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赞美女性的诗歌范文

赞美女性的诗歌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赞美女性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赞美女性的诗歌

第1篇:赞美女性的诗歌范文

    一、引言

    约翰·多恩(John Donne)于157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一罗马天主教家庭,青年时期放浪不羁,纵情声色,被称为Jack Donne,后来历经挫折,皈依英国国教,潜心布道讲经,并于1621年出任圣保罗大教堂的教长(Dean of St. Paul’s Cathedral),直到1631年去世,被称为Dr.John Donne。多恩感情丰富,思想敏锐,才华横溢,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开拓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以博学、机智、创新而闻名于诗坛。他的诗歌的特点在于感情的真挚与热烈,思想的自由与开放。更重要的是,他在诗中喜欢使用惊人的意象,奇特的类比,将理智与感情融合为一,使得他的诗巧智与激情交融,奇想与悖论争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富有生气之感。王佐良先生对多恩的评价是,“多恩不是靠一些纤巧的手法来炫世的,他背后有深厚的文化和一个广大的想象世界,他的诗不是唯一可读的诗,但在诗里他是最可读的人”。

    多恩的诗名大多来自他的大胆而有创新性的诗。在这类诗中,多恩把女性描写为被动的、缺乏自主能力的次等客体,或是“缺席”的、“缄默”的,或者是邪恶的、****不贞的。这些女性的畸形形象无不渗透着诗人男性的主观意识和偏见,但多恩却从一个男人的视角把这些写得风趣幽默,以至当时的男性读者对于他的诗总是津津乐道。

    二、女性在多恩诗作中的卑微地位

    中世纪以来,在西方文学尤其是诗歌文本中,无论是骑士传奇还是但丁的抒情诗,女性都是以遥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女神形象出现的,她们象征着美、真理和启示。阿克尼斯特干脆把女性“作为爱和美在尘世上的代表以及作为和谐、和平与安慰的光辉之神而加以理想化的崇拜”。大诗人锡德尼、斯宾塞和莎士比亚都写下过以理想爱情为主题的十四行诗来歌颂和赞美女性,认为女性对男性有着净化和提升的作用。而多恩青年时期的纵情声色使得他近距离地接触了一大批沉迷于享乐的女人,于是,多恩诗作中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较以前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

    虽然多恩在他的作品中大量地融入了戏剧的成分,而且很多作品中都使用了令人备感亲切的口语,但是部分作品中多恩还是采用了男主人公通篇独白的方式,以造成女主人公的沉默和模糊感,如《跳蚤》(The Flea)、《献给就寝的情侣》(To His Mistress Going to Bed)这两首诗,都是立足于诗人(男性)对他的情人的欲望之上,都是男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一步步引导女性,而我们却听不到女性的任何声音,让人感到她一直是一个沉默的、模糊的人物,从而把女性定格在一种被动和从属的位置之上。既然女人是附属于男人的,那么,男人自然也就可以对女人肆意蹂躏,这在《献给就寝的情侣》中有着露骨的体现。诗中的男主人公先是用几乎命令的口吻,让他的情人一件一件地宽衣解带,踏进爱的殿堂,并躺到那柔软的床上,既而是用他那带茧的粗手上下前后地粗暴地一通乱摸,最后还煞有介事地辩解道,其所作所为全是出于清白,因而无须忏悔。

    在父权制文化背景下,在男人的道义和哲学里,女性还是****的、不贞的,甚至是邪恶的。因此,多恩在许多诗中渗透着男性至上的霸权色彩,毫不掩饰对女性的轻蔑态度,甚至将女性非人化为男人的某种物品。在《共享》(The Communitie)一诗里,多恩把女人比做水果,供男人品尝、吞咽或忽略。在《爱的炼金术》(Love’s Alchemy)中,他否认女人有心灵,贬之为只有肉体没有心灵的“木乃伊”。他写道:“可别在女人体内冀求心灵,至多她们只有秀美和聪慧;她们只不过是木乃伊,一旦被占有。”

    在多恩的诗作中,女性成了男人的私有财产和附属品。在《献给就寝的情侣》(To His Mistress Going to Bed)这首诗的后半部分,我们可以听到男主人公的惊叹和欢呼:爱侣是自己新发现的“土地和宝石矿”。在《日出》(The Sun Rising)一诗中,多恩把诗中男主人公的情人形容为已经成为英国殖民地的“盛产香料和金银的东西印度”(Both Indias of Spice and Mine)。在《挽歌》之20《爱的战争》(Love’s War)中,多恩把女人形容为一座允许任何人进入的“美丽而自由的城市”。

    正因对女性有着极端的轻视和统治意识,多恩在他的诗中反复质疑女人的忠贞:“得把这疑惑弄明白,女人没有一个是真心的,这难道是我的命运,要在你的身上验证确凿?”在《歌》(Song)中,诗人开篇就连续列举六桩不可能办到的事情:抓一颗流星、让何首乌怀孕、追流年的踪影、劈开魔鬼的双蹄、听美人鱼唱歌、避开嫉妒的刺伤。这里所提及的种种意象,表面上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细细分析起来则不然。流星一闪即逝,想要抓住它无异于大海捞针;何首乌具人形,用以做药,西方有促孕之说,但叫它自己怀孕,就是天方夜谭;有着双蹄的魔鬼只存于西方的传说中,何人能将之劈开;时光无法倒流,追流年的踪影也就是水中捞月,而美人鱼也只能在童话中出现——这些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就是多恩用来做如下结论:即使谁生来有异禀,经历过上述事情,但也无法找到一个忠心不二的美人,纵使有人告诉他有这样的女子存在,他也不相信,从而极大地嘲弄了妇女的不忠不信。

    在《无所谓》(The Indifferent)首段中多恩更是轻佻地写道:

