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华中农业大学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华中农业大学专业

第1篇: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研究样本总体上是中国高等农林院校,依据大学四分法[1],根据毕业生质量等级(表1)和大学排名(表2)情况,随机抽样选取10所学校作为代表。选取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3所“211工程”学校作为研究型大学代表;山东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5所学校作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代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天津农学院2所学校作为教学型本科院校代表。

2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优势

2.1办学整体规模不断扩大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就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不断迈进,尤其是“十一五”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的提出,办学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根据教育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6~2009年,全国普通全日制农林院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全国农业院校总人数2006年为77.99万人、2007年为81.35万人、2008年为85.59万人、2009年为88.69万人,全国林业院校总人数2006年为12.72万人、2007年为14.07万人、2008年为15.14万人、2009年为16.17万人[2-5]。

2.2办学综合质量有所提升

以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3所大学为例,在中国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排名中尽管评价指标体系内涵有所区别,但从总体趋势看,2006~2010年名次稳中有升,均明显高于2005年。

2.3学科专业设置有所加强

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不断得到了加强。中国农业大学目前共有9大学科门类、12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型、64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2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福建农林大学现涵盖8大学科门类,有1个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9个本科专业;天津农学院有6大学科门类、2个省级重点学科、39个本科专业、14个高职专业、4个硕士点。同时,从2006~2010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农林院校新增一大批本科专业,极大丰富了专业结构和布局。

2.4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

2.4.1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十一五”期间,恰逢教育部开展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各农林高校积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

2.4.2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高等农林院校新增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中,对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有所增加。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有60余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绝大多数专业在专业主干课或核心课中开设了规划设计类课程,同时配置了实践教学环节。如南京农业大学开设2门课程,54学时,3学分;福建农林大学开设1门课程,60学时,3.5学分[6]。课程质量得到了加强,2003~2008年,国家级农学类精品课程51门,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占国家级农业精品课程总数的74.5%。在省市级精品课程中,位于前3位的分别为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占省市级农学类精品课程总数的66.67%[7]。

2.4.3建设创新培养平台。高等农林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如华中农业大学作为首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高校之一,系统构建包括“三位一体”实践平台、“一体两翼”师资平台、“双向互动”交流平台和“绿色有机”保障平台在内的创新平台[8]。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以学生专业类科技创新大赛为龙头,以学生科技创新社团为依托,构建科技社团体系[9]。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以服务社区、服务农民为主旨,成立了“昆虫社”和“蘑菇爱好者协会”社团[10]。天津农学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会为载体,建立专业实验竞赛、创业大赛等科技竞赛平台[11]。

2.4.4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对实践教学更加重视,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增开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如华中农业大学构建了3个层次实验教学课程体系、3条主线农林科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主体性方法体系、全程性质量评价体系、中心化条件保障体系和学研产结合型实习教学体系;湖南农业大学出台了《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管理办法》,规范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建设;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层次”,课内课外相结合、循序渐进、4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2.4.5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加强,在教育部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国家一等奖华中农业大学1项,国家二等奖中国农业大学2项、天津农学院1项、南京农业大学2项、福建农林大学2项、山东农业大学2项、华中农业大学4项、湖南农业大学1项。农业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均建立了灵活的管理机制。积极推行学分制,积极开展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教育,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如华中农业大学建立健全了教学计划与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教学基本建设管理、教学组织与教育研究等4个方面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体系、激励约束制度体系、教务工作规范体系等3个体系;湖南农业大学从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和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入手,建立了一套组织严密、信息通畅、评价科学、全员参与、全程监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甘肃农业大学加强教学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形成了教务信息管理、教学评估等科学、规范的教务管理系统。

3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劣势

3.1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扩张,同时由于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滞后,导致人才培养质量没有得到稳步提升,尤其是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还不能得到满足。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应主要在于农学学科门类的人才培养,由表6可知,我国农学学科门类的人才培养在2006~2009年所占比例小且逐年下降,农学门类的人才培养规模与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规模相差较大。

3.2人才培养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尚不合理,农学学科专业多、涉及到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方面的新专业相对较少;教育类型结构尚不协调,高等农业教育仍以公办农林院校为主,民办教育和独立学院较少;不同学校间和区域间的布局尚不和谐,“211”工程学校、教育部部属学校和地方学校之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学校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学校之间人才培养工作差距较大。

3.3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有待进一步创新

3.3.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人才培养定位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没有在科学、准确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合理定位,导致育人与用人的脱节。许多高校存在人才培养规格不适当拔高的现象。尽管部分高校在某个专业的个别学科实力较强,但并不代表这个专业拓宽后的所有学科的实力都强,如果因此拔高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就可能造成人才质量的下降。同时,各校制定的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趋同性强、特色化内容少,在实际指导人才培养实践时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

3.3.2课程设置科学性不够。高等农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必修轻选修、重种植类课程轻经管及人文类课程等思想。课程整合不够到位,课程之间在衔接上的重复及过分强调单门课程的系统性问题仍然存在。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三农”实际联系脱节,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不同学校间课程建设差距较大,以精品课程建设为例,无论是国家级还是省市级农学类精品课程,大多数分布在少数几个涉农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中,分布很不平衡,8所涉农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与其他院校的教学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7]。

3.3.3教学体系和模式相对陈旧。教学体系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问题,实践教学存在实验室和实验实习基地条件不足、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学生创新平台与自主实践平台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好的教学方法没有得到广泛运用,多媒体课程和双语课程不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开设,做表面文章的现象严重。

3.3.4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部分高等农业院校也逐步实行学分制,但由于要考虑的各种限制因素太多,学分制没能贯彻到实处,变成了学年制+选课制,学生虽然经过了4年的专业学习,但知识面较窄,无法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12]。

第2篇: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社会组织发展与农村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基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历程的分析??

