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霜降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本文针对上海轨道交通M8线延吉中路站基底为淤泥质粘土的特点,对该工程采用的双液注浆地基加固工艺进行研究和总结,并对双液注浆施工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地基加固 ;注浆工艺;技术
一、引言
地基加固是软土基坑工程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加固地层改变软弱土层的土体结构以提高土体强度,增强基坑的整体抗失稳(滑移和隆起)能力,使被动土的抗力增加,减少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变形,有利于对环境的保护。但是加固过程中若方法不当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
本文就淤泥质粘土地质条件下,对双液注浆加固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及其加固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类似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提供借鉴。
二、概述
1、工程概况
上海轨道交通M8线延吉中路站位于营口路地下,两侧为密集的居民商住区。车站围护结构设计为800mm厚地下连续墙,标准段开挖深度为14.52m,端头井为15.97~16.91m,采用明挖法施工。
本工程地基均属第四系河口~滨海浅海相沉积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及砂土组成。在施工范围内,各沉积地层厚度、成份、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各项指标大致趋同,总体上呈现地面下3.0m为杂填土;3.0m~8.0m之间主要以饱和粉性砂土夹粘土为主,呈松散性,稳定性差,土质不均匀;8.0m以下均为饱和状态淤泥质粘性土层,局部夹少量薄层粉细砂及贝壳屑,具有高灵敏度、高含水量及弱渗透性的特点,车站地基土属中~高压缩性软弱土层。车站底板位于④层的灰色淤泥质粘土内,该土层超孔隙水压力为390kpa,平均静力触探Ps值为0.58Mpa,呈饱和、流塑状态,属高压缩性土,土质较均匀。详见表一。
2、地基加固设计
车站底板位于第④层淤泥质粘土层内,根据地质情况为保证施工安全,在距房屋小于10m的1~5轴、43~46轴、52~60轴段及两端头井内采用抽条、分层、快凝、双液注浆加固,加固后土体强度指标Ps≥1.2Mpa,注浆加固土体深度为基坑底面以下3.0m;对端头井转折角处因斜撑反力造成的基坑外大抗力被动区也采用双液注浆进行加固,加固深度为原地面下2m至基坑底面以下3m。详见图一。
三、主要施工工艺
㈠工艺原理及注浆工艺
1、工艺原理
软土地基注浆加固的实质是利用气压或液压,把能固化的浆液注入土层中的裂缝或孔隙,以强度高的浆液固化体加强土层并挤密原土,以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质,从而提高其地基承载能力和抗隆起稳定性。
2、注浆工艺
注浆工艺可分为渗入性注浆、劈裂注浆、压密注浆和电动化学注浆等,本工程采用劈裂注浆工艺。
3、施工设计
标准段基坑内抽条加固幅有效范围长17.2m、宽3.0m,注浆孔孔距1.2m、排距1.0m,钻孔平均深18m;端头井地下连续墙转角处外侧大抗力被动区共布置注浆孔72只,钻孔深度23m;南北端头井基坑内,共布置注浆孔540只,钻孔深23m。详见图二。
㈡工艺流程
本工程的注浆加固施工流程见图三。
㈢设备配备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表三。
㈣工艺参数选定
1、注浆压力:0.1~0.4MPa;
2、注浆流量:15~20L/min;
3、注浆量:根据Ps≥1.2Mpa通过试验确定加固体的双液参量,按加固体的双液参量确定每节注浆量是80L/节(33cm);
4、孔位布置:行距×排距=1.2×1.0m;
5、浆液配比:
A液:水:水泥:膨润土=0.7:1:0.03(70kg水:100kg水泥:3kg膨润土);
B液:350Be’水玻璃:粉煤灰:水=0.25:0.5:0.5(25kg水玻璃:50kg粉煤灰:50kg水)。
㈤主要施工工艺
1、成孔
采用地质钻机或凿岩机预制成孔至地面下6~8米深,然后移走钻机,分节插入注浆管,并用平板振动器将注浆管振冲至设计加固体底面。
2、制浆
根据试验确定的加固体浆液参量,拌浆桶配置A、B双液浆。
3、注浆提升
根据试验确定的每节注浆量分节注浆,然后提升0.33m再注浆,提升至基坑底面注浆结束,拔出注浆管。
施工过程中,根据试验确定的加固体浆液参量确定每节加固体注浆时间,并通过控制注浆时间来控制每孔的注浆量。具体计算式如下:
每节注浆量=行距×排距×节深×20%
每节注浆时间=每节注浆量/注浆流量
每孔注浆量=每节注浆时间×节数
4、主要注浆材料
主要注浆材料见表三。
四、关键技术和难点及应对措施
1、工艺参数的选定
注浆加固区主要位于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内,此土层颗粒细、孔隙小、渗水性低,故采用劈裂法注浆。劈裂注浆用料有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混合浆,本次注浆采用后者,并掺入粉煤灰和膨润土以改善浆液性能。
地基加固注浆孔间距一般为1.0~2.0m,为保证注浆效果,本工程设计为:行距×排距=1.2×1.0m。对粘性土层,注浆压力经验值为0.2~0.3MPa,本工程采用0.1~0.4MPa;浆液充填率为15~20%,本工程取20%;本工程采用分层注浆法,分层厚度0.33m,每节(层)注浆量:Q=1.2×1.0×0.33×20%=0.792m3/节≈80L/节。
