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民收入调查范文

农民收入调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民收入调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民收入调查

第1篇:农民收入调查范文

关键词:增加农民收入调查;增收渠道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章编码:

一、关于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征和形势分析

(一)2012年,云阳全县实现农牧渔业总产值47.94亿多元,农民人收入6852元,是2007年的2.25倍,2008年比2007年增长17.7%,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低于10%外,其余年份都取得了两位数的增长。虽然纵向比增长幅度比较快,但横向比低于重庆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542,2008年增加到1732元,2008年比2007年增长15.04%,由于外出务工农民不断增多,2012年云阳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达到37.5万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5040.8,,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增长极,也是农民取得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家庭生产经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农民家庭人均经营性收入为2231元,比2007年增加456元,年增长25.7%,到2012年达到3299.2元,比2008年增加了1567.2元,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8.15%,仍然是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比例有所下降。

(四)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惠农补贴政策实施力度,种养补贴品种、种养补贴标准进一步扩大和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稳步推进,逐步提高了新农合补助标准,试行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障等,以政策性收入为主要内容的转移性收入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推动力。特别是在2006年农税免征以后,作为农业大县的云阳不但有种粮补贴,为了涵养生态还有退耕还林补贴等,使农民人均转移性纯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成为农民纯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作为处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云阳,最近几年农民收入能够实现跨越式增长,主要是政策给力、农民努力、社会合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从2013年起,将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为实现这个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将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基础和更有利条件。但是,农民增收形势并不乐观。纵向看虽然我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较大,但是与重庆市的平均水平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012年,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383元,较我县高出531元。

二、当前影响我县农民持续增收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链条短。在农产品结构上,传统品种仍占主导地位;在农产品加工结构上,初级产品、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出售原料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格局没有根本改观,蔬菜、果品加工转化率比较低,对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品牌意识不强。主要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缓慢,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导致市场交易成本高、竞争力不强。还没能实现全县范围内的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有待加强,一些农产品有品无牌、有牌无名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优质农产品还鲜为人知。

(三)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一是全县每年能够争取的上级扶持资金有限,加上县、乡财政自给力量不足,支农尤为乏力。二是受信贷政策影响,农民生产性的小额贷款非常艰难,贷款投放面和投放额也难以满足要求。三是进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规模有限。

(四)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据统计,我县现有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37.9%,初中文化程度占45.1%,高中或中专占14.6%,专科以上占2.4%。随着机械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单靠体力劳动增收的机会越来越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增强农民整体素质是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的必经途径之一。

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对策建议

1、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步伐,着力扶持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产业水平高的专业乡镇、专业村。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柑橘和牛羊基地建设,二是加快发展有本地特点的中药材、养蚕、蔬菜茶叶养蜂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创建工作。三是鼓励农民参与发展现代农业,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给予农业专项补助等方式,减轻农民的资金投入负担。

2、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广土地流转试点的成功经验,鼓励农民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以股份合作方式组织农民入股建立生产合作社,通过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把农民经纪人、经营大户、农户组织起来,开展特色化、产业化、专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土地变股权、农民变股东”促进农民共同发展,增收致富。

3、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政府要形成“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共识,把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及农业产业化资金“捆绑”使用,集中用于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生产基地和种养大户,增强农业龙头企业的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现生产与需求连接的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加快形成一批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

4、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沼气入户工程、农村居住环境整治建设工程和农村社区管理服务上着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鼓励农民特别是年轻农民、失地农民进城入镇居住生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向小城镇。不断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协调发展,推动二三产业扩规模、上档次、增效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近吸纳转移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促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充分就业,增加收入。

第2篇:农民收入调查范文

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靠发展优势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五大生产基地。抓住国家和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机遇,建设百万亩高油大豆生产基地,XX年播种高油大豆146万亩;引进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建设百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播种马铃薯45万亩;推进农牧结合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建设百万亩饲料牧草生产基地,播种饲料牧草32.6万亩;依托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百万亩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7.1万亩;结合退耕还林,建设百万亩柞桑蚕生产基地,放养柞蚕732把,栽桑树700亩。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充分利用我市资源富集和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11个,种植绿色食品面积125万亩,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2个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产量达12万吨。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与俄在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农科研等多个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30多项。建立了中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俄建设境外综合开发区。农副产品出口发展到10大类100多个品种。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靠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围绕麦、豆、薯、菜、麻、糖、肉、乳、山、药等十大主导产业和5个成长性较强的产业,构建龙头企业群体、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推进产业化发展。

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全市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29家,带动基地面积137万亩。实施品牌战略,重点培育 “玉铃”牌马铃薯、“双河”牌极小粒豆、“驿站”牌马肉干等6个具有较大市场影响的农产品品牌。

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在县域和中心乡镇重点建设和完善了7个具有较好基础的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市场88处,基本形成了以乡镇批发市场为中心,城乡农贸市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市场体系。

三是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

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应用。推广了一大批先进、适用、成熟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平均每年推广项目20多个,累计推广项目300项(次)以上。农业十项适用生产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318万亩。

建设市县乡三级科技园区156处,园区总面积50多万亩,实现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大力实施种植业和牲畜业良种工程。引进推广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优良品种28个,建设各类种子繁育基地45处,推广优良品种27个,农作物优质品种率达95%以上。建设大牲畜冻配站点92个。

努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学应用水平。对广大农民进行多项目、分产业、逐层次的科技培训。每年培训乡村干部、科技户、种田大户及青壮年农民15万人次左右。

四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靠降低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和改造了***、**等堤防,极大地提高了这些地区抗旱防洪能力。目前,全市已有8个万亩以上灌区,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XX年,争取国家级和省级旱田节水浇灌溉项目5个,受益面积可达16.22万亩。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投资三年累计7113万元,开发建设项目30个,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9.27万亩。大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实施天然林保护为目标,重点实施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生态效益补助工程和野生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四年共落实退耕还林面积5万亩,造林56.8万亩,建成多种类型自然保护区5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125万亩。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3年来,全市累计投入农机更新资金1.6万元,更新大中型农机具4786台(套),到XX年全市农业机械原值达6.776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95.63万千瓦,亩均耕地拥有农机动力 0.132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86.5%。

第3篇:农民收入调查范文

一、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

(一)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有较大提高

从问卷调查看,2005年,农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3609元。其中,农民人均种田纯收入为1524元,比上年增长10.5%;农民家庭外出务工收入为9326元,比上年增长28.1%;农民家庭其他收入为5930元,比上年增长22.0%。实地调查的各省也反映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加。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山西省20户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为2526元,比上年增长26.2%;2005年江苏省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为5276元,比上年增长11.0%;2005年陕西省农民家庭人均收入3200元,比上年增长14.5%。

(二)种植收入仍是当前农民的基础性收入

当前农民种植的目的主要是用来保障口粮、解决温饱,种植收入是农民的基础性收入,也是相对稳定的收入。据实地调查,陕西省大荔县农民收入主要来源靠种小麦和玉米,种植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60%以上。青海省大通县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主要靠农业,占到总收入的50%。安徽省蒙城县农民家庭种田收入虽然只占家庭总收入的34.6%,但农民也普遍认为种田仍是基本生活保障。调查也了解到,在保证基本口粮种植的前提下,农民更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

