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白芷的功效与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白芷的功效与作用

第1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2、白灵芝具有补气养血、健脾补肾、益气养阴的功能,适合身体虚弱、气虚无力的人群应用。

3、可以药食两用。

4、还有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美容养颜的作用

第2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中药面膜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是把专门配制的中药粉碎过筛、灭菌后分装,治疗时取适量药粉和牛奶、绿茶水、黄瓜汁、蜂蜜等调成糊状并贴敷于面部,具有滋润肌肤、解毒散结、美白消斑等作用。中药面膜因具有这些特殊功效,受到了很多女性的喜爱和欢迎。现在就向爱美者推荐一组自制美白、祛斑、除皱面膜的做法以及用法——

银耳面膜

配方:银耳、黄芪、白芷、茯苓、玉竹各5克。

制作:将以上分别焙干共研成细末,配面粉5克,用水调和成膏状。

用法:将其涂面,每次30分钟。

功效:银耳、白芷、玉竹能滋养肌肤,茯苓能祛除面斑,并引导诸药直入肌肤。注意,皮肤有炎症的女性慎用。

杏仁面膜

配方:杏仁、蛋白各适量。

制作:将杏仁以热水烫泡后去皮,再捣成泥;鸡蛋打碎放入过滤勺中,将蛋清与蛋黄分隔开,取鸡蛋清放入盛有杏仁泥的小碗中,用搅拌棒或筷子将两者搅拌均匀。

用法:洗完脸后将其敷面,避开眼睛、嘴唇周围等皮肤较薄弱的地方,20分钟后洗净。

功效:除去黑斑,柔嫩肌肤。

甘草珍珠粉面膜

配方:珍珠粉、绿豆粉、白芷、甘草、蜂蜜、牛奶、蛋清各适量。

制作:将中药材磨成粉混合,再加入绿豆粉、蜂蜜、牛奶和蛋清拌匀成膏状。

用法:将其敷面,30分钟后洗去,每周1~2次。

功效:消炎止痘,美白肌肤。

“双黄”面膜

配方:黄连6克,黄芩、栀子、生地、丹参各15克,淀粉适量。

制作:将所有中药材水煎取药汁150毫升,加入适量淀粉,调成糊状。

用法:将其调匀敷面30分钟后洗去。

功效:消炎消肿,美容护肤。

“淡斑”面膜

配方:当归、桃仁、丹参、白芷、白附子、白芨各50克,玫瑰、乳香精油各2滴,蛋清半个。

制作:将以上6种中药磨粉混合装瓶备用。用时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加入蛋清适量调成糊状,再加玫瑰和檀香精油各2滴混匀。

用法:用小刷子将面膜均匀涂于脸上,20~30分钟后洗净,每周2~3次。

功效:美白消斑,润肤除皱。

枸杞润肤面膜

配方:枸杞、白茯苓、白芷、杏仁、防风、细辛各30克。

制作:将上药研细成末,以白蜜和匀,贮瓶备用。

用法:夜卧时,先用温水洗面,敷之,次晨温水洗去。

功效:润肤,祛皱,祛斑。

注:若图省事,可将若干新鲜枸杞捣烂后,像平时涂面霜一样涂于面部,每天1~2次,7~10天即可起到明显消除痤疮的作用。晒干的枸杞一样有效,捣烂后加入适当温开水即可。

美容块

配方:野50克左右。

制作:将野煎水成200毫升溶液,冷却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冻成许多小冰块备用。

用法:每天用洁面乳洗过脸后,用1块冰块涂擦面部,每次10分钟左右,每日2次,连续坚持1~2周。坚持时间愈长,效果愈好。

功效:润肤紧肤,祛斑美白。

“三白”祛斑面膜

配方:白芷、白术、白茯苓各100克。

制作:把以上3种中药材研成粉末,用冷水调和成糊状。

用法:晚上临睡前将此糊均匀地涂在脸上,第二天用清水洗去,然后拍上爽肤水和保湿用品。一开始可以连用几天,等色斑有所淡化以后改为间隔1~2天使用1次。

功效:润肤,美白,祛斑。

玉容散

配方:绿豆360克,鲜荷花瓣(晒干)、冰片、密陀僧各6克,滑石、白芷、白附子各15克。

制作:绿豆研碎,筛去壳,和上述诸药共研为细末,贮瓶备用。冰片后入,轻轻磨匀(用力过重则结块)。

用法:洗脸后扑面。

功效:祛风活血,润肤白面。可治疗雀斑、粉刺、酒糟鼻及面部一切斑点。

黑牵牛面膜

配方:黑牵牛250克,甘松、香附各120克。

制作:香附炒后用手搓去表面棕色细毛,黑牵牛研碎,除去有色外壳,三种药共研细末,然后加入适量的鸡蛋清调匀成糊状即可。

用法:洗脸后敷面,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功效:祛风散郁,治疗面部黑斑及粉刺。

小贴士

1.敏感肌肤需先试敏

很多人认为中药是天然的,就意味着是安全的,事实上并不是绝对安全,有一些药物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还有些药物会发生光敏作用,应避免白天使用,比如白芷。使用面膜前,一定要先在手背、颈部等地方小范围试敏,15分钟之内,观察是否有出现红、痒等不适,如没有再使用。

