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后现代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处于现代社会中的后现代主义
应该承认,“后现代主义(postmode rnism)”是个很难理解和界定的词汇,《现代流行观念词典》甚至这样解释:“这个词没有什么意义,却被人们尽可能地经常使用。”但它内涵的不明确性却并未对它的广泛流行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在文化、艺术、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后现代”幽灵似的渗透在每个角落中。我们虽然无法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可以通过对其特征和影响的描述,来从各个侧面来理解何谓“后现代主义”。
首先,我们应理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这对哲学概念。这是两个有时代涵义的词。从19世纪末的西方理论来看,现代性是与传统秩序相对比而言的,它指的是社会生活中进化式的经济与管理的理性化与分化过程。后来,人们经常以鲜明的反现代目光来审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过程。结果,说起后现代性,就意味着与现代性的断裂,或者说一个具有自己独立组织原则的新的社会整体的出现。
然后,我们来考察“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它们都处于文化之中心,现代主义指的是出现于世纪之交、并直到目前还主宰了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一种风格和运动,其主要特征大概有以下几点:一、审美的自我意识和反省;二、对传统叙述结构的拒斥;三、对实在的看法的自相矛盾和开放的不确定性特征的探索;四、对喜欢强调结构、消解人性化主体的整合人格观念的拒斥。可以看出,现代主义的关键词就是解放和拒斥,解放的是个性、人性以及思想等意识形态种种,拒斥的是传统的桎梏。而当我们试图认识后现代主义时,我们发现,现代主义的许多特征大都以某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侵入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各种定义中了。
最后,虽然后现代主义者们的观点并不统一,但我们仍可以归纳出三点特征:第一,反逻各斯中心主义,这个特征首先表现在解构主体性,消解主客二分。后现代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第二,推崇非理性。第三,不确定性。这主要表现在他们反对普遍性和同一性,推崇自由、差异、多元和不确定性主体。
从以上论述的各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在时间上在现代之后,而是强调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和颠覆,这充分体现在后现代主义者们提倡的反逻各斯中心主义之上;其次,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一种对传统的解构和摧毁;最后,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流行概念,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特征、顺应时代要求。
二、消费文化
在物质生产十分丰富的当代社会,“消费”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现象,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消费文化,顾名思义,是指消费社会的文化。今天,我们使用“消费文化”这个词,是为了强调商品世界及其结构化原则对理解当代社会来说所具有的核心地位:首先,就经济的文化维度而言,符号化过程与物质产品的使用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而且还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其次,在文化产品的经济方面,文化产品与商品的供给、需求、资本积累、竞争及垄断等市场原则一起,运作于生活方式领域中。
消费文化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消费文化强调一种功利的、充分解放自我的处事方式和生活态度。遵循享乐主义,追逐眼前的,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鼓吹得过且过、美的身体、逃避社会义务、向往异域风情、培养生活情趣、追求独特的生活格调。
第二,影像的过量生产和现实中相应参照物的丧失是消费文化中的内在趋势。商品、产品和体验可供人们消费、维持、规划和梦想,但对一般大众来说,能够消费的领域是不同的。消费不仅是为满足特定需要的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相反,通过广告、大众传媒和商品推销技巧,消费文化动摇了原来商品的使用或产品意义的观念,并赋予其新的影像和记号,全面激发人们广泛的感觉联想和消费欲望。
对此类现象,西方学者早有关注。法兰克福学派就以批判后工业社会中人的各种异化现象著称。其中,消费异化正是他们批判的焦点之一。弗洛姆认为,在铺天盖地的广告、推销面前,人们以及从商品的主体逐渐异化为商品的对象,在这个时代中失去了自主意识而在消费过程中为沦为商品的奴隶[2]。
三、后现代主义对消费文化的影响
第一,后现代主义攻击艺术的自主性和制度化特征,发展了一种感官审美,即一种强调对初级过程的直接沉浸和非反思性的身体美学。在消费文化中,追求美的身体就成为一个重要特征表现出来。为了拥有美的身体,人们不惜金钱,甚至不惜牺牲健康,铤而走险地尝试各种方法。
第二,后现代主义无论是处在科学、宗教、哲学,还是其他知识体系中,都暗含着对一切元叙述进行着反基础论的批判。
第三,在日常文化体验的层次上,后现代主义暗含着将现实转化为影像,将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段的倾向。因此,后现代的日常文化是一种形式多样与异质性的文化,有着过多的虚构和仿真,现实的原型和真实的意义都消失了。由于缺乏将符号和形象连缀成连贯叙述的能力,连续的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段,导致了精神分裂似地强调对世界表象的紧张体验:即生动、直接、孤立的体验。但问题是,影像的过量生产和现实中相应参照物的丧失造成了一种浮夸的商品形式,消费对象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包含有多余的那部分影像和附加在商品内的各种本不属于商品本身之价值的东西。这也正是如今许多人都感觉到的消费之后没有感到满足,反而感到有些空虚的原因之所在。
第四,后现代主义所喜好的是对以审美的形式呈现人们的感知方式和日常生活。这更多的是一种强调主观和个人的生活方式。在消费文化中则表现为追逐眼前的,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
应该说,无论是后现代主义还是消费文化,都体现了现代人们超越传统的试图。但在超越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它们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异化现象。后现代主义昙花一现地过时了,成为哲学史中的一部分,而在人们越来越理性的今天,消费文化也将得到合理的充实而变成真正对人类有益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现代化:苏北
一、现代性与现代化
什么是现代性?中外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观点各异,可谓见仁见智。英国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他运用多维视角对现代性进行重新审视,在不同的理论著作中对现代性作了多方面的界定,“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现代性特指西方理性启蒙运动和现代化历程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运行机理,是人类社会从自然的地域性关联中“脱域”(disemt~ding)出来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人为的理性化的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则。
现代性包含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两方面,是用来说明现代社会的社会与文化特征的术语。历史上不少学者在探讨现代性问题时,首先把现代性作为一种理性的文化精神,如康德关于“启蒙”的理解、胡塞尔的“纯粹的理性”、哈贝马斯的“时代意识”、利奥塔的“宏大叙事”等等。
从现代性的精神维度来看,现代性包含我们经常所说的理性、启蒙、科学、契约、信任、主体性、个性、自由、自我意识、社会参与意识、批判精神等。现代性作为“脱域”之后的理性化社会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不仅要作为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渗透到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和活动之中,而且必然作为自觉的制度安排而构成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图式。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吉登斯干脆断言,“现代性指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而韦伯则详细地从经济运行的理性化、行政管理的科层化、公共领域的自律化、公共权力的民主化和契约化等角度揭示了现代性作为理性化制度安排的普遍性。
现代化与现代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现代化是指社会秩序从传统向现代的变革过程。它是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动态的概念,以工业化为发端,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整体变迁在经济上是指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进化;在政治文化方面是从经济依附型的政治文化向参与型的政治文化转变;在社会治理方面是指从以习惯为主导的规则系统向以法律为主导的规则系统进化。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的变迁是现代化最终的决定因素。
