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行政文化建设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政文化建设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政文化建设论文

第1篇: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一、____市司法局数字化平台简介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普及,____市司法局同全市司法行政部门、法律服务机构、管理对象、业务联系部门及其他部门信息交流频繁,日常办公、视频会议、普法宣传、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各项业务的信息化需求强烈,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网络和数字平台,才能更好地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才能更好地适应“数字城市智慧____”的战略要求。

2010年起,____市司法局依据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建设一个安全、先进、灵活,高带宽、高可靠性的多业务应用的综合网络平台,实现了不同部门、不同业务之间安全高速的数据共享、智能分析、应急预警、远程协助、办公协同等功能,尽可能地简化办公流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充分发挥职能,有力维护社会稳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____市司法局数字化平台建设由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日常办公应用三部分组成。

应急指挥调解系统包括:视频会议系统、内部语音通讯系统;

业务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系统、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统、法律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公证信息管理系统、司法鉴定信息管理系统、法律援助信息系统、安置帮教信息系统;

日常办公应用系统包括:OA自动化办公系统、互联网协同办公系统、门户网站系统。

经过近三年的建设,____市司法局数字化平台已初步完成了日常办公应用、应急指挥和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建设和推广应用。平台逐步覆盖市司法局、8个县(区)司法局、153个司法所、145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及全市各级法律服务机构,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形成一个便捷、高效的数字应用平台,基本实现了不同部门、不同业务的高速共享、传输和应用。

二、主要做法

在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的框架下,____市司法局综合考虑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服务机构的实际需求,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制定了统一的传输交换标准体系,并根据全市司法行政部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业务职能和特点,科学规划、优化调整,合理改建、扩建,实现了硬、软件资源的集中、整合、共享,建立起统一的共享网络,组织研发各类应用软件平台,坚持边建边用,协调开展数字化平台建设工作。

(一)组网建设。

____市司法行政系统依托政法三级、四级网实现市、县(区)司法局、乡(镇)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互联互通。在市司法局建立中心机房,市司法局及8个县(区)司法局建立视频会议室。目前已完成市、县(区)司法局的数据、语音和视频等综合业务高速、可靠、安全地传输,网络覆盖面继续向乡镇司法所、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等深入。

(二)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为提高沟通效率、办事效率,减少内部办公会议、业务培训所产生的会务、食宿、差旅费用,节省人力、物力,实现多部门集中协调指挥调度、视频会议、远程业务培训、考试、双向会议、案件会商、工作管理、远程技术支持、应急呼叫、案件实时监控等功能。____市司法局依托政法专网建设政法视频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目前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建成政法视频应急指挥室1个,视频会议室4个,市、县(区)司法局均开通VOIP内部语音通讯电话。

(三)业务系统建设。

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已全面启用司法部的“法律援助信息系统”和“安置帮教信息系统”。____市司法局自主研发的“社会矛盾纠纷动态评估管理系统”、“____市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统”、“____市法律服务信息管理系统”、“____市公证管理信息系统”已在全市推广使用。“____市司法鉴定信息管理系统”正在研发中。目前,____市司法行政各业务工作基本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业务数据体系已初步建立,各类信息数据自动分类、智能分析、自动统计、预警跟踪,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直观的效果反映全市司法行政业务工作整体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1.____市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系统。

2010年,____市司法局立足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矛盾凸显、各种利益格局大调整的时代背景,结合政法专网和数字化建设,立足于《人民调解法》的贯彻实施,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明确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定义、计量原则和标准,制定了社会矛盾纠纷分类、分级的原则、标准和方法,规范了社会矛盾纠纷受理、评估、化解流程,形成“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机制”,并开发“____市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系统”,利用网络系统,采用直观的电子图示形式,准确记载各种类型矛盾纠纷及其在空间区域、历史时段上的分布,科学分类、综合分析评判,刻画各种矛盾纠纷的演变轨迹,把握社会矛盾纠纷性质及发展变化规律,有效实现社会矛盾纠纷的可预警、可控制,为党委政府掌控社会矛盾纠纷动态情况提供决策参考。

系统终端延伸 到乡镇(街道)司法所、专业性、行业性纠纷调委会及有条件的村、企业调委会。将所有社会矛盾纠纷纳入党委政府主导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中。通过合理的分级分类管控,初步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管控工作向类别化、差异化转变,向因人、因事、因地、因时的“源头预防”转变,向各种调解机制“横向联合、优势互补”的多元化解转变。通过及时客观的收集社会矛盾纠纷并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在解决矛盾纠纷统计真实性、实时性方面实现了突破,填补了我国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基础统计评估标准和分析方法的空白。

目前,该系统在全市所有乡镇运行率达到100%;评估机制被入选为四川省2012年第一批软科学项目;司法部派出调研组来____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国家级刊物《人民调解》对评估机制的运行模式、试行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系统详实的介绍。河南郑州市、新乡市、山东威海市、浙江杭州市、江苏南京市等及川内部分地区司法行政机关都专程来雅学习考察机制建设。“评估机制”向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转变,拓展了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和工作深度,增强了人民调解工作持续稳步发展的后劲,客观上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整体态势。

2.____市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统。

此处指的特殊人群是: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和剥夺政治权利)两类人员。针对此类特殊人群重新犯罪的特点、原因加以研究分析,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对策,减少和预防特殊人群重新犯罪案件的发生,对于稳定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____市司法局探索建立了“特殊人群社会危险性评估暨重新社会化机制”,研发“特殊人群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影响特殊人群的众多社会危险性因素,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别归纳抽取出对其重新犯罪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根据量化结果确定其重新犯罪可能性大小,对其社会危险性强弱作出趋势性判断,预测其社会危险性及社会危险性的突出方面,以此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实施分类处置,从而科学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和干预,促使其及时调整心理、矫正行为,回归到对正常社会秩序规则的遵守状态。

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在全面掌握特殊人群底数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特殊人群基本信息库、特殊人群电子台账、特殊人群统计数据库等,既全面掌握辖区内特殊人群总体情况、详细信息,又能通过系统智能判断管理对象的社会危险性。对特殊人群实施社会危险性评估后,分别对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提出分类处置意见和帮教或矫治重点方向,每季度对帮教或矫治的效果进行跟踪掌握,实行动态反馈,并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措施。通过该系统,做到分类管控、跟踪研判、实时反馈、有效监管,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特殊人群重新违法犯罪。