2.对症选药才有效

自制中药面膜的时候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中药,因为不同中药具有不同功效。另外,在调制时,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基质,比如想要保湿,就用蜂蜜调制;想要祛斑,就用牛奶调制;消炎祛痘,可用绿茶或苦丁茶调制;油性皮肤,可用黄瓜汁或丝瓜汁来调制。

3.面膜+内服,效果更好

中药面膜通过皮肤能吸收的药具有一定疗效,但也只是一种辅助作用,如果在敷面膜的同时,有专业的医生指导,配合中药内服,效果可加倍。

4.中药面膜粉越细越好

中药面膜粉是把中药打磨成极细的粉粒,并过筛达到一定的细度后皮肤才能更好地吸收,如果颗粒比较粗大,不利于皮肤吸收。

第3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关键词】 辛温解表药 药物 原理

防 风

防风秉辛温而祛风散寒,又能胜湿止痛。每多用于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四肢挛急等。

防风入肝经,祛风解痉,常用于肝风内动或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抽搐痉挛等,还可用于木郁侮土而致腹痛、腹泻。

防风尚有治疗肠风便血的特殊之功。如反复发作而日久不愈,前人的经验认为是大肠有风邪,可在所施之方中加入防风,每收良好的效果。

【功效比较】 防风解表祛风治全身疼痛的效果比荆芥好,而荆芥祛风解表发汗的作用比防风明显,故临床上常荆防同用。

用量用法:5-10克,入煎剂、酒剂或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主要用于外风,凡血虚发痉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白 芷

白芷又以芳香燥烈之性而祛风除湿止痒。可用治寒湿带下及风湿瘙痒等证。

白芷有消肿排脓止痛之功。故常用治疮疡肿痛,未溃者能消散,已溃者能排脓,且能生肌长肉而祛腐生新。

【功效比较】 白芷与细辛均能止牙痛,但细辛偏于齿髓疼痛或夜间牙痛;白芷则偏治齿龈连面颊肿痛的牙疼。

用量:3-10克。

使用注意:血虚有热或阴虚火旺者忌用;痈疽已溃者也宜适量,以免伤气血。

紫 苏

紫苏气味芳香辟秽,行气宽中,和胃止呕,解鱼蟹之毒。常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等病,又可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呕泻等。

本品分苏叶(用于解表散寒)、苏梗(行气宽中),紫苏为梗叶具用(和胃止呕),苏子则另有章节。

用量用法:5-10克。不宜久煎。

附 药:苏梗

为紫苏之梗。性味辛、甘,微温。归肺、脾、胃经。功效宽胸利膈,顺气安胎。适于胸腹气滞、痞闷作胀及胎动不安、腹胁胀痛等。用量5-10克。不宜久煎。

羌 活

羌活升太阳经和督脉经的阳气。故能治太阳经头痛。亦常为其引经药。

羌活以其祛风胜湿,散寒止痛之功,多用于风湿相搏而致的全身骨节疼痛,颈项疼痛,脊背强痛,有良好的效果。尤以上半身疼痛最为适宜。

【功效比较】 羌活与独活虽同为治风湿证,但羌活偏于上半身之风湿,善治脊、项、背、头部的疼痛;而独活偏于下半身之风湿,善治腰、腿、足、胫的疼痛。

羌活与桂枝都能祛风散寒,但羌活善治头项脊背部之风寒;桂枝善祛肩、臂、手(指)部的风寒。

用量:3-10克。

使用注意:羌活辛温燥烈,因血虚而致的身痛慎用。

藁 本

藁本以其辛温之性,能解表而散寒邪,入太阳经而又会督脉,上达巅顶,又有止痛之功。故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巅顶痛或痛连齿颊及偏头痛等。又常为巅顶部疾病之引经药。

藁本能祛风胜湿,督脉经又与肾经相连,故又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痹证,如腰痛或肢节痛等。

【功效比较】 藁本散督脉经风寒,善治巅顶痛;白芷散阳明阴经风寒,善治前额痛;羌活散太阳经风寒,善治后头痛;川芎搜少阳经风邪、解少阳经之邪,善治两侧头痛。

用量:2-10克。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发散,凡血虚头痛及热证均忌用。

葱白

葱白又能解毒散结,可外用敷于疮痈疔毒,及疔毒走黄。

用量用法:3-10克。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与蜂蜜共同内服。

辛 夷

辛夷秉辛温之气而祛风散寒,能上行头面而善通鼻窍。故用于外感风寒之头痛鼻塞,尤为鼻渊证的头痛、鼻塞、香臭不闻、浊涕常流等证的要药。鼻渊证可按证之寒热而酌加配伍。

用量用法:3-10克。本品有毛,刺激咽喉;内服时,宜用纱布包煎。外用适量。

【功效比较】 苍耳子也能治鼻渊病,但偏于散头部风湿,兼治头风头痛;辛夷则偏于散上焦风寒,开宣肺窍。

细辛亦辛通走窜而开窍,可通全身之气,而人心肾二经。白芷亦能芳香通窍,但主要用于散头面风寒而治前额痛、鼻塞。

香 薷

香薷外能解表而发汗,内能化湿以和中。故常用于夏季乘凉、饮冷或外感风寒、暑湿而致的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及霍乱腹痛吐泻等证。