(三)打工收入正逐渐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

从各地调查情况看,农民外出务工越来越多,打工收入正在逐步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也是近年来农民增长最快的收入,特别是较富裕地区的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长明显。问卷调查显示,有外出打工的农民家庭中,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5.76%;在外打工的时间长度平均为10个月;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打工从事建筑行业的占23%,从事运输行业的占6%,从事服务行业的占28%,从事工业制造行业的占19%;外出打工人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下的占34.28%,在600―1000元的占49.19%,在1000元以上的占16.53%;在外打工期间,46.37%以上的农民感觉到打工工资在上升。从农民反映情况看,在本地打工人员的工资不高,普通的服务人员工资一般在300―500元之间;在比较发达的城市打工的人员工资相对较高,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在较发达省市打工每月的收入能达1600―1800元,而没有文化素质的外出打工人员每月的收入为800―1200元。农村干部及农民还反映,集体组织的劳务输出人员工资较高、收益有保障,而个人自发出外打工工资较低。

二、农民消费的基本情况

(一)农民生产性支出占农民经常性支出的一半以上,日常生活性支出主要用于子女上学、看病等,非经常性的大项支出主要是盖房子

问卷调查显示,农民每年用于经常性支出,按花费多少前五项依次是农业生产资料、食品、子女教育、医疗和衣着;用于非经常性支出按开支多少前三项依次是盖房子、购买耐用消费品、购置农业机械。实地入户调查,农民的支出中有一半以上用于生产性支出。

(二)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但消费范围在扩大,消费环境也不断改善

农民除盖房子和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外,日常生活大都紧衣缩食,维持低水平的生活。问卷调查显示,56.04%的农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的基本生活费在200元以下,只有13.37%的农民家庭平均每人每月的基本生活费在400元以上。当前农民看重的仍然是价格,价格越便宜购买倾向越强,许多农民用的电器也基本上是城市过时的、淘汰的型号。

尽管农民的消费水平不高,但农民消费范围在不断扩大。目前农村基本家电处于普及阶段,拥有率较高,90%以上的家庭买上了电视,50%的家庭拥有洗衣机;但高档电器拥有率较低,仅有20%的农村家庭拥有冰箱,10%的农村家庭拥有空调,轿车、电脑、摄像机等高档消费品在农村更难看到。通讯方面,一半以上农民家庭拥有电话或手机。交通方面,40%的农村家庭购买了摩托车和农用运输车。

农民消费环境也在不断改善,现在一些农村里已有了小型超市,传统集市活动较频繁,农民日常消费比较便利。问卷调查显示,60.99%的农民认为花钱消费比较方便。其中,在村里商店购买食品的农民比例是38.15%,在乡镇商店或集市购买食品、农业生产资料、服装和耐用消费品的农民比例分别是51.29%、63.15%、45.91%,在县城购买服装和耐用消费品的农民比例是45.26%。

(三)农民消费倾向弱,储蓄倾向强

储蓄仍然是当前农民处理家庭收入的主要方式。问卷调查显示,如果有余钱的话,65.73%的农户倾向于储蓄,只有10.13%的农户倾向于消费。农民储蓄的重要目的一是盖房子,用于改善居住条件以及准备子女婚事。二是用于子女的非义务教育。三是用于看病和养老。农民普遍反映,目前农村看病仍然比较难、比较贵,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去治疗的,不少农民实际上是大病不看、小病则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生产落后,农民增收渠道窄,制约因素多,是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各省调查情况来看,当前农业生产还比较落后,虽然科学种植、机械化耕种、规模化经营正在大力推广,但总体农业种植仍比较传统,技术比较落后,农民还是靠天吃饭,自然灾害经常造成农民的减产。而且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农民种田以中老年为主。据调查,农村中大约70%的45岁以下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幼、妇等人员。

目前,除外出打工外,政策性收入成为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近两年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民得到了很大实惠。在湖北省荆州市洪圣村种田大户熊家武家了解到,一家5口,承包土地56亩,2004年上交农业税及附加1374元,2005年上交农业税为0,2005年国家粮食直补达到1249.90元,水稻良种补贴为840元。但政策性增收不是根本之计,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展。

农民增收制约因素很多。一是目前粮食产量逐年增加,粮价增长潜力小,部分地区早稻、小麦价格已出现稳中有降的趋势,种植收入增长潜力低。二是粮食生产成本增长快,化肥、薄膜、农药等农资价格较高,油、煤、电等能源价格的上涨又进一步加重农民的成本压力。三是农民就业机会比较少。目前,城镇居民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已经很大,农民就业机会相对就更少。

(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生活和发展负担重是影响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收入仍然较低,没有能力、也不敢消费。此外,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民生活和发展负担重也是影响农民消费的重要因素。目前,城镇居民一般有“三险一金”,买房子可以贷款,社会保障机制相对比较健全,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整体来说还没有建立,农民家里盖房子、孩子读书、就医看病都可能是一次要花去几年收入的大项。农村盖房或买房子至少要3―5万元;农民子女的非义务教育也是农民很重的负担,目前高中生住宿加学费一年大约5000元,大学生住宿加学费一年在1万元以上;如果一场大病,家里就可能一贫如洗。所以,农民不得不被迫进行储蓄。另外,农村在外打工人员发展难,自身能力较弱,甚至工资不能照常发放,也影响了农民消费。问卷调查显示,农民在外打工期间,只有大约20.56%的企业给农民工上了“三险”,仍有20.26%的企业存在拖欠农民工资现象,48.94%的外出农民工认为外出打工最担心的是拖欠工资。

(三)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落后,不仅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也是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

我国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目前还有许多农村未实现村村通公路,农民出行很不方便,不少农民反映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既影响卖,也影响买。水利、电力设施老化,电费较高,除影响农民增收外,也造成农民生活用水、用电困难,抑制了农民使用洗衣机、空调、音响等家电产品的积极性,间接影响农民消费。农村电讯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比较滞后,有线电视还没有普遍进入农民家庭,一些农村还存在有电讯设备没信号的情况。

四、几点建议

(一)稳定和提高农民的基础性收入,进一步扩展农民的增收渠道

农业生产和收入是农民的立身之本。在继续贯彻执行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要着力抓好科技指导和稳定价格两个问题。目前农村劳动力素质下降、粗放型耕作是各地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各级政府都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下更大力气做好科技指导工作。稳定农产品价格是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条件,要加强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健全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农产品进出口、国储粮吞吐等手段的协调运作机制,注重运用间接调节手段正确处理好农产品与工业品、以及不同农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保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的稳定,并使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有适当提高。

