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营模式范文

经营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营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营模式

第1篇:经营模式范文

1 实地调查林农经营模式选择概况描述

广东省在韶关市始兴县、惠州市博罗县、肇庆市四会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试点期为8个月,从2008年1月开始至2008年8月底结束。始兴县在2009年3月完成试点工作,韶关市2009年开始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韶关市根据自身情况计划用2年的时间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配套改革任务(国家5年,省3年)。目前韶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但是配套改革还未启动。韶关市部分调查地区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大体情况为,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中冲村,深源村是生态保护区)集体经营面积占总林地面积53%,以集体经营为主;乐昌市的九峰镇(主要是茶料村)林地全分到户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北乡镇在“三定”时期①已基本将林地下分到户,主要是家庭经营为主;枫湾镇(步村村,浪石村)主要是集体经营(见表1)。

2理论概述与数据来源

2.1 SSCP 分析范式的简要说明

SCP范式是由以梅森和贝恩等为主要代表的哈佛学派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认为市场的结构(S)—行为(C)—绩效(P)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但是在此结构、行为、绩效的关系是单向的,产业组织理论后来将其发展为三者之间的双向关系和动态变化(黄祖辉等,2002)。同时一些经济学家指出SCP分析范式的局限性,认为没有考虑到体制因素对产业组织的影响,从而将其扩展为SSCP分析范式(图1)。而这一分析范式的研究逻辑同样能够运用于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分析。所以,根据本文研究的问题可将SSCP分析范式演变为由资源特征与制度环境所构成的基本条件(S),经营结构与行为选择组成的经营模式(S与C的整合),以及模式选择下的绩效(P),这样一条路径所构成的SSCP分析范式(图2)。基于新的SSCP分析范式的思考逻辑,主要对林业经营模式的林农选择行为进行分析以及当前经营模式下绩效的初步评价。另外,一个制度安排的好坏可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是在制度供给与需求之间达到某种平衡;二是制度与环境的适应,包括利益相容,激励相容,时间相容,空间相容和信息相容(罗必良,2005)。刘璨、吕金芝(2007)同样也认为集体林产权制度是发展林业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前提,集体林产权制度安排需要相适应的制度环境。因此,与基本环境相适应的林业经营模式才能促进林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本基于SSCP分析范式,基本条件(S)的构成包括的可测变量有:劳动力(X1),农户受教育程度程度(X2),林地细碎化程度(X3),林地面积(X4),农户对集体林改的了解程度(X5),是否存在林权纠纷(X6),农户是否有林地经营权的自由流转权(X7),农户是否具有林权抵押贷款的权利(X8),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X9)。变量的具体描述如表2所示。

2.2 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调研组于2010年11月份对广东省韶关市的部分乡镇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包括韶关市乳源县大桥镇的中冲村和深源村;乐昌市(县级市)九峰镇(主要是茶料村)和北乡镇;韶关市曲江区枫湾镇的步村村和浪石村,共计2个县,1个区,4个镇,5个村。具体情况如表3。首先,问卷调查。调研组针对不同地区集体林权改革的不同困难程度及其政策选择的差异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02份,问卷回收率趋近90%。其次,座谈调查。调研组除了进行问卷调查外还对实地调研地区进行了座谈会,与不同地区的林业部门官员、乡镇的相关工作人员、村干部和农民对于本次林改进行了广泛交流,并集中听取了他们各自的意见。再次,文献资料调查。除了以上调查方法外,调研组还查阅了大量关于集体林改的文献资料以及调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分析了调查样本地区提供的有关林改的资料。

3 林农经营模式选择约束的实证分析

3.1 Logistic 模型的构建

因在本文中要分析的变量是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行为,鉴于广东省目前比较突出的两种经营形式,所以该变量是一个定性的二分变量为y,即林地具体分到户与集体统一经营,所以本研究选用建立Logistic 模型进行回归分析。Logistic 模型适用于因变量为二分变量的分析,是分析个体决策行为的理想模型。本文影响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行为因素分析的回归方程中,农户选择林地分到户定义Y=0,农户选择集体经营定义Y=1。Logistic 回归模型形式如下:

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首先,本研究运用Eviews6.0统计软件对农户数据进行Logistic 回归处理,将各个考虑的变量都放入模型中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得到了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模型拟合度方面来看,模型卡方检验统计是显著的,可以认为,模型总体上是显著的。其次,估计结果分析。上述回归结果与本研究预期基本一致,农户家庭的劳动力,林地的细碎化程度,农民对集体林改的了解程度以及农户是否具有自由流转林地经营权的权利对农户经营林地模式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另外,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林地面积,林地是否存在林权纠纷,农民是否具有林权抵押贷款的权利以及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对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其中,林地的细碎化程度的预期影响与估计结果不一致。下面将结合SSCP分析范式对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行为进行分析。

3.2.1 农户家庭情况对农户选择行为的影响分析

家庭劳动力数量、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农户对集体林改的了解程度与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行为具有反向的作用,而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具有正向作用。即农户家庭劳动力越多,受教育程度越高,对集体林改的认识越深,且对林业收入的依赖作用越大,那么农户就越倾向于坚持林地分到户或林地经营权的私有化。3.2.2 农户林地现状对农户选择行为的影响分析农户的林地细碎化程度,林地面积对农户的选择行为具有反向作用,而农户林地是否存在林权纠纷具有正向影响。即在农户林地越细碎化,林地面积越大和不存在林权纠纷的情况下,农户将选择林地下分到户而不是集体经营。

3.2.3 林权约束对农户选择行为的影响分析

农户是否具有林权抵押贷款的权利对农户的选择行为具有反向作用,而是否具有自由流转林地经营权的权利具有正向作用。意味着农户在具有林权抵押贷款和林地经营权自由流转权利的时候,农户更加倾向于选择林地确权到户。

3.3基于SSCP分析范式下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以实证估计结果为依据,结合SSCP分析范式解释农户选择背后的行为逻辑。

3.3.1 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行为分析

第一,林地经营固有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大的特征。农业和林业生产有不同于工业生产的共同特点,产品从生产、运输和销售整个经营周期都比较长,从而使得经营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较大,以至不利于农户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不足,农民生产努力和监管与约束行为努力不足,风险规避行为努力和分配努力较强。在此条件下的农户青睐于选择集体经营。