根据以上注浆工艺参数,在正式施工前,在车站北端注浆加固区选取有代表性地质的区域,分2组,每组2个钻孔,进行现场注浆实验。在注浆结束28天后,对加固地层进行静力触探试验,检测结果见表四和图四。
由上表可见,土层经加固后其平均Ps值均超过1.2MPa,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由上图可见,对土层加固后:
⑴加固区土体比贯入阻力明显增大,平均值超过设计要求的1.2MPa;
⑵对加固区上部土层有明显的压密作用。
2、注浆加固的均匀性及质量控制
⑴均匀性控制
①注浆开始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注浆一旦开始即连续进行,整个注浆深度范围内注浆加固一次完成避免中断;
②浆体在泵送前筛选过滤,并经过高速搅拌机搅拌均匀后,方可开始压注,并在注浆过程中不停顿地缓慢搅拌;
③每块抽条加固按对称、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
④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值班做好各项施工记录,如有遗漏或不符合要求的钻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⑤加强现场控制,确保孔距及孔深,如因地下障碍等原因不能在设计孔位施工时,则在其周围布置加密孔。
⑵质量控制
①根据设计方案对要施工的钻孔位置进行放样,并进行复核定位,孔位误差不大于3cm;
②开钻前用水准尺校平,保持机身机座平稳、钻机倾斜小于1%,钻进时保持中速,遇硬层时减速慢钻,以防卡钻;
③注浆开始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机具、仪表、管路、材料和水电等的检查及必要的试验,保证注浆连续进行;
④注浆压力为0.1~0.4MPa,一旦超过设计压力,及时拔出注浆芯管,并严格按设计方案将注浆流量控制在15~20L/min;
⑤施工过程中随时抽查浆液配合比和凝固时间,确保浆液质量。
五、效果评价
1、加固效果
⑴静力触探试验
注浆结束28天后,按2%抽检,采用15t静力触探器对加固地层进行检测,检测孔布置于两相邻注浆孔中间,检测结果为强度指标Ps=1.25~1.75Mpa,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
⑵开挖后实地观察
加固30天后,当开挖到加固区时,可见薄片状浆液凝固分布在土体中,呈树根、劈裂状,土体坚实,小型挖机在上方行走时不需铺设道板;凡空隙处与薄弱处均充满浆液的凝固体,但分布无规律,看不出设计图中的条柱状。
⑶地下连续墙的位移变化
未加固地段基坑开挖时地下连续墙的最大位移量一般为6~12cm,加固区一般为5~8cm。可见注浆加固提高了土体的强度,增大了其地基承载系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下连续墙的稳定性。
2、加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注浆加固时会不同程度的引起局部的土体隆起,本工程在对北端头井西侧地下连续墙转角处外侧进行注浆加固时,曾引起加固区附近的煤气管局部上抬,最大上抬量超过了报警值,达到20.10mm。
六、结论
本工程采用双液注浆对基底及端头井转折角处基坑外大抗力被动区进行加固,基本有效地控制了地下连续墙向基坑内的侧向位移和坑底的隆起,保证了围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安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底的施工作业条件。但是局部地段加固效果并不明显,存在一定的不均匀性,而且其在增强土体强度方面效果也不太显著;此外,在注浆加固施工时一般都会造成局部土体隆起,有可能会危及附近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等的安全。
“双十一”,大战临近
每年一度的“双十一”大战,表面上是天猫、京东等电商之间的价格大战,实质上却是各大快递企业的一场“炼狱”。“双十一”好比春运,大家集中在一段时间坐车回家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家集中在一段时间网上购物,自然也给物流带来了巨大压力。“双十一”带来的物流爆仓历史由来已久,到现在物流水平一再提高,但改善依旧有限。毕竟越来越多的电商加入了这个促销节日,带来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有经验的买家大都对“双十一”的物流心有余悸。毕竟,从备货角度而言,不论是平台还是商家,时间上的弹性理论上是无限的,但对于快递企业而言,送货的时间底线却几乎是刚性的,如果稍微晚一些,就极有可能连带着平台和商家,获得“差评”如潮。伴随着巨大交易量的产生,物流速度变成影响客户服务满意度的最大短板。影响物流速度的因素涉及仓储、运输及配送等一系列供应链行为,所以现在各大电商“双十一”竞争的本质其实是供应链的竞争。供应链概念将物流的概念进一步延伸,是一体化物流管理理念。其要求企业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考虑自己的物流运作,要综合考虑供应商、客户及其他相关者,致力于提升整体供应链的效率,而非仅仅物流效率。所以“双十一”物流的竞争也不仅仅是快递公司之间比拼,还是销售企业从生产到销售到配送环节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的竞争。每一年“双十一”的高交易量对于电商物流系统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也促使行业不断进行业务效率升级,将为供应链行业带来发展动力及契机。
