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范文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控技术发展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范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控制器。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cad/cam和cnc之间没有反馈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由此可见,传统cnc系统的这种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已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对数控技术实行变革势在必行。

2 数控技术发展趋势

2.1 性能发展方向

(1)高速高精高效化 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机械制造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由于采用了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多cpu控制系统以及带高分辨率绝对式检测元件的交流数字伺服系统,同时采取了改善机床动态、静态特性等有效措施,机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

(2)柔性化 包含两方面:数控系统本身的柔性,数控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功能覆盖面大,可裁剪性强,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群控系统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统能依据不同生产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动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控系统的效能。

(3)工艺复合性和多轴化 以减少工序、辅助时间为主要目的的复合加工,正朝着多轴、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发展。数控机床的工艺复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机床上一次装夹后,通过自动换刀、旋转主轴头或转台等各种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复合加工。数控技术轴,西门子880系统控制轴数可达24轴。

(4)实时智能化 早期的实时系统通常针对相对简单的理想环境,其作用是如何调度任务,以确保任务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而人工智能则试图用计算模型实现人类的各种智能行为。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实时系统和人工智能相互结合,人工智能正向着具有实时响应的、更现实的领域发展,而实时系统也朝着具有智能行为的、更加复杂的应用发展,由此产生了实时智能控制这一新的领域。在数控技术领域,实时智能控制的研究和应用正沿着几个主要分支发展: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控制、学习控制、前馈控制等。例如在数控系统中配备编程专家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参数自动设定和刀具自动管理及补偿等自适应调节系统,在高速加工时的综合运动控制中引入提前预测和预算功能、动态前馈功能,在压力、温度、位置、速度控制等方面采用模糊控制,使数控系统的控制性能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最佳控制的目的。

2.2 功能发展方向

(1)用户界面图形化 用户界面是数控系统与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接口。由于不同用户对界面的要求不同,因而开发用户界面的工作量极大,用户界面成为计算机软件研制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当前internet、虚拟现实、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多媒体等技术也对用户界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图形用户界面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人们可以通过窗口和菜单进行操作,便于蓝图编程和快速编程、三维彩色立体动态图形显示、图形模拟、图形动态跟踪和仿真、不同方向的视图和局部显示比例缩放功能的实现。

(2)科学计算可视化 科学计算可视化可用于高效处理数据和解释数据,使信息交流不再局限于用文字和语言表达,而可以直接使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可视信息。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环境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应用领域,如无图纸设计、虚拟样机技术等,这对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在数控技术领域,可视化技术可用于cad/cam,如自动编程设计、参数自动设定、刀具补偿和刀具管理数据的动态处理和显示以及加工过程的可视化仿真演示等。

(3)插补和补偿方式多样化 多种插补方式如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圆柱插补、空间椭圆曲面插补、螺纹插补、极坐标插补、2d+2螺旋插补、nano插补、nurbs插补(非均匀有理b样条插补)、样条插补(a、b、c样条)、多项式插补等。多种补偿功能如间隙补偿、垂直度补偿、象限误差补偿、螺距和测量系统误差补偿、与速度相关的前馈补偿、温度补偿、带平滑接近和退出以及相反点计算的刀具半径补偿等。

(4)内装高性能plc 数控系统内装高性能plc控制模块,可直接用梯形图或高级语言编程,具有直观的在线调试和在线帮助功能。编程工具中包含用于车床铣床的标准plc用户程序实例,用户可在标准plc用户程序基础上进行编辑修改,从而方便地建立自己的应用程序。

(5)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集计算机、声像和通信技术于一体,使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信息的能力。在数控技术领域,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信息处理综合化、智能化,在实时监控系统和生产现场设备的故障诊断、生产过程参数监测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2.3 体系结构的发展

(1)集成化 采用高度集成化cpu、risc芯片和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fpga、epld、cpld以及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可提高数控系统的集成度和软硬件运行速度。应用fpd平板显示技术,可提高显示器性能。平板显示器具有科技含量高、重量轻、体积小、功耗低、便于携带等优点,可实现超大尺寸显示,成为和crt抗衡的新兴显示技术,是21世纪显示技术的主流。应用先进封装和互连技术,将半导体和表面安装技术融为一体。通过提高集成电路密度、减少互连长度和数量来降低产品价格,改进性能,减小组件尺寸,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模块化 硬件模块化易于实现数控系统的集成化和标准化。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将基本模块,如cpu、存储器、位置伺服、plc、输入输出接口、通讯等模块,作成标准的系列化产品,通过积木方式进行功能裁剪和模块数量的增减,构成不同档次的数控系统。

(3)网络化 机床联网可进行远程控制和无人化操作。通过机床联网,可在任何一台机床上对其它机床进行编程、设定、操作、运行,不同机床的画面可同时显示在每一台机床的屏幕上。

(4

)通用型开放式闭环控制模式 采用通用计算机组成总线式、模块化、开放式、嵌入式体系结构,便于裁剪、扩展和升级,可组成不同档次、不同类型、不同集成程度的数控系统。闭环控制模式是针对传统的数控系统仅有的专用型单机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提出的。由于制造过程是一个具有多变量控制和加工工艺综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包含诸如加工尺寸、形状、振动、噪声、温度和热变形等各种变化因素,因此,要实现加工过程的多目标优化,必须采用多变量的闭环控制,在实时加工过程中动态调整加工过程变量。加工过程中采用开放式通用型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易于将计算机实时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cad/cam、伺服控制、自适应控制、动态数据管理及动态刀具补偿、动态仿真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构成严密的制造过程闭环控制体系,从而实现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

3 智能化新一代pcnc数控系统

当前开发研究适应于复杂制造过程的、具有闭环控制体系结构的、智能化新一代pcnc数控系统已成为可能。

智能化新一代pcnc数控系统将计算机智能技术、网络技术、cad/cam、伺服控制、自适应控制、动态数据管理及动态刀具补偿、动态仿真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形成严密的制造过程闭环控制体系。

作者单位:张俊(北京市东直门外望京路4号,北京机床研究所数控工程中心,邮编:100102)

魏红根(北京机床研究所)

参考文献

第2篇: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我国;数控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1.数控技术的概况

数控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字控制完成某项工作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它是在数据载体和二进制数据的技术上产生的。一般情况下,数控技术控制着机械自动化的位置、速度以及机械能量等方面的流量等,使企业的管理更加高效、便捷。近年来,数控技术以其诸多优势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数控技术的现状