现代化并非是在个别国家和地区发生的特有社会现象和发展趋势,而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性是在社会现代化基础上抽象与提炼出来的一种东西,现代性是唯一的,现代化却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国外学者布莱克曾经用因果关系来说明现代性与现代化之间的区别:“从上一代人开始,‘现代性’逐渐被广泛地运用于表述那些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处于最先进水平的国家所共有的特征。‘现代化’则是指社会获得上述特征的过程。”现代化是动态的,是“因”,现代性则是静态的,是“果”;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现代性的确立与实现的过程。现代性与现代化二者不可分割,没有现代化,现代性就无法体现,而没有现代性,现代化也就失去了目标。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对现代性的追求,现代性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苏北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少地区出现经济发展失衡的现象,这种现象无疑是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引起了学术界、政府和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江苏作为全国为数不多GDP超万亿的经济强省,内部各区域之间显著的经济差异一直是困扰它的一大难题。江苏省根据其13个市在本省的自然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经济板块。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省辖市,共40个县(市、区),土地面积达5.24万平方公里,2006年年末总人口达3281.12万人。苏北无论从土地面积还是从人口数量上来说都可以算是江苏省的半壁江山。从地理位置而言,苏北地区处于我国发达的东部沿海中部,连接华北、西北、长江三角洲,东临太平洋,隔黄海又与日本、韩国两个发达的东亚国家相望,是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是基于历史的、客观的等诸多原因,苏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一个低谷。从2000年来苏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看,苏北不仅在经济总量和均量上占全省的比重越来越小,有的经济指标甚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与苏南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越来越大。2000年,苏北五市人均GDP为6289元,是全省的53.4%、苏南的28.3%;到2006年,苏北五市人均GDP虽然达到12910元,却降到了全省的45%,苏南的2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21元;2000年,苏北五市财政总收入为130.28亿元,是全省的15.1%、苏南的24.7%;到2006年,苏北五市财政总收人为501.13亿元,降到了全省的12.7%、苏南的20.3%。另有统计资料显示,苏北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等地级市不仅经济总量达不到苏南一些县级市,而且人均GDP也只有苏南一些县级市的1/10,甚至更低。
苏北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长期滞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从现代性的视角来分析,苏北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现代性原则的规范。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体的主体意识,如果没有主体意识的自觉,市场经济根本就不可能快速发展。中国虽然从20世纪初就开始向往和追求西方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但是,直到现在我们也不能说中国已经形成了西方文明特有的现代精神气质,尤其是苏北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文化的消极影响仍然严重阻碍着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中个体自由和主体意识的形成。现性虽然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它只是以碎片的、萌芽的形态出现在某些个体的意识中,出现在社会运行的某些方面或某些侧面,而没有作为社会深层的和内在的机理、机制、存在方式、文化精神等全方位地扎根、渗透到个体生存和社会运行之中。相反,封建的小农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大量残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却根深蒂固,主要表现有:人治高于法治,人情大于法理,关系大于能力,依附大于独立,身份大于实力,安贫乐道,小富即安,“等靠要”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苏北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三、从苏北现代化进程看落后地区的现代性构建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央政府以下行政组织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只是上级政策的简单执行,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各省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虽有差距,但不是很显著。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国内区域差距13益扩大,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已成为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像江苏这样的经济大省,苏南、苏中、苏北经济上的显著差异非常类似于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上的梯状分布,其它省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区域发展的失衡。如何推进像苏北这样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以促进各区域的共同发展,~直是中国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政府曾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并且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除了政府政策上的扶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快落后地区现代性的构建,在精神层面上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在制度上加快体制转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首先,在精神性维度上,立足现实,强化主体性意识。人的主体性是现代性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可以使人的目的、利益和需要得到最大的实现”。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主体性与现代工业生产密不可分,现代工业的巨大生产能力第一次把自然界当作人的对象,人不再任意听从自然界的摆布,而是为自然界立法。正是人的主体性支撑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也证明,思想解放的程度、主体性意识觉醒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速度。哪个地区思想解放得快,主体性意识觉醒得早,老百姓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最强烈,哪个地方市场化进程就快、经济发展也就快。张家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紧紧着眼于解放人的思想,培育人们的主体性精神。张家港人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了许多突破性的飞跃,比如“没有名次就没有地位”,“不能吃饱肚子,空了脑子”,“拿金杯是手段不是目的”,“一个声音喊到底”,“不是要我发展,而是我要发展”,这些新观念渗透到许许多多人的头脑中,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苏北地区人们思想解放得慢、主体性意识较弱,没有真正把发展经济放在第一位。因此,尽管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扶持、较为丰富的资源,但是苏北经济还是长期发展不上去。要想推动像苏北这样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是首要的,要强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性意识,彻底抛弃“等靠要”的观念,让创业致富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关健词:服装设计;文化理念;传统服饰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
一、引言