第二,劳动力多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对林业依赖较大的农户对集体林改相关政策的认识越深。另外,在现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宏观经济条件,考虑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业的经营成本以及对集体经营弊端的历史记忆,从而农民生产努力和监管、分配努力与约束行为努力较强,风险规避行为努力较弱,这样一种特征的农户行为选择就更加倾向于自己拥有林地经营权。

第三,林地的细碎化加大了农户的经营成本,但是农户仍然选择确权到户,将林地下分到户。主要是考虑到在当前社保建设不足的国情下,土地要素又具有社保功能。土地仍然是我国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或根本不存在的情况下,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可忽视(姚洋,2000)。因此不难理解农户仍倾向于将林地下分到户。但是由于林地下分到户造成林权纠纷所带来的谈判与协商成本足够大时,农户只能放弃独自经营转而选择合作或者集体经营。

最后,新一轮集体林改赋予了农户经营林业更多的权利,释放了农户经营模式的选择空间,已选择较为合适的经营方式。但是,现实约束致使农户经营林业的部分权力的不到实现时会带来农户选择行为的扭曲。具有较大林地面积的农户在具有林权抵押贷款权利下能够降低其经营风险和经营成本。在具有林地经营权自由流转的权利下,一方面能够使转出农户具有的流转收益,增加了拥有林地的获益渠道;一方面,转入的农户能够解决林业经营细碎化和小规模化的固有障碍,降低经营风险产生规模收益。从两方面都可以推出农户愿意选择林地下分到户。也就是在农户具有林权较为完备的情况下,农民生产努力、分配努力和监管与约束行为努力较强,风险规避行为努力较弱。

3.3.2 基于农户行为激励下的林业经营模式分类

由森林资源特征与制度环境共同构成农户选择行为的基本条件对农民生产努力,监管与约束行为努力,风险规避行为努力和分配行为努力的影响。在不同行为努力的作用下决定了农户林业经营模式的选择,据此可以进行分类如图3所示。

第一,农户生产努力、分配行为努力和监管与约束行为努力很强,风险规避行为努力很弱。农户倾向于选择家庭经营(包括流转经营)。

第二,农户生产努力、分配行为努力和监管与约束行为努力较强,风险规避行为努力较弱。农户乐于选择合作经营(包括村小组经营,联户经营,合作社经营)。

第三,农户生产努力、分配行为努力和监管与约束行为努力较弱,风险规避行为努力较强。村集体统一经营将作为农户经营的最佳决策。第四,农户生产努力、分配行为努力和监管与约束行为努力很弱,风险规避行为努力很强。政府存在体制缺位问题。

3.4 农户当前经营行为的初始绩效评价

首先,林业税费的减免。从国家推行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以来,林农的税负得到了显著减轻。从广东省来看,林改前对林业征税的项目包括有农特税,城建税,育林基金,更改基金,林业保护建设费等多项税费。林改后除了育林基金外,其他税费几乎全部免除。广东集体林改使地方减免税费总额9891.3 万元,惠及农民 201.74 万,户均受益 49.03元。林农税负的减免可以视为林农收入的实际增加,作为潜在“增收”。其次,实际收入的增长。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所形成的良好制度环境,林地资源条件较好的九峰镇,种植果树的收入平均水平占家庭总收入的已近25%,另外,枫湾镇则以占到了近10%。随着经营林业收入的增长,农户生产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第三,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根据以上分析乳源县地区的基本情况,在林地资源条件较差,缺乏劳动力,农户对林业的依赖性较弱等情况下,随着政府对林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户将从集体经营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强化农户对当前经营模式的选择。

第2篇:经营模式范文

1平湖市种蜂场1)平湖意蜂高产王浆特色鲜明,且推广时间早,因此,其在浙江浆蜂种群繁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2)种蜂场经营模式。平湖市种蜂场采取“政府+个体蜂场”的经营模式。由平湖市农业经济局挂牌成立种蜂场,由平湖市畜牧兽医局具体负责管理,主要负责技术推广、统一供种及销售宣传。为了规范销售,种蜂场先后采取了平湖蜂种数码背标、种蜂王合格证、种蜂王供应卡及开具统一税务发票等措施。由3家个体蜂场负责蜂王的繁育以及饲养管理,另外,还承担种性测定、技术试验等研发项目的示范试点,3家个体蜂场目前的保种饲养量在450群左右。这种“政府+个体蜂场”模式的形成与平湖意蜂发展的历史有紧密的联系。由于蜂场兼营各类蜂产品,准确核算其成本收益比较困难。从纯蜂王繁育和销售来看,目前每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主要靠从蜂场销售的蜂王中进行提成(每只提10%),而宣传、人工、服务管理成本每年高达5万元以上。因此,蜂场处于亏损状态。3)种蜂场面临的问题。由于平湖市种蜂场经营模式属于松散型,政府管理人员与个体蜂场之间没有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因此,平湖意蜂种王的销售出现无序化。另外,由于个体蜂场规模小、研发实力弱、蜂农文化水平有限等,种蜂场基本没有再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处于“吃老本”的状态。总体来看,平湖意蜂种质品牌优势正在逐步减弱。2杭州市德兴蜂业有限公司1)种蜂场概况。杭州市德兴蜂业有限公司(原名“萧山市种蜂繁育场”)创建于1989年,1994年被鉴定为省定点一级种蜂场。该场的主要蜂种由场长洪德兴个人选育而成,其特点是浆、蜜、花粉三特高产,取名为萧山浆蜂[7]。该蜂种曾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农业系统科技成果一等奖。建场至今,已累计向全国各地(除藏、澳以外)推广蜂种4万余只。此外,该场还先后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制定的《萧山金蜂王育种操作规程》被杭州市政府采纳为地方农业标准。2)种蜂场经营模式。杭州市德兴蜂业有限公司由个人蜂场规模不断扩大而来,2000年以后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董事长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因此,采取的经营模式为公司制模式。为了避免单一化经营的风险和更好的盈利,企业除了育种推广外,还销售蜂蜜、王浆、花粉等各类蜂产品,并自主研发台基条、配合饲料以及蜂毒蜂胶膏药等,实现了育种推广、蜂产品加工销售以及蜂疗服务等多元化经营。从目前的经营效益来看,种蜂场已不是公司的主要盈利点。从种蜂场的成本收益来看,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场地分摊)、人工成本、饲料成本、宣传成本等,每年为45.60万元。2011年,育种场推广萧山浆蜂实现经营收入55.77万元,除邮寄成本费外,净收入522万元,实现利润为7.00万元。3)种蜂场面临的问题。种蜂场目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外引种和售种问题,要引进、出口新蜂种,都需要到农业部登记备案,手续烦琐,耗时较长,这对繁种有一定的影响;二是保种问题,尽管蜂种资源的保存很重要,但开展繁育工作需要的人工费、场地费等越来越高,繁种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种蜂场对培育新品种的前景并不看好。3江山健康种蜂场1)种蜂场概况。江山健康种蜂场成立于2002年,是在江山市养蜂产业化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由江山市健康蜂业有限公司投资近200万元兴建的优质种蜂培育基地。蜂场坐落在江山市长台镇乾顶村碗窑水库旁,占地面积6.67hm2,建有蜜蜂育种场、育种室、育种技术培训中心以及67hm2无公害蜜粉源植物园,并配置了人工授精仪、生物显微镜、原子分光光度计等先进实验设备。2004年,蜂场被认定为省一级种蜂场,并核发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该场已先后培育出“江山一号”王浆高产蜂种及“江山二号”蜂胶高产蜂种,并向全国推广。除育种外,该场作为江山市蜂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还向蜂农提供优良蜂种、饲料、技术及信息等服务。2)种蜂场经营模式。江山健康种蜂场目前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其原来依托于江山市健康蜂业有限公司,2009年起从企业中独立出来,其发展模式可总结为“协会+公司+蜂场”。一方面,是本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当地蜂农从外地种蜂场购买蜂种,不但价格高,而且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在这样的背景下,江山蜂产业协会提出建立本地的种蜂场。应该说,政府部门发挥了主导性作用。另一方面,是健康蜂业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保障公司的产品原料、为下属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等都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种蜂场成功组建。从成本收益来看,种蜂场从公司退出后,其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江山一号”、“江山二号”售价分别为280元/只、380元/只,每年销售量在1000只左右,除去蜂场每年的场地费、人工费等开支外,蜂场处于轻度亏损状态。由于经营状况不佳,目前,蜂场保种规模已经缩小,周边蜜源植物的种植等工作基本取消,计划建设的交尾场也暂时搁浅。3)种蜂场面临的问题。从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健康种蜂场在经验丰富的老蜂农的带领下,育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并且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与国内外知名院校、民间组织建立紧密联系。但从今后的发展来看,独立经营模式因为承担了公益性的任务,没有经济效益,经费短缺致使其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由于工资待遇低,科研人员缺乏,再加上管理团队年事已高,种蜂场目前只能维持现状,育种创新动力不足。

