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域文化传播范文

地域文化传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域文化传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域文化传播

第1篇:地域文化传播范文

摘要:跨文化是指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界限的文化。中国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不同文化、民族实现着跨文化交流,获得了新的思想资源,因而武术非但没有中断,还不断得到更新、丰富和发展。随着武术与“他者”交流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了武术发展的自我中心主义、武术发展的自卑情结、武术内容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武术对“道”的追求,以及对武术的“误读”五方面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对这五方面障碍的深入分析,对于武术真正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切实理解武术自身和所需跨越的环境才能为武术的跨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文化全球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而逐渐成为一门显学。在这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的文化会在不同范围通过各种形式、途径进行不同程度的交往与碰撞,在保持文化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的情况下促进人类文化互相理解和彼此尊重,进而达成某种价值共识和价值共享,实现文化的繁荣。而在这一文化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铭刻着民族血脉和精神的民族文化无疑会成为两种异质文化碰撞的焦点,一种文化想在“他者”开花结果,必须在两种异质文化之间互动,这就涉及到跨文化交流与传播。跨文化传播的实质就是“谁在对谁行为?谁的文化在跨谁的文化?在汉语的解读中,跨有超越、跨骑、凌驾的意思,那么谁的文化可以超越、跨骑、凌驾谁的文化呢?或者换句话说,谁的文化在对谁的文化行为呢?”随着‘她球村”的出现,武术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既保持自己的“话语权”,又能同异质文化实现良好互动是所有武术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

在跨文化交往中“参与者不只依赖自己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而是同时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而后者被认为是陌生新异的。因此,跨文化包括所有的自我特征和陌生新异性、认同感和奇特感、亲密随和性和危险性,正常事物和新事物一起对参与者的中心行为、观念、感情和理解力起作用的关系。跨文化是指通过越过体系界限来经历文化的归属性的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得通俗些,“跨文化”交流就是指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界线的文化交流。由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变动性,使跨文化交流活动表现得异常丰富和复杂,而且是一个充满变化的动态过程,既包括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文化圈之间(如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交流(如中美、韩日等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同一文化圈之内不同地域、不同的国家之间的交流(如英法之间的交流);还包括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群体、亚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

在人类文化不断进化的过程中,以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随时随地在发生,只是在不同的文化圈之间、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交流表现得较为剧烈,而且难度也较大,而同一国家内部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群体、亚文化群体之间的交流则相对表现得比较平稳,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而产生跨文化交流的前提首先是有这种交流的需要和相互的认同感。“不向世界开放,不经常与其他文化联系,就不可能有积极或产生好结果的认同感”。全球文化正是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不断进步的。“文化认同即是人类对于某一特定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而跨文化认同则是基于本民族文化并超越于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人类普同文化的共识”。文化认同使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人们能够接受“他者”的文化为己所用,促进相互间文化的进步与繁荣。

“一个民族或国度文化的进步,离不开文化传播的健康进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交流的文化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静态系统;断绝与外来文化信息交流的民族不可能是朝气蓬勃的民族”。中国武术在其发展历程中秉承了祖先的包容心态,在与其他文化的对话中获得了新的思想资源,拓展了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丰富了武术的内涵,使得中国武术绵延数千年不仅没有中断,反而不断得到更新、丰富和发展。时过境迁,人事俱非,武术与“他者”交流的内外部环境早已今非昔比,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每天能够获取和拥有的信息量剧增,各种信息之间的交流会更加密切,而且随着文化热的兴起,文化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由于文化具有“终极竞争力”的作用,因此在和平环境下,各种不同文化间的竞争、渗透与演变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杰出代表之一的武术,如何与异质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并发挥先锋作用将是武术跨文化交流所必须面对的。

一、武术发展的自我中心主义

我们在学习中国地理时,最易于被提及的就是“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在谈及中国武术时最易于被提及的就是“源远流长”,诸如此类的词汇使得我们对其认识平添几分优越感,进而导致对其缺乏全面的认识。历史越悠久的同时也说明其劣根性越多,其弊端愈加顽固,因此,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也应保持平常心。“余秋雨认为,跨文化传播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了解我是谁,也就是我背后的文化是什么”。跨文化传播在当今社会已经逐渐成为了一门显学,面临着许多困难,除了要了解跨过去那端的情况,同时也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识。

武术的自我中心主义即是对武术发展的盲目乐观、过于自信。“今天武术的发展,不仅不是需要‘转型’、‘进人’,而是需要回复传统和净化的问题。我反对‘武术现代化转型’、‘武术进人奥运会’之类的口号,这是对民族、民族文化犯罪的真正的‘全盘西化’。武术走向世界的终极目标,是在世界体育大舞台上与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平分秋色、交相辉映。我个人认为:在不远的将来或将来,武术将以不同于奥运会的另一种体育盛会的方式,聚会全世界的东方武术、中国武术精英与爱好者,并同样举世瞩目”。还有就是对于竞技武术现展与转型的批判,认为竞技武术是“舞术”、“东方体操”等。实质上,竞技武术是在汲取传统武术养分的基础上,接纳西方体育的竞技思想而形成的一种运动形式,它只是武术发展的一个方面,并不能代表武术运动的全部,尽管这一新生的武术运动形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传统武术如果不经历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不孕育出竞技武术这一新的武术运动形式,仍保持师徒传授、庙会献艺与擂台打擂等传统的竞技形式,武术就不可能进人高等学府的大门,乃至享受硕士、博士教育的礼遇,社会武术的发展将是怎样一种局面也很难想象。

对于武术发展的盲目自信实际上“是文化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弱势文化的精神法。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说,这种文化自大感是非常危险的,它会使文化的民族主义演变成为文化的自我中心主义和沙文主义,从而导致亨廷顿所预言的那种‘文明的冲突’。更糟的是,这种文化自大感会造成拒斥对外开放和交流,从而减缓中国为了自强而向一切先进文化学习的努力。而另一方面,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的渗透和挤压却一点也不会因此而放缓,结果,中西之间的现实国力(首先是经济实力)将会拉开更大的差距,中国在与西方国家打交道和在国际舞台上讲话时的力度就会减轻,到头来,中国文化也就不会得到自己应有的国际地位。中国武术要实现跨文化传播的良胜互动应该尽量避免自我中心主义情结,因为中国武术目前在世界上仅仅处于“边缘体育”的角色,尽管存在着国人引以为自豪的130个拳种,但是我们自己对于中国武术究竟该如何发展仍然处于摸索阶段,而且国内的武术开展现状并不理想,也不必硬要把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平分秋色,任何盲目的自信都将为中国武术的健康发展制造前进的障碍。因此,中国武术的跨文化传播应秉承中国文化的极强包容性,根据武术只是发展的需要,借鉴、吸收他者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实质上,中国武术的发展离不开多种文化的主导,既有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运用西方科学而展开的选材、训练、疲劳恢复等措施与手段,“当今的中华武术的技法和训练方法中,就有许多是来自他邦异域的。近亲繁殖、营造排他性的所谓‘纯中华武术圈’,只能使中华武术学术资源日渐枯竭”。

