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林业 可持续发展 苗圃育苗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87-01
改革开发初期我国为了提高市场生产力,不加节制的开发林业资源,造成我国林业资源过度流失,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逐渐走向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圃育苗技术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主要技术之一,其根本目标就是在满足当今市场对林业要求的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子孙后代提供丰富的林业资源,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 、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苗圃育苗的现状
1.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苗圃育苗的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苗圃育苗技术就已经作为林业发展的基础技术之一,受到国家的重视,随着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林业的发展,我国市场对苗圃育苗技术的发展提出多元化的要求,不仅仅是植树造林,也是城市规划的小助手,起到美化家园,净化空气的作用。林业的六大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苗圃育苗及数为了满足林业多元化的需求,其培育的目标以及性状也呈现多元化的形式,丰富其苗圃育苗技术研发的设计方向。
2.苗圃育苗技术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先进的苗圃育苗技术没有进行很好的推广,大部分苗圃育苗技术仍处于落后状态。普遍采取嫁接的育苗方式进行培育,将育苗袋或塑料盘作为育苗容器,大部分的育苗容器并不符合标准,直接影响幼苗优良性状的形成;苗圃的建立也较为落后,大部分仍然处于露天状态,没有为幼苗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不能有效控制其温度、湿度、土壤成分以及空气质量等各项指标的参数。这些都是因为技术上的不足导致幼苗的发育不良以及成活率低。
3.苗圃育苗运营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的缺失
我国苗圃育苗没有建立与市场互通有无的机制,忽略信息化管理,这一现象导致苗圃育苗无法与市场很好的对接问题,这一问题造成苗圃育苗无法掌握市场对育苗的需求量与针对性,从而造成苗圃育苗产量滞留,无法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反而增加企业生产的成本投入,无法为企业谋取利益。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林业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以及抢占市场空间的能力,必然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之一。
4.苗圃育苗与市场供求结构失衡
现如今我国由于苗圃育苗技术的支持,其林业产量得到很大的提升。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商家看到林业的发展形势较为乐观,越来越多的商家将资金投入到林业领域,从而造成林业领域呈现一种过渡饱和的现象,导致林业产量与市场需求量之间的不平衡。部分商家盲目跟风,严重破坏林业市场的原有结构,造成林业市场多元化元素锐减。林业领域中大量的资源被浪费,不能被市场消耗,究其根本原因是科技链与产业链两者之间没有很好的融合,生产和市场需求不吻合,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从而造成苗圃育苗与市场供求结构失衡。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苗圃育苗的重要性以及优化
1.林业可持续发展中苗圃育苗的重要性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满足林业市场需求的同时,也要保证林业的生态平衡。苗圃育苗技术的发展目标就是维护其生态平衡,为其创建良好的发展条件。首先是该技术可以提供多元化的生物,模拟森林的多样性,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平衡的发展;其次是维护森林稀有生物的多样性。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现代化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森林中的生物受着不同程度的迫害,这一现象导致森林生物逐渐减少,而苗圃育苗技术则可以维护濒临物种,提植物的高抗病性能,拯救部分濒临灭绝的生物,甚至可以创造新生物,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是苗圃育苗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即扩大林业的覆盖面积,优化林业种子,不仅仅维护林业的生态环境,还未林业经济提供充足的货源。
2.苗圃育苗研发的优化
苗圃育苗技术的研发要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不仅仅是独立成立的研究领域,只有与林业市场结构相吻合,才能促进苗圃育苗研究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种和谐的供求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苗圃育苗研发基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苗圃育苗技术的研发要获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当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林业领域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当地林业市场的需求,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当地商业投入到林业产业,推动当地林业企业的发展。例如税收、水电等优惠政策,加大绿化面积,刺激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是苗圃育苗研究要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和有利形势,降低其研究的总体成本和市场风险,结合市场的需求引进国外先进的培育技术;企业投入充足的资金建立系统的培训机构和采购先进的设备,招揽以及培育相应的研究人才,为林业产业创建一支强大的“后背军”;
然后是苗圃育苗信息化建立。信息化系统是将苗圃育苗与政府和市场相沟通的桥梁,即接受与反馈的信息通道,也是现代化企业的标准之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研究网络,将决定层、研究层、生产层和销售层紧密衔接,决定层是结合政府和市场下达研究方向以及研究任务,研究层是完成相应研究任务,生产层是将研究结构投入到第一生产线,批量产出,销售层是将产品切实投入林业市场,信息通道需及时掌握相关销售数据以及产品反馈,为新的研究任务提供可靠的依据,形成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最后是可续而决定其研究的树种与品种方向。目前林业市场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苗圃育苗研究方向也应与时俱进。决定其研发树种与品种的方向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因地制宜,即本地特有树种研发优先,该树种必然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其成活率以及抗病性的到保证;二是根据当地气候环境选择树种;三是多元化发展,鼓励研发新树种。例如有意识的建立乔木、灌木以及草木的绿化组合;为了城市规划具有很大的观赏性,将常青树、彩叶树、抗病性强、抗盐碱性强的树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苗圃育苗技术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技术,其是维护林业生态环境以及提供树种产量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林业产业不仅仅需政府的支持,研究领域的优化,还需现代化技术的引入,从而多方面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席文彬,杜宏兵. 做好苗圃育苗管理技术 促进林业经济发展[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5(7).142.