二、浙江省种蜂场经营模式比较及经验启示

1浙江省种蜂场经营模式比较分析从上述3家省级种蜂场的发展来看,各种蜂场的发展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育种场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经营的规范性、销售量和盈利情况较好。1)种蜂场发展的共性分析。3家种蜂场虽然发展水平不等,但是仍存在一些共同之处。首先,从盈利状况来看,3家种蜂场都不容乐观。由于饲养成本上升、浆蜂种蜂市场有限等,单纯依靠繁育蜂王,并不能给蜂场带来较大盈利。其次,3家种蜂场发展后劲不足,创新品种缺乏动力。在销售的蜂种中,除了“江山二号”以外,其余蜂种都是依托原有的种质资源优势培育而成,使用了10年以上,符合市场需求的突破性品种(如能提高王浆中的10-HDA含量)仍未出现。另外,蜂场本身盈利不佳,用于技术研发的投入更是有限,导致新品种的研究乏力。最后,3家种蜂场都开始或者已经转向多元化经营。除了育种以外,3家种蜂场都在经营蜂产品的加工销售、蜂疗服务或者进行产业示范、房屋出租等,以弥补损失或者支持蜂种繁育工作。2)决定种蜂场发展的差异性分析。从差异性来看,种蜂场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是制约种蜂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平湖市种蜂场采取“政府+个体蜂农”的模式,成立之初,在帮助扩大平湖意蜂的影响力、帮助个体蜂场完善育种设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贡献。但是到市场比较稳定以后,政府仍然介入其中,并收取“中介费”,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另外,由于多年来政府主导的育种场只有虚名,没有自主实体,与个体蜂农之间联系松散,个体种蜂场在多年的发展中也一直没有转型升级为大的蜂场。杭州市德兴蜂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制的模式经营。因为有场长洪德兴个人前期的养蜂积累,以及构建产权明晰、盈亏自负的企业制度,种蜂场由个体蜂场逐步演变为现代化的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公司产品,通过多元化的经营,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间接带动种蜂场的发展,在浆蜂蜂种市场整体下滑的不利状况下,实现了微弱盈利。江山健康种蜂场成立之初采取“协会+企业+种蜂场”的模式,由于企业人动,目前已蜕变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种蜂场,因为缺乏经费来源和稳定支持,再加上管理层年事已高,维持现状的思想较浓,种蜂场出现暂时性的萎缩趋势。区域蜂产业发展历史条件、当地经济状况等也是影响种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平湖市区位条件好,养蜂业采取定地或者小转地的方式,种蜂场经营户思想相对保守,再加上当地经济发达,养蜂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劳动强度相对较大,蜂产业规模不断缩小,因此,对蜂种繁育工作重视程度大不如从前,种蜂场也逐渐走向衰弱。江山蜂产业发展日益壮大,企业需要有稳定的高质量的蜂产品原料,种蜂需求相对较大,种蜂场的发展顺应了产业发展的趋势,成功培育新的品种。2经验启示1)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从几家种蜂场的发展实践来看,只有把企业作为种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扶持企业壮大,才是做大、做强一个地区种业的主要途径。例如,杭州市德兴蜂业有限公司正是因为建立了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有经费支持育种工作继续做下去,包括聘请外籍专家、引进蜂种、雇佣专业育种人员、建设育种场地等。反过来,质量过硬的蜂王销售也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为带动其他蜂产品的销售做了活广告。这样,就在企业内部形成了育种、蜂产品加工、技术服务之间的有机融通和良性循环。可以说,以企业为主体的种蜂场是在与市场的不断接轨中实现自我调整,树立商业信誉,不断去适应市场的需求,从而得以生存和发展壮大。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促进育种的商业化进程,将是育种场发展的必然趋势。2)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对3家种蜂场的调研均已表明,当今种蜂场盈利空间已经十分有限,甚至亏损,而作为产业发展的源头,种业又十分重要,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扶持。但众所周知,蜂产业所具有的场地流动性强、生产随意性大、管理松散性突出等行业特殊性,使蜜蜂新品种的选育本身所具有的创新价值很难像其他农作物种子一样,通过申请发明专利或者知识产权加以保护,种质资源很容易外泄。正如调研中了解到,甲蜂场发现乙蜂场蜂群质量高,就会在其蜂场附近放置蜂王(交尾群)与其交尾,从而获取优良基因,或者蜂农之间私下交换蜂种,自我繁殖。因此,种蜂场要长期发展下去,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加以支持和干预。3)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种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科技创新也是种业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和潜力所在。江山健康种蜂场较其他两家种蜂场虽然起步晚,但是创新意识强,且配置了先进的育种仪器和设备,并派人专门赴国家级专业研究所学习育种技术,从而研发出顺应市场需求的蜂胶高产型蜂种“江山二号”,每只售价380元,明显高于普通蜂王价格。另外,江山健康种蜂场还十分注重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法国的优良蜂种,成功研究出高产蜜型蜂种“江山三号”。因此,重视种质的创新和运用新技术,提升品种选育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实现科研的高投入与高产出的良性循环,不断培育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良新品种,也是新形势下育种场崛起的必由之路。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3篇: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外婆家;定位;布局;品牌;连锁;细节;时尚;创新

