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打造高效课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备课方面:
一、备学生。
1.要看到学生的心里去,在感情上与学生接近。一切要以了解学生为根本。我们要用话语与学生去交谈,用课上的眼神与学生去交流,用文字与学生去沟通。
2、要“整合学生的问题”进入课堂,而不能零散破碎。这样的课堂能包容大量的共同问题,能引起学生的群体探索,针对性强、效率高。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熟烂于心,建立学生的学习情况档案。记录学生每次听写,每次习字情况,积累典型错题这样上课的时候就有的放矢,该表扬的表扬,该鞭策的鞭策,让每个学生感觉到受到了老师的关注,也使得我们更加有效的、更加有针对性的做学生的工作。
二、备教材。
1、审慎地研究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这两纲是我们一切教学工作开展的中心。要吃透考纲,详尽了解其中的信息。
2、备课过程中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以点带面,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备新授课时要联系曾经的词汇,句型,语法点。备试题时,要做到每套试题与曾经做过的相关试题相联系。
上课方面:
一.抓好候课。确保2分铃前精神饱满的进入教室,让课代表把本堂课所需的材料用英语板书到黑板上,预备铃响起全体学生起立朗读背诵上节课的重点内容,渲染一种英语的氛围。让学生提前进入英语状态。
二. 复习环节。在上课之初一定要对上节课所学重点知识进行一个不超过6分钟的复习,可以听写,可以提问,可以打在投影上让学生读记,也可以把上节课的重点知识用到本堂课的导入中。这样就引导学生养成复结的好习惯,通过检查督促的形式也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不复习是万万不行的。
三.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实验班学生整体水平较高,教学目标要高一些,文科班,普通班依次降低。讲课内容要重基础,要精中有细。既不能让普通班消化不良,也不能让实验班饿肚子。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四.课堂提问要有序,有度。课堂要以问题为主轴,要有启发性,要因人设问。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要有“技术含量”,应确保学生要想答对问题必须动脑思考,回答完问题备受鼓舞信心百倍。不能不加区分的提问学生,上来就狂轰乱炸,吓得学生心神不宁忐忑不安。
五.优化时间,加快节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另一个关键是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有效地处理好课堂教学节奏。这要求我们教师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的使用率,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同时要正确、合理地调控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有效掌握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密度。
六. 高课堂激情度。用激情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感动学生,甚至影响学生。同时注意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的语言,眼神交流等,用老师的激情带动学生对英语的热情。最终达到课堂之上教师激情四射授知识,学生热情澎湃学英语。
七. 课堂管理要严中有细。针对学生不善于抬头的特点,教师要多板书,要强调学生记笔记,要让学生上课时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让学生整堂课都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首先,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是制作有效的导学案。
利用“导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传承,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传道、授业、解惑”,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导学案”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导学案最好是提前发给学生。由于学生的学习容量较大,也可以利用一堂课来完成。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课前预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所以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进行有效的备课。
另外,备课最好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一项重要措施。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独立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集体交流的,在教学、教研中应该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用。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可以确定每次备课组活动的主讲人。主讲教师应事先准备,拟定近阶段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再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各教师拿出个案,进行一人主讲,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备课。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对课堂中学生主题性的凸显、能力的培养、重难点的突出与突破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然后再对个案进行修改,变成一个比较优秀的导学案。这样的交流修正,使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识风格的教师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其次,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是学生的活动。
1、合理分组是保证全员参与“互动”的前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性别等合理分组。小组内、组际间的交流为每一个学生搭建“互动”的平台。
2、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确保“互动”实效。由于学生的自制力和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所以要避免互动的形式化,保证互动的过程和质量,真正发挥互动的作用,就必须加强教师的引导、组织和帮助的作用。
(1)教师要把握好“互动”的时间,保证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如果教师给学生交流时间仓促,交流不够充分,就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长此下去,多数学生得不到锻炼,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是逐步丧失互动的积极性。如果给交流互动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跑题”现象,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
(2)教师要适时、适度调控,保证“互动”的有序性。
在学生互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讨论交流,及时发现互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小组互动学习活动开展的非常顺利,教师要及时表扬;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查他们完成的质量;发现小组内角色分工不清,讨论混乱无序时,教师要耐心讲解,帮助学生明确角色,尽快进入有效的讨论;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将学生引回到学习目标中来;讨论受阻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和途径;如果学生讨论时找到了本节课要求深入理解的问题,教师便可以拿出来供全班同学思考、讨论,引导各小组关注该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自己找到规律,解决问题......。否则互动学习就会处于无序状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教师要引导“互动”,保证互动在深层次上进行。
