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学教育范文

文学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学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学教育

第1篇:文学教育范文

艺术作品对真理的显现王强;王林;

论冈察洛夫文艺理论同其创作实践的矛盾与背离孙丽珍;

《达洛卫夫人》中的正常与疯狂李峥;

浅析《午餐》中的反讽艺术岁翠翠;

文学教育 浅析《达洛维夫人》主人公的自我归属辛朝卫;

从《到灯塔去》看男女两性的和谐之美吕莉莉;

浅析约翰·多恩爱情诗的陌生化效果孙丽丽;

消费主义视域下的《白噪音》石猛;

硬汉精神与海明威的生命意识王长兴;李慧;

《竞选州长》的反讽艺术徐丽;

论余华的小说《活着》吴腾飞;

探析宋江招安曾正刚;

批判力在朱自清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体现叶舟;

浅谈黛玉之死李万吉;

戴望舒与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转型罗宁;

老舍和王朔的“京式”幽默对比董汀;

略论“文殊问疾”与唐诗刘绍颖;

文学社团与当代地域作家群的形成及陈永华;朱海燕;

刘桢诗歌“逸气”研究王燕;

磐安民歌民谣史料辑录分析周加仁;

小说是我对生活的设问——与裘山山对话姜广平;

欢迎参加第十二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浅谈戏剧的真实美莫莉荣;

追求人生价值应遵循生命三重性规律张永刚;

著书立说工作室2011年工作计划

臧克家诗歌的创作思想与人物形象的变迁石莹;

与“不”连读成语的会意字向玲玲;

动物词语的释义方式及其修订万茹;曹炜;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语文教学的困惑和对策向亿平;

双音节动词重叠条件及留学生使用偏误分析杨红;

阅读策略研究及其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孙莹;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讨文学教育 刘杰英;

浅析英语语法对汉语网络语言的影响王慧洁;

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赵宝莹;

hotpot与火锅的翻译魏思超;

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杨秀娟;李璐;

谈预设在英语广告中的作用袁祖焕;

任务诱导型参与活动与二语伴随性词汇习得廖莎;

浅议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崔曙光;

浅谈俄语语义辞格古力米热·阿不都热衣木;

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实用价值邱君娅;

教学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赫瑾;

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张子一;

从关联翻译观看中国特色菜的翻译范畅;

舞蹈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王刚;

浅谈儿童厌学问题的解决蔡玲娴;

谈谈我国民族声乐的核心魅力吴婷;HttP://

表演技巧的掌握对主持能力的优化祁飞;

摭论低幼动画片的主题表现金燕;李明;

影视鉴赏课程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杨锐;

浅谈设计师的风格形成李克兢;周文超;

文学教育 虚拟世界VI设计——虚拟世界与VI的一种结合形式王馨蕊;

绽放自然之美:激活水彩灵动王彦军;

设计素描教学难点问题的分析李旭鹤;

略谈动画色彩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张国辉;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常用数字中的体现叶小妮;

第2篇:文学教育范文

出版:东方出版社

书评

一辈子的道路决定于语文

陈平原

中小学教育的每一门课都重要,但是本国语言文字、文学的修可能会影响人的一辈子。而且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课本里不仅是具体的语言知识、文学修养、人生观,还有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以及文学趣味。所以说,语文课影响人的一辈子,不算是夸大其词。

困难在于高考的压力太大了。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他们面对一个困难的抉择――如何迅速地提升成绩。而这一点,语文课是做不到的。语文课就像慢火煲汤,必须是慢慢的,逐渐读。读了必有收益,但读了不可能马上体现出来。相对来说,好的中学尤其是好的负责任的老师,会关注语文课程对学生们一辈子的关怀。我接触了好多这一类的中学老师。经由他们调教的学生,按照他们的文学理念、教育理念以及语文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高考也会有很好的成绩。

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时候多读一些文学作品,比如唐诗、宋词,国内国外的名篇,但不要抱有太功利的想法。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课就有道德教诲的意味,但这个道德是因为隐藏在后面才能达到。首先是因为文章、诗文的魅力感染了人,而后才可能达到教化。阅读需要更长远的眼光和趣味,不要太急于配合当下,不管是政治的、经济的,还是现实一些的要求。