一、外婆家介绍

外婆家,目前是一家名闻全国的餐饮连锁机构的名称。浙江外婆家餐饮有限公司(外婆家餐饮连锁机构)自1998年成立至今已有15年。外婆家从杭州市马塍路边上的一家小店,到目前有七个餐饮品牌及遍布上海、北京、沈阳、苏州、无锡、宁波、嘉兴、金华等各地的50多家门店;从当年的几万元营业额到2012年10个多亿元的营业额;从当年的5个员工到今天的4500多员工,外婆家创造的“排队吃饭”是餐饮界的神话。2010年,浙江外婆家餐饮有限公司进入全国餐饮百强的行列。

二、外婆家经营模式的特点

外婆家把店开到哪里,顾客就跟到哪里,在这个高速运转,惜时如金的社会,外婆家紧紧抓住顾客的心,门店在全国各地开花,并且每家门店都是盈利的,在餐饮企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外婆家的经营模式必有其特殊之处。

(一)定位明确

1.高性价比。外婆家最吸引顾客的原因是高性价比,也是外婆家的主旋律,也是外婆家的经营策略。外婆家的消费主群体是追求美味也追求品位的城市白领,对于这一类消费群体而言,就餐不仅需要可口美味、环境幽雅,而且也需要价廉物美。在做好菜肴的基础上,外婆家在用餐环境和就餐流程的各个环节,不断引进时尚元素,从就餐区的装潢到厨房和等候区的建设,从服务人员的服务要求到工作服饰,标准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外婆家还通过多层面的感受,强化顾客的餐饮体验,比如每家餐厅的营业面积都不超过1000平米,每家店的装修风格各异,带给顾客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吃饭,也是一种综合体验,紧紧抓住了顾客的心理。

2.着眼回头客。营销的基本目的无外乎就是获得和保留顾客,但是在获得和保留之间后者要重于前者,尤其对一些具有重复性消费的品牌而言更是如此。外婆家的基本经营思路就强调了对长期顾客的关注,这在它的定位和整个经营策略上都表现的比较充分。就餐环境毋庸置疑,环境是一流的,菜肴本身也很重要。外婆家十分注意开发自己特色性的菜肴,而且和一般餐饮不同的是,很多餐厅虽然关注自己的名菜,但是往往名菜品种并不多,外婆家却有多个属于自己特色的名菜,这在一定上满足了顾客重复消费中追求变化的心理。菜肴好也不能价格贵,这是对回头客进一步挽留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好的饭店价格太贵,也不可能成为一种重复的消费场所。因此外婆家在这点上做的非常到位,虽然并没有刻意保持价格最低,但是却综合水准上保持低价,它最便宜的一道菜只有3元钱。当一个白领顾客在这里既可以享受到舒适品位的就餐环境,也可以品味到价廉物美的菜肴,还能够得到周到的服务时,再一次的光顾几乎就成为一种必然。

3.借助口碑宣传。虽然目前的大众传媒的形式非常多,但是口碑传播却是在树立餐饮品牌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外婆家的口碑是四好:环境好、服务好、菜肴好、价格好。因此通过切身体验者的口碑传播,对品牌更具有影响力。外婆家新店开张基本没有什么优惠,但是慕名而来的都是早就听到名声的但是终于可以得见一面的顾客,借助口碑宣传达成的品牌晕轮效应比媒体的广告更容易深入人心。

(二)布局合理

布局合理,设计要体现各自的功能,餐饮是个地道的传统行业,但必须踏着现代的节点走,外婆家就是要让人们最方便、快捷地享受到外婆家的实惠和高品质服务。

1、HWS布点。在杭州餐饮步入成熟期的时候,外婆家的最先的布局是根据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进行HWS布点策略。以马塍路店为代表的居家消费群(HOME)布点,以公元大厦店为代表的白领消费群(WORK)布点和以杭州大厦店、杭州日报店为代表的商圈消费群 (SHOPPING)三种布点策略,这被称之为“HWS”的布点策略,正是这个布点策略在前几年指引着外婆家的每一步。

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城市交通的拥堵,人们更愿意选择在就近的餐馆吃饭,因此,让杭州人随时能享受外婆家美食、就近享受外婆家的高品质服务成为外婆家布点的中心理念。在外婆家经营者看来,未来餐馆不仅是就餐的场所,更多时候是人们除了家与工作场所之外,进行沟通、休闲的第三种选择。所以“HWS”的布点策略使得外婆家在杭州的知名度得到迅速的提升。

2.城市综合体布点。随着外婆家知名度的不断提升,外婆家布局开始转向城市综合体。在杭州外婆家在万象城、印象城和杭州大厦这样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布局。而在上海,外婆家的布局也着眼于大悦城这样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和首屈一指的潮人天地。外婆家认为,城市综合体在规划时就已经完全考虑到了招商环节商家的需求,一系列的公共事业支持都会相当到位。同时在城市综合体项目中,由于项目本身就是吸引流动客源的魅力所在,餐厅无需为自身的客流量担忧,也就是说在经营时,营业额就相对有保障的多,经营压力也就相应地减小了。城市综合体项目在目前非常有利于餐饮企业盈利。

