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馆管理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前言
现在根据统计已有逾三百所高校图书馆应用了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系统包含了采,编,典等共八个模块,采,编,典这三个模块因为它们的流程有连续性与统一性,我们把重点探讨放在对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在多校区图书馆管理采访,编目,典藏方面的实现方案与优缺点。
二、汇文系统对多校区图书馆采编典管理的方案――(总分馆方案)
总分馆方案指的是在总馆进行总的采购前提下,采访设不同订户也就是各个分校,为不同分校区分开采购图书,编目人员进行文献编目工作,典藏工作员需要按照采访不同订户把书籍典藏到各分校。
由于是为各个订户分开进行订购,在对订单草拟的过程之中,采访工作员需要对在征订范围内的书籍逐个进行不同书籍数量的选择。但是问题是在真正的采访过程之中,因为同一所学校的各个分校的开设专业,受教学生的年级不一样,特别在有的学校有三四所分校区的前提下,这种逐条订购的方法不仅出错率大,而且工作量大,在真正实际的工作中并不太使用。
为了达到高效完成工作,且出错率减小的目的,选择各自为不同的订户批量进行自动订购。采访工作员可以在批量订购结束之后能统一的对ABC三个校区的订单内容进行增,删,改,查等。
在不同的ABC三个订户的订购书籍到了总馆之后,采编工作员需要对这些书籍进行验收和编目的工作。可以根据对ABC三个校区的订单内容中的书籍标准号,数量进行审核。在验收时就可以对书籍的具体订户信息有了解。编目工作人员在编目工作时,活用网络编目资源,即网上OPAC,辅助编目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书籍数据质量得到了提高,由汇文文献管理系统带来的数字化多校区图书馆管理的建设也得到了加快,这对促进书籍资源共享起到一定作用。编目人员还需要熟练掌握和理解汇文系统的机读目录格式编目规则和MARC格式的字段、子字段、标识符、指示符等的各类含义。汇文文献管理系统的不断进步也要求着编目人员具备更好的知识涵养与储备。
因为书籍验收后再编目,过程中已有ABC校区的标记,由此标记可以进入典藏环节,在典藏模块中进行具体操作,在“新书自动分配规则”下设置。最后核对数据,打印清单,将书籍送到ABC区图书馆,典藏工作结束。
总分馆方案的优点是:采访工作员需要按照各个校区的需求订购书籍,由于设不同的订户,各订户经费易控制。对编目工作人员而言,能利用过程中已有ABC校区的标记进行书籍编目,简便快捷又清晰。缺点是总馆采访工作员需将各分校的书籍分开,工作量较大。
三、汇文系统对多校区图书馆采编典管理的方案――(总馆方案)
总馆方案即总馆进行一起合并采购,采访只设一个订户就是总馆,典藏工作员按照各自校区的具体需求把书籍典藏到各个分校内。
采访只设一个订户,多个校区书籍都用该订户订购。在具体的订单草拟时,采访工作员对征订的书籍根据各个校区的需求选择数量为各校区下单。经后发订,再验收和编目。编目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对不同类型或载体的书籍进行编目,建立和维护MARC记录,能够多途径地检索各种类型文献的书目记录。还可以按照具体的需要,灵活设置系统参数。在编目环节结束之后进行典藏。
总馆方案中,有两种典藏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用自动典藏规则。因为同所学校各分校的专业,学生年级不一样,规定某类数量的书籍典入某个校区的典藏规则显然不合适。可制定自动典藏规则,不适用于该规则的书籍另外处理。此方案的优点是:自动典藏,方便效率高,但是会出现实际中,手工典藏与自动典藏不一致的问题,造成麻烦。
第二种方法将手工与自动典藏同步进行。此方法工作效率不高,但不易错。总馆方案要求采访,编目,典藏工作时都要遵照各校区的规则,采访工作相对简捷,但经费不易控制,且典藏工作复杂。
四、汇文系统对多校区图书馆采编典管理的方案――(分馆方案)
分馆方案即各分校区各自进行采编典工作。各校区独自拥有自己的采编典部门,在同一服务器前提下用汇文系统各自订该校区所需书籍。
在采访模块中,各个订户选用不同的书商代码,如果选用同一书商代码,则各个订户各自的书籍订购数可能会出现因代号重复而无法导人的大问题,本校区自己制作订单。
当然有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各个订户使用同一服务器的时候,而且选用不同的书商代码分别进行订购,定下的书籍较为困难,在批中需详细核对订户信息,对重复订购的书籍进行对应的删除操作。
当然书籍的验收,编目也是在各校区独立的完成。在编目中,需将各订户的订购书籍数量数据合并,书籍的番号如果使用的是自动生成的号码,那么各个校区书架上的相同分类书籍的编号会出现不连续的问题,造成了书籍上架的工作很难进行。尽管汇文文献管理系统中的编目模块具有联机联合编目功能,校验查核功能,还具有回溯建库,以及统计的功能,但是在真正工作是还是会有许多的困难和困扰。
多校区的书籍典藏工作与单校区的无差别,利用自动典藏规则,单个处理特殊书籍。该方案的优点是各校区经费方便控制,典藏工作较快,但采访过程中的书籍及上架较繁杂,且各个校区要有专人分管采编典工作,人力资源浪费。
摘 要:探讨了图书馆消防安全的现状,论述了目前我国消防安全普遍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现代典型图书馆消防系统设计新理念,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增强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完善消防设施等若干项解决图书馆防火安全问题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消防安全;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F4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237-01
1 图书馆消防安全的现状
1.1 灭火器配置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应根据书库、阅览室的收藏对象、建筑面积、消防等级等情况来配置灭火器的数量、品种。对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计算,原则上应先确定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火灾种类以及要保护面积所需的总灭火级别,然后根据各设置点的具体要求、所应选的灭火器并根据配置场所的固定消防设施情况进行修正。但在某些图书馆,在灭火器配置计算工作中,主观随意性较强,不遵守国家技术规范,或是降低标准,偌大的配置场所只有寥寥数具;或是认为多多益善,超标准配置,即使配置场所设有消火栓、喷淋等灭火系统,也不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规定的修正参数进行酌减,造成单位资金不必要的支出,发生变相浪费现象,加重图书馆负担。
1.2 报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种类较多,其主要产品有:探测器、控制 器、功能模块、显示设备、通讯广播等五大类。从1999年6月浙江省消防设施检测中心的报告来看,报警 系统的问题相当突出,有60%的探 测器失灵,存在误报或不报警的现象。
1.3 消防设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要求
从各图书馆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图书馆对纸质文献的消防设施对数字资源,对计算机机房和电子阅览室等处的消防安全存在较大的隐患。随着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对数字资源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许多图书馆的计算机服务器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而在这些重要部位,存在晚间无人值班,缺少消防监控系统、自动灭火设施的现象,给图书馆埋下了很大的火险隐患。
1.4 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许多图书馆的领导、职工消防意识淡薄,制度不全,管理不严,缺乏消防设施,或有之也形同虚设,无消防功能可言。图书馆消防栓无水,灭火器过期失效;书库、配电问内有煤气瓶、烟蒂等情况普遍存在;更有甚者,在木结构的古籍库房隔壁开设茶室等娱乐场所:到处有事故的苗头。对此如不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实有酿成重大事故的可能。
2 现代典型图书馆消防系统设计新理念
2.1 消防系统
