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技术论文范文

管理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技术论文

第1篇:管理技术论文范文

当前我国计量技术机构尚未建立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系统,已经开展的绩效管理工作没有实现单位、部门以及员工三者之间的互动。以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为例,我院的整体问题是对绩效管理的流程理解、执行有误,只是简单的抓住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考核,把绩效管理单纯地理解为绩效考核,而没有将绩效管理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此外,绩效流程环节严重缺失,绩效管理指标和方法缺失等原因造成我院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停滞不前,阻碍了单位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员工的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

2计量技术机构绩效管理体系构建

2.1工作分析与职责确定

(1)实施工作分析,进行工作描述

第一步:进行工作分析的准备在进行工作分析前,首先要获得单位高层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后续的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要与员工进行沟通,征得他们的认可。第二步:收集有关信息包括该项工作任职条件、工作环境、设备要求、对人员的能力、学历要求等。收集信息的方法有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等。第三步:分析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描述、分类汇总、整理和组织,使之形成书面文字。第四步:编制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中规定了任职者所在岗位的职责,企业的绩效目标首先分解到部门,部门再根据各岗位的职责将绩效目标分解到各岗位,形成了各岗位的绩效目标。

(2)明确绩效管理体系中各方的职责

对于高层领导,在绩效计划的制定阶段,其主要职责是明确单位的发展和部门的工作重点;在绩效评价阶段,高层领导要对单位的目标以及内部机构目标的实现情况予以评估;而在最后绩效结果的应用阶段,高层领导要对考核的结果予以审核,并将结果应用于改善工作绩效、薪酬调整、职位升迁等方面。对于各部门的领导,在绩效计划的制定阶段,其主要职责是明确本机构的工作目标,制定本部门员工的考核标准;在跟踪反馈阶段,部门领导应该及时跟踪本部门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发现偏差并及时予以控制;在绩效评价阶段,部门领导要对自身进行自评,并对员工的绩效表现予以评价;在最后的绩效结果应用时,部门领导应该参与制定考核结果的应用方案。对于员工个人,在绩效计划的制定阶段;员工要了解单位和所在部门的战略目标,根据部门领导制定的个人计划,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在跟踪反馈阶段,员工作为被考核者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予以控制;在最后的绩效评估阶段,员工个人要对个人的绩效表现进行自我评价。

2.2绩效管理流程设计

(1)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工作可以按照一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由单位高层管理者对单位今后的发展战略和具体的目标进行规划。在这一步要主要完成的工作有:让全体员工都了解当前及往后单位的总体发展目标、年度计划及其所在部门的业务目标和业务计划。其次,让员工了解与其个人相关的一些信息,如其所在职位的工作分析和之前关于其工作的评价。此外还要动员和教育员工,让员工了解绩效管理的目的,使单位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绩效管理中。第二步:单位绩效管理主体与员工就绩效计划进行沟通。在正式沟通前,管理者首先要为员工界定其关键业务绩效领域。在正式沟通阶段,通过展开绩效计划会议的形式确定有效的目标,并就资源分配、权限、协调等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讨论。第三步:绩效计划的审定的确认。在经过前两步周密的准备工作并与员工充分沟通后,要让员工明确了在本绩效期内的工作职责是什么、工作目标是什么,完成的评价方法等信息。

(2)绩效考核

计量技术机构在绩效考核的时候需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通过积极交流与沟通,共同制定具有切实可行的绩效目标,既保证管理者对于管理目标的全面客观认识,也有利于员工对于自身发展的准确把握及个人发展与单位发展相互协调的把握。二是加大力度提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由考核单位和被考核对象共同参与,提高绩效考核的针对性、有效性及可操作性,实现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的有机结合。三是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绩效反馈

绩效考核者在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时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要直接而具体的进行绩效沟通,不能作泛泛而谈、抽象的、一般性评价。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都应有具体、客观的结果或者事实来支持,使得员工明白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与单位的期望还有哪些差距。二是在绩效面谈是要注重双向的沟通,为了尽可能使得面谈有针对性,管理者要鼓励员工多说话多表达自己的观点。三是绩效面谈交谈中要指出员工的不足之处,但不要批评,而是要立足于帮助员工改进不足之处,指出绩效未达成的原因。四是注意绩效面谈的氛围,建立彼此信任的会谈氛围来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此外,在绩效反馈这一过程中要建立绩效申述机制,同时要对正确行为的反馈和错误行为的反馈同等对待,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员工的绩效。对错误行为的反馈要将注意力集中于减少不好的行为,针对正确行为的反馈要强化这种正确的行为。

(4)绩效结果运用

绩效考核结果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薪酬调整通过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确定员工的绩效工资。将员工的薪酬分为固定薪酬、绩效薪酬两部分。固定薪酬、绩效薪酬所占的比例,可根据单位以及内部机构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即达到激励目的,又要保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次,还可用于固定薪酬的调整。单位应根据当年的实际经营情况,结合相关的薪酬制度,将考核的结果同固定薪酬的升降挂钩。②用于岗位调整绩效考核的结果为职位的变动提供依据,通过职位的调整,使每个员工从事更适合的工作。对于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员工,除按制度规定降低其职位工资等级外,还应酌情将其暂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参加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外方可重新上岗,否则做辞退处理。对于管理人员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管理者,除按制度规定降低其职务工资等级外,人力资源部还应在对其综合能力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向公司领导提出免职或降职处理建议。③用于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员工培训与开发要有针对性,要有效地了解员工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使培训的内容为员工所急需的知识或技能。通过绩效考核,可以了解员工的优势和劣势,绩效考核的结果为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提供了决策依据。