除了继续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组织、培训及权益保障工作外,要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粮食优质品种种植,并适度增加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同时还应做好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和推广工作,让农民从中得到实惠。要加大扶持和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产业的力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展农民的增收渠道。对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国家要在税收政策和贷款资金上给予支持,鼓励就地加工转化,培育“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更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要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步伐,逐步提高财政的补助标准,保障广大农民看病就医的基本需要。同时,也要研究农村的养老和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制度建设问题。国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减轻农民子女非义务教育的负担,简化农民子女的助学贷款申办程序,在高中和中专学校中建立农村困难学生减免学费制度。

要继续加强农资市场和农产品价格的监测监管工作,打击农资假冒伪劣现象,保障农资价格基本稳定。同时,国家应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农资价格直补制度,尽量减轻农民的生产成本。要加强农技灌溉费、机耕机割费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建议减免农用拖拉机上路养路费。

(三)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

第4篇:农民收入调查范文

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三成

据吉林总队对全省19个县(区、市)1600个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吉林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48.50元,同比增加515.14元,增长21.2%,比全国平均水平的2187.3元,多761.20元,高出34.8%。

工资性收入增速明显加快。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97.97元,同比增加131.57元,增长49.4%,增速提高25.7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对现金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达25.5%。

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2399.35元,同比增加376.85元,增长18.6%,增速同比提高21.0个百分点,对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73.2%。在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现金收入人均2277.78元,增长17.3%;第三产业现金收入人均105.89元,增长66.6%;第二产业现金收入15.68元,下降10.4%。

财产性收入结构性下降。今年一季度,农民财产性收入人均26.28元,下降26.5%。其中,利息收入人均0.97元,下降3.5%;租金收入人均0.34元,下降79.6%;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人均24.48元,增长15.1%。

转移性收入增速提高。今年一季度,农民转移性收入人均124.90元,同比增加16.21元,增长14.9%,增速同比提高18.5个百分点。

影响农民现金收入增减的因素

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所占比重仍然偏低。今年一季度吉林省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幅较大,对农民现金收入增长起到了拉动作用,占现金收入份额的13.5%,同比增加2.1个百分点。但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仍较低。

出售农产品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吉林省是粮食大省,出售农产品收入始终是农民现金收入的最主要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民从出售农业产品中得到的收入大幅增加,成为提升吉林省农民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季度,出售农产品收入1827.67元,增加198.86元,增长12.2%,增速提高13.4个百分点。农民出售粮食综合价格为1.69元/公斤,同比增加0.32元/公斤,增长23.4%,农民仅出售粮食一项人均多收入305元。

牧业价格上涨拉动收入增加。今年一季度,吉林省农民牧业现金收入人均411.55元,同比增加121.20元,增长41.7%。对现金收入增加的贡献率达到23.5%。牧业收入增长点主要是出售牧业产品收入,人均为401.56元,增加118.28元,增长41.8%。从出售价格看:每头生猪价格为1972元/头,比上年的1718元/头增加254元,增长14.8%;猪肉价格17.49元/公斤,增加3.31元/公斤,增长23.3%,仅出售猪肉一项农民人均就多收入40元。出售家禽28.53元/只,增长31.7%;鸡肉价格为9.95元/公斤,增长18.6%;蛋类价格7.1元/公斤,增长3.2%。

第5篇:农民收入调查范文

一、引言

现代农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和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实行后,农业经济中小规模农户的分散经营使我国农业风险规避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农场主经营更加困难,农民的生产经营收益处于一种极度不稳定的状态。农业保险作为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社会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偿农民因各种生产经营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产业化农业范围的不断扩大,频繁自然灾害造成的价值损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购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保险意识日益增强。但从实际发展水平看,我国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仍然不足。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农业保险范围过窄,规模狭小,难以满足保险经营所遵循的大数法则。与此相应,由于农业保险经营者风险相对集中,赔付率较高,因而难以刺激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

在这种低迷的农业保险需求和乏力的农业保险供给状态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近几年来一直举步不前[1]。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在能够更加准确地说明影响农业保险需求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方式提高农户农业保险的参保率。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就我国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王敏俊(2009)以浙江省613户小规模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小规模农户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他的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相对低下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在短期内不变的情况下,农民对农业风险的认知程度和土地承包面积是影响他们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农户对农业风险的认知程度和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组织化程度,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2]。侯玲玲等(2010)通过构建Logit模型,分析了保费补贴标准对我国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影响,其研究表明,在政策推动下我国农业保险得到了一定发展,保险补贴对农户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显著影响,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标准与农户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因此应提高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标准,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3]。杜鹏(2011)基于湖北五县市34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他的研究发现,家庭农业人口数、农业收入占农户总收入的比重、贷款经验、农民对农业风险的认知程度、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保单产量保障水平、农户对政府信任水平以及政府补贴水平与农业保险需求显著正相关,个人承担保费水平与农业保险需求呈负相关关系,年龄和教育因素与农业保险需求相关性不强[4]。尽管类似上述研究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但在更深层次上就农民收入尤其是从农民收入的结构、性质等角度对农民收入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依然缺乏。本文试图从广义农民收入概念着手就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

二、广义农民收入的概念及理论假说

(一)广义农民收入的概念

研究表明,农民收入是影响农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从狭义上讲,农民收入是指农民所具有的收入水平,即农民收入值的高低,一般用农户家庭总收入或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来表示。从广义上讲,农民收入不仅具有数量上的含义,即收入水平,还具有质量上的含义,即收入结构和收入性质。农民收入结构是指农民收入的不同部分及其比例。按其收入来源的不同,农民收入可以划分为农业经营收入、非农收入及其他收入。农业经营收入主要为家庭经营种养殖业的各种纯收入。非农收入主要为家庭成员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工资性收入、打工收入及各种非农经营收入,例如个体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其他收入为以上两种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例如政府补贴等。农民收入性质是指农民收入具有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增长性等方面的特征。农民收入稳定性是指收入的固定性和持久性特征,一般通过总收入中稳定性收入的比重来表示。农民收入不确定性指农民收入受自然或市场等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表现出预期之外的波动性特征。农民收入增长性是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受收入来源、收入途径及获取收入所依赖的资源等各种因素影响农民收入所具有的增长潜力[5-7]。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及城乡二元社会体制等经济社会背景和农户家庭条件差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不同农户在收入水平相等的情况下其收入结构和收入性质往往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倾向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理论假说

从广义农民收入概念来看,与农民收入质与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相适应,农民收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也必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收入水平及其变化是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决策的基础和重要影响因素;第二,在收入水平既定前提下,收入结构和收入性质的差异是造成不同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具有不同的购买倾向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理论假说:(1)收入水平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具有正向影响;(2)在农民收入水平既定的前提下,收入结构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具有一定影响,即农业经营收入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具有正向影响,非农收入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产生负向影响;(3)在农民收入水平既定的前提下,收入性质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具有一定影响,即非稳定性收入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具有正向影响。针对上述理论假说,本文将采用课题组对甘肃省黄土高原区4市12县(区)102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应用Matlab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证检验。

三、农民收入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的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

