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浪漫主义诗人范文

浪漫主义诗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浪漫主义诗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浪漫主义诗人

第1篇:浪漫主义诗人范文

还记得拜伦家族的那句格言吗?“信赖拜伦”也一直鼓励拜伦。从纽斯台德的那个跛脚忧郁的少年到哈罗公学、剑桥大学放荡不焉的风流浪子,从受人攻击被迫离开祖国浪迹天涯的游子,到深受希腊人民敬重的英雄。拜伦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这就是可爱、可恨、可亲、可怨、可信、可叹、可尊、可敬的拜伦。

寻找吧——不需怎样寻找就能发现——

一个战士的坟墓,对你最合宜;

然后四面看看,选择你的土地,

于是你就永远安息

——拜伦

我不太懂拜伦的诗,他总是那么的伤感,也许是因为他的一生充满着不如意。他生命完美和缺失似乎都有更深的含义。一位古人先哲说过:喜欢孤独的人,不是神明就是野兽。可拜伦似乎处于这两者之间……

他的一些梦想总是破灭,也就造成了他独特的性格。还记得那首共16章,16000多行,被歌德称之为“绝顶的天才之作”的《堂璜》吗?我想历史是最有见证的。在300年后,人们还是热忠于他的诗,都被他悲惨的一生所感动……

让我们也感受一下拜伦他独特的诗:

但自由啊,你的旗帜虽破而仍飘扬天空,

招展着,就像雷雨似的迎接狂风;

你的号角虽已中断,余音渐渐低沉,

依然是暴风最嘹亮的声音。

你的树木失去了花朵,树干遍体鳞伤

受了斧钺的摧残,似乎没有多大的希望,

但树浆保存着,而且种籽已深深入土,

第2篇:浪漫主义诗人范文

【关键词】雪莱 《西风颂》 浪漫主义

一、 引言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的欧洲,战争频繁,社会动乱。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平等让人们认识到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非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理想王国”那样美好,人们在深深失望之余,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了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则是诗歌。在19世纪的英国诗坛上涌现出了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湖畔派”诗人,他们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使诗歌创作脱离了古典主义的理性的轨迹。而后崛起的拜伦、雪莱等诗人把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了,为英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对《西风颂》中浪漫主义元素的解读

浪漫主义诗歌以对自然地生动刻画和丰富的想象为特点,作者往往将个人的情感和想象置于首位,常借助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内心的情感,热衷于追求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呈现出很强的主观性。这一点在《西风颂》中有鲜明而具体的体现。作为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雪莱乐于亲近、观察大自然,从中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善于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出来。在《西风颂》这首颂歌中,雪莱为我们树立了自然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典范,成功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的转换,独特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使该诗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诗歌共分五节,前三节咏风,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西风在陆地、天空、大海上的凛凛威风写得酣畅淋漓。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由咏物转而抒情,将“我”引入诗中,在后两节中抒发了自己愿随西风而舞、与西风合而为一的澎湃激情,表达了诗人对革命的迫切向往。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集中。无论是前三节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还是后两节的直抒胸臆,都充满了主观性。诗人对西风破坏威力的感叹,对西风保护者的讴歌,让我们强烈感受到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他不仅看到了西风席卷落叶的破坏威力,也看到了它吹送种子的建设作用,雪莱将自己作为一位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西风颂》这首颂歌里充满了对自然的崇尚和向往,在诗人的笔下,自然被人格化了。第一节既写了秋之呼吸的西风,也写了春天“碧空的姐妹”――春风;既写了鬼魅似的落叶,也写了“像羊群一样,觅食空中”的春天的嫩芽;诗人既用“重染疫疠”等词语来诅咒垂死的秋叶,同时也瞻望春天“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诗歌中对现实的不满和鞭挞,对未来的幻想,也即是诗人对西风破坏旧的,催生新的双重作用的讴歌,使诗歌主题思想中这两个部分通过对比描写,不断地在交叉中发展,矛盾又统一,从而为后面几节诗的发展提供了中心线索,更为诗篇结尾的著名预言:“要是冬天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埋下伏笔。在诗的第二小节诗人除了继续描写为“频死的一年”唱出了葬歌的西风的威力以外,还从上节诗中枯叶的形象联想到天上的流云,二者的联系密切而又自然,体现出异曲同工之妙。在诗歌的第三小节,诗人又带领我们进入惊涛骇浪的海洋,雪莱着力描绘被秋风唤醒的波涛汹涌的蓝色地中海,西风的威力进一步得到了渲染:大西洋的海水“向两边劈开”,为西风让路;深植海底的花木被西风“吓得发青,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至此,诗人以丰富的想象书写了西风扫落叶、席卷流云、翻江倒海掀起巨浪三种自然景象,这些想象中都融进了诗人最真切的感情,诗人正是借西风这一生动的意象来抒发自己强烈的革命激情和愿望。浪漫主义笔法的使用不仅没有破坏诗歌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反而使诗歌的意境更为宽广,让读者于视野的转换中充分感受到西风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更为完美地反映了现实。这与诗人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是离不开的,就连落叶因不同的生长时期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一细节都被诗人捕捉到了并在诗歌里表现出来:黑的、惨红的、铅灰的,或者蜡黄,这些对自然地着力描写体现出雪莱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

三、结语

《西风颂》中,西风具有排山倒海的豪迈气势,上天入地的神力,这与诗歌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的结果。西风的威武形象贯穿全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在诗歌的各个小节诗人分别使用了丰富的想象来扩展诗的艺术效果,与全诗主题思想的两个方面相呼应。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第3篇:浪漫主义诗人范文

[关键词]浪漫主义 审美先锋主义 雪莱与拜伦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81-01

审美先锋主义被称作是“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之一”,在19世纪,先锋主义曾经作为一部分人的流派而存在着。从特点上来看待审美先锋主义,总结性地来说有三个方面。