[2]吴章华.论述现代林业育苗现状及育苗技术[J].自然科学(文摘版).2015(12).79.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生态治理转变,和谐统一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工业文明已发展到一定阶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人类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努力优化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这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前提。它包括从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它追求的是人类与自然互利共生和协同进化,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退化脱钩、经济与环境双赢。免费论文参考网。当前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必须大力倡导生态文明,通过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等各种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免费论文参考网。我们与其不能忽略,提升全体国民的现代生态意识将是中国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不能找到实现生态现代化过程中种种关乎意识的关键节点,找到行之有效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那么,中国环境退化的趋势将不可避免。显然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让生态文明意识融入每个人的神经,深入人类的各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变伦理价值观,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一个新阶段,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反映的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同时也是人类伦理价值观念的大转变,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把社会物质生产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转到人、社会、生态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方向上来。人类应该抛弃“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使人与自然平等相处,人类应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
二、积极治理生态,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地球孕育了神奇的生态系统、孕育了生命这个星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正是这种强大的生命力使人类历史得以延续,并且创造了人类的灿烂文明。人类没有任何理由再让无数生命的花朵在无奈中凋谢。每个公民都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块煤做起。政府部门必须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在合理增加资源有效供给的同时,努力节约资源,同时减小环境污染。
三、通过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绿色科技,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综合利用。引导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向绿色科技倾斜,发展和传播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科技文化,同时还要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整合化和生态化趋势。
四、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生态文明。
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追求高消费,误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这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它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特点,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弃物、污染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经济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互动共生,忽视了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原则,形成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三高一低”的线性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减小、自然灾害频发、地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生态破坏问题。而生态文明则是对充满灰色的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主张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单向线性增长模式,以资源输入减量化、产品使用和服务寿命延长化、废物再生资源化为指导原则,把生产和生活方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流动过程,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免费论文参考网。
抖落传统文明身上负累厚重的包袱,打开一条有益的生态文明思路,科学地规划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相信灵动的生态文明将在极近的将来被我们唤醒,它也将在极近的将来自信地占据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可持续发展是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伟大事业,其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中学地理教材的相关内容,是以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为主线,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协调论”的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人口观、生态观等教育的。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质正是人地关系协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区域性的特点,所以我们说,地理学在研究和实践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方面,将有广阔的用武之地,能够发挥地理学科文理渗透、科技交叉的特长。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具有重大的责任。
一、以新的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来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人类对自身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识仍很缺乏,在环境与发展的有机联系和互补策略上研究探讨得还很不够。长期以来,人类只顾自身的生存和局部的眼前利益,向环境无限制地索取,杀鸡取卵,而导致环境恶化,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也受到危及,这些是人类环境意识淡薄的表现,是新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等没有正确形成的表现。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总体素质不高,就业矛盾突出,人均资源少,尤其耕地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和水资源危机问题已迫在眉睫,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上有恶化的趋势,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摆脱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使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其重要任务就在于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直接参与者――全体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自觉变革或支持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参与环境保护,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协调的观念,增强参与实施的观念和责任感。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能力
