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秋思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设计思路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了垫球的手型,进入初中后对垫球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掌握垫球击球部位、击球点、手臂动作及全身协调用力垫球。七年级学生身体各项素质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通过本单元的排球教学,发展学生跑、跳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及判断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本节课为排球单元教学的第2次课,利用学生自制的纸球进行垫球练习,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自制纸球的球心为破毛线或棉絮,外面是报纸缠绕着胶带,具有一定弹性且垫在臂上不疼痛,增加了学生练习积极性。本课利用纸排球贯穿全课,从开始阶段学生设计障碍跑、做球操到基本部分各种形式的垫球、结束部分的音乐传球游戏,体现了一物多用、因陋就简的特色。课中给学生留足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挥学生在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情境导入与热身阶段
利用奥运会女排为国争光的故事导入新课,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利用纸球让学生自己设计障碍物,提高他们动手的能力;集体做球操,充分活动学生身体各个关节,为主体部分教学做好生理、心理准备。
2.探究学习及提高阶段
“探寻最佳垫球部位和合适击球点”两个知识点的学习流程相同:出示任务单—学生积极主动尝试学习—展示与评价—总结得出正确垫球部位—巩固练习;“应用与提高阶段”采用一抛一垫练习、对垫球练习,巩固本课所学,提高学生移动垫球技术,增加学生运动量。同时,在课的开始部分采用专门性准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垫球自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在课的主体部分每次垫球都让学生下蹲、蹬地提肩抬臂用力,体会排球垫球正确用力顺序;这样,通过多次强化练习,最终突破全身协调用力这一难点,达成本课目标。
一、课程标准
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工具,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二、教材分析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是七年级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的综合探究课。本单元把人们生活的区域扩展到整个世界,展示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而地球仪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所以认识和了解地球仪是认识世界、认识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探究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观察地球仪”重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认识地球仪,进而认识地球;把学生头脑中平面的地图印象转化为立体的空间印象。第二部分“使用地球仪”重在让学生根据前面的观察和分析,学会运用地球仪上的经纬网来确定地理事物的位置,来分析它们的地理环境特征。
三、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中,涉及到了地图三要素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从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地图上的经纬网可以用来确定方向。而在第一单元的综合探究课——从地图上获取的信息中,学生通过观察各种类型的地图,对经线、纬线的特点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初一同学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光从地图上观察抽象的经线、纬线还是难以理解。所以在这节探究课中,就需要充分利用地球仪这个直观的教具,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小组的讨论来对地球仪和地球仪上经线、纬线进行深入地探究。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其基本构造,掌握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
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两张赫晓光创新绘制的北半球版世界地图和南半球版世界地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地图。
提问:与传统地图相比,创新地图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南极洲、北冰洋完整地呈现出来了、澳大利亚大陆有明显地变形……
教师归纳总结:这是因为地球表面为不可展开的曲面,当人们把曲面上的地理要素转绘到平面上的时候,虽然人们已经用地图投影的方法,让失真的程度减少到最小。但地图还是存在不同类型的变形,所以世界地图虽然是我们认识世界最常用、使用最方便的一种工具。但它所存在的变形、不完整性的缺点,让人们不得不借助另一种工具——地球仪,去研究地球。因为给出地球仪是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仿造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仪上没有长度、面积和方向、形状的变形,所以从地球仪上观察各种景物是完整而又近似于正确的。
设计意图:赫晓光绘制的世界地图和传统的世界地图有很大的差别,通过比较可以得出世界地图所存在的缺陷,而引出地球仪的话题。而赫晓光的创新地图也能够让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发现世界地图原来也可以这么画,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利于后面教学活动的展开。
教学环节二:观察地球仪
活动一:我有慧眼,我观察
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仔细地观察地球仪,并且把观察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
由学生回答观察结果:大洲大洋、国家和地区、山脉、河流、湖泊、南极、北极、经线、纬线、地轴……
转承提问:我们知道大洲大洋、国家和地区、山脉、河流、湖泊、南极、北极在地球上的确存在,但地轴、经线和纬线存在吗?
学生回答:不存在,这些是人们假想出来的。
教师对地轴和经线、纬线的定义做解释。
活动二:我有智慧,我探索
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地球仪,并以四人小组来讨论分析经线、纬线的特点,并将结果填在表格中。
完成表格之后,提出问题:
(1)如果我们要利用一条纬线把地球平均分为两个半球,选择哪条纬线作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为合适?
学生回答:赤道。
教师进行肯定,并展示游客在厄瓜多尔赤道纪念碑前拍照留念的图片。
(2)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大圆圈,叫做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为两个均等的半球。你认为哪一个经线圈最适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进行引导,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20°W和160°E。
进而再提出问题:为什么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0°及180°所组成的经线圉,而是以20°W和
160°E?
