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供应链论文范文

农业供应链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供应链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供应链论文

第1篇:农业供应链论文范文

[关键词]市场监管;供应链;蔬菜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2-0009-04

20世纪80年代中期蔬菜产销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蔬菜播种面积由1990年的近66667万公顷(1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153333万公顷(23亿亩)左右,产量由2亿吨提高到5亿吨,人均占有量由170千克左右增加到370千克左右。我国居民的蔬菜消费也开始由以产量为中心的“数量型”消费转向以健康和营养为中心的“质量型”消费。然而近些年来,从“毒豇豆”“避孕黄瓜”再到近期的“垃圾肥种菜”,无疑都暴露出我国蔬菜产业市场的种种问题。

1 我国蔬菜产业供应链现状

蔬菜供应链可以理解为是基于蔬菜所形成的供应链,指蔬菜沿着农户、加工企业、配送中心、批发商、销售商以及消费者运动的网络链条,它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在现阶段我国的蔬菜供应链模式大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随机型供应链、农户自助型供应链和计划型供应链。

11 随机型供应链

随机型供应链属于我国蔬菜供应链的主要模式,其支撑平台一般是产地批发市场和销售地批发市场。农户在自己的土地上对蔬菜进行采摘,使用自有运输工具运往产地批发市场,蔬菜进行简单分拣后,进行出售。或者由收购商在蔬菜产地进行收购后运往批发市场销售。若是短途运输,蔬菜可直接进行简单分拣后装车运输,而长途运输蔬菜一般需要进入冷库打冷,再被运往销售地批发市场。如图1所示。

在随机型供应链中,市场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一般较低,且规模一般都较小。资产的非专用性资产专用性可以表现为专用地点、专用实物资产、专用人力资产以及特殊用途的资产,是为支撑某种具体交易而进行的耐久性投资,由于专用性较强的资产在提前结束的交易中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因此一旦投资专用性资产,主体就会有冲动维持交易的持续性,为了保证在准租不被剥夺的情况下继续交易,主体会寻求一种相应的治理结构。因此,专用性资产投资越大,就越有一体化的倾向,反之则相反。(如作为运输工具的农用三轮车等,并不是专门针对蔬菜运输)导致了这种供应链模式下市场主体的交易具有松散性,大多数是随机交易。这种情况下,供应链难以提供有效的产品信息,政府也就就很难对市场的蔬菜信息进行监管。

12 农户自助型供应链

农民自助型供应链运作模式是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提高,但是供应链运作过程的综合程度没有提高的条件下,存在的供应链形式。农民通过成立合作组织,一方面在与蔬菜买卖市场上争夺定价权,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内部交流,加强蔬菜的种植水平和对外界蔬菜供需关系的搜索能力等。如图2所示。农业合作组织的建议不仅有利于降低蔬菜流通环节的交易成本,也提高了蔬菜供应链的组织化程度。合作组织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可以与他人重复博弈,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也会被舍弃。为了赢得良好的声誉,合作组织的行为取向必然是向有利于蔬菜质量安全的方向发展。

13 计划型供应链

计划型供应链强调了这种供应链模式在蔬菜流通活动的计划性,它是伴随着蔬菜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蔬菜进军国际市场这一营销背景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计划型蔬菜供应链的核心是蔬菜加工企业,它的核心工作是对蔬菜的流通加工。加工企业与客户签订订单合同,加工企业按照合同约定,要求企业蔬菜供应农户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蔬菜种植。如图3所示。在计划型供应链中,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高低约束着蔬菜加工企业的规模,出于自身产品质量的考虑,有些蔬菜加工企业会在当地建立本公司的蔬菜基地,给予农户相应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

2 供应链视角下蔬菜产业市场的问题分析

21 蔬菜产业消费市场的“柠檬市场”现象

“柠檬市场”(the lemons market)是指产品的卖方对

图1 随机型供应

图2 农户自助型供应

图3 计划型供应链

产品质量、价格比买方具有更多的信息时,由于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行为,低质量的产品将驱逐高质量的产品。在蔬菜产业的消费市场,蔬菜的经验性和信任性特征同样造成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仅通过自己的经验或者外表观察来了解蔬菜的平均质量,因而只愿意用平均质量来支付价格,而高质量的蔬菜如绿色蔬菜投入的成本要远远大于生产低质量蔬菜的成本,所以造成利润下降,缺乏高质量带来的激励。

22 蔬菜产业中市场主体间力量失衡

我国农业生产自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呈分散化、小规模化、低组织化的特点,农户的力量在整个供应链中仍然是最薄弱的。以蔬菜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农业企业是供应链中最具有实力的市场主体,规模大、生产能力强,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也要比个体农户要丰富迅速的多。各级别的经销商成为蔬菜供应链中承上启下的纽带,在蔬菜销售议价权上既强于个体农户,又可以一定程度地对抗农业企业。在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整、惩罚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主体间力量的失衡很容易产生机会主义倾向,总是试图在契约约束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3 蔬菜产业政府市场监管的缺失

(1)市场监管的法律缺失问题。在我国农产品质量法律体系尚不完备,一方面适用法律部门门类少、法规的周密性与操作性不够强,不同部门之间在法规上存在积极或消极的冲突。另一方面在惩罚机制上,不能全面深入的对违法行为实施及时有效的惩罚和规制。

(2)市场监管的技术标准缺陷问题。农业发达国家农产品标准平均2~5年修订一次,我国10年以上的国家标准占377%,5~10年的国家标准占334%,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涵盖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资品种不足40%。以蔬菜农残标准为例。规定我国蔬菜最大农药残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存在着许多缺陷和冲突。如表1所示,GB2763—2005对常用农药六六六(HCH)规定在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05mg/kg,GB184061—2001规定在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量为02mg/kg。这就可能在日常的检测中出现符合GB184061—2001要求,却又违反GB2763—2005要求的情况。

(3)市场监管机构的松散问题。表面上看蔬菜监管由卫生、工商、质检、农业、环保等部门多管齐下、齐抓共管,实则由于存在多头管理,以及部门利益冲突等原因,导致在具体的监管中各部门行动难以协调,最终形成“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监管机构众多,协调成本高,造成联合监管成本巨大,并且在国家层面上缺乏总体协调,效率低下。我国的蔬菜检测检验机构体系也无法为执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现有的部级检测机构基本上是在原有的科研单位基础上筹建起来的,大多数实验室是由办公室改建而成,许多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标准规定要求,严重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和重现性。

3 供应链视角下蔬菜产业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政府+市场认证”的市场监管机制

在蔬菜销售市场,包括交易主体——消费者和蔬菜零售商,监督主体——政府和媒体。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处于自身健康的考虑,不会故意购买低质量蔬菜。因此唯一能够影响蔬菜安全属性变化的是零售商。根据产权的最优配置原则当多人共同拥有某项资产时,决定所有权最优配置的总原则是: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倾向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只有将蔬菜安全属性界定给销售商,才能实现蔬菜安全属性产权的最优配置。但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这种产权安排的有效运作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监督。与此同时媒体也可以通过新闻报道对政府和销售商的行为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

对于蔬菜市场的监管,“政府+市场化认证”的双重治理机制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如图4所示,在该机制中,市场化的认证机构对零售商进行认证,并对认证结果承担责任。政府通过对蔬菜市场的蔬菜进行检测、奖惩监督认证企业,自由媒体可以对政府、认证企业、生产者、经营者进行宣传曝光,以起到监督警示作用。消费者在购买蔬菜过程中,蔬菜安全属性的信用品质转变成了搜寻品质,只需要了解那种认证值得信赖即可。其中,认证市场的开放,自由媒体是建立有效的蔬菜安全监管体制的基石。

图4 “政府+市场认证”的市场监管机制

32 构建实施配套的市场监管制度和标准

(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我国蔬菜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应尽快有效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关于产地环境监管、生产与加工过程监管等的规定,实现农产品生产各个环节都有有效的法律来规范。

(2)建立农产品监管综合协调部门。我国的农产品监管涉及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环保等各个部门,在分散的管理体制下,因为分工不明确容易产生监管上的空白。由分散监管到集中监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趋势,中国也应该整合现有监管机构,将食品安全协调和监督职能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综合协调部门,建立高效运转、反应迅速的农产品市场监管机制。建立与监管配套的蔬菜检测体系、整合资源、提升检测水准应是今后建设的重点。

(3)构建蔬菜可追溯体系。我国现在的蔬菜供应链中,蔬菜生产阶段大部分仍然是由分散的农户完成,即使在供应链末端发现质量问题,一是难以查找责任人,二是追溯成本巨大。为此,加快推进农业合作组织(如蔬菜生产基地和合作社)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功能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的监控力度和生产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从而降低供货商实施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的成本和提高其追溯的能力,也有利于实现蔬菜产业市场中市场主体创新,培养运销联合体,开展和完善蔬菜批发市场准入制度。

33 整合升级现有蔬菜产业供应链

蔬菜供应链中的市场主体众多,从上文论述可知农业企业是供应链中实力最强的主体,资源整合能力和市场营销水平也较高。从整个链条的方便性上看,农业企业处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业务交叉也更多,农业企业应该视作整合蔬菜供应链的核心环节。为了实现蔬菜供应链中各方的共同利益,必须形成一种长期的博弈机制来加强蔬菜供应链中市场主体间的合作,使得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传统的随机型供应链中“分散农户+经销商”的模式出现了很多问题,自从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习惯于分散经营,也一直没有利益激励进行合作组织的创设。农业企业的出现,有利于刺激农户进行联合统一生产。农业企业通过例如农业园区建设,确保对园区统一设计,农业投入品的供应和技术指导等。农户通过联合成立合作组织成为具体的生产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减少了机会主义行为,放弃不符合长期要求的短期利益。建立农业企业纵向一体化的供应链机制,以合同契约的形式将蔬菜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减少企业分散导致的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是蔬菜供应链未来发展的方向。参考文献:

[1]戴维·G布隆伯格,斯蒂芬·勒梅,乔·B汉纳综合物流管理入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安德鲁·伯杰,约翰·加托纳网络时代的供应链管理[M].马士华,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夏春玉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汝宜红物流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杨顺江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陈小霖供应链环境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7

[7]胡莲基于质安全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平台研究[D].同济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

[8]王艳林食品安全法概论[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9]钱永忠,王芳,王可山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0]谢鹏程公民的基本权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张晓涛,王扬大国粮食问题:中国粮食政策演变与食品安全监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12]刘杰知情权与信息公开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3]谢康,乌家培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4]王会欣,乔敬图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研究[J].河北学刊,2010(1).