香薷能发越阳气,通利水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对脾虚水肿患者,尤能散水和脾,是以其调中脏温中土之故也。

【功效比较】 扁豆健脾化湿消暑;荷叶升达清气而消暑;香薷散利湿浊而祛暑。

冬季伤寒的表证用麻黄;夏季伤暑的表证用香薷。

用量用法:3-10克,利水退肿须浓煎。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表虚有汗者忌用。

参 考 文 献

[1]钟赣生.常用中药功用鉴别辛温解表药《中国农村医学》 1998年第26卷第8期,57-58页.

[2]周鲁,唐向阳,付超,彭世虎.解表类中药的模糊聚类分析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博士论文 2000年度.

第4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除了吃之外,还可以通过推肝经,达到居家保健、强身健体的目的。推肝经时,首先人坐在床上,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双拇指重叠,用拇指指腹推按,从大腿根部,沿着肝经的位置,稍用力向前推至膝关节处。左右交替,以感到疼痛为佳(如果没有疼痛感,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说明肝经通畅)。可以隔着衣服,也可以在皮肤上涂些润肤油,这样效果更好。

益肾壮阳踮脚跟

踮脚跟的动作有助于益肾壮阳,改善,特别是在小便时多踮脚跟效果更好。踮起脚跟的方法非常简单,具体做法就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然后放松;从十二经络角度来看,踮脚跟还有利于疏通足三阴经,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水火既济,肝肾充盈,又能充沛精力,锻炼形骸,凝聚中气。

祛风止痛用白芷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白芷味辛,性温。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等。白芷对于外来风寒所致的头痛很有效果,受到风寒袭击时,会有前额疼痛、鼻塞、流清鼻涕等症状,可配合川芎、生姜等同用。

阴虚可尝试花胶炖鸡

阴虚人群通常容易上火,而由于岭南地区气候潮湿,又兼有湿热。照中医理论,阴虚人群本该滋阴,但太过滋阴容易留湿,过于祛湿又容易伤阴,所以阴虚兼有湿热最不易治。用料:花胶100克,鸡200克,瘦肉100克,瑶柱30克,姜汁10毫升。做法:花胶浸泡,大约24小时后用开水过一下,切成丝状,与鸡肉、瘦肉、瑶柱同放焖烧锅内,加入姜汁,煮熟后调味即可食用。此汤有滋阴固肾的作用,适合于阴虚体质人群。

止吐解酒中药饮

苦参性味苦,有燥湿、祛风杀虫、利尿作用。苦参10~12 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五味子性味酸、甘,温,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之功。五味子10~12克水煎饮服可解酒;乌梅性味酸、涩,平,有敛肺、涩肠、生津之功效。取乌梅30 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桑椹味甘,性微寒,具有滋阴补血、润肠作用。解酒时可取鲜桑椹150克捣汁饮用。

第5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雪蛤VS燕窝 补出白美人

在一次名为“慈禧太后生活艺术展览”的活动中,展示了13种慈禧的美容养颜秘方。有一种叫“玉蓉散”,用白芷、白牵牛、防风、白丁香等10余种药物研成细末,用水调匀,抹在脸上,最后再用热水洗干净,有令皮肤白皙细腻的功效。

外用玉蓉散中的白芷粉、白芨粉都有淡斑的效果。此外,珍珠粉美白的功效也是有口皆碑,不过好的珍珠粉十分昂贵。建议可以用价钱较低廉的珍珠粉,单独调水做成敷料,脸、四肢、背部都可以敷!

内养雪蛤、燕窝都是了不起的美容圣品,此外山楂、忍冬能够抑制黑色素生成。现在推荐一种“雪蛤西洋参大枣汤”,雪蛤加上西洋参和红枣,美白的功效更好,还可以去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味汤方除了对年轻女生有很好的美容作用之外,对于渐渐步入中年的女性,甚至更年期的女性都有调理的功用。

私家汉方将牛奶、蛋清、绿豆粉、薏仁粉搅拌在一起,涂在脸上十几分钟后洗净。注意,这个面膜味道有点难闻,据宫廷医学记载,牛奶是清朝宫廷指定的美容圣品,而薏仁的美白效果已经被公认。

