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期末大学生社团工作总结范文一
近年来,在校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学生社团工作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学校现有注册社团92个,学校社团共分四类,分别是:理论学习类、科技创新类、志愿服务类和兴趣爱好类。参与社团的青年学生达15000余名,占在校生的56%左右。学校社团采用分级管理方法,学院具体管理指导,学校把关审批。我校在__年成立学生社团管理中心,校团委为指导单位。经过六年的酝酿,时机成熟,__年学生社团管理中心改名为学生社团联合会,进一步实现了学生社团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我校在抓好制度的实施的同时,强化了打造品牌活动,注重社团的品牌文化建设。在近些年来的社团活动中,我校涌现出诸如新野农村发展促进会、法律协会、武术协会、外语协会等等优秀社团。如:青笋剧团由学生创作和表演的DV作品《墙》在山东电视台播出;济南大学新野农村发展促进会举办“新乡村建设文化周”及“三农”论坛开坛等,20__年该社团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
为加强对我校社团的引导、管理与服务,学校制定了《济南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成立了社团管理中心,建立了社团管理中心主页,印制了《学生社团管理手册》,把学生社团分为校院(系)两级进行管理,校团委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社团负责人(社团理事)会议,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发挥了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各社团根据学校要求和自身实际,坚持“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基本方针,走“数量建团、质量建团、精品建团”之路,积极探索大学生社团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方法,初步形成了管理制度规范、引导机制明确、运行方式多元的新模式。
(一)管理制度规范
1、规范活动审批制度。对社团活动实行“四个方案”申报审批制度:即活动提前申报方案、基于调研基础上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方案、完整的活动运作方案、明确的社团活动责任分工方案。严把社团活动的审批关与质量关。
2、规范社团干部培养。在公开竞选、民主选用的基础上,学校不定期举办社团干部培训班,利用寒暑假组织社团干部到企业、农村、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社团干部的工作考核,形成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社团干部队伍。
3、规范社团评比考核。实行严格的升级达标量化考评制度,分多个等级对社团进行评比考核。考核内容除社团日常管理与常规活动外,还注重社团精品活动质量、会员及同学反馈、校内外获奖活动情况等方面的考核。
(二)引导机制明确
1、引导的项目化。在项目设置方面,坚持做到理论研究型项目与活动实践型项目相结合;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相结合;重点项目与一般项目相结合;教育型项目、竞技型项目与综艺娱乐型项目相结合。几年来,有的实践型项目已成为学校社团活动的经典,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济南大学新野农村发展促进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项目等。
2、注重活动质量。在明确的引导机制下,各社团坚持“抓质量、重质量、出精品、创特色”的工作思路,把学生对活动的参与不参与、对活动形式的喜欢不喜欢、对活动效果的满意不满意作为社团活动的根本评价标准,社团活动质量和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
(三)运行方式多元
1、经费来源的多元。社团运行资金匮乏是高校学生社团普遍遇到和存在的问题。为此校团委制定政策,在学校提供部分活动资金的基础上,鼓励社团走出去、引进来,向社会宣传自己,寻求合作,获取支持,形成了多种合作形式。一为合作方式,即利用社会资助(财力和人力)、社团经费、学校资助来开展社团活动;二为公益方式,社会力量无偿支持社团活动,不求参与和回报。通过社会化运作,一方面解决了社团活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与社会接触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素质。
2、服务对象的多元。各社团结合专业特点,大力开展“走进社区”和“服务农村”等社会服务活动,几年来,共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
动500余次,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如:济南大学法律协会在济南市的街道社区开展的法律援助活动;20__年暑假,济南大学新野农村发展促进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毕业生陈江华及殷林村村委联合筹建中国第一所农村社区大学——殷家林村社区学校等。
(四)社团作用发挥明显
由于学生社团具有群众基础广泛、自主活动、行为自律、结构松散、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影响力较强等特点,因此社团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活跃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发展提供充实的平台、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学生社团已成为我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将社团作为重要环节,通过社团再影响到具体的学生个体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案,实现分类指导和良性的互动,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和项目中去,由学生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会得到明显提高。发挥社团的思想工作功能、凝聚功能、培养功能、示范功能,并通过学生社团活动载体,活跃校园文化,营造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良好氛围,使学生社团真正成为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2、学生社团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起着繁荣校园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的。我校将社团定位成校园文化建设主体,让学生由观众成为演员,将舞台留给社团和学生,让学生社团承办大型的活动,积极鼓励学生社团申报活动,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投入。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和个性,给予学生社团以足够的空间。社团及社团文化以其丰富的种类、广泛的内容,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如理论学习和学术科研型社团,通过组织理论学习,邀请知名教授、专家举办学术讲座,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
3、学生社团在促进我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开展多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以自主、新颖、多样性的活动满足同学们的独立意识,让同学们在从多方位对知识的求索中得到满足感,使他们的一些心理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和消除,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学期末大学生社团工作总结范文二
在本学期里面,在校学工处、校团委的英明领导与支持下,在社联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社联领导班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学、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为准则,认真完成了老师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自身的工作水平和综合能力等都有了很大提高。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汇报如下:
一、恪尽职守,认真作好本职工作
本学期,社联领导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认真负责地做好社联干部招新、社团招新活动、社团档案整理登记事务,成功策划组织了“社团大家族”的成果展示与交流活动迎接全国百位校长光临。二是富于创新地完成了社团文化节的工作。本学期,在第五届社团文化节的举办面对重重阻力的情况下,社联组织了社长动员会议、社联干部会议、社团活动申请文件整理、汇演组织安排、社团活动全程监察等各项服务协调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学校和社团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推动调整了学校与社团的关系,解决社团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促进了社团在学校内影响力的提高。三是积极主动地完成了社联橱窗的制作、宣传栏规则起草和社联工作准则的起草等办公室工作和老师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严于律已,不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本学期,社联领导班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服务人民、舍得付出、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作风建设的重点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在工作中,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各项校规、工作准则,团结同学,谦虚谨慎,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并规范社联干部的作风,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使社联合会的干部作用更加具象,有利于往后工作的开展和社团主流意识的建设。 总之,本学期,社联领导班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老师和同学们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主要是对社团活动的前后期宣传力度欠缺、社团活动条件的争取不足和社联组织效率不够高。同时对于各个社团发展的指导、监察及管理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在下学期,领导班将着力培养干部团体整体素质与能力;贯彻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完善督促各个社团健康、高速发展;加强外联交流宣传工作,打造华师一品牌社团并推广至其他学生群体。
在今后的工作中,社联领导班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职责意识,在培养社联干部上下功夫,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和老师交办的工作任务,埋头苦干,奋发进取,追求卓越,充分发挥社联干部的带头作用,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培养下一代合格的社联干部,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们对我们的期望。
学期末大学生社团工作总结范文三
时间过得真快,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在这个讲台上做为大学生风采就业协会新一届会长做就职演说,今天我在这做工作总结,仿佛是昨天和今天, 依然还清晰的记得这一年时间里我们在协会里做的每个活动,协会成员的每一个笑脸。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们由稚嫩变得更成熟更懂事,在遇到紧急事情时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慌乱紧张,总之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学到了许多、我们成长了;协会就是咱们在学校的一个家,在遇到困难时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在这一年时间里充满了很多的欢声笑语;协会在这一年时间里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学校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大,授人以渔助人自助的宗旨得到发扬。尽管我们还依然怀念过去,还有许多不舍,但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大二理事会成员充满了激情及大一新成员的朝气蓬勃,他们对待每个活动、每件事都非常认真负责。所以我坚信咱们风采就业协会会越来越好!
