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技术创新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术创新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技术创新管理论文

第1篇:技术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一)增加企业经营成本的风险

技术创新人才的离职会加大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技术创新人才离职后使企业关键岗位工作停滞,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需招聘新员工来填补因老员工的离职而产生的职位空缺。企业要重新招聘、培训员工,在新员工的招聘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招聘成本;新员工从被录用到正式上岗工作,这期间企业还要花费相应的培训费用。当员工在中小企业工作一定年限、在本企业能够独当一面、为本企业创造新价值,从而真正成为本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时,其离职又会增加企业的离职成本。

(二)泄露企业核心技术、经验和商业机密的风险

技术创新人才通常都掌握着企业的关键技术、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或商业机密,这些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部分,是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保证,也是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会随之带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对中小企业的危害是极大的。因为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同行业的,他们或者自己创业,或者流向同行业竞争对手,这将增强竞争对手的实力,影响原企业的持续发展,减弱其核心竞争力,甚至致使企业走向衰亡。

(三)影响团队向心力、凝聚力的风险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一般都是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的,只有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干,企业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团队中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一方面会影响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使团队的工作进程减慢,工作效率下降;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在职员工的情绪,使得在职员工人心涣散,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引发整个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

(四)引发企业信任危机的风险

员工不仅代表自身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企业形象,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会使企业的外部形象受损。因为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会引发外界对该企业的种种猜想,他们会认为员工在企业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状况较差或是管理水平不高,等等;同时,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还会使投资商、客户对中小企业产生不良印象,进而流失一部分投资商和客户。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的成因

(一)社会层面

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目前,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比较严重,东南沿海和一些大中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而西部地区和一些小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经济发达地区能提供较多的发展机会、较高的薪酬待遇且用人机制比较灵活,引发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人才为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更好的薪酬待遇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

2.技术创新人才的供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数量逐年增加,规模不断壮大,每年中小企业数量都保持7%~8%的增长率。截至2013年,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5651万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8%,①这必然会加大对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数量。目前,技术创新人才处于“卖方”市场,许多中小企业人才短缺现象比较严重,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市场要价能力,使得他们在企业间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一些人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可能会从中小企业流向大型企业或者外资企业。

3.相关的政策及法律制度。

“双向选择”的就业观念,即用人单位自主选择所用员工、员工自主选择就业单位,为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动提供了客观条件。有些在发展机会、薪酬待遇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的创新人才为了使个人利益最大化往往会另谋高就,但目前国家对技术创新人才的流失以及流失对中小企业造成的利益损失并没有一套健全的政策、法律制度来约束。

(二)企业层面

1.技术创新人才管理制度。

与大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生产规模小,员工人数少,资金拥有量小,组织结构简单,一般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主管领导进行人才管理。即使有相关的人才管理部门,也多对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管理水平低,暂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工作在组织、人力、制度上得不到有效的支撑和保障。许多中小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着权责不清、决策专断、管理者身兼数职的现象;有的甚至还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不重视人才管理体制建设,对人才的使用不能做到人尽其用。

2.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中小企业吸引、留住技术创新人才的内在因素,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忽视或不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导致员工个人价值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不相匹配。还有些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定位不清,层次结构不合理,内容过于简单,这种旧的企业文化未能与技术创新人才所需的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的良好文化氛围相协调,这也是导致人才流失的一个原因。

3.薪酬和福利水平。

薪酬、福利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个人价值和经济地位的一种体现。中小企业资金实力较弱,很难为技术创新人才提供丰厚的薪资,当与同行业的其他人相比会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时,就会导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心理失衡。同时,中小企业福利制度不完善,福利水平低,在失业、医疗、养老、公积金等劳动保障方面投入较少,这就加大了技术创新人才的不平衡感,因而一旦有企业愿意提供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福利待遇,他们就会另谋高就。

4.管理者的管理风险意识。

首先,很多中小企业人才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者人才管理风险意识淡薄,没有人才管理风险的经验,缺乏人才流失的危机感。其次,一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储备量少。管理者不注重对技术创新人才“接班人”的培养,当技术创新人才外流时企业的关键人才便会衔接不上。

5.企业发展前景。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技术创新人才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所考虑的因素中企业的发展前景最为重要,占样本总量的38%,说明员工是愿意与企业共同发展的。如果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发展目标明确,企业发展壮大会给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企业注重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员工,便可起到激励、稳定员工的作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拥有量、人才质量、市场环境等方面处于劣势。一些中小企业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或经营困难、决策失误时,会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感到一片渺茫,进而产生离职的想法。

(三)个人层面

1.工作现状满意度。

技术创新人才对目前工作状况的满意度主要包括: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对工资水平的满意度、对期望与能力是否匹配的满意度、对工作挑战性的满意度、对工作与生活是否平衡的满意度、对个人发展的满意度、对工作中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等,这些都是可能导致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发生的因素。当技术创新人才对当前工作现状有较高满意度时,能提高团队成员的协同合作能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他们将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完成本职工作,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反之,当他们对目前工作状况有较低满意度时,工作起来就会消极怠工,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职业发展。

一般情况下,每个员工都会为自己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企业能够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员工的个人目标能够得以实现,他们就会愿意在本企业中继续努力工作;反之则会离职。一些技术创新人才认为在中小企业中很难实现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因为中小企业对自身的发展计划没有明确的定位,同时不注重技术创新人才的职业发展,因此他们就会把流动看成是实现自我职业发展的一条途径。

3.忠诚度。

相关调查显示,企业发展前景是影响员工忠诚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回收的有效问卷中有76%的被调查者认为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是企业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员工比较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并希望自己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一旦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问题,技术创新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便会下降,认为在企业中得不到尽可能多的支持和更好的自我实现的机会,这时他们会选择离开原来工作的企业。

4.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也是影响技术创新人才流动的原因之一。如果家庭对技术创新人才工作的依赖度较高,说明其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所承担的家庭责任也较大。技术创新人才的人生目标应包括家庭目标、生活目标和财务目标,不要一味地把财务目标定得很大而忽视了家庭与生活。另外,家庭因素还包括亲人不支持、子女上学或两地分居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工作,不会轻易离开就职单位,因为离职时他们要考虑家庭因素。

5.个人结构因素。

有研究表明,年龄与人员流动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年龄越小流动率越大。这是因为年轻员工家庭负担小,跳槽时考虑的机会成本小,所以流动率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愿意从事稳定的工作,而很多中小企业很难为其提供稳定的工作和相应的福利待遇,这也是技术创新人才流动的原因之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多是具有高学历、高智商,接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在某一方面拥有企业所需技能的人,当企业所提供的工作岗位、待遇、工作环境等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时,他们很容易离开企业。

三、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的规避

(一)加大政府政策支持

法国对增聘科技人员的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德国对中小企业新聘科技人员的工资给予50%的支持,且在国家预算中拨出一定费用用于科技人员的培训;日本在京都及其他市区建立中小企业大学,专门为中小企业培训技术人员;美国在500多所高校为中小企业设立培训班。可见国外规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管理风险的主要做法是鼓励技术创新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和帮助中小企业培养所需的技术创新人才。我们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政府应从本国实情出发,制定相应的政策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人才困境。首先,可对聘用技术创新人才的中小企业和到中小企业就职的技术创新人才给予一定的补助金;其次,建立健全人才流动的法律法规,完善人才市场、人事制度、保障制度,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再次,鼓励相应的科研机构、高校与中小企业建立“双联”,科研机构定期派技术创新人才到中小企业指导工作,高校为中小企业委培其所需的技术创新人才;最后,设置专门的机构为中小企业培养、培训技术创新人才。

(二)努力实现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匹配

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是两种相对的管理方式。刚性管理是以工作为核心,根据企业的工作需要,用规章制度强制要求员工必须以某种固定的形式去履行并完成自己的任务,而较少考虑员工个人的主观需要。柔性管理是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人为中心,采取自愿的方式,在员工心理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使其自觉按照企业意志行动的管理模式,从而起到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技术创新人才的需要应该是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类高层次的需要,柔性管理恰好能满足技术创新人才的高层次需要,更好地激发其工作动力,充分发挥其潜能,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技术创新人才通常自尊心、工作独立性都很强,不喜欢被刚性的、灵活性较差的管理体制所约束。相对而言,他们更喜欢在以人为本、能展现自己个性并发挥自己潜能的宽松环境中工作。“刚柔相济”是现代管理方式发展的新趋势,刚性管理是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柔性管理是管理的“剂”。没有体制机制的约束,柔性管理也难以执行,二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提高管理效率之道。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管理而言,应以刚性管理为基础和前提,加大柔性管理的力度,努力实现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匹配。

