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流感的预防措施范文

流感的预防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感的预防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流感的预防措施

第1篇:流感的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甲型流感;传染病;预防控制

为了提高对甲型HIN1流感的防控水平和应对能力,笔者就该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探讨如下。

1 普及甲型HIN1流感知识,建立相关规章制度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甲型HIN1流感的传染特点、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个人防护等有关知识。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时制定医院分诊预检流程、收治流程、上报流程、医院感染防控应急预案,下发到各级医院门诊、急诊、呼吸科、感染科,医务工作者要求认真学习和掌握该病的诊治预防措施

2 应急监测

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后,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3 公众的个人防护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6)如果发病,应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7)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鼻或嘴,因为病毒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4 病例管理

对于疑似病例,安排单问病室隔离观察,不可多人同室,同时进行甲型Hl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感染甲型H1NI流感病毒的人在病发后7 d内被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病发7 d以后仍继续患病的患者直至症状消失之前,应视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儿童、尤其是幼儿,可能在较长时问里仍具有潜在传染性[1]。对于确诊病例,由定点医院收治。

5 消毒

(1)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应及时对可能污染场所的环境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现场消毒的范围和对象应包括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环境,以及病人尸体等。消毒方法应首选物理消毒法,采用化学消毒的方法时,要注意选择合格的消毒剂。对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医疗机构的甲型H1N1流感专门病区、留观病房、隔离病房、发热门诊、感染科门诊及可能被污染的各种场所应做好随时消毒。诊疗场所可采取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也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当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的存在。终末消毒特别要注意病家、发生疫情的公共场所和学校、乘载病人的交通运输工具和病房的消毒。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2)在没有病例发生的情况下,可进行预防性消毒。在甲型H1Nl流感流行期间,无病人的家庭,应注意家庭成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应注意勤洗手、洗澡,勤换洗衣物,勤晾晒被褥。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 min。无明确病例发生的公共场所和学校应以清洁为主。

6 院内感染控制

疑似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医院应严格进行院内感染控制,合理布局,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同时应对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有条件的医院应启用负压病房,将疑似和确诊病例分病房管理。医务人员应按三级防护标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第2篇:流感的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 监护室;医院感染;暴发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医院感染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神经内科监护室病人病情重,年龄偏大,长期卧床,多伴吞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预防感染暴发流行,我科监护室制订一系列措施,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现总结如下。

1 加强人员培训

科室每月组织学习感染相关知识、预防医院感染措施等。同时,加强全科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1]。

2 环境卫生管理

每日三班06:00~14:00,14:00~22:00,22:00~06:00, 由护士督促工人使用1 000 mg/l~2 000 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桌面、物表、床单元等,必须一桌一布、一床一巾一湿扫,使用含氯制剂拖地,75%乙醇纱布擦拭键盘、电话、监护仪导线;每日2次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每次30 min;病房每日通风2次,每次30 min。病床前置带盖脚踏式垃圾桶,减少污染。

3 入室管理

工作人员均需着监护室工作服。入监护室时需穿拖鞋、洗手;每班下班后,拖鞋入1 000 mg/l ~2 000 mg/l含氯制剂中浸泡,清洗晾干备用。病人入住监护室时均需更换衣服,自己的衣物交家属带回。严格控制监护室的人员出入,减少护生、实习医生进入监护室;严格控制探视人员,每例病人每天只允许2名家属换鞋、洗手后入室探视30 min。

4 病人监测

建立定植菌监测登记本,在第一时间筛查医院感染情况。入住监护室的病人,由当班护士在1 h内留取病人鼻拭子,送检验科筛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留取病人肛拭子送检验科筛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lbl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对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在上机第3天、第7天留痰标本送细菌培养及涂片,以后每周留痰标本送检。对保留导尿病人,每周留小便查细菌培养及涂片。每日由整班查病人检验报告情况,在定植菌登记本上记录病人结果,对阳性病人及时通知医生,上报医院感染办公室。并于床旁挂隔离标记,实行床旁隔离。病历上贴医院感染标识,提醒医务人员进行各项操作时按隔离要求执行。病人物品专人专用。床头放置快速手消毒剂,要求医务人员在各项操作和接触病人前后必须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病人所需的医疗器械如听诊器、小手电筒、体温表、压脉带等器械做到一人一用,垃圾入红色垃圾袋单独处理。