二、武术发展的自卑情结

“文化自卑意识”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孔子就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中国文化的自卑情结自乾隆年间实施“一口通商”政策开始,“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这一命令,标志着清政府彻底奉行起闭关锁国的政策。两百多年来,乾隆的这道圣旨一直被视为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祸根”。1840年魏源在《》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论遂成为洋务派的共同思想纲领,李鸿章即说过“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张之洞同样强调:“中国学术精致,纲常名教,以及经世大法无不毕具,但取西人制造之长,补我不逮足矣。”遂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自此,中国文化自信的根基彻底动摇了。的惨败和的夭亡后,国人强烈主张政治改革;“五四”运动前后则全面实行“打倒孔家店”和“全盘西化”;全盘否定传统,致使中国文化饱尝断梗之痛和断根之忧,致使年轻人对数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起码的敬意和必要的信心;“”期间不尊重传统文化的行为,致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到数千年来的最大劫数。这是中国文化自卑情结的体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历来在‘体用取向’上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定规;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老师总是欺侮学生’的无数事实时时告诫国人,对于外来文化要十二倍地小心”。这一规律也适用于中国武术的发展历程。

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之前的中国武术与他国武技一直是在平等对话中实现交流与融合,由于经济实力的衰退、落后使得中国在世界上丧失了话语权,西方世界的强势崛起使得中国不得不奋起直追,而“拿来主义”无疑是学习、赶超的有力武器,由此导致“拿来主义”在中国大行其道。中国武术作为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产物,有着自己固有的运行方式,而为了适应“拿来主义”的改造需要,中国武术开始在同类项目的借鉴中寻求发展的“短、平、快”,而这却失去了武术的特质和固有形式,无形中失却了武术本身,这在竞技武术的现代化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舍本求末,谋求暂时的发展无疑是不可取的下策。因为武术的跨文化交流太着急没有用,即使我们慷慨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送给别人,也取决于别人意识到它的价值并乐于接受,否则也只能是“剃头的担子一头热”。在武术的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摒弃自大与自卑情结,坚守自信,构筑武术跨文化交流的全新体系。

三、武术内容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

由于不同种族、地域的人类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内在基本需求,但是不同的外部生存时空环境又决定了其到达目的的手段不尽相同,这种外在的物化形态经过长期的积累逐渐在文化形态上留下了深厚的烙印。因此,一种文化与另外一种文化相比,总有其特殊性存在,它构成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需要。同样,一种文化与另外一种文化相比,又总有其共性存在,它构成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可能。此处所指的文化同一性并不是“统计学上的概念,并不一定包含数量上的一致,而是指一种主体性的或阶段性的共同发展趋势和欲望。我们对于文化同一性的承认,主要表现在对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向的肯定,而不是对具体思想行为的强调”。各国武技作为人类抵御外界动物及敌人侵袭的一种格斗搏击术,尽管由于各民族的生存背景和文化观念千差万别,其外在表现方式也迥然不同,但是必然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虽然早期各民族间缺乏文化交流,但随着各个民族的生存竞争的发展,都产生了各自的攻防技击技术,我们可将其统称为武技。仅从这种意义上看,这些武技和中国武术是没有区别的,因为虽然不同人种的人在其人体结构上各有其特点,可人体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所以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也相同,这种共同的人体运动基本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人都必然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攻防技击技术”。因此,各国武技总体而言具有格斗搏击术的共性,这使得各国武技具有了交流的平台,但是中国武术与其他武技的最大差别无疑是讲求“打”而不追求“打”,将人类的各种攻防格斗技术“在传统文化的牵引和道德规范的主宰下,在不自觉中走向了从本质上有别于‘原始’武技的发展境域。技击被赋予理想化,中国武术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技击艺术”。正是在儒家文化的主导下,将讲求“打”的技术、效果艺术化处理后,产生了有别于他国武技的独特运动形式—套路。

文化的共性与特殊性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可能与需要,对于中国武术而言,其技击性使得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具有可能,而中国武术通过技击的艺术化—套路,使得武术的跨文化交流具有需要。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常识,这既为武术的发展带来机会,也使武术的发展陷于艰难的抉择。首先,人类结构的相似使得不同种族的人类学习格斗技术较为容易,但是套路使得异质文化对于中国武术的理解与掌握增添了些许难度。武术套路向来以含而不露的技击韵味、抑扬顿挫的演练风格、纷繁复杂的肢体展现、变化多端的运动路线而著称,这使得西方人对中国武术平添些许畏惧,使得武术在跨文化交流中处于尴尬的境地。其次,西方人究竟喜爱中国武术哪些内容,这应该是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首先需要面对的。目前国家大力发展竞技武术,利用国家力量进行武术的跨文化传播也是竞技武术一枝独秀,竞技武术无疑是用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阐释的产物,但是西方人对我们不遗余力地传播竞技武术并不“买帐”,因为他们从竞技武术中看到了曾经熟悉的体操化、舞化倾向,他们更加偏爱传统武术,由此而造成了传播理念的错位,人为制造了武术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加拿大爱特蒙顿基宏太极拳学院的罗红元、古岱娟两位院长告诉笔者:竞技武术在加拿大开展并不理想,因为现在的跳跃、平衡对人体的伤害太大,传统武术尤其是太极拳更加符合西方人健身、休闲、养生的需要。

四、武术的“误读”

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来源于中国饮食和中国功夫。而对中国功夫的了解则主要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该片的全球热映带来了中国武术的全球热。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武术扶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动了中国武术的流传,但是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电影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得习练武术者可以飞檐走壁、腾云驾雾、排山倒海,大大突出了武术防身、攻防的一面,为武术包装了太多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新潮情感”,添加了神奇的特异功能或妖术鬼技,动辄腾飞万丈,潜地千尺,或者搞一些连名称都吓人的“阴阳大法”,伪化的武术使得西方人对武术充满了神秘的幻想,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对武术的“误读”。等待“热”过之后无疑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尽管是被武打片骗了,与武术没有关系,但这笔帐最后要记在谁的头上、让谁买单?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中国武术的良性发展。