转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相比,那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的名气可是要大多了。在1884年确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度经线之前,制图者们根据自己的民族倾向,把本初子午线画在罗马,巴黎,哥本哈根,耶路撒冷、彼得堡和费城等地。所以0度纬度是由自然法则确定的,而0度经线,也就是本初子午线究竟设在哪里,纯粹就是一个政治问题。
提问:为什么后来国际上决定把本初子午线定在英国呢?
教师给学生讲述英国人最早解决经度定位问题的故事,并向学生推荐由美国达娃·索贝尔著的“经度——一个孤独的天才解决他所处时代最大难题的真实故事”这一本书。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笔者主要设计了“我有慧眼,我观察”和“我有智慧,我探索”两个活动。在这两个活动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和分析来认识地球仪的基本构造、了解经线和纬线的特征。而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来总结经、纬线的特征,一是可以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另外可以让学生很容易地看出经、纬线两者之间的差别,从而加深对经、纬线的认识。在设计表格的过程中,最初把半球划分的内容也列在其中,但笔者认为东、西半球的界线是本课的难点,一直是学生容易弄错的部分。所以就在讲解完表格之后,单独设计了两个问题: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思考,虽然关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不能立刻回答出来,但经过教师层层引导之后来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使学生理解了将20oW、160oE作为东西半球分界线的原因,还使他们对这条分界线有了有更深的印象。
最后,笔者在这个环节又补充了一个解决经度定位问题的故事,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原来在经线、纬线背后还有这么有趣的故事,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向他们推荐《经度》这本书的目的也在于此。
教学环节三: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
活动三:我的地盘,我做主
1.联系时政,说几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找相应的位置。
2.在经纬网上确定几个点,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经纬度。
3.用课件展示“班级座位表”,给排、行填上相对应的纬度及经度,使学生可以知道自己位置相应的经纬度。然后开展以下游戏活动:①教师念出经纬度,请位于此位置的同学站起来。②依次请位于以下位置的同学站起来: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就是要让学生把之前掌握的经线、纬线的特点在实际中进行应用,也就是要实现——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地理位置——这一教学目标。而用联系时政、游戏等方式,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教学反思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是一节综合探究课,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需要教师对综合探究课的设计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笔者在对本课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尽量把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综合性”“探究性”和“活动性”的特点体现出来。例如:
1.笔者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用“我有慧眼,我观察”和“我有智慧,我探索”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小组的合作讨论,来得出答案。而笔者只是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对他们的结论进行肯定或者纠正得出正确的答案。所以在本环节中,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把传统的接受学习过程变为观察、探究、发现的主动学习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出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探究性”这一特点。
2.在第二个教学环节中,笔者在讲解完东、西半球分界线这一内容之后,又引出了如何确定本初子午线的话题。从政治和历史的角度,给学生讲述国际上为什么把本初子午线确定在英国的原因。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尝试从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体现出“综合性”这一特点。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讲解也表现出了很大兴趣,听讲都非常认真专注。因此,笔者认为“综合探究活动”绝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的思考,锻炼他们客观、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查阅课标、吃透教材
查阅课标是为了把握标准。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原思想政治更改为思想品德)的“前言”部分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新的《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更加注重情感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课程分类目标的首位。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从课程理念的高度,肯定了活动课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实验的必要性。
领会教育教学目标。这样能够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的标高,不太深,不太难,难易适度。
二、搜集课程资源
收集资料是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研究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收集资料一方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养成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简单说:要求:用好书上的,搜集身边的、本地的、社会的 ,发动学生。
1.网络的教学设计资料。网络资料查找也是资料查找的重要来源。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分,教师在指导学生查找网络资料时要指导学生理性地处理信息。
2.最新的时政话题、热点话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感受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但仅依靠现有教材还远远不够,跟不上社会和时展的步伐,如何把教材的观点和现实发生的时事教育结合起来,让教学更有说服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我们每一个政治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例如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北京奥运等,最好有视频资料。
3.学生的思想情况及表现(与教学目标相关)。这是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有的放矢;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相关文化艺术体育资料等。
三、分析学情
教师教学的对象就是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班级也有属于自己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到学生的学情,特别是教的班级较多的时候,要根据班级的特点对教学做相应的变动。
主要方法是观察、调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弄清楚学生的思想情况及表现。例如学生的责任心问题、学生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看法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看法问题等。学情分析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策略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自我表演;因为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任何讲解、操作、练习、合作都很可能难以落实。
四、选用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优化教学组合
就教学方法来说,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不少,例如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讨论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各有优劣。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同时要从实际出发,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构成教学的最佳组合。
就教学媒体来说,选择怎样的教学媒体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本校的教学条件来决定。现在教学设备在不断更新,多媒体已经十分普遍,但也不是每节课都需要用多媒体教学,要根据上述需要来决定。
五、课后评价与反思