从资源汲取到以人为本:乡村社会管理基础变革??

农民工社会管理模式转型与创新路径探讨??

转基因水稻发展的社会支持网络运行策略??

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共存法律制度研究述评??

我国油脂类期货价格之间的联动分析?

SPS措施对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中国原料奶供给反应的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检验??

黄鳝网箱养殖的成本收益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农畜产品经营专业化发展研究——以甘肃省庆阳市下庄羊肉专业村为例??

基于SWOT分析的湖北绿茶品牌整合研究??

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若干思考??

投资视角的住宅租价比分析??

武汉"1+8"城市圈农村金融深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金融合作创新??

农民工对廉租房需求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中国特色农业远程教育的发展实践??

临潼区旅游业大规模定制的研究??

跨地区民间商会协作的思考——以粤港澳三地为例?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演变趋势考察——基于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的分析?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道德生成的必要性与实现途径??

武汉市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食品安全追溯研究??

对王夫之哲学本体论基础的再思??

学术立院与文化育人的认识与实践——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高校高层次优秀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问题剖析——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个案调查对象?

研究生教育中学位授权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基于对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的调查??

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思考??

我国生物柴油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跨国公司转基因种子技术垄断的产业风险——转基因大豆对中国大豆产业冲击的实证分析??

转基因食品的社会评价标准探究??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时空差异及制约因素分析?

林木生物柴油产业化开发问题探析??

农户超级稻品种采纳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湖北省农户种植超级稻的调查?

中国建立稻谷期货市场话语权研究——基于中、美、泰三国市场的实证分析

福建省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韩国新村运动对农民思想教育的途径分析??

加快新疆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思考?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转变探析??

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农业人类学发展五十年??

不同群体对基本农田保护的认知及意愿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浙江嘉兴农地流转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顺义区土地整理有效耕地面积潜力分析??

农地种树抛荒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T镇为例??

论建立我国网络银行的市场退出机制?

股份制商业银行武汉分行X-效率实证研究??

基于危机周期的突发事件全面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品牌形象的有形要素与无形要素作用机理分析??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功能论与诠释论视域下的饮食消费克里奥尔化??

威廉·华兹华斯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农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高校创业教育实验区的建设与探索——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例??

第3篇: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1前言

高校改革基调已定,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类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这使得职业教育的竞争将会更严峻。在教育部大刀阔斧改革的过程中,先后下发了很多政策来引导高校一步一步地向职业化转型,然而就目前所指定的政策而言,主要是针对公办院校和职业院校进行,它们优先享有这些政策红利,而民办高校几乎很难享受到这种政策,很明显在政策上处于很弱势的状态。再加上民办高校本身地位界定模糊,因此在国家政策扶持,还有办学理念、资金实力等方面跟一本和二本大学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一差距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改变,因此,利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提高民办高校国贸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突破传统教育的困局,显得尤为重要。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前身是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成立于2006年4月,由华中农业大学与武汉冈部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新型民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中农业大学的独立学院。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从华中农业大学独立出来,转为独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其办学的宗旨是“育人为本、质量至上、特色立校”,以培养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为根本。自2006年建院至今,国际贸易专业已经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000多位优秀毕业生,企业反馈较好。由于我们最初是华中农业大学的独立学院,所以我们很多人才培养方案是借鉴华中农业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的管理模式也是按照华中农业大学的模式来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发现一本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并不适合于我们的民办高校,我们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企合作,联合办学。

2民办高校应用型国贸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已初见成效,合作的形式日益丰富,合作的领域也日益扩大。

2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修?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企业也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定和教育过程中来。合作企业可以直接接受学生的实习就业,实现校企融合,企业主动适应学校的过程。“订单式培养”是我们专业在校企合作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突破。2012年,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国贸专业跟“新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制订外贸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到学生大四期间,直接接收学生到各大外贸企业实习,让迅速掌握从事跨境电商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为实现实习即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至此,我们主动顺应人才市场发展规律,开始了全面实施专业与市场对接、学生与社会对接、教学与就业对接的人才培养战略。

22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导学”

学校定期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家来学校进行讲学,甚至聘任客座教授或者兼职教授,对学生进行授课。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比如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它们国贸专业的特色是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国贸专业自成立以来,跟企业联系非常密切。我们邀请了很多行业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跟学生直接互动,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同时我们也经常带领学生走访外贸企业、港口、相关政府部门,让学生了解工作体系和外贸办事流程,把握外贸行业最新的情况。

