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中国建筑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建筑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建筑文化论文

第1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简约主义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朴素简约之美

20世纪90年代,简约主义在北欧的瑞典兴起,它凭借简单而实用的形式、天然绿色的材料,成为瑞典先锋设计的主流。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它近乎清心寡欲、朴素自然的风格,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和规范,不但融入了瑞典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以一种从容不迫的速度向世界各地蔓延,深刻地影响了无数设计师、消费者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简约主义理念,其本质意义是一种思想方法,即寻找事物的本质,就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而言则是寻找和研究对象、材料、形式及空间的真正价值和本质。强调自由,让空间和形式摆脱那些阻碍人们真正欣赏它们的干扰来表现出它们的本来面貌;主张“少即是多”,珍视简朴这种道德和美学的法则,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平和与卓越。

然而简洁明晰、纯净精致、实用而朴素无华的简约主义设计理念与中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所提倡的反对过多的雕饰和纹饰的简洁、纯朴的审美思想不谋而合。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看似简单随意的形式,却包容了饱满而丰富的内涵。北欧人臻于化境的沉默含蓄,与古老东方拈花不语的玄理禅境不谋而合,从简约主义艺术中,中国人突然发现了遥远却曾经熟悉的自己,它的简约凝练,至少在今天仍然是一股清新纯朴的气息。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崇尚淡泊宁静、闲雅恬静的审美情趣。有着“尚清”“尚和”的审美追求,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即所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这与简约主义设计风格所蕴含的沉静、质朴的意境不谋而合。

一、儒家“文质彬彬”“绘事后素”的简约之美

中国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以朴素为美的审美倾向,首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论语·八佾》中记载相关的“绘事后素”,意为绘画先以素粉地为质,后施五彩,再以素色粉底以修正和定稿。据《考工记》记载:“凡画绘之事,后素功。”可知“素”(即着以素色,古代所谓“素色”就是纯净单一的颜色,“白则正白,黑则正黑”)是“功”(即完成作品)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着素之后,全部工艺也至此完成。既然任何精美绚丽的图案都要经过“素”的修整才能完成,可见“素”的重要和关键。原诗中还提到“素以为绚”就是以“素”为“绚”,它包含着用“素”代替“绚”,“素”胜于“绚”的思想。即在美学层次上重朴素而不重浮艳、重本质而不重形式、重功能而不重装饰。对现代的设计艺术和设计理念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另外,《论语·雍也》中还记有孔子的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也是孔子关于美学原则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其中“文”是指纹饰、装饰,“质”指本质、实用。他扬弃了“质胜文”和“文胜质”两种片面的倾向,认为“质胜文”会导致设计入“野”,粗陋丑恶,缺少文采和审美意境;而“文胜质”则会将设计带入“史”,华而不实、矫饰做作和繁冗奢靡。好的设计应当不偏不倚,“文”与“质”要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在中国审美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的设计美学传统中强调实用,以用为本,这是以质朴为尊,以无装饰为贵,以质朴为雅,以华丽为俗的我国古代的审美思想。同时又注重本质,注重人性,尊重情感的精髓,同简约设计理念非常接近和相似。

二、道家“寂寞无为”“疏简素淡”的简约之美

道家哲学是中国人文艺术最重要的思想源泉之一。中国的视觉艺术与设计艺术的基本形态特征大致为:布局上求“疏简”、色彩上求“素淡”、技法上求“生拙”、表现上求“含蓄”、趣味上求“天然”等等,几乎都能从道家哲学中找到渊源。中国艺术的几个重要范畴:天真、自然、平淡、质朴等,也都是简约之美的具体表现。

中国艺术以“天真、自然”为美,主要是受到道家“贵真”的思想的影响。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认为未经雕饰的朴素的语言才具有真美,才真实可信。因此,“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成为中国艺术的最理想的目标了。这也是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追求和目标。

同时道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天”即是自然,自然是天地的本性,人应顺天而行,从而“清静无为”“返璞归真”。人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亲密无间互通互融的。在中国的设计观中,好的设计应像自然一样生息自由、灵动变化而又朴素无华。设计和设计实践都应该“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即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巧若拙”。道家认为自然的一切是最和谐、最完善、最美的,人们只能去顺应它、“效法”它(“道法自然”)。“大巧若拙”就是“大巧因自然以成器,故拙也”。

道家贵真也贵淡。庄子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庄子·刻意》)。平淡是美中之美,是大美。以绘画为例,水墨画以墨为彩,是通过墨色浓、淡、深、浅、干、湿的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光与色的韵律和画者的思想情感。以平淡、朴素、幽远而含蓄的方式表现一种高雅脱俗的情调。作画要求笔简意赅,要以最简练的笔墨塑造生动的形象,表现丰富的内容。形象简括,“空白”就多。在水墨画中,绝大部分不用色彩,只有纯一的墨色,极少用到其他颜色,若用到其他颜色也仅仅是一个点缀。庄子说:“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就包含了这个意思。这里的“纯素”决不是淡而无味,而是淡中有至味。我国古代江南民居的外观造型和色彩也非常简洁——白墙黑瓦。黑白分明,给人以宁静淡泊的惬意。简约高大的白色外墙上面,少有装饰,就是开窗也很小很小,灵巧而美观,与那些黑色屋脊门楼上方挑出的飞檐形成对比,显得沉稳而凝重、简洁而明朗。

“疏简”也是道家所倡导的一种审美意境。无论为诗、为画、为文,尚简的风尚我国古已有之,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至老子的“少则得,多则惑”。这与简约主义的先驱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家的另一个重要代表——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法贵天真”“虚静恬然,寂寞无为”,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崇高和效法。力主人们在自然、恬淡无为之中回归于自然的境界。道家思想跟简约主义重视环境、尊重自然,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重材质自然之美是有许多相同之处的。

三、墨家、法家“去饰至用”“尚质尚用”的简约之美

墨子思想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主张厉行简约、反对浪费、坚持“非乐”。墨家思想对美和艺术充满了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墨家“尚质”“尚用”,要求一切以功利、实用为标准。在文质关系方面,墨家也是以质为先,重质轻文,反对以文害质的。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角度对当时繁缛华贵的艺术追求极为反感;对王公贵族崇尚绚丽、崇尚华采辞章、崇尚黄钟大吕的乐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这些音乐艺术“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墨子·非乐下》),却造成了社会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可谓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墨子曰:“乐非也”。墨家主张一切艺术与设计要“尚质”“尚用”,要充分体现事物的本质美,要一切从实用出发,从功能出发,反对为装饰而装饰,对多余而无用的装饰深恶痛绝。这与阿道夫·卢斯的“装饰就是罪恶”的简约主义设计思想如出一辙。

四、文人艺术“平淡自然”“返璞归真”的简约之美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文人是从事艺术活动的特殊主体,他们的艺术实践活动涉及面很广,几乎包括了古代艺术的各个门类,特别是在书法、绘画、音乐和文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艺术和工艺设计方面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历史上许多文人都是集文学家、科学家、设计家于一身,像徐霞客、沈括、李渔等人,除在文学方面有很深造诣以外,在设计和自然科学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建树。由于文人特有的文化功能、人格特征、思想传统和艺术实践使得他们的艺术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倾向:以朴素为美,追求“平淡自然”的意境,“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以及简洁实用的设计观念。

最高的美,真正的美应“敛其芳姿,止其铺丽,而葆其朴素平淡之纯真”。即简洁实用是其最高境界。王弼《周易注》云:“处饰之终,饰终反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扬弃文人艺术中雕饰浮华的一面,渐渐达到了返璞归真,以质为美。李白所崇尚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不仅是他个人对特定的诗美的追求,更是整个唐代文人所普通追求的美学境界。宋代文人对朴素美思想的深化,正是对文人艺术中“平淡自然”“返璞归真”的特征的进一步强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直占有主导地位,同时也成为传统审美文化根深蒂固的思想与观念和无形的灵魂与精神。

总而言之,简约主义的设计理念,同中国传统的艺术设计观念,有许许多多相通的地方,这也是简约主义一经传入中国就迅速流行,并成为当今设计界的主流思想和风格的重要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媛媛.文人艺术朴素美的哲学渊源[J].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2.