图书馆藏书多,所以对火灾和消防系统的设计一定要谨慎而且要高效快捷。为此,现代图书馆建筑一般设计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于涉及到图书馆中的藏书对空气湿度的要求很高,因此设计为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此系统为喷头常闭的灭火系统,喷头的作用直径设计为2m,为了使其灭火效率提高,设计过程中喷头应尽量不要设置在柱子和墙壁边缘,管网中平时不充水(无压),这样就可以排除因为喷头喷口处封口松动泄漏的滴水而引起书籍的发霉,腐蚀等。火灾发生时,火灾探测器报警后,自动控制系统控制闸门排气,充水,由干式变为湿式系统。只有当着火点温度到达开启闭式喷头时,才开始喷水灭火,报警阀设计为雨淋报警阀,离地面的高度为1.2m。这样对书籍的潮湿变腐很有抵制作用,而且灭火效率也很高,很及时,的确不失为一种对图书馆既实用又巧妙的灭火系统。
2.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因为图书馆藏书量很大,应将自动报警系统设计为集中报警系统。在系统中设置必要的消防联动控制输出,输入接点或输出,输入模块,用于控制有关消防设备,并接收其反馈信号,设计后在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上能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控制信号,并能进行联动控制。而且为了便于管理,保证系统可靠运行,设计时将集中报警控制器设置在有专人值班的消防控制室或消防值班室内,决不能安装在其他值班室内由其他值班人员代管,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其底边距地面的高度设计为1.4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设计为0.8m,正面操作距离设计为1.5m,此外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设计也满足区域报警控制系统的要求。
2.3 防排烟系统
而对于一般的暖通空调设计来讲,还应考虑建筑的排烟系统。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火灾时产生的热烟气流的浮力和外部风力的作用,通过建筑物的对外开口把烟气排至室外的自然排烟就可以了。但是图书馆的藏书量大,一旦发生火灾,那烟气是相当的大,靠自然排烟系统根本无法得以很好的排烟。图书管的中庭体积超过了17000平方立米,按规范要求其排烟量不应小于102000m3/h,排烟量非常的大。而且考虑到如果发生火灾或某层失火后,烟气可能在自然送风系统的压力下也不易排放,所以应设计为机械加压送风排烟系统,而且设计每层采用独立控制的方式,一旦某层失火后,该层及上一层加压送风阀同时打开,疏散楼梯间均采用加压方式,隔层设置自垂百叶风口。这样的排烟系统设计对图书馆的烟气排放是既有效又是最恰当的。
2.4 消防保护系统
图书馆属于一级消防单位。不但要对所有载体的文献资料、图书馆的一切设施设备,施以现代化的保护措施,还要对到馆的工作管理群体与读者群体的安全予以全面的考虑。在重点防范部位(珍善本库、计算机主机房、主要通道等等),设置摄像系统、防盗探头、紧急按纽。图书馆可在大门总出入口设置防盗器,也可在某区域内设置防盗器,根据各馆不同的管理要求及馆舍设计情况而定,但一定要在图书馆“方案设计”出台之后,“施工设计”进行之前确定下来。各层各室的烟感、温感探头的设置要根据其功能控制区确定数量。各种文献载体的库房、计算机房等都是图书馆消防重点中的重点,在设计时应格外考虑安全系数。各交通转折口、各层房间都要设置明显的紧急疏散与通道标识,电源控制要有UPS(不间断电源)来保障,确保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导向无误。
3 图书馆消防安全的管理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安全意识
图书馆消防工作必须贯彻“以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从图书 馆领导到普通职工都应注重消防安全,开展消防知识安全教育,注重和消防部门加强联系,通过消防法规教育,消防器材操作使用等的培训,提高职工的消防素质,将消防措施落实到位,是保障图书馆消防安全的基础。
3.2 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消灭各种安全隐患
“隐患险于明火”,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要求,达到相应的耐火等级。如书库内防火墙耐火时问不低于4小时,书库门不低于耐火2小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设立应急指示灯等。所有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与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行业标准及有关电气设备规程、规定,并及时检查、更新老化电气设备、电线等。
3.3 配置消防器材,完善消防设施
各馆应根据实际情况,配置不同的灭火器材。提高图书馆安全工作的科技含量,使用含有高新技术成果的安全防范系统,如先进的报警、灭火系统、烟感探测器、中央控制监测系统等。定期检修消防器材,确保消防设施时刻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3.4 健全消防组织
图书馆消防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落实专门人员,要健全消防工作组织网络体系,做到全馆有人抓,部、室有人管,下班前有人查,闭馆时有人值班。
参考文献
[1]麦群忠.现代图书馆建筑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界,1997,(3).
[2]周建军.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J].天津消防,2003,(10).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二期;建筑结构;消防设施;中控室消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5)12-0245-03
1引言
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于2008年9月8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8万m2,建筑高度27 m。整体布局由地下部分3层,地上部分5层,以及地下车库构成。由于图书馆书籍、杂志、电子阅览设备和电气设备都属于易燃物品。针对看书查资料的人员多且分散,管控难度大,馆内电气设备使用量大等特点,世界各国都把图书馆做为消防重点单位。针对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很多国家的现代化图书馆在建筑结构上大多采用中间大空间设计方式,国家图书馆二期也在建筑结构设计上采用了这种设计。
2国家图书馆二期建筑结构特点和重点部位
2.1建筑结构特点
二期分主楼和车库,其中主楼地上5层,地下三层和车库地下二层。主楼地下一层至地上五层的中间部分设计成中庭大空间形式,中庭的由各层环形走廊以及走廊阅览室和办公区组成。
主楼纵向交通是由从中庭外走廊上分别建造6个核心筒和一个滚梯构成,从正北面自西向东依次为1、2和3号核心筒,从正南面自东向西依次为4、5和6号核心筒,连贯形成一个核心筒顺时针编号。其中1、3、4和6核心筒有电梯和上下楼梯,而2和5号核心筒只有楼梯。大空间外东侧走廊二层至四层有大型滚梯一部。
主楼横向交通采用回型建筑结构,门号规则是从西南6号核心筒开始按核心筒逆时针顺序编号。通道与核心筒之间设有防火分区,中庭大空间部分与环型走廊之间进行全封闭式防火分割,人员进出也是通过负一层、一层和二层之间的疏散防火门。负一层、负二层和负三层为功能设施和库房,五层为内部员工办公区,出入使用员工门禁卡。一层至四层主要为读者服务区。其中,中庭部分为工具书区。一层中庭南面,西面和北两侧是中文图书阅览区,东面是走廊和员工出口。6个核心筒均有向外的安全出口可供紧急疏散,同时一层还在东面增加了两个安全出口可供实际使用。二层中庭也是工具书区,外环形南面,西面和北面是中文图书阅览区。东面主要是连接读者进出入图书馆的楼外大台阶式楼梯安全出口、滚梯、办证处和目录查询大厅。三层主要为经典图书区、艺术和设计资料区。四层主要为数字共享,中文期刊和中文报纸区。车库位于主楼西侧,地下共两层,建筑与主楼独立,在南北部分各有一部电梯。
2.2 重点部位区域
2.2.1负三层
主要有南北共17个库房构成,所有库房均为高压细水雾保护区。一个UPS电池室为气体灭火保护区。四纵两横通道,共6个疏散楼梯。
2.2.2负二层
主要有南北共13个库房构成,所有库房均为高压细水雾保护区。四纵两横通道,共六个疏散楼梯。
2.2.3负一层
从一号核心筒开始的重点部位区域,依次为中控值班室、气体灭火钢瓶间、UPS机房气体灭火保护区、 数据机房气体灭火保护区、四库全书气体灭火保护区和两个库房高压细水雾保护区。
2.2.4一层
四库全书和稽古厅气体灭火保护区。
3国家图书馆二期的主要消防设施
