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导学案;项目教学
0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新的时代,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育方式,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培养具有就业能力,创新能力,个性又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
随着“面向就业”或“以就业为导向”等教育理念的普及,教材与教学的模式较以前有了长足的进步,“做中学”、“做中教”的观念深入人心。笔者在长期一线教学过程中,历经了这一改变,在感受其优势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弊端和问题。类似工作手册的教材让学生仅仅能按部就班,完成操作流程,而未能理解其内涵,缺乏理论文化知识的积累与沉淀,将来如何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呢?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尽快通过探索,建立起一种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适合中职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自学能力,使中职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造的新型教学模式。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笔者一直在国家级重点职高任教计算机专业类课程,近几年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一线教学工作。该课程是职高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中职学生第一次较全面较系统地学习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前本校采用的教材是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XP+Office2007第2版),本教材采用项目化教学,注重操作流程,步骤详细清楚,一般在现行教材指引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大都能完成项目任务,但同时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碰到其他问题,缺乏知识迁移的能力。单纯的流程式模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对今后其个人发展,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还存在差距。
1.2 研究意义
通过基于“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笔者发现这种模式利于培养中职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为中职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服务,为中职生以后的自我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培养中职学校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中职“导学案”教学模式将教师的简单传授、学生模仿操作过程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师生之间变成了朋友式的合作关系。而在讨论等课堂教学活动中,优生带差生,又优化了优生和差生之间的关系。最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先进教学的基本方法、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研究该课题的理论意义在于,提供关于在中职学校实施专业操作课基于“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客观资料。促进中职学生将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主动学习的需要,产生学习内驱力,从而达到主动参与、主动内化的状态。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在实际教学中,侧重于软件环境的教学,项目案例设置完全围绕软件本身展开,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专业实践和专业能力形成的结合。如《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虽然也要通过对素材的采集、编辑及处理来完成任务与项目,但是软件仅仅是工具,对于如何发挥该软件的优势,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进行有效应用,应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技术能力,也必须对学生所学专业中的人才需求有相当的认知。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容易被简单认为就是几个应用软件的学习,重命令而轻理论,知识体系割裂。对于软件的学习,不仅应完成对素材的导入、处理、计算、编辑等技术学习,也应该为学生今后面对不断发展的行业现状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从基础到提升,从易到难,理论知识不可或缺。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该作为一种就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3)随着社会信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案例已经陈旧,原始素材缺乏时代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教材设计的素材虽有通用性,但缺乏专业针对性,使得学生上课时都将案例当笑话看,难以激发学生制作的兴趣与成就感。
1.4 解决策略及依据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中,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以实用为主,突出操作性、应用性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要以适应职业岗位为目标,加强技能训练,注重实际能力培养,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和与之相应的方法技巧。在此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智能和创新能力,鼓励个性自由发展。
以就业为导向作为一种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它强调学生实际能力或职业能力的培养。传统职业教育把学习者视为容器,按群体安排学习进度,侧重于学科目标,导致学生丧失主动学习的原动力,使课程失去了吸引力。面向就业的职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导向,根据学校学情,甚至班级学情,个人情况安排学习进度,按模块设置教学任务,注重项目作业的连贯化,一体化,提升学生实际就业能力。
在任务的设计中,要考虑知识体系的整体性,避免片断化,注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综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和创造。目前在中职教学中,重实践而轻理论,但并不是在教学中完全无视理论知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毕业后在岗位的再深造有着重要的意义,而知识梳理这一过程似乎是被忽视了。
基于“导学案”的这种教学模式是根据“发现式”教学理论,为中职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营造了一个主动发现学习的浓厚氛围。该教学模式主张让中职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教师由主演变为导演,变原来的“教师牵着学生走”为现在的“学生赶着老师走”,让中职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梳理知识,发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职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他们在不断地实践、归纳、整理、交流、合作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掌握了方法,激发了思维。
2 《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导学案”设计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偏重技能学习的同时,割裂了理论与技能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这一要求非常适合我们这一课程的学生培养目标,软件发展变化的日新月异,要求我们的学生不可能一劳永逸,离开学校老师的帮助,他们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应该且必须成为本专业学生就业的一种能力。理论知识的匮乏,文化基础知识的薄弱不应该成为中职学生轻视理论知识学习的借口,这对学生长期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以导学案的形式,不仅整理实践操作步骤与要点,也规范学生理论学习的习惯。
《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导学案”教学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该教学模式不仅重视教师组织、诱导、点拨、示范的教的过程,更注重中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迁移、合作探究的学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教学理念。
2)中职教学采用“学案导学”的模式打破了只用教案教学的常规做法,以“导学案”为载体,实施对中职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指导,将学案与教案相结合,中职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引导相结合,课本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形成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的“立交桥”,让中职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梳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流程,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自学能力与自学习惯,引导他们怎样学习应用软件、怎样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中职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对中职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1 导学案设计与使用的原则