关键词:金融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08)02-0060-0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不仅是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 也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国内外,金融学已经成为一门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社会科学。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培养目标、 课程结构还是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如果不积极、及时地加以改革,金融学高等教育既不能很好地为我国的经济金融发展服务, 也难以适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2008年危机深化并威胁全球的经济金融体系稳定。 次贷危机的爆发和传染再次验证了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是难以独善其身的,只能审慎应对。金融全球化不仅对一国的金融决策当局和金融业界人士提出了新的挑战, 也对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中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应进行与时俱进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进,以培养具有国际观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金融人才。在此背景下,本文尝试对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和培养目标设
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外部环境变化
(一)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金融学科建设及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 主要表现为金融学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质量”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对照西方国家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水平以及21世纪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要求来看,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至少还存在如下的问题:
首先,金融学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划分过细,课程交叉、重复现象仍很严重。简单的细化与分割容易使学生形成单纯的专业意识和狭窄的知识结构, 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模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问题不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区域的问题, 也不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域的问题,专业设置过细、过专、过窄,既不符合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其次,课程体系尽管日趋完善,但至今仍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轨。在欧美,资产定价(asset pricing)、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以及新近兴起的市场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 是金融学研究的主体,而国内多数高校仍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基调,这两个领域在国外均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这一差异使得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还是以宏观金融为主, 微观金融领域的前导课程和基础课程还相对薄弱, 这无法适应当前金融全球化背景下, 金融业所出现的日益衍生化和日益工程化的发展趋势。 尽管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已开始引进美国的原版金融学教材, 力图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更新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 但要真正有一个根本性、全面性、本土化的变革,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当前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意味着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与深化。 世界市场的形成极大地拓展了金融活动的空间, 使得金融全球化的格局加速形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虚拟化”(或者说金融化)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在金融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以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等因素都推动了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加速形成。 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运用,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投机, 从而也孕育着深刻的金融矛盾和金融危机, 而金融全球化也使得金融危机很容易在世界各国传染蔓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此起彼伏,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正威胁着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 日益开放的中国很难在危机中独善其身。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也充分表明了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机制的复杂性, 其规律人们目前还很难真正把握;同时,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 使金融危机的扩散和传递速度日趋加快,危害日渐严重,金融安全为各国所普遍关注。这一切说明在现代经济活动中, 金融运动所涌现出的形式之多、规律之复杂,是其他经济活动所无法比拟的,需要我们不断加以研究和总结。这对当前的金融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国际经济金融发展变化对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挑战
世界经济所表现出来的金融经济特征, 一方面更加突出了金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因其纷繁复杂而给我国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
首先, 既然金融学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当前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 那么金融学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开放性学科。 面对新的经济和科技形势,金融学高等教育应当强化对基础性、原理性的金融经济学理论的研究, 不仅要加强对开放性金融运行机制的研究,而且还要强化对金融工具、金融中介、金融市场、金融风险和金融制度创新的研究,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金融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只有这样, 整个金融学高等教育才有一个与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论基础, 整个金融学高等教育才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
其次, 当前国际金融业发展的显著特征是日益衍生化、全球化和电子化。传统的金融学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已明显落后于金融实践发展的要求, 所以必须对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较大的调整。为了适应现代金融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的教学内容必须融入对金融全球化、资产定价、金融工程、风险管理以及金融安全等新兴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样的教学改革才可能保持应有的前瞻性, 也容易保持与经济金融发展的同步性。
第三, 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使金融学的理论知识始终处于快速更新的状态, 这对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由于知识的传授速度往往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 所以传统的以“传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不能有效地启发或诱导他们去探寻金融知识或规律, 那么他们所接受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必然不完整,更无法达到“终身受用”的目标。
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金融学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根据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调整,并相应地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以培养出通晓金融理论与实务,特别是国际金融理论和实务的人才。
二、 对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指导思想的若干思考
笔者认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对教育内容的简单增删修补、 课程设置的粗略调整这样的层次上, 而是要打破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束缚,确立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正确认识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树立全面的素质观