服装设计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文明是文化发展的直接产物。在当今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的中国,服装设计是一门既新兴又古老的行业,说它新兴,是因为服装设计事业是在近几年,通过人们服装品味的不断提高才得到质的飞跃。说古老是因为服装设计从我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并传承至今。所以人类社会的文化史对传统和现代的服装设计都存在一定的影响。服装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是长久以来人类文明的沉淀!企业品牌和服装设计师们都是通过自己对服装文化的理解,来推出自己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观。
二、服装设计中的文化底蕴
1.在服装领域中,消费者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在不断变化,求新求特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终极目标,于是服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消费型文化,它需要设计师们对服装设计的文化注释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再认识。服装设计不仅是种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它还是需要再生和更新的文化。人们的消费意识在不断的求新,服装的设计就要不断的创新,设计师们只有不断的汲取更多的文化营养才能创作出高层次的作品。服装设计行业对于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甚至苛刻。设计师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收集各种文化元素,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2.服装设计既是一种文化,就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具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类的服装已经绵延了千年,其内涵和表现方式也几经变迁,但是总的精神还是一脉相承的。服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会服装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提炼服装的表现手法,并加以创新,才能够从实质上、形式上全面地理解传统的服装文化并创造出新的、深刻的现代服装文化。例如现在的很多设计师都从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上寻找创作灵感,设计出一些既有异域风情又独特新颖的作品。设计风格不同的服装被不同的人演绎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这是服装文化带来的效果。
3.企业文化也是服装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企业文化是一种被员工认可的积极文化。服装的品牌就是服装的企业文化。通过服装的品牌可以了解一个企业。这点国外的企业比国内的企业认知度高。如阿玛尼、夏奈尔等他们的企业文化早已成为时尚界的风向标。企业文化含量直接体现在它所设计的品牌服装上,人们在消费服装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费其内含文化,没有丰富文化内含,品牌是不会深入人心的。所以如果想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服装企业,想要打造世界一流服装品牌和服装设计师,就需要汲取服饰文化的丰富养分,用自己的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三、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1.文化理念是指人们对现有物质文化成果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泛化的时代,各种先进的科技媒价使时尚咨询的传播更加便利。大量的时装会、时尚晚会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咨询的发达也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多种多样的素材给了设计师更大的动力。掌握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的设计不但要满足它最基本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必须让人们得到视觉上的满足和享受。想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就得明白人们在审美上的个体差异,差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所以设计师要深知美学原理,懂得美学规律,尽力使自己的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现代文化的各种要素所组成的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设计师的文化理念直接表现在他(她)的作品上,
2.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的服装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传统文化使现代的服装设计更有内涵,更具特色。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大胆的结合一些中国传统的艺术,比如青花瓷、水墨画等。这些传统的艺术元素使设计作品别具一格,内涵丰富。无论是什么样的服装秀,只要是涉及到国际性的,就必须带点“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显出中国服装文化的内涵。这样既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时尚的形式传播,又能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品牌推向更大的国际市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设计师获得灵感,凸出服装设计特点的一个方面。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使现代服装的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3.后现代文化理念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当然,在后现代的思潮影响下,有些设计师也致力于追新求异,他们吸收了来自另类青年的亚文化营养,创造出了各种新奇的式样,打破常规的美学思想,颠覆传统,如有着破洞的丝袜,棱角夸张的服饰。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刺激。后现文代也提出了服装的绿色理念。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同时,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恶化让人们沉思,环保问题更成为了焦点。“绿色消费”成为主流,因此在服装领域,后现代设计文化也提出了“绿色设计”,其设计理念中的健康和环保意识不断被人们重视。在绿色理念的推动下,环保服装也应运而生。比如,在纺织原料上选择符合生态标准的天然原料。
四、结语
总之,不管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还是后现代文化,不同的文化理念对于服装设计有着共同的影响,那就是它推动服装设计行业不断前进和发展。当人们在挑选心仪服装的同时,他(她)也在挑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理念。色彩斑斓的年代需要独特与敏锐设计思想。不管服装发展方向如何,文化理念永远是它的设计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兰.范红梅论文化底蕴对服装设计的基础作用[J].丹东
师专学报,2001年12月第三23卷第4期
[2]项海燕.服装设计中的后现念[J].湘潮(下半月),
2008年第4期
[3]高毅.消费,再生,打品牌――服装设计的文化注释与含
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服装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以及文化理念对于服装设计的作用及影响。从传统、后现代等几个方面诠释文化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必然联系和相互价值。
关健词:服装设计;文化理念;传统服饰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
一、引言
服装设计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文明是文化发展的直接产物。在当今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的中国,服装设计是一门既新兴又古老的行业,说它新兴,是因为服装设计事业是在近几年,通过人们服装品味的不断提高才得到质的飞跃。说古老是因为服装设计从我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并传承至今。所以人类社会的文化史对传统和现代的服装设计都存在一定的影响。服装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是长久以来人类文明的沉淀!企业品牌和服装设计师们都是通过自己对服装文化的理解,来推出自己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观。
二、服装设计中的文化底蕴
