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材笔记范文

小学语文教材笔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材笔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材笔记

第1篇:小学语文教材笔记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阅读教学;阅读兴趣;阅读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注重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使他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智力角逐的时代,它在人才的知识与技能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都知道,人才是来自于知识的,获得知识又是与阅读积累分不开的,俗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杜甫也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这些都能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不得不深思:怎样引导学生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开拓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地发展、潜能充分发挥,将来以渊博的知识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因此,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注重阅读教学,下面是我的几点教学尝试,仅与大家共勉。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为数不少的老师往往忽视对课文整体的理解,有意识地去强调认识生字、理解词句、注重开头结尾、渗透思想教育……其实,这都是忽视文本整体性的做法。所以,在学习课文时,我特别注意文章整体观念,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了解本文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作用与重点训练项目,在教学时,我把训练重点贯穿文章始终,把所教内容与前后知识串联起来,这样就不会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了,也很好地促进了他们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因此,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吃透新课改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之一,学生的阅读水平关系着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我的具体做法是:

1.教师大声泛读

大量的研究表明:阅读是有倾听开始的,孩子们最初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是来源于倾听,孩子们在倾听过程中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是放松的、愉悦的,所以很吸引他们。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时,我特别善于运用此法,因为二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为了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任务,我就经常给学生大声朗读阅读材料。在我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朗读中,孩子们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他们觉得读书是有好处的,渐渐地他们自己也喜欢读书了。

2.给学生提供阅读时间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意愿进行自由的阅读,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把书当作自己的朋友。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时,我每周拿出两节语文课,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才有机会读到自己喜欢的书。

三、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是需要一定方法的,可是我们的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往往是处在无计划、无顺序之中,所以,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

孔子曰:“凡事预则立,不欲则废。”在学期之初,我往往先指导学生制订本学期的阅读计划,并要求学生严格按计划执行。例如,双休日,五一、国庆等长假、寒暑假等都是学生阅读的有利时机,我都指导学生对此作出阅读安排。

2.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我们大家知道,阅读分为略读和精读两种,精读是要求全面、精细、深入地理解阅读材料,对文章中的内容、人物、结构等做彻底通晓,一字一句都要仔细琢磨。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观潮》《爬山虎的脚》等文章时,我都指导学生运用精读的方法。略读是一种不完全性的阅读,它的要求是只要提纲挈领地对材料内容、思想与技法作了解就行,在阅读时可以跳读、浏览,舍去不重要的部分,不必逐字逐句的研究,只是在阅读时,要注意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小木偶的故事》《秦兵马俑》等文章时,我都引导学生运用略读法。

3.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阅读的目的是积累知识,如何积累呢?培根说:“做笔记使知识更准确”,所以,我常常指导学生做笔记来巩固阅读的效果,例如:引导学生对佳词妙句做摘抄,指导他们对文中的某一观点进行评析,引导学生对原文内容与观点与其他同类的文章作对比,并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总之,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会越来越有效。

参考文献:

第2篇:小学语文教材笔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作文教学不能墨守成规,必须要不断地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跟随时展的脚步和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制订出能够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于阅读的写作教学策略

“写”来源于“阅”,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立足于阅读的写作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着学生阅读过程中所积累到的写作素材的多少。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安排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一定数量的阅读,只有丰富自身的阅读量,他们积累的写作素材才会增多,而立足于阅读的写作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树立写作教学的目标及其方向

这主要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为小学生分析写作的技巧,在不断地讲解课文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在讲解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这篇散文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所用的写作技巧,作者金波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与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了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要学习叶子无私奉献的精神。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这一类的写作方法,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推及到对人的思想感情的描写。

2.培养小学生优秀的阅读习惯

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必经之路,只有在不断地阅读中,积累大量的文字词语、好句好段及其对文章的内涵理解,才会一点一滴地进步。所以,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习写作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例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小露珠》这篇文章中描写到:“一会儿,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爬上了东山,染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霞光中,小露珠光彩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在学习这种描写非常细微的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做好笔记,不断地培养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二、拓展学生写作视野的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要拓展学生的写作视野,首先要联系语文和现实的契合点,帮助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中。