1. 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努力探索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学生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教师要把主导作用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中学习发展,只有学会学习,学习主体才会具有一种真正参与的能力。面对21世纪的地理教学,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通过多种渠道传递教学信息,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任务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城镇建设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城镇建设首先要对城市的功能进行定位,生态城镇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建设规划要以完善的地质环境资料为基础,从设计以及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进行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控制,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城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人口、交通、法律等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改善城市能源结构,鼓励绿色洁净资源开发,推广使用轻质环保建筑材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构建一个节约型的生态型城镇。
1、生态城镇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城镇建设就是建设融入自然,使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良性循环和健康进化,创建一种崭新的生态文化和生态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以人为本的原则
生态城镇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人性化和情景化,合理利用土地、人文、自然资源,科学规划城市整体环境,注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优先考虑在人工环境中,保护城市自然环境。
1.3 因地制宜的原则
生态城镇建设要因地制宜,在城市建设中,应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和不同的人文环境条件,更多地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完善城市景观结构,提高城市整体的生态效益。
2、生态城镇建设的基本要求
2.1 满足居民生活需要,自然经济平衡发展
生态城镇建设是要以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为前提,要使人与自然相和谐,抛弃破坏自然的开发政策,通过立法保护城市地质环境,让自然能在城市边缘自由演替和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技术要遵循生态学原理,按照生态系统调节和设计生态城市,使城市的功能与当地生态条件发展相适应,形成自然条件、人文环境、城镇建设的共生结构,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基础,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2.2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注重产业基础的建设
生态城市是生态良性循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人类住区形式,只能在产业基础的建设比较完善,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建设生态城市,需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考虑整个城镇的区域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节约资源和能源,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互统一,这才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发展生态经济,以要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现代生态旅游服务业,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努力寻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淘汰落后生产力,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功能,推动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注重城镇景观设计,增加城镇的宜居性
城镇住宅区生态规划设计,可以提高城镇的景观价值,进而可以提高其经济价值。良好的城镇景观设计是衡量一个地方是否适宜居住,是否具有节约和生态功能的关键指标。城镇住宅区景观设计的观赏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购买意向,城镇绿化应遵循节约和生态的原则,一次投入,多年受益,实现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结束语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城镇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态化建设实践也在不断深入,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人类的必然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城市建设要有前瞻性的理论作为指导,进行创造性的规划设计,要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改变当前的城市规划理论,系统地研究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实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科技水平、意识观念等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市生态化发展。所有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以自身的浓厚的人文环境为基础,在发展过程中遵循节约和生态的原则,学习国外先进的生态建设经验,提高城镇环境规划及设计水平,合理引导和大力发展生态型城镇建设,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生态化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 林海,生态城镇:西部城镇建设的必由之路,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
[2] 黄秋燕.严志强.钟开田.石倩.县域生态城镇建设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以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为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3(4)
[3] 赵月、葛长银,我国小城镇体制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方向[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4] 杨建觉,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城市规划,2008(1):44-49.
[5] 粱尚敏,关于推进小城镇财政创新的若干构想[J].现代财经,2002,(8).
[6] 罗长阳,浅析小城镇生态型建设的构想[期刊论文]-魅力中国2010(33)
一、加强学校地理文化建设
地理园、地理室、地理墙报等地理文化建设以及地理标本、地理资料、图片、化石等的陈列,都能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都能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裁育。它们创造一种浓郁的环保意识地理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提高环保意识的良好环境。
二、保质保量完成地理教学任务,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学校地理教学是为学生培养环保意识打好基础的重要环节。没有地理文化知识,学生不可能深刻理解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能提高环保意识。地理教材中很多章节明确讲述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保质保量完成地理知识教学的同时,注重挖掘教材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动有趣的地理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例如,成立环境调查小组,组织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研讨会,撰写小论文、编写新闻稿、手抄报等活动,有计划地给学生创造学习地理知识和提高环保意识的良好机会。
四、结合野外综合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利用地理学科野外综合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把有教育意义和作用的实例介绍给学生。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水污染或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绿化美化较好的生活小区、生态破坏出现的沙漠化、石漠化或水土流失区域等。让学生深入社会和自然,亲身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五、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一般较善于模仿。首先教师必须时时注重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丢果皮纸屑、节约用水等;其次对学生中出现的利于环保的事例及时表扬,不良习惯及时批评纠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观;高校生物教学;现代素质人才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31-02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的21世纪,教育事业也将面临新的挑战。生物学科与人类生存健康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是21世纪的主导科学,这一观点已成共识。为了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许多国家在生物课程中都突出了人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如何把可持续发展与生物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是培养现代素质人才的最有效途径。高校是我国产出科技成果和科技论文的最主要的机构,高校学生都是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思维和想象力最丰富、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因此,无论他们毕业后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高校的生物学教学中,都将会培养出一批直接对社会产生巨大贡献的、具备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现代素质人才。
