,依法从严处理,在法律法规的作用下确保建筑工程招投标的公正、公平、公开有序竞争。

(三)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建设

通过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建设,来实现招标市场的良性竞争。建设工程招标机构应该属于一个拥有专业性技术组织,除了要按照国家办法的法律法规执行以外,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评标专家,提高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专业能力,从而满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要求。科学合理的确定建筑项目成本价的概念,如果招标方对项目成本模糊不清,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范围,就需要社会和市场平均下浮一定幅度来衡量企业的个别成本。建立明确拦标价的作用,对于一般性建筑项目,投标人的报价应该在确保拦标价范围之内才有效,而针对一部分较大规模的建筑项目,投标人应该更加重视对投标方案的选择,在进行评标时投标人要接受专家评委现场低价询标,报价澄清主要是为了解释采用投标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项目报价的合理性、节约的措施等。作为相应的承诺投标才能算做有效。建立起经济建设工程专家评委库,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审批、备案、协调、听证制度。对招标、投标和开标、评标、定标等行为作出更加具体的要求以及更加严格的限制从而规范招标市场的运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招标是通过进行公开投标,各个投标方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获得最佳的项目实施方案。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导致当前工程招标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并且破坏了建筑市场的良性竞争。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工程招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在满足项目基本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合理的使用资金的投资效益,使工程造价、建设周期趋于合理的同时也能使建筑企业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祁小菊.建设工程招标与投标中相关问题的探讨[A].西北五省(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论文汇编[C],2008年.

[2]苏钢;潘军;方洪维.浅谈建设工程招标投的发展及趋势[A].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郭长伟;范胜利.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的重要环节[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第5篇:建筑法规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不断增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逐渐增多,建筑业越来越显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在建设工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使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不能顺利实现,甚至酿成严重后果。为此,就需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本文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谈一些看法。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识别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是要确定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可能会对工程产生什么影响,并将这些风险及其特性归档。为此,就需要了解建筑施工中主要发生的安全事故有哪些及引起这些事故的原因。 下面将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发生这些事故的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 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CTB6442-1986)的规定,可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施工机具、材料以及建筑产品(统称为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1)物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①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②机械设备、设施、工具等有缺陷; ③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包括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手套、护目镜及面罩、防护服等)缺乏或有缺陷;④施工场地环境不良。主要包括现场照明不足、通风不良、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混乱、交通线路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和地面滑等; ⑤恶劣的气象条件或现场条件,如暴雨、酷暑、严寒、台风、龙卷风、洪水、泥石流等易造成事故。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操作错误,忽视警告; ②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③使用不安全设备; ④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和工具等)存放不当; ⑤手代替工具操作: ⑥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⑦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吊钩等); ⑧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⑨机器运转时进行加油、修理、调整、检查等工作; ⑩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⑧在必须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企业管理论文,忽视其使用; ⑩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 2、事故的间接原因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属下列情况者为间接原因: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建筑物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②安全教育培训不够,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③劳动组织不合理; ④对现场工作缺乏安全检查或指导错误; ⑤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 ⑥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工程管理人员可参考有关检查标准或规范规程及上述发生事故的原因,对照本工程的建设环境、建设特性、建设管理现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方面采用检查表法来分析可能出现的主要安全风险。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是安全管理中的必要环节,对于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并且获得关于它们的核心与外延信息很重要。而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是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权的基础,包括确定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 工程管理者可以采用调查和专家打分法来确定安全风险的相对重要性。首先,识别出某一特定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重要的安全风险,列出安全风险调查表;其次,利用专家经验,对所有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伤害的可能程度进行评价。

三、建筑工程安全风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法规方面。建设工程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也需要完善。据统计,我国自建国以来颁布并实施的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障方面的主要法律法规约280余项。其中以法的形式出现,对安全生产和和劳动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以及后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这无疑对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加强我国建筑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一直以来,建筑工程安全监督都局限于大检查、标准化验收,而现有监督机构的安全监管人员正在做大量本该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事实上,无论是从人员数量、工作范围、工作深度,安全监督人员绝对代替不了施工企业安全员应做的工作。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往往是以点代面。监督机构仅能发现检查的那几天的部分工程的安全问题,而对大量不在现场检查时工程的安全就无法顾及了。

