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范文

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

第1篇: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范文

问题:不容乐观,值得反思

在充分肯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积极作用和所取得的成效的同时,冷静、认真分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问题,让人不安和忧虑,预期与实际相差还有很大的距离,教师也颇有意见。概括分析,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管理不规范。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每年投数以亿计的资金,但在实际运行落实管理中却存在明显漏洞。一些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只满足于转发、制定文件,开会传达安排,对真正是否落实不够重视,对是否有效不够关心。一些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工作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应付检查。由于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一些领导和人员缺乏必备的专业素养,导致在指导、安排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往往开学好几个月了,培训的任务、项目、内容迟迟不能按时下达,影响基层开展工作。各级继续教育工作管理随意性强但科学性不足,往往以检查的简单形式进行评估,难以发挥管理的效能。

2.培训内容设置空泛,针对性不强。在第一轮教师继续教育中,从国家到省市所确定的内容基本上是纯理论性的,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大都是一些高深的教育理论,对基层中小学教师来说听后觉得云雾难辨,高深莫测,很难理解,缺乏学习的兴趣,这些普遍受到基层中小学教师的反感和不满。第二轮继续教育的内容又采取了急功近利的做法,纯理论的东西确实少了,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紧紧围绕上课等技能来设置培训,培训内容又过分“窄化”,上几节作秀课,专家点评了事。表面上看,满足了教师的当前急需,但却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过少,侧重于短期实践技术的问题。这样做,起初教师还较欢迎,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教师又觉得对自己的帮助作用不大。

3.培训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强。由于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设置上存在忽而过宽,又忽而过窄,难以真正满足广大中小学教师教学及专业成长之需。在培训形式上单一化的问题也比较严重,不少培训者来自大专院校,为适应培训,他们大都采取讲座、报告的培训形式,虽然由以前的口头讲授变为采用多媒体的手段,但依然是以讲为主,很少真正做到培训者与教师的互动。一些培训者为了省事,常常是准备一次讲座、报告,应付长时间多种培训对象,尽管每次题目有变,但内容方法还是老一套。教师比较喜欢的对话式、沙龙式、交流互动式、现场体验式的培训方式往往很少被采用。由于形式的简单化,其效果缺乏实效性。

4.学历培训失真,质量难以保证。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对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要求的提高,不少教师积极参加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学历培训,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实际状况是,现在不少学历培训机构为了吸引生源,人为降低教学要求,放松考试要求,为教师学历考试大开绿灯,帮助教师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这样做,学历教育的内容要求大打折扣,出现教师虽然拿到文凭,但并未达到学历层次的真实要求和水平,使学历培训的质量无法保证。

5.工学矛盾突出,培训时间难保证。现在农村基层中小学编制比较紧张,教师往往负担较重,有的既要当班主任,又要带几个班的课,工作量较大,上级要求特别是教师要评职称,又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相应学分。前些年,上级培训大都安排在周末、假期,教师有意见。近几年来,又调整为周内培训,要参加培训,就得停几个班的课,学校又不乐意了,有的干脆不允许教师周内参加培训,让教师左右为难,工作与培训的矛盾无法解决,继续教育时间无保证,效果从何谈起?

6.重视骨干名师培训,培训对象范围受限。现在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注重骨干、能手和名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让骨干、名师多接受培训,提高他们的素养能力,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其用意无可非议。但由于过于重视骨干、能手、名师的培训,而人为地放松了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使他们接受培训的时间、机会过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几年无机会参加培训,这样做影响了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与积极性,人为地减少他们培训学习的时间,不利于农村广大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削弱了继续教育原本的普惠功能。

7.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很难满足需求。虽然国家对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也常常出现每到年底省市级培训经费花不完的现象,但基层学校却出现培训经费紧缺的问题。学校领导教师欲参加的一些培训、学习,由于经费原因只好取消。现在国家对培训的投入大都被省市级机构管控,由他们支配使用,但给基层中小学下拨的经费却少得可怜。上级文件所规定的中小学培训经费占学校经费的政策性比例难以真正落实到位,严重制约了基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对策:科学管理,务求实效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不少弊端,那么,继续教育还要“继续”吗?回答是肯定的。对此,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和加强的对策建议,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1.更新观念,提高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领导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任务及要求,更新教育观念,要树立“强教必须强师”的思想,真正把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提高对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并把教师继续教育列入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政府考核的重要项目。

2.创新培训模式,努力增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构应在全面认真调研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继续教育在内容设定、教育模式上存在的弊端,依据教育改革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重新科学研究确定教育内容,改革培训模式。遵循方向性、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原则,探索构建教师继续教育新模式。当前,应推广采用区域联动型、校本培训型、行为引领型、个体研修型、网络学习型、骨干辐射型及课题课例型等新型培训模式,增强增训的吸引力,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3.加强培训队伍建设,提高培训工作质量。培训者首先要提高素养。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好培训队伍建设的规划,设定一定的标准,调整现有培训队伍的人员组成及结构,真正把那些专家、学者、骨干、名师等吸收进培训队伍。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培训者进行高层次高水平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培训能力。要坚决改变以关系、以名气聘用培训教师的做法,优化队伍结构,做到既有专家学者,又有一线能力强的教师,满足教师培训的需求。

4.加大投入,确保培训经费足额到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贯彻国家出台的法规文件,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规定。建议国家继续增加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落实配套经费。在留足省市级培训经费的同时,要将培训经费按一定的比例下拨到县级培训机构或学校,解决目前县级及中小学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中小学也应按规定拨出专项培训经费,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

5.统筹规划,体现教师培训的普惠性。各级教育行政和培训机构要统筹规划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在突出和强化能手、骨干、学科带头人、名师培训的同时,更应关注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队伍的培训,多组织开展一些面向全体教师的培训活动,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和创造接受参与培训的机会,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防止出现重视少数,忽视多数的现象,真正落实和体现继续教育的普惠性。

第2篇: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范文

“顶岗支教实习”又称“扶贫顶岗支教”,主要是服务于贫困地区,采取实习生到贫困地区支教的方式为教育落后地区不断输送实习教师,同时高校要接纳这些地区教师的培训任务.为了更好地配合实习支教工作,综合性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采取“413”模式,即四个学期的理论学习、一个学期的顶岗支教实习,三个学期的返校提高,按着“基础+实践+提高”的方式发展.

在教学内容上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满足基层教育实际需要.这种实习模式带有扶贫性质,实习规模和范围比较广,实习时间又为一学期,紧靠综合性学院的一方力量支撑不住.要争取各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企业、社区等多方面力量,在政策、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可以通过政府投入、学院自筹、实习基地自筹、校企共建、行业联合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稳定的经费保障,使顶岗支教实习工作正常有序进行.可见,顶岗实习模式有其优越之处,实习时间较长,实习内容较丰富,实习生面对的是真实的教育情境,独立承担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实习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实习基地中小学教师可以免费到高校进行培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为今后专业发展提供机会,促进了农村中小学师资的更新.这种双方获利的教育实习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了综合性学院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总体目标.

全程式实习模式

“全程式实习”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间断地到中小学实习基地进行见习、回校模拟教学训练、再到实习基地集中实习的一种全新的教育实习模式.这种实习方式要求学生参与学校正式组织的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之外,还要寻找机会自行联系实习基地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如: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时间到私立学校进行短期的教育实习“.全程式教育实习”扩大了实习的内涵,延长了实习时间,克服了传统“一次性”教育实习的缺陷,利于系统连贯地训练实习生的从教技能,增强实习生对中小学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同时又创造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全程式实习”可以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教育见习阶段,采取“集中———分散———集中”的方式.第一次教育见习安排在大一下学期,时间为一周,由外国语学院或外语系统一组织联系见习学校,此次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参观、集中听课、教育调查,了解中小学的教学情况、管理方式,体验和感受中小学教师的现实生活,初步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现状和趋势.聘请优秀中小学教师讲授示范课,邀请中小学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做以“实践+反思”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让他们从中获得启发,初步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打好基础.第二次教育见习安排在大二下学期,每周一天,由学生自己联系见习学校,进行分散见习,通过听课、教育调查,搜集典型的英语教学案例,加深学生对英语教学过程的认识与理解.第三次教育见习安排在大三上学期,教育实习的前一学期,时间为两周,由外国语学院或外语系带领学生到中小学进行集中见习.要求学生对典型的英语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教育调查进行案例分析,让他们进入到真实的环境中,对其进行讨论、评价,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取最佳答案,促使他们在抽象的概念和具体实例之间建立起联系,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教育管理的思考,真正达到教育见习的目的,并为下一步进行教育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为模拟教学训练阶段,安排在大三下学期,第三次教育见习之后,教育实习之前.在班级内部创设一个模拟真实课堂教学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担任“教师”角色,进行英语教学.模拟训练时,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一起研究教材,选取见习阶段搜集到的教学案例的精华,然后一起磋商编写教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他们按照模拟教案试讲.可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对学生的授课进行录像,让同组或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其授课做出评价与分析,学生也可进行自评,指导教师再对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地指导.一张张画面的播出,会给学生留下清晰的印象,帮助他们纠正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以此提高教育实习质量.模拟教学训练可安排在教学法课堂上进行.通过模拟教学训练使学生对英语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其基本上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下一步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为教育实习阶段,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为期十二周,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外国语学院或外语系负责统一安排进行集中教育实习,由学院指导教师和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教师共同指导,进行“实战演习”.通过高校实习指导教师的“言传”,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身教”,以及对真实的学校教育的接触,加深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增强其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固地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终身奋斗的职业目标.在实地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的工作经验,初步具备了独立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职业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教育实习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为今后上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两段式实习模式

