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体育考核范文

初中体育考核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体育考核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体育考核

第1篇:初中体育考核范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教学已占主导地位,而提问设计又是阅读教学的聚集点,更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以优化提问设计为切入点,改革英语阅读教学,应是英语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现状,即一问一答多,独立思考少;尖子生回答多,中下游学生回答少;直接给答案多,分析过程少。笔者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就提问设计谈几点看法。

一、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

如果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浅显,或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就 可以几乎不动脑筋回答,一哄而上或脱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实际上学生思维 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 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凡问必曲,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努力学好英语。如在教学《Christmas Day》(Lesson 54-55 in Junior BOOKⅢ)一课时我们作了如下一组问题设计:

①Is Christmas Eve the night of December 25th?

②Why do children in England put a stocking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 go to sleep on Christmas Eve? And if you’re a child in England, what will you do that night?

因为问题设计时考虑到学生兴趣,课堂上许多学生跃跃欲试,竞相发言,动口动脑,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当然,也可对这一课内容作如下问题设计:

①Is Christmas on the 25th of December?

②What do children in England put at the end of their beds before they go to sleep on Christmas Eve?

很明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一般地说太直太浅,学生答题时几乎可以不加思考地直接回答,而不须动什 么脑子作艰苦的探求。相比而言,这种提问设计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思维(尤其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提问设计要设阶梯,层层递进,逐级攀登,以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我们尽量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依据学生水平,想方设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一环扣一环,逐步解决大问题,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三、提问设计应有“度”。

我们认为这个“度”必须是广义的,它应该包括提问设计的难度、深度、亮度、跨度、角度、精度、密度等,尤其是提问设计中的难易度的把握。提问有一定难度,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注意力,刺激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当然要注意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这要求我们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看准,要有眼光,要恰到好处。我们不能凭借主观想象,想当然,推已及人,胸中无数,而是要通 过摸底调查,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如果提问太易,学生就会不以为然,失去提问价值,教师也会失去与学生沟通的机会,浪费教学时间;如果提问太难,学生不敢答,不能答,就会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四、提问设计要“巧”。

在英语阅读教学的提问设计中,教师对题型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从纵向看,它必须考虑因课堂教学流程中各个时机、环节的不同而不同;从横向看,则要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 所区别。如此纵横交织,就必须用多种提问方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才能适应提问的运行机制。这就要求教师匠心独运,在“巧”字上下功夫。一般地说,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如投石激浪式、选择比较式、填充补续式、追踪探因式、检查整理式等。要讲究操作调控方式。要注意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提问的方式 、答问的评价等。在英语教学中,提问设计的“巧” ,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作用,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此法必须持之以恒。

五、提问要注意对学生回答的处理。

有丰富课堂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于学生回答,不会不做出处理,不会不做出恰当的评价,这个教学环节不能省,不能松。当教师自己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必须肯定学生什么地方回 答得好,回答得正确,什么地方回答得不正确,或不够正确,并指出原因。这样做,就能使学生对掌握的知识 是非分明,界限清楚,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而切忌对学生的回答作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评价,甚至不做评价。不少青年教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应引起足够重视,这个教学环节疏忽不得。

第2篇:初中体育考核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效果;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在进行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广大教师都在研究和探索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便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个更大程度的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果。

一、让学生热爱学习英语

学生学习的兴致首先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提高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性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助力器,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要务。趣味性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在盎然的趣味中,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这正是新课改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积极和主动的学习态度,正是获得更多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因此,初中英语教学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体现学生课堂主人的身份

英语学习是一种语言学习,学生主动学习才是一种愉快的学习体验。教师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愉快,首先要转换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这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教学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往往更容易进入角色和学习状态。将学生作为主体,并不是不要教师的讲授,而是教师的讲授要适时,课堂教学教师要管好自己的嘴,让学生大胆进行思维的发散,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注意合作探究性学习模式的开展。教师可以灵活地安排和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人的自信,体会获得知识点的愉悦。

比如,英语的写作教学,Revision使用大脑风暴法(brainstorm)让学生想出一些和friends有关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目的是激活学生头脑中和写作话题make friends相关的东西,如想法、概念、形象等酝酿写作的思路,供拟稿阶段(drafting stage)选择有写的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时参考。