现在由我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就第景德镇陶瓷学院大学生风采就业协会在20__—20__年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我们这一年的工作是在招生就业工作处、校团委的指导下,围绕授人以鱼助人自助宗旨开展的;工作内容主要分为内部建设和对外活动。
在内部建设方面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有纳新、社庆、内部制度完善、内部活动等。 纳新是我们这届理事会做的第一个活动,纳新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协会未来的发展,面对这个任务我们提前策划、提前准备、在大家努力下报名人数达到两百余人并经过两轮的面试筛选出比较优秀的新成员。
为了加强协会内部成员间的交流,在这一年我们协会的内部活动有,三宝游、篮球羽毛球比赛、部门联谊、辩论赛等;其中在辩论赛活动中大一新成员是这个活动的主角,大家会为了辩题中的某个问题而聚在一起反复讨论,在这活动中他们学到了知识也获得了更多的友谊。
对外活动主要有就业宣传服务周及模拟招聘大赛,就业宣传服务周为在校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信息、增强在校生的就业能力。模拟招聘大赛是我们在继承前一届模拟招聘大赛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形式举办的一个品牌活动,整个活动从初赛到决赛历时一个多月,260人报名参赛,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只有十名选手进入决赛;景德镇电视台对这活动进行了报道,这个活动也得到了校领导及广大师生的认可。
但是我们这一年工作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
一、费用超出,社庆及模拟招聘大赛的活动费用超出了预算,导致后期的活不能按预期的举行;
二、在__年学期末理事会成员出现了工作不积极懒散等问题;
三、在__年学期末出现开例会成员到场率底及出现人员流失等问题。四、部门职责、工作分工不明确
作为一个过来人就下一届理事会成员希望你们能做到以下几点,
一、继续围绕授人以鱼助人自助的协会宗旨开展工作,
二、在继承协会历届优点的同时思考咱们协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辅导员 职业素养
一、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对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出新要求
我国辅导员制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变化,辅导员的职业角色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演进,现在已经进入“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三位一体的角色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信息网络化的日趋发展,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的辅导员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也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党和国家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除了认真做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外,还要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水平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辅导员职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所以要求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独特的职业素养结构。
二、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
根据新要求,辅导员的职业素养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要与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新的任务与要求相适应,辅导员应当具备以下职业素养:
1.辅导员应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它决定着辅导员职业活动的方向和态度,制约着辅导员的行为模式,影响着辅导员其他素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辅导员工作的成效,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结构中的“核心素养”。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要求辅导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理论功底;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良好的师德形象和强烈持久的教育动机,率先垂范;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具有对是非、善恶、美丑和各种人际关系、现象等作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
2.辅导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
辅导员作为学生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导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思维、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获得学生们的信任、尊敬、佩服,而不能靠从前单一的知识结构来征服学生,这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具备多元的、合理的知识结构也是辅导员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高质量的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所以,辅导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还要对其工作对象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才能让学生认同和信服。根据辅导员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定位,还必须熟悉和掌握如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危机处理、职业指导、生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自然科学中数学、统计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电脑操作知识等。对于这些相关科学知识,辅导员懂得越多,对工作就越有利。
3.辅导员应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
辅导员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要求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健康的身体是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在高校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辅导员具有较强的耐受力、敏捷的反应力、充沛的精力、较强的视力和听力、宏亮的声音等,所以身体健康、声音宏亮、口齿清楚、反映灵敏、目光敏锐等是辅导员必不可少的素养。辅导员承担着教育人、管理人、培养人的重大责任,工作复杂、琐事繁多,只有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能够在遇到的复杂问题时,调适自己不良心理状态,始终保持积极而开朗的心境。
4.辅导员应具备的“五项”工作能力
就工作性质而言,辅导员工作既是教育工作又是管理工作。所以,辅导员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结构,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辅导员的能力方面素养直接关系辅导员工作的效率与效果,是辅导员职业素养结构中的“次核心素养”。辅导员应具备的能力方面素养集中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表达能力
它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大量的学生工作要通过生动、形象、风趣、严谨等的语言表达来让受教育者接受你的观点和主张,否则就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辅导员在布置、协调等工作中往往以口头叙述和口头指令的形式完成,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无疑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此外,辅导员常常承担着撰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情况说明、调查报告、活动申请、通讯报道、会议讲稿及起草各类管理条例、规章制度等任务,还要对学生提交的各种活动计划等文字材料进行修改。因此必须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特别是行政公文和各类事务文书的撰写能力。
(2)管理能力
它包括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新时期的辅导员除了教育与服务外,还有管理的职责。辅导员的管理对象是大学生,由于其工作具有全面性、直接性、模范性、具体性等特点,所以辅导员应具备与大学生及其他人有效地进行信息沟通的能力;调动、驾驭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能力;当学生工作中出现分歧和冲突,能够协调学生干部之间、学生管理工作与教学工作之间以及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使之形成教育合力的能力;能够出主意、想办法,综合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作出决定,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能力;能迅速消化、吸收与运用各类相关的知识的能力;更新观念,把握时代脉搏,与其保持同步的能力;总结与借鉴各方面的先进经验,营造一个动态的、不断调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能力;开拓进取,善于探索和发现新问题,善于总结经验与教训,完善与发展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方法与技巧的能力;在工作中勇于创新,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学生工作内容,把创新精神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始终的能力等。要成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应该将这些能力融合起来,发挥其综合优势,从总体上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3)应变能力
由于市场经济影响,国际国内环境纷繁复杂,新时期的大学生承担的各类压力不断增大,学生个体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降低等,而现今高校绝大多数辅导员分管学生人数都在200人以上,导致大学生中群体和个体突发事件概率增大,在各类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如何做到临阵不乱、条理清晰、进退有据、稳妥有方,是检验一名辅导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要解决好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辅导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收集能力、极强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区分问题现象与本质,并在解决问题前作好各方面的预案,在解决问题时要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因此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已成为辅导员必备的能力之一。
(4)科研能力
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已成为其工作能力的重要组成之一,随着时代进步,高校改革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要积极开展探索性研究,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对象的特殊性,主动了解理论研究动态,注意吸收最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逐步提高辅导员的理论与科研水平,加强探索,注重实效,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今世界已逐渐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辅导员在素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应具备现代意识,学会运用各种新的教育载体,特别是互联网等现代信息媒介,创新教育管理工作,通过建立辅导员个人博客、校园BBS、E-mail等多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教育形式,了解大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动向,知学生所知、想学生所想、悉学生所好、会学生所会,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切实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三、新形势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新形势下,培养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素养,单靠辅导员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学校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有力的保障措施,完善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也就是在“高进、严管、精育、优出”四个关键环节上构建长效培育机制。同时还要通过优化辅导员成长环境,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辅导员职业素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制订并完善辅导员队伍的培养规划,明确其规模、结构、目标、措施,增强队伍培养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切实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严格师生比例,降低辅导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果。
其次,推进辅导员资格证书制度,对从事辅导员职业的人员在资格上进行规定,并制定辅导员的职业标准,以建立完善的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
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辅导员人才培训体系,加强辅导员的教育和培训,着力提高其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第四,制订辅导员培训质量评估标准,建立辅导员培训质量评估制度。加强对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的监督和培训质量的检查,完善基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
第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开设辅导员专业,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有计划、分层次的对现有辅导员大规模专业培训,通过参加进修、短训、函授、专题等多种培训方式来提高辅导员的理论解惑水平和科研探究能力,培养“学习型”、“实践型”、“研究型”、“专家型”的辅导员。
总之,辅导员职业素养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多样化的。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顺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形式,不断的改善并健全自己的素养,在其职业成长的道路上,必须要做一个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只有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提高、完善自己的素养结构,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新世纪发展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思政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关文件汇编[M],2005.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07-23.