“两段式实习模式”是指将一次性教育实习转变成两次教育实习的模式.具体过程如下:大三上学期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三周的教育见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习,时间为三周.大三下学期安排学生进行第一次教育实习,大四下学期再进行第二次教育实习.大三上学期,外国语学院或外语系统一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进行集中见习,时间是三周,主要任务是听课、教育调查,对见习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所了解,并形成初步印象.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对中小学的英语教育教学进行广泛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了给第一次教育实习做好前期准备,还应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习,充分利用微格教学手段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模拟教学.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风格、成绩和兴趣爱好,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成立合作学习小组.要求每组中那些性格各异、爱好不同的学生和谐相处、合作共事,为将来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事先把授课内容分给合作学习小组,要求他们课下讨论,分析教材、教法,围绕教学目的设计授课计划、具体实施方案.课堂上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通过“教师”、“学生”角色的扮演,增强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训练了他们的从教技能,加快了他们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的进程.第一次教育实习要在外国语学院或外语系统一安排下进行集中实习,时间为八周,学院指导教师和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双重指导.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尽快了解中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情况,并对一些中小学教师的课进行评价与反思;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对英语教师这一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知道做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在听课与教育调查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便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第一次教育实习之后,要给学生开设英语教学论、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中小学英语课程设计与案例分析、学校教育管理、班主任工作艺术等课程,进一步充实学生的理论知识.这些课程可以按选修的方式开设,安排在大四上学期.同时,邀请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小学教师讲授示范课,做系列学术讲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教育理论视野,加深他们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理性认识,为第二次教育实习做好理论铺垫.第二次教育实习,要求实习生自行联系实习学校,进行为期十周的分散教育实习,由中小学实习基地指导教师进行指导.由于实习人员分散,实习生可以有更多的授课、听课机会,增加了他们的实践教学工作量.此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实习生把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英语专业知识以及英语教师的基本技能综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实际教学中提高他们的从教能力.此外,还要进行班主任工作实习,要求实习生学会如何管理班级,如何与学生及家长沟通,如何开展班级活动,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处理好班级的突发事件等.通过实际锻炼,提高他们管理班级的能力.学院要选拔一些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成立“教育实习工作检查小组”.

第3篇: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范文

20__年3月21日至25日,江西省教育厅会同省人事厅、省编办和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一行5人组成调研组,就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及教师调配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江西省“以县为主”管理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的体制基本确立;通过核编定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进一步精简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录用、调配交流等的管理职能尚待进一步到位;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偏紧,学校班额过大,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的矛盾比较突出。

一、调研样本县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我们选择了星子县、___县、于都县分别作为我省边远山区、湖区和经济贫困老区的代表,以开座谈会、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三种形式开展调研。我们在这三县分别召开了有县政府、市、县两级教育局、人事局、编制办和财政局有关人员,以及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县政府关于中小学教师编制及中小学教师管理和教师调配工作的汇报。实地考察了2所农村中学、3所农村小学和2个农村小学教学点。对三县发放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测算表”,对12所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农村中小学情况”问卷调查。通过调研,对三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和相关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三县基本情况

星子县地处江西北部庐山脚下、鄱阳湖之滨,境内多山区、湖区,总面积为894平方公里,人口24万。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17所,农村中小学校10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48608名,其中县镇小学5186人,农村小学生28656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990人,实有教职工人数2327人,超编337人;小学23人以下的教学点4个,占用教师编制数5人。

___县是江西西北部与湖南交界的山区小县,全县人口13.6万。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68所,农村中小学63所;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596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2775人,农村小学生59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1163人,现有在职教师1198人,超编35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25个,教师51人。

于都县是位于江西南部的国家级贫困县,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地形以山区为主,人口94.1万人。各级各类学校355所,农村中小学校337所,小学教学点104个;中小学在校生人数188425人,其中县镇小学生13234人,农村小学生112015人,县镇中学生19503人,农村中学生43609人。全县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6852人,实有教职工人数9190人,(其中公办教职工7451人),代课教师1739人,超编2338人;全县教学点104个,教职工247人,小学23名学生以下的教学点42个,教职工244人。

(二)教师编制管理核定的情况

20__年江西省政府办公厅下发赣府厅46号文件,要求按照在校学生数量核定中小学教师编制,师生比为:小学1∶23.5,初中1∶18,高中1∶16。按照省定编制标准,星子县、___县、于都县教职工核定编制数分别为1990人、1163人、6852人。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各县采取了以下做法:1.调整学校布局。星子县农村中小学由原来的141所撤并成107所,其中撤消中小学校4所,村小10所,教学点20个。___县将原来的183所中小学,调整为68所;2.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由县编办牵头,组织教育、人事、财政等部门组成核编小组,根据学生数核定教育编制。3.清理各类不合格教师。星子、___两县共清退代课老师1168人,“在编不在岗”教师154人。(从1999年至20__年___县共清退代课教师413人,目前已无代课教师。于都县教师紧缺,尚有代课教师1739人。)4.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做好教师分流工作。___县采取了六条措施做好分流工作:(1)顺向流动安排到缺编中小学任教;(2)鼓励富余落聘人员到在大中专院校脱产进修;(3)经学校同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允许部分富余落聘人员停薪留职;(4)允许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教师按政策办理病退;(5)允许男满58周岁,女满53周岁的体弱教师实行提前退岗休息;(6)在校待岗,参加学校安排学习、劳动和其他活动。

(三)教师的调配情况

1.对于教师的调配,三县做法不一,但基本能体现教育主管,规范管理

___县的做法是,教师的交流和调配,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的编制余缺和需求情况,以及教师的个人申请,经集体研究,由教育人事部门下调令,对农村调往县城学校的教师,采取经过考试公开选拔的方式。星子县的做法是,县属教育系统编制内的人事调配,由县教育部门统一管理,编制内乡镇之间、县城学校之间的教师调动,由县教育局自主决定,县编办和人事、财政部门按县教育局的调动函,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于都县的做法是,小学教职工在本镇内的调动,由中心小学负责;小学教职工跨乡镇调动及初中、县直学校教职工调动,由县编办核编,教育局办理调动手续。乡镇学校教师调往县城学校通过公开竞争、公开考试,择优选调,由县编办核编,调动手续经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理。跨系统调动,经县教育局同意后,由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规定程序办理调动手续。

2.对教师队伍新进人员采取“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理管理”的原则。这几年来星子县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00名师范类 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___县向社会招聘录用了333人,充实教师队伍,缓解农村师资不足的压力。

二、当前农村中小学在教师编制、教师调配以及教师待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编制标准不合理,农村教师总量不足,城乡倒挂现象严重

目前,江西省执行的是中编办、教育部、财政部20__年制定的编制标准,该标准未考虑农村教育实际,尤其是边远山区、湖区、库区地广人稀的实际,将城乡标准倒置。根据该编制标准核定的师资数量不能保证农村教育的基本要求。

20__年全省中小学教职工核定编制数,上级下达到星子县、___县、于都县的编制总数分别是:1990人,1163人,6852人。这几年,一方面辞退了一大批代课教师、一批年老教师退休以及自然减员,新进教师来不及足额补充,而另一方面是生源数增加,编制总量没有相应变动,各地教职工编制偏紧,教师缺额较大。星子县现在职人数2327,相差337人;___县现在职人数1198,相差35人;于都县现在职人数9027人,相差2175人。20__年秋季开学,各地小学学制“五改六”,更加剧了小学教师编制不足的矛盾。

这三个县大部分是山区或湖区,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成班率低,农村教师编制严重不足,城乡教师编制倒挂现象突出。如___县农村小学平均班额是23.9人,县镇的班额是54.4人。23人以下教学点25个,占用教师编制数51人。于都县教学点104个,教职工247人,23人以下教学点42个,教职工数44人。在僻远山区、湖区,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甚至还有一位教师包一个年级的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学校教学网点调整,寄宿制学生增多,教师的授课工作量和学生管理工作量加大,现有学校定编数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

20__年以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但条件艰苦的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山区、湖区,教师力量严重匮乏,又出现了大量的代课老师,他们成为农村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代课老师会重新成为历史遗留问题,阻碍农村教育体制整体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二)农村教师调配交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对教师管理体制改革上,各地都出台了教师人事调配新举措,使中小学教师在调配交流上,通过公平竞争得到公正待遇。但是,这也造成许多优秀农村教师由村里流向镇,镇里流向县城。条件艰苦的僻远农村留不住人,补充的也基本属于城镇学校落聘的教师,使城乡师资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师调配管理上还存在着周期过长、手续烦杂,具体办理的过程没有考虑到学校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影响到学校的正常用人等情况,有关管理部门只为了方便管理,没有较好地体现服务意识,有的地方甚至调动了一二年都未能兑现工资。