(三)实行全面薪酬管理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现行的薪酬模式包括工资、奖金和福利。中小企业为了吸引、留住和激励技术创新人才,在薪酬管理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也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仍然存在薪酬激励不足的问题。这说明现行薪酬模式对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存在局限性,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革。笔者建议实行全面薪酬管理。全面薪酬模式是在合理可行的运作成本下,在保持总体薪酬水平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创新人才可自行选择薪酬要素组合,并随个人偏好和需求的变化周期性地给予重新选择的机会,由此构成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满足技术创新人才的个性化需求,达到薪酬水平与技术创新人才需求的最佳匹配。本文所指的全面薪酬是从满足技术创新人才需要的角度出发,其构成要素分为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两部分。外在薪酬的构成主要分为固定薪酬、福利及其他以货币形式表现的浮动薪酬方式三部分,这些构成要素能满足技术创新人才的低层次需要。内在薪酬的构成主要包括工作成就薪酬、个人发展薪酬和生活质量报酬三部分,这些构成要素能满足技术创新人才的高层次需要。全面薪酬管理是以员工为中心、以人为本、满足员工个性化需要为目的。在全面薪酬模式下,技术创新人才可在中小企业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需要自主选择薪酬要素组合,从而设计出令自己满意的薪酬方案。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人才实行全面薪酬管理能使企业在保持薪酬支付成本不变的同时提高对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进而提高技术创新人才的企业认同感和凝聚力,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更谈不上依据良好的企业文化来增强员工的向心力,从而实现用文化留人。由此看见,中小企业有必要依据自身特点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起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建立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应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以实现员工高层次需求为目的,培育技术创新人才的创新思想,并将创新思想转化为创新行动,树立在创新过程中允许失败、在失败中求创新的价值理念,企业内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创新型企业文化包括创新导向的企业价值观、创新导向的制度文化和创新导向的组织氛围等。技术创新人才有技术创新的欲望和能力,他们通过不断创造新价值的方式来获得企业认可,实现自我价值。中小企业应建立有利于调动、培养和支持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或组织环境,为技术创新人才提供技术创新的机会,从而激发其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快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五)建立人才流失防范系统

第2篇:技术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文书管理;创新

文书管理工作是单位各类档案资源的分类整合,是在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很好的记录着各单位的各项工作的具体事项,可以反映出企业单位的规划发展和对历史资源的合集。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老一派的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式下的要求。文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存的文书管理工作存在一些不足,甚至许多企业对文书管理的工作不加以重视,这些种种不足之处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及时对文书管理工作的创新,使其提供的档案信息更加准确、及时和完整,足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和当今形式的需要。

一、企业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及意义

企业文书管理工作分为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两大部分。文书处理是进行档案管理的基础,另外,档案管理是文书处理的延伸及其发展。档案是由许许多多的文件所组成的,文件的完美处理能对档案工作进行良好的支持。对管理者来说,正确理解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如有发现文书处理部分的不足,可以及时调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更加多且杂的文件处理,需要管理的档案工作日益增多。在信息社会中,档案作为重要的资源,逐渐得到社会的重视。另外,现在的信息形式多种多样,声音、图像和计算机应用等都可以运用到档案管理中,为档案管理提供新的形式[1]。

二、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状及分析

(1)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滞后表现:紧跟时展的步伐,企业的各项制度都在慢慢创新,但在管理制度方面,尤其是对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不能及时的得到改进。比如说企业中许多部门和企业已经整改重编,在新的制度下进行新的工作,而档案的管理工作仍然止步不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而且文书档案的管理注重于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忽视了其工作上与其他部门工作的连贯性,明显滞后于当前发展的脚步。

(2)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检索效率不高:文书档案检索分为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种方式,档案进行归类整理后基本处于放置状态,只有当真正需要的时候才进行相应的查询。以目前的企业查询来看,档案的检索方式大部分属于手工检索。首先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和编码,当需要寻找指定的档案时可以很快的进行查找。但随着档案的数量不断的增加,检索的效率会越来越慢。计算机检索是一种良好的检索方式,但这种检索的方式需要对档案的内容在计算机中输入,并进行特定的编码,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需要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拥有相应的技术的支持。

(3)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提高:由于目前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在我国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所以在各个企业单位缺少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许多在管理工作中的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也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档案的归类整理、编码放置都不够熟练,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相应的降低。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更高的专业技能,还需要熟练各种计算机的应用。只有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相对提高的情况下,才能把文书档案的管理工作做的更好。

三、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创新措施

(1)管理理念的创新:文书档案管理理念的创新是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拥有创新意识是一切工作拥有鲜活生命力的前提。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更新思想,紧跟时代的潮流,总结以往的经验与不足,时刻报以学习的状态,学习新的管理模式运用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去,以不断学习的姿态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新的创新[2]。同时文书档案管理在创新的同时,应该遵守以大局出发的原则,坚持以单位企业的利益为中心。而且文书档案管理的工作创新,还必须有宣传意识,档案管理的工作并不是一个部门的工作,合理的对档案管理进行适当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档案管理的工作。

(2)管理形式的创新:文书档案管理的创新可以是对文书档案进行数字化的管理。所谓数字化的管理就是将所有档案都输入至计算机中,使纸质稿在计算机中备份,这样更方便进行查询工作。因此,在输入过程中应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将纸质稿转化为电子稿,这样可以省去人工的输入麻烦[3]。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只需要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就可以进行该档案的调用,这样既不会在拆开与封口的过程中造成档案的损坏,还能省时省力。

(3)协调各部门工作及完善文书与档案工作的衔接:文书档案的许多利用价值都来自于各部门,因此积极主动的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各部门工作的内容和进展。还需要在日常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发现不足之处,及时与各部门进行联系。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合作,保证文书档案管理的收集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各单位企业应该对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足够的重视,在对文书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和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加强各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同时运用新型的计算机应用,紧跟时代的发展,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效率,实现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达到更好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玲.文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J].山西档案,2009,51

第3篇:技术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问题措施

高校的图书馆一直是高校师生获得文献信息的基本来源,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校图书馆馆藏总量和服务质量也一直被视为衡量大学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的重要指标之一。图书馆管理创新是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发展图书馆情报事业的保证。高校图书馆原有的一套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运行特点,高校图书馆要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改革,通过管理创新,建立一套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使其焕发无限生机,才能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和管理创新的概念。

1、高校图书馆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法,优化配置图书馆系统的各种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以期完成图书馆为全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服务并且使服务的提供者—馆员亦获得一种高度的士气和成就感的活动。

2、高校管理创新是指管理者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企业现有资源的重新组合,以促进企管理系统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可以更好地体现现代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科研、教学充分服务的功能。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封闭式的管理体制。在宏观上,缺乏一个统一的机构来对图书馆事业和工作进行管理协调,各系统图书馆习惯于各自为政的分散型管理形式,使得缺乏宏观规划、管理、调控的能力;在微观上,实行的却是严格的行政监控,图书馆缺乏必要的管理自,造成图书馆失去了管理的灵活性,继而束缚了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手脚,也压抑了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积极性,致使图书馆管理模式僵化。

2、图书馆基础业务工作重视不够。

我国长期以来对图书馆的投入严重不足,致使图书馆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甚至还低于某些发展中国家。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还停留在自动化和半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的水平上,根本谈不上网络化。

3、管理创新人才匮乏。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中知识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是靠关系走进图书馆的。学历层次低,工作只能简单应付,图书馆专业人员呈下降趋势。在信息服务中,缺乏信息、英语、计算机管理人才,更谈不上高层次创新服务。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在图书馆的各种服务活动中,应真正树立以读者为本的理念,使读者能够公平、公正、自由、方便地利用和获取各种文献信息,平等享受各种服务,真正体现“图书馆是所有人都可以利用的场所”这一宗旨。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就是要以人为中心,强调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竞争的机制,指导馆员对立全新的服务理念,以馆员价值的实现促进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落实。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就是要通过这种的服务理念,多想读者之所想,多为读者提供方便。

2、营造图书馆人才引进的外部环境。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外部大环境。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一个服务部门,它要实行的许多重大的策略和措施必然会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制约和影响,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学校对图书馆人事管理改革的支持。另一方面要争取学校加大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资金投入,使他们明白对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知识层次对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为高校图书馆吸收高素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努力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图书馆管理迫切需要一大批职业道德品质好、情报意识强、专业技术硬、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图书馆员必须具有德才兼备的良好素质。

因此,有计划地开展岗位培训,对馆员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全面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把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等有机结合起来,使馆员的知识不断拓宽和更新,以适应现代图书信息服务网络化、自动化发展的需要。

总之,管理创新是图书馆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紧迫的课题。我国的图书馆正处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如何改善管理进行管理创新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管理的创新,全面实施管理创新措施,高校图书馆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才能不断增强应变能力和竞争力,才能实现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魏建功:《论信息化与图书馆管理创新》,《图书馆学刊》,2003年第1期。

第4篇:技术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山西省作协副主席韩石山说,“麦地”是一个好名字,立马让他想到后头再缀上三个字的一本外国小说,接着又想到了故乡晋南平原上那一望无垠的麦田。春天一片葱绿,夏天一片金黄。有生机也就预示着收获,是收获也就蕴含着曾有的生机。韩石山说自己给这四位作者都写过评介性的文字。在他们各自奋斗多少年后,集结在一起,显示了许多共同的品质:张扬的是个性,内敛的是传统。山西文学常被人以“山药蛋派”概之,韩石山说自己最容忍不了就是艺术单一,最企盼的就是五彩缤纷、各映其辉。韩石山说:“‘麦地丛书’的出版,绝对是个喜讯儿,我不愿意给它冠上什么姓氏,但它昭示的东西是不言而喻的,且让我这文坛的老兵也说句大话吧――山西文学的威风又来了!”