3结论

第2篇:管理技术论文范文

虽然我国在船舶技术管理上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设备落后,技术人员匮乏等方面的原因也存在一些问题,大致分一下几种情况。

1.高素质船舶技术管理人员缺乏

船舶技术管理水平高低的最关键因素是人,尤其是高素质船舶技术管理人员他们将决定着整个技术水平的高低,但是由于我国航运事业发展较快,高等院校培养的技术人员数量有限,同时这些理论人员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磨练出高水平高素质的高素质船舶技术管理人员。另一方面随着新型船舶的应用及各种新技术、新手段船舶管理中的应用这些都对船舶技术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显然目前的船舶技术管理人员还达不到这种要求。第三,同时船上生活比较单调、枯燥乏味,条件比较艰苦,易造成高素质船舶技术管理人员大量流失。

2.船舶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对船舶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多系统复杂的技术操作和技术要求,建立制度化是保障技术人员按照规范操作的必备条件之一,通过制度化规范操作,防止因不当操作导致的船舶事故发生。但是目前由于从事航运的技术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公司规模大小不一,企业制度建设不健全不完善,这些都影响到船舶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

3.船舶技术管理提升资金投入少

船舶的设备正在不断更新,船舶相应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给船舶技术的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挑战,船舶管理技术的提升必须让技术管理人员进行进修和培训,这些培训都需要相应的资金,但是现在船舶公司并不太重视员工培训,对船舶技术管理提升资金投入少也影响技术的提升。

二、提高船舶技术管理水平的建议及对策

船舶技术管理涉及到船舶企业从企业组织结构到管理模式,从制度到个体等各个方面,提高船舶技术管理水平,可以通过改变传统船舶技术管理模式,创建管理新模式、加强船舶技术管理制度化建设、加大船舶技术提升的资金支持和培训机制建设、提高船舶技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完善的提升船舶技术管理的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

1.改变传统船舶技术管理模式,创建管理新模式

传统的船舶技术管理模式往往缺乏统一性,经常管理混乱,经常出现问题分析不明、计划控制不力、人才缺乏、组织内部冲突等各种矛盾,使得船舶组织管理失去应有的活力。因此应打破各自为政的封闭式管理,构建开发新的技术管理模式。多项目船舶技术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技术管理模式。多项目管理模式简单地说就是一个项目部门同时管理多个项目,采取组织、协调、调配等管理手段,协调现行船舶技术管理组织中所有的项目的筛选、评估、计划、执行与控制等各项工作,并将多个项目有机的组合起来,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比较、协调和均衡统筹的项目管理方式。这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方法。通过创建新型的船舶技术管理模式能够实现让船舶技术管理的决策层,管理层,和基层之间建立双向互动的联系。实现船舶技术管理的计划性和资源平衡和共享,最终追求整个船舶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

2.加强船舶技术管理制度化建设

制度能使工作规范化,保证船舶技术管理的正常进行避免杂乱无章和乱无头绪的状态。船舶技术管理制度建设应制定总指挥负责管理工作的总体协调与安排,审批船舶重点检修项目安全控制措施,指定专人对船舶的运行维修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环保法规和条例,以及公司的各项安全环保规章制度。比如对船舶维修过程的技术管理应该制定详细、具体的方案,对每一步骤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安全环保注意事项,所有控制措施落实专人负责。同时要对检修项目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依照辨识和评价结果,根据安全环保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管理规定,参照以往事故案例、经验教训,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案。

3.建立完善的提升船舶技术管理的激励机制

船员对提升船舶技术管理水平有一定的认知误区,也缺乏一定的能动性,只凭借自觉自愿有时很难达到应有的提升船舶技术水平的要求。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提升船舶技术管理的激励机制,通过对船员者的激励,让他们自觉自愿的进行自身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给船员提供提升船舶技术的经费和补助。通过资金扶植和奖励,能够让船舶从业者享受企业提供的进修机会和培训机会,用于自身能力的提高。这种方式要比简单的命令和硬性规定更能调动进修培训的积极性。

(2)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如果自由培训没有考核可能也会使培训流于形式,船舶公司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技能比赛,一方面给参与进修的船舶从业者一个展示的平台,给没参加技术培养的人员以榜样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竞争性比赛对参与船舶进修和培训的人员来说也是一种宽松的考核方式,达到监督培训效果和提升业务能力的作用。

(3)激励机制要把精神奖励纳入激励范围。人的需求即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在建立激励机制的时候可以考虑建立必要的精神激励机制,通过各种表彰和技术能手称号等精神激励能让船舶技术能力强的船舶从业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成就感,让员工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或很有创造性时往往会有很大的工作热情,同时对其它员工也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4.加大船舶技术提升的资金支持和培训机制建设

船舶技术作为一个前沿领域从理论到技术上发展和变化很快,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因此要想提升船舶技术的管理水平必须要进行进修和培训,及时掌握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这些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和资金投入。在培训机制的建设时应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制度化的定期培训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然后在结合船舶营运的周期性变化合理安全培训日程和内容。在培训时还要做到岗位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岗位的特点和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开展相应的培训后要融入日常工作中进行锻炼、磨合达到技术的提升。对职工定岗定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同时结合岗位技能进行培训和锻炼,进行规范化操作,达到的防止事故发生目的。