1.调研区域

调研区域所指的“甘肃省黄土高原区”西起乌鞘岭,东抵子午岭,南至太子山、秦岭和甘陕省界,北止甘宁省界,包括庆阳、平凉、白银、兰州、临夏等四市一州的全部和定西、天水两市的绝大部分,面积约11.3万km2。该区域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干旱、低温冻害、干热风和冰雹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接近30亿元,其中以干旱灾害影响范围最大,灾情最为严重。该区域每年平均受灾面积达54.2万hm2,占播种面积的21%,成灾面积达43.5万hm2,占播种面积的17%,且具有成灾面积不断扩大、频率加快、危害程度逐渐增强的趋势,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灾害成灾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灾害达8次,其中以2000年和2011年最为严重,干旱灾害加上其他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给该区域的农业生产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8]。与此同时,该区域农业生产风险管理手段严重滞后,截至2011年底,甘肃省总共有11家财产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仅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1家,201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收取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为5283万元,仅占该公司总保费收入的2.4%[9]。

2.数据获取

本文所采用的样本数据全部来源于课题组组织的部分成员和兰州商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家庭所在地位于调研区域的部分农村学生于2012年1月寒假期间的调查数据资料。抽样调查的方法为:在区域内依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选取有代表性的兰州市、平凉市、定西市和庆阳市作为调查地区,然后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根据2010年农民收入水平按高、中、低不同层次,在每个市选取3个县(区),在每个县(区)选取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选取3个村,在每个村按系统抽样调查法选取15户左右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通过笔者和课题组成员及参与调查的大学生入户访谈等方式进行。访谈实施的主要办法是:首先通过跟笔者和课题组成员有个人关系的一些乡(镇)政府干部帮助联系所辖行政村的村干部,再由各行政村的村干部帮助联系社(组)干部,然后由这些社组干部根据问卷调查的需要联系调查农户,最后笔者和课题组成员进入他们联系的农户家中访谈。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入户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600份,回收1409份,回收率88.1%,剔除重要数据缺失样本,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028份,问卷有效率达73.0%。对问卷回收状况的分析显示,笔者和课题组成员进行的入户访谈,由于对问卷理解准确,调查经验丰富,访谈方式得当,因此沟通效果较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较高,分别为89.3%和92.0%;大学生的入户访谈,由于要求学生以社会实践作业的形式在寒假期间完成,并对问卷调查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较高规定,所以问卷回收率较高,为87.3%,但由于学生对问卷理解不到位且缺乏问卷调查经验,沟通效果欠佳,因此问卷的有效率偏低,仅为61.3%。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1.收入水平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分析

问卷调查采用“家庭年人均收入”指标反映农户收入水平。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如表3所示。首先,依据表3数据可做出如下描述性分析:随着家庭年人均收入的提高,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增强,当家庭年人均收入达到7000~7500元水平,愿意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比例达到最大,为65.6%,表明在这一收入区间,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最强,但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开始下降;家庭年人均收入高于10000元的农户,愿意购买农业保险的比例稳定在30%左右。其次,依据表3数据,采用加权平均法测算出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年人均收入,应用Matlab7.0统计分析软件就家庭收入水平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年人均收入水平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53(P<0.05)。

2.收入结构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分析

调查发现,当前农户家庭总收入中,农业经营收入和非农收入是主体部分,其他收入主要是包括退耕还林补贴以及覆盖到部分家庭的母猪补贴、独生子女补贴、农村低保、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等收入,从平均状态来看,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比非常小。为了便于分析,在整理调查取得的数据时,把农户家庭总收入中除了农业经营收入以外的所有收入都计为非农收入,同时,为了既能减少调查工作的难度,又保证数据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受影响,在设计调查方案时,选取了家庭年总收入5000~7000元、13000~15000元和27000~30000元等三种水平的农户,分别代表低、中、高三个收入阶层,对其家庭年总收入中农业经营收入比例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经整理后如表4所示。首先,依据表4数据可做出如下描述性分析:随着农业经营收入比重的提高及非农收入比重的下降,三种收入水平的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逐步提高,5000~7000元农户在农业经营收入比重达到60%~70%时,购买意愿最强,愿意购买户数的比例达到40%;13000~15000元农户在农业经营收入比重达90%以上时,购买意愿最强,愿意购买户数的比例达到63.6%;27000~30000元农户在农业经营收入比重达40%~50%时,购买意愿最强,愿意购买户数的比例达到55.6%。但随着农业经营收入比重进一步提高及非农收入比重的进一步下降,三种收入水平的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开始逐步下降。其次,依据表4数据,应用Matlab7.0统计分析软件就农户农业经营收入比重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收入阶层农业经营收入比重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5000~7000元农户的相关系数为0.923(P<0.01),13000~15000元农户的相关系数为0.941(P<0.01),27000~30000元农户的相关系数为0.994(P<0.01)。

3.收入性质对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分析

笔者认为,农户在至少3年内基本固定的预期收入可以视为稳定性收入。根据入户调查掌握的情况,农户农业经营收入的70%基本上为稳定性收入,非农收入中家庭成员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工资性收入为稳定性收入,打工收入、各种财产性收入及个体经营收入的50%基本上为稳定性收入,包括退耕还林补贴以及覆盖到部分家庭的母猪补贴、独生子女补贴、农村低保、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等其他收入基本上为稳定性收入。在整理调查取得的数据时,以此经验数据为标准核算农户稳定性收入和非稳定性收入。同时,为了既能减少调查工作的难度,又保证数据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不受影响,在设计调查方案时,选取了家庭年总收入5000~7000元、13000~15000元和27000~30000元等三种水平的农户,分别代表低、中、高三个收入阶层,对其家庭年总收入中稳定性收入比例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取得的数据经整理后如表5所示。首先,依据表5数据可做出如下描述性分析:随着非稳定性收入比重的提高及稳定性收入比重的下降,三种收入水平的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逐步提高,5000~7000元农户在非稳定性收入比重达到35%~40%时,购买意愿最强,愿意购买户数比例为33.3%;13000~15000元农户在非稳定性收入比重达到25%~30%时,购买意愿最强,愿意购买户数的比例为54.5%;27000~30000元农户在非稳定性收入比重达到30%~35%时,购买意愿最强,愿意购买户数的比例为33.3%。这表明农户的风险意识随非稳定性收入比例的提高逐渐增强,规避农业风险的意愿提高。其次,依据表5数据,应用Matlab7.0统计分析软件就农民非稳定性收入比重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个收入阶层非稳定性收入比重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000~7000元农户的相关系数为0.817(P<0.05),13000~15000元农户的相关系数为0.826(P<0.05),27000~30000元农户的相关系数为0.835(P<0.05)。

第6篇:农民收入调查范文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 “一勉三补”政策到今年的“一勉四补”的实施,激发了亿万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村的稳定,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市场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生产成本过高,造成了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产品质量不高及污染等问题;农业科技转化慢、农业投入效益低、农业劳动力过剩、农田基本建设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调,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滞后等矛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