杏仁VS人参 养身又防皱

据记载,杨贵妃经常使用名叫“玉红膏”的美容方:其方为杏仁(去皮)、滑石、轻粉(一种中药矿物)各等份,鸡蛋清适量。调剂方法是先将杏仁、滑石、轻粉碾为细末,在笼中蒸过,然后用鸡蛋清调匀,每日早晨用以敷面,该方有收紧肌肤的功效。

外用此方中的杏仁含有丰富的脂肪油,有滋润皮肤的功效;鸡蛋清质地白净细腻,含有丰富的蛋白,不仅可黏合此方中的各种成分,而且可增加其对皮肤的附着性,并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起到保温、保湿、防皱、保护皮肤免受各种外来刺激等功效。此外,人参、白芨、紫河车等都有让肌肤紧实的效果。

内服中医认为当体内的津液不足时,肌肤会因不够滋润而容易产生皱纹,若用滋肝补肾、润肺生津方面的药材来治疗,如天门冬、玉竹、石斛、枸杞、菟丝子、麦门冬等中药,能够让皮肤获得充分的养分,进而淡化细纹,让皮肤水嫩有光泽。

私家汉方1.将白芷、白芨、桃仁、淮山等量磨成粉,再将全部混合在一起。2.人参两片,泡在50毫升热水中约20分钟,再沥出汁来。3.将中药粉与人参汁混合成糊状,洗净脸后再涂在脸上,敷20分钟就可以洗掉了。注意,人参不是只有考生拿来补身,对付皱纹也是一大帮手,尤其对上了年纪的女性很有帮助。

益母草VS白醋 面若朝霞

很多女性都有面容蜡黄的苦恼,有道流传已久的美容方或许可以做个参考――将益母草全株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切细、晒干,研为粉末,加入适量的水和面粉,调和并揉成汤圆大的团状,然后用火煨一昼夜,待凉后再研成粉末,用以擦洗面部。此方中的益母草灰色白而细腻,《本草拾遗》称其“入面药,令人光泽红润”,并能治疗粉刺。

外用平时可以多用桃花、玫瑰等花瓣做花瓣浴。

第6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为了给读者介绍更多精品文章,我刊与人民军医出版社、吉林科技出版社等合作,精选一批图书,摘编精华予以刊登,并为读者推介新出版的精品图书。希望能给你带来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牙痛

黄连上清丸

【配方】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栀子、大黄、川芎、荆芥穗、防风、桔梗、连翘、、薄荷、白芷、旋覆花、蔓荆子、甘草。

【剂型与规格】 蜜丸。每丸重6克。水丸,每20粒重1克。

【功效】泻火解毒,散风清热。

【主治】内热火盛,风热犯上。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多用于头晕耳鸣、口舌生疮、咽喉红肿、牙龈肿痛、暴发火眼、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症。口服。成人每次服6克,每日3次。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1/2量;3~7岁儿童服成人1/3量。忌食辛辣食物,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禁用。

二花茶

【配方】银花30克,3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2味药加水煎5分钟或用沸水冲饮。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牙痛。

【应用】本方适用于胃热型牙痛患者。一般表现为:牙齿剧痛、牙龈红肿、牙龈渗血、流脓臭秽、牙肿至腮。代茶频饮,每日服1剂,病愈为止。

【牙痛单验方】

1.杏仁去皮,稍加盐,水煎漱口。治疗龋齿牙痛。

2.白酒200毫升加花椒20克浸后,用花椒酒 漱口,治龋齿牙痛。

头痛

清眩丸

【配方】川芎、白芷、石膏、薄荷、荆芥穗。

【剂型与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6克。

【功效】散风清热,止痛。

【主治】感冒头痛、风热头痛。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用于头晕目眩,偏正头痛、感冒头痛、鼻炎、牙痛等。阴虚阳亢引起的头痛、眩晕不宜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1~2丸。

芎菊上清丸

【配方】羌活、川芎、白芷、、连翘、蔓荆子(微炒)、薄荷、防风、荆芥穗、藁本、黄芩、黄连、栀子、桔梗、甘草。

【剂型与规格】水丸。每100粒重6克。

【功效】清热解毒,散风止痛。

【主治】肝肺胃内热积火、外感风邪引起的怕风发热、头痛、鼻塞、牙痛。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多用于治疗偏正头痛、头晕、目眩、恶风、鼻塞流涕、口苦咽干、牙痛龈肿等症。西医诊断的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鼻窦炎、萎缩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有以上表现者,可用此药。口服。每次服6克,每日2次。忌辛辣油腻食物。体虚者慎用。小儿酌减。