2.1.1 导学案编写要有具体要求
1)“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
2)“导学案”应注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体系;
3)“导学案”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4)“导学案”应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5)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基于“导学案”的课程编写一般按项目进行,与教师上课同步,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以便学生适应软件未来的发展变化。
2.1.2 确立“导学案”的使用原则
1)对学生的要求
根据“导学案”内容认真进行课本预习。所有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
课堂上按照教材流程操作,注意做好学习方法和规律的梳理;
每个项目结束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期末装订成复习资料。
2)对教师的要求
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在上课前必须抽测批阅部分“导学案”,以便了解学情,再次进行课前备课。
以电子稿的形式随作业素材下发,内容不易多,点睛即可,整体脉络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课堂教学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课本的示范作用。“导学案”为理论知识归纳服务,项目教学教材为实践操作指引。
2.2 “导学案”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2.1 避免导学案的设计习题化倾向,不能发挥“导学”的作用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教材的辅助,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媒介,其设计原则是“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不能把教材抛到一边,喧宾夺主。
2.2.2 学习小组的组建不规范,以至于导学案作用发挥不充分
学习小组建设是实现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互助合作是学习小组的主要功能。计算机基础课为机房内展开,教师一人之力很难照顾到所有学生,学习小组能够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要安排得当,监管到位。
2.2.3 课上即时点评
即时点评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指导并提高学生的展示水平。点评可以由教师来做,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做。
3 基于“导学案”的教学实践研究案例
本校高一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每个项目(或任务)都有详细的操作步骤与方法流程并配有图解,但却忽视了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拿到项目(或任务),就按照描述的步骤和截图一步步的操作,缺少了自主分析和思考的过程。所以,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导学案”为基础,使学生不仅掌握操作过程,也借“导学案”前期思考、中期整理、后期反思,使学生真正理解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完成项目(或任务)操作的流程和方法。通过对实际的项目案例进行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可以应对新知识和新信息的市场变化。
3.1 案例分析
选取幼教专业学生,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中的第七章多媒体软件应用“任务7.2加工处理图形图像”为例设计并实施“导学案”教学实践。
幼教专业学生毕业后将面对幼儿教学方面的工作,所以她们对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学习与应用较其他专业更为重要;学会知识迁移,灵活运用软件,对其今后自身发展更有意义。
该任务适于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直接在机房完成本项目的学习。本任务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的图形图像处理基础,培养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使其具备分析能力、策划能力、学习能力。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种类较多,软件的更新速度较快,即使同一款软件其版本也较多,但是各种软件之间还是有许多共通的知识的。本教材采用的是Photoshop CS3软件来完成任务的。
基于“导学案”的项目实践,要求学生课前准备,观察了解原图与合成图之间的区别与关联,如图片的叠放次序、图片的组成部分等;在任务实施中,完成项目,归纳梳理理论知识及操作要点,如选取图像的方法、图层模式的更改方法、蒙版的使用等;课后归纳,反思,提升,创作出有个人特色的作品。
3.2 导学案样例
(略)
4 结论
面向就业的项目教学体系只有根据本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把实践教学的目标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在重复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同时,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重视专业相关知识,理论知识的积累,才能让学生在教学中掌握必备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培养其职业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美术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346-01
近年来,职业学校的生源发生了较大变化, 表现在:其一,职校生普遍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认为自己是学习的失败者, 大部分有自卑感,在自卑心理的支配下,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无组织、无纪律,在课堂上有意无意扰乱秩序,干扰教学。其二,学生认为自己是来学技术的,今后凭技术吃饭,对专业课的学习有较高的兴趣,而对各种文化课学习相对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其三,即使对计算机学科感兴趣,也是热衷于玩游戏,上网娱乐等活动,学习科学常识和基本的技能缺乏动力。那么怎样使学生对《计算机平面美术设计》课程"乐学"呢?以下是我多年教学的点滴体会:
1.转变观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是"乐学"的前提
打造高效、有效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有效课堂教学,必须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感到振奋,受到激励。教学内容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太深听不懂,太浅没兴趣。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要生动有趣,要精讲多练。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只有在课堂有效教学上做出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尝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保证学生"乐学"。
1.1 教学模式的更改。平面美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更新变化最多最快的一门学科,传统地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教学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养成自主探究、不断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1.2 自主、合作、探究应该是有效教学的课堂主旋律。以往的课整堂教学教师大都是按照自己的课程设计,让学生一步步地跟着学习,这样就严重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讨论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除了要像以前一样投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外,还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3 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差异性指导。由于学生之间或者小组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任务驱动法"为指导,分层次教学以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提出基本任务与扩展任务,只要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要求,这样肯定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使他们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兴趣是 "乐学"的切入点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强大的动力。学生只有对photoshop感兴趣,才会为之努力,才会主动去做,即使碰到困难也会想尽办法,竭尽所能,不知疲倦。古今中外,凡有成绩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兴趣推动着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而取得成功。所以在上photoshop课程时,针对学生情况应该努力做到:
2.1 经常使用赞赏性的鼓励语言。恰倒好处的赞赏是教师引导、调动、激励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诲。我们如果真正想去赞赏学生,学生身上优点是无穷尽的。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蔼,切忌生硬简单,以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压抑感。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多鼓励,少批评。学生一时答不出来,千万不要用"真笨""太差"之类的话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应该用"别着急,再想想"等亲切的话语来抚慰学生的心灵。对于答的较好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2 巧设悬念诱兴趣。在上photoshop的第一堂课时,不要开门见山直接讲授photoshop的章节知识,应该先利用多媒体投影向学生展示用photoshop制作的精美图片,学生在欣赏这些图片时发出赞叹,此时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是高年级同学的作品,大家不必羡慕,在完成这门课程后,你们可以做出更优秀的作品。这样通过学生对新知识企盼的兴趣来源,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结合课堂内容设计一些幽默诙谐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巧设悬疑,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3 引入竞争机制增兴趣。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以竞赛方式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对要竞赛的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学习,而且对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也是很有好处的。可以是自己和自己比,小组与小组比,班级与班级比,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学习劲头上来了,在竞赛过程中你追我赶,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3.自主学习是"乐学"动力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说明"教"学生"学",是为了学生"学"后能"做",但是,学生要能 "做",就必须会"想", 因为思想决定行为,进行计算机平面设计,就要知道"想"做什么,"想"用什么方法做,"想"怎么做最好,让学生"想"是计算机平面设计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如果课堂只是把知识、技能一味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是无法达到学生自主设计意识培养的。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C 收稿日期:2015-12-10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1.教学体系未能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具备更多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区域信息化发展存在差异,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致使部分学生觉得教学课程过于简单,无法接受新的知识与技术;而部分学生也因之前接触计算机少,而学习过于吃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无法兼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需求。
2.实践课程学时设置不合理
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逐渐增多,课程安排也逐渐增多;但高校常用的教学模式为“机房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参与教学学时有限,学生需要自行熟练掌握,并在课外花不少时间进行自我巩固学习,否则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3.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
高校课程大多是将期末统一考试作为教学考核方式,考试成绩只能反映学生某门课程总体学习情况,对各知识点掌握情况无法在成绩中体现。
二、微课程概念分析与高校计算机教学实际应用
1.微课程起源和制作理念
(1)微课程起源。“微课程”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首创的。“微课程”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高校老师将原来的课程知识按学生掌握情况,分化成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的微信课程体系。
(2)制作理念。“微课程”制作的基础是制作工具,制作关键则是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微课程用户主体为学生,一个微课程只有一个知识点,10分钟为最佳时长。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提问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字幕点出教学重点,强化学生记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2.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微课程模式构建分析
(1)课前预习。教师在课前对即将开展的学习内容进行提前预习、分析,保证向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资料,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知识掌握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要求与实施目标,以此满足各个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
(2)课中互动。微课程教学有利于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教师针对课堂知识点做好课前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3)课后巩固。传统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的具体化,包括知识内化与知识传授。知识内化是指学生通过课后练习与实践练习而获取的知识,知识传授则是教师通过课堂传授实现的,因此,课后巩固十分重要。教师需要针对已结束的教学知识进行反思,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则通过学习知识测评、课后练习以及总结分析来实现知识内化。
(4)各阶段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微课程教学中实施要点主要为:①教师需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导读设计,以围绕教学目的且能引起学生学生兴趣进行导读制作。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学习任务布置与问题设计,既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也要具有一定挑战性,以满足高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③根据学生自我评价、个人讲述、学习报告、小组互评等综合表现,并结合学生统一考试中的测试情况,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微课程”教学属于新教学方式,无法取代传统教学方法,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提升了学生的课堂自主讨论能力与探索能力。教师通过制作微课堂,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钟 琦,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2):26-33.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通过电脑基础知识学习与实践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利用电脑辅助学习的习惯和运用电脑基础知识辅助工作、生活以及专业学习的能力。然而,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塑造很难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获得,要想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因此,我们提出了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中采用与专业相结合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注重专业课程教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助使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融入到专业课程学习中去,努力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服务的能力。
1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能利用网络检索资源,并能利用办公软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涵盖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管理、常用工具软件和办公软件的使用与管理等知识。但是目前课程的设置还不够完善,几乎所有专业开设这门基础课程都是使用相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类似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际上不同专业学生毕业后所要面临的工作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是不尽相同的,而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却没有关注到这一点。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需要探索该课程与不同专业发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2 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够利用办公软件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文档、表格及演示文稿等的编辑与处理,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专业技能需要,能熟练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等能力。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与教学中,遵循的设计理念与思路如下:
一是充分调研高职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及专业课程需要,分析不同专业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以及不同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与计算机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从中凝练出各专业的典型案例、项目,再把这些典型案例、项目引入到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更好地把所学知识掌握并融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来。
二是了解各专业典型工作流程,再根据专业岗位流程把教学内容项目化,学生直接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项目化学习,从而使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学生能更好地把所学知识利用到工作中去,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三是项目化教学的实施。紧紧围绕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流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设计一套符合专业发展的真实项目任务,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造,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与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紧密联系起来,针对真实、具体的项目任务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更好、更快地融入专业课程学习。以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为教学方式,把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流程划分为多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又分为若干子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完成项目任务为主,老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加以引导和讲解并对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真实项目的能力。
四是项目化教学的考核:侧重学习过程考核,期末考核为辅,全面考核学生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是在项目设计中,遵循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所选项目尽可能贴近专业技能培养,使知识和技能培训项目有机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训项目作为培训载体,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融入整个教学设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教学课程目标的综合能力。
3 高度整合教学资源,设计符合专业发展需求的教学情景与案例
针对不同专业工作岗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实际需求,高职不同专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基本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会利用办公软件处理繁琐的日常、学习、工作事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根据需要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各知识模块学时分配上充分考虑高职各专业典型工作岗位需求,教学内容的组织紧紧围绕各专业岗位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精心设计每个环节的工作任务,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做三者相结合,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真实的工作情景与典型项目训练学生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服务工作岗位的技能,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职业岗位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三者相互融合。
下面以高职电子类专业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为例阐述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调研电子类专业所面向的工作岗位,确定电子产品开发和电子产品销售两大工作流程,紧紧围绕该专业的两个典型工作流程,选择实际工作中14个具有代表性典型项目(见附图:)并设计了相应的工作情境,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这些工作情境开展,项目的设计与选取按照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流程由浅入深进行组织。每个教学项目提供规范案例效果并附详细设计思路与所用到的知识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去。
附图:
4 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法,在教学形式上采用理实一体化。整个教学过程紧紧围绕各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流程与计算机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开展教学,针对工作流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具体的学习情景,每堂课程根据具体的任务设计项目分析、知识准备、项目实战、课外拓展等环节,在“项目分析”环节利用规范的案例效果展示,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知识准备”环节中根据项目情况了解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查找和储备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便于项目正常开展;在“课堂实战”环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项目任务;在 “课外拓展”环节中不断加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升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拓展学习视野,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利用所学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特点
计算机应用作为新时代的一门技术,已应用到各项专业领域中,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熟练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必修的一门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使用操作系统以及office软件,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和计算机类课程学习打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职业准备课,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在第一学年,然而它却不同于其他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本课程的特点是教学内容更新快,教学对象的差异大,同时由于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是有增无减,课程要求能力目标不断加强。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现状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殊性,传统的教学方法设计已不适应目前的教学需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的现状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
在教学目标方面,课程成过于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操作技能训练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践性教学明显偏低。
在课程体系方面,课程依然使用以知识点的层次递进的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设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与实际应用脱节。
在教学内容方面,忽视实用性和趣味性,脱离了实际工作的需求,强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针对以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现状,高职院校必须对于本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设计。
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设计
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特点,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来进行课程设计更能充分体现“面向操作技能应用”的教学理念,工学结合,基于真实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以专业为载体实施课程的整体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拓宽就业平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下面就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设计。