3.1在主楼地下一层设有消防中控室
中控室人员负责对计算机火灾监控工作,一旦有火灾探头发生报警,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图形工作站会显示查到具置,进行现场核查。如果确有火灾发生,立即通知中控室,拨打119火警电话,启动消防联动设备灭火并通过广播通知人员疏散。
3.2公共区域使用水喷淋系统
使用范围为图书馆二期馆区内的读者区域、办公区域、公共走廊和车库使用水喷淋式灭火;使用闭式系统,其管道内为压力水,通常有物业管理部门对末端做压力巡查,当发生火灾时,喷头处达到68°时被溶解并将水喷出灭火;如果需要启动喷淋泵则要首先通知物业管理部门,转换水泵状态。
3.3库房使用高压细水雾系统
在图书馆书籍、书刊储藏库房采用高压细水雾喷洒灭火的方式;当消防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图书馆保护区内如遇报警会自动启动细水雾泵;当消防系统处于手动状态时,只能远程启动细水雾泵,但必须到指定区域对应的阀组箱必要操作,进行现场人工启动。针对指定区域的细水雾灭火操作,开所要灭火保护区对应的细水雾阀组箱,确认各个部件处于正确位置,如果没有处于正确位置,应当恢复。譬如:阀门卡箍,平时处于卡死阀门状态,只有将卡箍拽出方可搬动阀门,如果不拽出来就无法搬动阀门。依次打开出水阀、进水阀和电动阀。通知物业管理部门转换到细水雾泵的状态,启动细水雾泵。中控室操作台上也有灭火保护分区远程控制状态转换,用于正常和急停。
3.4在图书馆重点部位的设置气体灭火系统
使用范围,国家图书馆二期中的四库全书区域、计算机数据机房、交换机房和电池室均设有六氟丙烷气体灭火保护系统。钢瓶间设置在距离中控室附近的地方,以便于应急操作。当消防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如果遇到报警会自动启动。当消防系统处于手动状态时,中控室远程无法启动气体灭火,只能通过现场控制盘启动。钢瓶间紧急启动操作,灾报警控制系统和保护区现场控制盘无法启动气体灭火时,在这种最不利的状态下,作为最后的启动方式。由于这种启动方式没有延迟,操作启动后不可逆转,因此对这项操作要非常注意。首先找到与火灾保护区域相对于的气体疏散官道上的管道选择阀进行紧急启动操作(拔下保险、搬动开关)进行机械式启动。然后开启着火保护区相对于的氮气启动瓶钢瓶上的电动/手动阀(拔下保险、扳动开关、把褐色圆柱体上的瓶头电磁阀中间突出圆杆的保险片拔下后,直接拍下突出圆杆)。完成上述操作后,保护区会完成气体灭火。
3.5大空间消防炮灭火系统
图书馆中庭大空间设有消防炮,一旦发生火灾,可通过使用消防水炮喷射灭火。中控室设有远程自动/手动灭火方式。现场也有现场控制盘进行操作灭火。
3.6车库的自动喷淋预作用系统
使用范围:图书馆车库。消防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自动启动,手动状态时中控室无法进行远程启动操作。中控室操作台上有预作用保压气泵状态指示,亮起时表示补压气泵工作,持续时间超过1 h时,说明有漏气的地方,应当及时通知维修。
3.7其他消防设施
3.7.1卷帘门
二期工程中,也使用了作为防火分隔卷帘门,但中控室没有卷帘门联动控制盘,也就是说中控室人员不能远程操作卷帘门的升降。
3.7.2手动报警器和消防电话
家图书馆二期建筑物中广泛使用了手动报警器和消防电话。如果有人发现火灾,可用现场手动报警器通知中控室。消防电话保证中控室查警人员和值机人员的通讯联络。
3.7.3消火栓
期设有室内消火栓192个,室外消火栓7个。室外水泵接合器2个
3.7.4排烟送风机和阀
控室设有联动控制盘,针对不同的位置按照联动控制盘对应编号的按钮,可以单独手动远程启动和停止操作。这个操作与消防系统处于自动或者手动状态无关。
3.7.5各类水泵的远程控制
家图书馆二期设有取水泵、高压细水雾泵、喷淋泵和消防泵。可以进行远程启动和停止,但是由于图书馆是一个“怕水”的单位,任何滴漏都会给图书资料造成损失,水泵日常处于手动状态,阀组箱阀门也处于关闭状态,如果需要进行此操作,应当通知水泵管理部门转换泵和阀的状态。
3.7.6防火门
家图书馆二期设有常开式和常闭式防火门。常开式防火门平时被墙上的电磁阀吸合处于敞开门的方式,用于环形走廊频繁出入的地方。一旦发生火灾,通过系统联动就会被被释放,并在消防中控室显示门已经关闭的信号,起到在火灾发生后的防火分隔作用。常开门则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国家图书馆二期建筑物中大量使用了常闭防火门和带有门禁的长闭式防火门,作为防火分隔和防盗。
3.7.7电梯及其相关
家图书馆二期设有9部电梯,均为消防电梯。当图书馆内发生火灾后,如果消防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电梯轿厢会自动降到首层并处于开门状态,同时电梯按键失灵。所有电梯内均设有对讲系统,由于中控室24 h都有人值班,将对讲信号接入中控室,如果有事故发生,通过对讲呼叫可进行通话讲明。
3.7.8广播疏散
家图书馆二期消防中控室里面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联动设备和广播设备。当系统处于自动状态时,可以使用预录的疏散广播自动播放。当消防系统处于手动状态时,可以使用操作台的两台设备进行全区或者分区广播。通过话筒,根据标签按下按键,有针对性选择分区或者全区人工疏散广播。
3.7.9空气采样系统
气体灭火重点保护区装有共8台空气采样报警装置,由于空气有易流动的特点,一旦遇到这类报警就要对整个保护区进行全面检查。
3.7.10漏水报警系统
家图书馆二期装有漏水报警系统,使得对各个房间和部位进行水的检测,一旦发现管道跑水、渗漏水,就会将信号传给中控室。
4中控室消防安全管理
4.1国家图书馆二期中控室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
4.1.1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四个能力”:即“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4.1.2值班记录的填写
控室人员要做好《值班记录》、《故障报修记录》、《外部人员出入记录》和《报警记录》,对于所发生的火警在《值班记录》和《报警记录》上填写,对于每个故障也要在《值班记录》上填写,对于没有很快恢复的故障或者反复出现的故障要在《故障报修记录》上填写,并通知维修人员。值班记录要求填写详细,字迹清晰,要素齐全。
4.1.3查警
要做到闻警必动,在5 min之内到达报警现场,并能迅速在报警点的周边找到灭火器。查警时要携带查警包。包内要有消防电话、照明工具、门禁卡、各类设备钥匙和工具。查警时要细心,对于查警结果要用消防电话通知中控室值班人员。
4.1.4灭火器和灭火设施的使用
于初期火灾,中控室人员要会使用灭火器灭火。对于保护区内火灾,如果需要灭火,要会熟练操作使用设施灭火设备。
4.1.5消防中控室设备操作
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用要熟练:自检、消音、复位、手动/自动转换和主备电转换等操作,会使用广播设备引导疏散。
4.2消防安全检查
4.2.1检查用火、用电、危险品等
第一,违规吸烟。第二,有无违章用火、动用电焊,发现后要报告保卫消防部门。第三,违章使用电热器具。第四,电气安装是否违规。第五,下班后电、气开关是否关断。第六,电源是否老化破损。第七,电气配电设施周边是否放有可燃物品。
4.2.2检查通道出口和标识
第一,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出口门开启方向是否正确。第二,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关闭。第三,安全疏散标识是否正确完好。
4.2.3检查消防设施器材
第一,消防设施外观是否损坏(手动报警器、消火栓、水枪、水带及各类控制面板)。第二,灭火器的气压是否充足,是否在有效期之内。第三,自动报警、喷淋、气灭和消火栓系统等是否运行正常,并对水系统做末端及最不利点做出水试验。第四,防火门顺序器、闭门器是否正常,第五,消防设施和设备是否定期进行测试。
4.2.4检查持证上岗和值班在岗
第一,检查特殊工种是否持证上岗。第二,检查值班人员在岗情况。
4.2.5落实防火安全检查制度和隐患整改
第一,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组织培训和检查,记录是否详实。第二,发现的问题是否整改或者按照规定上报。第三,是否按期整改。
5结语
以上针对国家图书馆二期建筑的特点,对消防设施和中控室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突发火灾的报警查看、初起火灾的扑救和设施灭火、引导和组织疏散逃生、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中控室人员严格履行中控室运行岗位职责和消防安全管理也进行了探讨。最终的目的是:确保国家图书馆“万无一失,绝对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办公室.国图办发(2006)5号,国家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R].北京:国家图书馆,2006.