    我可以爱白俊,也可以爱黑俏,

    多人追求的,无人理睬的,

    喜静的,爱演戏作乐的,

    乡下生的,城里养的,

    信人的,惹人的,

    老在眼泪汪汪的,

    像一块木塞那样从不流泪的,

    我可以爱她,她,你,你,

    任何人,只要她不忠诚。

    这里一开始似乎是在嘲笑男人的不忠诚,但后来还是归结到了女人的不贞,而且嘲笑得更厉害。

第2篇:赞美女性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蔡琰;《悲愤诗》;女性心理;女性视角

“三曹七子一蔡”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当之无愧的,其中“一蔡”就是指著名女作家蔡琰。她凭借苍凉悲壮、独树一帜的五言《悲愤诗》开中国文学史上文人长篇叙事诗的先河,首次以女性心理和视角为基点,感受、观察、叙述亲身经历的事件,给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开辟出新领域,开始了对女性心理体验的关注和描写。《悲愤诗》所具备的文学价值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占有极其特殊的地位。

蔡琰,字文姬,陈留人,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之女。由于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蔡琰“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知书达礼,是中国古代知识女性的典范。由于身逢东汉末年的乱世,蔡琰的一生坎坷多舛,命运悲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蔡琰一生都在颠沛流离,她在悲苦的遭遇中经受着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煎熬。蔡琰初嫁河东卫仲道,仲道亡而无子,归宁于蔡家。“兴平中,天下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蔡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以金璧赎之,而重嫁董祀。”五言《悲愤诗》就是蔡琰回归中原后所写。

《悲愤诗》是我国文人创作的第一首五言长篇叙事诗,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感人肺腑的悲剧气氛。这首诗歌也是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作,作品从女性的视角真切而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战乱年代的悲惨遭遇,深刻地反映了下层民众在战乱中遭受的磨难。全诗洋溢着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抒情笔调,首次从女性心理和女性视角出发,细腻生动地再现亲身经历的社会变故和不幸遭遇。其诗与“建安”时期许多悲情诗歌一样,是“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产物,它从女性独特的视角再现了东汉末年的社会动乱,比当时反映战乱题材的作品更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就表现下层民众在战乱中的凄凉生活而言,曹操、曹植和王粲等人的诗歌往往是以一个旁观者、凭吊者或者普通男性的认知角度去描绘的,毕竟对下层民众,尤其是女性在战乱中经历的苦难感受不是很真切,因此表现出来也就没有那么细腻深刻。下层民众在战乱中遭受的灵与肉的创伤是骇人听闻的,而女性所受的伤害尤为胜之。《悲愤诗》对这种伤害描写的真切,是曹操等人望尘莫及的。沈德在《古诗源》中评价:“《悲愤诗》激昂酸楚,读去如惊蓬坐振,沙砾自飞,在东汉人中,力量最大。”蔡琰因为东汉末年的战乱,由一个过着安定生活的知识女性沦为被任意践踏的难民,生活的反差更激起她一腔悲愤之情,便通过诗歌宣泄出来: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诗歌对于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予以史诗般的描述,对其野蛮和血腥给予了深刻的披露。由于作者亲历这场历史动乱,是受害者,因此作品内容的真切性和思想的深刻性都是“力量最强大的”,“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的惨绝人寰,“马边悬男头”的血腥,“马后载妇女”的悲惨,都描写得真实而深刻,极具感染力。作品显示出作者以一个知识女性的敏感对这场残暴战乱的心理体验格外深刻,发出了愤怒的呼号: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体现了作者对董卓等战乱分子的愤慨和不满,诘问他们给下层民众尤其是女性群体带来的无尽的伤害。作品对战争的描写入骨三分,真切感人。“马后载妇女”的可怜地位,“毒痛参并下”的肉体痛楚,“欲死不能得”的精神折磨,将女性群体的悲惨命运写得淋漓尽致。

描写战乱中的女性群体的作品自古有之从《诗经・卫风・伯兮》到《焦仲卿妻》,这些作品或从战争侧面入笔,或从战争带来的社会问题写女性,或写女性的被侮辱与反抗,大多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展现。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没有从女性自身的体验出发,更没有透过女性的眼光来看待战争和战争带来的无尽伤害。这种创作情形一直持续到建安时期。曹操等人也致力于这一题材的创作,“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的刻骨相思,“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的哀怨,这些主题刻画很成功,但依然没有摆脱对思妇、怨女精神苦闷和生理压抑的描写范式。更重要的是,这些作者毕竟不是亲历者,他们的作品更多的是属于臆测。但是,蔡琰的作品则从自身体验出发,描写更细腻更真实,更能打动人。她首次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以一个敏感细腻的知识女性的视角去观察、描写战争的残酷和血腥。战乱中,女性不但要遭受和男子同样的杀戮,还要被当作战利品饱受,承受着灵与肉的摧残,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变化是男性作家无法臆测也无法描写出来的。

一般来说,女性写作更多的表现女性题材,描写女性的恋爱、婚姻、家庭等日常琐事,抒写女性特有的情感史和生命史,由此展开她们与男性、家庭和社会的微妙关系。女性写作擅长心理描写,在孤独、寂寞、痛苦、愤怒等情感中,刻画女性存在的潜意识和自我意识,以此展现出女性对命运的抗争过程。西苏在《美杜莎的笑声》中说:“强调女性对身体的系统体验、对情感质量的热烈和精确的质问、对激情的描绘、对羞辱和骚动的描绘、对潜意识的呈现,对男人在妇女身上的犯罪揭发,对女性被压迫、被压制、被压抑到解放和自由的展现,赞美女性的奉献、爱情、人道精神等。”蔡琰的作品毫不例外,女性写作充分显示女性在作品中的主体性、表现女性的地位、展现女性的心理空间和社会状况等,这些都比男性作家臆测来得更准确更真切。蔡琰的《悲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学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一点是被世人所认可的。作品突破了男性作家创作女性题材的局限,开掘了艺术创作的深度并有力深化了这一主题。

参考文献:

[1]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第3篇:赞美女性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美容;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TS97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1.11.012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11-033-05收稿日期:2011-10-9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时至今日,人们对美的追赶和追求已是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新时代的美容潮流,更是一时三变,让人目不暇接。从对护肤品的依赖,到各种仪器的野蛮应用,一直到今天对注射针剂与手术刀的疯狂,都让世人认清了,女人在美容方面成为了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她们是怎样勇敢的呢?从所谓明星骨感美的病态影响,到因为吃减肥药而失去性命;从传媒上图片的引诱,到因为拼命丰胸而毁掉健康;从选美这种集体的泛滥,到因为要有模特一样的身高而断骨重接,让我们对今天的美容时尚瞠目结舌。我们不禁要问,今天,所谓人类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什么才是美,什么样的美才应该是引领时代的潮流呢?

