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二地理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教师现状分析
其中新老师负责初一地理,专业知识扎实,工作热情很足,和学生年龄差距小可以更有效的交流,但是,工作经验不足,对课标和教材不熟悉,对于知识点的把握不足,对学生不熟悉,课堂掌控能力有限。
负责初二的曲丽凤老师,最近三年一直从事初二地理会考教学,相对而言对课标、会考和教材很熟悉,也基本能够预估出学生的基本情况,可以迅速的展开教学。但是,课堂不够生动有趣,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调动不充分。基本与新老师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 学生现状分析
本届学生共三个班,每班接近50名学生,数量相比以前较多。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一地理,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根据批阅初一期末考试卷子的情况和开学两个周的了解,多数学生对地理兴趣不大,感觉地理很难,同时也欠缺基本的地理常识,对出初一知识遗忘较多,地理思维较差。同时,本届学生多才多艺,音体美特长生非常多,而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有部分较好,但更多处于中游水平,甚至个别是较差。
针对此情况,结合初二知识点,在开学一个月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并强化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由背地理转向思考地理,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着重强调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音体美的特长生中地理基础较差的,争取全体B率过57%,特长生中除去个别成绩差的,争取都能达到B,D严格控制在10%以内,特长生不留D。
3. 教研配档安排
根据史地政教研组的安排,按时积极参加集体教研活动,积极参与听评课,学习各家之所长。
地理组内共同研讨课标,让地理课表真正指导教学。每周共同研讨一节课,包括教研组的听课,和智慧教育平台的优秀课程资源,研讨学习共同进步,每周都能有收获有进步。
4. 教学进度安排
周数
时间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备注
完成情况
1
9.3-9.7
1.1.1
1.1.2
1.1.3
2
9.10-9.14
1.2
1.3
1探究
3
9.17-9.21
2.1.1
2.1.2
复习
4
9.25-9.30
拓展
5
10.1-10.5
十一
6
10.8-10.12
2.2.1
2.2.2
2.2.3
月考
7
10.15-10.19
2.2.4
2.3.12
2.3.2
8
10.22-10.26
2.3.3
2.4
2探究
9
10.29-11.2
3.1
3.2
3.3 3探究
10
11.5-11.9
4.1.1
4.1.2
4.2.1
11
11.12-11.16
4.2.1
期中考试
12
11.19-11.23
4.3.1
4.3.2 4探究
总结上册
13
11.16-11.30
5
6.1
6.2.1
14
12.3-12.7
6.2.2
6.3.1
6.3.2
15
12.10-12.14
6.4
7.1
7.2.1
月考
16
12.17-12.21
7.2.1
7.3.
7.4.1
17
12.24-12.28
7.4.2
8.1
8.2
18
12.31-1.4
9.1
9.2
10
元旦
19
1.7-1.11
复习周
20
1.14-1.18
复习周
21
1.21-1.25
考试周
说明:1.每节课前五到十分钟是对上节课的检测,背诵知识以默写的形式进行,理解知识做《伴你学》精选的题目。当堂或者课后及时反馈结果,让孩子也做到地理学习效果的心中有数。
2. 每章有检测,题目参考网络及辅导书精心选择,题目选择有梯度,综合考查学生的近阶段的地理学习。考试时间自行安排。
3. 精心设计导学案,需要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每上完一个班级及时调整,要有修改完善和课后反思。
关键词:问题探究;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地图载体;地理思维;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234-02
笔者近三年均跨年段教学,需要引导初一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地理双基强化,促地理思维养成。每年为迎考初二毕业升学考试,春暖花开时就开始紧锣密鼓进入复习阶段。多数学生后知后觉,不紧不慢地蹉跎两月,然后发现自身进步不尽如人意。这几年的中考经验告诉我们曾经的题海战术已然被时间所不允许,收效甚微。题海战术,不适合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浪费时间;对于学习薄弱的学生,她如果没有系统地复习,根本就是隔靴搔痒,进步有限。中考考查着眼点是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升。我们的突破点钻研地理考试说明和课标要求,如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有效辅差补强。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把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了"主干"知识,注重了"双基"的问题探究
1.1 抓住主干知识是会考复习的关键。纵观笔者所在县市近几年的中考毕业升学考试试卷,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试卷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试卷对基础知识并不是简单的、直接考查,而是将试题信息与知识资源结合,完成试题的作答要求。或读图作答,考查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或分析题干知识,归纳提炼题目所要求的知识点。试题也不再是考查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或是再现基础知识,而是考查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为此我反思,如果能突出"主干"知识,就能让学生有的放矢,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框架。
1.2 课堂上通过情景设置,问题探究,激励学生思考地理问题,从而锻炼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对于抽象知识,以模型、模式图教学,辅助以问题,识记与运用相结合。以地球地图知识为例,问题探究要点如下:
A经纬网:经纬线的基本知识;经纬度判读;高中低纬度判断;地球五带的划分;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等
B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意义;重点是公转示意图的运用
C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部位;判读海拨和计算相对高度;判断地坡度陡缓,选择登山或攀岩;判断方向;根据比例尺,计算两地实际距离。
D世界气候的复习,突出气候分布图的阅读,引导学生宏观地了解世界气候区域,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考查气候类型直方图的内容,要求学生懂得量化分析图表的信息,以文字的形式加以归纳,内化气候特征及异同点。
对于识记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复习工作,温故而知新,构建思维模式,重视能力培养。将主干知识以问题情境的方式构建,通过问题,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思考,不仅强化学生的印象,更能锻炼地理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的欲望。