一、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的定义,要求我们必须转换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观,确立时代、社会需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要求相符合的文明发展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一)要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诸多社会问题中,最核心的就是人口增长问题,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人口的发展要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同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利用相适应。
(二)要树立全新的环境观
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点是环境教育,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环境意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已经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冲突。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于要把人从这种冲突中解脱出来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员,而不是自然环境的拥有者或统治者,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要树立可持续的资源观
人类对环境资源的需要,如同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但由于人口的过度增长,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低效率的使用,使得我们正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树立可持续的资源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要树立可持续的生活质量观
资源与环境是两个不同却又紧密联系的概念,环境之中有资源,资源又包括环境。资源浪费必然会引发环境破坏,环境破坏又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贫乏。人们能否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善待环境,主要取决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
二、生物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意义
生物学科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的现代素质的培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物学科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生物资源,及其独特的研究方法――科学探索,使得它成为帮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理想学科。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思想、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分支,生物教育同样承担着培养人的思想的任务。当前,面对全球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世界各国积极地制订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意识已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保护自然环境与保持生态平衡是高校课堂中发展教育以及未来教育的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由于生物学科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如果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纳入伦理、道德等人文教育内容,就能够使学生确立生存意识、发展的环境道德意识和环保意识,从而明白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我们只有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才能在自然中立足,人类社会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
三、生物教学是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途径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现代素质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并非通过某一途径就可以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此是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现代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它便于大规模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当前的可持续发展已从原来的环境、资源保护发展到今天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以其独特性负有重大的责任,这是因为:第一,从生物学科内容来看,生物学中所讲述的生物技术、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学等内容,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物学科在生态知识、理论的学习、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作用。第二,从生物课堂教学的任务上来看,生物课堂教学的最终任务是传授生物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在生物相关领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生物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出具有可持续潜力的现代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课堂教学任务所讲授的生物学知识,均涉及到可持续发展教育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第三,就教学效果而言,课堂教学包括教师指导,教师精心备课,有计划地收集教学资料并精心地进行加工,运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和恰当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性的知识,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在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现代素质人才方面,有着突出优势[2]。因此,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以课堂为主要途径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正确的、可行的。
四、生物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要提升人文精神
当前,农业生产离不开各种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作物的遗传育种、医学上的诊断治疗、食品药品的生产等各个领域[3]。生物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大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但是,由于这样的教育只是单纯的科学教育,而漠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人类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道德滑坡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科技其实是一柄双刃剑,既可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又可毁坏生态环境,它在帮助人类获得物质利益的同时,又产生了人类与生存环境的矛盾。如果没有价值理性的调控,科技不但不能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反而会阻碍人类文明的进步,甚至会毁灭人类文明。