传统科学与知识发展缓慢, 造就了静态的知识观念, 当代知识的迅速发展与更新则孕育了动态的知识观念。面向21世纪人才的培养,要求能够将知识的传授、 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升完美地结合起来,这可以说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也是培养模式的一种重大突破。笔者认为,要树立全面素质观,必须正确把握知识、 能力和素质三者在教育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在金融学高等教育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属于表层的东西,但它又是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若没有丰富的知识,也就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 学生的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锻炼和参加社会实践而形成的, 它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 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 强的能力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素质是把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成为内在的东西,亦即做人的修养。因此说,知识、能力、素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素质处于核心的位置{1}。但是,如果简单地认为现代教育就是从知识教育或知识与能力的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或者认为从专业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可以不提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的话,这就缺乏辩证的观点了,并将导致实践中的偏颇。笔者认为,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必须能够正确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辩证统一的关系。金融学高等教育要以传授体系完整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展开教学工作。 对照这样一个总体要求, 目前的金融学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正确认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关系,树立新的培养目标
进入21世纪以后,现代科学技术出现的综合化、一体化、人文化、信息化趋势,要求文理渗透和文理结合。在这种形势下,高等教育不仅是以培养专门知识、技能、能力为目的的专业教育,而且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综合素质为目的的“通才教育”。“通才教育”就是要拓宽知识面、淡化专业,培养基础宽厚、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通才,也就是说培养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人才 {2} 。我们认为,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就金融学本科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言,应该淡化专业,强化基础,注重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经济、 金融理论基础及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是最主要的要求。在教育内容上,理论应当与实践紧密联系,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现代市场经济下, 人才高度流动, 特别是在金融领域, 随着混业经营的推进和深化,金融从业人员不可能一辈子仅固定在银行、证券或保险的某一岗位上, 所以我们要注重夯实其理论基础和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注意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层次性特点。
(三)根据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树立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的教育观
终身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种教育思想。 在过去的40年尤其是近10年来对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终身教育思想认为高校课程设置不应单纯地追求某一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应强调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3}。可以看出,终身教育思想是一种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观念,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 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我们知道,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的战略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新近兴起的金融工程学科就是如此,其理论基础是金融经济学, 而技术基础则大量运用工程技术和数理模型。
终身教育思想要求金融学高等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在未来任何时候都能获取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要为学生打下一个全面的理论知识基础。 未来的金融人才必须具备综合协调能力, 能够将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到金融实践中,并不断地加以创新和完善,推动我国金融业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
(四)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静态、封闭的知识观支配下,确定性的追求成为教学内容选择和组织的根本原则,已成定论的、确定无疑的知识被纳入课程,并一度视为天经地义,而那些不确定的、有争议的,处于发展之中的知识被拒之门外,造成知识即真理的印象,这容易导致学生形成凡是知识皆有定论的误解, 严重歪曲了知识的本来面貌。这种知识观显然不适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笔者认为,在金融学教学中,应特别关注知识的不确定性、未知性,让学生认识到知识不过是人们关于世界的假设,具有条件性、境域性,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知识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的知识理应得到足够的关注,纳入课程编制的范畴。 金融学教学内容不应仅仅是既有知识的聚集,还应包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不应仅仅是教材事先规定的材料, 还应包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形成、产生的内容。在金融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即便是确定的内容, 也常常以不确定的形势加以呈现,以凸显知识的不确定特征。
(五)金融全球化背景下树立教与学统一的教学观
在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中, 教与学是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形成教学的共同体。传统教学观往往将教学活动视为知识的单向传授,教师将作为真理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虚心接受,理解消化,教学过程成为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当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开放性、内在性,知识不再是永恒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相对的、有待完善的东西,是需要批判、构建的对象。而知识的构建和完善需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对话才能实现。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一种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根本, 教师和学生都应围绕这一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具体的在能力培养方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知识自我更新能力的培养。 正如我们上文反复强调的,金融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和金融衍生化使得金融知识更新周期大大缩短,因此,金融学专业人才的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必须加强。这包括:(1)要加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使其掌握利用现代手段如互联网查询和获取各种最新信息的能力。(2)要重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相比,专业基础课的知识老化周期要长得多, 专业基础课一旦掌握牢固, 学生今后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3) 外语与计算机能力的提高,这已经是一种共识,在当前各种人才的竞争中,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的高低,往往成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2. 专业能力的培养。 用人企业往往要求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能力, 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应重视学生特别是本科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应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尽快更新本科学生所用的专业教材,以适应当前全球金融业发展的日新月异,使之能够充分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务操作。 同时我们还必须大力更新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实验手段、实习设计等诸多环节, 把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重心从纯粹的传授知识转移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能力上来。