2.图表系统知识的问题探究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精选地图,乃至设计地图进行教学,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二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学习中国地理相对比较容易。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应重点在教法上以面向中游学生的“双基”和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落后生有进步。争取通本学期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地理,会学地理”,并且会应用地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四、教学目标 认识领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认识领域
能力目标:
1. 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3. 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思路。
4.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的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德育目标: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增强对祖国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感。
2.正确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理解和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3.进一步树立协调人地关系的观点、地区差异的观点、因地制宜的观点、
地区发展潜力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进一步学会运用这些科学观点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4.正确对待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进一步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5.进一步感受、体验和欣赏地理环境中的和谐美,进一步增加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体会人地关系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学习和实践中进一步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与同学相互尊重,团结协作,提高自主性,培养创新精神。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能力再上新台阶。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7、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分析
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8、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初二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地理教学计划详情如下: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继续任教初二地理,根据上学期教学成绩和教学实际分析:
(1)每个班会学中国地理,会用地图,有一定的分析理解力,对地理有一定的兴趣的学生达到了三分之一多。
(2)每个班学习地理能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分析问题阅读地图还需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不能独立选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的占比例的也能达到三分之一多。
(3)地理基础知识差,基本概念不清,根本不会看地图、不会学地理,完全靠死记硬背取得一点成绩的占不足四分之一。
二、本册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教材为中国地理下册,第七章中国的农业第八章中国的工业第九章中国的交通第十章中国的商业和旅游业属于中国地理总论,是在上册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之后逐章讲述的。第十一章中国的区域地理从区域性和综合性的观点,着重指出每个区域的地理特征,选择每个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主要问题加以论述,最后一章中国在世界上是在学生学完了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以后从总的方面认识中国的国情,并从政治、经济的历史发展变化中,认识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我们的奋斗目标和肩负的责任。
三、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
1、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任务,进一步使学生获得地理基础知识,学会地理基本技能。
2、向学生传授中国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继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进行辨证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地区差异、因地制宜与发展潜力,人地协调发展等科学地理观点教育。
3、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种植业的南北差异、我国农业的发展、铁路干线、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分布、旅游资源、区域地理的北方和南方地区是重点。工业的分布及原因、铁路干线的分布、区域地理是难点。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当前,地理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新阶段,我们第四册的教材这学期也做了很大的调整。按照全面实现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1)从教学目标上,课堂教学设计注意强调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在教学内容上讲授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以突出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作为主线。
(3)在教学过程上,做到整体优化:
A、注意创设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特别注意重视地理图像的作用,让学生围绕图像充分进行观察想象和思维,即开展以“表象--想象-联想”为主要形式的形象思维,从而达到理解、巩固与应用。
B、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将不同教学方式融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同时注意让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C、在教学手段上,恰当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从“板书、板图、板画”到现代的投影、录像、多媒体计算机,发挥它们在优化教学过程的综合效益。
D、教学过程中,注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E、注重实践教学,组织模拟旅游比赛,选择旅游路线,并介绍沿途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风土人情等。