我们目前的课堂互动中浅层次互动较多,深层次互动较少。甚至还存在“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很热闹,实际上,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看到,在学生的质疑和答疑中,跳不出课本的框框,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和新意,少见强烈的反驳,所有这些现象,反映出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像一条孱孱溪流在前进,没有大海似的潮起潮落,也就是说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第三,打造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师的导学。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是“导学案”导学的基本策略。
1.导学要讲究灵活性
“导学”要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⑴“导学”内容的灵活性
好的“导学案”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但教师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已设计好的“学案”。因为再好的“学案”也不能把课堂上的所有情景都设计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及时搜集学生自学、讨论的信息,灵活地“导”而不受“学案”的束缚。
⑵“导学”对象的多样性
“导学”的方式不能一成不变,要随导学对象的不同而不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分类诱导。比如,对基础、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导学”时,仅仅点拨关键之处即可,问题设计的难度要稍大;对“基础、能力都较差的学生,问题设计的难度要稍低,并且要层层推进,逐渐接触问题的实质。
一、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是营造愉悦环境,诱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忽略学生的兴趣,总想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结果教师成了课堂的“独角”,学生则是上课昏昏欲睡:回答问题模式化,没有自己的观点、思维;作文内容干瘪,语言拖泥带水,结尾扣大帽子;见人说话更是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高效课堂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而打造高效课堂就是要让课堂生动有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从而自始至终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
二、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既掌握基础,又发展能力,做到会分析、会鉴赏、会表达。但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 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 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的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理解编者的用意,不能简单地就题讲题,要梳理出教材的序,使学生的知识更具合理性。教师要注意知识的阶段性,善于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何才能打造高效和谐的课堂?结合我校新课改教学经验“三步骤四环节”教学法,总结如下:
首先,结合学生实际,使用学案辅助教学,学案设计为三步骤。
教师提前一周集体备课讨论学案编制,针对学生知识水平,学案设计为以下三部分:
教学目标的作用是让学生课前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课前预习部分:包括本节学习所需要的旧知识的复习,重点是本课的基础知识,常见考点,字音、字形、释义、成语等,再就是对本课的整体把握,这些都是学生要自学的部分。
课上研讨部分:这一部分是课上师生一起探究的关键部分。也是学案设计的重点。学案上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探究,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根据学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课后巩固部分:针对本课重点,设计难度适宜的习题,做到对本课知识的巩固。习题设计要反映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训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避免学生厌倦,我们设计形式较灵活的作业、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启迪学生思路的作业、迁移拓展性作业,把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让所学知识成为解决自身、社会问题的有用的东西,突出教学的有用性。
三、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四环节”教学法,打造和谐高效45分钟
第一环节,检查预习。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同时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既是学生巩固预习成果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表现欲的一个过程。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适时地鼓励学生,让他们更自觉、主动地投入以下环节的探究中。
第二环节,自主思考环节。针对学生上一环节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问题,结合学案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做到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话让学生自己说。在主动中发展,切实提高语文素养。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主动融入学习活动,并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
第三环节,交流、合作环节。学生把自主探究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组内成员进行讨论探究,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研讨,教师再总汇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本课学生遇到的重点、难点,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第四环节,精讲点拨。教师根据学生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小组交流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这个环节要灵活一些,也可穿插在各个环节之间进行。只有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到该讲的讲,不该讲的不讲,从而打破“一言堂”模式,真正做到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效课堂 结构化预习 课堂结构 多样课型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实现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的变革意义体现在:重建教学关系,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重建师生关系,即变“师中心”为“生中心”。其目的是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让教育回到“以人为本”上来,实现从传统低效、负效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过程。改变课堂结构,旨在最大幅度地提高单位时间效率,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下面我针对自己对高效课堂的点滴认识谈一谈对高效课堂的理解与实践。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落实结构化预习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师设计出好的一案三单是高效课堂成功的前提(一案:教学设计案,三单:预习导读单评价单、问题生成解决单、教学效果训练评价单)。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统一。最后,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此外我们还必须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不在于面面俱到,除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外,还要对重点加以突破。对于重点的突破,我们切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