每年“双十一”前夕,快递行业都会采取各种应对措施。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快递协会2016年“双十一”快递服务动员会上,菜鸟网络就推出了应对“双十一”期间的大数据产品。菜鸟网络CTO王文彬更表示,今年是“双十一”物流“升级之年”,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是今年菜鸟的重要工作。“每年“双十一”的量,就是第二年平常的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包裹业务局徐文涛副处长表示,“双十一”既是我们的挑战,也是我们的机遇。”
目前各大物流业各方已经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好了准备。菜鸟网络根据自有的预测方法和工具,已经对各主要网点和分拨中心的投递量进行了提前预测,并在此基础上对人员、车辆等做了准备。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运能的调配上也做了精心准备,对主要运输线路进行提前安排,“双十一”期间会大幅裁减中转环节,能够直发的都采用直发模式:一方面提升效率;另外一方面,在生产方面给予保证。除了新开直达线路外,EMS网运部副总经理姜涛还提及,在人员储备上,会有万级的人员补充,邮航飞机也会增加航线。在模式和运作方面进行改进后,在菜鸟的落地配方面,今年的效率会更高。中通快递营运副总裁倪根炎也表示,智能分单大幅度提高了末端分检效率,智能发货引擎也会有效调节发往各地快件的平衡,商家聚单直发减少了转运环节,可以减少重复低效的劳动。
行业巨头痛并快乐
尽管“双十一”对快递企业而言,堪称是一场痛苦的高强度拉练,但快递企业也由此赚得盘满钵满。在今年的“双十一”重担再度施压之前,过往的辛苦已经提前获得超额回报。
10月11日晚,鼎泰新材公告称,被顺丰借壳一事已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顺丰此次借壳上市共募资80亿元,主要用于中转场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冷运设备采购等,以进一步提升快递主业的服务。10月12日,鼎泰新材以涨停开盘,股价再创近期新高。
几乎在同一时间,中通快递赴纳斯达克IPO招股说明书细节曝光,中通快递拟融资15亿美元,主要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以扩大分拣能力;用于购买更多的车辆,以加强长途运输能力;同时还将用于信息技术系统的提升和潜在战略交易的投资。市场份额最高的圆通快递,在“双十一”大战中任务也是最重。如今,拥有阿里背景的圆通快递,借壳大杨创世几成定局,日前,即将成为“快递第一股”的大杨创世连续两个涨停,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同样,韵达快递借壳的新海股份也于日前创出历史新高,申通快递借壳的艾迪西则创出近期新高。在业界看来,“双十一”电商大促和登陆资本市场,既是快递企业的两个重要大考,同时也将烤出两块巨大的蛋糕。
物流股受追捧
有分析人士日前表示,去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而按照此前销售的增长速度,今年“双十一”维持在千亿以上将毫无悬念。目前电子商务已从单纯带动增量开始影响和带动存量,形成了万亿级别的生态系统,行业的变革也在加剧,此类题材的潜力依然巨大。
在众多有望受益于“双十一”的板块中,物流板块在昨日异军突起,领涨相关概念。截至收盘,拟被申通快递借壳的艾迪西、拟被韵达快递借壳的新海股份均在尾盘涨停,拟更名为圆通速递的大杨创世也在前一日涨停之后再度冲击涨停,最终涨幅达到9.89%,除此之外,物流板块的其他个股中,怡亚通涨停,普路通大涨5.85%,长江投资、澳洋顺昌涨幅也均在4%以上。对于昨日快递股的集体强势,分析人士表示,“双十一”的到来,将为合作电商带来销量的快速增长,也将大幅提升快递包裹量,快递物流行业受益明显,加之节后大盘走好,也让资金具备较大的做多动能。
题材仍将发酵
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诗是语言的艺术,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美。古诗教学就是要试着让孩子在吟诵诗歌的过程中去品味诗的语言,引导和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将美育融入古诗教学中。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写法,如何让学生明白比喻的好处,为什么要这样比喻,我并不急着向学生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多读几遍:“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学生读过后,已能大致读懂诗句了。我就问学生从第一句诗中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1“:云很黑,快要下雨了。”师“:很黑,像什么?”生2:“像墨汁。”师:“还有谁要补充?”生3“:乌云在翻滚。”师“:像什么?”生4:“像打翻在纸上滚动的墨汁。”其实说到这里学生已能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并且知道这里诗人用了比喻的写法。那么接着我就要让学生去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于是我故意得意地篡改诗句:黑云如煤未遮山。听到我篡改的诗句,学生们不禁笑了起来,我趁机问他们为什么笑?有个学生就对我说,太丑了。这个“丑”字给了我灵感,在孩子们心中文字也有丑和美?那么什么是美的呢?于是我接着问“:那你们觉得苏轼的语言美吗?为什么呢?”生1“:墨汁在宣纸上会化开来,会留下很多花纹,而云行走得很快时就像在天空上化开来一样。”生2“:墨汁给人流动的感觉。”生3“:快下雨前,乌云会在天上翻滚,是动的,而墨汁不小心打翻的话也会在纸上滚动。”……说到这里,其实孩子们早就找到了乌云翻滚与打翻的墨汁之间的相同的质感。当我再次请他们吟诵这句诗时,暴雨来临前的壮观“跃然声中”。我的篡改给了孩子们一个比较,在比较中,他们有了自己的感悟,在品读诗歌语言的过程中,一幅暴雨来临前壮观的场面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
