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校园创业范文

大学生校园创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校园创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校园创业

第1篇:大学生校园创业范文

关键词:团队组建 项目转化 市场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32

1 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不足

第一,创业团队组建处于自发状态,组合不科学。

在系内举办的创业大赛中,创业团队基本上都来自同一个专业甚至一个班;在承办的校级创业大赛中,跨专业、跨系组队参赛的自发性报名几乎没有,成员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这种情况下的团队组合使得创业计划书中在对项目的整体运营的描述不全面,而在团队成员自身熟悉的领域上占的篇幅过重。例如在电子工程系参加齐鲁大学生第二届、第三届创业大赛的团队中,队员的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产品营销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但都是技术类专业,导致项目的阐述偏重于技术环节,对项目实施的其他方面缺乏说明。

第二,项目选择上感性多于理性,思维过于狭隘,专业知识与技术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通过对参赛项目的分析发现,服务类项目较多,像“时尚糕点坊”、“大学生自助饰品店”、“酷龙艺术团队”、“90休闲吧”等主要集中在手工制作、特色专柜等小型的休闲娱乐项目,这类项目都是一些“小本经营”,门槛较低,确实适合在创业初期选择,只是不少的参赛项目的目标消费群定位仍然是大学生,说明参赛者还是缺乏社会阅历与社会实践,还不能脱离自己熟悉的校园环境去选择项目,对市场经济的感知度不够。选择创业项目时,应该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入手,若是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优势,围绕专业知识进行项目转化,更突出了项目的专业性。

从2010年起,电子系社会实践部与创新协会合作,参加齐鲁大学生创业大赛的项目均以电子系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为基础,进行市场调查,项目分析;立足于专业知识,拓展思路,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也为校园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载体和平台。

第三,缺乏市场调查,对竞争对手分析不充分。

只有在充分的进行客户调查和竞争者调查后,才能进行市场机会的量化,做好市场目标和战略。在参加校内创业计划大赛的项目中,只有少数几个项目附上了市场预测和调查数据。大部分的计划书中没有明确替代产品和竞争对手,没有分析竞争对手,没有体现出自身的优势和缺陷,可见计划书中对项目的选择是带着主观随意性的。

第四,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创业计划书不完善。

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许多参赛者仅凭自己的灵感和想法参赛,不知道如何撰写创业计划书,对项目前期的市场调查缺乏深入、论证不严密,对市场预期把握不够科学、准确,对项目计划构想不够细化,对队伍的管理制度设计上明显经验不足,在财务分析上过于主观随意,总体上来说项目缺乏成熟度和可实施性。

2 完善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建议

第一,培养学生市场意识,引导学生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商机。

有了清晰的市场需求和准确的目标顾客群,才有创业机会。有了创意,需要通过市场调查,才能充分地分析竞争对手和替代产品,找到自身的优势,划出竞争空间,寻找合作伙伴,弥补自身的缺陷。通过市场调查,量化市场机会,确定营销目标,制定销售价格。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充分的客户调查和竞争对象的调查,获得足够的信息数据,例如客户数量及其愿意支付的价格等,在此基础上有效地预测市场并制定营销计划。

第二,组建知识结构完善的创业团队是提高执行力的关键。

创业团队要以项目为载体来组合创业小组的成员,要打破成员班级、专业及系的界限,使创业团队内部知识结构完善。团队成员要做好专业技术、管理、财务、营销等的合理分工。团队成员要有学习不止的习惯及快速学习的能力,在现在社会中,技术与商业模式更新极快,要不断地保持学习状态,快速地掌握它,利用它。创业是辛苦的,完成一份完善的创业计划的任务也是繁重的,创业队员要真诚友善地对待他人,才能在共同努力的过程感到愉快,才能高效地开展工作。

第三,在项目实施上强调盈利模式的设计与论证。

盈利是生存的根本,项目必须经过盈利模式的论证才可以实施。盈利模式的设计是创业计划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盈利模式设计中要包括销售价格、预测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需要的现金流量等,或者通过详细的财务报表来说明项目资产负载、营业收入、利润分配,通过报表论证盈利的能力。

第四,创业计划大赛的改革。比如在赛制安排上,可以降低比赛参与门槛,方便学生参与,扩大影响面;在比赛内容上,可以把创业需要的内容细化分割,如技术应用设计、服务理念创新、市场推广新意、广告创意等,最后整合完整的创业计划比赛。另外,组建相应的专家评审团,给出专业指导。通过上述的改革,构建完善的大赛平台,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更好的发挥大赛在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上的积极作用。

第五,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国家有关政策及相关法律知识,像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大学生村官创业优惠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政治觉悟。

第2篇:大学生校园创业范文

从学校的层面来讲,学校的核心任务就是教育,其中包含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德育。将校园咖啡厅放手交给学生社团来实战经营,配以相应的出品、营销方面的指导老师,可以将三种教育融合在一起,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强调素质教育,通过指引,再由素质教育升华体现人的品德素质。这才是大学教育最应该做的事。

创建校园咖啡厅不仅仅是为了开一家咖啡厅赚钱,或者提升学生的技能,更重要的目的是要以咖啡厅为平台,推广咖啡、餐饮文化,其背后的产业价值是学生更需要去学习和体会的。具体的做法,就是要通过开设各种与之相关的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等文化活动,让咖啡逐渐走入大家的生活,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根据咖啡行业创业人才所需的各项职业能力,可将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全方位专业技能+经营策略+营销技能。需指导学生开展市场调研,通过分析调研数据,弄清在本校开咖啡厅的可行性及所需面对的问题,要因地制宜、创新性地设计出各种对应方案。要教会学生在创业大潮中不随波逐流,紧扣实际情况,善于寻找“市场空白”,能够不断创造新颖的“话题”以保持咖啡厅的“新鲜度”。核心目标是要在校园咖啡厅经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多数学校的咖啡厅采用的是对外承包的形式,这样就错失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好机会。也有部分学校采取与企业合作的形式,下面就以广州某大学的咖啡厅为例进行分析:该校出资建设硬件,其他事宜由企业负责,包括技能培训、设备和货源的提供等。咖啡厅的经营范围包括产品和培训活动。产品有:现制的咖啡、西点以及企业经营的食品、食材等。培训活动则是面向社会的亲子类休闲餐饮DIY,有咖啡拉花、饼干烘焙等多种课程,活动多安排在周末和寒暑假。