目前,国内的数控技术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数控技术也吸引了许多专业人员的关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控技术在多种技术领域中的发展尤为迅速。近年来,国家先关研究人员研究的国产数控系统以PC平台为基础,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我国的数控技术发展较快,但是仍然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国内的数控技术缺乏特有的创新精神,在商品化进程中发展也比较缓慢,市场的占有率等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总体来说,目前我国数控技术仍然有着极大的进步,而且从整体而言,已经迈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

3.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数控技术的性能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数控技术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数控技术性能的提高体现在五个方面。

3.1.1数控技术逐渐趋向高速化发展

随着高速加工技术的普及,数控机床在运行方面的速度也在不断提高,经调查,车床主轴的转速在几年前是3000-4000r/min,近年来已经发展到8000-10000r/min,提高了一倍之多。而且在速度提高的同时,还注重加速度的提高,重力加速度由过去的0.5G提高到了如今的1.5-2.0G,提高了三到四倍左右。

3.1.2数控技术机床的精度迅速提高

近年来,数控机床技术在精度定位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其定位进度已经由最出的0.01-0.02mm发展到0.008mm,有些机床甚至达到了1nm,是数控技术的一大进步。

3.1.3数控技术方面逐渐向柔性化方向发展

数控技术方面逐渐向柔性化方向发展。数控系统基于本身的柔性,通过进行模块化设计,覆盖面不断扩大,剪裁性增强,对于不同用户的需求都能一一满足。在群控系统中,需要面对不同的生产流程,群控系统可以通过使用物料流以及信息流对于各种生产流程进行自动动态调整,是群控系统的功能可以发挥到最大。

3.1.4复合加工技术逐渐应用到数控生产流程

数控生产技术中要提高性能,尤其要做到的就是减少工序,减少生产工艺的辅助时间。而工艺复合技术采用多轴化生产方式,即工件在机场上面进行装夹,然后利用自动换刀、对主轴进行旋转,使多重工序的加工能够更加节省时间。复合加工技术也正朝着多轴多系列的方向发展。

3.1.5数控技术的人工智能与实时系统逐步提高

数控技术的人工智能与实时系统逐步提高是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保证。其中,人工智能是利用计算机模型对人类的各种行为进行模仿实现。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实时响应以及现实性更加完善,而实时系统的发展也更加智能化和复杂化,而且有占据整个领域的趋势。在数控技术专业,实时智能系统的发展分出了分支,分别是自适应控制、神经网络控制、模糊控制、学习控制、专家控制、前馈控制等等。

3.2数控技术功能趋于完善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数控技术的功能将会更加完善。数控技术性能的不断提高,其在生产控制的应用中发挥的作用也不断增强。

3.2.1数控技术用户界面优化

界面是用于连接数控系统和使用者,但是由于不同用户的需求不同,对于数控界面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它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因此,用户界面成为了数控系统研制过程中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目前,用户界面已经发展为图形化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面方便了很多的专业以及非专业人士,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界面窗口菜单对数控系统进行操作使用,还可以根据用户界面的图形化显示进行蓝图的绘制以及快速编程等等,是数控技术应用方面不断增强的主要变现之一。

3.2.2数控技术高速数据的处理以及数据可视化发展

在计算机快速发展的时代,数控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专业知识也做了相当大的转变,应用更加方便快捷。数控技术对于数据处理和数据解释的高效性以及专业性使得信息的交流更加广泛,而不只是局限于文字与语言,相对而言,图形、图像以及动画等等是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理解。它通常用于CAD/CAM,主要用作自动变成设计,对数控机床参数进行自动配置等等。其次,可视化融合与虚拟环境中,使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甚至是无需设计图纸,在虚拟环境中制作样机等等,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对于数控技术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影响。

3.2.3内置性能较高的PLC数控系统

PLC控制系统主要是通过高级语言编程进行在线的调试以及在线帮助等功能。数控技术中PLC包含于编程工具中,可以在用户程序中修改编辑,方便用户建立自己的控制程序,对于数控系统的操作也更加快捷方便。

3.3数控技术自动系统更加完善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自动系统将更加完善。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对于数控技术的发展有着极其有重要的作用。以后的数控技术对于产品与使用者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自动化的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是通过模仿生物机理,研究制造各种数控技术产品。其中智能化是自动化的基础,主要包括对于及其行为的各种研究描述。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它融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运筹学、生理学、模糊数学、心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思想,使数控技术产品能够进行基本的逻辑判断、推理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主决策的能力。

在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模块化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模块的制作以及研究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程之一,如各种标准机械接口、动力接口以及电气接口等等。其中研制各种动力单元和具有可视化、图形处理性能的控制单元以及机械自动化中的各种机械装置等是模块化主要需要处理的工程。网络化是现代社会的主题,网络的普及带动了数控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目前,数控系统在生产过程中以及研究过程中都离不开网络,自动化产品的生产及运行也多是依赖于网络的数据传输等。它不仅满足了生产线、制造商和生产企业的各种需求,也使制造模式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是现代数控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总之,数控技术是机械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核心技术,它是多种科学技术发展融合的结晶。虽然我国的数控技术起步比较缓慢,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的数控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数控技术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戴玲.浅析数控技术发展趋势—智能化数控系统[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

[2]王鑫秀.浅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3]李大英,吴伯柱.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06).

第3篇: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 数控系统发展;数控技术发展;数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20192-01

1 数控技术学科的特点

马克思曾经说过1 数控技术学科的特点

数控技术的问世已有4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机械学、控制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四大基础学科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新型学科,是用数字化指令控制机床动作的技术,它包括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编程技术;PLC机电接口技术。其中控制系统技术是核心;伺服驱动技术是关键;精密机械技术是基础。数控技术是数控机床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推广应用数控技术,用数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对机械制造、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恶劣及危险环境的作业等,都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控技术国外发展趋势

纵观数控技术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数控技术的发展是逐步跟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从1956年至今,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1956年-1974年,专用硬件NC的时代;1975年-1989年,专用计算机数控时代,即微处理器NC的时代(μ PC);1990年-1995年,BASIC PC的CNC时代;1996年至今,开始全PC开放式智能化数控新阶段。

近几年来世界发达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组织优势力量进行新一代开放式体系结构和具有智能型功能的数控技术开发与研究,包括美国的NGC和OMAC计划、欧共体的OSACA计划、日本的OSEC计划等。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更趋向于“开放式”,为满足现代机械加工的多样化需求,新一代的数控机床具有以下特点:

1)机床结构按模块化、系列化原则进行设计与制造,以便缩短供货周期,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工艺需求。2)由于数控机床的很多部件的质量指标的不断提高,品种规格的逐渐增加、机电一体化内容更加丰富、功能参数日趋庞杂,因此专门为数控机床配套的各种功能部件已完全商品化,为建立具有竞争能力的机床厂创造了条件。3)为向用户开放,各发达国家的数控机床厂都积极建立完全开放式的产品售前、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开放式的零件试验室,建立自助式数控机床操作、维修培训中心。4)采用信息网络技术,把社会上各种制造资源根据加工任务进行合理组合与调用,是21世纪将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5)人工智能化技术在数控技术中的推广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领域不断渗透和发展,数控系统向智能化发展。在新一代的数控系统和伺服装置中,由于采用“进化计算(”Evolutionary

Computation),“模糊系统”(Fuzzy System)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等三个方面新的控制机理,性能大大提高。这种高性能的智能化的数控系统不但具有自动编程、前馈控制、自适应切削,工艺参数自生成、运动参数动态补偿等功能,更具特色的是考虑到操作使用的因素而呈现的极为友好的人机界面。当前采用模糊控制原理的电加工数控系统和具有自学习、自建立数学模型、自调整参数的高性能数控机床伺服驱动装置已有产品并在市场中具有强的竞争能力。

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在网络化基础上,CAD/CAM与数控系统集成为一体,机床联网,实现了中央集中控制的群控加工。

3 我国数控技术开发现状与差距

我国的数控技术,在“八五”攻关中,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以自主版权为目标,以平台为基础的发展战略,而且在攻关过程中,瞄准或调整到以PC机为基础的发展路线上,并以此形成了两种平台,开发出了四个基本系统,其中华中I型和中华I型是将数控专用模板嵌入通用PC机构成的单机数控系统,航天I型和兰天I型是将PC机嵌入到数控之中构成的多机数控系统,形成典型的前后台型结构,国内其它单位也都先后开发开放式体系结构系统。然而就总体而论,还仅仅处于开始阶段,虽然各个系统都向PC平台方向发展,但在具体的实施开发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即是开放性不够、开发环境和支持手段不足,要作为用户方便地进行二次开发的开放程度还远未达到,只是具有相当技术力量的开发单位才能使用,而作为能够普及到一般用户的程度则还远远不够。利用PC机设计数控系统使得CNC的重点由硬件转向软件,为我国的数控发展消除了硬件上的“瓶颈”制约,从而可能加快生产出实用产品。而且PC-NC毕竟使CNC向开放性体系结构迈出了一大步。在数控机床设计与制造中,我国已开始采用模块化技术,对数控切削加工中的工艺参数、工具系统的优化、智能适应控制都进行过研究,它为对智能化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但上述工作仅仅是一个开端,仍需在“十五”期间进行一系列开发研究工作,跟踪世界数控技术,推动我国数控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夏建国、郭扬,职教课程模式开发[N].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朱国文、熊清平,数控技术教育改革的创新,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启中、蔡德福,现代数控技术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8]黄克孝、严雪怡,职教课程改革研究[N].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第4篇: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机械数控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产品的生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国生产领域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就要不断对生产技术进行改进,达到质量和数量的统一性,实现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变得更为智能化,简化了生产的程序,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数控技术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方式,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以及科学的编程方式实现了自动化的控制和监督操作,传统的手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所以数控技术的出现也会逐渐代替手工的生产操作,为人们提供更为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了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上个世纪末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数控技术,但是因为当时对数控技术的不重视,还保持着大规模的手工操作,所以数控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机械数控技术开始广泛的应用到我国的生产领域,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近些年年来我国也加大对机械数控技术研究和投资的力度。数控技术在我国工业化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造船业和电力事业等。同时我国很多的精密仪器的制造也都应用机械数控技术。

我国对工业化的发展做了明确的规划,在规划中要注意对机械数控技术的使用,机械数控技术也取代了传统的生产方式,让生产方式更为灵活,更为便捷,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我国很多工业化的生产都使用了机械数控技术,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控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空间相对来说还是很大的,因为我国正在向工业化迈进,有很多的工程都还没有实现数控技术操作,所以数控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潜力非常大。另外我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以后,与各国都产生了贸易的合作,通过合作的的方式,吸引进来的高科技机械数控技术,可以为我国生产领域带来新的血液。国家间的技术交流,也促进了我国数控技术的提高。国外的数控技术相对于我国来说,更为成熟,因为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在一些技术的应用上,还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经验和手段。我国的幅员辽阔,南方轻工业,北方重工业,要实现工业化的发展,就需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保证生产的质量和环保,充分的利用资源,所以数控技术的使用是势在必行的。经济全球化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用技术来武装自己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机械数控技术的概念

从机械数控技术的发展来看,数控技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得到了应用,机械数控技术采用了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和硬件技术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程序的运用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也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监督和控制。机械数控技术在电力事业中的应用也日渐成效,通过数控设备对电力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所以机械数控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宽广,机械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也会从对设备的控制到对设备进行智能化的操作的转变,通过对机械数控技术的不断研究使得整个生产过程摆脱的手工劳动所带来的误差,提高了产品生产的质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和国际数控技术水平的差距也会逐渐的减少。要实现工业化的发展,必须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生产,现代社会是知识竞争的时代,如果生产的方式落后,那么就会造成经济的落后,机械数控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机械电子技术的大众化

目前全国各个开始普及机械数控技术的省(市)已有29个。上世纪 90年代中后期,中国单位和私家的机械数目剧增,以年千万户的速度增长,截至目前,配备机械数控技术的约占全国机械视用户的三分之一。 而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我国机械数控技术的使用率正不断提高,可以预见机械数控技术能够像网络一样大众化,一个崭新的控制方式将呈现在世人面前,机械数控技术也会逐步普及。机械数控技术在各个城市普及程度差异很大,北京、上海几个直辖市城区普及率较大, 大部分省会城市和深圳等发达城市主城也开始推广普及。 二线城市发展不理想,使用率率依然较低。

三、发展机械数控技术的感想

(一)从绩效着手

机械数控技术的发展对研发单位和相关企业的能力与基本经营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机械数控技术工作的实际情况,生产单位的领导要组织制定合乎实际的规定,给机械数控技术的研发提供明确的标准。企业也要根据各部门员工的工作情况来进行技术研发。对于技术上有突破的员工,要及时给他们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把该项内容作为工资考评的依据之一,同时积极学习吸收其它企业的优秀做法,促进收益与技术发展的双提高,并根据实际效果不断改进做好机械数控技术研发工作,要在实践中检验运行效果,观察分析期间出现的问题。就目前的机械数控技术研发单位的工作情况来看,要不断完善工作模式,不断紧跟国际领先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二)从硬件技术设施更新换代着手

要充分配置机械数控技术研发所必要的设施,同时要利用最新科技在生产与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有条件的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设计符合自身需要的设备,提高生产技术的先进水平。所以,要专门投入相关资金,技术人员也要努力强化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资金、设备的使用效率。