(三)农村教师待遇低,师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教师待遇低体现在几个方面:1.工作条件艰苦。许多农村中小学,特别是教学点设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区、湖区,学校办学条件差,生活设施简陋,给教师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2.教师收入低。虽然教师能按时足额地领到工资,但相对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教师收入还低一档次。而那些代课教师一个月只能领取300左右的工资;3.教师工作量大。如___县鹤吼希望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在校生130人,6个年级(学前班),6个班,教师10人。平均每位教师每星期25节课(不包括早晚自习和值夜班),每位教师兼任2-3门课程。

农村教师待遇低,造成农村教师岗位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星子县近三年来共有116名农村教师外流,而计划招聘340名教师,实际招到262人。一些农村教学点长期没有正规教师去那教书,只好由代课教师顶替。我们考察了于都县葛坳乡沙坝教学点,该教学点设在村里的祠堂内,没有电灯,24名学生挤在一起上课,有学前、一年级、二年级三个年级,由一名年龄48岁的未能转编的民办教师代课任教。

农村教师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农村教师岗位缺少吸引力。合格教师招不进来,年轻骨干教师外流,造成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老化。我们调查的12所农村中小学及教学点,共有教师578人,其中55岁以上的有115人,占19.90,36~50岁的有241人,占41.70,35岁以下的有222人,占38.41。

教师年龄的老化带来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我们所到的这些农村中小学校教师主要是年龄偏大、教龄较长的中师或高中毕业生、民办转正、代课老师组成。于都县目前尚有代课老师1739名,其中有二分之一学历不达标,大部分只有初中学历,极个别只有小学学历,教学质量令人堪忧。

在对三县的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平衡现象严重,音、体、美、计算机等学科专业教师奇缺,如星子县有107所农村中小学,按一校仅配一名专业教师,分别应配107名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和外语教师,但目前该县农村中小学仅有4名音乐教师、2名美术教师、32名英语教师,音乐、美术、体育、历史、地理课程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者不开这门课。由此造成学校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先进教育思想、教学手段不能应用,影响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

(四)教师职务评聘的问题

从20__年开始,全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聘分开,这项政策实施之初,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但由于连续实施了三年,职称职数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评上的多,聘上的少,由于职数的限制,许多教师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后不能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相当部分教师甚至到退休都无法受聘,影响了一部分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积极性,导致一些中青年教师流失。

在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培训费用过高培训名目繁多的现象。教师反映在职称晋升过程中,要交各种各样的培训费等总共近1千元左右,还要参加几个部门主办的诸如计算机、继续教育等各种培训班。

三、改进思路与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是关系到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项工作中,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教育,促进均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出发,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校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多等特点,注意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调整城乡师生比例标准,以保证农村教育的基本需要。

(二)实行管理重心下移,权限下放,将编制管理权限交给县里。省级管理部门根据中央有关定编原则,制定出定编指导性意见和最低编制保障线。把核编权限下放到县。各县可依据省里定出的编制标准,结合本县财政状况,根据本县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以及生源变化情 况核定本县教职工编制,并报省、市编制、教育、财政部门备案。同时,省级编制、教育、财政部门履行制定标准、检查监督职能。建立省级编制专项检查制度,由省编制、教育、财政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随机对各设区市、县进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专项检查,对违反编制管理制度,加重财政负担坐吃空饷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处理,追究当事人责任,并通报全省。编制管理权限下放,符合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管理重心下移,有利于提高各地工作责任心,防止基层矛盾上交,也体现了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

(三)改革现行师范生招生办法,制定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使用的政策。每年在省属师范大学和其它高校中拿出一些招生计划,尤其对基层需要的特殊专业招收定向生,由财政投入,为定向生提供基本的生活学习费用。接受资助的学生毕业后有到农村中小学工作一定时间(5年)的义务,期满后优先享受保送硕士、录取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以改变师范生生源较差,合格教师进不来的问题。此外,加大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的工作力度,多管齐下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缺乏问题。

(四)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低、留不住人的问题,建立边远山区、湖区、库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补助制度。对在以上岗位工作的中小学教师,除继续享受高晋一级,教师工资标准增加10等优惠外,再发给农村教师每月50元的岗位津贴,省财政出40,市、县配套各出30,离开以上地区不再享受这些优惠政策。

针对农村中小学高级职称职数偏低的情况,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职称聘任职数指标,使教师安心农村任教。同时,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以上的教师聘任不占职数。此外,建议降低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收费标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支出由财政支付。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第4篇: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范文

论文摘要:在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的合作基础上,构建教师教育的操作模型,整合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学校间的课程资源、教育教学理念等方面的深层交流合作,使得合作组织的教师包括师范生能够获得深层次的专业成长。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直处于分离状态,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联系不密切。这些,不仅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还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加强中小学校和高等师范院校的联系,确立大学与中小学校的合作伙伴关系,整合教师教育资源,创建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借鉴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1,简称PDS)的有关理论,建立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发展关系,不仅使高校的教育理论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而且能够引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为师范生的职前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教育资源。高等师范院校和中小学的这种合作,是共同承担教师教育的责任,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的意义

1.为师范生职业技能的生成提供了现实情境。在我国,传统师范教育是以大学为基地,只是在毕业前有教育实习,而这种实习往往是学生根据校方的安排被动接受,师范生真正走进课堂自主实践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基本上排除了中小学教师在师范生培养中的作用。结果师范生在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仍然难以胜任实际的教学工作。这种教育实习模式建立在把教学看作是一门应用科学的观点之上,师范生实习似乎要求应用大学课程上所学的教育理论,但在实际实习中并没有多少实践知识和能力的生成。

当前,高师学生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师教育,面对的却是变革中的学校教育情景,这种差距又会造成他们就业后的极度不适应,也必将会减缓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步伐。教师职业不仅要熟悉静态的教学模式,还要了解更加现实的动态的教学环境。教师的工作对象比较复杂,且具有不可推移性。而教师的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以不同方式操作学科知识。

通过调查发现,师范生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班级管理、师生沟通、适应学生个别差异、激发学生动机、了解教材、有效使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学习辅导、了解学校环境、获得教学资源、获得情感支持等方面,这些问题仅仅通过大学教师的实习指导难以有效解决。建立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则有利于改变这种现状。中小学教师可以将自身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师范生,提高经验的价值。这种合作,还可以避免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在指导师范生实习上出现的两个“极端”,即一个侧重理论高度,一个侧重实际的、可操作的具体经验,避免造成师范生的无所适从。

2.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理论引领和行动研究的平台。面对新课程实施,中小学教师缺少更多前沿教育理论支持,在教育教学现实中他们存在有诸多的茫然。而中小学发生的教育教学事件具有迫切性和同时性,这又限制教师对教育问题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参与解决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来,为合作学校提出应该加以探讨和改进的要点、与中小学教师分享教育研究的成果和优秀教师的经验、评价教育活动是否成功等,高校教师能够及时协助中小学教师抓住问题、分析问题变成行动研究,提升教学研究的水平,这样,中小学才能切实地引进高校教师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将理论引领和课堂教学引领与校本教研密切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深化新课程改革。

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可以将自身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总结、深化、重构,实现教师潜在经验的有意识反思和挖掘,另一方面,也提高教师反思自我教学实践、总结过往教学经验的能力。

3.为高校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累积提供了现实途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特别是教育类课程教师,急需了解中小学教学工作,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这促使教师能极为紧密地对中小学实际情况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积累教育实践智慧。而中小学校发生的教学问题又会被提炼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典型案例,丰富和充实大学课堂教学内容,这些成为沟通师范生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桥梁,进一步加深师范生对中小学的感性认识。因此,大学教师应放弃以往的所谓的专家身份,而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学习者和一名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共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交流与分享自己的独特经验,并在经验共享过程中通过融合生成新的思想和观念,完善和重构理论框架。

凡此种种,无论是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实践生成,还是在职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当前新课程如火如荼的改革,高师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发展的伙伴关系,愈发凸显其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构建基于合作发展的教师教育模型

1.合作的主体。高等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主体是师范生、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在真实的合作教学场景中,师范生借助于中小学教师的经验教学,生成他们的教学技能和实践知识;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借助于共建的行动研究和专业对话,成为各自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实现各自的专业成长。

2.合作的内容。建立伙伴关系的合作学校应该是场景共享(例如课堂等),研究信息共享,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共享。具体地说,高校教师进中小学课堂与中小学教师共同进行行动研究、反思教学,参与进行校本教研;高等师范院校向中小学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指导和培训,开放必要的教育资源如图书馆、讲座等。而中小学校则负责向师范生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设施,派遣实习指导教师并帮助其开展工作,负责安排时间和场地以举行各种会议,为高校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支持。双方合作组织指导实习工作,安排课程和实践,定期进行评估考核,举办科研论坛,共享科研信息和成果。