目前,该系统在市、县、乡三级司法行政机关全面使用。纳入系统管理的特殊人群共2039名,其中:社区矫正人员1071名,三年内刑满释放及解除劳动教养人员968名。

3.____市法律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为提高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对法律服务行业的监管,提升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基层法律服务所的规范化管理水平,____市司法局组织研发了法律服务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法律服务人员及法律服务机构基本信息、证照审批、投诉惩戒、案件登记、跟踪监控、咨询服务、报表统计、信息交流、数据共享等功能。通过掌握法律服务机构及人员从事法律服务事务的基本情况、业务进度、投诉案件查处情况等,及时进行业务指导,加强行业监管,促进法律服务行业良好有序发展。同时,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内案件类型及数量的变化,通过系统智能汇总分析,科学研判,有利于提前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预判其发展变化趋势,提供决策参考,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律服务。

系统主要由管理和应用平台组成,管理平台由市、县(区)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通过系统对法律服务机构、人员、日常事务、业务报表、统计分析等信息数据进行管理和利用;应用平台由全市各法律服务机构及法律服务人员负责录入机构及人员信息、工作动态、日常事务及各类业务报表等数据。基本实现了全市法律服务行业数据信息共享,确保了数据完整统一。对全市法律服务行业规范化建设、提高行政效率、节约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水平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____市公证管理信息系统。

为落实司法部加强公证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适应公证工作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时代需要,____市司法局组织开发了公证信息管理系统,以推进公证业务流程、诚信执业管理和机构内部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公证法律事务逐年增加,公证机关在依法行使国家公证职权,开展公证证明活动过程中,从公证申请、受理、立案、出证的过程中,涉及大量档案、文书处理,各类档案、文书的制作、管理、检索要投入大量人力。为方便当事人,节约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公证档案文书在录入、修改、审核、打印、出证、归档、分类、统计、检索等的自动化,____市司法局结合全市公证管理工作实际,开发了“____市公证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三层B/S结构,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通过终端IE浏览器进行智能管理。

公证管理的数字化是促进公证业务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市各公证处推广应用,公证管理信息系统对提高公证行业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公证效率、降低执业风险,推进公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系统的推广应用,实现了市、县(区)司法局对各公证处的办证情况进行在线监督,及时了解掌握各地办证类型及数量,实时监督办证质量。并通过各地办证情况,发现公证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合理调整工作部署,有效推进公证事业发展。

(四)日常办公应用系统建设。

随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普及,电子化、数据化的办公方式已进入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____市司法局建立起一套高效、畅通的信息互联体系,方便司法行政全体干警、司法助理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及各级党政领导,能随时关注、收集、上报、处理、发送业务数据、文件材料以及各类信息舆情等。

日常办公应用系统建设:基于PC终端的综合办公应用系统(OA系统);开通固定网络和 移动网络的互联网协同办公系统;基于政法专网的全省内部语音通信系统;系统内部的移动短号V网服务等。有效实现了单位通讯、会议服务、信息应用、信息服务、文件传阅、公文处理、工作督办、计划安排、信息、移动邮件等多种通信功能的有效集成,进一步提高了内、外沟通交流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有效管理、降低成本。

2011年,____市司法局互联网门户网站(yaan

/)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充分融入“数字城市,智慧____”建设中。____市司法局门户网站开辟了反映司法行政工作情况的常规版块,以及三个专题栏目,一是“服务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专栏,及时将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在服务于____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举措、成效向社会,让公众知晓;二是“‘警民亲’服务群众‘八件实事’活动”专栏,及时展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深入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情况及先进典型,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三是“社会矛盾纠纷动态管理评估机制”专栏,将此项由____首创并已由司法部向全国介绍推广的工作机制运行取得的成效向公众呈现,积极发挥互联网平台作用,切实提升社会形象和影响力。经过一年运行,访问量已达7万余人次。

三、成效与启示

建设“数字城市”,构建“智慧____”是一项系统工程,____市司法局结合自身职能,充分调研,与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相结合,合理规划,整合资源,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开展应用平台建设,将数字化延伸到日常办公、业务工作、法律服务、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切实提升了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提升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1.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成本。在传统的办公模式中,由于全市的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以及法律服务组织均未与司法局实现线路互联和资源共享。市司法局的文件需要各县(区)司法局打印成纸质文件派送或邮寄到153个司法所、1451个人民调解组织以及近百家法律服务机构,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浪费资源。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每年要组织全市司法行政系统288名干警、343名司法助理员、17269名人民调解员,230名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司法鉴定人等法律服务人员,召开各类业务培训、讲座、会议等近30期,会务组织工作、材料印刷、租用会场、安排住宿和餐饮、以及参会人员的交通、食宿等费用,每年合计超过150万。数字化平台建设将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整合,极大的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扩大了政务信息公开范围,有效地节省了行政资源。

2.有利于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全市153个司法所和1451个人民调解组织是直接面向群众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是与广人民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基层组织,他们掌握着最基层的舆情和动态,如遇突发事件、群众性事件以及自然灾害等,必将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为党委、政府及时、准确了解情况,科学、有效地决策处置提供保障。因此,司法行政系统数字化平台建设,在当前社会矛盾显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第2篇: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绩、不足与未来展望

第3篇: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目前,行政管理专业硕士论文选题还比较粗疏,影响论文质量提升。一些学者对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展开了研究。徐金平(2006)对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一些硕士论文选题盲目求“大”、求“新”、求“异”,或者论文选题过于平淡,体现不出应有的开拓性。[1]周毅(2009)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即根据研究目的、实力、条件、兴趣和独到见地,结合地方特色、社会实际、学术价值和科学发展趋势选题,“小题大做”、扬长避短原则。[2]雷伟伟、袁占良(2008)探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3]吴赞敏、梁旭巍(1997)分析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论文质量的关系[4]。孙国强(2007)[5],李志义、刁玉玮(1995)[6]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和技巧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学位论文选题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选题时,研究生既要从不同来源确定选题,又要掌握正确的选题方法,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选题技巧。以往研究主要是把学位论文选题作为一个抽象的一般概念进行研究,即不根据专业特征对一般学位论文共性进行分析,对某一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深入分析较少。随着公共领域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程度的加深,行政管理硕士有更多“文章”可做,这些“文章”选题质量值得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截至2014年10月30日显示被引用过的2011至2013年行政管理硕士(学术型,下同)学位论文样本的选题质量进行实证研究。

1研究框架及假设

20世纪90年代,行政管理专业归属发生变化,即从政治学下的二级学科中脱离,成为独立的学科,行政管理专业由原先的理论型向实务型转变[7]。斯托克斯不赞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二分法,他提出了四象限体系分别是,高基础、低应用的波尔象限、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双高的巴斯德象限,以及双低的以训练为目的的象限。[8]

