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普洱茶文化论文范文

普洱茶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普洱茶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普洱茶文化论文

第1篇:普洱茶文化论文范文

8月初了,记者以“普洱茶有没有文化”为题,在昆明著名网络论坛“彩龙社区”发帖,两日内跟帖无数,回帖者观点鲜明,争论激烈,即使是“打酱油”赚分回帖,也是青梅煮酒论文化。总体来看,参与者分为赞成派、反对派和中立派三大派别。

赞成派YES有文化

ID为“段一刀”的抢到“沙发”:“有文化的。”他接着阐述有文化已成为普洱茶的负累:“就是因为普洱茶被人整得太有文化了,所以不太敢消受了――文化能喝吗、好喝吗?我就一俗人,个人还是觉得龙井、铁观音,确实味道要比普洱茶好。”

“开着奔驰去种地”不容置疑地回复:“普洱早就已经被文化了,还要问有没有文化,这问题岂不是不太有文化?”

“南方丝绸之路”辩证地看待“文化”:“有,肯定的,当我们不是喝它的时候,就有文化了。不过现在文化这词儿容易产生混淆,因为文化现在主要是拿来卖的。当然,

我说它没有文化,也是对的,因为茶不管再怎么有味,不管是正着喝还是倒着喝,不管是先放茶叶还是先放水,它是没文化的,文化是人加上去的,文化可能是喝者之间比较优越感的一种表现。”

80后知名网络作家黎小桃也参与了讨论:我个人认为,普洱茶显然是有文化底韵的。有一天,偶然看到一首载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编修的《普洱府志》的诗,细细读了又读,十分喜欢。‘鹦鹉檐前屡唤茶,春酒堂中笑语哗。共说年来风物好,街头早卖白棠花。’诗中的茶,就是普洱茶。细读此诗,如同看到170多年前云南人喝茶的情景:宽阔厅堂,红木椅子;茶香食美,物丰境安;谈风颂雅,宾主风流。”她觉得普洱茶的文化是“安静淡定”:“我是个外表狰狞,内心温软的人,我喜欢诗中有普洱茶这个安静淡定的调调。”

凌之鹤的回复很新奇:“就看喝茶人的口味啦!若饮者本身就是高人,肯定有文化,何况饮的是普洱茶!”

Ever反问:“麦当劳有没有文化?微软有没有文化?google马马虎虎算有一个,不管怎么算按中国这个文化概念它们都是没文化的。但是普洱茶肯定是有文化了。牛气得很。”

网友Wangwenjuan这样描述普洱茶文化:“个人觉得,普洱茶应该是在一个平淡从容的下午喝的,安静的岁月从茶香里面流过。这种茶的韵味不是炒作文化的结果,应该是个人体验的快乐。”她举例说:“就我在上海看到的普洱茶的市场状况,多少有一种伪文化的效应。这些伪文人,也确实不知道应该如何喝这个茶,不止一次在高档的茶室和咖啡厅看到,他们让服务员泡上一壶,然后不断的往里面添加开水,然后呼朋引伴的谈论着普洱茶的好,却不知活生生糟蹋了这茶!”

反对派NO没文化

网友“道不平”回复了很多。她说:一提普洱茶,人们往往就联想到云南的南蛮文化,粗犷、直白、不成体系、不加提炼、缺乏内涵。往往因没有深厚久远积累的文化底蕴显得凌乱、无章法而难登大雅之堂。就有如过桥米线的演变和过桥文化,从稚嫩到甚嚣尘上再至回归到相对平复的市场运营,有几个人感受到了秀才的金榜题名与这碗米线的必然联系?!特别是一经炒作,商业成分挤掉了食品本身的地域特点,还剩下多少过桥文化可圈可点?”

在她看来,可以文化而不要神化:“想起曾经疯狂的君子兰;曾经的兰花神话,有多少能够在寻常百姓衣食住行的生存中占据一席之地?物欲社会中人们心态的浮躁,促成了急功近利的泡沫神话。”具体说到茶文化,她认为:“所谓有品位的茶文化,脱离不了百姓生活的水准,否则它就是再阳春白雪,也只是少数人的雅兴和作派的秀场。对于多数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芸芸众生,永远不可企及、永远曲高和寡。”

道不平说:“前些年火爆的普洱茶,成就了多少富翁,也确实使云南蜚声海外。回想那时,多少人做着普洱茶的致富梦!许多号称专家的茶客曾多次向我灌输普洱茶的神奇功效,窃也曾虔诚地去把带着霉味仓味的茶水当做绝好的保健品一饮而光。”

她总结:“因此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茶文化不是靠吹出来的,它实实在在地蕴合在每一片茶叶之中。我们只能客观地就把它当茶喝,而不要再给他冠以更多的高帽,更不能再像原来的造神运动一般,将非常平常的茶文化演变、亵渎令它失去初衷而消亡。”

