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布置;习惯;行为
文化,浸润心田。健康的班级,让人感受温暖、舒心。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每一个班级应该有自己的文化,用班级文化熏陶、培育学生文化和人格,影响学生的活动。它不同于硬性灌输,强迫要求,它像一个磁场,吸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感悟,产生积极向上的无形力量,自发的积极的自我行动。我们的班级文化从班级布置、学生行为这些小的方面做起,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丰富教室硬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作为一个班集体学习和受教育的基地――教室,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班级教室环境的布置,丰富学生学习生活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激发爱班爱校的热情。因此我力求教室必须是课桌整齐,门窗鲜亮,物品有序,地面洁净。让大家拥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一个文明的学习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
1、一个班级好比一个家。乱七八糟的家不会让人感受舒服和认同,所以一个班级首先应该有一个整齐的环境。卫生是基础;每天课桌整齐,门窗鲜亮,地面洁净,讲台、图书、书包、打扫工具、生活物品摆放整齐。
2、小课桌更有文化。每个学生都自备了透明的课桌垫,有的学生就将自己的美术作品压在下面。在发现这一做法之后,我对这样的方式给予了肯定的评价,效仿的学生很多。他们每天的语文作业有一项内容:摘抄好词好句。有的同学将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用彩色的小纸片认真的写下来,放在了桌垫下。后来,还有家长也参与进来,给孩子写了一些名言警句。漂亮的字迹让孩子非常喜欢,天天接触之中,自有“润物细无声”之妙。一则警句,一句名言,学生的思想变化或许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必然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3、充分利用空间。学校在传统节日的时候,会及时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也会完成很多实践作品。这些作品是学心精心收集资料完成。每次将收集的作品展示在外墙上贴满整整一墙后,总会吸引大家的目光,作品上墙的学生欣喜骄傲;相邻班级学生互相欣赏;班级的任课老师也会多次停留观看。利用这个阵地,不定期地展示不同专题,是一种既经济又实效的手段。
4、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展示个性文化风采
黑板报是一个班级的文化导向,是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舞台,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播撒文化气息的“一方宝地”,也是学生特别喜欢的一个内容。每次新黑板报出来,同学们总会热切的围在一起欣赏、品评。这是学生的一个关注点。于是我在每次黑板报的版面中留出一块,主要写四个方面的内容:进步的学生;某些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班级中要说的事;大家的一句话想法。
每次写上一句话时,大家都会读一读、想一想,而这些话也紧贴班级日常生活,对学生来说,新鲜有趣,也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教”。
“每周一换座位,换组换行”:同学们每周一能自行调换座位。
“注意打扫的时候从前往后扫”:有序,卫生打扫的窍门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微笑是种美德”:让人微笑也是一种美德,大家都舒服。
“做最好的自己”:学习别人的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见到了难道也要他一样?学会判断,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爱是一种恒久的忍耐”:让我,他们的班主任能在负面情绪爆发时学会淡然
……
二、文化规范言行
学生的言行和班级文化有关吗?优秀的文化用于实践活动之中,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优美的文明状态才有可能出现①。小学生天真可爱,爱疯爱闹,一个班级有如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不当的行为和言语会使班级文化大打折扣。学生一言一行也是班级文化的重要体现。
1、从不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讲话做起。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的班级接受一个任务,给几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介绍小学生的生活。一个活跃的同学很热情,站起来,像小老师一样激动的告诉这些即将入园的小朋友们小学生活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虽然当时幼儿园的小朋友礼貌的表示了感谢,但是我注意到,这些小朋友中有的表现得很害怕。为什么?这个热情的小伙子有大声说话的习惯,他的大声把小朋友吓到了!虽然他很热情,但是这些小的方面不注意,还是会影响别人对他的评价。
2、垃圾入蒌。这是一个基本要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能严格做到,自己制造的垃圾,如碎纸屑、削笔屑、饭粒等随便扔到地上,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现代的小学生,这样的认知是绝对需要纠正的。如果在你的座位旁边的垃圾,就算不是你扔的,你也应该负责把它捡起来,处理掉。不必委屈,因为大家都需要对自己的附近的卫生负责。
3、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管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都要本着不能别人添麻烦原则。什么是给别人添麻烦?把垃圾弄到别人那儿,大声说话吵到别人了;每周换座位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座位清理得干干净净留给后来的同学……等等之类,会让同学觉得不喜欢的行为都要避免。
三、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1、培养带头人。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在班级管理中,我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班主任在的时候,学生能够管好自己,表现得文明有礼、遵守纪律,可是一旦班主任短暂离开,学生就会吵闹或散漫起来。这说明同学的非常缺乏管理的自主性。一般在教学中发现,如果你想让一个学帮忙处理一下不是他的原因造成的问题,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不是我做的。潜台词是:所以我不想管。对这样的情形,我很无奈,所以只能我自己处理了。接下来,我会经常主动做一些事,捡下教室里的垃圾、把打扫工具摆放整齐、修整班级图书,每次做完之后,我都问同学们,这是我弄坏的吗?一定需要有人请我做吗?面对这样的问题,聪明的同学很快意会了老师的行动想表达的意思。虽然这样的做法不可能让所以的同学明白,但也会有些不计较的同学愿意主动维护班级事物。这些同学就像带头人一样,给同学做出了正面的榜样引导。
2、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有了好的带头人,但还是抵不住不好的带头人的影响。图书角的图书有专门的同学负责整理,但是每天整理,每天都会变乱。因为有一个同学还书时随便放了,后面的同学也会跟着随意摆放。一个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会受到外在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当发现学生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之后,很多同学不会跟着做,但是还是有少数同学跟着做。事情很多,说出来后,学生能从理智上分辨什么是对什么不对。但是实际行动时,还是投机的选择最简单有效,不顾及结果的行为。在班级日常管理中不可能任何时候,任何事都要靠老师去说,去指派。这种僵化的“号令”,只能让学生暂时“听命”和“顺从”,不能使学生主动去做。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感到集体需要他们,他们有为集体做贡献的具体任务,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对集体的责任感。
室内设计是建筑内部空间的环境设计,根据空间使用性质和所处环境,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的理想场所。其中“文化”为室内设计的要素之一。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体现的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整体关系, 首先要解决好空间、界面、家具、色彩等一系列问题, 把握室内的性质和用途, 因地制宜, 对症下药, 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内容: 室内空间有虚有实, 有主有次, 有大有小, 有开有合, 按照空间性质和用途, 决定空间衔接、过渡、渗透、序列等关系, 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强调、调整, 确定空间动静、私密、开合与封闭、虚拟的程序, 从而使空间能够传达出协调、自然的感受, 这是室内设计成功与否的基本条件。