1、问题的提出

前郭县是农业大县,总人口57万,农业人口41.3万,占总人口的72%。耕地320万亩,草原270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7.5亩,人均占有草原6.5亩。农业增收的潜力依然很大。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前郭县积极落实“一勉三补”等政策,使农民收入实现突破性增长, 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4149元,比2001年的1500元增加了2649元,还没有达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的1/3。所以从收入增长上看,实现城乡一体化也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促进农民增收仍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紧迫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根据前郭县特有的环境条件、资源优势、劳动力状况、政策条件等等条件,就如何促进前郭县农民增收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探寻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根据新的发展情况提出如何持续增加前郭县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2、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内容是通过收集和整理文献和数据资料,调查前郭县农民收入情况,综合整理调研资料进行,对我县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具体剖析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因素和理论依据,最后从实际出发提出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形成初稿,请教咨询最后定稿。

前郭县地处吉林省西部,辖22个乡镇235个行政村,41万农业人口。因为时间紧张不可能每个乡镇村每户都入户调查,所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因为各乡镇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为保证抽样村具有代表性,本人首先采用二次文献分析。本研究定量分析依据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前郭统计年鉴》、《吉林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定性分析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文件、权威报告、吉林省以及松原市和前郭县有关政策、文件和权威报告,以及与本研究相关的各类社会调查资料和网上检索资料。

在依据市、县(市)区统计部门2007年度农民收入信息采集点的数据,分析得出该县(市)区的农民收入平均水平,并以此为整体参数的基础上,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择与整体参数最接近的村。这样,在确定八郎镇黎明村、达里巴乡灯笼库村、王府站镇王府站村、乌兰敖都乡乌兰敖都村、八郎镇八郎村等5个样本村基础上,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农民家庭收入情况。主要是采取发放调查表、深度访谈、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并选出典型性的案例为代表进行分析。

二、前郭县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前郭县认真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落实农业税减免、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帖、农机补帖、农业综合补贴等政策,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劳务经济大显身手,农民收入实现突破性增长后,年均递增22.6%。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为农民增收奠定了重要基础。

前郭县是农业大县,第一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在80%以上,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就有了牢固的增收基础。2006年前郭县粮食产量175万吨,比上年增长6.1%;2006年牧业产值22.2亿元,人均牧业收入达1600元,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据对测算,2006年前郭县农民人均从第一产业得到的收入(未扣除生产成本)比上年增加4241.19元,增长74.5%。

2、各项惠农政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2004年开始,吉林省在全国率先免征了农业税和除烟叶之外的农业特产税,扩大对种粮农户的直接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水平,各项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明显实惠,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因素。其中2006年,前郭县共获得各种补贴资金14726.89万元,其中粮食直补资金9307万元,生产资料综合直补3681万元,良种补贴1471.89万元,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167万元,三项重大技术补贴100万元。考虑免征全县农业税资金5385万元,全县42万农业人口人均获得转移性收入479元。

3、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

近几年,随着外出务工环境的逐渐好转,农民外出就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加上政府将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形成了政府主导,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加上阳光工程培训措施得力,广大农民自身外出创业的愿望强烈,使得务工收入已经成为许多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2006年,全县外出务工农民达到6.7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38900万元,比上年增加32625万元,全县人均劳务收入926.19元,比上年增加776.78元,增长5.2倍。

4、三产收入不断增加,为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从事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行业的越来越多,尤其是临近查干湖旅游度假区的蒙古艾里乡妙因寺村,全村80%以上的农户从事旅游服务,开办家庭旅馆、家庭饭店等,平均每户每年可实现纯收入20万元,同时也安置了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006年全县农民从事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等行业实现的收入达38531万元,比2005年增加14938万元,增长63.3%。

三、前郭县农民收入总体分析

从前郭县目前来看,农民增收难度逐年加大,农民收入渠道狭窄,集体经济投入较差,农业结构不合理,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业生产成本高,比较效益差,农民自身素质因素限制了收入增加,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低,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等方面深入分析农民收入滞缓的原因,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全面铺开难度很大。

1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难以发挥。

农民持续增收难度逐年加大,改善生活和生产条件的能力较弱,投入能力较差,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推进。

(1)农民增收渠道窄。当前,前郭县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畜牧业和劳务经济。三项比大约为12:10:3。农民收入主渠道还是在农业上,而农业本身受基础设施、气候条件、市场环境和生产资料等因素影响大,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使农民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所以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减少农村务农劳动力占有量,推进农民收入多元化,从而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2)粮价不稳。在粮食生产上我县今年的情况:一是粮食价格下降。虽然在党的惠农政策支持下,种粮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我县粮食过去几年连续大丰收,但是粮食价格一直不稳定。生产资料上涨,农民种地的比较效益下降。农民的投入和产出比在合理的情况下应为1:3,而2006年投入产出比仅为1:1.7左右,使得农民利润空间减小,增收困难,利益难以保证。所以必须探索和改革粮食以及整个农产品的贸易体制,形成一个能够促进我国粮食价格稳定、农产品价格稳定的机制,既可以保证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又可以避免 “谷贱伤农”。

2、农民收入分析

农民收入主要由劳务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三个部分组成。前郭县是农业大县,在农民收入中表现十分明显。2006年,全省农民家庭总收入中,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93.1%,而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中,第一产业收入占85.5%,二、三产业分别只占2.7%和11.8%,农业收入占绝对优势。

一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始终占主要地位。2004年、2005年、2006年农民劳务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及转移性收入之比分别为1:37.7:1.3、1:42.8:1.7和1:11.6:0.4。从中不难看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虽然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始终占主要地位。

二是劳务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支撑作用越来越大。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劳务经济的大发展,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在2004-2006年间,劳务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220.5%。

三是农民家庭第一产业经营收入在农民家庭整个经营收入中仍占主导地位。近些年来,农民家庭尽管二、三产业经营收入所占比重有所上升,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但2006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仍达89.3%。

四是在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中,农业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大头,畜牧业迅速扩大,发展较快。

五是在农民家庭经营第二产业中,2004年以来工业和建筑业收入稳步增长,但工业和建筑业始终相差不大。

六是在农民家庭经营第三产业收入中,占大头的是社会服务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收入,第三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收入,是。2006年分别占47.2%、26.7%和26.1%。

四、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1、农民增收的有利条件。一是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二是国家支农力度加大是必然趋势;三是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的强力推动;四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强大带动;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巨大机遇。

2、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民增收的体制尚未完全消除。第一城市扩张、公路修筑和开发区建设侵占了大量农村土地,造成巨额土地收益流失。第二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人口和劳动力被滞留在农村。第三农业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农民长期陷入贷款难的境地,多数农民每年所得仅够日常花费,缺少扩大生产投入的资金来源;二是农村劳动生产率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质的提高;三是农业本身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一方面,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很小;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也不能彻底扭转土地播种面积的减小,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要大幅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四是农业投资稳定增长的机制尚未建立。首先,政府支农投资不足。其次,信贷资金不足。

五、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

实现农民收入增长,建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把减少农民、提高农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