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能减少资金投入,经营初期在外力的协助下能迅速让项目上马,但学校在经营过程中难于监管学生的学习收获,很多情况是学生最终只成为了普通打工者,难于接触到咖啡厅经营的核心,更不用说将自己的创业想法付诸实践。关键还是要配备校内教师长期进行技能和经营方面的指导,以增强学生实训的目标性。

我国高校内绝大部分师生平时较少接触咖啡,但对于新开业的咖啡厅还是会有较浓厚的兴趣,此种兴趣是短时的尝鲜,要想能长久地吸引顾客,应积极主动地培养市场,让目标消费群体更多地了解咖啡文化并将其内化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调查还显示,顾客对免费的餐饮知识讲座和培训有强烈的兴趣,可通过此途径宣传咖啡文化。因为大部分人平时较少喝咖啡,所以相对于醇苦的黑咖啡,更乐于接受奶香浓厚,甜味适中的意式咖啡,尤为中意样式美观的意式拉花品种;除咖啡外,顾客还希望能吃到更为丰富的食物,如甜点和小零食等。

未来咖啡行业的发展将走向多元化、个性化。有准确目标客群定位的各类小众咖啡厅将取代大品牌连锁咖啡店成为主流,此类咖啡厅的特点是小而精,老板往往就是生产者,且一人身兼数职。咖啡厅除经营咖啡外,还兼售茶、酒、西餐、西点等。

根据以上分析,可尝试如下经营方案:

(1)为推广西式餐饮文化、培育市场,可通过微信平台以提前预约的形式,定期开设相关的知识讲座和品鉴会。如在红酒品鉴会上,我们会推出几款经典的红酒和西餐,并邀请国际三级侍酒师前来讲解红酒品鉴和餐酒搭配的基础知识。

(2)成为创意人才与投资者之间的桥梁。与相关机构合作,挂牌成立校园创客空间,固定活动时间,为每次活动提供主题策划和相应的服务。

经营策略:

(1)在咖啡吧内兼销售店内食品的原材料(如咖啡豆、牛排、酸奶粉等)。为降低经营风险,可考虑场地寄卖的形式,即不直接进货售卖,而是免费提供货架给供应商展售,店员负责销售并从中赚取提成。

(2)成立“格子铺”。在咖啡吧内摆设两个立柜,柜子分割为很多带玻璃门的小格子,我校学生可免费租用格子寄卖自己的物品,可由咖啡吧员工代销(赚取少量提成),也可自己来咖啡吧内销售。此举既能为咖啡吧吸引客流,拉动酒水饮品的消费,又能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小型创业的平台。

(3)寒暑假期间,面向从化地区开设亲子类的餐饮DIY休闲培训活动。具体可设咖啡拉花、花式饮品、茶艺、饼干和蛋糕烘焙、手工冰激凌制作等多种课程。

定价策略:

(1)价格策略:为提高创业者的高品质服务意识,同时兼顾学生的消费能力,咖啡吧的各类产品采取“量少而精”的出品,以此保障中低段的价格水平,适当保留少量高价产品。也可推出优惠套餐,将份量大、成本低的食物与少量高档食品搭配,既能保证出品水平又能吃饱,同时兼顾了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承受能力。

学生是初次创业,为降低经营风险,在初期不宜每日做太多的品种,但为丰富专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可制定更利于成本控制的“固定套餐”销售方案。即设计五个单人套餐,每日只推出两套。每天的单点品种均出自当日套餐内容。

宣传策略:

(1)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校学生的餐饮消费意识仍普遍处于初级水平,即以吃饱为主要前提,很少关注到餐饮文化、餐饮礼仪在未来职场社交的重要性,或者无从了解。为了培育市场,我们计划定期免费开设与餐饮相关的社交礼仪知识讲座(如“红酒品鉴”、“你所不知道的宴客礼仪”等),以吸引学生消费群体光顾,初定每半月举办一次,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形成系列化。也可在周末开设短期的实践培训课程,我校学生仅需在店内购买原材料即可参加培训。课程可通过微信平台报名,根据项目操作条件,一次容纳5-10人培训。

【参考文献】

[1]王保江 .创新创业导航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6 .

第3篇:大学生校园创业范文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hot spot of higher edu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education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phase, analyzes both relationship,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enterprise aim of education and university spirit, university education goals, presented by the national interest as the highest value of conduction, university spirit, the core concep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oral and to come to ensure the education quality.

关键词: 创业教育;大学生;校园文化;促进

Key words: enterprise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s;campus culture;promo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60-02

0 引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在传统价值与市场伦理、民族道德与外来观念同时作用下,大学生个体处于多元价值之中,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追求实用主义、理想追求荒芜、传统美德弱化等并不鲜见,导致人文关怀在学生群体中贬值,其创新与批判精神失去了价值归依,令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1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作为继承和弘扬有中国优秀文化的主阵地,现代大学对于我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先进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有着重要的功能与地位。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既吸收着社会文化的精髓,同时又是推动社会文化前进与发展的重要“内核”和杠杆。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由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与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文化系统,是大学长期以来所积累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具有先导性、创新性的特点。”[1]而“大学精神”则是其最高表现。所谓大学精神是指一所大学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拥有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该大学感召力、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是学校办学历史的文化积淀与价值追求,是“能激发师生积极性,增强学校活力的群体意志”,“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动力”,“从本质上讲,它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2]大学精神的形成,同学校的独特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特色密切相关,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渗透性。校园文化既体现了高校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又充分发挥其内在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并能有效促进教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三大基本职能的完成,故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声誉;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这是办好大学的根本性问题。儒家经典《大学》中的“大学”概念包含了四种意义:成人终生教育、“大人”教育、大学校、大学问。其根本则指向“大学问”,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通过教育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培养健全的人格(“明明德”);通过教育达到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以改良社会风气(“新民”);通过教育使整个社会达到古之谓“至善”的理想境界,也即教育的终极目标(“止于至善”)。