5.提高船舶技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提高船舶技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是提高船舶航运企业效率的重要途径。现代企业只有提升企业的效率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通过船舶技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轻松的构建立体的综合的组织结构网络,让船舶航运企业内部的管理更顺畅也更便捷,也更有利于船舶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进行船舶技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着力构建技术培训信息化,让培训技术和实际工作的结合,这样既不耽误工作又不耽误学习达到工作学习的双收益。提高船舶技术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还应该着力构建船舶航运企业内部各部门及各岗位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及时让管理者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状况并及时提出相应的决策,对于执行者也能及时了解高层的决策部署,调整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

三、结语

第3篇:管理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介绍皖油21的制种技术要点,包括基地选择、培育壮苗、田间管理、制种技术、收获等内容,以期指导皖油21制种生产。

皖油21属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三系杂交种,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65A与雄性不育恢复系H2C配制而成。2002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稳产性好、生长整齐、抗逆性强、熟期适中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及长江中下游二熟制或三熟制地区推广种植。为了加速新品种的推广,我们在品种育成后,对其制种技术进行了专项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1制种基地的选择

基地选择在光照充足的山区或江心洲,采用自然隔离的方式。基地周围2km隔离区内不能有十字花科作物;制种区及隔离区禁止放蜂;制种田要选择水旱轮作田,不要选择旱田。因为山区旱地保水、保肥能力差,油菜生长后期易受高温、干旱影响,从而造成母本结实率下降,而且后期一般病害较重,易早衰。要求土壤肥沃,灌排方便。同时水旱轮作还能有效避免因连作产生的自生苗,降低菌核病的发病率。

2培育壮苗

2.1选用优质亲本种子

亲本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制种质量,应选用纯度高、发芽率高、籽粒饱满的种子,最好是用当年生产的新种。播种前对所选用的亲本种子质量进行一次检测,尤其是发芽率和净度,要剔除小粒、瘪粒,确定适宜的播种量,这是培育壮苗的基础。

2.2苗床整理

育苗田应首选水旱轮作、地势稍高的早稻田。如果没有早稻田,也可选择2a以上未种过油菜或其他十字花科作物、离水源较近的平整旱地。因油菜籽粒小,整地要求表土细碎平整,利于培育壮苗,墒宽2m,便于管理。施足底肥,以化肥为主,不施农家肥,以防肥中夹杂菜籽,造成制种田杂株率增加。苗床配比母本∶大田=1∶6,父本∶大田=1∶12。

2.3播种及苗床管理

父母本于9月中下旬同期播种,播量7.5kg/hm2,分墒定量播种,一般田块播后可用大扫帚轻扫,土壤较细田块可用耧耙轻耧。播后苗床干旱应及时灌水,保证全苗及幼苗正常生长。出苗后一叶一心期间苗,三叶一心期定苗,留苗100万株/hm2左右,并拔除异形苗,防治病虫草害。

3适期移栽,加强田管

3.1适期移栽

移栽田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耕翻,整地做墒,并开好三沟,做到旱能灌、涝能排。苗龄控制在40d以内。10月中下旬移栽,父母本行比为2∶4,每墒6行,中间2行栽父本,父本两边各栽2行母本,密度15万株/hm2。活棵后应及早查苗、补苗,中耕除草,壅根培土,预防冻害,加强病虫害防治。

3.2肥水管理

油菜制种亲本在苗期生长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将直接影响后期技术的应用,从而影响制种的纯度和产量。肥料要按氮、磷、钾的比例合理搭配,并注意增施硼肥。磷、钾、硼作基肥施;氮肥的施用原则是基肥足、腊肥早、薹肥少或不施。幼苗移栽后无降水,应及时灌水活棵,之后也应注意清沟沥水,灌水保墒。

4制种技术

在杂交油菜制种过程中,很多人的精力往往集中在母本上,其实决定杂交种纯度的不仅仅是母本,更应该是父本和隔离区好坏,它们同等重要。

4.1清理隔离区

一般于春节后组织人员对隔离区内及制种区田埂上的自生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作物进行1次拉网式清除,直到母本进入初花期。此间应进行3~4次,做到干净彻底。清除方法可用人工拔除或药剂化学清除。

4.2田间除杂

4.2.1苗床除杂。拔除明显异形苗、徒长苗、优势苗。

4.2.2苗期除杂。制种田苗期除杂可于第一次清理隔离区后,进行第一次苗期除杂,去除与父母本形态差异明显的植株。以后的每一次除杂都应先除父本后母本。一般苗期除杂不得少于3次。

4.2.3蕾薹期除杂。这是除杂的关键时期,对参加除杂人员要进行业务培训,掌握技术要点,做到除杂对象看得清、认得准。应集中力量,一遍接一遍,进行多次,直至母本进入初花期。拔除的杂株要带出田,集中堆放,不能随手乱扔,由农户带回喂牲畜或作堆肥处理。此项操作应严格执行,不能放松。

4.2.4花期除杂。始花到初花时期的除杂,是油菜除杂的重要时期,因为此时除杂进度直接影响种子的纯度。抓住最后时期去除父母本行中的异形株,同时去除母本行中的大花株和可育株。

4.3调节花期

花期相遇的好坏直接影响制种产量和纯度。皖油21的母本不育系不育度高,无需控制开花期,只需调整父母本播期,合理安排花期相遇。因父本初花较迟,江淮之间9月10日前播完父本,母本9月15日前播完,保证在父本出苗后播母本,以确保花期相遇良好,夺取高产。