语文课不完全是文学,语文课和文学课不是一回事,所以语文课里面的一些,比如语言知识、思维训练、文化趣味、政治立场等等是混合在一起。这些东西如何把握分寸,必须很好地斟酌,我建议更多地培养孩子的审美。而过度的开发少儿智力,会造成逆反的结果。有的家长巴不得将孩子培养成为天才,在我看来,冬行春令不对,少年老成也不恰当。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其特定的阅读需求,人为地打乱这一切,把所有的好东西、不好的东西,或者鱼龙混杂的东西塞给少儿,并不是一个好的教学办法。这需要教育家和一线老师的配合、引导,单凭大学教授是不行的。我曾参与过中学小学语文课程的编撰,结果发现大学老师很难分清楚6岁、8岁、10岁的儿童之间的阅读差异,大学教授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第3篇:文学教育范文

一、激发儿童情趣,激活文学学习兴趣

以生为本理念下,为把握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提升文学教育价值,有必要把握儿童情趣,凸显文学教学魅力,激活文学学习兴趣。儿童情趣即为文学作品中反映出来的语言、行为与小学生思想、情感相契合的艺术内容。教师要善于激发儿童情趣,提升文学教育质量。

1.激发儿童审美情趣

语言、神态、动作与心理描写能体现出儿童情趣。《小木偶的故事》中,语言、动作描写都极具儿童化。《神笔马良》中,围绕马良手中的神笔展开故事描述,故事生动有趣,学生身临其境。想象、夸张、拟人化等方法,也能表现出儿童情趣。《女娲补天》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蟋蟀的住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了童趣。基于儿童视角,以故事为依托,通过多种表现方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活儿童的审美情趣。

2.引导品味文学内涵

围绕儿童情趣,科学预设教学方案,激发童真童趣,引导品味文学内涵,引导学生读出情趣。如读《山城的雾》,把握撒、罩住、哒哒、翻卷等精妙词汇,在昂扬的激情朗读中,体味诗歌情感,引导体会情趣。生动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情趣的课堂,也应该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抓住文学作品的特色,比如想象、夸张、拟人等,引导学生交流、表达。如《渔夫的故事》,学生运用语言、身体动作和神态表演等,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把握住了人物形象。通过读、讲的方式,品味字词及文本内涵,以此感悟字里行间中的惟妙惟肖,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文学教学质量

教学应该是艺术性与方法性的完美结合,通过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感悟与体验。文学作品插图美轮美奂、情节变化多样、人物特色明显,为提升文学教育价值,有必要改善教学方法,激活课堂。

1.情境教学法

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能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产生共鸣。如《南辕北辙》教学时,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目的地在南边,而朝北边走的情况,引导分析故事的结果。或借助图片和音乐营造美妙、轻松的学习氛围。如《七颗钻石》教学时,教师播放轻快而紧凑的音乐,配合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故事情节不断发展过程中水罐的变化情况。奇妙的图片变化吸引了学生,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朗读教学法

文学作品教学,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配合抒情的音乐、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感悟字词的优美和浓厚的情感。如《燕子》教学时,教师借助图片和音乐营造朗读氛围,引导学生画出优美的词句:“微风吹拂着千万条……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燕子斜着身子……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选取其中的字词,说说好在哪里。朗诵可以采取齐读、范读、领读、分角色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人物情感,揣摩作者心理和文本内涵。

3.表演教学法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表演,爱游戏,喜爱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借助表演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故事表演出来,再增加些自己的理解和创造,以此在模拟中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如《小木偶的故事》《渔夫的故事》等,都可以引入表演法。

三、多元解读作品,提升文学教育价值

多元解读,即为不拘泥于固有的形式与成人化的思考方式,给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解读文学作品内涵的教育方式。文学作品的空白性与不确定性,为阅读再创造奠定了基础。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文本一般从故事情节本身出发,很难深刻领悟到内在的主旨。教师需要增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避免单一的文学作品解读,通过科学组织与引导,鼓励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多角度思考、质疑,创造性思考,对文学作品进行多元化、个性化解读。