2.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1)备内容:把教材看做是一个范本,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备课。
(3)备训练。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活动),去粗取精,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有的放矢——抓好结构化预习。
所谓结构化预习,就是学生依据学案,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章法地自学课文的学习活动。结构化预习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体现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结构化预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走进“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及学法,构建预习目标结构图。
(2)走进文本,解决学习目标中的基本问题。预习时,学生要从教材设置的各种情景(图)中发现有效信息,整体上了解新知,整体构建起知识结构图。首先,对文本内容的阅读至少要5遍以上。针对学科特点,还要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其次,要把读书方法教给学生,即划、思、写、记、练。划,即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思,即边读边思考;写,即边读边做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练,即边读边结合“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练习。预习时要让学生做到眼到、脑到、心到、手到。
(3)深入文本,标注疑点,生成问题。这是预习的重要一环。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协作去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及时记下来,构建问题体系,以使下一步的学习更有的放矢。
(4)尝试练习,检验预习效果。这是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环节。学生经过预习,初步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对文本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尝试某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以检验预习效果。教师适时对学情进行评价,这样既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又让教师发现学生较集中的问题,以便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难点,关注学生的焦点问题,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二、探索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
1.从“唯学”建构教学关系,从“唯生”建构师生关系。
改变学习状态就是课改: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
(1)教学内容的高效性。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教学三维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活动的高效性。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创设的情境要内容生活化、过程活动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问题设计的高效性。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4)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形成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2.我的课堂我做主,注重学生的课堂讨论与展示。
课堂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一把“金钥匙”,千万不可看轻展示。另外,展示还是学习成果的最直观暴露,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直接途径,是教师课堂决策的依据,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发源地,是学生获得学习情感支持的化学分子,是高效课堂最终目标的保证。高效课堂别名“展示课堂”。
(1)展示要依据学情调查,找到带有普遍意义和近似性的“问题”,都会的不展示,都不会的更不展示,最容易出现歧义的或者核心的知识才拿出来做展示,生成空间较小的比如定理定义一般不做展示。
(2)千万要注意展示者与参与者的互动关系。要努力杜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展示要形成集体参与效应,展示不是看表演,而是一窝蜂上阵。展示要既“互”又“动”。
(3)展示不是漫无目的、信马由缰,是“坡上放羊”,虽无绳却有线,要杜绝“无主题”展示。
3.浓抹淡妆总相宜,多样的课型。
高效课堂课型基本为四种:综合解决课、问题发现课、问题解决课、复习回归课,课型不是固定的,要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具体应该上哪种类型的课。
三、反复锤炼——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一、备课要充分
所谓备课要充分,就是要尽可能广泛地参考有关资料,尽可能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尽可能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尽可能全面地设想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备课过程中,教师除了根据课标来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典型例题自己要先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了解。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总之,目标的定位非常重要,难易要适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不能让学生丧失信心。
二、先声夺人,激发兴趣
一节课的“开场白”如何,对课堂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为此,我非常注意新课导入这一环节。例如讲《中国的民族》一节时,因为学生大多会唱《爱我中华》这首歌,我就干脆领着学生一块儿唱,立刻把学生从松散的学习状态中唤醒,把学习的兴奋点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又如讲《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首先播放“香港——别来无恙”这一影像作品,同学们欣赏着美妙的音乐,观看着动人的画面,倾听着深情的解说词,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时期,再好的教学形式如果重复太多,学生也会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不断改变教学形式。我主要采用三种教学手段:一是实物展示。例如讲到《地球和地球仪》时,我通过具体的模型展示,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而且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二是边讲边画。例如讲到“黄河”时,我从黄河的发源地画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再画支流,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标示出来,使学生了解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支流的位置,注入的海洋,还特别点出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进而讲解下游“地上河”的成因。那么,如何来治理“地上河”呢?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治理黄河的关键所在——治理泥沙,由此引入对黄土高原环境的保护。这种方法使学生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印象深刻、便于记忆。三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显示出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例如“我国的铁路干线”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课件演示时,我用鼠标轻轻一点,铁路干线名称、起始点就依次显示出来,接下来我提问学生:主要的铁路枢纽分别处在哪些铁路线的交点上?我一面讲一面教学生如何操作,学生们立刻兴趣盎然地动起手来。