二、感悟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中的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感悟诗歌的意境其实就是感悟诗歌中由景营造出的那份情,诗人用来表达情的景象就是我们说的意象。引导学生去体味诗中蕴藏的那份情,对意象的把握是十分重要的。教授张继的《枫桥夜泊》时,我问孩子们:“在客船上张继都看到听到了什么?”生1“:月亮落下在哀婉的古筝中。”师“:你能描述一下那是怎样的一轮月亮吗?”生1“:清冷的。”师“:张继还看到或听到了什么?”生2:“乌鸦在啼叫。”师“:那是怎样的叫声?”生3:“哀怨的。”生4:“悲伤的。”师“:还看到了什么?”生5:“渔火。”师“:那是怎样的渔火?”生6“:幽暗的。”生7“:忽明忽暗,若隐若现的。”……在提问中,诗歌中的意象一个个映入学生的眼中:惨白的月亮,凄清的乌啼,孤孑的江枫,忽明忽暗的渔火。学生已能从这些意象中感到淡淡的愁苦。我接着问“:还有吗?”生1“:漫天的霜降。”师:“‘漫天’用得妙,有下雨、下雪、下冰雹,有看过下霜吗?我们只看到清晨落在瓦片上,落在树枝的霜,为什么诗人看到了霜满天呢?”生1“:下的是诗人的愁绪。”生2“:诗人的愁很多,漫天都是。”到这里,整首诗的意境学生已经都把握了,所有的景都笼罩在诗人的愁绪中,月落、乌啼、江枫、渔火,这些意象组成的景都成了诗人的情语。感悟诗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主要目的,此时此刻,学生再次吟诵诗句,也就注入了自己独特的感悟。诗不但是言志的,而且是审美的。通过吟诵古诗可以让学生品味语言的生动形象,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修养;古诗又是形象思维的结晶。在吟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大自然的明媚动人,诗人的喜怒哀乐,各类意象中蕴含的情,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作者:王玉琼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开发区晨曦小学
四分自在,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方为十分人生。自有春天那时起,春天就在古诗词赋里用特殊的魅力吸引着人们。
在南国,当人们看见木棉花盛开的时候,春天的温暖已经侵袭来了:在北方,乍暖还寒里的草色遥青,近看却无,绿色正在枯色的里悄悄生长。
一次球场的踏春
早上7点华科球场开球,3月春天的北京有点冷,草上还有霜降,果岭也是被白色覆盖,初醒的阳光撒在皮肤上。渐显温暖。华科国际高尔夫球场超大的水面升起了雾气蜿蜒于球道间,这让四个广阔的湖景设计突显了水的灵性,增添了球场的挑战性,更又多了几份情趣,3号洞、14号洞的半岛果岭令人望而生畏。让每一个打个球场的客户,爱他,恨他,又怕他,令人留恋忘返;栽植了数万棵观赏树木及花卉,正在苏醒,柳树已经回青,远远望去已经被嫩黄围裹。站在果岭或T台上看着紧邻的世界公园给人漫步公园享受高球乐趣,更有一番踏春的情调。
踏春,那是学生时代被老师带领着,回来之后被强迫上缴作文的事情了,或者是三俩同学结伴遛一圈,回来之后也只能偷偷自乐。多年之后能在球场重温踏春的感觉,心里舒畅,因此成绩也是出奇的温暖人心,重写了个人的最好记录――84杆,在此也留一纪念。
“私享家”来了
2010年3月28日,北京华科国际高尔夫第二学年开学典礼暨会员开场杯举行,百余名新老会员在球场上恣意挥洒豪情。场下球僮送上热情的服务,现场一片欢乐的氛围。一个老会员介绍:“尽管北京现在还比较冷,不过华科的服务却暖人心,特别是球僮服务很到位”。这是华科“私享家”为会员量身定做的“金僮计划”,一对一的亲情式服务,让会员充分享受打球的乐趣。
晚上的宴会,华科国际精心为新老会员准备的神秘礼物,特别设置了幸福抽奖、开场杯颁奖礼、新生班会等互动环节。会员们在这里不仅得到奖品,收获欢乐,更尊享着华科“私享家”带来的私享圈服务,感受着华科国际为会员们带来的深情厚礼。
在我们眼巴巴地期盼绿意时,天气却出现了异常的“倒春寒”现象,无意间,一场春雪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雪,乐坏了孩子们,也喜煞了城市里的大人。盼了整个冬季却不见雪的农民更是把串串笑声撒进了村庄、田间地头。此时,一首《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呈献给孩子们,诵读后,所有赞美春雪的言语都显得乏味了。
第一站――惊蛰
我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24节气的来历。让孩子们对24节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了24节气歌,第一次晨诵的内容确定为24节气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问;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家查看日历,记录下令年24节气的具体日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几条有关惊蛰的谚语及韦应物的《关田家》作为诵读内容,使孩子们朦朦胧胧地感悟着农历的踪迹。
正当我们喜度妇女节,诵读《游子吟》的时候,我班同学肖越惊喜地向大家报告:“杏花开了。”我一听,便跑到山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杏花,真是“一夜春风来,杏花满园开”。回来后,我精心挑选了两首描写杏花的诗供同学们诵读:“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然后布置大家周日和家人一起边观赏杏花,边吟诵诗句。