5 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认真洗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30%[2]。强调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后、接触病人前后必须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3]。在床尾、治疗车挂快速手消毒剂,方便工作人员。在洗手池旁张贴“六步洗手法”图示,指导工作人员正确洗手;用脚踏式水龙头,减少污染。水池上挂干手器,防止在工作服上擦手。

6 加强呼吸机的管理

如无禁忌,均抬高床头45°;一般病人每周更换1次呼吸机螺纹管及湿化罐。对有明显感染病人每周更换2次。螺纹管和湿化罐均一次性使用。及时倾倒螺纹管内冷凝水,冷凝水倒入含氯制剂中浸泡30 min。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24 h更换1次,减少交叉感染。

7 减少导尿

导尿是泌尿系感染最常见的原因。病原菌主要来自病人身体内定居的内源菌或医院环境污染的外源菌,这些细菌可通过直接定居尿道周围或污染导尿管引起泌尿系感染。另外,导尿管表面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留置尿管为细菌提供了逆行感染的机会,给病人留置导尿,明显增加获得尿路感染的危险性。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的危险性越大,导尿增加1 d,感染危险增加5%[4]。神经内科病人大多数意识不清,对尿潴留病人留置尿管;对小便失禁男性病人可采用保鲜袋接尿;女性病人使用尿不湿,并在每次小便后清洗会。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每日使用氯己定清洗尿道口2次,每周更换引流袋2次,2周更换尿管1次,及早拔除尿管,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8 合理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使用不当与滥用是造成人体微生态失衡和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应尽量缩短使用时间,并严格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护士作为抗生素的执行者,要掌握合理用药的知识,给药次数和间隔时间是根据药代动力学中该药半衰期决定的,应自觉按照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根据病人病情及时向医生提供停用或换药的依据,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9 缩短入住时间

大量研究证明,住监护室的时间越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越高[5],所以一旦病人度过危险期,应及时转到普通病房。

【参考文献】

[1]闫志梅.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suppl 2):144145.

[3]张红梅.护理人员洗手现状及管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4b):956957.

[2]沈泳.提高洗手依从性的6条金标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2):1407.

[4]伏平.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4):272273.

第3篇:流感的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尿流动力学检查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尿动力学检查是一种侵入性很强的检查方法,在防治医院感染的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大意,均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1]。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认真总结经验,更好地控制医院感染,现将尿动力学检查室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1 安全隐患

1.1制度不健全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2技术方面 手术室护士所承担的是一项特殊的工作任务,知识范围要广,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要快,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的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设施与布局不合理 我院于2014年购买了一台尿流动力学检查设备,按要求应设有设备检查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医疗废物处置间、医务人员手卫生处置间、医务人员和患者进出通道,室内配备空气消毒机;但由于在旧房子基础上改建,只设有医务人员和患者进出通道,检查操作与洗手、污物处置混于一室,在连续检查及治疗时,由于达不到消毒灭菌的要求,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1.4消毒灭菌中的薄弱环节 ①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如果没有严格的无菌观念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很有可能引起医院感染。特别是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媒介[2],操作前的洗手消毒不规范,操作中手套的破损,均可带来不良后果。②消毒灭菌是重要的日常工作[3],如检查室内通常用壁挂式的消毒机消毒,照射的时间、面积均可能影响消毒的效果,各种管道的清洗也不可忽视,如清洗不彻底,也可能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

1.5逆行感染:尿流动力学检查是一种侵入性的有创检查,存在尿道的损伤及继发感染的风险,逆行感染是尿路感染的重要途径。如果会清洁消毒不严格,可使细菌通过测压管进入膀胱引起尿路感染,或者是因测压管的刺激引起尿道粘膜的损伤而引起感染。导致感染的原因可能与测压管、腹压管对尿道膀胱粘膜机械性损伤,致病菌大部分为a肠道杆菌,它们是在会生长、繁殖,然后污染尿道外口[4]。

1.6医疗用物及废物 在操作中所使用过的各种管道、传感器、量杯、电脑鼠标,在放置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对检查室造成污染,也有可能通过检查床、漏斗、座便器、拖把、抹布、拖鞋及流动人员污染检查室,患者排出的血液、体液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1.7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认识不足 医务人员不正确或不规范操作成为病原菌传播媒介,测压管、腹压管、连接导管、泵管等各种管道在操作过程中被污染。尿动力学检查损伤膀胱粘膜,尤其男性患者尿道生理特点因素,检查损伤可能性大于女性患者。

2 防范措施

2.1制度保障 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2加强业务学习 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及学术交流,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及时、默契 配合。