四、选择合适的教法
教材;备教法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1―0048―01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在实践过程中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
1. 要备好教材。备好教材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整合问题设计,删掉无价值或学生已懂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学会问题整合,把学生已懂或早无价值的问题删掉,所留下来的必定是本课中的重中之重,这样在问题设计上做了“减法”,实质在解决问题上是做了“加法”,且省时高效。
2. 要备好学生。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还必须备好学生。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尤其要把握好提问艺术。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即,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效率。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
3. 要备好教法、学法。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是说,教学的法则、规律是比较稳定的,而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变化不定的。首先,我们要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方法选用得当就能实现教学目的,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其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法。任何教学活动总是与教学对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对象,教学方法也就不同。最后,在探究教法的同时,也要重视学法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灵活、客观地进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二、课中
1. 关注学生课堂表现细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上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师要尽可能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关注学生的神态、表情、姿态等反应,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是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否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寄教育于无声的细节之中。
2. 关注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细节。课堂上并不是教师有怎样的预设就有怎样的生成,难免会有一些我们料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我们不能惊慌失措,更不能不闻不问,相反我们要想办法灵活巧妙地解决。英语教学不是缺少情景,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教师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就会发觉许多曾经被忽略的“意外”和“插曲”,那么,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开放而有活力。课堂中的许多突发事件都是即时生成的课程资源,需要我们去巧秒地应变。当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与偶发事件“遭遇”时,要善于冷静处理并驾驭它,以便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三、课后
一、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多算胜,少算不胜。这句话应用在教学工作上,就是强调了充分的课前准备重要性。只有准备充分,各个方面的情况都尽可能地考虑周到,才能提高效率并产生高效益,就是“胜”,没有充分的准备,打造高效课堂就是一句空话。
1、吃透课标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对于教育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有清晰的规定,对有关思想、理念作了权威的解释说明,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性的建议,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依据和遵循,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因而,我们在工作中必定要吃透课标,清楚我们所教学科应该达到的目标及其与前后的联系,明了本学段对以后学习的影响,我们所运用的基本方法哪些是短时期的,哪些是必须长期贯彻实行的,等等等等。简单说,要达到这样的程度,课标就像我们在看着自己的手掌,每个手指的位置及特点都清清楚楚,大到功能小到指纹,了然于胸。
2、确定课时目标及实施办法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课时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目标一定要具体,最好还要完整。但是像语文学科,由于学科的特点不必追求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全面、系统,只要合乎课标要求,有重点,清楚可行就可以,只要把握住整体目标的系统完整即可。在此过程中,还要给学生预留出质疑空间,以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二、高效实施完善的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充分的课前准备只是基础,只有将课前的准备高效地实施,才能使课前准备发挥拥有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掌控课堂进程。学生虽然是课堂的主人,但是对于课堂的进程还是必须由教师这个大导演来掌控的。没有教师的掌控,课堂教学能不能有效果都难说,何谈效率。课堂教学活动应该基本在教师课前的安排计划之内有序进行,偏离太远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小学生的思维太活跃,很容易跑偏,往往不能够自己控制。
教学方式、方法的实施掌控。为达成某个训练目标需要采用一定的形式或者方法,它的贯彻落实进程要由教师来掌控。这样才能使效果最大化,否则极易造成混乱、无序、无效果。
临机机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人,各有各的特点,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有意无意的小动作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教师就要根据具体情况临机处置,发挥出教育机智,使学习活动始终在正常轨道上进行。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作为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地位,课堂上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既是引领者又是服务者、协助者。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目标就是使学生这个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既能够在课堂上获得知识技能,又更好地学会学习,特别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出良好的习惯和意志品质。所以,我们教学工作的所有环节都围绕住如何让学生学好、好学、会学展开,着眼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着眼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形成。过去那种以讲代学、以讲代练、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要坚决摈弃。
3、让“关注每一个学生”发挥应有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地关注学生是必须的。我认为关注学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学生学习进展情况,包括知识技能的掌握、习惯的培养等。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老师的关注、鼓励、信任是他们信心和动力的源泉。这也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另一方面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比如学习的主动程度,学习的方式方法与教师的希望是否有大的差异,学生情绪如何,处于何种状态,平时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比关注学习效果更重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个别学生有疲劳或是懈怠现象,一声梧叶而知天下秋,那么,调整课堂节奏或课堂气氛就应该考虑了。