让我们再听听作者们的体认。

葛水平说,自己与赵树理先生惟一有关系的就是都出生在山西。在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中,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一直具有“流派”性质。其实,赵树理的创作生涯中也有不少困惑,而且这些困惑是他本人所不能解决的。如果说我们和前辈作家有联系的话,就是地域特征的规约,使我们共同关注了普通人。山西是农业省份,乡土中国文化在这里一直流淌,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文学接续。与“后”有关系的是我们的出生。葛水平说,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作家的创作环境与赵树理那个年代比较起来要自由得多,文学所承担的重负也不能简单比较。让她感慨的是,今天还有多少作家能够像赵树理那样专注和有敬畏之情、能够像赵树理那样坚韧和持久?这也是我们只能在赵树理之“后”而难超越的最终原因。无论在山西还是在全国其它地方,赵树理等文学前辈已经成为我们的尺度和丰碑,也是构成今天的“焦虑”之一。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岁月拉开的不仅是物理时间的距离,同时拉开的还有社会、人文环境以及对文学理解的距离。这一切不在我们的把握之中,因此文学最终与命名无关,与之相关的是我们如何对人类的基本价值和文学价值进行坚守与捍卫。

王祥夫也表示很敬重赵树理先生,但他觉得以地域对作家进行分类是不科学的。他说,赵树理最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是在于他关注现实的态度,在于他的现实主义写作精神。有句话是“你不关注社会,社会也不会关注你;你不研究民众,民众也不会研究你”。赵树理做到了这一点,所以人们到现在还频频提起他并纪念他。谈到赵树理,王祥夫觉得不应该用所谓的“民间立场”――这是现在被批评家们频频提到的一个词。赵树理那时候的创作和政治联系还是十分紧密的,一点都不敢偏离,说“民间立场”只能说明他的选材眼光。是他的出身、他工作的经历、他的兴趣所在,注定了他是那样一个作家,而他在政治上的敏感,使其创作更加地符合以往通常认为的“典型的现实主义”。说到自己的创作,王祥夫说他写的大多是周围来往穿梭的小人物,因为熟悉他们,所以很自然要写到他们。一个作家的生命,就在于他对民众要有真情。说到师承,王祥夫觉得自己从艺术到思想都与“山药蛋派”有距离。记得上世纪90年代他在《上海文学》发表中篇小说《雇工歌谣》的时候,主编周介人专门为这篇小说写了卷首语,题目就是《又见山药蛋派》,当时他就感到很愕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赵树理先生热情关注现实的精神是应该继承的,然后才能谈到艺术上的突破和超越,对赵树理的真正理解也在于此。

第5篇:技术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十二五”,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

一、“十一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实力成倍增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社会贡献日益显著,为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从企业数量和资金规模上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年均增速高达14.3%,已经超过840万户,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中小企业注册资金年均增速达到20.1%,总额超过19万亿元;从对外贸易来看,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出口总额超过4500亿美元,高于国有企业出口总额1倍以上,5年涨幅超过200%;从税收贡献来看,2010年全年,中小企业完成税收总额11,173亿元,5年年均增速达22.2%,分别高于全国和国有企业2个百分点和12.7个百分点;从新增就业来看工商管理论文,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总数超过1.8亿,较2005年底增加6000万人,年均增加1200万人,年均增速超过9%,成为我国吸纳扩大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1]。

“十一五”期间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崛起,现出了无比强大的活力和竞争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增加就业、扩大出口和社会公益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和发展机遇

(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十一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近年来,中小企业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日渐严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企业面临较大风险

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为刺激经济采取了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将在较长时期内助推汇率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一些国家为拉动内需、增加就业,而持续强化贸易、投资和金融保护,不断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这些都将对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型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困难和风险。

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来自新兴发展中大国的投资和收购兼并活动,特别是对能源资源领域和重要产业的跨国并购采取了诸多限制措施;对部分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购买先进技术和设备有选择性地进行了封锁和限制,这些将对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以及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实现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不利影响。

2.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整体效益下滑

多种成本上升因素叠加,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导致了一些中小企业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一是原材料价格等生产经营成本大幅上涨。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已经来临,居民的生活资料价格不断在上涨,企业的生产资料也在大幅涨价论文格式模板。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资源的购进价格一路攀升,给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造成了巨大压力。二是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型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近几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每年都在升值,而美元又在不断贬值,这让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着重创。比如温州的这些企业原来每年的毛利还能达到7%-8%,现在已经降到1%-3%。人民币每年2%-3%的升值,实际上已经造成50%的民营企业面临破产。三是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低利润”的情况下,还面临着员工加薪的巨大压力。新《劳动合同法》又明确规定合同期满员工不再续签合同要给予经济补偿,加班费用和社保缴费也有所增加,这无疑又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加重了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负担[2]。

3.生产经营资金短缺,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出口受阻工商管理论文,国内市场尚未开发,使得产品库存加大,现金无法回流导致生产经营资金紧张,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加大。另一方面,融资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受银行信贷紧缩、贷款实际利率上浮等影响,加上国内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各大银行相应增加了对贷款的管控,普遍减少了对企业的授信额度。而缺少抵押物而又不符合担保贷款条件的广大中小企业无疑成为了信贷挤压的对象,更加提高了获得资金的难度。

4.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使中小企业难以适应

随着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的力度不断加大,迫使企业必须安装必要的环保设施和实行清洁生产。这些政策从长远来看是利国利民的,但由于政策力度大、范围广、适应期短,叠加效应日益明显,短期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效应较大。加之我国中小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从事高消耗、低附加值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环保节能政策的实施使这些企业面临着两难境地:不调整、不转移,就面临原所在地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和产业发展政策的制约;调整、转移,又难以与原有产业集群、产业链条相衔接,要在新的经营场所重新组织产业链配套,成本反而会上升更多。由此造成有些地区为了发展低碳经济,达到节能减排目标而采用了不合理、不科学的强制措施,迫使很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停业甚至关闭。

(二)“十二五”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但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展现出了许多利好消息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首先,《“十二五”规划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也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必由之路,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议》突出强调鼓励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这对于突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激发民间投资的巨大潜能,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论文格式模板。《建议》指出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区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工商管理论文,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发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支撑作用,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大做强。这对于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站到了新的起点上。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小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展望“十二五”,中小企业一定会成为转方式、保民生的重要力量。

三、“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向依靠技术创新转变。

推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表明,企业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难以抵御市场的冲击,更难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依靠技术创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一是要提高原始技术创新能力,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技术领先。有条件的企业要注意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趋势,着力开展前沿技术、基础性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抢占科技制高点。中小企业要走“专、精、特、新”的差异化创新道路。要以开放的思维构建各类创新平台,用好社会各类创新资源,开展产业联盟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提高创新速度和效率。二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国际金融危机情况下,我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发展,这为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供了有利环境。当前,要认真总结钢铁、家电、通讯、电子等行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经验,强化企业间的合作与政府部门的协调,真正实现在引进中学习、在学习中赶超,形成自主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三是要不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避免重复建设等优点。今年,国家将继续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并将中小企业纳入到了支持范围。企业要抓住难得的政策机遇,用足用好技改政策,把技术改造的重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装备智能化、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将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强管理有效结合起来[2]。

(二)实施人力资本战略,推进企业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或满足于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企业的生存,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更多地转向依靠知识特别是员工素质提高来实现企业快速成长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

当前,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最为关键的是突出培育造就高素质管理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需要更新观念,不断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和战略决策能力,探索适应知识型企业管理的有效模式。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需要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工商管理论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宽容失败,鼓励创新论文格式模板。培养高技能人才需要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员工培训,开展全员创新活动,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农民工问题,要加强就业前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新生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同时,要尊重员工的劳动,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

(三)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变。

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是气候变化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各国都在强调将经济发展纳入生态系统,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走绿色发展道路,要求企业承担更大责任。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要实现集约、高效、无废、无害、无污染的绿色发展,关键是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当前,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从产品设计、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入手,积极开发和运用绿色低碳技术,致力于打造绿色产品生产链,将节能减排与产品结构调整相结合,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统一的最终目标。

(四)鼓励金融创新,推进构建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

构建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国家要下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小型金融机构,鼓励以民间资本为主体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制定审核标准,严格审批程序,逐步允许民间资本控股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在加强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引导地下金融公开化、规范化;鼓励金融创新,稳步推进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集合债券融资,积极探索试点股权投资基金,鼓励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并购基金发展;加快发展信用担保、产权交易、审计评估、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探索融资超市、网上融资服务等多种模式,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利。同时,国家要结合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于中小企业贷款特点的银行体系,引导和鼓励大型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增加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贷款,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工商管理论文,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3]。