23开办校企合作试验班

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组织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一个校企合作的实验班级,当然必须要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实验班级的针对性的技能知识学习,学生具备的实习基础,企业便会直接安排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一般来讲,实验班的授课内容针对性也非常强。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2014年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国贸专业跟汉口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和实习。汉口北武汉最大的商贸中心,也是中南地区交易量最大的市场之一。汉口北承接了原汉正街30000多名商户整体转移,汉口北地区商品流、物流建设、资金流等一些配套建设都是非常完善的。为我们大学生实习创业提供非常好的外部条件。而我们国贸学生大四下学期是没有课的,所以利用这段时间,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去汉口北大学生实训基地进行集中的培训和实习,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24“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科研、教育、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但是民办高校想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有一定的实践困难,最大的难度一方面是师资力量的欠缺,另一方面是研究支持的力度非常小,很难形成成果。在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和实践的过程中。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国贸专业的学生在创新创业这一块有着很优秀的传统,我们培育的毕业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很多信息和知识已不再有门槛了,这也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校也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非常便利的条件。2016年,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大学生创业中心成为了湖北省省级大学生创业中心,继续在学校为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更大的便利和优惠。

3民办高校应用型国贸专业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第一,校企合作模式处于浅层次的合作模式,合作深度普遍不够。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 很多学校为了做好面子工程,应对相关部门的检查,也有的是被逼到没有办法,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和适应市场需求, 而主动通过各种关系寻找企业合作, 相反来学校寻求合作的企业少之又少。很多企业跟学校的合作,停留在捐赠设备,创立企业奖学金,或者在学生开设店铺这类低端的合作, 合作的概念应该是互惠互利才会有合作的长期存在。如果只寻求企业的牺牲和奉献,这种合作是不可能长期维系的。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改变传统的理念,应该想办法让我们学生的价值被企业发现和认可,然后让企业自发寻求与学校的合作。校企合作的根源依然在学校本身的建设上。

第二,校企融合和度不高。首先,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生产”环节链,即对学生的教育培?B的开始便与企业脱节的。很多民办高校在制订人才计划时沿用母体学校的全套人才培养方案,应用母体学校的管理体制,而忽略企业的需求。四年培养出来,一定会使学生与市场脱节。其次,外贸公司并不是工厂,无法吸收大范围的国贸毕业生,如果一定要学校解决大规模的实习问题,这要求相当数量的外贸公司,这也对国贸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求非常高。一般院校难以做到。同时,企业以利益为优先原则,吸纳大量学生实习,增加企业成本,企业是不愿意的。这使得校企融合矛盾加深。

第三,从根本原因来讲,首先,民办高校本身地位界定模糊,国家政策扶持上是一种弱化的状态,因此很多民办高校在校企合作上都持谨慎态度,都在观望别的同类院校的举动,整个行业保守的心态实际上很不利于新的校企合作模式的产生。其次,很多民办高校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上选择和母体学校的趋同发展,一方面,有母体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及相关所有资料可以直接拿过来用,节省了不少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母体学校的老师用自己的经验直接参与教学管理。两者确实节省了很多资源耗费,同时也有足够的资源保证这种模式的成功维系,但是却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那便是我们学生的知识基础是弱于母体学校学生的。使用高于学生知识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尚且不论学生四年出来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单纯从学生自身四年的知识掌握程度,便是已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最后,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我国是一个外贸大国,每年的外贸形式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我们国贸行业迄今为止,所有教材中所列举的知识仍然停留在20世纪,几乎没有更新。同时,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企业融合程度不够,使得市场需求和学校培养目标价值取向之间存在错位,因此,国贸专业沿袭一般的校企合作模式也是非常困难的。

4加强民办高校应用型国贸专业校企合作的对策思路

第一,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应该引入用人单位、社会组织和行业的人力资源专家、岗位工程师、一线经验者,让其参与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家组,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从课程结构、知识程度、能力要求、考核标准等方面对培养人才类型、规格目标进行设计、“量化”,以使应用型要素融入国贸教学的各个环节链中。

第4篇: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一网帖详细列举了全国大部分高校的绰号,有的甚至一校多名。这些绰号大多是根据高校的地理位置、校园文化以及专业特色戏称而来。

1、北京大学被叫做“圆明园职业技术学院”

2、武汉大学是“珞珈山综合职业技术培训学院”

3、中国农业大学被称为“海淀种猪选育场”

4、华中农业大学则变成了“湖北农务学堂”

5、中国矿业大学被称为“侯山窝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第5篇: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重点农业院校 艺术素质教育 现状 对策

近年来,艺术素质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高等院校的艺术素质教育随着整个艺术素质教育的进程也向前迈进了一步。其实,艺术教育的本质就是利用艺术互通有无的特点,把握住艺术的通感,利用艺术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全面性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启发其思维,塑造其健康人格。美国学者伯恩斯坦在完成了一项对150篇科学性传略文章的研究工作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几乎所有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同时也是艺术家、诗人、音乐家和作家。”①这说明艺术素质教育在创造性思维的开启中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故而,在各大高校纷纷推进艺术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国重点农业院校在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更应充分拓展艺术素质教育的思路,探索艺术素质教育的模式,把艺术作为“人化自然”中本质力量的激发点,全力培养具有艺术素质的杰出农业科技人才。