3.合作的程序。组织确立——合作学校组织关系的确立,包括参与者有哪些,分析组织关系建立原因,草拟出组织关系运转和管理的规则,以及确定需要各方什么资源等。

合作规划——规划合作学校双方的总体计划,都是基于解决现有的实践问题。规划的内容包括教师教育目标、教师教育的内容(要求具体到可以操作),时间安排包括短期计划(日计划,周计划)和长期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采取的策略,活动建议,评价等部分。

发展实施——一般情况下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能随意改变计划的内容。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应随时记录各种各样的情况,并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和总结,以利于合作的不断进步。

管理评价——计划采取合作契约式的终端管理评价方式,依靠制度保证合作持续进行。高师院校成立教师教育委员会,统整教师教育培养方案的制定、技能达标、时间、考核、资格认定等工作。合作学校签订合同,将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责任写进合同,完成情况纳入各自学校组织内部考核的绩效。

4.合作模型。合作模型强调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建立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包括:合作双方应扮演适当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明确学校教育的功能、目标与内容;共同追求教育的卓越表现;研讨发展战略以及达到的目标等。

三、模型实施中的启示和建议

1.明确各方的职责

权责分明是教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因而要有效推进合作组织的进程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例如,举办或提供教学的演示与观摩,并探讨反馈信息。其次,提供给各方教师咨询服务,使之能熟悉组织的规划实施和评价细则。

2.制定选拔指导教师的制度

由于指导教师的地位重要,他们直接维系着组织的合作关系。因此组织建立之前应制定指导教师的选拔制度,既包括高校教师也包括中小学教师,当然允许有不同的选拔标准。但,不管来自那方的教师应满足如下两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担任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能,如应有高度的教学热情、足够的教学经验和卓越的教学技能,还要具有客观公平的评价能力;其次是教师的人格特质,如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自信、乐观、有高度的责任心等。

3.保证双方有更多互动的时间与空间

第5篇: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范文

[关键词]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师教育改革

一、陶行知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概念:“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所处的时代,教育面临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师资匮乏、学生入学率极低;另一方面师范教育落后,师范生理论学习与实践严重分离。他用“大书呆子”教“小书呆子”来形象地比喻中国当时教育的状况。陶行知早年受到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杜威等人的影响,后来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1925年,他在一次演讲中明确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思想。1927年,陶行知建立了晓庄师范,同时确立了“教学做合一”的校训。陶行知认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1]”“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教师。[2]”因此,教学做是统一的,而且应当以“做”为中心,“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3]。他还强调真正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是一个“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行动的探究创造过程”[4]。他认为学习如同游泳,只有真正到水里才能学会游泳。在师范生的培养中,强调“教学做合一”才能使师范生的学习以教育实践为中心,从而真正具备教学、管理的能力。

二、“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陶行知师范教育改革中的具体表现

陶行知批判了传统师范教育中先学习理论后安排实习的做法,主张“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同时并进,学生要在实践中掌握教学技能,运用理论知识”[5]。

(一)设置课程,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认为,传统的教育以书本为中心,很少与社会生产生活相联系,很少让学生亲身实践,导致学校总是培养书呆子。他提出应设置来源于生活的以“做”为中心的课程。陶行知把师范教育的课程分为5类:“中心学校活动教学做、中心学校行政教学做、分任院务教学做、征服天然环境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6]中心学校活动教学做是指各门科目如国语、自然的教学做,中心学校的教师指导学生在教学实践中领悟教学方法;中心学校行政教学做是指学生担任中心学校的行政和教务人员,负责整理校舍、卫生管理、教务管理等;院务教学做即学生承担师范学校第一院的大小事务。如洒扫、烹饪、会计等,体现课程设置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征服天然环境教学做要求学生参与农业、手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产劳动能力;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内容丰富多彩。如村庄自治、民众教育、乡村生活调查等,旨在为民众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7]。可见,师范教育的所有课程均来源于生活,一切教学活动均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对师范学校的学生这样形容:“他头上顶着青天,脚下踏着大地,东南西北是他的围墙,大千世界是他的课堂,万物变化是他的教科书。”[8]

(二)建立中心校,实现有学有教

陶行知主张实行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的一体化训练,因此他开创性地建立了师范教育的首脑———中心学校。他认为中心学校应该是师范学校的中心,而传统的师范学校把中心学校称作“附属”学校,视它为附属品,颠倒了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彼此的关系。这样的教育是将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分为两件事,是在笼子里培养教师。他认为“师范学校既以中心学校为中心,那么有什么样的中心学校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师范学校:有幼稚园为中心学校,就可以办幼稚师范;有小学为中心学校,就可以办初级师范;有中学或师范为中心学校,就可以办高等师范或师范大学;有各种职业机关或学校做中心学校,就可以办各种职业师范”[9]。因此,中心学校要成为“训练师资的中心”,“师范学校的使命,是要运用中心学校之精神及方法去培养师资”[10]。晓庄师范将以前的“附属小学”改为“中心小学”,学生要去中心小学实际锻炼。每一位学生在师范学校教师的指导下要制订详细的实践计划,在实践中他们一方面锻炼了实际教学、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学会了在实践中进行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学生在实践结束之后提交实践报告,回校之后根据自己暴露出来的缺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有能力的甚至可以开创更广阔的教育天地。“师范毕业生掌握了中心学校的办学,就可以去别的地方办一所新的学校,初级中学程度的人学习之后可以去当高小的教师,大学程度的学习之后可以去办初级师范或者县立师范”[11]。

(三)采用艺友制,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

陶行知从木匠、裁缝、漆匠等行业所采用的师傅带徒弟式的艺徒制培养方式中受到启发,将其改造后运用到师范教育中,称为“艺友制”。他提出:“艺是艺术,也可作手艺解,友就是朋友,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12]他认为,学做教师有两种途径:从师和访友,跟随朋友练习比从师更自然亲切、更有效力,所以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13]。艺友制的实施体现的正是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他认为“大家共教共学共做才是真正的艺友制,惟独艺友制才是彻底的教学做合一”[14]。陶行知先生以中心小学为基地,采用“艺友制”方法培养小学教师。优秀的小学老师带领几个学生作徒弟,参与小学各项活动,以朋友之道传授各项教师技能。艺友的学习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并且在每一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第一阶段为学生角色,艺友在小学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小学的所有活动。小学教师身临其境地为艺友传授教育方法和技巧。艺友每天除了练习基本技能外,还要撰写观察记录和心得。第二阶段是助教角色,艺友辅助小学教师主持活动,甚至可以独立主持部分活动。第三阶段是教师角色,艺友独立主持小学里的各项活动。往往在一年半至两年之后,他们就可以真正担任小学老师了。陶行知在当时采用“艺友制”方法培养了一批乡村教师,他们与一般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一样具有“看护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儿童的伴侣、乡村妇女运动之导师的素质”[15],甚至在实践能力方面往往更胜一筹。

三、“教学做合一”视野下的高校教师教育改革启示

我国长期以来在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较为突出,我们往往仅重视课堂理论学习,而忽视具体情境中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理论学习脱离实践。教师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实践型人才,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强调师范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实践,学习和实践不可分割,融为一体,这对于高校教师教育改革很有借鉴意义。江苏省T学院是一所以师范教育见长的综合性大学,没有10个专业培养师范生,其中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最具特色。该专业紧跟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能够准确把握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理论精华,勇于探索和改革,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做合一”

江苏省T学院小学教育专业采用“综合培养、分科提高、强化实践”的培养模式。“综合培养、分科提高”通过“2+2”分段教学体现,“强化实践”通过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来体现。“2+2”分段教学,即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主要进行专业基础教育课程的学习,通过综合培养逐步具备宽厚知识基础,能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大学三年级开始,学生依据个人意愿选择不同的学科方向(语文、数学等),开展为期两年的以方向课程为主的学习。“分科提高”从现实出发,既满足了学生具体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就业对某一特定学科的需求。小学教育专业建立起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综合实践构成。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与基础教育接轨,4年全程,然后分段:一、二年级训练基本功,同时通过初步开展实践活动来认识小学;三年级进行跟岗见习,观察、了解教育对象,熟悉教学环节和教育管理方法;四年级开展教育实习、科研训练,培养教学反思能力。课程实践包括课程实验教学、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教学包括开设音乐、美术、书法、口语表达等技能类课程;课程实践教学体现为教育教学理论性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主动性、研究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实践能力;课程实践活动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模拟授课、说课等。专业实习包括微格训练、“4+1”跟岗见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四种形式。“4+1”跟岗见习,即大学三年级从第一学期开始,每周安排4天在学校进行专业教育课程的学习,1天去小学进行见习,每周见习都有具体的见习任务,时间一直持续到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后期。跟岗见习结束后,安排为期6周的教育实习,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管理班级,在实际情景中教学、管理的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大四下学期安排8周的毕业实习,学生通过第二次实习进一步提升小学教师的实践素质。综合实践包括科研训练、技能大赛、社会调查与实践等,强调将教育基本功的训练与比赛、考核、展示、社会实践等紧密联系,以赛促训、以考促练。