3、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方面。首先,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安全投入不足,在安全上少投入成为企业利润挖掘的一种变相手段,安全自查、自控工作形式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领导最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安全工作口头化,往往落不到实处。其次,企业安全检查工作虚化。安全工作有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没有形成严格明确细化的过程安全控制,全过程安全控制运行体系无法得到有效运行。而实际上,安全工作是保证利润的前提,如果一个工程在安全上出了事故,它的利润将受到非常大的损失。

四、加强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落实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

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能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对新进入的职工和调换工种的职工进行基础安全教育,包括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技术的一般规定,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明施工要求、工程基本情况、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另外施工项目要经常性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定期进行教育培训,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进行教育培训,使之在施工项目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2、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材料、机械相当集中,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企业管理论文,在错综复杂的施工现场对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错误行为予以坚决制止,用人方面也要从人的身体状况和业务水平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施工现场把机械、物料、及其他生产对象存放位置,存放状态,存放条件进行控制,体现“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原则。准确及时的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和有效的控制,施工生产用电、特种设备作业现场、水灾、高空作业、滑坡、塌方危险地址地段、塔机作业、重点防火防盗区域、爆破材料的管理和使用、化学品的使用储存与使用、机械伤害等。

3、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

各地方应该有专门的建设工程安全职能部门,对重大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检查,并督促整改。政府官员应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尊重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尊重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避免以不合理的行政命令干扰施工的正常进行。

4、监理单位安全监督是保障。监理单位作为整个工程建设过程的全程参与者,其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较勘察单位和设计单位要重要得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的原则,积极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营造文明和谐工程建设环境。

第6篇:建筑法规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工程签证;建议

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全面实行,使它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控制中发挥了微观管理的作用,特别是《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颁布实施,对推动监理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逐步深入人心,人们由抵制监理到认同监理再到主动邀请监理,形成了全面推进的良好势头。虽然目前监理制度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仍存在着问题。

1 影响工程签证水平的因素分析

笔者认为影响监理工作中工程签证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制度、人的素质两个方面。

1.1 管理制度对工程签证水平的影响。法律法规对监理在质量、安全方面的责权利比较明确,但在工程造价方面模糊,相关造价管理部门对工程监理签证的认可度不高,或不需要工程监理签证,监理对工程签证的重要性也不重视,认为造价不关监理的事情。

有在办理结算的一些建筑工程项目中,出现监理和业主将人工费、材料单价签证非常高,有的到最后施工方结算时,比造价比预算高一倍多的现象。这样就给工程结算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也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负面影响。在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具体明确监理在造价控制方面应承担的责权利。

监理实施大多停留在施工阶段监理,没有参与设计阶段、合同签订阶段、保修阶段监理,从工程造价的控制角度讲,应是全过程的控制,全费用的管理。不管是工程造价还是与工程造价相关的费用,监理要与业主一起管理,这样,业主才可能把造价的控制交付给监理。

1.2 人员素质对工程签证水平的影响。工程建设的管理、控制都离不开人,人的素质高低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很大的作用。工程具有复杂性、多样性、流动性,碰到的问题千变万化,且工程投资大,工程签证作为合同的补充,并不包括在施工合同和图纸中,具有临时发生性,无规律可循,这些都需要工程管理者特别是监理工作者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道德品质。作为一名专业监理工程师,要做好工程造价的事前预控,给业主当好参谋,及时给工程变更签证,并根据合同、现行预算定额、取费文件,计算出变更工程造价,以免事后工程结算时扯皮。制度、人的素质,这两个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人的素质高,工程造价控制好,业主才会给你工程签证权。监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发挥作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工程建设管理也就会建立相应的制度。