[3]顾晓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及其养成[J].职业与教育,2008.15.
建筑工程学院自2006年建院以来,成立了助理班主任制度,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助理班主任在新生队伍中,起到关键积极作用。这支队伍为我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补充了新鲜的血液和生命力,在协助新生成长、增强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效率、加强学院管理和维护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助理班主任;思想政治素质高;能力强;积极标杆作用
建筑工程学院自2006年以来,在一年级新生入学中,就实施让二年级学生干部兼职助理班主任制度,10年来,成效显著。实行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制度,是调动和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是构建和完善学生自律自教的机制之一。由于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与一年级新生具有身份、年龄、成长经历上的许多相似性,因而更容易与新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实践证明,实行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制度,一方面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加强了一年级新生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担任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的学生骨干提供了一个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平台,使他们通过有目的有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培养和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与思想道德品质。
一、工作的目标与思路
加强一年级新生的教育与管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特别是新生入学处于迷茫、困惑时期),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培养优良学风和团队精神。同时通过助理班主任的锻炼,也能培养锻炼高年级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中发(2004)16号文件颁发以后,我院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结合实际,在2007年拟定了《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管理规定》,对学生兼职助理班主任的管理作了详细的规定。同年,把兼职助理班主任作为社会实践课程,在评优考核中,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兼职助理班主任。具体做法如下:
1、选拔和聘用,在每学年新生入学前,就把招聘助理班主任的信息通过?班级群、飞信群和微信群广发出去,让有意愿的二年级学生进行报名,再通过一定比例筛选出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干部担任一年级学生助理班主任(可跨专业进行)。收集好相关报名资料后,由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们对选拔的人员进行审核和公示,然后予以聘用。一年任期结束,对工作表现合格者,颁发聘书,优秀者给予争颁发奖励。
2、培训,对学生助理班主任进行上岗培训和任期培训。为了提高助理班主任的工作能力,让他们能够顺利完成迎新工作,支建明书记让我们开设了岗前培训,并亲自授课,内容有:“新生的教育与管理艺术”、“助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助理班任工作艺术与技巧”、“新生常见面心理问题与辅导方法”、“与学生谈话的原则和技巧”等等,通过这些简短的培训和言传身教,学生助理班主任都均能顺利上岗,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日常管理,助理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由新生年级辅导员负责,队伍的日常管理由二年级辅导员负责。我们要求助理班主任每二周进行提交一次工作情况汇报,并召开一次“交流分享”会议,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和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建立了助理班主任群和专用邮箱,及时工作信息,并开通微信和学院微博,进行在线上的工作交流与指导。
4、考核,辅导员们对学生助理班主任工作期间的表现进行量化考核,考核成绩为(模拟现场管理,新生班级学风、课堂到课率及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辅导员评分、学生自评、各班主任和所带一年级新生(随机筛选给助理班主任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分)四个部分组成!分别占30%、20%、30%和20%。所考核出来的最终成绩是评优的依据,也是“助理班主任”等选修获取学分的依据。
5、评优,根据考核成绩,进行“优秀助理班主任”、“优秀助理班主任工作积极分子”的评选。在任期结束总结会上,对所有的获奖者进行隆重的表彰。这此有效的激励,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助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助理班主任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几年来,我们将助理班主任的工作总结和工作案例汇编起来,打印成小册子,既是对助理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和总结,也作为下一届筛选竞选助理班主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助理班主任制度的工作成效
学生助理班主任在一年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新生军训时,协助班主任和辅导员们抓好新生军训,协助班主任、辅导员抓好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助班主任、辅导员抓好学风建设。在新生入学时期,助理班主任以“特殊身份”使他们的大学经历和体验,言传身教更容易为新生所接受和借鉴。而作为品学兼优的师兄师姐们,在帮助新生了解专业情况和就业实习情况,建立专业思想以及掌握大学学习方法等方面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操作中,辅导员和班主任往往要面对几十名乃至上百名学生,工作无法面面俱到。而助理班主任是每个班级一个,他们能更迅速、及时和细致深入地了解学生,及时向班主任、辅导员反映情况,配合开展各项工作,拾遗补漏,与班主任和辅导员们的教育管理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助理班主任制度的落实和实行,锻炼了一支“能好打仗”,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负责、工作作风深入细致、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的学生骨干队伍,他们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了解新生情况,在突发事件中能快速反应,及时贯彻学院精神,收集和反馈学生意见,成为我院学生思想政治队伍的新力量!新血液!