第2篇:农业供应链论文范文

关键词:湖南省;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074-02

一、湖南省内地区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一)湖南省地区农业发展近况

湖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快农村产业的建设,湖南省畜牧业迎来了历史发展最佳时机。2007年,湖南省猪、牛等禽畜类总出栏(笼)量跃入全国十强,全省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仅生猪产业产值就超过600亿元,全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了41.8%。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仍在持续。据养殖业报告显示,截止至2009年1月至6月,全省出栏生猪3626万头、牛134万头、羊495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5%、9%、9.7%;出笼禽类2.78亿,比2008年同期增长一成。

湖南省养殖业产值逐年递增的,且发展速度几年来一直比较稳定。如何加快农产品流通是实现湖南农产品物流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二)湖南省农产品物流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多,农产品产业链短,专业化组织竞争力弱。(1)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过程中要经过多级的经销商和多次运输,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很大,且销售无法形成规模效应;(2)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附加值低;(3)农业产业化程度非常低,没有形成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产品供应链中各经营主体间存在明显断层。

2.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农村经济信息体系急待进一步完善。(1)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质量低;(2)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农产品流通信息不集中;(3)网络信息系统利用率低;

3.落后的物流基础设施,难以承担起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1)运输设施落后:农村公路是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交通运输线路短少,农用专用线配备欠缺,总交通运力不足。(2)农产品加工处理水平低、储存条件不足、物流技术落后。

二、湖南省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一)构建湖南省各地区现代农产品物流经营实施方案的基本思路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完善当地农产品供应链,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下的农产品流通新模式,其实施步骤主要包括:(1)政府统筹规划,逐步构建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2)农产品供应链中各主体齐参与,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物流信息平台,搭建地区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3)合理选择适合的农产品物流交易模式;(4)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龙头企业建设;(5)完善批发市场制度,为龙头企业的“销售关”铺平道路;(6)培养销售主体,大力发展以商贸企业连锁为主体的销售形式;(7)逐步完善配送体系,大力推行共同配送制度。

(二)选择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产品物流模式

依据现代农产品物流经营实施方案基本思路,选择“农产品生者――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专卖店、消费者)”销售模式比较适合。这种销售模式的主导者是农产品加工企业。

初步构想是依靠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物流信息平台,选择当地规模较大、商业信誉较高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将农业物流供应链中上游(农业产资料供应商)、中游(农产品生产者)、下游(农产品销售商)有机联结起来,实现供应链一体化运营管理。这种销售模式对促进农业产业化有利。从微观上说,它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农产品加工企业拥有相应的物流技术、物流设施及物流信息技术,能对初级农产品得以进行加工、保鲜、包装,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宏观上说,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大,能获得更充分的市场信息和更多的技术信息,可以对农户的生产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农业生产者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大有帮助。

(三)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以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如图1所示: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提供各类物流信息支撑)

如图1可知,农产品流通模式运作流程如下:(1)企业依靠企业信息网络获取市场销售信息;(2)根据互联网获得的信息(需求量、质量要求、期限要求等),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3)按照生产计划组织基地生产;(4)企业从生产物资的采购到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均按标准适时跟踪监控生产;(5)企业依据农产品品牌标准,在收购季节对农产品进行相关检验;(6)龙头企业依据客户订单的要求,由专业人员到田间收集农产品,选择性提供预冷、分类、分级、分拣、包装、冷藏、冷冻处理。随后根据产品需要提供一般运输或特殊运输服务。

三、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具体运作

在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物流运作模式中,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作为一体化经营的组织者、带动者、市场开拓者和营运中心,具有开拓市场、深化加工、提供全程服务的功能,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和带动者。在一般情况下,整个农产品供应链运作由图2所示:

如图2可知,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为了推动供应链有效运作,其具体运作如下:

(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物流服务形式的选择

1.选择适当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农业生产资料的配备,因此选择合适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与之结合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对完善整个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有利。

一般来说,选择合适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主要考查供应商的五个基本条件,即技术、质量、价格、交货及供应商的系统。具体做法:首先,粗略地对现有的供应商和准备发展的供应商进行大致的选择,把显然不符合标准的供应商排除在外;其次,考察供应商本身体系运行的情况、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供应商财务管理能力;最后依据绩效评估、潜力评估,选择最佳的供应商。

2.物流服务采用外包形式。各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物流活动可采用共同配送形式完成,可选择一个专门的农产品配送中心为其完成所有物流服务,双方以利益为中心形成物流联盟,结为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农业生产的运作

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组织农业生产,即采用“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基地+农户”模式,具体的做法是:(1)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地方政府向农民有偿租赁土地建设农业基地;(2)通过合同的形式雇用农民为基地进行农业生产。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作为农业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农业生产基地联结着农业生产者,农民在基地的技术指导下负责农产品生产,获得劳动报酬,而农产品生产物资的供给和农产品的销售全交由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业结构调整中缺少资金、技术、信息的困难,避免了分散的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风险、生产上的技术风险和利益机制不协调的问题。

(三)龙头企业的“销售关”的解决方法

我国大部分农产品已由市场调控,“龙头企业”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处主导地位,如何将“生产”与“销售”有效衔接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如图1所示,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销售关”不外乎三条途径:产地批发市场;自建农产品零售商;连锁超市。

参考文献

[1]赵勤.中国现代农业物流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刘爱军.基于企业角度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第3篇:农业供应链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农超对接;供应链;信任缺失;信任机制;构建路径

0 前言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农超对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对接过程还不够顺畅、有效。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超对接的农业生产仅占生产总量的15%左右,农超对接还存在一些瓶颈因素,其中信任缺失是一个突出瓶颈,对其危害及潜在风险要有正确的认识。

1 农超对接信任缺失导致的危害和潜在风险

农超对接供应链模式的实质是农超双方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分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而协议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实现农超有效对接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和建立信任关系。从目前农超对接的实践来看,信任缺失是制约农超有效对接的一个突出瓶颈,并带来了某些危害和潜在风险。

(1)信任缺失增加了农超双方的成本,难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如对交易成本本身的增加;对惩罚、监督成本的增加;对控制成本的增加。信任缺失还导致双方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无法取得普遍的规模经济效益。

(2)信任缺失极大地削弱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一方面,信任缺失使得农户不按时交货、难以保持一贯的高质量等,而超市则不按时付款、故意抬高门槛等,双方不能严格遵守合同条款,增加了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增加了不必要的谈判和协商,并进而引起不必要的时间耗费。另一方面,信任缺失还使得双方的合作缺乏柔性,当出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往往相互推诿,随之增加了处理此类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最后,信任缺失还使得双方的合作意愿和信息沟通效率大大降低,不仅削弱了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由于无法及时、有效地对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共享和反馈,难以准确地获取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导致合作质量和效益下降,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

(3)信任缺失往往容易导致短期博弈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使得农超双方难以形成并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常情况下,信任缺失意味着企业将面临着较大的合同风险和行为风险。相反,如果合作双方能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频繁、持久的沟通与合作,双方对彼此都比较了解,也能预见对方在未来事件中的行为方式,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2 信任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主要表现为:一是信任程度不对称,二是信任程度不够高。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农超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极不平衡,存在价格、成本和风险挤压现象。农产品的下游超市已经是现代化产业,尤其是大型连锁超市实力较为雄厚,影响力大,比较有竞争优势,经常利用优势地位在谈判中要挟、损害农户利益;同时保留几个相同产品的供应商,迫使他们相互竞争,以此获利;不按时付款,或以货物充抵货款等;而上游的农户或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经营,多数农户以自然人身份单独进入市场,缺乏市场谈判力量,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也存在规模偏小、分布不均、规范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只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没有谈判的话语权。农超双方在实力、经营理念和现代化程度等方面相差悬殊是导致信任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超双方在市场信息的获取上存在不对称。超市处于零售终端,能及时、准确、充分地获取市场供求、价格等信息;而农户或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处于市场的最底端,对市场信息的获取较为缓慢,且信息失真严重。双方在谈判及签订协议时,由于获取的信息不对称,又缺乏必要的诚实和开放度,存在隐瞒信息及商业欺诈行为,必然增加合作的潜在风险和矛盾纠纷。同时,由于信息沟通渠道和机制还不够完善,沟通效率低,容易产生误解,合作关系难以实现持久和稳定。

(3)农超双方还没有形成“双赢”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容易出现短期博弈的利己主义和机会主义行为,任意损害对方利益。

(4)社会信用体系和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造成违约成本低,任意违约行为严重,必然降低彼此间的信任感。

由于农超双方实力对比失衡、信息获取不对称,还没有形成“双赢”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社会信用和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缺乏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等,农超对接面临着信任缺失的困境,迫切需要对信任机制的构建路径进行探讨,使其进入良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轨道。

3 基于农超对接供应链模式下信任机制的构建路径

(1)积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农超对接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抛弃短期博弈心理和行为,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超市角度而言,农民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有助于供货数量保证和质量提高,需要同农民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耐心培育,舍得投入;从农民角度来看,农产品进超市是农产品流通的一个新型模式,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个广阔且相对稳定的市场,长期合作对农户及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 转贴于

(2)坚持“双赢”原则,设计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其一,要重新设计有效的合作激励机制,如:价格激励、订单激励、信息激励、淘汰激励、商誉激励等。其二,要探索并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如,可尝试相互参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实现双方利益联结和捆绑,结成利益共同体;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损失及费用也应由双方共同承担。其三,鼓励超市投资自建农产品基地或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中心,探索超市自营式对接,即超市跟农户签订种、养殖基地合同,按订单农业模式进行对接,深化合作关系。其四,还要建立相应的约束保障机制,比如严格的奖惩、制裁淘汰制度等。

(3)建立广泛、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和机制,积极采用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和方法,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如Internet网络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等,实现双方信息及时、准确、充分、有效的传输和共享,消除信息不畅造成的误解和矛盾,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

(4)政府要进一步发挥农超对接中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重点是提供资金扶持、优惠政策及配套服务,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鉴于目前农超对接实践中较多采用“超市+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政府应鼓励加快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和农产品仓储、配送中心的建设,给予政策优惠或配套的启动资金,帮助农户成立组织化程度高、经营规模大、能够储存和调运农产品的标准化大型配送中心或大型的合作社来承担对接工作,增强其定价权和议价权,实现农超双方平等对话。

(5)相关的行业协会要积极参与,并加强企业合作机制和委托实现机制的研究,引入外部监督和制约机制,规范农超对接行为。超市可以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或中介组织与农户对接,以签约形式订购指定品种、数量的农产品,农民按照超市方面的要求种植,要实行标准化生产,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供应,要提高生产与服务的柔性,以及在不可预测的事件、自然灾害或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应在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下,加强信任协同,谋求维护整个供应链的共同利益。