1.运用生活中的事物突出写作的感情

比如:“人的一生,最美好,最洁净,最单纯的回忆,莫过于童年旧事了。不知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童年如一段简约画般明朗――春山如黛,垂柳画桥,白云出[,倦鸟归巢。在山脚采一束不知名的野花,捉一只鸣叫的蟋蟀,任由微风吹起束起的两条小麻花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奔向炊烟袅袅的村落。这样美好的回忆仿佛留在那个叫童年的记忆里,悠长,不复遇见。”这段对童年回忆的描写是通过对“野花”“蟋蟀”“小麻花辫”“炊烟”“村落”这种简单事物进行描述而突出作者对童年的感情,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将生活与实际相联系,针对生活中的事物展开联想,从而不断地提高写作的高度。

2.构建真实的生活场景,引领学生融入写作教学

这主要是指在F实生活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真实的生活情境,利用生活情境与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完善教材,补充语文教材中不足的内容,使其更加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性。比如,在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石榴》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石榴的模样是否真实,由此来加强小学生的随笔写作练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创新策略中,教师要以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情况,不断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拓展教材内容,增加课后写作的频率。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日益提高,实现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第3篇:小学语文教材笔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化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一、小W语文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也很重要的学科,包含拼音、汉字、句子、阅读、写作以及这几个方面的综合,同时,它还是一门语言交流的工具,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可以说语文知识涉及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考试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加深,只凭以前的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按时完成课堂作业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新课改环境下,在小学阶段,我们怎样学好语文这门课程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语文的教学资源,优化语文的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校间融合的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里学习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那我们怎么把小学语文课堂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呢?我们共同讨论一下活化小学语文课堂这个话题。

二、活化小学语文课堂

1.什么是活化小学语文课堂

所谓的活化小学语文课堂就是指把小学语文教材的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及亲身经历密切联系在一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改后的一种教学方法。

2.怎样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一个大的教学舞台,现在的语文教材选题也越来越接近我们的生活,因此,教师只有把教材内容与我们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建一个鲜活的课堂,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开发身边丰富的生活资源,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现在我们就共同讨论一下如何让我们的教学课堂生活化。

三、活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让教学课堂与生活相结合,让生活成为语文的教学平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多下功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把教材内容生活化,引导学生去探索、去感受“生活这个大的教学舞台”,从而活化语文教学。

1.创设生活化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紧紧抓住这一点,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小学生的思维都是比较简单、单纯的,他们的思维一般就是通过形象、声音、色彩等感觉培养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创设生活化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年级课文《饮一杯月光》时,根据这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观看图片、动画等特点,教师首先拿出图片教学生认识“饮”,然后通过做“喝水”这个动作,引导学生这个字的含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以提问的形式“你们饮过月光吗?为什么作者要饮月光呢?”让我们共同走进夏天的月夜弄明白,开始进入课堂,同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赏月光之夜的景象,这样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夏天月夜美丽的景色,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想象夏天虫子、动物等发出的声音。

2.把教材的内容融入真实的生活教堂,从而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小学的教材内容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单一,由于学生的生活范围小,生活经验也不够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实践性,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达到活化语文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三年级课文《鲁班造伞的传说》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身边的伞都有什么类型的,它有什么用途,然后以问题的形式“你知道这伞是谁发明的吗?请根据自己看过的动画片或故事书说一下自己心目中的鲁班是怎样的一个人。”然后通过学生阅读,看看鲁班是怎样一步步地做成了能遮风挡雨的雨伞的,然后启发学生从中明白一个什么道理等。

3.与生活相结合,让生活成为语文的“活水”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因为语言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流工具,一旦与生活相联系就会变得生动活泼。例如,在学习四年级课文《火烧云》一课时,当作者形容那云像一匹马时,教师引导学生“马”有什么特征,它的形状以及声音是怎样的呢?这时有的学生把马形容得特别高大、威武,有的学生还根据动物大世界看到的学着马叫,课堂气氛立即变得活跃起来,可见语文教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着生活,它让语文成了交流思想、表达情意、传播文化等综合性的学科。

总之,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让教材的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体验、去感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地贴近生活,走进生活。

第4篇:小学语文教材笔记范文

一、面对好教材,树立新“三观”

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容量偏大,注重实践,这就对传统的“教教材”的做法提出严峻的挑战。为了用好教材,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学生观与教学观。