3.面向全国布局。当外婆家在杭州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外婆家就已经有了一个宏伟的目标---长三角战略。作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也最为重要的区域,长三角有着天然的一体化的趋势,这里的人,性情相同,习惯相似,认识相通,这个地区一亿多人的餐饮市场潜力巨大。外婆家实施了一个“小城市包围中城市,中城市包围大城市”的策略。先是嘉兴,再是绍兴、宁波,随后是无锡和苏州,外婆家在上海的,有的放矢的布置了实验基地,让这些基地合围成了合围上海的理想舆论阵地。2010年、2011年外婆家连续在上海开出三家门店。而上海的门店一开张,依旧延续了外婆家排队的神话,最潮的外婆,吸引了见惯了大世面的上海人。而随着上海滩第一家店的开出,外婆家又开始了一轮的面向全国的扩张, 2011年外婆家在北京的最繁华最核心之地王府井老店新开,再次占据京城。而与此同时,外婆家的沈阳店也已经经营的风生水起。外婆家北上扩张计划成功,外婆家将在全国的重要城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三)多品牌经营

中餐的多元化特点影响了同质化复制的大规模展开,使得中式餐饮企业单一品牌的发展规模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即使单一品牌能够发展出足够多的门店,但仅有单一品牌,杭州这样的城市规模,如果发展门店过多,迟早会形成自家人打自家人的局面。因为单一品牌所能够针对的消费群体是有限的。“外婆家”一直以来的人均消费在40元左右,完全就是针对解决日常吃饭问题的大众消费,“外婆家”这块招牌已经把商务消费这些其他类型的消费群体挡在门外了。为了避免产品同质化产生竞争,外婆家开始了多品牌经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于是外婆家指福门品牌出现了,指福门针对的消费人群,是从外婆家门店里流失掉的人群。根据经营者的分析,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人群。他们很多时候是因为外婆家的消费档次定位和汹涌的客流放弃了在外婆家就餐。指福门餐厅定位提升一小步,就是为了这些消费人群。在2009年外婆家又推出了“第二乐章”的品牌。是将中餐简量化的年轻餐厅,提倡AA制,提倡精餐少食,提倡革新,宣扬一种开放的生活心态,非常符合现在年轻人所追求的一种潮流。在2010年,外婆家再次推出杭城首家运动主题餐厅--运动·会,亮黄、明绿、纯白的明快色彩下,餐厅、酒吧、运动博物馆的结构和组合,概念上的交叉和突破,却又浑然一体,体现的是运动和生命间的深厚渊源。2013年接连推出了锅小二和炉鱼以及柴田西点等品牌,涵盖了火锅、西点等多个经营范畴。

目前外婆家拥有外婆家、速堡、指福门、第二乐章、运动·会、炉鱼、锅小二和柴田西点等七个餐饮品牌。外婆家有一个金字塔形的系列品牌发展目标,一步一步来,在把每个层次的市场做扎实之后,才会继续往上走。

(四)连锁管理

以规模化实现赢利这是餐饮界很多企业选择的道路。连锁经营已经成为目前餐饮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餐饮业,一般获得投资且规模做到全国性连锁店的一般都是火锅或严格按照时间限度蒸、烤的快餐菜品,因为只有解决了中餐的标准化问题,才能实现连锁经营时的口味统一。但是,外婆家却提供了另外的一种可能,那就是在菜品上不统一的情况下可以在各地进行扩张,且每家店面的风格都不一样,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外婆家是紧紧地围绕着食客,也就是他们的客户来调整每家店菜谱的定位。外婆家有一个菜谱研究中心,会根据所在城市的客户在一段时间内喜欢吃什么口味的菜品来进行产品的研制,所以外婆家的总经理也说自己餐馆提供的产品不属于任何菜系,只要自己的客户觉得好吃就行,这种在餐饮业很外行的做法反而让他们获得了不一样的口碑。

尽管外婆家是连锁餐饮店,但是主品牌的多家店里,每家的装修都各不相同,风格迥异的装修成为外婆家一个特色,这和连锁餐饮推崇的标准化形象背道而驰。这得从外婆家的目标消费群体说起。由于外婆家的目标消费者是年轻人,年轻人不爱做饭,喜欢聚会和标新立异,而餐厅则是聚会的好地方。因此外婆家很重视餐厅的装修,尽量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观,创造一个干净高档的餐饮场所。年轻人不喜欢做同样的事情,他们习惯了外婆家的菜品口味,但是走进任何一家外婆家餐厅,仍然会因为不同的装修得到新的惊喜。

在前台,外婆家公司以七种不同品牌、不同定位的连锁餐厅去面向不同的市场,而在后台却采用了统一的管理体系。每一家餐厅的厨房都严格按照同样的标准做菜和管理,七个品牌的配送体系、采购渠道以及研发力量都是统一的。此外,供应商也都是统一的,这样可以保证规模化采购以压低成本,同时也能保证连锁餐厅的食材统一。尽管中式餐饮连锁店很难做到标准化,但是外婆家在后台管理上却尽量做到统一。

(五)注重细节

外婆家在做好菜肴的基础上,在各个服务细节上也是十分用心。尤其是等候区的建设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外婆家的排队现象是外婆家每一家门店的标志,因此外婆家对每一家店的等候区都做了精心的设计。

首先等候区的装潢设计别具匠心,在等候区你可以看到各式老式的家具和古董,也可以看到具有现代感和未来感的设计风格,随意摆放的各种样式的座椅让客人感觉十分的舒适和随意,仿佛回到自己的外婆家。

其次等候区的叫号系统是外婆家自主设计的,顾客可以输入手机号码,叫号系统会将座号信息及时反馈给顾客。而原先死板的叫号方式则改成童音“外婆喊你吃饭喽”那清脆的呼唤,让客人倍感亲切。