4、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
【关键词】以学定教 打造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093-02
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探索和实践“以学定教”的模式,是实现这三维目标的主要手段。笔者认为,“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为目标,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调整课堂教学方法,把教和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学定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优化思想品德课堂结构,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由此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提升道德情感。
一 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以学定教,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容器,只装满了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思考者、学习者。他们在课堂上学会质疑、学会尝试、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是灵活多样的:
1.自主学习
教师提出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将学习点拆成思考题,并进行方法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方法可以是快速阅读课本、想一想、划一划、记一记、做习题等。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后发现问题并记下来,以便接下来进行课堂讨论。如讲“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时,我就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阅读课本并寻找答案:(1)我们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2)是否所有的承诺一定要坚决履行?(3)你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4)什么是自觉承担责任?(5)我们应怎样自觉承担责任?根据课堂巡视,我发现学生对第(2)题、第(3)题、第(5)题的问题掌握得不够好,接下来我就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事例进行讨论,开展指导学习。
2.互动学习
互动学习:(1)小组协作,解答疑问。同一层次的2~4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在小组之间探讨交流。(2)帮扶学习,共同进步。即通过学习好的同学指导和帮助学习差的同学进行“结对子”帮扶学习。教师可以在学生互动学习中适当地给予指点,对后进生要多督促、多鼓励、多辅导,对好学生要多肯定、多表扬、多提问。最后教师在巡回辅导后把学生的疑难问题写到黑板上,学生再合作学习,进行课堂讨论,考虑如何解决,教师则适时总结和点拨,解答疑难问题。如前面在讲“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时就有三个问题学生存在疑点,通过小组学习和帮扶学习以及我的指导,学生终于明白了坚决履行承诺必须有一个前提:承诺必须是正确的;错了,不能不承认错误,也不能勇于承认错误,坚决不改,而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并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
因此,以学定教,使学生由原来传统、被动、依赖性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能动、独立性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形成善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自主完善的良好学习习惯;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学定教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二 教师在课堂上忙起来
以学定教,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激发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要遵循“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即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深、想不透的;讲学生解决不了的;“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可以查阅资料的不讲。表面看起来学生学习的时间长了,教师讲的少了,在课堂上是闲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是更忙了。
1.进行二次备课
学生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巡视,观察问题所在,了解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要花时间观察学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思考相应的对策。我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想、做、说、感,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合作、思考,获得结论及过程等行为表现,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力、学习状态等,并以此来二次备课。如我在讲“党的基本路线”时发现学生对其核心内容理解不到位,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艘船来引导学生学习,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比做船身,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好比是动力系统,四项基本原则好比是导航系统,只有这两个系统工作正常,航船才能沿着正确的航向全速前进。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其核心内容的含义、地位及其关系就明了了。
2.灵活组织课堂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掌握学情,才能把握教情。每一节课的设置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课堂上的具体情境有所变化,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不讲什么?讲什么?怎样讲?达到什么效果?如有时抓住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灵活组织课堂,能不断启迪学生思维,不断激发课堂,这样的课堂更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智能的发展。学习“理智面对学习压力”这一内容时,我就借用课堂上一位同学说的话:“我就没有学习压力”,分小组进行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学习能不能没有压力?没有学习压力对学习有什么影响?(2)如果说学习需要压力,那压力是不是越大越好呢?学习压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然后就“学习不需要压力”和“学习需要压力”两种观点,请一些同学陈述自己的看法,接着又请一些同学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学习不能没有压力,学习需要适当压力;学习压力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那么过度的学习压力应怎样缓解呢?我们所感受的学习压力,常常与考试联系在一起,面对考试又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呢?等。这样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感悟,让学生学以致用,收获多多。
三 课堂气氛活起来
