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基工程范文

地基工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基工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基工程

第1篇:地基工程范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地基 工程检测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建筑工程的地基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建筑工程的地基不稳固,那么建筑工程的地基就无法承载整个建筑物的重力,在这种情况下,建筑物就容易发生坍塌,给建筑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严重的话还会造成社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目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进行地基基础检测的检测机构的管理需要进行完善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当中,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部门主要分为两种检测机构,通常情况下,国家会设立一个国家的检测机构,除了国家的检测机构外,在我国的检测市场中还会存在一些中介的检测机构[1]。由于存在两种检测机构,如果不能在检测标准以及检测流程等方面做到统一,就会使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对建筑施工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目前相关部门对一些地基基础检测机构管理不善,地基基础检测行业常常会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使建筑物的地基基础检测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2]。

(二)地基基础检测单位内部管理存在问题,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目前,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也存在着严重不足[3]。在一些地基基础检测单位,没有对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培训,为了节省开支,没有对招聘的检测人员进行严格的挑选,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较差,对这些人也很少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结果造成检测结果偏差和错误。除此之外,在进行工程质量检测的过程中,一些检测人员或业务人员,由于管理混乱,为了个人利益,缺乏职业道德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数据和检测报告,使建筑物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三)地基基础检测工作存在安全隐患

通常情况下,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进行检测的工作往往都是在建筑施工场地进行的,除此之外,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一般情况下也是和建筑物施工同时进行的,因此,由于施工环境常常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检测人员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往往会遇到各种危险,所以检测人员在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进行检测的时候,一定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4}。

(四)检测工作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

由于检测单位对检测过程不够重视,这样就会使检测人员在检测的时候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场地条件、检测对象是否满足检测要求没认真处理,随便应付致使检测数据的真实性达不到要求,最终影响检测结果。除此之外,一些检测单位在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由于没有对检测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划分,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互相推诿。作为检测企业,在进行工程质量检测的过程中,必须检测对检测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提高检测人员对检测过程的认识水平。

除了检测过程环节存在问题外,检测结果也存在一些不全面的现象。在检测工作完成后,检测人员就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在检测结果总结当中,由于检测人员缺乏对检测结果总结工作的重视,往往就会使检测报告的总结出现操作不规范,甚至还会导致报告不够严谨,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数据前后矛盾的现象。

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进行改进的一些方法

(一)对检测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单位的动态管理

建筑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了维护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与质量检测相关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首先,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各个行业的运行规范和质量要求,对检测行业的检测标准、检测流程、检测结果规范进行统一的制定,使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可以依据相关准则进行[5]。除此之外,还要相关部门对质量检测单位的检测工作进行相应的监督,使检测人员在检测的时候有所畏惧,从而端正工作态度,相关部门还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并把评估结果过进行公示,促进各个检测单位能够科学合理竞争。与此同时,检测单位还要对本单位的检测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保证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检测水平。

(二)对地基基础的检测活动进行相关的保护

在通常情况下,往往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的检测工作会在建筑工地进行,而建筑工地通常都是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证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就需要相关部门保障检测人员的安全问题。首先需要做的是相关部门要制定一些安全工作的工作规则,使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工作的时候能够严格遵守相关工作标准。其次,检测单位需要对每一个检测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监测工作教育,使检测人员能够具有安全检测工作的意识。

(三)及时更新地基基础检测的技术操作规范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新技术已经被利用到相关工作当中,为了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就需要检测单位及时把握技术的变化,并且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使检测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新技术,并且能够把新技术运用到检测工作当中,提高检测的效率和质量[6]。

(四)加强地基基础检测的实际操作

在样品的搜集环节中,检测人员首先要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且对样品进行合理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样品的质量问题,确保检测的参数具有科学性;其次,在对样品进行取样的时候,要根据相关标准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最后,还要对样品的适量问题进行一定的信息化的管理。

在样品的封存环节,检测人员一定要根据样品对环境的需要,对检测样品进行合理科学的储存。并将样品保存在容器里面并贴上相应的标签,避免将样品弄混。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的地基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就需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部门对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张油军.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若干问题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5):157-157.

[2]张海东.地基基础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8).

[3]战功武,周健.论如何做好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253-253.

[4]孙会春.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和关键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6).

第2篇:地基工程范文

【关键字】:岩土工程;地基施工;软土处理

中图分类号:C37 文章标识码:A

引言: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公路、铁路层出不穷,尤其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对地基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文章就桩基、地基的施工技术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做一下简单的阐述。

一、地基的施工技术

1.1基坑施工技术

对于基坑深度较深,周围地质较复杂,基坑外可以进行明显降水的基坑施工技术来说,可以采用混凝土灌注桩与锚杆支护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的施工技术如下:

首先,对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进行认真的检查;施工前,应进行“试成孔”,试桩的要求时每个场地不少于2个,此外,还要检查孔径、垂直度以及孔壁的等是否符合要求;对泥浆护壁成孔过程中要检查钻机就位的垂直度和平面位置,开孔前对钻头直径和钻具的长度进行测量,并要检查护壁泥浆电费相对密度以及成孔厚的沉渣厚度;人工成孔灌注桩挖孔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护壁的位置、垂直度,及时的纠偏。上下节护壁的搭接长度要大于50mm。

对于锚杆支护施工技术,在开挖的深基坑墙面或者尚未开挖的基坑立壁土层钻孔,在达到要求的深度后再次扩大孔的端部,一般形成柱状。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实施锚杆支护技术施工,主要将钢筋、钢索或者其它类型的抗拉材料放入孔内,然后灌注浆液材料,令其和土层结合成为抗拉力强的锚杆。这样的支护技术能够让支撑体系承受很大的拉力,有利于保护其结构稳定,防止出现变形,同时还具有节省材料、人力,加快施工进度。为了确保良好的支护效果,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监控,例如在四周设置沉降观测点,检查支护结构顶部是否发生水平位移;支护结构是否产生沉降和裂缝;对于临近的建筑物、道路的沉降、倾斜和裂缝是否产生了影响,必要时进行防范措施。

1.2地基施工技术

1.2.1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

对于素土以及灰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验槽后方可施工;施工前要检查基底是否有积水、淤泥,要将其进行清除干净后方可施工;对于灰土土料、石灰等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对于灰土,要搅拌均匀,至少搅拌3变;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分层铺设的厚度、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的搭接长度、夯实时 的加水量、夯实遍数、压实系数等;对于分段施工的灰土地基,留槎位置应该避开墙角、桩基以及承重的窗间墙位置。上下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槎时应该沿槎垂直切齐,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在灰土回填每层夯实后,应根据规范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摊铺。

1.2.2对于砂石地基

在施工进行前,首先要对砂、石等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等进行检查,砂、石的搅拌应均匀;铺设前应进行验槽,清除基底的表面浮土、淤泥等杂物;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检查分层的厚度,分层施工时搭接部分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压实遍数等;在对垫层铺设完毕后,应立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严禁人员以及车辆在砂石层面上行走,必要时应在垫层上铺板行走。

对于砂石地基的质量检查,其检查结果必须符合设计所要求的标准,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以上的工程,每100至少应有1点,对于3000以上的工程,每300至少有1点。

1.2.3对于水泥搅拌桩地基

对于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前应事先予以平整,必须对地上以及地下的一切障碍物进行清除;要复核测量放线的结果,作为承重水泥搅拌桩施工时,设计停灰面应高出基础设计地面标高300―500mm,在开挖基坑前,应将施工质量较差段手工进行挖除,以防止发生桩顶与挖土机碰撞导致断桩现象;施工过程中必须检查施工记录,并且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定,包括检查搅拌机的头转数和提升速度,搅拌的桩长度和标高,应随时检查搅拌刀头片是否磨损,当直径小于700mm时,应及时地进行加焊,以防止桩径偏小;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桩体的长度、桩体的直径以及地基的承载度,进行检查时,对承重水泥搅拌桩应取90d后的试件,对支护水泥土搅拌桩应取28d后的试件。

