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视动画论文范文

影视动画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动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视动画论文

第1篇:影视动画论文范文

1.1影视广告创作需要思维的延伸

3DSMAX软件模块很丰富,升级版不断涌现,在影视广告创作中要大量运用。教师不要手把手进行辅导,使学生成为“机械手”,要把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便可以在探索中升华自己的思维能力。比如,要做一个动画广告或一个视频短片,动作设计的主动权要在学生手中,遇到问题要自己解决。当感觉这一软件已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便会寻找更优秀的工具,思维也会在新的工具使用中延伸。

1.2创新能力是三维动画运用的主导

运用的不同,需要掌握的3DSMAX软件的模块也不同,影视广告的运用更加全面,几乎涵盖了这个软件的所有功能,没有没用的,只有不够用。影视广告中的三维动画制作最难的是创意、出新,没有新意的广告味如嚼蜡。创新是学生个性的展露,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个性潜能的发挥造就风格各异的作品。传统教学方式以授课为中心,一人讲大家听,提出一样的问题,求得一样的答案,忽视了学习者不同个性的张扬,制约了艺术才能的差异化发展,很难培养出别具一格的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对于影视广告的三维动画运用,应该因材施教、培养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创新意识,把大胆的构思、神奇的策划、乖张的动作、奇妙的色彩运用到全新的创作中。

1.3全面掌握3DSMAX软件的功能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影视广告创作中感到缺乏工具,其实不是没有,是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掌握。在创作中我们会用到大量的角色动画和环境动画,这些模型的制作相当复杂,人物、动物、机械等需要Pol(y多变形)建模和Nurb(s曲面)建模,必须调动所有功能和手段才能完成。如果只是掌握了部分的功能,对于工具的用途知之甚少,使用起来笨手笨脚,就很难创作出唯美的画面和精彩的动画。全面掌握3DSMAX软件功能才能使环境动画、角色动画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

1.4关于Dynamics和reactor的运用

这个模块的学习很重要,虽然它主要服务于物理、化学类课程的教学,但是在广告制作中却经常用到。因为广告中会出现很多产品的运动、变形、仿真,这些都需要借助3DSMAX的Dynamics和reactor模块来完成动画制作。使用reactor引擎制作自由落体运动动画、平抛运动、碰撞效果动画等都会在广告的制作中派上用场。影视中的模拟场景的再造、在现实中存在但很难见到的自然现象,以及为了影视情节的需要,把某些场景、场面、动作进行夸张、变形、重组,使之更加刺激、离奇、怪异、神幻。使用角色动画,制作不同的人物,分解其动作行为,虚实结合,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3DSMAX中的有关Vrml的制作。

1.5三维动画在影视广告中的特效运用

一个优秀的广告片少不了吸人的眼球的特效设计,影视的特效运用更是司空见怪。影视广告中的片头片尾,会遇到许多企业标志、名称、片名的三维立体制作,这就要通过3DSMAX运用到影视广告特效制作中去,与后期(AfterEffects、Dfusion、Combustion等)最终合成影视特效。再有,VideoPost的使用频率会更高,在在材质渲染上,一般会将动画渲染成为rla格式的动画序列,rla格式文件带有景深通道信息可以很好的被后期合成软件读取。这些特效的运用看起来是个技术问题,实质上仍然离不开创意、策划、甚至是天才。教师在教授学生的特效运用时,在掌握了以上的种种技巧外,就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生的想象能力开发上,可以说,没有想象便没有特效,没有特效也就没有影视广告未来的发展。

2培养学生三维动画的综合运用能力

2.1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课堂学习主要目的就是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利用相应的的软件模块制作出高质的动画作品。这仅仅是学习的开始,关键还要掌握各模块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它们之间相应的关系,把教师的的讲授和实例制作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作品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化所学的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题创意思维,形成各自不同的的创作风格。