1.教材观

语文课本是学生重要的、优先的读本之一。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总体特点是精美,有两层含义。所谓“精”,是指编者的“精选”,围绕系列化的特定主题,从浩瀚的文海中选取不同题材、不同体裁、具有示范性和代表性的一组组文章;所谓“美”,主要体现在整体编排的形式和原汁原味的语言风格上,一条语文素养的“红线”串起一颗颗闪亮的训练“珍珠”,选编的课文既保留作者原有的文章内容和语言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多方面的体验。虽然课文有举一反三的特质,和同类其他版本的教材相比容量较大,但和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阅读量的要求相比,30万字的文字总量还远不能适应语言运用的需要,还应该通过其他形式进行拓展阅读。

2.学生观

每个小学生都是成长中的小读者、小作者、小书法家、小演说家。他们都有在某一方面出众的潜质,但现阶段的特点就是“小”。学习的自控力较差,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养成,对问题的认识水平还比较低等,现在他们还比较稚嫩,要从小到大慢慢地成长,我们不能试图替代他们。课程标准给出各学段的具体标准,教材给了学生实践的平台和依托,教师能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用好资源,让他们去读、去做、去说、去写,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顺利达成三维目标,形成较好的语文素养。

3.教学观

教学的重心在“学”,学习的主体是“生”,教是为了学,帮助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是教学的重要原则。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扎实而有效地做好教材的研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合理分配时间,创设学习环境,给予适时的评价。

二、从课标和学生的角度认识教材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胸中有课标,手中有教材,教学有方法。如果课程标准的精神能够内化于心,教材内容能够烂熟于心,教学对象能够了解在心,那么,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能得心应手、外化于行。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在使用教材时要坚持“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的原则,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路径,开展深入的学习研究,尽可能地发现教材的纵横联系和隐含着的规律,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就本学段内容看,听说读写、学习运用、三维目标等都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推进的方式可以是同主题下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编排形式,古今中外不同体裁的文章要相互补充,从单项训练到综合活动进行安排。

1.准确把握各年级阅读方面的主要训练点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以主题为依托,采取重点突破、螺旋上升的做法,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定位,把握要点,做好教学的接力活动。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在延续第一学段独立识字的基础上,句段成为训练重点,包括联想与想象、看上文、查字典等理解词语的方法,但到三年级下学期,重点转向了通过提炼关键词、抓重点段落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等到了四年级,阅读方面的主要训练点是写读书笔记,如摘录笔记、批注笔记,同时理解重点词句。学习提问也是此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五年级的训练重点逐步过渡到整篇文章的学习理解以及学习方法的发现和总结方面,如学习列提纲、画情节曲线图、了解倒叙和插叙的表达方法、学习写心得笔记、批判性阅读。在六年级时,教师要综合学生前几年的学习成果,侧重他们独立阅读及习惯的养成,训练内容包括制订单元计划、搜集资料等。

2.让课后习题成为教师教学的导引

课后习题是编者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参考依据。我们不能为完成课后习题而备课、上课、组织练习,同样也不能为考试让学生抄答案、背答案,正确的做法是透过习题看清编者的用意,让习题成为教学的导引。

主体课文后面的习题一般是两道,第一道题是在阅读中搜寻确定性的问题,由个人概括整理,第二道题是通过思考探寻非确定性的问题,多包含文章的写法如何,需要师生结合课文内容一起发现总结。例如,三年级课文《小虾》的课后习题是:(1)你喜欢小虾吗?为什么?(2)想一想,“我”是怎样观察小虾的?(暗含顺序)又如,六年级课文《山中杂记》的课后习题是:(1)课文中写了哪几种动物?“我”从中享受到了哪些乐趣?(2)课文中怎样描写小鸟一家相亲相爱的情景?为什么重点描写它们?(重点描写)

对诗歌类的课文与古文,主体课文后往往只有一道练习题,但却包含着语言运用的因素,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要求背诵,淡化了理解分析。例如,四年级课文《大地的话》的课后习题是:仿照课文前四节,试着再写一节。这是以写带读,前四节是什么样子,只有通过研读、比较,才能把握。

从这些习题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课内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提取和概括内容,发现并学习一般的写作方法,这也突出了语文课程学习的核心是运用语言文字。