[2]国家图书馆业务处.国图业务处(2012),国家图书馆基础业务知识应知应会手册[R].北京:国家图书馆,2012.
[3]中国消防协会.建(构)物消防员(基础知识、筑初级技能)[R].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1.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图书馆管理缺乏现代的管理理念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改变,事业单位的图书馆管理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为了提高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我国相继引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图书馆管理者的思路,为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我国的图书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是很多地方的事业单位,由于图书馆建设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图书馆管理体系,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这就导致图书馆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也难以实现管理人员的优化配置,更不要说落实现代化的管理措施了;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图书馆虽然形成了完备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图书馆管理工作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都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低下。
1.2图书馆管理模式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有效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应当能够实现本单位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馆内资源更好的满足事业单位员工的不同需求,在信息化的时代,图书馆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图书的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熟练应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馆内、馆外资源的汇总、分析与整理,因而对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变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大多是从其他部门抽调过来,并不具备相应的管理知识,也不熟悉管理流程,因此,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由于很多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建设时间短,图书馆管理人员一直处于调整过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1.3“以人为本”的模式尚未形成
事业单位的图书馆管理应当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图书馆的长远发展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合起来,从而不断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最终达到事业单位图书馆的发展目标甚至是整个单位的发展目标。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认识到“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性,没有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这一思想,也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和精力进行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2. 事业单位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有效措施
2.1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的图书馆管理必须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业务能力强的管理队伍,才能够为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提供坚强的人员基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培养优秀个体,也要培养全体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整个单位内部形成一种团结、和谐的积极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图书馆管理工作的质量。在信息化的时代,科技创新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事业单位要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建立数字化图书馆,重点从网络信息开发与服务出发,建立系统、全面的数字化图书馆和数字化图书管理平台,汇总和综合整理国内外优秀数据库中的期刊、论文等资料,为事业单位的不同人员提供多种信息咨询,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创新能力。
2.2创新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的时代,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建设要逐步实现数字化与现代化,因此,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也要基于数字化平台,科学并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规则
,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管理方案的评估,进行管理方案的优化与整合完善。创新管理模式还要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在单位内营造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兴趣,提升工作效率;要为图书馆管理人员提供并创造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使管理人员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意识,提升其思想境界;同时要鼓励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取长补短来发挥管理人员在专业技术上的能力与特长。
2.3落实“人本思想”创新模式
管理人员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可以起到联系知识与单位员工的纽带作用。在事业单位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先进思想,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与素质,并将其推广应用到对广大读者的服务中去,为广大读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在管理中体现人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服务效果。
关键词:治理能力现代化;决策;执行力;调控力;协同力;改革
一、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探究
(一)现代化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治理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网络时代,更是知识经济和科技兴国的腾飞时代,信息资源的更新层出不断,更新周期也在缩短,传播速度增快。在“面向历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图书馆作为知识传递重要的载体,扮演着承接历史开启未来记录现代,展示世界的重要角色,图书馆的治理是传承文化、创新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后现代文化的影响
后现代文化又常称为后现代主义文化、信息社会文化、后工业社会文化、跨国资本时期文化以及后资本主义文化等,它是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迅即又风靡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并迅速向世界各国、各地区渗透的一种国际性社会文化思潮。大多数人认为图书馆治理需要的是现代化的科学与理性,可是随着后现代化思潮的涌动,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们对待科学的态度,阅读的兴趣,经典的选择等意识理念都深刻的影响到图书馆管理能力建设和服务的方向。对于图书馆建设事业而言,虽然在理论上对后现代文化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但是从客观上来看已经受其影响很深。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不断缩小了不同民族之间的距离,世界正在打造对外开放和谐共同处的发展环境。人们对知识、真理的态度确实已经发生了改变。后现代化思潮下图书馆的建设再也不是有多少名贵的藏书永恒的经典而是如何使图书馆资源在流通过程中更好的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的服务不再仅仅是教育职能而是以读者和用户为中心以其需求为导向,图书馆管理者与用户之间也不再是机械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更加和谐。后现代思潮的蔓延使得图书馆治理需要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潜在市场。
(三)图书馆治理能力存在的偏颇
1、图书馆治理要素协调不畅
图书馆的治理机制一般由图书馆治理主体、客体、治理过程三要素的统一协调而实现。社会公认的治理主体包括政府、高校师生、以及与图书馆有着相关利益的群体,客体是指图书馆治理中所指向的一系列客观内容,治理过程包括图书馆的招聘、决策、组织、控制等。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主体间通常存在着责任模糊,职能界定不明确,有些治理结构不合理,造成治理主体间的责任重复而又有缺漏的情况,三要素不能很好的协调,主客体之间沟通不畅,治理过程不顺,管理的错位、越位等协调困难。
2、图书馆治理中决策能力失误
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治理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要求都发生着转变。第一,图书馆决策主体的多元化,问题的复杂性; 第二,图书馆决策实施影响的受众面积广,领域宽;第三,图书馆信息化对时间维度的要求严格。综上所述,现代化图书馆治理的高要求高标准使得特别是在决策方面,由缺乏专业技术多为国家任命的行政人员担任决策者,决策水平和能力有限,决策方法多为经验式,已然不能很好的适应图书馆发展。
3、图书馆治理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都是在一个封闭独立的环境体系中完成的。图书管理人员大都是事业行政人员,缺乏专业技术性综合素质不高,传统的行政体制结构下图书馆治理职能不明晰,治理责任不明确,缺乏监督。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治理能力和执行力度。
4、图书馆利用不充分,管理事务的复杂性
图书馆规模扩大,特别是电子信息化增强。过去的图书管理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畅通性导致数目有限,书的类别也有限,电子科技的发展,使得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网络化和信息化使得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极为提升,这无疑也加大了图书馆治理的难度。在信息资源过于庞大的图书馆中,很多高校认为它只是辅的教学设施,使得馆内的管理难以独立于教学,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制约了图书馆的功能充分发挥。同时图书馆治理由于涉及多元主体,管理事务琐碎复杂,治理难度系数较高。
5、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较低
很多图书馆的藏书和信息资源的收集不是以读者或客户的需求为导向的,对自身的发展没有进行合理的定位,这表现在:一是采购时没有顺应时展读者需求,购买了很多重复而单一的图书,收集的信息也比较落后,只有数量缺乏质量的资源使其功能被虚化;二是借阅模式的落后,图书流通性受阻不能很好的传递信息与知识,这也造成资源的浪费;三是单从图书馆这一组织机构来看,缺乏源远流长的组织文化,使得这一组织缺少活力与文化气息。
二、构建现代化的图书馆治理能力
(一)图书馆治理决策能力的科学化、民主化
图书馆治理能力决策的科学化是要求我们始终以科学求实创新的态度来了解图书馆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用善治的思维方式和辩证的来设定合理的目标以及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从中选择最优亦或是最满意的方案。图书馆治理能力的民主化是为了选择更为科学的决策方案而要求广泛群众参与,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集思广益。图书馆治理能力的民主化是其科学化的基础和前提,反之,图书馆治理能力的民主化又是科学化的本质归宿。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做好二者的统一,才能提升图书馆治理决策能力。
1. 科学化、民主化的确定图书馆治理决策目标
在图书馆治理决策过程中,领导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管理中心系统,或员工的反映,管理咨询委员会或是实地调查了解图书馆治理的现状,发现管理漏洞,或是预测可能出现的治理危机,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评估,按紧急难以程度进行优先排序,抓住关键问题。然后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运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对目标进行分解,榻一步拟定备选方案做铺垫。