(五)加强政策扶持,推进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平台,推动各类实验室和测试中心向中小企业开放,畅通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对接渠道;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推动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扩大创业辅导范围;改进中小企业税费政策,继续调整和降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减免新建小企业和个人创业的税赋,制定针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清理各种行政和事业性收费;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大企业的龙头作用,通过吸引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聚集,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为特点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有序竞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条主线,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更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转折。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主动作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快自主创新,切实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发展成为新经济形势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张厚义、明立志.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郭朝先.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与发展方式转变[J].税务研究,2009(8).P:3-7

第6篇:技术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R&,D投入,中美工业企业,差异原因,启示

在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条件下,国家、地区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竞争,尤其是企业R&D能力的高低。如今,R&D在企业总支出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大,成为了企业持久发展的关键因素。坚持研发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作为技术研发创新的源泉,企业非常重视R&D活动。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逐步提高。如今,我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产品制造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R&D与GDP比值及R&D人员人均经费投入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美国在科学和技术研究,以及技术产品创新方面都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要想促进我国的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就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Schumpeter(1942)认为,公司规模越大资源越多,越有利于公司R&D的投入,因为通常只有大企业才能够负担研发项目的费用,一些多元化且规模较大的企业具有市场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大范围的研发创新来取得市场。[1] Galbraith(1952)认为,大企业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技术创新上,大企业往往是的有效的发明者和传播者,一些大企业组成的现代工业最有利于R&D活动。[2]Scherer(1980)也认为,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可以为R&D项目带来范围经济。[3]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大中型工业企业既是从事科技活动的重要部门,也是中坚力量。因此,本文以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为例分析,通过对中美两国工业企业R&D投入的描述和比较,找出响国家工业企业R&D投入差异化的主要因素,分析我国工业企业R&D投入存在的问题以及与美国的差距,针对如何缩小差距,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中美两国R&D投入现状

(一)R&D投入总量和强度

1.总量和增长速度比较

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研发经费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而各国R&D经费投入总额也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1世纪以来,美国的R&D经费从2003年的2897.36亿元到2007年的3687.99亿元(本币),但年均增长速度较慢,约为3%,属于研发经费增长速度较稳定的国家;我国的研发经费从2003年的1539.6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4616亿元(本币),年均增长速度大约为14%,属于研发经费增长速度相当快的国家,从年增长速度看来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我国的R&D经费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美国,但从绝对量上看,我国的研发经费总额却与美国相差甚远,2007年美国的R&D经费为3687.99亿美元,同年,我国的R&D经费按当时汇率折合为487.67亿美元,仅仅相当于美国同年R&D经费投入的13%。

2.R&D经费投入强度比较

美国是发达国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经济总量相差巨大,因此仅用R&D经费投入总额作对比是不足以衡量两个国家的科研活动规模的。R&D/GDP是指当年的R&D经费投入总额与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这一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潜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国际组织与世界各国评价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首选指标,即R&D投入强度。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R&D/GDP小于1%,经济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创新能力;大于1%而小于2%,经济处于发展快速阶段,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大于2%,则经济处于稳定发展阶段,创新能力比较强。21世纪以来,我国的R&D经费投入强度突破了1%,并逐渐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仍然属于较缺乏创新能力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的R&D投入强度一直保持在2%以上,处于稳定发展阶段,2007年,美国R&D经费投入与GDP的比值约为2.68%左右,创新能力非常强,同年,我国R&D经费投入与GDP的比值约为1.3%左右,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在R&D强度方面,与美国的差距相当大论文格式模板。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我国R&D投入总量不足强度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现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企业R&D投入的规模以及R&D强度。

(二)R&D经费来源情况

美国在R&D投入经费来源上,属于企业主导型。联邦政府对于整个产业界的技术研发活动及其他应用研究只是采取了间接推动的方式,在R&D活动中,政府充当的角色更偏向于政策引导者而非行政控制者。[4]这跟美国国情有关,稳定的政治格局,相对完善的民主制度促使美国社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不畏艰辛开拓创新的社会风气,这在一定程度上为R&D的投入提供了保障。2004年,美国R&D投入的经费来源中,企业投入占到了71.4%,其他渠道筹集了15.4%,而政府的投入仅仅只占了13.2%。在美国,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工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二十世纪中后期,我国R&D经费投入的主体一直是政府,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属于自己的科技开发队伍,也没有最基本的科技研究装备,科技力量大多集中在政府所属的科研机构和大学中,这种状态维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据统计,九十年代初期,我国R&D经费来源中,企业经费投入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1990年,企业经费投入仅占全部经费的27.4%。1993年,在1.8万家大中型企业中,有独立R&D机构的也只有50%,R&D经费来源中来自政府投入的比例高达54.9%,仍然超过了一半的总经费投入。随着我国开始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并把科研重心由依赖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力量逐步转移到企业中去以实现企业产业化,以便更好的发展生产力。在R&D投入上,我国经历了由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企业投入比例超过50%并逐步增长,到2008年企业R&D经费投入比例已经高达71.1%(表1)。此种情况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已经成为我国R&D经费投入的主体,我国的R&D经费投入结构也逐步趋于合理。

表1.中国R&D经费来源中政府与企业投入比例(%)

年份

政府投入比例

企业投入比例

其他投入比例

1999

32.4

34.9

32.7

2000

33.4

57.6

9.0

2004

26.6

65.7

7.7

2005

26.3

67.1

6.6

2006

24.7

69.1

6.2

2007

24.6

70.4

5.0

2008

23.6

71.7

4.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三)R&D经费支出情况

1.活动类型比较

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一般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种类型。其中,基础研究是新知识产生的源泉,新的发明创造也是基于基础研究产生的,因此,要想科学技术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它是一个国家实现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国际竞争力及国际影响力,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不足,在研发活动中的比重不合理,都将制约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

图1. 中国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无论在地区上看,还是分行业看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我国工业企业R&D活动中试验发展占有绝对优势,但基础研究在我国企业R&D活动中几乎为零,恰恰与此相反的是,有证据表明企业创新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基础研究,这些本不以任何专门或具体的应用为目的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的成果商品化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5]据相关资料显示,三种类型的R&D经费支出占总经费的合理比例一般为:基础研究占总经费支出的13%—19%,应用研究占总支出的20%—25%,试验发展占50%—61%。

图2. 美国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2007年,我国基础研究占总经费支出的4.7%,应用研究占总支出的13.3%,实验发展的比重高达82.0%(图1),足以说明我国的R&D经费主要集中于试验发展领域,而最重要的基础研究的经费却投入甚少,导致了我国的R&D经费投入结构极不合理,直接制约了我国技术水平的发展及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在2003年,美国基础研究就占到总经费支出的19.1%,应用研究比重为23.9%,实验发展则占了总支出的57.1%(图2)。

不合理的R&D经费投入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科技发展,据国家科技部统计的数据,我国近几年的专利授权结构中都是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发明专利仅占25%左右,并且多以模仿为主,自主创新的很少,所以难以申请专利,也难以掌握核心技术。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占研发经费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减小,说明了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6]但仍须加大基础研究的力度,这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2.执行部门比较

R&D经费支出按执行部门一般分为研究与开发机构、企业、高等学校及其他四种类型。发达国家R&D经费支出都是以企业为主体,通常在60%—70% ,R&D成果转化率较高。因此,必须确立企业在我国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图3. 中国R&D经费支出按执行部门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由图3可以看出,我国企业R&D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最大,上升速度最快,由2003年的62.4%上升到2007年的72.3%,五年间上升了10个百分点,除此之外,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R&D经费支出都在逐年减少。

图4. 美国R&D经费支出按活动类型分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而美国的R&D经费支出在各个执行部门间的比重变化不大,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徘徊(图4),与我国不同的是,美国的研究与开发机构R&D经费支出在逐年增多,但两国都在逐步趋于合理化。相比之下,美国其他执行部门R&D经费支出较多,百分率较我国的四倍之多,这也是美国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更为灵活的原因之一。

二、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现状

随着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面展开,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必须逐步提高,因为大中型工业企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从事科技研发活动的重要部门之一。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指同时满足从业人员300人以上,主营业务收入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一)科技人员及专利产出

近年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的R&D人员保持着持续稳步快速增长的势头,从2000年的三十多万R&D人员,到2005年的60.6万人,占到了全国R&D人员总量的44.4%, 2008年,更是达到了246.82万人之多,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2.1%。这表明,大中型工业企业在我国的研发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企业中科学家工程师的数量也有较明显的增加,2008年已达158.9万人,比2007年增长了13.4%,占企业R&D人员的比重达到64.4%,比去年增长了0.8个百分点。这标志着我国的科技人员队伍在不断扩大、科技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也标志着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研实力在持续增强,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专利是企业科技活动的重要产出之一,通过申请专利对知识产权即科研成果进行保护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获得创新利益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企业拥有专利数量越多,就表明其科研技术力量越雄厚,同时也标志着创新活动的活跃度越高,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2000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为1176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为2772件;2005年,我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及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达到了55271件及18292件,为五年前的4.7倍和6.6倍,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由也2000年的23.6%提高到2005年的33.1%;2008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为12.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4.4万件,分别比2007年增长27.3%和21.3%。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大幅增加,也标志着其申请专利的技术含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科技经费投入情况

企业的研发投入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论文格式模板。“十五”以来,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持续增长,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增强,科技经费投入从2000年的353.6亿元到2005年的1250.3亿元现代企业管理论文,整体翻了两番,并且投入强度始终保持在2.5%上下;2004年到2006年的三年间,增长幅度都连续超过了30%;到2008年,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投入经费2681.3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6.9%(图5)。这些数据表明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较快,投入强度相对保持稳定,也说明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正在逐步提高。

图5.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变化(2000—200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科技统计网,sts.org.cn/相关资料整理.

