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信行业论文范文

通信行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通信行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信行业论文

第1篇:通信行业论文范文

我国电子通信工业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后,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并逐步发展变成了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核心支柱,创新能力水平得以显著提升。特别是一些行业产品生产产量位列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基于电子通信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基础底子不足,因此在一些核心技术上的创新能力水平仍旧有限,较多产品采用的核心技术需要借助进口完成。另外,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由于欠缺核心技术,在该方面的创新能力不足,因此,使行业发展进程中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困难。需要面对处理的知识产权纠纷事件越来越多,进而使生产成本投入大幅提升。伴随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生产制造工业水平的持续提升,结构规模的不断扩充,使得在核心技术上面临的瓶颈问题越发凸显出来。近年来,我国电子通信行业越发注重技术创新,因此对于研究开发的投入力度连年增加,然而同国际领域相比,仍旧同大型跨国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体现出投资规模不足的问题。在低研究开发投入的影响下令我国电子通信单位的核心技术创新水平较难稳步提升,无法支持自身开发形成更丰富的专利技术。技术创新最为重要的资源在于人才,我国电子通信行业之中的精英人才、尤其是高精尖人才仍旧较为欠缺,这一现象在软件以及集成电路之中更加明显。集成电路领域,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时间里是其产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然而由于专项人才的欠缺则对集成电路行业的更新发展步伐形成了阻碍影响。

2提升电子通信行业技术创新水平

纵观世界范围内电子通信工业的建设发展,始终是以发达国家为先导,未来的几年时间里该趋势方向仍旧不会有太大的转变。在我国,电子通信行业主要依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快速更新发展起来,当前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研究开发以及技术创新实力,然而在突破核心技术环节仍旧面临着艰辛的发展之路,同时还要不断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我们始终明确,任何一个产业在其发展初期阶段,透过引进技术始终能够快速创建期具备一定规模的生产力结构,并可汲取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研发经验,然而我国当前电子通信行业已逐步发展至急需产业升级的地步,因此只有真正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方能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实现全面升华。

3.1扩充关键技术领域支撑

当前,我国各企业单位对电子通信行业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然而单凭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只有各企业之间加强合作,方能提升创新实力,互相弥补不足,快速解决实际问题。我国仍旧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不断更新转变的时期,由于企业长久报以的依靠政府发展观念较难得到快速的转变,需要经历一定的过渡时期,因此对于一些电子通信行业的关键技术尤其是标准创新,仍需要政府机构、国家部门的全面支撑。为此,应继续扩充关键技术领域扶持,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引导各企业单位共同开发研究,当然对于具体的技术研究应明确以企业作为核心主体。而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也应引导企业积极充分的参与其中。

3.2拓宽产业合作,强化中小企业支持

科研成果只有真正实现产业化应用方能发挥其应有的意义与价值,为获取持久的发展与生存,还需要产业链之中的各个节点进行多方配合并给予必要的支持。当前,世界范围内电子通信行业技术创新更加快速,倘若电子产品科研成果无法快速的转化为具体的生产力,并辅助生产出更多的优质产品投向市场,那么他将很快变为过时且落后的技术。我国电子通信行业目前的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仅有百分之十五,为预防成果长久搁置,面临等待甚至是淘汰的命运,应真正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令我国自主知识产权高水平技术不断的壮大起来,预防其在萌芽时期便出现夭折。应进一步加紧产业之中的积极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出台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进而赢得更大的效益。

近年来,我国政府机构针对电子通信行业发展的支持以及关注通常多停留在大企业层面,制定的各类优惠制度政策多为面向大企业。然而创新技术尤其是面向市场的新型技术手段通常来自于中小企业。现实状况下,恰恰中小企业没有获取到更大的经费支持。事实上,只有在选择项目过程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中小企业最终走向成功的可能性甚至并不比大规模企业低。再者,还应创建其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单位,深化同中小企业的积极合作。例如,应制定有关的法规制度,明确我国科研单位需要将一部分研究经费按照配比投入到中小企业开展组织的创新活动之中,令科研项目由起始阶段的立项便符合市场需求,找准定位,避免走弯路,进而真正符合既定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第2篇:通信行业论文范文

信息通信专业融合发展工作范围主要包括组织机构变更、人员合理调配、资源全面整合、运维工作统一调控和工作流程再造优化等内容,并辅以信息化手段,依托信息通信状态检修及运维系统和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等平台的数据及应用支撑作用,形成符合信息通信融合管理业务的统一的、促进专业融合的信息系统构建,从而实现信息通信的标准化、规范化运检工作的统一调控和各类资源整合和优化。

2平台主要内容

平台具体研究内容如图1,主要分为体系研究、技术应用和平台构建三项工作内容。基于国家电网公司空间信息平台研究信息通信相关设备三维模型,完成GIS平台下的信息通信设备、光缆等设备的全景模拟,实现信息通信资源的一体化展示。构建数据共享及接口平台,实现与现有IMS、TMS、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等信息与通信专业原有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入设备运行监控数据、预警数据等相关数据,实现GIS平台下的信息通信一体化监控为信息和通信专业监控职能整合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运维管理模式,将原有分散于各个系统的运维管控相关工作全面整合,消除信息和通信专业的壁垒,实现运维计划制定、运维任务安排、运维全过程管控和运维结果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并结合物联网技术实现信息通信智能巡检。打破原有信息通信专业下资源独立管理使用模式,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资源管理调控,完成所有资源优化和合理配置,统一考虑和配备资源。建立信息通信人才一体化培养机制,通过构建知识库,将信息通信各类型知识归纳总结,形成人员掌握信息设备检修技术的同时兼顾通信运维检修技术,实现信息通信更高层次的融合共生。

3平台建设目标

实现信息通信网资源空间信息、设备属性三维展示。建立数据接口完成IMS、TMS和一体化安全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实现信息通信专业一体化监控预警管理。建立信息通信一体化调控体系,实现信息通信资源、运维管控全面整合,消除信息通信专业壁垒,构建标准化、信息化运维电子流程。运用物联网技术,为各通信站点设备建立“身份”;同时利用平板电脑和信息通信站点网络资源,实时上网,核对巡视站点设备属性和状态,实现中心机房和站端设备信息通信设备智能巡检,现场标准化作业,实现资源精益化管理和运维。实现信息通信资源一体化调控,即“统一监控、统一运维、统一调度、联合故障处理”,完成资源合理配置,业务处理整合优化,运维过程科学管控。建立信息通信运维知识库,归纳设备故障处理、标准化检修要点,实现知识传递和人才快速培养。