生活中的武术是实实在在的,影视中的武术是加工后的艺术武术,是宣传武术的一种手段、途径。电影与武术的结合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享受,宣传了文化,但是对于武术本身的发展是不利的。我们要透过虚幻的表面看到真实的武术本身,我们不能改变电影对武术的艺术创造,但是我们能通过我们喜欢武术的人们将武术的真实、武术的精神表达出来。中国传统武术包括术、技、理、意、道等含义,我们不能仅仅限于术与技的纠缠中,“技击”只是中华武术练习层面的有形表达,是中华武术中有迹可寻的形而下的“签蹄”,强身健体是中华武术的外在依附和载体,其核心和形而上的应该是对“道”的体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不懈追求,这是一条永无止境的个人修炼过程,是中国人自己存在的文化方式,因而赋予了中华武术无限的文化内涵和魅力。“我想直率地告诉国内的文化人,国际上并没有多少人痴迷着中国的儒家和兵法、武打和变脸、权谋和唐装。中国文化必须找到在现代世界堂皇存身的支点,既不是经济支点,也不是地理支点,而是文化本身的支点”。“还原真实武林,传承功夫精髓”的央视武林大会的举办揭开了传统武术的面纱,涤荡传统武术的污泥,人们真正认识了中国武术,给武术发展创造了一个理性的空间,这条道路泥泞而艰辛,但是我们正在努力。

五、中国武术注重“道”的追求

由于东西方是在不同的文化范式下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并运行的,而产生于其中的武技因此也受着不同文化特质的主宰与控制,西方主智、重外显、自然和思辩的理性精神、以科学为支撑的人文精神,东方主德、重内求、道德和人伦道德精神。总体来讲,西方文化注重结果,而东方文化追求过程,正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内核存在上述差异,使得东西方人对中国武术的学习也产生了迥然有别的态度。

第2篇:地域文化传播范文

论文摘要:电视作为一种现代传媒技术手段,完全可以作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播载体,而二者的结合,是大众文化时代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电视将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向更广阔的范围有效传播,并悄然地改变着电视传播实践的现有格局和文化价值观,其社会传播价值也被赋予了微妙而多层次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全球化也随之成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消费文化呈现出五光十色的一面,而民族文化,特别是原生态地域文化可能会随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并走向灭亡,这样的退化或者消失已然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应如何来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使其在淡出人们视野之后又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之中,从而使人类文化向多元化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文化特别是各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构建我国文化形象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我国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各民族原生态文化已成为当今一项重要任务。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利用媒介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不失为拯救即将消失文化的一项有效措施。而怎样利用现代传播载体,强势推动地域文化传播使之焕发生机与活力,从而达到更好地保护地域文化的效果,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播的众多媒介中,电视作为当前的主流媒介,自诞生以来就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大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信息发达时代的今天,电视已经占据了大众传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人类传播信息的中介系统,更是当代社会文化消费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以电视传播为平台,把我国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融入电视节目之中,尤其是文艺节目之中,可以有效实现传播地域文化的目的。比如在众多的大型综艺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行》无论是从策划还是节目宗旨方面,都以其独有的以宣传地域文化为内涵追求的鲜明特征而超越了一般综艺节目的文化意蕴。它着力于展示地域文化和城市魅力,突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尽情展示祖国各地风采,通过节目的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底蕴被搬上电视舞台,并通过电视传媒向全国进行传播,从而使全国观众了解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另外,中央电视台的《民歌·中国》与《魅力12》栏目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传承和保护,经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域文化的推广效果也比较好。

电视:民族地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在商业文化大大压制了原生态文化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传播和保护。于是,各种媒介运用它们不同的方式,对地域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并希望借助这种传播,让人们更加关注地域文化从而使其得到保护。

在众多的媒介中,“电视传媒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伴随着人类对于电视的运用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的社会现象,是传播的二级系统”①。根据电视的特点,“电视传播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其传播内容涉及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它极大地拓宽了人类视听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②,它视听兼备,传播迅速,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电视传播的价值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富有肯定效用意义方面的含义,它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首先,发挥本质、传播信息。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③的确,在认真考察人类的媒介发展史中,各种媒介对信息传播并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特别是电视诞生并普及后,迅速成为如今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电视传播也便成为人们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其次,在电视传播价值关系中,传播者和受众都是主体,而电视传媒则是客体,在电视传播的社会实践中,人类本身才是电视传播活动的最终服务对象,因此以人为本,在传播过程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是电视传播最重要的价值。而以人为本也正符合地域文化传播的基本内涵。

正是由于电视的适用程度与普及率最高,它才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更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地域文化来说,全球化背景下的电视传播可以让其传播范围大大提升,让地域文化以它的繁衍地为基点,超越地域的局限传播到更为广泛的人群中去,从而得到更广泛的关注和更有效的保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播和保护民族地区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这类节目的出现不仅让人们了解了各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更加激起了人们保护地域文化,特别是保护原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让原生态文化能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并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因此,电视传播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并不是不可融合的,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完全可以用来体现与表达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与电视媒体的结合,是新时代文化生态圈中出现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起到了把原生态文化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的积极作用,并悄然地改变着电视传播领域的现有格局和文化价值,其社会传播价值也被赋予了微妙而多层次的意义。

在通过电视传播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纪录片和电视文艺节目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推广中被运用得较多。通过制作关于地方风情风貌的纪录片,可以集中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这在目前电视节目中是比较常见的,如凤凰卫视《纵横中国》节目在2006年时曾播出纪录片《走进恩施》,就把湖北恩施这个全中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民族风情展示给全国观众,介绍了恩施州的哭嫁、跳丧等民俗,让人们去感受民族地区独有的风情,进而领略到当地的文化特色。而展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电视文艺节目就更加多样化了。电视文艺节目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主题,选择和编排文艺节目,经过电子技术手段的二度创作,构成充分电视化的、独立完整的电视艺术作品,给观众以多样化和整体的审美享受。比如从2006年开始,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引起公众和文化界对原生态唱法的追捧,笔者认为,原生态唱法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比赛,而在于展示,是基于电视媒介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一种展示。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策略建构

在很多电视节目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以“营销城市”的理念展现地域文化的有效战略,体会到电视传播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那么电视在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时应如何建构传播策略呢?