(6)加强农超对接供应链业务和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的诚信和道德水平。如,通过社会和高校力量开设农超对接培训班,为超市和合作社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一方面,通过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进行专业化培训,使他们具备现代农民的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可以设立现代农业经营管理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民大学生,让更多的人才流向农业、农村,提高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

(7)进一步完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等级评审机制,进行竞争和优胜劣汰。信用等级评审机制是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缔结合作协议以及在以后的运作过程中,对每一个合作伙伴的行为机制、风险偏好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的一套经常性的、持续性的、动态性的内部评估、审核、分析机制。通过这套机制的运行,可得到合作伙伴的合作能力、合作相容性和可靠性的综合度量指标,然后根据信用评审的结果来确定考察对象的信任类型,如高度信任、中度信任或低度信任,一旦低于考核标准,便应进行淘汰,寻找其他可信任、可依赖的合作伙伴。农超对接的初期阶段,就应充分考虑信用这一因素,对合作伙伴进行信用评审,只有这样,才能让合作伙伴保持信任度,并保证对预期回报的信心。

(8)建立完善的信任保障机制。信任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法律保障、监督、评估制度以及合作伙伴的敏捷转移机制等,对农超之间的信任关系进行控制和管理,以避免误信或信任过度所带来的损失。信任保障机制的重点是提高欺骗成本、增加合作收益以及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一方面,可通过制定完善的合同约束机制,使违约方因为背叛协议而必须承担违约责任,以及高额的诉讼费用超过违约获得的利益;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资产专用性来“锁住”对方,达到荣辱与共。当双方拥有一定的无形资产(如商誉、商标等) 或在整个行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一定规模时,合作的收益性就显而易见。还可以尝试通过设立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成立担保公司等形式,增强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利用第三方服务商或服务平台,在商流、物流、信息流,甚至资金流上为农超双方做嫁接,提供信誉担保等。信任保障机制可以减少监督的必要性,强化农超双方之间目标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第4篇:农业供应链论文范文

关键字: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农业企业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层出不穷,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供应链各节点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大多来自于食品供应链的前端--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环节(钟真,孔祥智,2012)。由于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钱原铬,赵春江,2011),没有供应链前端的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无从谈起。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从生产者源头进行控制,一旦生产环节出现了农药残留超标等安全问题,就会一直延续到餐桌,进而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周峰,徐翔,2007)。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000-2013年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试图从农产品生产者(农户和农业企业)角度,归纳和梳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生因素,以期探寻未来相关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文献搜集结果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笔者以相似概念“食品安全”替代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搜索(钱永忠,王芳进,2005),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入口,检索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发现以“食品安全”为“主题”,从1915年到2013年间的文献共有84580篇。根据这几个数据库的“主题”搜索结果,对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文献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1 CNKI数据库中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文献统计

资料来源:中国知网

可以看到,在2007年之后文献数量有一个较大幅的增长,数据上从2000年到2007年平均6262篇上涨到2008年的12417篇,这也与2008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引起的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有关。2008年之后则较为平稳的增长,数量上并没有大幅度的波动。

由于本文旨在探讨供应链生产者(农户、农业企业)的生产情况及其责任,在文献检索上以“2012-2013南大核心期刊目录”(经济学和管理学类)为参考标准,同时以“农户”、“农业企业”分别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多来自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管理世界等国内核心期刊。

检索后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农户以及农业企业生产的研究数量比较多,如图1.2所示:以“主题”为“农户”的搜索为例,可以发现关于该类问题的文献呈现出连年递增的情况。2008年为2063篇,2009年为2257篇,2010年为2367篇,2011年为2063篇,2012年为2936篇,2013年为2865篇,但是2000年到2007年8年间平均文献数量也仅仅为585篇,也可以看出关于食品安全的话题在这个阶段仍然没有引起普遍的聚焦;同样,关注农业企业的研究,文献数量从2008年到2012年呈现连年上涨的趋势。与之相比,关键词检索的数量少于主题的检索,但是在基数上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纵观当前国内对于农产品生产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农户与农业企业上,本文也从这两者出发,探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于农户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文献主要集中在研究农户自身的缺陷,包括粗放型生产,规模不经济,以及缺乏统一有效管理等(尚超,2011)。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与农户数量过多导致难以控制、质量标准体系存在缺陷有关,但是农户的质量安全认知程度低、技术文化水平不高则往往是导致质量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具体而言专业化生产程度不足,缺乏有效的规模以及缺乏补贴和培训是导致农户安全行为得不到保证的原因。

(一)农业专业化生产

我国当前的农户生产主要集中于粗放型生产(谭天明,2011),规模不经济,生产行为较为落后。因此,有必要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创新,来提高农业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罗元青,王家能,2008)。由于传统农村集体组织在动员、形成专业化生产方面有积极的作用(高春凤,朱启臻,2007),但在专业化生产条件下,传统集体组织很难适应市场要求,这是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农民比非专业化条件下农民合作意愿强烈的原因所在。因此,为了提高农民的专业生产能力,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实践中,政府应该探索,创新多种组织形式,如合作经济(中介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主导性产业带动型等(罗元青,王家能,2008)。由于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只注意了分工和专业化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作用,但是却忽略了专业化生产由于资产专用性的增强而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增加(罗必良,刘成香,2008)。因此,进行农业专业化生产也应该选择纵向一体化的经营形式以减少专业化生产要求的高资产专用性带来的交易费用,允许和鼓励农户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从而使得分散农户更能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节约信息费用,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二)农业生产规模

不同种植规模农户是否存在效率差异,曾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生产规模的差异所造成的效率的差别也会对农户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行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以小农生产为基础的小规模农业经济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对立的非效率经济。一种有影响的观点从强调农民收益和发展现代农业角度,主张应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扩大土地的经营规模,实行农地规模经营(任荣华,2007)。但是这种单纯扩大规模的做法并不实际,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农户是否存在规模经济问题,没有关注农户经营是否存在适度规模问题(刘凤芹,2003)。对于适度规模的控制也不仅仅是缩减农户的生产规模,陈洁和苏永玲(2008)通过对“禁牧”这一缩减农业生产规模的行为进行研究后发现农户的总收入经历了由降到升的过程,而且禁牧舍饲对农户种植、养殖产生了影响;同时,项目区内农户的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纯收入有所下降(李新,2006)。成本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农户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使用不合格的原料进行农产品的初生产,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不利。

(三)其他因素

农业补贴会对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产生影响。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改革农业补贴方式,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粮食直接补贴的同时,在粮食主产省区大力实施良种补贴项目。良种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了政府农业补贴效率(王秀东,王永春,2007),对农户的安全生产有着积极的影响;此外,道德风险也会对农户的生产行为产生影响,有机食品生产农户道德风险发生的比例高达9.03%(张利国,2008),有必要加强监督管理,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同时,生产的模式,如农户与企业的合同也会作用于农户的生产行为。公司也可以通过与合作社签订订单,利用合作社内部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和自我约束,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订单的履行(郭红东,蒋文华,2007)。

关于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除了农户之外,生产环节中另一个重要的利益主体是农业企业。虽然当前国内农户粗放型生产以及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指导直接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谭天明,2011),但是在“公司+农户”链条中,农业企业充当的角色也不容忽视。以广东省为例,2011年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2403家,带动农户达403万户,实现农业总产值1640.4亿元,占全省实现农业总产值2042.2亿元的80.3%。农业企业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农户起到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没能履行好带动农户的责任以及执行自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为,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此基础上,农业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忽视社会责任也导致了自身以及连接农户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农业企业的特殊之处在于生产的农产品直接关系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姜海洋,2011),并受多种因素影响(汪凤桂,欧晓明,2013),但是众多农业企业的表现确差强人意。具体来说,生产商没有履行好自身的社会责任受到自身和外部的约束:

(一)自身因素

农业企业没有履行好自身社会责任应该归咎于自身的运营模式,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责任意识薄弱、信息披露不足。首先,有学者认为农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与生产商自身营销渠道模式相关(王晓凤,张文胜,2012)。以乳制品为例,我国乳制品销售渠道分为完全纵向一体化模式和契约一体化模式。由于乳品的两种营销模式都难以真正掌握和覆盖广大农村地区,这使得小企业和小生产作坊占据着农村市场。相对大型企业拥有较完善的监测系统,小生产作坊和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其次,对农业企业而言,维持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兼具长期的有利性和短期的不利性。长期来看,承担食品安全责任有助于企业形成良好的信誉,有助于建立消费者信任,而且通过加大对原材料的控制和质量控制技术的投入对提高企业收益有显著影响(郭宇,庞文添等,2013)。而短期来看,这种责任往往会与企业的盈利发生直接冲突。出于利益最大化,企业在短期内可能不用履行自身提供质量安全产品的责任(赵翠萍,2012)。这也是导致农业企业可能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自身因素。

最后,农业企业对于信息披露的不足也是不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这里的信息包括了产品安全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古川和安玉发(2012)认为农产品生产商要获得消费者信任并实现与低质量生产商完全分离,必须披露更多的质量安全信息,同时高质量生产商披露信息对其更加有利。而在社会责任信息方面,由于人们在选择产品时需要了解农业企业是否具有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而农业企业自身很少或者没有进行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朱晋伟,李冰欣,2012),这也造成了消费者误买等现象的出现,从而导致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外部因素

除了农业企业自身存在的因素使其没有履行好社会责任之外,外界也难以提供有效的监督和管制。具体体现在社会评判机制、市场引导机制、政府干预机制和公众治理机制的不得当(贺立龙,朱方明,2012)。这也关乎生产要素或权利的归属界定不清,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生产要素或权利得不到最优化的动态调整,以及激励与惩戒失衡。

是否应该建立积极干预企业市场行为的外部机构规制,长期以来,对这一议题都存在着争论。虽然传统规制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措施、立法以及行政控制,较好地解决企业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市场失灵问题,但是外部监督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是行之有效的。