二、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2.1粉喷桩

如果遇到地基填筑难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淤泥较深时,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沉降量,确保建成工程的稳定性,可以采用粉喷桩法对周围的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这种方法首先应对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测,确定粉喷桩的位置,所用材料为水泥,一般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因为水泥有固化作用,施工技术就是利用深层的搅拌机与软土进行强烈的搅拌,目的是使水泥吸收软土中的大量水分,施工之前要将地表杂物清除干净,施工过程中不允许走动;一段时间之后生成一种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柱状体,同时这种生成物易变性、强度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基的沉降量,确保地基的稳定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粉喷桩法属于隐蔽工程,对其施工工艺的控制一定严格贯穿于全程;而且要随时检查施工过程中有无异常情况,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2.2滚填

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池塘等河流,粉喷桩法就不能适用,为了降低水位线,可以采用滚填法,首先利用排水设备把水排走,并对池底的淤泥进行清理,然后在底层填筑砂砾,大约80cm左右,然后再依次进行素土填筑,填筑的顺序是先中间后两段,使其残留的淤泥挤压出去,并且回填土的高度一定要高出路基1m以上,还要有一定程度的加宽,在素土回填过程中,施工机械可以在其上边来回行走,这样对土壤起到初步压实的作用;如果所需进行地基处理的池水不易排干,可以抛片石挤淤泥,但是采用此方法的造价比较高,一般情况下不采用抛片石挤淤的方法,可以直接采用素土直接对其填筑,以降低地下水位,然后再采用自然沉降,下挖路床,逐层铺生石灰进行填筑,因为生石灰可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土壤中水的含量下降,有利于地基的顺利进行。

2.3用石灰改善土的质量

如果施工地区容易造成积水,土壤含水率较大,碰上下雨天地表就会特别泥泞,但是晴天表面就会有浮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改善土壤的质量,进行掺石灰处理,大约在路槽以下60cm,自上而下分三层,每层20cm,底层5%石灰土,中层6%石灰土,上层6%石灰土,这样避免土壤的反复翻浆,减小施工的难度。此施工技术要求在路基表面清除杂物,然后进行素土稳压,并控制素土的厚度;其次利用实验工具测得素土稳压之后的含水率,如果含水率较大,可以进行素土的翻晒,达到最佳含水量时即可停止,与此同时消解生石灰,将素土进行整平之后就可以摊铺消石灰,注意生石灰的厚度要一致,然后用压路机静压;上述工序完成之后就可以以进行石灰土的拌合,与填筑池塘恰好相反,此拌合过程中一定要从两侧向中间进行,确保石灰土含水量均匀;最后还要进行稳压整形和碾压,确保石灰土的平整度。

【结语】:综上,以地基工程为例,介绍了地基、桩基与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和处理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给同行以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伟.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2]陈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

第3篇:地基工程范文

关键词: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

贵州以碳酸盐岩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岩溶的出现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地基基础处理不当会使建筑物失稳,给人们造成经济损失和危害。本文就岩溶地区工程勘察所遇到的各类地基问题以及实际处理措施作一些分析,为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及岩溶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1岩溶概况

岩溶是指可溶性岩石,如碳酸盐类岩层(石灰岩、白云岩)受水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产生沟槽、裂隙和空洞,以及由于空洞顶板坍落使地表产生陷穴溶解、洼地等现象和作用的总称。贵州是岩溶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在岩溶地区由于岩溶作用使地下形成了地下溶洞、暗河、溶穴等空洞,这些空洞破坏了岩土体的完整性,使岩土体的强度大大减弱,引起地面塌陷、地表不均匀沉降导致地面建筑物变形、破裂。空洞还破坏了地基的整体稳定性使建筑物发生连续性倒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对岩溶地区的地基勘察特别重要,在岩溶地区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掌握岩溶的发育程度、岩溶洞穴规模、洞穴延伸方向,通过物探、钻探等勘察手段对岩溶地区的地下水、岩溶洞穴进行勘察,对建筑场地的岩溶洞穴进行评估,掌握岩溶洞穴所处的发展阶段,更好地指导工程施工,避开岩溶发育地段,对不能避开的岩溶地段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对岩溶地基进行处理,从而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工程建设的预期目的。

2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在拟建工程场地或附近有建筑物地基有岩溶发育时,需要进行岩溶地基勘察。通过岩溶地基勘察查明岩溶发育的洞穴、溶洞、裂隙对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查明岩溶发育的特征、规模大小、岩溶展布情况;查明地下水对岩溶的影响范围;查明地下水的补径排情况;查明岩溶洞穴发育的规律,圈定岩溶对工程影响的范围;查明溶洞的埋深。场地岩溶勘察宜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物探、钻探等多种手段结合的方法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可行性研究勘察应查明岩溶洞隙、洞穴的发育条件,并对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做出初步评价。宜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和综合物探为主,初步勘察勘探点的间距对于一级、二级、三级地基分别不应大于30~50m、40~100m、75~200m,岩溶发育地段应予加密。测绘和物探发现的异常地段,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布置验证性钻孔。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表层岩溶发育带。(2)初步勘察应查明岩溶洞隙、溶洞、地表塌陷的分布范围、发育程度和发育规律,对引起溶洞隙、溶洞、地表塌陷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价,制定出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进行评价分析。(3)工作人员要详细勘察,将拟建工程范围具体化,标记各种岩溶洞隙位置、规模及其深埋位置等,且要对工程项目拟建设位置的地基稳定性进行调查,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具体要求如下:①勘探线应沿建筑物轴线布置,勘探线间距小于20m,勘探点间距小于10m,条件复杂时每个独立基础应布置勘探孔;②勘探孔深度除应符合现行勘察规范的一般要求外,当地基基础底面以下的土层厚度不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5倍时,钻孔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均不应小于5m;③当预定深度范围内有岩溶洞穴存在,且对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有影响时,对于多层建筑勘探孔的深度应在洞底基岩面下部8~9m;高层建筑勘探孔的深度应在洞底基岩面下部12~14m,并圈定洞穴的范围;④对一柱一桩的基础,宜逐柱布置勘探孔;⑤在物探异常部位应加密勘探孔。(4)施工勘察应针对某一地段或尚待查明的专门问题进行补充勘察。当采用大直径嵌岩桩时,应进行专门的桩基勘察。

3对岩溶地基处理分析

3.1岩溶地区主要地基处理措施

在地基以下发育有对地基稳定性有影响的溶洞、洞穴、裂隙时,需对地基进行处理方能满足建筑物稳定性及施工要求。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对洞口较小的洞隙而言,应采用挖除、回填与跨盖等方法进行处理;二对洞口较大的洞隙,应采用混凝土梁、板和拱等跨过岩溶洞穴。跨过岩溶洞穴的结构物应落在完整的基岩面上;三对于岩溶洞穴周围不稳定的岩土体进行混凝土喷浆加固岩土体和清除填堵等措施;四对规模较大的洞穴,可在岩溶洞穴下部修筑柱子,将柱子基础嵌入完整基岩面以下3m用来支撑上部结构的荷载,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对地表水作用导致地面塌陷、地基沉降问题,应修筑排水沟将地表水流进行改道。根据岩溶洞穴的发育规模、分布情况分别选用清除、混凝土砂浆加固等措施进行处理。由地下水形成的塌陷及岩溶洞穴,应清除塌陷坑、溶洞内的充填物,换成碎石层分层夯实,对地下水进行过滤;对埋藏较深的岩溶洞穴应采用混凝土砂浆、块石、碎石等对洞穴封堵回填并设置泄水孔;对直径特别大的溶洞采用混凝土回填无法处理且成本较大时,采用桩基础处理。