杏花诗诵后,我们随着春的脚步步入了桃花、梨花诗词的世界,先后诵读了6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两首)《惠崇春江晚景》《千叶桃花》《杂曲歌辞
桃花行》《次韵梨花》和一首宋词《桃夭》。“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天天,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当时,我带领同学们经过反复诵读之后,问大家读到“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你想到了我们班的谁?学生听后齐声高喊――潘金子。潘金子担任班长兼大队委,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同学们说完,我赶快亮出了她的照片,大家不约而同地“哇”了起来,接下来,我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女子才是最美丽的,然后,大家齐声把词朗诵给潘金子听。其实,这节晨诵已不仅仅是诵读了,孩子们还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同学们,桃花落了,她把美好的光阴留给了果实,春天也总会过去,但是明年的春天再来时,你们还记得我们此时吟诵过的诗吗?还会记得你们此刻美丽如花吗?唐朝诗人崔护已为我们写好了《题都城南庄》,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二站――春分
我给孩子们讲了有关春分的养生、趣事,并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春分的农事、谚语,从而使孩子们了解了今年的20日是春分。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所以叫春分。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在这一站,我们诵读了唐诗《早春》和宋词《丑奴儿》。
第三站――清明
4月4日是清明节,利用一周的时间,我们诵读了两首唐诗、一首宋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汨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四站――谷雨送春归
地理这门课程,前些年曾经不作为高考科目,导致地理学科地位急剧下降,人才严重流失,这个问题曾被许多专家、教师激烈地争论过。随着山东高考“3+X”方案的实施,地理地位又有所提高,所以,这种争论基本上趋于平淡。面对现实,我们更应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教法上实行变革,使学生做到“爱学、乐学”。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文化课,尤其是地理。他们在初中接触过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大部分内容需要死记硬背,更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有更多的必要性和更大的难度。我认为地理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观念
过去的“应试教育”是以升学考试为唯一目标,偏重知识传授,偏重分数,是一种淘汰式的教育,让相当多的“次品”、“非优品”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发展,扼杀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人才,使他们的身心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提出“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制度、不注重学习成绩,而是一种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又重视个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让优等生好上加好,让中等生不断提高,让后进生不被淘汰,不能让后进生在心灵上受到挫折、丧失勇气。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拥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多才多艺,调节课堂气氛,锤炼教学语言,使课堂妙趣横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以前的“应试教育”把教学内容固定在课本上,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理论与实际脱节,强化学生记忆,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造成很多“高分低能、高分无能”的现象。而“素质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开拓视野,加大兴趣,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如在讲《工业分布》一节中,在学生了解有关基础知识的同时,我让学生利用大休、节假日到县城、各乡镇调查了解在工业分布中有何优缺点、造成了什么危害、应如何治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极感兴趣,回校后还互相争论、研究,兴致勃勃地与老师一起探讨。