第3篇:初中体育考核范文

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五大板块之一,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把以往教材中的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以达到将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整体目标,是新课程改革中引进语文课程体系中的一个新亮点,是新课标精神的具体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有限的条件下竞相开展活动,学生也慢慢的走出了课堂,走进大语文中去。更可喜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越来越得到师生认可,更多的研究课题纷纷展开,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从学习方式看,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又有群体的合作学习;从学习内容看,有语文活动和主题研究两类,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和内容的综合性学习,其过程一般都是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准备阶段、体验阶段、交流展示阶段、总结评价阶段。这四个阶段也是我们在做课题研究时所遵守的活动程序,但按部就班的走下来往往效果不好,其中还有很多要我们注意的问题:

1、综合性实践活动教师包办的较多。一些老师习惯于“手把手”教给学生如何去做,每个活动的开展总是安排得妥妥当当,甚至代学生去做一些事。事实上,综合实践活动应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这也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我们从事课题研究的活动中发现,有一些学生过于懒惰,什么都要等老师准备好了才行动,老师不给设计好一个细节步骤,他就不会往前走。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学生如果连最基本的活动过程都不熟悉,必将影响其自主开展探究活动。所以在活动前,教师要把准备工作做好做细,但绝不是告诉他们每一步怎样走,而是帮助学生学习怎样自己设计活动过程,这个工作一开始做好了,以后的的活动会轻松很多。

2、学生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过分关注考点。已经习惯了考试的学生们忘记了生活中的乐趣,一说到学习就是考试,所以学生们在活动中偏重于围绕中考选择活动重点,也就会导致忽视了其他的活动环节,最终影响活动效果,造成能力的缺失。当然,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分不开的,从这点看来,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存在着较强的应试色彩。又因为区域环境和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中学生相对城市中学生来说能力较差,见识少,积累少。在城市里我们经常看到有学生拿着纸、笔、文件夹等文具在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调查采访,而农村学生很少有机会去实施这种调查,能力得不到锻炼,渐渐也就拉开了差距。这就就更需要教师多开展活动,给学生一个锻炼的机会。

3、学生在展示成果时方法和形式上过于单一。不少学生因来自农村,消息闭塞,能力上存在不足,胆子较小,在进行成果展示时,感到很困难,无法运用多种展示形式,无法获得更多的帮助,从而影响到活动成果交流。大部分学生选择用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能在小组间进行多样化交流展示的只有一小部分同学,这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是极端不利的。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选择写小论文,做调查报告、画图、开小记者招待会等各种形式的汇报方式。

4.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的探究内容决不只限于教材本身,也不限语文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更多的是来源于社会和自然,来源于学生身边鲜活的生活。虽然现在网络资源已经普及,农村中学生也能够在家上网,可是由于缺乏家长的正确监督和指导,网络成了大部分学生聊天游戏的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学生少之又少。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往往关注的是与课本有联系的活动,像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电影观后感等,可实际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到山川河流,小到花草鱼虫都可作为活动对象,关键是大家有没有捕捉到这些资源,愿意不愿意探究其中奥秘。

当然语文实践活动也不一定都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走到户外。教师利用学校、学生身边已有的资源一样能进行。语文教师要有“平中见奇”的眼光,适时利用生活的有利时机,合理利用身边资源,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阳光明媚的活动天地中。

第4篇:初中体育考核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总复习 效率 方法

引言

初中化学总复习过程是再学习、再思考、再创造的过程,复习课是知识重组和升华的过程,是思维整合与提高的阶梯,是能力锤炼与提升的途径。重在夯实基础,“温故而知新”;贵在活化思维,拓展思维的深广度;旨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笔者谈谈近几年对初中化学总复习的思考与做法。

1.夯实基础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前提

1.1依标靠本,落实知识点。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总复习时应以《课程标准》规定点为基准,向“标准”要范围,钻研和准确把握知识点的深广度和目标要求,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因此总复习前我们组织学习《课程标准》,确保复习工作有的放矢。