室内设计怎样体现文化
何谓文化?文化其实就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充分表达并升华每位业主的居室文化是设计的追求,根据每位业主的生活习惯、社会阅历、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的不同,家居的个性化、文化底蕴也就是设计师不断进步的源泉。
起居文化主要体现在住、食生活方式。平时工作忙碌的现代人,回到家中最想能够好好休息、清静一下,这就需要设计营造一个“禅的世界”的文化意味(文化中的一种)。例如,我们设想这样一个家居空间,起居室:摆在中央的白色沙发特别显耀,吸引人躺上去,好好松懈一下全部身心,大门的一角安置着很流行的迷你喷泉和小水塘,水池周围花草锦簇,水气袅绕,细碎的潺潺水声,令人仿佛置身大自然。卧室:朴实的棕色,四平八稳的正方形装饰,床头上一两幅书法作品,简单图案的素色床单,精致的点香炉。厨房:通过突出的清洗槽把狭长的厨房分为干、湿两用间,储藏和炊煮洗涤各归纳在一端,方便合理。平时搜集起来的多样摆设品做陪衬,例如佛像香炉、古董油灯、古董时钟等,在画龙点睛的同时,淡淡溢出禅意。轻轻地进来,静静地享受,洗去一天的忙碌,完全放松,可以欣赏美好的音乐,亦可以去亲手制作几道美味佳肴,一切尽在禅意世界中,是多么的不经意,又是多么的和谐。
其实,室内设计其目的就是围绕一种主题文化,做多方面的处理,或活泼多彩,或渐入佳境,或无限怀古,或拥抱未来。
室内陈设艺术反映文化内涵
陈设品作为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室内环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格调高雅、造型优美,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陈设品使人怡情悦目,陶冶情操,这时陈设品已超越其本身的美学界限而赋予室内空间以精神价值。如在书房中摆设根雕、中国画、工艺造型品 、古典书籍、古色古香的书桌书柜等等。这些陈设品的放置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使人们以在此学习为乐,进一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会更加热爱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艺术工作者在自己的室内空间放置既有装饰性又有很高艺术性的陈设品。这些陈设品有很多是他们自己设计并制作的,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美化了环境,还使人们从中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了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增加了生活的情趣。
陈设品选择与布置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职业特征、性格爱好及修养、品味,还是人们表现自我的手段之一。例如:猎人的小屋陈设兽皮、弓箭、锦鸡标本等等,显示了主人的职业以及他勇敢的性格。
室内设计与当代文化环境
国内始于80年代初的室内设计行业蓬勃发展至今,“文化环境”正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认同与重视,这是一种现代意识,也是社会进步的另一方面的表现环节。该行业,无论装饰公司还是设计师,往往只注重装饰装修而忽视了文化环境。说白了,把效益放在第一位、而不考虑自已的设计对周边环境、文化环境的影响,这样直接导致了设计的盲目性及整个行业的畸形发展。大多数古老的文化遗产、文明痕迹都人为地随着所谓的发展建设而逐渐流逝,各地都浮现出许多典型的例子。我们知道,民族的才是永恒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国际化,是有一定的地位的,问题是怎样把传统的精髓和现代意识巧妙合理地衔接,关键还是应突出传统文化的精神。
室内设计与“文化环境”相结合不仅仅是设计师的事,也是和业主息息相关的。现在的业主比设计师更超脱,也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关键是设计师应该怎么去引导。从强调装饰到祟尚简洁,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总是渗透设计行业的每一个环节。国内从三四十年代大量涌现的西洋古典与中国传统相结合的产物,到时期带有历史印记的建筑的出现,80年代兴起的重装饰的风潮,直至今日提出的当代文化环境与室内设计相结合。设计师应尽力避免在设计和建设中破坏整体环境,在整体环境塑造上首先应尊重地域文化。对于设计师本身来讲,设计师是室内装修设计的主体因素、它的设计作品反映了他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认识和追求,室内装饰装修实质上就是要运用文化环境这个载体。文化这个概念与现代是完全不矛盾的。现代的设计之中可以反映传统文化、可以体现现代文化,关键是看设计师如何去把握。各种不同的文化适合于不同的环境与空间,在这里关键是要体现一个‘美’字,再一个应该尽量满足功能的需求。比如设计一个影院,也许造型风格非常美观,与文化环境结合得很恰当,但如果室内不能满足应有的声学、光学、人体功能学的要求,这样的设计也不是成功的。各种文化之间应有一定的交融性、并不是说各种文化都是孤立存在的,只有相互融合,才能推陈出新。
从室内设计行业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必然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文化的概念也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关心现代文化的时候,不妨也与大环境结合起来。目前世界政治是多元化,经济趋于一体化,这样的格局会不会影响到意识形态?我们的建筑设计也好,室内设计也好,发展趋势是不断地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目前的文化有一种认同性,建筑本身已经考虑了它的功能,它的内在思想,它的精神宗旨,也就是说,建筑已形成了一个完备的健康的骨架,在这个基础上,室内环境设计是在赋予它丰富的肌肉及完善的肌肤,即便这样,一个建筑成为了完美的作品,这就需要建筑师与室内外设计师经常地进行沟通,也包括业主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深层次的理解与高层次的提携。我们的室内设计行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业主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强行要求设计师把一些符号与形式加入设计之中,而往往此元素并不一定能体现文化内涵,甚至起到破坏整体的作用。其次,行业内部人员素质也是体现文化的一个基本因素,因此,我们应该用当代的眼光审视当代的文化,用当代的眼光审视室内设计行业。
关键词:视觉 视觉文化 媒介技术
引言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印刷技术、影像技术、电子传播技术和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图像叙事渗透到西方社会政治、军事、医疗、教育、文化和日常娱乐等各个方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影视为代表的现代图像叙述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冲击。视觉传播,尤其是影像的作用越发重要,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信息接受最主要的媒介手段。在当下,计算机的普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产品的日益丰富,更使视觉文化传播成为21世纪文化的一种主导性力量。人类利用信息机器来生产图像,来“观看”,电影、电视、激光视像、电脑网络,数字电视等视觉媒介占据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指出,“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1]视觉文化传播在全球范围内极大地影响着人类文明进程,视觉文化研究也开始成为当代文化研究和媒介研究极为重要的方面。
正如西方视觉文化研究者尼古拉・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所言,“注意到这种文化上的新视觉性,与理解它并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当代文化中丰富的视觉经验与分析这种现象之间的能力之间的鸿沟,既彰明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视觉文化研究的机遇,又揭示了这一研究的需要。”[2]
那么究竟什么是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从构词法的角度来看,“视觉”与“文化”是偏正组合,在这里,“视觉”修饰“文化”。因而要界定当前被频繁论及的“视觉文化”的真实涵义,首先有必要重新探询视觉的本质内涵。
一、视觉之本质
视觉,在通俗意义上即为“观看”。它又分为不同的注意方式,如看、静观、凝视、观察等。“观看,可以说是人类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但最自然最常见的行为并非是最简单的。观看实际上是一种异常复杂的文化行为。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3]看又是历史地变化着的,它提醒我们视觉是运动的理解过程,被群体和机构强有力地控制着,而非面对自然刺激的纯真之眼。