另外,从2006年开始,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科技活动内部支出的比例已经超过50%,2008年达到53.2%;并且企业资金占R&D经费筹集总额的比重自2000年以来一直处于80%以上,2008年达到了90.1%,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增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自主筹集科技活动经费的机制也已形成。如今,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也有效保障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技术引进及新产品的开发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创新活动必须针对市场面向市场。一方面需要通过直接购买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即技术引进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企业通过直接购买技术迅速提高技术水平,缩短与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技术引进按照技术来源地的不同可以分成技术引进和购买国内技术两种类型,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经费有所减少,购买国内技术经费逐步增加。技术引进经费支出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变化过程,2000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为245.4亿元,2003年达到405.4亿元,而2005年下降到296.8亿元,然而三年后的2008年技术引进经费又升至440.4亿元,企业技术引进经费增长放缓。但是,随着国内科技成果的不断增多和国内技术市场的逐步完善,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在迅速提高,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用于购买国内技术的经费由2000年的26.4亿元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83.4亿元,2008年达到了166.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8.24%,购买国内技术成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获取外部技术的重要途径,这表明我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已经由高度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转变成为自主研发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发展态势。

工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结果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推出改进的或全新的产品,即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和取得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创新活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经费由2000年的393.8亿元迅速增长到2005年的1457.2亿元,2008年更是达到了3095.8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26.1%,平均每一新产品项目的投入经费为255.1万元,比上年增加36.8万元。欣慰的是,随着企业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出也在不断增加。这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还是很重视新产品的开发的,因为其在市场竞争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R&D投入差异化原因

影响企业R&D投入差异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外部市场的特征,国家建立的相关制度,企业本身的性质及其科技竞争力、研发机构的技术水平、科研成果的转换率以及资金投入的来源等内外部诸多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R&D的投入。

(一)企业外部环境

1.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R&D投入的多少。较美国而言,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企业R&D投入的现状仍不够令人满意。发达国家之所以发展快发展稳,是因为其经济水平高,R&D投入占其GDP的比重高,投入与产出之间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关系。[7]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主创新的发展。发达国家如美国可以拥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的前期及中期,以便于保障创新产出的优质高效,后发性强;而我国的R&D投入主要集中于对设备和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二次创新即是技术创新周期的中后期,后发性很弱。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对而言就有资金设立专门的R&D机构,在发达国家,百分之百的大中型企业都设立有专门的R&D机构,美国当然不例外,而我国设立专门的R&D机构的大中型企业仅占所有大中型企业的35%左右,三分之二的企业都没有专门的R&D机构与R&D人员。从我国科技投入与产出的地区分布来看,总体上亦呈现出“东强西弱”、向中心城市集中的非均衡态势。[8]2006年东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为1215.2亿元,占全部研发投入的74.5%,东部地区企业申请发明专利2.2万件,占全部发明专利的83.3%,而中、西部地区上述两项指标所占比重分别下降到25.5%和16.7%,发展极不平衡,而我国的东部地区就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所以说,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制约了企业R&D投入的多少,当然,企业R&D投入的多少也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水平。

2.政府宏观调控

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能够把有限的创新资源集中起来,在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领域取得突破。[9]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从直接转向间接,调控的对象也逐步从企业转向市场,逐步形成了在中央统一协调下以间接手段调控引导市场活动的宏观调控模式。由于R&D活动具有溢出效应,所以政府往往采取一些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开展R&D活动。政府的激励政策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减免税政策、直接补贴和低息贷款。有学者在对美国113家公司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税收减免政策对R&D的投入强度有重大影响,能刺激R&D经费的增加;也有学者通过对我国1994—2002年34个大中型企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政府资助对企业增加R&D投入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10]但是,这些激励政策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下也显现出了一些弊端,比如容易诱发腐败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并且政府资金比重过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11]美国联邦政府对R&D活动的基础研究采取了直接资助的方式,对于产业界的技术研发与其他应用研究采取了间接推动的方式;我国在R&D投入方面,并未能真正实现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的转变,并且对基础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关的科技保障政策也不完善,这些都是影响我国企业R&D投入的原因。因此,政府应该逐步完善对企业R&D投入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与国际接轨,为企业在R&D应用领域的研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企业内部环境

1.独立研发机构的水平

2008年中国R&D经费中71.7%来源于企业,而且企业的R&D经费支出也达到了73.3%,单从数据上看,与欧美等国相比差别不大,表明企业已经是我国研发活动的主体,但事实上,我国科研成果的转换率仍然很低,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及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仍不理想。美国近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70%,而我国近年的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仅在50%左右。企业研发主要应该产生专利,但中国专利的绝对数量和质量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这些都与企业研发机构的水平有关。发达国家的大中型企业都拥有专门的研发机构,而在我国,为数不多的企业拥有专门的研发机构,但往往都存在着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研发团队弱等弊端。研发规模上不去,产出自然不理想;技术水平低,自然难以申请专利;跟踪模仿多,也难以掌握核心技术。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R&D投入产出的影响固然重要,但研发活动是需要一定技术积累才能取得突破,既要资金也要技术,并不是把钱投进去了就会有成果,有独立的研发机构是重点,研发机构水平的高低是关键论文格式模板。

2.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的形成决定了企业的类型,随着全球网络的形成和新型企业的出现,技术和知识在企业股权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股权集中对企业R&D投入有正向促进作用,股权集中度是指全部股东因持股比例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股权集中还是股权分散的数量化指标,股权集中令公司所有者相比企业的短期收益回报更加倾向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与回报。理论上,R&D投入金额的多少以及研发的成功率都会增加企业的股东报酬率;反过来,由于股东报酬率的提高,企业积累更多的资金,企业也会有更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的动力。[12]相关研究还表明,股权集中可以控制董事会,提高大股东的监控能力,股权制衡度越高就越有利于企业R&D的投入,但往往一些企业的法人大股东与被投资企业之间都有着商业关系,他们会去影响控股企业经理人的R&D决策从而影响企业R&D的投入量,因为他们可以从被投资企业的R&D活动中获得溢出收益。此外,股权集中在不同的股东手里效果是不一样的,研究表明,国有股权集中并不利于企业R&D的发展,中国企业的股权结构之所以对企业的R&D投入有着特殊的影响,就是因为在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国有股权占了较大比重。然而事实上,国有控股并不利于R&D的投入,因为国有持股比例越高,科技创新能力就越低。

3.企业家素质

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策略与未来方向的最终决策者,在如今这个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企业家的素质在整个R&D投入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衡量企业家的主要指标不是人格魄力,而应是其形成制度的创新能力,企业家的能力应具体化为企业运行的制度化机制。[13]一方面,企业家的决策主导着整个企业的R&D投入,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家必须具备出色的决策能力并且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有着熟练组织管理能力的优秀企业家能够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物质资源及人力资源来发展企业的科研活动,提高企业R&D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创业和创新的积极性。

因此,企业应该选择与企业R&D活动相适应的企业家队伍,这时企业家就需要合理利用自身各方面的良好素质来建立以人为本的R&D人员管理体制、完善人才激励与培养机制、为R&D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加R&D团队的凝聚力、广泛培养或吸引海内外人才、加强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与竞争等。同时,国家政府方面也可以建立一些相关的企业家人才库和企业家市场,为企业的R&D活动提供人才,以保障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更好更快的实施发展。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在R&D投入及科技产出等方面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与两国R&D经费的投入强度、来源、结构以及相关的制度、技术、市场等诸多因素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的R&D投入总量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R&D强度也在逐年提高,但是与美国相比仍然很低,并不足以支撑高端技术的R&D活动以及进行技术储备。影响R&D投入差异化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政府建立相关制度,为企业提供良好环境

国家的政治制度及军事分布也是影响企业R&D投入的因素,因此需要国家应建立或完善相关的制度,为企业的R&D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保障企业R&D活动的顺利实施;并且政府方面,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或是实施税收减免等制度刺激企业设立或完善他们的R&D机构,加大政府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力度,为了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务必做好防范。

2.优化各地区产业结构,保证各地区平衡发展

与地区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有关,我国各地区的工业企业发展极不平衡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因此在需要政府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的同时,也应尊重市场取向规律,坚持效率优先原则,避免无谓的资源浪费,从而调整产业结构或是提高对该地区的R&D投入规模及强度,并调整优化各地区工业企业的R&D投入,以保证各地区平衡发展全面发展。

3.加强自主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创造性和新颖性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的决定因素,要想取得更多的研究成绩,要想申请更多的专利,要想保障企业的收益,就必须从根本上加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企业的R&D机构必须拥有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以及优秀的企业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技产出的高效优质及研发机构的良好运作;同时企业家也应该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为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积极创新。

5.加强企业与企业、研究所、高校之间的合作

企业可以加强其与企业之间、与研究所之间、与高校之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以提高企业的R&D能力。因为,在R&D合作的一般情形下,技术兼容性程度越高,成本降低的幅度就越大,其创新动机也就越强;并且,如今发达国家的企业正在积极通过各种联盟形式强化已有的竞争优势,其中R&D联盟已成为重要的技术来源,出于同业竞争等原因,国内企业往往习惯于各自为政的独立研究,这也是至今许多产业、产品的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的重要成因之一。[14]因此,我们可以在企业与企业、研究所、高校之间进行合作研究和联合开发,各展所长、互惠互利,在增强R&D实力的同时,还能避免重复研究,从而整体提高了企业的科技水平,这对企业的技术发展是相当有利的。

总之,要缩小与美国的差距,我国的工业企业R&D投入就仍需加强,R&D活动就仍需完善,我们必须学习借鉴美国政府或是美国工业企业本身所施行的一些R&D投入方面的举措,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走一条适合我国工业企业的科技之路,逐步提升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及技术,从而更好的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J.A. Capitalism,Socialism andDemocracy [M]. London:UnwinUniversity Books.1942.