[2]王鲁民.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3]郑榕玲.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含蓄美[J].装饰.2003.11.

第2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摘 要]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

>>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论文化开放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 如何发挥镇纪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文化概念的解析 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软实力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软实力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探析 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高等职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地位、 作用及方向 浅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环节 彰显文化的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浅谈档案利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文化软实力及其在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中的意义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作者简介:邓雪英(1975―),女,群众文化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艺创作,创作的小品《租儿子过年》等获省三等奖,辅导的小品《老爹进城》获省二等奖。现任新兴县文化馆任文艺创作员。

第3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1. 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聚居形式,如村寨、坞堡、城邑、都市等;

2. 各种类型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如:宫殿、陵墓、寺观、塔幢、园林、宅第、石窟、祠庙等;

3. 建筑材料及加工和结构技术。如:土工、木工、砖石工;基础、沟渠、城垣、高台等构筑技术;防火、防洪、防雷、防鼠、防蚁等技术;

4. 室内设计、装饰、陈设、帘幕、家俱、照明灯具、音响、通风等;

5. 各种装饰工艺如雕刻(木雕刻、砖雕刻、石雕刻)、采画、裱贴、鎏金、镶嵌、油漆粉刷、泥塑等技术;

6. 著名匠师和建筑文献典籍;

7. 社会文化背景如宗教、家族观念、伦理制度、审美观、风水思想、封建等级制度、社会习俗对建筑的影响;

8. 风格特色,即地区特色,民族特色,中国和外国建筑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

我们说的古代,是指1840年以前的氏族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而以封建社会时期的建筑作为研究的重点,又分为:

1. 战国(475B.C-221B.C)至秦汉时期(221B.C-220A.D)。有人主张自周代开始(1027B.C)到三国时代(220A.D-265A.D)为止。

2.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265A.D -907A.D)0有人主张三国时期列入此期。

3. 五代、宋、辽、金、元时期(907A.D-1368A.D)

4.明清时期(1368A.D-1840A.D)

1840年以后,中国进人近代时期,但古建筑体系的活动仍有延续。

1949年以前,在中国从事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的,除了个别的业余受好者外,唯一的专门组织,便是正式成立於1930年的中国营造学社。创办人和社长是朱启钤,社中主要人物是法式组主任梁思成和文献组主任刘敦桢。学社的历史不长,前在北方诸省(河北、河南、山西、山东)作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力量於大木结构方法,特别是围绕宋〈营造法式〉的研究。战争时期在西南的云南、四川两省调査和研究。大约至1945年基本停止活动。学社取得十分重要的成绩:为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奠定的基础,积累了经验,建立了体系,培养了骨干。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可以说直接间接继承了学社的传统。

1949年以后,中国古建筑的调査和研究,无论范围,类型,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营造学社时期。不仅有专业机构,也有不少业余爱好者,不仅有中国人,也有不少外国人参加了研究。可以说,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就研究的专业队伍和相关学科而言,可分为四方面系统:

1. 文物部门:中央有国家文物局,其下设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和古建筑专家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列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古建筑(单体或组群)作全面测绘记录,逐年重点拨款维修。省文物局(或文化局)除管理保护本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还负责调查、记录、保护、维修省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下还有市级、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保护单位中,古建筑占有很大比重。北京故宫博物院下设古建部,专门测绘、研究、保护故宫建筑群。国家文物局又多次举办不同层次的古建筑培训班,培养各省地方古建筑调查和保护工作的人员。他们比较侧重古建筑技术方面的知识。

2. 考古部门:中央有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国内重点地区如隋唐长安城址,洛阳汉魏故城址设考古站,专门从事地下发掘。一些文物集中的省,如陕西、河南,则於省文物局(文化局)设考古工作队,从事本省考古发掘。他们发掘的遗址如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浙江馀姚河姆渡遗址,四川广元三星堆遗址;古城址如湖北盘龙城、河南西毫和陵都、汉长安、汉魏洛阳、邺城、隋唐长安等;古墓葬如安阳商代妇好墓、中山王墓、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唐乾陵拊葬墓、明定陵等。这些资料,也是古建筑研究的重要内容。

3. 高等院校:1953年,华东建筑公司委托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创办中国建筑研究室,主要从事民居、园林和长江以南古建筑的调查研究。该室有许多重要发现和收获。例如闽西客家土楼住宅、徽州明代住宅和祠堂、河南窑洞民居、馀姚保国寺大殿、福州华林寺大殿、秦宁甘露寺大殿等,1956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苏州的园林〉及若干调查报告。1956年,清华大学梁思成教授则受中国科学院委托,在清华大学创设建筑历史研究室。梁先生自己另有一个小组专门从事〈宋营造法式〉的研究诠释和图解。

其他一些大学的建筑系,设有中国建筑史课,教师也从事调査研究,依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条件许可而各有重点。如天津大学长期调査清东西陵和北京、承德的范围,清华大学长期研究颐和园和北京的古建筑(包含故宫)以及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南京工学院长期调查测绘曲阜孔庙孔府等建筑,同济大学多在苏州、杭州、杨州一带调查民居和园林,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则长期调查研究四川地区的古建筑和民居,华南工学院则重点在岭南地区。

4. 建设部门。1958年,中央建筑工程部曾於所属建筑科学研究院下设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后来改为研究所,有人员一百余人,当时是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研究机构。但时间不久,至1977年重新组建为中国建筑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人员20人左右,已不再充当主力。而许多省市的建筑设计部门则积极展开当地的古建筑特别是民居和少数民族建筑的调查研究,规模愈来愈大,成绩可观。

以上几个方面虽然各有职责范围因而各有重点和特长,但也曾各尽己能、通力合作,进行编写中国建筑史的工作。1962年,由建筑工程部长亲自召集组成了包括上述四方面人员共35人的中国建筑史编辑委员会,讨论大纲,分工撰稿,於1964年编写完成〈中国古代建筑史>,1979年出版。是到当时为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1977年,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主持,由几方面人士40个单位80多人参加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又总结了新的研究成果、开阔新的领域,有较大突破。最近,由高校和研究部门合作的《中国建筑通史多卷集〉和《建筑民族志〉仍在进行写作,尚未竣工。

近年来,各种中国古建筑领域的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风起云涌,出版很多专门著作、图集和学术刊物,举办专题研讨会,大大促进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交流。例如中国建筑学会所属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中国文物学会所属古建筑园林学会,中国传统民居研讨会,古建筑保护技术研究会,圆明园学会,长城学会,古都学会,历史名城研究会等,均在活跃发展。相信会有更丰富多采,更高水平的成果出现。

此外,在外国也有一些对中国文化、中国古建筑感兴趣的人士,他们也进行考察,撰写专著或论文,并进行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有许多成果。对此,我们深表欢迎和感谢。