行政管理专业学生选题可能表现出显著的解决问题导向,与此同时,社会对硕士研究生的理论水平有较高期望。解决问题导向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经验主义方法收集资料。按照行政学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将收集资料的方法分为非经验主义方法和经验主义方法,经验主义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观察、受控田野调查或实验法。[9]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运用经验主义方法会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可能会转而借助于非经验主义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文献法。虽然采取文献法能够低成本、便捷地收集资料,但不利于硕士研究生创新,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可能成为一些人“加工论文”的工具。论文相互借鉴、模仿,大量选题重复。本文提出假设: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2类目及样本选取

根据研究目的,同时,在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设计分析类目,包括研究主题、研究层次。研究主题划分为行政理论、城市治理、行政体制、公共财政、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政社关系、公共危机、网络舆情、政府规制、公共政策、电子政府、服务型政府、行政伦理、政府职能等子类。研究层次借用W·理查德·斯科特(W.RichardScott)提出的研究组织的三个分析层面,即社会心理层面、组织体层面和生态群层面[9]。其中,社会心理层面关注个体行为;组织体层面关注组织结构和过程;生态群层面关注环境中的组织群。本文的分析单元是文献题名、年份、出版者等。在进行样本分类时,不可避免的参杂了主观判断因素,为提高分析的信度,在导师、同学中背对背进行相同数据分类。减少主观判断成分。

本文在“CNKI-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当中,分年度筛选出一级学科代码为“120401”(即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论文,按照被引用次数进行排序。对其中被引用过的论文进行分析。其中,2012年、2013年被引用过的论文共495篇,全部抽样。由于时间越长,被引用次数也随之增加,如2011年当年知网平台收录的论文,当年被引用1次,在随后的两年可能再次被引用,因此,2009年至2011年被引用论文总体规模大,为方便研究,采取系统抽样方法,选取458个样本。样本容量为953个。

3结果与分析

3.1硕士研究生选题偏好分析

如图1所示,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公共危机与网络舆情、政社关系、公共服务领域,其他领域的选题则比较分散,每一主题的样本占比都不足10%,7.56%的选题难以归类。

①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具体表现为研究政府和非政府公共部门、社区等公民自组织之间的角色关系,以及公共服务外包、公民参与等问题。其中,研究社会组织的占35.03%,涉及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培育,如《云南省社会组织培育机制研究》、《我国基金会的资金管理研究》、《我国非营利组织税收政策现状及问题研究》等;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过程,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互动关系研究》、《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非营利组织参与研究》、《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研究》等;以及准政府社会组织,如工会、妇联等职能,如《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工会职能定位研究》等。研究社区治理的占24.08%,研究社区治理的样本中51.52%对某个案例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如《我国城郊撤村建居社区治理研究——以青岛市黄岛区为例》、《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研究——以麦子店社区为例》。此外,这一类的研究还包括研究事业单位改革,如高校去行政化、医院“管办分离”;村民自治、公民参与等问题。

②研究公共危机以及网络舆情。涉及的范围包括公共危机的诱发机制,政府同其他主体对公共危机、网络舆情的治理,其中,公共危机的研究以群体性事件为主。如《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研究》、《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及其对策研究》、《政府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微博舆情应对》、《网络舆论危机中的政府应对策略研究》。

③研究政府提供文化、公共交通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职能,以及区域、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以下简称为“公共服务”)。专门研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样本21个,占这公共服务样本总数92个的22.83%。研究公共服务的样本呈现出地域化、本土化色彩,针对西部地区,或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进行研究,如《西部地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泰安市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投入问题研究》。有2个样本介绍国外经验,分别是英国公共服务改革、新加坡住房制度。此外,养老问题的研究较多,其次是就业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从研究层次上看,近五年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生态群层面的研究。研究生态群层面的样本数405个,占总数的42.50%;研究组织体层面的样本数366个,占总数的38.41%;研究社会心理层面的样本数126个,占总数的38.41%;其他样本数56个,占总数的5.88%。由此可见,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将政府置于外部环境当中,与外部环境、其他主题互动的外部视角。研究政府自身的内部视角占了较小份额。

不难看出,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偏好的研究主题与研究层次与近五年热点问题存在相关性。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群体利益诉求上升,公共部门对公平性、回应性赋予更高的价值,需要理清政府权力边界,给社会更多的发展空间,但仍然强调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责任,尤其是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行政管理领域的研究者一般将“治理”理解为一种角色关系,将好的治理理解为多元主题的共同治理,这一领域的研究增加。研究这类角色关系的论文占总体的比重由2009年的12.03%上升到2013年的65.42%。

行政理论研究数量很少,只有三篇论文,分别是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进行描述。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会对相关理论进行表面化的引用,如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论文,堆砌引用治理理论、政府失灵理论等,而文章主体部分脱离理论展开,理论游离于文章之外,“两张皮”现象较多。行政管理专业更多体现为一种“工具”,而不是一门“科学”。

3.2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分析

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较为集中。前已述及,选题偏好集中在三个研究主题,而其他研究主题样本数量较少。以“公共财政”为例,每年“公共财政”的选题样本数占当年样本总数的比重都不超过5%。研究的具体内容也较为单一,缺乏非税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内容,对公共预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公共预算的透明性,如《公共预算透明保障机制构建研究》、《预算民主视角下我国公众参与政府预算的研究》等。选题呈现出两极化趋势。此外,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重复现象也比较突出。如表1所示,同一选题下存在多个样本。

对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偏好、选题的集中重复情况的分析验证了假设,即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位于“高应用、低基础”的爱迪生象限和“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象限。

4选题质量提升对策

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紧趋政治热点、社会问题,基础性研究较弱,理论应用堆砌、表面化;集中、重复的选题较多,选题结构失衡,多数停留在“低应用、低基础”的“学生实验”阶段,研究价值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硕士研究生原著阅读量有限。硕士研究生对原著缺乏兴趣,仅仅针对热点问题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二手资料对理论进行零散化的理解,由于缺乏理论积淀,难以上升到一定层面。因而对理论的应用呈现堆砌化、表面化。

其次,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实证研究“短板”。习惯于采用非经验主义研究方法收集二手资料,在知网、万方等平台收集期刊、论文资料后,进行整理、修改。通过非经验主义方式进行资料搜集,相比实证研究更加简单便捷,但过多的依赖二手数据写作论文,难免造成研究的重复,而且许多论文都仅仅是对前人研究的成果稍作修改,并非对现有成果的发展和创新。可以预见如果研究生没有从意识上消除对二手数据的依赖,在研究中不愿意实践和创新,行政管理专业未来的论文质量将大打折扣。

以上分析可知,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选题质量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强化硕士研究生经典阅读意识。目前的激励机制,易导致研究生过分关注、参加课题、学术会议数量,潜心钻研原著的时间和兴趣减少。可以考虑适当改进目前的评价机制和方法。二是倡导研究生实证和创新精神。消除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对二手资料的过度依赖,为硕士研究生创造多途径开展问卷、访谈等经验研究,增加用于课堂外的时间,让他们真正了解现实问题,同时,优化研究生课程设计,增加计量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等课程,提升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数据挖掘、深入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金平,韩延伦.当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01:42-45.