3.借助&ldqu o;语文天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小学语文的训练点很多,分散于不同的单元,尽管形式有所不同,但都有着编者深深的用意,我们不能只盯具体的内容,做形式上的模仿,也不能简单地按照“丁丁”和“冬冬”的提示去写,应跳出课文,做切合学生实际的、有效果的练习。例如,三、四年级的语言文字训练侧重于单项的“写”,从抄写有特点的句子到仿写,让学生思考与发现怎样才能将句段写具体、写生动,《奇妙的海底世界》一课要让学生学会写排比句,《可爱的小生灵》一课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四年级上学期的语言文字训练是在三年级的基础上进行巩固与拓展,继续解决“写”具体的问题。到了五年级,则侧重于让学生在读中进行体会,增加了“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等方面的练习,发现句子中蕴含的规律,尤其是到五年级下学期时,要让学生学会用另一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表达,例如,《为了他的尊严》中妇人间接地拒绝曾帮助过的独臂人让全家人迁到城里的提议时的语言表达、叙述方法,从而让学生掌握人物之间的对话以及拟人与排比等手法的综合运用等。六年级则将读写蕴含于综合活动中,不再有专门的段的读写,转向整篇的阅读,进行综合性的练习。

4.将习作课变成学生语文能力展示的舞台

与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一样,教材中的习作安排也很丰富多彩,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阅读成果,促使语文学科能力和学习方法的迁移。

1)第二学段的习作

本学段的习作侧重于写实,主要是让学生用自己的文字写出自己的思想,特别强调加强习作与学生生活和实践的联系,做到大小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既不放松平时的练笔,又认真地指导好每一次的单元习作。对“笔下生花”,我们训练的重点是要站在单元主题的高度,抓好拟题、审题和选材,从源头上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化。同时,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积累的词语和在小练笔中学到的方法,通过个人修改、同伴互改、师生互动,使语文习作符合要求,达到阅读与习作共进、做人与作文共成的目的。

三年级语文教材的习作练习内容多为一个题目,基本上是全命题,一些单元并没有给出明确的习作要求,只是给出一个方向。例如,《春天的脚步》这一单元没有安排习作,但并不是不需要进行练笔。这是一个与时令联系非常紧密的单元。春天的到来会给所有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更会给小学生带来无限的遐想和习作的素材,教师要坚持每单元一次大练笔的做法,设计和组织好相关的活动。那么,到底写些什么,是从课文中寻找读写的结合点,如《古诗二首》后的提示“见过哪些春天里特殊的景物?”还是让学生学习其他的描写春天的诗句,抑或是让学生想想他们在春天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或想放飞什么样的风筝。这些春天的雨、春天的草、春天的风,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四年级语文教材的习作练习内容多为两个题目,会让学生自行选写一个,出现半命题的形式,并且每次的习作要求都会有一句或几句充满文学性和主题特点的提示语,既是对学生的引导,又是对单元主题的强化,更是对学生投入习作的鼓舞。每次习作练习后会附着关于如何修改的新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边指导学生练笔边指导他们修改。例如,《话语》后的两个题目都和“话”相关,第一个题目是“忘不了的那句话”中“那句话”是谁说的,要说给谁?是不是像《语言的魅力》或是《难忘的一句话》中的那句话会给别人带来变化,给自己带来愉快呢?其实,“畅所欲言”中的内容也是习作的好材料,学生可能会对曾经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但怎样形成文章还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出现的背景以及产生的作用,这样一来,就会让两篇课文都有参考的价值。第二个题目是半命题形式,写一下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话,是谁说的,又是什么样的。

2)第三学段的习作

第三学段的习作练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少有命题练习,大多是提供几项与主题相关的内容,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项,自行拟题来写。另一个较大的变化是习作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给学生的习作练习创造了更大的空间。然而,有些单元内容的地方色彩较为明显,这会限制习作的范围,需要进行调整。例如,“龙”单元中有两个习作内容,一个是关于“龙”的风筝的故事,另一个是龙井茶。学生对这两项内容都了解得不多,但在“初显身手”中,教师要让学生搜集“龙”的形象和工艺品、含“龙”的特产和地名,在“畅所欲言”中知道关于“龙”的故事以及欣赏“龙”字的写法,这都是习作的好材料。这个练习告诉我们,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还是要让学生来完成,否则,就不可能有真实而鲜活的素材。