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要求为依据,培养大学生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强化创业创新意识,开发、提高其创业知识、能力和精神品质,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择业理念,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形成一定的创业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大学生的成才。而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优势条件。校园文化对创业素养的提升具有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的功能,具有耳濡目染、点滴渗透的效果。把创业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对学生思想行为可以产生持久而深入的影响,并能有效地诱发受教育者的某些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

2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2.1 以“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淳化师生道德

创业教育是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人的创造价值观,是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对传统的适应性、守成性、专业性教育的改造、延伸和提升,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整合,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或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然而,部分大学生片面地认为,既然市场经济为发展个性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就应当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要设计自我,突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甚至错误地认为市场经济是以追求金钱为目的的,创业的价值就在于不择手段地获取金钱,获得的金钱越多,实现的自我价值就越大。某些大学生则认为,创业的目标是“个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美满”,因此过分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而轻视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创业价值取向呈现出重个体价值轻社会奉献的不良倾向。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凸显文化自觉精神,尽可能消除市场经济使人“物化”的危险;必须进一步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维护学生合法权益。而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与高尚的师德风范是一种无形但十分有效的教育力量,因此,以“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观为导向,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将有益于广大学生形成“为国求学”、“为国成才”的共识,增强学习动力,自觉将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统一起来。

2.2 弘扬大学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原则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更多的大学面临着双重困境:一方面,短暂的建校历史并未形成真正有特色的精神;另一方面,学校面临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资金短缺与人才流失的双重矛盾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师生不再守望人类的精神家园,不再持有高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良知。

一所大学能否称得上一流的学府,在于它有无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一所大学具备多少独特的魅力,在于它有多少让人铭记于心的校园故事与梦想;一所大学的品位如何,在于它塑造人格、凝聚人心、感召人情的大学精神之“厚”与“薄”。要摒弃单纯把人当作自然人、经济人或社会人的偏见,要以彻底解放人、全面发展人为目的,使人的主体精神真正确立,成为具有独立健康人格、自由意志和主人翁地位并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和潜质、实现其个体价值的高素质的人。大学精神所含纳的创造性、先进性、独立性、民主性、开放性等特质,将最终体现并实现于它的教育性上。

“立德树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与构建和谐校园之真谛所在。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创造性人格”的培养,高校的创业教育应侧重于“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上。我们应该以“能力为中心”的新型人才评价观代替以“知识为中心”的评价观;以“人的全面发展”评价观代替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观。

2.3 坚守大学核心理念,保证创业教育品质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少数学生很容易急功近利,忽略自身思想品质的培养,只求一份地位荣耀、平安稳妥的工作,而不考虑所应承担的社会义务。针对这样的问题,高校应在创业教育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应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具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具有广泛关怀的责任心;具备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具备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具备为理想奋斗的实践能力。

作为一种心理资源和精神动力,校园文化是高校珍贵的无形资产。大学自成一体、独具一格的品质正在于坚守了公正、宽容、创新、奉献、追求等等核心理念。放眼世界,众多一流大学都是在精神领域有所坚守与维护,才硕果频出、独树一帜。哈佛大学倡导“以柏拉图为友,以亚理斯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耶鲁大学则信守“以书建校,以书立言,以书传世”的传统、斯坦福大学“一切指向前方”的创新求异精神、牛津大学的理想主义和博大宽容之胸怀、柏林大学独立自由之思想……“大学是最高的学府:这不仅仅因为在教育制度上,它达到了最高的一个阶段;尤其因为在人类运用他的真善美的探求上,在以这探求所获来谋文化和社会的向上发展上,它代表了人们的最高努力。”[3]

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个人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是整个社会自由发展的前提。”“没有大多数个体的道德自觉,没有他们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就难以为社会有序运行提供道德上的保证,更不可能有社会道德的进步。”[4]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兼具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等特征,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也是学校与社会互动、教与学相长、自然与人文共融的整体效应,将有利于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首创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培养团队合作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所需的专业技术、社会交往、管理技能,这不仅在创业起步阶段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2]王强,杨洪义.大学精神及其建构[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2期,2005年3月.

第4篇:大学生校园创业范文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就业难的原因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国土面积有限,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部分难以就业的大学生。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99万,而就业市场资源有限,因此出现了大学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且这个现象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家教育部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因此,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现状并不容乐观。在我看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除了上述所说的求职人数众多而提供职位有限的市场供需不乐观外,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大学生的自我求职心态

大多数大学生的心态都是抱着想要一份高薪、稳定和感兴趣的工作,很多大学生都拥有一种优越感,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这种优越感更为强烈。但是,持有这种优越感的学生大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大学本科生人数众多,而在这之上还有为数不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比起他们,在学术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作为一名本科生都不占优势。并且,大学本科生年龄大都在21~23岁之间,属于初入社会,在社会阅历和经验方面,也没有太大优势。若是人人都抱着一种过高的要求去求职,势必会导致求职成功的几率大大下降,从而成为待业青年。因此,大学生在自我求职时,应抱有一种平常心态,根据自身实际能力来选择求职岗位和待遇要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根据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求职要求。

2大学教育资源对毕业生求职支持的缺乏

一些大学已经根据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的现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其中一些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导航站。但是,很多高校虽然设立了就业指导课程和创业导航站,但效果不太理想。首先是学生学习的氛围不够,其次是学校对相应课程的安排不尽合理,再次是有些教师的授课内容作用力不够,不重视授课的效果,最后是一些创业导航站并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创业资讯和平台,有些学生到毕业都不知道学校里有这样一个平台和机构。因此,也不能很好实现创业导航站设立的价值。

3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要求过高

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工作和社会的经验都是有限的,而很多提供职位的企业却要求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一点,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是有些苛刻的。企业在这方面,只注重了企业自身的近期经期效益,而没有重视企业的文化和未来发展。试想,如果企业不提供就职机会,大学毕业生又从哪里来积累工作经验呢?一个拥有良好文化的企业,也应该是愿意同职工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而不是一味利用职工的劳动价值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方向———自主创业

限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了自主创业,以此来解决待业问题。由此也为大学毕业生开拓了一个就业新方向。