一、重点农业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现状及其隐藏的问题

(一)在我国重点农业类院校中,农业相关专业相对偏多,其开展的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普及性素质教育课程逻辑性较强,但由于相对于理工类学校而言,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的学生相对多一些,他们前期受到的艺术教育很少,故而学生的艺术感受力、体验性和艺术底蕴也相对薄弱些,导致农业院校的艺术氛围和艺术气质略显不足。从艺术的美学原则可以将整个艺术体系划分为五大类型,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业)、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曲艺、影视)和文学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艺术素质的问卷调查显示:农业院校大学生所接受的艺术教育大部分来自小学,并且对艺术的兴趣点集中在造型艺术和表情艺术,其次是文学艺术,而对实用艺术和综合艺术感兴趣和了解的人就较少,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机会接触和了解。

(二)重点农业院校都普遍充分利用了广播台、校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开设各类艺术团体;聘请艺术家举办学术讲座提高学生社团的技术含量;建设一些人文景观等,这些举措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术氛围,提高了学生对各个艺术门类的兴趣,营造了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气氛。但这些艺术活动的受众面相对于整个学校大学生的数量来说仍不乐观。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艺术素质的问卷调查显示:68.6%的学生对艺术感兴趣,56%的学生喜欢参加文艺活动,但只有36.8%的学生渴望在校园里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可见,大学生在校园的各种艺术活动中更多的是观望者和欣赏者,只有小部分学生是较积极的参与者。当然大学生对艺术活动参与的情况较之以前已有很大改观。

(三)重点农业院校主要通过全校公共选修课中设置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的模式,来实现艺术教育的普及性,如华中农业大学就开设了如下课程:经典广告作品赏析、摄影艺术、京剧艺术欣赏与学唱、壁画艺术、书法、艺术发声学等门类较齐全的通识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对艺术门类的理解,增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但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包括大学生的心态都显现出浮躁,校园内的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艺术在情感、想象力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其中部分大学生主要以玩网络游戏、看日韩剧等为主,网络的世俗文化不断地刺激着他们,使他们对真善美的认知有所偏差。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功利性很强,要么认为艺术素质选修课所学内容对找工作没有什么用处,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真的态度,要么就为获得毕业所需的学分不合理地配置选修课,不少学生会为了学分只选修相对容易学的科目而不关注课程本身的内容。学生的上课态度及表现对充满热情授课的艺术专业教师是一种负反馈,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专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重点农业院校的校园里有充裕的办公楼、教学楼、实验室,舒适的学生寝室,规模宏大的图书馆等大型建筑,但四处观望会发现像展览馆、舞蹈房、琴房、艺术工作室等有着艺术气质或标志的艺术素质教育建筑就很少甚至没有。硬件上的微投入也导致了艺术氛围的单薄。华中农业大学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作为艺术教育的唯一专业活动场所,就存在着艺术器械使用较局限、使用人群受限制、艺术门类不够全面的问题。总体来说,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教学设施和展示场所还不够齐备,无法达到公共艺术教育所需要的空间尺度。

(五)重点农业院校的艺术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都来自各专业院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且年轻化,他们的教学参与活动给整个学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这支专业队伍分散、数量不足、结构失衡、管理不合理的现象使其战斗力不显著。华中农业大学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的师资分别来自文法学院、园艺林学学院、体育部、外国语学院及兼职团委工作或从事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在没有专门的艺术教研室和艺术中心的条件下,专业教师间缺乏整体艺术教学、实践、衔接、排练等活动的统筹和教学心得的交流和切磋,更没有进修深造的机会,业务能力无法与时俱进。同时,艺术教育方面的教授、副教授居于微数,职称评定标准的非专业性也导致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对艺术教育的热情和投入程度减少,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农业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二、改进重点农业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确定农业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目标。从艺术的本质去判断,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审美。农业院校并非艺术专业院校,对其学生的培养目标及相对应的教学指导思想、授课内容应不同于专业学生的专业需要,其授课重点不应在“术”而应在“艺”上,不应过于追求专业技巧而忽视了艺术的审美教育的育人价值。可将授课重点放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感受美的真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上来。如对于表情艺术课程之一的音乐,教师除了要讲授作曲家、作品的主要结构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场面效果外,还要加强学生“内视”性情感的体验,调动学生审美感知、想象、理解和情感等诸多心理功能去实现对某一经典音乐作品的审美过程;对于实用艺术课程之一的园林,则可以通过对著名的园林景观、所处城市的园林作品、著名的园林大师、各种不同的园林风格的讲解,或带领学生走进园林环境多维感知所处的空间,引导学生感知实用艺术中的美,立体地挖掘实用艺术中的文化底蕴和美学风格。这些多角度审美感知上的导入会增强学生除了视觉感知之外的趣味性,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故而,在农业院校艺术教育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艺术专业教师可打破传统艺术教育观念的束缚,增加体验式教学模式和发现式教学模式,放弃一些艺术技法的练习,通过对艺术作品具体解读引发学生精神或文化上的现实观照以实现审美的满足和享受,并侧重学生情感、兴趣及个性的发展。

(二)整合重点农业院校全校范围的艺术素质课程,统一管理,使课程自身结构趋于科学。高等艺术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以艺术作为教育媒介的自由而有序的系统教育活动,是一个有目的而非盲目性、有控制而非随意性、有系统而非偶然性的行为。②在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课堂教学始终是高校艺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所以,校方应本着“人文性、系统性、通识性、体验性及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原则”③设置艺术选修课程,并开设一些有自身特点的艺术课程。