初二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 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年级是经1年半学习,年级整体情况较好,生活、学习基本上能按部就班,任教年级约120名学生,有三个班级,基本形成了有序课堂,为有效教学事先存在了基础。个别学生有时不能形成班级焦点,必须进行较多的组织教学。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初中地理整学期的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两大部分。
复习基础知识,必须以书本为主,将书本看透,图看懂,达到重点知识理解记忆。只要基础知识能理解掌握,通过活动题检验理解的程度。如果活动题能顺利解决,那基础知识也就基本掌握,灵活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就已经具备。
四、教学目标:
初一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是本学期的复习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最难,学生普遍掌握较差。转入复习时,这部分应作重点讲解复习。经过初一的学习,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已有所提高,复习时再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就应该容易些。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个时机全面系统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给学生一个整体知识的框架,让学生理清思路。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的难度比第一章少降低一些。复习时可以多以实际生活作为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尤其是第二、三节气温、降水时空分布的变化。
这两章内容都应以读图理解作为突破,其他章节可以点清重点,让学生理解记忆。
总之,复习要紧扣教材,有效运用地图,精选练习加以训练巩固。 初一地理难点,重点很多。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还不过关,所以复习的方式应以夯牢重点基础知识记忆,抓住读图理解掌握为主。
下册区域地理以课本图为重点抓住关键,做到图文结合,掌握基础培养能力。
总之,复习要紧扣教材,有效运用插图,精选练习加以训练巩固
初二重点章节有:
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
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下册区域地理以课本图为重点抓住关键,做到图文结合,掌握基础培养能力。
总之,复习要紧扣教材,有效运用地图图,精选练习加以训练巩固
五、 教学措施与计划
地理复习时间短、内容多要让90%以上的同学取得较好的成绩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考试要点,作到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安排复习,在全面分析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基础上,特制定二阶段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3月22日――5月21日)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严格扣紧考试大纲规定的范围,以《学习手册》中概括的知识体系为线索,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本,特别是课本中大小标题(黑体字)的内容,它们概括性强,重点突出。课本中的“活动”、插图图表,重要的阅读材料(如:之“最”)也不能疏忽。做到正确把握地理概念,正确掌握读图、填图、绘图等基本技能。只有掌握熟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试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第二阶段:(5月22日――6月13日)梳理体系,讲练结合。
课本的基本知识点的熟悉掌握是必须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这个环节,还是不够的。因为,考试不是简单的对课本知识的重复再现。其中,解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中考中能否考出比较理想成绩的一个关键所在。针对地理考试题的特点(“无图不成题”是地理中考试卷的重要特点)。我们这阶段安排了以下两个环节:
1、梳理体系环节。章与章之间、节与节之间的界限,以地图为中心,整合相关地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体系化。以帮助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地理思维能力),也便于学生专题掌握知识,并在中考中答题过滤组织使用知识点。
2、讲练结合环节。主要分各种题型的讲练(读图、填图、绘图训练,材料分析题训练, 开放性题目训练),各种专题的讲练(精选部分中考试题,组成几套专题练习)。通过讲练,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切入点、方法,规范表达的方法,分析地图的方法及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同时布置量小而精的作业(对练习要精选,注意练习的基础性、代表性、典型性,以基础题为主,适当综合、适当提高。坚决舍弃“繁、难、偏、旧",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发现不足和漏洞,及时调整教学,补缺补漏。
通过这个环节的复习,学生们基本做到课本知识点熟悉,应考方法掌握。那么学生们参加中考应该说,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强化训练,冲刺中考。通过模拟题实战的强化训练 [精选几套中考模拟试题进行近似实战的强化训练(做到限时、限量、优质),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解题技巧,最终以百倍的信心冲刺中考
初二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四
经过一个愉快寒假的休整,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为了保证在新学期里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先做好如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是在学生经历一个学年的地理方面知识的学习进入了初二阶段,学生在初一阶段的学习中,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技能。在课堂上能进行有序的教学,但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平时投入少,未能及时做好复习,课堂内精力不集中。有的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不太强,所以本学期要按照班级实际情况,并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果。
二、教材分析
学习中国地理知识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以及填写简单地图和图表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的地理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正确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懂得协同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
三、本学期教学目的
本学期是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的地理差异,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了解省级区域、省内区域和跨省区域的位置、自然特征及经济的发展状况。
四、提高措施