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解决自我就业问题的同时,还可以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就业职位。自主创业除了有解决大学生自己就业问题的优势,在我看来,还有这样一些优势:

1强化了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

要自主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自主创业,强化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上立足,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得以立足。同时,自主创业强化了大学生对事物的敏锐度。想要创业成功,必须对市场具有较高的敏锐度,能够了解市场动态,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根据需求做出调整,推出产品和服务,好的产品和服务是能引领市场发展方向的。自主创业也强化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一个企业要发展和成功会经历坎坷和风险。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市场本就是个极具风险之地。这就注定了一个企业需要应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风险,因此,想要创业成功,就必须做好应对困难和风险的准备,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2自主创业加剧了市场竞争

大学生自主创业,势必加剧相关业务市场的市场竞争,因为提品和服务的商家多了,需求者或者说消费者就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作为一个消费者,都是更愿意也更多地去选择质量和服务更好的。因此,在商家之间,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就要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大学生思想活跃,更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创造出更多具有意义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产品多元化发展,丰富现有市场。带动新的消费热点以及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所以,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

三大学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作用

1大学教育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

创业精神并不尽是天生就具有的,很多时候是在后天的教育中得来的。大学,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所选择的专业知识,还有对社会的认识。因此,大学教育对学生认识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大学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创业能力。好的大学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好的创业能力培养平台。学校通过授课讲述创业理论和创业经验,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和经验之谈化作实际体会和自身的经验,以此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大学教育在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

2大学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服务和创业平台

大学利用其本身的声誉和学生资源优势,可以同某些企业合作,在校园内就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创业平台,利用成功企业的企业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提供服务,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有创业的体验。同时,让合作企业的成功企业家为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信息服务和咨询,也使大学生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创业信息平台。获得学校的支持,将会使得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大大提高,更好地解决自主创业问题。

四学校如何对大学毕业生创业进行支持

1开设创业课程,指导学生创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门应得到学校和学生高度重视的课程,尤其是在就业难的现状下,这门课程对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应在课堂和校园制造良好的就业、创业学习氛围;其次,提供良好的教师资源,聘请具有丰富求职经验者和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们进行授课,因为最真实的信息才能让学生对创业有最真实的感知。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创业想法及实施步骤,根据其想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也能解决一些学生们对创业的疑惑和问题,为毕业后的创业提供有效的咨询和帮助。

2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创业品质的培养

个性的发展和创业品质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共生关系。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很好教育的情况下,他的创业品质也会得到相应地发展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就是要求学生要具有创新的精神,去尝试和开拓不同的就业方式和道路,也是具有了创新精神,也才会有好的创业的想法和计划。大学生创业与其他社会人士创业的不同点也在于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来发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提高创业激情和动力,对学生创业的成功具有极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3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锻炼和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在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导航站,走同企业合作的道路。利用大学的学术和学生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利用企业优势资源为自己学生的创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有进入企业工作和体验企业文化的机会,可以更多地去实地和直观地了解关于创业的东西,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别人的经验之谈化作实际,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创业技能,为毕业后的真正创业或者继续创业提供更大的成功动力。并且为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创业导航站应及时收集到当地的相关优惠政策,使大学生能够了解自己能够享受的优惠,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取更多的便利。

总之,由于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大学毕业生求职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解决就业问题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除去自身应具备的内部主观条件,还要有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支持的外部客观条件。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精神、能力的培养,也将此付诸实践,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这势必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个就业新方向能够更有序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石纯.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3]胡桃,沈丽.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13(2).

第5篇:大学生校园创业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生 创业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01-01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已成为新形势下的重大社会问题,而学生自主创业被认为是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开展学生的创业教育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和加强学院建设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的特点

1.1 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更突出“应用”

理论性人才是指富有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探索精神的人才,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于发现科学、社会、人类以及企业、政府、个人的规律、知识并进行理论创新。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

1.2 本科应用型人才是中高级层次的人才

应用型人才主要包括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的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强调扎实,在满足完成特定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尽量保持知识体系的完整,不强调基础知识的来源,但强调专业知识的来源并从中体验出基础知识在解决专业问题时的应用方法、途径和规律,强调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指导性,重点在于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而应用型专科人才的知识体系强调实用,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不强调基础知识的来源并从中体验出创新知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不强调知识的普适性,强调知识的指导性和定性性,不强调专业知识的来源,强调在实际工作中的知识,他们的工作重点在于操作技能,缺少对理论和实际间的转化和研究。落实到两者的工作出口,可以发现应用型本科人才主要面对的是某个职业群和行业,而专科应用型人才主要对应岗位或职业。所以,应用本科人才就可以划归到中高级层次。

1.3 本科应用型人才是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人才的能力结构包括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知识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这说明,在你掌握有相关的职业技能的要求的同时,能对他进行很好的运用,并且,必须具备一定的纯熟的技术技能,可以灵活地通过知识,将其很好地应用在技术开发,科研工作,和相关创新方面。另外,素质的培养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要求专业素养和非专业素养都有一定的把握,包括:责任心、意志品质、身体条件,心理素质等,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更,实践需求已经改变,倾向对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强调的,尔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会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学科本位课程体系,要突出教学中有强调这个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这样,我们就更加强调大学科式的基础理论教学,有着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另外,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样是适合现展的。这些专业技术的培训,既促进了发展,又突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

也就是说,强调本科基础性之上的教育内容,重点在于应用。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更加需要这样的条件,去适应现在的就业形势。

2 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2.1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师资力量建设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都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我们要着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技术以及他们的创业能力,能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是关键,因为如果要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就必须只有不断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想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就要很好的利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条件,去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或与兄弟院校合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创业专题论坛,使教师首先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然后就更好地带领教师学习创新创业和技能知识以及相关理论,能够在教授学生时创业知识做到高效,能够有的放矢,有效地创业教育以及增强创新的有效性。

2.2 构建优秀的创业氛围,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的丰富开展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是以社会实践为纽带的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经常举行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设计大赛,市场营销活动等。大量开展这类活动,将够很好地将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设计大赛和课堂教学课外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令到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并且科技创新活动、创业设计大赛,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构建和综合性的能力和综合的知识结构。在校园文化中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如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力营造创业光荣的氛围,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其创业的奋斗历程,从而鼓励学生去创业。