所谓“人文性”,就是要开设一些如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基础选修课,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艺术如何存在自己身边,从而体现艺术素质教育中应表现出的人文关怀。

所谓“系统性”,就是艺术素质课程应像其他学科建设一样应有系统全面的课程体系。就目前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成果,较为理想的课程设置应由“艺术学课程群”(如艺术心理学、景观艺术学等)、“造型艺术课程群”(如书法、插花艺术、雕塑与城市空间等)、“演出艺术课程群”(如中国音乐史及鉴赏、体育舞蹈等)、“映像艺术课程群”(如艺术电影、纪录片赏析等)、“语言艺术课程群”(如《老子》与中国智慧、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五个部分组成,每个课程群里可以开设相关的不同课程。农业院校的每个大学生可根据各种专业的特点选修课程群里的某一门课程,但五个课程群需修满,这样才能全方位地实现艺术素质教育的渐进性和复合性。以课程群为小单位的专业老师可以统一编写课程群的基础教材,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改进课程的设置使其科学和规范化。

所谓“通识性”,就是要体现艺术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并乐于受到超越专业内容的基础审美教育。所以,课堂教育较之各种艺术活动既多了一份强制性又保障了受众面,但需要丰富课堂的授课形式,这无疑对专业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体验性”,是指在审美过程中应注重因为情感实践或动手实践加深理解并体验参与快乐的个体感受。如果在课程体系规划中将平行课程设置为递进式的课程结构模式,将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两部分的话,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进度可以实现大学生对人文艺术从认识到实践感知的过程,形成可持续的审美兴趣。如有农业特点的插花艺术的通识课程,可在基础课程中讲授观赏花卉的分类、种类、习性、认知等基础知识,在拓展课程中实践插花,将基础课程中主讲的几种主要的观赏花卉进行创作,并给予展示,这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和生动直观感染力的课程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丰富其情感世界。

所谓“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一是指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艺术教育者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当代大学生应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通过将中国民间艺术带到大学课堂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民族自豪感;二是指在当前各个重点农业院校的个性背景下开设有自身特点的艺术课程,如华中农业大学就开设了昆虫文化、葡萄酒文化与鉴赏、环境文化与艺术鉴赏、中国茶文化等课程。重点农业院校可以校园特色艺术为切入点,建设特色素质教育基地,这不仅丰富了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体现了自己的艺术教育的个性。

(三)重点农业院校应重视艺术场馆的建设,增加学生艺术体验的可能性,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常入鱼肆之所,不闻其臭;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可见环境对艺术教育很重要。只有通过高雅的艺术作品,大量的艺术实践才能给大学生甚至生活在校园里的人以生活和创造的激情,引发校园大众的艺术趣味、艺术投入、艺术审美。而且这些艺术场馆可以为校园的艺术活动提供一个更高雅、更专业的平台,鼓励和支持学生有计划地开展各类校园艺术活动,给广大学生不断挖掘自身内在艺术潜力、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所以,校方应增加投入,加强类似艺术馆、音乐厅、校园景观的建设,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功能性,普及高雅艺术,体现当代农业院校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水平。

(四)重点农业院校应重视和加强专业教师的继续再教育,给予其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专业教师在统一管理的条件下,校方可采取有力的措施形成有压力的竞争机制,促使他们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拓宽视野,提高感情表达力、增强前沿信息的接受力。但同时校方应提供专业教师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支持他们在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鼓励他们通过进修、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还可聘请校内外的艺术教育专家来讲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学术层次,当然适当的激励措施会提高专业教师的投入程度,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总之,高等院校的艺术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重点农业院校的艺术素质教育也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在深入研究艺术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进程中,教育工作者从确定目标、更新观念、转换视角等方面不断提升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思维、情感的促进作用,相信在重点农业院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重点农业院校的艺术素质教育会为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增添一笔亮丽的色彩,并以其独特的院校艺术教育而绽放异彩。

注释:

①易琳.对理工院校开展艺术教育途径对策的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第6篇: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徐本禹来自山东聊城郑家镇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他高高的个儿、方脸庞、戴近视眼镜……

让徐本禹记忆深刻的是母亲说起的一件事:小时候,有一次家中没有钱吃饭,是母亲向邻居家借了2元钱才度过难关。“我娘讲的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你的手!”

1999年,徐本禹成为华中农业大学的一名学生。那年秋冬之交时,天气很冷,他还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训服。一位同学的母亲送他的两件衣服,让徐本禹至今不能忘怀,“我惟一能做的就是把爱心传递下去。别人帮助了我,我一定要帮助别人。”

徐本禹开始向弱者频频伸出援助之手。大一上学期,徐本禹拿到他在大学的第一笔勤工俭学的50元工资后,他把其中的43元捐给了山东费县一个面临辍学的小学生孙珊珊。感恩的闸门打开后就再也没有关闭。第二学期,学校发给徐本禹300元特困生春季补助,徐本禹只给自己留了100元,其余的全部捐给了“保护母亲河”工程。大学期间,他用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报酬,坚持资助山东聊城、湖北荆州、以及本班的几位贫困生……