一、诗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审美的先锋主义

审美的先锋主义在笔者看来,其实是身为作者所代表社会群体的前瞻性,也就是未来意识。作为一名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于未来的展望是充满了神秘和渴望的,因此也许物质世界无法在未来的现实世界具有先进的接轨地位,但精神世界一定是前卫的。

也许在诗人们的眼中,这个世界虽然美好,但缺少了文字中的那种灵动、自由之美,身为一名诗人,他们在对自己的地位、对读者的地位乃至对世界上万物的地位都有一个心理的约束,从认识事物再到万物发展,作为文字的撰写者,作为历史的编撰者,诗人掌握了过去,把握了现在,自然也懂得一部分未来,用雪莱的意见来说,那便是“诗人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先锋”。

这便是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不得不说,作为艺术的先锋流派,诗人的文字或许在大多数情况下有些自大甚至是自恋,但这种精神世界的充实是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因此,在绝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中都有着一种特别的傲气,诗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在雪莱与拜伦看来,两者间彼此独立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对未来的向往渴求与审美乌托邦――先锋主义的现实投影

在浪漫主义诗人的心中,不仅仅是自己的文学作品,那些活跃在心中的著作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个投影,对未来的渴望渴求在雪莱的创作中经常可以看到,最常见的例证就是我们熟知的《西风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除此之外,雪莱在寄给友人的书信中也提到过“美好的日子最终会降临”。

雪莱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但这种渴望并不是来自于对现实的不满。而拜伦则与雪莱不一样,在拜伦的作品中,对自由与浪漫主义的渴求比起雪莱的作品有过之而无不及,拜伦的作品喜欢歌颂斗争、史诗,在时间的长河里,将坊间流传的故事加以修改润色最终成为不朽的篇章。拜伦的作品中长篇巨著有《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与《唐璜》,这两部作品在西方被人们认为是“抒情史诗”,能够将浪漫主义与历史性题材结合在一起,史诗巨著的壮伟难以言表。

在拜伦的作品中,和雪莱那种个人自由浪漫主义不同,他所要歌颂的有文艺复兴中的天才雕刻师,有面对侵略者的暴虐奋起反抗的爱国主义者,又有着对山水风情的柔美怜惜。拜伦渴望的是一个无限大的乌托邦世界,尽情地将诗人本我的正义感与热情挥洒而出,既然称其为“乌托邦”,那么实际性的问题可以说是难以面对或者说是不可能出现的,但从本质上讲,这种想法、这种追求哪怕在艺术家与文学家之间都是具有先进性的,充分地体现了审美的先锋主意思想,尽管它只能被少部分人接受。

三、诗人的创作巅峰与文学升华――审美先锋主义的极致体现

对于诗人们来说,尤其是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战场就是自己笔下的世界,那是一个能够让人尽情挥洒笔墨,畅快淋漓地完成一个新世界的巨大舞台。也许诗人心中的所思所想读者们并不能及时得知,或者说他们心中的那些美丽都是一些虚幻的光影,但只要他们存在于笔墨之间,那便是真实的。

雪莱的作品追求艺术的巅峰审美,往往寥寥的几句确是真正的精髓所在,让人回味无穷。有学者曾经提出来说,艺术应该与政治分开,但不得不肯定的是,雪莱与拜伦的作品在19世纪初给欧洲各地的革命运动予以精神信仰与支持,同同一时期的华兹华斯不同,雪莱和拜伦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革命家”。

无论是雪莱还是拜伦,他们的作品不仅仅追求的是文字的简单美感,更多的是一种深度美,一种需要解析剖析的审美产物。那些现实中的不公平、人心中的憎恨不甘,作者不必吝惜笔墨,正是这样的真实带来了别样的艺术鉴赏性,未来主义就是先锋主义的一种体现,而审美的先锋主义更是代表了拜伦与雪莱走在文学界乃至世界的最前线,是极致的审美先锋主义。

第4篇:浪漫主义诗人范文

关键词: 李白 诗歌 浪漫主义

如果盛唐诗坛是一个群星灿烂的天空,那么李白就是这个星空中光芒四射的一颗巨星。这位伟大的诗歌天才以其不朽的诗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李白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财富,其诗明丽清新而又飘逸魔幻,具有一种激荡宏大的情感张力,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个性化的形象,强烈的主观色彩

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极富天才的艺术想象力。李白是一位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长于自我表现的诗人,他纯任天性,不耐拘束,崇尚自然,洒脱飘逸。李白的生活经历很广,思想很复杂,他那强烈的个性在诗歌中留下了浓厚的自我表现色彩。他要入京求官,就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政治上失意了,就愤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李白的主观感彩,往往也表现在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中,他的山水风景诗多表现祖国河山的雄伟奇险,泼墨如云,运笔如椽,力重千钧,浩瀚的气魄和恢宏的气象尽揽其中,渴望自由和个性解放,让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蜀道难》就是他最富于浪漫主义奇情壮景的山水诗。

二、感情热烈奔放,慷慨激昂,处处展示积极浪漫主义的情怀

诗缘情,诗歌是以表达感情为创作动力和目的的一种文体,诗歌的感情真挚与否和其感人程度深浅,往往成为一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诗人必须灵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艺术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抒情性成为绝大多数诗歌的一大特点。与其他诗人不同的是,李白的抒情不是涓涓细流、细致委婉,而是井喷式,一旦其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喷薄而出,奔腾而下,一泻千里,且节奏急切,激越铿锵,宛如火山喷发,大气磅礴而慷慨激昂。因而,在李白的笔下,不管是奔腾的黄河、高峻的蜀道,还是高山明月、北风雨雪,都不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模拟,而是深深地烙上了诗人浓厚的艺术感情。这种强烈的抒情性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