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优化。加强人文教育,培育可持续发展意识,使科技与人文紧密结合,是实现这种优化的必要途径。在高校生物教学中,要充分重视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此来培育学生正确的科学观。通过对生物技术发展的历史的讲述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使学生认识到生物技术的进步对人类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另一方面,生物技术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调等恶果。了解这些,学生能切实地认识到科技是把双刃剑的真正含义,从而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能理性地认识科学,关心社会,关注可持续发展[2]。在纯粹的科学教育日益陷入困境的今天,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提升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高校大学生的知识面非常广泛,具备很多教师都不太了解的知识,因此,作为一个高校生物教师,必须经常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使自己不断地超越自我,走上自我完善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以常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生物教师应在掌握广博的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紧跟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更新知识,千方百计地收集和了解国内外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提高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以便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与之相适应。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手段。教学方法千变万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培养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学会引导,适时给予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引导其学会独立思考,鼓励其积极探究,倡导学生主动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掌握学习方法。注意激发其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总之,培养现代素质人才、推进可持续发展思想,合理的教学方法将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家庆,李松,邵玉.以整合思维为特色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教育,2014,(7):37-38.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文章从宏观的院校分类发展与专业规划布局的关系、中观的专业群建设意义和路径、微观的课程体系建设三个层面予以分析,意图廓清专业建设中的相关认识误区,以更好地服务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
论文关键词:专业建设;专业群;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超过本科生就业率,彰显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成效。与此同时,随着高职院校改革建设的深入,人才培养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与“低对口率就业”,“首岗适应”(初次就业)与“多岗迁移”(未来发展)等现实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为此,需要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是:一部分学生因为“专业对口”,实现了“零距离对接”,另一部分“不对口”的学生该如何发展?从全员育人的角度出发,这部分学生的发展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首岗适应”(初次就业)远不是问题的全部,更重要的是要适应职业岗位变动期缩短对学生所提出的“多岗迁移”要求。
在此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从深化内涵建设角度出发,通过专业建设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专业扩张热潮(盲目拓展新专业,办综合性院校,导致专业“同质化”)、专业群建设路径之争(围绕学科还是产业链、岗位群开展专业建设)、专业群建设浅表化(停留于“拉郎配”,徒有专业“拼盘”之型)等。上述问题不但关涉院校科学发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而且在深层次上,最终影响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亟待深入探讨。
二、专业建设的逻辑起点:院校类型与专业结构布局
(一)院校发展与专业结构关系
院校在宏观决策和战略规划时要有“两个思考、三个规划”,即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院校”和“怎样建设院校”,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规划”。高职院校发展离不开对专业结构的布局规划,专业结构调整也需结合院校办学历史及未来战略规划。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与其专业结构历史传统密不可分,传统的医科、商科、农科、师范院校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院校类型与专业结构布局
在我国办学历史上,建国后的全面学苏,院校结构调整以及计划经济背景下的行业部门办学,使我国产生了大量面向行业的单科型院校。自上世纪90年代的教育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后行属院校管理体制的整体剥离,使我国高等教育结束了“条块分割”的办学格局,但早期院校发展所依存的制度背景所带来的历史惯性却影响至今,并形成了高职院校的两种主体类型:一为行业性高职院校,一为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
前者特殊的办学历史,使其具有特定的办学面向,专业集中度高,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专业特色成为此类院校的核心特色。产学合作方面,此类院校多居于省会城市,具有密集的行业产业链区位优势;另外,该类院校凭借其与行业企业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利用历史积淀下的校友“人脉”关系,有效地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因专长型的人才培养理念,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方面与行业企业的匹配度较高,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具有极佳的社会声誉,比较优势明显。相对而言,后者在专业服务产业、行业的清晰度方面不如前者,但也有其自身独特优势:相较于前者一般多通过土地置换移址于城郊(大学城)而言,后者多位居地市级城市中心,在服务社区、行业企业方面更具优势。相较于省城普通高等院校数量众多的特点,地市级城市一般仅有1-2所普通高校,从而更利于高职院校有效利用各方资源,错位竞争,形成与地方产学合作的实践优势。
因此,在院校发展道路选择及专业结构布局优化上,不是只有一条“综合”道路可走。围绕市场热点,争上新专业,盲目“求综合”,只会导致专业“同质化”,陷入院校“千校一面”的趋同发展误区。而通过分类发展、错位竞争,方能使两类院校均能找准“生态位”,形成各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方向上,前者可朝专业学院方向努力,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培养行业高端专精人才,而不是“去传统”,“求综合”,丧失掉医科、商科、农科、艺术等历史办学优势。专业建设的思路也应该围绕核心专业(主体专业)组建专业群,形成专业“聚”而“强”的优势,而忌盲目求“新”、求“多”、求“综合”,稀释主体专业资源;后者可朝社区学院方向发展,结合专业“散”而“小”的特点,采取差异化战略,以多个专业群对接地方主导、新兴产业,以专业群区位优势,形成院校与地方的深度互动。
三、专业建设之组织形态优化:专业群建设
(一)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
计划经济下的“计划”特征,带来专业人才培养过硬、过细的专业定向。作为基本教学单位的专业,既涉及专业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包含相关资源的组织管理方式。院校教学管理架构上,形成了“校——院——系——专业教研室”或“校——系——专业教研室”的科层管理组织结构,凸显了专业的实体组织形态。体系一经确立,高校教学管理便围绕专业分类而展开,并随之带来专业发展的悖论:从作为知识传授教学组织形式的专业来说,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调整;从作为实体组织形态的专业来说,现实情况是专业间存在壁垒鸿沟,跨专业交叉融合沟通不畅,导致人才培养口径的“过窄”、“过细”,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奢谈,遑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近十年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职业性,在与普通高等教育进行办学特色区分度的比较时,为凸显自身类型特色,刻意追求差异性,由此导致办学的狭隘性也随之暴露。尽管也有关于高等性的一些呼声,但如何体现职业性,是这些年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政策导向与发展目标。“订单”、“零距离”、“衔接”、“就业率”等话语本身即在说明对专业人才及其培养成效的异乎寻常的关注。
但从对行业企业的调研来看,行业、企业在招录毕业生时,并不十分强调过细的专业划分、专业与岗位的对接,而更为看重学生的知识素养、综合能力、职业操守等,认为其他皆可在上岗后得以历练。这就显现出“人才培养的计划性”与“用人机制的市场性”两者间的矛盾。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可持续性发展;城镇;永续发展
1. 常德市城镇化的发展态势
城镇化增速推进,格局有所优化,伴随国际城市化潮流,跟随全国城镇化行进足迹,常德市城镇化发展也取得了可喜成就。预计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8%左右,城镇总人口约为310万,中心城区100万,6个县域中心城市和津市市100万以上,一批重点小城镇100万以上。年均城镇化率提高2%左右,年均转移农村人口不低于12万,其中中心城市年均吸纳人口5万以上,县域中心城市吸纳人口5万以上,重点小城镇吸纳人口1~2万。 “九五”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平均每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城镇化速度平均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到“十一五”的时期,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平均每年提高1.32个百分点,但是我市城镇化水平仍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且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纵观同类别城市株洲、湘潭、衡阳和岳阳,在这一阶段,都达到或超过了0.8~1个百分点的增速。在东部沿海有的城镇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3%。(常德城镇化发展见图1)。