2.3加强尿动力学检查管理 完善尿动力学检查的各种管理制度,建立由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为主的尿动力学检查室医院感染的监控小组,由院感染科统一领导,从事尿动力学检查的医务人员定期学习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根据检查室的环境和布局,建立相对的清洁区和无菌区,合理安排全天的检查人数,严防医院感染,提高医务人员防护措施,减少或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2.4强化消毒灭菌及无菌技术

2.4.1检查室空气消毒,检查室内采用壁挂式消毒机进行消毒,每日用1000/L含氯制剂擦拭台面、桌椅,每日对检查室进行空气质量监测,定期进行空气培养,监测灭菌效果。

2.4.2加强手卫生,无菌操作的环境在操作前30min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无菌操作前医务人员必须戴口罩、帽子、穿一次性手术衣,彻底清洁双手,并用消毒剂消毒手,戴好无菌手套。

2.4.3加强测压管、三通管的清洗消毒,测压管、三通管先用清水彻底清洁,再用含酶的消毒剂浸泡30min,然后用软化水充分冲洗。管腔内注入无水酒精,待干后送供应室消毒灭菌处理。

2.4.4正确选用化学消毒剂,根据尿动力学检查各种管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2.5控制逆行感染 检查前做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并叮嘱患者先用1:5000的高锰酸钾清洗会,再用0.05%聚维酮碘消毒会、尿道口两遍,整个操作均在无菌操作的原则下进行,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防止逆行感染。

2.6妥善处置医疗废物,拖把、抹布、拖鞋、漏斗、量杯,先清洗再用0.5%“84”消毒剂浸泡,一次性用品使用后毁形,针头投入锐器盒,患者排出的血液、体液装入盛有0.5%“84”消毒液的污物桶,浸泡30min后再进行处理。

医院感染不仅可以引起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感染新的疾病,同时有可能使患者成为新的传染源,因此,我们要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及监测管理体系建设。经过对尿动力学检查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使尿动力学检查在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杨怀,李红灵,徐艳,等.内镜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2):1761-1762.

[2]赵瑛,韦松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4049-4050.

第4篇:流感的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 病毒性感冒;传染;呼吸道;预防

[中图分类号] R51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b)-0149-02

病毒性感冒为人类常见疾病,虽然其本身危害性不大,但如果并发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如不能及时治疗,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1]。且感冒病毒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性大,且通过空气即可传播,因此传染性大,在医学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曾经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流行,导致大量人口死亡。本文从病毒性感冒的特点、传染控制方法和治疗措施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1 病毒性感冒的特点

感冒从致病原因上,可分为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又包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流感)和病毒性咽炎等几种。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疾病,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然后空气进入其他人体内后再感染给他人。健康人也可由使用患者用过携带有病毒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其中普通感冒的传染性稍弱,一般不容易传染给其他人,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只有人在抵抗力降低时才容易被感染,因此仅仅是个别出现[2]。而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在冬春流感季节可能导致20%~40%的人传染流感,造成患者大规模出现[3]。同时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变异,即使患过流感的人,下次流感暴发时仍然容易被感染。

流感病毒的易传染性是病毒性感冒大规模暴发的主要原因,它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其中甲型容易发生变异,以前患过流感产生的抗体对新的变种也无有效的抵抗力,因此传染性最强,容易导致大流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曾经夺去全球数千万人的生命。而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要么对人的致病性较低,要么症状较轻,不易导致大规模的流行。

2 病毒性感冒的预防控制方法

2.1 做好预防工作

由于流感的暴发性传染有一定的季节性,且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完全有时间和经验做到全面周密的应对和控制方法。首先,应该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向人们广泛宣传病毒性感冒的致病原因、传播途径、易感染人群、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其次,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可督促医疗机构在医疗资源上做好准备工作,如准备好有效的常用药物,提高临床科室医生对流行性疾病的警惕性,当出现流感疫情时,可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传染范围大面积扩散。

2.2 出现疫情后的控制方法

包括病毒性感冒在内的所有传染病在人群中能引起传播必须具备3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鉴于人们对病毒性感冒特别是流感的长期研究,人们对病毒性感冒已经有了全面的了解,因此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控制传染的流行。