【头痛单验方】

1.绿茶9克,川芎9克,水煎服。频饮代茶,

不拘次数。

2.葱白6寸,生姜30克切片。水煎服,用于头顶

或太阳穴痛。

3.白菜头2个,大葱胡3个,生姜3片,红糖12克,水煎服。

4.五味子10克,研末冲服。治疗失血性头痛。

5.苍耳子10克,水煎温服。忌食辛辣之物,治疗鼻窦炎引起的头痛。

6.白芷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6克,茶水冲服。治疗眉棱骨痛为主的头痛。

7.生萝卜汁5毫升加冰片1克。棉球蘸之,左边头痛塞右鼻孔,右边头痛塞左鼻孔。每日1或2次,7~10天为1疗程。治疗顽固性偏头痛。

8.臬芦叶100克,洗净切碎,水煎代茶饮。每

日1剂频饮,可治疗外感头痛伴心烦口渴。

咽喉痛

穿心莲片

【配方】穿心莲。

【剂型与规格】糖衣片剂。每片含穿心莲干浸膏0.2克。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内热壅盛,咽喉肿痛。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等。口服。每次服2或3片,每日3或4次。忌辛辣食物。

养阴清肺膏

【配方】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

【剂型与规格】膏剂。大瓶装60克,小瓶装30克。

【功效】养阴润肺,清肺利咽。

【主治】阴虚肺燥,干咳少痰。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用于阴虚肺燥、肺肾两虚引起的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症。西医诊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症状者亦可服用。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2或3次。忌辛辣油腻食物。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清咽丸(清音丸)

【配方】桔梗、寒水石、薄荷、诃子肉、甘草、乌梅、青黛、硼砂、冰片。

【剂型与规格】蜜丸剂。每丸重3克。

【功效】清热利咽。

【主治】风热邪毒,壅塞肺胃咽痛。

【应用】本方为非处方药。适用于喉痛、喉痹等症。西医诊断的急性喉炎、慢性喉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有上述表现者,可用本丸治疗。内服。每次服1或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忌食辛辣食物。

蒲公英粥

【配方】蒲公英3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蒲公英洗净,水煎取汁弃渣,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沸后服食。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主治】咽喉肿痛。

【应用】本方为传统清热解毒药,有天然抗生素之称。蒲公英有抗感染、抑制病毒、细菌的作用。临床上可作为上呼吸道感染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每日1剂,可连服5~7天。

萝卜橄榄汤

【配方】萝卜100克,橄榄50克。

【制作方法】将两味药加500毫升水同煎取汁。

【功效】利咽解毒。

【主治】咽炎。

【应用】本方适用于外感风热型咽炎患者。一般表现为:恶寒发热、咽痛口干。代茶频饮,每日服1剂,连用5日。

【咽喉痛单验方】

1.野10克,水泡服代茶频饮,不拘时间。

2.胖大海,水泡服代茶频饮。

第7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论文摘要】历代医家在头痛的治疗中,十分重视川芎的应用,如朱丹溪认为“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但是,川芎治疗头痛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收集历代治疗头痛的方剂502首,对川芎的应用情况进行归纳,希望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1川芎使用频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 

    川芎在所收集的502首方剂中,使用频率高达48.8%,为诸药之冠。川芎经过适当的配伍,可以应用于外感、内伤,寒、热、虚、实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由于中医对头痛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因此按治疗头痛方剂的主治特点,进行归纳。按六经划分,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包括:一字散(《医方类聚》):天南星、全蝎、川芎、白芷、荆芥穗,治疗太阳头痛;石膏散(《卫生宝鉴》):川芎、石膏、白芷,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千秋散(《普济方》):川芎、天南星、草乌头,治疗少阴病,头痛不可忍。川芎用于厥头痛的组方,轻金散(《鸡峰普济方》):甘、川芎、白芷、旋覆花、川乌、藿香、天南星,治疗太阳厥逆,加味二陈汤(《罗氏会约医镜》):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川芎、蔓荆子、北细辛,治疗痰厥头痛。芎附饮(《丹溪心法》):川芎、香附,治疗气厥头痛。偏正头痛。芎辛汤(《张氏医通》):川芎、细辛、甘草、生姜,治疗热厥头痛。 

    由于妇人有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妇人头痛亦可以作为一类,川芎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川芎散(《鸡峰普济方》):川芎、羌活、防风、细辛、旋覆花、藁本、蔓荆子、石膏、甘草,治疗妇人头眩痛,久不愈;彻清膏(《徐氏胎产方》):川芎、蔓荆子、细辛、生甘草、炙甘草、薄荷、藁本、当归,治疗妇人头痛;秦艽丸(《明医指掌》):川芎、当归、秦艽、荆芥,治疗产后气血大虚,风邪入于头脑作痛者。 

    按疼痛部位,川芎用于偏正头痛的治疗,川附散(《普济方》):川芎、白附子、牛蒡子、荆芥,治疗偏正头痛。川芎神功散(《黄帝素问宣明论方》)亦治疗偏正头痛。 

    六导致头痛,以川芎为主组成的方剂,皆可治疗。奇效芎术汤(《医钞类编》):川芎、附子、白术、桂心、甘草,治疗寒湿头痛。石膏散(《症因脉治》):石膏、川芎、白芷、葛根,治疗外感头痛。羌活汤(《内经拾遗》):羌活、苍术、川芎、白茯苓、防风、枳壳、桔梗、甘草,治疗遇风头痛。芎术散(《圣济总录》):川芎、白术、天麻、防风、荆芥穗、细辛、甘草,治疗头面多汗,恶风头痛。在火热导致的头痛,配伍寒凉之品后,川芎也可应用。风热散(《仙拈集》):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龙脑芎辛丸(《圣济总录》):川芎、细辛、甘草、龙脑、天南星、秦艽、丹砂,治疗风热头痛。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石膏散(《证治汇补》):川芎、石膏、黄芩、白芷,治疗痰火头痛。泻青丸(《症因脉治》):当归、龙胆草、川芎、山栀子、羌活、防风、黄芩,治疗肝火头痛。 