1、在一年级现有的基础知识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实际,在课后的反思中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取长补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在课堂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在相应地理材料、图片中独立获取地理知识。在平时月考之前,把学习的基础知识要掌握好,并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个别学生加以指导,使他们更快进步。
2、做好不同学生的提高工作。本学期要对中学生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地理能力,如读图和用图的能力。对于他们不正确的学习方法给予改进,在课堂上要注意他们的听课状态检验学习效果。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人数较多,所以更要加强听课效率,适当完成基本任务。就是掌握本节基础知识和在图上读懂必要的内容,就是从简单的知识学起,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多给他们一些鼓励,还要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结合中国地理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根据我们国情、乡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保观的教育。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
五、继续渗透
1、通过本学期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进一步学会运用科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
3、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和影响他人,并以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
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中国的人口、民族特点及分布。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 、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湖的概况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
六、自我提高
本学期继续加强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及时圈点重要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理论水平,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听取其他老师的教学过程,并从中吸取适合学生的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利用剩余时间学习有关的教学书刊《地理教学参考》、《地理辞点》等,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活跃、充实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师德
1、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社会公德,为人师表。
2、以诚相待,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帮助和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3、在个人修养方面,衣着简单,得体,言谈举止文明,对学生不用侮辱性语言以防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八、教学亮点
好习惯的养成:首先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品行端正,要有一个好的道德基础。其次是针对本学科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读图用图习惯,这也是我参加教研探讨并用相关地图来获取相应的地理信息。还有,通过电视媒体获取最新地理信息的习惯等等。
总之,开学初制定了教学教学工作计划,那么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就要按照它去做。在应用的过程中适合的留下来,不适合的进行调整,以利于教育教学工作。
初二地理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五
八年级下学期面临着会考,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计划如下:
一、面临的情况和任务
(一)、基本学情分析
由于学校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今年的八年级八个班341名学生,自七年级以来一直坚持系统的、正规的地理教学,没有因为是小科而受冷落。因此,大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深入的认识,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具有了用人地关系的观点看待地理问题的“地里头脑”。从过来情况看,学生比较稳定,课堂纪律、课间纪律、师生关系都比较好,为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具体到每个班,都有2、3名后进生(不单是地理学科,各科成绩都不理想)。通过家长座谈会和与学生本人私下里沟通了解,这些学生厌学情绪太严重,迫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上,一摸书本就头痛,他们学习成绩差主要是态度问题,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有的受社会上一些青年影响,认为不如早打工早赚钱好。
(二)、教学用时与教学内容
这几年地理会考时间是在五月下旬。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依旧。所以,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工作只有15周的时间。地理教学内容除了八年级地理下册和《天津地理》,还要复习七年级地理上下册和八年级地理上册。
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教学进度,才能充分准备地理会考。由于在上学期就做了充分准备,渗透拓展了部分下册的知识内容,因此本学期地理教学进度加快,是切实可行的。在期中考试到来时(第十周)完成中国地理下册的教学,用一周半完成《天津地理》教学,用三周时间依据课标要求进行有重点的复习。
(三)、提出的目标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读图能力、运用资料能力和联系实际能力;对于课标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必须要求学生背下来;对于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不要求背诵但必须理解。结合过来几年的地理会考成绩,提出本年度的地理会考目标:合格率达到98%;良好率达到85%;必须达到一个确保,即确保“有望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达到良好。
二、把握教学和复习重点
(一)八年级地理下册:
1.我国地理四大分区的依据及各自特征,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首都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的地理教学;
3.西双版纳支柱产业――旅游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4.结合珠江三角洲说明地理环境和区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西部大开发――新疆
注:长江沿江地带在上学期学习长江和我国工业时已经做了渗透;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上学期学习黄河时已经做了渗透。
(二)天津地理:
1.评价天津的地理位置;
2.天津的海陆变迁――三道贝壳堤;
3.海河水系的特点、问题和解决措施;
4.天津的农业生产和物产;
5.天津的城市发展与布局和滨海新区建设;