作者:廖小敏 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
一、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解
从职业社会学来看,20世纪职业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许多职业进入了专业的行列。各种职业的结构与性质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一个职业是否可以成为专业,就要看其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以及专业化的程度如何。一个成熟的专业工作,应该具备以下要素: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有训练和教育的设施、需要不断学习进修、有对成员能力的测验、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简单地说,一种职业成为专业要有三个因素:一是职业伦理和操守;二是独有的服务领域:三是独有的专业技能。
所谓“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进而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所说的专业化,不是单纯的狭义上的专业化,即不是辅导员要成为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职业的专业型人才;也不是让辅导员专门从事行政工作。无谓的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学历门槛而放弃学术钻研;而是真正做到辅导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充分实现专业化细分。辅导员工作面对的实际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包括学习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婚恋生活、职业生活和虚拟生活等。高校辅导员作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就应该对大学生的各个生活领域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当然,不一定每个生活领域都能够专业化,而是在这些领域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业化。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1、队伍专业化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一项育人的工作,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和最直接承担者,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善于把握该项工作的规律性。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上的不同矛盾以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高校中来,有的矛盾还可能在校园内激化,这就需要在高校中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能够掌握第一手信息,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情感,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校园和谐、安全与稳定。
2、队伍专业化是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必然选择。新时期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决定了辅导员队伍必须专业化。大学生大多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比较强,通常具有性格不稳定、较叛逆、易冲动的特点,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以春风化雨的思想教育,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和全方位的服务,以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来与他们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随着近年来在校学生规模的急剧增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度、难度明显增加,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建设与培养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明,职责不清。高校辅导员被誉为高校校园稳定的“定海神针”,是教学秩序的“监测仪器”。但在大部分高校中,辅导员被称为“边缘人”,既不是任课教师也不是一般的行政人员。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能的关系,辅导员的工作难以定位。一天24小时全天服务于学生,使有些辅导员感觉扛着教师的“牌子”干着学生“保姆”的活。这使得他们感到精力分散,疲于奔命,难以继续学习、提升自己,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认真调研,系统分析。
2、辅导员专业性不突出。辅导员在人行时具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加之缺少科学系统的行业培训和课程学习体系,一些辅导员未经必要的学习和实践便匆忙上岗。教育培训体系的不健全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导致辅导员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加上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偏轻,自身缺乏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导致部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说服力不强、实效性差、教育效果不佳。
3、辅导员结构欠合理。从年龄结构上看,绝大多数辅导员都很年轻,基本上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很少从其他渠道选拔,由于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有时工作起来不能得心应手。从学历结构上看,辅导员研究生较少,本科生是主体,有的甚至以专科学历为起点。从专业结构上看,思政、教育专业方面的不多,其他专业则成为辅导员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许多辅导员基本上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工作时主要靠过去当学生干部的工作经验。这就造成年龄结构偏轻,经验缺乏,学历整体不高,专业程度不深。
4、辅导员流动机制不健全,队伍不稳定。辅导员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专职辅导员一般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过渡性工作,最多作为一种职业对待,很少会作为事业来做,一旦有机会就“改行”。其实,这很大程度上与其发展方向不明确有关。一直以来,辅导员的工作是最忙、最累、最辛苦的,但工作的付出并未取得大多数人的肯定。一是现任辅导员究竟属于什么系列不明确;二是做了几年工作自己的水平达到什么级别、享受什么待遇不明确;三是对于改做教学工作的,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措施。因此,大多数的辅导员对自己今后发展不乐观,担心自己的出路,造成整个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5、辅导员管理机制不完善。辅导员长期处于多人用、少人管的状况,让人产生辅导员“用起来重要,用之后次要,总结起来可以不要”的感觉。再加上辅导员经常处在繁多而具体的工作中,做得多,思考得少,而学校又很少有机会组织辅导员到其他高校学习考察或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从而造成辅导员理论水平不高,在组织上无归属感,事业上无成就感。
6、辅导员队伍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高校辅导员面对的直接工作对象是学生,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因此需要占用大量业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无暇去进行教学和科研。因此职称、待遇等相对比较低,“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由于缺乏全面、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出现“无事就是功,有事功全无”,“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途径
1、完善辅导员素质评价体系和准入制度。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这种特殊性来自于工作对象的与众不同。大学生是一个敏感的群体,在日常交往中他们能够轻易地觉察教师的主观感受,理想化的价值观念又让他们对言行不一深恶痛绝。这就要求辅导员既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能够把重要的工作引入平凡,又要在关键时刻能够当机立断,准确对人、对事作出合理的判断。当前为大多数高校所接受的辅导员准入标准显得过于宽松,对于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并没有明确要求。如此的做法非常不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外在形象,辅导员之间不同专业背景的互补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生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其实在新时期,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辅导员的心理耐挫能力受到了考验。但是这方面的素质要求在以往的辅导员聘任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除专业背景、心理耐挫能力以外,良好的信息预感能力、开放的人生态度等一些不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素质也应该成为建立辅导员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
2、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想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队伍的认识。明确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积极为辅导员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通过优化人际关系、创设人文环境,使辅导员的精神负担得到必要的释放,使辅导员能够减负增效、保证和促进辅导员自身工作的开展。同时,应从物质上不断改进辅导员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解除辅导员对自身发展的后顾之忧。
3、建立“科学管理、以评促建”的辅导员队伍考评机制。辅导员的考核内容包括:思想理论水平、求实务实和开拓创新精神、工作量、履行工作职责、实际工作成效等。考核方法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系评、校评相结合,检查、抽查、评比、统计、问卷调查相结合,考核结果与津贴、奖惩、培训、竞聘挂钩。在努力做到考核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同时,还要按季度、学期年度做好工作总结,对在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在组织发展、干部任用、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方面向辅导员倾斜。
4、健全“创造条件、促进发展”的辅导员队伍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好辅导员的出路问题,是辅导员队伍保障机制建立的关键问题,也是辅导员队伍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辅导员队伍具有鲜明的学生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应是一支动态而又相对稳定的队伍。因此,对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要结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采用“重视使用、促进流动、相对稳定”的办法来实行。
5、成立专业化的组织和机构,充分发挥专业化组织机构的作用,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其一,成立专业化的协会。我国的辅导员要走专业化的道路,必须有专业化的协会,定期对辅导员的专业标准、专业道德、专业职责等发表意见。成立有权威的、有影响力的辅导员专业协会势在必行。其二,建立专业化的培训机构。辅导员专业化需要辅导员教育培训的专门化,需要有专业的培训基地作为依托。目前,教育部正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助理;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9-109 -03
一、引言