现在,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成果,按几个大项加以概括叙述。

1.中国古代遗址、城址及陵墓:主要由进行发掘的考古部门整理研究,出版专著或於〈考古〉、〈文物〉杂志。古代城市的研究,除考古界人士(如宿白、马得志、徐萍芳、王仲殊等)之外,还有以历史地理学家如侯仁之、谭其骧为代表的古都学会的研究。建筑学家的研究,则有同济大学董褴泓主编的〈中国城市建设史>,贺业钜的〈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此外,还有日本学者村田治郎的〈中国四帝都〉和美国学者NancyShatzmanSteinhardt的〈ChineseImperialCityPlanning〉(中国都城规划)。清华大学吴良镛的〈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则是由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旧城相结合改造的实践和总结,具有典型指导意义,该工程获联合国1993年世界人居奖。

陵墓和墓葬除考古部门的发现和研究之外,东南大学调查测绘的河南巩县宋代陵墓,天津大学调査测绘的清代东陵(河北遵化)和西陵(河北易县),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和渖阳博物馆合作调査研究的清代辽宁三陵均为重要成果。陈明达的〈四川汉阙〉则是对四川汉墓墓阙形制的研究。英国巴拉丹夫人(MrsAnnPaludan)所著的(TheMingTombs〉(明十二陵)和〈TheChineseSpiritRoad〉(中国陵墓神道)则是她根据自己的调查而研究的成果。

2. 古建筑技术:中国古建筑技术以木结构建筑占主要地位。宋代元代以前的古建筑,绝大部分在山西境内,其中宋以前的有106座,包括唐代4座,五代3座,宋辽金99座。山西省文物局的古建筑研究所多年来调查、研究、保护,多数已测绘记录存档。其中有不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除了陈明达的〈应县木塔〉一书,其他古建筑尚少专著介绍,只有单体个别的分析论文,尚无全面的分析研究。

关於〈宋营造法式〉的研究,原是中国营造学社在成立时即定为重点研究的历史名著,可以认为是中国古建筑研究的核心之一。梁思成领导下的小组,於梁去世后整理出版了〈宋营造法式注释〉上册,至大木制度为止。以后部分预计在下册发表,但迄今已十余年,尚无消息。陈明达的〈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则详细分析了材分制度统一关键问题。傅熹年材分制度推广於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并又推广於研究日本的古建筑中去。张十庆亦有类似论文。

在长期调査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古建筑特别是北方大木结构的年代判断上已相当准确。古建筑断代是研究和评价的基础。祁英涛的<怎样褴定古建筑〉是集多方面经验之大成的著作。砖石建筑以佛塔为代表,则有罗哲文和张驭寰的著作。石窟研究方面较突出的有萧默的〈敦煌石窟建筑〉。

3. 民居,或称乡土建筑,主要指各地区的住宅和地方特殊风格。最早的民居研究是中国营造学社於1940年前后在云南、四川的调查。刘致平据此写了〈昆明一颗印〉,并据长期积累的资料,写〈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1990年出版)。刘敦桢主持的中国建筑研究室,以调查民居为重点,於1957年出版了〈中国住宅概说〉和(徽州明代住宅〉。1959年,中国建筑科学院以浙江为重点开展调査研究,以后形成专著{浙江民居〉。嗣后各地陆续出版了〈吉林民居>(1985)、<云南民居>(1986)、〈福建民居>(1987)、〈丽江纳西族民居>(1988)、〈窑洞民居〉(1989)、《广东民居>(1990)、〈桂北民间建筑>(1990)等。全国性的民居研讨会,已召开过6次年会和一次国际讨论会,出版了会议论文集。

此外,还有香港大学龙炳颐(DavidLung)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ChineseTraditionalVernacularArchitecture,1991)、同济大学陈从周等的〈中国民居>(1993)。中国广大乡镇的地方性民居建筑是十分丰富的宝库,民居研究方兴未艾。

4. 园林:在中国,最早研究园林的童雋於1937年即写成〈江南园林志〉,至1962年才正式出版。刘敦桢於1953年开始收集苏州园林资料,1956年发表〈苏州的园林〉。同年,陈从周也出版了专著〈苏州园林〉。一时园林引起广泛兴趣,谈论园林的文章接踵而来,形成热点。刘敦桢继续深入研究,彻底调查,重写了〈苏州古典园林>,这是园林研究的典范之作。

许多机构尝试创作新的建筑与传统园林相结合。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园林组,以桂林为试验点;广州的莫伯治则运用岭南园林手法於新建筑之中,如广州白云山庄、东方宾馆、白天鹅宾馆中的传统园林手法。自此,世界多处建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园林。皇家苑囿的调查和研究则有天津大学对承德避暑山庄和故宫乾隆花园的调查研究,出版了〈承德古建筑〉;又有清华大学对北京颐和园的测绘与研究。园林方面综合性研究,则有清华大学周维权的〈中国古典园林史〉(1990)和英国詹克斯夫人(Mrs.MaggieJencks)的〈ChineseGardens)(中国园林)。

中国的林业科学界也有研究传统园林者多人。北京林业大学汪菊渊主持〈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卷〉中的园林部分的编写,该校并承檐〈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的园林技术一章。南京林业大学陈植著有〈园冶注释〉。东南大学童离曾为外国读者用英文写作了〈东南园墅〉(AGlimpseofGardensinSontheasternChi¬na)0已由汪坦先生译成中文,将编入〈童离文集>。

5. 少数民族建筑。1958年,曾派许多工作组赴各地调查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如内蒙古蒙古族(张驭寰等),云南贵州少数民族(郭湖生等),新疆维吾尔族(刘致平等),青海藏族(陈耀东等)。中国民族有56个之多,各民族建筑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弓丨起多方面注意。但调查研究成果发表不多,仅出版了〈内蒙古古建筑>(张双寰)、〈丽江纳西族民居〉(朱良文)、〈中国伊斯兰建筑>(刘致平)、〈四川藏族住宅〉(叶其焱)。日本学者与贵州省设计院联合调查的黔东南侗族、苗族村寨建筑的论文以及日本浅川滋南写成的〈住圭V、(D匕乇乃周边〉一书,则於日本发表。同济大学主持的〈民族建筑志〉计划按省区分章,又按各省区的不同民族分别立志,规模庞大,尚在继续进行中。

6.近年来,中国古建筑的研究方向,向室内外环境、风水思想、民俗等文化深层次以及中外建筑文化交流岔接等方面进行。已取得不少成果。重要的如家俱方面,已出版王世襄的〈明代家俱珍赏〉、〈明式家俱研究〉,而他积稿数十年的〈中国家俱史〉,不久也将问世。风水方面,则有天津大学王其亨等编写的〈风水理论研究〉及东南大学何晓昕的〈风水探源〉可为代表。儒学建筑方面,有东南大学编写的〈曲阜孔庙建筑〉,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研究〉等可作为代表。在中国建筑文化的研究方面,有高介华、杨慎初、巫纪光等人发起的中国建筑文化讨论会,已召开过多次会议,出版了论文集,并举办国际讨论会(1996年)。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等人对浙江乡土建筑的研究,已获重要成果。