3. 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 金融是未来国际竞争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金融全球化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应该具备比其他行业更高的综合能力。 笔者认为,这些能力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入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有意识地让学生们领悟到这些能力的重要性,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觉地加以磨炼。 只有重视这些能力的综合培养和平衡发展, 才可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经济金融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本科)培养目标的确定与设计
培养目标的确定是金融学高等教育改革应该明确的首要问题, 它不但涉及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模式, 同时还决定着金融学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 下面笔者以本科教育为例谈谈对我国金融学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看法。
(一)毕业生应该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 金融学本科教学应强调素质教育和应用教育。金融领域知识宽泛,工作岗位繁多,金融学本科毕业生从事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不可能在本科学习期间全部解决, 其中大部分应该且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和掌握。我们常说“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适应能力,就成为本科教学的直接目的。也就是说,本科教育应该是厚基础、宽口径,并以素质教育为主,是宽厚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我们知道,金融学是整个经济学领域中最复杂也最趋近自然科学的领域。因此,理论功底既要强调宏微观经济学更要突出金融经济学, 后者包括资产定价、 公司金融以及新近兴起的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等相关的理论研究。掌握经济和金融的基本理论,对于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 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当加强对学生数理分析和计量建模能力的培养,为其以后的继续深造打下扎实基础,也有利于更好更快地和西方金融学研究接轨。
(二)毕业生应该具有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
由于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最终要从事金融业务的具体操作,因此我们认为,金融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也应该服务于知识应用这一最终目的。 在强论理论基础的同时,业务课程要与现实紧密结合。实务教育有多种途径, 可以请从事实际工作的业内人士直接向学生讲授金融业务, 也可以让学生直接从事短期的金融业务实践, 还可以采取间接的办法,就是让教师先得到实践的机会或得到实践的教育,而后再向学生传授金融实务知识。笔者认为,本科阶段实务教学的直接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实务教学,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以便在日后实际业务工作中能更好地应用金融理论和提高实际业务水平。
(三)毕业生应熟悉相关的经济原理并具备较高的外语与计算机水平
由于经济工作中各个专业具有较大的相互关联性,而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认为, 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还应熟悉相关专业的原理性知识。教学计划的安排应该体现这一要求, 这可以通过安排一定的选修课来实现。同时我们认为, 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和世界经济一体化、 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不仅要懂得金融理论与实务,也要懂得一定的国际经济管理,并具备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此外,加强计算机教学,提高本科生计算机运用能力, 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完成工作。
(四)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开放意识和法制自律意识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 转轨经济以及转轨后的市场经济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与计划经济时代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差别就是“观念”。我们认为,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我们所培养的金融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这些市场经济意识具体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风险意识。风险意识对于金融工作者尤为重要,这是因为:(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民经济中的诸多风险最终都会表现为金融风险;(2)金融业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 微小的失误都可能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 培养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的竞争意识,特别是风险意识,应该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应该有充分的体现。
2.创新意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创新更是日新月异。从宏观的角度讲, 一国的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是分不开的;从微观的角度讲,一个金融企业的发展也取决于它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市场经济中,金融体制不断地适应社会需求而发生变化, 而新的金融工具会层出不穷。没有创新和超前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培养金融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他们适应市场竞争是很重要的。
3.开放意识。正如我们上文所反复强调的,世界经济一体化、 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是未来世界金融经济的发展趋势, 各国经济金融联系日益紧密。因此,熟悉国际经济,特别是国际金融惯例,对于造就金融人才是必须的。 而培养出具有开放意识以及深远的战略眼光的金融人才, 是在今后激烈竞争的国际金融领域中获得成功的一个保证。
4.自律意识。作为一名金融工作者,除了应该懂得国家的基本法律制度, 并熟知和遵守金融法律法规外,还应有很强的自律意识。无论是1995年的巴林银行破产案, 还是2008年刚刚发生的法兴银行的71.4亿美元的违规交易, 我们都看到了金融从业人员的欺诈投机行为对所在金融机构的重大伤害,特别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大金融机构的重创可能引发全球的经济金融动荡。因此,在金融学高等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自律意识和法制意识。
参考文献:
[1]张亦春. 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研究报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改革虽已历经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时至今日,人们仍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低效、落后的局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语文教改的关键,也是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关键。
什么是语文课堂的教学最优化?韦志成先生曾经下过一个定义:“所谓最优化,就是在尊重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为了达到科学的教学目的,教师选取最好的最适合该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过程的方案,实现学生在自己起点上的最大可能的提高,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番话给我们的启示是: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之路受教师素质、学生智能等多种可变因素的制约。所以,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究学生特点,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最优化。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最优化的?依据不同的标准,选取不同的角度,可以做出多样化的解答。我认为,优化是科学美的内核,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定然会呈现出科学美的基本特征:简明、和谐、新颖。
一、教学目标简明、突出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目标一经确定,即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指向、激励和标准作用。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步骤的实施起制约作用。有没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定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是看课堂教学的优化程度。所以,语文教学强调教学目标的鲜明集中,不蔓不枝。在讲《春》一课时,我开门见山地交代课堂教学目标:欣赏和学习课文寄情于景的表现方法。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几个问题:1.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就用叠词盼望着,盼望着?2.作者描写的五幅画面,描写了怎样的春天?3.结尾,作者为何把春天比作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学生围绕设置的问题自由讨论,准确地体会到作者在写景中表达出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教师教有目标,学生学有方向,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教学过程协调、和谐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立体的流动过程,包含师生、文道、讲练等多重矛盾关系。要使这个过程成为一个优化的过程,重要的原则是和谐。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要求与学生接受水平脱节,教师讲风肆虐与学生训练落空等现象,都是有悖“和谐”原则的。
