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

第1篇: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美学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油画创作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第2篇: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中学作文;课程资源;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6-015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6.098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然而目前初中生作文现状不尽如人意,有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想消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要树立新课程资源意识、新的课程资源观,充分开发灵活利用课外资源,使作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建立密切的联系,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占有量、使用量,从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水平与能力。

一、充分利用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并其糟粕,就能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灵活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充实语文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更好地辅助作文教学。平时的语文课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传统文化经典研读、中外名著的阅读欣赏、中国画的审美欣赏、经典音乐欣赏等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文研究性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视角与观点。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都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渊源。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兴趣自主选择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成立六个研究小组,让学生一起走向社会,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进行访问,收集有关节日的内容,切实体验节日活动。通过观察与体验,作文时学生都写出了有个性、有创意、有文化的好作文。

二、充分利用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他文明的唯一特征。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亲密接触并感知充满特色的乡土文化,挖掘乡土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内涵,增强他们对乡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写作素材。我国的文物遗址,上至200万年前后,下迄近现代,内容丰赡、精品荟萃、门类齐全、没有时代缺环,许多堪称世界之最。比如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教师带领学生爬长城,向他们讲解长城的悠久历史;带学生观看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等演出;带领学生赶庙会等等。学生的体验是鲜活的、深刻的,作文自然就会充满真情实感了。

三、灵活利用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对中学生有着积极的、消极的、正面的、负面的各种影响。尤其是语文这种与文化息息相关的科目,受到的影响更为巨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如何选择大众文化中的积极、有益的内容和形式,创设良好的作文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巧妙地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电影作品,有益的精彩广告语,多方面地刺激学生感官,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

1.在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主要休闲娱乐媒介,手机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这一资源。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网络,创设写作情景,积累写作素材,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运用多媒体光、声、像有力的冲击使言、情、景融为一体,极大渲染了入景、入情、入境的氛围。确保学生进入角色,我手写我心,流淌心中最自然、最真切的情感体验。例如,我在作文《一起走过的日子》时,随着《同一首歌》缓缓响起,伴着悠扬的旋律,屏幕上出现了一幅幅扫描进去的照片和编辑过得录像。那是我们班上同学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串串爽朗无邪的笑声,一幕幕我们共同经历过有喜有忧的日子。伴随着动人的旋律,感人的画面最后定格在我们刚拍的合照上,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激情在学生心中回荡,笔尖流淌的是此生不泯的真情。

2. 流行歌曲。经过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流行音乐已发展为词曲交辉、诗乐合璧的音乐体裁和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流行音乐对中学生也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流行音乐优美的旋律,富有思想,哲理艺术性的歌词,淋漓尽致的表达方式,使青少年爱不释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流行音乐这一大众文化调动学生进行语言的感知体悟并且活学活用。在作文教学时,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写评论鉴赏文章,也可以仿写歌词自己创作。

3.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电视上获得良好的写作素材,比如引导学生观看新闻类节目,然后在课上谈感想,相互点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可以利用学生关注的新闻事件写心得体会、观后感,进行其他写作训练。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影视作品的叙事结构,细节描写独特的开头方式,耐人深思的结局等等。有选择地借鉴并思考如何巧妙运用;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有益的、精彩的广告语中找到提升写作的途径,学会广告词的语言、构思、技巧,使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时俱进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让我们感到语文教学天地一片宽广,而在开发和利用作文教学课外资源中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会让我们享受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课外资源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与能力,收获写作的快乐,收获作文的成功。

参考文献:

第3篇: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语文

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远不及对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科相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更有直接且明显的帮助,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语文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学生更倾向于学习一些“速食”文化。在这几种因素的阻挠下,初中生必然会降低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更不用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但是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精华,需要祖国的花朵来将它们很好地传承下去。为了达到这个长远性的目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承担此重任,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本文就此具体的谈一谈。

一、创设带有传统韵味的教学环境

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中可见,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不妨从创设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教学环境入手,如,在教师张贴有关传统文化的海报;在画黑板报时书写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小故事等。那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将会耳濡目染地了解并掌握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这远比传统式的讲授模式效果要好。

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中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时,教师可提前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人民英雄的海报,或者在黑板报上书写一些人民英雄的事迹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熏陶后,当学生学到这篇课文时,他们就会更容易理解这篇课文,而且正因为提前看了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学生讨论的热情也比较高涨,显而易见,环境的创设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提供丰富的相关传统文化读物