看的核心问题是眼睛与可见世界之间的关系。人类之于世界的直观面对式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人类与世界的感官联系的必然性,决定了感觉经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而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在获取感觉经验方面的作用地位又存在着巨大差异。科学实验表明:视觉获取的信息量占人类获取信息总量的70%,听觉占20%左右,其他感觉器官的获取量仅占10%,视觉在整个感觉器官中显然居于主导和基础地位。“看”的感受方式是人衡量现有生存环境,寻找新的生存环境的主要标准和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
尽管视觉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感官,西方文化传统将人视为“逻各斯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这个界定本身隐含了某种深义,那就是语言优于形象,话语高于图形。语言文字、语言活动被视为心智活动的最高形式,是理性的活动,与此相对,视觉图像、视觉感知是一种对概念进行阐释的次等形式,是感性的活动。这个传统贯穿整个西方文明史,当代对视觉的批判、偶像破坏批评在某个层面上也正是对语言理性传统的捍卫。
然而在心理学研究中,格式塔理论发现视觉是一种多元智能,作为一种智能形态,“看”不是一种低级、被动的行为,恰恰相反,它是一种智能,即准确观察世界并对其加以解释或者把观察到的世界的方方面面传达给别人的能力。 著名的视觉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还提出了“视觉思维”概念,他这样论道:“知觉活动在感觉水平上,也能取得理性思维领域中称为‘理解’的东西。任何一个人的眼力,都能以一种朴素的方式展示出艺术家所具有的那种令人羡慕的能力,这就是那种通过组织的方式创造出能够有效地揭示经验的图式能力。因此,眼力也就是悟解能力。”[4]电影理论家伊芙特?皮洛也认为,“任何感知都会受到我们已有的知识的修正。视觉域生成在我们的视网膜上,它来自不断变化的光影结构,而从这些光影结构出发,我们创造自己的视觉世界。”[5]视觉形象的生成过程是“理性引导和渗入感性知觉;知觉中的思维因素和思维中的知觉因素是互补性成分”。[6]
英国艺术理论家冈布里希是研究绘画与视觉关系的著名专家,他总结得出,人们的绘画不是在画纯粹的“所见”而是画自己的“所知”,即对所画的事物的知觉和理解。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像所刺伤,就是无法理解世界。[7]也就是说,画家总是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眼光来看世界,在中国画家那里,梅兰竹菊有独特的人格意义,所谓四君子也。这种眼光在西方画家那里是不存在的,反之亦然,这就是冈布里希所说的图式,制约着画家去看自己想看的东西。
可以说,“看”从来不是视觉器官――眼睛――与世界的直接撞击。视觉即思索,或者说,视觉之中压缩着思索的历史。视觉实际上包含了眼睛的选择、组织和重新建构。在视域之内,人们可能对于某些对象特别敏感,同时对于另一些对象视若无睹。一个职业摄影师能够迅速捕捉将军脸上转瞬即逝的微笑,但却无法精确地形容每天使用的纸币上面的图案;一个老农也许一眼就看出了稻子和稗草的差别,但却分辨不清奔驰和福特两款车型之间的差异。事实上,人们的眼光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常识、习惯和职业的支配――这可以说是人们的文化视力。可以这样认为,人类的文化传统主宰着人们如何看,以及看到什么。
因而视觉不仅是遗传的生理结构,它还是一种复杂的文化实践,这是视觉或看的本质内涵。
二、视觉文化内涵辨析
那么,什么是视觉文化?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视觉文化仍处于创建期的构想,而不是一个已经界定清晰的领域。历史上最早对“视觉文化”这一概念进行理论阐释的是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上世纪初他就在《电影美学》里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8]根据巴拉兹的观点,印刷术的发明,使得视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开始渐渐衰落,抽象的印刷符号取代了面部表情进行意义的传达。“可见的思想就这样变成了可理解的思想,视觉的文化变成了概念的文化。”[9]他认为电影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变革,它的出现使“可见的人类又重返我们的文化,尤其是人的表情、姿态、动作和形体语言。”[10]人类开始重新关注视觉性,人类文化重新回到了视觉文化。
上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提出了著名的表述“世界图像时代”,指出了世界被作为图像来把握和理解。“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为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11]可见,海德格尔已经看到了视觉文化的图像化或视觉化趋势;20世纪60年代,德波更作惊人之语,宣判一个充斥着图像的“景象社会”的到来。在景象社会中,视觉成为了特权性感官,具有了优先性,现代人完全成为了观者。
德国思想家本雅明虽然没有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但是他的论断却丰富了这个概念。他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机械复制时代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巨大变革,电影是当今人类的一大新发明,它把一种新的生活带入人类社会生活,使得传统社会那种韵味的艺术日渐式微,而电影则塑造了一种进步的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使得艺术的民主化成为可能。新艺术的特征在于传统的审美景观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撼效果。
本雅明之后,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媒介文化研究中进一步强化了视觉文化主题。他认为,“如果说17世纪从一种视觉和造型的文化退入一种抽象的文字文化的话,今天我们就可以说,我们似乎正在从一种抽象的书籍文化进入一种高度感性、造型和画像似的文化,”[12]即视觉文化。
英国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指出,我们正面临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法国学者魏瑞里奥从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变革角度出发,论证了每次技术革命的结果都是速度的提高,他认为互联网和卫星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较之于传统的延时文字传播,视觉的电子媒介传播更接近实时传播,视觉文化的优势地位使得文字传播屈居次席。另一个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则发现,视觉文化的最新进展,借助于电子媒介和计算机模拟,己经跃入到一个“仿像”时代。
通过前文对视觉的探讨,可以看出视觉现象作为一种文化,核心问题就是眼睛与可见世界之关系。因此,视觉文化自古有之。但是正如巴拉兹所强调的,是影像的出现使人们“恢复对视觉文化的注意”[13],而且通过梳理上述学者有关视觉文化的研究,可以看出,近年来学者们大多是通过与传统的印刷文化[14]相比较来研究与界定视觉文化,并且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进步,视觉文化的优势地位越来越明显,从巴拉兹的“重新关注视觉性”到伊格尔顿的“图像霸权”;视觉文化形态也发生了演变,从本雅明的“机械复制”到波德里亚的“仿像时代”,从中可以看出对于视觉文化而言,技术媒介之不可缺性。因而对于当代视觉文化而言,正如学者李鸿祥所阐述的,它更多地是指一个由漫画、图书、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视像传媒构成的一种视觉现象。它强调的是建基于电子视像技术上的作为整体文化经验的视觉性。视觉文化中,视觉实践渗入文化整体经验中,文化的基本价值属性是视觉性的,文化构成的基本方式是视觉化的。[15]
至此,可以定义视觉文化为以影视图像符号作为基本表意系统,以凭借光电信道的影视及电脑多媒体作为传播介质,与传统印刷文化相对应的新型的文化艺术形态。视觉文化的外在表现形态是“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16]”。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人类生产和消费的二维和三维的可视物品视为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视觉文化的基本涵义在于“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或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在深层次上,“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17]
结语
从对视觉与视觉文化内涵的梳理中可以发现,当今社会如今已变成视觉文化占主导,某些媒介技术推进了,或者可以说使得这种情况得以产生。对于视觉文化在当代的主导性地位而言,技术媒介不或可缺。技术媒介本身构成了一种环境,对人类文化实践产生了巨大作用,使得我们正在成为视觉媒介化的社会。媒介技术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领域,视觉媒介与文化如何互动,这也是视觉文化研究应有的方向之一。
注释:
[1][英]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 赵一凡等译. 上海:三联书店,1989:156.