第4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先抱拳说一声客套的祝贺。祝贺当中更多的是感谢,感谢在这物欲横流、回黄转绿的时代,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瞻远瞩敢于不惜人力物力的巨大投入,为振兴中国建筑创作,办起这么一个杂志,而且顺顺溜溜居然出了一百期。其中让多少院领导加上主编、编辑,包括作者们为杂志、为版面、为稿子去废寝忘食、焚膏继晷、千里奔波、风餐露宿,那肯定是一言难尽的,而且是无人知晓的。作为曾经担任《东阳建筑》杂志主编整整十年的我,倒是深有感受和体会。这岂止是一件为人做嫁衣的事情啊 同时还是一种有苦无处说,有委屈无处诉,颇有些低三下四的工作啊!辛辛苦苦修改刊发的稿子是作者的专利,编辑们不管花去多少九牛二虎之力,都不愿而且也不会去署第二作者的名字;大胆一点的、前卫一点的文章发出来,特别是较为尖锐的评论文章,难免会让某些人不愉快于是就会招来莫名的批评,甚至是严声训斥,为了某篇文章能够尽善尽美,一而再再而三地联系作者补充插图、照片或资料,作者因为忙、因为烦、因为说不明白的理由没有及时配合,弄得编辑心急火燎,或者某一期印刷出了点问题、版面有了点错差其补救之急难,不亚于救人于生命攸关之时,真是千言难尽啊,因为整整出了100期了,我们的《建筑创作》。

接下去再抱拳道一声钦佩。我由心底深处发出的钦佩,不光是钦佩《建筑创作》100期来愈办愈好、愈办愈精、愈办愈漂亮,更多的是钦佩《建筑创作》杂志社在办好杂志的同时,为中国建筑设计的繁荣,为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播,为中国建筑历史的延续,为中国建筑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做了大量重大而有意义的工作。每年中帮助建筑师们推出五六十本著作,成功地参与筹备召开第二届著名建筑师与著名作家与诗人的盛大聚会,重走中国营造学社当年走过的调研之路等等,然后还有为“申遗”的大运河之行,还有配合奥运工程报道的建筑摄影等等,直是项目多得吓人,意义深远得无比!这可能是所有杂志社不敢想不敢做、独步天下的所为,旷古绝伦的所为。所以我在这里说一百个钦佩,都无以表达我的钦佩之情啊。这方方面面的业绩肯定在《建筑创作》100期庆典之际有很多人写文章大书特书,我仅举一例说明做好其中的一件事,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2005年为了配合中国第三圣地――浙江省磐安县榉峰乡榉溪村孔氏家庙破格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杂志社决定与我合作出版一本新书。我的任务是提供研究成果、撰写文字稿,杂志社是拍摄彩色照片作为附图,指派美编康洁女士负责版式设计。为此他们在百忙当中派出建筑摄影师刘锦标等人到处在深山冷坞中的榉溪村,那时候正是酷暑季节,白日里我们穿街走巷、翻山越岭、涉水过河、顶着烈日,光着脊背忙碌;到夜晚散了架似的身子不断地遭遇蚊子围攻,然后好不容易迷迷糊糊睡着了又被此起彼伏的狗叫声、鸡鸣声吵醒。真是难言的苦辛、难言的狼狈不堪呀。最后新书《沉浮榉溪》出版了,这个改写中国文化史上“北孔曲阜、南孔衢州”定论为一个“北孔”、两个“南孔”的榉溪孔氏家庙,在罗哲文、谢辰生、吕济民三位老人的极力举荐之下,于2006年6月2日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准。你说这种事情,有多少重要就有多少重要,你说有多少意义就有多少意义。但是杂志社是赔钱的买卖,榉村要了六百本书。因为实在太穷了,至今连三万元钱的折价书款都没付。

第5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坡屋顶;现代建筑设计;应用手法

Abstract:With the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e rise of China"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 wind, 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tinuously by Western ideas, but the lack of Chines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support, therefore, study how to inherit and develop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s a roof slope construction monomer visual core, formed the tradition of building important impression. The slope of the roof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research in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s in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 technique.

Key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pitched roof;modern architecture;application technique

中图分类号:TU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35-03

1 关于传统建筑中的“坡屋顶”

中国传统建筑历来强调本体的大气优美,生动灵活,并注重与环境的融合。就其形态来说,各式体量巨大的坡屋顶十分引人注目,它形成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初步而深刻的印象。

从文化层面来看,坡屋顶的营造也是古时“天人合一”思想的直接体现,北宋著作《木经》有云:“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①即屋顶为上分、墙体为中分、台基为下分,同时三部分分别对应着天、人、地的概念,也可以说,屋顶有承载“天”的作用,由此可见,坡屋顶地位之重要。

2 坡屋顶造型的设计创新

2.1直接模仿

对坡屋顶的直接模仿是指对其传统外形的复原式再现。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其以盛唐建筑风格为切入点,沿用当时流行的庑殿式屋顶,完全的中轴对称(如图1-a),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以正脊为最高点的“人字形”曲度明显(如图1-b),四条垂脊对称分布,将屋顶分为四面斜坡,并着意突出其四角深远出檐(如图1-c)。该设计将现代功能需求合理的融入传统建筑形式之中,整体具有极强的气势。

2.2元素抽象提取

2.2.1飞檐

坡屋顶生动的飞檐翘角不仅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且纵观整个建筑群体,层层叠叠的飞檐更是营造出中国传统建筑群非凡壮观的气势。

图1-陕西历史博物馆屋顶设计分析

图2-国家会议中心屋顶设计分析

图3-首都博物馆屋顶设计分析

国家会议中心(如图2-a)屋顶的设计即源自中国传统建筑飞檐翘角的概念。从立面看(如图2-b),屋顶设计舍弃了传统坡屋顶由屋脊挑起的“人”字形曲度,而将其归纳为整体略向下弯曲的弧线,并顺势串起四角翘檐。四角翘檐的造型即利用了飞檐的上举之势。传统建筑中为形成特定翘起样式而营造了复杂精密的结构,此处化繁为简,只取其线性动态之势(如图2-c),却清晰传达出了反宇飞檐优雅的神韵。屋顶的整体造型虽简单,但由于其体量巨大,映衬于蓝天白云之下,更显优雅舒展。

坡屋顶屋檐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它的深远出檐。首都博物馆新馆巨大的钢体屋盖设计正是受到坡屋顶深远出檐的启发。屋盖为一巨大的方形钢板,垂直覆盖于墙体之上(如图3-b),其长、宽远大于墙体的长、宽,因此,形成了较大的出檐长度(如图3-c),正吻合深远出檐的形成要素,即出檐角度和出檐长度。该设计将传统理念赋以现代形式,体现出博物馆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带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2.2曲度

坡屋顶形态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即是优雅的“人”字形曲线。国家体育馆的屋顶设计灵感正源于此,但相较于传统坡屋顶,其曲度更加舒展自然(如图4-b)。考虑到各不同比赛场馆的空间高度要求不同,为满足功能需要,就有了屋顶曲面化的构想。从文化内涵角度来说,轻盈而富于动感的屋面,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坡屋顶有异曲同工之妙。

2.3重构

重构就是将一个体块进行规律分割,重新组合后,仍能辨别出体块的原型。浙江美术馆就是重构手法的一个成功案例。

浙江美术馆(如图5-a)棱角分明的玻璃屋顶即来源于江南传统建筑的坡屋顶。可以将传统坡屋顶看成是一个倒放的三棱柱体块,对其向上的四面进行切割,首先将两长方形表面以中轴线切割,形成两个对称长方形,再以两方形对角线为切割线,形成四个三角形,以中轴线中点为起点,引向两边对角线,最终形成6个不等边三角形,形成屋顶重构的最初元素,棱柱两边三角形表面分隔方法类似,其分割线都以棱柱最上边上的中点为准,呈向下分散趋势(如图5-b),然后,将切割过的体块进行适当角度的翻转,最终形成现在的复杂的极具现代感的屋顶造型(如图5-c)。虽变化丰富,但仍能从最终的体块组合当中找出和原有体块的一一对应关系。经重构设计后的坡屋顶如同现代雕塑一般富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将传统韵味演绎的淋漓尽致。