2.2.1 控制传染源 对于确诊为流感的患者,先进行有效的隔离措施,降低传染机会。由于患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致病的流感病毒,如被身体抵抗力暂时差的人吸入,就可能导致新的流感病例出现,然后传播给其他人的概率增大,导致流行发生。但患者携带的流感病毒在患者确诊前几日就已经扩散到空气中,可能已经导致其周围密切接触的人接触到病毒,虽然还未发病,但已成为病毒携带者。因此确诊流感后,还必须要求与其密切接触者加强预防措施,避免发生大面积的流感病例,特别是学校等人口较集中的场所,确诊流感患者后,必须对其他学生进行密切监控,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传染范围继续扩大[4]。

2.2.2 切断传染途径 冬春季节是发生包括流行性感冒在内的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一些人为了保暖将门窗紧闭,新鲜空气不能进入,导致室内感冒病毒聚集,增大了患病概率。因此,办公室、教室和家中都要定时开窗通风,将室内聚集的废气稀释出去。还应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等人多拥挤的地方去玩,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勤洗手,不共享毛巾或其他物品,减少被感染的概率。

2.2.3 保护好易感人群 小孩和老人的体质比较弱,以及一些身体较弱的成年人,容易被流感病毒感染致病,加上小孩需要上学,处于人多拥挤的场所时间较长,接触流感病毒的可能性高,因此这两类人被传染的机会也较大,对他们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才能降低被感染的概率[5]。目前可采取的预防性保护措施包括接种流感疫苗或预防性服药,两种方法均有很好的效果,且简单易行,花费不高,人们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防护方法,就能避免被流感病毒感染,同时也减少了一个潜在的传染源,对控制病毒性感冒的传染有重要的作用。

2.2.4 注意动物在疾病传染中的作用 动物在流感的传染中其中重要的作用,只是传染性不高的乙型流感病毒不会在人和其他动物中传播,而其他如甲型和丙型流感病毒都能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因此养有宠物以及其他与动物密切接触者,要做好预防措施,减少被病毒感染的机会。

3 病毒性感冒的治疗

病毒性感冒正常情况下经过1 周后可自行痊愈,但也有患者会并发支气管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炎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并发心肌炎和肾小球肾炎等[6]。如果没有并发细菌性感染,危害性不高,早期服用中药等治疗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7],同时预防细菌性感染。平时预防可以从加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方面来降低病毒的威胁,如多吃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锌的食物,可有效提升身体抵抗力。多饮水,保持口腔和鼻腔的湿润,可有效清除细菌和病毒,降低感染概率。

综述所述,病毒性感冒是儿科的常见病,90%以上由病毒感染所致[8],病毒性感冒本身危害性不大,只要我们保持有效的抵抗力,做好预防措施,发生疫情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隔离方法,就能有效避免病毒的大面积传播,降低感冒流行规模[9]。

[参考文献]

[1] 盛传芳. 论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475-476.

[2] 汤国静. 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体会[J]. 医学信息,2011,45(8):3839-3840.

[3] 叶艳辉. 浅谈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J]. 医学信息,2011,10(6):2514-2515.

[4] 陈小华. 永州市零陵区2000-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1,17(4):691-693.

[5] 叶志军,张小娟,吴峰,等. 4138例传染病分析与医院感染控制[J]. 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3):474-475.

[6] 荀,杜孟旭.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306-307.

[7] 王以炳,张天民,杨玉梅,等.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 ,2008,13(9):1118-1119.

[8] 时铁栓. 利巴韦林针剂口服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50例[J]. 中国乡村医药,2008,15(9):63.

第5篇:流感的预防措施范文

家禽养殖是我国畜禽是产业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规模化养殖程度最高的一个产业,这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取得显著的养殖经验,与国际先进水平也最为接近。家禽的饲养种类有很多种,其数量大,规模集中,主要包括了鸡、鸭、鹅、鹌鹑等禽类。进入新世纪以来,禽类产品和相关的副产品受到了市场消费者的喜爱和欢迎。但是随着养殖产业不不断的发展,禽类的各种疫病的发生给养殖产业造成了严重威胁,其在影响家禽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就家禽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家禽养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有一定的帮助。