自1999年高等教育改革政策实施以来,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渐增。辅导员与所带学生比例越来越大,高校扩招直接导致学生工作质量的降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工作质量,各高校相继建立辅导员助理制度,从优秀大学生中选拔辅导员助理参与到学生工作中。建立辅导员助理参与学生工作机制,一定程度上缓解辅导员队伍人员紧缺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在提高学生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同时,又给学生助理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
自我校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后,我校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线,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破除传统体制和思想的束缚,鼓足干劲全力推动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对学生工作提出了“高水平”的新要求,辅导员助理队伍的培养机制和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辅导员助理的角色定位
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我校各学院设有学生助理一职,学生助理又分为辅导员助理和助理班主任。我校每年通过筛选,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两名助理班主任,助理班主任一般为本校三年级学生,在各方面能起到榜样作用,主要任务是协助辅导员老师和班主任老师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增强新生对软硬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新生提供学习及生活上的参考性建议等。辅导员助理是指通过面试、选拔、考核等程序从学生中选拔出的辅助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学生,主要工作是协助辅导员老师完成奖助贷、党建、医保等各项学生工作,并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同学的思想动向。
实践证明,学生辅导员助理和助理班主任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高校辅导员助理建设的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助理机制的设置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辅导员助理对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锻炼大学生的能力。大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学校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从学生角度出发,辅导员助理与其他学生有着同样的年龄、身份、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环境,有利于减少在沟通上引起的不必要的误解。这种身份上的优势使得辅导员助理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也可以通过学生助理的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况,对于学生的思想、心理状态能够很好的把握,有利于各项思想工作的开展。
(二)给广大同学树立榜样示范作用
我校从广大学生中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这些学生本身在学习生活上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在担任辅导员助理过程中,更加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不断进步。实践证明,大部分担任学生辅导员助理的同学自身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与提高,综合素质明显上升。辅导员助理在助理岗位上的良好表现,足以使得他们成为广大学生的学习榜样,他们的实际行动将会有效推进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向他们看齐。辅导员助理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标杆形象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三)多方面协助辅导员更好地开展工作
有学者认为目前高校的部分辅导员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兼任管理职务,除了完成学校以及院系布置的各项工作,还要处理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突况,高压的工作环境下,辅导员难以开展有效的工作。从广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来分担部分的辅导员工作,这大大缓解辅导员的压力。辅导员助理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容易上手琐碎的学生工作,并能出色的完成。除此之外,辅导员助理是从学生中选的,作为学生,能更加准确地反馈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的实际问题。这在一定条件上使得辅导员能掌握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开展预见性、针对性的工作。
四、辅导员助理队伍存在的不足
高校辅导员助理队伍的成员为学生,由学生管理学生工作这种工作模式对于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干部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这种工作模式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开拓学生工作管理的新途径。
(一)能力与知识的制约
一方面,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主要围绕着学习,所接受的实际锻炼不多,其执行、组织能力有限。而高校辅导员助理工作繁忙琐碎,无论是在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有很多事需要严密的策划组织,要求具备良好的全局意识。所以大学生担任高校辅导员助理在执行、组织能力上有所欠缺,尚且不能恪尽职守。另一方面,大部分非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将精力投入到专业课学习中去,很少同学能做到在学而有余的情况下涉猎与管理知识有关的书籍。虽然一些大学生在高中阶段担任过班干部,但是高中阶段管理内容简单,管理范围有限。学者位红涛认为目前部分大学生的管理能力,远远不足以满足高校辅导员助理对学生管理能力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琐碎,在管理上需要一定的技巧,这就要求辅导员助理对管理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储备量,同时对管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二)存在部分学生助理动机不良
在学者孙玮看来,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高校辅导员助理是学生工作队伍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辅导员助理和辅导员老师一起肩负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是辅导员老师的左膀右臂。很多辅导员助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工作往往是前紧后松,缺乏连贯性。
在高校辅导员助理队伍中,也不乏存在认识错误的同学,这些同学并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辅导员助理是一个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平台。而是错误地认为做辅导员助理是一个能够增加和老师接触的机会,有利于为自己在各方面谋求“方便”。学者位红涛认为这样的辅导员助理往往缺乏责任心,动机不良,工作粗糙,不能替同学门排忧解难,更不能替辅导员老师分担工作任务。
(三)学生助理工作学习难平衡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要完成党建、奖助贷、医保等各种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这些也直接导致辅导员助理的工作琐碎、工作压力大。在工作与学习的双重压力之下,如若不能找到平衡点,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工作的完成质量,还影响学生本身的学习成绩。学生选择当辅导员助理,就必须有正确平衡好学习和工作之间关系的能力,他们目前的身份仍是学生,学生应以学习在前为第一原则,寻找正确衡量好学习和工作的途径。
五、高校辅导员助理的培养对策
解决辅导员助理队伍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升队伍的整体质量,发挥辅导员助理的实效性,进而提升高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完善相关选拔、考核、激励制度,加强对学生助理的领导和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兼顾考虑。
(一)完善辅导员助理的选拔条件
辅导员助理要胜任学生工作,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首先,对学生工作富有高度的激情,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能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其次,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组织能力、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再者,群众基础良好,在学习生活中能起到榜样作用。此外,学生干部、党员优先。学者胡新新在有关文献中建议在选拔辅导员助理的时候应要求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成绩、综合测评在专业前1/3。
(二)落实辅导员助理培养及管理工作
辅导员助理上岗前,学院领导以及辅导员结合教育形式对其进行岗前培训,让助理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更快适应办公室的工作。上岗后,要求全体学生辅导员助理每月进行工作总结,各辅导员助理结合本月工作重难点进行汇报。汇报完毕后,各助理根据工作完成质量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辅导员进行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分享改进工作的方法,将讨论结果整理归纳,作为经验办法可供新助理参考借鉴。除工作总结会议外,辅导员每月召开任务分配会议,对新月份里的学生工作进行分配。该举措可帮助辅导员助理划分任务范围,有助于学生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也便于辅导员对助理的管理。辅导员助理接触时间最多的是辅导员老师,因此作为辅导员老师,要在言行举止各方面带给助理积极的影响,以身作则,给予辅导员助理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让助理们对学生工作充满激情,珍惜这个锻炼的机会。同时,辅导员要在日常工作中言传身教,注重培养辅导员助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
各学院应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定期对辅导员助理进行考核,对其工作态度及工作完成质量进行民主评分。
对工作成绩优秀的助理,采取奖励机制,激励其再接再厉。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我校对表现出色的辅导员助理授予“优秀辅导员助理”荣誉称号并给予期末综合测评加分奖励。奖励机制能有效激发学生辅导员助理的工作热情,提高辅导员助理保持工作积极性。此外,奖励机制将有效地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加入到辅导员助理的队伍中来。
如若辅导员助理在任期内工作上怠慢或失职、学习上存在课程考试不及格、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情况,由学院领导及辅导员商议解聘该辅导员助理。在采取奖励机制的同时,并行引入淘汰和竞争机制,适当施加压力,从而使整个辅导员助理制度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孙玮.高校学生辅导员助理工作实践与探讨[J].中国校外育,2009,(12):225.
[2]方绍正,邓静.论学生辅导员助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学术论坛, 2009,(11a):187.
[3]方绍正,邓静.论学生辅导员助理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作用[J].学术论坛, 2009,(11a):187.
[4]孙玮.高校学生辅导员助理工作实践与探讨(下转第128页)(上接第110页)[J].中国校外育, 2009,(12):225.
[5]位红涛, 肖兴政.高校新生担任辅导员助理工作探赜[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10): 60-61, 73.
[6]陈颂坚.论析新时期高校选拔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的现实意义[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7): 228-230.
[7]陶赢.高校辅导员助理队伍建设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07b): 176-178.