第7篇:技术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会计本质;知识经济;低碳经济;新经济形势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知识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背景介绍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Knowledge Based Economy),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而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投资模式、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教育的职能与形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产业结构方面,一方面,电子贸易、网络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型产业将大规模兴起;另一方面,农业等传统产业将越来越知识化。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二、我国会计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理论的主流观点

1.会计信息系统论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在纪念该学会成立50周年的文献《论会计基本理论》中提出会计基本上是一个信息系统。所谓会计信息系统论,不过是运用信息系统论的观点,重新认识、界定会计的本质。这逐步被学术界所接受,并与管理活动论共同列为我国80年代有关会计本质讨论的两大主流派观点。

2.会计管理活动论

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阎达五教授与杨纪琬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学术论文,首次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视会计为一种管理活动。

三、新经济形势下对会计本质观点的解析

1.在当今新经济形式背景下,信息的使用者不仅仅需要了解本单位的财务方面的信息,还要了解企业所赖以生存的大背景信息和更丰富的前瞻性信息。而且,在当今的大环境背景下,这些非财务的信息在企业所需的信息比重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例如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团队的背景资料、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业的竞争形式、国家对于自身企业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一些特殊的行业如采掘业等)、节能环保政策技术、国际大环境的形势变化(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如经济危机)等,而这些信息是在财务信息上是无法得到体现的。

2.根据会计管理论的观点,会计被视为为一种管理活动,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管理工具论”相比,“管理活动论”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为会计工作适应改革开放,适应企业会计转轨变型的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我国会计历史上的历史性的进步。在当今的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管理的范围得到扩大,也神话了管理的内涵。同时,由于信息化处理程度的提高,企业管理的手段更为丰富。所以,以前对于会计本质的认识有点模糊,范围过大,无法区分好会计管理和其他管理活动的界限。因此这一概念应该更为具体地规定。

3.控制是会计所表现出的重要的特征,它正在逐步成为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是不能用控制去笼统的概括会计的本质。新经济形势下知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控制手段,夸大了控制的界限。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管理的金字塔越来越扁平,控制的界限早已不再局限于地域,远程控制成为了可能。因此,这种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财务控制在经营控制中的作用得到了弱化,而片面强调会计的控制职能只会以偏概全,应该使得其意义更为深化。

四、会计本质应将其放置在新经济形势下进行考量

新经济形势的改变,改变的是社会的大环境,改变的是会计环境,改善的是会计手段。在这一全新的环境下,我们有必要重新去考量会计的本质。传统的“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控制系统论”虽然都不能很完整地概括新形势下会计的本质,但却各自在某一方面抓住了会计本质的精髓,而这仅仅是由于认识角度的不同,而这三种理论都需要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和丰富。

正如前文所例举的,知识经济与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本质应对新经济形势更加快速地适应,加快对虚拟衍生金融工具、网络企业、电子商务等新生事物的理论解释,并要在世界当今大环境下不断深化与所属特殊历史背景的融合,使得会计本质更能体现现代新经济形势下的时代特色。

同时,在当今世界局势新一轮变换之中,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应有意识地根据我国当今经济社会现状,紧扣时代脉搏,不断与新兴的经济社会内涵相结合,走出一条由我国特色的、承接我国发展脉络的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著.会计理论[M].财经出版社,2003.

第8篇:技术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知识管理模式理论的梳理,进行归类处理,总结各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未来知识管理模式将就制度角度发展的方向。

一、前言

1959年.彼得·德鲁克就预言道:“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体力劳动者“而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并且提出“知识社会“的概念。近半个世纪后.预言得到了证实:知识经济从端倪走向成熟,知识密集型企业成为社会经济主体,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信息极大丰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社会发展的必然。区别于着重微观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知识管理模式,作为知识的宏观的,指导性的管理方式方法.称为知识管理的重点。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对目前国内外的知识管理模式进行综述研究。

目前这方面研究的内容较为广泛,研究者的背景也较为多样,不仅涉及知识管理本身.而且还在相关领域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笔者认为对知识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基于知识传播、知识战略、知识共享、综合导向等四个领域。

二、现有知识管理模式研究分类

1.基于知识传播的知识管理模式

哈佛大学教授Hansen and Nohria根据近年来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提出了以下两种不同的知识管理模式:

(1)编码化模式。即把具有显性特征的知识通过计算机等手段将其编码化,然后进行大规模存储和复制.从而迅速推广和应用。在这种模式下知识首先从开发者那里提取出来,使之与开发者分离.进入电子数据库中再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作领域。这种模式中的知识可以被重复利用.这样节约使用者收集知识的时间,减少了信息交流成本。

(2)人本位模式。它是隐性知识先显性化后编码化的过程。知识的创造首先需要人对经验和诀窍进行总结归纳,而知识传播的过程也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和交流以实现知识的共享。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辅以一些可以显性的知识,比如技术资料等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隐性知识会变成显性知识然后被编码化最终得以迅速推广。在人本位管理模式下知识与人没有分离,知识的传播与分享是通过直接的人际交流获得的知识主要通过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共享。

Saulius Gudas总结目前主要有3个企业管理模式的要素:企业流程导向的知识(B),信息技术导向的知识(T),知识管理论导向的知识(K)。这三个要素组合代表了一个新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如图。企业管理需要复杂知识一体化.其中,知识管理方法(K)是信息技术知识(T)和企业流程知识(B)的基础如图1所示。

汪应洛等认为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模式主要有基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式及认识论一本体论观点、基于信息发送的知识转移模式、基于行动一结果联系的知识转移模式。

李建明把中小高技术企业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分成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资源的水平互补和垂直互补另一个维度是关系导向和任务导向。所以联盟知识转移分成四个模式(1)水平互补一关系导向模式如技术许可(2)水平互补一任务导向模式,如联合研发(3)垂直互补一关系导向模式如战略供应链;(4)垂直互补一任务导向模式,如咨询、外包。

2.基于知识战略的知识管理模式

Henderson和Venkatraman已经分析了IT企业的知识管理问题并且提出了直线战略管理模式(Strategic Alignment Model)。该模式重视于支持信息技术一体化战略并推崇四个观念一体化:即企业战略IT战略企业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一体化。

M . H .Zack认为从企业对待知识管理的态度角度考虑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可以分为“积极战略模式”与“保守战略模式”。采用保守战略模式的企业一般企业核心知识源于企业内部保证核心知识不外流企业就保证了相应的竞争优势如:企业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专利等。因此企业会对其核心知识严格谨慎保护与其他企业的互动交流较少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的重点在于深入、强化企业的内部核心知识。采用积极战略模式的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的交流和互动.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并将其发展为一套最适合该企业的核心知识这种知识生命周期较短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维持优势。

谭自求设计三种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模式(1)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经营战略模式是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计划在企业范围内全面推行。(2)企业知识资本运营战略。企业如何对知识资本进行鉴别获取有收益利用和循环,率先实现转化以提高企业的价值产生能力,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给转化滞后的企业以沉重的打击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3)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战略模式。熊彼特则认为创新形式出现的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经济增长是一个创新—扩散—再创新的过程。在知识经济中.只有进行持续的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而要想保持不败,惟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创新永远处于知识的最前沿,永远拥有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李佳洋企业在知识的处理和应用层面角度认为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可以分为“编码化战略”模式和“个性化战略”模式。编码化战略又称为标准化战略、典籍战略、法典战略或通用战略。是指将知识与知识生成源及开发者分离开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个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固化的目的.再经过一定程序处理、提取进而汇编并存储为知识库,以后可供使用者随时反复调用的战略。个性化战略也称专门战略、人格化战略或个人化战略。是指知识与生成源、与其开发者始终联接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接触来实现共享在个性化战略中使用计算机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而不是存储或检索。因此这种战略更强调的是隐性知识在个人和组织内的传播。