    川芎用于虚性头痛的组方。白归汤(《冯氏锦囊》):川芎、当归、白芍,治疗血虚头痛。生熟地黄汤(《证治汇补》):生地黄、熟地黄、天麻、川芎、茯苓、当归、黑豆、石斛、玄参、地骨皮,治疗肝虚头痛。顺气和中汤(《卫生宝鉴》):黄芪、人参、白术、甘草、陈皮、当归、白芍、升麻、柴胡、细辛、蔓荆子、川芎,治疗气虚头痛。加味左归饮(《医学从众录》):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枸杞子、肉苁蓉、细辛、炙甘草、川芎,治疗肾虚头痛。川芎在头痛的治疗中,之所以应用如此广泛,是由其功效特点决定的。川芎辛温,归肝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作用。就其自身功效而言,可以应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内伤气血失调的头痛,若经过与寒凉之药配伍,可用于风热头痛。由于川芎善于上行头目,应用于虚性头痛,取其引药上行之功。最后需要强调,川芎善于上行头目而止痛的作用是其广泛应用于头痛的主要原因。    2治疗头痛常用药对或药队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组合;药队则指三味以上的固定组合。药对或药队是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的结晶,是中药配伍研究的中药内容。为此,本文将历代头痛方剂中,由川芎组成的药对或药队进行归纳。 

    2.1川芎-天麻此药对就是一方剂,如治疗偏正头痛、头风眩晕的大芎丸(《圣济总录》)。包含此药对的方剂较多,举例如下。温脑散(《传信适用方》):川芎、天麻、川乌,治疗头风。定风饼子(《袖珍》):草乌头、白芷、川芎、天麻、防风、细辛、甘草,治疗头风头痛。羌活丸(《博济》):羌活、川芎、天麻、旋覆花、青皮、天南星、藁本、牵牛子,治疗久患偏邪头痛。天麻丸(《杨氏家藏方》):天麻、川芎、防风、甘草,治疗风气壅盛,头痛目涩。香芎丸(《杨氏家藏方》):川芎、天麻、细辛、荜茇、甘草,治疗风气上攻,头目昏痛。藿香散(《脉因证治》):藿香、川芎、天麻、蔓荆子、槐花、白芷,治疗脑风头痛。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天雄、大川乌、白附子、南星、天麻、川芎、半夏、木香、全蝎,治疗偏正头风作痛。 

    2.2川芎-二者配伍,即是散(《太平圣惠方》),治疗风头痛。由此药对组成的方剂还有香甲散(《圣济总录》):甘菊、川芎、甘草、青皮、檀香,治疗风热头目疼痛;芎菊汤(《圣济总录》):川芎、防风、麻黄、前胡、独活、、枳壳、甘草、细辛、石膏,治疗首风、目运头痛。 

    2.3川芎-白芷二者配伍,即是芷芎散(《普济方》)。含此药对的方剂还有金花一圣散(《魏氏家藏方》):川乌头、川芎、白芷,治疗头风;如圣饼子(《内经拾遗》):苍术、川芎、白芷、草乌,治疗头痛、头风因寒者;芷桂川芎汤(《辨证录》):川芎、白芷、桂枝,治疗头痛如破,无一定处。 

    2.4川芎-石膏石膏散(《圣济总录》):石膏、川芎、旋覆花、白附子、细辛、甘草,治疗风壅头痛;石膏散(《魏氏家藏方》):石膏、赤芍药、川芎,治疗偏正头风;太白散(《普济方》):川芎、石膏、甘草,治疗头痛。 

    2.5川芎-白芷-石膏此三者组成治疗头痛的药队,名石膏散(《卫生宝鉴》),用于治疗阳明风热头痛。川芎、石膏、白芷、葛根,组成的方剂,亦名石膏散(《症因脉治》),治疗外感头痛。茶调散(《医学集成》):川芎、白芷、荆芥、黄芩、石膏、薄荷、茶叶、生姜,治疗内热头痛;风热散(《仙拈集》):川芎、白芷、石膏、荆芥穗,治疗因风热而头痛者。 

    2.6川芎-细辛清气香芎汤(《圣济总录》):川芎、细辛、人参、半夏曲、甘草,治疗头痛。芎辛丸(《普济方》):大川芎、细辛、甘草,治疗伤寒非时头痛;芎辛散(《证治汇补》):川芎、细辛、苍术、甘草、干姜,治疗寒湿头痛。 