这样,学生不仅轻松地记住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不能像以前那样靠加大作业量来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职专的学生更不愿意整天去面对枯燥的题海。提前预习、思考等环节,对他们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这就更需要在课堂45分钟里要效果,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本”,把地理变成学生热爱的学科。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必须有充分的驾驭能力,收放自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我重点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1.精心设计课堂引言,充分唤起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热情,以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利用《两小儿辩日》这个故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太阳高度这个知识点的兴趣,而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连孔子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时,那种兴奋、自豪感更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2.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各种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与趣味性。如巧借古诗文(“清明时节雨纷纷”等),引用歌谣(“月亮走,我也走”等)、谚语(“霜降秋收,不收就丢”等)、漫画,利用谐音(“一路难”等),穿插趣味故事(澳大利亚谈兔色变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
3.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利用生活常识理解地理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做好课堂小结,让学生对知识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弄清知识脉络和体系。
一段课程,让我走过诗意四季
乙未年(2015年)的冬至那天,我们终于走上了“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农历天空下的古诗词”之旅。这是我和雨滴班的孩子们向往的一种生活。
我们从姚合的《冬至日》开始――献寿人皆庆,南山复北堂。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是啊,这一天,太阳将向着我们回归,
白昼渐长。于是,我们一起绘制“九九消寒图”,为生活增添一抹温暖、幽香与期盼――当梅花怒
放的时候,春天也便来到了我们身旁。
立春,我们约定“从今克己应犹及”;雨水,我们探寻“最是一年春好处”;惊蛰,我们相遇“向风却是最先迎”……于是,有很多的期许,有很多的愿望,有很多的梦想就这样破土萌发!
粉面桃花,绽放在我们的心中;国色牡丹,惊艳于我们的眼前;劲挺翠竹,摇曳在我们的思里;映日荷花,吐芳于我们的指
间……还有端午“竞渡争先”的精神,也一并带给我们更多信心与力量。叩问、理疗、成长……是啊,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从中读到了很多,很多!
暑假后,我们从“白露”继续航行。中秋月,我们唱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伴着这样的吟唱,这皎月也便活在了孩子们的生命中了吧。
“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桂花,十里飘香。直到今天,桂花的幽香似乎依然在鼻尖萦绕。转眼间,霜降节气到了,万物萧瑟,唯有傲放。饮菊,画菊,仿写菊诗……于是,我们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啊,“不是花中偏爱菊”只因“百草摧时始起花”。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谁言冬日最萧条?于是,我们一同走入了“可怜冬景似春华”的冬天。与“冻笔新诗懒写”的李白不同,孩子们仿写着属于自己的诗篇,于是,“冬天”“雪花”便成了一首首的诗行绽放在我们眼前。
冬之韵
云凡真
菡萏已残菊消容,
西风吹响杜蘅薨。
最是一年寒冷季,
孤僻之心无人懂。
清之雪
云凡真
■白清寒如璨冰,
苍山之顶地之灵。
梅必退让三分白,
但却胜出一段香。
难忘“小雪”节气里应景的雪,的《沁园春・雪》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壮美河山的豪迈,更有对于人生、对于明天的思考与憧憬!
“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大雪”节气,我们读起了“离别”主题的诗词。八首“离别”,不仅仅让我们重温着一段段醇厚、真挚的友情,也让我们想起了这一年的“春夏秋冬”,这一年的“风霜雨雪”……
于是,我们在丙申年(2016年)的冬至,举行了一个小小的告别仪式――穿越二十四节气,我们彼此生命陪伴,一同描绘着一段别样的风景,书写着我们自己的故事!