为了找到这个答案,我们回溯中国历史,三千年的中华文学典籍灿若星河,历经风霜雨雪,仿若梅花,更加暗香悠远。于是,我们大可随意剪裁几枝,管窥各时代流行美中的亮点,寻找时尚背后的审美价值观。

《诗经》中的重颐丰下之美――西周美容之硕身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世纪)约500余年间的诗歌305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诗经》是中国诗歌,乃是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之道。

《诗经•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镳镳,翟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鲔发发,葭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

《诗经•陈风•泽陂》共三段,其最后一段为:“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俨,音yǎn,古写为左旁女,右旁是饮字。意为端庄的样子)

这是两首都是描写美女的诗。《硕人》描绘的是一个胖女人的自然之美。而《泽陂》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重颐丰下,是描写男子形貌的。但西周是历经商之乱政后,周武王创建的一个文明有礼的朝代,其时民风质朴,男女皆以重颐丰下为美。丰下谓脸颊胖,下颏圆。《硕人》《泽陂》所透露的正是这种肥硕高壮为美的标准。只有一个健康社会,美的标准才会如此。这样的标准或许隐含着对体力劳作的认同。试想想,农耕社会里,男女都瘦成T型台上的舞鹤与飞燕,谁去耕田挖地,挑水砍柴,顶物背娃?如果说,文明高度发达的外星人,一个个细臂细腿,大脑袋,细颈脖,瘦成排骨,丑成鬼魅,那就悲哉惨矣,还不如维持着今日的低度文明为佳。

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中的天生丽质之美――汉代美容之盛颜

汉赋

汉赋是中国汉代文体。作为文体名称,它渊源于荀子的《赋》;作为文学体制,它直接受到屈宋楚辞和战国恣肆之风的极大影响。由于汉帝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汉赋的新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统治者对赋的喜爱和提倡,使文人士大夫争相以写赋为能事,汉赋遂成为汉代400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赋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中国文坛上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司马相如《美人赋》:

司马相如,美丽闲都,游于梁王,梁王悦之。邹阳谮之于王曰:“相如美则美矣,然服色容冶,妖丽不忠,将欲媚辞取悦,游王后宫,王不察之乎?”

王问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闻齐馈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车。譬犹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见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长西土,鳏处独居。室宇辽廓,莫与为娱。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翘翘而西顾,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窃慕大王之高义,命驾东来。途出郑卫,道由桑中,朝发溱洧,暮宿上宫。上宫闲馆,寂寞云虚,门阁昼掩,暖若神居。臣排其户而造其堂,芳香芬烈,黼帐高张。有女独处,宛然在床,奇葩逸丽,淑质艳光,睹臣迁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国之公子!所从来无乃远乎?’遂设旨酒,进鸣琴。臣遂抚琴,为《幽兰》、《白雪》之曲。女乃歌曰:‘独处室兮廓无依,思佳人兮情伤悲,有美人兮来何迟,日既暮兮华色衰,敢托身兮长自思。’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时日西夕,玄阴晦冥,流风惨冽,素雪飘零。闲房寂谧,不闻人声。于是寝具既设,服玩珍奇,金薰香,帐低垂。襦重陈,角枕横施。女乃驰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时来亲臣,柔滑如脂。臣乃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有人向梁王打小报告,说司马相如太好色了,于是司马相如答辩。

他说,有一个美女狂追我三年,我都不为所动,我好色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女呢,主要特征是“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 。也就是说这是个天生丽质的健康女性,发质好,有光泽,牙齿白,容光艳丽。

他说,有一个美女在旅馆脱衣入怀,我都拒绝了,我好色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女呢,主要特征是“奇葩逸丽,淑质艳光”“皓体”“弱骨丰肌”“柔滑如脂”。也就说这是一个小骨架,丰满,容光艳丽,皮肤细腻洁白的女性。

真是太美了。从这你也可以看出,这时的美是以健康、肤色有光泽、白皙丰满为标准的。 中国人为黄皮肤,所以,从古至今都有很深的美白情结。自汉以来文学作品中对于美女的赞美更是离不开对肌肤皓白的吟咏。

汉朝自汉武帝开始,重新对服装、车马、用品、饰物等做出了所谓礼仪的标准。特别在色彩方面都有了特别的区分。而女人的美容,则以白粉涂面并用红粉染腮,成为最流行的化妆样式。更值得深思的是,汉人还把傅粉等化妆方式同道德修养相联系,指出美容应与自我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如东汉蔡邕认为:“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这种观点,不仅颇有见地,而且寓意深刻。后来,汉代的人们认为肤色关系人的命运,所以,改变脸色,施重粉,也就成了当时的时尚了。这一趋势至东汉进而普及到了男人诸如王公大夫各世族阶层。炼丹师发现了铅的美白效果后,以此有为原料的化妆品直至今日,不绝于途。

朱庆馀的《近试呈张水部》中的流行时尚之美――唐代美容之画眉

唐诗

唐王朝的诗,被称为“唐诗”。一直留传到今天仍可查考的,诗人有2300多名,诗有48900余首。上自帝王将相,下到贱民阶层的奴婢,都有很成熟的作品,可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光辉的时代。从此之后,直到20世纪初期的1300余年间,诗和知识分子密不可分。凡是知识分子,差不多都是诗人,所以,对中国诗人而言,如果说他的诗像“唐诗”,他会大大欢喜。如果说他的诗像“宋诗”“明诗”,他恐怕要嗒然若丧。

《近试呈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中写了一个刚刚出嫁的小媳妇,在新婚第一天的早上,还不知道丈夫和公婆是不是喜欢自己,怀着一种战战兢兢的期待和不安,梳妆打扮,等待天亮时去见公婆前的动作和心理。你看看,小媳妇化好妆后,温柔地问她的老公,“老公,你看我画的眉毛样式还流行吗?”