四、结论

机械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战役,社会普及面广,如何做好机械数控技术的研发,能够在大众中普及、服务人民,并在此基础上保障收益的持续增长,需要科学工作者与研发企业的共同努力,完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用户首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思维,即避免因循守旧、参与新技术的应用,只有能够利用新机械数控技术与设备,才会享受新时代新技术的便利,而且企业的定价必须从“被动”过渡到“主动”,能够随着市场需求而动,同时鼓励客户的使用主动性,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增长。

参考文献

[1]梁晓哲,谢荣.数控技术在传统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第5篇: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范文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其技术范围覆盖很多领域:(1)机械制造技术;(2)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伺服驱动技术;(5)传感器技术;(6)软件技术等。

1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展的大趋势。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其装备发展的趋势来看,其主要研究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4]。

1.1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及装备的新趋势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

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30万辆的生产节拍是40秒/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的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从EMO2001展会情况来看,高速加工中心进给速度可达80m/min,甚至更高,空运行速度可达100m/min左右。目前世界上许多汽车厂,包括我国的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已经采用以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生产线部分替代组合机床。美国CINCINNATI公司的HyperMach机床进给速度最大达60m/min,快速为100m/min,加速度达2g,主轴转速已达60000r/min。加工一薄壁飞机零件,只用30min,而同样的零件在一般高速铣床加工需3h,在普通铣床加工需8h;德国DMG公司的双主轴车床的主轴速度及加速度分别达12*!000r/mm和1g。

在加工精度方面,近10年来,普通级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已由10μm提高到5μm,精密级加工中心则从3~5μm,提高到1~1.5μm,并且超精密加工精度已开始进入纳米级(0.01μm)。

在可靠性方面,国外数控装置的MTBF值已达6000h以上,伺服系统的MTBF值达到30000h以上,表现出非常高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高速、高精加工,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如电主轴、直线电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

1.2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

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5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面加工机床)的发展。

在EMO2001展会上,新日本工机的5面加工机床采用复合主轴头,可实现4个垂直平面的加工和任意角度的加工,使得5面加工和5轴加工可在同一台机床上实现,还可实现倾斜面和倒锥孔的加工。德国DMG公司展出DMUVoution系列加工中心,可在一次装夹下5面加工和5轴联动加工,可由CNC系统控制或CAD/CAM直接或间接控制。

1.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

为解决传统的数控系统封闭性和数控应用软件的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国家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如美国的NGC(TheNextGenerationWork-Station/MachineControl)、欧共体的OSACA(OpenSystemArchitectureforControlwithinAutomationSystems)、日本的OSEC(OpenSystemEnvironmentforController),中国的ONC(OpenNumericalControlSystem)等。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所谓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数控系统的开发可以在统一的运行平台上,面向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通过改变、增加或剪裁结构对象(数控功能),形成系列化,并可方便地将用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诀窍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目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以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的核心。

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国内外一些著名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制造公司都在近两年推出了相关的新概念和样机,如在EMO2001展中,日本山崎马扎克(Mazak)公司展出的“CyberProductionCenter”(智能生产控制中心,简称CPC);日本大隈(Okuma)机床公司展出“ITplaza”(信息技术广场,简称IT广场);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展出的OpenManufacturingEnvironment(开放制造环境,简称OME)等,反映了数控机床加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1.4重视新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

1.4.1关于数控系统设计开发规范

如前所述,开放式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通用性、柔性、适应性、扩展性,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等国纷纷实施战略发展计划,并进行开放式体系结构数控系统规范(OMAC、OSACA、OSEC)的研究和制定,世界3个最大的经济体在短期内进行了几乎相同的科学计划和规范的制定,预示了数控技术的一个新的变革时期的来临。我国在2000年也开始进行中国的ONC数控系统的规范框架的研究和制定。

1.4.2关于数控标准

数控标准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一种趋势。数控技术诞生后的50年间的信息交换都是基于ISO6983标准,即采用G,M代码描述如何(how)加工,其本质特征是面向加工过程,显然,他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数控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国际上正在研究和制定一种新的CNC系统标准ISO14649(STEP-NC),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具体系统的中性机制,能够描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统一数据模型,从而实现整个制造过程,乃至各个工业领域产品信息的标准化。

STEP-NC的出现可能是数控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对于数控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制造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STEP-NC提出一种崭新的制造理念,传统的制造理念中,NC加工程序都集中在单个计算机上。而在新标准下,NC程序可以分散在互联网上,这正是数控技术开放式、网络化发展的方向。其次,STEP-NC数控系统还可大大减少加工图纸(约75%)、加工程序编制时间(约35%)和加工时间(约50%)。

目前,欧美国家非常重视STEP-NC的研究,欧洲发起了STEP-NC的IMS计划(1999.1.1~2001.12.31)。参加这项计划的有来自欧洲和日本的20个CAD/CAM/CAPP/CNC用户、厂商和学术机构。美国的STEPTools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数据交换软件的开发者,他已经开发了用作数控机床加工信息交换的超级模型(SuperModel),其目标是用统一的规范描述所有加工过程。目前这种新的数据交换格式已经在配备了SIEMENS、FIDIA以及欧洲OSACA-NC数控系统的原型样机上进行了验证。

2对我国数控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估计

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1958年,近5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8年到1979年,即封闭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我国的基础条件的限制,数控技术的发展较为缓慢。第二阶段是在国家的“六五”、“七五”期间以及“八五”的前期,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初步建立起国产化体系阶段。在此阶段,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的重视,以及研究开发环境和国际环境的改善,我国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在产品的国产化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第三阶段是在国家的“八五”的后期和“九五”期间,即实施产业化的研究,进入市场竞争阶段。在此阶段,我国国产数控装备的产业化取得了实质性进步。在“九五”末期,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配国产数控系统(普及型)也达到了10%。

纵观我国数控技术近50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经过4个5年计划的攻关,总体来看取得了以下成绩。

a.奠定了数控技术发展的基础,基本掌握了现代数控技术。我国现在已基本掌握了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主机、专机及其配套件的基础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具备进行商品化开发的基础,部分技术已商品化、产业化。

b.初步形成了数控产业基地。在攻关成果和部分技术商品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诸如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兰州电机厂、华中数控等一批伺服系统和伺服电机生产厂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等若干数控主机生产厂。这些生产厂基本形成了我国的数控产业基地。

c.建立了一支数控研究、开发、管理人才的基本队伍。

虽然在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端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现状与我国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从纵向看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横向比(与国外对比)不仅技术水平有差距,在某些方面发展速度也有差距,即一些高精尖的数控装备的技术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从国际上来看,对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估计大致如下。

a.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水平大约落后10~15年,在高精尖技术方面则更大。

b.产业化水平上,市场占有率低,品种覆盖率小,还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水平及成套能力较低;外观质量相对差;可靠性不高,商品化程度不足;国产数控系统尚未建立自己的品牌效应,用户信心不足。

c.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对竞争前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化能力较弱;数控技术应用领域拓展力度不强;相关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滞后。