2.2加大实训的课程锻炼

影视广告的三维动画运用是该专业的重要实训科目,也是比较难以掌握的制作类型。软件课程的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容理解和掌握,要想达到熟练的运用相对困难,软件复杂、多样,操作需要较高的技巧。教师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后,要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软件的运用上来,通过大量的实训来提高的3DSMAX实践运用能力。利用互联网等先进的传播手段,广泛搜集网上优秀的影视广告三维动画素材,掌握最新的运用信息,开拓视野。

2.3用实际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学生在学习的最后阶段一定要注意未来的职业导向,教师也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思想变化的诉求,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大量采用符合课程能力培养的实例运用制作。这时的重点就是把社会和企业的影视广告制作的需求引入院校,有条件的可以接单制作,和有关企业签订培养协议,使学生没出校门就已经具备了将来就职后的工作能力。

3小结

第2篇:影视动画论文范文

关键词:影视动画 现状及问题

影视动画从十九世纪创立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种新的复合艺术形式,作为电影和动画这两门艺术的分支,集中了人类所有最美好思想,演变成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

一、影视动画的涵义

“动画”,顾名思义,是活动的图画,是一种活动的画面被赋予生命的图画。从美术角度看,是以美术造型手段为基础,借助现代科技得以表现事物运动和发展过程的特殊美术形式。就造型看,几乎包括一切平面或立体的美术形式与手法。就基础特性看,超越了美术是静态、瞬间艺术传统观念的局限,成为一种“活动的视觉造型艺术”,使三维空间的美术增添了时间概念,成为四维的造型艺术。影视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己有近百年历史。作为艺术文化类型,是文化信息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电影的片种之一,是集美术、电影于一体的非同一般的影片形式。动画艺术与一般文学艺术创作有所区别,因为动画既是艺术创作,又是商品生产;既是艺术把握,又是技术实现;既是集体作品,又有个人创造。

二、我国影视动画发展中的问题

1、动画制作企业创意能力还严重不足

影视动画的根本、灵魂就在于创意。它是典型的创意产业,具有显著的跨行业价值增值的特点。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国家其创意产业呈现“哑铃式”产业发展特征,即注重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而生产制作环节由于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其大都采取外包策略,最大程度减少生产制作成本。而我国国内动画业的发展呈现“纺锤式”特征,即比较注重产品生产制作,而对于产品两头的研发和营销重视不够。

2、动画产业融资能力还十分有限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动画行业走的是“重艺术、轻市场”的路子,在当时有力地促进了动画艺术市场的繁荣。但从今天看来,当年的动画业过分追求了动画作品的艺术创作,而忽视了动画的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

从当前再度“复苏”的动画市场来看,整个动画行业其主要资金来源是企业主或合伙人的自有资金,其比例应占到80%左右,另外20%来自政府补贴、少量的风险投资和动画片播映收入等。这些自有资金的灵活性比较大,一旦遭遇市场波动,随时就有可能撤出,因此给整个动画行业发展带来潜在的危机。

3、动画产业链条发展还不完善

产业链是一种分析产业竞争力的基本工具。产业链的好处有:第一,将成本、风险分担在不同的环节或产品上;第二,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收益;第三,可以减少内部交易成本。一个产业是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关键就看其产业链条是否完善、合理,以及每个节点上价值创造能力如何。当前,我国动画业还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还处于“节点”式产品运营阶段。

首先,动画产业上游,如动画作品前期的创意、策划和生产制作等,目前主要局限在生产制作这一环节上,而作品前期的创意、策划环节还十分薄弱。

其次,动画产业中游,如动画作品的播出和营销、销售等环节的市场发育程度很弱。在播映渠道方面,由于目前电视机构实行的还是制播合一体制,自产自销情况还比较突出,市场意识还比较薄弱,动画公司在动画播出这一环节上比较被动,地位不够平等,这也是造成当前很多动画作品不能进入播映渠道,而大量积压在仓库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动画产业下游,如衍生产品设计、开发、授权、营销以及相关支持产业如IT技术、教育培训产业、广告产业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衍生产品设计、开发、授权、营销环节上,由于目前比较优秀的动画形象不突出,因此相关的衍生产品设计开发等不很理想。而对于相关支持产业环节上,目前与相应的市场脱节比较严重。