当然,这首诗是诗人朱庆馀,借画眉之说来问自己是否会获得赏识。张水部即张籍,也是个诗人,当时任水部郎中。唐朝时应考进士的知识分子,常将自己的作品投赠给朝中的官员,希望获得人家的推荐。朱庆馀想得到张籍的帮助,就写了这首诗。张籍给他写了一首答诗,暗示他受到赏识是必然的。朱庆馀后来果然在公元826中了进士。

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庶开明的黄金盛世之一,是一个相当有开创性的朝代,不仅武功鼎盛、宗教自由、文化丰富,更难得的是“女权高涨”,因为李渊是从边疆入主中原,所以曾经广泛接触四方少数民族,于是自然形成一种塞外民族开放豪迈、不拘小节的作风。男性如此,女性也是这样,所以才有“唐朝豪放女”的美誉。当时男女地位极为平等,所以,才会有女皇现象的存在。这种开放发达的人文环境,形成了百花争艳的多元化流行文化态势,每个人都有独到的审美情趣,对美的创造也成就了异彩纷呈的面貌。

较之今日女性,唐代妇女的化妆技巧,并不逊色多少。唐之社会风气开放,加上宫人及官妓兴起,民间社交活络,故妇女对容貌、妆饰至为看重。唐朝的妇女们敢于大胆地运用艳丽的色彩、明快的笔触及丰富的想象来装扮自己,为的是展现千娇百媚、雍容华贵之丰姿。其主要的修饰部位,集中在面部的额头、面颊、眉眼等几个地方,化妆的基本步骤,大致是在脸上先抹一层白粉,然后涂上胭脂,接下来画眉,在额头点缀额黄或贴花,然后在唇角点面,于太阳穴描斜红,最后是涂上唇脂。

唐朝妇女讲究的面部化妆,较具代表性的有额黄、花等手法。额黄亦称月黄或鸦黄,它是在前额发际涂上黄粉或在眉心画上月心而得名。花又叫花子,是将金银珠宝等材料剪刻而成的薄片,贴在额头、眉心及两颊等处以为装饰。另外,利用白粉在上了胭脂的两颊微微晕染,形成红白渐层的化妆法,名目也是甚多,有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等等。为与面颊的红艳相映,妇女想到以凤仙花瓣汁液,将眼皮染成红色,同时以胭脂抹唇。 同时,对于有损容性疾病的女子,也就是面部有缺欠的女人,还有一种“面”的化妆法。所谓面,就是在有疤痕或雀斑的面颊上,以丹青、朱红等颜色,点出月形或形的各种图案,以为掩饰。

唐朝妇女的饰眉,争奇斗艳,尤为奇巧。妇女们将原来的眉毛剃去,然后以柳条烧制而成的青黑色颜料或用一种叫石黛的青黑色矿石来画眉,且备有专门的黛砚研细。有时也用其他材料,如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黛粉调水,就可画眉了,所以才有“黛眉”之称。虢国夫人自炫美艳,常常素面朝天,然而淡扫蛾眉还是要的。这些黛眉的花样各自流行,有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有的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风流天子李隆基狻有眉癖,张泌《妆楼记》记载说:“明皇幸蜀,令画工作十眉图。”十眉为鸳鸯眉、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真是应有尽有,足见眉饰于唐代之盛况。

眉的最大受益者是女性。她们发明了许多办法,让眉毛生动起来,人类的面容因之熠熠生辉。眼睛,鼻子,嘴巴,哪一项长歪了都麻烦,只能做有限的修饰。惟有眉毛无所谓,尽可以推倒重来。事实上古代妇女很少有满意自己眉毛的,通常的做法是把它剃光,然后画上假眉。

徐士俊的《十眉谣》咏小山眉:“春山虽小,能起云头;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眉的确能说话。眉头凑在一起,愁眉苦脸,是忧虑,是深思;往两边分开,便是眉开眼笑和眉飞色舞。横眉表示生气,如果不止横眉,还眉毛乱抖,意味著愤怒之极。低眉当然是顺从。眉头一扬,是惊讶,也是怀疑。挤眉弄眼,那是在打招呼,也可能表示不屑……

我们脸上的表情太丰富太微妙了,有时难以辨认,眉毛把它们放大,变得明确。一个卖弄风情的女子不必做声,只要满眼含笑看著你,然後眉毛微微一扬,就布置下一个让你视死如归的陷阱。眉语挑情,最是难拒,人性如此。“若问行人哪边去?眉眼盈盈处。”

眉妆的时尚变化太快。先秦画的是蛾眉,细长而弯;西汉曾流行阔而短的“广眉”,浓重如卧蚕,女人们个个显得精明干练。东汉,梁冀的妻子,大美人孙寿标新立异,作愁眉,啼妆,天下景从,女人们全变得多愁善感。愁眉又叫八字眉,眉头高,眉梢低而长,看上去一脸苦相。

眉的颜色也有变化。秦以前流行绿眉,所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形容女子“眉如翠羽”,秦始皇的後宫“皆红妆翠眉”。汉代女子喜欢黑眉。六朝绿眉之风再起,“双眉本翠色”的风气一直延续到唐初,诗人们还在歌颂“眉黛夺将萱草色”“深遏朱弦低翠眉”。然后,杨贵妃作白妆黑眉,时尚为之一变,徐凝说:“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黑眉的时代又到来了。唐朝元和年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诗人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妆不仅无甚美感,而且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总而言之,女人用在眉头上的心思,可谓深矣。 唐代的画眉盛况,我们也可以从敦煌壁画,及唐代流传下来的其他人物画上找到更形象的认知。而面对这样丰富的流行样式,画眉的唯一参考大概就是时尚了。所以,朱庆馀诗中的新嫁娘才有“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担心呀。入时即美,像今天一样,唐代的妇女的烦恼也是追赶不上时尚!所谓时尚,就是流行的美学标准。

李煜的《一斛珠》中的化妆技巧之美――初宋美容之点唇

宋词

第八世纪的唐王朝时代,词便出现于文坛之上,最初称为“诗余”“长短句”。词是诗的解放,无论字数句数和韵脚,大都比诗所要求的尺度为宽,而且比诗更适于歌唱。词到了宋王朝,发展得生气蓬勃,压倒其他文学形式,以词闻名的有800余人,有专著出版的有200余人,造成了全兴的词的时代,因而,往往用“宋词”来称名这一体裁。