分析存在上述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认识方面。对国产数控产业进程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市场的不规范、国外的封锁加扼杀、体制等困难估计不足;对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水平及能力分析不够。

b.体系方面。从技术的角度关注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多,从系统的、产业链的角度综合考虑数控产业化问题的时候少;没有建立完整的高质量的配套体系、完善的培训、服务网络等支撑体系。

c.机制方面。不良机制造成人才流失,又制约了技术及技术路线创新、产品创新,且制约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往往规划理想,实施困难。

d.技术方面。企业在技术方面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的工程化能力不强。机床标准落后,水平较低,数控系统新标准研究不够。

3对我国数控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3.1战略考虑

我国是制造大国,在世界产业转移中要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即要掌握先进制造核心技术,否则在新一轮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制造业将进一步“空芯”。我们以资源、环境、市场为代价,交换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世界新经济格局中的国际“加工中心”和“组装中心”,而非掌握核心技术的制造中心的地位,这样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程。

我们应站在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重视数控技术和产业问题,首先从社会安全看,因为制造业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制造业发展不仅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可缓解我国就业的压力,保障社会的稳定;其次从国防安全看,西方发达国家把高精尖数控产品都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质,对我国实现禁运和限制,“东芝事件”和“考克斯报告”就是最好的例证。

3.2发展策略

从我国基本国情的角度出发,以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我国制造装备业综合竞争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为目标,用系统的方法,选择能够主导21世纪初期我国制造装备业发展升级的关键技术以及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支撑技术、配套技术作为研究开发的内容,实现制造装备业的跨跃式发展。

强调市场需求为导向,即以数控终端产品为主,以整机(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典型数字化机械、重点行业关键设备等)带动数控产业的发展。重点解决数控系统和相关功能部件(数字化伺服系统与电机、高速电主轴系统和新型装备的附件等)的可靠性和生产规模问题。没有规模就不会有高可靠性的产品;没有规模就不会有价格低廉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当然,没有规模中国的数控装备最终难以有出头之日。

在高精尖装备研发方面,要强调产、学、研以及最终用户的紧密结合,以“做得出、用得上、卖得掉”为目标,按国家意志实施攻关,以解决国家之急需。

在竞争前数控技术方面,强调创新,强调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为我国数控产业、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行业发展部.CIMT2001巡礼[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3):18-20.

[2]梁训王宣,周延佑.机床技术发展的新动向[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1(3):21-28.

第6篇: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数控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上传统的加工方法和加工工艺由于存在效率低下、质量不均的缺陷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急需采取一种灵活的、高效的、智能的柔性自动化技术,数控技术应运而生。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工业发展打开了一个新的发展局面,能适应市场多品种、大小批量、快速高质量生产的需求。同时,面对劳动力精力有限和工资上涨的现状,企业也力求通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企业收益。但是,目前我国的数控技术和自动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对数控技术和自动化进行研究,讨论其发展趋势,对于把握现代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数控技术概述

数控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制造技术等的柔性制造自动化技术[1]。计算机预先设定好控制程序,数控系统按照给定的程序对设备实施控制。

数控技术具有很多显著的特点,简要概括为为以下三个方面:(1)功能集成化和工艺复合化(2)数控加工的应用范围广(3)良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在数控系统、数控主机、伺服驱动等技术的基础上,对其中大部分技术,我国充分进行了商品化开发,同时建立了一批生产能力强的生产厂,如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建立了一支数控研究和应用的人才队伍。但是,对于高端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我国的技术水平发展现状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相对国外仍有较大差距。

2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控制理论等领域技术的成熟,为数控技术向高速、高精度、复合化、智能化及网络化奠定了基础。

2.1高速高精度

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显著地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争相发展的关键技术。提高数控设备的加工精度有多种方法,除了可以通过机械方面提高设备的制造和装配精度来达到以外,还可通过减小数控系统的控制误差和采用补偿技术来实现[2]。

2.2复合化

数控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复合加工。复合化加工降低了加工的整体费用和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使效率和精度得到提高。复合化加工的含义包括两方面;一是工序和工艺的集成;二是指工艺的成套。复合化加工的理念越来越得到认可,复合化加工设备的发展也呈现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2.3智能化、网络化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生产柔性化、自动化的实际需求,数控技术的智能化程度也不断提高,数控系统要具备以下功能:一、学习功能;二、自适应控制功能;三、故障诊断功能;四、自动识别和自动优化调整参数功能。

同时,网络化的发展也对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网络化的主旨是指数控系统与其它控外部制系统进行网络连接和控制,面向生产现场和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再以因特网为渠道,通向企业的外部[3]。通过数控技术的网络化,系统可满足对信息集成的需求,这也是实现其他新技术的基础。

3 自动化概述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涉及了计算机、制造、控制和电子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利用设备集成和信息集成的方式,能达到从规划设计到生产制造,最后到管理销售等各阶段的自动化控制[4]。作为一项面向整个工业领域的重要技术,自动化是连接传统与现代工业的桥梁。作为现代化工业建立与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它把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它的地位的重要性显露无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水平日新月异,关键之一就是自动化技术的兴起。自动化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的成绩也十分显著,一些产业已经实现了无人作业,节省人力的同时使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改善,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我国自动化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实际上,我国的自动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比较薄弱,在利用自动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上还处于起步阶段。

4 自动化发展趋势

随着自动化的逐步发展,市场对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自动化必将沿着高效、安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继续优化以展现出更大的优势。

自动化的应用使生产更加高效,这也是未来自动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管理科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共同作用下,数字化应用也会日益突出[5]。近年来,工业系统正在由最初的原来的能量驱动型变化为信息驱动型,这种转变对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系统既要表现出一定的柔性,还要体现出一定的智能,能自主处理复杂信息。信息化技术推动自动化,自动化技术相互渗透和进行互补,自动化系统更加注重功能集成和信息安全。

5 结语

数控技术和自动化综合利用了计算机、电子、控制、信息处理和科学管理等领域知识,因而高效和高精度是其突出特点。随着数控技术和自动化的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传统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通过采用数控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国民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得到改善。未来,数控技术将朝着高效高精度、复合化加工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自动化技术将沿着高效、安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前进,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质量,使工业发展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浅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23(5): 119-120.

[2]郭聚东,李兰.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轻工机械,2005(3):70-72.