2. 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定和选择图书馆治理决策的备选方案
在确定图书馆治理决策的目标后,通过头脑风暴尽可能多的收集制定各种解决方案,其次再运用德尔菲法向图书馆治理方向专家和有经验的人发送方案进行评估,征询异议,拟定选出最优或最满意方案。
3. 科W化、民主化的实施备选决策方案
图书馆的领导者在实施最佳备选方案之前可以公开透明化,最广泛的民主,接受馆员,客户读者以及社会的相关建议,给出备选方案优选落选的解释,以便能更好的落实执行最佳备选方案。根据决策目标管理的方法,对决策方案的实施进行分级管理,及时分步骤跟踪,最大限度的反馈信息,了解图书馆决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或是各部门执行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和问责制的建设,从制度是保障图书馆治理过程中的决策能力的科学化、民主化。
4. 科学化、民主化的评估总结决策方案实施的效果
在图书馆治理决策方案实施信息反馈后,管理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及时对决策方案的实施目标与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为分级目标的改进,人员调整,方案更新做好各类数据和资源的收集工作。同时形成综合性的文案文本,记录方案的实施全过程,为以后图书馆治理过程中类似决策提供科学的蓝本,节约成本。
5. 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机制示图
(二)图书馆治理执行能力的公开化、法治化
1. 优化图书馆治理中决策执行的环境
一项科学民主化的图书馆治理决策只有切实保质保量的执行后,才能发挥其效能,实现预期的目标。所以图书馆的治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馆,站在图书馆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审视问题,排除一切干扰,遵守国家有关图书馆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公开透明化图书馆政策环境,确保高效的治理政策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落实。
2. 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图书馆职能,提高执行力
传统科层官僚的图书馆治理体制严重打击着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容易滋生腐败行为。图书馆的治理需要加强行政体制的改革,引进优秀专业的管理人员,使图书馆治理体制活性化,同时引进市场化竞争机制,让图书馆成为独立的单位,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不再是教学的附属机构,而是有着自己独立的运行人事财务体系,将图书馆职能由传统单一的学习辅导组织转向为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化平台。独立的运营模式可以保证自主的治理,从而提升执行力。
3. 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图书馆治理人员的素质
人作为决策的执行者,是影响决策执行的核心要素。要想提升图书馆治理中执行能力,图书馆治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必须从“选”、“育”、“用”、“留”四个角度来把握。首先在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招聘甄选中畅通公开透明化求职渠道,要设定相关的岗位职责要求,保证招聘的人才的专公开性和专业性,再则定期开展图书馆治理的职业和道德培训,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保证馆员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能适应和推动新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图书馆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对图书馆人员的运用,必须使得人岗匹配,以岗定人,保证用人的公开化,竞争上岗,人力资源最大优化配置,获得最佳用人效率,同时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评制度,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治理者,设置宽带薪酬和激励制度,为图书馆的治理吸引和储备优秀人力资源。
4. 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和多维监督机制
问责制和多维监督机制的确立是图书馆现代化治理执行力的根本保障。图书馆的执行力提升首先必须建立领导对下属,同事之间,下属对领导,自我评估和客户评估的360度考核监督机制,明确职责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内容。图书馆问责制的和监督机制的建立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健全制度,配套充实图书馆文化,改善图书馆信息不公开,图书馆人员民主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切实提高新型图书馆建设,提升图书馆决策执行效率,培养优质人才,强化“3E”的图书馆治理执行理念。
(三)图书馆治理能力的协同合作化
图书馆的协同治理主要体现在治理主体的多元性上,包括:图书馆单位,行政单位,图书馆的用户,市场相关者等。多主体之间都存在着理性,都在为了各自的利益群体而博弈,很难形成合力促使图书馆治理的制度化,高效化和良性的互动合作。协同合作化治理的实质是治理主体素质的提升,利益的均衡化,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协同治理的价值理性是指公正公开谈判对话,协调磋商,使个博弈集团能够建立深层次的信任理解机制,这样有利于决策的落实。协同治理的工具理性是指创建一个公正公开的融洽的氛围,要求每个人都能按照制度规则办事,履行职责,使办事氛围透明公开化,广泛民主化,这样有利于建设持久高效的图书馆治理机制,保障图书馆稳定的运行。
1. 兼顾协同合作治理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原则
在图书馆协同合作治理过程中,主体多元性和利益述求多样性与集体统一性的冲突频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矛盾等都直接影响了图书馆的协同治理效率。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处理好二者关系。首先必须尊重每一主体多样性的需求,其次要权衡利益:利益大小,长短,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用系统和长远的眼光来处理图书馆的协同合作问题,以图书馆的公共利益为先,充分地协调必要时辅以强制手段加以平衡。
2. 坚持平等的原则和科学的多数人原则
平等是协同合作治理的前提,然而在图书馆治理的多元主体中由于人有限的理性和财产背景的不同,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的行使决策等权利。多数人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合理的,但是它也存在着“三人成虎”群众暴乱等不足,所以我们要科学的看待平等和多数人原则,在不伤害集体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小团体,少数人的意见和建议,从思维理念上和制度上保障平等和多数人原则同步升级,实现利益的均衡,图书馆协同治理功能的优化。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意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21世纪这样的知识经济社会大背景下,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图书馆面临的不仅有机遇,同时还有挑战,21世纪是一个知识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人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文化,在这种环境中,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在当前的管理模式中进行探索和创新,改革旧的管理模式,促进有效的知识管理模式的产生,帮助图书馆顺利运行。本文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进行分析,探讨分析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实践意义。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概要
1.图书馆知识管理,是对图书馆的相关资源、信息进行合理分配时采用的一种知识管理理念,能将图书馆相关职能进行有效地应用和发挥,并根据不同的客户拟定不同的方案,并提供不同的服务。而图书馆管理创新,就是要利用这种知识管理理念来对图书馆的有效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图书馆的任务顺利完成。
2.图书馆知识管理主要有4个方面的内容:
(1)知识资源的管理内容,主要有知识组织管理,即是对显性知识进行组织,并将其有序的编排,方便客户了解和使用。另外就是进行知识的应用管理,主要是按照客户的需要,为其提供多样的深层次知识服务与产品。
(2)知识创新的管理内容,主要有知识技术方面、理论方面以及组织方面的创新管理,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对图书馆内外的知识生产和传播组成有序、有效的网络系统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内容,这一内容主要是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能对馆中的隐性知识进行管理,这就需要图书馆拥有知识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培训馆员,让馆员之间建立起交流、学习以及应用创新知识的平台,并优化激励机制,实现知识的增值。
(4)知识服务管理内容,这一管理是图书馆扩大客户和市场环境的关键,图书馆管理中需要运用到知识管理的理念为客户服务,有效提高服务质量,赢得更多的客户市场。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创新对策
(一)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理念就是实现资源共享,为了能加快这一理念的实现,图书馆应该加强图书馆管理理念创新。在当前,图书馆的馆藏界定由拥有数量的概念转变成了存取能力水平的理念来衡量,各种文献的散播方式,也由电子型或者印刷型方式逐渐取代了单一的印刷型方式,所以,图书馆不仅要重视建设特色化资源,还需要利用网络力量来改善自身的存取能力水平。
(二)图书馆服务也应该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读者客户,所以需要根据客户对信息的要求,对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新信息产品,比如像综述、研究报告等。将信息服务的方式直接由提供相关信息转变为提供有效答案的服务。另外也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对客户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智能检索,并以电子邮件等网络传播方式在读者指定时间把信息传递给客户。在信息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就应该物尽其用,图书馆管理中也可以应用网络信息导航,根据客户的要求,将网络信息进行分类和探讨,将同专业、同主题的分散信息进行整合,然后为读者提供跨学科和跨地域的虚拟化信息服务。
三、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实践意义
(一)图书馆要实现与时代共进,就应该具备高强的应变能力。传统的图书馆组织结构称之为金字塔式,这样的组织结构灵活性欠佳,对当代信息的多样化以及外界环境的瞬息万变不能很好地适应,所以,图书馆根据管理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流程对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能有效将其管理链缩短,并将中间层次一定程度地减少,让组织内部的协调更加有序,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能有效适应,也能在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反映出高度的及时性。因此,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创新具有应变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提升意义;
(二)图书馆的管理原则就是实现知识共享。所以在图书馆管理中,应该凭借知识管理手段,结合知识管理的创新和应用,有效应用新型信息检索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促进知识的转移,建设一个知识共享的环境。另外,图书馆应该利用各种渠道建立广泛的网络,在网络平台上将文献资源的作用传播出去,使馆际之间形成互补互惠以及相互促进的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系统,从而促进图书馆之间的协同发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当前,随着社会知识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作为信息传播和共享的载体图书馆体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样的改变就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能具备敏锐的信息洞察力以及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图书馆能有效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以及知识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并完成多载体化的馆藏模式、开放化的服务模式等目标。还需要图书馆利用知识管理基础进行图书馆管理模式决策的制定,用知识来开拓前景。创新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前提,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科技信息时代,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管理机制,同时创新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宏彬.知识管理视角下的图书馆管理创新浅析[J].商情,2013,20(43):262-263.