6.天津的历史、文化与民俗
(三)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重点:
1.地球形状、大小、半球的划分和自转、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五带的划分;
2.经纬度划分和经纬度定位;
3.地图三要素的运用。能在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地理事物;
4.牢牢掌握等高线地形图,会识别山谷、山脊、山顶、陡崖、鞍部、盆地,等高线稀密与坡度的关系,绘制地形剖面图;
5.牢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范围轮廓;
6.板块学说对山系、裂谷、火山、地震的解释;
7.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常用天气符号;
8.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9.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对气候形成的影响,阅读气候直方图;
10.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地区分布(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11.三大人种、三大宗教的特征与分布;
1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与分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
13.国际合作――联合国。
注:七年级地理上册的内容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基础知识,本册是复习中重点的重点。
(四)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重点:
1.在图中描述大洲、地区、国家的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四邻位置、半球位置等)并进行评价;
2.结合非洲说出地形、气候、河流的相互关系和对人类活动(生产、生活、文化等)的影响;
3.结合热点地区――伊朗、利比亚、埃及、伊拉克、叙利亚、也门等复习西亚北非;
4.两极地区的特殊自然环境和科考价值。
注:七年级地理下册的复习目标:要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五)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重点:
1.我国的位置、面积范围,牢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我国的人口基本特征和人口分布,人口政策;
3.我国的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
4.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地势特征及其影响;
5.长江、黄河的概况
6.自然资源的类型,我国土地资源、水资源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
7.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会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8.我国农业的分布概况,影响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9.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以四大工业基地为重),影响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认识高新技术产业;
注:八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内容与下册内容联系紧密,上册的很多内容可以渗透、延展到下册,上册内容学生掌握得巩固,下册加快进度就顺利得多。
三、指导思想与措施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地理会考导向为抓手,注重地理这门学科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心系祖国放眼世界的情怀,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发展观。决不能为应付会考把地理课上成灌输填鸭,变得苍白和僵化。
1.注重学生地理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关注学生对地理概念、地理特征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多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地理课堂教学要生动活泼,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对前面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加大课堂密度。
3.要注重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充分利用课余或自习时间,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
4.坚持每周的地理教研活动,多分析,多交流,相互查漏补缺,共同提高。
5.多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密切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增进感情,广泛争取支持。
6.地理复习课不能上成对所学过教材的重复课。复习形式要多样,如以做习题的形式,以问题讨论的形式,以师生共同归纳、分类、比较的形式,以地理小组开展活动的形式(利用板报、墙报、办地理报宣传地理知识)。
强调:地理会考命题是基于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的地理教学必须以新理念为指导,围绕地理课程标准展开。要深入学习、研读蓝皮的《地理课程标准》和黄皮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只有对地理课程标准的理解掌握越深入越巩固,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高,考出满意的会考成绩。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第五章第一节刚开学,进度适当放慢些
2完成第五章教学
3第六章第一节
4第六章第二节
5第六章第三节
6第六章第四节、第七章第一节
7第七章第二节、第八章第一节
8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
9第八章第二节、第九章
10复习期中考试暂定
11地方课程《天津地理》
12地方课程《天津地理》、会考前复习
13会考前复习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 小组合作; 自主探究; 地理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课程改革已由原来的课程目标改革、课程内容改革到现如今的教学机制改革,使得教学改革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在教学上为了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目前,课堂上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编排课本剧”等多种多样,而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地理课堂上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引导,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质疑解难、合作探究,从而达成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不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为终极目标,而是以处成学生的发展能力为导向。