1.在服装领域中,消费者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在不断变化,求新求特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终极目标,于是服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消费型文化,它需要设计师们对服装设计的文化注释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再认识。服装设计不仅是种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它还是需要再生和更新的文化。人们的消费意识在不断的求新,服装的设计就要不断的创新,设计师们只有不断的汲取更多的文化营养才能创作出高层次的作品。服装设计行业对于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甚至苛刻。设计师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收集各种文化元素,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2.服装设计既是一种文化,就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具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类的服装已经绵延了千年,其内涵和表现方式也几经变迁,但是总的精神还是一脉相承的。服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会服装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提炼服装的表现手法,并加以创新,才能够从实质上、形式上全面地理解传统的服装文化并创造出新的、深刻的现代服装文化。例如现在的很多设计师都从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上寻找创作灵感,设计出一些既有异域风情又独特新颖的作品。设计风格不同的服装被不同的人演绎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这是服装文化带来的效果。
3.企业文化也是服装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企业文化是一种被员工认可的积极文化。服装的品牌就是服装的企业文化。通过服装的品牌可以了解一个企业。这点国外的企业比国内的企业认知度高。如阿玛尼、夏奈尔等他们的企业文化早已成为时尚界的风向标。企业文化含量直接体现在它所设计的品牌服装上,人们在消费服装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费其内含文化,没有丰富文化内含,品牌是不会深入人心的。所以如果想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服装企业,想要打造世界一流服装品牌和服装设计师,就需要汲取服饰文化的丰富养分,用自己的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三、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1.文化理念是指人们对现有物质文化成果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泛化的时代,各种先进的科技媒价使时尚咨询的传播更加便利。大量的时装会、时尚晚会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咨询的发达也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多种多样的素材给了设计师更大的动力。掌握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的设计不但要满足它最基本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必须让人们得到视觉上的满足和享受。想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就得明白人们在审美上的个体差异,差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所以设计师要深知美学原理,懂得美学规律,尽力使自己的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现代文化的各种要素所组成的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设计师的文化理念直接表现在他(她)的作品上,
2.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的服装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传统文化使现代的服装设计更有内涵,更具特色。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大胆的结合一些中国传统的艺术,比如青花瓷、水墨画等。这些传统的艺术元素使设计作品别具一格,内涵丰富。无论是什么样的服装秀,只要是涉及到国际性的,就必须带点“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显出中国服装文化的内涵。这样既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时尚的形式传播,又能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品牌推向更大的国际市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设计师获得灵感,凸出服装设计特点的一个方面。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使现代服装的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3.后现代文化理念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当然,在后现代的思潮影响下,有些设计师也致力于追新求异,他们吸收了来自另类青年的亚文化营养,创造出了各种新奇的式样,打破常规的美学思想,颠覆传统,如有着破洞的丝袜,棱角夸张的服饰。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刺激。后现文代也提出了服装的绿色理念。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同时,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恶化让人们沉思,环保问题更成为了焦点。“绿色消费”成为主流,因此在服装领域,后现代设计文化也提出了“绿色设计”,其设计理念中的健康和环保意识不断被人们重视。在绿色理念的推动下,环保服装也应运而生。比如,在纺织原料上选择符合生态标准的天然原料。
四、结语
总之,不管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还是后现代文化,不同的文化理念对于服装设计有着共同的影响,那就是它推动服装设计行业不断前进和发展。当人们在挑选心仪服装的同时,他(她)也在挑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理念。色彩斑斓的年代需要独特与敏锐设计思想。不管服装发展方向如何,文化理念永远是它的设计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兰.范红梅论文化底蕴对服装设计的基础作用[J].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12月第三23卷第4期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传统艺术现代化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论文下载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倾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
很明显,前两种观点不仅忽略了传统的实践性或延续性,把传统看作静止的、凝固着的东西,还属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而第三种观点是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冈为它是以发展和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和解决我国艺术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艺术必须是要发展的,而来自外部的促动和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素。比如,被中华民族视为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的“塔”这种建筑形式,其实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是随着佛教在东晋传人后才在中困遍地开花的。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围家之所以获得在科技文化上的巨大发展,是因为他们翻译了大量卉希罗的文化典籍,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以这些著作作为启蒙和基奠的。现代的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除了其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外,其本身的文化“杂合”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此,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可供民族主义膜拜;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在自身寻找发展规律外,寻求外来文化的帮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对待随经济、科技、传媒浪潮奔袭而来所谓“强势文化”,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美同在世界上确实占有领先地位是科技文化,此,正如有史论家所说的“美国当代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的表现”在它的后现代艺术里,从集合主义、波普、超级现实主义、构成主义、大地主义、装置艺术以及广泛化的观念主义艺术,无不充斥了美国科技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和技术产品,科技文化的产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对象和手段以新奇体验代替审美,混迹于生活取代艺术的精英意识成为艺术的新内涵此,这种艺术已经完全脱离艺术的文化传统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甚至政治的产物。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就不会将“非艺术化”的后现代艺术与发达的科技文化混为一谈,不会盲目的崇拜或反对外来的现当代文化一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对于我围经济科技发展有利的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全盘接受,而对不符合我闰发聪现实,与我周艺术传统形式或意识完全割裂的后现代芝术.就要小心谨慎,只能吸收其“合理内核”了。