2 提高工程签证水平的具体方法和思路

针对上述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来提高监理工作中工程签证的水平。

2.1 建筑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筑法》规定:建设工程监理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施监督,而无实际的确认权,这与监理合同的委托关系明显相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监理人员拓宽其监理业务,限制其对全过程监理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最终影响了监理施工过程的管理水平。

从制度上明确工程签证生效需要签字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明确监理在工程签证中的责权利。

工程监理作为社会服务机构,具有公正性、独立性、客观性,因工程签证不及时、不到位,造成工程造价损失达到一定程度,给予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处罚,严重的可吊销资质,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2.2 完善建设工程合同备案制、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备案制。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监管,规范施工合同,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明确监理在工程签证、工程造价中的签证确认权,明确工程签证程序。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合同签约过程中,应对工程项目中可能发生的变更事件及处理方法做出科学的决策;在签订合同时应慎重斟酌各方的责权利,以争取在合同履行之前能对合同事件协商一致;在合同执行中,应及时处理合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切实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方义务。

2.3 提高监理地位,保证监理对项目的管理力度。目前监理收费相对于其应负的责任而言较低,责权利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等关系,市场竞争的残酷,让从业主手里拿监理费的监理人无法实现其独立、公正的地位,这成为了限制监理人员强化其项目管理力度的障碍之一。也就是说,监理在社会上地位也较低。同时,经常会出现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来往过密甚至串通一气的情况,其中一个主要原因也大多在于监理费用相对过低,导致部分监理从业人员无法抵制诱惑。

2.4 提高监理人员的素质。国家要求总监、专监均需为注册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的考试需要考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知识,每年进行继续教育。但实际中监理工程师人员偏少,有些人员是证件挂在监理单位,不在监理单位上班,实际从事监理工作者为素质不高的人。造成此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监理费严重偏低,监理人员待遇不高,留不住人才。国家应从制度上严厉打击恶意压低工程监理费的业主和工程监理单位,从而让工程监理得到全面有序的发展。提高监理工程师的行业门槛及完善注册从业后的管理,以增强监理工程师的项目管理素质,更好地进行签证管理。完善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制度。国外对监理工程师考试题型的设置较广,多为实践性考题,并且很多考题均涉及到多专业的融合。目前我国的监理考试制度仍缺乏严格的条件限制,只要具有相关教育背景的从业人员均可参加考试,结果有可能导致很多从未从事监理业务的人员通过强记仍可通过考试。我国应该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制度。

完善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制度。根据法规,注册监理工程师的有效期为3年,在注册期满后需要继续执业的,应办理延续注册。延续注册由申请人向聘用单位提出申请,将有关材料(申请人注册有效期内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材料),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合格者准予延续注册。延续注册的关键在于继续教育证明,我国的继续教育通常采用授课形式,监理工程师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反观国外,在继续教育上通常采用主动形式,在监理人员提出申请后,由专家组织面试,以评定其是否可以继续注册从业。这种主动的继续教育形式,可以为我国完善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制度提供一种思路。

2.5 监理单位应配备一定数量的造价工程师。一类工程项目监理部应配备一名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作为工程造价咨询的执业人员,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更加专业、精湛,若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经济签证经造价工程师审核,更有利于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

2.6 规范工程签证流程。工程签证是在施工现场由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施工项目负责人共同签署的,按合同约定或经协商一致,用以证实在施工中遇到图纸设计以外的、施工现场发生的内容的一种书面手续。工程签证的流程反映了签证管理须有理、有据、有节,应讲究管理的及时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监理签证水平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工程造价及工程进度等。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监理的签证水平,应充分调动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监理管理制度,规范签证程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和发挥工程签证的合理和有效性,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第7篇:建筑法规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程造价 现状分析 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其核心内容是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修正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等等。工程造价的任务:根据图纸、定额以及清单规范,计算出工程中所包含的直接费(所有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所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班费等等。)、间接费、规费及税金等等。