特殊的情感,需要特色的艺术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诗歌的完美程度。李白为表达其热烈奔放的情感,经常运用以下三种方法。

1.运用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来抒发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

李白是一位积极浪漫主义的诗人,他不像杜甫、白居易那样长于客观细致的描绘,而是善于运用极其简练的语言来作直接的抒情,其思想情感不是回旋掩抑、曲折婉转、缠绵悱恻,而是不吐不快、喷薄而出、奔腾直泻,犹如澎湃浩荡的长江,波澜壮阔,慷慨激昂,酣畅淋漓。表达这种思想情感的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等艺术手法,与喷发式的感情表达方式相吻合。李白诗歌的想象,往往是发想无端,想落天外,洒脱不羁。这种奇特的想象常常随其情感的流动而变幻无穷,言出天地之外,思出鬼神之表,带有一种随意生发又意趣无穷的狂放精神,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充分体现其积极浪漫主义的思想情怀,如《月下独酌》。还有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的非凡的自负和自信,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狂傲独立的人格,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那“戏万乘若僚友,视同列如草芥”的凛然风骨,以及那瑰丽神奇、瞬息万变的想象,那如自然冥一的飘洒风神,曾经吸引过无数文人墨客。

2.运用对比、衬托、讽刺等艺术手法,表达对封建权贵的蔑视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由于深受道教思想和游侠思想的影响,李白身上有一种狂傲不羁的风格和飘逸洒脱的气质,自我意识异常强烈,他追求绝对自由,渴望建功立业,蔑视权贵,如《上李邕》中的“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因而,其“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在当时现实生活中很难得以实现。浪漫主义的人生理想与残酷严峻的现实政治的矛盾,使李白经常陷于一种悲愤不平、失望痛苦的情绪中,为了更好地表达对封建权贵的蔑视和对黑暗现实生活不满的情绪,李诗常运用对比、衬托、讽刺等艺术手法。如《古风・西上莲花山》,此诗的前一部分写诗人在华山虚幻飘忽的游仙经历,描绘了一幅轻灵飘渺的仙人飞天图,表达诗人当时欲想摆脱现实生活的一切烦恼,飘然世外的思想情感。后一部分是现实纪事之作,“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璎”,写诗人毕竟不能忘情现实之外,在飞仙而去的时候,蓦然回首,从高空俯视人间,发现茫茫洛阳大地到处是烧杀抢掠的安史之乱中的叛军,生灵涂炭,人民的鲜血涂满了野草,诗人的飞仙梦破灭了。此诗通过前后两部分的对比,用美妙洁净的天上仙境的描写,反衬出人间战乱的残酷和污秽,表达了诗人不忘人民遭难、国土沦陷的黑暗现实,讽刺了当权者的骄奢逸、昏庸无能,深刻地反映出李白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爱,以及对黑暗统治者的痛恨和愤怒之情。

3.善于运用自由解放的语言和灵活不羁的格式来表现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

在体裁和格律方面,李白诗歌非常自由解放。这种自由解放的体裁和语言,是李白表现其狂放豪迈性格和宣泄内心情感的最好形式,也是李白积极浪漫主义艺术风格的最好载体。李白的这种自由解放的语言和体裁,主要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灵活多变,感情起伏跌宕,语言奔放而富于变化,恣肆豪纵而又流畅自然,这些特点在李白的乐府诗、歌行等七言古诗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羁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出芙蓉的美,对后世诗人敢于突破传统的压制,具有很大的鼓舞作用,也奠定了李白在中国诗歌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总之,李白是时代的骄子,盛世的歌手,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也是中国古代的天才作家。他追求自我价值,幻想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准则使他具有独特的思想境界,超凡的想象力,他的诗歌以奇丽瑰伟的想象,慷慨激越的思想情感,潇洒不羁、自信自负的特点而独步诗坛,为他赢得“诗仙”的美名和历代人士的好评。他的诗歌以朝气蓬勃、春意盎然的浪漫气质表现出无限生机,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成为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初唐以来诗歌革新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谈李白诗歌.光明日报,1955.11.13-20.

[2]历代李白评价述评.文学评论丛刊(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3]毛水清主编.李白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巴蜀书社,1986.9.

第5篇:浪漫主义诗人范文

摘要 浪漫主义是西方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有着明确风格和创作群体的流派,李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因其豪放自由的诗风,也被冠以了浪漫主义诗人的桂冠。过去对于李白的浪漫主义特征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其手法的夸张、想象的瑰丽,但是如果我们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比较阅读两种异域文化中孕育的具体诗篇时,会发现李白在表现自然,抒感等方面,尤其与西方浪漫主义有着艺术上的息息相通。

关键词:李白 西方浪漫主义 自然 情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的西方浪漫派文学是一个庞大而模糊的集合体,在浪漫主义的这个名头下包含了许多创作特色各异的诗人,就像拜伦早年在讽刺诗《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中调侃的一样:华兹华斯不厌其烦的表达神是乏味的、柯勒律治的神经幼稚得像个孩子,而托马斯・穆尔的诗则格调低下……。连缺陷都如此的不同,更妄论各个诗人所擅长的。

李白和整个浪漫派相比,就仿佛用一棵树去比较一座森林,而且还是一棵遥远的异域的树。然而从1941年出版的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开始,“浪漫主义”这顶桂冠就已经戴在李白的头上很久了。“他感情热烈,性格豪放;他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语言来表现他的思想、感情和性格。”除了这些公认的特征以外,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几首小诗,来看看李白与西方浪漫派的其他共同点。

一 自然诗比较

李白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在他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的诗歌,自然在他的笔下面貌不一,既有以描摹名山大河来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也有借清新景物寄田园逸兴的诗行。以下面这首《日出入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表达的自然观念: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 同科!