4平台主要特点

4.1运检业务统一调度,协同检修

如图2所示,严格遵循信息通信融合的管理新需求,各项管理全面涵盖信息和通信专业的个性和共性需求,无论是现阶段班组分别运检或信息通信一体化运检都能良好适应。在此基础上实现运检工作统一协调调度,实现协调检修工作模式的探索。

4.2运检资源全面调控,优化配置

以设备运维监控为核心全面调控检修资源合理优化配置,打破原有信息通信专业下资源独立管理使用模式,形成统一的信息通信资源管理调控。实现信息通信设备监控、故障报修处理、运行日报管理、运行方式维护等工作的信息化管控。以设备管理为核心,协调检修资源,形成人员、车辆、物资和备品备件的合理安排和优化配置。

4.3运检工作全过程、流程化管控

信息通信融合管理形成信息通信运检任务分解、工作安排、进度管控和环节智能要求,结合工作周报、周期性工作汇总等展示手段实现运检工作全面管理、清晰展现和细节要求。

4.4班组工作细化分解、精细要求

通过对班组各类型工作的细化分解,为信息通信专业业务融合奠定了基础,探索了班组出班作业的各专业融合作业及员工各专业技能一体掌握的新路,并通过更加规范的细节要求,结合标准化作业管理形成对专业末端的智能管控与支持。

5结束语

第3篇:通信行业论文范文

如果能在单一架构下管理多个无线网络的实时数据,或者说在单一架构下管理统一后的单一无线网络的实时数据,应该是过程行业用户一致的要求,所以我们说多种无线通信技术标准的融合是一个大趋势,它可以提供远程操作的更高可靠性和更低成本。三大无线国际标准合作的技术基础原本是存在的,因为ISA100.11a、WirelessHART和WIA-PA的底层协议都是IEEE802.15.4,而提供芯片和通信协议栈的商家往往同时提供这几种技术的部件,即使是在ISA100.11a、WirelessHART和WIA-PA阵营内,还包括有很多相同的会员。作为ISA100的核心成员单位的尼维斯(Nivis)公司一向以其管理和优化网状网络的软件而闻名,同时在利用ISA100.11a、WirelessHART和6LoWPAN开发基于标准的无线网状通信堆栈方面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能力。

尼维斯公司目前是我们所了解到的唯一同时提供ISA100.11a和WirelessHART两种流程行业无线产品供应商,比如其无线节点和路由器用在ISA100.11a和WirelessHART的型号是相同的,使用户能够在单一的硬件上运行任何一种标准。如VersaRouter910路由器既支持Nivis的ISA100.11a标准,也支持WirelessHART标准,拥有在同一平台上运行的软件,VersaRouter910是一个双启动硬件(Dualboothardware),是集全功能于一身,专门为客户准备好提供的无线解决方案设计的工业级无线路由器。中科博微公司是可同时提供WIA-PA、WirelessHART两种流程行业无线产品供应商,比如其无线网关既有属于WIA-PA无线网络的WIAPA-GW1498、WIAPA-GWS12002种型号的网关,又有属于WirelessHART无线网络的WHT-GW1250网关。北京天宇蓝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可提供WIA-PA、WirelessHART两种无线网络产品。在ISA100.11a和WirelessHART问世之初,在ISA名下成立过ISA100.12工作组,负责寻找将WirelessHART和ISA100.11a无线标准融合的技术途径。当时认定实现无线标准融合技术途径的唯一方法是提案申请,后有3个团队提出申请。

但最终这些团队没有解决以下核心问题:网络规范的定义能够取代ISA100.11a和WirelessHART及提供2个现有网络的反向兼容。代表ISA100.11a和WirelessHART供应商的两个团队都不能接受修改自己基础网络的要求,因此无法达成任何妥协协议。其原因非技术方面,而是集中在营销效应方面。因此在2013年,ISA100.12工作组已决定放弃在无线通信技术标准融合方面的努力。ISA100.12工作组中的最终用户曾建议的融合备选方案是供应商可提供同时对ISA100.11a和WirelessHART无线网络进行操作的产品,即“双启动”产品的解决方案。2010年初,德国测量与控制标准委员会NAMURPressRelease(公告),开始提出单一(融合)工业无线标准(仅过程自动化领域)的要求,建议三个标准合并为一个IEC标准。2010年8月在伦敦的Heathrow(希思罗)机场召开了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工作组即以希思罗命名。2011年3月底在瑞士的融合工作组会议形成备忘录决定成立技术工作组,重庆邮电大学是希思罗工作组的5名核心成员之一和技术工作组主要成员。

技术工作组首先完成“三个标准的异同”资料的编辑,然后达成分三步开展工作的共识,第一步是实现三标准共存,如图1所示,第二步完成渐进式融合,第三步以单一的OSI/ISO层过程仪表协议的现场设备、统一的接入点、统一的网关实现标准的最终融合,这里的现场设备、接入点、网关均以希思罗命名。2012年12月现场总线基金会(FF)宣布与国际自动化学会自动化标准委员会ISA100合作提出了一个通用的框架,允许多个工业通信协议通过共享无线集成架构在过程自动化系统中运行,使现场总线连接到远程的I/O和ISA100.11a、WirelessHART、有线H1协议集成到单一的标准化环境中,这称为基金会的远程操作管理ROM,这是通过第三方的开放融合,以便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成本的远程操作。这个框架保持了“基础设施”战略,而不是试图在无线设备水平方面竞争。