第三等候区内还有取之不尽的各种水果和零食,自助式的茶水服务,不但减低了服务成本,也让客人自在舒适,不受拘束。

第四除了吃喝之外,等候区内还有各种游戏设施,动画片,wifi的上网区,还有人—机合一的游戏机,让年轻人不亦说乎。

第五在等候区除了每天报纸和很多时尚杂志之外,还有外婆家各个发展阶段的图片资料以及外婆家的各种内刊等,就在这种不经意等候之间,外婆家的餐饮文化渗入到顾客的心中。

在细节上的讲究,外婆家把用餐排队也排出了文化,也让更多的顾客心甘情愿的成为外婆家的忠实粉丝。

(六)顺势而变

外婆家认为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网络营销会成为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外婆家在2010年加入口碑网,这是一次双赢的合作,通过口碑网,外婆家及时了解了顾客的需求和出现的问题,而网络把外婆家良好的口碑更深入宣传。在2010、2011、2012年度的大众点评网的“2杭州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尚榜单”中外婆家都是名列榜首。

外婆家掌门人吴国平经常参加各种世界性的食品博览会,把新的原料和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及时引进,比如外婆家的酸菜鱼就是选用肉质鲜嫩、刺少肉多的产自越南的巴萨鱼,无污染更健康。

(七)引领时尚

外婆家最初给人们的印象是经济实惠的大众餐厅,但是随着外婆家在杭州站稳脚跟,并不断加快向外拓展的步伐的之时,外婆家的经营策略已经发生了变化。外婆家学习和借鉴了“快消品”的理念。所谓的“快消品”就是AFFORDABLE FASHION 是指所有的商品由著名的设计师来设计,但不像奢侈品那样小批量的生产和昂贵销售,而是大批量的复制,以及低的销售价格。这种经营模式的佼佼者是ZARA、宜家、H&M、丰田等世界著名品牌。外婆家就是以其非常具有品质感的一流的餐厅设计,周到的服务,出色的菜品和低的销售价格,充当了中式餐饮界“快消品”的角色。

这几年外婆家就是代表了最潮的餐饮形象,首先设计定位为高品位、强质感、有亮点的大气风格,彰显时尚新潮和小资气质。其次在菜品设计上:将传统家味菜进行改良,与时代的开放步伐相契合,出品更精致的“融合菜”,让当代城市人吃出回忆,吃出感动。第三,外婆家营造的品牌文化,外婆家餐饮连锁机构内刊《i.life》和《外婆语录》和《外婆家人》、企业宣传册《一座城市的外婆家》等。真正打造了一个与众不同、时尚前卫和幽默可爱的外婆形象,从而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温柔。因此无论是在硬件和软件上,外婆家都在引领餐饮界的时尚。

三、外婆家发展的瓶颈分析

外婆家在发展了十五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需要有一个进一步的更深一步的提升,目前外婆家在发展过程中,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1.人才。人才一直以来都是外婆家最缺乏的最需要的。目前外婆家的店长和区域经理基本上都是外婆家的元老级人物,从基层员工一步一步升上来。对企业忠诚,对工作热爱,但是在目前瞬时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还需要有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到企业的中层干部中,新的理念,新的创意和新的管理,才能让外婆家有新的活力。

2.培训。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充,新的员工不断的进入,而一个完善的培训系统是保证外婆家品牌的一个重要保障。外婆家面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应对的措施,创建了一个员工视频培训系统,该系统涵盖了原料的采购和供应,服务员的服务规范,厨房的菜肴制作以及厨房的五常管理等等内容。但是培训系统的应用和提升,培训效果的检验和考核,仍然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外婆家在15年的风风雨雨中延续排队吃饭的传奇,外婆家所倡导的新餐饮文化更是已经深入人心。外婆家人在“传承经典,致力创新”的经营理念下,做好经典家常菜肴,注重服务,并把时尚融入到餐饮的整个过程中,顺势而变,不断创新,打造了一块响当当的中国餐饮界金字招牌。

参考文献:

[1]仁达方略《公司战争》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1 第九章 第五节.

第4篇: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 经营模式;WOWO;民族便利店

WOWO(中国)便利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WOWO)于2005年8月在四川省成都市成立,是成都第一家24小时连锁便利店。自成立以来,WOWO一直采取迅速扩张的发展战略,基本保持年均开店50家,目前在川已有300多家连锁便利店。一般便利店是在营业后7~8年才开始盈利,而 WOWO则仅用了五年就正式盈利了。由于抢占了市场先机,WOWO已成为当前成都地区知名度最大、数量最多、发展最为迅速的便利店,成为成都地区便利店零售业态的领头羊,取得了显著性的成功。

一、 WOWO便利店经营模式研究

(一)选址、扩张策略——快速选址及开店

WOWO将自己定位为社区型便利店,在选址上,WOWO主要考虑居民聚集区。WOWO以年均50家店的开店速度,迅速占领了成都市场。这一迅速扩张的策略能够得以实施,得益于其快速选址及开店的管理方法。WOWO拥有一支十余人的业务拓展队伍,每天在大街小巷搜索进行选址,此外,WOWO还动员公司员工协助选址,并对其提供现金激励。WOWO有标准化的店面装修规定,便利店内部的墙面全部采用统一铝塑扣板,灯箱也采用统一材质和光源。有了标准化的布置,开店速度也就大大提高,甚至能在几天之内完成装修到开店的全过程。

(二)商品结构——基本商品与特色产品相结合

WOWO的商品结构主要为饮料粮油、休闲食品、生鲜熟食、日用百货、非处方药及特色服务。

为了提供便捷服务,WOWO便利店的商品种类少,范围窄,但覆盖了所有生活必需品,且价格基本与普通超市持平。不同于一般的小型超市,WOWO主打特色产品及服务以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目前WOWO的特色产品主要是生鲜食品、及非处方药,此外,WOWO还提供拉卡拉、微波炉、免费无线网络的特色服务。其中,免费无线上网区域更是国内便利店首创,是WOWO便利店的特色产品之一。

(三)连锁经营——直营店

从2005年创业至今,WOWO一直采用直营连锁的经营模式,未开设特许加盟店。在WOWO成立之初,WOWO的外部环境宽松,几乎没有任何便利店与之竞争,WOWO有充足的时间探索便利店的运营及管理模式。

(四)物流和供应链系统——中央厨房和配送中心

WOWO没有采用第三方物流,而是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自己的库房。WOWO对物流和供应链系统非常重视,2011年投资2000万建立了的中央厨房和配送中心,其中,中央厨房成为其生鲜食品的主要供应点,为WOWO便利店提供了产品支持。目前WOWO物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半自动拣货的配送中心。