六年级语文教材的各个单元都会围绕特定主题,从人、事、物、景等不同的类型设计综合活动,教师可以按照编者的提示,认真地组织,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主题的认识,丰富习作的素材,掌握更多的习作方法。

三、以语用为核心组织好课堂教学

把握好教材,了解好学生,这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以“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文化积累”的编排原则为导向,着眼于奠定“学好其他课程、两个‘形成’及终身发展”的三个基础,着力搞好语言运用。

1.让兴趣始终成为学习的先导

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兴趣先导无异于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一个动力源。兴趣适用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由浅入深,由短到长,由弱变强,由少到多。用好兴趣源,挖掘兴趣源,创设兴趣源,这是教师教学中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主要步骤。

2.引导学生经历从学会到会学的全过程

一个人从学到学会,以致会学的路程因人而异,长短不一。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中的“金钥匙”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提供了一定建议。“丁丁”和“冬冬”的温馨提示也给学生以帮助。通过& ldquo;定期自检”,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好习惯,形成好方法。而用好“金钥匙”的较好做法是教师要让学生看说明后再尝试,而且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利用好差异学生之间“兵教兵”、“兵强兵”的好资源。

3.按预设的三维目标整体推进

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主题单元的编排很好地体现出整体推进的思想,彻底地改变了由部件到整机的传统做法。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任何割裂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语文综合素养中的听、说、读、写、习也是一个整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单元整体的设计和实施符合编者整体推进的意图,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而且,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举多得的语文实践,实现由线性结构向面性结构以及立体结构的转变。鉴于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走几个来回,如缩小语境、识字学词—扩大语境、体会运用“阅读—结合点—习作”。

4.在语言实践中增加文化积累

语言积累只是文化积累的一个方面,此外还有文章体裁的积累、思想感情的积累、文化主题的积累等。积累达到一个足够的量才会发生质的变化。积累和运用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运用的积累是死的,没有积累的运用是空的,且积累和运用紧密相连,运用是最好的积累。

第5篇:小学语文教材笔记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鸿合软件;互动性;共享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51-01

如今,课堂教育技术逐步走向信息化,打造信息课堂是当前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训练方向。电子白板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相融合的产物,其具有优异的教学互动性。“鸿合”软件则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产业化代表,它能够让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让其能够对课堂知识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如何灵活运用“鸿合”软件一直是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难点,结合“鸿合”软件使用经验,做如下探讨。

一、运用“鸿合”软件,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鸿合”软件是语文课堂走向互动化的重要技术载体,它可以充分展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需求,同时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课堂上灵活运用“鸿合”软件,落实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1)教学笔记。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教师一般利用板书将课堂上的教学重点记录下来,并展示给学生,以加深其课堂印象。“鸿合”软件在教学形式上做了大幅度的改进,它能够让教师采用电子笔记的方式,随时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记录或批注,使得学生能够脱离书本,通过“鸿合”软件在互动交流式平台中灵活学习、有效学习。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秋姑娘的信》,通过拟人手法描绘了秋姑娘给孩子和动物们写信的画面,具有极其优雅的自然美感。但学生在课堂上对语句“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利用“鸿合”软件将这一语句及时标注下来,让学生对课文重难点更加关注。并将语句中的“枫叶”“被写了信”等字眼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示,带领学生去赏析课文的语言美,枫叶飘落四方,秋姑娘的思念也飘向了每一个地方,学生顿时对整篇文章的情感形成了初步的认识,逐渐体验到思念、期盼的情愫。

(2)云资源功能。云资源功能是“鸿合”软件的一大教学优势,教师可以利用“鸿合”软件将语文课堂的资源最大化,并将课堂中的每一个教学重点环节以资源的形式存储到云库中,学生在课后复习遇到困难时,及时调用资源,提高学习的简便性。同时,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运用“鸿合”软件突破传统板书的局限,以灵活、形象、具体的多媒体形式给予学生丰富多彩的资源展示特效。语文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云资源的教学功能,将其运用到语文课堂中去,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简便性。让学生能够享有众多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鸿合”软件云资源功能。课堂上赏析“草对小河说:‘你的水真清啊,一眼能看到底。’小河说:‘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这一句子时,可以从拟人修辞手法、以及小河与青草之间相互依靠的关系进行赏析突破,引导学生体验大自然事物之间关系的美妙。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此加深印象,教师可将这一环节中的赏析内容上传到云资源中,让学生在课后巩固课文时及时参考云资源,观看赏析环节,加深印象。