诗的开始描绘了日出日落的自然状态,同时提出了一种诘问:自然现象是永恒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命怎么能与无限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呢?这仿佛是应和了汉代乐府的同题诗歌,感叹生命的短暂,宇宙的浩渺,心为形役,无力抗衡。但是诗歌到了中段,意思一转,草不会因为春天萌发而感激春风,木也不会因为秋天零落而埋怨于秋风,一切都是天地运转的自然规律,万物同此,没有分别。诗的最后以对羲和与鲁阳公的质疑,提出了诗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不能逆道违天,而是要“浩然与溟 同科”。道是自然之道,天是万物之天,诗人要的就是顺应天地,与自然长存。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就曾反复出现过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宏大形象。他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他所写的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呢?读了《日出入行》,我们终能理解,这个能与“溟 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19世纪的西方浪漫派也喜欢自然,以至于勃兰兑斯将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称作“英国自然主义”诗歌。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华兹华斯的十四行诗:

人世的负担过分沉重,起早赶晚,

收入支出,浪费着我们的才能,

在属于我们的自然界,我们竟一无所见,

啊,蝇营狗苟使我们舍弃了自己的性灵!

向月亮袒露胸怀的这浩瀚大海,

可以无休止地呼吼而此刻已经

消歇的风,正像熟睡的花一样自在,

对于这一切,我们却格格不入,

无动于衷。哦上帝!我倒宁愿

是陈腐的教条所哺育的异教徒,

那样就能伫立在这怡神的草地

领略定能缓解我孤独感的美景,

看那普罗丢斯从海面上升起,

听老特里顿的海螺号角长鸣。

在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当中,华兹华斯是最接近自然的,虽然他的诗歌往往会用神性来武装自然,但是剥去表面的泛神论,在华兹华斯的心里,自然始终是一个人类应该融入的对象,就像这首诗里所描述的那样,人作为宇宙伟大和声中的一个音符,应该和自然融为一体。

过去总有一种成见,西方对于自然多是征服态度,而中国对于自然多是欣赏态度。西方诗歌中的自然与宗教结合紧密,多刚性壮美;而中国诗歌中的自然与隐逸政治相关,多柔性优美。但是从上面的两首诗可以看出,李白笔下的自然不是一个把玩的对象,它同样可以充满哲学的思考。华兹华斯的自然也不是上帝的化身,不能帮他解开人生之谜、解决创作之苦。两位诗人同时关注的都是人与自然心心相映的“情”。两位诗人在诗中都批评了那些与自然对立的人和生活态度,李白否定羲和、鲁阳对自然的驾驭;华兹华斯则感叹世人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不仅隔绝了自然,同时失掉了自我。两位诗人同时都羡慕花草木叶、鸟兽虫鱼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李白叹草木与自然一体,而华兹华斯则通过“向月亮袒胸露怀的浩瀚大海”、“消歇的风”、“熟睡的花”表明了自然界中的万物本是同生共灭,怡然自得。诗的最后,李白要“囊括大块,浩然与溟 同科!”,华兹华斯则希望能“看那普罗丢斯从海面上升起,听老特里顿的海螺号角长鸣。”两位诗人都表明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爱慕与眷恋,虽然两首诗都主要是说理,但是与理相映的是“情”的单纯真挚。古往今来,自然可谓中西文学的一大根本母题,然而这样诚挚的“赤子之心”其实并不多见,自然早已与他们灵肉一体,合二为一。虽然素昧平生,两位诗人却在面对自然时达成了精神上的息息相通。

二 爱情诗比较

爱情往往是西方诗人对情感百表达的重要载体。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而且西方爱情诗大多写于婚姻之前,诉说的是男女之“慕”:容貌的爱慕、青春的爱慕;中国爱情诗则多写于婚姻最后,诉说的是男女之“怨”:离别之怨、相思之怨、丧偶之怨。总的来说,中西方的爱情诗确乎如此。但是具体到个别诗人,却另有不同的风貌。我们试来看两首诗: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late into the night,

Though the heart still be as loving,

And the moon still be as bright.

For the sword outwears its sheath,

And the soul outwears the breast,

And the heart must pause to breathe,

And love itself have rest.