3.2常见的处理方法

处理岩溶地基的方法多种多样,要结合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以及岩面之上所覆盖的岩土体厚度、稳定性等各方面因素来确定。(1)钻孔灌浆法:将混凝土、水泥砂浆通过钻孔的方式灌注入基底洞隙中,使洞穴与混凝土砂浆形成整体支撑上部结构。(2)开挖换填法:在处理洞口较小、基底下浅部岩溶洞穴时,首先将洞穴内的软弱充填物清除,换填上素混凝土或碎石混凝土。(3)结构跨越法:在溶洞溶沟裂隙较小、基岩相对较完整的情况下,适当对其裂隙进行处理,使得建筑物能跨越在上面。(4)强化上部结构法:进行基础尺寸及柱距的调整。

3.3对岩溶地基处理的质量管理

岩溶地基处理属于隐蔽性工程,在处理过程中若不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则会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导致建筑物失稳造成重大工程事故,因此对岩溶地基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在进行岩溶地基处理前:一是需制定相应的岩溶地基基础处理措施,坚持“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对地基处理方案提出的方法、技术手段进行论证,通过相关专家论证合格后再进行地基处理施工,以确保地基处理的质量。二是建立质量监控管理责任负责制,由项目经理、监理、施工单位组成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监理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严把质量关,施工单位对所施工的工程自检,形成自检报告,自检合格后报验给监理方签字,监理签字认可后报项目经理签字认可。

4结语

岩溶地基勘察是岩溶地区建筑物施工最重要的勘察,通过勘察了解岩溶地区地下岩土体的特征,岩溶洞穴的发育特征、规模、发育程度,掌握岩土体的相关力学参数,更好地指导地基基础设计,保证地基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通过勘察—设计—地基处理等程序,切实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及建筑物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春庆,王伟.地质雷达在大面积复杂岩溶场地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勘察,2013(5):90-93.

[2]谢春庆,李天华,廖崇高.大型复杂岩溶场地施工勘察方法的研究[J].勘察科学技术,2013(3):25-28.

[3]谭远发.长大深埋隧道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技术应用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2(4):24-31.

[4]焦德全.岩溶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钻探的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11):245.

第4篇:地基工程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施工;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因此几条较大的河流大多都是由西向东流动,由于落差较大,因此蕴含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水利工程是利用水利资源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国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十分的重视。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地基是一切施工的基础,因此水利工程地基施工在整个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对我国水利工程地基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1 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建设起来。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往往面临十分复杂的地质环境,遇到不良地基,造成地基不能承载上部建筑物的重量,造成建筑物不稳定,最终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地基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说十分的重要,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一旦遇到不良地基,就会对水利工程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由于地质条件比较恶劣造成一些抗滑结构面的强度比较低,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相关的一些指标,如抗滑能力、地质稳定性等均低于水利工程设计中对地基的基本的要求,无法满足地基上部建筑物对于抗滑性以及稳定性的要求。

1.2 由于地基土层较软,强度不够,远远无法达到上部建筑物的承载要求,或者是地基土层的强度分布不均匀或者是地基土层中存在着相对比较薄弱的环节,在上部建筑物的压力之下产生比较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局部破坏甚至是整体受到破坏,最终使地基之上的建筑物受到极大的影响,发生破坏变形。

1.3 如果水利工程的地基位于结构比较松散的砾石层、构造碎带或者是其它的透水性比较好的地质构造环境,水利工程往往会发生比较严重的透水、渗透,最终导致基础的渗漏量或者是水力坡降远远的超出容许的范围之内。

2 水利工程地基基础的处理方法

2.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应用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水利工程地基改造中的使用比较广泛,其材料主要是水泥、粉煤灰和碎石,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利用水泥煤粉灰碎石桩、褥垫层以及桩间同组成水利工程的复合地基。在地基上部的建筑物产生的压力会造成褥垫层产生变形,同时将这些压力均匀的分散到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以及桩间土之上,使地基的受力比较的均匀,同时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承载能力随着挤密作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桩周围的土层产生的策应力又进一步的强化了其受力的能力。水泥煤粉灰碎石桩由于材料比较容易获得,成本比较低,因此在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的使用十分的广泛。下面对水泥煤粉灰碎石桩、桩周土以及褥垫层的作用机理进行详细的分析:

2.1.1 对地基土具有一定的挤密作用

对于散填土、松散粉细砂、粉土,由于振动沉管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桩的振动和侧向挤压作用使桩间土孔隙比减小,含水量降低,土的干密度和内摩擦角有所增加,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桩间土的承载力。

2.1.2 桩体的排水作用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在成桩初期,因桩孔内和周边充填过滤性较好的粗颗粒填料,在地基中就形成了渗透性能良好的人工竖向排水、减压的通道,使孔隙水沿桩体向上排出,可以有效地消散和防止振冲产生的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高,加速水利工程地基的排水,这种排水作用不但不会降低桩体强度,反而可以使土体强度恢复并超出原土体天然承载力。

2.1.3 桩的预震效应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成桩过程中,振冲器以一定的振动频率或冲击水平向加速激振土体,使填料和地基土在提高相对密实度的同时获得强烈的预震,提高了砂土抗液化能力。

2.1.4 桩的置换作用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中的水泥经水解和水化反应以及与粉煤灰的凝硬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结晶化合物,它能使桩体的抗剪强度和变形模量大大提高,所以在荷载作用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桩的压缩性明显比桩间土小。因此基础传给复合地基的附加应力,随地层的变形逐渐集中到桩体上,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大部分荷载将由桩周和桩端承受,桩间土应力相应减小,于是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比原有地基承载力有所提高。

2.2 预应力管桩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泥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管桩沉桩方法有多种,在我国国内施工过的方法有: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预钻孔法及中掘法等,而以静压法用得最多。由于躬由锤打桩时震动剧烈、噪音大,为适应市区施工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开发了大吨位的静力压桩机施压预应力管桩的工艺,静力压桩机又可分为顶压式和抱压式,抱压式是桩机的夹板夹紧桩身,依靠持板的摩擦力大于入土阻力的原理工作,静力压桩机最大压桩力可达5000千牛到6000千牛,可将直径50毫米、600毫米的预应力管桩压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从而大大推动了预应力管桩的应用和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法有锤击法和静压法两种。锤击法沉桩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较好等优点,静压管桩施工法主要是借助压桩机的自重和配重的重量,通过科学的压梁或压柱,向管桩顶部或通过侧面夹子夹住管桩本身,以便向管桩本身施加重压力,将管桩压入土(岩)层中。预应力管桩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管桩检测,普遍采用桩基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对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预应力管桩的单桩承载力由桩端极限阻力和极限侧摩擦力组成。预应力管桩在水利工程中作为一种基础处理方法,在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得到应用,键筑基桩检测规则保证了水利工程管桩基础处理的质量,为以后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建设安全提供保障。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不断的增多,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往往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地质环境,因此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水利工程的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能够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对于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的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这就要求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结合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灵活的采用适当的处理方式,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水利工程地基施工部分可以说,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其管理的效率,严格的对地基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监管和控制,地基基础建设,是整个水利工程质量的命脉,如果基础工程都得不到相应的保障,那么水利工程建筑物的质量可想而知,希望施工和管理人员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自身的职责,做好自身的本职公司,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基础建设把好关。

参考文献:

[1] 郭少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施工要点[J].科技信息,2009,(09).