阅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从阅读入手,在阅读教学中逐渐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但教师要注意的是:不可强迫学生阅读哪本书籍或哪篇文章,但或许可以以一个同龄人的身份去向学生推荐几本书,虽然目的都是一样的,但是从教师的“强迫”到“推荐”,学生的服从度却是大大不同的。那么,除了教师的引导态度外,教师可根据需要,尽可能多地在教室的图书角和图书室投放丰富的传统文化读物,在读物丰富的情况下,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知识也会更加丰富和全面。

三、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

语文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更是众多学科中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切记不可只限学生用语文的思维去思考语文问题,这样的局限性教学会让学生的思维僵化,会打破各学科的联系性。基于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时将各学科的知识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更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如,古人作诗多半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但在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学生看到的只是诗句,有的教师或许会让学生去联想,但这个过程较为短暂,这时教师不妨给予他们联想的时间,让他们以这首诗词为主,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一幅还原这首古诗,通过绘画,学生将会深刻地了解当时诗人想要抒发的情感,同时学生也能体会到古人用诗句传情达意的绝妙。这种将语文与美术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用现代的眼光来诠释传统文化

在很多学生看来传统文化已跟不上时代潮流,已成为“过气文化”,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自然会拒绝学习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学生的这一想法是有道理的。那么,教师要想鼓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那么怎么做呢?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参加一个叫做“传统文化PK现代文化”的辩论赛,将学生分为“传统文化优于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优于传统文化”两个阵营,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的论点找寻充足的论据。可想而知,通过这样的辩论赛,学生很自然地就会明白一个道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各有利弊,不可一味推崇一方,也不可全盘否定另一方。通过自己亲自查找资料,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改正对传统文化的偏见,爱上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在这里论述的是“渗透传统文化”,而不是“讲授传统文化”,那么既然是“渗透”,就要注意掌握渗透与讲授的差别,即要注重将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寻找渗透的最佳方式。本文提到的这几点措施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仅供各位教师参考。

参考文献:

第4篇: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挖掘素材;习作指导;激发兴趣

中国分类号:G633.34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既要培养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要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认为帮助学生挖掘素材,拓宽习作训练空间,学生习作兴趣才能得以激发,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博学广记的阅读习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我们不仅要经常用它来激励学生更应该以此自勉,教师自身要多看书刊杂志,遇到好的书籍、篇目可以推荐给学生,指导学生在读书时撰写读书笔记,让学生学习成功文章的成功之处,为学生写出成功的文章打下基础。对于敢于、善于引经据典遣词造句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从而培养学生爱读书和常练笔的习惯。同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的阅读时间提供保障,不要把阅读课当成可有可无的课,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只做要求不作指导,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同,把阅读完全放在课外的时间进行,很可能会流于形式,不能成为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习惯。因此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研究,才能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每单元的课文结束后,我都会专门安排一节,与本单元内容相关联的阅读指导,所选的篇目有的跟作者有关,有的是本单元同类题材的文章,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懂得了课外阅读时该怎样选择阅读的内容了。

二、家校合力,为孩子打开习作之门

随着近几年安全事故的频发,由学校牵头组织的春游、爬山等集体活动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这些活动的情景只能在旧照片中呈现,这些原本非常有益的集体活动被取消后,学生少了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的快乐体验,老师们也少了许多指导他们进行习作的素材。平时,学生只能天天重复着“上学――放学――做作业――睡觉”的过程,生活的范围有限,在习作指导中也出现空泛的现象,但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领孩子去公园、野外、省外等见世面,领略和感受积极的、丰富多采的社会和自然生活,这些活动不仅有益于教育孩子,也为写作文积累了材料,老师要善于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经历,并借助家长会等机会对家长进行适时的指导,有的家长会利用假期带自己的孩子去各地旅游,我会告诉他们在临出发前指导孩子做些资料的查找,首先了解目的地的景色特点、相关的典故或与之有关的名人等方面的材料,在游览参观过程中指导孩子注意观察和记忆,从而帮助孩子挖掘习作的素材,在去年寒假中,有位家长带她的女儿去海南旅游,她注意指导孩子细心观察,用心记忆,回来后,孩子写了作文《难忘的海南之行》,较生动地写下了自己在旅行途中见到的海南风光,并与青海的冬天进行了对比,将南北两地在冬季不同的风光写得很有情趣。