2.3 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现在,相当多的高校因为想要鼓励大学生创业,就建立了很多制度,例如,奖金―― “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奖学金”,又例如其他物质性的奖励,我们要对有积极参与创业,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给与支持和帮助,对他们给以精神和物质奖励,从而鼓励他们,也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所以,完善和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就相当关键。我们只有完善机制,才能海纳百川,才能令到更多人投入进来,关注创业。另外,将校园风貌积极文明的一面打造出来,从而使得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更加促进他们本身的素质陪育,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创新技能。

综述,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各种创业活动的开展,和创业教育基地的建设以及制度上的完善,这些措施如果能很好地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技能的话,今后无疑对他们是一个很好的发展,使他们不用迫于就业的压力,而且自身的价值也能充分实现。另外,基于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创业意识、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还有,创业教育中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的注重是关键,学生的主动的创业观念就会潜移默化地形成,鼓励学生将自动创业,先考虑创业而不是就业,结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

第6篇:大学生校园创业范文

【关键词】现状分析;措施和方法;创业

引言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它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人才的培养,需要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这也要求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的方法进行变革和优化,使得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相适应,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就是行之有效的一个措施。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今,高职院校的招生力度加大,经济发展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使得高等教育的普及范围逐渐扩大,就业压力也随之加大。创业教育在学生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受教育水平较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应当承担起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责任。应在思想上提高对就业的认识,不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就业,处于被动地位,应树立就业的观念,积极通过创业的方式来实现自身价值,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同时,也需要国家推行相关的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给予一定的鼓励,使大学生更愿意进行创业。但从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多数大学生不愿选择自主创业,通过创业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比例不足毕业生总数量的百分之一。但在部分发达国家,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能达到总人数的百分之二十甚至更多。通过这一现状可以看出,创业教育的完善势在必行。我国对于创业方面的教育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整体水平偏低。没能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使得创业教育无法切实发挥其作用。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更需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培养,来应对挑战。通过创业教育的方式扩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措施

(一)合理安排理论课程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尚未形成教育体系,这就要求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工作中,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对创业知识进行讲授,注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根据时代的发展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另外,高职院校应在学生入学阶段就开设相关课程,同时,需要对相关教材进行研究和谁家,政府有关的教育部门需要对教材的开发等提供相应的鼓励政策,教材的编撰也需要符合时代的特点,知识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将创业教育列入课程教学中,就需要高职院校对教学方法和管理等进行研究和完善,可以采取设定学分的方式进行创业教育课程学习效果的考核方式。创业教育课程有其独特性,且具有较强的实践作用。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使得企业经营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中。企业文化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等理念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等等方面。第二,促进校企一体化的构建,发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结合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创业教育的内容进行调整,使人才的培养符合社会的客观需要,使大学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高职院校不但需要对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培养,还需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社会道德标准约束自身行为。这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也是一种挑战。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建立相关的教育体系,形成企业和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是以教育为目的和责任的,它具有良好的学习文化。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包含企业的精神和道德标准等多个方面,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各有侧重点却又息息相关,具有互通性。通过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在创业教育中的引入,使得学生树立更好的价值观念,促进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大学生群体由于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在创业中具备一定的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应将创业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中,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创业有一定的难度,它也对创业者的个人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也需要高职元修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来推动创业教育的实施。

(三)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在创业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力量,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创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等,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交稿的职业素养。在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中,有研究者之处,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本身对创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对创业的认识,相关的知识储备不足,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等,这些因素都会对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产生影响,使得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受到阻碍。对于教师本身,不但要求专业知识过硬,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还要求对专业知识进行扩展和延伸,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举办相关讲座,访谈等形式,加深教师对创业知识和企业发展的了解,提高教学水平。另外可以通过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教师外出学习。部分教师在入职前有企业就业的经历,或者创业的经验,可以在教师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结束语

根据以上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表明,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创业教育应该作为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引起高职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随着大学生群体人数的增加,开展创业教育成为了客观的需要,这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现状也给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高职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教育模式进行不断改革,选择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注重对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从多个方面提高教育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创业教育工作,为社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世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科学体系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12,(02):100-102.

[2]张进.关于高等院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0,(12):110-111.

第7篇:大学生校园创业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90后” 创业教育 创业能力

[作者简介]王甜甜(1982- ),女,浙江东阳人,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学生管理。(浙江 义乌 32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金华社科联项目“基于创业背景的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特点及创业能力培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yb14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1989年,“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主持召开,创业教育的概念出现在了会议报告中,此报告要求创业能力具有和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教育相同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2002年4月,教育部召开了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特别强调要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此后创业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2008年开始,第一批“90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的主体。目前,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在校生数目已超千万,为受高等教育人数的一半。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相比更加严峻,竞争也更加激烈。为了缓解毕业生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在高职院校开设创业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依托义乌当地市场,设立了创业教育、国际教育和创意教育三大特色教育,为义乌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起到了重大作用。该校的创业学院下设敦煌班、ebay班和电子商务班,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了实践的平台。通过学生自身的创业活动,他们一年可以创收2500多万元,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可以自理,并且有的在校生收入达百万。在创业教育开展的热潮下,作为高职院校的“90后”大学生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把握其心理发展的特点,培养其创业能力,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创业背景下“90后”大学生特点

1.个性独立,缺乏创业意识。不管是在高职院校,还是普通本科院校,“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相比于“70后”“80后”,他们拥有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及更多长辈的关爱,因此他们也更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90后”的大学生往往更注重满足自我利益和价值,缺少团队合作精神,较少考虑其他需求和利益。此外,也正由于“90后”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及时代变迁的大环境下,政治和社会环境都相对安定,家庭条件也有一定的保障,因此父母亲以及他们本人都更倾向于传统的就业方式而非充满挑战和变数的创业活动。