3.1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达到国家职业标准(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要求,并能顺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通过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实际情景案例,使学生能完成相关专业生产任务中的各类技术文档的处理,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MS-Office办公软件中的Word 2010、Excel 2010和Powerpoint 2010工具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使学生达到技能能力、素质能力和拓展能力目标。
技术能力方面学生要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Office办公能力,构建并使用局域网的能力以及日常维护、排除计算机故障的能力。素质能力方面学生应具备合格的政治素养、极强的合作精神,一定的英语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助的学习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在拓展能力方面,学生应具备分析解决问题、思考探索的能力,同时具有勇于挑战困难,创新设计的能力。
3.2 课程设计
针对移动通信技术的专业特点,对本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情景案例设计,具体工作包括:员工招聘培训、工作文档制作、建设方案制作、设备使用、设备管理五个具体工作过程。从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和能力领域方面进行分析,行动领域中学生能用计算机实现各类基本软件的操作,能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编辑文档、数据和文稿,能用网络进行工作技术文档的搜索下载。行动领域包含13个情景案例,案例内容为:岗前培训计算机基础操作、制作公司招聘启事、制作员工入职培训手册、制作员工旅游策划书、制作项目建设方案、制作设备使用培训文稿、制作设备操纵规程、统计设备维护费用、制作固定资产管理表、制作市场部绩效考核表、年度部门汇报业绩演示文稿、制作年终总结演示文稿、加快工作效率。通过行动领域中的情景练习,学生达到能力领域中的要求,能完成技术文档的制作,对毕业论文编撰和排版。
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符合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情景案例中的文档主要从专业(技术文档);项目(技术)汇报;企业宣传海报制作;方案设计;产品销售情况统计;企业信息管理;职位竞聘演示文稿等中提取,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连接;教学内容选取同时考虑高职在校生学习基础、文化程度、学习意识、学习能力等不同;对计算机的认识、应用能力存在的差异,对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与学生个体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序化,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案例教材
中图分类号:TP3-4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提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1]。也就是说,大学四年中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层面上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二是与专业相结合的计算机教学。鉴于第二点,我校给财务类专业设置了32学时的《Excel表格制作范例应用》课程,该教材通过大量来源于实际工作的精彩案例如行政管理表格的设计、人力资源表格的设计、会计实务表格的设计、物流与库存管理表格的设计等等,全面介绍了Excel表格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选用了全案例教材,自然要开展案例教学。
然而,目前使用案例教材进行案例教学时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不足,重操作,轻理论,缺乏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讲解,习惯于就题论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案例的选取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合理取舍,导致知识点涵盖不全;教学组织过于模仿培训类等级考试,采用题海战术,不适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征与目标;教学方法手段简单老套,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面结合今年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Excel表格制作》的开设,介绍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指导下如何用好案例教材。
1 案例教学
笔者认为,要想物尽其能的用好这种案例教材,必须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所要传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信息进行教学程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如图1: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精选案例、点评答疑、课后作业。这五个环节层层相扣、缺一不可。下面具体介绍每个环节需要进行的工作。
1.1 集体备课
冯博琴教授说过:做好教学,不能只靠少数几位教师,即使名师也是枉然,必须有一个教学团队,才能撑起一片天。针对选取的案例教材,全书都是案例及案例操作步骤,步骤又及其详尽,让学生根据书上的步骤去操作,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
所以,这需要我们教师将书上的每一个案例,以操作要求的形式,提炼出来,操作要求不同于操作步骤,其注重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结果。然而靠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案例都整理出来,继而进行合理有效的取舍。这时,集体备课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可以将提炼操作要求的工作分给教研室的每一位老师,最后整合,全书的素材、操作要求就形成了。至此,就可以鸟瞰全局了。
这是用好案例教材的第一步――短时间内提炼整本教材中所有案例的操作要求。这里速度是关键,一定要在开课前提炼完成。鉴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将每个案例都练习到,这需要我们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合理的取舍。同时,提炼出来的操作要求,将成为我们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课堂教学的成败。
1.2 教学设计
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目标是“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利用计算机、认识并处理计算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很明显,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向“培训班”一样,不系统的讲解知识,只注重结果,追求速成,是办不到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开展以下内容:对所要传授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信息进行教学内容组合的研究;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学程序的研究;按照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基本教学原则(即教书育人、理论联系实际、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教学方式的研究;依据教学资源和设备条件进行教学手段利用的研究[2]。
我们利用教研室例会,集体讨论教学设计。将自己整理的案例,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对案例进行取舍及整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我们将全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然后按内容细化到每一次教学中。这里需要对每一次教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知识讲解。表1是结合我们的案例教材,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梳理出的知识点及全书案例的选取。我们要求,每次上课前先讲解知识点,然后,学生进行案例练习。
这里注意: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Word、Powerpoint软件,有一定的软件基础,所以,在我们介绍Excel中的知识点时,要做的只是是点出方法,具体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比如Excel中的重点、难点是函数的使用,我们要做的只是告诉学生什么函数什么功能,具体使用该函数时,其参数的含义及填写,让学生自己去“读”对话框,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1.3 精选案例
结合知识的讲解,我们从教材中提取出优秀的能充分说明知识点的案例,在课堂上练习。这里注意,虽然教材中的案例都是源于实际工作,但不一定准确适合每节课讲解的知识点,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对案例进行修改、整合,使其能够跟每节课的理论知识准确对接,更好地诠释知识的应用。
切忌教师先演示案例,要让学生自己摸索案例,在案例中体会知识的应用。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案例教学中的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
1.4 点评答疑
在课堂上讲解完知识点,结合整合修改的案例,就可以让学生自主练习了。这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案例是我们“精心”设计好的,所以,学生难免会遇到很多“坑”,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点评答疑了。这里讲解的不是知识点,而是使用该知识点的注意事项。切忌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把这部分内容一起讲到。只有学生真正遇到了“麻烦”,他才会对你的“注意事项”感兴趣,否则,只能是白费时间。
1.5 课后作业