三、利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契机,鼓励孩子说真话,写真事

学生的习作是发自肺腑的需要,习作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心灵与周围的世界进行交往,这样的习作才能成为“作品”,才能为下一次的习作蓄积动力。有位同学生病在家休息了近一个月,在这个月中班里发生了许多事,她在家里也经历了许多,同学们与她互相想念,利用这样的情感体验契机,我指导学生以书信的形式告诉她:这段日子班里或学校发生的趣事,以及同学们对她的关心,同时也要求这位生病的同学讲讲自己在家的感受,以及发生的事,这次的习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的习作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尤为可贵的是在文中抒发了真情实感,在习作中将同学之间的浓浓情意跃然纸上,令人感动。后来他们有了烦恼、开心的事都会通过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习作成为满足自己需求的表达方式。

四、利用节日文化,给孩子创造积累写作材料的条件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节日中的亲情交流、休闲娱乐使节日更富有内涵,如清明节的踏青春游,端午节的龙舟竞渡,重阳节的登高赏菊,中秋节的月下团聚,元宵节的观灯猜谜,这些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更加贴合儿童率真的本性借助传统文化中的娱乐游戏,将传统文化渗进习作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习作素材,例如端午节来临之前我让学生先查找有关端午来历的资料,再在端午节时学学包粽子,观察一下这种传统美食的诞生过程,再在班里互换粽子进行品尝,这样学生之间的品尝交流,其实就变成了习作指导了,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写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有写端午节由来的,有写自己的粽子诞生记的,有写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经历的,总之有了真实的写作对象,学生的的习作变得情趣盎然。

五、开展活动,引导观察,指导动笔

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是在学校之中,学校中开展的各种活动都是他们的习作源泉,教师要在开展活动过程中有意的采撷精彩片段,通过案例教学授予学生观察方法,提示学生留心观察日常生活的事物和现象,要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形成最全面的印象,学生的作文才会言之有物,并学会联想,才能把事物写活一点。例如我领学生参观校园时指导他们观察人工湖中的鱼儿怎样玩耍,湖岸上的石头都有些什么形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展开想象,是这样描写这些大石头的:你看它们有的像大象正在岸边喝水;有的像穿山甲威武地向我们示威;有的像鳄鱼趴在岸边等待着猎物的到来。这些平时在同学们眼中稀松平常的石头变得灵动起来,校园的美景在丰富的语言描写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赞科夫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广阔了。”将生活中的资源挖掘出来,习作的源源活水就会奔流而来,就能将儿童的言语表达引向一个开阔的天地。

第5篇: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

通过在初中作文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重现本土文化的精神魅力。我国民俗文化是时间岁月的积累,在实践中创造、传承下来的,所以在民俗文化中可以集中体现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善良质朴、团结一心等等的优良美德,值得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视关注。将民俗文化渗透进初中作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在写作文时的立意更为深刻,积极向上。

2.感性、理性是初中写作的基石

通过学生全方面感受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使学生引起心灵的共鸣,让学生获得民俗文化之美的感性认识。当下学生之所以不对民俗文化感兴趣,究其原因还是在平时对于民俗文化的认识不足。由于我国对民俗文化并没有进行过多的宣传,这就导致学生并没有过多机会了解我国灿烂繁荣的民俗文化。一旦学生对我国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解,就会发现民俗文化其实有着巨大的欣赏价值,例如,在江南有着一种蓝印花布,蓝白相间,不管是做成服饰,或是作为壁画都显得格外素雅洁净,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又或者是南方的灶头画,内容喜庆吉祥,色彩缤纷艳丽,表现了人们美好的祈愿,是珍贵的民间艺术品;还有北方的窗花剪纸,图案精致,惟妙惟肖,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学生可以将这些作为写作的题材,深入的了解并宣扬民间艺术,将民间艺术通过写作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学生接触民族文化时,尽量让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理性认识。在现代生活,学生越来越关注外国的节日和习俗,反而对自己国家风俗文化不屑一顾。教师应该在教学时让学生了解中西方节日的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让学生明白,在中国只有本土节日才是最为合适应景的。让学生在感受民族灿烂的文化时明白,虽然每个国家都有着每个国家不同的特色,例如,写作的时候可以提到:我国有着端庄沉厚的汉服,有着古朴大气的编钟,有着优雅大方的旗袍,老式的纳底布鞋、蓝印花布,让学生明白应该为这些独一无二的存在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3.提高鉴别能力,优选写作题材