[2]尼古拉・米尔佐夫. 什么是视觉文化[C]. 文化研究(第3辑)[C].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
[3]孟建.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阐释[J]. 现代传播,2002 (3) :2.
[4][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56.
[5]伊芙特・皮洛. 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53.
[6]伊芙特・皮洛. 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59.
[7]范景中. 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文选[C]. 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32.
[8]贝尔・巴拉兹. 电影美学[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8.
[9]贝尔・巴拉兹. 电影美学[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5.
[10]贝尔・巴拉兹. 电影美学[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5.
[11][德]海德格尔. 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6.
[12]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精粹[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9.
[13]贝尔・巴拉兹. 电影美学[M].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25.
[14]注:又称为语言文化。
[15]李鸿祥. 当代视觉文化与审美文化[M]. 中国出版集团,2005:3.
广告首先要了解现代社会消费人的梦想的新趋势。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先弄清楚现代人缺乏什么,现代人总是梦想那些供给不足的东西。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社会。这简直是一个悖论,现代社会最缺乏的恰恰不是广告所要推销的物质产品。一句话,现代人最缺乏的两样东西是:过去和未来。过去,世界是个未知的世界,人类迈向大自然的每一步都是探险;过去,在农业社会,家庭是生活的中心,人们就在家里或家边工作,整个村子的人都相互认识和认同,一片爱意融融的景象;过去,人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一切都是那样纯洁、悠闲、自在……现代人有一种明显的梅花故去的怀旧情绪。这样,我们就不难了解现代人的需求了。
1996年,哥本哈根空运进口格陵兰岛的冰块,据广告称,冰块中的气泡含有史前时代的空气,新型饮料加上纯净的空气成为卖点。1997年英国权威的皇家地理协会主办的《地理》杂志在“探险装备”的大标题下比较了12种品牌的适合所有地形的便鞋,这些便鞋品牌包括高科技白水、耐克SGG、德施茨太空选手、宇宙水星、蒙达卡巴西礁石,这些名字表现出这些鞋的买主是跋山涉水的行家里手,而且熟知大自然的种种美景奇观。而实际上,这些鞋多数还是行走在城市的水泥地上。放养鸡产的蛋和笼养鸡产的蛋质量并无不同,但前者要贵15%~20%。在西方社会,人们多掏腰包也要得到有关动物伦理主义、田园风情和美好往昔的故事,他们希望鸡蛋用古老的办法生产出来。
这种奇异现象的发生便是因为品牌形象负载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梦想,并且已经深深嵌入人们意识的深处。虽然将梦想注入品牌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即品牌形象不仅要深入日常生活而且要超越日常生活。广告深入日常生活的手段是有目共睹的,而所谓超越日常生活,就是通过发动或参与梦想活动,以满足消费人的梦想需要。一般说来,大多数广告都是通过美丽的命名与精彩的传播来达到此目的的。关于命名和梦幻故事,例子已经很多,这里说一下精彩的传播。精彩的传播主要是依附于梦想活动而传播或传播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梦。现代社会最具梦想的活动莫过于大型的文体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全球大部分人的注意力,也是各大广告商竞相趋附的地方。如今,这些活动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其中,广告的操纵力量越来越大,有些文体活动本身就是一次精彩的广告传播活动。由大型企业赞助的驾驶热气球环球旅行、登山、赛车、热门球队以及肥皂剧,都将本企业的产品和这些梦想联系了起来。
又例如,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就是由爱立信手机厂商赞助的,爱立信彩壳768C手机广告成功地融入到了故事情节之中。其中有这么一段:堕入爱河的女主人翁文惠,精心安排与心上人杨铮一起去看海,但阴差阳错,杨铮错失良机,以致两人就此分手。失恋中的杨铮只身南下海滨城市谋职,当他深夜踟蹰于海边时,强烈的相思之情促使他举起爱立信彩壳768C手机呼通文惠,向心上人呼喊着:“文惠,你听到了吗?大海,大海的声音。”文惠激动地流着热泪回应着:“杨铮,听到了,我听到了,我听到了大海,我还看到了海上满天的行星……实在太浪漫了、太动人了。”幸亏有手机的帮助,才使一对有情人保持心心相联。爱情、青春、热烈的情绪完美地与爱立信彩壳768C的产品和市场定位融为一体,令人久久回味。梦想成功地注入产品之中。这种隐形广告魅力无穷,因此威力也无穷。
例如,“To play refreshed”(清凉一刻),这句广告语赋予可口可乐比普通碳酸饮料更多的意义。在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工作压迫感日益加大的环境下,这句广告语展示给人如释重负的感觉,使人想停下来痛饮一杯,并且认为可口可乐比传统饮料更解渴,在所有饮料中独树一帜,最能满足暂时解放的欲望和梦想。这样,通过陌生化的梦幻处理,人们最自然的欲望被升华了,人们的消费口味也被更新和重组了。德国一家专门生产厨房和浴室用的水龙头的Crohe公司发现,许多人实际上对这些器具并不在意。为了推出一种叫做Groheart的水龙头,美观、优雅的图片,“水是最美的形态”、“水的最佳待遇”等富有诗意的广告语言,让人耳目一新,觉得自家的水龙头原来如此简陋和粗俗。尽管全欧洲1996年~1998年水龙头的销售量仅仅增长3.7%,Groheart的销售量却猛增49%。
现代广告总是为自己的产品涂上一层浪漫的色彩,赋予日常消费以诗意,使现代人在快乐的消费中找到生活的意义。现代广告如此这般不断开拓消费新领域,实际上是一个趋向文化的领域,现代人消费的往往只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美丽梦想。
参考文献:
1.张勇:《广告创意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卢泰宏、李世丁:《广告创意――个案与理论》,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年版。
3.余明阳、陈先红主编:《广告策划创意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王玉成、韩天雷编著:《广告心理战》,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6年版。
5.何家讯编著:《现代广告案例――理论与评析》,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一、文化符号:改善对中国文化表层的了解
在西方,以他国文化符号为创作素材,以本国价值观为传播理念的电视节目不断涌现。文化符号形式化,对海外传播文化内涵产生阻力。《极速前进》是一档以中国文化符号为创作素材,以美国价值观为传播理念的经典案例。
《极速前进》以一群人环游世界进行竞速比赛为主要内容。它曾8次获得艾美奖黄金时间最佳竞赛类节目,从开播到现在《极速前进》总共12次来到中国拍摄。这档节目带着美国价值观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对中国文化符号既是一种认可,又是一种“侵略”。
真人秀节目体验生活的节目形式,为参赛者亲身了解中国提供了途径。受众与参赛者之间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受众更容易接受中国文化符号。通过电视所提供的“眼见”的“真实环境”与亲身经历后见到的真实环境之间的比较,是改变受众固有中国文化符号最简单的方式。因此,《极速前进》虽然提供的是美国价值观,但也无形地传播了中国的表层文化。其传播特点如下:
1.介绍中国文化符号
“上海真漂亮。关于上海,我只知道‘上海威龙’(成龙主演的电影),我从没想过能亲自来中国上海,真够新鲜的。他们东方真喜欢修高楼啊。”“上海威龙”反映美国本土媒体以及中国在海外传播中对中国文化的定位,“东方真喜欢修高楼”反映出参赛者真实的体验。参赛者通过媒体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对中国已形成文化印象,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其固有文化符号将会得到转变。真实客观地记录参赛者每一段比赛中的各种状况,是《极速前进》传播中国文化改变受众自身文化误读最有效的方式。