以学定教,教师在课堂上应本着“教学并重”,以“学”为主,“教”为“学”服务的原则创新教法。教师在课堂上由原来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和情感方面的培养;答案由唯一性向多元化方面发展。在教学方式上,摒弃那些死板说教和单向灌输,多采用一些学生喜欢的、灵活有趣的、形象生动的、充满魅力的教学模式,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1.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可以采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法,以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1)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场景;(2)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3)听古典音乐和古诗朗诵等。通过情景体验,启发、探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华文化的产生、力量、特点、构成、地位以及影响。接着我又由此及彼让学生谈谈客家文化代表是什么,特点和地位又是什么等问题,学生都积极参与,争着抢答。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爱乡的情感。
2.创设教学情境
在进行教学时,我经常会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焦点,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和相关的知识链接,然后进行提问。如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大家熟悉的低碳生活的场景,然后问学生:“这些做法符合什么理念、战略和国策?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意义?”等。又如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教师同样可先给出情境材料:“为了净化文化市场,梅州市执行了‘零点行动’——从夜里零点到次日早晨8点自动切断网络接入服务,杜绝网吧超时通宵包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然后设置两个问题:(1)上述做法是属于对未成年人的哪项保护?(2)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说明这样做的原因。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最后教师点评。这样做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能通过答题加深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实现自我教育。因此,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根据已知的去开拓未知的,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向前发展,这样就等于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用“杠杆”把“要学的知识撬动起来”。
总之,只要教师用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目标出发,精心设计,巧妙运作,就能让学生愉快地、轻松地、有效地“动”起来,既开启了学生的心智,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更能打造高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参考文献
[1]谭轶斌.“以学定教”例谈[J].现代教学,2011(Z1)
关键词:信息技术;精讲;新课导入;知识探究;教学评价;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02-0036-02
讲在新课导入时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课导入亦是如此。
教学片段一――《插入表格》的导入环节。
师: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爷爷给大家送礼物来了,看!他带来了精美的巧克力、糖果、小铃铛和圣诞帽,可是老师给了他两份这样的礼物清单,同学们看一下,你觉得圣诞老爷爷会选哪一张清单来分发礼物呢?为什么?(出示两份礼物清单:一份是纯文本的,一份是表格形式的)
生:是第2张表格,因为表格形式的礼物清单更清楚,分发礼物时会很方便。
师:回答得真不错,这就是表格的优点――不仅内容表达得清晰明了,而且便于查找与比较。
同学们,WPS文字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表格,如成绩记载表、课程表、田字格等,这些表格都可以用WPS文字制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WPS文字中制作表格。
教学反思:上课伊始,笔者先向学生展示了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礼物清单,并让学生思考哪一张更清晰明了。而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归纳出表格的优点。同时给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表格,让学生知道表格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而激发了学生创作表格的欲望,并提出了本节课的任务――插入表格。
讲在知识探究时
新课标倡导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以问题探究为主,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增强问题意识,培养探究精神与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
教学片段二――《设置版面》探究环节。
师:这是两位小编辑分别为羊村制作的宣传海报。请大家比较这两张宣传海报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交流并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对了,它们在页面设置上是不同的,左边是纵向的,右边是横向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来设置页面的方向。设置页面的方向很简单,请同学们看喜羊羊给大家的提示。(展示操作步骤:文件页面设置横向确定)
请同学们打开“海报”文档,根据要求将海报页面设置为“横向”。
学生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师:我们请一位同学上台边演示边讲解,说说你是怎样把页面设置为横向的?
师总结:对,设置页面很简单,我们是通过“单击文件页面设置方向设置为横向确定”来完成操作的。
教学反思:笔者在教学新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两份宣传海报,引导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分析这两份宣传海报的不同之处。学生通过细心观察、认真讨论后总结出页面设置中横向与纵向的区别,进一步了解页面设置的方向默认是纵向的,而横向版面阅读的视野更为宽阔。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很快掌握了“页面设置”的方法,虽然设置页边距的方法书本上没有讲到,但学生通过已有知识经验与教师的提示,较容易地掌握了设置页边距的方法。
讲在教学评价时
教学评价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巧用多样化评价,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教学片段三――《调整幻灯片并设置背景》评价环节。
师:请同学们打开练习2文件,帮小伙伴们把顺序不对的幻灯片调整过来,并为它们的简介幻灯片设置漂亮的背景。
请各个小组成员一起行动起来!比一比,赛一赛,完成后请每组都推荐一个最满意的作品来参加全班的评比!看看哪组作品最棒,哪组会是今天的最佳合作小组。
学生巩固练习,教师个别指导,师生互评作品。
师:有哪些同学愿意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制作方法,再对自己作个自我评价,为自己打一个等第(优、良、中)。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自我评价。
师:现在我们再来进行小组间的评价,评选出全班完成任务最棒的小组,并为这个小组加一颗星。
师生共评出最棒小组。
教学反思: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操作性很强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来说,学生掌握了一点小小的操作技巧,都是不简单的,所以每当学生掌握了某种技法,完成了一幅作品时,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更浓,学习劲头才会更足,课堂效率也会更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因而在课堂上不能只用“一把尺”来衡量学生,应尽可能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找到自己的位置。
讲在拓展延伸时
拓展延伸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拓展延伸。
教学片段四――《插入表格》的拓展环节。
师:同学们,既然学会了制作表格的方法,我们就来制作一张自己班级的课程表,并修饰表格,使制作的表格更美观。
学生操作。
师:请先完成的同学设计一张“班级同学通讯录”。
学生操作。
师生共同评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