2001年12月,辅导员陈曙发现徐本禹还穿着单衣薄裤。按学校规定,徐本禹这个学期可以领到不少于400元的冬季特困补助金,为了防止他又把补助金捐给别人,陈曙和院领导商量,不得不将徐本禹的补助金转为棉衣和棉鞋。

“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愿意毫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这是徐本禹在日记中表白的心迹。

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在许多人眼中,这个22岁的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生本来会有令人羡慕的前程。

2003年初,他以高分考取了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然而,徐本禹却作出了让人吃惊的决定:放弃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去岩洞小学支教……

大二时,徐本禹看报纸时得知,贵州大方县有一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十分落后,至今水电不通,但全村孩子渴求知识……看着这些,他流泪了。暑假期间,经学校批准,他组织了一支5人支教队,带着募捐到的三大箱衣服、一袋书籍和500元钱前往贵州。

“有的人一辈子收获不了一滴眼泪,可这一个暑假,我几乎每天都被感动包围,收获着泪水。”这是徐本禹回来后写在日记本上的话,每一次翻开它,狗吊岩的孩子们拿着自制的小红旗簇拥在自己身旁,硬把几个煮熟的鸡蛋塞进他背包的情景,就浮现在眼前,孩子们擦着泪眼,不停地问:“徐老师,你还会回来吗?”

2003年,徐本禹本科毕业了,他觉得这是兑现承诺的时候了,不管多大的代价。答应孩子们了,就一定要做到!当徐本禹决定放弃学籍去支教的事在华中农大传开后,很多人为之感动并主动追随。学校破天荒作出决定,为他保留两年研究生学籍。

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

徐本禹回到了狗吊岩村,与他一起报到的还有7名志愿者。他们都说,这里比想象中的要艰难得多――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一封信也要在周末跑上18公里崎岖的山路……大学生们因水土不服一个个病倒了。最后,7个志愿者只剩下了徐本禹一个。

2003年12月8日,下了一夜的雨,崎岖不平的小路变得更加泥泞。当徐本禹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有许多学生没有来上课。当天上午,徐本禹没有上课,而是一家一家地走访。黄绍超一看到徐本禹就哭了,但徐本禹劝了一个多小时,黄绍超还是不肯去上学。后来徐本禹得知黄绍超的爸妈都外出务工了,家中只有爷爷奶奶,老人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像这样的家庭在这里还有很多。这样一来督促学生学习的任务全部落在了教师的身上。

第二天,在徐本禹来到教室之前,黄绍超已经早早地坐在了教室里。徐本禹把他叫进了办公室,送给他两个本子,平和地说:“以后要好好学习,不要再旷课了!”从此以后,黄绍超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再也没有旷过课。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慢慢地,孩子们可以听懂普通话了,与人交流也不害羞了。为民小学的创办者吴道江说,徐本禹的到来,为狗吊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

2004年春天,徐本禹应邀去更加贫困的大水乡支教。大水乡大石小学的校舍是一座有几十年历史的两层木楼,上面一层摇摇欲坠。在这海拔1600米的高原,冬天,风会像刀子一样穿透木板间拳头大的缝隙,割在孩子们和老师们的脸上。教室用建筑工地常见的那种有红白相间条纹的塑料布搭起来,木板搭就的课桌和凳子随时可能倾倒,但孩子们似乎早就习以为常,趴在“课桌”上,眼神那么专注。这一切深深震撼着徐本禹。

他给华中农大团委书记写了三封信,引起学校的极大关注。学校党委书记李忠云教授说:“要去人看看,要支持徐本禹。作为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应该为西部基础教育做点事,这是大学的社会责任。”随即学校捐助8万元帮助徐本禹,用来为当地小学修建新校舍。

第7篇: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1、武汉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62年,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北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部德育实验基地,护理专业是教育部首批示范专业,武汉市文明单位标兵,职业教育先进学校。2、武汉市第二卫生学校:四十多年来,学校在拼搏中求生存,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面貌焕然一新。3、武汉市蔡甸区卫生学校:位于武汉市蔡甸区齐联里一号。有四十余年的办学历史。设有大专部和中专部,开设的专业有临床医疗、中西医结合、药剂和护理专业。4、湖北省黄冈卫生学校:坐落在长江中游之滨的黄州古城,紧靠京九铁路线和106国道,交通便利。校园环境幽雅,是有志于医学事业莘莘学子学习深造的理想场所。

5、武汉市第二卫生学校武昌校区:位于武汉市武昌珞狮路322号澳新学院B栋,东与华中农业大学相望,西邻武汉理工大学,北边靠近美丽南湖,地理位置优越。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 白云边 酒业集群 服务平台

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白酒生产企业。2009年,白云边酒业产业集群入选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成件酒年产能达到1500万箱。近几年来,白云边的销售收入、税金、利润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根据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产业集群总体发展规划,酒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十二五”末期产值将达到70个亿左右。为落实上述目标,保障和扶持白云边酒业产业集群建设,产业集群的研发、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支持性平台要对酒业集群发展起支撑性作用,以提高白云边酒业集群在湖北乃至全国的地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进城乡一体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步伐。