电视传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信息之门,也把地域文化展现于现代公众的视野中,并有可能引起极大的关注,有利于强化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很多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常常不被其他民族所知晓或者是认同,但是经过电视传播后,在现代传媒的引导作用下很容易让人们产生对民族文化特质的认同感,同时也让当地人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可以促进民族的和谐,让民族文化从自发的传承转向自觉的保护。我们还以2006年央视青歌赛引入原生态唱法为例,比赛将各地的原生态文化进行了展示,这种展示不仅让现代公众得到新的娱乐,也可以大大提升原生态共同体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增加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动力。 转贴于

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视媒介在传播时,会自觉地选择地域文化的一些具有影像特征的要素加以传播,这是电视媒介自身的要求,也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特征。在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中,原生态文化是其重要方面,原生态文化会借助当代影视的传播载体,并由此寻求进一步与外界更多的接触,期冀向外界传播带来价值上的认同和经济上的利益。这种传播就使得本来远离这些文化形态的人群开始关注这种文化形态,并更多地借助于电视媒介了解原生态文化的特征。④如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大型晚会,节目在呈现恩施地域文化时,还多角度完整地表现出了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魅力所在,正是通过这种传播激起人们对土家族原生态文化保护的意识。

对地域文化中一些存在非议的问题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品牌的专利归属之争可能会愈加激烈。几年前曾经发现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等两家官方网站将《龙船调》列为“湖南民歌”范畴,造成侵权。《龙船调》其实是湖北恩施利川地区著名的文化名牌,近年来,利川市加大了对这一特色名片的宣传和保护力度。2003年,利川市就斥巨资拍摄大型音乐电视片《龙船调》,请著名歌星汤灿演唱《龙船调》,并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让《龙船调》这一文化品牌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另外,在2009年《欢乐中国行——魅力恩施》这期节目中由恩施地区的演员清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再次向外界表明了《龙船调》的发源地在恩施,而非湖南民歌。这表明利用电视传播面广的特质可以对地域文化保护和传承起到较好的作用。

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文化特色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电视媒体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电视传播的社会效益方面,还可以体现为一定的市场效益。将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资源给予科学、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地区地域文化底蕴丰厚、自然景观优美、民俗传承丰富、民族艺术繁多,而且大多保存完好,通过电视传播可以对民族地区地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最后把它们浓缩而又精彩地呈现于节目中。在这样的宣传和推介下,可以带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且对于民族地区而言,为了更好地发展相关产业,也会不断地完善本土文化,这样整个地域文化产业建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让民族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道路越走越宽。因此,保护完好的民族地域文化,并得到有效的传播,才能与当前经济形势下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从而实现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通过电视传播跟外界的接触中,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会和其他文化现象进行交流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民族地区自身文化会有所创新和发展,这对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会逐渐受到影响,并且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接受了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不断转变。外来文化在与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接触中,多数情况下实行的是“软”接触,这样可使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创新机制不断得到激活,进而自身的发展会达到新的境界。就拿民族地区的服饰而言,在与外界的接触和碰撞中,会逐渐增加一些时尚元素,这样可使原本已经压进箱底的民族服装在融合新的元素之后,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

但是在大众传媒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中,目前存在一种悖论。一方面,电视传播为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的保留与延续起到良好的宣传介绍作用,另一方面也进行着潜在的加工和改造,使民族地区地域文化传播出现模式化趋同化倾向,可能失去一定的原生性和传承性。因此对电视传播者而言,必须抱着对人类文化做传承性记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传播,展示民族地域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及随经济发展的文化变迁,只有这样,电视传播才能真实地展示民族地区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底蕴。(本文为2009~2010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土家族原生态艺术的电视传播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HB09)

注 释:

①②宋振文:《电视传播价值论》,《新闻界》,2009(2)。

第3篇:地域文化传播范文

1山东广电——深厚的齐鲁文化

山东省广播电视中心位于济南城中千佛山—趵突泉—泉城广场—大明湖的景观轴线上,是山东省省级广播电视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成为青年东路这一城市文化轴线上以媒体文化为主导的城市节点。建筑设计用“巨石”隐喻外部形象,体现了山东的地域性和文化底蕴,这一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得到延续,形成简洁、富有力度的空间氛围。

大厅抬头仰望,一卷长约百米的天书长卷漂浮空中,书文为王羲之著名的“兰亭序”。这幅“长卷”不仅内部巧妙暗藏了大厅屋面排水,同时也减少了整个大厅的玻璃屋顶面积,在建筑节能方面发挥了作用。夜晚时“天书”可以为大厅提供舒适的照明光线,满足了整个大厅的基本照明需要。

大堂一层设一方水池,叠水缓缓漫入地下一层展厅,池中蚀刻遒劲豪放的书法文字是源于泰山的“经石峪”,显示出一种令人肃然起敬、超乎寻常的威势,它所蕴含的内在精神气魄与空间相得益彰。流水冲刷着文字,也隐喻着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

地下一层休息候播厅同时具有展示功能,成为中庭空间的焦点。片片发光的玻璃体展墙展示着广电的时事信息,并便于时常更换。休息候播厅地面的青黑色石材仿佛流淌着的文化长河,其上也阴刻了企业的发展和圣贤的教诲。地下展厅东侧尽端的多功能厅入口上方设置了铜管组成的隐喻礼乐音韵的抽象雕塑,成为大厅的装饰焦点,富有现代艺术气质。

山东广电中心建筑与室内是一个完整的空间设计作品,巧妙加入的几个主题节点也反映出山东的地域文化特点。同时,通过LED屏、数字夜景电视、印刷玻璃等现代材料和技术手段展现了媒体之城的特殊魅力。

2福建广电——充满活力的媒体之城

福建广播电视中心坐落在青山如黛、风景宜人的闽江一畔,建筑形态秀美雄浑,如同一片风帆,直插云端,即将远航。

我们希望通过室内设计,体现出一个简洁、现代、充满活力、宜于使用的媒体之城。一方面提炼地域文化和能引起共鸣的生活、文化符号,如福建民居的建筑元素和材质,惠安青石雕的技法和质感,成为室内设计的一种装饰语言;沿海地区的船、帆、云等意向性元素,也成为室内的设计元素;选材上则尽量采用当地材质,在体现地域特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周期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将声波、振动等声学原理视觉化,展现媒体特色;采用变化的、富有节奏的柱或墙,使人产生传播的联想;引入超大屏幕、动感投影等科技手段,来体现充满活力、不断进取的主流媒体形象。

入口大厅是一个三层高的开敞空间,成为展现电视媒体形象的窗口。透过两面玻璃幕墙,室外与室内的界限模糊了,材质和色彩连贯起来,室外的建筑材质延伸至室内,相同的模数和色彩,使室内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设计将1~4层共享空间的片墙与屏幕结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甚至还设想了将大厅中行动的人影,通过摄像头取像后经计算机处理,再反映到屏幕上,形成变幻的影像,也达到媒体性质的一种体现。

电视中心长廊是一个富有节奏和韵律的交通联系空间。一侧联系着各演播室长廊,另一侧联系着一个个共享空间内的竖向楼梯。在楼梯一侧,白色的墙面穿过采光天窗直接落入室内,近人处肌理细腻的饰面使大片的墙面生动起来。而演播室一侧墙面上连续的色彩渐变犹如电视光谱一般,进入不同演播室如同走入了不同的电视频段,既具有导引功能又体现了电视传播工作的特性。