5收获

母本终花后即可割除父本并运出田外,这样做既通风透光,又可减轻病害的发生,有利于夺取高产。父本割除后,要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检查,尤其是对移栽不规范的田块,检查是否漏割;已割除父本的田块,检查是否有父本残枝遗留田间,割除父本应做到干净彻底。母本成熟收割后,应在田间摊晒,以利于种子后熟,尽可能不堆放,以防发生霉变,影响种子品质。脱粒后的种子忌在水泥场上曝晒,以免影响发芽率。要单脱单晒,防止混杂,分户收回,统一保管,待检验后再行处理。

第4篇:管理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从品种与土壤选择、种根准备、适时定植、加强田管、收获贮存、选留种苗等方面介绍北方辣根栽培技术,以供辣根种植户参考。

辣根别名西洋山菜,为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65cm,根状茎圆柱形,长为30~50cm,外皮较厚、黄白色,肉白色,侧枝多,易生不定根,叶披针形、深绿色、长30cm、宽15cm,叶缘有缺刻。4月中旬抽薹,5月上旬开白色小花,但种子不易成熟。经深加工后可作高档辛辣味调料,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很高的出口创汇价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纯收入可达3.0~4.5万元/hm2,经济效益非常明显。辣根原产于东欧,后通过日本引入中国,属于野生植物,适应性非常强,极易栽培管理和成活。它不但耐低温、冷冻、冰雹、洪涝及干旱等不良自然环境条件,而且高抗病虫等灾害。并且有着生育后期即初霜至土封地前这一阶段,气温冷凉,昼夜温差大,根部干物质积累多,增重快的特点,现将其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品种与土壤选择

一般选择适于出口的品种,如英国辣根、日本辣根等;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土层深厚及保水、保肥力强微酸性(pH值约为6)的砂壤土。辣根的生长对前茬选择要求不太严格,除避免3年内连作外,其一般旱田前茬如玉米、大豆、秋冬蔬菜均可,但不宜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由于它是深根植物,喜肥喜水,最好选择平川或漫岗的大豆茬砂壤土,有利于根系生长,易于起收。整地要求深松打垄,镇压保墒,垄距65~70cm,深松后打垄前同时深施底肥。

2种根准备

于秋冬采收时,选取直径1~2cm的主根或侧根,根色黄白、无病虫害的作为种根。将根切成10~15cm长的根段,上口切平,下口切成45°的斜面,并将切口用消石灰消毒即可种植。

3适时定植

春、秋季都可种植,秋季定植适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但在苍山县春季播种为多,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栽种,气温已回升到5~10℃。栽植一般行距50cm,株距25~30cm,栽6.0~7.5万株/hm2。先用木棍开洞,洞的直径与种根直径相当,洞深与种根长度相当,打洞时向北倾斜45°打成斜洞,然后将种苗插于洞中,但要注意种苗顶部向上,不能倒插,而且顶部应低于畦面6cm,种后覆浅土或不覆土,有利出苗,种后不需要浇水。栽种方法:打垄后如土壤墒情好,可用人工挖35°~45°斜坑埯种。在垄底深松后,等距沟间人摆种,再由大犁掏墒覆5~8cm厚土后镇压。必须深耕30cm,并撒施15t/hm2腐熟厩肥作基肥,然后作高畦,畦宽(包沟)1.5m,畦面精细整平,以利辣根出苗。

4加强田管

在4月下旬出苗后,苗高15cm时,进行浅锄,并第1次追肥,施腐熟人粪尿15t/hm2,或尿素150kg/hm2。第2次追肥在6月中旬或立秋之前,施腐熟人粪尿18t/hm2、硫酸钾225kg/hm2,以促进辣根进入旺长期。在辣根出苗到旺长期以前(5月上旬至6月下旬),必须注意中耕除草,并注意在第2、第3次中耕除草要结合培土,以防止辣根倒伏。做到铲前趟1犁,起到疏松土壤防寒增温的作用。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铲趟,做到3铲4趟,尽量用人工铲锄杂草,以利松散土壤,提墒增温有利幼苗生长。大面积种植也可采用大豆田化学封闭除草剂苗前封闭处理。对病虫害严重危害地块,可用40%乐果乳油1.5kg/hm2,对水300~600kg喷雾,或用2.5%功夫乳油150~300mL对水450kg喷雾防虫害;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叶喷,防止细菌性叶斑病。本地引种年限不长,发生病虫害较少,在5~6月有菜青虫和小菜蛾的幼虫为害,采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但要注意轮作以减轻疮痂病发生为害。于7月末至8月初结合追肥,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稀释液和2%的尿素混合液300~450g/hm2进行叶面喷施,隔10d再喷1次。当9月初叶子高达70~80cm时,即根系膨大期,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25%缩节胺水剂2000倍液,叶喷1次控制地上生长,促进根部发育。同时深松1次,达到垄体活土疏松,加速根系生长。

5收获贮存

春季种植的辣根,在10月份就可收获,但产量不高;如在第2年3月底收获,产量就大大地提高。各地应因地制宜,确定收获期。辣根收获后,要尽可能在新鲜时加工,如不能及时加工,则应妥善贮存。贮存要选择地势高或地下水位低的土地,挖深、宽各1m深,长度视贮藏量而定,窖地拍平,垫上洁净稻草,放上辣根5~10cm,撒盖一层半干半湿的细沙或沙土,其上再放肉质辣根5~10cm,盖沙一层,如此层层相间,直至窖口,再以草盖之,然后覆土,这样可贮存至第2年3月底,既避免冬季受冻,又能保湿,使辣根保持新鲜。