《一斛珠》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南唐后主,宋朝初期词坛的代表性人物,他写他身边这个女子非常美丽。早上起来,这个女子梳妆打扮完毕,然后取沉檀轻点口红。 “些儿个”就是一点点,随便点那么一点,那个嘴就点满了,证明这个嘴之娇小。然后嘴巴微微地张开,开口说话了。然后唱了一曲清歌,非常缠绵、非常婉转、非常抒情的。樱桃小嘴刚刚张开又合上了。多么多情,多么柔弱!君王赐酒给她喝吧,她酒喝得很多了,美酒溅出来沾湿了衣裳、沾湿了红袖,红袖变成了殷色。本来是红袖,酒再一打湿就变成深红色了。喝酒以后,这女子就醉了,醉了以后就撒娇,百般娇态,拿她没办法。这女子斜靠在绣床上撒娇,用手在毯子上捏、扯,扯啊扯扯出点红茸线,含在嘴里边嚼,嚼完以后含笑向着她所爱的那个男子吐过去。

这首词,描写非常之细致,始终抓住这个女子的小嘴来描写,“沉檀轻注些儿个”是嘴,“向人微露丁香颗”还是嘴,“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还是嘴,喝酒“罗袖残殷色可”还是嘴。最后是“烂嚼红茸”还是嘴,“笑向檀郎唾”过去,也还是嘴。通过这个小嘴的这种美的描写,这个女子的娇弱美丽就可想而知了。

通过红唇小嘴,表现了这个女子的无限的柔情、那种娇弱的神态。而且在这里写得恰如其分,写得恰到好处,也把“美”表现得最充分。那么我们就说,李煜原来当皇帝时候,过的是这种生活!因此,不要责怪说李后主轻薄,他是轻薄,风流皇帝,但是作为一个词人来讲他不过分,“莫为词人轻薄,正是词家本色”。

这是宋王朝将立未立之时,女子著红衣,涂红唇,极尽搭配之美。中国习惯以嘴小为美,即“樱桃小口一点点”,小嘴红唇也正是当时女性的时尚。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的喜爱。这种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古书中略见一斑了“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宋时的口脂的制作也越发的考究了,比如李后主词中的“沉檀”,就是一种口脂,用沉香、檀香、紫丁香、梨子汁放在一起蒸,反复地蒸馏、过滤、多次,然后成了一种稠稠的、浓浓的绛红色的点唇口脂了。这种口脂形成了宋时流行的檀色点唇,檀色就是浅绛色。北宋词人秦观在《南歌子》中歌道:“揉兰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当然,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也还在周期性的流行着。

随着宋儒对封建礼教鼓吹和宣扬,女性的美容进入了对自然的摒弃。唐以前的健康女性美,成为一种羞耻的标致。于是,束胸用的缠胸布,束脚用的裹脚布相继加之于女性,而美的时尚,也就渐渐的进入了细腰、平胸、小脚的残酷美时代。

张氏套数散曲中的轻盈娇巧之美――元代美容之纤体

元曲

元曲是戏剧文学部分,也是词的一种蜕变进步。中国戏剧一直是民间的艺术,知识分子被蒙古驱逐出统治层之后,才向这方面发展,开始写作片段的唱词或整出的剧曲,统称为“曲”。因为它在蒙古帝国子国之一的元帝国时期的成就最为辉煌灿烂,所以称之为“元曲”。词是诗余,曲是词余,但曲所具有的字句的活泼、意境的超越,想象力的丰富,从前任何作品都很难望其项背。

【南吕】青衲袄南偷期

蹙金莲双凤头,缠轻纱一虎口。我见他笑捻鲛绡过鸳楼,敢眉下转将他心事留?占莺花第一俦,正芳年恰二九,恰二九。生的来体态轻盈,皓齿朱唇,不能够并香肩同携手。

【骂玉郎北】娇娃俊雅天生就,腰似柳,袜如钩,湘裙微露金莲瘦。你看他 宝髻堆,玉笋长,露出春衫袖。

【大迓鼓南】相逢莺燕友,四眸相顾,两意相投,此情难消受。风流自古,偏惜风流,展转留情双凤眸。

这是一套曲中的前三首。

第4篇:赞美女性的诗歌范文

And how would you react if someone called you a cauliflower1), a flea or a baby elephant? Here is a quick guide to the language of love around the world—dominated by metaphors from cookery and the animal kingdom—with contributions by language coach Paul Noble.

Little Cabbage (French)

Petit chou

“Chou” (cabbage) is the French equivalent of “sweetheart.” “Chou” conveys the idea of being small and round and is used to describe French puff pastry2), often enjoyed as “chou à la crème.” “Chou” is said to resemble a baby’s or child’s head too. Over the years, many French children have been told that boys were born in cabbages and girls in roses. You can double it too—“chouchou” is a standard translation for “darling.”

Pumpkin (Brazil/Portuguese)

Chuchuzinho

“Chuchu” is the word for “squash3)”—but strangely similar to the French “chouchou.” Could a French word have sneaked into Portuguese as a fancy way to refer to a loved one (even though it refers to a different vegetable)? The ending “zinho,” meaning “little,” emphasises fondness.

An Egg-shaped Face (Japanese)

Tamago gata no kao

In Japan, women are frequently called “an egg-shaped face” by those who love them. This is a great compliment, as having an oval, egg-shaped face is considered very attractive in Japanese culture—you can see this in Japanese paintings through the ages.

Lump of Sugar (Spanish)

Terrón de azúcar

Like “honey” in English, sweet foodstuffs of one kind or another make popular terms of endearment in numerous languages. This popular one in Spanish, “terrón de azúcar” also means “sugar cube.” Apparently, it rates highly on the “sweetness” scale, so use sparingly.

Fruit of My Heart (Indonesian)

Buah hatiku

Although the term can be used romantically, featuring in love songs and poems, today it is most often used to express affection for children. Advertisers use the term to appeal to family-oriented customers, especially young middle-class couples: “The best gift/food/product for ‘the fruit of your heart.’” You will also find the term in almost all books and articles on parenting, and it frequently appears as the name of organisations focusing on children, including a hospital near Jakarta.

My Flea (French)

Ma puce

“Ma puce” is roughly equivalent to “sweetie” in English. One theory suggests that it could be linked to the historic relationship shared by humans and fleas—in times past, removing fleas from one another became a one-to-one grooming4) activity, and is alleged to have been a pleasant and sometimes intimate process.