2、系统架构的创新

霍尼韦尔公司2004年推出工业无线变送器——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XYR5000无线压力变送器,载频为902MHz~928MHz,以此为基础的无线网络系统构成如图2所示。作为网关设备的基站WBR与各种类型的XYR5000无线变送器可直接通信,最大数量为50台,最大距离610m。基站还可有线接入最多25个AO/DO组件,基站与控制系统的连接有RS485ModbusRTU接口,还可提供RS232到WMT无线管理工具上显示。随后IEC三大国际标准的早期无线网络系统的架构是由网关和无线现场设备组成,如横河电机无线系统的早期架构是YFGW710现场无线一体型网关和现场无线设备,一台网关可接入最多10台(刷新率1s)或50台(刷新率5s)现场无线设备,如图3所示。艾默生过程管理公司下属的罗斯蒙特公司真正针对流程行业无线网络系统的研究始于1998年,2006年推出的智能无线解决方案是采用900MHz,2007年以后在欧洲和亚洲则推出2.4GHz的解决方案。早期无线网络系统的架构也是由网关和无线现场设备组成,可能会包括适配器等设备,同时每一台无线现场设备还可作为路由器将其他无线现场设备的信息传送到网关,如图4所示。

2007年6月11日,霍尼韦尔公司推出基于ISA100.11a思路的OneWireless无线网络方案,采用了XYR6000变送器,载频为2.4GHz。推出OneWireless无线网络后,系统架构也在不断更新,较早的版本是2009年4月的120版,当时作为网关的是多功能节点;2011年9月200版的新功能包括无线变送器无路由功能改为路由功能可选、增加了现场设备接入点FDAP、增加了HART适配器等,2011年10月又引入了CiscoAironet1552SOutdoorAP节点设备、CiscoWLAN控制器;2013年4月210版的新功能包括在线

无线设备授权等新功能。AP节点设备被分为两类:网格接入点(MAP)和根接入点(RAP)。网格接入点是Mesh网络的远程接入点,它作为ISA100.11a无线现场设备网络和IEEE802.11a/b/g/nWi-Fi网络的接入点,这是所有接入点的默认角色。对下层ISA100.11a无线现场设备网络来说,每个网格接入点都可以发送和接收来自无线现场设备的消息,同时,它又作为一个路由器,为其相邻网格接入点以IEEE802.11a/b/g/nWi-Fi网络转发消息,从而在2层网络中为无线设备和主机应用之间实现数据传输,通过转发过程,数据可以找到通过中间网格接入点抵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 如果一个链路因为任何原因而出现故障,网络会自动通过其他路径安排数据传输,直到数据抵达网关为止。根接入点通过光纤、有线以太网或电缆连接器连接到有线网络或服务器,作为到有线网络的“根”或“网关”,它必须在接入点配置时设定为根接入点。通信时,网格接入点通过网格接入点之间的路径或直接传送到根接入点。在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中,接入点之间有许多冗余路径连接,因而特别可靠。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和网格接入点数量的增加,有必要使用多台根接入点以保证无线网络所需的性能和吞吐量(如图5所示)。推荐根接入点对网格接入点比值为20,这意味着,最多20个网格接入点可以共享相同的一次和二次根接入点,由于每个网格接入点可接入数十台无线现场设备,每个根接入点可接入20个网格接入点,而根接入点又可以多个同时接入交换机,其应用规模可满足数百点到数千点的大型无线网络的要求。

艾默生过程管理公司在WirelessHART网络中也推出了CiscoAP节点设备作为构成回传网络节点的接入点,菲尼克斯公司在WirelessHART网络中也推出了可与该公司多台WirelessHART网关组成骨干网络的WLAN接入点,且都通过Wi-Fi传送采集的所有信息,同时,WirelessHART网络也可接收支持802.11Wi-Fi通信的无线设备的信息。随着工业无线网络将过程控制延伸到工厂现场的各个角落,其应用越来越普及,单个应用实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已突破一个工序或一个车间的范围。在这种形势下,流程行业无线网络设备的制造厂家不失时机地推出可覆盖整个工厂的全集成式多用途无线网络。这样的网络中既包括简单的无线现场仪表网络,也覆盖多种无线应用的场合。创新的系统架构主要体现在接入点设备作为主干网络节点,比如OneWireless无线网络先后推出的现场设备接入点FDAP、CiscoAironet1552SOutdoorAP节点,横河电机ISA100.11a无线网络的YFGW510现场无线接入点,艾默生过程管理公司WirelessHART无线网络推出的781远程链路、CiscoAP节点设备和WLAN接入点,菲尼克斯公司WirelessHART无线网络的WLAN接入点。这些设备具有骨干路由器功能,可将众多的无线现场设备的信息通过底层网络采集后,尽快地通过骨干网络传送到无线网关。这种将网关功能分离为接入点和现场无线管理站以及将信息传送分为底层网络及骨干网络的分层架构,不仅扩大了网络的规模、提高了信息传送速度,还能更好地实现同时管理多个现场无线子网通信系统的要求。

第4篇:通信行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舞蹈;舞蹈文化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J7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259-01

在这个大经济时代,舞蹈等艺术形式已经与其他文化产业一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既然是文化产业,便脱离不了市场,关于舞蹈作品目前存在着分歧:舞蹈究竟应不应该商品化。笔者认为,舞蹈虽然不是商品却有着商品的属性,这也是舞蹈发展的必经之路。市场化并不代表舞蹈就失去了艺术性,艺术性和商品性两者可以结合。面对国际竞争,我们更应该好好考虑本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

一、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的现状

(一)舞蹈文化产业的概念,舞蹈文化产业是指从事舞蹈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舞蹈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舞蹈文化产业从属于文化产业,是一种新生力量,它既属于第三产业又属于商业,兼备了文化与产业的二重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体产业,比如服装租赁、舞蹈用品经营店及及一些文艺活动的策划公司、舞蹈艺术教育、演出的个人或团体,剧团、剧场及演出公司等。

(二)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的现状,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舞蹈文化产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舞蹈艺术不再是一个国家孤立的文化经济行为,而是跨国交流。现如今,各大舞蹈类电视节目也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当中不乏有我们的传统舞蹈。杨丽萍让大家知道了傣族孔雀舞,《云南印象》《孔雀》的演出,对推广舞蹈艺术、传承民族舞蹈文化做了巨大贡献,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推动了整个中国舞蹈产业向前发展。在深山里少数民族的寨子里、人烟稀少的古镇里,有很多未被广大民众所熟知的舞蹈,在大力发展舞蹈文化产业的同时把传统舞蹈融入进去,舞蹈文化产业需要发展,传统舞蹈更需要传承。传承之后再发展,让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舞蹈走出国门,并让所有人记住,打造出自己的舞蹈品牌。