广播中心三层高的大厅墙面上罗列的音箱,把不同界面整合在一起,增加了空间的聚合感,并清晰地传达了广播中心的功能特性。

115

3内蒙广电——内蒙古草原的色彩

内蒙古广播影视数字传媒中心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区,地势平坦、环境优美。建筑设计由内蒙古大草原上高低起伏的朵朵白云得到启发,采用错落有致的体量组合手法与建筑顶部的圆拱造型,形成极富韵律感的建筑轮廓,同时建筑的白色调也与周围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相得益彰。

室内设计方案的创意起始于内蒙古地区悠久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从内蒙的自然、建筑、色彩、人文和纹样图案上提炼设计元素,如吉祥、美好的白色,坚贞、忠诚的蓝色,幸福、胜利的红色,华丽、灿烂的金色和银色,将这些色彩与纹样图案结合作为整个建筑的标识系统,每种颜色代表一个功能分区,一目了然。经过彩色墙面过滤的漫反射光带着不同区域的色彩进入白色的大厅,形成一种自然而微妙的光线效果。

白天,大厅内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明亮高效;夜晚,近人的灯具营造出温暖舒适的空间氛围,同时还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照明及投影手段,在浅色空间的基底上营造投射出或媒体、或节日、或自然的环境。除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外,设计将光转变为一种不可触摸的材质,使空间变化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同时也充分结合展示与宣传方式,利用光使建筑空间成为传播的载

体,展现出一种新媒体的建筑特质。

4结语

第4篇:地域文化传播范文

目前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已初成体系,可谓成果纷呈。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性研究,一类是本体研究。就高校校园文化本体的研究又分为:文化视角、教育学视角、心理学视角和传播学视角。本文属于传播学视角,没有细化传播要素,而侧重于传播方式。希冀理论联系实际,用传播的理论深化校园文化的落地,避免校园文化研究偏理论化。孙庆珠在《高校校园文化概论》中说:“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具有教育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与控制功能,等等。这些功能产生的作用都是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结果,没有传播,也就不会有这些功能的产生。”也就是说,没有传播,再优秀的校园文化都是空中楼阁;没有关于传播的研究,再严谨的校园文化本体论研究都将束之高阁。

2.新形势下影响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四个因素

(1)边缘文化对主流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文化本身就具有多元性,大学历来就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近年来,由于社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部分缺失,高校校园文化更多地受到了边缘文化的冲击,以致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失去阵地。

(2)大学生个体性的张扬和主动性的提高。新的时代鼓励大学生独立性和创新性,但这势必打破高校校园文化单向不对等传播的套路。大学生不再是简单的高校校园文化的接受者,而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这拓宽了校园文化传播的渠道,但也增加了校园文化传播的难度。

(3)大学与社会的联动。一方面, 大学是高深学术、高新科技的聚集地,也往往是社会思潮和前沿思想的迸发地;另一方面,只有植根于社会、关心社会发展的大学才具有强大的底蕴和生命力。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的联合互动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探索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和落地的一条路径。

(4)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专家认为,微博和微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传播的方式。传统媒体门庭冷落、无人问津,新媒体占据了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半壁江山。

3.构建高校校园文化传播模型图

下面就这个模型图做几点说明:

(1)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目的应该是育人,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必须以“大学育人”为引领。

(2)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四个主体既是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的参与者,也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在传播上不存在主客体或不对等的关系。

(3)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必须打破内部传播的藩篱,注重与社会的联动,形成内部传播和外部传播双翼划动。

(4)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和传播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必须要紧紧抓住阶段强化和长效渗透这条主线。

4.高校校园文化传播与落地对策研究

(1)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使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的主要任务更为具体、系统和完整,因而必须作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针。”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才能建立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家园,不致信仰丧失、存在感缺失。

(2)注重学生群体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共建和传播作用。大学生日益萌发的主动性和个体性促使了学生参与和传播的热情。一方面,学校要适当地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景观设计或学校规划决策,增强学生的母校认同感;另一方面要避免硬性的号召,打消大学生的“反权威意识”,以学生影响学生。

(3)注重校友群体对高校校园文化的深化和传播。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也是高校校园文化传播和落地的重要助推力量。首先校友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种重要体现;其次校友是高校校园文化外部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最后校友是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的一个重要连接。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友的登记和联系,开展校友联谊和校友返校、感恩母校、回馈母校等活动。

(4)面向地方经济和文化,注重学校品牌和形象的塑造。大学精神既要张扬学术独立性更要融合社会进步需求,大学文化既要有教育教学的底蕴更要有引领社会的价值。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播既要立足地方文化、汲取营养,又要面向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价值。反过来,社会的认可和认同又会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影响高校文化品牌和精神的塑造。

第5篇:地域文化传播范文

一、充分认识加强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传播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高速运转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在国家电网公司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实施“两个转变”,深入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迫切需要构建起统一优秀的企业文化架构体系,并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将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呈现出来,为企业内、外部所认知、认同。

统一的企业文化只有通过多渠道、多途径传播出去,才能为企业发展创造的良好的环境,提升企业品牌附加值,才能增强客户对国家电网品牌的认知度和依赖感,才能将企业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

二、建章立制,强根固本,夯实统一的企业文化“落地”基础

一是夯实文化强企的思想根基。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集中反映,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要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五统一”的要求渗透到公司全体员工的意识行为中,贯穿于各层级、各单位,各项管理工作,使每一个单元个体都承担起建设和弘扬优秀企业文化的责任,真正实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塑于行。

二是建章立制推动文化落地。在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过程中,没有制度的有效保障,贯彻落实很容易变成口号。这就需要持续完善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办法、品牌标志应用的管理规定,使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走向良性循环轨道。在当前“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要根据架构和人员思想变动的需求,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员工“三贴近”原则,统筹考虑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从制度措施上更加关心员工心理与生活、关爱员工健康与成长,使企业文化在改革改制中达到润物无声、稳定队伍的效果。

三是实践激活强企原动力。优秀企业文化源于实践,根植于基层一线。基层单位是落实“五统一”要求的执行主体、实践单元,要在文化实践中更加深入。作为县级供电企业要依照企业文化管理办法,在实践中落实好企业文化传播工程、落地工程、评价工程三大工程,把握重点项目建设,配套文化建设业绩考核和动态评估,努力打造传播公司统一的企业文化优秀产品,确保文化在改革发展中演绎精彩。