《极速前进》走进中国进行拍摄,是渴望将中国文化符号向中国文化内涵转变的探知。但由于它对于中国文化认知带有美国价值观,它的传播依旧只是对中国文化符号的介绍,只是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一种特殊的传播渠道。
2.有助于改善受众认知
《极速前进》的主要受众是居住在海外的中国华人以及与中国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海外受众,其主要受众群是美国人。在《极速前进》22季的全部内容中,总共12次到达中国,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广西(桂林)、云南(丽江、昆明)、香港、澳门以及台湾8个区域。就分布看,《极速前进》对中国拍摄地的选择,源于他们自身对于中国文化的固有了解。
品牌栏目良好的收视率和稳定的受众群是修正文化误读的重要条件。受众、参与者和制片方三者的文化接近程度是改善受众认知的必备要求。“来到中国让我内心平静,了解到不同文化,真的很不可思议,看到人们在做他们的祈祷。很明显基督教传统是去教堂做祈祷,他们是来到庙里焚香祭拜,很高兴能看到这些。”参赛者的描述讲述了一个与西方不同的中国传统祈福方式。这对既有海外传播中中国的负面报道是一个修正。在这个修正过程中,受众与参赛者处于同一文化背景并能轻松进行角色互换,从而会对受众既有的刻板印象产生影响。
3.局限于文化符号传播
将他国文化资源和本国优势品牌栏目相结合,对本国文化价值观进行传播的方式,是一种新的文化霸权。这种新文化霸权,使受众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程度受到限制。文化内涵被“侵略”,文化符号程式化,使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限制在了仅传播文化符号认知上。受众对文化的认知按程度能够分为了解、理解、认同以及信服依次递增的四个层次,但海外品牌栏目将他国文化符号和文化内涵分离,融入本国核心价值观的做法,是媒体通过议程设置控制受众的方式。
在《极速前进》中,文化符号对受众认知的影响是肤浅的,也是重要的。良好的文化认知对中国的国家形象以及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带来积极作用。《极速前进》真人秀节目的特征,有助于纠正美国本土新闻报道或者是其他媒体传播方式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中国文化的误读,文化认同的过程对受众认知势必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极速前进》中的文化传播是被动的,但通过美国本土优势品牌栏目传播中国文化,是中国海外文化传播值得借鉴的方式。
二、文化内涵:提升对中国文化本质的认知
近年来,利用他国文化资源和本国优势品牌栏目相结合,对本国文化价值观进行传播的栏目在美国发展迅速。相比而言,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自办品牌电视栏目离国际水平相去甚远,借助国外品牌栏目外壳及其已经形成的良好受众群传播中国文化,是现阶段传播中国文化行之可效的方式。
《冲刺中国》是流行的真人秀节目《极速前进》的中国版。中国版是继亚洲版和以色列版后第三个亚洲版本的《极速前进》,由上海外语频道ICS与CBS合作完成,是以上海为起止点,在中国各城市进行比赛的节目。《冲刺中国》借助《极速前进》的品牌,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和传播,因此《冲刺中国》荣获第17届亚洲电视大奖“最佳现有模式改编奖”。这种借助美国CBS《极速前进》品牌优势来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式,对中国文化内涵、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比《极速前进》,《冲刺中国》这档节目定位是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它的参赛者选择具备中国和海外双重背景的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不只是停留在表层文化上,而是具有一定的中国文化内涵。《冲刺中国》受众群不仅涵盖美国当地受众,还包括中国人、居住在中国的外籍友人。受众群的改变,并没有使《极速前进》中海外受众(大部分是美国人)流失。因此,海外受众对于中国文化认知被带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海外优势品牌栏目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结合,使受众的视野多元化。他们不再局限于接受文化符号而是寄希望于理解文化的本质内容。改编栏目更能贴近海外受众的心理需求,并为受众从了解文化到理解文化甚至是认同文化带来新的途径。
三、运用中外合作模式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往往通过“译介”的方式进行,文化误读在“译介”的过程中产生,容易造成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文化内涵的缺失,这是中国文化符号化形成、文化内涵消退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冲刺中国》的制作者中有了中国人的身影,制作过程带有中国文化价值观。当制作方、参赛者既具有中国文化又具有美国文化时,他们所传递出的文化可以是符合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的内容。这些内容让“拟态环境”不再是CBS一方的态度,也不再是接受一种思维模式,因此中国文化价值观伴随着CBS和CSI双方的合作得以深度传播。
“有趣的是,有一对来自澳洲的选手瑞克和乔什,他们通过参赛喜欢上了中国,最后都选择留在上海工作生活。”①这一对选手选择留在中国的行为,体现了文化内涵对参赛者的影响。文化内涵的海外传播遭到排斥和拒绝,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思维方式及文化价值观。在《冲刺中国》这种亲身经历的互动栏目中,文化内涵通过海外受众熟悉的方式传播并产生影响。
借助海外电视栏目,合理运用中外合作模式,对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节目内容中由于文化背景的趋同势必对受众认知结构产生影响,并对改变受众已有文化符号,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起到积极作用,这也为电视节目海外传播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注释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属于宝贵的文化资源,与西方茶文化在起源、内涵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茶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要想对茶文化进行准确翻译难度较大,需要翻译者深入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在积累互文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翻译技巧。
关键词:
中西茶文化;内涵;翻译
茶是中西方国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尤其是英国人将饮茶作为一种仪式,长期发展中就形成了风俗习惯。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强调品茶人对茶的感悟,而西方国家则将饮茶看作阶级的象征与风俗。茶文化的发展,对于世界文化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不仅是从语言文字层面进行翻译,也需要深入了解不同源语言的文化背景与内涵。我国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在对茶文化进行外语翻译时,应该以互文理论为基础,在深入了解源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展现茶文化的韵味,提高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1中西茶文化的由来
1.1我国茶文化的由来
茶可谓是我国的“国饮”,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期发展中也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茶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其文化表意功能得到不断扩展。唐代是我国茶文化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商业相对发达,各类传统制品远销海外,也促进了茶叶的销售与茶文化的传播。唐代的陆羽被称为“茶圣”,他在对茶道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著书立说的方式将茶文化传扬后世,留下了《茶经》等佳作。封建社会对儒家、道家的信仰,以及诗词歌赋的发展,使得茶文化与儒家、道家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拥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我国历代文人雅士咏茶的诗文不胜枚举,他们将饮茶会友看作人生雅事,对于茶的品种、色泽、香味等也十分讲究。
1.2西方茶文化的由来