[2]周毅.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原则及方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34-41.

[3]雷伟伟,袁占良.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8,15:56-57.

[4]吴赞敏,梁旭巍.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方法与论文质量的研究[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1997,03:29-32.

[5]孙国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方法与技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03:21-23+27.

[6]李志义,刁玉玮.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浅议[J].高等教育研究,1995,04:15-16.

[7]何艳玲.我们在做什么样的研究:中国行政学研究评述[J].公共管理研究,2007,00:21-42.

[8][9](美)W.理查德·斯格特(W.RichardScott),杰拉尔德·F·戴维斯著.组织理论:理性、自然和开放系统[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20.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课题“行政管理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质量分析及提升对策研究”(项目号:2004JY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第4篇: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大学生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社交及其他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场所,也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如何利用这块阵地,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高校学生宿舍管理者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一、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知识与文化并重的年代,如何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如何拓展课外知识,宿舍文化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论文。所谓宿舍文化建设是指学生在以宿舍为主要空间的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它包括宿舍的布置、宿舍管理条例、宿舍成员的生活方式、闲暇活动、整体的精神风貌,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各种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构成的动静相融的,充满文明、智慧、道德、艺术的文化氛围。因此,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以良好的舍风促进班风、校风、学风建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特性

宿舍文化建设从精神文化方面来看,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性。科技论文。一是感染性,大学生宿舍文化使宿舍成员这一特殊群体在感情及情绪相互交流、相互感染中形成了心理上的认同,其感染性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二是倾向性,倾向性是指宿舍成员受他人的心理感染而形成自己的判断,遵从、模仿他人,再现他人的行为和意见,从而形成统一的看法或行为,表现出相对一致的外部特征,对事物抱有相同的看法或喜好等,这些都是宿舍文化倾向性的具体表现。三是动态性,大学生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心理、情绪等方面易变。如兴奋点经常转移、思维跳跃跨度大、涉及领域广、转换节奏快,这些都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易变状态。四是潜在性,大学生宿舍文化是通过宿舍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物质环境,于潜移默化之中形成的,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虽不具强制性,却能引起个体感情上的共鸣,使个体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

三、宿舍文化建设的作用

1、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高等院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通过宿舍这个场所,从卫生、环境等各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宿舍文化,从宿舍建设这个角度寻找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大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大大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还有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通过与室友进行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彼此之间可以加深了解,建立友谊,增进感情,学会忍耐与宽容,学会尊重彼此的人格,学会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2、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需要。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智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作出反应,应付环境和生活压力的能力。大学生年龄相仿,文化素质接近,很容易产生心理互动,如果一个宿舍群体和睦,宿舍将成为大学生的家,都愿意把个人的喜怒哀乐在这里向大家述说,以期从集体中得到理解和支持,能够使大学生保持心态平和,形成情绪稳定、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科技论文。其次,宿舍文化作为独特的群体,使大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能够使学生增强客观认识能力,完成自我批评、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因此,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能够使宿舍成员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心境和愉快的情感,使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从而达到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可持续人才。

3、是学校进行学风建设的需要。大部分刚从高中的“题海”中脱离出来学生对大学生活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在这三、四年间学有所成,他们会在完成规定课时的学习之后,把课余时间安排得非常充实,使课余生活变得非常有意义。那么,这些同学的表现就会在宿舍中形成榜样力量,就会有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的出现。对于那些缺乏自制力的同学来说,这种氛围对他们有很好的督促作用。因此,以学生宿舍为基础,以学生寝室为重点,建设良好宿舍文化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需要。

四、宿舍文化建设的措施

1、加强宿舍管理队伍建设。搞好宿舍文化建设领导是关键,领导对宿舍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如何,宿舍文化管理队伍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宿舍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首先要增强领导的责任感和鲜明的政治态度,其次,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另外,要选拔有责任心,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同志对宿舍文化建设进行指导。

2、抓好宿舍环境卫生,为宿舍文化建设奠定基础。要建设宿舍文化,首先以宿舍卫生为突破口,打好宿舍文化建设的基础。建立“宿舍卫生值日制度”、“卫生检查制度”,并把量化了的宿舍卫生状况与优秀学生干部评比、学生奖学金评定、优秀班集体的评比相挂钩,调动学生干部的内在模范潜力,在同学还没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情况下,起到辅助制约作用。其次,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主要检查床下面、卫生间地面、墙壁和卫生死角等,并指导他们进行卫生打扫和保洁。平时要督促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而有力地推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开展。

3、加强协同配合,提高共管意识。宿舍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综合治理,齐抓共管是搞好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党、政、群、团一齐抓,定期检查,层层落实,各方面要从起居作息,组织纪律,道德规范及思想文化意识和政治觉悟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行政部门要把宿舍文化建设的“硬件工作抓好,责任到位,一抓到底”。

4、举办全方位,多层次文化节活动。有组织地举办“宿舍文化与大学生成才”征文比赛,“温馨之家”宿舍美化设计,舍标设计大赛,宿舍手工艺品制作大赛,宿舍舍歌大赛,宿舍自创曲艺大赛,宿舍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竞赛等。这对于活跃宿舍文化,形成健康文明的宿舍风气,陶冶个体情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树立榜样以点带面。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学校要抓好宿舍文化建设标兵班,班级要抓好宿舍文化建设标兵宿舍,让大家学有榜样,学有目标,以点带面,共同提高。

五、总结

总之,宿舍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重要场所。和谐校园首先应从和谐宿舍做起,我们必须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好的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李华香.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调查[J].青年.

[2]郭俊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能力培养问题[J].陕西教育2005.10.