目前,学术界研究外部因素对于企业监督的主要关注点是外部监督机构与企业市场行为方面,诸如妨碍市场效率的垄断、合谋、信息壁垒等行为的规制,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规制并没有太多的研究(李志强,郑琴琴,2012)。但是,有少数学者认为外部监督并不能使得企业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孙习明等(2012)在基于“中国到澳大利亚”供应链的研究上,发现国家的管制能够比厂商自身提供更大的约束作用,但是从近几年发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上看,国家的管制却不尽人意。从企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看,更需要充分考虑组织和群体所在的外界环境,特别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的交易网络以及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董进才,黄玮,2012)。周英豪(2009)认为我国对农产品,诸如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侧重于生产后的控制,很少注意到生产中预防控制的重要性,体现在畜产品标准体系方面就是关于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的标准很多,而关于加工技术规程、卫生规范以及生产中认证的标准很不够。外部约束的不足同时体现在惩戒、打击力度不够严上。陶菁和顾庆良(2009)提出企业作为自利的经济人,其社会责任的形成并不是自发生成的。不能指望自发演进过程提供解决社会群体面临的所有协调以及冲突问题的方案,实际上它也没有提供什么方案。要确保企业社会责任演化的内在规则得到遵守,就需要外在的强制制度予以激发,政府作为供给外在制度的组织,具有其先天的优势。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加大监管、增强外部约束,完善监测标准也是激励生产商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文晓巍,刘妙玲,2012)。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文献研究为我们更加系统的理解如何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综述,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当前农产品质量存在的原因,并得出了以下结论:

1.多数学者认为,农户没有履行自身责任体现在为了追求利益而没有注重原材料的质量,但是对于我国来说,这与农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低,规模不大,监管不足等原因有关;

2.对于企业来说,为了减少成本而生产质量不达标产品,最终可能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使不合格农产品充斥市场的情况出现,给消费者带来危害。这存在着自身与外部原因:自身原因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责任意识薄弱、信息披露不足;外部因素主要是监管不力等问题。

(二)未来展望

尽管学术界已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值得后来研究人员的关注和思考:

1.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过多地集中在企业社会责任和政府监管上,对消费者的安全认知,购买意愿和行为因素等研究较少,深度不足。而且对于消费者认知的研究多集中在超市,代表性有限。因此,未来的研究也应该多涉及代表性更大的农贸市场等。

2.从利益相关者出发,对于建立整个供应链的风险防范机制的研究却比较少,呈现出“个别防范措施较多,整体预警研究较少”的问题,这也难以串联供应链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一旦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对于之后利益相关者的安全也带来相应的挑战。后续的研究中,如何重新认识这些主体的本质及其在农产品安全控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将是一个必要的工作。

第5篇:农业供应链论文范文

低碳视角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农业物流的发展路径分析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源于英国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本意是出于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气候变迁关系的考虑,随着社会发展,很多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及架构设计,规制发生源,理顺供应链各环节,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建立低碳排放的体系和产业结构。对应生产流通形式,低碳经济应包括生产的低碳化、流通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和消费的低碳化四个体系。

流通的低碳化就是要使生产要素和产品能够自由流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着眼于流通体系优化有助于实现农业物流的低碳化。目前农产品同时呈现了“菜贵伤民”和“菜贱伤农”的两种景象,一方面城市菜价及其他农产品价格涨幅过快,另一方面农户却增产没有增收,甚至滞销。

我国现行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目前来看,农村市场已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分为农资市场、农副产品市场和日用品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活跃着多个生产要素。近几年,国家对“三农”日益重视,但长期以来农村商贸流通与城市商贸流通没有统筹,双向流通不够,制约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笔者按运营主体的不同将我国农业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种。

(一)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显然,这种模式的主导者是当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它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户、农产品批发商、零售商。有的加工企业,自建商贸网点搞工贸一体化;还有的加工企业以加工外销为主,把网点拓展到了国外。

其特点有:这种模式涉及面较窄,主要是针对一些须深加工的农产品,如临安山核桃、金华火腿、食用油等,但对于一些无须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刘磊,2005)。加工企业须是当地龙头企业才能担当主导者。企业上规模,加工精度深,加工费用相对低廉,能吸引供应农产品的农民;吸引了供方,就会吸引销方,批发商和零售商就会找上门来。加工企业的服务能力往往有限。加工企业主业加工,往往在物流服务如运输、配送,特别是商品跨区域的流动上会显得乏力。加工企业的辐射能力较弱。很多加工企业都建立了企业网站,产品信息、加工常识、技术支持一览无余,但主要是朝“专而尖”方面发展,辐射面有限。

(二)以农产品流通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这里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偏“商”,包括农产品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等。由它们来连接农产品初级产品提供者农户、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城市终端的的消费者。

其特点有:农产品流通企业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它会选择大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进行合作,这样才能有比较稳定的货源。农户、加工企业或生产基地须“抱成团”,以迎合这种倾向。流通企业往往对农产品标准、农药残留量、产品包装甚至生产技术都有较严格的标准。而总体上,分散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这种标准的执行常常不到位。相对于加工企业为运营主体的运作模式来说,这种模式运作效率较高,并能降低一定的市场风险。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往往运营网点广泛,如上海联华、乐购等,它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直供合同,把城乡对接起来(焦必方,2002)。但总体上来说,在这种运作模式下流向还是单一的。只是“农村走向城市”,城乡没有互动,没有双向流通,而实际上农村市场巨大。

(三)以农产品批发中心为运营主体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农产品批发中心,与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有相同的地方,但又有所不同。它们功能相似,但在规模大小、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不同。农产品批发中心按其地理位置来分至少有两种类型:一是城市里的农产品批发中心,它主要连接的是批发商与零售商、公司用户、终端消费者;二是乡镇里的农产品批发中心,它主要连接的是作为农产品供应者的农户与批发商。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农产品批发中心在目前农业物流运作模式中占据了一个比较核心的地位。农产品批发中心往往又可以细分为副食品市场、水产品市场、蔬菜市场、水果市场、肉禽蛋市场和粮油市场(何秀容,2002)。它以批发为主,但往往批零兼营,同时具有市场管理、物流配载、工商税务、产品检测等功能。农产品批发中心能基本反映市场供、需的基本情况,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批发商对作为生产者的农户和广大消费者进行消息封锁,从中赚取巨额利润。一些批发中心信息平台是缺失的,有一些批发中心即使有信息平台,但透明度不高、信息更新不快、在线交易不畅。我国农产品批发中心从量上来说接近饱和,但从质上来说,相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批发市场还是存在较大距离。绝大多数批发中心还是处于粗犷性经营中,专业市场不够细分,精深度不够,功能不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

(四)以农产品物流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此种模式下,龙头农产品物流企业担当农业物流运营的大任,这也是商业繁荣下市场专业化分工的表现,它虽不是直接从事生产和销售,却能较有效地连接起分散的农户和城里人的餐桌。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龙头物流企业利用搭建的信息化平台,能帮助用户获取物流服务、流通速度、产品价格、在线交易等支持,特别受到广大农户和农业生产性企业的青睐(骆温平,2001)。此种模式下,组织结构清晰明了,有利于农户、加工企业、批发商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现阶段,跨区域的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尚在规划和完善中。只有当物流服务网络发达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和城市。绝大多数农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尚在起步阶段,管理水平、专业化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都还很不健全,亟须完善。

低碳经济视角下构建城乡双向流通的农业物流模式

(一)农业物流模式构建应坚持低碳经济原则

1.“低碳”原则。低碳,意味着农业物流发展应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来优化农产品的流动,从对物流源的控制上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车辆实载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实现经济转型。

从农业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

长期以来城乡割据,缺乏统筹规划,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缺乏公共的、统一的及公信力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导致物流节点间衔接度不够,货流不畅。而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满足农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农业物流从服务内容上看已经从单纯的运输、仓储等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从服务范围上看逐渐向全国性、国际性方向发展,这些都显示了农业物流需要一个网络化的综合服务体系。

2.“经济”原则。经济,意味着要在规划农业物流网络、控制物流源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现行的农业物流模式由于分段、分散,资源不够整合,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物流供应链整体性与农业物流主体的个体性对接度不高,无法匹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通过布局农业物流网络,可对农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便于城乡间商品和服务、资源与要素的顺畅流动,实现规模经营,可以使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并兼顾生态环境,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农业物流模式构建

坚持低碳经济,首先应从网络布局着手,网络是实体的“点”和虚拟的“连线”交织而成,故布“网”一定意义上重在布“点”,很显然政府层面规划就起到了主导性作用;除了组织的网络化,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是城乡能否双向互动的关键。其次,经营性企业从具体运营层面应发挥主体性作用,我国目前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主要停留在“农村走向城市”,城乡没有双向流通,这样一会使农村广大的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二也会致使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故若以核心企业充分发挥居间性作用,实现“城乡对接”,不仅有利于流通环节低碳化,降低运营成本,也会极大地促进城乡市场的开放与融合。

1.政府主导:以发展农业物流节点构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模式。这一模式是指通过发展农业物流节点,建立节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城乡双向的农业物流服务网络。其流通组织模式如图1所示。网络化是现代农业物流的基本特征,农产品流通效率直接依赖和受限于网络结构。鉴于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基于城乡统筹发展农业经济,构建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从布局、结构、区域上构建和优化农业物流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使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紧密。发展农业物流节点应符合低碳化,应优化布局,避免重复布局、重复建设,必须摆正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现代农业物流服务网络是由节点、联结、层次和活动有机结合而成的。由于节点功能和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物流网络布局和功能结构,因此,通常将发展物流节点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关键和重要切入点,发展物流节点应坚持低碳经济的原则。

第二,农业物流应纳入已有流通主道。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应和工业物流基地、小商品物流基地并存于政府统筹规划的分区域、多层次的物流园区。目前,我国农业物流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线路和节点配套不好、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够、区域布局不尽合理等,导致城乡资源和要素不能顺畅流动。如何按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构筑我国大物流网络,实现区域和区域之间、线路和节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是我国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三,在一个网络结构中,为了提供特定的商品和服务,必然需要网络的许多成分共同参与,因而网络成分之间是相互补充的(黄静兰,2003)。农产品批发商、加工企业、物流企业是农副产品物流基地的组成成分,也扮演着主角,它们又有各自的供应链网络,共同作用、相互协调,促进了节点的发展。

第四,以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实践证明,在坚持实行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借鉴日本农协的做法,由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合作购买和合作销售(赵慧峰,2002)。通过“合作购买”(主要针对化肥、配合饲料、农药、农业机械等农资品)和“合作销售”(主要针对农产品),实现城乡间商品和服务的顺畅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第五,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是农产品物流网络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城乡间商品的快速配载、农资供应、实时跟踪,进行信息采集与传输、业务管理、客户查询及业务跟踪、农业科技合作、农业咨询服务,有效地减少物流中间环节和费用,并且由合作社组织合作销售、合作购买,“统一计算,费用分担”,使农户能取得稳定的收入,调动了农户参与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积极性。其电子虚拟模式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使得传统的农业物流网逐渐转变为增值型的物流网络,一个物流资源共享、快速反应、成本最优的综合体系。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整合分散化的农业资源,将上海、武汉、广州、成都、沈阳、兰州等各个区域农业基地串联在一起,资源共享;通过信息技术,有利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有利于农业产业布局的合理化,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透明度,实现规模经济;通过信息技术,也有利于优化我国农业的组织架构,有利于合作社、农业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正是由于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才使“低碳”和“经济”得以兼顾。信息网络包括内部信息网络和外部信息网络。内部信息网能够在节点内部得到共享,外部信息网可以使节点加强与外界的连接,每个农业物流节点可以与其他任何节点发生联系,快速交换信息,协同处理业务。故每个农业物流节点既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又处于一个大的网络之中,因而信息网络使城乡市场成倍的放大,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模式势必快速发展。