(二)实行“4+1”跟岗见习,加强与小学联合办学

陶行知先生积极推行“以中心校为基地”的培养模式,把中小学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主要场所。江苏省T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建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专业实践”这一板块是体系的核心,而“专业实践”中独具特色的“4+1”跟岗见习模式正是体现了陶行知先生“以中心校为基地”的培养模式。“4+1”跟岗见习模式的形成既源自于前期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4+1”跟岗见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三上学期,学生通过参观、访问,了解小学的历史人文环境和办学特色;通过近距离接触小学生,了解小学生在校的行为,分析小学生的心理;通过观摩记录课堂,熟悉教材和上课流程。第二阶段为大三下学期,学生担任小学助教,辅助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逐渐形成一定的教学和管理能力。通过“4+1”跟岗见习工作的开展,学生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同时进行,真正做到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去体会、理解教育理论。可见,“4+1”跟岗见习模式与陶行知先生师范教育改革中倡导的边实践边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教学技能、运用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见习生来讲,在近一年的见习中通过与小学生接触和交流,他们逐渐了解和喜欢上了儿童,更加坚定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由于职前对小学的充分了解和思考,他们在真正进入小学校时更加自信和热情。对见习小学来说,学生每周进入小学,为学校输入了新鲜血液,活跃了校园氛围,他们的参与也弥补了小学某些课程师资不足的问题,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双赢的过程。对见习小学指导教师来说,让见习生去听课,也是一面镜子,能帮助教师发现不足;为见习生准备公开课,能够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带着见习生集体备课,是一个共同成长的机会,能够带动教师的积极性;给学生教学指导,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对小学生来说,年轻见习生的到来增添了校园的活力,还可以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对高校教师来说,指导学生见习可以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跟岗见习要求专业指导教师全程跟随,每周固定1天在小学,全天观摩小学的教育活动或参加教研活动。通过这种形式,专业教师亲临教学一线,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带着问题去备课,带着案例来上课,既有利于改革教学方法,也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

第6篇: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范文

【关键词】学分制教师培训积极性

该文系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十二五”时期资助课题[《学分制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培训实施路径与策略研究》(课题编号XJKZJJZB03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分类号:G632

十二五期间,中小学教师培训培训迎来了新一轮的高峰期,从国家教育部到地方的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把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从政策层面上看:一是出台了许多文件和管理办法;二是逐年加大了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从组织实施的具体措施来看:采取了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位一体的多样化培训模式。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从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自主性与“学分制”之间关联性出发,努力探索教师培训的新思路。

一、“学分制”实施的政策导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了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2010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指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加快继续教育法制建设,健全继续教育激励机制;要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1)。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每五年为一个周期,在一个周期内,每一位教师要参加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2)。随后,省教育厅下发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试行办法》(3),对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市教育局在转发该文时将学分登记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4)。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提起到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对顺利完成“十二五”期间的教师培训任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学分制”实施的价值分析

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制”,即参培教师通过自主选择培训时间段、选择学习形式、选择培训内容,按照培训部门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完成规定的任务,从而获得一定的学分。在周期内(五年)完成360学分。学分登记管理部门对教师的学分按年度进行登记并上传到省教师学分管理平台,实行统一管理。

(一)“学分制”的实施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培训机构的共同配合下,对教师开展了全员培训。从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法、培训形式、培训要求等进行了重大改革。培训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学科知识主题研训、班主任技能培训、心理健康培训、教师职业道德培训等培训,由参培教师在“学分制”的总体规范下自由选择。培训方法不拘一格,主要有专家讲座、师生互动、现场观摩、案例探讨、小组专题讨论、学员示范课教学后的交流等,由培训机构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培训形式灵活多样,主要有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集中学习和网上学习相结合等,培训要求从宏观上讲,管理部门以“学分制”政策为导向,对教师提出要求;从微观上讲,培训部门主要做好培训策划、抓好培训纪律、提升培训质量。

(二)“学分制”的推行彰显了制度的威严。

“学分制”的推行,是教育系统内部设立的并且带有强制性的行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一种地方性法令,对教师具有较大的震慑作用。只有当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获得相应的学分,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否则,将会影响到教师切身利益。因此,谁也不愿以身犯险。所有的教师必须在“学分制”这个框架下,自主地参加培训。在这种制度的约束下,完全改变了过去教师培训的那种无序、自由、懒散的局面。所以,“学分制”的推行,是进一步规范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抓手,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法宝。

(三)“学分制”的实施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供了量化管理的平台。

“学分制”明确规定,每个教师在一个周期(五年)内,必须完成360个学分的培训任务。其中专项培训160分,校本研训120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或提升)80分。专项培训学分是硬指标,必须是各级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才是有效的。可以选择国培、省培、市培或县培中的短期集中培训或远程网络培训。校本研训学分由学校如实呈报,这一部分学分与教师在学校所参加的教研活动直接挂钩。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分是通过学习、考证而获得,其获取的过程难度相对要高一点。以上三个方面的学分不能相互冲抵,在职称评审过程中,要求参评教师学分总量要等于或大于年度的平均分(72分)乘以周期中的年度数。否则一票否决。周期结束后,按学分总量来重新认定教师资格证。“学分制”的这种分块量化,不但均衡了教师参加培训的内容,更为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管理提供了操作性很强的依据。

三、“学分制”的实施对教师参培积极性的推动作用

(一)“学分制”是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重要举措

教师应根据“学分制”的要求,制订个人专业发展5年规划和年度参培计划。结合教学与专业发展的需要,选定培训课程、形式和时间,并及时向学校提出参培申请,当学校认定后报县(市)教育局,审核通过后再将名单转发给培训机构。然后由培训机构统一组织安排培训。这种模式,对教师培训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学分制”的推行是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的重要举措。

(二)“学分制”是调动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学习的重要手段。

“学分制”相关文件指出:“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和培训考核登记情况作为年度绩效考核、职务评聘、特级教师申报、评优晋级和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对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进行登记管理,即将教师培训与学分进行三方面的挂钩:一是学分与教师资格定期认证注册挂钩;二是学分与教师的职称评聘挂钩;三是学分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目前虽然没有全部到位,但对教师仍然有着很大的刺激作用。很多教师都争着要参培指标,就是有了高级职称的教师,都积极报名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这是以往任何时候都不曾出现的现象。这就把曾经的“要我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这确实是教师培训史上的大动作,体现了教师培训史上的伟大进步。

注释:

[1]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02

[2]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2011.03

第7篇: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教师队伍建设 案例研究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承担者和教育改革的实施者,其素质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水平的高低。因此,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成为当今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发展逐渐由规模扩张转为质量提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 》中明确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师资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制约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1] 为了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有深入的了解,“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 ”课题组进行了实地调研,这里选取中部某省S市为例进行剖析。

一、S市农村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S市地处我国中部某省的西南部,总面积1221.06平方千米,人口43万,现有教职工3000多人,在编农村教职工约1000人。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扩充S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该市根据当地农村小学教师编制缺额情况,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联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农村小学教师。2010年,该市拟招聘农村小学教师200名(语文、数学教师各50名,英语教师40名,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各20名),实招199名。2011年,该市拟招聘农村小学教师70名(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各10名,英语教师20名),实招68名。这一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紧缺的现状。

二、S市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该市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仍问题重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

1.农村教师总量超编和结构性缺编共存

该市教师编制按照23∶1的生师比进行配置。然而近年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等诸多原因,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出现了低峰 [2] ,加之城乡一体化进程及农村学校布局的调整,一些有条件的家庭将子女送往市区学校读书,造成农村小学学龄人口逐渐减少,班额减少,对教师的需求也随之减少,从而短期内出现教师数量超编的现象。

对于超编的教师,一般分流到其他学校。这种方法虽然易于操作,但没有考虑到城乡学校的实际情况,使农村学校各学科教师数出现了不平衡的状态,从而产生教师结构性缺编的现象。就大多数农村小学而言,主要科目(如语文、数学)教师偏少,为了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大多数教师身兼多门课程的教学,有些甚至要兼做学校管理工作,这必然导致一些合格教师在兼任的科目上变成不合格教师,并且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影响了学科的教学效果。例如,H镇中心小学某美术教师,每周除了负责全校5个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的美术教学外,还同时负责2个班级的语文教学,每周被安排30节课,教学任务繁重,压力很大。

2.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老化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批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学识上都占据优势地位的大学生却很难进入教师行业,包括农村教师队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比较艰苦,农村教师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而待遇较差,难以吸引广大青年深入农村任教;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农村教师与“国家户口”、教师终身制联系在一起 [3]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被辞退,这强化了农村教师的超稳定结构,一些年龄大、知识老化的教师占据着编制,使一些有志青年无法进入农村学校。因此,不少农村小学出现教师“只出不进”的现象,在岗的教师平均年龄都在40岁以上,教师年龄结构出现断层。例如,H镇中心小学32名在编教职工中,30岁以下的仅有9名,45岁以上的超过一半。教师年龄结构老化,给学校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带来了一定阻碍。