1 禽流感

1.1 临床症状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高致病性传染性疾病,在鸟类和禽类中广泛的传播,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由H5和H7亚毒株引起的疾病,其危害性大,致死率高,对禽类养殖所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禽流感分为急性败血型禽流感、急性呼吸道型禽流感和非典型禽流感,首先,对于第一种类型的禽流感,禽类患病之后,会出现高度的昏迷、张口呼吸,冠髯发绀,头部和颈部相连处变大,出现急性型的死亡,患病之后,禽类的各个器官会出现中败血症病变,肺部、脾脏和胰脏会出现斑点性的出血,然后出现变性和坏死;其次,对于急性呼吸型的禽流感,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中流泪、呼吸急促、咳嗽和打喷嚏等症状,部分禽类出现死亡,其与新城疫病毒混合感染之后,死亡率极高;最后,非典型禽流感。患病禽类通常表现为流泪、咳嗽、呼吸急促和下痢的现象,禽类的产蛋量迅速升高,并会出现零星的死亡现象,禽类的鼻窦、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气囊和肠道会出现严重病变,有时还会出现气囊纤维素性渗出。

1.2 防治对策

首先,对于非疫区的养殖场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严防禽流感是病毒的传入,人要避免对野生鸟类接触,做好水源消毒和饲料清洁以及粪便清理消毒工作,定期的对养殖场各个场所的进行消毒;其次,当发现存在疑似的禽流感疫情之后,应该及时的上报上级动物防疫部门,对可疑的养殖场和鸡群进行隔离,一旦确定应该按照相关条例进行隔离、封锁和捕杀,在日常消毒过程中可以选择使用复合酚、氢氧化钠、三氯异氰尿酸钠等;其次,还要做好紧急防疫工作,对疫区周边的饲养鸡群使用非油乳剂的灭活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注射,从而保证家禽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抗体。当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时,应该及时的采取隔离、消毒和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经济损失。治疗过程中一般选择清热解毒的药剂,如大青叶、板蓝根、病毒灵等药物;最后,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疫苗最好选择灭活的疫苗,可以选择使用亚型重组病毒灭活疫苗、流感H,N:+ H,N:的疫苗。同时,还可以选择二价灭活疫苗和禽流感H,N亚型+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进行皮下注射。

2 家禽新城疫病

2.1 发病症状

新城疫病又被称为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和致死率极高的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病就会在短时间内传播到整个鸡群中,传播速度十分快速,其主要通过家禽的呼吸道进行传播,此外还可以通过空气和水源进行传播。该种疾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5天,发病十分突然,给人以措手不及。5~6天之后,养殖场的家禽会出现大批死亡的现象,典型的急性型的新城疫病的临床症状是家禽的体温迅速升高到43~44度以上,精神表现萎靡不振,羽毛松散,双翅下垂,进食量降低,并出现下痢,排除黄绿色恶臭的粪便。家禽的支气管发炎,家禽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声音,从鸡的口腔和鼻孔中流出很多粘液。

2.2 预防措施

该种疾病到现在危害还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只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控制。首先,预防接种鸡新城疫一系和二系疫苗。这是预防家禽新城疫的最佳方法。刚出壳的家禽到生长到两个月之间,接种二系疫苗,第一只疫苗接种的时间应该在出壳前两周内进行,接种时,采用蒸馏水将疫苗稀释后,采用玻璃吸管吸取疫苗,从家禽的鼻孔或者眼睛上滴入,每只家禽滴入1~2滴。这样在一周左右就可以产生抗体,免疫期能够在3~4个月之间。两个月后进行第二次的免疫注射,选择小型的玻璃注射器,每只家禽注射疫苗0.1ml,接种一周之后就会产生免疫抗体;其次,在中免疫接种过程中,还要做好养殖场的消毒和清洁工具做,这是预防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养殖场的内的环境、用具和孵化器以及种蛋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新品种的家禽在引种过程中,要确认健康之后,才可以将其混入鸡群中;最后,发现养殖场出现新城疫疾病,需要紧急采取措施。对发病的家禽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捕杀和无害化处理,对于未发病的鸡舍应该紧急接种疫苗。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3.1 发病症状

该种疾病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通常会感染3~6周龄的雏鸡。成年鸡通常不会感染该种疾病。雏鸡会表现为突然发病,患病时间大概为一周左右。当与新城疫病等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时,其死亡率可以达到100%。发病之后,雏鸡表现的精神沉郁,食欲降低,在雏鸡的腿部、腹部和胸部会出现血色的条纹或者出血的斑点。

3.2 预防措施

预防该种疾病应该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对育雏的流水线进行严格的消毒,雏鸡在出生之后,应该接种相应的疫苗,预防该种疾病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在雏鸡阶段接种的疫苗,一种是在生长到18~20周龄的之后接种的疫苗。治疗该种疾病应该紧抓时机,在雏鸡发病初期注射高免疫卵黄抗体。同时,结合抗生素治疗,预防雏鸡出现继发性的感染症状。