二、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专门的舞蹈企业较少,舞蹈艺术得不到专门的发展,我们不缺少优秀的舞蹈家,而是缺少能够施展拳脚的平台,能打开平台的文化企业不够,很多专业舞团等机构发展水平较低,一直徘徊在解决内部人员生计等问题上,缺少核心竞争力。之所以舞蹈文化企业少之又少,是因为没有专门化的人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比较弱,舞蹈文化相比于其他文化产业更加缓慢,创新力也不足。由于整个文化产业不规范,导致盗版畅行等问题都阻碍了文化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管理的规范、品牌文化企业以及管理、创作、开拓市场等工作的专门性人才。

三、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发展中应采取的措施

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二者结合起来。我们除了要解决已经发现的一些问题之外,更要有创新精神。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扬及和传承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产业。

(一)群众是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从现在盛行的广场舞文化不难看出,群众非常接受舞蹈的这种艺术形式,我们的舞蹈艺术也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发展着,将舞蹈品牌建立起来,将其品牌效益发挥到最大。为什么人们愿意花钱看电影、看演唱会,而不愿意花钱观看舞剧,这是我们所要考虑的问题。要突出地域特色,发展本土舞蹈文化,湖南省一年一度的“欢乐潇湘”大型文艺汇演就是一个很好的推广舞蹈文化的手段,做到了全民关注,利用好这种平台将传统舞蹈呈现出来,不仅可以促进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起到很好的传承作用。

(二)健全的市场体系,结合相关艺术内容。目前中国的舞蹈市场商业化体系并不完善,大部分的投资主体是政府部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创作者在创作初期也需要考虑到后期作品进入市场时是不是能够得到大众的接受,分析市场所需,当每一部分的主体人都可以看懂市场需求,舞蹈产业的发展就有了良好的开端。与艺术相关的历史、文学和音乐相辅相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舞蹈正是结合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服饰等相关内容,让舞蹈叙述起来不单调,具有深远的历史含义。

四、结语

笔者作为高校的一名舞蹈教师,希望我国的舞蹈文化产业可以蓬勃发展,也希望我们的传统舞蹈可以很好地传承下去,接下来会继续深入研究,为此做出努力。中国舞蹈博大精深,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是值得我们新一代舞蹈人深思的。

参考文献:

[1]杨凯.中国舞蹈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与发展创新[D].临沂:山东师范大学,2009.

[2]赵岚.湖南舞蹈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4,(20):78-79.

第5篇:通信行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移动,五力分析,SWOT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移动)成立于2000年4月,最初是中国电信集团内部的移动通信部门。中国移动通信直接利用了原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网并拥有518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金。没有历史债务的中国移动发展的一直很快。2008年5月24日,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进行了电信重组,这使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下就中国移动面临的行业环境做了分析。

1.移动通信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行业的激烈竞争不是事物的巧合,其根源在于内在的经济结构”。一个行业的竞争存在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这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着行业中获得利润的最终潜力。

1.1潜在的参加竞争者

(1)短期的参加竞争者

潜在的行业竞争者是行业的重要竞争力量,它会对该行业带来很大的威胁。随着中国移动实力的增长,它在移动通信行业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但是中国电信重组后拥有了移动电话、固定通话业务以及互联网业务。中国移动不能再是“一家独大”,它必然面临来自电信的竞争。同时中国联通服务能力的迅速增长也为中国移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是潜在的参加竞争者作为新的进入者必然在转换成本、销售渠道、资金需求上面临困难。相反,中国移动已在移动通信行业形成规模经济,这对潜在竞争者而言就是一种进入壁垒。所以潜在的竞争参加者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盈利,同时中国移动采用了最严格和谨慎的财务处理手段,这为其确保了未来2~3年盈利20%以上的增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较短的时间内,中国移动面临的竞争压力还是较小的。

(2)长期将会有来自国际的参加竞争者

中国在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国内通信行业必然也会面临外来竞争者的挑战。新加坡电信、德国电信等几家大型的移动通讯公司已经进入国内,并抢占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今后的时间内将会有更多的移动通信公司会进入国内的市场。这些跨国公司在技术和服务上都拥有世界领先的水平,因此从长期看来,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环境是十分激烈的。

1.2替代产品生产者的威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个移动通信公司都能够采用相同的技术。免费论文。同时网络通讯软件业层出不穷。不难看出移动通信行业面临的来自替代产品生产者的威胁越来越大。例如,VoIP技术等语音通信技术给通信业务造成了冲击;KYPE提供商生产的免费语音业务网络环境中也能一展拳脚。

1.3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企业总是寻求投资回报的最大化,而购买者则希望用最低的价格购买商品。首先由于近年来信息披露制的发展、新闻媒体舆论能力的增强等,移动通信行业越难越隐藏自己的高额利润,购买者有正当的理由呼吁降价;其次,电信重组、中国联通实力的增强,剧烈的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相对的抬高了购买者的地位,这也会增强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再次,替代品越来越多,购买者的选择多了起来,因此只有那些廉价且质量较好的产品、服务、业务才能吸引购买者。由此可见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会不断地增强,这会给中国移动带来不小的压力。

1.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应商的威胁主要是提高商品的供应价格或者降低产品的服务质量。目前供应商并没有给中国移动带来压力。首先,通信设备制造商正在进军全球市场,在国外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机遇风险的考虑,他们需要保证国内市场的稳定以其国外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因此这些制造商愿意保持稳定的价格。其次,近年来国内的手机终端业务异军突起,供应商很多,但由于终端厂商倾向于生产多模终端,因此供应商和移动通信行业的运营商双方保持了议价能力的持平。

1.5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压力

中国移动的行业内部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中国联通凭借其在某些业务上低价优势,一直在中国北方地区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中国电信的重组,电信的CDMA2000网络和中国联通的WCDMA网络建成,将进一步抢占移动通信市场。就行业内现有企业间的竞争而言,中国移动将要面临较大的压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移动面临着较大的行业竞争压力。虽然短期内潜在的竞争参加者压力小,但是在长期内,中国移动将面临来自国际竞争参加者的压力。替代品带来的威胁也较大,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越来越强。免费论文。虽然来自供应商的压力不大,但是却面临着行业内竞争者的压力。

2.中国移动的SWOT分析

移动通信行业的格局随着电信的重组发生了变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中国移动仍然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2.1优势分析