如《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时,教师应预留给学生自主分析和判断的机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文本中蕴含的思想进行个性化分析与判断。有的学生认为小柳树带来了美丽、阴凉,值得称颂,有的学生认为小枣树为人们提供了香甜可口的食物,?@才值得表扬,不应该华而不实。“谁更应该被表扬”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独特思维,对文本主旨进行拓展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还可以对文本内涵进行质疑、想象,如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元解读作品,有助于提升其文学教育价值。

四、鼓励课外阅读,增加文学积累沉淀

有必要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增加文学知识储备,在积累和沉淀中,领悟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形成良好语感。教师要保障学生具备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还应组织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通过计划制定和及时检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精选读物方面,教师可以推荐,如《爱心树》《吹牛大王历险记》《窗边的小豆豆》等。在不同阶段,需要为学生规定一定的阅读量,每一学段的阅读量应该逐渐上升。基于阅读量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科学制定每周、每月阅读计划,教师定期检查,组织学生在班级读书会上分享交流。

第4篇:文学教育范文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要使其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英美文学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其在提升语言技能的同时成为性格健全、完整而幸福的人。然而,当前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学受市场经济影响,趋于功利化,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出现了“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的现象,学生入学后关注的是将来谋生需要的各种证书考试,大学已然演变成岗前培训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过度理性,容易带来人的异化和物化,不利于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席勒认为,只有美能赋予人以社会性格。审美能在个体身上确立和谐,它能带来社会的和谐。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正是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此外,在课程改革影响下,英美文学教学偏向于工具性的语言教学,而忽视了人文教育的一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作为英语专业的全称,实际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语言和文学并举,而不应重语言轻文学。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有利于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绝非一日之功,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一点点地渗透人文教育。另一方面,教学方式单一,文学理论缺失。英美文学课的授课对象通常是英语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学生多将重心放在课堂活动中。正如程爱民等对我国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所显示,超过60%的教师仍在使用那种传统的“四段论”的教学模式,讲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往往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开始,然后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学生参与度不高。现代文学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批评家们分析作品有的偏向精神分析批评,有的偏向读者反应批评,还有的偏向后殖民主义批评,举不胜举。若采用文学理论缺失的单一教学方式,就会置学生于失语境地,使学生失去从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只有将文学理论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能带领其触及文学的真正领地,提高其人文素养。

二、融人文教育于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实际策略

(一)在选材上挖掘人文思想

英美文学教材蕴含丰富的人文价值和社会道德,教师应在把握教材,深入挖掘所讲作品的人文意义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和独特人格魅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如在讲解罗伯特•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驻脚》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雪夜赶路的象征意义。人生就像一场旅行,而诗人在大雪冰封的夜里长途跋涉正是对艰辛的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树林深处的黑暗可以理解为彼岸世界或是死亡的象征,诗人被黑暗吸引驻马林间,体现了他潜意识里对脱离污浊尘世纷扰的渴望。然而诗人及时被马儿摇铃惊醒,重新赶路,显示出他对人生的执着和责任感。在教学时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成长路上的责任与诱惑,还可以对比诗人的《未选择的路》,体会诗人在人生道路选择时的那种踌躇和困惑,探讨普通生活情景所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

(二)在教学中营造人文氛围

教师既要主导英美文学课堂,又要突出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以人文教育为出发点,营造积极的英美文学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自我表现,个性化发展。在指导学生阅读作品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影视片段欣赏、提问、讨论、戏剧表演等,提高参与度,让学生畅所欲言地交流思想,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感情思想,促使其产生情感共鸣。教师与学生共同挖掘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丰富内涵,如历史、文化、宗教、价值观等方面,使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进而真正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实现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师生之间不仅要相互合作,还要相互尊重,通过这种多样性、开放性、灵活性的教学过程,实现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环境的良性发展。