2.有创业想法,缺乏创业行动。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规模的扩招,而这也给广大的“90后”的年轻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就业压力增大。2011年,650万左右的大学生毕业,开始寻找工作,与此同时,往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再加上初高中毕业生和军队退伍军人,总共有2400多万人急需找到工作机会,但是全国大概只有1200万的就业岗位,大约一半人无法找到工作,这样的压力在以后会逐年增加。高职院校也正是在如此残酷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开始探索学生的就业解决方法,而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创业应该是比较理想的一种解决方法。“90后”的高职大学生也意识到就业市场的严峻,想加入创业大潮,想证明自己,但是因为缺乏创业氛围,同时又担心资金不够,找不到货源或者因创业不成功被其他同学嘲笑等问题影响了他们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3.富有激情,缺乏创业规划。“90后”的大学生成长于高速发展和变革的社会大背景下,相比于“70后”“80后”,他们有更加便利的条件去接触新鲜事物,他们喜欢新鲜和有个性的东西,在私人物品和习惯上突出个人特色。此外,由于网络技术的普及,“90后”英语专业大学生更加易于获取和接受新鲜事物并勇于尝试。当前国家和各高校对于创业的优惠政策,媒体大篇幅的宣传报导以及现实生活中譬如比尔盖茨、张朝阳等创业成功人士的影响,他们幻想着光明的前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投入创业大军中。富有激情的“90后”大学生自以为自己拥有较高的学历,并且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比社会上一些人有着更为敏锐的商业嗅觉,他们有着一股激情和闯劲,但是他们缺乏对创业行动的规划。很大一部分“90后”大学生抱着试一试、闯一闯的态度开始创业,而并未仔细思考自己应该如何找准定位,如何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开始创业后应该怎样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创业事业等具体问题,理想主义较重。

4.思维活跃,缺乏创业信念。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90后”的大学生能够接触到多元化的信息。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条件也使“90后”的大学生的思想也比“70后”“80后”的思想得到更大程度地解放,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和新鲜感,每天他们都面临和接受着新的技术,新的思想和新的理念,并且他们通过互联网接触和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和知识,并且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传达给他人。在创业上,凭借着他们活跃的思维,“90后”大学生不仅涉足国内客户,还积极拓展国外客户。他们积极地开动脑筋,想出各种办法拓展客户,拓宽业务渠道,并且在创业中求新求变,但是由于“90后”英语专业大学生他们是“幸福的一代”,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是的他们较少承受挫折和压力,所以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弱,承受压力的能力明显不足,偶尔的创业失败或是创业不顺就会给他们的心里留下阴影,从而情绪低落甚至放弃创业。

二、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1.培养“90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思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它集中表现在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创业素质的组成部分。“90后”的大学生在男女比例上失衡,并且获得奖学金的女生人数远远多于男生人数,而且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对女生的要求是毕业后找份安稳的工作或者是继续深造,对需要付出辛苦努力的创业基本不予支持,也不提倡。很多“90后”的大学生认为只有那些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或者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才会进行创业,因此,通常来说,“90后”的大学生基本上缺少创业引导,以致在大学期间并未树立创业意识。而创业意识却是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并培养“90后”大学生的良好创业意识,使他们勇于踏上创业之路。

2.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从2002年教育部开展“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到现如今仅过去十年,而且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近两年来就业形势紧张才逐渐开展创业教育,因此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条件不成熟,创业指导老师未不配备,一切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这样的情形下,“90后”的大学生所开展的创业活动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这都大大影响了“90后”大学生的创业兴趣。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应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引导,从面到点、从浅到深逐步对学生开展和加强创业教育。此外,可以开设专门的创业班和创业课程,在管理和教学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与弹性管理,形成“90后”大学生的创业氛围。另外,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也是学校对“90后”大学生创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可以逐步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创业知识和课堂授课能力,并有强烈责任心的师资队伍,也可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教学和讲座,切实加强创业教育。

3.提高“90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90后”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并且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接受能力。他们能够迅速地发现市场上崛起的新鲜事物和热门事物,能够及时得知市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创业敏锐度。并且“90后”大学生精力旺盛,有较强的自信心,思维活跃。但同时也正是由于大学生年纪轻,他们缺乏足够的创业经验,不能准确对市场进行定位,而且“90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综合素质较弱,所以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90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首先,通过专业的创业课程培养其创新能力。创业指导老师以及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情境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其掌握创新的方法。其次,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90后”的大学生可以深入市场、企业以及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调查,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创新能力。最后,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形式的创业比赛。通过参加比赛,可以增强学生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能通过比赛积累更多的经验甚至资本,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创业能力。

4.引导“90后”大学生确立创业目标。“90后”大学生是充满激情,有活力的一代,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进入大学时他们迈向成功之路的重要一步,但这只是起点,他们需要有更长远的发展。因此,他们会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模糊的定位,但是由于“90后”大学生的创业目标定位会受到身边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创业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忽略本身的优势,动机比较复杂,功利性也更强,从而缺乏长远的创业规划,不知道创业的目标在哪里。鉴于此,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首先要了解党和国家以及学校给予创业学生的优惠政策,走好创业的第一步。其次,在了解政策的前提下,端正自己的创业动机,积累必要的资金、经验和技术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为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再次,对自己的创业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不要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要勇敢面对创业道路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失败。最后,多参加实践活动,找到创业的切入点,不断提升自己,为自己的创业确定正确的目标。

创业教育在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十分的迅速。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创业能力,在教学上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也是符合时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90 后”的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具有较强的创业潜能,因此我们需要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让那些想通过创业闯出自己一番天地的学生能够坚定地踏上创业之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把握住“9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创业特点,转变我们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做好“90后”大学生的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1]黄璐.对高职学生创业态度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9).