教学过程协调、和谐,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彼此沟通和默契配合。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双方机智之光的闪耀,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都来自于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合。这种融合与和谐在优化的语文课堂中表现为: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表现。在讲授《天上的街市》时,我首先展示教学目标:1.联想和想象的作用。2.背诵全诗。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同学们的亲身经历:两个人或几个人聊天,由一个足球可以聊到宇宙飞船上天,甚至外星人的生活,让同学们明白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随意想象一件事,当即口头作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为神奇的是,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处于最佳状态的前提下,全班学生在限时五分钟内完成了诗歌的背诵任务。课上,我一方面给学生以充分的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权利和机会,另一方面在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中,给予适时点拨、有效帮助、恰当引导,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过程的协调、和谐,还应包括讲练的融合统一,相得益彰。讲和练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精讲多练统一在课堂上,尤其是一些语法和知识的学习上,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三、教学设计新颖、不俗
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所作的精心安排。教学设计最能体现出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学设计客观上受到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的制约,主观上又融合了教师的个人作用,自觉不自觉地显示出教师个人的教育观点、教育科学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成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保证。
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其教学设计是巧妙的,巧就巧在能从学生心理和认识规律出发,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天净沙·秋思》一课,我根据诗歌的三美,设计了四个教学步骤:1.通读全诗,掌握诗的节奏。2.观察图画(预习所作),自行用诗句描述画面内容。3.理解诗歌内容,思考诗人描写了几种景物,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4.板书设计成一个“愁”字,体现诗的主题。四个步骤以诗歌的三美(节奏美、形象美、语言美)一线贯之,脉络分明,环环相扣。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呢?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创设符合文体,且和学生实际的教育情境。作为教师除了应该在知识储备、专业水平、思想认识等方面做好准备外,在学生观方面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摆正师生之间的位置,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全有教师说了算。学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随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听从教师的安排,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难实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必须建立在以满足学生发展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即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实验,整理资料,做出解释或者得出结论,写成研究报告,展示和回报交流自己的成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的欲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现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以及对《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的认识,谈点本人的做法和体会。
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需要语文教师有较多的时间用在课前准备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常记教学札记,记录有关学生课堂内外的点点滴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多方查找资料、备课、写教案等。选择常规教学手段或者现代声像工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应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效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要让讲台不再成为教师的专用之地。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激扬文字,学生亦可以在讲台上慷慨陈词;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板书解题思路,学生也可以演示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在讲台上介绍名人佳作,学生亦可以上台朗诵自己的得意之作……。总之,我们希望见到更多的学生能打破“师道尊严”,勇敢地登上“神圣”的讲台,教师走进学生中,一起学习,一起探究,引领学生练习,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形成师生的互动,形成课堂教与学的多元化,达到殊途同归,“条条道路通罗马”之目的。
引领学生练习巩固和自觉实践
新课标示实施之后,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重视语文实践性环节,要求做好内外沟通,真正实践“大语文”的理念,语文课教学更强调生活化、现实化、实践化。语文教学中“知识扩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观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让学生搜集石拱桥的造型图片资料,进行观察、比较,使学生加深对中国石拱桥的认识。通过直观的物体观察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学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先放一段效果音响,请同学描述一下画面:比如阴云密布,狂风大作,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声,鸡鸭乱叫声等。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风雨来临时的场面,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因为什么变化引起雨的到来?回答是云的到来,引起天气变化,所以说云能暗示天气变化。课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分组利用早晨和中午放学时间观察云的形态变化,推断天气情况,模拟天气预报,搜集整理看云识天气的民间谚语,验证天气变化等。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拓展知识,探求知识的能力,引领学生练习巩固和自觉实践。
开展积极的师生“双向互动”
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并不是谈一谈,讲一讲,或者通过多媒体手段极其学生的感官兴趣;而是要求做到: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是语文课堂上能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我在上《天净沙.秋思》一文时,以背诵古诗导入,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游子思归图”的绝唱为什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力和较高的艺术效果?接着在大屏幕上打出《天净沙.秋思》全文,配以哀转、凄婉的曲子,让同学们感受鉴赏、体悟、朗诵,渐渐地把同学们带入问题的情境之中,然后再探究文本的内涵。在屏幕上打出如下问题,让同学们思考、探究: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诗人此时此地怎样的心情?(供选择答案:夕阳西下,天空渐暗,乌鸦归巢,人困马乏,游子身在异域他乡,居无定所,心情茫然,肝肠寸断的痛苦之情)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供选择答案:其一是温暖的色调,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冷色调,表现出游子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无助)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两字?有什么不同?(供选择答案:断肠一词形容游子“伤心欲绝”、“肝肠寸断”。用此贴切、恰到好处,不可以删掉。)