第5篇:管理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介绍了脱毒甘薯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选好品种、选地深耕、培育壮苗、适时扦插、合理密植、田间管理、平衡施肥、防病除虫等方面的内容,以期指导脱毒甘薯的推广种植。

1选好品种

根据气候、土壤条件以及用途等选择相应的脱毒甘薯品种。对灌溉条件较好、肥力较高的土地,可选用徐薯18等品种;对肥力较差的旱薄地,选用鲁薯7号等品种。高产淀粉型品种有徐薯18、皖薯1号、皖薯7号、鲁薯7号、豫薯7号、苏薯7号等;优质食用型品种有北京553、苏薯8号、皖薯8号、徐薯43-14等。

2选地深耕

甘薯具有抗旱特性,应选择疏松透气、上层深厚、蓄水保肥、排灌良好、耕作层深30cm左右的沙质壤上,pH值以5.2~6.7为宜。深耕30cm左右,起垄规格为垄高20cm,垄宽50~60cm,垄距80~100cm,做垄要求土壤宁干勿湿。起垄目的是加大昼夜温差,促进薯地膨大和养分积累,土层松软,减少气生根,一般可增产10%以上。

3培育壮苗

壮苗一般比弱苗增产10%以上,是高产的基础。壮苗的标准是:茎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大小适中,项叶平齐,苗高20~25cm,苗龄25~30d,组织充实、老嫩适度,苗重5g以上,无病虫无白根,断口白浆多,栽后缓苗快。

甘薯育苗方法有塑料薄膜育苗、火炕育苗、酿热温床育苗、电热温床育苗等。苗床管理主要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合”来达到早出苗、多出苗、育壮苗。

苗床管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排种到出苗阶段,即前期高温催芽期,排好种薯后浇透水,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种薯进行消毒,种苗上床3~4d内温度保持35~38℃,而后降至29~31℃进行催芽;二是平温长苗期,当苗高10cm后,将温度稳定在25~28℃,苗出齐时浇1次透水;三是低温炼苗期,当苗高15~18cm时可采苗移栽,采苗前3~4d温度降低至18~20℃进行炼苗处理,采苗后第1天浇1次透水,再次转入以催为主,追施适量的肥料。

4适时扦插

春甘薯在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每早栽ld,产量可提高1.0%~1.2%;夏薯每早栽1d,产量可提高2.5%~3.0%。扦插时应选用苗龄在30d左右,苗长20cm,茎粗节短的壮苗进行栽插。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采用留3叶方法进行水平扦较好,栽插深度以5cm为好;在干旱和丘陵地区则以留3叶方法进行斜插为好,深度为10cm左右。

5合理密植

插足基本苗,以较好地发挥群体增产潜力。春薯4月下旬至5月中旬栽植密度为4.50~5.25万株/hm2,丘陵地一般为7.50万株/hm2。土层深厚,肥水条件较好,可适当稀植;耕作层浅,肥水条件较差,则适当密些,以协调个体和群体间结构,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有效提高甘薯产量。

6田间管理

6.1中耕培垄

春薯栽后30~35d开始封垄,应及时中耕松土培垄,用地膜覆盖的只锄垄沟。夏薯栽后20~25d培垄。

6.2及时化控

对茎叶徒长田块,应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营养生长叶盛期)化控2~3次,喷施多效唑、膨大素或助壮素,也可提蔓1~2次,以控制茎叶徒长,促进块根膨大,提高产量。

6.3浇水排涝

甘薯抗旱性较强,适宜土壤相对湿度为50%~70%,封垄前中耕除草2~3遍,栽后20~30d遇旱浇1次缓苗水。中后期遇旱顺垄轻浇小水。甘薯怕涝,雨水大要排水。

7平衡施肥

甘薯是地下结果的块根作物,对肥料的吸收以钾素最多,其次是氮,而磷最少,吸钾数量为氮的2~3倍。据测定,高产甘薯每生产1000kg鲜薯需吸收纯氮4.9kg、纯磷1.34kg、纯钾11.5kg,其比例为1∶0.3∶2.3。

根据甘薯的需肥特点,总的施肥原则就是控氮,稳磷,增施钾,补施锌硼肥。中等肥力地块,施肥用量为纯氮105~150kg/hm2、纯磷75~120kg/hm2、纯钾225~300kg/hm2。在缺锌硼的田块,需施硫酸锌和硼砂各15.0~22.5kg/hm2。

提倡深施、分层施。70%的有机肥结合深耕施入,化肥和30%的有机肥在做垄时集中施于垄下。栽后30d看长势追施5~10kg/hm2尿素,9月中下旬可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75kg/hm2。

8防病除虫

第6篇:管理技术论文范文

①可以分解、细化和落实的各类病理制片流程,让精细化管理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以此来提高病理技术实验室的制片质量与制片效率;②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实验室等级,参与ISO15189、CNAS-CL37JCI国家卫计委三甲医院评审与复评等的认证与考核,提高病理诊断与技术行业的等级、地位和公众信任度;③可以让病理技术实验室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研究与应用各类新技术,为它提供平台与支撑。