二、运用“鸿合”软件,实施课堂训练

“鸿合”软件是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的重要产品,教师可以利用它资源情景化以及教学过程资源化的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文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同时让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印象。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这世界多美呀》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对世界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感知印象,教师可利用“鸿合”软件向学生展示世界上美丽的风景和人文趣事等。让学生明白这世界为什么美,美在哪儿,将文章的情感和主旨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心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赏析训练,赏析课文中的景物描法。在语句“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的赏析训练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利用“鸿合”软件进行自我讲解,并通过教学录制功能将讲解过程记录下来。让学生在课后反复观看,并与教师的赏析作对比,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使学生的课文赏析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新时期课堂教学走向信息化的重要性。“鸿合”软件这一电子白板技术能够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状况及性格特征进行人性化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践,教师一定要仔细研究“鸿合”软件的具体运用方法,让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清晰,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合理,有效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6篇:小学语文教材笔记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可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升入中学后能迅速适应中学的学习。

1、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养成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的习惯(做到每生有一本字典和成语词典);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行款正确的习惯(可要求学生坚持练字):养成课外读书看报的习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看书做笔记写批注、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订正错误、修改文章的习惯(可备纠错本)。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如果能在小学阶段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那么升上中学后就能更快地适应任务繁重而节奏快速的学习。

2、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充分动脑、动口、动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教师则抓住契机,巧为点拨,为学生释疑解难。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精讲精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精细阅读。要有选择地把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自己思考,不要因害怕学生掌握不好知识而把全部问题讲透讲尽,要相信学生有能力自己去找寻答案。例如《夜莺的歌声》一课,文中许多地方都能体现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如果每一处都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则会使教学过程变得沉闷而低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小夜莺与德国军宫周旋过程中有几句答话相当巧妙。“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教师可抓住这几句话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结合课文背景进行分析理解,就能看出在这几句话里小夜莺既保护了群众,又在敌人不易觉察之中戏弄、痛骂了敌人,充分显示了他的沉着、冷静和机智。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举一反三,自己找出其他能体现小夜莺机智勇敢特点的地方来分析理解。

第7篇:小学语文教材笔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小学生

众所周知,阅读时人类汲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这种手段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在阅读中,通过阅读作者的文字,体会作者的情感,深入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义,进而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增强认知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而小学语文是提高小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教育科目,提高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能力则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更多知识,更广泛地了解社会。当今世界进入信息时代,阅读是一个人了解世界的最好途径。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又要求人们能够以更短的时间读更多的书,而培养阅读能力能够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用同样的时间选择出对自己更有利的信息。另外,通过阅读能够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有助于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文化品味与审美境界,使其受益终生。最后,阅读对于提升人的语言能力具有着直接的帮助,使得学生在语言训练方面得到大量积累

二、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方法

(一)多角度拓展

拓展阅读的内容应立足教材,通过深挖教材,多角度的寻找契合点。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其文本都是编委会精心筛选的,也凝结着作者的智慧与情感,许多课文堪称经典。但对于部分课文的内涵,由于小学生知识有限、阅历不足,所以可能不能领悟到。而相关的拓展阅读资料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信息源,通过拓展阅读的内容孩子们就有可能深入了解到课文背景、内涵,并体验到作者的情感。另外,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小学生说出来,并以此开展拓展阅读讨论。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把握文本的前提下,通过深挖,找到发展的契合点,积极引导孩子们去延伸阅读。

(二)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拓展阅读是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熏陶情感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但要想真正提高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其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还需要教师向学生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小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他们尚未掌握一些有效的阅读方法,久而久之,不仅无法实现拓展阅读教学的效果,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阅读方法与习惯虽然因人而异,但依旧有章可循,如边读书边做笔记的方法、圈点勾画的方法、学思结合的方法等,这些科学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帮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质疑,因此,能够提高拓展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质量,受益终身。

(三)构建阅读交流平台,营创阅读机会

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各种阅读交流的渠道,创建阅读交流的平台,倡导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阅读成果,互相交流阅读心得,鼓励学生多阅读优秀的读物。比如,定期组织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展不各种优秀的阅读物供学生挑选和交流,开展阅读网站建设,倡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上传到网站等,这些活动在为学生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拓展阅读提供了助力。为了能在活动中有优秀的表现,学生便会自卞进行多种资料的收集工作,而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阅读数量。