一是为农民进城定居提供方便。制定诸如进城农民可集资建普通成本房、进城农民的孩子入学享受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甚至对进城农民给予一定的安家补贴等一系列“鼓励”措施,使农民进城有一个新的突破;二是统筹城乡就业市场,营造有利于劳务经济发展的环境。实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真正实现城乡居民就业机会平等。深化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摒除居民城乡身份歧视,进城农民工得到与城镇居民平等的福利待遇。要建立健全城乡间和区域间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做好农村剩余劳力职业介绍工作;三是努力为兼业农民创造就业机会。要把重点放到小城镇发展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之尽快完善功能,增强实力,发挥好城镇在农村地域性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四是大力促进土地流转,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的发展。加快相关立法进程,要制定相应政策,加强工作指导,明确土地股份合作的法律地位,完善土地股份合作的风险保障机制,制定扶持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优惠政策;五是加快城市化建设。农民要减少,必须拓宽城镇生存发展空间。

2、制定扶持农业、农村的硬措施,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

(1)、是加大对农业直接补贴的力度。补贴范围要进一步拓宽,对所有农产品的生产都应给以补贴,补贴标准应逐步提高,要使补贴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

提高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一是加大对农机服务组织的补贴。培育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机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机制,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规范、引导、支持,把发展农机大户放在重要位置,逐步形成形式多样、功能完备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解决大型农机具利用率低和农业机械作业面大与一家一户小生产矛盾的问题。二是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相适应农艺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和发展适应本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农业技术装备,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所需的少耕、免耕、化肥施用、节水灌溉机械和技术,使农机和农艺很好的结合起来,真正的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加快土地流转步伐。支持推广机械化生产的种植大户,引导和推动土地向种田能手或农机生产合作社(大户)集中,使种田能手经营耕地规模达到200亩以上,且耕种地连片;或者农业企业集团经营耕地规模达到500亩以上。并对大力推广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规模户和农机合作社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促进土地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一是在抗旱水源井上加大投入,提高补助资金比例。合理规划农田机电井布局、结构、数量及配套情况,增加抗旱水源井的数量。随着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打井成本逐年提高,适当增加补助资金比例,在不破坏地下水资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以提高地下水的利用率。二是加大对末级渠系改造的扶持力度。对漏水严重的灌区水渠进行节水化处理,提高灌溉效率,充分利用水资源。三是制定政策,发展民营水利。通过制定政策,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协调使用各种资金,形成合力,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种资金的使用效率。

(3)、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农村道路、饮水、卫生设施改造等问题。

第7篇:农民收入调查范文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农产品;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从而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007年7月,我们对松源市永久镇的6个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调查,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民的收入以及农产品在收入中的地位等情况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究。

二、农民收入现状

1.农民收入的构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的变化以及农民工在城乡之间、不同地区间的流动,使得农民收入来源结构摆脱单一形式,出现了多元化构成格局。

目前,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以下5个部分:

(1)家庭种植业收入

这是农民取得收入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最稳定的方式。根据数据统计,以农业种植业为主的收入来源仍是目前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部分。

(2)非农经营收入

主要包括农民在家庭农业经营之外进行的诸如工业、商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收入。这是农民收入多样化的一个新亮点。

(3)工资性收入

包括在镇村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上班的收入和外出务工的收入。

(4)养殖业收入

包括农户从事养殖业的收入,包括养牛、羊、猪,鸡等畜禽所得的收入。

(5)其他各种收入

包括来自于各种财产投资性的收入、政府财政或支农政策的转移性收入、租赁变卖财产收入、亲友赠送等各种收入。

2.农民收入的特点:

(1)粮食种植业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但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

永久镇的种植业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种植玉米。由统计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种植业人均年收入由2001年的1867元上升到2006年的2875元(表1),而它所占人均年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86.8%下降到73.7%,收入比重下降了13.1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是种植业收入。

(本文中表格数据均来自2007年7月对永久镇农民收入的调查所得)

(2)种植业收入增长缓慢

由数据可以看出相对于2001年,2002年种植业收入有所下降,从2003年开始种植业收入的增长的幅度由2003年的1939元上升到2006年的2876元(表1),加权年平均增长率由7.2% 上升到14.13%,平均增长9.8%(表3),相对于其他收入比重小。2006年粮食收入的快速增长,是由于美国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大量用玉米作为原料而减少出口,使世界市场玉米价格升高所致。

(3)养殖业收入所占收入比重过低

由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养殖业收入所占比重明显偏低。

(4)工资性收入增长明显,且对农民收入增长贡献较大

从永久镇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民工资性收入年增长率由2003年的21.8%上升到2005年的31.7%(表3),增长比较明显。

全国农民工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劳动者报酬较快增长,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增加,使得农民工资性收入对收入增长贡献越来越大(表1),是仅次于种植业收入的第二收入来源。

三、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1.农产品生产成本高,竞争力弱,收益少

永久镇离市区只有六十公里,有省道通往省城,大部耕地属平原,十分适合玉米的种植,农民收入应该比较乐观,但是事实不是如此。由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得生产成本不断增加(2800元/10亩),而农产品价格有限,收益很少。

2.农村缺乏组织引导农民致富

经调查,该镇各村没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没有农业经纪人,所以,农民没有很好地组织起来,十几年来对土地的利用都是通过摸索的经验,其耕作方法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适应当地水土的农业科技新成果没有得到应用,同时因为缺乏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经纪人,使得农民对市场缺乏了解,对农业新科技也缺乏了解。更有甚者,村里的行政组织都如同虚设,对农业生活不起多大作用。

3.农民收入结构单一,没有特色

永久镇百分之八十以上农户为种植玉米,少量农户种植葡萄,但是面积不大,只有靠近省道的部分农户从事工商业,在永久镇进行大规模牲畜养殖的农户几乎没有,收入主要靠玉米种植和工资性收入。种植业的附属物玉米的秸秆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只是单一的作为燃料。这种简单的产业结构受市场影响较大,使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

4.教育水平低、观念落后、接受新技术弱

在农民中大多为初中文化,受教育水平不高,文化教育水平严重制约着科技的传播和发展,一些先进技术达不到充足的利用,文化教育水平还制约着一些较先进的经营理念的发展,使得农村的生产水平受到制约。近几年来科技发展迅速,但是农业中的科技成分越来越少,新研发的品种农民不易接受。因此农民的文化教育不容忽视。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

四、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1.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方向。农民种植业收入比重下降,并且养殖业所点农民收入比重过低,要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是增加农民非农收入。一要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其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且发展潜力巨大。二要积极促进小城镇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节约能源,降低农村工业化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带动乡村工业和乡村人口由分散走向集中,并逐渐形成规模,既能优化产业结构又能发展非农产业,扩充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2.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加强农民组织化建设,提高农民组织程度,可以提高农民谈判能力,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保证农产品的价格,抵御风险。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是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发展中介组织和农业经纪人,可以增加农民对农产品信息及农业技术的了解,提高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并且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品质并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

3.引进、推广和应用农业高新科技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一要树立农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根木出路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二要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在普及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应用农业高新技术的能力。三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机制。加强同农业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院听的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

五、结束语

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对其解决措施就要从短期、长期性机制包括市场、财政和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出发,要持续稳定地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分享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盈利,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内在要求,快速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雨虹.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6-58.