4、优秀动画人才短缺情况严重

优秀人才是动画产业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保证。一部受欢迎的影视动画产品受题材安排、故事情节、形象设计、资金来源、发行交易、市场营销、衍生产品设计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但其中更为关键的是有大量优秀的创意人才、设计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等储备。

三、如何发展影视动画

1、尽快出台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适当降低制作、经营、交易等机构进入市场的门槛,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所有制的企业进入制作、经营和交易市场。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广泛吸纳系统内外国有、社会、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市场。同时应进一步调整和推出鼓励国产原创动画片播出政策,以及在财政、税收、土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产业扶持政策。

2、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等多种方式,搭建产业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众多中小型动画企业减轻资金不足的压力,让它们的有限资金用在软环境建设和人才引进、激励人才等方面。

3、通过内容创新、科技创新和新赢利模式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动画产业化发展。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都是建立在内容创新、科技创新和新的赢利模式三者的结合上。动画业应努力寻求这三者的结合点,从而促进和加快动画产业化发展和结构升级。各方面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和文化消费环境,为提升影视动画原创、科技创新能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4、进一步整合动画市场资源要素,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今后应逐步整合动画制作、流通、播映等市场的各种资源要素,改变散兵游勇式“作战”局面,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综合性动画企业集团,打造完整的动画产业链条。发挥协会或中介组织在行业统一协调、交流市场和产品信息、联合产品技术和市场研发,以及加大从业人员管理培训和推动行业自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动画企业、漫画企业等企业间横向或纵向重组、并购,努力形成产业集群内大、中、小型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格局,并在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5、积极推进影视动画产业融入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体系。中国影视动画业的产业化发展应与全球产业链或全球市场的大背景相结合,充分挖掘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塑造和培养地域性或全国性品牌,努力融入到更大区域乃至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不断朝着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只有这样,影视动画产业化发展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第3篇:影视动画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汉 动物词汇 文化内涵 异同

一种语言的隐喻折射了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特征,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的隐喻用法进行不同语言的隐喻之间的比较就能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效。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词语它们形象生动,容易让人产生直接的意象效果,进而联想到它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英汉民族有时对同一种动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而有时为表达同一种情感和喻义采用不同的动物做喻体。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同一动物词在英语中具有贬义,在汉语中却含有褒义

(一)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世世代代的农民靠牛耕地拉犁,对牛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汉语中牛多具有褒义。老黄牛比喻忍辱负重、乐于奉献的人,孺子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虽然存在"牛脾气"等某些责难牛的用法,但牛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受人喜欢的形象。由于历史传统的不同,英语国家的人们不以牛为"农家宝",而只是"盘中餐"。他们眼中的牛满身缺点,如a bull in a china shop鲁莽闯祸的人;1ike a bull at a gate狂怒凶悍。

(二)蝙蝠bat

在西方民间传说中,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联系在一起。提到蝙蝠,英语民族会联想到vampire(吸血蝙蝠),成语如as blind as a bat(像蝙蝠一样瞎)。然而蝙蝠在汉语中,由于它的发音和"福"字相同,因而被视为好运、吉祥、财富、幸福和健康长寿的象征。中国的传统画把蝙蝠和鹿设计在一起构成"蝠鹿"(发音"福禄"),代表富贵、荣华,保佑人们"有福有禄"的意思。又因为"红蝠"与"洪福"同音,因此红蝙蝠是大吉大利的象征。

二、同一动物词在汉语中含有贬义,在英语中却含有褒义

(一)猫头鹰owl

在英语中owl是一种表示智慧的鸟,禽兽间的争端要请它来裁决,紧要关头就得找它求教。成语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智慧)即是一例。在汉语中,由于猫头鹰昼伏夜出,常盘旋于坟场,且在深夜发出凄切的叫声,迷信的中国人认为它是不祥之鸟。中国民谚中有"夜猫子(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 "夜猫子进屋,全家都哭"的说法。猫头鹰在中国人看来是厄运的象征,人见人怕。