2国内外现状与趋势

欧美先进国家病理学技术实验室的功能与定位十分明确,有资质的实验室平台、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标准化的操作指南和完善的质控体系,而且需要通过相应协会的认证,颁发证书后才能开展实验。在美国,病理技术实验室需要通过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的认证,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病理学部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通过了国际病理资格认证。我国病理科实验室的建设不仅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落后于国内同级医院的实验诊断科室。随着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ISO15189实验室认证体系在我国的推广,卫生部2009年《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颁布,以及国家卫计委三甲医院评审与复评工作的开展,对病理科的建设与管理有法规上的支持,对评审、认证与考核有了明确的要求,各技术实验室规模与框架已建立,人员、设施、操作标准也已逐步完善。但管理模式还不统一,管理细节尚有盲区,需要研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高病理制片的质量和效率。

3我科病理技术实验室的具体实施细节

3.1设置各二级实验室圆形展板

在病理技术各二级实验室中,细化分析制片操作流程的各个步骤,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出精细化管理措施,放在台面圆形分页展板上展示,可一目了然。内容有各实验室的简介、工作制度、收费标准、技术人员资质等级、操作流程、质控标准、培训考核、持续改进、仪器设备保养维护、试剂使用安全规范和应急预案措施,以及实验室的长、中、近期目标,室间、室外质控记录及人员继续教育和科研合作,共15项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著的《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卫办医政发[2009]31号)、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2004.4)、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病理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CNAS-CL37:2012,17025)、JCIJCI医院评审标准(第四版)以及2013年江苏省三甲医院评审标准基础上建立的,有标准和规范,内容详细,对病理技术室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有极大帮助,也为今后病理技术实验室参加各类检查、评审、认证、考核打下基础。

3.2明确各类技术人员的分工、操作权限以及岗位责任制

三甲医院病理学技术岗位职责一栏分为技士、技师、主管技师、副主任技师、主任技师5级,各级人员在各类病理制片中有不同的分工与职责。我科的病理技术操作权限、晋级,是在人员职称等级的基础上再按制片项目分类培训、考核(理论+实践操作)、授权上岗、质控评估后逐步升级,复评再授权升级进行的。等级分为:简易等级,常规等级,复杂等级。简易等级是指新职工(从事病理技术工作<3年)通过各类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相应操作资格,可以进行简单标本制片,职称为病理技师;常规等级是指从事病理技术>5年,复评授权升级,可进行常规标本制片(不含微小、疑难、纠纷类标本),职称为高年资技师或主管技师;复杂等级是指从事病理技术>10年,复评再授权,有高质量的制片,可以进行微小、疑难、纠纷类标本制片,职称为高年资主管技师或副主任、主任技师。我科现有病理技术人员4人,中级职称1人,高年资主管技师授予复杂等级操作权限;初级职称3人,1人从事病理技术10年以上,1人从事病理技术5年以上均授予常规等级操作权限;1人从事病理技术工作3年,授予简易等级操作权限,上述人员均有本科学历,通过(常规石蜡制片、细胞学制片、IHC、冷冻制片、FISH、已开展分子病理学制片项目)培训、考核(理论+实践操作)、质控质量等综合评估后,由科室授予操作权限,每年有复评再授权,现有操作权限持续的评审,比较公平、公开,有效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岗位责任制方面,从两个方面入手,①主观上加强人员责任性教育,培养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②客观上制定定期质控与安全管理检查制度,在科务会和质控安全管理会议上分析,针对隐患和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加强措施、完善流程、有整改落实记录。如细化分析病理技术各实验室用电情况,区分哪些是持续不间断用电、哪些是工作时用电,一般冰箱、自动脱水机、冷冻切片机、全自动免疫组化仪、水域式烘箱为持续不间断用电;自动滴蜡机、烘片仪、电炉、离心机为工作时用电;对于工作时用电的线路使用定时供电,即设置定时控制器,在工作日和工作时间通电。日常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工作完毕及时关闭电源,避免电器引起火灾。科室所有冰箱的温度监控通过物联网的“冷链”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措施较为先进。

3.3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随着病理学技术的发展,病理技术实验室要逐步通过国际标准化认证(ISO15189,JCI等)的趋势。我科2012年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管理小组由科主任、诊断组和技术组的骨干以及专职秘书组成,负责对病理诊断与病理制片质量控制与实验室安全运行进行全面管理。内容包括:实验室的规划设置、工作制度、实验流程、质控与安全管理、培训考核授权、持续整改、仪器设备维护、各类试剂安全管理与使用、废弃物的处置等方面。原则是岗前培训、定期检查和持续整改。培训内容分为:业务技术(各项制片的流程与规范),公共安全(消防常识与演练、危化、有毒试剂的安全使用与应急预案、废弃物品的分类处置与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和持续整改是根据培训内容的不断更新、实际操作是否合理规范来进行不断督促与改进。秘书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日常性事物的前期协调。

3.4树立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第7篇:管理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介绍大果沙棘在青海东部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苗木繁殖、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在栽培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开发利用大果沙棘资源提供依据。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是青海三宝之一,又名醋柳,胡颓子科沙棘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1],耐寒抗旱,耐土壤贫瘠,根系发达,有根瘤,对生态环境适应能力强。在条件较差,甚至是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能顽强生存,并且在生存过程中能改善周围环境,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成为实施国土绿化、改造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2]。沙棘又是青海省增加土地植被、防风固沙、保护生态环境的主要树种之一。但是由于果实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致使这一很有开发价值和前途的经济林处于自然繁衍、自生自灭的状态。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引进俄罗斯大果沙棘进行人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开发,实现由野生向人工栽培。青海东部地区海拔1900~2800m,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气候冷凉,近年来,由于引进的大果沙棘果大、高产、品质好、好采收等优点,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此,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苗木繁育