[8]谭启红. 高校辅导员助理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策略[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 (01): 103-104.
在院党委和行政领导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离退休人员工作处按照学院的要求和工作安排,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结合离退休工作的实际情况安排布置工作,开展了适合老同志的活动。一年来,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一、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根据院党委的安排和要求,制定了第三总支、离退休人员工作处2004年工作计划,布置安排工作和学习计划。按照计划学习了《十六大工作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七一重要讲话”、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等,进一步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提高思想,认真作好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的工作。
二、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为离退休人员服务。
1、坚持两个活动室的正常开放。除保证工作时间活动室的正常活动外,节假日、寒暑假都不休息,工作人员放弃休息,保证活动室开放,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娱乐、交流场所。
2、订阅了各类报纸、杂志20余种,摆放在阅览室供老同志阅读、学习。
3、编印了健康文集《老年之友》供老同志阅览。
4、探视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同志50余人次。
5、今年有2名离退休人员去世,处理丧事2次。并多次协助院有关部门处理丧事。
6、给家庭困难的离退休同志发放困难补助。
7、向灾区和扶贫点群众献爱心,捐衣物百余件件。
8、协助总务处做好离退休人员货币化分房工作。
9、举办多场花卉、健康讲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老有所乐。
1、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参观长江大桥和龙山校区。我处分两批组织了全院离退休老同志参观了安庆长江大桥和龙山校区,深受老同志们的赞誉。尤其组织参观长江大桥,还在全院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
2、先后组织了离退休人员麻将、象棋赛。并协助工会承办了院教职工象棋比赛。
3、隆重举办了“庆祝老年节”活动。“老年节”是离退休人员自己的节日,为使活动丰富多彩,我们举办了老年书画展、文艺表演等系列活动庆祝老年节。
4、举办文艺表演庆祝元旦迎新文艺表演暨祝寿会。老同志们表演了大合唱、戏剧、武术、舞蹈等十多个节目,并为17位年满70、80周岁的老同志祝寿,校领导为他们致祝贺词、赠送纪念品、生日蛋糕。
四、认真做好第三总支工作。
1、各离退休党支部坚持了组织生活制度,按时收交党费。组织了退休二支部党员参观赵朴初纪念馆。
2、及时召开总支支部会议,通报学校有关情况,研究讨论有关离退休工作。
3、讨论了张磊同志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问题,经第三总支总支会议讨论,决定同意确定张磊同志作为党的发展对象。
4、召开了庆祝“七一”党的生日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老同志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畅谈了八十三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
5、购买了精美挂历发放给第三总支全体党员。
五、加强管理和队伍建设,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单位的联系。
1、加强离退休处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学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的意识,把工作做好做扎实。
2、安装了行政办公系统软件,为下一步无纸化办公做好准备。
3、建立退休人员信息库。将全院离退休人员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并全部输入计算机,便于管理。
4、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晓兰及安庆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殷幼华同志等领导来我院检查关工委建设和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情况。张晓兰副主任充分肯定了我院的关工委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5、派人参加了在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省高校老干处皖南片工作协调会议。在会上皖南片高校的老干处同志交流了各自的工作经验,通报了近期工作情况,协调了下一步工作。
六、加强基础设施的维修、更新,不断改善活动场所和办公条件。
1、对老年大学教室屋顶进行维修,解决了房屋漏雨的问题。
2、新购买了象棋盘6个。
七、继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1、配合主渠道,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今年院党委4月召开的全院组织宣传工作会议,对发展学生党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至2007年,力争全院党员总数由现在的912人增加到1700人左右,其中学生党员总数由现在的419人增加到1100人左右。当时,按照院党委的要求,关工委将尽快选聘一些条件合适的老同志,组成若干党课辅导小组,配合党校对建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基本知识的教育和辅导。有的老同志可接受院系党总支聘托,兼任组织员,密切同建党对象的联系,对建党对象进行考察培养和教育,为组织发展工作献计献策,多做贡献。
2、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逐渐增多,院关工委将开展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主题的帮教活动,积极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
3、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发挥老同志的经验优势,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帮助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体现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前,关工委与院团委正在联合举办传统优秀影片进校园和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活动。
4、从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着手,开展向贫困学生帮教献和爱心活动,使他们能安心地生活学习,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5、去年底,关工委在院团委支持下,向国家关工委购进了一套《激励永远》光盘,主要是介绍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情况,内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已在学生中进行播放。鉴于该光盘内容好,我们将根据光盘的内容重新编辑向全市乃至全省推广。
6、今年是建国55周年大庆,关工委将同有关部门联系,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在国庆期间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现正筹备与团委联合举办庆祝建国55周年、老少“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共话祖国美好未来”座谈会。
7、继续配合、协助教务处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使我院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8、派人参加了在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省高校关工委皖南片工作会议
2004年我处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改进完善。同时由于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活动地方显得越来越拥挤,希望学校考虑扩大面积,增加活动室,以便我处更好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教育管理;效能
一、引言
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对产品质量实行全面、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它从过去的事后检验并以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从管生产质的结果变为管生产中的因素。它注重抓住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的主要矛盾,发动全员、全部门共同研究改进;强调严格按照科学管理的程序、方法和数据进行管理;强调一切为用户服务,使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都处于系统控制的状态下,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1]。全面质量管理,吸取了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把管理对象看成一个系统,把相关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全局、全程来抓质量管理。同时,还要抓住各个局部、各个环节工作者的人的管理全局性、全程性、全员性,就是现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二、学校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精神,结合教育管理工作实际,教育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有以下特点。
1、全面的教育质量管理