十六世纪中期茶叶传入英国,在这之前英国人并不了解茶叶,并且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将咖啡、酒作为主要饮品。我国的茶叶在传入英国后,最早作为药用,并非作为饮品。后在英国王室的推动下,茶叶逐渐在英国贵族中盛行开来。由于早期茶仅为王公贵族消费的物品,人们一度将茶叶打上奢侈品的标签[1]。这是因为由于当时从东方运往英国的茶叶有限,无法被大面积推广。此后随着航海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茶叶被大量运往西方国家,才使得茶叶进入寻常人家,并在发展中成为人们喜爱的饮品。研究表明,英国最早将茶作为餐前餐后饮品,之后才形成特定的茶文化。
1.3茶叶贸易对茶文化的传播
十八世纪以前,西方国家对华贸易还处于初级阶段,在茶叶进口方面数量相对较少。进入十八世纪后,西方国家为满足人们对茶叶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了茶叶的进口数量,使得茶叶的进口量迅速增加,并且一度超过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丝绸等商品的数量。在西方国家进口货品总价值中,茶叶长期居于首要位置。十九世纪西方国家进口茶叶的数量略有增加,在茶叶受到西方国家欢迎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而西方国家在长期饮茶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居特色的茶文化。摩文•琼斯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中,对西方国家饮茶的精神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它指出英国人无论在何种场合,茶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英国人眼中,喝茶并非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每天喝茶具有独特的意义。
2中西茶文化的内涵解析
2.1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我国古代长期以来一直以农耕文化为主,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重农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而茶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也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我国是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并且对茶树的药用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春秋时期,人们采摘茶树的新鲜叶子作为食材,这也是“茶”可以食用的开端。西汉时期开始流行饮茶,此后茶叶的烹饪方法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在长期饮茶中,更加讲究茶的色、形、香、味,也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在我国传统思想观念中,儒家、道家对茶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儒家长期作为封建王朝的治国之本,赋予了茶文化独特的思想内涵,也成为文人墨客的重要精神寄托。道家追求“自然、纯粹”,强调依据自然规律行事。道家对茶文化的诠释,则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
2.2西方茶文化的内涵
西方国家不同阶层都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英国更是将饮茶作为每日必备的程序。与中国人饮茶追求意境不同,英国人崇尚有规律、格调的饮茶方式。英国人有喝早茶与下午茶的习惯,并且会根据不同的场合挑选不同的茶饮品,如早餐选择加入柠檬、牛奶精心调制的早餐茶,不仅具有茶的清香,也有浓浓的奶香,美味可口。英国也提倡“以茶会友”,无论在日常交际中,还是在接待贵宾等重要场合,茶都成为交流沟通的工具。英语中的“tea”由我国东部地区与茶相关的方言音译而来,属于汉语借词。“tea”在传入西方国家后,在不断扩展中形成与汉语中茶不同的文化意义。
2.3由“tea”构成常见词语的意义
英语中由“tea”构成的词组较多,常见的英语词组有teaparty、teaspoon等。茶叶自引入英国以来,受到不同阶层的欢迎与喜爱,也逐渐成为英国的一项文化习俗。英国长期保持着喝下午茶(afternoontea)的习惯,也是英国人会友谈心、增进感情的有效方式。美国人发明了teabags(袋茶),即将茶叶放入采用过滤纸或者过滤布制成的小袋子中,并且放置于茶杯中冲泡,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喝到茶渣,也让饮茶变得更加便利。而icedtea(冰茶)即将冰块放入冲泡好的茶水中,节约了饮茶者的时间,也是西方国家十分受欢迎的饮茶方式。
3中西茶文化相关内容的翻译方法
3.1与茶相关词汇的翻译
我国茶叶种类繁多,很多茶叶品种的茶名具备独特的含义。翻译者要将中国茶叶名称翻译成英语,可以采用音译、意译以及音译+意译三种方式。例如,龙井茶可以采用拼音翻译的方法,翻译成:longjingtea;祁门红茶则可以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式,称作qimenblacktea。与茶相关的词汇在英语中的应用,若参与构成英语短语或句子,在翻译成汉语过程中,可以采用扩展引申义的方式,如teabas-ket可以翻译成午餐食品;teacake可以翻译成小甜饼。对于单独使用的英语词汇,可采用保留原义的翻译方式,如teapot翻译为茶壶,tearoom翻译为茶室等。英语中由“tea”构成的成语,在翻译时不可直译,而应该采用意译的方式,例如“teaandsympathy”,则翻译为“心烦时给予好意的安慰”。
3.2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翻译
我国文学作品中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较多,对深入理解茶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关于“茶”的描述较多,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展现了茶之美。阅读《红楼梦》,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其中的儿女情长,也能够感受浓浓的茶文化。该书中对茶的诠释细致生动,无论是从茶的品种、色泽、烹饪方式,以及茶具的使用,都有详尽的描写,通过饮茶也能看出不同人物的身份与地位。要想对书中关于茶的描述进行准确翻译,就需要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对不同的茶名进行异化翻译,并且注重对描绘语言的合理转换。例如,对《红楼梦》中常见茶名“千红一窟”的翻译,若直接从字面进行翻译很难表现汉语词汇独特的美感。而采用异化翻译的方法变为“Maiden'sTears(少女之泪)”,不仅契合书本表现的主题思想,也充分体现了原词汇本身的韵味。
3.3茶文化内涵的翻译难点
不同的语言形态对应不同的文化背景,汉语作为具有独特意境的语言文化,本身存在复杂性,很难通过英语准确表达深层意义。我国茶文化内涵丰富,在进行英语翻译过程中,若不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知识,很容易出现翻译不准确等问题。无论是与茶文化相关的词语、句子,或者与茶文化相关的成语、名言等,都需要翻译者采用互文的方式进行翻译。对于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需要考虑多重互文之间的关联,不可麻痹大意。他们不仅需要理解字面意思,也需要在中英文转换中,深入理解中西方茶文化的历史渊源,结合民族文化与语言知识结构,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互文翻译。我国与茶相关的词汇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很难采用英语准确进行表达。若盲目进行翻译,不仅导致翻译的词汇毫无美感可言,也丧失了相关词汇的本来意义。由于我国与茶文化相关的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理念,如何采用准确、生动的英语词汇进行翻译,这是展示茶文化内涵的难点所在。翻译者需要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质的基础上,采用互文关联的方式避免产生文化冲突,进而达到满意的效果。例如,我国与茶相关的别称“离乡草”,通过英语进行翻译后就很难保留原词的韵味。
4结语
中西方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茶文化翻译中不能将关注重点放在表面词汇上,而应该放在研究茶文化内涵上,注重不同语言环境下文化的交流融合。对我国茶文化的英语翻译,不仅仅是简单英语知识的应用,也应该是翻译者、文化、风俗习惯与思维理念的交融。无论是翻译茶文化相关词汇,还是翻译与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翻译者都应该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文化背景,提高互文翻译能力,进而保持茶文化独特的韵味。
作者:孙慧敏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2]张立力.互文视阈下的茶文化内涵翻译[J].福建茶叶,2016(1):211-212.