(四)完善阅读评价结果

在拓展阅读活动结束后,还应该引导学生认真评价一下自己所制订的目标、计划、实施情况,以及所获得的知识,作为每次拓展阅读的反馈,进一步优化阅读心理,强化自我意识,提高调控能力。阅读结果是阅读过程的产物。阅读结果可反映出一部分基本的阅读情况。因此,评价时,我们重视引导学生从阅读结果出发,对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行反省,目的是“强化成功,形成习惯”,促进学习目标完成。每次拓展阅读时指导学生反省的内容是:“通过拓展阅读你积累了哪些知识?你可以在哪些方面用上这些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如何解决?”同时,还对学生的拓展阅读测评方式进行改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总结,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测评采用了“讲、展、赛”的形式。“讲”即讲述,采用读书汇报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等形式;“展”即展评,就是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采密本、文摘卡、采抄报等;“赛”即竞赛,采用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形式。通过评价阅读结果,对阅读过程进行反省、总结,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产生“读什么?”、“为什么读?”、“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等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并通过这种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监控今后的阅读行为,提高阅读能力。

第8篇:小学语文教材笔记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对策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如何在新标准的指引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究与深入总结。下面我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看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分析

1.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较浓厚。目前高年段小学生只有极个别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从对课外阅读持不喜欢态度的三位学生的问卷中发现:两位学生每天几乎不读课外书,尽管父母都赞成课外阅读,家中也有较多书籍,但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从问卷的主观题看,其中一位学生在20个所列书目中,看过的有《昆虫记》、《名侦探柯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侧重轻松趣味性读物。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类型,86%的学生都喜欢阅读以文字为主,配有一些插图的课外读物,有9%的学生对全是文字的读物抱有兴趣,这充分说明小学高年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令人满意的。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依次为:科普类(18%)、动画卡通类(12%)、学习辅导类(14%)、有趣的故事类(23%)、文学类(20%)和其他(12%)。可见在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中,有趣的故事类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文学类,所选类型丰富多样,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学生阅读习惯。目前学生对于阅读课外书很少有做笔记的习惯,只有极少数会“做很多笔记”。知识的吸收如食物的吸收一样,必须经过消化,而事理的领悟则必须借助思考。这一点不少学生忽视了,这是缺乏指导的结果。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在大量的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才能养成。在每天的课外书阅读时间上,多于一小时的比例只有16%,主要是在半小时左右,每天看十分钟左右的占大多数,进一步说明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有效进行,而学生业余自主选择并进行阅读的阅读时间较少。

3.课外阅读的影响因素。课业负担过重,没时间是目前影响学生的最大因素。虽说教材经多次改革,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最终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大量的“题海战术”充塞了学生的空余时间,大大小小的考试早已让学生疲惫不堪。不感兴趣和没有书源目前还存在较大影响。学校虽然设有学生专用的书刊阅览室,但是对学生的开放时间难以保证,因此阅读需求难以满足。学生非常希望老师给他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数据统计显示“希望老师推荐书目”的学生达63.82%。

二、对策与建议

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语文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石,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希望的。那么针对现状,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有效地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自主习惯呢?我想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针对课外阅读兴趣较高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主体参与性阅读活动。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教师的重要工作便是以活动促阅读,将阅读兴趣转化为自觉阅读的动力。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学生阅读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因人而异。开设的课外阅读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一定程度上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不求统一,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从而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中。

其次,教师可定期组织一些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开展竞赛,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读会、故事会、演讲比赛、口头作文赛等,内容选自读过的报刊,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增强语感。而且可以自办小报,让学生在小报中展示积累的好词、名段,交流读书心得,介绍写作技巧。除此之外,还可以办展览,每学期开展三次摘录卡片、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效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2.针对课外阅读内容多元化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调查表明,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虽然现在社会上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很多,但要他们独自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不妨首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指导其选择不同的课外读物,其次根据语文教材内容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从而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3.针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例如教学了《爬山虎的脚》,布置学生找叶圣陶的其他文章读。读了《倔强的小》,让学生查找有关的文章读。如果课文是节选的,可找原文阅读。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价值的好书,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书,可以读;哪些书不该读,为什么,不断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的段落,可以摘录在本上,自订报刊、杂志、可剪贴,随着年级的增高,能用自己的知识审视、评判,就可写读书笔记。总之,伴随着思考的读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活学活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内化吸收的知识通过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运用到进一步的阅读和写作中,做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读写迁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针对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不足的特点,切实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安排专业课时,课外阅读课一般有五种类型:读物推荐课、阅读辅导课、读物欣赏课、读物汇报课、读书笔记辅导课。教师可根据需要,安排内容,利用课堂向学生推荐读物,欣赏评析,进行阅读指导,供学生汇报读书成果,保证每周一课时,逐步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