图4-首都体育馆屋顶设计分析

图5-浙江美术馆屋顶设计分析

图6-世博会中国馆屋顶设计分析

3 坡屋顶功能与材料的设计创新

3.1功能

传统建筑巨大深远的出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其下自然形成的半封闭空间,既可遮阳避雨、减风压,又很好的保护了木构架的本身以及墙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校舍建筑(如图6-a)加入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元素,意喻传统的江南文化,并与周围青山绿水的环境相融合,同时体现了对于坡屋顶功能的应用。因其处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日照时间较长,飞檐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天气情况:屋檐倾斜的角度可以减少夏日暴晒并容纳冬日阳光,同时可以有效减小雨水对建筑物的冲击。

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的屋顶设计(如图6-b)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深远出檐的特点,但博物馆屋顶所占建筑体的比例较传统建筑更大,其整体气势更为磅礴。同时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状况: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深远出檐的设计可以减少夏日暴晒并减小充沛雨水对于建筑物的冲击,起到保护建筑墙基的作用(如图7)。

以上两例通过对坡屋顶造型的适度增减以及夸张变形,不仅达到了对其功能的继承性延续使用的目的,也使坡屋顶的功能有了新的发展。

象山校区校舍建筑的飞檐与屋脊分离,截取飞檐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并将这一部分多次重复使用,形成一定规模,此举意在营造一种浪漫的江南雨景氛围。而鸿山遗址博物馆屋顶造型虽与传统坡屋顶的造型相似,但去掉“人字形”柔和的曲度以及“反宇”翘角,将其线条硬朗化并做适度夸张,巨大的坡屋顶将墙体和地基遮住了大半,无形之中增加了遗址类博物馆庄严肃穆之感。

3.2材料

提起青砖黛瓦,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中国传统的坡屋顶。

在2006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中,以“瓦园”命名的中国国家馆使人眼前一亮(如图8):使用6万块从宁波一个老城区搜集来的废旧瓦片和竹篾等材料修建了一处800m2的侧斜瓦顶,人们可以通过一条曲折竹桥登临其上,远眺威尼斯的景观。在传统建筑中,人们仅仅是置身于屋顶这一空间之下,或说是瓦檐之下,但“瓦园”将人们身处的空间设于屋顶瓦檐之上,将瓦与人的相对空间位置进行置换,营造身在“园内”又身处“屋外”的场景,这正是作品的趣味所在。

在这一案例中,将瓦片这一极为传统的建筑材料以一种反传统空间模式的方式进行置放,就形成了一种现代的、艺术化的并具有创新理念的建筑模式。

图7-国美象山校区建筑及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

图8-传统坡屋顶功能示意图

图9-瓦园

4 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自成体系,内涵丰富,对于坡屋顶的研究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在当代中国建筑西风盛行之时,我们应该注重发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部分,结合现代的功能需求、新式材料和技术,丰富当代建筑设计语言和设计手法,创造性地发展优秀传统建筑文化。

正如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说:“中国建筑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探索一种建筑形式,它既是有限的财力所能及的,同时又是尊重自己的文化的”。

参考文献:

[1]汤德良.屋名顶实[M].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李允禾.华夏意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吴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语言的现代表述的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5]苏海滨.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8.

第6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化;趣味性;专业;延伸性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但是在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遵照教材为线索,着重对每个时代具有代表建筑做着重讲解,就建筑的造型特征,风格特点等方面做主要讲解,学生虽了解古建筑的表象却很难进一步理解建筑与其当时的文化传统,政治历史的联系,难以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建筑史是研究建筑发展的历史,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印射出社会发展的历史,建筑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结构、材料、空间,它又以特定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时代特征、地域风貌,人文历史等因素。若在教学中只是对建筑结构、空间特点等内容进行讲解,而忽视对建筑所处年代的社会背景、历史人文等知识的融入,则会使学生无法认识到建筑的历史性和时代性,无法认识到与建筑相关的文化传统,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建筑史的课程中处于盲目无序、被动接受的状态,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此课程的兴趣,而又由于较多的文字理论讲解,使学生觉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上课没有积极性。在严肃的建筑史教学中增加学习趣味,丰富完善知识体系,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化与建筑史实的融合

一座伟大建筑的产生,一种建筑风格的形成与建筑当时当地的文化传统,地域风俗以及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筑所涵盖的文化层面非常广泛。单方面围绕着建筑主体结构,建筑造型,风格特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则显得教学思路比较单薄,缺乏知识体系的完善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很难多层面、多角度地去理解去思考建筑与文化传统的关系,难以理解一种建筑风格的产生与那个时代的渊源,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出的某种文化,某种意志,某种精神。缺乏了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趣味性。这与单薄的教学思路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建筑史教学虽不能主动扩展为文化史,但可以将一段时间的建筑成就,发展特点融入当时文化传统的框架之中。以教材为主线索,将有关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艺术人文甚至名人轶事等等丰富的内容灵活有序地贯穿于教学之中,以便有助于了解建筑文化的内涵。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完善知识体系,辅助学生对建筑造型,结构特点等建筑本体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史实理论自然也能轻松接受。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介入

书本中虽有大量文字史实的介绍和建筑结构图样的分析,但仍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和想象建筑的真实效果,利用多媒体对主体建筑进行直观的图片赏析,来引入课程的主要内容,配合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以丰富的建筑文化为背景,将理论学习与图片欣赏结合一体,将文化传统与建筑史实有序融和,将轻松的文学语言与建筑结构分析的严谨讲解相结合,有效增加建筑史课程的趣味性。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其教学效果比直接生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好得多。

三、理论与设计的关联

建筑史作为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对专业的重要作用自然不必多说。每个专业又根据其专业特点在教学重点上又各有偏向,怎样在教学内容上与所属专业紧密联系,做好理论讲解向专业设计的延伸,这又是在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建筑史与专业设计的联系上需体现具体化与细致化的特点。在教学中只是提到相关内容与设计的关系是不够的,需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过程中配合设计实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主动从所学内容中吸取精华,并且灵活运用于设计之中。如讲到古典柱式时,不妨有意识的延伸到欧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分析西方古典柱式作为一装饰元素在欧式设计风格中的体现,引导学生对建筑与室内设计关系的思考,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设计元素,以及设计元素的运用与室内风格体现上的思考。又如在讲解中国建筑史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有目的地延伸到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中国古代建筑以其鲜明的特点而自成体系,无论是建筑群体的空间形象还是建筑单体的外观,还是建筑各个部位的造型都具有多彩的艺术形象,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不同的屋顶型制,以及屋顶上塑造出来的鸱吻、保顶、走兽等装饰形象,引导其认识门窗上多样的窗格花纹,以及梁枋柱础的巧妙处理后,有意识地将这些建筑中的元素与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相结合,引用中式装修中灵活运用此类装饰元素的成功实例,启发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将建筑史理论教学延伸到室内设计之中,让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紧密联系。再如讲解中国传统民居时,对于各地特色建筑如北京四合院,安徽徽派民居,大理白族民居等传统建筑,其独特的空间组合方式,墙面的装饰处理手法以及建筑细部的巧妙装饰等方面,会给室内设计的内部空间划分,空间形象的塑造以怎样的启迪,大理四合院照壁的装饰处理和北京四合院影壁的装饰形象,相对于室内的界面处理有何借鉴之处等等问题可以在学生中展开讨论,选择一两个专题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准备论文,对于所研究的结论,提出的观点展开集中讨论,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建筑文化的兴趣,同时在共同探讨中改变以往灌输式教育的沉闷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将史实理论与室内设计联系更加紧密。