课本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蓝本,复习教学不能脱离教材进行,向课本要基础。教师不能因为教材熟悉而忽略再钻教材的工作,其实每一次钻研都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都会发现问题而探讨。要引导学生注意挖掘教材内容和内在规律,培养学生总结、比较、鉴别和归纳能力。

1.2温故而知“新”。

在依标靠本、落实知识点的同时,时刻要注意温故而知“新”,即新的起点、新的认识、新的体系和新的高度,否则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落实双基,提高复习质量就成了空中楼阁、缘木求鱼。

这方面,我们的做法是以教材章节为顺序,对知识点相对集中,编写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复习提纲。复习提纲分为12章,每章分为四部分。

2.活化思维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

2.1建立形成典型的思维常模。

解决化学实际问题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但是可以根据化学问题的性质、类型和特点,结合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典型的物质变化和实验等条块,概括出相对抽象的思维模式,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形成解题的导向与规律,提高对问题的分析思考能力。

例如:化学中有许多守恒关系,复习时要理顺各种守恒关系之间的内在关系,拓宽主要守恒关系的外延,培养学生形成“守恒”观念,解题时不必拘束于过程细节,直接运用守恒关系,快速建立等式,巧妙地解题。

在复习课中,通过引导学生建立典型的思维模式,一方面可提供借鉴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分析模型的灵活应用,巩固加深了双基,这是活化思维的基础。

2.2培养迁移能力,拓宽思维的深广度。

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积累过程和不断被同化的迁移过程。在复习教学中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尽量扩大正迁移。

例如:在复习化学用语时采用“元素符号价标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这一系列而进行,将分散于教材不同章节的零碎知识集中“迁移”到这一条主线,使学生易于比较鉴别,思维突破了原有水平向纵深发展。

2.3打破思维定式,训练解题技巧。

一些问题的解决要讲究思维方式,要有技巧才能快速地解决问题。因此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有意识地根据教学教材特点,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例如: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反应分解后,产生氧气了多的是……( )

A.氯酸钾 B.高锰酸钾 C.水 D.氧化汞

如果按常规写出各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进行一番计算,则虽可确定正确答案是C,但必须花费很长时间。但如果从氧元素转化成氧气这个角度来思考,则简单快捷,因为相同质量的以上四种物质中,水所含的氧元素最多且完全转化为氧气。

3.指导学习方法是提高复习效率的保证

3.1教给学生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例如:研究物质时通常按性质、用途、制法“三部曲”而进行;在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时通常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为顺序进行描述;在研究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时通常按“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而比较区别串联思考。这样的常规方法还有很多,把它们教给学生,实现思考化学问题的自动化。

3.2要引导学生善于归纳比较化学知识。

归纳和比较是两种最常用的学习思考方法,有归纳则成系统性,有比较则知识巩固。

例如:可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归纳出初中化学的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2)与稀酸发生置换反应,“氢前金属换酸氢”。(3)与可溶盐发生置换反应,“盐可溶、强换弱、钾钙钠除外”。通过这些比较归纳,既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又促进学生思维迁移。

3.3培养正确的审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关系到解题思维的流畅性与准确性,应要求学生审题时细心、看准看清关键词语、挖掘题目条件,善于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形成解题思路。

例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题目,可以用“四分析”的方法进行审题,即:(1)分析反应;(2)分析质量关系;(3)分析物质;(4)分析待求量。这样“四分析”的审题方法使学生对化学方程式计算能力大大提高。此外,应进行选择题、填空题的审题训练,使学生分析全面,训练得法,思维流畅,解题准确。

结语

初中化学总复习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我们以“夯实基础、活化思维、提高素质”为主线贯穿复习工作始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了学生的主角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实现了“固基础、育能力;活思维、提素质;学指南、补缺漏”三个阶段的复习工作,取得了卓越成绩。

参考文献:

[1]侯子华.浅谈如何做好中考总复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

第5篇:初中体育考核范文

一、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

(一)教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

教??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备好课,写好备案就可以,还有做好思维观念的转变,首先要转变的就是将传统的思维观念转变为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不断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艺术。作为数学教师来说,我们掌握其中的规律,就能迅速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备课,传统的备课只是把自己要授课的内容表示出来。但其实除了教材之外,还有别的部分需要我们关注,首先就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很多学生都很害怕数学这一门学科,提到这个科目就觉得头疼,教师应该及时了解这些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业情况以及学习特点。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之后学生才能针对这些情况,合理的安排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提高课上的学习效率。

(二)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只是单纯的在课上听老师讲解,忽视了课前的准备工作。这个课前准备工作包括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复习和本节课要学习内容的预习。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直至形成习惯。同时,预习的过程也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只是单纯的翻阅教材,翻阅过后,头脑一片空白,什么映像都没有,这也会浪费课堂时间,没有起到预习的作用。预习是为培养自学能力服务的,以培养自学能力为途径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注重有效的预习,指导同学们带着问题去学习,重点在那些地方等等。

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一)创设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数学这个学科来说,很多同学都感到恐惧,害怕学习数学,其实根本原因是数学还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依然这样认为,初中生是人生的第一个重要的叛逆期,如果不能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自主的参与学习过程中,那学生学好数学是非常难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脚,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的讨论合作学习,不一定需要教师一刻不停地讲解。比如在“直线与圆的关系”这一课题的讨论过程中,我们组内成员的工作是提出圆与直线的关系并且加以证明,这时,大家讨论过后就会得出三个结论,分别是相交,相切和相离。不同的同学就可以负责这三部分,并且加以证明,当三个部分分开之后,大家就会有合理的分工,单独的证明这个问题,证明这个问题就会更快更有效率。学生自由的掌握了课堂也不代表可以肆意的发挥。教师在课堂随时提问,运用艺术化的方式得到反馈信息,并且根据这个来调整自己讲课的进度,保持和同学们理解的速度一致,这样及时调节,能够方便的控制课堂节奏。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及时进行课堂反馈和反思

(一)及时的课后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存在于期中和期末,教师在此时才发挥反馈的作用,但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及时在各个方面关注学生,作出课后评价,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平时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加有目的的学习,而且可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在与同学们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找到缺点并且及时更正。

(二)关注到每个层次的学生

每个人生而不同,有的学生的确在学习数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教师通过这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找到每个人的缺憾。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了解每个学生并且有针对性的帮助提高。只有找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逐一的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学生的成绩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了解之后,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需求,制作合理的计划表,整个班级的数学课堂才能更有效率。

第6篇:初中体育考核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群体差异;交流合作;分享;发展

我们知道,一个班级人数众多。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经历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他们存在个体上的客观差异。正式这种差异性也使得他们的学习接受能力及认知发展特点各不相同。那么,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教师就不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过于笼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并不好,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那么,针对这个现象,笔者提出群体差异合作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分组的形式,给每个小组安排学习任务,针对不同差异的学生进行分类教学,使其都能得到共同进步和发展。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能够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实现自我价值的应用。

1. 初中英语教学中群体差异合作探究教学的特点

群体差异合作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是以小组差异性分组为平台,以教学任务设计为载体,然后针对学生的客观差异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提出的,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新的变革。具体表现在:一、群体差异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更加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开放性的小组讨论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帮助。这就有别于传统的简单说教形式,没有任何活力。二、合作式的探究性学习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式和思维习惯。学生在各个小组中根据教学任务的完成,合作式的规划出学习的重难点,并相互引导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三、介于英语的学科特点,简单的书本知识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根据群体差异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采取开放的形式。各抒己见、转换思路等等。这对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多角度洞察力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系统的教学任务设计,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氛围。为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提供重要的教学支撑。

2. 群体差异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2.1合理分组、提高组员参与积极性

教师在小组分组时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做到男女均衡、成绩均衡、性格均衡。这样才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互相分配学习任务。如果成绩分组不合理的话,很容易造成成绩差的小组学习任务完成时处于落后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很大的打击,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成绩均衡分组,然后在学习任务分配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科学设计教学任务、强化小组合作意识