第5篇: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__电网公司“两会”精神。不但自己要带头学习,还要组织广大党员和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通过各种形式,把会议精神尽快传达到班组、职工,用会议精神统一全体党员、职工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抓好党支部的各项工作。

二、继续抓好“五好”党支部建设和“六先”党员先进性工程等工作,我要紧密地与党支部其他成员一道认认真真地开展好党支部的基础管理工作。从建立健全党支部的工作标准、实施方案、制度完善、各种资料的整理、归类等本文来源:文秘站 ,在发展党员、缴纳党费、党员民主评议、上党课、团支部工作、工会工作、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等方面都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上台阶。

三、我在抓好党支部的日常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落实局党委“12345” 党建特色政工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党建特色政工活动,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落到实处,。

今年,检修所、市郊局、__局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为《抓好班组文化建设、争创明星班组》和《提高写作能力、我为企业添彩》为主题的党建特色政工活动,结合电网实际,加强班组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班组职工对企业的认同,增强内部凝聚力。加强班组文化建设,统一班员思想认识,缓解基层班员的压力,塑造充满活力的企业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开展新闻宣传报道竞赛活动,进一步搞好新闻宣传报道,交流经验,宣传典型,鼓舞士气,促进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掀起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闻写作和新闻摄影知识的热潮,进一步促进职工写作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树立电力企业良好的形象和展示电力职工风采,做到内鼓士气、外树形象、激发活力、促进新闻宣传工作上台阶。

四、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要积极参加和组织职工参加我局的各种有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廉洁自律方面的学习讲座、征文和知识答题等。同时我要在工作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能以权谋利、用职务影响收受单位和个人的礼品和有价证券,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第6篇: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2010年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合作启动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项目。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名校品牌建设是此次合作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为期3年(2010年-2013年)。共有8所学校参与此项目,包括北京市京源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学校、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北路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北京市石景山区师范附属幼儿园、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其中,5所中小学由教育管理学院负责,2所幼儿园由学前教育研究所负责,1所职业高中由职业教育研究所负责。

实施该项目的目的是在专家的专业引领和技术支持下,改进学校管理和教学,组建学校自主联合的发展协作体,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打造5~8所学校品牌,带动其他学校发展,整体提升石景山区域教育质量。

项目实施的思路

学校品牌建设项目的实施采取大学—政府—学校三方合作模式,组成项目团队,各司其职,共同推动项目实施。由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负责协调和监督项目实施进程和效果。大学指定专家对接学校,实行项目校专家负责制,专家定期下校,调研诊断学校问题,与学校沟通协作,拟定改进方案。学校组成相应项目工作团队,协助学校调研、研讨和相关改进方案的落实,组织和激励教师参与项目实施。学校是自身发展的主导者,专家是学校的合作伙伴,在理论逻辑上专家是梳理者、提炼者、文本规范者;实践逻辑上专家是观察者、咨询者和建议者。

学校特色和品牌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学校竞争力的本质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竞争力,而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因此,品牌学校建设项目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品牌建设的突破口,采取学校文化驱动学校发展的模式,我们简称为“学校文化驱动模型”,以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全面梳理办学历史和办学思想,寻找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体现学校的价值追求。当然,文化建设是在高度契合与符合绿色教育理念“尊重、持续、和谐、适度发展”的基础上展开的,以营造促进学生健康和快乐成长的文化环境。

项目实施采取“全面展开,重点突破,分步推进”的方式,以一学期一个主题的方式,逐渐推进项目校品牌建设。

项目团队构成

品牌学校建设以“行政支持,专业引领,学校自主发展”为原则,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项目工作团队。整个团队由四个不同的群体组成,一是北京师范大学的项目专家组,主要是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从事学校管理改进的专家学者,以及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团队首席专家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鲍传友。二是石景山教委行政支持团队,由教委主任叶向红带领教委相关人员随同专家一起下校指导,协调相关工作。三是咨询团队。除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教师以外,还聘请了教育学部其他学院和研究中心在学校改进领域有比较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并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的国际交流平台,聘请了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学者到校一起下校研讨。四是学校项目组,由校长担任项目组组长,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学校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团队,与专家和教育行政工作团队一起研讨交流,落实工作方案。

项目管理与运作

为了确保项目实施效果,项目组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和运作机制,重视过程管理,强化各方责任。项目正式启动前,教育管理学院采取教师自愿报名的方式组建了石景山绿色教育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小组,由教育管理学院负责人担任项目组组长,全面负责项目实施。项目校实行“一校一专家”。

工作方式

实行团队合作和个体工作相结合,每所项目学校由一个大学专家担当固定的项目联系人,学校每个阶段的焦点主题诊断和研讨以专家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这个小组包括项目学校校长和教委负责这个项目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工作机制

第一,项目学校成立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项目由联系人协调,学校校长亲自负责,学校至少3人加入小组负责该学校项目整体策划、实施和推进工作。

第二,专家小组工作日制度。采取集体研讨形式,针对每个焦点问题,专家团体(包含校长)集体下校工作,到每个学校现场工作1天,进行研讨式评估,分五个环节:课堂观察、校园观察、五组访谈、校长汇报、专家头脑风暴。

第三,专家个体工作制度。要求大学联系人每学期至少5次单独到自己负责的学校;每次任务明确,讨论和检查工作进程,修订不当之处,并和学校沟通好下次去的时间和任务。

第四,研究生辅助制度。项目组专家全部是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导师,每人每次带1名研究生或根据需要单独去学校执行任务。

第五,信息管理制度。所有工作过程和协作过程有文字、图片等记录,在网站上公布适当内容。定期制作学校文化建设项目简报,简报有文字版和电子版。各校负责信息收集,由各校研究生负责处理,学校协助。

第六,三方双反馈制度。每个学校是一个项目小组,5~8个项目组构成整个项目大组。项目小组每月至少1次全体会议。大组会议由教委参加并进行人员召集和会议组织。配合工作日制度,当天有专家口头反馈汇报,之后需要形成学校文化发展状态评估报告,最终三方坐在一起召开反馈会,大学联系人进行正式的书面反馈与汇报。

项目举措

一所优秀的学校不仅要有精良的教学设备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更需要有卓越的办学品质,能够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氛围。品牌学校建设项目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文化建设统领学校工作,全面推动学校改进,简称为“文化驱动”模型。

项目组将学校文化界定为学校成员所认同的符号系统,包括办学理念、规章制度、仪式行为、物质环境等。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学校个性特色相融合的一种组织文化,包括四个层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的共享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理念系统,包括核心价值观、育人目标、学校发展目标、校训校歌、学校标识。学校制度文化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学校行为文化指学校成员的共同遵守的规则和共享行为,包括领导与管理者行为文化、教师行为文化和学生行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载体,包括学校建筑、楼道与办公室教室、人文景观、文化场所等。项目学校文化建设以上述四个方面作为变量进行实践,将工作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并分阶段推进。

学校文化状态评估。这是品牌学校建设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对学校文化发展状态进行诊断与评估,完整把握学校文化建设情况。专家采用团队工作的方式,集体下校调研,发放问卷、访谈、课堂观察、召开研讨会等,并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收集相关利益者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成员,对学校的看法和建议。专家组根据各方意见,运用SWOT分析的方式全面梳理学校办学思想,总结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撰写学校文化状态评估报告,并及时反馈到学校。

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学校品牌建设的第二阶段是帮助学校策划文化建设思路,专家组根据学校前期调研情况,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学生特点和需求、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专家组为学校量身定做一套文化建设方案,包括学校文化理念体系、学校环境的改造、特色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改进、学生活动和学校管理结构与制度设计等。不仅要体现教育本质的要求,更要彰显绿色教育的理念。