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也正是达成这个目标有效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我的地理教学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模式在教学中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地理知识为主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可以引导学生从讨论和分析中发现地理知识中一些未解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地理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它培养了学生地理学习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 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新教育理念,坚持和倡导学生利用有效的教学内容,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在合作中学到了以往所不会的内容,同时学生在每一次交流中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学习“祖国心脏――北京市”时,在分析北京市的环境问题,教师根据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点,教师设计了根据北京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分析北京市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哪几个方面?并且如何解决?利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学习的形式,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亲身感受到由于北京市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点,导致北京市沙尘天气比较多,也正是北京又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基地,再加上北京市的人口迅速增加导致北京市的车辆增加的比较快,因此,北京近些年出现了雾霾天气比较多,交通拥堵等问题比较严重。学生也正是参与到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深入,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的潜能也会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小组合作可以鼓励和促进班级内的大多数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有效的解决一部分学生不懂的问题。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是教师解决重点、难点的有效方法 之一。教师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学生间的小组合作交流往往有助于学生间的个体问题共同完成,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对学科学习的进一步的理解和分析,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
二、 坚持集备,认真准备学案文本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备课、授课上都要多角度的考虑学生认识规律,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没有一个固定的教学思路,教师在备课、授课上以及组织学生活动都会存在着认识上困惑,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往往是难以解决的,因此,教师要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加强组内的集备,在集备之前,主备教师先独立备课, 到了集备时,主备教师将授课流程和教学方法以及导学案的设计,先采用说课的形式逐一叙说,其他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最后,主备人优化教学资源,形成备课时的一整套教案。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导学案,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重要资源,是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模式,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有效的解决课堂上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对所认知的地理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教师在备课时团队力量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我们每一次在制定导学案时都是教师进行精心设计、精心准备完成的,并对试题中出现的知识点也是进行认真考虑的,对于试题的难易程度按照5:4:1的程度设计的,每一次教师对学生做过的试题进行认真研究,并在批改之后进行认真讲评。
三、 教师根据各班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训练,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教师为学生的组织的学习小组是我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这个学习小组根据学生在教室里的学习座位前后顺序,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性格爱好,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将他们分成4―6人一组,每组根据学生的民主评议设立小组长。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设立组长负责制。教师在每次授课时根据各班的学习小组的情况,事先将印制好的导学案进行分发到每个组,每个组同学根据教师印制导学案进行训练,学生在训练之后,利用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时,组内的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使不会问题迎刃而解,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代表发言,由此达成学生互帮互助的效果,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性发言。
四、 利用小组合作,有助于学生探究生活中地理
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培养不仅停留在学校,而是来自每个家庭,学生们从小就接受来自家庭的素质教育的培养,在还没有接受初中教育之前,许多学生在文化知识和音乐、美术等方面就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了,这些正是我们进行初中教育的基础,目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生在生活中通过旅游、电视以及网络等方面,就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一些有关地理知识,因此,教师利用课堂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因此,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理解其地理现象,对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都是大为有益的,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和学习,我们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交流中学到自己所没有学到的知识,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得他们在相互的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才能,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 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地理现象,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在教学中为了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理论指导实践,我们在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教学内容探究课外地理,如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地考察、地理社会调查以及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我在教学时,利用“五・一”或“十・一”为学生布置探究式的问题或研究性小论文,比如:假期里要求学生“观测天气情况,并写出每天的天气预报”、“谁来拯救我们的空气――雾霾成因及影响因素及防治”;“ 揭秘即墨马山地质公园”。