教师在小组分组完毕后,要充分发挥群体差异分组教学的优势。核心环节就是要科学设计教学任务。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小组的讨论积极性,刺激小组学习氛围。例如学习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What?were?you?doing?when?the?UFO?arrived?”课时。教师就要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设计教学任务。例如,小组成员较为活跃,思维跳跃性较大的小组成员可以设置“What do you think aliens look like?;Just imagine aliens eat?”等话题。这种开放性的话题更加有助于发挥小组成员特点,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如果小组整体性格较为沉闷的。可以设置问题:“If you meet an alien, do you want to say?,If you are an alien, do you want to say to the earth the person?”然后让小组成员分配角色。一部分模仿外星人,一部分扮演地球人的角色,展开对话。这种情景创造的教学任务更加能够调动小组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2.3统筹规划、加强问题反思

介于每节英语课堂只有45分钟的时间,教师就在课前对教学任务进行详实的规划,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学价值。同时,教师在统筹规划的教学内容下,可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扮演具有灵活性。这样教师在对教学任务很好把握前提下,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引导。有助于刺激教师进行不断的总结教学内涵,归纳教学意义。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7篇:初中体育考核范文

关键词:项目设置 项目组合 考试 应试教育

前言

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工作(以下简称中考体育)从首次出现到现在已有近20年的历史。它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盛行、应试教育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从总体看,这项工作进展较为顺利。从人们最初的不理解到理解,由反对到支持。中考体育已逐渐被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和接受,学校的体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学校体育条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在中考体育的发展史上,也出现过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考“老三样”多年不变,形成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的应试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身体、心理的全面发展,演奏着与新课程标准理念不协调的节拍,因此体育中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我市根据新的课改精神,对中考体育项目进行了改革,由最初的考“老三样”(50米、立定跳远、铅球)到去年的“2X+1”[5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女)三选一;篮球、排球、足球/踢毽(女)三选一;1分钟跳绳必考]以及今年的“3X”[2分钟跳绳、50米×8往返跑二选一;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女)二选一;篮球运球、排球自垫/踢毽(女)二选一]。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1.探讨、分析的目的

(1)作为中考体育重中之重的是考试项目的设置,应该让学生拥有充分自,可以挑选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测试,使项目设置趋向于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为以后我市中考体育项目的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2)为了有效地抑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保证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考试,增加了对体育设施设备的经费投入,改善了学校体育办学条件,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得到加强,促使他们认真地备课、上课,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探讨的方法

(1)阅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我省进行此项工作的各市历年来中考体育项目设置情况。

(2)访问有关专家和体育教师:进行面谈。

(3)调查:向部分考生发出问卷103份,回收92份,回收率89.32%,问卷有效率85.44%。

3.探讨的结果与分析

(1)结果:从对南京市2007年中考体育“3X”模式组合满意度入手,得到的结果是:感到满意的考生占58.69%,基本满意的考生占31.43%,不满意的考生占9.88%。

(2)分析:此次调查结果明显好于往年,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该模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改精神,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查,倡导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扎实而又灵活地运用各项素质和基本能力为基础。

②该模式一改以往的“应试”格局,体现了我市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成效,避免了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应试现象和考试项目内容过于单一的弊端。

③该模式增大了学生中考体育的选择面,虽然对学生的学习负担有所增加,但对克服应试现象,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乃至爱好,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等方面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④调查中发现:通过该模式(3X)的组合,中考体育虽然满分率有所下降,但优分率明显提高。这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所取得的成功,为以后参加体育运动、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打下了良好的坚实基础。

⑤该模式的中考体育推动了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地位,调动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了体育教师“教”与“研”的力度(因为考试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体育教学的内容),促使他们认真地备课、上课,不断地总结、反思,为学校体育健康地向前发展提供了动力。

⑥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不断变化,考试模式不断改革,效果越来越明显。今年的中考体育项目比较合理、全面,不仅有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而且有民族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和冬季锻炼项目,充分体现了我市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成效。

4.小结与思考

(1)小结

南京市中考体育采用的“3X”模式的组合是正确的,它对改变“应试现象――考什么练什么,干扰正常体育教学”的倾向起到了良好的效果。“X”项目的组合考试调动了学生上好体育课、参加课间锻炼和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也能真正认识到“体育考试”有压力。这种综合思考、优化搭配,“以人为体,以学生为本位”的考试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