一、白云边酒业集群支撑平台构建的必要性

在白云边酒业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以围绕酒产品制造商为核心的大功能群体。但是它不仅仅应该是生产与加工制造集群,更应该是完善的支撑性产业集群。在企业业务服务方面,由于白云边产业集群地处非省会城市,其品牌影响力以及产品销售等辐射范围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区域性特征,白云边产品在技术、咨询、策划、培训、广告等业务方面往往难以得到高质量服务;在企业管理指导方面,往往造成对酒业发展趋势、行业法规制定等信息知晓滞后;在专业学术交流方面,往往难以及时了解最前沿的学术信息,从而造成产品研发的滞后;在酒文化交流上,由于资源有限,权威性不足等原因,难以形成高规格的交流,影响了白云边品牌的打造和知名度的提升。由此可见,要打造完整的白云边酒产业集群,关键在于加强对其产业集群的支撑性产业平台的打造。

二、白云边酒业集群支撑平台构建方案

支撑平台的发展应该坚持按照城乡统筹、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区域合作工作思路,大力实施131战略,即打造一个白云边酒业集群信息交流中心、三个白云边酒业集群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一个酒业人才培养基地,培育和支持白云边酒业提高规模水平、提升争创品牌意识,充分发挥“白云边”区域品牌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推动白云边酒业更好更快发展。

1、打造白云边酒业集群信息交流中心

借鉴茅台、五粮液等国内白酒龙头企业的发展经验,结合白云边酒业自身实际状况,通过“空间整合产业、规范行业、服务行业”构建白云边酒业信息交流中心。通过功能区域划分,对白云边酒制造集群的信息环节进行整合,形成生产制造集群的服务集群。在服务集群方面,信息交流中心整合了政府、行业、专业服务机构等资源,围绕着白云边酒企业形成横向的服务集群,为企业提供业务服务、行业管理指导、专业学术交流等各项服务。

根据信息交流中心分析,白云边产业集群信息服务中心应该选择在集群中地理位置优越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入住厂商可以以此为桥头堡,辐射华中,覆盖全国,真正实现展示与销售、商务与交易、零售与批发兼容。

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在信息交流中心留出黄金铺位,用于构建酒文化的宣传基地,可以用来展示集群内所有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具有特色的产品,特别是突出宣传白云边浓酱兼香产品的特色。该铺位既可以作为展示企业品牌形象的窗口,也可以作为集群内的企业进行商务接洽的良好场所。二是根据白酒行业消费者行为理论,白酒的文化底蕴往往代表着白酒的品质和质量,它给予白酒产品与生俱来的神秘感,因此白酒的历史文化的宣传是白酒进入名酒行业的核心基础,它将长久主导白酒品牌的发展。白云边信息交流中心应采取多种推广与传播手段,包括采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立体宣传方式,构建“中国首创浓酱兼香——白云边”的品牌效应,为在此经营的厂商招引客流,提升销量。三是白云边信息交流中心内应全面宽带接入,电子商务与世界同步,并应争取到中国酒城网、中国名酒交易网、《酿酒科技》杂志等专业媒介的全面协助,为入住配套厂商提供连接世界、行销中国的信息平台。

2、打造白云边酒业产学研合作中心

技术创新是企业前进的核心动力,而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创造者和使用者,它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是产业未来技术的引领者。白云边酒业集群是一个以白酒制造为主业的、众多相关配套聚集在一起的联合经营模式。因此提高白云边酒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白云边酒业集群的市场知名度,需要集群内企业共同努力提高各自产品的科技含量。白云边产成品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弊端都会直接对白云边品牌产生冲击,最终都有可能危及到集群的生存与发展。但是,集群内企业独自开展科技攻关计划又会受到实验条件、资金、人才供给等方面的制约。产学研合作有利于产业集群技术服务难题迎刃而解。产学研结合是集成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各自的优势,是当前加强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且产学研结合必须以集群内企业为主导,以市场机制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才能发挥出产学研结合这一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

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新建酿酒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根据产学研合作相关理论,参考泸州老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有关经验,在白云边酒业集群中,建立以白酒科研为主要业务、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主体的主建型产学研合作中心,主要内容包括在集群区域内新建白酒酿造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由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和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面向省内外开放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鼓励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根据研究方向设置开发基金和开放课题,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开展国际和国内合作与学术交流。实验平台的通用设备面向行业开放,大型专用设备实行在专门技术人员指导下开放使用,在完成本实验室科学技术研究及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前提下,面向省内外开放。实验室应立足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及配套工程设计、技术培训等。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科学技术的创造者和以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创造者,为科技攻关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合作院校为科研项目提供科技攻关人才和设备支撑。二是成立白云边酒业集群科技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的构成仍然坚持以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领导,集群内相关企业协助的

运营模式,其主要功能是在白云边酒业产业集群非主营业务方面,协调各个企业,开展以项目为支持,以“学研”方为主体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对于部分集群内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而无法独立开展科技研究的企业,办公室应对该类企业的科技需求加以引导,部分科技难度较大的项目可以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公开招标。对于集群内其他科技攻关项目,可以以办公室为代表,通过签订长期服务协议的方式外包给专业研究机构或公司。三是设置白云边酒业集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白云边酒业集群发展可以由松滋市政府牵头,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协助的方式,建立白酒产业集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吸引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级人才到白云边酒业集群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工作,为白云边酒业集群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3、打造酒业人才培养中心