大果沙棘苗木繁育的方法有种子育苗和扦插育苗,以扦插育苗为佳。

1.1种子育苗

选土质肥沃的沙土壤、排水良好、通风向阳的地块作苗圃地。如果在温室育苗,以土和沙3∶1为佳。育苗前,种子应进行处理,因为大果沙棘种子外表被有一层坚硬的蜡质,透气透水性差,在一般条件下难以萌发[3]。①碱处理法。种子放入纯碱或洗衣粉溶液中(比例为1∶20),用力搓洗,直至种子呈现黄色及手捏感觉不光滑时,淘洗干净后再用冷水浸泡24h;然后保湿,在5℃的低温条件下贮藏10d后即可播种。②温水处理法。种子放入80℃左右的水中,不断搅动,直到水温降到室温,在培养皿中催芽,10d后即可播种。处理后的大果沙棘种子不仅发芽快,而且发芽率高,出苗整齐。条播撒播均可,育苗量以15.0~22.5万株/hm2为宜。

1.2扦插育苗

1.2.1插条准备。选择生长健壮、高产抗病性强的植株,取二至三年生枝条,茎粗为2~4cm,剪成14~20cm段,距上切口2cm左右留1个饱满芽[4],下切口剪成光滑斜面,按不同的枝龄段(一年生、二年生、三年生),将插条每50株尾部对齐捆好,基部置于水中贮存。

1.2.2插穗处理。采用ABT生根粉进行处理,处理浓度为100mg/kg,浸泡2~8h。

1.2.3整地做床。整平地,起垄,垄规格一般为长10m,宽1.0~1.2m。温室以其宽度为准,做好床后,灌足底水,待插。

1.2.4扦插。为防治病虫害,扦插前进行土壤消毒,用硫酸亚铁、呋喃丹或甲拌磷进行土壤消毒。扦插株行距7cm×7cm,即密度200株/m2。扦插深度为插穗的1/3以上,既可露地扦插也可温室扦插。露地扦插在4月20日开始,至5月底为佳。温室以秋季扦插为佳。

1.2.5管理。扦插后随即浇水,生长期做好松土、施肥、除草等工作。

2移栽

播种苗以第3年移栽,株高在70~80cm;扦插苗在第2年移栽。栽植时间以春栽为好,尽量做到适时早栽。在土壤解冻20~30cm时即可进行栽植,选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栽培。一般采用挖坑定植,行距2.5m,株距1m,树坑规格一般直径60cm、深60cm,苗木埋在树坑中央,使苗根舒展。埋土时应以表土在下,底土在上,并且不要把土填得太满,离地面3~5cm的坑(目的是为了蓄水)。栽植时还应特别注意:按雌雄比例5~10∶1搭配栽植,可栽10行雌株、中间栽1行雄株;也可栽10棵雌株、中间栽1棵雄株,这样便于授粉,提高结果率,提高产量。

3田间管理

定植后,24h内必须灌水,以后根据土壤、气候确定灌水次数。一般当年定植浇水5次,以后每年浇3~4次,并及时将根部萌生枝剪去。定植后,就须加强管理,当造林成活后,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防止杂草丛生。

4病虫害防治

危害大果沙棘的病害主要有干枯病、锈病,以百菌灵、多效唑等稀释800~1200倍液喷施。危害大果沙棘的害虫有多种,一般以食叶害虫为主,食叶害虫的幼虫一般在每年5~7月为害大果沙棘,对有群集为害习性的害虫可摘除虫叶集中杀灭;也可用90%敌敌畏、敌百虫等稀释1000~1500倍液喷杀食叶害虫。另外,还要注意兔、羊等的破坏。

参考文献

[1]李耀阶.青海木本植物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2]景亚安,张福,苏瑾.适宜我省栽植的大果沙棘品种及栽培技术[J].甘肃林业科技,2002,9(3):21.

第8篇:管理技术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从播种、田间管理以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小麦精播半精播栽培技术,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借鉴。

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是一套高产、稳产、低耗、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它在地力和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比较好的处理了群体与个体矛盾,使麦田群体较小,群体动态比较合理,改善了群体内光照条件;使个体营养好、发育健壮,从而使穗大、穗足、粒重,实现高产。产量一般可达7.5t/hm2以上,最高可达9t/hm2,符合我省小麦生产的发展趋势。

1播前准备和播种

1.1培肥地力,施足底肥

一般麦田施优质土杂肥45t/hm2,标准氮肥450~750kg/hm2,标准磷肥600~750kg/hm2,钾肥150~225kg/hm2,锌肥15kg/hm2。

1.2选择良种,做好种子处理

选用分蘖成穗率高、单株生产力强、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光合能力强、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在山东省可以选用济麦19、济麦20,高肥力地块也可以选择济南17。播种前用小麦专用种衣剂拌种,有利于综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易发生的根腐病、纹枯病等,培育壮苗。

1.3精细整地,保证底墒充足

适当加深耕层,破除犁地层。整地要求地面平整,明暗坷垃少而小,土壤上松下实。对墒情不足的可于前茬作物收获前7~10d浇水造墒或在收后耕前造墒,使土壤耕作前的含水量在70%左右。

1.4播期、播量、播深

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最晚不迟于20日。播量要求为75.0~112.5kg/hm2。实行机播,要求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深为3~5cm,行距为22~25cm。