三、搭建载体,内外结合,以统一的企业文化凝聚企业向心力

一是抓宣贯实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通过构建统一的企业文化传播平台,组织开展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广泛宣传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基本内涵和“五统一”要求。深入开展企业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讲诚信、讲责任、讲创新、讲奉献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员工自觉实践统一的企业文化。充分运用电视、网络、简报等载体,大力开展企业文化进机关、进基层、进班组、进现场、进岗位活动。将《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名员工手中,将国家电网企业文化基本价值理念体系纳入到员工形势任务教育中,落实在员工行为准则里,在广大员工中强化“一个国家电网”观念,树立“我是国家电网人”的意识。

二是塑品牌实现企业文化外化于形。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品牌提升年”活动要求,认真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加强“国家电网”统一品牌的策划和传播,以规范、合理、有效的形式把国家电网公司核心价值观和“国家电网”品牌标识体现在办公、会议、营业、施工等场所,着力提升“国家电网”品牌形象和价值。结合“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实现“国家电网”品牌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第6篇:地域文化传播范文

目前,纪录片中地域文化传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全球化与本土化结合

全球化和本土化是对当前世界文化状况的同一描述,表征同一趋向或进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张力,但主要还是互为依存、协调共进的关系。

跨文化交流。从文化策略层面来看,纪录片应该发掘既具本土性又可以为全世界所理解的地域文化,在保持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兼顾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沟通。纪录片的地域文化表述是一个系统,既包括了肤色、服饰、饮食、语言、建筑等外在的表征,也包括人际关系、生活习性、民俗仪式、价值观念等内在的意义。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中汲取思想和艺术营养,在跨文化传播中输出中国的地域文化。大型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以现代影像手段真实而唯美地展现了昆曲典雅的艺术魅力和沧桑的发展历程,其中泥塑、园林、云锦等多种艺术元素的匠心穿插和巧妙借用,更在演绎昆曲艺术大美至美的同时,展示了中国地域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天津电视台历时两年半精心制作的三集电视纪录片《妈祖》,是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妈祖文化传承的电视作品,片中撷取了各地妈祖建筑、绘画、雕塑、礼仪、庆典等文化精华,构成一个个令人震撼的别致景观。片中还采访了天津、福建和台湾对妈祖文化有深入研究的著名学者周汝昌、冯骥才等,解答“妈祖文化传承历经千年而不衰”的奥秘。

全球化视野。电视纪录片传播地域文化,尤其要以全球化视野来表现文化交流,如反映在中国的外国人,这也是全球化视野的一个方面。电视纪录片《留不住的一个月》,记录了四个外国支教青年在青海藏族村落一个月的教书生活,表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尊重文化多样性。这是纪录片表现地域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都是这个地域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一个地域的历史与现实中,地域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地域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电视纪录片《神鹿呀,我们的神鹿》以第一人称方式讲述了鄂温克族从原始森林到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变迁,沿着鄂温克族女画家柳芭从北京回归大兴安岭森林的线索,记录了她和她的民族在现代生活里的困惑与孤独,探讨了民族生存与地域文化发展的选择,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广东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家园》以“不动声色”为特点,翔实地记录了居住在连南高寒地区瑶民的生活和劳作,展示了瑶族的民俗和文化,写下世代栖居高山的瑶胞迁移下山的具体过程,以及面对这一重大变迁的多种心态。《家园》反映的不再仅仅是搬迁,而是关于人类学的哲理,包含了人文关怀和对地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湖北电视台制作的《远山的瑶歌》以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为主题,以客观的视角展现现代主流文化与传承了几千年的地域文化在碰撞、渗透以及有机交融的过程及故事。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地域文化的缩影,感到了老一代对将要消失的文化传统的依恋和无奈,又通过文化的传承渗透,使人们又看到了希望,促使社会关注地域文化。

2.大众化与精英化结合

纪录片是以精英的人文价值为目标,以大众文化中的情感需求为指向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纪录片的地域文化传播应该尽量满足最广大观众的喜好,选择大众化的创作路线,从艺术化、个人化、个性化的创作状态中走出来。当然,精英化的地域文化传播纪录片,思想性强,文化底蕴丰厚,具有深刻的人文精神,经得起岁月之沙的磨砺,是创作者创作天赋的展现。这样的纪录片面临的受众知识结构、文化层次都相当高。刘郎的《苏园六记》追求文化意蕴,将绘画、文学、音乐语言融为一体,从风物、文物、人物入手,充分展现文化之厚重,历史之悠久,风光之秀美,既有意境,又有知识、哲理,体现了纪录片的审美价值。电视纪录片《西藏的诱惑》通过歌曲、解说词、画面、光影、蒙太奇等手段,用特写、前景、中景、远景表现巍峨的雪峰、满湖黄金似的碎片、绚丽的朝阳、浴在夕晖中肃穆的群山、闲适的河畔牧马人等令人遐思和心醉的意境,在审美接受主体面前展现出一幅世外桃源似的自然美和崇高的美感形式,从而彰显《西藏的诱惑》的地域文化审美价值。地域文化传播中精英化与大众化的纪录片都有生存空间,大众化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精英化,精英化也离不开大众化,两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

3.纪录片与新媒体结合

中国网络电视纪录片台(以下简称“纪录片台”)成立于2010年,将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融为一体,以视听互动为核心,为纪录片传播打造了一个全球化、多语种、多终端的网络视频公共服务平台。

地域文化的展示平台。纪录片台在中央电视台大量优秀纪录片资源的基础上,集纳地方电视台及各种媒体机构展示地域文化的纪录片资源,用户可以根据纪录片播出年代、播出机构、类别等多种方式搜索自己喜爱的反映地域文化的视频内容,还为纪录片爱好者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播的交流和展示平台。

第7篇:地域文化传播范文

网络传播趋势下河北文化的发展机会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可以推动河北文化的发展

互联网因其具有跨媒体性、跨地域性、多向互动性、非线性海量传播的特征,使之正日益成为各类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方式。网络传播的这些优势都对推动河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网络传播可使河北文化实现全球化传播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文化传播具有极大的兼容性,它不仅可以囊括所有的媒体形式和内容,还能对这些传统媒介形式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传播的多媒体化。网络还可以实现文化的多向互动传播。与传媒媒介相比,网络传播的一大特性就是多向互动传播。依靠网络媒介传播文化,将通过开展这种多向的互动交流,进而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网络传播可实现河北文化营销体系网络化

网络可以实现文化的非线性海量传播。网络传播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且传播内容也是无限的。因此,依靠网络进行文化传播,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优秀的河北文化资源呈现在受众面前,进而提高河北文化传播的效率。

网络传播趋势下河北文化的传播策略

(一)注重河北文化传播的网络研究

河北是文化资源大省,学术界要试着从文化学的角度对河北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研究,跟随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开拓新的传播尤其加大对河北文化的网络传播研究。

(二)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打造河北文化的品牌网站

目前,河北省还没有专门的文化品牌网站。因此,短期内可以积极开通有关河北文化的微博或微信账号,将现有的有关河北文化的网站资源予以整合,打造出一个迅速、覆盖广泛、信息全面的河北文化网络咨讯平台。从长远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信息量大、更新便捷的品牌性网站,广泛宣传河北地域的文化,以此为契机让世界认识河北文化,在此基础上更多了解河北及省内各城市,彻底改变那种只知“大佛寺”不知“正定”的模糊观念。

第8篇:地域文化传播范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raws on the cultural space of Human Geography in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taking dance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type of cultural space communication, analyzes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pread of dance culture space, points out that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ocial change and nationalities and education are an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ultural space communication.