Though the night was made for loving,

And the day returns too soon,

Yet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拜伦的这首诗(查良镛先生译为《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创作于1817年2月,虽然并不是写给哪位美女佳人,而是写在一封寄给托马斯・穆尔的信里,但是这首诗却一直被认为是拜伦的情诗代表作。《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因为写在四旬斋开始前的狂欢节,它的内容因而很值得考究,长期以来,国外的评论家皆认为它带有很浓厚的讽刺色彩。到底是在感叹盛宴过后的空虚,繁华之后的落寞?还是诉说欢爱过后的孤单、相聚之后的别离?这首诗无疑在具体的内容之外传达出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与无奈。我们再来看一首李白的《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二首是李白诗歌中少见的温柔之作,第二首描写妻子对征夫的思念没有异议,但是这一首历来对其中之寄意多有论断。到底“美人”为何?“长安”又为何?李白感叹的是“长相思,久别离”?还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含义有疏别,但诗中之“情”却是可以肯定的:它表达了一种慕而不得的悲苦。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诉分离,含蓄简练,而《长相思》表倾慕,却直露大胆。实际上,拜伦的爱情生活可谓多姿多彩,风流艳遇数不胜数,但是爱情诗在他的诗歌中数量不少,写得最好的,都是表现分离悲苦的。而李白虽然爱情诗数量不多,但却并不完全都含蓄微妙,热烈坦诚的同样很多。上面两首诗主题内容迥异,但是“情”却相通,都带有一种无法排遣的“忧郁”,忧郁即是浪漫主义的另一个关键词。前一首诗中,虽然心还在爱着,月色依旧动人,但是人却不得不分离。这种别离不是生离死别般的悲痛,也没有政治、家庭等外在原因带来的沉重。拜伦为什么不再一起漫游了呢?是因为爱情也需要休息,就像利剑会磨损剑鞘,固执的灵魂折磨着胸膛,我们是不是应该爱得少一点,欢乐短一些?拜伦这首诗用对“情”的放弃表达出一种情深而不寿的无奈,诗句简单,但是爱与不爱之间的忧郁却让人怅然有失,别有一番风味。李白的《长相思》用尽了夸张的辞藻,比如“孤灯不明思欲绝”、“天长地远魂飞苦”等,都将情以悲之极致渲染而出。诗行非常巧妙,在明处的是绮丽的情思,但诗意的关键却只蕴含于三句之中:“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催心肝。”李白擅长于将胸中之情以夸张豪放的风格抒发出来,但是在这首诗中,同样用蟋蟀的凄厉鸣声、霜灯的孤苦惨淡,以及高天波澜的阻隔渲染出来的相思之苦,却仅以一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表达了情之无奈。欧文・白壁德在《卢梭与浪漫主义》一书中认为浪漫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忧郁”,他们的爱情诗无一例外都抒写着忧郁,因为他们爱的永远是那个遥远的对象,他们期望的永远和现实是两个模样。

写作《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时的拜伦是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这大约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那时的他虽然还很年轻,却已经有着丰富的经历和坎坷的心路历程。他的一生总在追寻着意义,即便是生活的多姿多彩也不能满足他好奇的心灵,但是追寻却总是一件痛苦的事。李白写作《长相思》时间不确定,多数认为是在离开长安以后,在漂泊的日子中写下的,他的一生同样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曾经的理想抱负如水东流。这两位浪漫派的诗人都爱慕人生的浮华与喧闹,但是离开了生活,他们都有一颗忧郁的心灵,怅惘着无从把握的“情”。

正如西方浪漫派是一座森林而不是一棵树,李白的创作也是丰富多变的,也许李白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与西方浪漫派的契合,所以这种比较探索不应该停滞,也不应该决断,我们总是可以在更多的具体作品中发现另一些可以丰富我们对二者理解的内容。浪漫主义的文学也不只是历史中的一个流派,它是文学的一种风格,中西皆同,各有所美。而我们在这种比较阅读中,却往往可以获得更加广阔而丰富的超越性审美体验。

注: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项目编号:LB07-08。

参考文献:

[1] 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一)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 [丹麦]勃兰兑斯,徐式谷、江枫、张自谋译:《19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3] Byron"s Poetry,W・W・NORTON& COMPANY,New York ・London,1978.

作者简介:

第6篇:浪漫主义诗人范文

摘要:舒曼作品《月夜》(OP.39 No.5)是一首具有典型的舒曼式浪漫主义风格的歌曲。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由钢琴引出,在宽广宁静的旋律上歌曲展开,在第三节情感加强,推向,在减弱的和声中,全曲结束。本文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声及曲式上对其进行细致分析。

关键词:舒曼;《月夜》;和声;曲式

一、作品背景资料

舒曼,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也有诗人音乐家的称号。自小学习钢琴,7岁开始作曲,16岁遵母意进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19岁起师从维克学钢琴,1834年创办《新音乐报》,刊发了大量评论文章,成为当时德国音乐艺术生活中革新与进步艺术倾向的喉舌。代表作有钢琴曲《童年情景》、《狂欢节》、《蝴蝶》等,声乐套曲《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和生活》;艺术歌曲《月夜》、《核桃树》、《奉献》等。舒曼继承发展了舒伯特歌曲创作传统,进一步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表现方法,注重选择富有诗意的歌词。

舒曼的作品,歌曲和钢琴曲较多,他的钢琴作品有很强的文学功底,常表达人和事在心中激起的反响,他继舒伯特之后,发展了浪漫主义的钢琴音乐风格。他惯以数首歌曲组成套曲,以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注重诗的内在意境。作为音乐评论家,他热情推崇巴赫、贝多芬,赞誉肖邦、勃拉姆斯的天才,他的积极评论,对浪漫主义音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舒曼于1840年与克拉克结婚后,为德国浪漫派诗人艾兴多尔夫(Eichendorff)的诗篇谱曲(十二首),《Mondnacht》为其中之一。它是一首具有典型的舒曼式浪漫主义风格的歌曲。艾兴多尔夫的诗,大都歌咏放浪的生活,对于自然的感兴,或中世纪时代的浪漫的传说。《月夜》是他的代表作。

二、《月夜》作品分析

这是一首分节歌,月夜的宁静、安详的自然美丽夜空之景由钢琴引出,在宽广宁静的旋律上歌曲展开,在第三节情感加强,推向,在减弱的和声中,全曲结束。

这首歌曲的旋律的形式,如用字母来表示,便是A+A+B+A的形式。全曲分十六小节,由同一旋律反复构成。而且A的对照乐句B也可说是A的旋律的变化重复。伴奏描摹月光的闪耀,手法很写实。此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图示如下:

开始6小节是引子。在乐曲的开始左手引入,通过钢琴引出月夜的宁静、安详,以及自然美丽夜空之景。曲调优美流畅,后引入和声。

呈示部:开放型两句体方整型乐段本曲是E大调,3/8拍,共22小节。乐曲的第一段,伴奏简单的和弦半分解,左手柱式和弦的状态进行。第一句在主调主和弦上进入旋律和伴奏,旋律具有流畅性,没有太大起伏。

第二句在节奏和第一句节奏和伴奏织体上没有太大变化,结束在主调的属音上半终止。在呈示段的内部自己的反复中加入了连接6小节。完全反复了第一句和第二节。在乐段结尾形成开放型乐段。

再现段:两句体乐段

第7篇:浪漫主义诗人范文

关键词 徐志摩 《再别康桥》 桃花源 浪漫主义

徐志摩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在性灵、意象、音律三方面,也可以说,他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这三大特色。而且,这三者在他诗中实际上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性灵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意象来体现,意象,也需要通过音乐美这个重要的方面去完成。它们共同构成了徐志摩诗歌艺术的整体,使他的诗不仅在艺术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而且给中国新诗的发展带来了某些有普遍艺术的经验,作出了其他一些诗人未能作出的贡献!