[2]董婕.浅谈图书馆知识管理对于图书馆管理创新的作用[J].中文信息,2014,28(11):48,106.
[3]余晓华.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创新[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32(2):51-53.
[4]曹庆涛.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知识管理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7(4):96-97.
关键词:能源管理方案 空调系统能耗 能源计量 控制 收益
中图分类号:TB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概述
1.1某大学多功能图书馆建筑面积35019米2,其中图书馆主楼31672米2,地上四层;学术报告中心3305米2,地上两层,全楼设计中央空调系统。
1.2空调系统冷、热负荷参数:图书馆主楼夏季空调总冷负荷为2365KW,冬季空调总热负荷为1482KW;学术报告中心夏季空调总冷负荷为392KW,冬季空调总热负荷为392KW。
1.3用电负荷参数:图书馆主楼空调系统总装机容量为:夏季,906.2KW;冬季,236.4KW。学术报告中心空调系统总装机容量为:夏季及冬季,124.9KW。
1.4图书馆主楼夏季冷源由制冷机房供给7-12℃冷水,冬季热源为校区内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设置二次换热器,提供60-50℃热水;学术报告中心冷热源均为电力驱动的风冷多联式热泵机组,夏季供冷、冬季供热。
1.5通风区域:一层的书库、学术报告中心一层和二层的报告厅设置全热交换式新风换气机组,公共卫生间设置吊顶排气扇。
二、能源管理方案设计的目标
2.1提高空调系统管理的效率:调整动态负荷,用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提升由于管理不到位引起的耗能问题。
2.2改善环境舒适度:根据室内人员状况,调节温度及空气质量,达到人体最佳舒适状态。
2.3降低建筑的能耗:对建筑物内外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建立能耗模型得出建筑本身的能耗改进空间。
2.4实现分项能耗数据采集及数据互通:保证数据上传到校级能耗监测平台,同时与本校或本建筑其它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互通。
2.5提高设备的性能:通过对空调设备的特性进行分析,采取合适的节能措施,提高设备的效率。
三、空调系统能耗的分析
3.1能耗管理
在空调系统能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管理不善而引起的。各项调节和节能措施的实施,亦与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直接相关。然而就现阶段来说最难提高的也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在加强对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同时,提供一种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更快更好地掌握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技巧。另外,实行实时计量和收费,从源头上为能耗管理提供事实依据,也是建筑节能的一项基本措施。
3.2设备耗能
管理好了空调系统的末端设备,意味着减少了使用造成的能耗浪费。即从主观上帮助系统节能。此外,设备本身的运行能耗也是空调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选择系统设备的时候,必须考虑设备本身的能效比,采用能效比高的空调设备。
3.3环境能耗
由于室外温湿度在不断的变化,为保持相对恒定的室内温、湿度,必须提供匹配当量的能量补充,由此带来的能量损耗,我们称之为环境能耗。因此,对建筑内外的环境参数实时监测,计算因此产生的理论能量,与实际用掉的电力能量对比,找出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和不同时段的最佳设定参数,提高能效,科学节能。
四、能源管理方案设计
4.1方案结构
能源管理方案的设计包括前端采集和计量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空调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包括空调系统的参数监测、工况的调控,和对其周围相关环境的监测。第二部分是对能耗的分项计量,即主机和末端设备运转的能耗。
第一部分主要采用DDC设备,其特点为操作简便,可靠性高,独立控制性能好,适合中小系统的控制使用。
第二部分的主要功能是分项能耗的计量和采集,系统网络平台采用RS485工业总线,逻辑上单层透明,物理上双层隔离结构,自由式网络拓扑连接,通讯可靠稳定。
4.2能源管理方案分析
4.2.1简洁管理原则
我们在方案中首先应用简洁管理原则——精简控制点、减少变量,优化控制环路,避免系统冗余。系统越简洁,过渡期越短,系统越可靠、稳定及可用性好。因此,我们在设计开始前,对系统进行反复的研讨、通过对框图的不断优化,合并功能相同的控制节点,删除意义不大的系统变量,使数据的监测、传输及处理均达到最简的目的。
4.2.2对建筑物空调系统负荷的分析
形成建筑物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及冬季热负荷的因素主要包括:①围护结构各种得热(耗热)量②人体的散热、散湿量③照明散热量④各种工艺设备、电气设备的散热量⑤新风系统的耗冷(耗热)量⑥空气渗透带入的热(冷)量⑦各种散湿带来的潜热量。在以上因素中,太阳辐射形成的负荷在一天内变化幅度较大,而其他因素形成的负荷值则相对稳定。因此从建筑物总负荷的角度分析,波动并不剧烈,变化也不是时刻发生。许多工程实例也证明了通常在工作时间内,负荷往往是相对稳定的,即在不同的日期以及在每一天的不同时刻内温度的变化是缓慢的。当负荷变化幅度增大时,系统并不试图保持温度的绝对恒定,而是保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这样一方面可以节能,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执行机构不会忽高忽低的大幅度动作,延长执行机构的寿命。
4.2.3预冷(热)阶段
每天在开馆前首先进行预冷(热),使楼内空气温度达到设计温度值。此后,能源管理系统再根据冷热负荷进行调节控制,这样就避免了系统极限调节的工况。在预冷、预热时,系统关闭室外新风风阀,可以减少新风带来冷却或加热的能量消耗。
在控制系统实践中,具有一定惯性的控制参数及被控对象是房间的温度及湿度。尤其是房间的相对湿度指标,往往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停止或运行相关设备后,相对湿度值还会沿原来的变化趋势上升或下降一个数值区间后再回到受控范围。据此,在系统设计时,要对设备的最佳启停时间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论对受控对象予以调控,达到在保证环境参数达到设计指标的前提下,缩短不必要的设备启停宽容时间,降低系统的能源消耗,缩短设备的运行时间,延长了系统及设备的使用寿命。
4.2.4 空气平衡的策略
暖通空调系统中两个平衡至关重要——热平衡及空气平衡。在建筑物中保证新风量与排风量的稳定比例,是建筑物相对室外环境维持5Pa左右的正压值,是降低建筑物能耗、保证室内洁净度的关键环节。因此,建筑物内所有风机的运行参数均与密不可分。在控制框图及编程中,维持风量平衡、实现楼内正压是必要条件,也是通过软件控制新风风机、排风风机转速的基本依据。但新风量变化时,风量平衡被打破,控制系统就要建立新的空气平衡点,调节排风风机改变转速;如果房间的空气品质发生变化而需要调节排风量时,同样需要控制系统作出反应,加大或减少新风量的供应,仍然维持房间的一定正压值,避免成室外环境的冷(热)空气渗入楼内,增大了系统空调系统的负荷,使能耗持续增加。
4.2.5新风量的管理与控制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的要求,建筑物内的新鲜空气供给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传统的做法是对建筑物内的最大人数进行统计,并计算出建筑物所需的最大新风量。据此数据选择新风设备,并在运行中维持一个恒定的数值(最大新风量值)。但建筑物内人员的数量减少时,新风量无法实现相应的调整,带来了新风量偏大,耗能始终处于高位的局面。
在新的能源管理系统理念中,新风量是一个可变的、始终根据建筑物人数变化而变化的参数。在硬件方面,需要在建筑物内设置一定数量的CO2传感器,监测室内的CO2浓度【CO2允许浓度值一般取0.1%(1000ppm)】。同时,系统收集全部的CO2浓度参数,对全楼进行该参数的加权计算及分析,得出即时新风量的参数,并将新风控制策略下达给系统的执行元件,实现新风量的连续调节。这是目前最为合理的,也是最佳的新风能源管理方案之一。
4.2.6温度控制
室内温湿度的变化与建筑节能有着紧密的相关性。统计资料表明,如果在夏季将设定值温度下调1℃,将增加9%的能耗,如果在冬季将设定值温度上调1℃,将增加12%的能耗。因此将室内温湿度控制在设定值精度范围内是空调节能的有效措施。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精度越高,舒适性越好,同时节能效果也越明显。
4.2.7温度补偿
我们主要考虑了两种温度补偿措施。
(1)设定温度的补偿:由于室内环境参数受到室外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风向等的不断影响,因此,在冬季时,将建筑物内的初始平均温度和送风平均温度适当降低,而当室外环境变化需要室内环境系统作出相应反应时再调节室内温度提高,这样既保证了人员的基本舒适度要求,也降低了能耗。在夏季时,当建筑物内人数减少或图书馆的专业设备运行较少时,能源管理系统首先将空调系统的送风机调整至最低允许转速,此时如果而楼内平均环境温度仍在继续降低时,能源系统适当提高送风平均温度的设定值,使房间不至于过冷,保证人员的舒适性,同时也降低了空调系统的能耗。对于为不同朝向区域送风的空调机组,根据其送风区域的朝向不同设定不同的温度设定值。
(2)送风温度的补偿:主要为获得较高的调节品质,克服系统运行和调节中存在的滞后现象。这种补偿可以较早地根据测到的室内温度、送风量等参数的变化做出正确的校正和调节动作,减少这些干扰对楼内送风平均温度的影响,防止控制系统产生振荡。
4.2.8冷/热水盘管阀门开度控制
在通常的空调自控系统中,冷/热水盘管阀门开度一般由回风温度或室内温度控制。对于大空间或有二次热交换的区域,也可采用送风温度来控制冷/热水盘管阀门开度。