关键词: 文化空间;传播;舞蹈文化

Key words: culture space;communication;danc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J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293-02

1前沿

许多舞蹈文化在其发源地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历经沧桑,保存了下来,成为区域性舞蹈景观和文化传统。而更多的舞蹈文化则随着人类的频繁交往,在空间上不断扩散开去,这种扩散就是舞蹈文化的空间传播过程。在漫长的传播过程中,许多舞蹈文化因为民族文化的冲突、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物质条件的限制、军事战争的袭扰、种族的消亡等原因未能存留下来,流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有的则生存了下来,局限于特定区域和民族中,成为一种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1];还有一部分因其本身的文化形式易于被不同社会人群接受,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逐渐成为各地区和民族共同喜爱的舞蹈文化形式。

舞蹈文化空间传播(或扩散)是舞蹈学与地理学共扼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是舞蹈文化空间传播的类型、过程、途径、方法、效果、制约因素等。目前这一领域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从地理学视角出发进行研究还有待加强。研究舞蹈文化的空间传播必然要涉及到具体的项目,历史时期的文化传播是历史人文地理学重要的研究内容,有关研究基本揭示了历史时期文化传播的基本类型。历史时期舞蹈文化的传播是文化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历史时期特殊的社会传统,舞蹈并没有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因此,有关舞蹈文化传播的记录非常有限。就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其传播类型与文化传播基本一致,部分传播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舞蹈的传播为例,试图对舞蹈文化的空间传播过程做出理论和实践上的阐释。

2舞蹈文化空间传播类型

从文化传播的历史脉络上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空间传播的类型有较大差异。舞蹈文化生活空间传播类型的选择既存在偶然因素,更存在历史的必然性。

2.1 舞蹈文化的膨胀型传播膨胀型传播,也称扩展型传播。它是指某种舞蹈文化在核心地(核心地一般指发源地,但是有时核心地并不在发源地,而是在发源地以外,发展较快并成为当地主要舞蹈文化生活的地区)得到发展,保持兴旺的同时还在向外传播[2]。膨胀型传播分为传染型(或称接触型)、等级型、刺激型三种类型。

传染型传播是指某种舞蹈文化比较容易为接触者接受,几乎接触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自然地接受了该文化,从而实现了其传播。等级型传播是指某种舞蹈文化的传播在空间上或社会人群方面有一种等级现象,也就是说,有些舞蹈文化只在一定的区域和人群中传播。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与该舞蹈地方的经济基础、地理环境、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刺激型传播是指某种舞蹈文化生活,受某种原因影响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有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的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这种传播形式不仅使许多舞蹈文化生活得以广泛传播,还创造了很多新兴的运动项目。

2.2 舞蹈文化的迁移型传播迁移型传播是指具有某种舞蹈文化的人或集团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而将该舞蹈向外传播。这种情况多见于移民,同时,经商者、官员、留学人员、流浪艺人、脚夫等多种人群也是迁移型传播的主体构成。迁移型传播可以分为占据型、变异型两种类型。

占据型扩散是指甲地的舞蹈文化生活被移民带到乙地,移民们所带来的舞蹈文化生活至今仍与旧地项目基本相似,仍属于同一舞蹈文化生活系统。移民迁移的人数较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大面积同源舞蹈文化生活,在这一文化区内存有一小部分的异舞蹈文化生活,移民将这一小部分的异舞蹈文化生活同化掉,从而形成文化区内一致性的舞蹈文化生活。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生活的传承主要是这种方式,在历史时期,许多少数民族历经数度较大的地域迁移。但是每到异地,这些民族总能保持其特有的民族舞蹈特色,并不为原住民的舞蹈传统所同化。变异型扩散是指移民并不占领成片的广大地区,而只是选定一定的地点居住下来,处在原住民的包围之下。但是,因移民所带来的舞蹈文化生活较优越,加之经济实力较强,政治地位较高,其舞蹈文化生活慢慢地对周围地区有所浸润,同时也吸收了一部分土著舞蹈文化生活。这种舞蹈文化生活扩散方式属于混合型,新地舞蹈文化生活并不完全等同与旧地的。

3舞蹈文化空间传播的环境因素

舞蹈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历史久远,种类丰富,样式各异,分布广泛。借鉴文化空间的传播理论,我国舞蹈的文化传播主要受人口的影响、社会的变迁以及民族和教育的影响。

3.1 舞蹈文化传播的同化现象――交流与辐射同化现象指在民族迁徙过程中,新迁移来的民族,在一个崭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或多或少地放弃本民族自身的文化习俗,并接受当地的民族文化,被当地民族所同化。例如在东北地区普遍流行的传统民间舞蹈主要的也是汉族的民间舞蹈――秧歌。新的舞蹈文化越发达,其流行、传播的频率越快,其发展的速度越稳定,对其相邻的其它民族的影响力也越大。

3.2 舞蹈文化传播的融合现象――蔓延与回归融合现象往往指两个来自不同地域的民族,因某种因素在同一地域发生生产、生活上的接触时,必然会出现在思想、意识、文化上的碰撞,并在今后长期的共同相处中,逐渐吸收对方那些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有益的部分,以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最终出现了有益于民族文化的部分,其余的部分或者消失,或者融于其他的民族文化之中[3]。

如汉代的丝绸之路带来了西域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风土人情等异域文化,在长期的交往中,具有浓厚色彩的佛教乐舞传播到中原地区,与中原传统民间舞蹈融合,深刻影响了中原舞蹈文化的发展。同时,在敦煌乐舞也深刻的受到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可见文化的影响扩散是双向的。不利于对外往来的地理环境对舞蹈文化的交流、扩散起着阻碍作用。从地理条件看,平原与草原给交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在我国北方地区民间舞蹈分布的情况看来十分的明显。我国华北、东北、西北拥有开阔的地理环境,为我国北方秧歌舞蹈的形成及其风格的一致性,提供了舞蹈文化融合的前提条件。我国南方地形复杂,交通阻塞,舞蹈的内部差异远远大于北方地区,所以南方的民间舞蹈风格差异显著,其中地理环境的因素起决定作用。