(1)网络面积覆盖最广:经过长久的发展,中国移动己成为世界上网络覆盖面积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这种优势无论在现阶段还是未来都是中国移动最强大的竞争力。(2)客户量世界之最。中国移动凭借其优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客户量。(3)品牌优势:中国移动推出的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三大品牌在国内得到了客户的信赖和支持。(4)资金优势:中国移动自成立就拥有大规模的注册资金;同时,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早期高利润的发展,为中国移动积蓄了大量的现金资金。中国移动能够借助资金优势拓宽业务范围,开发更好的通信技术。

2.2劣势分析

(1)资费相对高: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收费较中国移动低。中国移动相对高的收费损失掉了一批客户。(2)主要发展方向实在移动通信上,业务面较窄。没有拓展固网、互联网运营等业务。(3)自有研发、集成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2.3机遇分析

(1)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更加强调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的发展。这不仅为中国移动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经济的发展能够拓宽市场空间。免费论文。(2)国家政策支持。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强调保护民族企业的发展。就中国移动的实力而言,它是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中国移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跨国大企业必将会得到来自政府的支持。同时中国移动在面临跨国公司的挑战时,政府也必将给予资金、技术一定的保护。(3)3G等业务的运行带来新的契机:更先进的网络、更强的业务能力、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资源,能促使中国移动快速的发展。

2.4威胁分析

(1)来自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威胁。中国电信的CDMA2000网络以及中国联通的WCDMA网络建成,这必然对中国移动产生巨大的威胁,中国移动再也无法在凭借网络能力这一优势打击对手。同时还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低价压力。(2)国外运营商进入国内市场: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一直吸引着国外运营商。这些运营商进入国内市场后必然加剧竞争。(3)替代品越来越多,例如网络通信技术等发展。(4)机遇多种因素,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越来越强。

综上,中国移动应该采取成本领先的战略,将成本控制的更低,以应对各方的挑战。同时,采取集中一点的战略,提高技术、吸取人才,发展好3D等高技术的业务,以新的业务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

第6篇:通信行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培养双证人才,增强高职高专学校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通信技术专业特点入手,根据通信行业新的职业标准,对高职通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性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应该跟其他研究性高校不同,要以职业、行业或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社会、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对职业和职业劳动的需求标准必然产生动态影响。随着劳动准人制度的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职业准人的凭证在越来越多的职业实行。以职业能力、行业和岗位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资格证书引人日常教学,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充实、完善原来的教学体系,实行“双证”融通培养模式,将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新探索方式。

近年来电信业务的快速持续发展,既需求创新型技术人才,同时对于技能型复合人才的需求也在急速上升。如何使得通信专业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复合职业要求的需要,是通信类职业学校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通信职业(工种)新标准解读

2004年信息产业部组织通信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新的职业特点,结合通信技术发展,并借鉴国外“模块法”职业标准模式,对原通信行业中电信部分职业标准、考核大纲进行修订。在2005年经国家批准,将原来通信行业中电信部分34个职业(工种)修订合并为12个职业(工种),即电信机务员、线务员、电信营业员、移动通信营业员、通信网络管理员、通信电力机务员、市话测量员、电信业务营销员、用户通信终端(固定电话机)维修员、用户通信终端(移动电话机)维修员、用户通信终端销售员。

新的职业标准及考核大纲提倡职工一职(专)多能,有利于促进职工学习钻研业务,有利于企业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将此职业标准要求融人到通信类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特别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使得高职高专类毕业生即可胜任相应的职业岗位技能,既满足的电信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急切需求,同时也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我们以电信机务员为例,对该标准进行分析。

电信机务员的职业定义为:从事通信设备的维护、值机、调测、检修、障碍处理及工程施工的人员。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四级、三级、二级、一级)。采用模块化考核,分四个技能操作模块,即交换技能模块、光纤通信技能模块、数据通信技能模块、无线通信技能模块。其中交换技能模块的技能要求有:1.能够完成日常负责的维护工作,并按规定完成周期测试和定期检测;2.能够使用日常维护指令,能独立处理所维护设备及电路的一般障碍;3,能够掌握微机的一般操作;4.能够掌握所维护设备的基本性能;5.能够正确填写各种记录;6.能够了解现有局间信令方式;7,掌握交换设备工作原理;8.掌握测试仪表、工具和消防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根据此技能要求,需要的实践教学包括:1.程控交换工作原理掌握;2.程控设备的日常维护操作练习;3.程控设备的性能维护和故障处理;4.通信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5.办公软件的应用等等。

二、现行实践教学技能培训与新标准技能要求的差距分析

现行的通信技术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本身已经涵盖了交换技术、传输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电子电工基础、单片机控制理论、光电缆知识,另外的专业选修也包含了电信业务、营销等理论知识。可以说,电信部分的12个工种基本上都已经涉及,但每一部分都是浅触即止,过于强调理论性,对实践教学,特别是与刚才技能要求差距甚远。

以电信机务员的交换模块为例,专业支撑课程为《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专业基础课程含《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相关的实践部分有课内试验及课程实训。在实践教学中,围绕课程教学大纲展开,一般侧重对理论的理解和验证性实践,学术味浓重。如《程控交换技术与设备》的课程试验主要集中在对程控新业务的验证试验,对用户数据和局数据的的操作模拟,课程实训则再将试验部分进行一次整合操作。所有的实践教学实现了掌握交换设备工作原理,能够使用日常维护指令检查和修改常用数据。但是对于其余的程控岗位技能要求,如对局间信令的了解,日常维护操作流程,设备的性能维护和故障处理等都没有涉及。学生毕业后如果到达相关工作岗位,很大程度上仍不能马上胜任岗位技能工作。

据此,就要求对通话行业各工种基本职业要求、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内涵进行分解,以岗位能力职业要求为核心,重组实践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通信行业职业标准的技能要求相衔接,将其所需的理论知识融人理论教学课程,技能要求融人实践教学课程或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

三、构建新的教学实践体系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所以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在“适度、够用”的原则基础上,全面压缩专业理论教学课时,将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加大到50%及以上。

新的高等职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实验、实习和实训,是基于专业知识、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而设置的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三个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形式(见表一),同时也是相互关联和相通的,各自在实践教学中完成不同的任务。

仍以电信机务员的交换模块为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紧密围绕交换技能模块中的技能要求展开:

1.交换设备工作原理,程控设备的程控日常维护指令的使用操作练习,纳人交换课程的课内教学试验,通过理论教学和课内实践全面了解程控设备的基本性能。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通过实验,使学生对课程理论和知识点加深理解。技能操作是针对职业技能要求,进行的验证性实验。可以根据机务类交换模块的技能要求,开展交换设备的测试和维护实验,根据程控交换日常维护要求,进行局数据和用户数据的建立和修改实验等等。

2.模拟处理实际工作中程控设备及电路的一般障碍,了解程控交换局间信令方式,这部分内容可纳人独立的课程实训教学。实训教学是对学生包括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的训练,也包括职业岗位实践训练,是应用性实践教学。

单项能力包括如增加一条语音中继线,通过局间信令设置,使得物理线路与逻辑信令对应起来。或者通过模拟一般故障的排查、分析和处理。综合性技术主要是对学生整体知识灵活运用的训练。

3.综合性运用。在学生毕业前到教学培训基地或与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进行实作操作见习。让学生充分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及技巧。实习是专业教学阶段性的认识性实践教学,是理解专业知识,熟悉专业设备和基本掌握操作技能的必要实践环节,同时也使学生了解电信部分各工种技能要求标准。实习主要利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

4.加大专业基础课程的试验比例,将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学习在专业基础课程的试验实训中掌握。

根据新的实践教学思想,相关的考核模式也作相应的改进。学生的课程学分的获取不再以理论笔试为唯一的考核手段。围绕职业技能知识和能力,可以采取书面答卷、现场操作演练、工件制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专业技术革新论文及获得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等方式。

四、实践教学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1.专业技能证书的取得。与省通信管理局通信技能鉴定中心合作,将学院通信技术技能演练基地建成通信行业职业技能社会培训机构。在平时,理论课程为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实践教学围绕职业技能操作训练,再通过强化考证培训,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就能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证书的培训直接纳人教学进程中,而不是通过业余学习培训获取证书。使毕业生职业资格与学历、学位对应,避免教育和培训资源的重复浪费。

2.实践基地的建设。在还没有形成真正或者仿真的,按照职业技能培训标准要求的通信演练基地的时候,不足以使学生在职业技能鉴定之前获得与职业标准化训练相同的职业技能训练,可通过加大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投人,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改造现有通信演练基地,形成校内实训基地的真实或仿真职业环境。另外,走产学合作之路,扩大校外实训基地。可以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引人企业资金或者引进企业设备,共建符合企业真实职业环境的通信专业实训基地。

3.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确保与通信职业(工种)新标准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实现职业资格培训与学历教育的结合,不仅要求教师队伍专业理论水平高,而且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在教学培训中能对学生进行指导实践和职业技能训练。即必须具备“双师”素质。

加强现有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招聘和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与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生产商及电信建设施工单位等的联系,建立产学研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到基地学习、实践,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掌握通信专业技术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和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

第7篇:通信行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通信线路 线路施工 线路维护

一、通信线路的施工

通信线路是用于承担通信设备间数据、信号、语音等信息的传递。一般来说,通信线路的施工流程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其中包括报审、批复等阶段);接着进行施工准备;确定施工驻地,安排施工队伍;申请开工;路由复测;单盘检验及光、电缆的配盘;光、电缆的敷设、保护,连续、测试;最后收集以及整理竣工的资料,验收工程。

通信线路施工过程中,在保证基本流程的进行时,还需注意很多细节。在施工准备阶段时,要选择合适的施工班组,确保相关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这是线路施工进行的基本要素。同时施工所需的材料、器具、车辆等都需在准备阶段进行确认,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需要土建施工时,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申请施工许可。这是线路施工开始的必要经过,只有通过政府允许,线路的建设才合法合理,否则工程很难进行下去。

在施工过程中,要搞清地下线路的分布情况,在进行开挖动工。地下线路的分布有时很复杂,只有详细勘察,才能了解真实情况,为施工过程中的开挖工作,提供信息,避免麻烦,事故的发生。

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安全设施的检查必不可少,例如施工人员使用的安全帽、反光背心、警示筒、警示带等等设备。只有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才能确保施工工程的进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通信线路施工规范别提到,施工对需要更具切身的实际情况,以安全、稳固、便于施工、便于维护等综合准则进行工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工作,现场监理员以及管理员也应做好自己的工作,认真管理现场,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

二、通信线路的维护工作

通信线路的维护点较多,且还有分布面积广、流动性较强以及分散作业等特点。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通信线路的维护时,需加倍细心。下面,现将通信线路的维护工作分成以下两方面:

2.1通信线路施工现场的维护

在通信线路施工时,相关作业人员需要特别注意线路在施工与维护过程中会发生的事故的特点、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工程管理方还需对相关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意识教育以及专业素养培训。思考有效的安全技术,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定期开展事故预警教育活动,分析实际案例,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尽力减少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通常杂乱无章,因此现场维护人员还需特别注意设备的存放与保护。

2.2通信线路的日常维护

当通信线路发生障碍时,维护人员需要完成以下步骤:

首先第一时间了解障碍情况:事故发生的段落;事故发生类型(如是属于闪断还是正常中断?);发生障碍的基站是否掉站;是否会是电源等其他原因导致掉站。

及时而又适当的安排维修人员。在接到事故通知后,维护组组长需及时向组员传递信息,安排合适的维修人员。接受任务的维护人员应尽快检查障碍发生情况进行维修工作。组员之间需要积极配合,相互帮助。

维修人员在维修前应该迅速准备维修工具:如熔接机(电量是否充足);OTDR,常备为四条双头尾纤;珐琅盘(4个以上的尾纤连接器);便携电池;组合工具等等。另外,维修人员还要准备适当的相关线路维修资料,以便现场处理故障时需要。

准备好维修工具后,维修人员应快速到达中继段故障点所就近的基站,进行检查与测试。进行测试数据判断障碍点段落,查看备用光纤是否断裂,对照资料,推算障碍点位置等等工作。同时,在维修工作收尾阶段,也需要认真细心,不留下任何后患。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维护人员还需特别注意抢修器件的保养。在维护工作上,维护人员需要积极应对,需要对检查过的线路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结语

通信线路的施工与维护不仅是现代通信网络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还是通信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通信线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线路建O的质量,还需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而通信线路的维护在施工过程,日常生活以及紧急时刻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保证通信线路的施工及维护工作,通信工程才能加速建设,通信行业才能得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黄燕.关于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3):237-238.