而《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之作。它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下面我们就通过《再别康桥》来分析一下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徐志摩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徐志摩艺术成就的,就是以《再别康桥》为代表的抒情诗。如诗人自己说,它们是“从性灵暖处来的诗句”。陆小曼在《云游》序言中说:“有些神仙似的句子看了真叫人神往,叫人忘却人间有烟火味。”这些神仙似的句子正是来源于他的浪漫情怀。

徐志摩出身富裕商人家庭,早年留学美国后又到英国,深受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要“诗化生活”。表现在作诗中就是想象丰富,比喻生动。在《再别康桥》中,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溶化进了悄然别离时刻那些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的“夕阳金柳,波光艳影,潭映彩虹,恰似旧梦”,因此诗人要在“康河”的柔波里,“甘愿做一条水草”。正是诗人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形成了全诗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一)造境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浪漫情怀

近代美学家王国维说文学作品“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这里所说的“造境”,实际上就是指浪漫主义创作,也就是说,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着重表现理想。尽管现实主义创作也表现理想,但现实主义的理想主要是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流露出来,而浪漫主义的理想则是作为描写对象而存在,就象诗人的《去吧》那首诗,它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就是做为描写对象存在。

(二)一首《再别康桥》,把徐志摩热烈、真挚、轻柔、细腻又略带飘逸的浪漫主义个性,作了充分显示,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就是这样用含羞草般的触觉和婴儿般的情感去感知爱情的,是他的单纯的爱情观给他的诗作注入了浪漫的气息。虽然这种浪漫不能成为现实,但是徐志摩那炽热与细腻的情感,在诗行中随着康河静静地流淌。

(三)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有些带有刻意性质的追求

他实擅长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而且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趣,并使生活的形象与诗歌的意趣融会到他的作品里,从而构成较高的美学境界。

二、《再别康桥》体现出的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社会生活高度集中的形象反映,又是作者丰富感情的结晶,因此,它必须以高度精炼而又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广的思想内容。徐志摩在诗歌理论上同闻一多、朱湘等人一起倡导新格律诗,努力探求“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现。新诗格律化提出新诗应具备“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徐志摩的诗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利用白话本身的节奏感,创造出音乐的旋律。所谓“节奏”,即相当于音乐中的节拍。在诗词中, 语音的起伏、高低和升降等特点,决定着音节的疾徐和长短;而把平仄不同的声音有组织地排列起来,使之具有间歇,显示强弱,这就是“节奏”。徐志摩的这种有节奏的诗读起来的确有诗的美感。

(一)绘画的美

所谓绘画的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词藻”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上的特点,富于色彩感。

(二)音乐的美

所谓音乐的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指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诉诸听觉形象的那种音节美和旋律美。

(三)建筑的美

“建筑的美”也属于视觉形象,它主要指的是诗的形体结构,强调“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造成有规律的匀整或参差。

参考文献:

[1]孙小兵.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J].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3:19

[2]宋炳析.徐志摩作品赏析[M].海南出版社,1997,9:11-12

[3]吴奔星.徐荣街.现代抒情诗讲选[M].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5:100

[4]王迅.论徐志摩诗歌意境的空灵[J].美丽水学院报,2006,2

[5]葛玮华.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3)

第8篇:浪漫主义诗人范文

一、白话音译个性足,音形结合作品多

徐志摩生活在时期,并亲身经历了之后的中国文学发展。当时白话文已经取代文言文成为书面语言的主流形式。作为西方文学作品翻译的大师,徐志摩极力主张用白话文而不是文言文翻译西方文学。徐志摩用白话文翻译,将他的西方文学译作正式带入全新的境地。例如,他翻译的布莱尔的《猛虎》,就采用白话的形式,将作品中的老虎描绘成一种虚弱、颓废的老虎,真正展现出原作的情感及力量。译作中,徐志摩用火焰似的眼光、骇人的雄厚、飞腾等现代词汇再现了老虎威猛的原型,这些词汇对当时有着传统国学经历的文人来说算是新奇。徐志摩还节译、转译了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并从文化的视角将其翻译成一种文化现象,真正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例如,徐志摩曾转译英国作家高斯的英译本,翻译法国作家福凯的《涡堤孩》实际上已经是编译了。徐志摩深知汉字属于“形音字”,而英语则属于纯拼音文字,所以中国人很容易见到字形联想到它的意思。例如,当时的康桥现在就翻译为剑桥,康桥给人以健康、优雅的气质,而剑桥一般会让人想到桥的雄伟、气魄等。“翡冷翠”便会让人想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赛有那拉”是目前对日文“再见”的最美丽的翻译。可见,徐志摩正是通过自己音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实践,推动着中国乃至世界翻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早在20世纪20年代,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便开始翻译诗歌。此后,他直译了很多西方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多个题材。特别是在其短短三十六岁的生命时间里,他翻译的西方文学作品涵盖绝大多数文体的作品,作者包括三十多位文学大师,如莎士比亚、拜伦、哈代、惠特曼等人。在诗歌方面,《徐志摩诗集》诗集中就收藏有十多个国家三十多位诗人的作品。另外,徐志摩还翻译了德国著名作家福凯的《涡堤孩》,意大利作家邓南哲的《死城》,英国曼斯菲尔德的小说集等等,与其同时代的作家相比,徐志摩翻译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其范围之广,涉及的题材众多是绝无仅有的。此外,令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徐志摩对翻译名称的处理之成功,最终成为他的“注册商标”。例如,《翡冷翠》便是徐志摩西方文学翻译中的一个专利,他将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翻译为翡冷翠,巧妙融合了中西文学中的意蕴表达,其通过音译的方式,并采用一些形象感很强的文字,实现“音”与“形”相贴近的艺术效果。此外,徐志摩还充分利用自己编辑西方文学作品的机会提倡西方文学的翻译,如他主张用文言文翻译西方诗歌文学。总之,徐志摩的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他还深受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风格的影响。