3.3 舞蹈文化传播的异化现象――文化孤岛现象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多数由于新来的移民,因地理环境的影响,在进入当地民族生存地域后,未能扩大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范围,使得当地群体没有放弃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仍然保持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成为特殊的“文化孤岛”状分布。

我国四川、云贵一带的山寨,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少受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缺乏联系,差异越来越大,处于封闭和发展停滞的状态下,导致了在文化形式上不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保持了自身原有的民族传统性和典型性,这在这些地区残存的独有的舞蹈形式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4舞蹈文化空间传播的社会因素

我国光辉灿烂的舞蹈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人民,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交流、促进,为我国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社会的变迁对文化,尤其是对舞蹈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一般通过政治制度的变化,宗教习俗的渗透,民族整体的发展,教育的进步等方面对舞蹈文化一定程度上产生着影响。

4.1 政治之影响――舞蹈文化空间传播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政治因素对文化的传播形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唐代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达,为舞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中国古代舞蹈无论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使的纯粹的表演舞蹈从传统舞蹈中分离出来。同样在唐代后期,由于政局混乱,政权分裂,唐代部分舞蹈形式融入到百戏之中,成为戏曲艺术的一部分。

4.2 宗教之渗透――丰富了舞蹈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宗教本身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文化载体。我国宗教的扩散与传播最突出的是通过移民,我国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其表现的内容、形式很多都与伊斯兰教有密切的关系;自然宗教在农耕民族多以农业祭祀或社神祭祀的姿态出现,如狩猎舞中带有浓厚的图腾崇拜文化氛围。宗教往往在意识方面反作用于社会形态,在人类精神层面主宰人们的行为,宗教活动基本方式是以舞蹈的形式体现的,如流行于我国各地区的民间傩戏就是一种典型的宗教祭祀文化。

4.3 经济之发展――舞蹈文化传播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各民族在适应改造自然环境的生产实践中,以各自的生产方式,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和风格迥异的物质文化,也创造了色彩纷呈的精神文化[4]。如我国北方的民间舞蹈在表现形式上多辽阔深沉、舒展从容,酷似北方宽敞、辽阔的环境;而南方民间舞蹈其风格明亮、自由、欢快、细腻,和南方秀美的风景融合。又如农耕经济下的舞蹈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且发展较快;游牧经济主导的舞蹈文化带有深厚的草原文化痕迹;山地经济主导下的舞蹈民族性、宗教性比较强。

4.4 教育之促进――舞蹈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教育是文化赖以传播和延续的基础,是文化得以实现和创新的动力,教育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呈现出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的特征:或促进或阻碍,或消弱或发展。因此,教育在任何时代,都将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方式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5结束语

在对影响舞蹈文化空间传播的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了阐释之后,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出,舞蹈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从性质上无外乎两种:其一是就广义而言的,是指人与人之间行为举止的相互感染和模仿,相互效仿与对照;其二是狭义之说,基本上是指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不禁相同的风格与特征的舞蹈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影响,相互学习与借鉴。所以,舞蹈文化的空间传播就必然具有多向的、相互的、发展的特质,也正是这一过程推动并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提高。无论任何时代,每当一种新的文化出现的时候,就意味着对原有文化的修正与继承,这也是文化发展、进步与提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第9篇:地域文化传播范文

1民族文化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困境

在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播环境下会有一些困境,主要存在的困境是主流媒介对民族文化的浸透以及民族文化中地缘文化的消匿。理论中认为,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地缘性”特征,因此也决定了民族文化会在一定的环境区域内进行传播,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主流媒介会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浸透,这样就会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带有主流媒介特征的文化形态。传播技术的革新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播方式,报纸、电话、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发展非常迅速,地域空间的阻隔已经不再是文化传播的问题,因此主流媒介对民族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渗透和影响,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趋同性,民族文化开始出现跨区域间的文化同质化,地缘区域内部对传统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中国的情况看,在当前媒介的强力渗透下民族文化在主流传播视野中越来越式微。

2新媒体环境对于民族文化当代传播的影响

2.1新媒体的交互性使民族文化传播层级发生改变新媒体具有非常强烈的交互性,这样一来就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播层级产生影响,传统的民族文化在传播的时候一般是具有地域性的,并且传播的层级较为简单,民族文化在传统中是进行单向传播的,传播者和被传播者之间没有形成绝对的文化与生活联系。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播途径变的复杂起来,可以使得民族文化在区域内与区域外的传播得到必要的反馈和呼应,可以说新媒体的交互性有利于改善单向传播在文化上的均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民族文化的多元化色彩更好的输出。

2.2新媒体的社交特性为区域性文化凝聚提供机会随着大规模人口流动及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从空间角度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正和普通大众文化进行融合,在大城市中生活的少数民族也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民族文化就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新媒体的社交特性为区域性文化凝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新媒体技将不同地域的文化进行有效的结合,让人们能够在虚拟的时空进行文化交流,微博、微信也能增加民族文化的传播。从民族团结的角度来看,新媒体将不同民族之间的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在民族“大杂居”的环境下,不同的文化进行了交互式的活动,这样也有助于民族之间的团结。

3新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传播路径

3.1亲身介入新闻现场,用可靠的报道重塑媒介权威性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需要充分调动传统媒介,亲身介入新闻现场,这样就能够亲身发现可靠的新闻,这样一来,就能够对民族文化的传播树立一个良好的官方渠道,民族文化在传播与采访上比较容易受到地域偏远的影响,从而很难在报道中进行有效的实事求是的报道,所以必须要树立报道的权威性,才能使得民族文化在传播中更加有效,所以需要将文化的特色带出来,以鲜活的民族文化报道现场博得受众的认可。

3.2加强深度报道,弥补网络信息的浅薄化在传统的民族文化报道中,对于民族文化都是比较浅度的报道,所以需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加强对于民族文化的深度报道,这样才能避免在现代媒介的影响下对民族文化产生误解,新媒体有着快速传播的优势,因此需要对民族文化背后的故事和历史底蕴进行有效的挖掘,以深入的思考为受众提供独特的文化体悟。同时,媒介社交化并非将传播局限于封闭的群体内,而是可以利用新媒体对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挖掘后进行迅速的传播。从而促进民族传播的繁荣。

3.3以评论引导舆情在民族文化的传播中,官方评论对传播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面对地缘政治与民族文化的复杂性,更加需要进行评论的引导和舆情的控制,因为在新媒体传播中,传播速度非常快速,所以人们的观念非常容易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官方对新媒体传播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少数别有用心之徒在新媒体的方式下对民族人们进行煽动,从而影响了民族团结。变官方运营为政府指导下的社交化运营,提高群体内每个个体对于民族文化传播的参与积极性。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