即把涉及教育质量的一切因素都管起来。首先,教育是育人的事业,教育管理所要求的质量,是育人的质量。也就是要“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使受教育者的品德、智力、体质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之所在,是质量管理中最根本的因素。为了实现育人的质量目标,必须把直接关系育人质量的全部工作管理好。从育人机构的学校来说,要有能统率学校全面工作的战略思想,即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使学校各项工作都有正确的方向,便于形成合力,提高学校工作效率。还要使学校各部门的工作,如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体卫工作、总务工作等,实现全面优化,消除薄弱环节[2]。为了实现学校工作的整体功能,还要以教学为中心,协调好各方面工作的关系。在教学工作中,要以工具学科为基础,全面抓好各门学科的质量,以全面完成教学计划。另外,还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的积极因素,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一起来,优化育人环境。
2、全过程的教育质量管理
教育质量是通过工作质量创造出来的。没有工作的高质量,也就没有教育的高质量。工作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总要表现为一定的过程的。不仅教育工作有一个完整的过程,管理工作也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教育全过程都要保证高质量,不能有丝毫疏忽。比如,就小学管理来说;学生从入学、毕业到升入初中,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按照政策,把好招生关;入学后有几个年段,一段也不能忽视,要根据各段特点,因材施教,并使各段紧密衔接,搞好年段把关;毕业后,还要追踪调查,看学生升学后的实际表现,以此检验教育质量。另外,从管理工作过程来看,无论一个学校或一个地区,都要抓好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等几个环节,一环也不能放松。就一项具体教育工作来说,也有其完整的过程和环节。
3、全员的教育质量管理
教育工作全过程的质量,是由相关的人员的工作质量来保证的。只有每个工作人员以及受教育者,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相应的职责,保证了自身工作的高质量,才可能有高的教育质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就要在一个共同目标——提高教育质量之下,把全体教育行政人员和学校工作人员以至学生,都纳入质量管理中来,使他们都参加质量管理。除尽力搞好本职工作、保证自身工作的高质量外,还要关心其它部门的工作,关心整个教育工作的全局,意识到自己工作与整体教育质量密切相关,意识到所有人员的努力,对质量保证的作用,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意识[3]。
三、全面质量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效能提升中的应用
1、工作控制
这是一种预先控制(或超前控制)。即对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各项工作,制定工作规范,拟出实施细则。将一些常规的或重大的工作步骤或手续固定下来,形成制度。使各个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前,明确规范、照章办事,起到事前控制的作用,保证工作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
2、程序控制
为了实现质量标准,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都显示为一系列的活动。任何活动,都是一个过程,都有一定的程序。教育管理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程序控制,就是对教育管理工作活动程序,进行有效的控制。由于教育管理活动有不同的层次,其活动的程序和对这些程序的控制,也要分出层次来[4]。
(1)教育管理工作过程的程序控制
无论是教育行政机关的管理工作或学校管理工作,其过程都有一定的程序。这就是计划、执行、检查、总结(或处理)。在企业的质量管理中,把这称为“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体系活动的基本方法,是改进和解决质量问题所不可少的。在教育管理中,一个地区教育行政机关的工作或一个学校的工作,也都要遵循计划、执行、检查、总结这四个程序来进行。每个程序都要按要求做好,并按这四个程序的顺序来进行,不可缺漏,最后一个程序——总结,是至关重要的。总结出经验教训,用以改进工作,才能使质量不断上升。这四个程序构成一个循环。最后的总结程序,将是下一循环计划的基础。四个阶段,如此不断循环下去,质量也就不断提高。在教育管理中,必须严格按此程序进行。
(2)教育管理日常工作的程序控制
一个地区的教育行政机关或一所学校,为了质量上得去,有许多日常工作需要办理。这些日常工作,也有一定的常规可循,可以按其程序加以控制。如教育行政机关会计年度初,抓发展规划,物资调配,经费划拨;学年开始前抓学校的招生,班子调整,人事调配;开学时抓学校工作部署和计划安排,以后抓检查、督导;学年结束时抓统考、升学考试等。就学校来说,开学前抓招生、计划制定、人事安排;开学时抓各项工作计划的制定,常规管理的巩固;开学后抓各项活动的开展,期中抓工作检查,期末抓总结、表彰、考试、学生操行评定等。要根据日常工作的内容,规划出一定程序。将一年或一学期工作,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重点,排成工作历,使全体人员明白,以便主动配合。使日常工作按序进行,有条不紊。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差错,保证质量[5]。
3、环节控制
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和活动的进程中,都包含有各个环节。把各个环节控制好,就可以保证各项工作或活动的质量。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组织的招生工作,就有报名、审核、命题、制卷、考程、考试工作安排(含监考、考试规则、考场布置、试卷装订等)、考卷保管、阅卷、复查、统分、录取、通知、考试工作总结等环节的工作。要把这些环节都控制好,才能保证整个考试工作“万无一失”。又如,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包括:备课、讲课、作业布置、批改、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考试、小结等环节。把这些环节控制好,达到各个环节的要求,就可以保证教学和学习的质量。目前,有“最优教法”、“最优学法”等的提出,其内容就是如何使教和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优化,是教和学实施环节控制的好方法。
四、结论
我们不是唯条件论者。但实事求是地分析影响质量的因素,并设法优化这些因素,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当然,对这些因素也不能同等看待。从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比较来看,要以内部因素为主;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比较来看,应以人的因素为主。
参考文献
[1]苏丹,李洁.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及其在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4:9-11.
[2]邸杰.高校教务管理的涵义及价值——基于高校教务管理体系规范化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3,02:27-28.
[3]李彬,阮冬生,李敬芬.地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3,05:62-64.
[4]华坚.根据高校发展阶段特点实行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J].江苏高教,2012,01:92-93.
长期以来艺术院校的科研工作得不到重视,科研人才缺乏,科研管理体系不完善,科研管理、服务不到位,科研成果转化途径不畅通。
(一)科研管理工作投入不足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家对高校的科研管理经费投入不断加强,然而在高等艺术院校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仍然存在着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很多高等艺术院校有心无力,有的甚至直接忽略了科研管理工作,有的则把重点放在创作表演及其他教学上,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高,导致科研管理工作相对落后,这几乎已经成了当前高等艺术院校的一个普遍现象,提高重视是当前高等艺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科研管理队伍尚未建成
现在科研发展,已由单一学科研究提升到多学科合作,研究队伍也由单一作战发展到多学科大兵团合作。而艺术院校科研队伍的发展却相对落后,在整个师资队伍当中,搞教学和管理的居多,但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却屈指可数,而且在这仅有的少数科研人员当中,又呈现出老同志居多,年轻人极少的不平衡局面。各学科专业学科之间科研水平差距大,作曲、音乐学理论等创作专业科研水平和基础相对于演唱、乐器舞台等专业相对高;各专业教研室未发挥团队优势,单打独奏,未发挥团队意识;各专业之间学科交叉发展模式未建立。这就导致现有的艺术院校科研队伍结构不成熟,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一个高水准的科研队伍。
(三)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的多样性有别于一般的科研成果,除书籍、论文、研究报告等文字性的成果形式外,更多的会以舞台剧、演唱会、作品、展览音像制品、CD、DVD等方式呈现。艺术院校科研成果主要为学术创建性和文化传承性两大类型。而从具体的转化渠道大体上看,传统的成果发展已经凸显出了速度慢、效益差等发展劣势;从宏观上说,艺术院校创设艺术产业科研流程对设计产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拉动意义,通过高等院校中音乐、艺术等相关专业的设计,能够为本地区的产业实体提供丰富的素材。但是,艺术院校的专业性较强,很难将艺术技能转化为商业服务,难以把社会性和经济型有机结合在一起。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效益难以实现,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自主积极性。
(四)无科学的科研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的很多高等艺术院校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评价的依据依然是的多少,出版的专著有多少,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多少,并且据此给予教师相应的职称评定和一些奖励。事实证明,这种一味地以各项硬性指标的数量作为评价教师科研水平的标准显然是错误的,也不符合艺术院校实际情况,它通常一味地追求数量,而忽视了质量,造成许多教师为了评职称而搞科研,科研与教学脱离,科研与社会需求脱节,助长了艺术院校教师急功近利的学术风气,形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
二、高等艺术院校教师科研心理分析