3.农村教师学历结构普遍偏低

随着教师发展重点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教师学历提升成为发展教师素质的标准之一。[4]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十一条的规定,小学教师应具备大专、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而通过调查了解到,该市现有的农村小学教师中很多属于民办转公办,大多数教师第一学历是中师或者高中以下,虽然有些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如参加函授、电大、党校等学习)获得大专或者本科学历,但许多人是徒有虚名,因此该市农村小学教师的真正学历结构偏低。以H镇中心小学为例,32名在编教职工中,本科毕业的1人,大专院校毕业的4人(其中3名是二次专科学历),中专毕业及以下的27人,中专及以下毕业的教师占很大比例,教师的学历层次亟待提高。

(二)农村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且流于形式

教师培训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综观该市农村教师队伍,学历达标率低,知识更新与现代教育的要求差距较大。因此,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在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S市教育局委托当地教师进修学院每学期组织农村教师参加一次为期10天的培训。对于大多数教师特别是刚刚从教的新教师而言,接受培训的机会仍然偏少,并且这仅有的一次培训趋于形式化。具体而言,培训的内容是以大而空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为主,和一线的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相脱节,缺乏实际教学技能的传授;在培训方法上,通常以学历教育中的知识讲解和理论灌输为主,形式单一,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大多数教师感觉培训“无用”“无效”,有些教师培训时“人在心不在”,有些教师甚至不去参加。

(三)绩效工资难以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实行绩效工资后,S市所有小学教师在工资待遇上已无差距。这一举措虽然有利于缩小城乡教师之间收入的差距,但挫伤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究其原因:首先,由于缺编,大多数农村教师身兼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课外还会被分配其他任务(如每位教师在周末要教村民如何使用“农廉网”),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农村教师的压力远大于城市教师,但只要城乡教师工龄和职称一样,其工资水平是一样的,这就不利于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存在一些“隐形”开支,如一些农村教师居住在城区,每天往返学校并无提供班车或交通补助,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为每月1600~1900元,若每月按20个工作日计算,月交通费用开支为300~400元,这无形中增加了农村教师的经济负担,影响其工作主动性。再次,就同一所学校而言,往往是青年教师承担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但绩效工资的发放要依据教师的职称、职级,这就引起了青年教师心理的不平衡,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其工作幸福感。

三、解决S市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对策

(一)“引培结合”全面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可通过“引培结合”的方式逐步充实农村教师,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1.在“物质”和“精神”上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要想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就要积极地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待遇,提升他们的事业成就感,使他们能找到作为农村教师的独特意义与价值。[5] 因此,应实施农村地区学校教师待遇倾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等方面实行倾斜,适当增加这些地区教师的津贴,改善其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例如,为他们提供周转宿舍,为教职工宿舍装电暖气,提供网络服务等。在精神上,多表彰、宣传农村教师的先进事迹等。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手段,不仅有助于调动现有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吸引一批年轻优秀的毕业生深入农村任教。

2.加大对现有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

教师培训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其质量和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搞好校本培训,立足于农村教师的日常工作环境,从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组织相关的讲座或培训;培训的内容要丰富多样,不仅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农村教师的理论修养,而且要包括专业技能的传授,使他们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农村教育资源。第二,要鼓励外出参加培训。对于省、市教育部门安排的专业培训活动、教学观摩课等,应积极鼓励、安排农村教师参与,经过培训和学习的教师回来后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其他教师展示,从而在提升其个人专业素质的同时带动全校教师的进步。第三,要建立常态的培训机制,丰富培训方式。对此,《 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 》(〔2001〕2号)中明确提出在传统师资培训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利用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工具。如开辟网络专题讲座、网络教学设计、教学故事、教师博客等栏目,创建积极的网络文化场域,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对话交流的空间。

此外,要加大农村教师培训的财力保障。可设立农村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出台相应政策,规范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使用范围,使农村教师培训制度成为一种刚性机制。

(二)以校为单位多维度核定教师编制

我国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是依照教职工与学生之比来确定的,核定方式上较为单一,缺乏教育质量理念,缺乏城乡均衡发展导向,没有兼顾农村学校布局分散、班额较小等特点。[6] 要解决农村教师编制问题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从实际需求出发,以学校为单位因地制宜地核算农村学校教师编制。学校是教育的直接践行机构,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离开学校层面来计算生师比必然脱离学校的实际要求。因此,农村学校教师编制的核算应该以学生数目和班级数目为基准,同时要兼顾学校年级数目、周课时数、学科设置等方面因素,合理配置教师。另一方面,应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除了考虑所在学校教职工与学生之比外,还应将任教课程数、周课时数、年级数与教职工之比纳入考虑范畴,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还应该考虑班级数与教职工之比。

(三)完善绩效工资相关配套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是否愿意到农村地区从教,能够付出多大的精力进行教学,都取决于教师付出劳动所能得到的报酬。因此,在倡导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同时,在分配上应该向农村教师及业绩优秀的年轻教师倾斜。具体而言,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在绩效工资中设立偏远贫困地区教师津贴、农村教师津贴、超课时津贴等,并且依据地理环境和条件恶劣程度的不同对农村教师补贴进行适当分类,形成合理的等差梯度。[7] 这样做有利于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前往农村地区任教。

另外,绩效工资考核标准的制定应充分发扬民主,让教师参与并监督整个绩效考核的过程,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

总之,解决农村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发展壮大农村教师队伍,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和社会各界应深刻认识到农村教师队伍的重要作用,将扩充农村教师数量、提高农村教师质量作为解决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注: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研究”(批准号:10JZD0041)和“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批准号:11JBGP018)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2][3]于伟,张力跃,李伯玲.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结构性困境与破解[J].教育研究,2007(3).

[4]刘秋红.我国农村教师发展现状及我国农村教师发展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5]张道祥.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探索,2008(9).

第8篇: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范文

一、免费激励是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的前提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第19条明确指出:“要确保县级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经费来源。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要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要切实保证县教师培训机构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经费来源,并积极探索经济来源的其他有效渠道。”教育部《中小学继续教育规定》第四条“条件保障”第13条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列支。地方教育费附加应有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人均基本用费标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县级以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不得截留挪用。”湘政办发〔2003〕2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意见的通知》对湖南省教师培训经费标准及来源作了规定:“由县级财政按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安排继续教育经费,切实加强教师培训。”以上文件都明确规定,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应是免费培训。但由于县级财政的紧张和部分领导的观念滞后,可以说,很多地区都没能够得到落实。我们利用校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优势,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提出议案和提案,这一问题终于在2014年得到了解决。现在邵东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全部实行免费,由县财政买单。减轻了每位教师一个周期4次培训大约1500元的经济负担,而今教师培训的热情高涨。

二、政策激励是教师培训持续开展的巨大推力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各行各业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教育要做到与时俱进,新的观念、新的知识都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以及业务能力,因此作为教师都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来提高自己,那么,终身学习就是唯一的途径。要实现教师的终身学习,政策激励是一种巨大的推力。在邵东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一是将教师的培训纳入对各中心学校的年度考核之中,由教师培训机构根据各中心学校教师的参培情况进行量化评估。二是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职称申报必要条件,每年完成了72学分的教师方能申报晋升职称。三是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进城调动的条件之一,教师进城调动必须具有普通话、计算机和继续教育合格证书。四是年度考核评优在同等情况下,学分高的优先。这一系列的激励政策,使教师们通过培训,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实惠,有利地推动了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

三、奖惩激励是保证培训质量的有力抓手

教师培训的奖惩制度是对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一定行为给予奖励和惩罚的规定。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奖惩制度是通过一系列正刺激和副刺激的作用,引导和规范教师的行为朝着符合教育和教师的方向发展。对希望出现的行为,用奖励进行强化,也就是正刺激;对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利用处罚措施进行约束,也就是副刺激。两者相辅相成,才会有效促进教师提高和教育发展的实现。我们的做法是:一是评选优秀学员。培训机构制定优秀学员评选方案,确定优秀学员评选的条件和比例,每项培训结束时对学员进行考核评比,按学员学习的成绩和表现,公正客观地评选出优秀学员。优秀学员可适当加学分。二是严格考勤制度。成人学习,存在着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家事的矛盾,还有路途远等困难。如果不严格考勤,出勤率就不高,学习效果就不佳。我们的做法是:每项面授学习,学员原则上都必须出满勤。如因公事或紧要事情,出具有中心学校签具证明意见的书面请假条方可请假,且每项学习请假不得超过一天。超过一天的不予继续学习而推至下一期学习。凡迟到、早退两次者视为请假一天。凡旷课者均取消本次学习资格,将出满勤作为评选优秀学员评选的重要条件。三是惩罚。凡学习考核不及格者,不发结业证书;凡拿不到结业证书者,由本人负担本次学习的经费。