二、空灵飘逸译如诗,多元转译添色彩

徐志摩是中国新诗坛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善于创作空灵飘逸的浪漫主义诗歌。然而,他翻译的西方文学作品大部分却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从其翻译作品的文体中可以看出其审美价值取向。同时,虽然他翻译的作品绝大多数是现实主义题材,而其中大多数为抒情方面的诗歌,带有浓厚的个人印迹,属于最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徐志摩翻译了曼斯菲尔德的十个短篇小说,斯蒂芬斯的两部长篇小说,赫胥黎的《半天玩儿》等,徐志摩都将它们称为散文写成的诗歌。其实,徐志摩翻译的现实主义小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平凡人物的同情,二是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其中,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便属于前一类,她的作品以美著称,有着“狂风骤雨向读者灵魂奔波”,徐志摩也为此深深震撼。自此,曼斯菲尔德便成为徐志摩精神上的感召者,并翻译了她的大量文学作品,并取名为《英国曼斯菲尔德小说集》。林徽因在其《悼志摩》中提到“:志摩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古怪年轻人,他的人格中最精华的是对平凡人的同情,没有一种情感,他不能同情。他对一切弱小的怜爱,他一生都在同情别人而忘记了自己的痛苦。”同样,赫胥黎的《半天玩儿》也是这种风格的作品,其主人公彼得在阳光中独自品味自己的寂寞,这时远处走来了两位华丽的小姐,而她们却不幸地遭到恶狗的侵扰,好心的彼得救了这两位小姐,但他的行为却受到了这两人的鄙视,徐志摩用诗化的语言描述了彼得的心灵,充满着无限的怜悯之情。徐志摩对文艺复兴以来各派的浪漫主义作品均有翻译,他翻译的首部德国浪漫派作家福勾的《温蒂娜》,便是以中古为背景的骑士小说,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妖怪与人类之间的爱情故事,他当时看到这部小说时非常感动,并非常欣赏其文笔结构。20世纪30年代,中华教育基金会推选徐志摩、梁启超、闻一多等人翻译了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的《我自己的歌》,这是其参与的第一部有着重要影响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徐志摩翻译笔法的流畅完美,再现了原作动人的情节,如在翻译《曼斯菲尔德》文章时,他就曾引用奥帕尔的一首非常悲观的诗歌,其回忆了家人生前的美好生活变成了虚幻,悲观的诗人无法回避这种幻灭所带来的深刻反响。1924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担任翻译,这次合作使得二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都是有着双重文化背景的诗人,他们都具有良好的东方文化修养并羡慕西方文明。徐志摩翻译了泰戈尔在中国的全部演讲,并陪同他一起远赴日本。后来徐志摩还专门赴印度拜访泰戈尔,他翻译的《谢恩》、《园丁集》便是泰戈尔六十多首诗歌中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可见,浪漫主义诗歌的翻译是徐志摩翻译中最得心应手的,同时他的美学色彩的译作更增添了原作的浪漫主义色彩。徐志摩自谦自己的翻译是一朵没有灵魂的假花。徐志摩不懂得意大利语,如果要翻译意大利语方面的文学作品就需要转译原著的作品。例如,邓南哲是意大利著名的诗人、剧作家,他的戏剧摒弃了日常生活的繁杂,在语言上更加追求抒情、优美的风格,能巧妙地借助剧中人物之口来渲染作者所要表达的唯美主义色彩及风格。邓南哲的作品通过英国著名文学家西蒙斯的翻译,扩大了该作品在英国及世界文坛的影响。徐志摩便是通过西蒙斯的译文指导邓南哲的,其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苦于找不到邓南哲的英译本,他曾下决心转移了邓南哲先生最有名的戏剧《死城》的部分内容。四年过后,徐志摩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整理旧有资料时偶然发现了这部译作,再次激发了其对这位著名作家的热爱,他曾撰写了《丹农雪乌》这部专门介绍他生平及创作思想的文章,并从唯美主义的观点论述了其所受到的影响。后来,徐志摩又创作了《丹农雪乌的戏剧》对《死城》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诠释,该部作品描写了具有美学色彩的兄妹畸形恋爱,是邓南哲先生的处女作,该作品一直笼罩着某种神秘的忧伤与不安。