学校文化建设实践推进。这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实施阶段,主要是在学校办学理念体系指引下,项目专家与学校一起设计或完善学校文化特色项目。由专家组指导学校分步落实文化建设方案的一些设想,并在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与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一起做研究,帮助学校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过去的两年里,学校品牌建设小组先后下校百余次,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校园文化、校本课程、教学方式和管理制度,做了大量的研讨和指导工作。围绕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同时,指导教师做行动研究,推进学校文化进课堂,使课堂教学彰显绿色教育理念。

学校文化实践总结与提升。品牌学校建设的目标不仅是帮助学校梳理办学思想和提高学校办学品位,而且要努力推出一批能在北京市乃至全国产生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典型案例。项目组专家将和项目校一起总结和梳理学校办学思想和文化建设的经验,凝练和彰显学校特色。同时,通过学校文化建设研讨会促进项目校之间、区域内校际之间,以及跨区域的交流分享。项目实施以来,项目校先后与沈阳市、齐齐哈尔市、石家庄市、广州市和贵州盘县等地区的校长和教师进行了交流。项目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得到了同行们的高度认可,并对这些地区的学校产生了较大影响。

项目取得的成效

项目实施两年来,各项目校围绕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无论是校园环境建设,还是课程与教学都发生了一些实质性变化。项目校不仅贡献了大量的行动研究成果,还贡献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项目组向项目学校提交了问卷分析报告6份、学校文化发展状态评估报告6份、学校文化建设方案6份、项目活动简报汇编3本、指导校长研究选题6项、指导教师撰写了大量的行动研究论文。当然,作为一项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项目,目的并不仅止于文字成果的产出,而在于学校内部管理和教学的改进,体现在以下几点。

项目学校的办学方向进一步明确。在项目组充分调研和广泛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各项目校系统总结学校办学经验、学校的优势、劣势,对学校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找到了学校工作的突破口,使学校整体工作思路更加明确。

项目学校的文化理念系统更加完善。文化建设是品牌学校建设的抓手和落脚点。项目组专家从梳理学校办学传统和办学思想入手,帮助学校清理文化脉络,提炼文化要素,使各项目校的文化要素更加鲜明和具有个性。比如,京源学校的“求真尚美,明德至善”、爱乐学校的“爱育智识,乐纳人生”、古城二小的“微笑伴我成长”、杨庄中学的“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励耘实验学校的“励精图治、勤奋耕耘”、八角北路小学的“展灵动之翼,铸精彩人生”。

第7篇: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林类高校;机关文化;创业型大学;需要层次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10-03

一、机关文化的概念及特点

高校机关是师生员工按照学校战略目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业服务、文化传承)和高校类别而构建起来的,有序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系统的社会组织(或社会共同体)。作为一种社会组织,高校机关有自身特殊的环境条件、文化传统和道德判断,从而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传统和意识形态(如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有自己独特的组织文化。所谓高校机关文化是指一所特定类型的高校机关在其长期的办学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并为本校机关大部分干部职工普遍认可和遵循,且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换句话说,机关文化就是一所高校机关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由广大机关干部职工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机关理念、体制、机制系列复合体,是引导激励和规范机关干部职工行为的精神文化、管理文化和行为文化,它对于推动机关管理和机关干部职工队伍建设具有导向、凝聚、激励、规范等作用,对内具有凝聚人心、对外具有展示形象的重要功能。

二、农林类高校机关文化特点

农林类高校机关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高教文化的共同属性,也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浙江农林大学在56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精神,并在此精神指引下形成了“执着、顽强、奋斗、超越”的机关文化。

(一)独特性

农林类高校机关文化都有自身鲜明的组织文化和区域文化特性,这不仅是地域文化、乡土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行业文化特点所影响和决定的,更是独特的办学历史和办学实践所决定的。一般来讲,农林类高校多建在远离省会城市的地区(市郊、地级市、县级市等)办学,这为农林类高校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以及大学文化的传播带来更多便利,便于农林类高校将各自的“科研论文写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1]。

(二)稳定性

农林类高校机关文化是广大干部职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创造、传承并享用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文化。它一旦产生就会伴随农林类高校机关干部职工的日常工作、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并成为农林类高校机关干部职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它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会因组织机构的改变、战略目标的转移而发生剧烈变化,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形塑、教化和规范着后加入的人员。

(三)发展性

作为新时期先进文化的享用者、创造者和传播者,特别是在当前高等教育千帆竞发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农林类高校注意吸收和借鉴其他组织(党政机关、“211”高校、“985”高校及国外知名高校)优秀文化,不断扬弃和改革,重新塑造和设计科学健康、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机关文化,并顺应时代潮流和要求不断融合世界上最新文明成果,不断充实自我,形成与历史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机关文化现象。

三、农林类高校机关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建设现状

机关文化是农林类高校校园文化以及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农林类高校教育教学观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农林类高校机关文化既体现在农林类高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上,体现在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体现在农林类高校为保证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一系列制度、措施、方法上,同时,还融汇在农林类高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之中,凝固在农林类高校特定的环境景物之上,浸润进农林类高校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头脑和心灵。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以来,农林类高校充分结合各自的建设和发展实际,力图通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各个环节,农林类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各个层面,以及农林类高校机关设施的各个细节,通过长期的积淀、选择、凝聚,表达和体现农林类高校的核心价值取向,传承和弘扬农林类高校战略发展目标和精神追求。以正在建设创业型大学的浙江农林大学为例:近年来在深入推进新一轮校内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中,学校顺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更是强化了机关职能和作风建设,并提出以推行二级管理为基础,以和谐竞争为特征,逐步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适合各自校情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具有农林类高校特色的管理制度:一是构建“和谐”的管理体制,即构建现代大学制度框架,推行校院二级管理,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同时,秉承学术自由理念,明晰行政与学术关系,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学术生态环境,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学科文化,理顺和协调行政与学术、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二是突出“竞争”的运行机制,即根据农林类高校的各自战略发展目标,创造倡导竞争、鼓励竞争的制度环境和学科文化,实现全员竞聘,有序竞争,形成合力,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和谐发展。

第8篇: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关健词]和谐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价值观体系 科学发展观