四、关爱激励是对教师培训的心理安慰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需要关爱激励。关爱激励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对人倾注真挚的、炽热的感情。对教师的感情激励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关怀。关怀能对教师产生极大的心理效应,提高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密切培训机构与教师的人际关系,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做法是:一是统筹规划。年初,召开师训工作会议,将本年度培训计划抛出,并在学校网站上,让广大教师明白各项培训内容,以便根据自己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选择报名学习,避免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家事的矛盾。二是优质服务。面授学习,做好饮水提供、防寒防暑工作,愿意在学校就餐的,提供中餐服务,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三是协调矛盾。积极配合学员单位,解决好工学矛盾,克服困难顺利参加学习。四是搞好技术服务。网络远程培训,对于部分年龄偏大、条件较差的学员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我们除了在开班前对他们进行集中操作培训外,每个班都配备了技术员,公布咨询电话,随时为他们提供技术服务。

五、成就激励是实现培训价值的体现

成就感是近来经常被人提起的一个词语。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可以这样理解:当个体在某种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后,就会对这项活动产生兴趣;反之,则会失去对该项活动的兴趣。以前,大面积的教师在培训中体验不到成就感,这一现象所昭示的是教师对培训兴趣的丧失,这就需要培训机构着力培养学员的成就需要意识。成就需要是指工作上追求卓越,学习上追求上进,力求充分发挥个人潜力,不断作出新业绩的需要。基于这一点,我们努力探索教师培训的模式和方法。一是发挥优秀学员的示范作用彰显成就感。在近年进行的教育技术培训中,我们让培训先进学校组织培训优秀学员提供示范课,每期安排四天十几位优秀学员上示范观摩课。二是选拔优秀教师主讲,激励成就感。在去年暑假进行的继续教育培训中,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让以往参培的优秀学员登台现身说法。我们选择了杨玉红、刘义勋、王伟、杨兰平等学员主讲《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教师心理调适》等课程。三是为全体学员搭建平台感受成就感。在实践观摩活动中,让每一位学员畅所欲言地评点主讲老师的课程,创造一个平台,让他们展现自己的风采,并将优秀学员的表现反馈所在单位,以培训机构的名义在学员单位推荐上示范课。对于学员的实习作业,进行认真的评定,我们还拟将“优秀作业”结集出版。教师的成就感就是寻求事业的发展和成功,他们的“成就需要”突出地表现在希望“教有所成”上,即以教学的成功与创新、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为最大的快乐和精神满足。而激励因素,就是激发老师把先进的教学方法都必须经过教师本人的消化、吸收、思考、总结,变成自己的东西,然后才能传授给学生,提升教师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六、总结

第9篇:小学教师值周工作安排范文

“近几年,我们株洲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是下了大工夫的。围绕建设教育强市,我们全面提质高中阶段教师培训工作,于2011年初启动了高中学科基地建设,政府大手笔投入3000万‘注资’这个工程。这个工程的纵深推进,是我们全市教师高端培训的新起点与里程碑,也是我们多年来致力于创造性师训的生动写照。”教育局局长钟燕充满激情地对记者说道。

钟燕局长的激情是有底气的:围绕师训工作,从2007年开始,株洲市每年都被评为湖南省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先进单位。“高端培训”“全民培训”“本土化培训”所构建的培训网络,覆盖到了全市所有教师群体,给2万多名教师搭建了一个继续教育畅通无阻的信息“立交桥”。

高端化的精英培训,让“先富起来”的老师身先士卒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骨干教师的引领与示范意义很明显。对于师训工作而言,先富带动后富、最后一起提高的实践与探索也很有针对性。”曾为攸县师范校长、现为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主任的吴金辉眼界很宽广,他站在全市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提出了高端化精英培训的理念。近几年,以“四名”工作室建设、名优校长“造星工程”、农村骨干教师“孵化工程”等为标志的高端培训进行得有声有色,株洲市的师训工作在全省率先进入高端培训轨道。

“到2011年9月,全市共建立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名教研员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即‘四名’工作室23个,各个工作室的主持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上接高校专家,下连学科培训基地,全方位辐射。”说话间,吴金辉带我们来到了位于株洲市十八中的刘立红名师工作室。刘立红告诉记者,她带“徒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能“现学现卖”。“对‘徒弟们’的培训,我采取的形式是顾问、成员和学员互动,即顾问讲座提供理论指导,成员上示范课,学员跟班上课提升实战经验,课后经验丰富的顾问老师对每节课进行精彩点评。‘徒弟们’在学习中感觉‘近而真’,培训有实效,并能带回本校予以效法实施,操作性很强。”刘立红说,尽管教育局安排的“徒弟”只有6位,但她深刻意识到,名师工作室除了充分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和指导作用之外,还应该肩负搭建交流平台、共建资源、资源共享的作用。所以,她的工作室在第一期“跟岗学习”培训期间,大胆扩充学习队伍,邀请城乡高中骨干物理教师参加大型学术研讨与交流课,积极搭建校校交流平台,力促全市物理教师专业成长。“魅力课堂、厚重讲座,多角度的精彩点评,只有少部分人听,那是浪费资源!”刘立红的做法赢得了全市其他工作室主持人的一致认同。

“刘立红老师的尝试值得大力推介,但是,名师工作室也好,名校长工作室也好,因为受到时空、经费等诸多限制,能直接参与、全程参与的毕竟是少数,只有通过各个工作室培育骨干,通过项目推动,带动各自领域内的老师共同成长,才能先富带动后富,打造老师继续教育专业化成长的共同体。”作为株洲市特级教师研究会会长、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顾问,黄国雄对各个工作室特别是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提出了三条必须履行的准则:必须申报课题,通过课题带动老师参与;必须上示范课,让老师们“现学现卖”;必须带“徒弟”出考试题、上公开课、做专题报告甚至出专著,让每个工作室的学员都成为专家型教师。

这两年来,株洲市的“四名”工作室高效运转所取得的成绩是无法用数据来统计的,但是当我们深入八达小学刘影名校长工作室采访时,工作室所着力进行的“高端孵化”的效果是能在数据中触摸到的。“‘四名’工作室的发展速度很快,2009年首批启动的时候,只有3个,短短一年就发展到了23个。这说明工作室是广受欢迎的。作为首批工作室之一,我带了10个小学校长做‘徒弟’,短短一年下来,就有3个高徒‘自立门户’成为名师工作室或名校长工作室的主持人了,今年,这其中肯定又有好几个要‘出师’了,这是好事。这批‘出师’了,我又要在全市范围内广收‘徒弟’了!”言语间,眼前这位株洲市小学校长专业理事会理事长、特级教师、株洲市十佳校长刘影显得颇为自豪,她接着告诉我们带“徒弟”的心得体会:每个学期为校长们各自确定一个自我发展的主题,每月集中一次培训,为“徒弟们”量体裁衣制订成长规划,提供个性化服务,分阶段实施,通过深入考察、研讨、沙龙、座谈会等多种途径与形式,分批次打造名校长。

确实,狠抓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起龙头作用的还是校长队伍培训,这一点,株洲市始终把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株洲市名校长工程的打造,除了上述我们所描述的名校长工作室作为高端孵化器外,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送校长们外出“镀金”。

市教师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刘中德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2010年株洲市政府共安排专项经费上百万,组织高中、初中、小学骨干校长共计50人赴新加坡学习、培训22天;2009年、2011年市教育局安排初中、小学骨干校长共计74名分别赴北京、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学校跟班学习,每期学习时间为1个月;2010年、2011年株洲市初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班安排学员赴北京、上海学习,时间为1至2周,共培训中小学校长178名。

“这两年全市的校长培训工程,无论从质量还是规模上说,都达到了株洲市历史上的一个沸点。”曾经多次外出学习取经的枫叶中学校长倪太辉,是校长培训热潮中受益的典型代表。“作为厂矿子弟学校改制、组合成的初中,我们学校原先底子薄,起点低,生源差,口碑欠佳。校长培训特别是外出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我这个老校长也萌发了办校新念头。这几年来,我找准学校的发展基点即科技创新,大打特色牌,一举促使学校的质量翻了身。现在学校已经成了株洲市初中领域的名牌学校。”与倪太辉的感触一样,采访中许多校长都由衷表示:外出取经之旅使他们既领略到了教育先行者的风范,开阔了教育管理的思路,又了解了中小学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发展的新趋势,更新了教育观念,提高了理论水平与专业素养。

先富带动后富,城区带动农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株洲市师训的另一个创新之举便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城区优质学校跟班学习。这两年来,共有80多名农村骨干教师深入市区8所优质中小学校,进行一对一的跟班学习。农村教师进城培训学习的所有费用,全部由市教师培训中心埋单。

“为期半个月的跟班,使我获得了一次彻底的思想与精神的洗礼,城乡教育为什么不均衡,差距为什么那么大,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学习,我感悟到,我们农村教师差的不仅仅是素质与水平,更重要的是理念与教育思想。”来自茶陵县潞水学校的邓思远被派至景炎学校,两周实践性跟班学习之后,他对记者直言有“脱胎换骨”之感。“学员们普遍反映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转变了观念,增进了认识,对新时期教育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感受,获益匪浅。根据我们的跟踪调查,绝大多数学员回去后充分发挥所学,纷纷改变了本校的教育教学面貌。”牵头此项工程的程检红主任如是介绍。

全民化的远程培训,让全体老师进入信息化的“网络时代”