参考文献

[1]赵碧,熊朝丽,徐茂文,周碧君,程振涛,文明.鸭肠炎病毒核衣壳蛋白质互作蛋白质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江苏农业学报.2015(02)

第6篇:流感的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禽流感 职业暴露 防护 控制措施

Bird flu occupation exposition protection and the control measure

Ren Xiaobo Xu Bin Zhou Junli

Abstract:The science,the standard,the order launch the human bird flu the anticipatory control work,guards against the high pathogenic bird flu epidemic situation effectively,the standard bird flu epidemic situation monitor,the occupation expose the personnel individual protection,take the positive effective measure,carries out each anticipatory control measure,the anticipatory control person bird flu epidemic situation has,the dissemination,the spread proliferation.Safeguards peoples health and the safety.

Keywords:Bird flu occupation exposition Protection Control measure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1-0114-01

当近距离直接接触禽流感感染患者或进入禽流感患者的房间内进行可能产生飞沫的医疗或护理措施时,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须采取接触隔离预防措施和飞沫隔离预防措施。

1 个人防护设备

1.1 口罩:使用过滤效果达到N95标准的、密合度良好的高效过滤口罩,每次使用时应做密合度检查。如果没有高效过滤口罩,也可使用高密合度的外科口罩或平面口罩。不宜使用普通的外科口罩或平面口罩。

1.2 护目设备:当近距离护理有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进行可能发生分泌物飞溅的操作时,应使用护目设备,如面罩、眼罩或护目镜。

1.3 手套:使用能覆盖隔离衣袖口的干净、清洁、灵活的手套。

1.4 隔离衣:使用干净、清洁的长袖隔离衣,最好具有防水功能。如果使用的是非防水隔离衣,在预计有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飞溅时,应该使用防水围裙。我国的禽流感职业防护指导原则还推荐使用长筒胶鞋。在进入隔离病房接触禽流感患者前,应仔细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在脱防护用品时也要小心,避免污染。

2 预防控制措施

采取以控制传染源(病、死家禽),切断人与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接触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发现流感疑似病例应按要求填写和汇总流感样病人门诊病例登记表;符合禽流感疑似病例、可疑病例要及时采集标本,做好实验检测工作;做好人员培训,提高应对能力;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合理措施。疑似病例立即由医务部组织院内专家会诊,不能排除者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配合疾病控制结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进行报告。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向群众宣传病(死)家禽的危害性,告知群众不要宰杀、加工、销售、食用病(死)家禽,一旦发现病(死)家禽,要及时向当地畜牧部门报告。病(死)家禽应在当地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立即进行消毒、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对病例家庭及其畜圈、禽舍等区域或病例发病前接触的病(死)禽类所在家庭及畜圈、禽舍等疫点区域、污染场所和交通工具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3 手清洗和消毒的方法

3.1 对洗手的要求。接触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被污染的物品;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戴防护物品前、脱掉防护用品后;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要进行洗手。

3.2 对手消毒的要求。接触每例确诊禽流感病人和疑似病人;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离开隔离病房脱掉防护用品后;接触被禽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之后要对手进行消毒。

3.3 标准洗手方法。掌心对掌心搓檫;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檫;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檫;两手互握互搓指背;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檫;指尖在掌心中搓檫。

3.4 手消毒方法。手消毒可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异丙醇类、氯己定、苯扎溴铵、75%乙醇等消毒剂揉搓1―3分钟。

第7篇:流感的预防措施范文

信息系统必须经历各种重大实战才能不断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说,甲型H1N1流感或许来得“正是时候”。当前各地兴起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价值得到彰显。不少地区卫生部门建立的区域卫生信息整合平台,这次可谓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相比2003年SARS疫情突如其来时,信息系统缺位导致的手忙脚乱,这一次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袭扰,中国各级卫生部门表现得从容而充满自信。值得关注的是,在近两周来的预防行动中,各种强大的信息手段被充分运用,信息系统对于提高决策分析和应急指挥的效率,功不可没。

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决策支持环节,首当其冲的便是覆盖全国公共卫生领域的疫情直报系统。这套于2003年非典之后抢建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疫情直报系统,对于应对甲型H1N1流感,当然正好派上用场。基础数据的全面及时汇集,对于卫生部门的统筹指挥来说,就好比有了一双犀利无比的“千里眼”。尽管该系统目前无法与各省乃至更基层的信息系统对接(即烟囱式系统),但是在满足疫情直报这一特定功能方面,所满足的需求十分明确。