艺术院校教师科研心理是指,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心理状态,包括:性格、动机、心理问题等。从艺术院校教师性格特点,参与科研工作的原因和参与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导致科研协作、学科交叉发展缓慢的教师心理原因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艺术院校科研教师性格特点
艺术院校教师相对感性,易于接受更为直观的信息,对于繁杂的制度和教条性的理论缺乏耐心。科研工作中的项目申报,项目研究,经费使用,成果鉴定等工作是一系列严谨流程,这对于艺术院校教师具有挑战性。艺术院校教师也有自身的优势:创新性强,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强,在科研工作中有更多思维新亮点,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研动机
在高校科研工作中,教师是主导人群,科研成果实现离不开高校教师辛勤的劳动。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展开,科研动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情况下都是高层次、年龄较长的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他们相对更注重学术地位,注重对科学的钻研,追求来自社会认可;而中层教师如副教授,讲师他们的教学、演出任务重,有时担任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更多的渴望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升自己,渴望地位的提升;初级、刚参加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渴望视野开阔,渴望得到更多的教学机会,更多的学习机会,他们渴望创新,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但同时,在科研中,教师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整个教师队伍中,30一45岁年龄段的教师(尤其是担当了课题的教师或专业带头人的教师)心理问题较多,其主要心理问题是焦虑、躯体化、强迫症状女性骨干教师较男性骨干教师心理问题多,其主要心理问题是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等。科研立项,教师急于完成科研任务;科研经费报账程序繁琐,使用经费也成了一门功课;科研成果出来了,参加评奖以证明科研的质量。这一系列具象的目标,让教师的科研脱离了最终的科研的本质,使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疲于应付,缺乏创新。
(三)科研队伍建设的难点
科研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基本的相互信任和沟通。由于教师心理的不健康状态导致高校教师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焦虑、嫉妒、敌意因子、人格障碍、人际敏感等情绪使相互之间无法进行协作。缺乏艺术各专业复合人才,学科研究单一,对其他专业缺乏了解和钻研,西洋乐器演奏者和民族乐器演奏者缺乏了解合作,西洋乐器之间也没有深入的沟通。但现在,数字化、互联网对音乐产业带来巨大冲击,社会的发展需要各学科发展融合到文化产业建设中,文化产业建设融入到科技、旅游、制造中,相对于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科研队伍的建设远远落后。
三、调整高等艺术院校科研管理工作
对于高等艺术院校而言,自身的科研管理工作成败由思想观念决定。如果不根据教师科研需求和科研心理,就无法真正将科研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更新科研管理工作的思想观念
高等艺术院校要时刻关注并按照科学研究发展的规律开展一切科研管理工作,切忌追求政绩或短期效益。要给予科研项目更大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指导,想尽一切办法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条件。学院重视宣传科研重要性,院、系科研负责人带头,树立学院科研教师科研责任心,提高科研凝聚力。根据艺术院校教师特点,调整制度宣传方式,比如用图表的方式解释科研工作流程,经费使用流程,提高教师对于严谨的科研管理的理解。就艺术院校学科特点,调整科研项目结题成果形式,由单一的专著、论文、研究报告与多形式的成果形式相结合,使科研理论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要进一步促进各大高校科研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不断更新和拓宽自身科研人员的思维,继而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除此之外,高等艺术院校也要树立起科研管理的效益观念,保障科研的选题和市场需求具有紧密联系。
(二)建立科研团队,制定科研工作计划
针对我国高等艺术院校目前科研队伍较为松散、科研力量十分薄弱、科研队伍单一等问题,笔者认为目前高等艺术院校的工作重心应当转移到队伍的建设上来。那么,如何进行自身科研队伍的建设呢?
第一,要调整自身的科研队伍人才,招聘或引进更多优秀的、年轻的科研人才;第二,培养模范性的单一学科科研团队和交叉学科科研团队,发挥典范带有效果,让教师了解到科研团队对于个人发展的作用,以调动更多教师和培养更多的科研团队;第三,对于不同阶层的科研人员委任不同的科研任务,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第四,以年度或学期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开展科研工作总结,把科研工作以常态化融入到艺术院校教师工作中;第五,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留住科研队伍中的原有人才,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第六,要加强与其他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努力整合相关的科研资源,使所有科研资源达到共享。同时,要更加重视跨学科科研基地、科研中心、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形成联合攻关科研机制。
(三)建立艺术院校科研评价体制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很多高等艺术院校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评价的依据依然是根据量量,出版的专著数,科研项目的研究量,获奖情况,并且以此为依据给予教师相应的职称评定和一些奖励。应当根据艺术院校科研现实状况,建立合理、有引导性科研评价体制和科研奖励机制。推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文化产业建设的融合。奖励机制即不能一味的选择物质激励,也不能只选择精神激励,有机的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鼓励高校教师积极主动的投入科研工作当中。只有在科学有效的评价体制下,高校教师才能够最大程度挖掘出科研潜能。
高校科研工作应当重视满足教师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需求,将教师的需求导向国家、社会层面,改变较多关注自身利益,而较少关心国家、社会的长远利益的现状。我们的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则提倡教师需求满足与社会需求满足有机结合,提倡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的奉献精神,倡导学校、个人的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国家、社会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有机结合。
高校如果能够利用高校独有的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优势,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人本管理之路,投身到文化产业建设中。
(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效益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是实现科研价值的有效途径,是巩固教师科研信心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动性的最有效方式,是实现科研者、科研管理部门、社会三者良性循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使艺术院校科研工作高效、稳速发展的有效砝码。
艺术院校可从以下方面转化科研成果:第一培育特色学科,结合市场需求,以教研室、研究基地为依托建立交响乐团,民族演出团队,数字音乐制作团队,使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使教师的科研成果从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使最新的科研理念通过实践渗透到学生思维中,带到今后的工作中。参与城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强化与社会文艺团体,与省市宣传部、文化厅等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参与艺术创作签约工程,融入地方戏曲保护、传承工程,投身文化服务、配送和帮扶工程,使艺术院校成为文化产业建设大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造成教师的负担过重,职业压力增大,特别是目前用于反映教师工作成绩的考核评估体系标准与方法还不成熟,有时更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有文献表明构成我国高校教师压力的最大原因是学术评估。由于工作压力的增加和工作性质的关系,高校教师一般没有明确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之分,相当一部分人生活起居无规律,常常为了准备教学、从事科研或撰写论文而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没有更多的私人时间来休息。我们应给注重改善这种问题。科研管理部门,要注意减少这种状况的发生。
下面将XX年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XX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XX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着,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
(二)学历教育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XX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XX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活动。本学期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XX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XX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XX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