任何一门课,仅仅依靠课上时间是很难学精通的。计算机课尤为突出。我们知道,在计算机操作中,任何一个功能的实现,其方法往往有很多,在这个案例中方法一可能是最好的,换个题,方法一可能就没有方法二好。举个例子,复制的方法有很多,方法一:编辑――复制、编辑――粘贴;方法二:Ctrl+C 、Ctrl+V;方法三:按住Ctrl键拖动。当进行文字的复制粘贴时,方法二是最方便的,当进行图形的复制粘贴时,方法三是最方便的。所以,要想学精通这门课,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哪种方法在哪种情境下使用,最为合适。教材上的案例很多,完全可以将课上舍掉的案例,让同学们课下练习,真正属于自己的技巧,不是别人告诉的,而是通过自己大量练习后总结出来的。
2 小结
案例教学法的突出特色是以案例作为教学方法,经过以上五个环节,必能使案例教材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使专业和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总之,用好案例教材,教师一定要从实践出发,有针对性地编选和设计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还能通过分析、讨论和评析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能加强学生对实践能力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龚沛曾,杨志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计算思维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2(5):51-54.
关键词:网络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3.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1-0000-01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向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规划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网络教学平台有机地整合在数字校园中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教学平台建设网络化日趋成熟,这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发挥网络化教学平台环境的优势,融入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网络化教学平台环境不仅具有跨时空、大信息量、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等优势。如与资源库相结合;与数字校园的其它系统的整合;融入智能技术、移动技术、网格技术、点对点技术等新技术;支持多模式的网络教学;支持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动态积累、管理、共享、使用和评价;支持各种教学系统和工具之间的资源积累、使用与交换;支持课程或教师教学的个性化;课程与教师能够根据自身教学需要个性化地实施教学活动;根据教学或学习要求按标准制作成新的学习材料或课件,能够被不同的网络教学平台发现,并能跟踪其使用情况等。
社会的信息化对大学生的信息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增加,入学新生的计算机知识起点显著提高,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要求计算机基础教学融入专业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非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而言,信息素养应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二、围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面向应用,服务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一总目标,教学目标一直以来停留在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的阶段,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文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中文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网络基础及Internet应用。在网络化教学平台环境成熟的高职学院,应该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及日常事务问题,根据目标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如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由原来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应用”两阶段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和“AutoCAD”、公路软件应用两部分内容,调整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三阶段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应用”四个部分内容。使高职计算机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过程,做到学生学习期间不断线。实现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起到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在专业课中的计算机教学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本专业领域中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三、加强实践教学,探索适应网络化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在数字化校园支持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支持研究型学习、案例式学习、发现式学习、资源型学习、协作型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因此,必须以应用作为出发点,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探索网络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教学模式。通过加强网上练习和网上实验,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四、以教学情境设计为切入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服从于教学内容,要着眼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从“计算机+大屏幕”发展到目前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体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个性化发展和变革。由于学校情况不同,专业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对同一课程中不同教学内容,应该设计不同的学习情境,采用相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将本课程中的精髓和要点提取出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传授给学生,课件应尽量减少纯文字的描述,增加生动形象的图形、动画信息,通过色彩的变化突出重点、难点内容,并通过加入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在Word2003、Excel2003和PowerPoint2003的教学设计中,采用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插入一些比较有特色和较易引起学生兴趣的Flas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等教学内容。
五、结合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编写特色教材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不仅要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相适应,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当前职业人才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的结构需求相适应,还应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相匹配,反映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软件和新技术,体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践性、适应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已有大量优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在使用中,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如项目化、以任务驱动为特色,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满足学生自主、交互、协同、构建式学习模式和网络化教学平台环境要求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材还有待广大同仁努力开发。
参考文献:
[1]周子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11