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的需求。近年来我市一直把建设农村和谐文化、推进农村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走出了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结合本市实际的农村文化建设之路,为全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本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推进农村全面发展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本市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几年来,全市文化建设出现了以城促乡、以市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可喜局面。一是市域文化建设率先取得了新进展。2005年获得了省级“文化先进市”的称号。二是民族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保护取得了新成效。经过几年的努力,共普查公布了省级民族民间保护名录4项、市级41项。三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呈现出群星璀璨的良好态势。几年来,群众性文化活动方兴未艾,近三年参与的群众就达12多万人次,开展重大节庆活动150场,组织民族民间艺术活动1l场,举办各类文艺展览26场,免费放映电影440多场。同时,在全市广大农村依托老年协会等群众性组织,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活动更是开展得有声有色,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老年表演队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发挥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作用。四是不断推出文艺精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出的《华溪春潮》、《丽州之夏》、《企业职工艺术节》、《新永康人》等大型载体和《十八蝴碟》、《九狮图》等一些精品剧目,为本市赢得了荣誉,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五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

2.实施新农村文明创建工程,和谐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具体到农村就是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一是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2005年推出的“十个示范,百村整治”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新一轮的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已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觉悟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小康文明村创建,促进和谐乡村建设取得十分明显的成效,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二是以“三清四改”为重点全市卫生大整治,并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农村的文明整洁水平大大提高。三是农村文化活动设施迅速增加,有30%的农村修建了室内外活动场地,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几年来,全市有近350个村的村容村貌、农户家庭面貌、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有了极大的变化,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产业结构的调整趋于合理,学校、卫生所(室)和文化室等社会文化事业发展较快,促进了村里道德体系的建立完善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走出了一条以文明创建促进思想道德和谐的新路子。

二、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启示

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无论是从农民本身,还是从农村社会来看,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在思想政治、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等三个方面,给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以诸多启示。

一是在政治思想层面要突出先进文化的本质。农村的和谐文化建设要取得实质性成效,必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要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本市实施“文化名市”战略和“文明创建”、“生态村庄”工程,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就是用先进文化引领农村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先进文化的本质所决定的。

二是在人文精神层面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征。生活在农村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交相发展的新时代农民,无论文化积淀如何,都应该有具备自身特点的符合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潮流的人文精神追求,都应该表现出人类美好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

三是在社会价值观体系层面突出个体发展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共同理想。重建新时期农村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是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形成了符合当今农村发展要求的社会价值观体系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引导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达到促进社会进化和社会教化的目的。

三、努力推进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1.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构建和谐文化的思想共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重点抓好三项教育:一是开展坚持共同理想教育。二是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三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讲道德、有觉悟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积极培育农村文明道德新风尚。

2.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努力改变农村文化建设落后的面貌。发展农村和谐文化重在建设。我市制定和实施的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的目标任务:就是以建设和谐农村文化为总目标,以“村庄整治”工程为助推,以创建省、市“东海文化明珠”、“文化示范村”为龙头、广泛实施农村文化建设工程。到2010年,全市90%的乡镇和行政村完成文化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乡镇、街道有比较完善文化站,村村有基本文体设施,构建覆盖全市农村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农村文化体育队伍不断壮大,农村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群众参与文体活动蔚然成风,农村文化呈现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使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3.加强考核,严格奖惩。要建立科学的经济、文化体制考核机制,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市、乡镇、村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把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和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未完成文化建设基础工程的村不能通过考评验收。健全制度,长效管理,要制订一套能切实保证各级文化阵地正常开展活动的管理制度,并落实专人负责,提高文化阵地的利用率。市、乡镇要经常组织开展辖区内乡镇、行政村参加的文体活动和对外文体交流活动,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帮助基层培养业务骨干,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第9篇:行政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县域文化;人才困局;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柳素平,中原工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河南 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2-0113-03

一、缘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提上日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文化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文化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张,群众的文化鉴赏水平和文化消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些问题存在根源多在基层,在县域文化建设层面。

所谓县域文化,是与县域行政、县域经济并列的一个概念,指生活在特定县域的人们创造和享受的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文化总和。其内涵包括价值取向和观念形态、民俗风情和群众艺术、大众文化生活及文化基础设施、公益文化事业、大众文化产业等等。自秦汉实行郡县制以来,县级区划是我国最稳定的行政单位。县作为我国基本的行政单元和经济文化单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在特定的县域之内,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文化。

因此可以说,县域文化是我国整体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其意义重大。县域文化是民族文化、国家文化的基石,文化建设中,县域文化建设是最基本的依托,建设好各个县域文化,才能支撑烘托起国家整体文化建设。可以说建设好县域文化是解决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

然而,我国县域文化与整体文化建设相比,发展却是比较缓慢的。县域文化在许多方面仍然落后,如相当一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不高,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消费层次和消费支出较低,文化产业薄弱单一,尤其是文化人才严重匮乏。人才问题又是制约其它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人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人才的缺乏是县域文化建设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本文拟就县域文化建设的人才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县域文化建设存在的人才困局,提出破解文化建设人才困局的具体措施,以期给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二、县域文化建设中人才困局之表现

概括地说,县域文化建设人才主要有四类:高层次人才、特色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基础人才。高层次人才主要指具有文化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在所属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特色人才是指从事某一特殊领域、有着独特文化技能、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专业技术人才是指有一定的职称和学历、专门从事文化管理、策划、创作、演出的人员,是文化部门和文化团体的骨干力量;基础人才是指活跃在民间各个地区、各个领域以生产生活为主兼职从事各类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的文化艺人,如民间的唢呐队、歌舞团、戏曲剧团等。在这四类县域文化建设人才中,分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匮乏问题,主要表现在:高层次人才十分缺乏,在各类县域文化机构、单位、团体中,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奇少;特色人才青黄不接,民间艺人由于收入不高,其绝技很少再向下流传,年龄偏老化,缺乏后继年轻人;专业人才技术比重较低,职称结构不合理,高、中级职称技术人才占比例过少;基础人才逐渐萎缩,他们多随农民工一起流入城市,打工挣钱以济家庭之用。县域文化发展层次不同,但在各地普遍存在人才流失、素质偏低、后继力量不强等问题。

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目前县域文化建设普遍面临的困局。以县域文化建设的骨干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为例,据2008年文化统计年鉴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国各类文化单位、机构从业人员有195.63万人,而县级的文化单位中,县剧团从业人员5.4万,中级职称者9948人,占总人数18.3%;高级职称者1645人,占总人数3%;县级艺术表演场所878个,从业人员1.3万人,中级职称1186人,占总人数8.8%;高级职称278人,占总人数2.1%。全国县级图书馆共有从业人员2.96万人,中级职称7839人,占总人数26.2%;高级职称999人,占总人数3.4%。县级文化单位从业人数加起来不过9.66万人,不到全国总数的5%,而在这5%中,高级职称仅有2922人,平均每个县只有一个,中级职称也不过18973人,仅占县级单位文化人员的19%,占全国总人员的0.9%。通过这些数字分析,同全国比起来,县域文化建设人才所占比例微乎其微,职称结构更不合理,充分体现了人才严重匮乏、高级人才奇缺的局面。