基于水阀调节的节能策略中,首要要做到的是保证阀门的“零”开度。各类电动水阀是节能管理系统主要执行机构,在控制过程中阀门开度是节能系统主要调节内容。其中,保证阀门“零”开度是节能系统控制精度的重要保证。换句话说,选择正确流量特性和合适口径的电动水阀是节能系统成功的重要保证。
4.3能源管理方案控制方法分析
4.3.1夜间能源管理
夜间能源管理是指建筑物在进入夜间运转时为了保证维持最基本的要求而对各个能源单元进行的管理。能源管理在保证建筑物最低照度和通风率的同时,仍要确保安防、消防等系统的正常运行。
4.3.2轮循控制
轮循控制是通过对设备系统中的机组定期或按照需要切换工作。相比较把机组中所有设备投入使用而言,轮循控制是按照需要仅使部分机组进行轮循投入,这样既大大降低机组能耗,又减少设备不必要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4.3.3能耗计量统计管理
常规的空调自控系统多强调保证舒适度,节能管理则多作为辅助功能进行应用。在衡量建筑的节能措施是否有效时,无法给出有说服力的数据。且因为舒适度改变和管理的习惯,更容易造成能耗增大。而能源管理系统双管齐下,在保证舒适度的同时,对空调系统的单项能耗计量并统计,作为节能管理的事实依据,定期对统计结果分析比较,使节能管理手段和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让管理者对能耗的使用更加心中有数。
五、能源管理方案节能收益估算
设备额定能耗明细
设备能耗合计913.7KW,全时出力能耗按80%计算,为730KW。
常规情况下,单日运行平均时间为11.5小时(图书馆),年平均出力为180天,即年耗电为1,511,100度。
5.2按年平均用电150万度估算,采用能源管理方案,可保证节约达到25%以上,即保证年节省用电37.5万度以上。
六、投资回收年限估算
6.1根据5.2条计算结果,节能管理方案实施后,年节约耗电量为37.5万KWh,电费费率为0.599元/KWh,每年节约电费为:0.599元/KWh×375000KWh=224,625元
6.2系统静态除投资(不包括管理、人员费用)为877,413元,投资回收年限(理论值)约为4年;根据实际经验,考虑到管理、人员费用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实际投资回收年限约为5年。
七、其它设想
7.1增设建筑物内的其它设备的能源管理程序及设施。即能源管理系统除对空调系统做节能调节外,还应对照明系统、给水系统等用电做相应调控,达到综合节能。
7.2增设借阅定位集成管理
图书馆因其功能的特殊性,建议在借阅管理时,采用人员基本定位手段,可对整个图书馆各阅览室的借阅人员做统一管理,以便系统运行人员有效的掌握各分区人员的存在情况,达到人性化节能,使节能管理系统更好的为建筑服务。
7.3与能耗监测平台集成
一、知识管理和图书馆管理的概述
(一)知识管理概述
知识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因此,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管理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关研究者认为,所谓知识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在管理的过程中积极运用相关的知识,加强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升。在广义上,知识管理代表着对知识和资产、资源的有效管理。而在狭义上,知识管理特指对知识内容的管理,从获取、创造、应用、传播以及存储知识的整个过程。虽然,对知识管理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以人为本是知识管理的理念,信息是其发展的基础,从而努力实现对管理的创新。另外,知识也是图书馆管理中最根本的存在。
(二)图书馆管理概述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是指通过知识管理的指导,促使读者对知识进行传播、应用、挖掘和捕获,从而不断满足读者的需求,增加读者自身的知识存储量,实现对知识的创新。将图书馆的真正作用毫无保留地发挥出来。
二、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影响
(一)促进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发展,图书馆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图书馆为了寻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进行以下几点改变:首先,对于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洞察能力,同时,拥有全面的专业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随着现在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对有限资源的共享,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充分发挥资源的共享性;最后,图书馆应该及时改变以前的思维模式,以前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然不适合现在的实际需求,现行的图书馆管理方式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知识为主。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才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图书馆只有经历创新,才能与不断发展前进的科技水平同步,才能逐渐适应时展的要求,从而促使图书馆获取可持续性的发展。
(二)提升图书馆的应变能力
以前图书馆普遍沿用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这种模式存在诸多的弊端,最突出的弊端就是过于僵化且灵活性极差。而现在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外界环境也是瞬息万变的,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的需求。为了打破这种局限性,图书馆必须改变传统的组织结构,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当下的管理流程,减少中间的管理链接,保持管理层级的平衡,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从而显著提升图书馆的应变能力,彰显图书馆管理的灵活性。
(三)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
通过知识管理的引导,现在的图书馆提供的各项服务都充满了知识性,有效增加了对知识的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对知识传递的效率。在这个知识与信息并重的时代,图书馆要想实现管理上的创新,必须充分利用好知识和信息的作用,挖掘显性和隐性知识的积极作用,在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的重建、传递与利用,从而为图书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外,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一切以读者为主,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为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应用。(四)提升图书馆的管理功能在知识管理的影响下,现在的图书馆管理坚持人与物的统一管理模式。利用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内部管理的手段,而且深化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带来了更加优质的服务功能。因此,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中,积极运用知识管理的方式,显著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效率,真正实现了提高创新能力和整体服务质量的目标。
三、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坚持以用户为本
在知识管理的指导下,图书馆运营的宗旨是以用户为本,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相关的各种信息技术以文献资源。为了实现图书馆更好地发展,对图书馆的使用频率、用户满意程度以及用户结构进行了相关的搜集,结合用户信息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信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可以明确认识到图书馆运营中的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加强对图书馆管理中不足的地方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有效提高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于信息服务的质量,实现对图书馆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创新图书馆管理方式
追究到底,实现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对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创新。在管理中进行激励方式的创新,加强对知识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其实,在图书馆内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极其枯燥乏味的工作,每天面对成千上万本书籍,根本无法进行必要的沟通。再加上图书馆馆员长期受不到有效的激励,长期以往,对这种枯燥的工作失去热情,丧失兴趣是不可避免的。另外,为了加强对读者的服务,图书馆必须引进先进的信息手段,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带来更多便利的服务功能。
(三)立足免费开放创新图书馆服务