[2]龙怡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关键词: 计算机基础教学 指导思想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应用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一)整合理论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教学系统内的整合有两层含义:广义的整合是指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狭义的整合是指以学科科目为中心的整合,即针对学校科目割裂知识的弊病,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论体系。我们所讨论的整合是指狭义的整合,这种整合思想把各学科课程作为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它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职业中专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基于上述理论,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将学科学习任务融入计算机课程,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二)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课程整合思想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正是借助其他学科中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来驱动教学。任务是学科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计算机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在计算机基础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课程整合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让学生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知识领域的途径,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去掌握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从提出问题开始,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结束,其一般过程为:
在该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参与认知过程;而职业中专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多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的,两者在问题情景的创设、问题的解决过程上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因此,将“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创造性尝试,同时还可实现计算机基础与其他课程的有效整合。
三、学与教的策略
为了保证“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还要采用相应的学与教的策略。这些策略运用得当,会直接提高教学效果。
(一)学习策略
基于整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学习具有如下特点: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习过程是以自主探索为主的,学习者之间是协商的、合作的;
*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
*计算机是主要的学习工具。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学习策略:
1.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
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新知识往往是从其他学科知识或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这些有实际背景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产生一种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
2.以小组协作学习的形式,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通过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小组协作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一般小组由3―5人组成,各小组按照学生对探究主题的兴趣进行分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在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将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要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处理信息、表达思想及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主要体现在:(1)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2)情景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3)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工具,(4)知识构件和创作实践的工具,(5)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随着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获取学习资源已经成为新型学习模式的重要特征。
(二)教的策略
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应用以下教学策略:
1.创建良好的问题情景。
良好的问题情景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对问题情景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提供必要帮助。
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以指导者、促进者的身份出现的。具体学科任务的解决是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进行的,但是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教师要把握时机,从旁领导,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知识的迁移。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高职;教学问题;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6-6484-02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UANG Wen-ying, MA Quan-fu, LI Ning
(Ji'nan Project Occupation Tec.,Ji'nan 250200, China)
Abstract: Article on"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analyzed, discussed the course teaching highlighted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reform.
Key words: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curriculum; Vocational school; Teaching problem; Teaching design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非计算机类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建立具有“宽基础、高素质、有特长、适应广”的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的基础之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检索的能力。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重要作用,是一门影响力大、受益面广、对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都起到关键作用的课程,也是高职院校全面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1 课程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处于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的最底层,是一门融基本素养、基本技术和基础应用于一体的公共基础课,在中职、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等各类院校普遍开设,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信息素养养成起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中,还要突出强调在职业环境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专业学习、职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核心任务是解决职业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需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问题,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各个专业群。其主要作用是使高职学生具备基本的信息意识和素养,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常识,具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和较全面的信息处理能力,以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做工具为其专业学习服务,提高专业续航能力,同时为其今后的职业工作、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由于高职生以高中(或中职)毕业文化基础为起点,同时,其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所以,高职教育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要求既区别于中职教育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突出高职特点,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一方面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必需、够用”的支持,另一方面还要为职业工作和可持续发展铺垫必要的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现代职业人基本信息素质的培养密不可分,信息应用环境建立、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和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二十一世纪高职人才知识结构中不分专业、含有共性的素质,是其职业生涯中必需的素质和能力。同时,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特点,还要解决“专”和“用”的问题,也就是信息基础技术“用在哪”和“怎么用”的问题,而这也是课程的根本归宿。