(三)创新英美文学的教学设计

英美文学教学应当将文学史和作品选读有机结合。教师在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英美经典作家作品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英美文学发展史、各时期重要文学现象、流派和代表作家的作品,让其在课堂发表对作品的理解,课后有选择地撰写读书报告、学会分析作品主题、人物、情节和语言特点等,培养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人文技能。英美文学还可以融入低年级阶段突出生活话题的精读和泛读课的教学当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话题感受,教师呈现文学作品中对话题的不同阐释。如泛读课讲到母爱单元时,教师可以介绍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畸形却感人至深的母爱,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阐述对母亲形象的认识,从而深刻体会母爱的无私,养成孝顺的品德。

三、结语

第5篇:文学教育范文

一、幼儿文学课程的定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师范院校的幼儿文学课程都大同小异:从任教者角度来看,大多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从课程内容来看,大多从文学的视野来构建文体论、创作论、鉴赏论等几个板块。虽然教材也结合一些审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但总体而言仍在这些文学范畴之内;从教学形式上看,以知识的传授与鉴赏分析、创作改编能力的培养为主。由于幼儿文学课程主要由中文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这就使得这门课程基本上沿袭了中文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对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者更对路一些,但对教育专业的学习者则不适合,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近些年,课程改革昭示我们课程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来定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今后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文学课程应该把“幼儿文学”与促进“幼儿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只有定位在这一点上,幼儿文学这门课程才能真正找准自己在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精准定位的前提就是要突破囿于“文学”视野的局限,任教者和学习者要始终以“幼儿文学和幼儿发展”为主线,以幼儿文学的文本和幼儿发展的规律为情境脉络,从多样的幼儿文学作品中去吸取丰富的学习“给养”,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构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从而把幼儿文学作品演化为实用的教师技能。

二、幼儿文学课程的实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尚处于很幼稚的阶段,缺乏知识和生活经验,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控能力较差,这些都决定了学前教育只是启蒙教育,它要求幼儿教师是通晓人文、自然知识,在音、体、美等方面具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人才。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现在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任教者应改变自己在课堂中单纯的讲解者身份,变身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积极合作、主动探索、发现幼儿文学的文体规律,从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对作品的诵读、剖析,让学生领悟幼儿文学创作和鉴赏的范式;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种服务,使他们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再把实践结果反馈到理论中进行检测,从而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同时创作出贴近生活、质量较高的好作品。这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过程,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2.作品与技能相结合

现在很多幼儿文学的教材在编写时,都是以婴幼儿文学和婴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为基础,由基本理论学习到作品阅读欣赏,再到婴幼儿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它们以理论基础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升,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这门专业基础课的特色。

对教材中大量的幼儿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鉴赏和运用。在指导学生鉴赏作品时,教师不能单纯地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去分析情节、语言、写作技巧等,而应该从实用出发,让学生学会吟诵、讲述、编排、表演。比如幼儿童话和幼儿生活故事,要求用幼儿喜欢的、能接受的语气、语调,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声情并茂地讲述5~10则;教师推荐一些经典的、受幼儿喜欢的绘本,让学生阅读并讲述出来,在学生已有的美术基础上创编绘本;让学生创作和改编幼儿戏剧,以小组、班级为单位,进行不同规模的表演。通过这样的技能训练,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幼儿文学的兴趣,在学会鉴赏、创编的同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加强了幼儿文学课程的实用性,锻炼了学生音乐、舞蹈、美术、表演等方面的技能。

3.训练和实用相结合

首先,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必要的组织和指导,让学生带着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完成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要进行检查。

其次,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所学的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园教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另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把训练和实用结合起来。比如利用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周见习、月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观察幼儿的语言运用方法和习惯,进行作品的创作和改编,在幼儿园带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请幼儿听、赏、观、看,然后再不断对作品进行修改,从而高质量地完成训练任务。

第6篇:文学教育范文

英国文学源远流长,经历了长期、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学本体以外的各种现实的、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力量对文学发生着影响,文学内部遵循自身规律,历经盎格鲁—萨克逊、文艺复兴、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战后英国文学大致呈现从写实到实验和多元的走势。

美国文学在`19世纪末就已不再是“英国文学的一个分支”。进入20世纪,美国文学日趋成熟,成为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学。战后美国文学历经50年代的新旧交替、60年代的实验主义精神浸润、70年代至世纪末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和特征。