Gazelle5) (Arabic)

Ghazal

Classical Arabic poetry abounds with the imagery of beautiful gazelles (i.e. women, metaphorically speaking). There are numerous references to the “lethal spears” of a beautiful woman’s gaze. If you believe the poets, hunters (i.e. men) can die of love-sickness after a single glance from a gazelle. Today too, a man may say to a woman, “You have the eyes of a gazelle.” (“Laki uyounul ghazal”) This may imply that he has fallen under her spell sooner than she has his.

Little Elephant (Thai)

Chang noi

Elephants are the dearest of animals to Thai people. They are supposed to bring good luck, white elephants especially. The elephant symbol might derive from the Hindu god Ganesh6), reflecting the great influence that Indian culture exerted across this region. Elephants so captured the nation’s heart that they once became an emblem7) on the country’s flag. “Little elephant” can be used affectionately by anto a child—used between adults it would have a different connotation.

Diving Fish, Swooping8) Geese (Chinese)

Chen yu luo yan

There is a story surrounding the greatest beauty in Chinese history, a woman named Xi Shi. It’s said that she was so beautiful that when she looked at fish in a pond, the fish were so dazzled by her beauty that they forgot to swim and gradually dived to the bottom. Likewise, when geese flew over a woman called Wang Zhaojun, they were so struck by her beauty that they forgot to flap their wings and ended up swooping to the ground. Because of this, to this day, when a young Chinese man is in love with a Chinese woman, he may indicate that, to him, she is as beautiful as Xi Shi or Wang Zhaojun. To do this, he will say just four words: “Diving fish, swooping geese.”

Little Dove (Russian)

Golubchik (masc)/golubushka (fem)

Pushkin used the word “little dove” to refer affectionately to his elderly nanny in the lines of one of his best-known poems, but she could equally have used it to refer to him when he was a child (and probably did). As a term of endearment it dates back at least to the Song of Songs in the Old Testament (“O my dove ... let me see thy countenance”), originally written in Hebrew. The Slavonic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shaping the Russian language, so the Russian usage could have Biblical roots.

有些爱称在很多种语言中都能使用,例如“宝贝”“天使”和“甜心”,但有些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通用。如果你称一个法国人为“蜂蜜”(miel),他或她也许会觉得这是拿一团黏糊糊的东西打了一个不太恭敬的比方。

如果有人称呼你为“花椰菜”“跳蚤”或是“象宝宝”,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本文是世界各地的爱称——主要是来自烹饪领域和动物世界的暗喻——的快速指南。语言教师保罗·诺布尔参与了本文的撰写。

小甘蓝(法语)

法语中的“chou”(甘蓝)相当于“甜心”。“Chou”让人联想到小巧、圆鼓鼓的样子,被用来描述法国酥饼。法国酥饼通常被做成“chou à la crème”(泡芙)享用。据说“chou”还很像婴儿或儿童的头。多年来,很多法国孩子都听过这样的说法:男孩是从甘蓝中出生的,女孩是从玫瑰中出生的。你还可以将其用作叠词——“chouchou”是“亲爱的”这个词的标准法语译法。

南瓜(巴西/葡萄牙语)

“Chuchu”是与“南瓜属植物”相对应的一个词,但奇怪的是它与法语单词“chouchou”很相似。难道一个法语单词溜进了葡萄牙语,成为用来称呼爱人的一种奇特方式(尽管它指的是另一种蔬菜)?词尾的“zinho”意为“小的”,强调了宠爱之意。

鸡蛋形的脸(日语)

在日本,女性常常被爱她们的人称为“鸡蛋形的脸”。这是一种评价很高的赞美,因为在日本文化中,拥有鸡蛋般的椭圆脸型被认为是非常迷人的。你可以从历代的日本绘画中发现这一点。

方糖(西班牙语)

就像英语中的“蜂蜜”一样,在很多语言中,这样或那样的甜食会成为常用的爱称。西班牙语中这个常用的爱称“terrón de azúcar”就是“方糖”的意思。显然,这个词在“甜蜜”等级上排名很高,所以要省着点用。

我心中之果(印度尼西亚语)

尽管这个词可以用来表达浪漫之意,出现在爱情歌曲和诗歌中,但如今这个词最常用来表达对儿童的爱。广告商用这个词来吸引重视家庭的顾客,特别是年轻的中产阶级夫妇:“给‘你心中之果’的最佳礼物/食品/产品。”你还可以在几乎所有关于育儿的图书和文章中发现这个词。某些关于儿童的组织也经常以这个词来命名,包括雅加达附近的一家医院。

我的跳蚤(法语)

“Ma puce”大致相当于英语中的“亲爱的”。一种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人类和跳蚤的历史关系有关——很久以前,相互捉跳蚤的行为成为一种一对一的梳理活动,并且据说已经成为一种愉快且有时很亲昵的过程。

瞪羚(阿拉伯语)

经典阿拉伯诗歌中有大量美丽的瞪羚的形象(即女性的隐喻)。很多诗歌将美女的注视称为“致命的矛”。如果你相信诗人的诗句,那么猎人(即男性)在被一只瞪羚瞥一眼之后可能就会因相思而死去。如今,一位男士也会对一位女士说:“你长着一双瞪羚的眼睛。”这可能暗示这位男士已经在这位女士被他迷倒之前而被她迷倒了。

象宝宝(泰语)

象是泰国人最喜爱的动物。人们认为象可以带来好运,特别是白象。象的象征意义可能源自印度神灵加内什,这反映了印度文化对这个地区的重要影响。象令这个国家如此倾心,一度成为泰国国旗上的一个符号。成年人可以把“象宝宝”作为对儿童的爱称;用于成人之间时,这个词就有了不同的含义。

沉鱼落雁(汉语)

关于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女子——西施,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她是如此美丽,当她注视池塘中的鱼儿时,鱼儿为她的美丽而倾倒,以至于忘记游动,逐渐沉入了水底。类似地,当大雁从一个名为王昭君的女子头顶飞过时,它们为其美艳而震惊,竟然忘记振翅飞翔,最后坠落到地上。正因为如此,时至今日,当一位中国小伙爱上一位中国姑娘时,他可能会暗示:对于他而言,她就像西施或王昭君一样美丽。为了表达此意,他只说四个字就行了:“沉鱼落雁。”