二、民族便利店经营模式建议

WOWO在成都迅速扩张并盈利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民族便利店揭示一种可借鉴的经营模式。认真分析WOWO,我认为中国民族便利店的应从选址、特色产品及服务、信息及物流管理系统、连锁经营四个方面来构建经营模式。

1)选址——社区,人流量大交通枢纽,办公聚集区。当前,便利店与超市的最大不同在于营业时间更长,经营面积小,服务区域较小。普通超市的营业时间多为早上9点到晚上10点,而便利店的营业时间多达16到24个小时,且全年无休;便利店的经营面积多在25~35平方米,大大小于好几百平方米的超市;便利店的其目标客户群体主要是社区居民,而大中型超市则需要较大客户群作为支撑;其盈利主要来源于夜间超市及商店都已关门时,便利店的无竞争性经营。根据以上特征,民族便利店应将社区居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满足社区居民24小时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能实习单店盈利。此外,人流量大的交通枢纽地区,虽然租金较贵,但便利店经营面积小,巨大的客流量和长时间持续的购买需求,完全可以弥补较高的租金;办公聚集区购买力强,且由于加班等情况致使顾客需要服务时间为24小时的便利店。因此,民族便利店的选址应在社区周边,人流量大的交通枢纽,办公聚居区。

2)构建特色产品及服务——特色产品及服务。当前,便利店的产品种类比较单一、传统,为了进一步提高民族便利店的竞争力,构建便利店区别于大型超市及普通超市的核心特征,便利店必需进一步了解区域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有创造性的改进自己的产品及服务,构建自己的特色产品及服务,从而真正成为不可替代的零售业态。

中国领土面积广大,不同地区的居民消费特征及生活特征各不相同,因此,了解区域性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因地制宜是便利店构建特色产品及服务的关键。例如,成都消费者喜好麻辣、而沿海地区的消费者喜好清淡,这些都是区域性特征。

此外,便利店还可以与制造企业合作,以便利店总部为主导进行特色产品开发,譬如WOWO推出的快餐服务,特色早餐,冬季热饮,非处方药,拉卡拉便民服务。民族便利店还可以提供公共事业型服务,如代缴水电气费;提供便利服务如手机卡、公交卡充值,飞机票、火车票销售,快餐、洗衣等;与网上商城合作,推出网上订货,在店取货等,进一步与主流快递公司合作,提供快递取件服务;此外,由于外资及外资参股的连锁便利店不能出售香烟,香烟也将成为民族便利店的特色产品之一。

3)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信息化是当前连锁超市、便利店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能提高便利店店员的服务速度,便于连锁分店的内部存货和销售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也有利于总部对便利店进行统一采购和监控管理,并根据相关信息制定商品决策,营销决策,从整体规划布局。

便利店营业面积小,商品种类少,店面存货少,单店需求量不大,但却很紧急。因此便利店的物流需要小批量、多批次、且能够及时配送。在公司投入期,若资金状况不好,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而在资金较为充足,有自有资金的情况下,民族便利店应该自建物流体系,建立或租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和物流体系的建立能够降低物流变动成本,从而降低商品价格,并保证物流质量和速度,提高便利店的竞争力。

4)连锁经营。连锁经营是实现便利店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经营方式,包括特许加盟和直营连锁和自愿加盟三种方式。其许加盟和直营连锁是便利店经营最常用的两种经营方式。特许加盟是便利店迅速扩张并盈利的关键模式,7~11、全家、罗森等便利店巨头都是以特许加盟形式在中国获得成功。特许加盟能够降低经营风险,共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的迅速扩张,但需要一套完整且有效的运作模式和技术优势,并能够实现转移指导。直营连锁是当前便利店发展的另一种有效的方式,直营连锁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集中于总部,便于总部的统一管理。直营连锁的经营方式让WOWO得以在市场导入期强化内部管理,保证服务质量,最终实现迅速开店并在成都地区取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由于当前民族便利店技术优势不明显,运作模式不成熟,民族便利店应该选择直营连锁的经营模式,强化内部管理,实现统一决策和管理,从而保证服务质量,维护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沙振权,姜海龙.我国便利店发展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1):9091.

[2] 宋瑛.连锁便利店在西部发展的现状、潜力及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121122.

[3] 王溥,叶梓.便利店在中国市场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研究,2003(14):119120.

第5篇:经营模式范文

从2011年开始,全国小卖场约有五成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情况继续恶化,不少卖场因不堪重负而结业。大城市的购物中心整体空置率上升,百货业打折频率之高幅度之大都前所未有。而门店倒闭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体育用品商“匹克”和“李宁”关闭的门店数都超过了千家……一边是门店在倒闭,而另一边是商业综合体、奥特莱斯、商业街遍地开花,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店铺已然形成结构性泡沫。

但是,这并不是连锁行业的全部。发生在消费者身上的变化,如 “80后”、“9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消费者消费结构的调整,为连锁企业创造了新的商机。现有的商业环境、商业结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消费市场细分化——新趋势带来新机会

2012年,中国消费市场分化显著。无论是零售、餐饮、酒店、房地产还是汽车,都受到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有些行业不时传出裁员、骗节能补贴、出口减少、业绩下滑等消息。但是,消费者却异常活跃。在2012年10月1日至7日中,中国人出境消费累计约达38.5亿欧元,同比增加了14%。对比说明,消费者自身也在不断调整着消费结构,一方面开始重视精神、文化、娱乐的消费升级和转型;另一方面则为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生活中的各种消费品类进行取舍。

店铺泡沫化——商业布局乱象求解

从2011年开始,全国各地小卖场约有五成处于亏损状态,2012年,情况继续恶化,不少卖场因不堪重负而结业。大卖场与超市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打折频率之高幅度之大都前所未有。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大城市的购物中心整体空置率上升。二线城市的平均空置率为10.5%,高于2011年的10.2%,而在一线城市,空置率从2011年的7.9%增加至现在的8.4%。店铺密集,同质化严重,恶性竞争,在大中城市已经出现商业过剩的情况。而商业综合体、奥特莱斯、商业街遍地开花的现象仍在持续,从而形成结构性泡沫。