(二)鲸whale

鲸(whale)因为形体巨大,所含脂肪极多,一旦捕获,获利甚丰。所以用whale比喻极有利、极美好的人或事物。如a whale of a chance(极好的机会);whale on skating(滑冰高手)。在中国,国人注意的不是鲸的利用价值,而是惊愕于其食量之大,所以鲸比喻欲壑难平或恃强凌弱。如 "蚕食鲸吞"一词,比喻在兼并土地时,或像蚕一样一点一点地吞食,或像鲸一样大口大口地咽下。

三、某些动物词在汉语中有文化隐喻义,英语里却无隐喻义

1. 蚕(silkworm)

在汉语文化中,蚕具有奉献精神,古诗中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蚕的这一特定文化内涵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的心里,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文化烙印。但silkworm在英国人的眼里只不过是一只小虫,没有其他的隐喻。

2. 鹤(crane)

鹤在中国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汉语中用"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身体健康。绘画和图案常以松鹤为题材,并以"松鹤延年"题词,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上了年岁的人。在英语中crane也没有任何喻义。

四、同一动物词语在英汉文化中具有相同的文化内涵

尽管由于受诸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语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但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词语相同的文化内涵。例如:羊(sheep)在中西文化中均被视为一种性情温顺的动物。驴(ass)在中英文中都用来形容愚蠢、没有头脑的笨蛋,如make an ass of oneself (使自己出洋相、干蠢事)。蜜蜂(bee)在英汉语言中都是"辛勤忙碌"的象征, as busy as a bee (像蜜蜂一样忙碌)。可见,在汉英两种语言体系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既有特性又有共性,只有透过这些词语的文化内涵,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特性的同时,深入地研究和领悟外国的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地将文化信息正确地相互传递,缩短两种文化间的距离,清除跨文化领域出现的障碍,从而促进中英文化交流。

五、同一动物词语表示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汉语中,凤凰是一种奇异的动物,是百鸟之王,所以有百鸟朝凤之说,人们相信凤凰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它是吉祥和美德的象征。凤凰也用来比喻杰出的人和事物,"凤毛麟角"是指珍贵而不可多得的人或事物。但在英语中phoenix是传说中的一种鸟,据说在阿拉伯沙漠上生存五六百年,临死前为自己筑一个里铺满香料的巢,当唱完一支凄凉的挽歌后,用翅膀煽火,将自己化为灰烬,然后从灰烬中又诞生出一只新的phoenix。因此,英语中phoenix有再生、复活的意思。例如:Religion, like a phoenix, has been resurrected from the ashes of the war.(宗教就像传说中的凤凰一样,在战争的灰烬中又复活了)。

综上所述,动物词汇在英汉语言中有时是相对应的,但大多时候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是不同的。有时词汇的基本义相同,但其引申的文化内涵却会相差很大。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所处的具体地理环境的不同,中西民族语言中的动物词汇都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因为这些动物词汇涉及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特别是与习俗文化更为密切。因此,在提升跨文化意识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了解了词汇的文化内涵,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误解,才能确保文化的相互传真。对这些词汇所含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也有助于增加民族之间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英语习语妙用集锦[M].纪春兰,史顺良,夏元鸿,译.兰州大学出版社

第4篇:影视动画论文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育;文化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021-01

中学英语教育教学是我国中学教育中最为关键的科目,同时中学英语教育教学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生涯中的基础阶段,学生通过在中学的学习,为日后英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这个初级级阶段,学生就要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促进其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

一、课堂使用的教学方法

1.直接阐释法

直接阐释法,就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在课堂中进行直接的讲述。通常而言,这种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最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其以语言教材为主要载体,对其中的背景以及相关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阐释,进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通过直接阐释法,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教材中所讲述的内容内涵,并且通过所学的致使进行交际。同时在教学课堂上,也可以使用图片展示的方法来进行阐释。比如:在讲授有洗英语礼仪文化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图片展示的方法,用PPT展示这些作品。