[3]胡俊,王宇晗.数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师,2000(3):5-7.

[4]Moore S F, Byrd T E.Integrated automation develop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 Patent 5,528,503[P]. 1996-6-18.

第7篇: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暖通;空调;发展趋势;启示

中图分类号:TU9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升,与此同时也使得我国在建筑方面的能耗也迅速增加。在能源危机的催促下,实现暖通空调技术的节能至关重要。再加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加强暖通技术的创新更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暖通空调技术的概述

暖通空调的发展原则一般要遵循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并且在此前提下能保证建筑环境的安全与舒适。就其具体的技术来说,大致可概括为一下几点:

(1)供暖技术。就暖通空调的供暖技术来说,包括对用户的用热计量、区域供热供冷、空调供暖系统的升级改进以及新型散热器的使用等技术。

(2)通风排烟技术。各种建筑都需要通风,包括日常住宅、医院病房、商场、地铁等,甚至工业的正常运行也需要良好的通风。另外,在剧院、商用办公综合楼、体育馆等的通风排烟也至关重要。因此,就要在不同场合使用到不同的通风技术,如住宅空调方式、分散式个别空调、变风量系统以及置换通风等相关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3)蓄能技术。就暖通空调的蓄能技术来说,包括蓄热供暖技术、低温送风技术以及冰蓄冷空调等,另外有冰蓄冷空调技术。

(4)制冷技术。在暖通空调的制冷技术方面,首先就是对相关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其具体的研究方面包括天然制冷剂与新型制冷剂,以及新型的制冷循环技术。

(5)节能环保设备和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这其中一方面要加强高能效设备的研究和使用,以及加强对低位热能和水源的利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热回收技术的研究。

(6)室内环境质量。保证室内的环境质量也是采用暖通空调技术的根本目的,因此一定要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包括装饰材料、设备等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以及设备安装、运行、清洗等过程)和通风空调气流的组织。

二、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

就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方向来看,其主要趋势一是注重节能环保,二是更加重视供暖中地暖的使用,三是更加注重用户的良好的生活体验,为人们提供更高品质的服务。下面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1、注重节能环保

在普遍要求节能环保的大环境下,作为一个高耗能的行业,暖通空调尤其要注重节能环保。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暖通空调行业也不断向节能低碳方向发展,在产品的格局上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暖通空调行业也在不断的研究和使用新型技术和设备,以提高暖通空调的能量利用效率,并且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顺应大趋势,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另外,暖通空调行业也加强了对新型健康制冷剂的研究,从多方面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所以说,暖通空调行业其中的一项发展趋势就是节能环保。

2、地暖供暖备受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供暖方式,如电热膜辐射供暖、暖气片等。而近几年来,地暖供暖凭借其温度梯度小、温度分布均匀等优势迅速发展,在供暖市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受到了暖通空调行业的极大重视。并且,地暖供暖也是符合低碳节能的要求。所以说,加强对地暖供暖的使用也是暖通空调的发展趋势之一。

3、注重用户的舒适体验

暖通空调的使用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生活,所以注重用户的舒适度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暖通空调行业怒前的发展状态来看,其产品的设计对用户舒适度的考虑更加严谨。通过对建筑内的温度、湿度以及风险的调控改善生活环境。早在A S H R A E的1 9 9 6 年关于暖通空调技术的冬季会议上,就有一位专家预言了建筑内空气质量的发展趋势,其中强调了对室内空气的清洁以及对空气湿度的控制等。其具体内容包括:加强空调系统的清洁与维护;选择健康材料作为使用设备;加强对暖通空调系统及其相关构造的湿度控制,以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另外就是在无人情况下的能量控制问题,以最大程度的较少无谓的能量损耗。总之,从各方面加强对用户体验是暖通空调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其在此行业内获取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三、暖通空调技术的相关启示分析

1、开发和利用低品位能源

顺应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就要多注重低品位能源的使用,以满足其节能环保的要求,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主要的应用展示如下:

采用热泵系统。该系统能够提取低品位能源中的热量,然后用于供给需要热能的单位或公司。通过使用高位能源的驱动后,热泵可以将温度在50℃~250℃之间的烟气和工业余热转化为可供使用的热能。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利用了低品位能源,还大大提升了供热效率,可谓一举两得。通过对压缩式热泵的改进,还可以形成不需电能即可正常工作的化学式热泵。

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太阳能是一种健康无污染的能源,并且取之不尽、源源不断,但由于其平均有效功率太低的原因,致使无法对其直接利用。而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就可以将低品质的太阳辐射能转换为我们生活和工业所需的热能,这也是对建筑供热的一大贡献。太阳能供热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组成,就其种类来说,有适用于房间供暖的平板式集热器,安装简便,可直接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同时也可以节省费用,还能够充分利用太阳的辐射能。另外,还有适用与工业方面的太阳能供热系统。利用给该系统加装的蓄热装置,可以大大提高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季节适用性。并且,该系统的运行费用只包含管理和维护方面,无需其他额外投入,增强了其经济性。

2、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

除了开发和利用低品位能源,还可以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暖通空调技术固然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但仍需要大量的能源作为基础。因此,为了提高总的能源利用效率,就要加强对自然条件的利用,以减少对暖通空调运行所需能源的使用。

3、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深入到了各个行业,因此在暖通空调技术中加强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也是必然的。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的智能特性,可以给暖通空调技术带来极大的便利,一方面可以消除很多传统的布线,另一方面,还能直接通过数字控制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以加强对暖通空调系统的控制力度和准确度。另外,通过建立信息网络,还可以方便信息的沟通,改善整个系统的性能。通过不断地发展,还可以将计算机的智能性应用到单独的重要元器件上,实现对暖通空调系统更好的控制。

四、结语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也随之逐渐恶化,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节能的重视程度。在低碳节能的要求下,最为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空调暖通技术必然要走创新之路,从其本身系统到能量管理上都要进行优化,提高对能量利用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陆毅昌.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回顾ASHRAE的1996年冬季会议.