    2.7川芎-细辛-白芷三味共用,组成救破汤(《辨证录》)。清香散(《普济方》):川芎、藁本、防风、羌活、细辛、白芷、甘草,治疗偏正头风并牙痛;清上至圣丸(《石室秘录》):川芎、细辛、白芷、柴胡、芍药、夏枯草、甘草,治疗风入太阳经头痛;清上蠲痛汤(《寿世保元》):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苍术、麦冬、黄芩、甘草,治疗一切头痛;开关散(《外科百效》):川芎、白芷、北细辛、薄荷叶,治疗一边头痛如破。 

第8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关键词】生肌玉红膏;外用;臁疮

【中图分类号】R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51―01

臁疮是指发生于小腿臁骨部位的慢性皮肤溃疡。在古代文献里还有裤口疮、裙风(《证治准绳》)、烂腿(《外科证治全书》)等名,俗称老烂脚。本病多见于久立、久行者,常为筋瘤的后期并发症。主要发于双小腿内、外侧的下1/3处,其特点是经久难以收口,或虽经收口,每易因损伤而复发,与季节无关。相当于西医的下肢慢性溃疡[1]。2008-2010年笔者用生肌玉红膏外用治疗臁疮40例,疗效肯定,现选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为2008.01 -2010.01年来我院就诊的臁疮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35- 65岁,40例患者均无糖尿病病史。臁疮发病部位均在双小腿内侧下1/3处,面积在2cm×2cm至5cm×5cm大小之间,深度0.2cm至0.5cm之间。

2 治疗方法 生肌玉红膏配制[2]:当归60g 白芷15g 白蜡60g 轻粉12g 甘草36g 紫草 6g血竭12g 麻油500g 先将当归、白芷、紫草、甘草四味入油内浸3日,大勺内熬微枯,细细滤清,复入勺内煎滚,入血竭化尽,次入白蜡,微火化开。用茶盅4个,放水中,将膏分作4处,倾入茶盅内,侯片时,下研细轻粉,每盅投3g,搅匀;碘伏消毒,剪除坏死组织,双氧水冲洗创面,0.9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清理干净创面,以生肌玉红膏外涂患处,涂抹均匀,上以凡士林纱条盖贴,每日一次;抗生素及营养支持药物、活血化瘀药物静滴,治疗45天后观察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痊愈: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瘢痕坚实,经1周观察创面未再发生溃烂;显效:创面缩小>75,肉芽组织新鲜,症状缓解;好转:创面缩小>25,且

3.2 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痊愈14例(70),显效4例,好转2例,有效率90

3.3 典型病例 患者,崔某,男,40岁,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病人,右小腿胫内侧下方变色溃烂2年。1年前患者曾在当地医院行下肢静脉曲张高危结扎剥脱术。来院时,患者右小腿肿胀,足靴区皮色暗褐,内踝上方皮肤色黑,溃烂、流脓,在当地医院求治效果不佳,来我院就诊。查体见右踝内侧上方约5cm处皮色发黑,溃烂,溃疡面约4cm×5cm大小,表面结黑痂,周围红肿,边缘脓液流出,可闻及腐臭味。碘伏消毒后给予其皮肤溃疡清创处理,剪除黑痂可见黄色脓液,双氧水及生理压水冲洗溃疡面,再次清剪坏死组织至淡红色正常组织,可见部分新鲜血液流出,清创后溃疡深约0.5cm,基底可见部分黄白色腐烂组织不易清除。给予其阿米卡星溶液外喷溃疡面抗感染,生肌玉红膏外涂溃疡面,凡士林纱条覆盖,溃疡面每日换药。全身治疗给予抗生素应用,营养支持药物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应用。治疗20天后,溃疡面淡红色,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隔日换药,治疗45天溃疡面全部愈合。

4 体会 臁疮多由久站或过度负重而致小腿筋脉横解,青筋显露,瘀停脉络,久而化热,或小腿皮肤破损染毒,湿热下注而成,疮口经久不愈。西医认为下肢深、浅静脉及交通支静脉的结构异常、静脉压力增高是小腿皮肤营养性改变和溃疡发生的解剖病理基础,长期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造成的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不畅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长期站立、腹压过高和局部皮肤损伤是溃疡发生的诱发因素。患者大多下肢肿胀,皮色改变,创面反复压感染、溃烂,愈合缓慢甚至不愈,更有甚者,因长期溃烂感染导致截肢。笔者试用生肌玉红膏外用换药治疗臁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方源自《外科正宗》,是中医外科临床常用的活血生肌外用药,其主要成分为当归、紫草、血竭、白蜡、白芷、甘草,具有活血解毒、润肤生肌功效。其中当归可以补血活血;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现代药理还发现紫草素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血竭散瘀定痛,止血生肌,《唐本草》记录该药: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白芷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燥湿止带,《本草正义》记载:白芷,气味辛温,芳香特甚,最能燥湿……可以生肌长肉……色白味辛,性温气厚,阳明主药……排脓生肌止痛;甘草可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泻火解毒,调和诸药;轻粉具有提毒祛腐作用,临床多用于溃疡脓水将尽、肉芽生长缓慢者,现代研究认为其具有抗凝血、扩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及促进肉芽生长功效[4]方中诸药合用,共起活血祛腐、解毒镇痛、润肤生肌功效,是臁疮治疗中一种极为有效的外用药物。