虽然民俗文化灿烂繁荣,但是其中同样存在一些糟粕。对此,教师应该加强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鉴别能力,学会去芜存菁。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了解东北的二人转时,不仅要向学生肯定其中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也应该让学生知道其中有一些不良的习俗是不值得学习的。在不同地域中的不同家庭往往有着其独有的家庭传统。而这些传统也往往与当地的民俗文化有关。比如,家中的晚辈往往会在长辈整数倍生日时为其祝寿,主要体现我国独有的人伦文化;在一些农村家庭中,他人坐过的板凳一定要在拍过几下之后自己才能坐下,这主要体现的就是民间的一种禁忌文化;因此,在初中写作中渗透民俗文化恰恰能够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

4.回归本土语言隽永之美

例如,语言民俗是闪耀着民族特有的光辉。通过学习了解民俗文化中的语言文化能够丰富学生的写作灵感。由于不同的地域都有着自己独特而有趣的风俗习惯,学生通过旅游能够开拓视野,见识各地域、各民族独特优美的民俗文化,不断积累自己的写作素材,让初中学写作回归本土语言的隽永之美。

5.结语

第6篇: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中国分类号:G633.3

如何在新时代、新潮流面前,找到一个更好的衔接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根据《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让中华优秀文化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这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认真的传承。

针对现在中学生存在的文化认知现象,我在教学中除了常规课堂教学活动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素质。

一、举办阅读经典著作活动

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人们学习、查资料,都喜欢通过电脑,很少通过看书去获取课外知识。即使看书,也是现代意味较浓的快餐文学,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认真地看一看具有丰富内涵的经典书籍。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看中外经典的著作,我适当再增设阅读课,增加学生阅读量,我引导学生读了一些名著、优秀诗文。如《诗经》、《史记》、《子夜》、《边城》、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了解儒家、道家、佛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学说、主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还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可谓一举多得。我相信这样坚持下来,中国的年轻一代,将会有更多的人悟出:继承中华优秀文化,读书做人,以渊博的学识,得体的举止,优雅的礼仪,更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二、设置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能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目的,也就更有深度。如家风专题:可从什么是家风,良好的家风该怎样学习传承,家风给人怎样的启迪教育,成功家庭教育的例子有哪些,父母或长辈的那句话,那件事让你不能忘怀等入手来开展活动。此项活动的开展,唤起了学生挖掘家庭“宝贝”的行动。辛家世代为官,然而在辛赞时却遭受了山河破碎,北方早已沦为金人之手。辛赞迫不得已在金人手下为官,时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希望其勿忘靖康之耻,拿起武器反抗金国残酷统治。辛弃疾受其家风家教的影响,发奋努力,成为一代著名爱国词人。后人每每读到他的词,无不为之感动。由此可见,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塑造他们的人格。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具有无穷的力量。

聚焦历史文化名人专题。走进苏轼,学习其旷达乐观精神;走进文天祥,学习其生死荣辱观;走进冰心,学习其“一片冰心在玉壶”……精读他们的文章,品味他们的思想,积累了学生的作文素材,陶冶了学生的精神情操。

三、开展感知传统节日活动

利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开展感知传统节日的活动。对学生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形象、可感知、易懂、有兴趣等好处。如中秋节来临时,借助教材中的咏月诗,结合家乡过节的习俗,使学生明白,中秋节不仅仅是吃月饼,原来月饼做成圆的,不但包含团圆的意思,有事圆、人圆、心想事成等意味,还有对对方美好祝愿的心愿。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做点与中秋有关的事(如背诵与月有关的诗句等美文),肯定会比枯燥的说教更有效果。

除了课堂教学外,主题活动也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组织学生设计活动主题,让学生动口、动手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比如举办重阳节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收集跟重阳节有关的文学作品、经典名句、音乐、各地的重阳节习俗等,并在班级汇报各自成果,接受老师、同学的提问,并完成一道家庭作业: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洗一次脸,洗一次脚,剪一次指甲,并献上一句祝福的话。在这种节日情境中,不但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真正体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真实含义,这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开展感知、保护古建筑的活动