第8篇: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程控交换机技术发展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15.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c)-0000-00

当前,程控交换机(PBX)早已广泛应用于军队、电力、工矿企业、公安、金融证券等行业,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不断增加的程控交换机服务功能,使其在通信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社会也对其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本文将分析其结构特点,并探讨其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1程控交换机的结构特点

程控交换机(PBX),全名为存储过程控制交换机,也称数字程控交换机或程控数字交换机,是集成电路技术、通信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密集型电子系统工程;它实质是是通过程序控制语音信号及各种辅助信号交换和传递的机器;主要由硬件与软件(庞大、复杂、类型多)两大系统构成[1],以下将简要概述程控交换机的基本结构特点:

1.1管理通信模块

管理通信模块(AM/CM)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通信控制模块,为模块间通信的核心用于实现多个HDLC通道的HDLC信令链路交换,同时与其它模块单板相连,实现各模块之间的信令交换;(2)中央处理模块(CPM)。CPM到CCM有HDLC链路,再通过CCM到各模块的HDLC链路来控制各模块的工作;它完成系统全局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并负责对管理通信模块中的单板管理。(3)中央交换网(CNET)。它为一个大型交换网,为三级结构,即中心交换网板CNU(中间级)和边缘交换网板SNU(输入输出级);它包括交换网通信控制板(NCC),用于控制本模块单板与其它模块的通信;总线驱动板(BDR),主要功能是进行总线驱动,增强NCC总线驱动能力;此外还有总线交换网板(CNU)、边缘交换网板(SNU),共五个组成部分。(4)后台管理模块(BAM)。它以LAN的形式将维护台、特服台、计费台、服务器等组成后台终端系统,由一台装有专用软件的计算机终端构成,通过HDLC链路与AM/CM通信。(5)此外,管理通信模块还包括:同步定时系统(STM)。它和AMP板通过串口线直接连接,接受AMP的控制;业务线路接口模块(LIM)。它主要实现中心模块与其它网络设备相连,即通过完成业务数据与信令数据的复核和分解,提供传输线路驱动接口来实现。

1.2交换网络模块(SM)

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通过控制部分的接续命令,并用户的呼叫要求,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SM,由主控单元通过接口单元配上不同的接口电路,从而形成不同的交换模块,实现不同的业务功能;所以SM主要由主控单元与接口单元两部分组成。

1.3电路模块

此类模块包括两部分:(1)用户电路。由于数字交换网络交换的是数字语音信号,所以用户电话是用户线和交换网路或其他电路(如扫描电路)之间不可缺少的接口。这部分有着过压保护、馈电、单路编译码器、振铃、混合电路、监视、及测试七大功能。用户一般用集成的电路实现,而使用模拟交换机的用户电路,七大功能中只有编译码器不一样。(2)中继电路。中继器一般包括信号互换电路、用户线信号电路、保护电路及隔离电路等组成;它为中继线与交换网络以及控制系统间的接口电路,传输的信号有语音信号与各种局间信号。

2程控交换机的技术发展与趋势

近年来,程控交换机在控制方式、程度软件、话路网以及接入业务等方面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例如,当前的程控交换机设备,随着软、硬模块化的发展,已可接入各类N-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设备;可以综合处理各类终端的图像、数据、传真等多媒体业务,而不是只能接受普通模拟电话业务[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通信系统将对程控交换设备提出稳定可靠、实时性强、调度功能完善、维护方便、接续速度快、畅通无阻等更高的要求,本文为将来的工作以下将就探讨近年来程控交换机的技术发展与趋势,为将来的工作奠定技术的理论知识基础。

2.1从分类角度分析PBX技术的发展

如按控制方式分有存储程序控制与布线逻辑控制这两种类型[3],前者,或简称为程控交换机,通常属于全电子型,它是将用户的信息和交换机的控制,维护管理功能预先变成程序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内;后者,虽然在器件与技术这两方面上取得不错的进步,但它只是机电式向电子式演变历程中的过渡性产物,这是由于其基本继承与保留了纵横制交换机布控方式缺乏灵活性、体积大且业务与维护功能低的弊端。此外,程控交换机按信息传送方式,可分为模拟交换机和数字交换机。此类交换机当前主要应用于小容量模拟用户交换机,用户电路简单,、不需要话音的模数转换(编解码),成本低。

2.2从社会需求角度分析PBX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研发设计的无线PBX系统,满足诸如旅游公司、中小型集团公司、厂矿小企业职工,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这样的特殊用户群体的需求,它将程控交换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增加了与外线之间的接口,主要是通过单片机控制各部分功能模块来实现其功能[4],使得多个用户可同时与外界通信,满足固定电话业务与移动通信业务的需要,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整体上,它增加的无线接口,除了能实现普通语音通信的功能,还能通过利用移动运营商的GSM/CDMA网络,在插入普通的SIM卡后,实现的无线接入,即与移动业务相结合,从而也绑定实现短信群发、手机,手机短号、集团彩铃等等移动特色功能。此外,随着IP技术发展和越来越成熟,IP PBX技术早已成为VoIP(Voice over IP)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研究及应用表明,它实现了将企业话音网络迁移到IP网络[5]。IP PBX最突出的是以开放的VoIP技术为基础,实现PBX数据通信与语音服务这两大功能;它可谓是基于IP网络的设备提供了完整的PBX功能。此外,PBX设备能够以终端的方式加入IP PBX系统,即IP PBX系统兼容现有的PBX系统。

3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的程控交换机程控数字交换机体积小、容量大、处理速度快、灵活性强,且与数字传输相结合,已能构成综合业务数字网,实现电话交换、数据、图像通信、传真等的交换,利于建设智能网、利于改变交换机功能,为用户提供多类型、方便的电话服务。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程控交换机技术将朝着更实用、更可靠、更易维护等方向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单飞.数字程控交换机基本原理.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7)

[2]周鸣一,程文清,赵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程控交换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5)

[3]马红艳.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构成及分类.科学之友,2011(22)

第9篇:数控技术发展趋势范文

关键词:数控机床;数控技术;发展趋势;概况

0 引言

数控技术是每个国家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国防工业的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美国、日本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数控机床和技术都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如日本山崎马扎克公司开发出了2种可使用长镗杆切削工件的复合加工机床。德国德马吉(DMG)公司生产的CTX 310 ECO通用车床其主轴驱动在无级可调情况下,转速可达5000r/min,输出功率为ll千瓦 。

而我国数控技术发展比较晚,起步比较慢。在20世纪50年代末,经历了封闭式开发阶段。在“六五”、“七五”间,通过吸收和引进相结合,于“八五”期间建立国产体系。“九五”期间实现了产业化阶段,组建了数控研发,数控生产基地,初步掌握了数控发展的技术,同时培养一批数控专业技术人才,初步形成了国产数控产业规模,开拓了国产数控产业市场。如图1所示为我国数控机床产业销售情况分布图。其规模较大生产公司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和航天数控等具有经济性和普及型的数控系统及机床产品。经过50多年的大力发展,其产品和性能大幅度提高,并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但高端技术产品含量比较低,与国外数控系统差距比较大,对我国数控产业的发展还达不到主导和支撑作用。绝大部分高端数控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如表1所示是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进出口变化对比表。因此大力发展国产数控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防的进步和综合国力水平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 数控机床与技术简介