二、英美文学批评理论概述

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文学批评理论沿一条从“内在的研究”到“外在的研究”轨迹发展。“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精神分析、读者反应批评、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各种批评思想和理论革新了文学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文学传统、典律构建、文学与文化、文学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为文学研究开辟出新的天地。

三、英美文学的认知功能和艺术价值

文学是对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文学作品隐含对生活的思考、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了解西方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接触到支撑表层文化的深层文化,即西方文化中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价值评判、西方人经常使用的视角,以及对这些视角的批评。

英美文学是对时代生活的审美表现,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创造性使用英语语言的产物。英语表意功能强,文体风格变化多,或高雅、或通俗、或含蓄、或明快、或婉约、或粗犷,其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魅力在英美作家的作品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可以感受到英语音乐性的语调和五光十色的语汇,回味其“弦外之音”。

四、英美文学研究

开展外国文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开阔眼界,了解外国文化,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繁荣我们国家的文学创作和方法。促进中国文学发展,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外国文学研究的意义所在。就英美文学而言,可选择小说、诗歌、戏剧、文学批评理论、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史、中外文学比较等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我们国家外国文学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对英美经典作家的研究有待深入,对现当代文学跟踪研究有待加强。

五、英美文学教学模式

目前许多学校的英美文学课采用“文学史+选读”的模式。上文学史课时,教师罗列一大堆文学史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因为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复述”,怎样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便无从谈起。传统的文学课除了教授文学史外,常常要搞一点文学选读,作为对史的补充。这种“语录”式节选,破坏了作品的完整性。教师处理这些选段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解释句子和单词的意思上面。学生浅尝辄止,虽然上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却没有接触过一部完整的小说或一个完整的剧本,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由于教学内容是些死的知识,不少人便觉得英美文学课乏味、无用。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1、读完整的作品。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色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出来。阅读文学作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讲欣赏作品的方法。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因此,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3、写阅读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搞闭卷考试,而是撰写课程论文。

按照上述思路组织教学,英美文学课程可以成为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正有用本领。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六、英美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属基础语言技能训练,教学任务繁重,四级通过率压力大。但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应忽视英美文学这一丰富多彩的资源库。

英语教师面临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任务,英美文学是科研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目前,大学生英语水平普遍提高,阅读能力较强,不少学校开设英美文学选修课的条件日趋成熟。

第7篇:文学教育范文

1.加强文学教育的人文熏陶。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而言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学校文化底蕴深厚,该校的学生品德修养自会更高。因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能够通过文学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其能够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这种文学教育是学校多年来所沉淀的文学底蕴,是对学生们最直接的人文熏陶的方式。比如一个大学课堂里的文学应该充斥着缜密的逻辑叙述,老师能够将各种鲜活的文学作品阐释成了各种概念,这种富于激情的阅读体验才能让人有新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2.注重文学作品的教育。当今大学往往比较注重实用价值的学科,一些文史类的文学作品被逐渐淡化在学生的课程中,使得学生们在文史这些常识方面、情感取向方面、生活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等方面的能力都逐渐弱化了。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应该主张建立起完整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因为,一个人的思维离不开他本身的人文素质。而一个人本身的人文素质是需要从文学作品中慢慢汲取,慢慢顿悟,不能一蹴而就的。

3.硬性规定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人文素养与科技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文素养,科技进步只能使社会文化变得黑暗;没有科技进步,人文素养只能使社会变得愚昧与落后。因此,各高校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理应注重如何让学生传承良好品德修养的传统美德,将人文素养与科技进步融合一体。例如改善本校的课程体系,重塑本校教育成果评价体系,调整人文素养在学生品评评价中的比重等等。这些硬性体系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人文素养教育的持续实施。

二、结束语

首先,笔者认为,文学教育它异于学科的教育,因为它并不局限于学校的教育,更不是强制性的教育教学。只能说文学教育是一个冗长的沉淀过程,它陪伴着人类一生的事业的发展。文学作品用最美的语言吸引读者深入探究,让读者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与真实。而文学作品让读者追求生动、丰富的感觉,这种阅读感受只是一种直观感觉。实际上,它在用它自身的魅力引导着人们去探求生活的真理和意义,潜移默化地去受到良好德行教育。这是一种精神高度享受的过程,是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的过程,是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的过程。通过感悟文学作品,从而受到文学熏陶,潜移默化,这实际上也是文学教育的最高境界。