[2]陆江鸿.如何加强通信工程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2,8.

第8篇:通信行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是通信电源高职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工学结合的实践内容,提出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及思路。工学结合把以课堂为主传授知识的教学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教高[2006]14号文件《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意见》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实践和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的新模式,集中体现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特色求发展、以教学质量为基础的高职教育特色。

通信电源是移动通信设施的“心脏”,对通信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通信事业发展,移动通信已进入千家万户。联通、移动等通信行业企业新增建设了大量基站,目前通信基站大量使用了小容量的开关电源、小容量的蓄电池以及小容量的UPS等设备,而电源系统的维护在安全保障、可靠性等方面的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与规范,一旦通信电源发生故障而停止供电,必将导致通信中断。因此各大通信运营商对通信电源越来越重视,对高技能、高质量、高素质的电源专业人才有迫切需求。通信电源专业培养的学生有很多毕业后从事基站代维的工作,但基站电源的维护是一个将所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既需要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然而,现实情况是,有些学生就业后一开始工作显得无所适从,上不了手,而很多通信运行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育与企业实际仍然脱节,学院专业教学的就业针对性不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较弱。由于学校不甚了解社会对职业岗位的要求,专业知识教学与日新月异的通信新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难于解决实训实施设备,缺乏职业技能培训手段,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尤其是职前教育中参与力度欠缺,校企结合紧密程度不足。因此,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内容

发展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多种形式的合作,逐步做到专业培养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和通信企业电源专业技术需求紧密衔接。这样既有利于实训教学和学生就业,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得到企业的反馈,促进办学、提高教育质量。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实践:

(一)因时制宜开展课堂教学,与时俱进设置专业课程

教材的编制和选用既要注重理论性,更要注重实践性的分析,每年都要坚持修订和充实教材内容,增添新的课程,提升专业教学内涵,使学生的专业知识更广。学院实训基地目前已配有空调实训室、电力实训室(包括高低配、开关电源、UPS、交流配电瓶、通信用蓄电池等)、监控实训室和油机实训室。教学内容方面新增加了基站电源维护、概预算、工程设计、专业英语、CAD等课程以及交流电等电工专业课程,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有的放矢开展项目式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的开发工程,了解市场信息及掌握专业发展动态,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加强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和更新实训基地设备设施

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与通信行业企业相配套,随着通信电源技术发展而不断更新,保持设施和设备的先进性,不断改善学校实训实习的环境。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就像置身与企业工作现场,使整个教学过程完全贴近企业生产第一线,贴近社会实际。加强学生通信电源基本技能训练,传输设备相关技能训练,交换、软交换设备相关技能训练,基站、天馈设备相关技能训练,宽带、数据设备相关技能训练,相关仪表仪器测量专业技能训练。通过各种基本技能的实训,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以适应今后社会通信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着力提高教师素质

专业教师不但要在专业知识更新和理论上不断进修充电,而且学院还要利用寒、暑假安排专业课教师到通信企业以普通员工身份顶岗实习,每年不少于一个半月,通过教师实习,与企业加深接触,体验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对我们学生的培养及适岗培训课程设置有深刻的体会。同时,安排教师参加各种新技术培训,了解和掌握通信领域前沿科技发展脉搏,了解企业所需,收集各种案例,用于教学。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

遵循以学生就业、服务信息产业的宗旨,学院与有关企业紧密合作,建设通信职业技能鉴定站、通信行业企业通信电源培训基地,同时积极推动各大运营商在院校电源培训基地的组建。建立和健全师资库,聘请通信行业专家和企业生产技术骨干来院授课,使通信电源教学更贴近实际。学院每年利用暑假组织和安排通信电源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实习,从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还邀请浙江卧龙灯塔电源有限公司工程师讲授蓄电池活化方面的内容,学生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五)推进“任务驱动”教学法,推广案例教学

鼓励学生自发组建项目小组,根据各项目小组的特长,承接相应的项目设计、施工、在指导老师的辅助下,完成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带着来源于企业的“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和熟练的方法,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同时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电力机务员高级工考试和电工证考试,获得各种技能。加强对校外实习学生的走访,深入企业调研,合理分析培养目标岗位群体和要求。教学方法主要有:

1.工学交替教学法 及时开发与企业同步的实训实践项目,创造真实的企业环境和工作情境,通过移动等通信运营商,建立通信电源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合作伙伴等措施,使得通信电源课程更加完善,设备更新速度与企业同步,企业锻炼机会增多。

2.案例教学法 在社会越来越重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利用行业背景收集大量真实企业案例,经过课程组教师精心设计,开设案例讨论课,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的理解,有利于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结合和转化。

3.体验式教学法 利用行业背景和校企之间的良好合作,在大量的企业培训课程中使其与学校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熏陶、获得一线一手培训内容,同时让企业员工更多了解学生,增强社会影响力。

4.互动式教学法 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和讨论。教师和学生通过实训实习获得的感受和体会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达成共识,共同提高。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师所采取的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具体形式可以有所不同。

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工学结合的教学设计不同于以往一般的课堂授课——实验室实验——企业实习模式,是高职教育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思路。新教学模式强调四性:即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增强学校和企业的伙伴合作性。以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切入点,联合企业专家遴选出本课程所对应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结合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条件,以学生认知和技能的获取为依据进行。在综合机务员技能鉴定大纲的指导下,通过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创造虚拟的企业环境和工作情境,灵活施行“校内——校外——校内——校外”的教学方式,结合企业实时动态,形成立体化教学内容。建立校外通信能源实训基地,提高实验实训课比例,设备更新与企业同步,学生到企业锻炼机会增多,增加实践经验、加强实践和理论的反复验证。开发实验实践项目,培养特色鲜明的学生。通过完善电源实训中心功能,包含系统维护功能,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工程施工等实践功能,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感知能力,提升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好解决了通信电源专业培养生员紧贴社会和企业需求,对社会、企业、学院、学生是多赢的教学改革成果。