2.企业主体: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推拉结合”双向驱动供应链促进城乡商贸流通。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来改造单纯的“农村走向城市”的农产品“推式”供应链,以市场为导向,构造“一个核心(核心企业),两个满意(农户满意和市民满意),四方(企业、农户、政府和市民)共赢”的新农业产业化“双向驱动”供应链(如图3所示)。这一“推拉结合”双向驱动供应链企业主体模式是对政府主导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流通环节低碳化,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市场的开放和融合。它是一个跨工、农、商三个产业,连接多元直接和间接利益主体,伴随多种要素(产品、信息、资金等)流动和竞合关系的复杂产业链系统。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中场组织者”。一方面核心企业和农户签订意向性协议书,将优质农产品、农副产品直供超市、便民店和菜市场;另一方面核心企业组织农业日用品、农资等下乡,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打造“农村沃尔玛”,实施惠民惠农工程。

第二,“两个满意”是“推拉结合”双向驱动供应链的原动力。“两个满意”意味着“两个市场”,两个“推拉结合”。一个市场在城市,是“菜篮子”工程,是如何从“田间到餐桌”的问题,这个市场以“市民满意”(CS)为拉手,以农户及其组织为农业产品的推手;另一个市场在农村,这个市场刚好相反,以“农户满意”(FS)为拉手,以市民及其企业为农业日用品、农资品的推手。核心企业所起的作用就是使“推拉手”手牵手,形成协同运作机制。

第三,“双向驱动”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企业、农户、政府和市民共赢。由于双向流通,最终会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低碳化农产品营销网络。

第6篇:农业供应链论文范文

[关键词] 农产品物流中心 质量安全追溯 农产品供应链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流通方式还处在较为传统的阶段,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损耗常达到30%左右,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体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可以整合农产品供应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也能推动我国农产品整体质量和国际形象的大幅度提升。

一、农副产品的自然特性

本文所述的农副产品主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禽蛋、调味品、水产品,还包括上述原料的初级加工产品。具有如下自然特性:

1.保质期短,易腐易损。农副产品多属于生鲜产品,在自然条件下保质期短,冷藏冷冻设施尚未大量应用于流通领域。在运输过程中,蔬菜水果几乎全部裸装,不可避免地出现压伤;禽畜类一般采用活体运输,难免造成死伤或疾病传染。

2.农业产出的不稳定性。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使农产品产量波动加剧,加上人为的操控,某些农产品价格波动异常,这些失真的信息会给农业生产企业造成误导,对后续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发挥批发市场作为流通主渠道的作用,指导农业生产,显得尤为紧迫。

二、物流中心的核心功能

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是南京市按照农产品物流的特点而建立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园区分设展示和交易、冷藏物流配送、综合商务配套三大功能区,功能涵盖了农产品物流的整个流程。对中心的核心功能分析如下:

1.食品质量溯源管理。该中心的质量溯源体系有两部分构成: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质量溯源中心。前者负责进入物流中心的所有产品的食品抽检工作,后者负责对市场内交易信息进行搜集和记录。依靠这一系统,可以查询到作为原材料的农副产品的流通节点和路径,为食品安全打造一条无缝的监控链。

2.电子结算。 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采用电子IC卡交易结算方式,批发商交纳数量不等的经营保证金,并开立专用账户和IC卡,采购方办理IC卡,开设账户并存入采购基金。每次交易时,由卖方开具销售发票,买方持该发票到交易结算中心刷卡交款,货款再转入卖方账户,结算中心根据交易额收取卖方一定比例的管理费。

3.交易数据分析与应用。南京农产品的信息中心采集的数据与农业部、商务部联通,该中心对搜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这些数据到各交易市场,买卖双方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指导经营行为。

三、物流配套服务

巨大的市场汇集了众多的供应商,货物的储存急需大量库房,其中很大比例的是低温库。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配备了8万平米的仓库,其中低温库的库容量可达10万吨。

在批发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端消费者,比如大型酒店、各类学校、超级市场,它们对农产品在卫生、外观、分级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为提升产品的品质,适应终端的需求,物流中心对产品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此项作业也是物流中心的利润点之一。通过对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核心功能的分析,按照该中心的发展定位,提出几点对策。

1.加速供应链构建。为整合产供销资源、提升农产品物流的品质,农产品物流中心应该加速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建议构建路径如下:(1)扩大供应商选择范围。走出南京,同各地的主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广泛联系,扩大产品采购的范围,从价格、品质、供货稳定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优选供应商。(2)建立信息平台。以信息中心和公司网站为载体,建立信息平台,供应商(农产品基地)、批发商、消费终端这三个环节可以共享某些数据。

2.加强服务水平提升。虽然农产品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是一个政府行为,大宗农副产品的交易必须在政府指定的市场中进行,这种方式保证了交易规模,也有利于国家对农产品交易的监管。但是,从长远看,要构建和谐市场,必须依靠市场管理方提供的优质服务。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1)市场推广服务。南京农产品物流中心是南京唯一的大宗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目前辐射范围以达江苏全省。但是,周边的中心城市如杭州、上海都有自己的大型批发市场,为提升竞争力,应该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做到“立足南京,辐射长三角”。同时多研究竞争对手,采用差别化经营策略,争取更多的终端客户。(2)农产品展销。组织产地货源,利用园区的展览中心,举办名特产品展销会。密切产销关系的同时,还可以提升物流中心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也可以为外地供应商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3)批发商培训。为加强批发商防范风险的能力,中心的管理方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对批发商进行培训。重点应涉及:交易新模式新趋势,网络平台使用,网络资源收集和应用,诚信经营等诸方面。

3.不断优化批发商结构。优秀的批发商队伍带给市场的是良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市场资源效益最大化。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经营户,以合同的形式设置差异化的入场和退出机制。一方面激励入场的经营户扩大销售,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地优胜劣汰,保持市场经营水平的逐步提高。

农产品物流中心这一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在我国已大量实施,但是,其深刻内涵和强大功能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

[1]蒋武 发展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基本思路[J].农村经济 2005,9.

第7篇:农业供应链论文范文

【关键词】 农产品供应链 蔬菜产业链 上游产业

国内学者对蔬菜产业链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于蔬菜产业链的优化(毛中明,2005;申风平,2008),现有一些具体蔬菜产业链的分析(魏剑,2008;方志权,2003;韩纪琴,王凯,2001)以及蔬菜产业链相关产业的发展(崔蜜蜜,2006;张霞,2008)。蔬菜产业链是在农产品供应链的研究中不断延伸出来的。蔬菜产业链主要是以蔬菜的流动为基础,蔬菜生长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市场条件、技术条件的不同导致蔬菜产业链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蔬菜产业链的目的就是把生产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将成本降到最小,实现利润最大化。

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作为寿光蔬菜产业链中显著的核心企业,在整个地区聚集着无数家庭企业,呈现明显的产业集群特征。本文所研究的产业链问题都是基于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带动的无数生产单位集合的生产、供应以及销售问题。

一、寿光蔬菜产业链的发展

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带动了蔬菜产业链的发展,寿光蔬菜主要是依托批发市场发展起来的,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成功来源于政府高度重视市场体系的培育和信息平台的建设,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完善,建成了江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先进的电子拍卖市场、全国首家网上蔬菜交易市场以及遍布城乡的蔬菜代购销售网络。目前,一年一度的博览会为寿光蔬菜打造了“全国蔬菜之乡”的品牌。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市场模式能充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寿光市贯彻实行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种植格局,出现了一大批如甜瓜之乡田马镇、胡萝卜之乡华龙镇、茄子之乡纪台镇等蔬菜专业种植村镇。蔬菜生产作为一条大产业链的核心,以蔬菜产业为主线,大力发展蔬菜相关产业,有效带动了种苗、农资、温室建造、建材生产、物流运输以及加工保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拉动县域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明显。

寿光蔬菜产业链是以农户种植为起点,然后将其中一部分运送到批发市场进行深加工或者运送到集市、小型零售商,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运输商进入超市,最后到消费者手中。这个过程是完整的,其中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产业链中对每个环节的管理都应该有规则、有秩序。寿光蔬菜产业链在各个环节都在完善,但也存在相应的缺点和弱势。

1、种子以及相关上游产业研究

寿光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集散地,对种子、化肥、竹竿、钢筋、农膜等生产资料的需求就促进了产业链相关上游产业的发展。寿光的良种企业和工厂化育苗直接制约着寿光蔬菜生产的数量、质量和品种。寿光市为推动蔬菜良种的科研创新,先后与国内高校和国外著名种子公司合作,加大蔬菜良种的科研创新力度,建立了一些种子种苗基地,培育了一些具有特色的蔬菜品种,吸引了众多世界著名的种子公司,引进了众多外国优良品种,促进蔬菜品种进一步优化升级。同时化肥、农药、竹竿、农膜等专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也为寿光蔬菜产业链提供了重要支持。尽管如此,寿光蔬菜的上游行业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一是蔬菜种子基本上来自国外,缺乏自主研发能力,且进口成本高;二是种子经营和开发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三是种子加工、储藏手段落后,造成资源浪费等等。

2、生产研究

寿光蔬菜产业链的发展得益于寿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历史资源条件,表现出巨大的竞争优势。寿光根据自然条件、人才优势等因素,进行了蔬菜农业区域调整,寿光蔬菜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北部乡镇主要是发展冬枣、海淡水养殖等各种高效农业。

寿光蔬菜的集聚生产产生的规模效应又促进了蔬菜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寿光市根据历史等各种因素的差异,建立了各类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基本上实现了“一乡一品”。随着客户对蔬菜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对农产品需求结构的变化,寿光蔬菜产业链也对农产品质量结构进行了优化升级和品种结构调整。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产品质量结构的优化,使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开发和生产实现了规模经济,提高了效益。

3、销售研究

寿光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集散地,目前主要有蔬菜(水果)批发市场5个,其中包括小型市场和全国综合批发市场,蔬菜交易量突破40亿吨,销售到全国多个省市。寿光蔬菜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农户种植的蔬菜直接在田间地头进行“摆摊”式销售,这种销售方式属于传统的销售渠道,销售量小,利润小;二是农户种植的蔬菜属于定向种植,蔬菜产品成熟后直接由批发市场进行加工、包装,通过物流公司运送到全国各地;三是由中间的运输商直接运往超市或者进行批量销售。