在有些医院内部的图书馆因为是免费开放,免费为读者提供各种服务,所以,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态度简直不敢恭维。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更加应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借阅机会。因此,图书馆应该在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对服务进行创新,提供各种各样较为全面的服务形式。用这种方式,无形中也为医院提高了名誉,从侧面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和赞赏,促进医院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医院内部可以设置借阅大厅、报纸阅览室、期刊借阅室等等,以便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经济实力雄厚的医院甚至可以为视障人士建立一个专门的阅览室,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为了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硬件服务,可以设置一些存包柜、茶水室,方便读者进行阅读。同时,图书馆的书籍成千上万,要想找一本自己想看的书籍犹如大海捞针。因此,在医院的图书馆内可以设置信息检索的工具,这样读者能够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另外,在图书馆内创造温馨的阅读环境,促使读者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有利于读者更好地进行阅读,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通过电脑、手机和广播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对当今社会背景下的公共图书管理与服务现状的分析,如何加强公共图书管理工作和提升服务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
现状分析;图书管理;图书服务;流动服务
在图书馆的运行当中,需要建立良好的图书和人员的管理制度,努力做好对读者的服务工作,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公共图书馆来学习知识,以前人们获取信息和查找资料的主要场所就是公共图书馆,现在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到公共图书馆学习的人越来越少,本文主要对改变这一现状,提出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相关措施,让公共图书馆如何在信息化时代生存并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现状分析
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手机不断普及,几乎每个人最少都会有一部手机,导致到公共图书馆阅读的人越来越少,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通过手机网络阅读,只有少数人愿意选择到公共图书馆阅读书籍,他们认为在网上阅读很方便,既不用到图书馆借书和还书浪费时间,而且能够快速查找到大量有关知识点,图书馆单一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加上建设一座公共图书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公共图书馆大多数修建在主要的省会城市,比如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没有公共图书馆,人们需要看书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借阅到书,所以增加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是做好公共图书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还有一方面是由于图书馆服务形式的发展和变化,一些图书馆服务人员缺乏素质和使用电子技术,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升级。
二、做好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
1、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
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用人机制和管理机制,图书馆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人,所以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和拥有专业技能的公共图书管理团队,在用人选择方面需要把真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录用到图书馆工作,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公平考核和面试;图书馆的改革和创新不断深化,改变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让读者在网上就可以提前进行资料注册和选择书籍,到图书馆后直接通过电脑查找就可以快速找到图书的放置位置,突破传统的建设理念和运行机制,不仅要改变单一的服务格局,而且要开展一些图书阅读活动,让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扩大,让越来越多的人阅读到图书馆的书。
2、图书分类管理
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图书编目工作,为了方便读者快速寻找到书籍,需要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者认真对所有的图书进行整理和及时检索,文献的存在状况和存在位置编制成目录,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如果没有进行整理编目,读者就不会借阅到,甚至连图书管理员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寻找到这本书,图书分类管理的意义是图书管理员对图书进行分类整理,更好的服务读者寻找图书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每一位图书编目者必须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上,通过电脑将图书进行存储记忆分类,帮助读者更快地利用馆藏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简而言之对图书分类管理是图书馆图书管理的主要方法,做好图书分类管理能够极大的提高图书的利用率,让公共图书馆更好的服务于读者。
三、做好公共图书服务工作
1、提高服务质量
图书馆需要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质量,服务模式必须科学合理,通过网络环境的构建改变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服务宗旨始终以读者为中心,通过扩展服务形式和开展延伸的服务,使图书馆的读书氛围变得健康良好,例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图书管理员,让读者在借书过程中感觉到图书馆的人员服务质量很高,读者也会很高兴的借书和归还书,为读者提供精确和高质量的服务内容,让更多的人共享到优质的信息成果。
2、改进服务模式
造成公共图书馆利用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5点,而人们正常上班的时间和图书馆开放的时间相同,造成了很多人没有时间到图书馆阅读,为了打破这种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需要我们与当前的时代特征相适应,通过建设自助服务模式让读者随时都能够到图书馆阅读,使读者的阅读兴趣得到提高,也可以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创建一个更加完整全面的服务网络,与此同时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例如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投资建设和号召社会关注公共图书馆,推进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3、开展图书流动服务
通过现代物流的运用建设流动图书馆,图书在快递运输多次流动后将回流公共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快递,然后将图书送到读者的家门口,实现了文献资源共享,在图书物流的建设当中必须考虑到流动的规模、流动的半径和流动的时间安排,国家也启动了一些地区的图书流动项目,依托县图书馆建立流动图书馆,将图书运输到一些山区不发达的地区,让更多的人阅读到图书,也有一些地区组建图书流动车队,按照计划的路线到一些边远的地方企业和社区开展免费读书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公共图书馆,可以看出来实现图书的利用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开展图书流动服务。
结束语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工作原理就是坚持以读者为主,通过不断地提升服务质量和推进服务理念等措施,与时俱进迎合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制定出一条合理地服务方案和图书馆管理方案,将公共图书馆自身的信息资源发挥出来,给读者感受到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图书信息服务全方位的提供给我国的读者,公共图书馆一定要结合网络信息发展,改变陈旧的工作观念从而生存和发展下去。
作者:祖青海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桂珍.做好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6).
[2]杜国志.谈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