第8篇:流感的预防措施范文

春季防病主要是预防传染病、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另外慢性病的复发或加重也是不容忽视的。

传染病

统计资料表明,春季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必须重视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严重时可引起死亡。按规定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有效措施之一。如果身边有人得了麻疹,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如自身麻疹疫苗接种史不详,应到有关单位进行补充免疫。万一发生麻疹,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隔离治疗。

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一般在5~7月出现流行高峰。手足口病感染初期一般表现为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重症病例早期可能没有皮疹,但可出现头痛、精神差、肌阵挛、呕吐等临床表现,也可出现嘴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

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冬春季,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暴发流行。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腮腺肿大,也可侵犯、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严重并发症。一旦患了流行性腮腺炎,要进行隔离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

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鼠类等啮齿动物携带的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本病男女老幼均可感染,全年均可发病,有春季和秋冬季两个发病高峰。本病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3大特征,发热患者高烧可至40℃。

水痘

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为原发感染表现,其典型特征是瘙痒性水疱疹。带状疱疹是体内潜伏病毒复发感染的反映与表现,多发于成人、老人和免疫缺陷的个体。水痘全年均可发生,传染性很强,幼儿园、小学等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适时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

禽流感

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损害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禽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传播,病毒随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体的血液,器官组织、饮水和环境以及衣物、种蛋等传播,造成环境污染,亦可经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而感染。

人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出现早期症状与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发热、流涕、咽痛、咳嗽等,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结膜炎等。

红眼病

红眼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春夏冬最流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发病后双眼会突然发红、多眼屎、刺痛、怕光、经常出现流泪现象、早上起床睁不开眼睛。

预防红眼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揉搓眼睛。如发现有患红眼病者应立即隔离,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具也应该隔离消毒。

结核病

是由结核杆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传染病,其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可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活动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阳性或者痰培养阳性)肺结核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结核病多为缓慢起病,长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女性有月经紊乱。严重的患者可有高热、畏寒、胸痛、呼吸困难、全身衰竭等表现。肺结核患者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带血丝。结核杆菌侵犯脑膜、肠道、肾脏、骨头、卵巢、子宫等器官,可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消瘦、腹泻与便秘交替,还可有血尿、脓尿、脾大、贫血以及妇科疾病的症状等。

机体对结核菌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尘(矽)肺、糖尿病患者、HIV阳性或者艾滋病人等群体是需要重点防范结核病的人群。

过敏性呼吸道疾病

春季也是过敏性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必须重视这类疾病的预防。

【防范疾病】哮喘

武警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高红梅说,众多的呼吸道疾病中,以哮喘最多见,严重者可致命,因此哮喘防治最重要。

【预防措施】

1.室内注意防尘螨

螨虫是引起国人哮喘的首要变应原, 尘螨广泛分布在被褥、床垫、床单、枕头、布沙发、地毯、毛绒玩具中。

对策:过敏性哮喘者的居家环境最好不要有地毯、布窗帘 、绒布沙发,尤其是寝具要注意,尘螨最怕干燥,建议要趁着阳光充足的好天气晒被子、枕头,平均两个星期晒1次。中央空调是真菌寄生的良好场所,推荐窗式空调,与外界空气直接交换,还要及时清洗空调滤网。

2.室外注意防花粉

花粉易造成过敏性鼻炎及过敏性哮喘。春季外出踏青,应避免靠近花丛,注意戴口罩。

另外,化学刺激物、烟草烟雾、劳累、愤怒或恐惧等极端情绪以及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以及β受体阻滞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和偏头痛),也可引起哮喘发作。要避免以上因素,需要保持心态平和。有哮喘史的人,在春季高发季节,要随身携带一支气雾剂(万妥林、喘康速、舒利迭等)以备急救,并要经医生指导,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方法不正确,不仅无效,还会延误急救时间。

【防范疾病】老年慢性气管炎

由于花粉刺激等原因,老年慢性气管炎特别容易在春季发作。

【预防措施】

1.防寒保暖,别让感冒露头??