2 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凸显的问题
2.1 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不均问题仍然存在
虽然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大部分的普通家庭都有计算机,而且中小学也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是,高职新生仍然存在计算机基础水平很不均衡的问题。高职生源来自高中、中职和技校,俗称“三校生”,入学成绩相差悬殊,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更是悬殊。通过对我院09级园林、建筑装饰、建工、数控、消防、道桥等多个专业的400名学生做问卷调查,调查统计显示17%的学生从没有学习过计算机,64%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19%的学生学习过微机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并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显然,目前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很不均衡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2.2 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内容兴趣不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普及,高职层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随着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都有学习和涉猎,使得学生对该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甚至要求免修。
2.3 与教学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问题
随着各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已经能够全部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现场教学,学生一人一机,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同步讲解与演示操作,学生可以即时上机练习操作,教学效率很高。但是,这种现场教学环境和普通的讲授型教学环境很不同,随之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也要与之相适应。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上,需要适应和创新,满足现场教学环境和“即教即导,即学即练”课堂教学过程的要求,创新一体化教学模式。
2.4 本课程教学与学生专业融合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是一门工具课程,它要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和将来岗位工作服务,而且该课程是门公共课程,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怎样在教学中很好地融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是目前我们该研究的课题。
3 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我们以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所需的信息技术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围绕如何提高高职生在职业环境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3.1 重组课程教学内容
对于该课程内容的选取,邀请了专业群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以既定的能力目标为核心,结合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的实际需求,考虑当前实际教学条件,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条件,将需要的、最有用的能力和知识作为授课内容。
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需要和各专业学习及完成其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质要求,将信息应用系统组建、信息获取与交流、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与表达的基本能力纳入职业应用环境和专业学习领域,以职业工作任务项目或专业应用案例为依托,构建通专结合、开放、灵活的教学内容体系(如图1)。
3.2 课程教学组织结构模式 ――分级分专业教学
我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全部由计算机中心的教师担任,分配教学任务很随机,时常是一个教师同时担任机电、建工、装潢等多个专业的教学任务,这样非常不利于课程“工学结合”教学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使得计算机教学难以与学生专业深度融合,因此,我们提出分专业教学的组织结构模式。把本课程任课教师分组,分别相对固定地给不同专业学生上课。这样可以使计算机教师能够深入一线进行专业调研,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特征和后续课程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在教学中可以更合理地对课程公共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偏重,例如:对经管类专业偏重于Excel教学,对艺术类学生偏重于FrontPage教学,加强计算机教学与学生专业的融合性教学。
同时,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测试或者访问调查等多种方式,在尊重学生意愿基础上,分系别把计算机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组织起来组成专业教学快班,在学习课程的公共教学内容后增加专业应用延展的教学内容,如对服装专业增开《服装CAD软件的应用》,对机电系学生增开《电脑组装与维护》,对经管系学生增开《网页设计技术》等。把所有计算机基础水平很差的学生组成一个教学慢班,强化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如图2)
3.3 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在我院,本课程教学全部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进行现场教学,讲授与演示同步,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操作实时结合,学生一人一机。针对这种现场教学环境,主要采用以任务为驱动、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了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策略的案例启发式导入――演示讲解――任务驱动学生上机实践――教师巡回一对一辅导――教师评价实践结果――课后作业――作业反馈的教学模式,实施“即教即导,即学即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课堂实践操作时间与理论讲授时间比大于1:1,强化了实践教学,有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学效果好。
在教学方法上,对于应用性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我们采用:1)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可操作的教学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2) 案例教学法,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编辑好了的文档或者表格或者一个演示文稿或者一个网页等等,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3) 项目教学法,主要用于本文前面阐述的专业应用延展部分的教学,针对各系增加的项目教学内容。另外,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计算机科技市场,了解计算机硬件领域的发展现状;参观企业,让学生进入计算机装配车间;让学生参与我院校园网的调试与维护,提供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开展网上教学,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3.4 该课程学生实践内容的设计
该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各占一半的学时,但在实际教学中,鉴于该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所以我们安排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多于理论授课时间,因此,学生上机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出发,把计算机上机实验分成三个层次,分别是验证型、案例型和综合设计型:1) 验证型实验主要是配合课堂教学,教师讲授演示结束后,随堂对教师讲授演示的操作技能进行练习。(以Word教学为例)一般是为学生提供一段文字作为操作素材,后面跟着一些操作题目,如“请给本文标题加上粗下划线,下划线颜色为红色”。这些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验证、理解、巩固并掌握课内所要求的基本教学内容;2) 案例型实验也是配合课堂教学,一般是相关知识模块讲授完后进行的小综合型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综合排版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该案例都用了什么样的设置和排版技巧,学生自己完成相似的排版作品,类似有点照猫画虎的意思;3) 综合设计型实验是在完成一个教学内容后进行的综合实验,要求较高。比如学习完字处理软件Word后,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完成一企业的宣传画册或者个人简历,一般要求要图、文、表共存,而且要个性鲜明有特色。该类实验是以“任务”驱动,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伟杰,王晓燕. NIIT 教学探讨[J]. 中国水运,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