(4)试分析《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供参考答案:如简约与深细相依,静景与动景相应,景色与情思相融等)(5)进口原作,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近两天不坐着留下的艺术空白。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诱发下,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言。形成师生互动的局面,群体思维十分活跃,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问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养成了自主参与解决课堂问题的习惯,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趣味性
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兴趣、动机和性格等。情感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意志是支撑学习知识的强大力量。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能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兴趣就是不断学习的源泉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笔者尤其主张语文课实践“情境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里的学习不是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一个语文教师要充分融身于课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声情并茂地讲解,语重心长地引导,引人入胜地设疑,慷慨激昂地演讲,形成教师的个人魅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由衷地敬佩,并将学生带进课堂情境之中。既可以采取实体情景:如参观现场、观摩实物等,也可以采取模象情境:如模型、展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等,可以采用问题情境,如设计问题、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言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地学习,逐渐地树立起“主角”意识,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体。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或者在讲授中要充分考虑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空间,切不可越俎代庖,切不可因主观意志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要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启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与探求之心,特别要注重情景教学,比如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辩论、比赛、分角色对话(演唱)等,都能诱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浓厚兴趣。语文活动课中的小记者采访、错别字医生、社会现象评论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中恰当运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生动活泼的教法,做到上课开头新颖别致,中间波澜起伏,结尾余味无穷,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发挥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
其次,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毫无疑问,教师应该为学生解决疑难,学生应该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但是,学生信任老师,尊重知识,不等于迷信书本和权威,人云亦云地跟着老师转。况且师生之间的思维及其方式总是存在差异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来适当地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在课堂上常常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讨论,使他们萌生提问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再启发引导,让学生尝试提问,并交给他们方法,掌握技巧,逐步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好学善思,质疑问难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在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敢于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三,要创造学生的选择机会
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的词语:家醅,一马当先,挑剔,炮制,顾名思义,兴高采烈。
2、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
3、关注文章细节描写。
4、领悟作者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感情。
教学设想:
一、激发学生生活体验,创设阅读氛围。
孩子对于新年总是有着许多丰富的感受。教师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漫谈自己过年的故事,体会引导学生感受那些经历中蕴涵的情感和意蕴。
二、在充分调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认真研读文章,细细品味文章关键词语句子,并要求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
三、教师应该介绍琦君其人的身世和活动经历,使学生可以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达到对作者较为深刻的理解。
四、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这些古诗名句都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我们同学学过或读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些表达游子思乡的诗作: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安石《泊船瓜洲》
李白《渡荆门送别》《静夜思》
现代诗文中,你还读过哪些诗歌、散文能表达作者的乡愁?
二、今天我们学习琦君的作品《春酒》
学生自读课文——你认为文章能表明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A、文章写了与春酒有关的哪些事情?作者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吗?
1、记叙了儿时在故乡过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
2、作者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B、文章描绘了家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美在何处?用下列句式说话:
a、风俗之美美在……,表现为……
b、人情之美美在……,表现为……
C、文末作者的感叹是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品味文章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
一、理解文章中母亲的形象。
琦君写人的散文,都小说化了。她散文中的人物,个个生动形象,形神逼肖。本文中母亲的描写尤为出色。事实上,琦君最感人的几篇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的,可以说母亲是琦君最重要的创作源泉。
琦君笔下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着“爱心,佛心”这位母亲,没有文化,俭朴勤劳,灵性很强,她善良大方,充满美德,性格坚强,母亲的谆谆教诲,关爱呵护,劳心劳力以及一言一行,都是琦君写作的题材。有时,简单的几笔,人物就立起来了。例如:“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在这里,母亲的慈爱温柔,孩子的活泼调皮,真是历历如在目前。
二、体会本文生动传神语言,
设喻奇特形象:“我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善于运用细节:
请用“我认为……这个细节最生动,因为它写出了……”这个句式说话》
细节描写举例:
“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过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吃会酒,得了“两条”印花手帕,于是“开心得要命”。
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几个细节中得到充分的刻画,这样活泼、天真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动起来,还微微歪着脑袋冲读者笑着……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新理念影响下的教学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主题就是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小学语文是学生人生中最为基础的学科,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作为对基础学科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重点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求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主体在身心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笔者浅淡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实践探索的几点成果。