作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造价能否被合理控制关系到施工单位能否实现工程建设利润最大化,建设单位能否发挥有限的资金的最大效用。为了保证顺利实现建设目标,工程建设主体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其事先制定的标准和计划,对被控对象产生的各种费用的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监督、比对、检查、引导和纠正的过程,叫工程造价控制。所以,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要完善施工企业内部的造价管理体系还要加强对施工阶段中的造价控制。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市场供求关系失衡,造成市场竞争不规范,影响了合理定价。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从事建筑施工的队伍却以更大幅度增加,供不应求局面使得本己激烈的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争得施工任务不得不面对难以接受的招标条件,面对这些不规范的市场交易,施工企业只有压低价格承包工程,长此下去,企业缺少更新改造的劲头,冲击了正常的工程造价管理,而现行的政策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样也就更加助长了建筑市场竞争中的不规范行为。

 

2.造价管理观念落后,政府过分干预。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造价管理与控制上,存在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对建筑工程造价缺乏整体概念和认识的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材料市场价格的监管,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转为市场调节,市场现行材料价格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起主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其自身调节机制不是万能的,完全依靠市场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要求政府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的价格调整上,改变落后的观念和思想,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杠杆作用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干预,这是防止建筑工程造价市场混乱的必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市场观念淡薄,当地政府市场价格过多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对建筑工程的造价上沿用老套的方法,严重阻碍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工程肢解发包,行业垄断严重。由于建筑市场缺乏规范的法制管理,某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中不是从工程的整体利益出发,而是肢解工程多方发包。也有某些行业依靠特权垄断发包。造成现场的总包单位无法协调安排进度和对现场的统一管理,造成施工中的浪费。工程肢解发包和行业垄断增加了中间环节,抬高了工程造价,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

 

4.法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上,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款,对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问题进行规范。但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应对市场经济下复杂多变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许多法律法规条款没有涉及到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内容,出现法律法规盲区,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此外在法律法规的执行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法制的不完善严重地影响了建筑工程造价的真实、合理、有效。

 

5.对造价中介组织管理力度不够。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标底编制等工作的中介组织发展很快,而相应的管理制度却不配套,各种中介组织的资格认定和审批未能严格执行,造成从业人员素质不一。某些中介组织不按规定办事,缺乏公正性。中介组织对承担的咨询服务不负经济责任,也没有完善的赔偿制度和回避制度。特别是标底编制中,错算、漏算时有发生,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1.重点把握造价目标把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前移到设汁阶段。工程造价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关键在于设计。而在施工阶段,通过优化组织施工设计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5%~10%。所以应该把重点前移到设计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它是把投资转化为建筑产品的关键环节,仍需重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必须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并且不同控制阶段的控制目标是不同的。例如,投资估算应是设计方案选择和初步没计阶段的控制目标;设计概算应是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控制目标;投资包干额应是包干单位在建设实施过程的控制目标;施工图预算或工程承包合同价是施工阶段控制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的目标。这些阶段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补充,逐步清晰、准确共同组成投资控制的目标系统。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问题复杂这就要求设置控制目标时严肃和科学实事求是。

2.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要依法管理,尤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更应加强法制建设,要健全法制、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一个以《建筑法》为核心的建筑法律体系,使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走向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法制轨道;要继续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办法、招投标法、施工合同法、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论文)法等法规制度;要明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法制建设要结合实际,便于操作,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3.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是建筑工程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它不仅是优质、高速完成建设任务,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方法,也是合理确定造价的科学依据。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由于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并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进行多次性计价,即按基本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

 

4.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业主行为。在建设工程的全过程中,业主贯穿于建设全过程的始终,建设过程的各个阶段离不开业主的参与。因此,业主的行为对工程建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政府各主管部门应对业主在建设阶段的行为依法加以规范和约束,要强化施工总承包职能。总承包单位有能力和资质的,严禁建设单位强行分包工程任务。