小鸽子(俄语)

在普希金非常著名的一首诗歌中,他把“小鸽子”这个词作为对其老保姆的爱称,但她同样也可以在普希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用这个词来称呼他(可能就是这么称呼的)。这个词作为爱称的用法至少可以追溯到《旧约圣经》中的《雅歌》(“我的鸽子啊……求你容我得见你的面貌”)。《旧约圣经》最早是用希伯来语写成的。《圣经》的斯拉夫语译本对俄语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俄语中的这个用法可能源自《圣经》。

1. cauliflower [?k?li?fla??(r)] n. [植]花椰菜

2. puff pastry:千层饼,酥饼

3. squash [skw??] n. 南瓜属植物

4. groom [ɡru?m] vt. 梳毛;使整洁

5. gazelle [ɡ??zel] n. [动]瞪羚(产于非洲和亚洲的一种小羚羊)

6. Ganesh:加内什,长有象首的印度预言神

第5篇:赞美女性的诗歌范文

关键词:人文主义 友谊 爱情 莎士比亚

一.引言

“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佩特罗尼斯的这句名言被莎士比亚的剧团所引用。仔细想来,其实戏剧不正如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所说的那样,是人生的翻版,映照善恶的镜子吗?俗话说的好,“做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呆子”,舞台呈现百态人生,冷静清醒,而又滑稽可笑。

二.诗人剧作家

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

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出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临近秀丽的埃文河。一生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37部戏剧,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十四行诗即商籁体是欧洲的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值得一提的是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比前人的更为进步,主题鲜明丰富,思路曲折多变,起承转合运用自如。莎士比亚把这种诗体的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以其“甜蜜”的特征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众多读者。他用悦耳动听的语言音韵来赞颂世界最为美好的情感——友谊和爱情。

即使在《威尼斯商人》这部戏剧中,诗人也充分利用了他的诗才创造浪漫美好的气氛。只不过里面的诗不全是十四行诗,它们是作者即兴的抒情小诗,八行、九行、十行不等,它们紧扣剧中人物的心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与故事浑然一体,使人物形象显得丰满生动。另外它们都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莎士比亚简直是一谈到友谊和爱情,美好的词就源源不断。他的诗形象生动、词汇丰富、语言巧妙、音调铿锵,但是也不乏名言警句,它们很好地映射了诗人的理性情感。细读一下这部剧作,我们不能不承认,剧中的小诗为剧作增色不少。他真是一位诗人剧作家。

莎士比亚的作品蕴涵了他对复杂人性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百态的清醒反思与透视,他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和作品内涵不仅属于他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也适用于现在和将来,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提供借鉴。

三.带有“一点儿阴影”的喜剧

(一)分类之论

在《威尼斯商人》刚被引入中国,在北京剧院排演时,人们曾对它的类属产生疑惑,有人认为它属悲喜剧,也有人认为它属悲剧,但最终还是确定了它的喜剧地位,因为它具有大团员的结局:恶人得到惩罚,善人终有好报。但是,在我看来,它还是具有一定的悲剧性的。这种悲剧性是人道主义者被人陷害,善良、美好的情感被人糟蹋时人们感受到的心痛。竟然会有人道德沦丧到畜生不如的地步,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悲剧。

(二)人之真性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戏剧家,他推崇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向往人的健全发展,而健全发展的人性必然包含物质欲望的满足和精神追求的实现两种内容。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都以物质欲望的满足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这决定了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关于此,中国有句话最贴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生在世上,确实离不开铜臭气,但要有理性,有正义,取之合理。由于所有动物都在生理本能的支配下寻求欲望的满足,生理本能便不再是人的本质特征。人文主义所张扬的人绝非只有动物性的野蛮人,而是既有世俗欲望又有信念和理想的文明人。

以科学的眼光来看,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各个主要的宗教中也有人文主义,在那里一般人文主义与该宗教的信仰和传统相结合。有的人认为人有参加仪式和规则的需要,于是就组织一定的团体来满足人的这种需要。人文主义作为历史概念在欧洲历史和哲学史中,主要被用来描述14至16世纪间与中世纪相比较先进的思想。

1.夏洛克

我们先来看夏洛克,他贪婪、吝啬,他让仆人挨饿,瘦得皮包骨头,只好离开他的家;他把女儿整日关在家里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费。他奸诈、狠毒,骗安东尼奥入了他的圈套,丧心病狂的要致人于死地。如此作恶之人,天理不容。接下来看作者借葛莱西安诺之口对夏洛克的咒骂就令人感到痛快淋漓:“万恶不赦的狗,看你死后不下地狱!让你这种东西活在世上,真是公道不生眼睛。你简直使我的信仰发生动摇,相信起毕达歌拉斯所说畜生的灵魂可以转生人体的议论来了;你的前生一定是一头豺狼,因为吃了人给人捉住吊死,它那凶恶的灵魂就从绞架上逃了出来,钻进了你那老娘的腌臜的胎里,因为你的性情正像豺狼一样残暴贪婪。”对于夏洛克自作自受,害人反害己的结局,我们拍手称快。他的行为和思想与人文主义背道而驰!人们在痛恨他的同时不禁为他感到可怜:众叛亲离、自取灭亡。

夏洛克是该剧最复杂、争议最多的人物,他与哈姆雷特、福斯塔夫并称为莎士比亚的三大典型。然而他究竟是如他所说那样是受尽迫害的犹太人,还是贪婪成性的高利贷者?是值得同情还是应当批判?是戏剧性的还是悲剧性的?莎士比亚赋予夏洛克性格以复杂性和丰富性,在他身上体现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奸狡刁滑的时代特点和阶级本质。但是夏洛克慷慨激昂的辩驳也道出了一个被压迫民族长期以来积郁在心中的愤怒和仇恨。莎士比亚在夏洛克身上寄寓了对被压迫、受歧视的犹太民族的莫大同情,表现出了他的民族平等思想和对种族观念的否定态度。莎士比亚正是通过对夏洛克的同情,通过用夏洛克这个反面人物来鲜明地突出他所肯定的人文主义思想在维护人们以及民族之间良好关系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别人就好比自己的镜子,这是古人总结出的智慧。作为平等享有生命的人,生活在一起就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这样社会才会平静和谐,并且会形成人类向前发展的最大合力。人文主义提倡的是尊重每一个个体,归根结底是尊重整个人类。人们只要真正理解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我相信,人类的进步会越来越快!