除了纯艺术领域,在应朋艺术领域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国本土文化识别特征的丧失、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本身所具备的易推广、易操作等的特性,使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繁殖”迅速的现代艺术设计,却会因为他的标准化、可量化、科学化的特性却极容易使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艺术设计丧失殆尽。在现代艺术设计刚刚在欧洲推广的时代,莫里斯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就是欧洲传统手工艺在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抗。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正在重蹈覆辙,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已被许多开口包豪斯、后现代的现代设计师抛掷脑后,难怪一位日本设计师看过了浦东蔓延的摩天大楼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没有现代设计!”。因此,在学习利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时,不仅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认识到他的局限:过于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放之各国皆准却而没有民族特色。这种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模式将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完全失去中国的民族特色。只有采取双赢的结合战略,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又能保持了艺术的中国身份。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功能、标准、量化的特点与我国传统设计中的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认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个事实,就会知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思想,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更要考虑我国本身的艺术传统。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陷入设计领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不会失去艺术的中国身份。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引发了争论,中国艺术界只有立足当下,正确理解“现代性”,客观地对待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区别对待西方的现代科技文化与文化艺术。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有机的结合起来,方能实现传统艺术真正的现代化。
前言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 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着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倾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
很明显,前两种观点不仅忽略了传统的实践性或延续性,把传统看作静止的、凝固着的东西,还属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而第三种观点是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冈为它是以发展和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和解决我国艺术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艺术必须是要发展的,而来自外部的促动和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素。比如,被中华民族视为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的“塔”这种建筑形式,其实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是随着佛教在东晋传人后才在中困遍地开花的。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围家之所以获得在科技文化上的巨大发展,是因为他们翻译了大量卉希罗的文化典籍,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以这些着作作为启蒙和基奠的。现代的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除了其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外,其本身的文化“杂合”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此,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可供民族主义膜拜;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在自身寻找发展规律外,寻求外来文化的帮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对待随经济、科技、传媒浪潮奔袭而来所谓“强势文化”,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美同在世界上确实占有领先地位是科技文化,此,正如有史论家所说的“美国当代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的表现”在它的后现代艺术里,从集合主义、波普、超级现实主义、构成主义、大地主义、装置艺术以及广泛化的观念主义艺术,无不充斥了美国科技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和技术产品,科技文化的产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对象和手段以新奇体验代替审美,混迹于生活取代艺术的精英意识成为艺术的新内涵此,这种艺术已经完全脱离艺术的文化传统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甚至政治的产物。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就不会将“非艺术化”的后现代艺术与发达的科技文化混为一谈,不会盲目的崇拜或反对外来的现当代文化一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对于我围经济科技发展有利的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全盘接受,而对不符合我闰发聪现实,与我周艺术传统形式或意识完全割裂的后现代芝术.就要小心谨慎,只能吸收其“合理内核”了。
除了纯艺术领域,在应朋艺术领域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国本土文化识别特征的丧失、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本身所具备的易推广、易操作等的特性,使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繁殖”迅速的现代艺术设计,却会因为他的标准化、可量化、科学化的特性却极容易使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艺术设计丧失殆尽。在现代艺术设计刚刚在欧洲推广的时代,莫里斯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就是欧洲传统手工艺在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抗。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正在重蹈覆辙,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已被许多开口包豪斯、后现代的现代设计师抛掷脑后,难怪一位日本设计师看过了浦东蔓延的摩天大楼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没有现代设计!”。因此,在学习利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时,不仅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认识到他的局限:过于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放之各国皆准却而没有民族特色。这种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模式将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完全失去中国的民族特色。只有采取双赢的结合战略,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又能保持了艺术的中国身份。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功能、标准、量化的特点与我国传统设计中的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认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个事实,就会知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思想,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更要考虑我国本身的艺术传统。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陷入设计领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不会失去艺术的中国身份。