[2] 陶忠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1,(12).

[3] 刘喜武,刘艳芳,孙素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新技术及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09).

[4] 水利水电工程中地基施工的新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

第5篇:地基工程范文

1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有效措施

在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当中,存在很多对其施工开展产生阻碍的因素,因此,本章节主要是针对地基基础中的重点工程部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阐述。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首先要做好地基基础施工的准确勘察,合理的选择地基基础类型,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地基基础施工。1.1准确勘察工程地基基础施工作为对施工技术要求较强的工程,房屋建筑应该先进行工程的勘察。为了将建筑施工选址的水文地质情况准确、全面的反应出来,就应该提供详细的工程勘察报告,另外,也需要有效地预防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基础质量缺陷,首先要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与现场地形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做好地质勘察。在施工期间,也需要结合建筑物结构特点,做好具体功能分析,科学地、合理地进行工程勘察。在整体建筑施工中,勘察工作时不可替代的,因为它是为施工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所以,一定要保持其准确性。此外,在开展任何一项具体的工程时,在地质勘察当中,首先需要做好钻孔深度的恰当选择,确保深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如果设计深度不足,压缩厚度无法达到桩基础施工的土层要求,就会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的沉降计算产生影响,一旦数据不准确,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地基基础的施工设计。所以,在地基勘察工作得以保证的同时,还需要保证钻孔的深度,才能够避免在施工期间遇到重大的质量事故,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2合理选择地基基础类型作为与地籍连接的结构,房屋工程施工的地基基础需要承载较大的压力,其中包含了上部建筑施工的压力与地基基础压力。并且,在建筑物的竖向体系想着地基进行传递中,一旦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无法达到标准,就必须采取独立性的地基基础,如果地基基础脚软,而上部建筑又较高,就可以选择筏形地基基础。如此,不仅可以将地基的接触面积扩大,并且这一种地基基础也比独立性地基基础更加稳定。另外,如果地基所在区域是粘土等较好的土质,就可以在地基连接时采取一些支撑用的钢筋混凝土人工灌注桩。但是如果地基属于松软型,在施工中就需要做好地基基础处理,做好承载能力的准确计算,再配合上沉井和桩基等方式开展地基基础施工。1.3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措施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时,遇到淤泥,并且上层的土层相对较薄,在施工中就应该避免对淤泥分布的影响。在地基处理方式选择上,应该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且增强建筑实体对于不均匀地基的适应能力,如果地基处理方式确定,还需要对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多次重复的检验。在处理完地基基础后,建筑地基的变形要严格遵守目前的建筑工程的各项数据,并且对于施工中的沉降量也要做到实时观测。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处理的施工方案应该根据工程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建筑物的功能要求、荷载分布与大小、相邻建筑物的基础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验证,以此来选择基础地形。比如:对于地基基础较差、荷载较大的情况,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将整体性增强,减少不均匀沉降,尽可能满足沉降与地基的实际要求,可以在施工中通过人工处理或者是桩基础的方式,而人工挖孔桩适合地下水位较深的地质,并且在持力层之上没有流动性的淤泥质土。所以,采取桩基础能够满足这一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基础施工。此外,在施工方案确定后,我们也要考虑到超长会给结构带来何种影响,一旦伸缩缝不设置或者是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增大,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错误,来避免结构出现开裂,在伸缩最大间隙适当增大等各项措施当中,在结构施工阶段使用防裂措施是最有效的减少混凝土收缩不利影响的一种哦哦那个方式,一般来说,施工中都会采取施工后浇带的设置。另外,如果建筑物本身的高差较大,那么在结构设计中就需要考虑到实际的情况,不进行永久变形缝的设置。如果地下室结构超长较多,仅仅依靠后浇带的设置还无法将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的收缩问题解决,这是,可以考虑到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方式,将膨胀加强带适当地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上,并且做好技术的保证,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满足要求,把握好微膨胀剂的配合比的准确性,结构设计应对地下室结构部位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采取措施。在施工期间,在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需要进行永久变形缝的设置,并且在施工阶段还需要沉降后浇带,根据地基持力层土质的实际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的布置等等条件来进行合理的确定。在天然基础利用时,埋深一般都应该比裙房基础深2m之上,如果没有满足要求,就需要做好高层建筑稳定性的计算,并且与高层建筑的架空层之间也要做贯通,在期间设置沉降缝,基础埋深基本相同,沉降缝可以选择硬质的材料进行填充,如果不发妥善处理,就可能出现高层建筑层与地下架空层互质的问题,等待建筑投入使用后,就会出现沉降缝两侧墙开裂的现象,造成渗漏现象。近年来,由于复合地基在提高地基持续承载力并控制建筑实体沉降上效果明显,被广泛的应用。不过,无论是在建筑施工当中使用哪一种技术,除了重视施工工序,材料和管理外,首先还要保证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这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

2结语

在建筑施工中有这样一句话: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的安全性,作为房屋建筑施工当中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不仅关系到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性,同时,也影响着整体化建筑工程施工。所以,加大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科技投入,才有利于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提高,这样不仅有利于推动建筑事业整体的发展,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达到和谐社会构建的主要手段之一。

作者:刘文立 单位:山东华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6篇:地基工程范文

【关键词】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工程特性;工程技术

一、斜坡软弱地基的分类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一)斜坡软弱地基的定义

斜坡软弱地基主要是相对于水平软弱地基而言的一种地基类型,其具有地基表层软弱和横向斜坡的特征。通常情况下,这种地基在填方荷载的作用下,土体会在产生压缩变形的同时形成横向变形,这样一来便很容易引起地基失稳的情况发生。

(二)斜坡软弱地基分类及其成因

通过对大量工程实践的研究分析表明,目前,较为常见的斜坡软弱地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下面分别对其成因进行介绍:

1.斜坡上松散堆积体。此类软弱地基主要是指岩堆,它是岩石在长期物理风化作用下形成的碎块,这些碎块在重力牵引的作用下以及受雨水搬运的作用会逐步被移至山坡坡脚的位置处,进而形成松散的堆积体。造成此类地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坡残积。即岩石被风化剥蚀后,由碎石块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堆积体;其二,崩坡积。岩石土体在受到重力作用以及其它外力的作用下导致与母体脱离,从而产生出崩塌、倾倒等现象,由此在斜坡坡脚位置处逐步形成的堆积体。

2.非沉积型软弱岩土。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斜坡软弱地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是内昆铁路段老郭厂至李子沟这一地段内的斜坡软土。该路段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境内,总长度约为13km。线路所经过的地段属于典型的中山溶丘洼地,而李子沟是这一区段内的侵蚀基准面。该区段的地形相对较为平缓、起伏较小、自然坡度为10-30度,其局部位置为陡崖和陡坡,高差约为100-200m左右,溶槽、溶沟以及冲沟较为发育,该区段内的植被情况比较良好,在部分斜坡上、凸起的山梁和台地上以及沟谷和洼地下,有不连续分布的软土,其成因与分布情况与湖相和海相沉积的软土不同,属于典型的非沉积型软弱岩土,常被称之为斜坡软土。它的成因主要与特殊的地层条件和富水条件有关。

3.丘间槽谷坡洪积软土。这是斜坡软弱地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多分布在西南山区一带,丘间槽谷本身都具有一定的坡度,其上覆盖的土层多为坡积或是洪积黏土。此类地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受洪水冲刷,若是在其上修建公路或是铁路,必须充分考虑填方工程的安全性。