2.鲍西亚

剧中另一个为人称道的人物形象是鲍西亚,她是莎士比亚创造的一个典型女性形象。她追求爱情自由,深明大义,见义勇为,当一大群贵族男子面对夏洛克的固执与残忍束手无策时,她以超群的才智,一举击败夏洛克,伸张了正义,突出表现出了这一形象的光彩照人。她不仅勇敢机智,巧妙的救了丈夫的好友安东尼奥;而且又浪漫风趣,骗走了丈夫的定情信物戒指,反过来又逗得丈夫指天发誓来表明自己的忠心。在我看来,简直一小孩子玩的把戏,但恰恰是这童心未泯的捉弄人的举动显示出了鲍西亚的纯洁活泼和对丈夫的深爱。人可以长大变老,但爱清新活泼才最好。

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虽然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封建主义的统治还很强大。他塑造的完美女性形象鲍西亚带有浓厚的男女平等的思想,她与男人一样能干,有智谋,这反映了莎士比亚女性革命思想的先进性。

3.安东尼奥

相对来讲,安东尼奥的形象着墨不是很多,他是一个善良而忧郁的人儿。有些评论家认为安东尼奥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的友谊观和商业观:他珍视友谊,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他同情穷苦的人,借钱不取利息。但是他却有一种无名的忧伤,这种忧伤作者没有道明,它是否是作者心中一个不可解决的矛盾不可而知。这种忧伤在此可能是对天下穷苦人的担忧,也可能是对像夏洛克此等恶人的琢磨不透,也可能是对自己何去何从的忧虑,但是他始终坚信友谊高于一切。他是人道主义者的典范。我不禁想象他是否也具有范仲淹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我自己也常感忧郁,所以很同情安东尼奥的心情。健谈的葛莱西安诺劝安东尼奥时正好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让我扮演一个小丑吧。让我在嘻嘻哈哈的欢笑声中不知不觉地老去;宁可用酒温暖我的肠胃,不要用折磨自己的冰冷我的心”。“只有干牛舌和没人要的老处女,才是应该沉默的。”像葛莱西安诺这样乐观地生活也未尝不可,只不过有些狭隘罢了,毕竟我们是具有强烈社会性的人,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小小世界。是呀,我们都不喜欢忧郁,也不喜欢看见别人忧郁,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不知道忧郁的滋味的,但人生不可能没有苦痛,所以忧郁终究难免,这真是一个解不开的矛盾啊!

(三)永恒的乐章

不论是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中,还是在他的37部戏剧作品中,我们都能发现他对友谊、爱情等真善美的事物的歌颂始终没有停止过。在《威尼斯商人》中,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亚、杰西卡以及其他的人物的友谊和爱情贯穿了全剧,正是这些真善美的事物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战胜了邪恶的夏洛克。人道主义最终战胜自私的个人主义,这是作者的理想和信念,也是全体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类的理想和信念。人的美好在于有爱,西方有博爱,中国有仁爱,它们在美好的方面是一样的令人感动的。爱可以拯救生命,有的人为了爱也甘愿献出生命,有灵性的人是靠精神而活着的。只有爱可以为精神提供养料,使它不致衰竭。但是唯有真善美的事物才能唤醒爱,让人感受爱。反之,忽视真善美,像夏洛克,终会因缺少爱而走向痛苦的深渊。

四.人文主义的渊源

回首人类逐渐告别野蛮而走向文明的历史,雨果曾论及西方文明的两大元典——荷马史诗和圣经,认为有两种相辅相成的文化传统从中生成:一是肯定人类健全欲望的古希腊人本主义传统,二是关注人类精神道德价值的希伯来神本主义传统。事实上,正是这两大传统纵贯文明发展的历史,联袂充当了西方文化灵魂的角色。在这两大传统发生深度融会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代,古希腊人本主义和希伯来—基督教的神本主义合二为一,形成新的人文主义内涵。这种人文主义既满腔热情地弘扬希腊精神,肯定人的正当欲望,歌颂人性、青春和爱情;又真诚地张扬希伯来精神,由衷赞美高尚的道德和仁慈博爱理念,它使人类精神文明宝库更加璀璨夺目。作为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登上了当时文学创作的巅峰,从而为人类贡献出一部部既洋溢着现世欢乐,又引导人趋于崇高的戏剧精品。因此,他的剧作得以进入世界文学经典的前列,闪耀出永恒的理想光辉,给人以无穷的审美享受。比起《雅典的泰门》,我认为《威尼斯商人》更好的闪现了人文主义光辉,它融道德、智慧、友善等各种人类所独有的美好于一炉,令人不由地感动、赞叹、向往。

我认为现在人们所提倡的各种民主、自由精神都以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人文主义为渊源,因为它们都注重人性的张扬和人的自由发展,只不过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升华和扩展。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经过百万年桑田沧海的风风雨雨,更加珍爱自己积累的精神文明,这一精神古今一脉相承,这体现在人们对人生世事的洞察、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待生活的理性冷静上。

结语:

谈笑风生戏剧舞台,真真切切生活世界。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寄寓了作者的某种理想。这些理想都是要求世界变得美好一点儿,其实,我们不能改变世界,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变得善良、宽容、富于爱心。每人的小小的一点儿爱集聚起来就可以汇集成爱的海洋;每人的小小的一点儿谅解集聚起来就可以使人间变成自由的天堂。人类的幸福要求全人类共同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程雪猛、祝捷编著.解读莎士比亚戏剧[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华泉坤、洪增流、田朝绪著.莎士比亚新论:新世纪,新莎士比亚[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周轶编.莎士比亚画传[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陆谷孙著.莎士比亚研究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莎士比亚著.莎士比亚名剧[M].新疆: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6]张泗洋、徐文武、张晓阳著.莎士比亚戏剧研究[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

[7]赵澧著.莎士比亚传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