论文关键词:文学理论教材,反本质主义,主体意识
一、从意识形态性到反本质主义: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变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社会现状要求重建文化秩序,加上西方文学思潮纷纷涌入,文学理论教材也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开这一先河的当属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以下简称以本)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以下简称蔡本)。与前期文学理论教材相比,以本和蔡本超越了文学工具论模式,把文学当做一种意识形态进行阐释。但是它们仅仅只强调政治经济作为文学的反映对象,而没有关注文学自身的内部规律。而随后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以下简称童本)最大的突破就在于它开始关注文学自身的内部规律,把文学本质界定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认为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但童本仍没有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即没有跳出本质主义的圈子。新世纪,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极大转变。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以下简称南本)、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第三版)》(以下简称陶本)和王一川著的《文学理论》(以下简称王本)等教材应时而生。这三本教材都把反本质主义作为基本思维方式,“标示了现代性语境与后现代性语境之间深刻的分歧与追求目标的断裂”[1]。南本强调文学与文化的联系,以此来对本质主义思维进行反思与质疑。陶本最大的特点是将中西文论史上反复涉及的文学理论问题依次展开,最后不给出形而上的定义,培养学生开放的文学观念。王本则是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文学艺术论文,提出“感兴修辞诗学”,认为文学的主导属性是感性修辞性。
二、主体意识逐渐觉醒:中国文学理论教材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新时期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深受中西文化因素的双重影响,而在这双重因素中,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才是关键。中国学界一直不乏反抗之人,“五四”自不用说,到新时期,文学思潮风起云涌,寻根、反思、先锋、朦胧等等,无不显示着强大个体的存在。马原、格非等人的小说,不只是追求叙事方法的转变,更多的是要“摆脱社会与历史文化对人的必然性支配,转而对作为个体的人的‘本真’存在状态的感知与书写”[2]。当文学创作日渐突出主体时,文学理论自然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当然,国内文学理论很大一部分是受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西方文学思潮,从早期卢梭、佛洛依德、尼采等人的反理性主义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直至如今的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研究,无不对中国文学造成巨大冲击。
因此,综上所述,可以说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文学发展的关键,也是文学理论发展变化的关键。主体意识不强大,文学及文学理论亦不会有质的突破。
三、尊重个体、突显主体本真存在——文学理论教材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法国学者埃德加·莫兰认为“理论是一种方法的选择和观念的变化,……理论是随着客体的变化来深入对象与现实的过程,甚至一个开放的理论是一个接受自身死亡的观点的理论”[3]。因此,就现有理论来说,它还能在多大程度上阐释当代人的文化经验?我们到底该怎么阐释未来人类文学理论之路?面对这些疑问,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
从九十年代年代身体写作、私人化写作的崛起,到现在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兴盛,“显然,‘主义’写作时代的‘圣像’已经颠覆,‘主义’塑造的文学‘神话’已经破灭,一个随着人的自觉和文化的自觉而来的文学自觉时代已经来临”[4]。文学理论必须随着“人的自觉和文化的自觉”来发展改变自己,这是当今也是将来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由之路。“记住文学是‘人学’文学艺术论文,那么,我们在文艺方面所犯的许多错误,所招致的许多不健康的现象,或者就可以都避免了”[5]。如果把文学当成种种意识形态,那么文学为某种意识形态服务就会被当做很正当的道理,而当文学不再以人的主体存在给人以精神享受时,我们又怎能要求这样的文学有超越现实的表现?
因此,关于文学理论问题,我们并不需要寻求一个权威的定义,更不需要凭这个定义去解释别人的定义和其它文学现象。我们需要的只是发挥主观能动性,探讨每一种定义背后的动机和目的,特别是作为教材,目的就是教导学生,而不是束缚学生。“虽然传统逻辑的‘定义方法’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规定存在者,但这种方法不适用于存在”[6]。无论是继承传统还是借鉴西方,关键都在于中国现代文学家的主体创造性。文学创作如此,文学理论亦如此。只有站在“人”的制高点上,只有人的主体意识得到整体性解决,中国文学理论教材的发展才会“少走弯路亦或避免错误”。
参考文献:
[1]方克强.后现代语境中的新世纪文学理论教材[J].文艺理论研究.2004(5):81.
[2]汤奇云.解码“先锋小说”[J].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8(4):45.
[3](法)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2.
[4]汤奇云.从“主义”写作到后“主义”写作——当代文学发展轨迹一瞥[J].天津文学.2010(8):108.
[5]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钱谷融论文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2.
一、后现代主义的王氏电影
20世纪80年代末期,王家卫编导了他的第一部电影《旺角卡门》,尽管这部电影选用了香港传统的黑帮题材,但他的电影叙事语言却完全颠覆了以吴宇森为代表的“英雄主义”风格。在《旺角卡门》中主人公没有像《英雄本色》中的周润发那样身穿黑色风衣、双手持枪,带着副玩世不恭的神态,刘德华饰演的阿华和张学友饰演的鸟蝇都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要为生计奔波,他们打架的工具也是简单到一个空酒瓶或一把匕首,如此而已。没有聚众的群殴群斗,没有黑社会相互之间的团伙冲突,也没有小马哥以一敌百、豪气冲天的气势,阿华和鸟蝇只是两个孤立无助、彼此又具患难之交的黑帮打手,王家卫镜下的黑帮世界,已经彻底脱去了英雄的外衣。《旺角卡门》中已经不见了吴宇森电影中相信善恶分明、祈求公平正义、条理分明的秩序世界,阿华的陈尸街头表现的是那么无助、卑微和冷酷,体现了一种对生命无法把持的黯然,这样的结局与以往港式黑帮电影充满正义和道德因果的理想主义色彩形成了巨大反差。
王家卫的《旺角卡门》解构了传统电影的信仰模式,下一步他要采取新的叙事策略消解传统电影叙事的线性次序。从《阿飞正传》开始,《重庆森林》、《堕落天使》、《东邪西毒》等影片,叙事的整体感都不强,甚至是越来越淡薄,《2046》更全然打破了传统故事的叙述成规,片段式写作特征占据了主流位置。这些电影用来维系情节、事件的因果关系难以寻觅,构成整部电影的都是断裂的叙事片段、镜像碎片。
二、香港的文化特质与王氏电影的基调
王家卫在断裂却又机巧的电影叙事中,以重新建构起来的时间和空间,描绘出一个纯属感官、纯属符号、纯属个人的后现代华丽都市,这个都市的蓝本就是香港。由于长期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无论是在政治归属或是文化认同上,香港人都产生了一种无法定位的边缘化和挥之不去的无根感。尤其在历史文化方面,由于脱离母体文化太久,新一代的香港人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甚少,对中国几千年悠悠历史+分陌生,在思想中缺乏一种归属感,因而成为无根的一代。在香港社会的高速运转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无根”的港人渐渐变得浮躁、冷漠、疏离,在无中心信仰的文化中渐渐失去了目标与动力,迷失在都市的种种物欲中。王家卫正是用他的后现代电影语言折射出现代香港人疲惫的心灵,表现出他们每天寻寻觅觅、忙忙碌碌的不知所措,表现出他们不知何去何从的困惑与焦虑和对“家”与“根”的无尽寻求。
无根的人,必然在身份的归属问题上体现出或多或少的暧昧。王氏电影中,人物身份的暧昧,一方面通过镜头的剪接直接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也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加以暗示。在视觉语言的运用上,表现为剪接上跳接的大量运用。如《春光乍泄》中,两人争吵后的一场戏,镜头一是身着格子衬衣的黎耀辉生气地离去,紧接着的镜头二却是身着格子衬衣的何宝荣从外面回来。画面交错之中,时间被抽空,谁是黎耀辉、谁是何宝荣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两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关系。“身份”不但在《春光乍泄》中成为一种被抽离的象征,在《花样年华》中不断扮演彼此对方的苏丽珍与周慕云也同样面临一个否定他者而实现自我肯定的尴尬。
身份的悖论在王家卫电影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表达,以至于,王氏影片中人物的名字总是被刻意忽略。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名字是对个人的一种确认,是对个体存在的认可。名字的消解意味着个体的消解,“这一个”成了“这一群”甚至“这一代”,隐喻了整个香港“无根的一代”,于是不确定的个体淹没在了落寞的整体中,无常人生与落寞情怀便成为王氏电影的基调。