随着经营体制不断完善,蔬菜批发市场规模迅速膨胀,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寿光蔬菜物流中心立足于当地丰富的蔬菜资源,组织大量的蔬菜输出,吸引大批外省市的名、优、稀、特蔬菜进入寿光市场,整个市场出现淡季不淡、品种齐全、四季常鲜的景象。

二、寿光蔬菜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寿光蔬菜产业链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提高了寿光市农民的收入,也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对蔬菜的上下游产业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仍在很多方面存在一些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蔬菜产业链管理水平差

蔬菜产业链的发展不能只注重蔬菜的流动,应把蔬菜的生产、采购、销售、存储、运输、加工和信息、电子商务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从整体进行管理。产业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竞争程度较高、合作协调水平较低、利润分配欠合理,形成了过高的交易成本和违约风险;各企业间缺乏信息沟通,不能共享有关的信息和需求,仅从自己的需求预测制定生产或销售计划,响应市场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差。

蔬菜属于易腐易烂的生鲜食品,所以在存放时也需要低温库、冷藏库、立体仓库等。但是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冷藏措施和保鲜技术,多以简易仓库存放,以混藏、分散储藏为主,蔬菜的运输过程中很少用到冷藏车,使许多蔬菜产品在存放过程中由于腐烂变质而损耗,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也减少了菜农的经济收入。

蔬菜产业链要求专业人员对蔬菜流通过程中的合理规划、设计、管理、有效控制以及成本核算进行管理,降低各环节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有效增加蔬菜流通附加值。这就要求蔬菜产业链的管理人员应该是具有专业的具备现代产业链管理知识的人才,能够运用自身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但目前我国蔬菜产业链的发展较为落后,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严重阻碍了自身发展。

2、蔬菜产业链标准化体系不规范

随着寿光蔬菜经济的发展,南菜北运、西菜东调等举措日益频繁,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成为国内多个大城市蔬菜的主要供应者。蔬菜从栽培到市场的过程,是一个从产品到商品的连续转化过程。它包括采前优良品种选育、田间管理、采后预冷和贮藏、上市前的商品化处理以及运输和上市销售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蔬菜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有相应的标准,标准间彼此衔接,形成从采前到市场的完整的标准体系。但目前的蔬菜产业链缺乏有效的监督,不能保证蔬菜质量。蔬菜产业链的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部门间的标准不一致、不协调,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

3、蔬菜产业链信息不流畅,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蔬菜是时鲜产品,市场价格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对农民而言,由于缺少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信息,很难达到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加大了市场风险。菜农缺乏总体的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蔬菜的产销趋势,并且不注重市场调查预测,经常会因市场误导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蔬菜生产出现过剩。这不仅使菜农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生产资料尤其是劳动力资源的浪费。批发市场的现货交易方式使消费者缺乏对产品质量的足够信息,使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失去信任,出现“逆向选择”。

信息系统是蔬菜产业链的神经系统,对蔬菜的生产、储存、运输、加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物流信息进行及时处理,才能应对市场变化。寿光蔬菜批发市场虽然建立了相关网站,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查询蔬菜相关信息,可是电子标签、数字加密、虚拟仓储等技术还未得到发展,网站上的信息实用性、指导性信息比重小,也有一些虚假信息掺杂其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农业信息市场,缺少必要的信息管理传播平台和相关政策法规约束。

4、蔬菜产业链种子缺乏自主研发能力、蔬菜深加工程度低

目前,寿光基本上没有自主研发,主要还是进行国外种子的本地适应性研究。寿光蔬菜产业链中的蔬菜品种的70%~80%来自国外,由于专利保护形成的垄断,国外种子的进口成本很高。一般情况下,一粒种子卖到农民手中至少4角钱,贵的7、8角甚至1元,而且这些种子都是一次性的,下次栽种时需要重新购买,这样种子带来的经济效益大部分都被国外公司取得。

蔬菜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都是以蔬菜流通为主,蔬菜加工企业很少,规模都很小,蔬菜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也普遍较为落后,有些加工企业根本无生产技术可言,它们多是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分级、清洗、消毒、包装、配送,以生产冷冻蔬菜等中低档产品为主,几乎没有精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竞争力低。而且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较低、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不利于企业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长远发展。

三、寿光蔬菜产业链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产业链也应该朝着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向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新型产业链模式转变。针对蔬菜产业链的诸多问题,需要对蔬菜产业链进行改善和优化。

1、寿光蔬菜产业链管理标准化

我国已经建立了产业链物流标识标准体系,并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国家标准,但这些标准的应用推广仍存在着问题。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设备不标准、产业链的信息传达不畅,这都影响了信息共享与高效运作。在整个产业链过程中还有部分环节标准化,但整个产业链却没有将各环节的标准统一起来,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产业链的运作效率。许多部门和单位都在建立自己的蔬菜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不一致的数据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严重地影响了蔬菜产业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的运作。在蔬菜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产品标准化问题一直是干扰生产和流通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寿光蔬菜产品顺利地进入国内外消费市场有较大影响。

蔬菜产业链涉及蔬菜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由此牵扯到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诸多部门。一些不法行为和现象与地方有关部门职责不清、工作缺乏协调甚至相互推诿不无关系。所以,建议设立一个统一、具有明确职能和权威的蔬菜产业链管理标准,对蔬菜产业链体系进行统一协调、组织和管理,明确执法主体,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权益。

2、建立专业化的寿光蔬菜产业链物流配送功能

随着蔬菜产业链的发展,产业链上的农产品生产者、加工商以及零售商将库存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减少了企业自身成本,同时也获得更多的蔬菜市场信息和一流的物流咨询,可以集中全部的精力和资金提高自己的核心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物流企业可以掌握整个产业链的运营状况及信息,可以充分利用生产设备和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产业链中的农产品在未来激烈的市场中获得成本优势,提高了整条产业链的生产和流通效率。

随着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体系的逐步完善,应由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完成寿光蔬菜产业链物流的配送功能。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交流网络,使整个寿光蔬菜流动过程高效、协调、有序,从而减少损失,节省费用,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加强寿光蔬菜产业链体系中的纵向联合

建立寿光蔬菜产业链结构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注重产业链横向发展的同时,将寿光蔬菜产业链中的各个相关环节打破条块分割,进行纵向一体化的联合,目的是寻找确保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寿光蔬菜安全与优质生产、运输和销售之间的协同。建立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行业或企业间的诚信机制,确立合作伙伴关系,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促进寿光蔬菜产业链全过程的纵向合作,提高其运作效率。

4、增强蔬菜产业链自主研发能力和蔬菜深加工能力

加强对菜农的培训,着力提升菜农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鼓励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蔬菜生产大户参与农业科技研发。鼓励有条件的蔬菜加工企业建立科研开发中心,引进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支持菜农、基地、合作经济组织、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加强合作,通过成果转让、购买专利、委托开发等形式取得技术支持。

寿光市应重点扶持一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蔬菜加工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并鼓励城市中的大型工商企业进入蔬菜领域形成“重量级”的蔬菜龙头企业,发挥其资金雄厚、技术基础好、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势,带动一批蔬菜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蔬菜加工产品的结构,在确保规模效益的同时,快速抢占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制高点,在传统的保鲜、冷冻、加工、配送的基础上,增加生产脱水蔬菜食品、浓缩果菜汁、蔬菜泥、蔬菜卷等高科技含量的深加工产品,实现与国际市场的高点对接。

5、加快寿光蔬菜产业的品牌建设

寿光蔬菜产业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品牌竞争三个层次,未来的市场格局更多的属于品牌经营。而蔬菜产业链的发展离不开核心企业,寿光蔬菜企业要主动确立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品牌建设强化蔬菜品质建设,强化寿光蔬菜安全建设,强化寿光蔬菜产业链的管理。充分发挥现有的寿光蔬菜生产基地品牌的带动力,同时着力加快蔬菜产业的品牌建设,加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要加快探索蔬菜批发市场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途径,推广种苗统供、植保统配统防、产品订购包销的一体化服务方式。

四、小结

上文通过对寿光蔬菜产业链的分析,提出了对寿光蔬菜产业链发展和完善的基本对策,由此可以得到下列启示:第一,在寿光蔬菜产业链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相关特色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在促进基础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增强产业的竞争优势。第二,寿光蔬菜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又需要相关产业为其提供支持,所以二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第三,中国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为主的小规模家庭式经营,经常会遇到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对寿光蔬菜产业链的优化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于蔬菜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蔬菜产业链不仅仅要对链条本身进行完善,更要对每个环节尤其是农户种植的品种和质量进行预测和相关评价,不断地引进和开发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适应市场变化。

【参考文献】

[1] 刘洋、顾明:寿光:中国蔬菜集散地――来自货运强县的实地调查报告(之三)[R].2008(3).

[2] 杨为民:中国蔬菜供应链结构优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3] 周波:基于供应链的生鲜农产品产销模式探析[J].流通论坛,2008(9).

[4] 方志权、顾海英:大中城市蔬菜产业链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6).

[5] 申风平、刘玉莹、周燕:我国蔬菜供应链模式优化研究[J].江苏商论,2008(10).