其次,当前社会所焦点关注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问题,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更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当前全球经济模式的转型,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都使人们偏向于享受性的生活。人们在追求高速便捷的生活物质的前提下会更偏向于急功近利从而忽略了自身的素养问题,例如诚信的失衡;孝道的失范;道德的失缺等等。大学生们受到学校课程的束缚以及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自我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存在着心理素质欠佳、价值观扭曲、道德理想模糊以及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这些社会现状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第8篇:文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文学 教育 回归

近些年,由于我国自身与国际原因,就使得我国的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并呈现边缘化的局势,其魅力不仅在慢慢减退,其吸引力也在渐渐消失。文学,是智慧的精华,是创造力、生命力畅想的谱曲,是我国古代文明发展历程的斑斑迹迹。然而,在这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在这国际文化的冲击下,就使得我国文学的色彩逐渐退却。所以,正由于这种情况,就需要重视文学教育,让文学教育回归本位,彰显文学永恒的精神价值。

一、对目前我国文学教育的现状探讨

1.缺乏重视文学教育的意识。要想实现文学教育的良好效果,就需要重视文学教育,探索教学有效手段,然而,由于我国教学体制的影响,学生、家长只想要如何争取得到更好的成绩,只想着如何能够考上更好的大学,就丧失了对文学对美、对精神的一种追求。学校、教师也只追求着升学率。在这中教学环境下,不仅不能够实现文学教育的良好实施,还会忽视了对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精神文明的塑造,最终,培养的孩子只是一批高成绩、高应试、低文化、低素养的人才。

2.文学教育模式传统、枯燥。从我国的历史因素来看,我国有着上下两千年的封建教学历史,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教学思想,正源于这种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就使得在文学教育课程中,往往教师会认为自己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仅仅按自己的意志进行课堂教学,忽视学生的需求。在进行文学教育时,教师仅仅把上课当成一种教学任务,没有有效的、合理的利用文学知识进行熏陶,也没有良好的发挥在自己组织性与引导性去感知深厚的文化浓墨,所以,在进行文学教育时,也就失去了其目的,没有实现文学教育的感染性,更没有良好的传承我国文化精华。

3.学生对文学教育缺乏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好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所以,要想实现文学教育回归,还需要从学生的文学兴趣着手。然而,现阶段普遍存在着缺乏对文学积极性、兴趣的现象。造成学生缺乏文学兴趣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是源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另一种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

二、推进文学教育回归的有效措施

文学是通过把内在的精神转化为文字,把内在的情感创造成艺术形式,变成一种能够让人可知。可感的东西。透过这种可知、可感的人文精神,传递着我国古代王朝的繁荣兴衰,传唱着一个民族精神不朽的长城。所以,就需要在这种应试教学环境下,回归文学教育,实现文化传承。

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文学教育。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文学教育是实现文学教学回归的重要环节。所以,就需要使学生意识到文学是一种精神的传唱,也是一种素质的培养,更是一种美的留存,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自觉的进行文学教育、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文学熏陶,并在这种经济发展的时代环境下,实现对文学教育的重视。

2.加强文学教学,更新教学手段。为了能够实现文学教育回归,就需要一套较为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在进行文学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对中国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聪慧的民族智慧进行了解,对其进行思考,并在不断的反思之中,能够吸取兼容并蓄、刻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灵魂,使得自己的心理品质与素质修养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这种优秀文化的感染。

其次,明晰文学教学课程,不断地对深层次的文学内容进行剖析,通过对语文课本上的作品进行分析,并层层深入。第一步,带领学生粗浅的进行领会,明白文章表达的内容。第二步,从文章的表面上,在进行深入理解,观察文章所涉及的表现方式、语句修辞等,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深层剖析。最后一步,就是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通过对文章思想的领悟,使学生能够在文学的熏陶下,健全学生的价值观,并在这种文学精神的指引下不懈的对新知识、新学问的追寻,能够更加友爱的看待世界,促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完善。