作者:赵丹单位:西京学院

第9篇:浪漫主义诗人范文

【关键词】偶然;阴性美;淡淡忧愁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典型代表,虽然仅仅走过三十五年的短暂人生,但却在三十五年内绽放出最浪漫的光芒,为后世留下不朽的著作和永恒的思想。有学者认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主义文学色彩,主要体现在理想主义浪漫情怀,浪漫主义人生观和浪漫中夹杂着对现实的不满和彷徨。本文主要以徐志摩先生的小诗《偶然》为例,全方位阐释徐志摩的浪漫主义遐思。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诗不在长,有美则灵。诗歌中,偏爱短诗;短诗中,尤爱《偶然》。正如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卡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也许这首《偶然》并不像《雨巷》那边凄美忧怅,不像《致橡树》那般的自信坚强。也许还有很多人没有听过她的声音。但这首《偶然》却如他的名字一样,让很多人偶然遇见,却注定一见便注定深深爱恋。《偶然》在结构方面,分上下两节,长短不一却不零乱,是错落有致的。短长短长长短长,十句的字数分别是9、9、5、5、9、10、10、5、5、10。十行诗67个字如珍珠般分布在各句之中,串起了整首诗的完整结构,具有鲜明的建筑美。在《读雪莱诗后》一文中,诗人特别强调:“诗人的高超,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在那里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的奏着音乐”。 [1]

在本诗中,主要通过诗的节奏和用韵来实现音乐美的。 节奏轻缓得当,“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舒缓进入,“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突然转换节奏,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继续紧锣密鼓地紧张着,最后是“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互时互放的光亮”舒缓结尾,照应开头。“云”与“心”;“异”与“喜”;“上”“向”“亮”;“好”与“掉”,分别押了尾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委婉顿挫。关于绘画美,闻一多先生曾把它定义为词藻, 主要指象形文字在视觉中给人带来的外在美感。[2]白色云与银色的波心,黑夜的海上再加上光亮。四色构成一幅夜月海上景象。犹如一幅具有现代美感的画作,简单朴实、搭配得当又不失色调。和谐又富有节奏感的音符炫动出的节奏,一段音乐美就此而生。

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熔铸了诗人思想感情的体现,是诗人想像并创造出来的可感的形象,是诗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徐志摩善于捕捉、运用意象并用意象创造意境进而表达思想感情。“一片云”、“波心”、“黑夜的海上”、“光亮”这几个意象既轻飘清新又充满动感。分别象征着“我”的一片痴情、“你”的心、残酷的现实状况、“你我”存在的的爱情火苗。这首诗是诗人与原配张幼仪离婚,从英国完成学业,再次热烈追求林徽因,却得知心爱的女子与未婚夫梁思成即将远赴留学的消息后创作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是自由自在,可以追求自己所爱的、独立的,不受约束的云。这在他的老师梁启超企图劝说徒弟对未过门儿媳妇的热烈追求却遭到徐志摩“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义正言辞的拒绝可见一斑。受过国外自由思想教育的诗人是忠实于内心情感,不愿因传统的师徒情分而放弃追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林对徐情感的回应由此可推测,并没有全盘接受也没有完全拒绝,在年轻的心中是引起了定震动的。至少在诗人心中是这么认为的。即使是一片深情“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我是天空漂流、浮动的云,会“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特别是“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早就许配给其他人了,我也是结过婚、有过小孩的。“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我都有既定的道路要独自行走。我们由远及近再由近到远,期间交互时互放的光亮“最好你忘掉”吧!现实的爱情生活给了诗人“蜜甜的忧愁” [4]但即使在“忧愁”中诗人还不忘记曾经的甜蜜,散发着淡淡的忧愁,还有些许孩子气般的倔强与嘴硬“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可看成正话反说“你忘掉也好,最好你记得”,像我一样记得我们曾今的悸动。徐志摩毕竟是徐志摩,他为爱疯狂、为浪漫不惜一切之后依旧会选择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又有一种淡淡的平静。可能跟他骨子里的绅士风度与老庄思想有关。他捕捉到的意象总是让人惊叹,看似平凡却饱含深情,能把自己的感情与客观事物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在《追忆志摩》一文中说他要求“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他深信这三位一体的人生是可以追求到的,至少是可以用纯洁的心血培养出来的”。徐志摩自小接受新式教育,国外求学的经历更是让他的思想开阔,思绪畅游。他身上所体现的正是自由与爱的精神。《偶然》除了可以当做徐志摩对林徽因爱情追求的暂告一段落的交代,从中还可解读出人生不可避免的一种无奈状态和积极调节的心态,比如友情和亲情。有些同学、朋友出现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就像是那天空的一片云,来的时候是悄无声息的,在岁月里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一起嬉笑、打闹,从假装矜持到无话不谈。可是要不分班、要不毕业、要不工作场所的变动,大家都有各自的方向与梦想。曾经的记忆、曾经走过的青春就像那交互时互放的光亮,闪耀却也短暂,动人却也难免感伤。唯有保持一种“只管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心态去面对它才能继续微笑按方向前行。亲情也是如此,家人的情分最多最好也只是今生,终究要面临生老病死和生死离别,在黑夜的海上,在自然规律的面前,人类都是渺小的。家人间的情分、缘分犹如光亮一样,有过即是幸福,轮回、来世的期许只是美好的愿望罢了。也有很多破碎、不够完美的家庭关系,在家庭环境中只能偶尔体会到一点点亲情,既然完美的亲情终究也是要结束的,珍惜现有的亲情也是一种幸福。意识到分离的不可避免,虽然难过,即使忧愁,仍需保有积极的心态,这是一种人生智慧,一种豁达。

我国著名美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认为文学作品“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此处所谓的“造境“,指的是浪漫主义创作,意思是说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着重表现理想。尽管现实主义创作也表现理想,但现实主义的理想主要是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描绘流露出来,而浪漫主义的理想则是作为描写对象而存在。这首《偶然》正是就凝聚着和谐的音乐节奏、美丽清新的意境讲述着温馨浪漫的爱情故事,带着读者一步步的走近诗人为读者建构的浪漫之圣地,一点点的体会着主人公的温馨愉悦之情。

【参考文献】

[1]韩石山.徐志摩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

[2]高文翔.无辜的爱幸运的诗[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