中立派NEUTRAL文化这事有点玄

很多网友认为,文化并不是“有没有”这么简单。

李笑华在跟帖中说:“记得一故事,有钱人没文化,买了很多书放在自己的办公室,但那些书全是新的,基本没看过,普洱茶呢,就像……谁花钱买书来贴上去的呢?政府、商人……文化能卖钱么?对于没文化的,他们是需要文化滴!当然。文不文化,花钱的人不管你那东西有没有文化呢,也不懂,有的只是钱。”

“南风佐酒”认为文化不能脱离大众:“茶是大众饮品,老百姓都喝不起了还是什么?什么都不是。”

“凝视黑夜”说了一种奇妙的文化心理:“喝着普洱茶,笑别人没文化。像此类针对性的问题大概是要看谁在喝,谁在被笑?话说回来,如果你有文化的话,那你何必怕被喝普洱茶的人笑没有文化呢?某种意义上说,喝普洱茶获得文化的人大概都是怕被笑没文化的人。如此心虚,大概只有没文化的人才会有。哪种茶都有优劣,喝得自在就好。”

ho酱认为,喜欢就好,不管什么茶,只有喜欢与不喜欢,文化并不是茶自身的,而是外人赋予茶的一种个人感受。

第2篇:普洱茶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投资;茶叶出口;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茶叶出口行业现状分析

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作为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从古至今,我国一直与国外许多国家在茶叶出口上保持着贸易往来,茶叶出口总值曾经一度占到中国出口总值的80%~90%。但近代以来社会政治的动荡导致中国茶业经济走向衰落。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茶叶经济迅速发展,出口数量从8.69万吨增加到20.21万吨,年均增长率7.3%。进入20世纪90年代,外贸体制进行改革,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开始形成新的竞争状态,茶叶出口企业民营化、公司化,这增进了中国茶叶出口市场的活力,加快了茶叶出口的发展。自2000年以后,茶叶出口出现了新一轮的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到2008年,中国出口茶叶数量达到29.7万吨,金额为6.8亿美元,平均单价2298.1美元/吨,出口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全球很多行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受到了严重制约,而我国的茶叶行业出口量却逐年增加,这足以显现茶叶出口行业的优势和其市场生存能力,因此我国的茶叶出口行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发展前景广阔。

二、我国茶叶出口行业前景分析

(一)定量指标分析

中国茶叶产量从2000年的67.6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147万吨,增长了117.1%;茶叶产值从2000年的90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530亿元,是世界茶叶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并且自2005年开始,我国茶叶产量超过印度,重新夺回第一大产茶国地位。图1为2003~2012年我国茶叶出口情况。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03年开始,我国的茶叶出口产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并分别于2012年突破出口总额10亿美元大关。面对茶叶出口行业如此良好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将5000万美元的投资用于发展我国的茶叶出口行业,这样不仅能够快速收回投资成本、加大我国茶叶出口的规模,也有利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

据海关统计,我国出口的茶叶主要分为五大类:绿茶、红茶、乌龙茶、普洱茶及花茶。2012年,我国茶叶出口稳中有增,具体数据如下:绿茶出口量为24.87万吨,出口金额为7.56亿美元,同比上升6.98%。红茶出口3.58万吨,出口金额1.19亿美元,同比9.30%;乌龙茶出口1.74万吨,同比下降3.2%,出口金额7.99万美元,同比上升7.74%;普洱茶出口4288吨,出口金额3622万美元,同比上升22.60%;花茶出口7322吨,同比下降0.25%,出口金额5155万美元,同比上升11.30%。表1为2003~2012年间我国所有茶叶出口的贸易统计。

由表1可以看出,2003~2011年,虽然中国茶叶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形状并不一样,出口数量虽是逐年上升,说明这段时间我国茶叶出口平均单价偏低。自2003年开始,我国茶叶出口金额快速增加,说明我国茶叶出口行业对新的国际贸易形势能够迅速调整和适应,通过提高茶叶产品的质量、保证茶叶产品的安全、提供相关的茶艺服务等手段来改善这种不利的贸易环境,为我国茶叶出口提供一个良好的贸易环境。2012年虽受国际环境影响,在出口量下降的情况下,出口金额总量仍保持上升。

根据表1中的数据,用一元回归预测技术中的平均值法来预测2013年的茶叶出口总量,首先设回归方程为:

y^=a^+b^x+ε

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a和b都是待定参数,ε是均值为零的随机变量,因此求出位置参数a^,b^的估计值a,b则就可以估计因变量的值。

y=a+bx

现通过观察n组数据,(xi,yi)i=1,2xi表示出口金额,yi表示出口总量),将数据分为1、2两组,2003年到2007年为一组,2008年到2012年为一组。把数据分别代入回归方程中,再把组内的数据进行相加,得到一个一元一次的联立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和的值。具体解法如下所示。