我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的古迹,如古民居(如聂耳故居)、古桥梁、古道路等,探讨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思考自己能为保护古迹做点什么,提出保护方案。如对高古楼的感知活动,学生了解到高古楼,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北城镇,是玉溪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能记住民谣:“哇家玉溪高古楼,半截矗在天里头。初一去烧香,十五才下楼,抬头望望高古楼,帽子掉进沟沟头。”这样的活动,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也使学生从这样的活动中认识到: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了玉溪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五、开展保护民俗活动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地方形成民俗时的精神寄托及对生活的某种憧憬,民俗的传承、积淀、发酵,构成了中华璀璨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怎样保护这些民风习俗,使其发扬光大,教师这座桥梁和学生这个载体都有着自己的职责。在保护民俗活动中,让学生先收集本地的民俗,分清种类,整理出全过程,探究其历史渊源,思考其所蕴含的深远意义,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甚至是实物,再由全班讨论,形成共识,提出保护意见和修改建议,提出倡导。如玉溪的传统民俗――米线节。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其历史渊源,使学生明白,玉溪米线节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玉溪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与其说米线节是玉溪人民对神的崇拜,倒不如说是玉溪人民对艰苦奋斗的祖先的怀念;是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盼。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俗,玉溪市政府、民俗专家、人民群众,做出了很多努力。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既包括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文学、音乐、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历史和精神寄托,是弘扬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建设我们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语文是直接与传统文化打交道最多的学科,是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精神修养等方面都要有所作为,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育人的神圣使命。为了让学生明白这些,确立一个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中华精神,我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场合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以此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养。我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利用做优秀语段阅读的机会,既让学生学会做题技巧,又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利用活动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励志教育、爱国教育、懂得幸福、懂得努力等教育实践活动。逐渐让学生明白:读史,明祖国兴衰;读经典,增长自己才智。领会诸子百家的智慧,感悟中华民族的大智慧,让学生心中油然升腾起民族自豪感。

参考资料:

第7篇: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现状;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25-01

少年强则中国强,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要先从青少年学生抓起,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一、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现状及其原因

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学的来说是以应试为目的,从而使传统文化的学习成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第一,初中语文中传统文化主要通过古诗词和文言文的方式体现。无论是古诗词还是文言文,都是古人以他们的思维来写的,以他们的书面语来写的,与白话文和当前人们的思维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无论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又以应试为目的,不能体悟诗文中的意趣,使得古诗词和古文的学习更乏味。第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呈零碎状态。初中语文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主要是诗文,像茶文化、京剧、中医等很少涉及。诗文方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体现也是零碎的,不成系统。初中对古诗文的学习一般只了解它们的表层意思,背诵一些重点词句以应付考试,对于诗词文章的精妙之处则无心体会。第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只重视教和学。一方面,这是由于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较快所致;另一方面,这是由于在教育领域个别学校仍存在急功近利的功利主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从国家的长远发展而言,还是从个人的修养方面而言,都需要通过深厚的文化熏陶才能渐臻佳境,一些国学大家像王国维、陈寅恪、吕思勉、钱钟书等等无不是如此,一些优秀的科学家如钱学森、李四光、陈景润等等也无不如此。

二、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措施

1. 提高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从教师这个行业的特点来说,要求教师必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教师个人来说,古人在《大学》开章明义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已经指出,即只有自己弘扬光明的品德,才能使得其他人弃旧向新,然后使得整个社会达到和谐完美的境地。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首要的任务是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2. 以课本为依托点,以节日为契机,渗透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本中的传统文化为依托点,整合有关资源,在内容上进行扩充,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京剧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生旦净末丑,通过老师的讲解来了解脸谱与人物性格的关系,以及“出将入相”等传统文化内涵,从而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从元散曲这个点扩展到戏曲这个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要抓住传统节日这个契机,通过在传统的节日朗诵相关的诗词来熏陶学生的情操。比如,清明节可以让学生朗诵王禹俏的《清明》,元宵节可以朗诵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秋节可以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这样,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诗词情感的体悟,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归属感。

3. 制定系统的渗透方案,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功效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因此有必要根据语文教材涉及的传统文化,制定一套系统的渗透方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加以贯彻落实。比如,可以把传统文化分成若干部分,哪一学年了解哪些内容,哪一周学习那一部分在方案上写清楚,然后每周分出一定的课时来进行学习。

4. 剔除功利色彩,以陶冶情操和美育为目的

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要剔除功利色彩,以陶冶情操和促进美育发展为目的。2016年9月18日国家颁布的《学生核心素养》中提出的“一个中心三个方面六个要素”核心要素体系中,在文化基础方面就有涵养文化底蕴的要求。剔除功利色彩的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正好体现了《学生核心素养》在文化基础方面的涵养文化底蕴的要求。

三、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要重视提高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以课本为依托点,以节日为契机,渗透魍澄幕;制定系统的渗透方案,长期坚持,久久为功;剔除功利色彩,以陶冶情操和美育为目的。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修养,从而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段泽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学语文,2016(03).