熟悉的教室里,孩子们唱着李叔同的《送别》,我看到有不
舍、有留恋、也有欣然与微笑。是啊,离别意味着开启,我们告别了一年的“农历天空下”,因为编织――和当下、和生活、和生命的编织,这些诗词,已成为一粒粒种子,一定会在我们的生命中生根、发芽。
真的要说再见了――
难忘每个周日下午,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完成一周课程资料后的喜悦;难忘每次晨诵后,将孩子们的生活编织进仿写小诗,和孩子一同分享的惬意;难忘将班级的故事润物无声地融入课程,看到孩子们悄然成长的那份欣慰――
一段课程,我们整整走了一年。
由此,我和孩子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一个人,让我遇见成长之美
“我想取的,是在时间的流里沉淀下来的一些东西。也许,它们相对于自己来说,更有珍藏的意义与价值,更耐品味,滋味悠长。”这是我在5月“乡村新教育专题研讨会暨全国新教育焦作开放周活动”结束后,写下的一段话。
从接到硕果老师的短信开始,我便在心中装下了这件事――“探寻乡村教育的突围之路”焦作开放周活动。从研究室秦老师那里得知给我的报告设定的主题是“x和写”的时候,我便开始构思,列出简单的提纲,并从自己的“行走”中陆续搜集、整理相关的资料。
这个任务就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我的心头。直到抽时间开了班“夜车”,将初稿写好,发给了秦老师之后,才稍稍感到了几分轻松。
很快,我接到秦老师的短信,让及时和飓风大姐联系,因为飓风大姐要在出发来焦作之前给我们简单说一下稿子,然后是我们的自主修改,并希望可以在她周日晚到后,看到我们修改过后的二稿。这样,在周一和我们一同磨稿的时候,便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拨通飓风大姐的电话,略带沙哑的声音,陌生却又熟悉。“好有诗意哟。”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是那亲切的声音就这样生动地呈现在我耳边,铺展于我眼前。
“这是你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你最大的缺点。”飓风大姐上来便一针见血。心头瞬间的阵痛之后,我很快便镇定下来,跟着飓风大姐的思路走着。“稿子中少理性的东西,教室里的东西是通过什么样的路径传递给孩子们的。”飓风大姐希望我将稿子中的诗性收一下,增添理性的思考与概括。比如,读书节后的启发,家长卷入共读方法的提炼,激励孩子们持续阅读的策略,孩子们的表现是怎样的?孩子们的行动有什么样的变化?阅读过程中,读写如何与生活结合,与生命成长结合?如何实现生命在场?师生共写的东西是如何“活”出来的?
……
说实话,听了飓风大姐的建议,感觉要对这个稿子动“大手术”了。于是,一块石头再次压在心头。
理性的思考、凝炼与提升。于是,我把记录了飓风大姐建议的纸条放在电脑旁,反复地看,对照着自己的稿子,一点点试着修改。
为了更安静地工作,周日我到学校。安安静静的办公室里,我独自一人再次修改自己的稿子。直到对稿子比较满意,并完成了PPT的制作,将二稿发给了飓风
大姐。
周一早上,我如约找飓风大姐磨稿子。风尘仆仆的飓风大姐一边让我先坐下休息一会儿,一边忙着给我温水沏茶。
飓风大姐肯定了我的二稿。然后我们坐下来,一点点开始说稿子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在读的过程中写,就要解决写什么,如何写,何时写的问题。显然,我的做法是“少而精透”的,是教师的示范,是“心发感动”与“生命契合”时再写。而这些都需要在稿子中呈现出来,便于大家借鉴学习。
比如,当自己的书写记录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之后,孩子们、家长的变化是怎样的?也许,没有刻意地追求,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孩子、家长、老师,大家都变得越来越美好!这些,也应该交待清楚。
……
就这样,从9点多,到11点半,两个多小时,飓风大姐再一次领着我对稿子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推敲。
中午,再次对稿子和课件进行调整!晚上,继续找飓风大姐试讲稿子。飓风大姐又针对三稿中不足的地方逐一梳理,切磋琢磨。比如,节奏有些快,板块之间的停顿应该再清晰些;几个生命故事内容呈现的方式,“每周期语”和“一周飞鸿”课件的美化……课件制作遇到了拦路虎,飓风大姐便乐此不疲、不厌其烦地手把手一点点教,为我演示,帮我完成。那样谦和慈爱,那样精益求精,那样激情澎湃!
飓风大姐反复提醒我要将最终的文字稿给她,她第二天的点评时要用到的。好一个尽责、守业的飓风大姐!
离开宾馆时,已经是凌晨1点多。街上,灯火阑珊,我却没有丝毫困意。回到家,对稿子、课件进行最后的完善,当我将最终的四稿以及课件拷贝到优盘里,合上电脑时,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
5点半起床,再次将稿子检查一遍,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洗漱后,便忙赶到车站和硕果老师会合,乘车到武陟会场。
路上和同样找飓风大姐磨稿子的毛莹老师聊天。毛老师说,飓风大姐对她太好了。
我说,怎么个好法?