2.交互融合法

交互融合法也就是在语言课堂教学中,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互融合,也就是现代教学中所讲的文化教学,利用融合法进行教学的好处在于,学生不仅仅能够学习到应该掌握的词汇,同时能够了解到大量与词汇相关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学英语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很大的作用。融合法的使用应该分学习者不同的阶段进行区分教学,例如对于初中级的学生来讲,可以更多的讲述一些词语的文化背景,而对于高级阶段的学生来讲,可以将讲述的内容上升到文化的层面和思维方式以及审美的高度,这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异同比较法

异同比较法是对母语文化和目的文化之间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差异和共同点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利用比较过程中的相同点来促进学生对语言正迁移的理解,通过不同点来让学生掌握和理解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变质,也就是防止文化的负迁移。通过文化差异的比较和阐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习者心理障碍的克服,对于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来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英语的学习并不是对单个词汇的学习,而是对整个语言文化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目的语言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领悟到语言学习过程中的精髓,能够促进语言学习效果的更好提升。例如纵观各个国家的发音现状,除了葡萄牙和俄罗斯两国之外,其他欧洲各个国家在茶的发音上都采用了厦门方言中“Te”音带派生。

二、课外使用的教学方法

中学英语教育中的英语国家文化的教育和学习必须结合实践,也就是教学不能够拘于课堂教学的形式,应该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想学相互联系在一起,但是目前的教学中,实践教学部分十分缺乏,导致了学习效果不是十分的理想,实践教学没有引起应该有的重视。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在英语文化的教学中要将实践教学纳入到整个教学系统中来,只有做到只一点,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到文化的内涵。

一般来讲,交际实践法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也就是课外和课内两种交际实践教学方法。课内教学主要是通过模拟的手段,也就是在课内制造交际实践的氛围,让学生将课堂中学习到的致使运用到交际钟来,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模拟课外情景,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练习用英语交际能力。课外教学就是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的交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发展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英语国家文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进行相互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之一。多元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趋势,我们正处于这样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多多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今天,如果不能掌握跨文化的能力,那么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就很有可能迷失方向,同时不能够正确的理解其他有些的文化,在文化的对待方面存在狭隘和偏见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3-65.

[2]王伟华.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C].见:王福祥,吴汉樱主编.文化与语言.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24-332.

[3]Brooks N D.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M].New York:Harcourt Brace,2009.21-15.

第5篇:影视动画论文范文

关键词:动画教育;动画艺术;民间艺术文化;动画创作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12-015-004

数字时代下,新媒体技术与数字化终端的崛起与发展不只意味着动画艺术形式与传播方式的变化,更蕴含着动画创作的方式与内容的发展变迁。如何培养出能够在未来与世界动画强国进行竞争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是摆在中国高校动画创作人才的教育面前的一大挑战。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动画创作人才具备适时吸纳数字技术优点,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与新设备,提高动画创作的技术手段与视觉表现的能力。从目前国产动画的创作过程来看,我国的动画创作人员并不欠缺这方面的能力,高科技的应用早已经渗透在我国动画创作的过程当中,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贡献功不可没。我国早在2005年推就出了国内首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当是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动画的制作水平已经在向高技术发展,它的重大意义就是告知全世界,中国当时就已经拥有独立生产和制作三

维动画的能力了。

另一方面,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要增强动画创作人才提升其所创作动画的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能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合理结合。目前的国产动画虽然应用着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数字设备,可是创作出来的国产动画片却只能面对低龄化的受众市场,近几年屡创动画电影票房纪录的《喜洋洋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电影就是很好的例证。国产动画的低龄化创作趋势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民族文化培养的缺乏。目前,中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从事动画制作的人员也已经不在少数,中国的动画产业看似前景一片光明的背后,却是中国动画片创作人才的极度缺乏,中国高校动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提高。