二、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的具体特性

(一)斜坡软弱地基的工程及物理特性

1.工程特性。斜坡软弱土体的工程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其一,土体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均匀性,并且其平面分布范围及厚度也不连续,软土呈时断时续的分布状况,同时厚度变化相对较大,一般情况下约为1-7m左右,最厚的部位能够达到25m左右。由于构成斜坡软弱土的物质不同,从而使得其颜色及成分也不相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二,自有膨胀率这一指标的差异较大,部分土体大于40%,具备膨胀土干缩湿胀的特征,这一特性与一般的软土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其在雨水的作用下比较容易发生流动变形;其三,滑动性。斜坡软弱土在一定临空条件下,非常容易出现蠕动变形,而且还会随着外界荷载的增加引起地基基础浅层破坏,最终便会形成滑坡;其四,隐蔽性。因地表的硬壳层相对较厚,从而导致了地表特征并不明显,这样一来便很难发现斜坡中是否存在软弱土,想要进一步确定斜坡是否含有软弱土,必须通过勘探的手段来实现。

2.物理性质。①斜坡软弱土的物质组成。主要以坡残积和坡洪积为主,不仅含有大量经搬运而来的砂粘土和粘土,而且还夹杂着大量的碎石和块石,其成分相对比较复杂,且土质非常不纯。此外,大多数斜坡软弱土都含有以下矿物成分,如水云母、高岭石以及伊利石等等,这就使得软土具有较强的亲水性。②物理力学性质。斜坡软弱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或接近于液限,空隙率较大,快剪强度和压缩性较高。

(二)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的特性

1.经过大量的实践表明,采用数值分析法和离心模型试验法对水平和斜坡软弱地基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机理研究效果较好。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水平软弱地基在填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状主要表现为轴对称,而斜坡软弱地基则表现为以斜坡下方部位偏大的非对称。由此可知,斜坡软弱地基较之水平软弱地基在坡脚位置处的剪应变要大很多,这就使得该地基更容易发生变形和失稳。通过数值分析法和离心模型试验的结果显示,斜坡软弱地基的坡脚产生水平和竖向位移的几率都远远高于水平软弱地基。一般情况下,1:10的斜坡软弱地基其最大剪应变要比水平软弱地基高出2倍左右,而且前者的塑性区范围也比后者大很多,同时还呈现出逐步向下坡脚发展的态势。

2.通常情况下,斜坡软弱地基的变形性状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有关:斜坡坡度、填土高度以及软弱土层的弹性模量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斜坡软弱地基在斜坡坡度增大的影响下,坡脚位置处地层表面的水平和竖向位移都会明显增加。在地层坡度大于1:10的情况下,坡脚处的水平和竖向位移会陡然增大;当填土高度增大时,斜坡软弱地基的变形情况会显著增加,其程度要远远高于水平软弱地基;软土层本身厚度的增加,会导致斜坡坡脚地层表面的水平和竖向位移增大,当土层厚度超出4m时,增大的情况会更加明显,同时土层弹性模量减小,也会使坡脚地层表面的位移增加。

3.正常情况下,水平软弱地基在填土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其本身土体会随之被压密,此时只需要采取相应地措施将地基塑性变形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地基基础一般便不会发生失稳的现象,同时地基土体也会逐渐被固结,其自身强度也会慢慢增加达到适应填土荷载的程度;而斜坡软弱地基在填土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其本身的土体会产生出水平变形,这样便有可能引起竖向变形情况加剧,从而导致失稳。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水平软弱地基的工程特性是在填土荷载的作用下,会不断产生出较大的塑性变形,进而引起地基基础失稳;而斜坡软弱地基的工程特性是在填土荷载的作用下会产生出较大的竖向变形,进而引起失稳。

三、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技术

(一)加固技术措施

通常情况下,斜坡软弱地基会在路堤荷载的作用下,导致下部某一侧坡脚附近的地基水平变形及剪应变增大,这样一来便很容易引起地基失稳的情况发生。为此,在对斜坡软弱地基进行填方施工时,必须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地措施消除水平变形和剪应变,以此来确保填方工程的安全性。常用的措施有以下几种:其一,将软弱土层全部清除;其二,增强地基基础自身的抗变形能力;其三,对地基的侧向变形进行控制。下面对上述三种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1.软弱土层清除。在软弱土层较为薄弱且斜坡较陡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清除软弱土层的措施。当软弱土层厚度小于4m时,采用该方法效果最佳。若是在地面或是软弱土层地面横坡缓于1:10的前提下,可将该方案与增加反压护道的方案从经济和技术两大方面进行比较,择优选取。如果横坡陡于1:10,并且软弱土层厚度小于4m,那么便可以采取该方法对斜坡软弱土进行清除。

2.增强地基基础的抗变形能力。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通过强夯法来增强地基土体的密实程度,另一种是通过置换法使地基土体形成复合地基。在地基底面横坡较陡的情况下,若是采用强夯法进行施工,则有可能导致夯锤出现歪斜的现象,这样便会引起下坡方向的某一侧发生变形。为此,当斜坡软弱地基坡度较大时,不建议使用强夯法进行加固处理。

3.限制地基侧向变形。具体有主动限制和被动限制两种途径,前者主要是通过施工钢混桩基础,以此来承受来自于路堤及上部的荷载,达到限制斜坡地基水平变形的目的;而后者则主要是在路堤坡脚的位置处施工钢混侧向约束桩,借此来抵抗地基基础的侧向变形。①被动限制。在水平软弱地基上可以采用放缓填方坡或是增设反压护道的方式来限制地基基础的侧向变形;而在斜坡地基上,因地面本身具有一定的横坡,若是采用放缓填方坡或是增设反压护道的方法,效果相对较差,为此,应当采用钢混侧向约束桩来限制斜坡地基的水平变形。②钢混桩基础。该基础实质上是一种桩网结构,其主要是由钢混桩群和桩顶加筋垫层组成,在填土缓慢增加的荷载作用下,因网兜效应的存在,钢混桩群会受到互相牵制,进而形成复合桩群,这样便可使桩体仅仅承受竖向力的作用,可以进一步限制地基基础侧向变形的发生。经过实践证明,钢混桩基础在控制斜坡地基沉降方面的效果要远远高于钢混侧向约束桩。故此,在沉降变形要求较为严格工程中,建议采用钢混基础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综上,在实际填方工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进行加固设计:在斜坡地基土层较为薄弱且坡度较陡时,应优先考虑采用清除软弱土层的措施;当斜坡地基的坡度相对较缓且土层较厚时,可采用强夯法来提高土体的密实程度,同时,在该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反压护道的措施进行加固,具体选择时可根据实际工程来进行确定;当地基坡度较陡且土层较厚时,应当优先考虑采用限制地基侧向变形的措施。

(二)工程实例

实例1:工程概况。在对某变电站主控楼进行触探时发现该基坑西面的位置处非常软,经检测该位置的极限承载力低于40KPa,属于典型的软弱土地基。同时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该区域是经过回填处理的污水排放坑。在处理的过程中发现该区域的淤泥主要分布在地下1.5-4.0m这一范围内。然而,由于受到场地狭小的限制,无法进行大面积开挖,故此经多方面综合研究后,决定采用换填法对该区域的软弱土地基进行处理。换填法又被称为垫层法,具体是指将地基基础上部位置处不符合设计和规定要求的软弱土层挖除,并以强度较大、压缩性较小的材料对其进行置换处理。常用的置换材料有碎石、矿渣和砂等等,材料换填完成后,再对其进行相应的夯实处理,使之成为新的垫层。在本工程中,经相应的计算后,决定挖深至地下3.0m左右的位置,然后以砂为材料进行垫层直至2.0m的位置,再采用素土垫层直至基底。经本次处理后,该变电站至今为止仍然完好,未出现沉陷和位移。