最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通过语文与文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所感所悟的价值观、文学情怀化为文学精神,从而形成一种文学精神,通过这种精神的力量,是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加丰满,通过这种精神的指引,使学生成为一个于国家、于人民有益的新世纪高素质人才。

3.实现教学多样性,提升学生积极性。学生是教育主体,也是文学教育培养的主要对象。所以,要想实现文学教育回归的有效性,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升学生文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就可以在进行文学教育时,利用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例如:开展文学交流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热烈、充满文学气息的探讨中,实现文学的熏养,并在这种较为有效的讨论形式中,实现对文学美的赏析,从而不仅能够实现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还能够在这种文学教育的进程中,实现学生赏析美、品味美、心灵美的目的。

实现文学教育的回归,是时代素质教育的需求,是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是传承我国优良文学精神的需求。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实现文学教育回归,就需要不断集思广益,不断改善文学教育模式,从而使文学化为春雨,润泽学生心灵。

参考文献:

第9篇:文学教育范文

敏感尖锐论题敢于挑战

赵焕亭学术起步的对象,是选择研究丁玲。她扎扎实实阅读《丁玲文集》,了解丁玲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针对一些诋毁丁玲的现象,捧出了几篇力作,捍卫和弘扬了丁玲在文坛上的地位和不懈追求的精神。《新华文摘》2006年第19期论点摘编《丁玲晚年并没有失去个性》:“赵焕亭在《河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撰文指出,丁玲晚年一方面以一个党员作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强调歌颂光明,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并努力通过小说创作来实践这一主张;另一方面,她创作了以《牛棚小品》为代表的一类作品,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她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智慧探索,从人性出发凸显了老而弥坚的主体精神和自由意志,唱出了逆境中求生存的凯歌。尤其是她的后一类作品突出表现了她的创作个性,那‘武将军’的豪迈洒脱和‘文小姐’的细腻才思都是她晚年创作个性的典型体现。丁玲晚年的创作并没有失去个性,丁玲就是丁玲,她就是这样存在着。”赵焕亭把《丁玲与的“德娃利斯”情谊》投稿到《文艺理论与批评》,作品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丁玲与的同志情谊。她的《海外丁玲研究(2004―2008)》,从丁玲创作思想、丁玲人格、丁玲作品的分析、丁玲的成就与不足、丁玲研究的契机和历程五个方面考察各国有关丁玲的研究状况。以此表明:“丁玲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鲜明的艺术特色为世人瞩目。她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地域文化视角解读透彻

赵焕亭还把研究的目光投射到家乡名家,传授鲜活的乡土名家作品,强化读者对本区域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由此引导读者体验、欣赏地域文化,为地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提供了前提条件。

姚雪垠出生于伏牛山南阳盆地,是伏牛山文化孕育出来的知名作家。赵焕亭在“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学术会议上提交了有关研究姚雪垠中篇抗战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的论文。她认为这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和使用豫西方言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或是使用一段对话,或是采用简单的道具,或者对其进行心理描写,或者是通过几句个性化的语言,寥寥几笔,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这部小说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形象,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作者非常熟练地使用了大量的豫西方言。她对姚雪垠尝试记录河南的地域文化、丰富中国的语言宝库和在提高文学的表现力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给予了好评。

当代女作家林蓝,河南汝州人,早年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夫人,林蓝长期致力于《周立波文集》的编辑和整理,没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己的创作,留下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她留下的为数不多的作品,却显示了独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童年泪》正是这样的作品。赵焕亭在《林蓝(童年泪)中的河南地域文化特色》一文中强调指出:河南地域文化作为林蓝的精神母乳已经融进她的血液,她对故土的情感记忆已经刻入骨髓。豫西的地貌、气候、戏曲、故事、风土人情、方言土语已经成为她生命的底色。尽管她17岁时离开河南,后来又辗转于东北、湖南、北京等地,但河南文化对她的影响是深远的,是弥漫性的、渗透性的,是伴随终生的。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革命实践使她在晚年回望自己家乡时,显得更加从容和深刻。《童年泪》是林蓝童年认知与晚年艺术素养的充分融合,是她真正的生命之作!《童年泪》借助河南方言、河南地域文化所达到的高超的艺术水准,是令人称奇的,可谓一枝具有浓郁河南色彩的文学奇葩!