2 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校动画教育发展遇到了瓶颈,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近些年来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缺乏艺术创造力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很多人将其归因为动画制作的技术水平有限,画面效果无法与国外动画片抗衡。这种过时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站不住脚的,目前,我国的动画教育虽然在教学方式和教学设备上已经与数字时代的发展像接轨,配备了先进的动画教学实验设备,并搬用了国外的动画教学课程设置。中国高校动画教育出来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技术制作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况且,中国动画这几年在平面和三维的制作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制作水准同国际动画强国的一线水平还有差距,但也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中国高校动画教育这几年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的动画制作水准是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停滞不前的创作思想却阻碍了他们创作出高质量的动画片。为什么配备了顶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课程却仍然难以培养出能够创作出优秀的高质量动画创作人员,这其中既包括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思路的狭隘问题,也有动画教育人员对于动画艺术认识不足的问题,导致了培养出的动画创作人才难以胜任国产动画的质量发展需要。

动画创作人才的成功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的。一个成熟的动画创作人才并不仅仅要精通绘画与电脑软件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与一定的创新能力。因为动画是一种文化,动画业被定义为文化产业,它被看作是多学科的互融性与交叉性,从实用性的、解决问题式的活动上升到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文化现象的大背景下的一种必然。作为现代设计中最重要部分的动画,它集中了美术、设计、服装、电脑技术、美学、文学、社会学、营销学、电影学、表演等最为广泛的要素,是最具有多科性和互融性的学科综合体。因此,动画的繁荣,决不仅仅靠熟练使用电脑、绘画造型能力强就可以做得好的。

动画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虽然具有很强的外在形式的可塑性,但是合适的内容题材的选择才是优秀动画作品所必须具备的。丧失了主题内容的动画作品,就好像没有燃料的跑车一样,纵然被设计制造的再精良,也只是件摆设。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2005年雷声大雨点小的中国第一部纯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这部动画电影的制作过程历时五年,耗资上亿的大片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到最后上映时却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没有自己特色。不论是剧情的设置还是人物造型的设计方面都不免显得有些俗套。从概念构思创新角度看来,《魔比斯环》并没无可取之处,它既没有达到预计中的走国际路线的效果,也没有体现出任何民族性的特色。可是如果站在有利于动画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魔比斯环》则填补了中国动画史上没有三维动画电影的空白,证明了中国的动画制作水准的提高。从这个例子看来,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准已经不是束缚其发展的主要枷锁了,中国高校动画只有想办法提升动画创作人才的创作构思、丰富动画的表现手段,真正地体现出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特色,才能培养出能够与从众多动画强国进行竞争,并找到突破的契机的优秀动画创作人才。

相比之下,美国好莱坞在1998年曾经以中国的民间故事《木兰从军记》为故事素材,改编成的动画片《花木兰》在上映的第一周就取得全美票房冠军。但是作为如此优秀的动画故事素材的原产国,中国国内的动画创作人员却对如此耳熟能详的素材“视而不见”,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教育对动画创作人才培养的失职,使得现在的中国动画创作人员对本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不甚了解,这也是制约中国动画发展民族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 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对高校动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伟大民族。如此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多样的民族风格,必然使得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培养出独具一格且内涵丰富的民间文化。它是我国本土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是最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形式之一。而将优秀的民间文化中所包含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合理地应用到艺术创作当中去,最终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文化形态的过程,则成为中华民族体现自身民族特色的主要方式。

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产品,它的民族特色就如同戏剧一样,主要从内容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来的民族品格的深度与广度。动画的民族风格是由本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在其内容、形式、格调、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需要,尤其是本民族的文化心理需要,体现出与其他民族迥然不同的气质。