三、香港东西方混合的文化语境与王氏电影的世界品昧
王氏电影的基调是现代消费社会中人类共有的心理特征。商品的极大丰盛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与商品的极大丰盛相映照的不是人生的满足与幸福,而更多的是人生的孤独和落寞。物的丰盛与人的孤独这一后现代消费社会里的悖论反映了在物的包围中,人的主体性的迷失,而万事万“物”的泛商业化逻辑也似乎必然带来失意的人生。王家卫的电影之所以受到世界影坛的青睐,主要原因就在于电影描述的人类情感与现今后现代语境下的都市人生活状态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中西交融的香港文化语境又使王家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的电影中没有像西方后现代那样突显暴力、吸毒、等阴暗主题去直面否定现代性,而是以东方的婉约风格讲述着都市人的情感危机。尽管在王家卫影片中反复出现着光怪陆离的都市霓虹灯,、赌场、黑社会等人与物的群像,渲染着消费社会里价值观的崩论文溃、主体性的迷失,表现失意的人生,但影片同时充满了诙谐和戏谑,折射出东方中庸的人生态度。
王家卫东西交汇的后现代色彩是典型的香港文化气质。香港自开放以来文化便华洋杂处,中西夹杂的文化折中主义大行其道。尽管在种族多元性方面远不如美国,但由于缺乏一个主导的文化传统典范,以致新旧中西文化多元并置而驳杂不纯,却又与后现代主义的发源地美国有异曲同工之妙。香港文化的特殊地域性和国际文化的超时空混搭,从而造就了东西文化相互碰撞渗透的都市文化环境,香港最终形成了东西方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的多元混合文化,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让王家卫的电影形成了既有特殊标识,又有世界性的特质。
[论文关键词] 后现代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学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后现代教育思想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上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开辟了新路径。后现代教育思想在平等教学思想、对话教学方式、阐释教学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对传统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战,其独特之处为教师改革和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参考价值。基于此,探讨了在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
一、后现代教育思想概述
在当代众多的教育理念中,后现代教学思想占据着重要位置,它不仅较为深刻地批判了传统教育模式,同时也开辟了崭新的教育发展思路。
1.“去中心”平等教学思想
后现代教育思想在课程和教师的认识上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着力强调“去中心”的平等教学理念,即反对教师控制与教学控制,反对以教师、学科知识为中心思想,提倡教学中构建师生之间平等、互动的关系。后现代教育思想重新定义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融入了平等民主的教学理念,正如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指出,教师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而应是内在教学情景的领导者。
2.“对话”教学方式
“对话”是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它以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为根本出发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师生之间开放、平等、创造性、富有多元价值的对话关系。日本学者佐藤学指出:“学习的实践就是对话的实践。”倡导“对话”的教学方式,就是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教学观念进行教书育人,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3.阐释教学方法
阐释教学法是后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它不同于传统的促进式教学法和传授式教学法,而是强调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下,带着乐观、开心的心态不断拓展学习路径,引导学生进入真理的情景中。阐释教学法将传统的教条主义去粗取精运用在后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在文化背景中解读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教学文本,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创造性,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自传式教学评价法
后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习者均存在个体差异性,教师不能用统一的评价尺度去衡量每位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评价应强调评价标准的复杂性、动态性和模糊性,将学生看做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反对标准化考试的评价方法。正如派纳所指出的,教学评价应以家长、社区领导、教师以及其他学生共同组成的委员会进行评价。
二、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
1.改革传统的教学计划
传统的教学计划强调在教学行动之前制定教学计划,且不能更改计划。这是一种对教学和课堂的独断控制,它迫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汉语言文学教师应借鉴后现代教育思想中“去中心”的平等教育思想,制定教师、学生、课本三者之间合作性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应具备以下特点:首先,教学计划应在教学活动中产生,可以在行动中随时调整;其次,教学计划应具有可变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地利用意外事件临时构建教学内容;再次,由于当今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强调实践应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
师生互动的课堂应体现其多维性,打破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单一化的互动格局,积极倡导形成教师与学生个人或群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格局。教师不应以教授者、提问者、阐述者、指导者自居,而是应将自己定位于学习者、思考者和聆听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灵活调度者以及学习障碍的排除者,做好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学生也应摒弃“问”者、“听”者的学习身份,进入思考者、议论者、提问者的主动学习的角色,同时还应承担组织部分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责任。这就需要汉语言教师做到以下两点:其一,教师应放弃占有式权威的姿态,将自身置于平等教学的氛围中,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其二,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教师倾诉,真正形成多维的互动式课堂。
3.实施开放性教学
首先,在汉语言教学的过程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将教材看成确定、客观的认知对象,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判断、概括、抽象、推理来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从而使教材知识的获取超越了知识技能的范畴,并将其融入到生活领域中去;其次,汉语言教学应具有开放性,不能将教材单纯地看做真理和知识载体,学生只能认知和掌握,却不能重新构建。开放性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不应把教师的定性理解强加于学生。
4.运用探究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学课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演化规律的认识和文学素养的熏陶,这就需要教师应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将探究演变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与学生之间交流与沟通,不固守于自己对事物的观念,而应以相互激励、相互接纳、相互融合的心态构建师生活力课堂,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师生交往中迸发出新的意义。
三、结论
总而言之,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不适应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和时代感,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呈现出兴趣不高、缺乏主观能动性,甚至是厌学的现状。而后现代教育思想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值得汉语言文学教师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韩自波.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5).