第8篇:农业供应链论文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整合;内部整合;外部整合;嵌入关系;交流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供应链整合是对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核心所在,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刘瑞涵(2009)认为供应链整合是对供应链整个流程进行综合设计和改进,以从各个方面提升综合管理优势,他在此基础上将供应链整合内容分为三个构面:基于运作层面的流程整合(包括信息整合)、基于合作关系的节点整合及节点间的利益机制整合等。刘莉与罗定提(2009)将供应链整合分为内部供应链整合与外部供应链整合。倪文斌与张怀修(2010)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供应链整合的三个维度:范围、层次、强度,他们将供应链整合的范围分为供应商整合、内部整合、顾客整合,将层次分为信息整合、活动和程序整合、功能整合。姜大尉(2007)认为供应链整合具有三个维度:信息整合、协调与资源共享、战略联盟关系。潘文安(2006)用规划整合、控制整合和协调整合来衡量内部整合能力,并以客户导向整合、信息整合、供应与服务整合来衡量外部供应链整合。

从宏观角度来看,按照刘莉、罗定提和潘文安的研究,可以将供应链整合从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两个维度来划分。因为供应链可以分为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内部整合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外部整合可以保证企业之间的供需合作,因此将供应链整合从总体上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可以完整地囊括全局,实现整体优化。根据刘瑞涵、倪文斌和潘文安对供应链内外整合的具体研究,可以得出内部整合主要涉及生产流程整合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整合。内部流程整合可以重新设计、简化生产流程,统筹规划企业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而内部信息整合可以加大部门之间的信息、知识共享程度,提高生产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外部整合除了流程整合和信息整合两个维度之外还要考虑关系整合维度,因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除了利用协议、契约等有形纽带来连接之外,更需要情感关系的连接。关系整合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信任、沟通、协调水平,从而有利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稳固。

通过对以上研究的总结,本文将供应链整合的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内部供应链整合与外部供应链整合,第二层将内部供应链细分为信息整合与流程整合,将外部供应链整合细分为信息整合、流程整合以及关系整合。

二、内部供应链整合

内部供应链整合是对企业内部经营流程和经营信息的整合。经营流程是由订单、采购、库存、生产、运输、市场、销售、服务等业务单元组成的工作流,经营信息是指业务经营过程中获取的市场信息、企业内部产生的财务、生产、销售等信息流程。刘莉和罗定提指出内部供应链整合是指企业为实现顾客价值和需求,内部跨职能部门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内部供应链整合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模式由以物流、资源和产品为核心的“推式”供应链管理,转变为以客户需求和客户满意度为导向的“拉式”供应链管理。内部供应链整合将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单元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使企业连接成一个紧密合作的整体,创造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才可以为外部供应链的整合奠定基础。

(一)内部流程整合

供应链整合是供应链管理的一种全新模式,将“纵向一体化”的传统管理模式,向“横向一体化”转变。随之而来的是企业运作流程的优化整合,使企业流程更加有利于各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合作。内部流程整合具体指企业对各部门之间的职能、资源和业务进行协调整合,实现业务流程的不断优化,创造面向过程的跨职能的运作机制。在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为适应这种变化而进行流程整合,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柔性、适应性的能力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能力是具有差异性的,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流程整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核心优势。内部流程整合强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化,缩短生产提前期、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整体柔性和应变能力、减少库存等战略性目标。

(二)内部信息整合

内部流程整合为内部信息整合奠定了基础,企业内部运营流程的合理安排使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更加顺畅。内部信息整合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将企业的市场调查、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业务活动所产生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信息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使信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时、顺畅地流动,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保障供应链管理的顺利实施。企业内部流程整合是内部信息整合的基础,同时企业内部信息整合促进企业内部流程整合的深化,从而使内部运作流程加速运转和自动化,及时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而且能够及时获取客户的反馈信息,从而对产品和服务做出及时的改进。由此可以看出内部信息整合使企业的内部流程形成良性的回路系统,促进企业的循环向上发展。

三、外部供应链整合

内部供应链整合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绩效,然而在当今激烈竞争环境下,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仅仅依靠内部的资源来谋求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不仅要注重内部供应链的整合,还要将企业自身有效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加强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互相取长补短,在供应链的价值增值过程中谋求更广泛的创新。外部供应链整合主要包括企业与供应商的整合和企业与顾客整合,无论是上游整合还是下游整合都可以概括为流程整合、信息整合、利益分配机制整合。

(一)外部流程整合

外部供应链流程整合是指在供应链中跨越企业边界对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协调、优化,使企业之间的业务流程更加顺畅,消除一些冗余程序、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优化整合。企业之间的资源、能力必须分配在合理的业务流程上才能发挥竞争优势。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流程整合要从流程分析开始,确定每项流程的价值创造能力,然后对各项流程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建立一条顺畅的供应链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的整合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而且可以提高企业流程的效率性、柔性和组织的适应性,成为创造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二)外部信息整合

外部信息整合是指消除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充分共享企业之间信息和知识资源的过程,它能更好地促进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流程整合。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信息共享整合提供了便利,为公共信息平台的搭建提供了技术支持。供应链上企业之间信息整合,一是要为系统功能和结构建立统一的业务标准,便于信息存储的标准化;二是要对信息系统定义、设计和实施建立连续的实验、检测方法;三是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的高度信息集成。通过信息整合可以提高企业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加深企业之间的合作,有助于供应链整体竞争优势的提高。

(三)企业关系整合

在供应链整合过程中,合作伙伴之间既有合作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由于各个节点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供应链中总会存在利益冲突和机会主义,长期如此必然会影响相互之间的合作效果。因此,关系整合对于供应链整合而言必不可少。

关系整合分为两个方面:利益关系整合与情感关系整合。利益关系整合的价值主要表现为特殊待遇利益、信心利益。特殊待遇利益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收入,而且可以使企业得到额外的服务或优先的服务。信心利益可以消除对产品以及服务的不确定而产生的焦虑感。顾客对厂商或销售人员有信心可以使交易顺利进行,即使厂商的产品或服务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只要厂商主动做出改善,将改善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加深彼此之间的信任,提升交易效率。情感关系整合是建立在伙伴之间相互信任和承诺的基础上。情感关系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降低“牛鞭效应”带来的市场风险,还可以降低彼此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成功的可能性。

经济利益是利益最根本、最主要的形式。因此,基于利益激励基础上的关系整合是关系整合的重点。利益关系整合可以分为三步进行,首先要确定核心企业即激励主体,继而确定激励对象。其次要制定激励规则,一般通过供应链协议来实现。供应链协议使供应链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使供应链系统得到有效控制、良好运作、充分发挥功能。再次,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主要通过供应链契约来实现。供应链契约明确规定各成员企业所应履行的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为利益分配提供科学的依据。契约是虚拟企业联系各成员的纽带,自始至终维持和保证各方的权益。

四、内外供应链整合的交流机制

内部整合和外部整合的优势和机制已经分别给以描述,然而两者之间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的。

(一)内外整合的关系

1.内部整合是外部整合的基础。内部整合是外部整合的基础,内部整合的核心是内部资源及信息的集成,优化企业内部资源、能力配置,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内部整合可以使企业生产出更加令客户满意的产品,达到更高的内部满意,为供应链的外部整合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台湾学者尤克强(2004)通过对一些电子行业企业内部供应链研究,发现内部流程整合程度高的企业,所体现出来的客户导向的反应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也比较强。

内部整合的核心是内部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效率问题,在考虑优化资源、能力的基础上,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快速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以提高企业反应能力和效率;根据Prida和Seth的观点,客户满意包括“内部满意”和“外部满意”两个部分。“内部满意”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上,“外部满意”主要体现在产品的配送和售后服务两个方面,而供应链整合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内部满意”和“外部满意”的高度统一。由此可见“内部满意”是实现客户满意的基础和前提,而内部整合是实现“内部满意”的必由之路。

供应链内部整合对外部整合的“信息整合”、“流程整合”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关系整合”则未出现显著性差异。其中原因可能与关系整合是一个互动行为,它需要双方的目标一致有很大关系。关系整合所涉及的是一个目标性和情感性的问题,它更需要合作双方的互动和努力,内部整合很难改变相互间的利益机制和情感连接,从而使其影响削弱。

2.外部整合为内部整合提供支持。外部整合为内部整合提供必要支持,外部整合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库存、采购和销售等业务提供必要的信息,为企业快速响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供决策依据。方便快捷的上游供应与下游销售及售后服务为顾客满意达到更高水平,为核心企业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提供必要的支持。外部整合为内部整合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持,使企业在内部组织和业务流程、库存控制、采购与物流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等方面能与外部环境变化保持一致性。外部整合为内部整合提供了必要的客户导向支持,使企业内部生产计划和流程控制能及时满足市场的需要。

根据潘文安对供应链内外整合关系研究,可以得出外部整合对内部整合存在着显著性的正向影响,但外部整合对内部信息整合影响比较明显,而对流程整合影响微弱。这主要是因为内部信息整合与外部信息交流的关联性更大,供应商的供给信息和销售商的销售信息嵌入到企业内部,可以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生产决策,从而有利于内部信息的整合。流程整合在企业内部进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这就说明了外部整合对内部流程整合影响较小的原因。

(二)内外整合的嵌入机制

供应链整合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专业化运作,从而优化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运营程序,提高整体运营绩效。外部供应链整合是对内部供应链整合的延伸。内部整合将企业原有的“纵向一体化”转为“横向一体化”,方便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外部整合虽然使企业将供应链中某些节点“拱手”让于其他有优势的企业,但可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建立起共同利益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联合、规划和运作,优化企业内部资源和社会资源,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物流网络体系,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目前全世界年收入在5 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都普遍开展了业务外包。

1. 内外整合嵌入机制的构成因素。供应链内外整合交流机制的构成因素涉及三个方面: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经济性因素和非经济性因素。

第一,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全球化、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政策、法律、制度的放宽构成了外部环境因素,全球市场已经逐步形成,这意味着经济已经跨越国界,组建战略合作联盟的模式。因此,企业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必然显得势单力薄。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不断变化;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各国对国际合作交流的政策放宽及鼓励国际间合作交流的趋势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之下,各个企业都在努力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内部供应链整合向外部整合的延伸。

第二,经济性因素。经济性因素主要包括资产、资源和技术的专用性、交易的频率和相互依赖程度。由于各个企业之间资产、资源和技术的专用性和差异性,为企业的互补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础。交易频率是促使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高交易频率可以有效地使合作企业达成囚徒困境的最佳组合,从而保证长期合作有效性。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可以分为对称依赖和非对称依赖。对称依赖是指双方企业之间的实力相当,彼此之间的依赖程度不相上下。非对称依赖是指一方实力弱于另一方,一方对另一方具有更加强烈的依赖。相比之下,对称依赖比非对称依赖更有利于企业之间的整合。

第三,非经济性因素。非经济性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相互信任,声誉和企业间冲突。企业文化相似的企业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奋斗目标,为企业之间的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而且可以降低整合管理过程中的协调成本。相互信任是企业之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机制,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信任可以有效降低监督成本,保证信息交流通畅,有利于合作伙伴关系由战略层面转向战术层面。声誉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良好的声誉可以赢得企业的信任,有效地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帮助企业重复进行交易,从而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合作企业间的冲突是指其中任何一方的经营行为、经营目标阻碍另一方战略目标实现的程度,冲突严重阻碍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因此,要加强企业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将冲突的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2.内外整合嵌入机制探析。社会关系网络理论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社会关系及结构可以嵌入到经济结构当中,基于这种理论可以分析总结出供应链内外整合过程中的嵌入机制。格兰诺维特对嵌入性进行分类,将嵌入性分为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关系性嵌入(relational embeddedness)是指经济行动者嵌入于其所在的关系网络中并受其影响和决定。从关系性嵌入的角度分析,可以将供应链内外整合的嵌入机制分为沟通机制、互利机制、适应机制。