实例2:某110Kv变电站地处于市政公路交叉道口的东南角,在其南面有一水库,变电站距离水库1.5公里,位于该水库下游的河谷当中。在该变电站建设前,经物探发现场地耕土下存在6-12m左右的有机质粘土和淤泥土,经检测发现,土质的孔隙率较大、压缩性较高,是非常典型的软弱土体,这为变电站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以下方案对该软弱地基进行处理:首先,利用地基上部较厚的填土作为加压荷载,并在软弱土中及其顶部设置排水系统,以此来达到排水固结的目的。当袋装砂井施工完毕后,利用振动沉管灌注桩对深层的软弱土层进行密实,这样能够使场地填土后的沉降量以及软弱土层位移得到有效控制。经本次处理后,使该变电站厚填土产生的不利影响转变为软弱土压缩的外界荷载,进而获得了充分利用,这样一来大幅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该变电站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并未出现严重的沉降和位移,整体结构非常稳定。

四、结论:

综上所述,斜坡软弱地基在西南山区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地基基础,从而使得该地区的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过程中,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斜坡软弱地基自身的工程性质,使其较之水平软弱地基填方工程更容易发生地基失稳的现象,为此,在实际工程中应对其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黄明星.基于剪切强度折减法的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0(10)

[2]张良.魏永幸.罗强.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斜坡软弱土地基路堤加固方案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8(01).

[3]胡勇刚.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水泥土搅拌法加固斜坡软弱土地基变形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0(07).

[4]刘金龙.陈陆望.汪东林.基于倾斜软弱地基的填方工程特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0(6).

[5]蒋鑫.邱延峻.软弱夹层性状对斜坡软弱地基填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分析[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选编[C].2010(4).

[6]刘明维.黄世武.尹健.膨胀土斜坡地基路堤失稳破坏有限元极限分析[A].第二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8(11).

[7]柴志阳.翟利军.吉晓红.强度折减法在蠕滑体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4).

第7篇:地基工程范文

【关键词】地基工程,地基基础,岩石地基,灌浆

中图分类号: U445.5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我国地基基础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已经在八十年代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不仅是促进了地基与基础工程的发展,同时也是对地基基础工程技术的考验。面对近几年发生的事故来看,要求对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技术更加的严格。近些年来,我国水利水电的相关建设项目规模逐渐扩大,那么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也应该相应提高。

二、岩石地基处理

1、灌浆强度值灌浆法

灌浆强度值灌浆技术指的是:在任何一个孔段进行灌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耗费热量,耗费的这些热量值接近于这个孔段的灌浆压力与灌浆体积的相乘结果。这个热量值就被定义为灌浆强度值。

灌浆强度值灌浆法的几个重点:

在灌注的时候只能使用固定比例的浆体;

灌浆压力通过灌浆强度值曲线来操控,在不利的地段尽量不用高压,在适当的地段使用高压。

与现代高科技适当配合,实时监控灌注压力和注入率,画出压力-体积曲线,再对灌注结束的时间进行判定。

2、无盖重固结灌浆

堤坝灌注混凝土和堤坝地基固定灌浆之间在工程所用时间上存在矛盾。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结果可以看出,无盖重固结灌浆在理论与实际中是合理的,无盖重固结灌浆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节省能源,而且灌浆效果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可是无盖重固结灌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在孔段两端的灌浆效果不尽如人意,需要后期补充灌注。还需要注意在缓倾角裂隙发育的孔段尽量不使用。

3、岩溶灌浆

最近几年,岩溶灌浆技术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技术水平扔在不断发展中。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复杂多样,在岩溶地区建造水利水电项目就需要岩溶灌浆技术。岩溶灌浆技术实际上是在已经对溶洞的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在钻孔中安装特殊的一种模袋,并且把速凝浆液往其中灌注,以达到堵塞岩溶流通的效果。岩溶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广泛,效果非常显著。

4、隧洞灌浆

因为在实际工程中会有一些承受较大压力的人工隧洞,隧洞灌浆技术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山西万家寨引黄河水工程为例,这项工程中普遍使用TBM掘进隧洞,在洞中使用特制混凝土管片,在向其余隧洞壁面的空隙填充砾石等材料,再执行灌浆操作。

5、灌浆原料

(一)稳定灌浆。稳定灌浆指的是在水泥浆体中加入稳定剂,使其两小时折水率小于等于5%的水泥浆体。稳定灌浆在我国的施工工程中实际应用范围较小。

(二)改性细水泥。在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入灌浆机,再对其进行干磨,使其比表面积5000~6000cm2/g,细度小于30μm颗粒≥95%,小于6μm颗粒≥40%。

6、化学灌浆

化学灌浆技术可以起到补充的作用,更加重要的是在地基处理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应用的技术。在我国的施工建筑中,水泥灌浆与化学灌浆综合使用效果非常好。综合使用灌浆技术能够改善岩石的力学与抗渗性能,可以对水泥灌浆的缺点进行补充。以三峡工程为例,其中一部分岩体因为有轻微裂缝,如果仅使用水泥灌浆是不能满足施工需求的,设计人员对这一部分进行了化学灌浆补充作业,得到了非常好的结果。

7、岩体预应力锚固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岩体预应力锚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岩体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实践中也得到了更加显著的进步,设计出更加多样更加具有优势的锚固形式,例如拉压复合型、压力分散型、拉力分散型、环形预应力锚索等各种新形式。

三、覆盖层处理

1、混凝土防渗墙

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在近几年里有了新的进展,成为了覆盖层地基防渗的主要方式。其中的塑性混凝土技术、地下连续墙技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墙断接头技术在不断探索中也有了新的进展,在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中,率先应用了自凝灰浆防渗墙技术,这是混凝土防渗墙的一个新突破。

2、覆盖层灌浆

从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循环钻灌法,而预埋花管法在国外应用较普遍。随着与国际交流加深,循环钻灌法和预埋花管法在近几年来得到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循环钻灌法与预埋花管法各有其优势,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灌浆方法更加符合科学的态度。

3、高喷灌浆

高喷灌浆技术自1970年引进国内之后,此项技术在我国得到了普遍应用开发,黄河小浪底工程中就大量使用了高喷灌浆技术,并且修建出了防渗效果非常好的高喷防渗墙。最近几年,以大量工程实践为基础,高喷灌浆技术得到了进步不的优化,对以后的施工工程非常有利。

4、振冲加固技术

振冲加固技术适用于软土地基加固。随着高科技技术高速前进,振冲器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在软土地基加固中振冲加固技术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振冲工艺的改进也在进行中,填料方式更加多样化,从原来的间断填料法和连续填料法发展到今天的强迫填料法。强迫填料法解决了软粘土缩孔、填料困难、砂土塌陷等一系列问题,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强迫填料法的成桩效果非常好。质量控制标准由原来的单一控制加密电流,发展为同时控制加密电流、留振时间、加密段长三个指标。

四、堤防工程

1、垂直防渗技术

出现提防事故大多数是因为渗透损坏,所以对堤身和地基进行防渗可以显著减少堤防事故。

(一)深层搅拌混凝土防渗墙。因为深层搅拌混凝土防渗墙具有高效、投入少的优点,所以在实际施工中应用非常普遍。在遇到透水层深度较大、并且伴有紧密排列的砂层和卵石层的时候,采用置换式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效果显著。挤压注浆、震动沉桩防渗墙则适用于砂性土及颗粒直径比较小的砂砾石层。

2、土工合成材料应用

土工合成材料可以分为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及-k32特种材料个品种。我国早期的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在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以一些实践工程为基础,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逐渐快速发展起来。逐渐在堤防、闸坝、渠道、险库加固等多领域中广泛应用。