3.基于知识共享的知识管理模式

徐勇等人概括了知识共享的三种推动模式:命令带动式、利益诱导式和个人行为推动式并提出知识管理的6种方法二设立知识主管;创建动态团体二建立知识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递增收益网络;建立企业内部网络.促进知识文流建立动态联盟,培养核心创新能力。

陈菲琼认为,企业知识联盟动力模式是合作和竞争。合作是由于每个企业都需要使用其他企业的技术知识这个事实而产生。竞争是由于每个企业都试图使用伙伴的技术知识获取私有利益。

范晓春从组织、技术和制度三个层面考虑构建知识共享的模式。其中组织层面从个人及组织两个影响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技术层面从知识及个人两个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制度层面从知识和环境两个影响因素角度构建知识共享模式从而构建出图2知识共享模式三维系统模型。

4 基于综合导向的知识管理模式

B.lyer和R.Gottlieb分析了企业结构定义了四个主导趋势商业流程主导信息或知识主导基础设施主导和组织主导。对企业模式论的分析和企业结构框架的分析是目前理论的发源地。

Gudas Brundzait对企业知识管理模式方法论的分析分为三个主要观点战略导向知识管理企业管理和控制导向的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使用导向的知识管理。

詹延遵认为知识管理分为三个范式:(1)信息技术范式。信息、信息结构及其处理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和核心内容。因此这种研究范式,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或者说信息管理的技术、技术应用和信息处理上而不是知识的处理和创造。(2)人文范式。人文范式认为人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和核心人是知识创造和知识运用的主体,信息技术不过是一种实现人的管理需求的技术工具或手段“知识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3)综合范式。综合范式认为:知识管理不但要对信息和人进行管理,还要将信息和人连接起来进行管理知识管理要将信息处理能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相互结合增强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实际上,这是强调“组织”在知识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也可以把这种研究范式称之为“组织范式”。

陈永泰、何有世总结了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1)企业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式。(2)组织间知识的系统价值联盟。这个模式的战略选择视角突破了产品和客户的范围考虑了整个系统创造价值的所有要素。(3)基于知识成长模式的知识管理。通过对知识成长机制和知识成长抑制环路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知识成长模式。(4)基于知识分类的知识管理模式。从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和知识管理的一般过程分析着手将知识管理的基本过程与知识分类结合起来构建科学的知识分类管理模式。(5)基于知识流和知识链的知识管理模式知识管理通过对企业中知识流的管理和利用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知识保障以此来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知识管理模式研究现状总结:

回顾以上国内外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外知识管理模式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角度:知识传播、知识战略、知识共享、综合导向。这为知识管理模式的演变和发展提供的良好的基础但也为我们继续研究知识管理模式提洪以下三点启示

1.目前的研究更多地围绕着知识本身而较少从制度层面来研究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模式。一般研究立足于知识管理的微观层面进而分析知识管理模模型等而忽视了研究企业为何采用该种管理模式也即企业内部哪些制度安排或困素促使其选择这种模式并且没有就企业中知识管理模式的交易费用大小进行研究。

第9篇:技术创新管理论文范文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进程,科技金融进展及其理论研究可划分为4个阶段:①1978—1985年,这期间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展开,科技和金融体制依然是计划经济,科技研发资金表现为国家财政拨款模式的政府投入;②1986—2005年,中央提出“银行要积极开展科学技术信贷业务”,开始探索多元化的科研经费筹集渠道,如财政贴息贷款、企业债券、创业投资、开发性金融、技术援助贷款、风险投资等,以促进企业资金的融通;③2006—2009年,2006年开始实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央政府在财税、金融、科技政策方面对科技金融发展给予关注与支持,全国各地高新区的科技与金融结合方式不断创新、快速发展;④2010年至今,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进一步融合,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实践进一步创新。

按照这4个时间段,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博士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的经济与管理学科子库,以科技金融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其中,第一阶段有0条记录,第二阶段有198条记录,年均约10条。第三阶段有69篇,年均约18条,这些文献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金融等支持性政策文件,二是研究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资金短缺所带来的融资问题,说明发展金融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阶段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分离的局面。第四阶段有340篇文献,年均逾百篇,研究成果增速很快,表明这一问题已成为理论界热点。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虽然是上一阶段内容的延伸,但依然存在着大量孤立研究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文献,唯一不同的是,科技金融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趋势已逐步凸显。

本文集中研读近20年来关于科技金融研究的文献,从以下几方面梳理其研究内容与脉络,以期为科技金融理论及实践的深入拓展提供参考。

1科技金融研究领域

1.1科技金融界定

20世纪80年代,我国以科技贷款形式进行科技金融的实践活动已出现,但科技金融作为一个完整词汇则出现在1992年,尽管当时其本意依然是科技与金融的缩写。同年,在广州成立了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标志着科技金融正式登上舞台。不过,科技金融真正意义上的概念使用是在1994年广西南宁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的首届理事会上,此后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逐步展开。

从检索文献可知,研究成果以会议通讯报导、政策阐释等形式为主,学术论文并不多,且基本属于发散研究,缺乏系统性。对科技金融的界定基本上从4个方面出发:①科技与金融的互动。于维栋指出,科技需要现代金融发展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也需要金融支持,金融发展——资金的运用和增值也需要智力即科技的支持;②科技对金融的需求。尚福林强调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过程中对金融工具、金融政策和金融服务的单向需求;③科技金融概念。沈阳市科技与金融结合体制及对策研究课题组认为,科技金融就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④科技金融包含的内容。王涛提出,科技金融应该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研究科技与金融之间相互调适的中间学科,其外延涉及科技与金融。

直到2009年底,赵昌文等提出了一个比较确切且被一些学者认可的定义: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共同组成的体系。

此后,对科技金融内涵及本质的探究逐步深入。洪银兴认为,发展科技金融就是要求现有的银行性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及金融资本都能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房汉廷认为科技金融本质有4个方面:科技金融是成果转化为商业活动中融资行为的一种创新活动;是一种技术一经济范式;是一种科技被金融资本孵化为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是同质化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配置而获取高附加回报的过程。胡苏迪等9引入企业发展周期,认为科技金融是基于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在科技创业企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个生命周期,为其提供各项投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以及金融政策的组合。

这些概念都是在紧扣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向上所作的提炼与概括。但是,科技金融概念的准确界定,还需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与理论推演中逐步完成,它将随政策与模式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1.2科技金融研究重点

尽管理论界对科技金融定义与本质的认同度已趋于一致,但在科技金融研究侧重点上仍存在较大分歧,主要有3种观点。

(1)科技创新重点论。房汉廷提出,科技金融是科技工作的深化,科技创新以科技金融创新为主旨,应充分发挥科技部门在科技政策制定和科技金融工作实施方面的主导作用,建立科技金融准入、运行和评价管理体系,形成政策、工具的相互衔接和补充。

(2)金融创新重点论。叶翔凤等认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决定着技术创新的路径、质量和效果。金融创新应以创新融资渠道为主,以缓解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缺口;方文丽认为,对于面临巨大融资缺口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言,金融创新可以拓展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与资本流动,以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3)科技与金融创新结合论。多数学者认为,应把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作为重点。王歌红等认为,科技金融本质上是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结合和同步增值,二者相互依存;周昌发认为,科技金融是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机结合,两者相辅相成。

2科技金融体系

2.1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构成要素

近年来,理论界主要从科技金融参与主体和科技金融内容结构等视角开展研究,其成果较多,也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结构。

杨刚较早地从科技金融参与主体角度进行研究,认为资本市场和各种中介组织(包括评估机构、投资银行、投融资管理顾问公司)是科技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从科技金融内容结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及观点有:唐绪兵等认为金融制度环境、金融市场和高效的金融组织是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廖添土从科技投入角度,通过与发达国家比较,提出我国需加快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支持体系,拓宽科技发展融资渠道,多层次主要包括完善银行信贷、构建金融服务体系和风险监测与调控体系;邓天佐认为科技金融内涵渗透于“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科技金融系统具有多要素、多层面、多维度构成特征,包括3个层面: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科技金融产业与现代科技服务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孕育催生先导性产业。以上3个不同维度的坐标中,分别显示不同功能与作用,既表现正激励,亦体现负反馈。

但多数学者结合科技金融参与主体及内容结构综合研究科技金融体系。赵昌文等不仅研究科技金融参与主体(科技金融需求方、供给方、中介机构、政府等),同时认为科技金融体系由科技财力资源、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金融环境等要素构成;肖泽磊等从构成主体、生命周期、运作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层面构建科技金融创新体系;陆峨峰等则认为,需要构建以科技银行为核心的科技金融体系;洪银兴提出,科技金融在现实经济运行中有两个截然不能分开的部分,一是直接科技金融,基本上由风险投资家提供,涉及股权融资及相应的股权交易市场,二是间接科技金融,涉及银行提供的信用。文竹等提出,需建立一种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金融体系,该体系发展经历3个阶段:政府推动期、银行介入期、自觉发展期。

这些研究成果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对科技金融参与主体在科技金融中的作用程度及方式略有区分。在检索文献中,还有一部分论文对科技金融内容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科技金融理论。