目前对着书本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建筑史课程中融入相关的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等内容,丰富学生知识层面,将建筑欣赏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同时有意识的将理论学习延伸到专业设计中,从教学的趣味性和对专业的延伸性方面入手打破单调的教学思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枯燥为生动,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品质的提升。

作者:潘文敏 单位: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 浅谈建筑・景观与文化的结合――以农业观光园为例 浅谈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园建设的意义 农业生态观光园景观设计 野生花卉在农业观光园的景观应用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中国八景文化中的人文建筑景观为例 农耕文化景观在农业观光园中的表达应用 以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浅谈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都市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现代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初探 观光农业园景观审美特点 生态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思路研究 农业观光园中景观空间设计探析 杨凌观光农业园景观设计分析 浅谈梅山文化园建筑人口景观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浅谈观光休闲与农业产业规划园区的有机结合 以武汉电影乐园为例浅谈室内综合文化游乐项目建筑设计 以植物线虫学课程为例浅谈农业高校农科专业课的教学改革研究 龙台山农业观光园的总体规划设计 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策略 如何提高观光农业园的建设品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浅谈建筑·景观与文化的结合――以农业观光园为例 浅谈建筑·景观与文化的结合――以农业观光园为例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本论文在论述建筑景观、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农业观光园的兴起、发展以及发展的意义。让农业观光园在未来建筑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美丽富饶的新农村景观会很快实现。 关键词:建筑景观 建筑文化 景观环境 农业观光园

一、“建筑景观”与“建筑文化”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泛指自然景色,景象。

“建筑景观”,主要是除房屋建筑以外的供观赏休憩的各种构筑物景观建筑设计是安排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它所经营的舞台是我们生活的周遭,所应用的布景亦是每天接触的东西。一棵树、一撮泥土、一条小径、一泓池水……,通过感性激发、理性剖析;一位能品位生活细节,对环境体验敏锐的人,便具备成为景观设计师的基本条件。而这种美的感性能力通过专业的训练,有特殊的设计语言,将理想概念落实在实际的设计领域里。景观建筑是将天然和人工元素设计并统一的艺术和科学。运用天然的和人工的材料――泥土、水、植物、组合材料――景观建筑师创造各种用途和条件的空间。

“建筑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产生的一大物质内容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亮丽风景。是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不断作用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建筑文化内涵和风格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地域,建筑文化也完全不同,例如,中国北方的建筑文化风格就与南方不同。在不同的半球位置上,也体现各种建筑价值观的区别,例如东方和西方建筑风格就不一样。

二、观光农业的兴起

国内,20世纪90年代,起始阶段“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进入21世纪,“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观光农业也应运而生。

观光农业园主要是以发展种植园、养殖为最主要的经营项目,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日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或外观奇特的产品。

在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同时还能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足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

三、观光农业的发展

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有着丰厚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解决温饱之后,人们对于吃穿以外的追求日益增多,日趋多样,这是观光农业发展的主要基础。与此同时,节假日的增多,双休日的实行,为人们外出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时间。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

观光农业得以发展主要基于以下条件:(1)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 (2)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并形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具备发展观光农业的天然优势。(3)观光农业的一大特征是它体现了各地迥异的文化特色。我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有着明显的差异,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为观光农业增强了吸引力。

农业观光园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观光农业园、农业公园、教育农业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

四、农业观光园的意义

1、有利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受回归自然、回归乡村思潮的影响,日益向往到乡村体验农村生活、现场采摘瓜果、欣赏田园风光等等这种新兴的旅游休闲方式。通过发展观光农业吸引大批的游客,从而带动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旅馆业以及旅游商品、纪念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供销、旅工农、科工贸的产业化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地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观光农业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2、有利于扩大就业。据世界旅游组织运用乘数效应理论测算,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人,社会就可新增5个就业机会。农业观光园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观光农业,需要整套的服务人员和配套的技术人员,因此能吸收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一些掌握农业高科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加入到发展观光农业的行列中,其示范作用和文化交流将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3、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业观光园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范围,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农业资源作为观光休闲场所,通过提供观赏、游览、品尝和选购等消费服务,延伸为旅游资源,可增加其农业资源的附加经济收入。

4、有利于改善乡村环境。农业观光园不仅以农业生产方式、多种参与活动、民俗文化吸引游客,而且以优美的环境给游客以美的享受。因此,植树种草、美化环境是其必要的投入,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特别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意义更大。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发展观光农业不仅能开拓新的旅游空间和领域,还能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乡村风貌。

参考文献

[1]侯幼彬 著.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张文英.园林景观设计实录[M].广州:吉林科学出版社,2000.1

[3]唐勇 城市开放空问规划及设计[J]规划师2002(10):18

第8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 建筑意匠 选址布局 审美与意境

一、中国古代营造活动中的观念形态(建筑意匠)

房屋不仅是遮风避雨之物,而且也是社会文化的标志物,营造活动中的观念性假设不仅是存在的反映,也已构成社会存在的一部分。通过礼制,也通过社会中的民俗、心理、结构等其他规范文化,作为形而上学的观念形态影响与制约着建筑的发展。其表现在: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观念中,这是根本性的,它从三个方面影响中国建筑的发展。(1)最重要的建筑活动是创造与神灵对话的场所,即坛庙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体系中的神圣核心和最具象征意义的部分;(2) 州郡依其在国中的位置寻求天上星宿作为其对照物;(3)通过进一步的关于自然环境的具体认识及其他更低层次的事物中的序的把握,使天人合一的观念转化为建筑中的关系。2、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中国文化的自然观是将自然看作包含人类自身和物我一体的概念,影响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营造活动。(如中国的古典园林)3、阴阳有序的环境观。这是强调有序,强调变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表现在:(1)认定方位有主有从,这是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宗教制度的要求;(2)赋予构成环境的各种要素以相互依存又有主有次的属性。最典型的是关注环境中山与水的位置;(3)这种序的观念与礼制对社会等级观念的维护要求相结合并逐渐与车舆、服装等一样纳入规范文化的要求中,且随着统治者强化等级、维护皇权至尊的需求日趋强烈与明确,使建筑群成为与社会关系同构互冾又自身有序的群体,是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建筑化。4、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若干影响要素。(1)内向性,半封闭的大陆环境与以农立国的国情,促成了防御性的内向性空间;(2)尚祖制,中国木构建筑的数千年中,在工艺技术日臻完善的同时,却缺乏在木结构体系类型上既有体系之外的突破;(3)中庸,依靠着规范文化,依靠着社会文化心理结构所产生的同构机制,在更大范围和更长时间内为中国建筑发展路径从宏观上作了限定,使得中国建筑在整体上不曾出现欧洲建筑史上那跌宕起伏的变化,始终沿着量变和渐变的方向走到了近代。