2. 新型城镇化结合永续发展
2.1新型城镇化结合永续发展理论设想
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是在现代化建设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然而,在原有体制框架下,忽视了城乡有机联系,孤立地进行城市和乡村建设,传统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我们只有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并且结合可持续性发展策略,才能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才能促进城乡互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进而实现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 ;我们只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才能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进而走出一条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2.2新型城镇化结合永续发展的道路
初步思考可以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 “ 四化”协调;城镇人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在空间布局上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各具特色城镇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永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最重要的区别,我认为还是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也就是实现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应作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要通过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等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3适应当代的城镇化
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每一个地区的发展都是有自己风格和规律的,人文社会环境更有其演变规律,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就是应该在认识到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每个地区规划有着不同的变化。坚决要防止3到5年内建设后反复修改,而且不能不结合人文历史去发展容易导致到最后发展失去原有的目的和原有的自然规律。中国城镇发展的几个核心要素:理念、资源、制度。造成上面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城市发展的制度、理念和资源这三个核心要素来考虑。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理念。因为城市化的核心应该 是人的全面的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等等的现代化还有就是城市化涉及到的资源。目前关心的是资源配置的科学化问题,这里面包括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科学化,城市规划的变革,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管理的创新等等。
3. 新型城镇化必须结合实情
3.1工业的新型城镇化改变
工业转型需要提升园区承载力,对于具有工业园区、工业集聚效应较好的地区,要进一步推动园区提速、提质、提量、提效,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产业转移承接力,对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承接工业产业转移条件的地区,要加快镇区扩容提质,加强招商引资,积极与沿海地区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对接 ,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化招商引资,提升产业支撑力度。推行节能减排。在选择项目上,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更加注重技术含量、自主创新;在项目选址上,坚持项目向园区集中,江北地区原则上不落户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要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倡导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淘汰旧工艺,采用新工艺,上马治污项目,扩大节能减排的成果。推进产业集聚。要分利用公共投资的导向作用和基础设施的牵引作用,在城镇规划范围内集中力量发展一批产业集聚、集约经营、规模经济显著的工业园区和特色小区,主要是要结合城镇体系布局,加快常德工业走廊、澧水工业带建设,全力打造德山开发区、创元工业园、灌溪工业园等“百亿园区”。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以工业增长带动城市扩容提质、带动城乡统筹发展。
3.2农业的新型城镇的改变
对于特色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应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变特色资源为主导产业,利用城市农产品加工业在乡村直接建立农业生产基地的机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约化种植、养殖业,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集群,以此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新型农业促动。对于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精品农业、庄园农业等新型农业,以此带动城镇化建设。是调整农业结构,促产业体系化。积极发展“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多乡一业”的规模化特色经济,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一体化组织,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因地制宜扩大畜牧养殖、林木、果蔬栽培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
4. 新型城镇化道路结合永续发展的道路的需要
4.1四化协调。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通过服务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四化”协调互动,缺一不可。二是需要产业积聚促进产城融合,尤其是需要通过服务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来推动。三是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城镇带动。四是农村文明延续。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常德地区发展方向模式可能会有一定的缺陷,城镇化发展不是要消灭农村、农业、农民,而是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农村文明的传承。
4.2生态平衡发展。
以建设“旅游大市”为目标,围绕城市休闲度假游、世外桃源观光体验游和环城市乡村游三大旅游产品集群,加快推进我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提升常德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把常德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游客集散中心、休闲服务中心和会议会展中心。主打桃花源旅游品牌,突出桃花源景区和柳叶湖景区两大重点,争创国家5A级旅游区 。按照城市建设、文化名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品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方针,全力打造“双十工程”。在总体布局中打造两条旅游发展主轴线:沿常张高速、常荆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的陆路发展轴线;沿夷望溪、沅江、澧水的水上旅游发展主轴线;构建五大类型主题旅游功能区:中部常德城市旅游区、南部世外桃源风景旅游区、北部中华文明史脉寻踪旅游区、东部河湖水乡湿地生态旅游区、西部山水景观生态旅游区。
4.3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内涵。
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3+5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常德市、常德所辖的县级市与村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注重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展现地区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突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二是在空间布局上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突出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的因地制宜。三是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综合能力建设。四是注重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强调的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亲密结合,既不“邯郸学步”,又不“闭门造车”。展现武陵文化、文明自信,突出的是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出武陵风采和力量。