(2)思考与建议

①按照国家教育部以及各地教育部门的规定,大部分省市(包括我市)中考体育以30分计入中考总成绩。分数的限制使测试内容的灵活度和学校的重视程度降低。如果将中考总分(恢复)调整为45分(按每项15分计入总分),其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分值调整的目的)这就更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关心体育。试想将中考体育分定为10分,有多少学校给予重视?将体育分定为100分,那又有多少学校重视?两者存在的问题不言自明。

②建立中考体育考试题库和评分标准(共6或9项次),临近考试前一个月由学生自己抽签(6抽3或9抽3)而定项目组合。这样,虽然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能真正克服中考体育的“应试”现象。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2006年第4期,2007年第2期、第3期.

第8篇:初中体育考核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过程性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272-01

过程性评价模式,开始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差异比较大,对体育技能的学习速度和掌握程度存在很大不同,同时体育比较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身体灵活度、柔韧度等方面要求比较高,学生体育课程成绩的好坏跟个体因素存在很大关联,因此我们必须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才能准确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过程性评价模式得到的信息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更有意义。因此,笔者将针对这个问题展开探究。

1 初中体育教学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必要性

在我国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在教学理念上老师一直把体育课程当做“副科”,在思想意识上不够重视,在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上长期沿用一个模式,导致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需求出现偏差,造成教学效率不高。过程性评价可以客观的反映出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不足之处,这样更有利于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进,因此实施过程性评价的体育教学模式使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率的必要途径。

体育课程跟其他的学科相比,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一方面其需要一定的理论课程奠定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基础,同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相对于其他学科其实践课程是教学方式的主要形式,因此学生的个体条件差异,对体育教学的效率有很多关系,只有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体育成绩考核,才能更准确的反映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实施过程性评价是体育课程自身的特性所要求的。

实施过程性评价能够更客观和真实的反映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中的苦难和进步之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这门课程,我们都知道体育可承载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实施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实施过程性评价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2 实施过程性评价模式的要求

(1)过程性评价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考核模式,只通过学生对老师要求的教学内容完成的程度老判定学生的学习情况,过程性评价主张内外结合,实行开放式的评价,在对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效果进行考核时没坚持主管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2)过程性评价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不仅仅限于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因素也进行全面的考核。

(3)过程性评价注重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改进的反作用,过程性评价得出的教学信息更能真实客观的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通过过程性评价的信息反馈更有利于教学改革,不断循环地提升教学效率。

3 如何构建初中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的模式

3.1 评价的内涵和标准

我们所提到的过程性评价中不可缺少的就是相互之间的评价,及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而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加客观的对自己以及同学平时的表现进行评价,就需要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过程性评价的内涵。换言之,教师不仅自己要理解过程性评价,还要让学生了解过程性评价,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积极性使评价更为客观和公正。

3.2 设计评价方案和工具

(1)评价内容包括学习态度、体能、知识与技能评价、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

(2)评价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评价、绝对和相对评价、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

(3)评价主体包括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还可以家长评价。

3.3 解释和利用反映学习质量的结果

我们对过程性评价结果要更加侧重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其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线索,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指明方向。鉴于现阶段社会、学校以及学生个人对体育课的整体看法,我们很有必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系统评价,让社会和学生个人,以及家长看到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同时也更深刻的认识体育课的价值,提高大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 结语

总之,要先提升初中体育教学的效率,实行过程性评价模式使必不可少的,同时在实行过程性评价时我们必须注重考核内容的真实性和考核方式的多样性,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的效率。以上纯属笔者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丽.浅谈过程性评价[J].课外阅读(中旬刊),2011(10):139.