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不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对后现代的描述延续了后结构主义的正确思想,使之成为一部分,如主体和真实的概念。美国学者胡伊森认为,必须着手研究概念而不是提供一个后现代化的概念或者延续分析当代文化,法国理论给人们提供了低迷时期重要的现代化理论。或许可以说,如果没有提供后现论,后结构主义就会提供不包含在内的认识论,或者用认识论信念支撑现代文化,尤其是现代艺术文化。如果没有达到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这种程度,就要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每一个部分。
在哲学审美、艺术批评、艺术教育中,人们一直都有传统结构的思想,其中存在一定的对立面,如主体和内容、内部与外部、含义的必然和偶然。尽管人们可能对事物内外部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也不完全如此,如形式主义,在某些方面,在所有的解释中起决定性的因素,如社会历史艺术。人们头脑中的思维已经定位,或者假设主体的可理解概念存在于是否脱离环境。这种假设的合理性在于人们运用了不同的方式。所有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如何解释外部的东西,或者如何将其纳入主体的意识当中。由此可见,主体的可见性和可理解性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必要条件。当人们将偶然联系放到主体中会产生必要的联系,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得出的主体概念没有外部的成分。
在美国,大多数艺术实践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批后结构主义艺术家,创造了完全的自给自足和意味深长的艺术作品的概念,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位艺术家,如迈克尔·弗雷德和唐·贾德。贾德用“实在性”的概念来反对弗雷德的“在场性”现代主义的概念,回顾性的共识是他现代主义的工作模式。在他的文章《特定的物体》中,贾德详细阐述了他的理念,使人们理解了特定的作品,他推动了基本的极简抽象艺术雕塑的相反方向发展。“实在性”是依照非幻觉、非指称、非具象等研究出来的。在他的文章里,真实直接赋予或蕴含了这种含义:固定的事物、材料、部分之间的简单联系等。这两个用途被作为等价物或有着同样作用去支撑它,“……什么被看到的……是你看到的就是你看到的。”一个主体的思想是理想的,是完全自给自足的、意味深长的,其是自我指涉的,这就是所说的“实在性”宣称的东西。
如果将贾德的作品作为条条框框,用一个完美地合理方式去描述所看到的“实在性”,会出现一个潜在的问题。贾德谈论到物体的时候,不是说其是简单的夹板箱或者一堆砖,而谈论了物体是一种艺术。问题在于,从某种程度来说,夹板组成的是物体的实在属性,真实可见并且服从这种现象,但对有的人来说那不是艺术。如果人们看到夹板箱,或者看到一堆砖而没有看到艺术,没有看到更多的东西,没有长远的实在属性,人们忽视的是可见的艺术性。为了“看见”雕塑品,人们需要的是没有在物体的实在属性或可见性中精确赋予的一些东西。人们需要与其他物体、价值和知识相似,这样才能在实在属性的关系上来呈现出艺术的含义。贾德的文章中展现出了这些关系,但是没有明确说明主体思想是否与这些物体产生联系并且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信任,因为只有这样,这些实在物体的艺术性对人们来说才能变得可以理解。进一步说,尽管人们将简单的物体视为纯粹的物体,一个夹板箱,即使与物体外部发生偶然的联系,只要物体作为艺术作品能被察觉、有可体验性,那些关系就绝对有必要。艺术体中没有它们,审美将不复存在。只要其具有可见性,那些关系就不是偶然的和物体外部的,而是内部的和必然的。
简单地说,如果人们接收后结构主义阐述的含义,自主化理论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将产生很大问题。尽管思想家们对于后结构主义的定义各不相同,他们普遍同意索绪尔提出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符号产生了象限点符号,换言之,就是与优点相关并在一个系统内不同于其他符号;第二,符号要素之间的联系,能指和所指之间并不是自然、有机的,而是任意的、惯例的。尽管后结构主义不同于索绪尔和结构主义,后者授予了系统语言作为研究对象,但所有人一直认为含义之间是有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