 

5.规范管理,建立有形工程造价咨询市场。成立有形市场后,由于工程结算审核要进入该市场,政府代表的监管力度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监管机制;企业如不自律,政府可绳之以法 ,从而更充分的发挥政府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职能,真正起到维护造价咨询工作严肃、公平、公正性的作用,确保实现高质量的工程造价控制。有形市场的建立不仅能为所有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6.规范中介服务,提高竞争能力。第一,对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不合格的要清除。第二,应实行回避制度,咨询实体应与行业主管部门脱钩,避免利用行业特权承揽标底。标底编制实行市场竞争、信誉取胜的原则,对中介机构要实行资质年检、标底抽查,惩罚结合的制度。第三,积极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第四,制定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工程造价咨询业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以优质的服务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共同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第8篇:建筑法规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日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支柱行业,建筑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这既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给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挑战,建筑施工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在我国职业伤害事故中,建筑业安全事故伤害位居第二,仅次于采矿业。提高建筑项目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意义重大并且势在必行。

一、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地,人、机器、施工材料高度集中并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再加上很多施工作业具有临时性、危险性和多样性,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特点就决定了其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具体来说,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规模增大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并将以这个增长速度保持下去。建设规模的增大也就意味着施工的复杂性增加,难度加大,危险性也增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高空作业多

现在的建筑物一般都在7层以上,而且,一栋建筑物从基础建构、外墙面的装修到屋顶工程,室外作业占到整个工作的70%。工人们长期在十几米以上的高度从事建筑工作,危险系数大。而且露天作业极易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工作条件差。

3、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较差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工作多为体力劳动,一般从事该工作的是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工。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不够,安全意识差,所以防护技能也比较低,容易发生建筑安全事故。

二、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针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国家先后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建设部也出台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调查程序规定》等部门规章。总体上安全事故已得到遏制,但现场施工的安全事故还是不断发生,这说明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般常见的问题有:

1、安全生产制度形式化

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较多的法律法规,单位内部也制定了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但在实际的项目施工中往往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制度形式化。安全生产制度与项目施工现场操作相隔离,不能正确指导施工生产,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操作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2、项目负责人安全意识不强

有些项目负责人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效益,忽视了施工的安全问题。项目负责人整体上起着领导带头作用,他们的安全意识缺乏还会导致人员安全培训的不到位,施工过程的监督不够,安全管理计划未得到有效实施。

3、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项目施工现场是一个众多机械设施聚集的地方,施工单位有时为了节省开支使用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例如安全帽、安全网、漏电保护器等。施工现场使用的大型机械的安装、拆除或维修,未发包给正规的施工队伍,这些安全设施的漏洞为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三、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

安全是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管理是顺利进行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的基础,在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上有所提高是必要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措施有:

1、做好预防工作

预防为主,就是在施工前做好安全工作,以防范于未然。要做好预防工作要从大事分析,依靠科技搞好科学预测和分析工作。要做好预防工作就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例如进行高空作业前,施工人员要认真检查所要使用的安全网、脚手架、施工用电梯等设施的安全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加强教育培训

安全事故伤害的发生很多是因为负责人和一线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缺乏,对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的定期培训是必要的。培训的内容一般应包括施工现场的条件和设施的完整度和操作要领,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认识,危险因素的发生条件及其控制因素,危险因素发生的应急处理措施等。

3、落实施工安全负责制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是一个涉及人员比较多的工程,而且现场的人、机、料多而杂,要提高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就要应用“小”的责任制。“小”责任制要求明确工作人员的负责区域,将自身负责区域的事情具体化、明确化。例如一个组长负责几个施工人员,负责他们的施工区域和施工设施等,这种负责制增加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更细致地监督施工生产工作。

4、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在建筑项目施工期间,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检查工作。这种检查制度可以及时发现、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根据实际情况整改责任人和具体措施等,保证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