第9篇:初中体育考核范文

摘 要 为了设计出更加合理的中学体育教学制度,有利于后期教学工作高质量的开展,本文从体育中考制度对教学的影响进行分析,考察了体育中考制度对于中学生运动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提出几点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体育中考 制度研究 教学手段 发展研究

体育中考是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风向标,对指导初中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从体育中考的教学要求和评测标准来看,当前体育中考的测试标准设计不够合理,不利于学生体能素质的全面发展。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在日常的训练活动中提升个人运动水平。因此,制定“以素质能力发展”为核心的体育教学目标,通过后期的强化训练,培养出具有较强运动能力的学生,才是体育中考的真正意义。

一、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积极影响:体育中考制度的存在,形成学校关注体育,体育教师的地位提高,促使其更加努力的完成相应的体育教学目标,并进行长期的体育训练,从客观上也达到了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合理的体育考试制度能够全面考核学生能力,从多个角度审查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当前的体育考试制度强调了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消极影响:现行的体育考试制度不能完全测试学生的体能水平,相关的考试政策和测试手段实行之后,得到的测试成绩往往比较片面,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能训练情况,不利于展开全面性的体育教学工作。体育中考制度中的缺陷,会促使体育教育向“成绩”看齐,只追求考试部分的体育项目锻炼,不利于学生的整体体育素质的提升。此外,由于体育中考是一种考核要求,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具备一定的强制选择性,学生无法根据自身的选择进行相应的体育学习,也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二、各方对中考体育认识的误区

(一)学校方面

当前学校只是将体育中考作为应试教育的普通考核课程,没有从素质教育能力发展的角度改革校内体育教学工作。探索适应本校实情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大纲的要求改革,才是推动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进步的关键。

(二)w育教师方面

体育教师采用投机的态度应付体育中考,只重视完成领导安排的教学任务,教学方式急于求成,只重视提高成绩,却不关心学生是否学到真正的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开展兴趣体育教学,应用新颖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对于体育课教学活动抵触态度,这对中学体育教学的未来和发展来说十分重要。

(三)学生方面

学生对于体育中考比较抵触,并没有认识到体育中考对于行为习惯培养的意义,在体育训练活动中采用消极的态度。在素质教育环境中,中学生应该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安全运动的快乐,通过自身的运动水平来完善最终实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在根本上实现通过运动改善身体素质的目的。

(四)家长方面

家长对于体育中考的重视程度不够,片面的将体育中考与文化课考试划等号,认为体育教学就是以简单的体育知识教学为中心,忽视了体育训练对于学生健康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对体育中考制度改革学校体育教学的措施建议

(一)扩大体育中考范围,实行体育随机抽样考核

改革体育中考制度,重视体育与健康的考核。体育训练的重要目的,是提升训练者的身体素质,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对体育健康基础知识进行重点教学,让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与健康课程的学习。

扩大体育中考范围,实行“兴趣+随机抽样考核”的模式,注意在随机抽样考核中平衡考查学生的各项体育指标。在考核过程中,可适当赋予考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对一些如篮球、足球、排球之类的不易进行标准化评判的考核项目进行打分。根据“兴趣+随机抽样考核”的模式,能促进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并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目标。

(二)锻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性的体育锻炼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与同学的互动中,增强学生的训练热情。为了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教师还应及时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修改完善教学计划。在发展学生体能核心教学工作,应以考试项目为主,选择与之对应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核心体育运动能力培养中,重点提升学生的协调性、爆发力和柔韧性。

(三)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规避体育中考误区的方法

应采用过程管理评价的能力考察模式,将学生的平时成绩和目标效果测试成绩相结合,得到最终评价成绩,从而将学生体育能力考核工作贯穿到初中体育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体育教师应从身体指标选考项目分析,加大技术选考项目的考核内容比例,从而完善考试制度。合理安排学生的训练次数、节奏,让学生有充足的练习间隙休息,在体能恢复后继续进行一定强度的重量练习。在各种活动课和放松活动之后,安排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调节知识,让学生学会肌肉放松法和自我暗示法,在呼吸调节中促进体能恢复。

培养中学生运动能力课程设计中,教师应合理控制运动负荷,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合理设计运动强度。根据学生运动特性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体育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体育中考制度进行优化设计,重视对于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考核。教师可以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采用多次、分项的能力考察方式,显著提升体育考察制度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王威,江艳.体育中考实施后初中体育课程运行现状描述与成因分析――以安庆市为例[J].中学体育教学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