“目前师训正在向传统的授课式、面对面讲解手段提出挑战,信息化的时代,海量的内容,让老师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学习世界。大力开拓远程培训,正成为株洲市师训工作的另一张名片。”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培训教育科科长曾友立告诉记者,2005年以前,株洲市教师培训全靠集中培训,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培训大多安排在寒暑假,每年寒暑假市教师培训中心都要租借很多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很多教师不得不放弃休假来参加培训。

一方面是简陋的学习条件、单一的讲座方式和有限的教学资源难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学员满意度不高;另一方面是培训成本高、容量小,无法完成全市2万多名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任务。工学矛盾、时空矛盾、培训成本、培训学位、培训资源等问题都对传统的培训方式提出了挑战。培训中心的领导班子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05年他们获知教育部开展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的信息后,立即开展学习与研究,认真拟定试点方案,积极提交申请,2005年6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非学历远程培训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批准株洲市为湖南第一个试点单位开始试点工作。

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共享优质资源,丰富的课程为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很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问题、培训成本问题和培训学位问题,远程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成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将远程教育引入教师培训是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方向,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远程培训毕竟是一种全新的培训方式,开展远程培训试点工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对培训中心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重大课题。

曾友立清楚地记得,2006年8月4日,全市远程教育最先在炎陵县教师进修学校启动试点工作,打响了株洲市远程培训的第一枪。“由于一线教师、学校领导和县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远程培训都不了解,7名工作人员忙乎了两天只注册了46名学员,试点工作举步维艰。”他们没有气馁,在认真总结炎陵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送教到县的方式分县区举办中小学校远程培训管理干部培训班,积极宣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和远程培训的优势,反复讲解远程培训学习过程和管理办法,让县区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认识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积极开发远程培训入学教育课程,采取“送培到校”的方式统一组织学员入学教育,在指导学员注册的同时让学员掌握上网学习的方法、明确学习要求。2006年10月19日远程培训再次在醴陵启动,注册学员达到了超乎意料的573人,随后,城市四区、市直中学、茶陵、攸县相继启动。

几年来,株洲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点到面逐步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全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方式。记者从市教育局教师科了解到,2009年株洲市教育局正式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的意见》的通知,株洲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由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要求全市中小学教师2009~2013年必须参加不少于200学时(2年,每年100学时)的远程培训,2009年注册学员8272人,约占全市中小学教师的33.2%。

黄国雄一直是株洲市开展中小学远程培训工作的特聘专家和辅导教师,他告诉记者,“构建资源超市,订制菜单课程,促进专业发展”已经成为编制株洲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课程计划的基本理念。中心积极依托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从1500多门优质课程中精选了近600门课程,构建中小学教师的“学习资源超市”。根据学科特点分学科制订课程计划,设置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提升。这种“菜单式”的课程较好地满足了学员个性化学习和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南方中学副校长陈其北对此满口称赞,网上有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有专家讲学,还有优秀课例评析,课程资源丰富、质量很高,值得认真学习,远程培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是一种适应现代教师成长的科学培训方式。

为确保培训实效,株洲市还积极探索建立一支市、县两级辅导教师和班主任队伍,每个班配有一名班主任、一名辅导教师和一名技术员。他们在网上解答中小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实际问题,引导教师们讨论交流及推荐文章,每个学科的讨论专区天天热闹非凡,无论是辅导教师和班主任,还是一线教师,几乎每一天都处于新奇、激动、兴奋、累并快乐的状态之中。共建共享的学习型组织正在形成。同时,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对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与监控,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定期学情通报等方式,让教师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以注重教师培训过程为根本,在线考试为抓手,让每位学员都清楚自己在整个学习队伍中的位置;此外还创造性地设立质量标准,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课程学习不足规定学时50%的不能参加结业考试,抄袭作业或论坛灌水者成绩记零分。“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在株洲远程培训质量评价标准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前认为远程学习也就走个形式,没想到抓得这么严,我每天都要上网关注学情通报,生怕自己落后了!”来自炎陵县水口镇学校的王肖璐老师表示。

“通过几年的实践与努力,以‘注重入学教育、构建资源超市、重视过程管理和采用科学评价标准’为核心举措的株洲市远程教育,已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模式。”多次应邀参加全国性远程教育经验交流大会并作典型发言的吴金辉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本土化特色培训,让每位老师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挖掘”

“在城乡有别,尤其是各县县情、教师整体素质有别、经费有别、信息化普及程度有别的前提下,如何创新培训模式与手段,让城区教师更优秀,更适应新课改的需求,优势互补,智慧互补,经验互补;让农村偏远地区的老师们不掉队,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这是一向以务实、进取著称的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晓芳反复强调的问题。近几年,株洲市各县市区在本土化、特色化、创造性培训上动足了脑筋,进行了深入实践与探索。

“我们的师训特色就是广建基地,现学现卖,现场感受先进的教育教学,接受新课改的洗礼。”天元区教育局局长董运喜对记者介绍,为了让全区教师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学习他人的先进教育经验,区教育局分别在山东杜郎口中学、成都锦江区、上海浦东区和虹口区等名优学校及教育发达地区建立“天元区教师培训基地”。同时,以城乡学校结盟、联合教研的方式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全区各中小学遴选了一批优秀教师组成“活力课堂”人才库,到各中小学进行课堂巡回视导,推进新课改全面实施。

作为全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基地,先后两次承办全省校本教研制度现场会的芦淞区,近年来通过名学科建设促使全区教师专业化培训、专业化成长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区创造性地探索出教师继续教育新途径,那就是花大力气实施名学科建设。名学科建设紧紧围绕‘团队互助,资源共享,项目共研,专业共进’十六字方针,打破校际限制,跨校,跨科,跨片,串点连线,通过结对帮扶,城乡联盟,打造一批研学一体化的名学科,从而带动全区教师专业化发展。”芦淞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付德告诉记者,首批名学科已经建成14个,在强大的品牌、特色浓郁的教研文化的吸引下,每个名学科都“滚动”吸纳了众多老师参加,在组本研修、课程开发、合作交流的专业发展氛围中,每位成员都得到了专业再发展。

石峰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当前体制下,影响教师培训成效的关键问题不是课程资源,而是教师的学习热情。只有有效的激励手段才能催生高效的学习行为。2010年3月区教育局决定在全区开展中小学教职工“三考”(业务知识考试、业务技能考核、业务工作考评)工作。“三考”结果作为评优、评先、评职称、评学科带头人和绩效工资分配的依据,达到以考促培、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管的目的,引导全体教师自觉进行业务学习,努力在全区教育系统形成讲学习、练内功、提能力的良好氛围。

醴陵市在职中小学教师约7000人,自醴陵市教师进修学校与醴陵市职业中专合并以后,教师培训的实力相对减弱,运用传统的集中培训模式已经无法完成7000名教师的全员培训任务。2006年醴陵主动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非学历培训试点工作,成为株洲市远程教育的示范窗口。“我们构建了由学籍专干和市、县、校三级班主任组成的教学管理团队,具体负责学习过程管理;构建了由教务专干和辅导教师组成的教学辅导团队,为学员提供学习指导和学术;构建了由技术专干和县、校二级技术员组成的技术支持团队,为学员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技术性问题,并提供技术。各团队工作人员都是从全市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中择优聘任的。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他们一手抓业务培训,一手抓教育科研,全市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大幅提升。”醴陵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唐宏伟如是说。

攸县教育局颜荣华局长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成立了师训管理站,把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各学校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设立了师训工作单项奖。该县居两省四市交汇之所,信息化水平不高,大多不具备参加远程培训的条件,小学教师全员岗位培训一直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难题。为此,县教育局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采取“自学”与“送教下乡”相结合的形式,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乡村教师培训的实际问题。整个培训从2011年4月开始,用两年时间,将教师分成10个片,分学科分区域集中进行面授。为了确保这项培训顺利进行,首先在师资上确保质量,由小学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参加过省级培训或国家级培训的骨干教师担任授课和指导教师,每学期授课教师集中一次研讨,共同反馈教师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现场教学、说课、点评、讲座的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经费上确保充足,本次培训具体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上课教师津贴、差旅、教材、资料由进修学校承担,分片集中培训学员由各学校组织,伙食费由教育局承担,培训教师不需负担一分钱费用;最后在培训质量上确保高效,整个培训由局教师培训管理站进行管理,培训的组织、学员的考勤、考试的组织都高标准、严要求,并直接与各单位的年终考核挂钩。

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县域经济相对较弱。但穷县却有大培训的勇气与魄力,该县县委、县政府高调提出了“大培训带动大提升”的口号。副局长龙永红告诉我们,从2008年开始,县教育局安排10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提出了“用五年的时间,实现零收费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轮训2次的目标”。2010年以来,县教育局精心打造了“暑期集中大培训”“国、省、市培计划”“教师脱产送培”三大“套餐”,突出骨干引领和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当前培训和跟进服务相结合三大特点,对全县教师分层次、分时段、分内容进行大培训,以大培训带动大提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和强劲的后续发展“动力”,对全县教师培训实现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