[2]殷勇.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作文教学研究,2016(01).

第8篇: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借助教师的引导,按照自己实际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需要,实现特定学习目标的过程,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而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机制。解析学习过程的话,就是学生完全控制学习的步骤,在特定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测、自主探究的全过程。需要让学生明白,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很难在后续的学习中获得比其他人多的语文知识;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无法在语文复习时大幅提升自己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的理解程度。因为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十分繁重,若是学生无法进行高效的学习,就不太容易进入备战状态;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很难真正透彻理解并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

二、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师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心理上存在渴望被关爱被认同的基本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安排学生做临时教师,由他们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比如: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自主进行文章的研究和拆解。如果是写与道德有关的作文,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讲解这类型写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让他们以临时教师的身份向其他学生传授知识,这样不但可以有效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发散思维能力。学生进行作文的讲解时,教师可以事先设定几个切入点,假设是写与道德有关的作文,可以先让学生分析一下道德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自己对道德的认知等,部分具有相应经验和经历的学生,会非常乐意对这类问题进行解答。上述自主学习氛围很受学生的欢迎,可以帮助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想要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需要给他们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三、借助多媒体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作者在听其他教师的语文课时,注意到有些教师能够将课文的内容以非常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和学生共同进行课文知识的研究和探讨,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教师还非常重视课后和学生的交流,完全了解自己任课班级同学的语文知识能力。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有机会和学生共同研究和分析教?W中预先设定或者临时遇到的问题。另外,学生在自学课文的时候,对其的分析和理解程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如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住各种契机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如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假日,引导学生搜集与节日有关的文化资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如此以来,节假日成了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文化的很好机会,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拓宽了、生活化了,学生的语文底蕴也会更丰厚了。

四、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

第9篇:有关传统文化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精神;审美人格超越

作为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是理工科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镇。大学语文应在兼顾其它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传统人文素质的培养,再加上当前“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诉求,极需将传统文学的人文意蕴和文化精神培养突显出来。当前,大学语文选有足够的古代文学作品,这颇有眼光,无疑将民族文学乃至文化精神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学习,扩充学生的古典文学知识,提高其古诗词的艺术鉴赏力和艺术素养,尤其汲取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包括文学)的深层人文精神,可为以造就具有新型人格的民族新人为最终目标的现代人文精神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那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传统人文素质教育呢?如何让学生在传统文学及文化的百花园中徜徉遨游呢?就现实情况和教学实践,应从以下途径入手:

一、加强民族深层文化的渗透,扩充学生古代文化的知识视野和人文视野

儒道互补,再加上释(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所选课文要兼顾各家作品,先秦诸子选有孔子(如《樊迟、仲弓问仁》,参照徐中玉《大学语文》,华东师大版,下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等)等儒家作品,以及老子《道德经》(节选)、庄子(《秋水》)等道家名篇,以及中国文学的源头与儒家中和审美追求的艺术典范《诗经》,还有南方楚地文化的奇葩《离骚》,以及儒道相济的著名史家司马迁的作品(《报任安书》)等,而苏轼作品(《前赤壁赋》)则是儒、释、道结合最成功的典型。通过这些儒、释、道作品的贯通式讲解、相互勾连,使得这些文化中的最有价值、最富创造、最具民族色彩的思想精华充分展示出来,并巧妙透析出它们的差异及内在联系,尽量整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蕴浮雕般予以揭示。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古典优秀文化知识,另一方面极大开阔其视野,激发求知欲和对于几千年文化精华的热爱,也能深透地理解原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能开启他们运用古代思想文化的思维方式与情感思考人生,以熏陶心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极大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另外,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注重人和人的生存,注重在社会现实中的“当下”生存智慧,以及化解深层人生困境的策略和途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与优势。讲授时,可从思想内蕴和最深处入手,利用通俗易懂的例子,并联系实际加以诠释,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化难为易、以情动人、声情并茂。