第9篇:小学语文教材笔记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写作教学;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38-02

写作教学是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的基本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也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开拓学生的智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笔者在分析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小学教学目标细化策略,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也期待大家给些建议或参考。

一、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写作情感不足。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写作兴趣的现象,许多学生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只是奉命写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因此导致了许多学生在习作时无从下笔,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存在这样的现象主要是教师对写作教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陈旧,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只是一味地强调写作的结构、语言表达形式及材料的组织形式与安排,虽然写作技巧是重要的,但写作内容所表达的志趣及真实情感也是重要的。忽视语言的情感,追求写作形式,将很难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其写作的情感也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所以,教师要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对写作中充满兴趣,带着一种真实的情感,运用不同的有自己特点的表达语言,就会提高学生写作的热情,为写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学生写作教材指导性不足。教材是写作的基本教学内容,其包含在语文课本教学内容之中,对于人教版的教科书,由于受传统教科书的影响,导致习作的内容提示不明确,只提示写作方向或写作样式,却没有明确“如何写”等问题,使教师进行写作教学时,不能明确写作标准,学生写作时也不能掌握写作方向。例如人教版三年级的一个作文题目,写作要求:“我们向同学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现在就来写一写。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写同一个地方的同学,可以交流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如果不想写去过的地方,写想去的地方也可以。”虽然明确了写作内容,但如果教师只是把这个作文布置下去就不管了,而不去提示学生具体如何下笔,明确指导学生怎么去写,学生仍然会感到困难。

二、小学中段语文写作教学目标细化策略

1.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作文教学过程的方向,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将导致教学内容含糊不清、对学生不能正确的指导,从而影响写作教学效率。教学目标不明确包括写作教学内容不明确、内容理解有偏差、各个年级写作内容难度分配不合理等。没有重心点的写作教学,会引发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及松散性,进而导致写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较低。所以,明确写作教学的教学目标,确定每次作文训练的内容,不断加大写作教学的难度,避免写作的随意性及松散性,从而让学生围绕这个目标逐渐掌握写作的方法。例如,在写作内容表达方面上,起初要求按例文仿写;在这个基础上要求随意、自由的写作,内容要具体充实;最后,根据不同类型的材料,写出生动、形象、有条理的文章,逐渐加大写作难度。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在写作过程和方法方面,重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交流;重视情感态度,强调真实情感,进而提高写作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衔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根据教育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段学生在写作方面要不拘形式、自由发挥想象,写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将自己觉得有趣、对某件事物有深刻印象及颇受感动的事等表现在写作内容上;学生之间互相评讲写作,分享写作的乐趣。中段学生的写作教学是承上启下的阶段,既是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进一步发展,也是高年级写作教学的基础写作阶段,因此,中段语文写作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日记或看漫画书,多看些作文参考书,记些读书笔记等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让学生找到写作乐趣及积累经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好习惯,长期的坚持,写作会更上一层楼。

3.注重情感的培养。写作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可以表现在写作上,生活的充实度越高,其写作的文章也就越充实。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写作教学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细心观察周边的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的多姿多彩。”在进行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周边的事物,领悟生活的多姿多彩,以贴近生活为主导,进行写作教学指导。只有不断的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才能积累写作教学的素材,才知道写什么,如何写,才有写作的激情。

三、结束语

写作教学是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生初步接触写作,热情不是那么高,写作能力也不足,且小学语文写作教材的指导性也不强,导致语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不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教学目标,要在课堂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衔接语文教材的时候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加强协作训练,从而让学生在写作方面实现一个飞跃,提高学习的兴趣,实现写作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玲.小学写作教学中情感性支架的实证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2]杨瑞.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