一、挖掘学生潜力,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标准重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小学生好奇心重、独有的探索精神使学生自由地发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总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积极创设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积极自然地表现自我,勇敢表达想法。捕捉学生最为真实的想法能够帮助教师在授课时顺利进行。以教学实例为例子,“秋思”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让学生自主感知阅读,在教师引导下表达观点。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意在使学生自由想象,通过营造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教学设计是营造开放性教学环境的关键,在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把握好想象自由发挥的正确的方向,有利于结合学生的思维与教学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点拨引导,设立正确的教学方向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应将学生视为整体的主体,进而是有不同个性的“人”。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要适时地点拨引导,同时尊重学生的声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默契度。在课堂教学的生成和生成的课堂教学的整体中,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课堂教学中的信息,能够有智慧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并针对一个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和人生进行思考。好的老师有“化险为夷”“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使得课堂上呈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亮点”。
三、尊重“不同的声音”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学习的效果也是开放型的。允许学生预设的教学情境中存有多种思路,多种设想,积极培养学生多元的情感体验。语文文本的解读本就是多元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以及不同的情感体验都能造成阅读的差异,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文学作品的阅读应当是放飞心情的自由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鼓励“不同的声音”,在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示自我。对教师而言。要在课堂教学中使不同观点发生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在教学“幸福是什么”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幸福有进一步体验。我采用了小组体验学习的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幸福的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听到了不同的幸福体验。在交换思想的过程中增进了体验和认识。讨论过后,从中以总结性的归纳让学生表达出对幸福的认识,学生的答案融进了真情实感。有的说幸福就是我下岗的父母能够早日重新找到工作;有的说幸福就是将来自己能够当一名科学家,制造出中国的宇宙飞船;还有的说幸福就是母亲的疾病能够早日康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联系生活,追求真情实感
来自生活的真实的体验能够充实语文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加强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途径之一是把生活拉进语文课堂。日常的生活要经过教师的提炼引入课堂,把生活拉进语文课堂首先要考虑它的语文教学价值,例如在教“口语交际”时。不能带有随意性。途径之二是让语文课堂走向生活。这就要求将语文课堂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广大教师要以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生共同创造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也因此面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3]于源溟.现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艺术[M].北京: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4]沈小李.课堂评价的艺术与功能[J].学语文教学,2005(11).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情境教学法
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欲望,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开拓大脑思维。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加深学生学习古诗的印象,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古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运用音乐创设情境,烘托气氛
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情境来烘托课堂气氛。音乐本身就能调动人的情感,烘托现场气氛,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就可以通过将音乐语言与初中语文古诗结合起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让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古诗的教学中,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古诗的含义以及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古诗教学质量和效率。
比如:在对《过故人庄》进行讲解时,作者孟浩然将古诗中美好的田园生活与自身愉快的心境进行完美的结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将古诗大声地朗读出来,然后以《苗岭的早晨》民乐开头,让学生在音乐背景下,快速进入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进而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美好的境界中,体会当时作者的感受和心情,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真情美读,感知情境
在初中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美读的方法对古诗进行朗读,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有效地运用美读,不但能够理解作者所要说明的意思,还能够感知古诗中人物的感情。在进行美读时,教师引导学生注重语句的停顿、语调的处理以及语句的重读,这些都能够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比如:在对《钱塘湖春行》进行讲解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巧妙地运用美读的方法,不但能理解古诗的含义,而且还能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首先,教师让学生用愉快的心情去朗读这篇古诗,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韵律、停顿以及重读,用心去体会诗的平仄、声韵以及节奏,从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会诗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钱塘湖春行》是作者将西湖美景与清晨的美景完美结合在了一起,运用美读的方法能将古诗中的情感朗读出来,从而让学生感知情境。
三、运用画面,再现情境
利用画面与古诗进行结合,能够将古诗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古诗词的含义以及诗中人物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运用图画、多媒体等比较直观的教学工具,刺激学生的视觉器官,调动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快速地投入到古诗情境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比如:在对北朝民歌《木兰诗》进行讲解时,首先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对古诗的故事情节有了大概的了解;其次,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美国《花木兰》的动画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动画片播放结束后,教师让学生结合所看的动画片的情节,将课文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并让学生对我国的花木兰与美国的花木兰进行对比,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处于兴奋状态的学生,开拓大脑思维,争先恐后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时整个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发现了两个花木兰都有着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这种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知识量,使学生在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刺激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古诗的情境中,与诗中人物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描绘形象,引入情境
教师在讲课时,可根据诗的不同基调变换不同的情绪语气和语调,把握描述的节奏,绘声绘色地展示诗的情境。教师的表情、手势、动作等渗透着教师个人的知识功底、人生阅历和教学技艺,对教学氛围起着强烈的渲染作用。
比如:在讲解著名散曲《天净沙・秋思》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散曲的意境再现为一幅真切的图画,从而感受它的意境美。散曲中有四幅片断的图画,学生在想象中生动形象地把他们浮现出来,同时用语言描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楚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在描绘这秋天悲凉的景色时,深深地体悟到在外的游子孤寂苦闷的心情,进入了断肠人所处的一种特定的环境和氛围,达到了语言描绘的目的。
总之,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
参考文献:
[1]王术井.初中语文诗词教学设计――以趣入境知诗意[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