[2]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90 年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第8篇:大学生校园创业范文

一、当前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情况

高校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教学内容,支持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且在此过程中做好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真正需求,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经过课程教学和日常实践调研发现,多数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还比较淡薄,对创新创业活动缺乏足够的兴趣,没有创业的激情和梦想。有的学生虽然对创业感兴趣,但是真正付出行动、开展创业实操活动的很少。

有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创新能力不足,思想比较狭隘,考虑问题不全面,不深刻,方法缺乏新意和突破,总是用之前的套路或参考别人的想法,没有足够的创新点。创业活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很多学生凭着自己的一时热情而创业,没有毅力和勇气,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往往不能坚持到底,有的创业团队出现团队不和谐甚至创业失败的情况。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和学生接触最多,也最了解学生,其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贯彻落实学生的实践教育、就业指导教育非常重要,同样,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中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多,任务重,责任重大,包括: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学生的安全稳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做好贫困生的关心、资助,做好大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等。这样一来,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对辅导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辅导员应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内容,做到与时俱进,同时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更好地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指导和服务,将清晰的指导思想、先进的方法教给学生。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在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培训中的学习情况,阐述辅导员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

今年暑期,我和一百多名高校教师一起参加了安徽省双创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学习内容丰富,受益颇多。

一是学员分组有特色,沟通交流有效果。本次培训108名学员共分为10组学习,而且同一院校的人员全部打乱,分在不同的组别,我所在组为第五组共9名教师,全体组员互相帮助,沟通交流效果非常好,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分享,一起努力,建立了M内交流微信群,建立了学生情谊,也方便之后的联系。

二是全体成员共进步,激励比拼争冠军。主办方本次组织的培训非常用心,建立QQ和微信群组,将各项信息全部在群内通知交流分享,并成立了学习班的班委会为学员服务。集中培训时间是有限的,但是交流学习是持久的,创新创业是持久的。在培训过程中,主讲人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学员的学习热情,比如,统一学员服装,以加减分的形式开展10组比拼,以各种方式调节气氛等,我所在的第五组以最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冠军。

三是培训内容很丰富,学员学习出成绩。整个授课过程内容精彩纷呈,我学到了以下几点:创业理念――创业,不仅是实现就业,还能实现对人生的追求和自身价值,创新与创业是分不开的,创业要有激情有梦想,应鼓励大学生青年创业;创业知识――要全身投入学习中,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鼓励带动学生学习,学习创业需要的条件,寻找创业规律,进行创业模拟,避免在创业过程中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创业梦想插上有力的翅膀;创业授课及指导学生创业的技巧和本领――在此次课程中,每组选派一名学员进行模拟授课,学以致用,现场教师进行打分并给予点评,帮助大家进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在比拼中,团队合作非常重要,加强与校内外教师的沟通交流,形成合力,为学校的教育尽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辅导员在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方法

睿智创新始于心,激情创业践于行。作为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力量,辅导员要找准定位,科学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为先导,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加强学生的指导服务和强化实践锻炼,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在工作中做到以下五点。

二、运用角色理论分析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意义

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团体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及与之相联系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角色都代表着一套行为及行为期望。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辅导员不仅仅承担着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他们被期待能够将对学生发展各方面的指导融入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希望学生得到深入、有针对性的成长指导。同时,对于辅导员本身而言,他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素质,以完成所承担的教育任务。

三、角色理论下高校辅导员教师角色定位的必然

1.从教师的属性看辅导员教师角色的必然

角色可以被定义为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即表现为社会客观期望和自我主观能力的结合体。分析教师的社会客观期望和自我主观能力,我们可以找到辅导员的教师角色定位的契合点。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辅导员与学生的成长成才(成才是否可以不要)密切相关,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人、学习成才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辅导者、学生权益的保护人,是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纽带。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学生不断提升思想素质,促使学生精神成长,同时,还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就业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具体指导,使学生健康成长、奋发成才。

辅导即辅助而引导,使之向上,辅导员是影响人一生的职业。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在知识上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道德来弥补,但是如果在道德素质上出了问题便无药可救。因此,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辅导员和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一线教师都是育人的职业,需要有机的融合。辅导员试图在学生的学业和道德素质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在教书和育人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从教师的属性上来看,辅导员应该属于教师。

2.辅导员作为教师角色存在的特殊之处

目前,对辅导员教师身份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辅导员并没有进行知识的传授,简单地说就是,辅导员没有教学工作;二是辅导员的工作多是学生事务管理,没有必要占用教师编制。由此,我们需要澄清两个问题,即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及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区别。

首先,在知识的传授上,专业教师主要承担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主要在第一课堂完成教学任务,解决书本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课堂时间内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内涵。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只凭借第一课堂的讲授并不能使学生全面接受和理解。教学主渠道的深化还需要第二课堂的辅助,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需要把校园和社会连接起来,把课上和课下等同起来,不仅要教会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辅导员凭借着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优势,成为第二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实施各类、各种形式的学习、讨论、实践活动,通过团体辅导或者个别指导,传授社会知识、实践知识等,将第二课堂作为教学的主战场。

四、运用角色理论指导高校辅导员适应教师角色

角色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对个人即角色扮演者来说,角色是连接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纽带,能够说明处于相同地位不同个体的行为的统一性。运用角色理论分析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该从辅导员的外在规定性和主体性两方面,为其尽快融入角色提供一些共性的建议以供学习和借鉴。

1.制订辅导员的角色规范

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是法规、制度、纪律、道德、习俗等各种社会规范的具体内容的有机组合体。除明确法规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的一般性规定以外,在完善工作职能、明确工作要求,建立科学的责任规范建设评价机制,制订专门的角色规范,使每一个辅导员能够清楚自己的位置来完成工作任务,承担责任,尽快适应角色。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职业角色规范,才能深刻地思考自己的职业角色权利、责任,形成一个清晰、稳定、清晰的职业角色意识。高等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积极营造有利于高校辅导员健康成长的氛围和机制,通过严格准入制度,加强职业培训等制度规范。

2.通过角色扮演深化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感

在美国大学,每个年级,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都配有一名或数名专职辅导员,英文叫COUNSELOR。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和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除文化课以外的其他问题,如思想、生活、情感等。实践表明,在明确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辅导员通过角色扮演,逐渐领悟社会、高校、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角色期待。而辅导员角色认同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的性质、作用、任务和价值,并在情感与态度上接受这一角色的过程。

3.做好角色规划,促进辅导员的角色发展

从职业角色角度看,角色规划是指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是一个质量互变过程。辅导员有了^别于专业课教师的独立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职责和任职条件,有了特定的职业资质、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也应该有自己特定的职业角色发展模式。

职业化的辅导员角色发展要求从事该职业的人员有一个长期的职业发展方向和规划。从规划上说,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有两个维度,一是纵向的发展空间;二是横向的发展方向。这两个维度的集合方向应该是专家型的辅导员。从规划方面认为辅导员的职业角色是可行的,辅导员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建立自己的职业目标,使个人与组织有效结合,使辅导员和学校双方的需要得到满足,彼此受益。

参考文献:

[1]宋超英,曹孟勤.社会学原理[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84。

[2]丁水木,张绪山.社会角色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80.