“从来不着急,不认为我什么都不会……”
我忽然想起去年在种子研训营学习时,在讲台上那个言辞犀利、咄咄逼人的飓风大姐。台上、台下,昨日、今朝,真是判若两人。
会议间隙,飓风大姐见缝插针,给我们谈高年级的共读问题。飓风大姐建议我们读《草房子》和《影之翼》。一本书,一学期的精读恐怕都不够呢。“时间很宝贵。”飓风大姐一直对我们说,“有时间大家就坐在一起,我们可以多聊一会儿。”可是,活动安排得非常紧凑,话题未曾深入,便需要乘车到学校参观了。
回来的途中我还在想,要不要找飓风大姐继续我们的“共读”题。我知道,对于飓风大姐来说,她一定是欢迎的。可是,我又实在是不忍心,因为听毛老师说,昨天,飓风大姐也就是只睡了两三个小时。也许,没有了我的讨扰,飓风大姐晚上可以稍早些休息。这样想来,也便打消了去找飓风大姐的念头。
对于工作,飓风大姐是挚爱的,近乎于狂热,一谈到工作便眉飞色舞、神采飞扬,这就是一个生命的真实,是生命的一种在场。因为在思维模式与表达方法上与飓风大姐的不同,这次开放周稿子的打磨总是磕磕碰碰的,好在有飓风大姐帮忙。
直到我读到了飓风大姐2015的年度叙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大姐要将自己重新打碎,零落成土,化为春泥更护花。
飓风大姐是新教育的贵人,也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一本书,让我沐浴教育微光
一本书对于我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可以这样告诉你,它见证着一种可能,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可能。正是这样的可能,使得我们不再迷惘,即便今日雾霾纠缠,我们依然目光如炬……
从2016年8月21日接到新网师韩老师的电话开始,我便着手准备共读。中间和花王老师交流了几次,并尝试对我负责的“养育孩子”这一章撰写授课稿。
我在网上购买了《夏山学校》《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夏山学校毕业生》等共读书籍,撰写了万余字的备课资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是如此,在3个月的时间里,反复阅读着《夏山学校》,每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游历与涤荡。
对于自由,对于自由孩子的养育,我越发觉是那么的弥足珍贵。虽然我们没有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去改变,因为我知道,任何改变都不是等待而来。
于是,我不觉地从自己开始,从自己的一间教室开始,“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臂”……我希望孩子们的“心灵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
那天,再次收到韩老师的短信:“齐老师,您好!明晚19:30在新网师课堂恭候您。”我心里暖暖的!我想,这就是新网师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智慧的分享,还有朋友的彼此慰藉。
2016年11月29日,终于在新网师《夏山学校》共读课程中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7:30,在大家
的问候中,我们准时开始了“夏山
之旅”。
可以看出,大家对于阅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书中谈到的一些话题,努力用自己的经历去印证,对于自己尚未觉醒的地方也能够积极进行反思。虽然我一直在注意着授课的时间,努力做到张弛有度,但是,在授课的后半段,时间还是有些紧张,于是不得不及时对内容进行了删减,授课的节奏也有些“手忙脚乱”了。
好在大家都是怀着一颗包容的心而来,21:30,当我们结束授课的时候,鲜花与感谢齐飞,掌声共赞扬一色。于是,几个月的惦念终于暂时画上了一个小小的句号。
我始终认为,阅读是打开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窗,很多我们所没有经历过的,总可以通过作者的记录与思考实现与自己认知的及时对接。这对于我们的成长来说无疑是一种营养的补给。很多时候,我们一直呆在一间小小的教室,一个封闭的校园,营养的贫乏造成了我们成长中养分的补给不足。因此,读书、思考,特别是集体的共读,更能够帮助我们在“众人拾柴”中,看到智慧的火焰,汲取心灵的温暖。
“我们没有书,也没有金科玉律,更没有权威。我们只有对孩子有信心的少数家长、医生和教师,决心不以错误的干扰阻止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我们也只是卑微的人性真理的寻求者。”读书的最终目的在于践行。关于“养育孩子”,关于《夏山学校》,更多的智慧在民间,在你我手中,在大家心里,在我们新教育人对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求索之中。
感谢这次难忘的共读之旅!
用“一段课程”“一个人”“一本书”来记录自己一年的经历,似乎有些过于简单。可是,我们的教育生活原本不就是简单、从容的吗?
如果说,这一年自己还幸运地拥有哪些故事,捡拾了哪些美好,也许,下面的这些也可以算作自己生命留下的印迹:
雨滴班开启了“挑战不可能(2)”的征程,“万条成语”的诵读与积累;参加新教育晨诵读本“思与行”的部分编写;我被评为2016年度新教育榜样教师;生命叙事剧《夏洛的网》终于和孩子们相
遇,孩子们自己完成剧本的编写与演出道具的准备、排练,最终将一个隽永的故事化为一段难忘的回忆;我们依然在“想象节”中创造着,玩陶泥巴、设计门票、创意纸条、拼图大战。
新的学期,我们将继续挑战“万条成语”,做事有始有终;重温“唐诗三百首”,实现温故而知新;完成《影之翼》《草房子》的共读,真正“把一本书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