通信电源专业是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1958年建校之初创办的专业,是学院乃至全国的重点基础专业。学院2004年升格为高职院校以后,通信电源专业成为学院首批重点专业之一。学院除了每年向社会输送通信电源高职学生90人左右,还承担大量的浙江省移动、电信等各大通信运营商及代维公司电力机务人员的培训、鉴定、竞赛等任务。近年来,学院紧贴社会和企业需求,围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创造了真实的企业情境,设计全面的实践项目,把以课堂为主传授知识的教学环境与直接获得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双赢、互利基础上为通信企业搭建培训平台。基地为学校提供了科研项目、签“订单”培养学生,提供教学实习等,学校为基地提供培训业务,开展科研,输送优秀毕业生等,以此促使教学、科研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由于企业培训与日常教学有机融合,推行体验式的企业案例教学,开设案例讨论课,感受企业文化,加深课程理解,有利于理论经验向实际经验的转化。

(三)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采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学习目的性、能动性,进一步培养其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及早自我规划职业生涯,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锤炼、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最终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近三年来,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完善的教学实践环境大大促进了课程的建设。其中,通信电源课程荣获浙江省“精品课程”,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认可度大幅提升,通信电源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真正实现了学生、社会、学校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教高.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意见[Z],2006.

第9篇:通信行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移动通信;教学改革;实践改革

1.引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产业、和市场的蓬勃发展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与工程实际结合越来越紧密,由其是随着4G的到来,与时俱进的实施移动通信内容的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融合,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2.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基于前人的成果以及自身的实践经验,从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出发来讨论移动通信课程的改革。目前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如:1)当前移动通信课程大多数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都非常零散,且学习的很多内容都已过时且脱离实际,不能及时的适应市场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吸收先进的技术;2)很多教师是刚毕业的学生(研究生、博士),且没有工程经验,在实际的移动通信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掌握的知识及实践能力和实际工程应用之间有较大差距的问题。研究如何缩小这种差距,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3)教学方法落后。目前,许多院校的移动通信课程采用“多媒体+板书”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由于上课人数多,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不能及时了解每名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另一方面会导致学生不思考、不主动学习,成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观能动性根本无法发挥;4)实验内容脱离实际。移动通信通常采用模块化的实验箱来完成,一般都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比如:信道编码与解码、直接序列扩频通实验等。这些实验内容很难组合和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实验,仅仅能验证一些以前在理论课学习过的知识,而且与现实的手机用户、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等元索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差别较大。很多信号处理过程都被集成在模块中,学生无法观察移动通信网络中信号的传输和处理过程,理论和实际无法结合,做完实验后学生对于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还是缺乏感性认识。

3.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3.1 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

移动通信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基本原理,包括移动信道、数字调制技术、抗衰落技术和组网技术;二是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包括GSM和CDMA移动通信系统;三是移动通信中的各类新技术,包括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和OFDM等。另外,移动通信技术更新速度快,目前2G的手机用户仍占大多数,3G的手机用户已经突破4亿,而4G的TD-LTE牌照已经发放,目前用户突破1000万,未来几年2G、3G与4G将是互为补充、长期并存的状态。不断增多的教学内容和有限的学时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为解决这一矛盾,在教学中采取以社会需求为原则优化教学内容。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特别是3G和4G系统的应用,未来几年内通信行业人才需求会更加旺盛,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移动增值软件开发、移动通信工程类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课程内容需要删除过时的内容,减少理论部分,增加3G、4G移动通信系统内容重新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能适应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3.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部分,为了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每节课都充满期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案例教学法

在对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应尽可能找出具体的案例,因为结合案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尽可能把所涉及的各种器件、设备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能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

(2)多媒体教学法

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整合文字、声音、图像、FLASH动画、视频等网络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生动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3)专题讲座

在移动通信的教学中,可以将一些内容根据课时的情况分成几个专题,如移动通信的概述、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等等。并插入案例讲解(包含乡村、城市),案例分析及网络优化综合专题。每个专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授课:教师先给学生讲解问题产生的背景,向学生引出问题,然后讲解其基本原理,阐述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最后,教师就该专题进行总结。

(4)专业报告

请专业人士做报告,企业或者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士对移动通信系统有更深刻的认识,以此可以从不同角度讲述移动通信系统的理论和应用。但这种方式还存在着诸如专业人士的选择,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题选择以及课时等问题。

(5)讨论式教学法

可采取讨论的形式,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

(6)课外自主学习

由于学时有限,移动通信课程的很多内容无法在课堂上深人展开,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学习。例如,为学生介绍一些比较大的通信行业论坛,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最新的一些资讯。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3 实践教学改革

(1)实验环节

目前实验是采用实验箱或软件仿真的形式,以前主要做一些验证性实验,因为实验仪器、步骤和方法的选择基本固定,实验内容与实验设备与真实的工程实践相差较远,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这部分的课时量我们会相对的减少,增加了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加强课程、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设计一些综合性实验先将“高频电子技术”、“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三门课程的实验课程打通,以训练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掌握了通信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原理,为课程和毕业设计做铺垫。

(2)实践环节

1)以南京润众的移动通信设备为平台,进行相应的实训和实验项目的研究开发。设置一些相应的课程设计或者让学生以现有的设备做毕业设计,以此来锻炼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2)与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按照学生的认知习惯,首先到企业认识移动通信系统;其次在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最后学生查阅有关技术资料,完成一个移动通信系统的配置方案,在基站实验中,要求学生认识基站基本机构,了解基站安装一般要求;认识室内同轴避雷器与馈线的连接;认识天线、馈线的基本结构与连接方式;认识天线、馈线系统的工程安装。

3.4 考核改革

以往评价学生课程学习的好坏通常是期末考试。然而一次考试决定学生成绩是不够准确的。应当改变单一的期末评定方式,使其变为:(期末考试成绩)+(平时作业)+(论文或参与讨论主讲者)+(实践)的评判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与教学过程相匹配,而且也比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不是只追求一次成绩的高低。

3.5 重视就业指导

在课程运行过程中不定期的安排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以对通信行业及相关企业有充分了解,同时对移动通信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就业情况有了解,让学生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做什么,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通过以上教学改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为培养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学生,教师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移动通信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就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与学生成绩评定等几个方面做出了一些改革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通信10级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达90%以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也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就业竞争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将该课程建设成通信专业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蒲秀娟,韩庆文.移动通信实验课程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5):77-79.

[2]章坚武.移动通信(第四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