2.2科技金融运行机制

关于科技金融运行机制的分析,存在两种观点:一种不承认科技金融机制的创新。如樊星认为,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本身即是两个泛化的概念,在其自身概念范畴尚未得到明确界定时,二者的交叉领域也纷繁复杂,不仅仅只是产生科技金融机制创新问题;另一种观点同意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具有特定内涵,而且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大部分学者认可。

常永胜从高科技企业的阶段性融资需求入手,分析了我国风险资本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机制;张育明把科技金融运行机制归纳为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此后,很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如杨刚[24]论述了科技研发投入与激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融资机制、科技与资本市场对接的实现机制、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支撑服务体系等4个方面。

赵昌文等比较全面地描述了科技金融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他们认为,科技金融机制主要有3类:①科技金融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②科技金融政府机制,其作用包括政策的引导和行为示范、对市场失灵的补充、优化科技金融法律政策环境、对贷款和资本市场的监管等;③金融社会机制,即特定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作用机制,如民间金融科技贷款不是以企业资产和盈利能力为依据,而是以双方之间的信任和关系为依据。其中,科技金融市场机制是配置科技金融资源、决定科技金融体系构成及运行效率的主导机制;科技金融政府机制对科技金融体系起着引导和调控作用;科技金融社会机制是对科技金融市场机制的补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它学者也对科技金融机制进行了多角度研究。肖泽磊等在系统分析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服务运作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其中,服务运作机制的有效运行需引导、协作、激励以及责任机制等配套机制的支持;朱丽丽等提出资本形成机制、分散风险机制、揭示信息机制;陈国进等认为,科技金融运行有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其中,直接作用机制包括资本形成机制、信息揭示机制。风险分散机制、项目监管机制;间接作用机制体现为金融体系通过资源配置影响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路径、质量、效果。此外,金融体系对FDI技术的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科技发展。

以上研究成果从不同视角分析了科技金融运行机制,而且,随着科技金融实践不断发展,其独特的运行机理会更多地显现,届时也需理论界对此作深入研究。

3我国各地科技金融政策及模式

3.1科技政策研究

在大量科技金融文献中,科技金融政策及其实施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本文从中选取一些可能对政策演变产生积极作用的观点进行归纳。

李兴伟[27]研究了中关村“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的科技金融体系,该体系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有信用激励、风险补偿、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的投保贷联动、分阶段连续支持、银政企多方合作、市场选择聚焦重点等六项机制,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代办股份转让、境内外上市、并购重组、集合发债、担保贷款、信用贷款、小额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十条渠道。潘昕昕等。分析了湖北科技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实践,即引入创投保荐制度,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助贷转贷平台,构建风险分担机制,建立由企业、担保基金、担保公司、银行和政府共同承担的风险分担机制,组建创投行业协会。肖龙沧从构建细化信贷管理模式、建立专营式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等8个方面研究分析山东省科技金融创新,并提出了以下具体政策:搭建沟通协作台,逐步实现由现场集中推介向现场推介与网上推介并行的转变;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情况作为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的重要内容;依托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引导各金融机构强化支持措施,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耿中元等分析了黑龙江科技金融创新方式,具体如下:设立并启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激励专项资金;成立省科技金融促进会、科技金融专营银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健全全省科技担保服务体系,放大融资倍数;引导创业投资发展、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推出“黑龙江省中小型科技企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但从实践进程看,黑龙江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最突出的问题是科技和金融结合不深。

以上文献对政策的研究多以一般议论和简要论述为主,较少进行深入研究。事实上,在科技金融体系中,尽管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使得微观主体在市场上逐渐主动自主运作,但鉴于政策体现政府对科技金融资源配置的调节,因此,如何制定好相应政策、推进制度创新,应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3.2科技金融模式

根据国内外科技金融运行机制的不同,科技金融模式一般分为政府主导型、资本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和民间主导型4种。杨勇?认为,广东省科技金融结合模式正处在以政府主导为主、资本市场和银行主导为辅的发展初期,其特色是: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搭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协作平台,设立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和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初步建立起较完善的科技金融合作政策体系。

宗编根据全国首批科技金融试点城市的实践,总结了目前科技金融创新的4种模式:①某些后发地区的“提前培育+先行研究”,即先培育一些优质企业,同时注意科技金融研究,如广西桂林;②山西的“引导基金+担保公司”,主动推荐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银行从中选取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上门服务;③南京的“金融超市+银企对接”,让各类创新创业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获得相应金融支持;④广东省的“大胆探索+担保平台”,2008年该省成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积极推广“EMC+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引入信用保险机制,通过联合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帮助一些企业实现信用的数字化、资产化和货币化,从而搭建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试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魏娜对北京等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的科技金融模式进行了总结,主要有5种:①北京中关村采取银企直联模式,提供接力贷、商圈贷和园区贷的系列科技金融产品;②广东引进一篮子创投基金,同时推进担保、信贷、碳金融交易等金融服务;③湖北建立“投贷结合机制”,形成了“跟投”、“跟贷”等服务模式;④浙江采用合同能源贷款、环保贷、政购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创投贷和集合融通等科技金融产品;⑤辽宁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对科技型企业的企业债券融资予以贴息支持,提供租金按揭贷款、商圈贷款、速贷通、展业通、好融通等系列科技金融服务。

科技金融模式的形成,不仅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关,更受制于科技体制与金融体制。因此,科技金融政策的实施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很正常,各地在探索科技金融模式的过程中,应结合本地实际、突出本地特色。

4科技金融效率测度

科技金融效率测度指标及方法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从总量和区域等宏观角度,从企业等微观角度。

4.1宏观科技金融测度

王海等M根据科技资金投入产出比,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对1991一1999年我国科技金融结合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科技金融结合效益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不大,科技金融结合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孙伍琴等[35]根据Malmuqmst生产效率指数方法,利用内地23个省市自治区2001—2004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程序VeapVersion2.1,测定中国各区域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促进效率及其差异。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产出效率的全面提高,各省市金融体系存在影响专利产出数量的结构性差异。赵昌文等[6]构建了一组科技金融效率测度指数,主要由科技金融总指数、分指数和专门指数3个子系统组成,其中,总指数是对区域内科技金融发展状况、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的总体指数性评价。余泳泽[36]将区域创新主体分为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利用区域研发投入和产出面板数据,选取2002—2008年内地29个省市自治区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计算了创新效率,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重点考察了创新要素集中、政府支持、制度因素和人力资本对各创新主体创新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曹颢等[37]按照“科技资源一经费投入一产出效率”思路,构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包含科技金融资源指数、科技金融经费指数、科技金融产出指数和科技金融贷款指数4个方面,并详细界定各指数内涵及权重,采用Spss16.0对我国各地区历年(2001—2008)的科技金融发展指数进行了样本聚类分析。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资源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金融经费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科技金融产出指数呈下降趋势,特别是科技金融贷款方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徐玉莲[38]采用1994一2008年数据,以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政府科技活动经费投入资金、金融机构科技贷款额、科技型上市公司数量和科技型上市公司总市值、风险投资管理资本总额和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为指标,对上述数据进行对数处理,利用Bootstrap仿真方法,构建统计推断的临界值,得出结论:科技金融体系框架中的财政科技投入、科技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均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我国银行科技信贷对技术创新促进作用不显着,我国科技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发展间存在一定相关性,科技资本市场发展对风险资本扩张具有促进作用。

4.2微观科技金融测度

刘降斌等通过收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内陆科技圈4个科技区域的数据,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对以上4个科技区域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与金融支持体系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个区域的金融体系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有长期支持效应,而短期支持效应的区域差异较大,其中,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金融体系的短期支持效应显着,但有一定时滞性,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内陆科技圈金融体系的短期支持效应不显着。李颖等以企业和金融微观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从理论上解释了金融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影响,并以广东省为例,对100家企业及其科技创新融资数据进行梳理,对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面板回归研究,分析了各金融部门发展对科技创新效率的不同影响及金融发展对不同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陈国进通过对科技进步进行测度,就金融发展如何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FDI技术外溢来影响技术进步进行了实证研究。

5结语

随着区域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科技金融理论与实践都将有很大发展空间。但从已有理论研究成果来看,理论研究大都滞后于实践,甚至在一些相关文献中,还存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对策研究相脱节的现象,提出的对策建议也缺乏依据,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下,片面夸大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作用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本文认为,对科技金融的研究不仅要注意研究方法的创新,而且还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科技金融研究领域的明确定位。尽管政府及学者们目前已经确立了科技金融独立的研究领域,但这种定位基本上属于宏观领域制度创新,如央行对金融工具创新的规范,而事实上科技金融不仅包含于宏观金融,也包含于微观金融,如新的融资方式带来的宏观效应及企业治理结构等方面的分析还需进一步研究,否则,这一理论创新只能徘徊在科技创新与金融互动的水平,难以形成自己特有的理论逻辑结构及体系。

(2)不同区域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构建适合本地的科技金融模式。科技金融模式差异的形成不是由政策推行的早晚及范围所致,相反,它具有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而形成的本地特有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