三、解决人才困局之措施

解决县域文化人才困局的关键举措就是挽救上述四类人才的缺失,分别以不同的政策进行补救。也即:对于高层次人才主要以引进为主;对于特色人才主要以发掘、保护、培养为主;对于基础人才主要应以培养、鼓励为主;对于专业技术人才应以引进、培养、稳定相结合。

(一)高层次人才,采取引进措施

高层次人才以引进为主。但引进不单单是利用资金高薪诚聘的问题,如果县域文化硬件设施跟不上,缺乏高层次人才的研究基础,即使花重金引进来,还存在一个养得起、留得住的问题。因此要创新引进方式,即变单方面引进为挂职服务,采取双向合作。具体方法就是从高校、科研院所和省市直文化单位中,选派一批高层次文化人才到地方挂职服务。这样不仅解决了高层次人员服务县域文化建设,还保证了他们的研究条件。同时还能在学术机构与地方之间架起桥梁,使文化研究部门的研究工作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底层、贴近实际。同时而且还减轻了县级财政负担。

选派高层次文化人才到地方挂职服务在实践层面具有可行性,这类似于已在全国广泛推行的选派科技副职工作。二十多年来,数以万计的科技副职服务于地方,他们在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引进实用技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壮大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科技副职作为科研机构与地方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相脱节的状况。鉴于此,选派高层次文化人才挂职到各县地,也必然是可行的。

选派高层次文化人才到地方挂职服务在理论层面也具有必要性。当今社会,学术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与现实脱节的大背景下,文化研究与群众文化需求、与文化建设的目标之间有失吻合,一方面,每年出版文化方面的专著、发表的论文、结题的项目累积如山,另一方面地方群众文化需求的提高、文化建设的策划却苦于出路无门。为

了解决学术机构难觅文化研究素材,地方县市缺少文化建设抓手的问题,急需有个能在学术机构与地方之间起桥梁、纽带作用的政策安排,选派高层次文化人才到地方挂职服务便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至于具体的选派形式可以采取多样性,不仅可以挂实职,如副县长、副市长、副乡(镇)长等,也可以以文化顾问、文化特派员的形式服务地方。选派人的目的性也要明确,将高层次人员具体研究领域与地方文化建设需求挂钩。针对不同县域的不同文化建设需要,因地制宜选派相应领域内具有专长的人前去服务。

(二)特色人才,以发掘、保护、培养为主

特色人才在县域文化建设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很多特色人才身怀的绝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稀有珍品,也是富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县域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一旦失去继承人,使该种文化断层或者灭绝,令人痛惜。但目前随着老一辈民间艺人的相继辞世,县域特色文化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所以对于特色人才队伍,也应该不断扩建,其方法就发掘、保护仍在世的民间艺人,培养传承人:

1.做好民间艺人的普查工作。民间艺人普遍生存在社会底层,长期默默无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方式承传的传统技艺濒临消亡,普查工作尤为重要。抽调专门人员踏遍县域,深入乡镇,走村串户访问民间艺人,搜集口述档案;鼓励单位和个人推荐特色文化人才,摸清民间艺人的分布和现状等等,均不失为发掘民间艺人的好方法。将县域内的民间艺人统计出来,然后建立民间艺人档案,录入资料库并定期随访,关心其发展情况。

2.提高民间艺人的待遇。这是保护民间艺人的最好措施。民间艺人大多没有工作单位,既无退休金,又较少社会保险,抵御生活风险能力低;民间艺人社会地位较低,许多民间艺人连评定职称都是奢望。这种情况下,单凭兴趣而无物质保证很难形成民间艺人的庞大队伍。解决好这一问题具体方法有:首先,建立民间艺人保障机制,对特色文化人才予以补贴、鼓励、奖励措施,使民间艺人在艺术追求上多创成绩。其次,创造条件搭建民间艺人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加其演出或展出收入,加大对民间艺人的宣传推介力度,提升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再次,鼓励和帮助民间艺人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争取更多的资金来源和更大的知名度。最后还要打破条条框框给民间艺人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并对其中的优秀人才授予一定的称号。

3.加强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培养工作。提高了民间艺人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就为传承人的培养打下了基础。师徒相传是传承的较好方式,鼓励子承父业,因为孩子自幼生活在艺术环境中,并可能有相似的艺术遗传基因,更容易成才;还可以组织民间艺人走进课堂和授艺场所,及时发现好苗子,保证民间艺术的传承后继有人、生生不息。

(三)专业技术人才,以引进、培养和稳定为主

专业技术人才是县域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但目前却存在冗员过多、专业文化人才比例较低、待遇不高、流失严重等问题。加强县域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应以引进、培养、稳定相结合。同时还要精减冗员。

改变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低状态就要制定队伍建设规划,对不同种类和需求程度不同的文化人才采取不同的培养、引进、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优秀文化人才到县域创业。培养,主要针对发展县域文化紧缺的各类专业人才,如文化创意、动漫、网络、电子出版等新兴技术人才和生产销售人才,通过高层次人才“传、帮、带”,本地文化学校教育培养,高等院校委托培养,到省市文化部门进修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培养一批青年骨干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县域文化的中坚力量;引进,即围绕培育发展县域文化,研究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重点加大对文艺编导、文艺创作、文化经营管理等文化创造者的引进力度;稳定和激励,切实关心、帮助和解决专业文化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待遇,稳定人心,可设立县域文化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文化人才奖励体系。同时保持政策的统一性、连续性和稳定性,调动文化专业人才扎根基层长期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地方政府既要敢于精减冗员,取消那些妨碍人才引进和成长的地方性政策,给专业技术人员腾出位置,又要为这些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长期以来,一些事业性文化部门成了安置就业的场所,存在大比例的非专业人员。只有下决心精减冗员,全面建立和推行全员聘用制度、竞争上岗制度,才能促进流动、吸引专业技术人员的加入。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必要条件,包括公平竞争的人才选任机制、开放式的县域文化人才市场以及合理的分配制度,这些对于优秀人才的建设、对于人才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突出人力资本作用、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的积极性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四)基础人才方面,以培训、培养为主

基础文化人才活跃于最基层,数量巨大,只能以当地培养培训为主。一要深入基层培训文化人才,派出有文艺才干的文化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培训和辅导,帮助基层成立文化团体,扩大县域文化队伍。二要给基层文化人才创造经常交流学习和观摩的机会,请知名专家现场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三要创办一些业余文艺学校,大力培养基础文化人才,并支持和鼓励现有人才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四要依托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以及国家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传播渠道,建立基础文化人才培训网络,不断提高基础文化人才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湖北县城文化调查[J].江汉论坛,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