关键词侗族祭祀侗族大歌文化内涵
文化对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在贵州省又主要集中在黔东南地区的榕江,黎平,从江三县。这里高山绵延,平均海拔300——2000米不等,距贵阳市达400公里左右。可谓山高路险,交通不便。解放前侗族与外部世界联系极少,七十年代有些地方还被发现有“刀种火耕”的原始状态的生产方式。
一、侗族大歌的支声复调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一)支声复调。可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形容:一棵树在长到一定时候,分出枝儿来,当然这种枝儿和树还是个整体。具体音乐分析就是在演唱过程中,高声部的人逐渐脱离原来的调高,游离到另外一个调上,而低音声部仍然保持在起始的调上,形成两个或三个声部,这两个声部属于同宫系统内的不同调。这种民间支声复调音乐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无复调音乐”的定论,意义非同一般。
(二)关于支声复调形成。这里列举2种学者观点及2种民间传说:学者观点(1)、由于“众人出多声”所致[1];(2)、由“喉音佳者”创作得来[2];民间传说(1)、远古时期,侗族青年们在劳动休息时的说笑声引乐了百鸟百虫,百鸟百虫齐鸣,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又引起姑娘小伙们的兴趣,于是各自模仿,形成具有高低不同多声部大歌[3];(2)、侗族贫困青年倒鸟和老罕两兄弟在隐居山林时受蝉鸣鸟叫的启发,兄弟俩合作发明了双声唱法,并把这种方法教于世人,从此双声部大歌广为流传[4]。
(三)支声复调音乐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学者的考察结果还是民间传说,我们不难看出:侗族大歌是群体活动的产物。从歌唱起源的“巫术说”来看,那种被后人所描述的原始社会的生活模式在这里被有力证明:聚族而居、保持着神秘的祭祀行为。
可以这样想象:古老的先民们在农作物丰收时,他们跳跃、欢呼、甚至齐声吆喝;长期干旱或雷雨时,他们认为这是“天”在发怒,于是在族长的带领下,展开了大规模的祭天活动,偶尔一次巧合就促成了更多的人员参与和仪式的格式化。其中吆喝声,祈祷声逐渐演变成唱歌;乱糟糟的这么多人唱,多声部在不知不觉就形成了。于是,“祭天”就这样被侗族先民发明了。伴随着祭祀的发展与稳定,侗族大歌就有了形成与发展的条件,并在其民族的千百年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了,成为了侗族标识性的民族文化,具有了其民族性格,这种性格对其民族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又作了方向性的规定。因此认为:古老的侗族大歌是侗族历史悠久的铁证,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得来的,是其民族生存发展的手段之一。
二、萨玛节及其文化内涵
(一)萨玛节。伴随着“祭天”活动的出现,另一种祭祀活动--“祭祖”也被开展起来。“萨玛”汉语的意思是“大祖母”,传说隋唐时期一位叫杏妮的侗族姑娘,在外族入侵时(有一种说法是官府压迫),杏妮带领族人奋勇抵抗几天几夜,最后不敌,跳崖身亡。侗族人为了纪念她,尊为祖母,寨寨修建饲堂供养、祭萨。有的地方一年一祭,有的地方三年一祭,祭祀时少则百多人,多达上万人。祭祀活动主要分两个部分:一、祭祠堂:全寨老少在饲堂前举行仪式请祖母(萨不是汉文化中的塑像,而是用一把半张开的伞代表),祖母请出来后,由德高望重,人丁兴旺,儿孙齐全的人抱着这把伞,走在前面,后面跟着全寨人(有时,前有鸣锣开通的简单仪仗队),把全寨游走一遍,告诉祖母应保护的范围。其间,要唱些颂萨的大歌。二、踩堂:游走完毕,萨归回饲堂后,踩堂即开始。男女老少齐聚“鼓楼坪”开始狂欢。芦笙、琵琶响起,“儿童大歌”,“声音大歌”,“叙事歌”此起彼伏,竞相绽放。
(二)萨玛节的文化内涵。萨玛节有这样几点文化现象值得注意:(1)、在萨玛节里,爱情类大歌也不再被严格限制(早先是不能在祭祀时唱情歌的);(2)、萨玛节这一天,妇女们不做任何家务,只需描眉打扮,准备在跳踩堂时大放光彩。而男人们要在这一天齐心合力做一顿好饭菜,在村口排好流水席,供全体妇女们享用,而且在妇女们上席吃饭喝酒时,不能露面,包括男性儿童在内。由此可以看出,一:“萨玛节”既是对先祖的拜祭,更是侗族女性的妇女节,“母系氏族”的遗迹在这里凸现;二:大歌具有两个功能:(1)与神灵沟通的工具,通过唱歌与先祖对话。传说侗族老人去世后,后辈要围绕亡人唱歌表达哀思,他们说侗族的先人听不懂世人的语言,只能听懂侗族歌曲;(2)人与人的交际工具,在“踩堂”时,侗族青年男、女利用这些时机,找到自己的意中人。
因此说,侗族大歌的实用性应远远多于娱乐性,忽略这一点而只从现在状态下的表象入手,无疑将会使研究陷入“唯心”主义的陷阱。
三、侗族大歌的家族传承方式及其文化内涵
(一)侗族大歌主要传承方式:家族传承。歌队:是指侗寨中存在的大大小小演唱小组,每个歌队3—几十人不等,按年龄组合成儿童歌队,男声歌队,女声歌队,老年歌队等。歌队平时各自干自家的活,夜晚或闲暇之际,聚在歌队中的头领——歌头家里,一边做些针线活,一边练习唱歌;歌头:是歌队的带头人,是侗族大歌高音声部的完成者,此人唱技高超,反应敏捷,能够带领歌队“走寨对歌”;歌师:侗族大歌的灵魂,他(她)的平时任务是负责全寨歌班的训练工作。孩子4、5岁时入歌班学唱,除了生产劳动,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歌师的教育下成长。女孩一般直至出嫁,离开族人为止。侗族一直有小孩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统。歌师教族人唱歌是不收取费用的。(二)家族传承方式的文化内涵。侗族所在位置的偏远以及群山环绕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该民族要聚族而居,注定了其文化的传承方式必须以家族传承方式为主。歌师、歌头、歌队的关系,实际上是其内部的一种组织结构,三者的存在状况及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侗族大歌的存在状况与水平高低。侗族人为了能在社会活动中占据有利地位,往往倾全族、全寨之力打造好本族的歌队,也正是这种指导思想,使得侗族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保存下了独特的文化形式。
侗族中歌师、歌头、歌队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依并存的。侗民们尊重歌师,热爱生活,认真唱歌。世世代代的喜怒哀乐都在这歌中,唱丢了一首歌,可能就丢了侗族人的重要的生产、生活信息。这就是为什么侗族老人需要几天几夜才能唱完“叙事歌”的秘密所在。这对于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尤其重要,这种传承方式实际上已经成为他们教育、培养后代的手段,实践证明了这种手段的稳定性与权威性;这种传承方式,也反映着一个民族文化从远古走到今天的一个理由,这个理由也许正是今天许多民族文化消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结语
研究侗族大歌的文化发现:它折射出的不但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观,更是在讲述是一部民族史。随着中国经济浪潮的汹涌澎湃,遥远的山寨也逐渐骚动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思想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行为上是走出大山,走进城市。昔日的歌队成员正在变成城市中的“草根”,导致其内部组织结构正在遭到破坏,侗族大歌面临诸多发展问题。