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做好建设项目现场管理工作才能保证建筑项目的效益。提高建筑项目工程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信誉和社会利益,才能保障项目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吴自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J].建材与装饰,2008年3月

[2]谢 明,陈沈惠.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第9篇:建筑法规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专业英语;词汇特点;句法特点;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32-02

一、引言

专业英语是建筑学专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建筑学专业的外文书刊和学术期刊的能力,及时了解建筑学在世界上的发展动态,为学生与世界建筑学接轨提供语言基础。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学习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英语水平就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尽如人意,查阅科技文献的能力十分有限。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国际项目合作与国际间科学技术交流的不断加强,专业英语在未来国际合作项目的工程实践中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从而对学生专业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科技文章讲求准确,科技英语翻译的逻辑严密,要求用词准确,语句通畅、清晰,符合语言习惯和行业习惯等等要求,因此常常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本校建筑学专业英语的开课学期为第期,大多数学生学生反映开课学期过晚,无法与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结合,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性和迷茫性。目前国内针对于建筑学专业英语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且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证的现象。本选题计划通过历时研究,进一步分析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的问题所在,再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找到适合该领域的翻译技巧。

二、建筑学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及翻译

科技词汇指在各个学科或专业中应用的专业词汇或行业术语。准确的把握词义是理解科技英语文章的前提和基础,总括起来,建筑学英语的词汇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类:

1、专业性词汇多,表义准确、正式

每门学科或专业都会有其特定的一套精确而含义狭窄的名词和术语,使用面窄,专业性强,必须准确、恰当地表达特定概念。如在建筑英语这一特殊语域中,多立克柱式(Doric)、飞扶壁(flying buttress)、桁架(trusses)、柱型式样(order)、室内装修(interior finish)、建筑群(architecture complex)等。如果不懂得某一领域的专门术语,就无法理解该领域的科技文献。因此,熟悉和掌握这些科技词汇是很必要的。

2、日常词汇专业化

相当数量的普通日常词汇,在科技英语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甚至在不同的专业学科都有不同的含义。如:reinforced concrete中的concrete中的concrete在日常英语中是“具体的”,而在此是“混凝土”的意思。“boring”只能译作“钻孔”而不能译成传统的普通英语中的“令人厌烦的”;" building acts”只能译作“建筑法规”,而不能译成“建筑行为”;"weather”只能译作“风化、侵蚀”,而不能译成“天气”; “garden”只能译作“庭院”,而不能译作“花园”;“daylight”只能译作“采光”,而不能译作“日光,白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确地理解句意不仅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词汇的科技含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判断。

3、词的前、后缀多

科技词汇大多是由源于拉丁语或希腊语的词根和前缀、后缀构成的,这是科技词汇在词源方面的一大特点。据科技英语专家统计,在一万个普通英语词汇中,约46%的词汇源于拉丁语,7.2%源于希腊语,这些比率在科技词汇中更高。最常见的如:auto-(自动),bi-(双,重),hydro-(水),inter-(相互),pseudo-(伪,拟),semi-(半,部分),super--(超,过分),-ism(主义,学说)等等。在学习科技英语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多地掌握前缀、后缀及其派生出的词汇,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

4、词的组合多

科技文章中词的组合,如:名词和名词、名词和形容词、副词等组合现象比比皆是,例如: intersecting through traffic lanes(相互交叉的交通车道),basic floor area(基本层楼板面积),bearing wall(承重墙),central warm air heating system(中央热风供热系统),city owned utilities(城市公用设施)等等。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组合的核心往往是最后一个名词,前面的词不论是名词还是形容词等都起修饰它的作用。但有的是两个词、三个词或更多的词合在一起修饰最后一个名词,了解他们将有助于我们解读和翻译英文专业书刊。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初涉专业英语时,多数学生都会觉得生词过多,加之重视不够,而产生畏难心理或敷衍情绪。与一般翻译比较,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中对用词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个概念通常有其特定表述,而不能按其字面意思随意翻译。由此可见,掌握准确的专业表述非常重要,否则就会望文生义,贻笑大方。另一方面,建筑学是设计和建造建筑物的艺术和科学,它涉及多门学科,主要包括绘画、几何、历史、哲学、音乐、医学、法律、天文、地质、数学等方面的学科等广泛的教育。如此看来,在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专业的英语词汇绝非易事。