初二学生已经接触了中国地理,我们针对中国地理内容,又给学生布置了“引黄济青工程的由来”, “调查青岛市自然环境特点对它发展经济的影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立足教学实际积极培养从生活中观察地理现象,如:一年四季的降雨形式,了解大气降水的形成;从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等等,使学生从生活中了解地理,再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是我们在新课改过程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课堂上关注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发现学生是否学会地理知识,都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1.题目的方向确定。
(1)领会课标精神。
认认真真地阅读课标与考试大纲条文,深刻地领会其精神,选择最终(有些题目要求可低些,作为过渡)能符合要求的题目,是校本题目建设中的首要任务。
(2)浏览各种题目。
即大量浏览市面上出现的各种相关的题目,以知识点为单位,分析其要求(识记、理解、能力等),然后进行综合比较(取出现频率较高的,舍去一些偶然出现的),确定应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以此作为校本题目的参照系。
(3)确定题目的难易度。
在校本题目的编写中,难度怎样确定?难易题的比例是多少?很难有一种统一的模式。据笔者的经验,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学生做题目要难易度适当,如果题目难度太高,就会失去兴趣,产生恶性循环,教师在平时要注意长期积累经验,以此作为编写校本题目的依据,这就是定性的方法。定量的方法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统计作业、考试中相关题目的难度值(通过率),反复比较、综合分析,确定哪些该入选,哪些该舍去。关于难易题的分布问题。对于层次高的学校(学生),在初期就可以加大难度,增加难题;对于层次低的学校(学生),则应缓慢地、逐渐地加大难度,增加难题。此外在同一大题中,层次高的学校(学生)在小题中可较快地进入难题;而对于层次低的学校(学生),在小题中应缓慢地进入难题,即前面小题较容易,最后才出现难题。
2.题目的来源。
有三个方面值得考虑:一是网上下载,网上下载题目最大的优点是方便、费力少,缺点是经典题少,心仪的少。二是从纸质材料转化,现在市面上有许多题目,简直可称之为“题海”,这当中有些是可取的。三是原创。自编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改变,即部分是人家的,部分是自己的。二是完全自编,即原创。自编题是校本题目中的精华,要好好重视,花大力气建设。
3.题目的管理。
这也是校本题目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包括题目的存放和导出、更新、保护等。一是题目的存放和导出。这里的关键是建立良好的目录系统。据笔者的经验,可用两种分类法,一是先按年级分类,再在年级里按教材的章节分类,其间再并列地分出“综合”一类;二是按专题分类,如时间题、等值线题、布局题、综合题等。良好的目录系统建好后,题目的存放和导出就比较方便了,只要往相应的位置放和找就行了。二是题目的更新。要经常性地检查题库,剔除一些老化的、不满意的题目,新增一些更加科学的、符合潮流的题目,以适应新形势。三是题目的保护。及时地更新杀毒软件,免遭病毒攻击和及时地备份(用移动盘或光盘)是两项不得不做的工作。
二、自编自创辅导材料的基本策略
据笔者的实践,针对以下问题可编写一些辅导材料:
1.课本里未提到,但题目中会出现的内容。
在平时的教学中肯定碰到过这种情景,解题所需的知识课本中却未叙述,如雪线、三角坐标系图、等温线图的判读等。这些最好编一些材料供学生阅读。例如,雪线是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雪线的高低与降水和气温有关,降水越多,雪线越低;气温越低,雪线越低,雪线大致与0℃等温线接近。
2.课本里提到较少,但题目里要求较多的内容。
如太阳高度角,课本里只有很少内容,但实际的要求却非常高,如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有何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有何规律?某一瞬间各地太阳高度大小如何比较?正午太阳高度如何计算?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如何求某地的纬度或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极昼地区子夜(0点或24点)时太阳高度如何计算?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怎样?垂直照射与太阳直射有何区别?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与纬度有何联系?回归线以外的地区楼高、楼距与太阳高度有何关系?太阳能热水器倾角与太阳高度有何关系?遮阳板(或雨棚)的宽度与太阳高度有何关系?如何判读等太阳高度图等都在考核之列。对于上述内容适当地编写一些辅导材料是十分利于教学的。
3.学习时间相隔较长的内容。
地理课一般先在初一(最多是初二)开设,而到高三时,又要用到初一的知识,相隔时间较长,遗忘较多,若能及时发放一些辅导材料,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例如,中国主要铁路线名称及起止点:滨洲线(哈尔滨—满洲里);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哈大线:(哈尔滨—大连);京哈线:(北京—哈尔滨)……
4.难度较大的内容。
课本中有的知识难度较大,学生不容易掌握,尽管教师会反复讲解,但手头上有一些通俗易懂的辅导材料,在合适的时间里温习,对提高学习成绩应该是有益的。
5.课本里分散,又需总结的内容。
有些知识在课本里分得很散但在实际中,又需要它的综合知识,若能编成材料,则有利于复习与解题。如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高度、风、下垫面性质、洋流等。
三、自编自创校本教材的基本策略
校本教材的编写是校本教学资料建设中最高的目标,但工程非常巨大,除消耗大量的精力、体力外,编写者还必须具备相当高的教学和写作水平,所以只有有条件的学校才可尝试。
1.高一教材的编写。
在一般情况下,高一年级是不进行文理分班的,而且都要会考或毕业考,考试的题目难度不会太大,所以从总体上看,统一的教材是基本可用的,但必须作些调整,哪些内容要调整呢?即课本里未提到,但题目中会出现的内容要补充;课本里提到较少,但题目里要求较多的内容要加强;初一时学过的,在高一时又要用到的内容要补充;难度较大的内容要修建一些阶梯,某些分散的内容要作些综合等。考虑到部分学生要读文科及学生的年龄特征,高一校本教材的定位一般可略高于会考(毕业考)或在高考与会考(毕业考)之间,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作适当地调整。
2.高二教材的编写。
高二时,很多学校作了文理分班,学生有了明确的方向,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接受能力有所提高,故教材的定位可接近高考水平。要大量阅读通行的高二年级的题目,研究它们的深度和广度,并合理地反映在教材中。
3.高三教材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