借用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萨克斯在1962说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束:这样的音乐在书店是买不到的。它是以信仰为基础的传统或者从部落人的个人献身中产生的。它决不是没有灵魂和欠考虑的东西,也决不是被动的东西,而是常常充满生命感的,是有社会意义与作用的。实际上它常常具有权威性。这些都是我们谈论西洋乐时无法涉及的。
这些音乐作为文化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珍贵的部分而引起人们的尊敬。所谓尊敬,就是要有帮助保存这些音乐的义务的意思[5]。
参考文献:
1.袁炳昌,冯光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刘亚虎.天籁之音——侗族大歌[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3.高冰,杨俊江.榕江——流动的和谐[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很大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据报载:去年的全国劳模、北师大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情友谊,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书育人就实现了其根本功能。因此,师爱是魂。
回想5.12汶川大地震那最危难的一刻,教师用生命为学生开道,其行感天动地、山川哀鸣!
谭千秋、瞿万容、张来亚、王周明、汤鸿、向倩、周汝兰、赵霞……还有许多留下了姓名的、没有留下姓名的教师和许多已经被发现的、还没有被发现的英雄教师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学生;有的为了抓住一线生机,奋不顾身,为了一个学生生命他们逃出去再回来;有的忍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坚守一线,抢救被掩埋学生;更有的用自己家庭的不幸换取千家万户的幸福……。
在那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在接受生死考验的危机时刻,我们的英雄教师们心里装着的还是学生。就是在那一刻,英雄教师们仍没有忘了他们身为教师的职责,不放弃最后一次的教育机会,用沉着、冷静、机智的义举教导着他们最爱的学生,奏响的生命颂歌成了最好的教材,学生成了他们延耀生命光辉的继承人。他们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们的良知,用顽强的意志和滚烫的热血染绘了最可敬的师德风采。
学高为师。教师对某一学科知识丰富、业务精通、治学严谨、注重创新,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四千名研究生,从全校457名教授中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杰出教授”。荣获该校荣誉称号的陆谷子、苏步青教授等十人,个个都是在专业领域里造诣深厚,无一不是师德高尚和教风严谨的顶尖楷模。
身正为范。教师以德为本,身正为范。教学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影响力的大小,而教师的影响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情感因素组成。身教重于言教,因为教师职业的示范性极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须时时、处处用模范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我国人民教育家、延安大学校长李敷仁,很强调“为人师表”、“以身作则”。1947年8月16日,李敷仁带领延安大学师生住在黄河岸边的木头峪。这时,蒋胡(指胡宗南)的军队从三面开来,上级命令沿大河向东转移。但当时木头峪渡口渡船很少,人员、物资和牲口聚集很多,敌军迫近,师生情绪紧张,争着抢渡船。李敷仁毫不慌张,命令高中部和教育班先渡河,然后又组织其他师生住宿等待。有人关切地让他先上船,他说:“我要最后过河,我要看着把每个学生送过河去,我才上船!”第二天,李敷仁带领其余师生,沿河北上,到谭家坪才乘船过了黄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的《山居秋暝》)月、松、泉、石,四个意象渲染了一种清幽纯净的意境,而“明月”便是其中的主意象――因“月”之“明”,方可见“泉”之“清”。诗情画意的意境映照出诗人恬静闲适的心境。“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以明月为主体创造了一个幽美恬静的美妙境界,以至于闻一多称之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月光如笼着轻纱的梦般朦胧、柔和、恬静,给人美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皎洁月光下,身处异地的人或因宦游或因征战,经常夜不能寐,举头望明月,思念亲朋好友的情感油然而生,月亮寄托着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诗人用孤单、冷清的残月映衬厮守的情人离别时的绵绵不尽的愁思,把羁旅的离愁别绪渲染地如此凄切浓重。“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写的是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闺阁中的怨妇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因月已圆而人未圆,而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抱怨。
月亮自然寄托着诗人一种离愁别绪。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独漉篇》)月本皎洁,我亦皎洁;月本无心,我亦无心。诗人在月影中孤芳自赏,同样透明、清高。
不染纤尘、洁净的月亮成为高洁人格的一种象征。
月,因其盈亏变幻却永恒常在,蕴涵着时空的永恒,而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故常引发文人的无限感慨,留下了很多哲理佳句。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中秋词》)的旷达情怀,令苏子在一贬再贬的苦难人生中不断自我调节着精神。《赤壁赋》反复出现“月亮”意象,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月亮盈满缺损,是为变,然风月无边,你我共享,是为不变。人生百年,何其短促,是为变,然千万年来,人类繁衍,绵绵不绝,物我同一,化作永恒,是为不变。苏子涉月诗文表现的留恋人生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也是得益于无边的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