[2] 张秀生,卫鹏鹏.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26-28.

[3]王红林,张林秀.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0,(11):96-98.

第8篇:农民收入调查范文

关键词:农民收入;全面落后;因素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趋缓,进一步增长乏力。具体表现在:

1.农民收入的增幅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65.66元,同比增加484.74元,增长15.24%,为近年增加额和增长幅度最多最快的一年。 以孝义市为例,农民人均纯收入自1992年以来的十多年中稳定快速增长,名义年均收入增幅16.22%。孝义市GDP由1992年的10.01亿元增加到133.1亿元(2006年),增长12.3倍,跨入全省十强行列;财政总收入由3948万元增加到21.6亿元,增长54.71倍,跃居全省第二。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增幅下降的现象。

2.农民收入的增长前景

在某些地方农村总体上已陷于农业减收,只能靠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增收的局面,多数纯农户实际已减收,从孝义市调查来的资料更能说明这一情况。

目前,农民收入结构较改革开放之初发生了变化,以南营村为例,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粮棉收入下降(只占农民收入的23.4%),瓜菜收入微增(占农民收入的25.3%)。二是劳务输出报酬收入增长较快,务农收入减少。这是因为个体私营经济有所发展,用工量增加,加上外出打工人数迅速增加(其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20.4%)所致。三是畜牧业收入稳中有升。虽然畜产品价格近几年下滑,但由于总量增长,畜牧业人均收入仍有所增长(占农民纯收入9%)。四是个体私营经济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当然,也应看到,不同乡、镇、村农民收入差距悬殊,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8,1981年为0.29,上升到2000年的0.46,已超出国际上公认的合理范围(0.3-0.4),2005年居民个人收入和人均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数分别达到0.529和0.561。

3.收入差距状况

1978—1991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增长的长期效应为正;1992—1999年,收入差距对实际增长的效应由正向负平滑转换;1999年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经济增长产生阻滞作用,且负效应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06年的负效应更是达到-0.171。另外,收入差距具体来说还表现为乡村收入差距加大、城乡生活消费差距扩大等方面。

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农民增收放缓的因素分析

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农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缓慢

2005年孝义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3.8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17.87亿元,占40.8%;第二产业收入16.67亿元,占36.7%;第三产业收入9.81亿元,占22.4%。由此可见,第一产业收入仍是孝义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重头戏,其次才是第二产业。

据有关报道,孝义市农民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超过80%,盆子坡属于孝义市的一个小村庄,其农民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却只有59%,远低21个百分点。从劳动力投向看,全村劳动力347人,投入一产劳动力229人,已占了总劳动力的65.9%。与此同时,传统的农业家庭生产方式生产成本较大。在农村调查的情况表明,近几年农民种田一年亩产收入与支出基本持平,甚至有的支出大于收入,也就是说,农民种粮基本上是无利可图。

2.农业经营性收入增长持续放慢

2007年,孝义市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3004元,比上年增加97元,增长3.3%。家庭经营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达到52.83%,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收入人均达到2427元,比上年增加91元,增长3.8%,第一产业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达42.68%,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5.28%;农民从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中得到的人均纯收入577元,增长1.2%,增速居四项收入末位,农民从家庭经营第二、三产业中得到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仅为10.15%。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158元,比上年减少11.8元,下降6.9%;从事第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纯收入人均419元,比上年增加19元,增长4.8%。

从上面情况看,经营性收入增长放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农产品产量供给相对过剩。

(2)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受农产品产量供给相对过剩影响,农产品价格水平近几年出现了持续下降趋势,处于买方市场的状况。对此,2008年2月和4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部门两次提高稻谷和小麦收购价,两次累计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4%—7%、9%—11%。

(3)劳动成本较高,家庭经营费用增加。2000年比1999年柴油、农膜等商品价格均有所上涨,由于农业机械的增加和冬暖式大棚的发展,柴油、农膜使用量增加,农民为此每年人均多开销近百元。再加上化肥、农药及一些意外开支,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4)农业投入不足。近年来,由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继续放缓,农民的收入预期不高,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增长的收入大部分流向了生活领域,生产性投资下降,这些使农民收入增长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3.农民负担仍在高位运行,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全国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民的“减负”问题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并得到了规范,涉农收费专项治理取得了一定进展,基层干群关系有了一定改善,农民群众比较满意。

但从近期在大孝堡乡农村调研和从有关方面反映的情况看,农民负担出现了十分突出的反弹苗头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农业税虽然被取消,但其他收费渠道依然存在,水费、修路搭桥、农用车管理、生猪屠宰、农民建房等都可以是乡村两级乱集资、乱摊派的源头,以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出现的新的收费项目和形式极有可能成为农民新的负担。

(2)化肥、农药、种子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的提价,使农民收入“明升暗降”。

(3)获取知识的高成本已成为农民新的负担。一方面是义务教育虽从2007年进入免费阶段,但培养一个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所要的花费,无不是农民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是农民看病难、买书难、培训难、受教育难已是不争的事实。

(4)事务性负担依然沉重,政府某些职能部门对农民的不公正心态和某些公职人员的“官老爷”思想,使农民说话难、办事难。这进一步使得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大幅降低,影响了农民增收。

4.传统的农业生产组织集约化经营程度低

大孝堡乡是孝义市的玉米主产区,种植面积在4万亩以上,而东盘粮村又是该乡玉米面积最大的村之一,今年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590亩。这个村的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1)该村一家一户分散生产,难以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农村人口多,耕地少,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经营耕地1.5亩左右,户均耕地仅6亩左右。这就决定农业生产经营难以采用规模化的现代耕作手段,播种、管理、收获各个环节的机械化程度都比较低。

(2)农业生产仍然没走上良性循环。生产单位规模不经济、农业投入能力差、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投入产出水平低的状况仍然没有很好解决。农民资本扩张和膨胀发展的能力十分有限,农业生产一直没走上自我发展壮大的良性循环。

同时,农业科技含量低,农民整体素质整体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带动农村增收能力还不强等客观情况的存在也是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

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的增收关系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值此世界性经济危机蔓延全球,国家提出4万亿的经济救援计划之际,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把握机遇,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业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作者将进一步从实际着眼,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晓东:山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2]王 营: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06级法学班学生.

[3]山西省农业工作会议,新华网.news.xinhuanet.com, 2008/2/17.

[4]孝 义:财政总收入达21.6亿元[J]山西经济日报,2007/2/15.

[5]丁 冰:当前我国基尼系数过大的主要原因何在[J]当代经济研究,2007,(12).

[6]王少平 欧阳志刚: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实际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J]中国社会科学,2008.(2).

[7]摘自《山西年鉴》2005年.

[8]山西省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网万维网sxxnw.com.