第9篇:大学生校园创业范文

一、在校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近年来,中国进入了“创业者”时代,整个社会处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环境之中。伴随着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号召以及地方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鼓励,全国各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

(二)创业教育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实力比较雄厚的综合性大学已经开设了较为完整的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大部分的普通高校也相应开展了一些比较零散的创业支持性课程和相关培训。所以,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正迅速提高在校大学生对创业实践的认知度,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三)“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模式已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互联网具有传播信息迅速、交易成本低、回收利润快等特点,在校大学生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业实践已成为一种潮流。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基本呈逐年上升。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达到749万左右,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据数据表明,包括本科毕业生和高职专院校毕业生在内的中国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1年1.6%,2012年2%,2013年2.3%,2014年2.9%。本科毕业生在创业动机一栏中选择“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的比例始终占据第一位,在40%以上,其中2011年46%,2012年51%,2013年46%,2014年48%。

(二)大学生创业倾向性

大学生自主创业方向与本身学习专业相关性不强,受互联网影响,多做电子商务专业,其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网店、微商、服务、餐饮、零售等行业。

(三)高校创业教育缺乏实践。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陆续都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进行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在教学过程中依旧以创业教育理论为主,缺乏创业实践的指导,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四)创业资金不足,成功率较低。

我国大学生创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投资国内对大学生创业投资机制不是很完善,真正靠政府或者银行贷款启动的创业者又只占很小的比例, 所以融资问题依旧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难,而这也相应使得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偏低。

三、成功创业案例分析

(一)DH 青年旅舍

DH 青年旅舍项目创业团队由三位热爱自助旅游和校园文化的背包客组成。DH 寓意 Dream Hostel,代表 DH 青年旅舍是创办人的梦想旅舍,也是广大青年旅游者梦开始的地方。DH 青年旅舍的战略目标是把 DH 青年旅舍打造成为全国性连锁青年旅舍。

DH青年旅舍选址在北亭村一栋3层高的闲置旧楼,旅舍将一楼作为接待处、自助厨房等公共区间,二楼三楼为客房,共有10间4人床位房,10间6人床位房,共100个床位。三楼天台花园可作讲座、生日聚会等活动场所出租。旅舍通过线上网络营销和不定期举办免费的自助游知识讲座等方式提高旅舍知名度,并采用扁平化组织结构,高效精炼,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首年 60%的入住率和 60%的出租率,总收入99.702万元。

(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创业孵化园

黄河水院学生创业孵化园现已经初步具备仿真或者全真的环境,在此孵化园中,已经产生了很多成功的创业项目,其是高校创业教育成功的典范。

影像之旅创业团队是由黄河水院多媒体专业、会计专业热爱摄影摄像的学生组成的,其经营范围基本包括电子相片、纪念册、摄影、DIY 个性图文物品制作、打印复印等,年营业额近万元。影像之旅已经成为黄河水院创业孵化园的创业之星和品牌团队。

黄河水院网络电子商城,该创业项目是团队基于高职学生巨大的消费群体、以电子商务网站作为平台,服务学生生活。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网络购物、二手交易、旅游、兼职信息服务、物流配送、学习和娱乐论坛等。

(三)尚艺文化纪念品工作室

尚艺文化纪念品工作室是安徽财经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成功创业项目。工作室的创始人对安徽财经大学的校园文化纪念品市场进行分析时,发现自己所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得到普遍认可,结合校园文化与专业特长成立了尚艺文化旅游纪念品工作室。

尚艺文化纪念品工作室的主营产品,一是各类富有特色和创意的校园文化纪念品,接受各类个性化定制,如印有校徽的文化衫、自主设计的民俗纪念品等;二是安徽财经大学的师生艺术作品,包括中国画、书法作品等;三是创意饰品及礼品的设计与制作,包括礼品设计与制作、回收物品的加工设计与制作。

四、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发展方向

(一)青年主题旅舍

青年主题旅舍将以我校教师公寓出租房作为客房资源,租用其中两层闲置空房,将其改造装修.主题旅舍以我校在校大学生、来承德自助旅游和参加各种考试的大学生为目标市场。旅舍以校企合作形式成立,由合作的酒店配备1位全职店长,招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作为旅舍的运营管理团队,负责旅舍的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客房管理等全方面的工作,对外销售主题客房。学生将旅舍打造为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品牌,并成为本专业学生的实训基地。

(二)影像工作室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单独设立门市部,通过各种筹资渠道获得项目资金,购买相应办公设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以及创业教育的指导后,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主经营工作室,主要经营业务为旅行摄影、旅行摄像、图文制作、相片冲洗、DIY 个性图文物品制作、打印复印等。

(三)旅游纪念品创意与设计工作室

承德作为著名旅游城市,汇集了承德各地具有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成立纪念品工作室,对承德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进行深度挖掘,并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对相关旅游纪念品进行改造和创新,也可与我校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创造出我校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纪念品,为广大师生、校友等留下一份特殊的礼物。

(四)成立校内生产性旅行社实体

为充分发挥校企双方优势,为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创新、就业拓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和空间,旅游管理专业与泰和国旅进行合作,在我院独立成立的泰阳假期旅行社是我们旅游管理专业较为成功的一个创业项目。同时,此项目也是我们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高端旅游人才孵化基地,这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创业龙头,在此基础上,旅游管理专业将会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将会形成系列人才孵化基地。

(五)大学生旅游产品营销机构

由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自主结组创业,成立大学生旅游产品营销机构。该机构在创业初期主要与承德地区的景区进行合作,为大学城学生提供旅游咨询、出售门票、包车等旅游相关服务,在创业中后期,营销机构会扩大产品业务范围与市场营销范围,将整个河北省及河北省周边省市的景区及大学生市场作为营销机构的发展范围。

(六)创立大学生承德自助旅游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