第一,沟通机制。企业之间信息沟通的程度受嵌入深度的影响,企业之间嵌入越深沟通越顺畅,所获得的信息质量越高。日本的丰田公司特别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本行业产品在市场上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变化趋势。丰田公司与其供应商保持强关系就能够对现有的技术和革新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获得更加专业性的信息和知识。戴尔等通过对丰田公司的供应商网络进行分析,发现戴尔公司通过沟通组建了一个由5-7家企业组成的企业集群。在这个集群中,各个企业从事同样的工艺流程,为的就是分享工作经验和传送默会性知识,以期对原有的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从而可以实现技术创新优化。

第二,互利机制。每个企业最终都在追求自身利益,当一个企业联盟在经营中遇到困难时,其合作者通常会利用机会,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当组织间存在嵌入关系的情况下,一个战略联盟就会在生产经营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通知交易伙伴,并放弃获得即时经济收益来帮助生意不好的交易伙伴渡过难关。对于这种不自利行为的一个解释是,当行动者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相混合时,关系在经济交易结束后仍然独立存在,共同的成功、共同的经历以及共享符号会生动地、持久地产生影响,使得行动者为没有可预期收益的对象提供资源。这些因果机制得到大量心理学家研究的支持,他们表明紧密的私人关系能增进感情,从而增加利他行为的发生。也就是说,组织之间关系性嵌入,可能产生简单追逐私利所无法出现的互利行为。

第三,适应机制。一般来说,当组织之间是简单的市场交换关系时,资源的分配主要依靠价格体系,这时市场情况的变化与生产者的调整之间是有时滞的。时滞越长,市场不均衡的时间就越长,导致资源次优分配的时间越长。尤其是当产品从设计到产出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时,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当组织之间存在嵌入关系时,由于信息交流更顺畅,使公司能够更好地将生产能力同消费者需求相匹配,这种匹配超出了市场交换关系中价格体系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嵌入对于紧密联结的网络中的企业成员更容易拥有共同的行为预期,因此有利于网络中行为规范的形成和实施。

3.结构性嵌入(Structural embeddedness)是指行为者们所构成的关系网络是嵌入于由其构成的社会结构中,并受到来自社会结构的文化、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从结构性嵌入的角度分析,可以将供应链内外整合的嵌入机制分为创新机制、多次博弈机制、重复嵌入机制。

第一,创新机制。早在马歇尔关于产业区的论述中就可以看到结构性嵌入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马歇尔他认为产业区内企业经济外部性的主要来源是产业“氛围”(air)。正是这种面对面交流、信任以及协同的氛围使得集群内部的新知识与思想不断被激发并得以迅速传播,使得集群内部企业获得外部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此类似,普特南对“第三意大利”传统产业集群的研究也表明,“第三意大利”的成功在于其高度信任的公民社会传统以及社区参与力,正是这种社会资本为该区域分工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外部文化支持。此外,萨克森宁在《地区优势》中对硅谷竞争优势的解释也为人们理解结构性嵌入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她认为与波士顿128公路地区相比,硅谷密集的社会网络和开放的劳工市场弘扬了不断试验探索以及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各公司之间在展开激烈竞争的同时,有保持着良好的信任、合作关系……正是这种独特的区域文化与思维方式,为硅谷集群的创新和良性演化提供了不断衍生的土壤和持续动力。

第二,多次博弈机制。交易费用是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概念,肯尼思·阿罗给它下的定义是“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这种、费用不同于生产成本,通常将其分为内生交易费用和外生交易费用,所谓内生交易费用,是指人们在交易中为争夺更多的好处而不惜牺牲别人的好处(损人利己)这种机会主义行为而引致的效率损失,而外生交易费用则指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的那些费用(如运输费用)。对于内生交易费用,杨小凯和黄有光认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人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就是说当企业之间基于“个人实施”的、“一次性”的信任博弈时,由于信息不对称是很难建立起高水平的信任关系的。但当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之中时,企业的行为就会受该区域特定的信任水平、习俗与价值观等结构性特征的影响。这时,企业间的关系就转变为“社会实施”的、“多次性”的信任博弈,从而可以降低内生交易费用的产生。

第三,重复嵌入机制。威廉姆森对治理结构的“过程特征”的分析提示人们注意合同缔结后出现的“根本性转变”,他所谓的“根本性转变”的涵义是指即使缔约前存在着为经济学家们所推崇的多人竞价局面,但在此后的合同执行阶段会因为专用性投资的产生而使多人竞价局面转化为少数人间的交易。在这种情况下,一方就可能利用对方的专用性投资而实行机会主义行为。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一种常用的措施就是利用组织之间关系的多元属性采取重复嵌入的治理机制。例如委托人为避免自己被某一个人套牢,可以实施同时委托多个人的组织安排。这种安排使人之间相互监督和竞争,其实质就是在众多人之间制造出一种重复嵌入的关系,从而减少某一个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由此可见供应链外部和内部整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供应链将成为一个动态的网链结构,成为一个能够灵活组建的动态组织结构。供应链上各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调整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使自己的竞争优势充分发挥,保证整个链条的专业化运作,从而可以稳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而加快市场反应能力、降低库存水平、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收益并和供应商、销售商实现“双赢”、知识与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

五、结论

供应链整合是一个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的过程,从层次上可以分为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内部整合主要从信息、流程两个方面进行,内部流程整合使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柔性、环境适应性;内部信息整合加强了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程度,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能力,使企业具有良性的闭合回路,保证企业循环向上发展。外部整合可以细分为流程、信息、关系三个维度。外部流程整合消除了各节点之间的贸易壁垒,使链上各企业连为一体,各自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实现资源与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整体绩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外部信息整合提供了基础条件,保证有效信息在各企业之间的顺畅流通。关系整合可以从利益关系和情感关系两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建立长期相互信任关系的重要前提。情感关系是在长期的交易合作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提供保证。

本文的重点在于阐述内外部供应链整合的交流机制,供应链内外部整合之间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内部整合为外部整合提供基础,内部整合消除企业内部的“纵向一体化”,将资源和能力集中于自身的核心优势上,为与其他各节点进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供基础条件。外部整合是内部整合的延伸,将企业上下游节点变成企业自身的供应商和销售商,从而使上下游企业建立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充分发挥各企业的核心优势,保证供应链整体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瑞涵.北京产鲜果供应链整合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29-34.

[2] 刘莉,罗定提.供应链协调契约设计及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6):233-254.

[3] 潘文安.基于伙伴关系的供应链整合与企业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105-184.

[4] 艾上钢.供应链嵌入性结构及合作关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 潘旭明.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基于嵌入关系的视角[J].经济学家,2008(2).

[6] 赵蓓,袁政慧.产业集群嵌入性与供应链协同—基于泉州鞋服产业的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

[7] 赖晓. 基于信任的供应链嵌入性整合模式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 王晓丽,赵希男,丁勇.供应链企业技术嵌入式协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9).

[9] 刘婧. 供应链整合成因文献综述[J].商业文化,2011,8

[10]李纲. 结构嵌入、关系依赖于合作风险间的关系模型[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

[11]谢洪明,蓝海林.战略网络中嵌入关系的决定因素及其特征和影响[J].管理科学,2003,16(2).

A Study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Embedded Structure

WANG Qun, LV Sheng-hui

(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1, China)

第9篇:农业供应链论文范文

1.以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为定位的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以美国iSchool联盟院校为样本的分析

2.公司的媒体信息管理行为与IPO定价效率

3.2001—2010年境外信息管理研究进展——基于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

4.信息管理“专业课程链”的建设与实践

5.信息管理人才专业特长初探

6.公共危机信息管理EPMFS分析框架

7.普适医疗信息管理与服务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8.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与策略

9.构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体系探讨

10.基于知识图谱的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1.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以湖北高校为例

12.能力结构模型驱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10余所高校的调研分析

13.大数据: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的一次变革

14.信息管理技术视角下微博研究综述与趋势分析

15.论涉税信息管理能力与税制结构优化

16.基于信息生态链理论的信息管理流程重组

17.教育大数据背景下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设计理念与技术架构研究 

18.中国大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现状评述

19.面向整体政府的政府信息管理研究——以澳大利亚为例 

20.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与构建

21.高通量下水稻育种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22.基于国营农场的作物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3.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24.智慧的交融 有益的启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十三五”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专题研讨

25.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

26.企业信息管理人员信息行为和信息素养研究

27.从国际个人信息管理专题研讨会(ISPIM)看当前个人信息管理研究的热点

28.面向公共危机决策的信息管理机制研究

29.基于RFID与ZigBee的羊场养殖信息管理系统

30.政府危机信息管理联动系统模型构建

31.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绩效考核分配中的应用研究

32.基于BIM的建设领域文本信息管理研究

33.移动智能设备个人信息管理——以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例

34.基于.NET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5.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36.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产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37.基于远程通讯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38.从边缘到中心:信息管理研究的学科范型嬗变

39.信息管理理论视角下差错信息资源的研究

4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卫生方向)专业学生择业预期与就业能力研究

41.信息管理学科整合的变革路径研究

42.混合架构智能温室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43.信息管理视域下的差错信息研究

44.iSchool运动背景下信息管理类专业的特色与分野探析

45.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中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

46.个人信息管理研究探析

47.再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

48.公安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49.整合视角下高校信息管理平台创新及其构建

50.国外个人信息管理现状及发展动态述评  

51.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进展

52.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发展

53.通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践

54.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55.一种面向个人信息管理的Post-WIMP用户界面模型

56.考虑信息泄露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策略

57.云计算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风险分析

58.基于元数据的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新方法探索——走向规划信息的全面管理

59.信息生态学——企业信息管理的新范式

60.基于WebGIS的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

61.世界典型城市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及其比较

62.基于“信息管税”战略的税收管理创新

63.对20年来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制度的考察

64.云计算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65.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实现协同创新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及路径

66.政府危机信息管理及决策机制研究述评

67.论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信息管理

68.基于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灌区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69.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70.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体系研究

71.国内外信息管理研究的流派与研究框架

72.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架构

73.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

74.智库建设背景下的美国中央情报局信息管理实践与启示

75.欧美的公共信息管理及对我们的启示

76.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77.以活动为中心的个人信息管理

78.基于RFID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模型研究

79.危机管理研究进程中信息管理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

80.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辨析

81.面向政府危机决策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82.基于Web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3.关于信息管理

84.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

85.信息管理一级学科的变革路径研究

86.基于BIM协作平台的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研究

87.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探讨

88.危机信息管理研究综述

89.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90.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91.基于云计算的知识产权信息管理的发展

92.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9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

94.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整合及管理基础平台建设研究

95.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比较研究——从企业管理的角度

96.试论国家综合性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97.基于多学科融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98.从信息管理优化角度探析税收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