二、古建筑营造活动的选址与布局

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国古代在城市和建筑的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选址、防御、规划、绿化防洪、排水等方面。对于都成的选址历朝都很重视,往往派亲信大臣,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主持营建。如春秋时吴王阖闾委派伍子胥“相土尝水”,建造阖闾大城(今苏州)。 通过总结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营造活动的选址和布局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对环境的分析与利用。古人对可以把握的因素力图寻求变化的规律(这一点在一定的程度代表古文化的精髓,它所倡导的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体现了古人探讨各事物要素之间的规律性,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与对不可把握的因素力图寻求彼岸的暗示,构成了几千年中选择生存环境工作的两大领域。古人选址时遵循以下原则:(1)近水利而避水患;(2)防御性好。(3)交通通畅,供应有保障;(4)注重小气候;(5)理想的景观模式;(6)有良好的环境主题,即对生活其中的人群的一定期待值,这是对社会环境的选择。2、环境改造和方位变通。在环境不尽符合理想模式时,或自然界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用人工的方法调整和改善环境是经常的。除了包含着对方位的迷信之外,还包含着对重要视觉焦点在视线上有所望及心理上有所想的规划只考虑;3、几何关系与均衡对称秩序。宗法制度造就了正统观念在建筑上就是要求中正。4、同构关系与自然秩序。这是中国园林建筑中存在着的另一种秩序,可以将园林中的建筑要素在这种格局中的关系成为“同构”关系或“拓扑”关系,包括向心关系、互否关系、互含关系。5、空间序列与总体权衡。中国古建筑用院落或廊形成整体,决定了人们只有通过行走全程才能将全貌整合于脑中,这种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叠加式景观,长卷式景观是中国建筑群的特色之一。更具特色的是入口前导空间,常常含有借用山水、城市、街巷等外部环境。

三、中国营造活动的审美和建筑设计

1、选用木材为结构的基本用材,切合中国农业立国的概念,也较好的满足了大一统政权对营建活动作为现实需求的器用性要求,中国木建筑以及整个建筑体系的技术与艺术成就都是在这一历史选择基础上发展变化的。2、实践理性精神与建筑审美趣味。善与真,合目的性与和规律性的统一,表现在建筑过程内部的矛盾上,而游离于善与真之外的形式美从没有构成独立的范围。中国建筑尤其是中期以前的建筑,结构构件本身多半就起装饰作用。3、形式美客观存在,在中国建筑中的特点有三:(1)它从属于中国的礼的秩序要求。如色彩、开间等。(2)遵循实践的理性原则,以能体验到为归宿,对那些重要的建筑,对可驻足观赏到全貌的重要建筑,比例才能被推敲,并接受实践的调整。(3)含蓄性和模糊性。建筑屋面与屋顶一起形成轮廓线的形式美,对中国人更有意义,“和而不同”则是中国自身审美观的根本要求,即要求多样的统一而不是单一,且这统一表现为对立因素的相济,这种对和谐秩序的追求同样体现在建筑艺术中,传统建筑中和而不同的效果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是微差,如佛光寺大殿的开间明间略略加宽;二是对仗,以内在的相辅相成构成完整和谐的群体。4、意境美是中国传统审美要求,既包括人的自然化,也包括自然的人化,在建筑上要求设计者在驾驭与解决基本矛盾的同时,朝向创造环境特色这一更高层次拓展。5、空间与屋顶艺术。中国建筑的第一特殊矛盾性表现在它的空间层次上,古代中国人的室外自然空间与室内生存空间之间横亘着院落空间、檐下空间、廊下空间等多重屏障,两极之间的多层次性中性空间正是中国建筑群多层次性的具体表现。另一个特殊矛盾是硕大的屋顶,它柔曲之美的大屋顶曲线,其原因除利于排水檐下采光之外,还有观念形态与审美的追求。6、模数制与结构体系。(1)中国建筑的模数制集中反映在《营造法式》中“以材为祖”上,包含三个内容:其一是设计时选用的作为制约全建筑主要尺度的木构件的等级;其二指的是以反映该等级的标准断面的木构杆件;其三以该标准断面杆件为基础的木构构件。(2)中国建筑的模数制的特点之一是直接为礼制所要求的等级服务,通过提高材等加大重要建筑安全系数来提高建筑等级。特点之二是为设计和施工者保留充分的灵活性,主要是反映在对构件断面作规定,而对构件的长度很少作规定。在这种模数制的定位下,中国古建筑立面强调的是水平感,即使是高层建筑如塔、阁、幢等也是水平线的叠加而弱化垂直感。(3)结构在受外力的作用后如何维护纵向和横向的稳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早期木构架中存在不少斜向构件,如斜昂、叉手、托脚、斜撑等,但在中国方位观中,礼制中正概念,施工中的层叠式的铺设要求的影响下,斜向杆件一方面隐藏在墙体或暗层中,一方面又逐渐退化而以别的样式的构造措施代替。这样,中国建筑的屋面虽然是斜的而内部构架及后期建筑的可见部分都呈现一种横平竖直的基本秩序和稳定感,常缺少可靠的解决稳定的支撑体系。7、地域文化与建筑的乡土性。中国的一统只是在政治上,而在文化上,在实际生活中,从来不曽一统,因此在总体上,中国建筑不仅有历史性的变化,显示了汉之古拙,唐之雄风,宋之规范,元之自由,明清官式建筑形制化的特点,更存在着共时性的地域文化差异,如北国的淳厚,江南的秀丽,蜀中的朴雅,塞外的雄浑,雪域的静谧,云南的绚丽,无一不是存至今日的宝贵遗产的地域特征,当我们关注中国建筑传统的共性之后,也应该珍惜自身的文化传承。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国宋元山水画发达之后日显突出的中国传统审美要求,在某种意义上与现代哲学“诗意”地居住在这世界上“颇具相通”。既包括着人的自然化,也包含着自然的人化,在建筑上就要求设计者在充分驾驭与解决基本矛盾的同时,朝着创造环境氛围特色这一更高的层次拓展,如古代中国的匠师在依靠较为相近的单体建筑组合群体时,往往使用环境小品以至绿化去完成建筑性格的环境烘托。这类似于古诗中“无我之境”,在园林则直接建筑自然化与将山水树木人化,这类似于词曲和绘画中的有我之境。中国的古楹联、匾额、书法、金石等文学要素则直接作为环境要素。直接以比、赋、兴等方式营造诗意环境。主体与客体的交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构成了包括中国建筑在内中国艺术特色。我们看到“小金山”、“烟雨楼”中的建筑一如中国的绘画,即使在模写某种案例时,仍着重意境的特色,从而意重于形,神重于形,因而含有更多的被后代称为“表现”的艺术手法。

参考文献

[1] 李现照;;建筑设计与自然辩证法[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建筑学报》2012年第05期

[3]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第9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李家大院;建筑色彩;环境色彩;装饰色彩;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173-02

一、李家大院的背景和布局

1.地理位置及环境

李家大院位于山西运城市北38公里处的万荣县阎景村。阎景村临万泉、猗氏、荣河、临晋四县的交汇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是历史上的商业汇集之地。

2.历史及人文背景

万荣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明清以来,山西的商业、票号等空前繁荣,万荣县也不例外。李家大院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建立而成的。

3.历史沿革

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1年),矩今200年。经过四代人营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

4.现在的规模

从目前看,李家大院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原有院落20组,现在完整保存院落还有11组,房屋146间。李家大院部分建筑毁于1937年,在2006年12月,运城市政府对李家大院建筑进行了修缮、复建设计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保护规划。2004年6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李家大院的布局

李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在院落布局上,古院落群布列有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在材料上,用材肥硕,体量宏阔;在装饰上,雕琢精美,装饰考究,古朴典雅。李家大院是以北方传统四合院为主,整个建筑多为二进、三进四合院格局,但又不局限于四合院。

二、李家大院色彩形成的环境因素

1.地势、地形因素

纵观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大多为因势就行顺应该地区的地形地势而建,李家大院亦如此。李家大院所在的万荣县位于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黄河东岸,位于冲积湖平原区,万荣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两边高呈马鞍形状。由于这里地势平坦,传统四合院建筑空间形式更适应这种坡度起伏很小的平坦基地。因此,李家大院建筑在空间组织上自然形成一种四合院组成的大院空间布局形式。