做好防寒保暖,遇到气候骤变时,及时添衣,严防受凉。寒潮到来时最好不外出,以减少不利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处于病情缓解期的患者,可定期进行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注射,减少感冒发生,减少急性发作次数。

2.开窗换气,室内保持空气湿润

室内经常通风换气是预防老慢支复发的重要措施。室内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时,必须适当增加室内的空气湿度(措施有洒水、室内晾湿毛巾或使用加湿器等),使空气湿度达到60%左右。

3.预防过敏,少吃鱼虾发物

避免有害粉尘和气体的刺激。空气中有些粉尘和气体能引起支气管炎发作,如棉花纤维、发霉的谷物粉尘、含有螨虫排泄物的房尘。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宜戴口罩,扫地宜用潮湿拖把等。过敏体质的人更应注意远离过敏原,饮食上少吃鱼类,尤其是带鱼、黄鱼,还有虾、蟹等,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

慢性病复发或加重

春季万象更新,气温忽高忽低,机体的新陈代谢机能也随之旺盛,但气候变化异常,春寒与春暖交替出现,也是一些慢性疾病的复发期或加重期。

【防范疾病】脑梗塞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梗塞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春季天气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大,因此脑梗塞又进入高发时期。

【预防措施】

首先应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等;其次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饮食注意低盐、低脂、低糖,注意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应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健身活动;当季节交替时,由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气候的变化而容易患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防范疾病】冠心病

每年2~4月份是心肌梗死的一个发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风时雨,常使原有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恶化。

【预防措施】

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防范疾病】肾炎

春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对肾炎患者来说,感冒不仅引起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炎症,而且极易导致肾炎复发。

【预防措施】

防寒保暖,预防感冒。

【防范疾病】精神病

春天是精神病的高发期,每年三四月份是发病的高峰,故民间素有“菜花黄,痴子忙”的说法,即使是老病人也极易复发。因此,在春天应特别注意预防。

【预防措施】

保证充足的睡眠,遵医嘱正规治疗,发现有情绪异常者,应及时就医。

特殊天气――“回南天”防病法

在我国华南地区广西、广东、福建、海南等一带,每年三月份都要迎来一段时间的“回南天”,它带给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潮湿,家里地板、墙壁上水雾蒙蒙,衣物无法晾晒干。在这种潮湿、闷热,阴霾的天气里,很容易引起4类疾病。

关节炎

一些长期患有关节炎的患者,尤其是老人,对“回南天”比天气预报还要灵验。调查发现,90%的关节炎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湿度上升,可使关节肿胀、疼痛加重,诱发或加重原有的关节疾患。

【预防措施】

首先是注意防湿,如果居住或工作的环境比较潮湿,要注意做好防潮工作,例如,浓雾天气时要关好门窗等;其次,适度运动,每天最好抽一个小时左右做做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周身气血的流畅。有明显湿重症状者,可尝试到正规的医疗场所拔火罐或做温针(将艾段套在针灸的针柄上烧)治疗;第三是饮食调理,可以在煲汤时适当加入一些药材,如薏米、木棉花、云苓、淮山、扁豆、莲子、苍术等。此外,在乍暖还寒、阴晴不定的日子尤其应注意保暖。

急性胃肠炎

“回南天一来,空气十分潮湿,细菌、真菌、花粉、病毒、尘螨、霉菌繁殖迅速,是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而慢性支气管炎首当其冲。”江西中寰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邓清水介绍,潮湿的天气还容易引发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等胃肠道疾病。

【预防措施】

1.很“潮”的天气里,要避免到户外活动,否则,一旦感冒,病程会较长。

2.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注意不可在出汗时吹风,谨防外邪侵袭机体。

3.饮食方面多吃清淡、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吃高热量、高脂肪、煎炸的食物。湿气太重,身体条件许可的人,也可适当吃些辣椒,帮助消化,增加食欲,从而有助预防在潮湿的时候出现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弱的现象。

第9篇:流感的预防措施范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调整部分法定传染病病种管理,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调整后,对于甲型H1N1流感,将同季节性流感防控一样,重点是监测疾病流行趋势和流感病毒变异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疫情。对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时,病例报告时限从原来的两小时调整为24小时,不再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而是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管理,主要是出于对疾病监测报告和防控工作进行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的需要。今年入秋以来,全国发现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目前,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绝大多数呈散发状,尚未发现有效人传人的证据。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由于我国城乡活禽市场交易普遍存在等现象在短期内难以消除,专家分析认为,不排除我国内地继续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散发病例的可能性。

目前,我国共有39种法定传染病,其中甲类两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对不同等级的法定传染病,卫生计生部门均依法进行规范化管理和预防控制,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报告时限。医务人员发现甲类传染病后,要在两小时内进行报告,对于乙类和丙类传染病则要求诊断后24小时内进行报告。二是防控措施。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摘自《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