随着白云边酒业集群按年增长30%的速度跨越式发展,集群内对白酒相关产业的需求将在“十二五”中期出现爆炸式需求,对人才的求贤若渴势必造成白酒方面的人才用人成本的水涨船高,由于白酒行业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行业,特别是如高级评酒师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历专业的磨练。因此,集群内人才的引进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问题应该被集群内有关企业相关部门重视。而根据白酒行业的用人规律,以贵州茅台酒产业集群为例,现在该集群主业人数为6000余人,参考茅台酒厂职工的人数,今后8年里,白云边酒业集群主业新增职工数将按照不低于30%的速度递增,将白酒行业配套行业与主业人数按照4.5:1的比例配比,整个白云边酒业集群将在今后8年里每年引进人才数将不低于1000人。

在人才供给方面,武汉每年可以提供与集群企业有关的机械、设计、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人才大概有3万余人左右,且有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省啤酒职业技术学院等专门培养酿造、发酵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对于一些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由于地理位置和薪水等原因还存在一定的缺口。

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规划用地。联合武汉和荆州的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如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等,建立酒业产业链专业人才培训基地,逐步建立包括研发、设计、商务服务、企业管理、进出口贸易等领域的职业培训体系,引入国家人事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酒业相关产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课程和商务部的职业技能鉴定,积极争取建立立足湖北、面向全国的酒业技能服务中心,实现酒类专业人才培训标准化、规模化,造就大批酒类专业人才,打造酒类人才高地。二是集群相关企业可借鉴中百集团人才培养模式,与武汉工业学院、湖北省啤酒学校等相关院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可共同商议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同时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企业可派专门人员协助校方开展课程讲授工作,对签订合同的学生实行“2+1+1”培养模式,即两年基础课学习,一年专业课学习,一年到企业实习全新培养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有的放矢,来之即用。三是集群内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高校实习基地管理办公室,完善配套设施,包括住宿、岗位等,广泛积极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等高校进行学生实习基地的合作。企业应该重视与合作院校的学生实习工作,对来到集群基地内实习的学生应给予必要的协助,包括住宿、就餐、岗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因为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样也是企业对外宣传的一扇窗户。对于实习期间表现较好的学生,合作院校可配合企业做好引荐工作。四是提供专门的经费聘请全国酒业方面的专家定期到集群内有关企业进行讲学,对在职员工进行工作后期教育,有利于从企业内部挖掘员工潜力,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湖北白云边股份有限公司[eb∕ol].http://hbbyb.com.

第9篇:华中农业大学专业范文

关键词:农业;网络信息;网站

中图法分类号:G250

农业信息资源指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技术资源的信息化。农业信息来源除了网络电子期刊、文献数据库系统、专业搜索引擎等资源外,农业学术信息资源还存在于以下五方面的网络环境中。

1 学科信息门户网站

学科信息门户(Subject InformationGateway,简称SIG)致力于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与服务集成到一个整体中。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

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门户网站PINAKES,是链接各类门户网站的门户,通过它的门户列表可以找到国外一些比较常用的学科门户网站。

国内代表性的学科信息门户:a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 Fs)的“重点学科导航库”中的农学类;b 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CSDL)中有关农业类有生命科学学科信息门户、资源环境学科信门户等。

2 图书馆的网络导航体系

国内外著名大学图书馆是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研究的前沿,是十分可靠的参考信息的发源与集散地。

清华大学图书馆。它有数据库导航和电子期刊导航,以及学术信息资源门户。各种导航系统可以进行单独检索。也可以进行整合跨库检索,即用同一检索式在多库中同时检索。目前最多允许同时选择20个库进行整合检索。

北京大学图书馆,它的学科导航有中文数据库和西文数据库,农业学科包含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大类,能检索到中西文农业资料。

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它的网络资源导航包括免费学术资源、免费获取期刊、中国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网络资源导航等,大都是农业类的相关资源。

3 农业类学术机构网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科研机构包括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蜜蜂研究所、饲料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等。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全国农学文献信息中,它由CALIS农学中心馆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承建、二十余所高校图书馆参与的共建共享项目,收录了参建单位的学位论文文摘数据。是全国农业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4 农业学科专业论坛

中国农业论坛,分为网站事务、农业商务、我要秀秀、行业社区、休闲区和友情论坛几大版块。主要针对中国农业。包括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还有纺织用纤维等。

中国农资人论坛,分为农药论坛、植保论坛、化肥论坛、种子论坛,还有病虫草图、农药登记与管理、农资外贸、农资市场与信息、农资展会等内容。

此外,各重点农业大学的论坛。如中国农业大学论坛、华南农业大学论坛、华中农业大学论坛、东北农业大学论坛、四川农业大学论坛、南京农业大学论坛等。

5 农业专家个人主页或博客

中国农业专家――金农网,它的农业专家系统可应用于农业的各个领域,如作物栽培、植物保护、配方施肥、农业经济效益分析、市场销售管理等方面。

PAIDE系列经济型农业专家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专家系统,它包括蔬菜生产、果树管理、花卉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27种不同类型的实用经济型农业专家系统。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有农作物栽培、畜禽养殖、水产养殖三个专家咨询系统。农作物栽培专家咨询系统又包括棉花、花生、大豆等;畜禽养殖专家咨询系统又包括猪、羊、牛、鸡等;水产养殖专家咨询系统又包括甲鱼、鲤鱼、鲫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