第9篇:农民收入调查范文

   关键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业补贴;农民收入支持

 

   一、文献综述

   农民增收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从文字上讲,农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获得务农收入的人。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户籍制度的缘故,中国语境中“农民”的含义要丰富得多,不仅要从事农业生产,而且必须要具有农业户口,两者缺一不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当代部分农民也可以不必从事农业生产,但是要成为农民仍然必须具有农业户口。也就是说,农民在中国不是一个职业称谓,而是一个身份的标识。基于农民的身份,每一个农民有一块可以永久无偿使用的宅基地,有一份土地使用权,可以比较自由地择业而获得多项收入。因此,国家统计局对农民收入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是指被调查农民纯收入之和除以被调查人数。“农民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每年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包括四个部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人。不过,既然被称为农民,务农是其家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产生,各级统计部门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规定,根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推算而得。“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农民,是指农村常住户。农村常住户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以及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住户。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及以上的住户也包括在本地农村常住户范围内;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都不包括在本地农村住户范围内。

   农民收入计算中包括没有变现的部分。在农民收获产品之后,统计上就算做了收入;农民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消费,粮食、蔬菜等,统计口径是既算收入也算支出,都要按照市场价格计算收入和支出;对农民的收入,统计口径不仅要算现金收入,算实物收入,还包括副产品。例如:小麦收割完,小麦要算收入,麦秸也要算收入;养鸡养猪养鸭,鸡猪鸭要算收入,粪便也要算收入,可做田地有机肥。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一部分是不能用做生活消费的,因为每一个农民家庭都是一个经营主体,必须自己为自己垫付生产费用。

   目前,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研究,主要是对根据现行测算方法得到的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表示怀疑和批评,探讨农业生产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文献很少,目前主要有曹子坚、王敏分析了国家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黄永兴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就农民纯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何秀荣发现了发展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递减,但没有实证的支持;王细芳选取中国粮食生产区之一的湖北省为案例,围绕农民增收分析了“种粮热”给农民增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其他农业活动则没有进行研究。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农业和农民问题,笔者试图从农业生产角度探讨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提供经验证据和智力支持。

   二、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放弃对现行统计数据和测算方法本身的争论,直接利用统计部门的权威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数据。我们选择2006年全国31个地区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因变量。

   由于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农业生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所以,我们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选择2006年全国各地区的农业产值作为主要控制变量,分析农业生产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农民纯收入=总收入一税费支出一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一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一赠送农村亲友支出。“总收入”指调查期内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从各种来源渠道得到的收入总和,按性质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可见,农民总收入的来源非常广泛,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三大产业。此外,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也很多,农民人口数、农民受教育程度和性别都会对农民收入产生重要影响。我们把这些变量也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保持这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揭示出农业生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为了保证数据来源的同一性,我们无法利用《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得到所有上述指标的数据。由于我们主要关注农业生产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可以考虑利用替代指标进行分析,得到遗漏变量问题的植入解。我们利用各地区的乡村人口数作为农业人口数的替代,利用各地区接受义务教育及其以上程度教育的人口数作为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替代,利用各地区的15岁及其以上人口性别数指标作为农民性别状况的替代。将上述各项得自《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变量及其代码列于表1。

   三、回归分析

   根据上述变量,我们建立如下的回归模型: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乡村人口+接受义务教育人数+接受超过义务教育人数+未上过学人数+15岁及其以上人口中男子数+15岁及其以上人口中女子数

   利用Eviews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得到下列结果(表2)。

   为保证推断的有效性,利用怀特方法进行异方差检验(无交叉项)(表3)。

   由于存在异方差,不能进行有效推断,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修正(表4)。

   经过修正,不仅消除了异方差,AC值和SC值都变小,且R2和调整R2。都达到0.9999以上,模型拟合很好,可以进行有效的统计推断了。

   四、统计推断

   必须注意的是,在我们控制的人口变量中,只有各地区农村人口是专门针对农民的统计数据,其他的人口数据都是采用的替代变量,虽然不能利用它们直接对农民的收入效应进行推断,但是可以保证以下四个非替代变量的效应分析的无偏性。

   第一,第一产业产值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边际效应是负数,为-0.692049,p值为0.0339,我们可以在5%的显着性水平拒绝第一产业效应为零的虚拟假设。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第一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个单位(1亿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不仅不会增加,而且会相应减少0.692049元。

   第二,第二产业产值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

   边际效应是负数,为0.195757,p值为0.0709,我们可以在10%的显着性水平拒绝第二产业效应为零的虚拟假设。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第二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个单位(1亿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应减少0.195757元。

   第三,第三产业产值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边际效应是正数,为1.012055,p值为0,我们可以在1%的显着性水平拒绝第三产业效应为零的虚拟假设。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第三产业产值每增加一个单位(1亿元),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应增加1.012055元。

   第四,乡村人口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边际效应为正,为1.210421,p值为0.0012,我们可以在1%的显着性水平拒绝其效应为零的虚拟假设。于是,可以作如下推断: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乡村人口每增加l万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相应会增加1.210421元。对该点应该作如下的理解:在一个农民家庭的土地既定的情况下,由于每年务农的劳动量基本不变,在大部分农业生产都可以由妇女、老人和儿童胜任的情况下,家庭成员越多,就可以有更多青壮年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从而获得更多非农收入。因此,乡村人口的增加会对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正效应。

   五、政策建议

   由于农业等第一产业的边际效应为负数,说明单纯发展农业生产不仅不能增加农民收入,长期还会不断降低农民的纯收入。这也证明,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纯粹的农民)是很难获得社会平均收益从而过上现代生活的。为了获得社会平收益率,中国农民必须要兼业,通过兼业多渠道获得收入来源,弥补从事农业生产的不足。这样的结论无疑对我们当前的农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解决三农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由于农业的发展对农民纯收入的效应为负数,要增加农民收入就不能仅仅依靠农业的发展,还必须要让农民参与其他行业的建设,开启农民的要素收入之源,充分发挥农民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的获得包括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等各项收入。其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效应非常显着,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农民的身份限制,赋予农民的国民待遇,让农民能够更方便的从事第三产业,取得经营性或工资性收入,同时也让城市居民能够方便的从事农业生产,使务农成为一个职业而不是一个身份,为农业的发展开辟广泛的渠道。

   同时,鉴于第一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负效应。为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国家必须在WTO的框架下,充分利用WTO中的黄箱政策对农业进行适当补贴,保证从事农业生产能够获得正收益,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利用WTO中的绿箱政策,对农民提供收入支持,使我们的乡村建设者能够过上现代的社会生活,实现城乡共同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安全,走出对农民纯收入统计认识的几点误区[J],中国统计,2003(7):44。

   张永庆,要准确透彻地理解农民纯收入的指标含义[J],统计科学与实践,2003(1):44-45。

   曹子坚,魏巍,宋亚,国家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7(8):74-76。

   王敏,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纯收入关系研究[J],农业经济导刊,2007(9):157-158。

   黄永兴,农民纯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3):56-59。

   何秀荣,发展农业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在递减[J],中国乡镇企业,2004(1):27-30。

   王细芳,警惕“种粮热”与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以湖北省为例[J],农村经济,2005(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