3、堤防质量检测技术

(一)探测堤防隐患

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探测新方式也渐渐进入了工程施工中,现在堤防探测中主要应用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地震波法等技术。每一种办法都具有其优势,结合实际综合使用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二)填筑质量控制

填筑质量控制中也应用到了高科技技术,从前的环刀取样测试密度控制操作繁琐,周期长,现在采用YS-1型压实计、BZJ-3B表面波压实密度仪、核子密度仪、普式贯人仪等先进仪器。

(三)防渗墙质量控制

现在在建筑工程中普遍用到的防渗墙质量控制方法是钻孔取芯检测、开挖检测、围井检测和物探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防渗墙质量检测中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其中比较好的方法是在墙体上打孔CT成像检测,但是只能在小范围内探测。所以基础工程技术需要人们投入更多的关注,来实现缩短工期、保证安全、降低成本的目的。

五、结束语

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的根本,其质量如何能够最直接地反应出建筑的安全性能,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地基基础工程有密切的关联。因此,在确保地基质量的同时,不断对地基基础工程新技术进行探索,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武中文 地基处理预应力法研究情况综述 [期刊论文] 《土工基础》-1981年01期

第8篇:地基工程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基础;基础选型;研究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foundation selec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needs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some important foundation selection proces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 the difficulties. It also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so a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peration a make positive contribution for this technique.

Keywords: 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 foundation; found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在岩土工程的相关勘察工作当中,为了更好的保证设计的部门建议的合理性,需要全面的针对地基基础的选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同时,选型的合适与否、质量的好坏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施工的质量以及使用的安全性,同时,还会对工程的造价和成本等方面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需要在实践的操作过程当中详细的针对施工工程的地质状况、岩土层的实际参数、岩土层的向特性以及当地的水文条件、场地的稳定性安全性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很好的结合工程建设以及施工的特点、相关的数据参数指标等等,进行选择,并且以此为基础,选择出最为适宜的基础类型,进而全方位的保证施工建设的质量和实际的效果。

地基基础类型以及选型方式研究

很好的掌握地基基础的主要类型,对于后期的操作以及施工建设来讲,尤为重要,下文将针对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主要的地基基础的类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究。

(1)天然类型的地基基础。在建筑工程当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天然类型的地基基础,此种类型比较适用在多层的建筑当中,尤其是一些层的性质比较好之时,也可以使用在比较小型的高层建筑施工当中。针对天然类型的地基基础施工工艺而言,其具体的操作比较简答,同时技术的手段容易掌握,工程的造价较低、实际的管理等方面也容易进行控制和协调,所以,在实践的操作当中,被广泛的使用,成为了现今在岩土工程建设和施工当中所主要应用的地基基础的类型。而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进行场区等的拟建过程之中,需要很好的保证建筑的实际的荷载以及相关岩土层的稳定性等,还需要针对其中的安全性进行详细的考虑和分析,力求将所有的影响因素都分析到位并且解决完善,而这一点内容,也是很好的应用天然类型的地基基础的一大前提条件;第二,需要保证基础的持力层均匀性比较好,这一点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也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针对高压性的缩土、湿陷性的黄土以及膨胀的土质等,引起足够程度的重视和注意,因为在地基的实际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土质的不均匀而导致的地基的沉降,将直接的造成其中的建筑被损坏,进而影响了实际的建设以及施工,所以,针对基础的持力层的均匀性、是否存在软弱层、土质的具体状况等方面,需要进行详细的考虑和分析;第三,针对场地环境当中岩土层的稳定性,也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建筑的基础,需要建立在一个稳定的地基之上,而对于岩土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而言,需要很好的针对岩土层的稳定性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评估,并且根据公式以及数据结果等,对具体的情况进行研究,考虑到对于周围的建筑荷载是否会对稳定性造成影响等,进行探析。

(2)筏形的地基基础。筏形的地基基础,是相关的岩土工程当中的常用建筑地基基础的类型,同时,在一些超高层的施工建筑当中,也是比较经常的使用到此种类型的地基基础。其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特征,一方面来讲,筏形的地基基础,埋深比较的深,同时,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开挖的难度比较的大、风险较大、造价极高,施工起来也是比较的困难,所以,针对筏形的地基基础,在实践的操作当中,还需要全面的注重其安全性以及经济方面的合理性,针对具体的施工工艺以及技术等,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并且正确的论述和评价。而在采用此种类型的地基基础之时,还需要全面的针对工程的实际施工造价以及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析,结合现在的主要技术手段以及工艺技术水平等,进行客观性的评估,以免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相应的问题导致施工无法很好的进行。此外,在此种技术的采用过程之中,需要针对施工场地的岩土的施工状况、土质的特征、地质情况、水文情况以及特点等,进行分析和了解,在全面的掌握到了具体的岩土层的特征以及稳定性等方面之时,才能够进行施工操作。同时,还需要针对静载的实验进行规范性的测试、针对沉降量的具体条件以及场地范围之内的富水层等,进行研究,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水文地质的条件以及具体的状况,针对地基的开挖的深度进行预测,同时,为地基的基坑设计以及提供的数据参数等,进行评价和分析,进而保证了施工建设的质量。

(3)预制类型的地基基础。现今,随着混凝土技术工艺的不断提升和进步,相关的预制管桩的生产技术工艺等,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当中,荷载系数、技术的工艺、参数指标等方面也在不断的改进过程当中,所以,相关的预制管桩的地基基础,也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中,并且也在实践的操作之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按照打入方式的不相同,可以将此种地基的基础类型分成为锤击的管桩、静压式的管桩等。而在岩土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过程当中,此项技术的使用,有着适用性较强、施工建设的工期较短以及施工技术较为简单容易操作等特点和优势,所以,比较容易被工程建设的业主所接受,是一种可以被广泛的运用的工艺技术。而在岩土层的建筑物荷载的状况一定之时,则需要针对具体的预制管桩基础进行细致的分析,同时还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针对预制的管桩,需要保证其能够很好的穿过上部的岩层之中,并且深入至下层的、较为稳定的基础性的持力层,在地层当中,不能够有相关的障碍物等的存在,诸如大块的岩石以及石块等,需要引起足够程度的重视;其次,还需要针对场地之内的水文地质的条件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不应该过于的复杂,也不能够在没有较强的透水性以及富水层的地质和土质当中存在,这一点对于建设施工的实际质量来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人工挖孔灌注式的地基基础,此种类型的地基基础也是相关的岩土工程建设和施工当中较常使用的,在实践的操作当中,需要保证现阶段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设备装置的技术条件等,满足实际的需求,并且需要很好的保证在基础的持力层的下部部分,不存在软弱层等的存在,这一点对于实际的建设来讲尤其重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岩土工程建设和施工过程当中的地基基础选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究,针对主要的地基基础进行概述并且针对施工当中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探析,力求更进一步的加强实践当中的操作,为技术的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王长华.浅议地基基础的选型基本条件以及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的问题【J】.现代化施工建设,2009.10

第9篇:地基工程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往往会出现土体沉降问题,相比较于正常地基,水利工程周边的地基环境达到沉降稳定的时间也相对较长。随着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设施逐渐的出现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这些水利工程设施由于自身规模大,相应的质量也大,给水利工程周边的地基整体环境带来的压力也就比传统的工程设施更大,这就对水利工程的地基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水利工程周边的地基环境上土体沉降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手段加以处理,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实施。

一、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周边的地基土体的环境接近于河流湖泊,这就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的周边的地基土体的环境比普通地基可压缩性能高、土体承载能力低、土壤环境含水量大。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周边的地基环境是呈现出软塑到流塑状态之间的土体环境特点,地基主要构成是饱和粘土,其一般分布在湖泊河流的周围地区,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水利工程周边的地基环境在承受巨大的压力之后,容易破坏地基环境的基本组成结构,从原先的固体土体状态转变成为稀释流动状态,相应的土体承载能力也大大降低;