首先,从审美心理方面来讲,就动画而言,越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的题材内容,就越容易引起国际动画界的兴趣,越能在世界动画中标出自己的位置,同时也能契合外国观众猎奇的观看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民族的,越具有国际性。中国老一辈的动画创作人员就是通过自身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和体会,将其运用到动画的创作当中去,才在当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例如:从万氏兄弟于1926年完成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到后来的《三个和尚》、《九色鹿》、《牧笛》等等,这些民族风格鲜明的作品在伴随着中国动画成长的过程当中,为中国动画赢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题材选取方面,民间艺术都为这些优秀的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取材范围。在题材选取方面,中国动画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通俗文学为原始素材,进行再创作。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就来自于神话传说;来自于民间故事的有《马头琴的传说》、《日月谭》、系列片《阿凡提的故事》等等;还有的取材于寓言和成语,例如《三个和尚》和《骄傲的将军》。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由于我国民间美术、曲艺非常发达,艺术形式种类丰富,例如像国画、剪纸、皮影、刺绣和书法这些独特的表现手段都完全可以运用到动画领域当中。中国动画在发展的几十年中,就是吸取了民间美术的营养,创造了许多新颖的动画形式,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例如:由于从国画当中得到启示,我国于1961年拍摄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就为世界动画界增添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片种;在1963年,又拍出水墨动画片《牧笛》,片中运用水墨表现了人物、家畜和山水,清秀的画面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风格。

而这些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动画形式必然只能产生于自身丰厚的文化土壤。遗憾的是,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就被世界动画界所瞩目的中国动画走到今天却迷失了方向,如今这一代的中国动画观众对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耳熟能详,对国产动画片却漠不关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动画的悲哀。

中国动画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能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20世纪60年代以来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创作的动画片都比较优秀,但我们并没有沿着此路走下去,更没有创新。中国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非常丰富,但如何能将其转化为动画艺术形式,如何使传统的本土文化符号转化为一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和喜爱的动画艺术形象,是需要中国高校动画教育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就不能仅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当中,要经过动画创作人员经过自己的创新思考,将传统的艺术形式转化为现代民众能够接受的形式加以表现。如果仅仅是照搬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等具体艺术形象,将无法脱离这些艺术自身的功能特点,掉入模仿抄袭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从本土文化、民间文化中应该寻找那些民族风格鲜明,造型独特,而又适应于动画艺术表现的文化资源作为动画素材加以利用。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国际化、现代化是不相违背的,关键在于创作者如何构思、如何运用。作为现代的国内动画创作人员,应该注重审视中国本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造型语言,不论是传统木板年画,还是皮影、壁画等艺术形式当中,都有动画创作所需求的造型元素,但如何把这些丰富的形象具体化、个性化并加以综合提炼,仍需要创作人员进行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其实美的本质是一致的,但美的形式却是多样的。这形式的多样性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由于自己对动画的不同理解而发展的适合本民族的表现形式,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而对于中国动画,照抄照搬不是办法,重要的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开创自己的民族风格,那样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民族化是指动画的精神内核,一定是反映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文化特色,没有民族性便没有个性与特色。

中国本土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完整的参照。动画不仅是一个影视形象,它可以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衍生开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发展民族化的创作道路,坚持从本土文化中发掘宝贵的资源,不仅是国产动画的发展出路,更是宣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途径。

现在,中国动画的发展正走到了十字路口,曾经的辉煌固然令我们骄傲,但残酷的现实还是逼迫我们进行思考和学习。我们的动画民族化的路子走了几十年,突然走不动了。于是就有人提议放弃民族化创作道路,发展国际化道路。目前中国动画的“洋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是内容题材和形象设计多方面的“洋化”。这种倾向的出发点也许是为了迎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但是一味的模仿别人也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特色,这样制作出来的动画片当然不会被认可。解决现代化问题不能否定民族化,民族的特质、民族的文化才是中国动画创作的根基。中国高校动画教育需要在将民族性作为其发展根基的同时,必须深入探索现代化改革,使民族的精神特质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的需要,才能真正融合在现代化的语境中,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动画创作人才。任何艺术作品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之后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只有将民族的精神与时代的内涵相结合,在现代语境下探索展现民族特质的新道路,探索时代条件下民族新的动画话语,实现新型数字技术与传统民间文化相结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动画才能够迎来振兴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刘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成人动画竞争战略.现代传播[J].2006(4)

2 陈书禄.中国文化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娴.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与现代化.中国电视,2005.(8)

4 娄淑芬,李明.中国动画“民族化”之思考.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23(1).

5 彭玲.关于中国动画文化发展的思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