4.4发展需要人性化。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城镇,体现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的城镇化。在其中有四层内容。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是建设包容性城镇,强调城镇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三是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突出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四是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发展,突出城镇化的长远愿景和奋斗方向。从我国中长期发展看,在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向现代化迈进,这是我们的最大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城镇化能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力量,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2]张泽洪;基于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的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4期.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对策,循环经济
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各国人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论文参考网。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 环境质量是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因素。论文参考网。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社会化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前所未有地将“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未来5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可见,我国政府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环境友好”概念的提出: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概念。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对“环境友好”的认同程度进一步提高。2004年日本政府发表《环境保护白皮书》,明确提出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型的人类发展社会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具体形式,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王金南等人认为, 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它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从发展观念、消费理念和社会经济政策的环境友好性, 也就是从最根本的源头预防污染产生和生态破坏。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首先,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目前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程度较低,基本以农业人口为主,农业生产落后,贫穷人数众多。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我国高能耗、高物耗产业集中发展,高污染问题无法避免依然严峻。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却居于世界前列。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也就是必须选择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道路。
其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解决我国环境状况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同期世界发达国家的几倍,但是,我国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换来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长期以来已经集中体现,程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点。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已经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成为我国政府的当务之急。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所遇到的资源、环境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在必行。
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几点对策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为我国今后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经济不同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体现。论文参考网。按照其原则,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生产,在产业和工业园区进行生态化建设,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冲突。
2、倡导环境友好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需要建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使人类在经济、科技、法律、伦理、政治等领域建立起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及对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应该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大力弘扬环境保护公益观念,理直气壮的宣传传统文化中那些优秀的环境伦理观,反对不符合国情和有损于环境友好的思想观念。在全国上下营造环境道德氛围和环境文化体系,使环保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
3、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要创造向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转型的必要的政治保障条件,建立全面的政绩考核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环境追究制度、民主监督制度、政府可持续消费制度等。
4、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带动环境有好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降低环境友好型产品的生产成本,形成了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服务密集型消费。
5、积极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进行技术革新与进步,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持。这样可以形成资源消耗少、资源和能源利用率高、低排放的生产体系,使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6、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实践。在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创建模式主要由各层面的生态创建活动组成。我们要继续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示范区,继续推荐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的建设,不断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结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矛盾的有效措施,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当前和今后全社会应该积极探索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王金南等,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环境保护,2006,(3)
2、李权时,环境友好型社会——天人和谐观的新飞跃 广东社会科学,2006,(4)
3、任勇,俞海等,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认识基础及内涵 环境经济,2005,(12)
4、赵建军,构建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前沿论坛,2007,(7)
5、徐卫国,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哲学基础及其构建 湖北社会主义学院院报2007,(1)
6、王碧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讨论综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