2.材料因素

万荣县处于黄土平原地带,从古到今,河东大地上都长满了树木,同时当地的自然泥土也比较丰富、质地好、可塑性较强。适合运用传统工艺加工成砖、瓦、以及运用在建筑中的一些雕刻装饰等等。从大院建筑的材料来看,建筑材料为砖木混合结构体系。整个大院在材料运用上主要是砖、木、土、石四种材料,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就地取材”的原则在李家大院得到更好的体现。

3.天气因素

气候、气温是造成建筑色彩地域性的因素之一。李家大院所处的万荣县气温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高原气候,春干燥雨稀,夏多东南风炎热,降水不足,日照较短,建筑几乎无鲜艳色彩,而是以灰墙青瓦为主, 并尽量在局部应用较为浓艳色彩调节整体色调。

三、建筑色彩调查

1.墙、地面、台基

李家大院外墙都是用纯自然的灰色砖筑立而成。加之灰色墙体上面巧妙使用当地传统的石雕、砖雕、木雕,由此突出淡雅和谐之美。据调查李家大院敬义泰,同顺堂,同福堂,信溥堂,同德堂,庆禄堂,李氏宗祠厢房墙体借鉴皖南建筑的白灰“粉墙”,在北方地区大面积使用白色饰墙是不多见的。

2.屋顶

李家大院除了看护院的顶采用了攒尖式外,其他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建筑屋顶中最朴素、基本的形式――硬山顶。屋顶是由瓦、瓦当、滴水装饰和屋面小装饰构成。屋面大体由灰色调的瓦组成,包括照壁、山墙、檐口、门头等墙面属于传统的灰色系清水装饰,灰色是最主面。衬托了皇家建筑色彩的鲜明。

3.柱及柱础

柱的颜色一般都是棕褐色、黑褐色或原木色,李家大院的檐柱是黑褐色,配以灰色的石雕作为柱础,这样的色彩搭配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柱础是灰色的,并用天然的石材进行雕刻装饰。柱础能防止木头的腐烂,是建筑结构的重要构件。所以对柱础的细节处理就尤为重要。李家大院的柱础花纹十分细腻。在细节上充分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特色。

4.装饰色彩

(1)门楼。李家大院的门楼大多是用木雕装饰,除同福堂的防欧洲哥特式门楼是用砖雕外,木雕易加工,容易着色,色彩多姿多彩。每一个院的门楼装饰花纹都及其繁杂,花纹寓意不一样,然而所产生的颜色也不同,如庆禄堂的门楼,花纹寓意意在聚财。财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的色就是黄色,黄色是该门楼的主导颜色,绿叶,红桃,青烟等为点缀色彩,以衬托出黄色的高贵,典雅,门楼纹样上的取色,主要源于自然。据调查在当时黄色由于其身份高贵,在建筑用色上,普通百姓是不可随便使用,根据笔者揣测,可能是后期为了美观,故意涂抹成大面积的黄色。(2)门。李家大院的门大部分以黑色和原木色为主,也有小部分跳跃式色彩,如嵌入朱红色门框的门。李家大院的大门上都以铁艺作为b饰极为精致,是以土铁拍成铁皮,画上图案,打制而成。(3)窗。李家大院的窗大致分为三种:长窗、半窗、窑洞窗,民居窗式的纹样大致分作平棂和菱花两种,木料的选择主要以常见的杉木、楠木、银杏、柳木。(4)马头墙。马头墙其实是徽州民居标志性的特征,徽州民居窄巷深院、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马头墙则可应房屋防火、防风之需。出于安全的需要,李家大院在李大佐院和李道升院之间用灰色砖瓦修建了防火墙,这一做法是借鉴了徽式建筑中高低错落的马头墙。在增强安全因素的同时,使院与院落格局更明朗,给民居建筑色彩平添了层次感和韵律感。(5)墀头。李家大院是以灰色砖雕楼阁的形式装饰,色彩比较朴实单一,但也有个别的绿色琉璃砖雕刻而成的。琉璃装饰墀头,使得其装饰图案看起来比较生动,让李家大院小构件在色彩上又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四、陈设和小品调查

1.陈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明显受到了礼制文化的影响:比如,门、家中陈设以及钉的颜色、质地与数目均有严格的限制。普通百姓家的家具和陈设物品,以黑色,深褐色,木材原色呈现。

2.小品

(1)照壁。照壁就是传统四合院的很常见的处理手段,起到屏障的作用,占了很大一块面积。李家大院是一面小巧、精致的照壁,它的配色系统同样以灰色系为主,配以深青灰色或深灰色砖,加上当地的精美绝伦的砖雕手法,为照壁增添了不少色彩。(2)拴马P。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是拴马、牛等牲畜的石雕桩。雕刻精美的拴马桩称“样桩”“看桩”。拴马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数用细砂石。据调查李家大院景区内部的栓马P是后期修缮而成的。(3)仪门。仪门是灰色的,灰色是李家大院中常出现的颜色,灰色空间的处理会让院落更为丰富,这种处理手法值得我们学习,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去。这种空间在山西的晋南比较典型,像晋中、晋北没有利用。灰色空间的处理起到了很好的过渡转折作用,给人是非而非的感觉。灰色空间是具有空间模糊,具有过渡性。

五、总 结

本文以晋南李家大院建筑色彩为研究对象,以建筑色彩为切入点,通过归纳、分析、比较等方法,对李家大院建筑的色彩以及其背后的文化理念作以探究、分析得出如下总结。

1.李家大院建筑色彩的整体性

李家大院从建筑群的整体布局到单体建筑的具体构件都具有淡雅而脱俗的艺术形象。李家大院建筑总体上以青灰色调为主,与灰黄色的平原地区环境色调和谐一致。灰色是李家大院的主体色调,它同时将少量的鲜艳颜色运用到门窗等小的构件中去,形成很明显的主次关系,并且这种鲜亮颜色的点缀并不突兀,反而与大面积的青砖灰瓦形成强烈对比,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也不会给人疲劳和沉重感,很好的形成了对比中的调和统一。

2.李家大院建筑色彩的文化性

李家大院属于民居建筑,在当时受礼制文化的影响比较小。中国历史一直以礼制文化为中心的儒家文化贯穿始终,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创作。传统建筑受到了礼制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官式建筑,在其空间布局、结构形态、色彩装饰等方面都渗透着礼制文化的特点。

此外,建筑色彩的这种等级限制还表现在柱子、门窗、墙体等上。红色的柱子自古以来便是官式建筑所采用的,而把外墙涂成红色也只有在官式建筑上才能看到。而普通家庭来说,民居建筑色彩大部分都是自然生成的材料颜色,只在细节部位点缀部分色彩,整体上还是大自然的颜色。李家大院表现出质朴务实、崇尚自然、多元并存的特点。

3.李家大院建筑色彩的独特性

中国建筑自古南北方差异就很大,不仅仅体现在建筑色彩上,北方雕梁画栋,浓妆艳抹;南方清新淡雅,出水芙蓉。由于两地的地势、气候以及诸多因素造就了现在多样的建筑特点,二者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且我们还可以汲各家所长,将其用到当代的设计中。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先生说:“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看来,中国古代建筑的匠师可能是最敢于用颜色、最善于用颜色的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色彩的装饰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志之一”。

总之,论文以李家大院建筑色彩为切入点,通过调查与分析来探寻晋南李家大院建筑色彩的各种特性,使我们对李家大院以及更多的中国传统建筑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并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中。

参考文献:

[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