1.1 数控机床的结构组成

数字控制(Numerical Control )是一种借助数字、字符或其它符号对某一加工过程进行可编程控制的自动化方法。而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就是采用数字控制的方法对加工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再将数控技术应用到机床上就演化为现在的数控机床。标准型的数控机床通常由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和机床本体这两大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1.2 数控机床及技术分类

1)按控制系统特点分,主要包括点位控制、直线控制和轮廓控制数控机床。其中,点位控制数控机床只要控制移动部件的终点位置,对运动轨迹不作要求;直线控制数控机床不仅控制两点间准确位置,还要控制其移动速度和轨迹;轮廓控制数控机床能够同时控制两轴以上的轴,并具有插补功能,同时对运动的起、终点,速度和轨迹进行精确控制来加工任意形状的曲线和曲面。

2)按执行机构的控制方式分,主要包括开环、半闭环和闭环数控机床。其中,开环数控机床无位置反馈系统,加工精度低;半闭环数控机床带有位置反馈系统,并安装在滚珠丝杠或电机轴上,加工精度较高;闭环数控机床不仅带有位置反馈系统,而且将其安装在运动部件上,加工精度最高。

3)按工艺用途分,主要包括金属切削类、金属成形类和特种加工数控机床及其他类型数控机床。其中,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应用最为广泛,种类最多;金属成形类数控机床最近几年发展较快。

4)按数控机床的性能分,主要有高、中、低档三种数控机床。

1.3 数控机床及技术特点

数控机床作为一种先进的自动化机床,不仅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而且还具有广泛的通用性,综合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结构和精密测量等最新成就和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制造、国防军工产品生产、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其主要特点如下:

1)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可靠性高;

2)加工过程无需人工干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当零件发生改变时,只需改变数控程序,即可继续加工,节省生产准备时间,提高生产率;

4)能实现多坐标的联动加工,能加工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范围广;

5)适应性强,适合加工单件和小批量复杂工件;

6)有利于实现机械加工的现代化管理。

2 数控机床及技术的发展概况

数控机床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薄弱,主要以低端产品为主,而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机床业的发展。为此,国家于2005年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同时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确立为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通过国家计划支持,在数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关键部件的技术水平和质量逐步提高,功能日趋完善,部分零部件的性能指标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出了高速主轴控制单元、重载导轨、数控回转工作台、A/C轴数控铣头、机械手和刀库装置和数字化量仪等部件和样机,并实现小批量生产规模。

2)中高档数控系统的研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自主研发与国外合作,在中档数控系统研发上取得很大进展。解决了远程数据传输和坐标联动的关键难题,相继又开发了伺服驱动系统,形成了系列化和标准化生产。

3)中高档数控机床研发有了较大的突破,在复合加工、五轴联动、高速加工和数字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与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主创新能力还不足,创新成分少,吸收和消化能力差。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只是停留在掌握已有国外的先进技术上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形成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要改变这种局面,不仅借助国外的先进技术作引导,还必须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否则会更加依赖于国外技术。

2)功能部件发展滞后。由于数控机床是由若干功能部件在立柱和床身上进行组装而成。其整体和功能部件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这些功能部件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数控机床的发展。

3)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不高。进口机床的平均无故障时间约为10,000小时以上,国产为3000-6000小时左右。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产机床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4)网络化水平和技术较低。目前应用较多的还是NC传输、串口通讯技术和纸带阅读器,而远程故障排除、集成化和网络化水平有限。

5)产品可靠性、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等方面不强。国产机床的交货期、服务和质量等方面与国外的著名品牌差距较大,其数控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差距也很大。另外,服务体系不完善,快速反应能力和成套技术服务满足不了现在的多元化市场要求。

6)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较大。尤其对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较大,每年大约有60%的固定资产用于购买机床。在“十二五”期间,随着汽车、高铁、航天工业、工程机械等行业投资增速、产业结构调整,对中高端数控机床需求量将继续增大。据分析,到2020年低中高档数控机床之比将达到20:60:20,中高档数控机床年需求量在12万台左右。

7)体系结构不够完善和开放。用户接口不够完善,少数开放功能的产品,只停留在试验和试制阶段。

8)创新环境不完善。我国还未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竞争环境,创新动力和创新意识不强。

3 数控机床及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不仅对传统的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而且成为工业化的象征。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大,对国际民生的重要行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高精度化、高速化、高效性、高可靠性

世界各工业国家从精密到超精密加工,从微米级到亚微米级,再到纳米级发展,以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过高速化缩短切削时间,来提高生产率,实现高效发展。高的可靠性可以大大降低机床故障率,提高机床寿命。

3.2 开放式、智能化、网络化

开放式数控系统能在一个统一平台上,面向厂家和用户,通过增加、剪切和改变结构对象,实现产品的系列化。智能化主要是对产品质量、驱动性能、编程、人机对话、智能控制、智能诊断等方面实现智能化。网络化是近年来的一大亮点,这一目标的实现可极大满足制造系统和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实现虚拟制造和敏捷制造等。

3.3 五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快速加工

采用五轴联动可实现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但价格较高,编程难度较大,从而限制了五轴联动机床的发展。由于当前电主轴的快速发展,使五轴联动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制造难度和成本降低,促进了五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的迅速发展。我国复合加工机床刚刚起步、国内首台复合加工机床是由沈阳机床集团与德国MAX-MULLER公司合作生产的车铣复合中心。

3.4 环保化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在制造过程中不污染环境,在使用中也不产生二次污染。在这种环境下,装备制造领域对机床提出了无液、无冷却液、无气味的环保要求。欧洲已有10%-15%的加工实行了干切削或准干切削,如德国HUELLER的高速加工中心均采用了干切削技术;美国HARDING的QUEST系列车床;日本原洲公司加工中心采用了液氮冷却技术;日本富士公司的数控车床采用了冷风冷却技术。

3.5 新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建立

开放式数控系统有更好的适应性、扩展性、通用性和柔性。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等国纷纷开始对开放式体系结构的数控系统新技术规范的研究和制定,这预示着数控技术的又一个新的变革时期的到来。我国在2000年也开始对中国的ONC数控系统的规范进行研究和制定。

4 结束语

我国是制造和生产大国,在世界产业转移中尽量接受前端而不是后端的转移。一方面,要努力掌握世界先进制造核心技术,缩短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重视数控人才的培养,加大对数控高端科技领域的拓展,加大经济的投入,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另一方面,制造业还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可缓解当前就业的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林宝,单国栋.我国数控机床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J].东方企业文化,2010(9):121.

[2] 张玲. 数控加工编程[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

[3] 胡俊,王宇晗,吴祖育等.数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师,200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