赵焕亭从《童年泪》中使用的豫西方言、所展现的豫西民俗、庙会文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她认为,作品中的人物和地点都具有浓郁的河南色彩。这部作品与中原文化母体有着天然的、无法割裂的密切联系。除了大量使用方言词之外,《童年泪》中还展现了诸多豫西民俗。《童年泪》对20世纪40年代农村生活的真实记述,不仅具有民俗研究价值,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经济学、社会学研究价值。

文化修辞理论成功运用

修辞论美学又称文化修辞论,是当代学者王一川教授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修辞论美学是从文本在一定文化语境中产生并对文化语境发生实际影响的角度,研究文本的符号系统与文化语境的修辞关系的一种美学新理论。

赵焕亭运用修辞论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进行研究。文章从“重复叙述的意蕴”“《背影》的文化语境”和“《背影》:朱自清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三方面入手,得出了新的见解。她对“重复”现象作细致分析后认为:“这种重复在客观上已造成了特别的意义,这种意义也许是作者写文章时所未意识到的。”“《背影》所隐含的这种父子冲突的意义,构成了对文本基本效果的暗中颠覆,从而让我们读出了《背影》的另一种苦涩。这苦涩不是父亲生计艰难的苦涩,而是儿子要求独立却又无法不屈从于父亲的苦涩。”在《背影》的文化语境部分,她从朱自清父子的现实矛盾、五四精神对朱自清的影响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原忧”这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考察《背影》的文化语境。她在最后部分得出的结论是:《背影》的结构中交织着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一条是歌颂父亲慈爱的线索,一条是显示儿子内心焦虑的线索。父亲的慈爱体现在意识文本里,儿子的焦虑被禁锢在无意识潜文本里。正是这一明一暗的存在,显示了生活的复杂性,造成了《背影》无限的文化张力。

夏莹在《近二十年(背影)主题解读述评》中,把赵焕亭的观点列为一家之言,并加以评价:“第四种对《背影》的解读运用修辞论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文中‘我’四次心理活动和父亲三次行为语言描写,认为父亲对‘我’具有绝对支配地位,而‘我’只能是无奈被动的,这是文本隐含的‘父子冲突’;接着作者结合《背影》的文化语境,认为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独具的‘现代原忧’感使他们心理上普遍存在着矛盾和焦虑,《背影》正是在对这种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中产生的。《背影》是朱自清对焦虑的一种赋形,即赋予它一种话语形式。在此意义上说,《背影》是作者抵御焦虑侵袭的盾牌,是作者内心焦虑的审美置换。”夏莹对此观点给予了肯定:“这种解读方法较以上几种更加新颖,为我们如何看待朱自清的写作心态提供了一条道路。”(见《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9期)

交叉学科研究取得成效

交叉学科研究,即研究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整合。赵焕亭对交叉学科研究也很有兴趣,在《文学教育学构建初探》论文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有关“文学教育学”草创期的初步构想。

赵焕亭不仅仅关注“文学教育学”学科的建设规划,而且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文学教育学”的典型案例。《(背影>教学史》就是成功的典范,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她精心研究《背影》教学史,创造性地把它划分成三个阶段,分别称之为《背影》教学史上的春晖时代、寒冬时代和夏日时代。《背影》在春晖时代被视为亲子之爱的美文,备受各家语文教材推崇;在寒冬时代被视为青年心灵的腐蚀剂,被从各家语文教材中删除;在夏日时代被多元解读而被各版语文教材收录,以至于某家教材想不选它都不可能。这是一个“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教学现象。她断定道:“《背影》教学,无论在语文教育史上还是在现代文学史上,都已构成一个典型事件。”

在河北大学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背影》教学问题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孔庆东、吴福辉、温儒敏、陈子善等几位专家对《背影》教学各抒己见。赵焕亭的《(背影)教学史》发表后被权威期刊及许多语文教学网站转发,产生了较大影响,引发了朱自清后人及语文教育研究者对《背影》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