三、建筑学专业英语的句法特点及翻译

1、大量使用长难句,结构严密

属于科技文体的建筑英语,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精练,文体正式。在表达一个完整内容时,如果使用过多的短句,就会使结构变得松散;而长句则能表达较为复杂的概念,适合正式语境和书面语体。因此在建筑专业英语中,长句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每个句子的信息量大,语法结构复杂,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针对这种普遍复杂句式的分析,首先应该抓住句子的谓语动词,找出主句,再逐步分析其他修饰成分,分清层次及逻辑关系,再按照汉语特点译出原文。长句翻泽有顺译法、倒译法、分译法及综合译法等。例如: 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which houses many families on a plot of ground that would hold only a few single-family units, is the multistory miltiple dwelling , or apartment house. 句中的动词有house和is。仔细分析上下文,可以判断本句为由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逗号后而的which为指物的关系词,指代前而整个句子,即先行词: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所以is是本句的谓语。因此,本句主句为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is a multi-story multiple dwelling or apartment house.即本句可理解为“更为有效的建筑类型是多(高)层多单元的住宅楼,或者说是公寓楼”。

2、广泛使用被动语态,文体客观正式

像其他科技英语一样,建筑英语专业性强,内容多为客观事实,且信息量大,强调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用途的客观性。而被动语态的使用恰恰凸显了科技文章的科学性,同时使行文显得客观。在句子结构上,更多的使用名词化结构,扩大了句子信息量,使重要的概念、问题、事实等位于句首,重点突出,比主动语态更直接明了,便于读者理解。因此被动语态出现频率高也是建筑英语显著的句法特征之一。例如: The diversity, of whatever kind, that is generated by cities rests on the fact that in cities so many people are so close together, and among them contain so many different tastes, skills, needs, supplies, and bees in their bonnets. 城市里的多样性,不管是什么样的,都与一个事实有关,即,城市拥有众多人口,人们的兴趣、品味、需求、感觉和偏好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3、多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主,强调信息的真实客观性

科技文章主要用一般现在时态论述科技论点,或对叙述某些自然规律、科学原理、现象等进行解说,而这些客观真理性的内容是没有时间性的。建筑英语主要涉及建筑业现状、建筑法规、施工方法等,在时间上并没有明显的过去和将来,所以,建筑英语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来突出文章内容的即时性,信息的真实客观性。例如:Norman Foster’s much larger building may share certain similarities with his Cranfield University library of 1990-95, but hardly any with the later Law Faculty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译作“诺曼・福斯特更大规模的建筑与其1990~1995年间的克兰菲尔德大学图书馆具有明确的相似性,但与其后来的剑桥大学法律系图书馆几乎没有任何相似性”。

四、结束语

诚然,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英语教学中一个难点和弱点。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中体会到,要使学生学好专业英语,提高翻译能力,重点在于对词、句的掌握,总结为以下三点: 其一、要注重扩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 其二、注重培养阅读和翻译过程中突破生词的技巧; 其三、要根据科技英语的特点,训练掌握常用句式。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就专业英语翻译而言,除了了解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外,还应结合建筑学专业英语语篇特点,在确保“信、准”的前提下,遵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和专业规范的表达要求,力求“达、顺”。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只有在充分理解原文词汇、句法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意译、音译、形译、音意混译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翻译技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再者,前面提到过建筑学与其它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差别,因为它关涉到许多人文学科,例如文学、美学、数学、几何学等等,作为译者,要学会合理处理跨学科的知识内容。如果以上细节都能注意到的话,译者的翻译水平一定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靳慧霞.建筑学专业英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