前五组数据:26.0=a+3.7b28.0=a+4.4b28.7=a+4.8b28.7=a+5.5b28.9=a+6.1b,相加求和得:140.3=5a+24.5b(1)

后五组数据:29.70=a+6.80b30.30=a+7.05b30.24=a+7.84b32.26=a+9.65b31.3=a+10.42b,相加求和得:153.8=5a+41.76b(2)

将(1)式和(2)式相加可得:

140.3=5a+24.5b153.8=5a+41.76b

从而解得:

则有回归方程为:y=24.24+0.78x

有上面可知2012年的茶叶出口总金额预计为11.08亿美元,则有y=33.46,即全部出口总数量为32.88万吨。

(二)风险分析

1.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外国安全意识增强和保护本国利益等外部原因及生产技术落后、品质低下、标准体系落后和缺乏品牌等内部原因导致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2.缺乏自有品牌。我国90%以上茶叶企业欠缺自主研发产品能力,贸易企业与科研机构缺乏合作,产品不能根据市场不同偏好生产适销对路商品,新品种研发能力相对不足。欧美国家尽管不种植茶树,但企业十分重视茶叶新产品开发,深加工产业非常发达。

3.技术落后导致生产成本高。出口多为原料性产品,沦为外商的生产车间,只能获取微薄的加工费,更多的利润被国外品牌商赚取,竞争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

4.无统一的标准、技术指标来衡量茶产品质量,对企业无资质管理,有产品即可进入国际市场,经营秩序较乱。

三、我国茶叶出口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

(一)经济可行性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茶叶出口正在日益增长,且其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在国际茶叶出口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虽然,目前世界茶叶贸易主打产品是红茶,占茶叶贸易量的85%左右。但是,近10年来,国际市场上的绿茶需求量明显增长。我国绿茶的品质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优势,出口量占世界市场的80%以上,弥补了我国红茶市场份额的不足。据茶叶商会数据统计,2011年我国绿茶出口总量25.74万吨,占我国茶叶出口总量的80%左右,出口金额7.06亿美元,占总出口金额的73%左右,同比分别上升9.93%和24.62%。下表列出了2000~2007年全球四大产茶国茶叶出口金额市场占有率。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2000年至2007年这几年中国的茶叶出口金额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并且在2007年已经位居第二仅次于肯尼亚。目前,我国的茶叶出口金额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肯尼亚,位于世界第一。这种茶叶出口产业的快速发展给此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其经济价值也不言而喻隐藏其中。

(二)技术可行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抑制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障碍,对茶叶的生产成本、出口等均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针对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茶叶出口造成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我们在技术已经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在提高茶叶生产水平和品质、提高茶叶的安全系数技术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对WTO的相关进出口规则也能应对自如,在茶叶出口预警机制的建立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我国在茶叶出口技术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我国茶叶出口行业的技术可行性。

(1)提高茶叶生产水平和茶叶品质。在这方面,我国的技术已经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开发茶叶新品种,改善茶叶种植方式等方面也都有较高的水平。同时,在茶叶食品的安全方面,对残余农药的处理方面都能做到很好的控制。

(2)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茶叶出口预警机制来应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针对我国茶叶出口所设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通过这些预警机制密切关注进口国的各类标准的变化,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好防范工作,从而达到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目的。并且对已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所限而不能出口的茶叶,要及时客观地查明原因,采取积极措施,突破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

(3)我国已经建立了茶叶科技创新体系。在全国提倡产业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茶叶科研也得到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茶叶研究开发体系领域齐全,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茶叶育种、茶叶栽培、茶叶加工等方面都已经实现了科学化生产管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我国的茶叶出口行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并能够快速发展。因此,将5000万元用于茶叶出口行业的投资是完全可行的,因为中国的茶叶出口占世界茶叶出口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在行业的投资不仅风险相对较小,而且能够很快收回成本并能够获得很大的利润。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茶叶出口行业现状的分析,对茶叶出口行业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首先运用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技术对茶叶出口行业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初步估算出我国未来茶叶出口行业的发展趋势,然后根据现在的出口贸易状况对其进行风险分析,最后分别从经济、技术等方面对我国茶叶出口行业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得出整个投资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伟英.我国茶叶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对策[J].茶叶通讯,2006(01).

[2]李玲娣.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J].中国对外贸易,2010(22).

[3]管曦.世界主要产茶国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分析[J].中国茶叶,2011(04).

[4]霍丽玥.世界茶叶市场状况与我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分析[J].世界市场透视,2000(06).

[5]邱海蓉.基于需求视角的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