2、水利工程周边的地基环境的水渗透性能很差,甚至可以认为软土地基并不能够渗水,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导致在水利工程设施周边的土体环境的排水过程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这一过程之中,水利工程设施会有很大的沉降距离;

3、水利工程周边的地基环境具有很强的压缩性能,这就导致水利工程周边的地基环境在承受较大压力的时候(一般是在指的垂直压力0.1兆帕以上时),会发生形变,导致水利工程设施产生沉降问题。

二、水利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前,必须对各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其次,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清理工作,清除杂质和不相关材料,给施工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施工前还要进行最后的材料检查,以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进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2、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要点和要求

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土地基施工一定要注意相关事项,严格的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操作,同时做好相关安全防护,不断加强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以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另外,还应根据水利工程的相关级别,针对其用途和规划,优先选取性价比最高的方案进行施工。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一般是按照用途的不同来区分等级,所以对其施工标准进行了定制。比较小型的水利工程中,因起对质量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还是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造价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选择性价比高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

3、施工工期与施工环境

施工时间限制和施工环境也是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需要注意的因素。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必须注重整个工程的工期,最好根据工期来制定合理的处理方式。处理地基的实践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建造时间、软土地基加固的时间,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确保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地基处理作业。地基处理对于施工环境的要求上,必须全面考虑到不同的施工环境和施工标准,保证因地制宜来选择处理地基的方式、恰当选择施工方案,进一步确保处理质量。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

1、置换填土法

置换填土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处理效果较为明显持久,但由于对客观条件要求较高,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具体操作方法是利用灰土、水泥等硬度较高的土质、材料取代软土,操作过程中注意做到均匀散落于地基之上,目的是保证洒落后土质有更高的承载能力,使其满足进一步的水利工程施工要求。该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其工程量较大,成本较高,不够经济,操作实施过程中为了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尽量就地取材。为了提高工程地基的防渗透性和地基承载能力,需要对替换后的填土进行再次夯实处理,必要时可以采用分层夯实方法。

2、排水固结法

软土地基处理,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方法来降低地基土质中的水分含量,达到增强土体强度的目的,可以尝试使用排水固结法处理。通过引入专门的排水设备(如塑料水管、沙井)排出软土地基内部的水分,以此来减小软土地基的土孔隙率,促使地基固结发生变形,从而有效提高地基牢固度。排水固结法较适用于那些饱和、软弱土层;如果是渗透性较低的泥炭土,由于可能导致最终的排水效果较差,应当慎重使用该方法。

3、夯锤强夯法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选择与地基内部土体性质密切相关,如果是沙土、黄土构成的软土地基,可以考虑使用夯锤来对软土进行夯实处理。一般情况下,用于夯实土体夯锤的夯力要求在80kN及以上,以此保证土体牢固,从而保证软土地基较高的牢固度和稳定性。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中某河段施工为例,该河段渠道地基为黏砂多层结构,且半挖半填,挖方深度为7.0~10.5m;渠道底板土质为细砂、重砂壤土和中壤土,渠坡由细砂、重砂壤土和中壤土构成,且重砂壤土、细砂土质分布不均,具有中等偏弱的透水性,而重砂壤土有明显的地震液化潜势。面对该特点的软土地基,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考虑使用强夯法处理,单击夯击能3000kN・m时击四遍;其中前三遍夯锤落距可以保持在15m,第四遍满夯过程中落距可以降为5m。使用该技术方法处理完成后,需要对强夯区进行必要的标贯检测、土样室内化验分析,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明显消除重砂壤土的地震液化问题,使处理后质量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如果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导致强夯后软土地基仍然不合格,可以考虑进行垫土辅助处理。

4、水泥旋喷法

水泥旋喷法是一种通过专用旋喷设备形成水泥旋喷桩来提高软土地基承载能力的方法。该方法较适用于冲填土、软黏土等土质软土地基加固。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旋喷桩上设置一个能够发挥特别功能的注浆管,将这个注浆管放入到一定深度的软土层中,然后缓慢向上提升,这时喷嘴会以一定速度转动,而注浆管会在强压力作用下喷出水泥浆液,其与土体接触融合,在水泥浆液凝固后形成所谓的旋喷桩,达到牢固软土地基、防止渗水的目的。旋喷桩的强度、牢固度较高,且不容易被压缩,能够起到很好的土质改良作用。但是水泥旋喷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在使用该方法之前需要准确核查土体的成分,如果土体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成分,如塘泥土、泥炭土,建议不要使用该方法。

5、堤身自重挤淤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水利工程中堤坝的处理,通过加高堤坝,在堤坝自身重力作用下分散淤泥软土地基中的孔隙水,达到提升应力、增加地基抗剪强度的目的。利用堤坝自身重力挤出淤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可以通过放缓堤坝坡度缓解。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资金投入少,缺点在于施工工期长,并且仅限于呈流塑态的淤泥土质,实际操作中较少使用。

6、预应力管桩法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要分为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其中,先张法预应管桩是应用的先张法预应力的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作而成的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先张法预应管桩是由圆筒形的桩身、端头板及其钢套箍三个部分。我国目前常用的管桩沉桩的方式主要是:锤击法、静压、震动、预钻孔法等,其中,静压法是被工程上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打桩的时候震动很大、噪音也很大,影响了居民生活,所以目前我国启用了大吨位的静力压装机,静力压桩机分为顶压式和抱压式两种,其中,抱压式是依靠摩擦力大于阻力的原理工作的,一般情况下,静力压桩机的最大压桩力为5000-6000KN,甚至可以将直径50-600mm的预应力管桩压到持力层,推动了预应力管桩在工程上的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常用的使用方法是分为捶击法和静压法两种。捶击法沉桩是优点是速度快、质量高,静压管桩施工法是通过压装机的自身重量及配重的重量,经过科学的压梁,用管桩侧面夹子夹住管桩,然后将其压入土中。预应力管桩施工结束之后,要检查管桩,工程上常用桩基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两种方式对单桩的承载力进行监测,影响预热力管桩承载力的因素有桩端极限阻力和极限侧摩擦力。目前,水利工程中基础处理方法就是预应力管桩,尤其沿海地带应用广泛,保障了水利工程管桩基础处理的质量,还为整体工程的安全性提供可很大的保障。

7、高压灌浆法

高压灌浆法是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一般采用液压或者气压的方式,向软土地基内部灌入有凝固功能的浆液,或使用注浆管将水泥浆液均匀注入到软土层中,目的是赶走原有软土层中的水分、空气,促使软土层发生变形。浆液的凝固作用在于使原有软土层中的松散颗粒、裂隙进一步胶结成新的结合体,从而提高原有软土层的承载力、压缩模量,起到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灌注浆液一般选择水泥浆、黏土浆等。

7、材料加筋加固法

该方法是将软土地基的填土用土工布垫隔,通过移动限制保护软土地基不发生偏向位置移动,减少软土地基应力水平,从而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硬度,保证其稳定性;加筋加固则是将原本浩大的工程重量均分到加固材料和地基基础上,即使软土地基上面的工程发生滑动,也能利用摩擦力防止其发生脱离,以此达到更加牢固地基的目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施工过程中本着节能环保原则,应尽量减少由于软土地基处理对地下水体造成的危害。

结束语

总之,对于水利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方式有很多,只要针对不同地质、不同工程要求,结合实际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全面考虑各环节出现的问题,不断积累经验,为未来的地基处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代建兵.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