在渗透时,还要对这些思想体系正本清源,拨开迷雾,特别要弘扬催人向上、积极进取的优秀部分。当然,有些根本不是消极的,只是客观效果使然,如对待道家文化,就不能仅当作消极颓废看待,而要把握其中蕴含的博大精深、刚健有力的精神气度。

二、挖掘异彩纷呈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极大的审美超越

古代作家和作品中人物所放射出的人格品味和人格魅力,流光溢彩,光辉千古,组成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最绚丽最辉煌的星空。在介绍和分析这些大家和典型人物的生平、思想人格和作品的思想内蕴时,重点挖掘其怎样在当时处境下,摆脱人生困境,从而彰显出特有的生存姿态和人格,将此当作重点,会对学生人格塑造和心灵启迪有不可低估的建设性作用。孔孟的兼时济世、古道热肠;庄子的倔强狂傲、逍遥自在;屈原的高洁超脱、忠贞不渝;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独立不迁;苏轼的超然畅达、随遇而安等,均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参天大树上结出的人格硕果,让学生步入其中,吮吸这些大家光辉的人格风范与本真境界,享用其为整个民族人格铸造所带来的馨芳,则大有裨益。中国文化和文学讲究“知人论世”“作文先做人”“知行合一”等,之所以这些作者及作品获有殊誉,其根本缘由在于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那么,何种人格最充沛、最完满、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核心人格呢?说到底则是《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精神,正如北宋名儒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是做到:真诚无妄,不断感通化裁;顶天立地,禀承天地之慧命。其中心线索就是目光敏锐、视野开阔、胸怀博大、境界高远的“大人”人格的培养,这是“大语文”观之核心理念。这里不得不提到苏轼的人格。其人格魅力的形成与家庭背景、天赋、才情等有关,还在于苏轼能将儒、释、道互动于一身,兼采各家之长。讲授时,要凸显苏轼在早年学习与为官时期、黄州时期、岭海时期分别主要形成三种人格:政治社会人格、自由人格和审美人格。这样,苏轼是传统士大夫人格的顶峰,对于儒释道人生模式都进行了充分演绎,为寻求民族新的人生模式提供了最大可能。《前赤壁赋》便是三家思想、三种人格激荡融合进行自我抉择的最艺术化的表现。与屈原相比较,苏轼人格更圆润、辉光、博大、豁达,人生困境的抉择与消解更游刃有余,从而把人生扮演得更潇洒自如,代表了中国传统士大夫最典型的人格境界,这是前后赤壁赋流传千古的最深根源。另外,还有屈原、陶渊明、杜甫、柳宗元等大家及作品,一定要站在人格高度讲,从而让学生获得极大的审美超越,人格得以升华。

三、阐发爱国主题,注重爱国主义人文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不管什么思想体系,对于爱国,则不庸置疑。儒道及其他文化的人文精神均把爱国当作永恒信念。而且,古代知识分子不管处境和身份地位如何,都怀有一颗赤诚的拳拳爱国之心,都把读书、做官、为国为民当作一种不懈的精神追求。有人认为古代文学与培养爱国精神似乎十分遥远,实为误解。如屈原、艾青(《北方》)等,均是培养这一主题的重要途径。因此,爱国主题要始终渗透其中。

四、立足现实生活,寻求传统文化的转换与落实

要使学生真正体会传统人文精神,并立足于当下现实有所大收获,必须密切联系时代实际和日常生活,增强学生对现实的体悟与认识。如讲孔孟时,要讲清儒家如何和怎样会成为生活处世之学,如何注重人心与境界,以及如何对于治国有作用,而这些又与当前的以德治国、现当代人文危机、中国科技意识与法律意识弱,尤其是和谐理念息息相关;庄子《秋水》的认识无止境、批判精神、独立人格等在当前生活节奏极快、精神疲惫之下的纠弊作用;《前赤壁赋》则重点放在苏轼如何解决人生困境方面来讲授。

语文课的素质教育需要在各个环节和细节处下气力。但首先要开启民族文学的人文视域,让其用民族的心态、眼光、胸襟、情感以及审美思维方式对待传统文学,从而在民族文化中寻觅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闪耀的粼粼灵光,萌发心智,做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者、担当者,使之真正成为具有民族气象的生命个体,当更为重要和紧迫。

参考文献:

[1]桑哲.传承民族文化 提高语文素养――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徐中玉教授[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7(4).

[2]王小舒,龙世立.传统文学修养课对大学语文的创新与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蒋方.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与弘扬人文精神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