参考文献:

[1]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91

[2] 李曰庆.中医外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35

第9篇:白芷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家常版―日用食品也可泡一泡

别把泡浴想得那么贵族化,其实家中许多普通食材就是泡浴的好料,用起来既便宜又安全。

蜂蜜浴―关键功效:增加肌肤弹性

美肤理由:蜂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大量的维生素,能刺激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细胞生长,延缓衰老,使皮肤的弹性和韧性增强,表面更加光滑润泽。蜂蜜还具有杀菌、预防和消除雀斑及黄褐斑等作用,对面部的干涩、起皱、疖子、痱子、痤疮等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方法:将3大勺蜂蜜加入热水中,搅拌至完全稀释。

特别提示:体弱者经常进行蜂蜜浴,能健身提神。

绿茶浴―关键功效:爽肤、瘦身

美肤理由:绿茶中的儿茶素和咖啡因,可以有效提高脂肪代谢,从而能较快地消除脂肪。绿茶还能去除肌肤油脂及污垢,有助于爽肤除痱、柔软角质。另外,作为入浴剂,绿茶还可由里而外温和身体,对身体虚寒的人尤为适宜。

方法:将喝过的绿茶渣或喝过的茶包3-5包,放入丝袜或棉布袋中,再将布袋放入浴缸内注入热水,浸泡时间为10-20分钟。

特别提示:选择较粗的茶叶也可以,通常一次需用250克左右。但应选择酸碱度较为温和的茶叶,过酸或过碱都会对肌肤不利。

番茄浴―关键功效:细嫩、红润肌肤

美肤理由:番茄富含维生素、磷、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所含茄红素也具有丰富的抗氧化功效。

方法:将番茄5个榨汁,加入3小匙蜂蜜,调匀后加入水中。或者是将番茄汁加入少量酒精、硼酸,搅拌均匀后倒入水中。

特别提示:也可以选用超市的袋装番茄汁,一次用量为750ml左右。推荐浸泡时间为25分钟。

柠檬浴―关键功效:滋润去痘

美肤理由:柠檬自古便是欧洲人护肤的佳品,其去污能力强,又不伤害皮肤,尤其是对暗疮、粉刺有效。因为暗疮、粉刺患者面部油脂通常较多,极易阻塞毛孔。而经常洗柠檬浴则可使毛孔处于通畅状态,利于排汗,对粉刺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方法:将柠檬6-8个榨汁后,加入温水中。

特别提示:尤其适合夏季使用,兼具提神醒脑的功效。

醋浴―关键功效:舒筋活血、调理肌肤

美肤理由:白醋或水果醋中富含氨基酸、糖类、有机酸、维生素等成分,对肌肤有综合保健作用。用于泡澡,可以有助于消除体内堆积过多的乳酸,让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天然醋酸还有杀菌消炎、收敛毛孔、调理油脂分泌的功效。

方法:将100ml白醋或水果醋加入热水中,搅拌均匀。

特别提示:一定要使用纯米酿造的醋,而不是工业合成的醋,否则会没有效果。如果不能接受较为刺激的醋味,可以加入一些果香类的精油如柑橘、葡萄柚等精油来调和一下。

传统版―中药泡浴流传千年

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香汤浴。所谓香汤,就是用中药佩兰煎的药水。其气味芬芳馥郁,有解暑祛湿、醒神爽脑的功效。如今的中药泡浴,根据不同中药成分,有清热祛风寒、润肤养颜、疏肝活血、瘦身减肥、利湿降脂、提神醒脑、祛疲爽身、杀菌消炎、祛风止痒等作用。

一、美体瘦身方

材料:荷叶50克、泽泻37克、防己50克、柏子仁50克。

方法:1.用5000毫升的水,浸泡药材20分钟。2.浸泡后将药材与水一起煮滚30分钟。3.再把中药材的渣滤掉。4.将药汤倒进浴缸后,再放一块拍打过的姜母,以及一瓶米酒。因为这两样东西会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你吸收这些中药材。5.浸泡时间至少要30分钟。

二、护肤美容方

材料:绿豆、百合、冰片各10克,滑石、白附子、白芷、白檀香、松香各30克。

方法:将以上药材研末入汤温浴15分钟左右。

效果:可使容颜白润细腻。

三、健发美容方

材料:零陵香30克,玫瑰花、辛夷各15克,细辛、公丁香、山奈各10克,白芷90克,檀香20克,甘草12克。

方法:将以上药材共研细末,用苏合油10克拌匀倒入汤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