1.5播后压实

随着秸秆还田面积的不断增加,使得土壤中空隙加大,种子和土壤无法密接,造成出苗率低,苗弱,不抗低温。因此,播后必须压实。

2田间管理

2.1冬前管理要点

2.1.1及时查苗补种。若基本苗较多,播种质量较差,麦苗分布不均匀,在植株分蘖前后,可进行疏苗、匀苗,以培育壮苗。

2.1.2浇好冬水。一般在11月底到12月上旬浇冬水。由于近几年都是暖冬,因此不施冬肥。浇过冬水后,墒情适宜时要及时划锄,以破除板结,促进根系发育,促壮苗。

2.1.3综合防治病虫害。小麦主要病虫害为地下害虫和以纹枯病为主的根腐型病害等,防治病虫害以药剂处理种子为关键措施。

2.2春季管理要点

2.2.1返青期中耕。及早进行划锄,以松土、保墒,提高地温,视麦田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浇返青水。

2.2.2重施起身或拔节肥水。麦田群体适中或偏小的重施起身肥水;群体偏大,重视拔节肥水。一般施标准氮肥450~600kg/hm2,开沟追施。

2.2.3浇挑旗水或扬花水。挑旗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花,增加穗粒数,又能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如果小麦挑旗期墒情较好,也可以推迟到扬花期浇水。

2.2.4综合防治病虫草害。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冈霉素喷麦茎基部,防治麦蜘蛛可用克螨特或克螨克喷雾。返青至起身期,杂草发生较多的地块,对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5.8%麦喜乳油或20%使它隆乳油,对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可用3%世玛乳油,茎叶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可用以上药剂混合使用。近年来,化学除草导致后茬作物药害的事故屡有发生。因此,应掌握除草剂适用范围、用药时间等,以免引起作物药害(除草剂喷施最晚不迟于4月10日)。

2.3后期管理要点

2.3.1酌情浇好灌浆水。在浇好挑旗水或扬花水的基础上,不用再灌溉,尤其要避免麦黄水。

2.3.2增施叶面肥,预防干热风。后期酌情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以延缓衰老,提高粒重和籽粒品质。

2.3.3防治病虫害。此期主要病虫害有麦芽、粘虫、锈病、白粉病、全蚀病。防治锈病、白粉病、全蚀病用粉锈宁乳油喷雾;防治麦芽用吡虫啉或定虫脒;防治粘虫用菊酯类药物喷雾。

3适时收获

蜡熟末期,籽粒变硬,呈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时为最佳收获期。

4参考文献

[1]王德梅,于振文.灌水量对济麦20籽粒和蛋白质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7(5):54-56.

第9篇:管理技术论文范文

1.电子病历的复制、粘贴导致的错误。a、一般项目矛盾:常常出现同一份病历中姓名、性别、年龄、个人史、家族史等描述出现差异,有的甚至出现同一病人转科日期早于入院日期等时间逻辑错误;b、医生将电脑中已经建立的体格检查体检内容的模版直接套用,忽略病人的阳性体格检查或对阳性体征的标注张冠李戴套;c、鉴别诊断无分析:在鉴别诊断中随意粘贴模板中保存的条目,只是简单的罗列疾病名称而未结合本病例特点做详尽的分析;d、病程记录中各级医师查房记录一致或雷同,病历中不能体现三级查房的意义。诸如此类的情况导致病历描述缺乏病例个案的特征性,影响了病案的内涵质量,丧失了病案保留的科学价值,且存在着更大的医疗纠纷隐患。

2.病历书写、打印不及时。因为电子病历的特殊性,我院实行电子病历与纸质打印病历共同保存的的管理方式。为此院内要求医生在按时完成病历书写的同时,及时将病历内容进行打印,但在临床现岗病历检查中不仅会发现病历未及时完成的现象,有的甚至出现病人已经住院一周其病程记录等内容仍未打印。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患方要求立即封存病历就会使院方措手不及。

3.ID号使用混乱。为加强电子病历的监管,医院为具有资质的不同医生设置不同的ID号码,密码由个人自行设置,要求专号专用,但实际工作中就会发现以下问题:a、实习医生和来院进修医生使用带教医师的ID码,这样在带教老师审查不及时或不严格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病历记录内容错误;b、在检查过程中通过核对医生排班本与电子病历中医嘱的下达人就会发现有时两者并不相同,而且在电子病历医嘱中一个病区几个病人连续几天的24小时医嘱都是一个医生下达的。

4.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问题:尽管实行了电子病案,纸质病案仍然是不能完全取消的,如手术知情同意书、麻醉知情同意书、各种有创操作的知情同意书、授权委托书以及当病人病情变化需要进行及时沟通的记录等等,这些都是必须要用纸质病历打印出来让患方签字认可的,这是电子病历永远不可能完全取代的。在现行情况下一般采用电子病案与经医生手写签名的打印病历并存的保存模式。

二、防范措施

1.加强教育。通过对医务人员开展真实、典型的案例教育,让医务人员提高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能按照病历书写要求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的完成电子病历的录入、修改、打印等事项,逐步增强医务人员的证据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电子病历在一系列涉医诉讼中的重要作用。

2.健全病案质量监管体系,认真执行病案的三级监管措施。医院建立由科室病案质控小组、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病案管理委员会组成的三级质控监督体系,逐级加强对病案的质量控制和监管,不断提高院内病案的整体质量。

3.对不同的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对新入职的医务人员以及来院进修、实习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内容包括《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岗位责任制、职业道德教育、《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及医院规章制度,安排有经验的医师对病历书写要求进行规范的讲解和讨论。培训结束进行相关内容的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