外资边缘化——市场公平模糊内外资界限

过去,中国高端消费者对外资超市趋之若鹜,现在,“本土品牌的高端超市里什么洋货都有”,外资零售企业的商品优势正在慢慢消失。另外,外资零售企业所享受的选址和税收方面的行政“照顾”不复存在。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对其不再是一路绿灯。更为公平的市场环境已逐步形成,外资零售企业已明显感觉“失宠”。

融资去投机化——市场健康是最大的利好

主板和创业板的在审企业数量已经超过800家。同时,VC/PE的暴利正被挤干。和2011年IPO退出平均回报7.22倍相比,2012年上半年创投回报率逐月下降,5月只有1.99倍。业内人士认为,风险投资的最终目标是要择机退出,获得超额利润,目前企业IPO的遇冷及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投资的积极性。

成本高压常态化——运营能力回归核心优势

有消息称7-ELEVEN在上海将关闭调整近20家门店,在广州也已经关闭了10多家。餐饮业、酒店业也面临着相同的情况。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推高了连锁店刚性成本,扭曲连锁业的商业模式。提升加盟比例、提高价格、渠道下沉、合租物业、自建物业、改变用工形式……连锁业正八仙过海,以应对成本上涨。

第6篇: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混业经营;金融监管模式;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于是金融业监管问题受到了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金融产品的开发,金融产品形式的创新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金融业的内部机构及发展模式,我国金融业业务领域逐渐转分业发展为混业发展,但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混业经营与金融监管的实况提出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至关重要。

一、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O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监管目标和混业发展需求不一致。金融分业监管旨在控制各金融业范围内的风险,这无疑增加了金融体系融合的难度。然而,金融业内产生混业经营实际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金融监管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积极促进金融监管监管模式与法律基础的改变与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金融变迁过程中金融结构需求。

其次,监督效率不高,监管成本较低。这易产生反复监管真空与权力真空,当前,虽然我国金融业可以组成一个体系,但依然存在不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分行省内监管相关对象的行政级别比监管主体高的情况,从而出现一人多职的现象,即不仅需要接受多个分行的监管,导致监管真空与权力真空,降低监管效率。除此之外,分业监管情况下,监管当局降低了监管压力,希望可以明确并掌控被监管机构的经营行为与风险。

最后,监管机构间信息留存在紧闭性同路。从金融体系金融监管环节而言,银行业监管、保险业监管与证券业监管的信息传播分别产生了一个单独的同流,而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监管环节的疏通、监管效率的进步、监管成本的把握。基于现行监管模式背景下, 三个监管部门间的联系较少,仅束缚于“联席会议制度”,分业监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将各监管部门的注意力集中于单一业务范围的监管,从而影响了监管环节的决策流和监管流。

二、我国混业经营模式下的金融监管模式选择

(一)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创新原则

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实现我国宏观目标,更好地满足不断发展的混业经营趋向。所以,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创新需要遵循我国具体国情原则,合理分析与探讨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学习与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经验,提出了金融监管模式选择方案。一方面,在选择金融监管模式时需要结合之前的金融经营氛围,在相应历史背景下合理选择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宜的金融监管模式;另一方面,创新之后的金融监管模式需要切实促进金融监管效率的提升,金融监管模式创新需要带来相应的创新成果,促进金融业的调整与发展,促进金融监管最大效益的实现。

(二)我国未来混业经营模式下监管模式构建

1.健全金融监管法律体系

当前法律法规虽然高度支持与认可金融监管体系的创建与实行,但不能仅局限于此,我国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健全需要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制定一部较为一致的“金融监管法”,促进新金融监管格局的创新。在创新体制时需要促进立法步伐的加快,最大限度地促进“金融监管法”的制定,合理界定保监会、银监会与金融监管局等的法律地位与权力义务等,明确监管格局;其次,合理拟定“金融控股公司法”,为被监管对象创建风险隔离墙。在实际发展中金融控股公司呈现出众多需要规范的相关问题,所以拟定一部较为完整、合理的法律体系是金融控股公司的首要任务,以促进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地位的明确,促进金融控股公司运营的规范;最后,和国际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促进我国金融安全的维护。

2.加强各监管机构的协调及合作

加强各监管机构的协调及合作,创建有效的协调安排。我国金融混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同时也是我国转分业监管模式为混业监管模式的阶段。在此期间,可以合理集中分散监管权力,强化各监管机构间的协调,以更好而满足混业金融业经营需求。基于当前的条件,通过相应行政法规形式进一步确认金融监管的联席会议制度,对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国相关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涉及银监会、证监会与保监会等,需要关注互相之间的协调及工作机制的创建。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创新日益繁杂,在行使自身职责时各监管机构无法避免会出现一定的利益冲突,导致局面僵硬,从而增加了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监管模式选择的难度,因此需要明确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拓展其权力。

3.强化信息沟通、资金流动及业务渗透的建设

首先,创建信息沟通防火墙。合理的信息沟通有利于促进金融控股公司共同营销、内部融资、网络分享于产品开发的便利性,但需要注意信息沟通的适宜性,超过适当程度的信息沟通易促使风险传播与市场冲突的形成,所以信息沟通防火墙的创建需要合理避免有害信息的沟通,以及不公正竞争的侵夺占据。其次,创建资金防火墙。避免资金在公司内部随意流动,明确银行、保险公司与证券公司间可以举报单独的法人资格,可以享受相对单独的经济利益,依据市场相应规则加以经营运作。最后,创建业务渗透防火墙。避免银行和证券子公司间较为频繁的业务往来,避免银行资金的大幅度流动并流向股市,以合理促进银行资金安全及股市稳定的保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健康发展模式的重要选择。由分业经营至混业经营转变中,原有金融监管模式面临着众多挑战,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合理选择金融监管模式,创新金融监管模式,从而更好地促进混业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曹建华.混业经营与金融监管:基于效率的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12(08).

第7篇: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水库;经营;管理;改进

一、发展水库多种经营的指导思想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水库的管理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因此,水库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发展水库的多种经营。在这个过程中,要秉持科学发展理念,做好水库的综合经营,同时对水库进行开发,从而发展壮大水库经济,这是新形势下水库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深化认识与解放思想

要想与时俱进,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就必须要加强水库的经营管理,大力发展水库经济。这就需要水库管理单位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并解放思想,将水库与市场经济互相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水库的可持续发展。

(二)抢抓机遇与加大投入

在水库经营管理中,要加大投入,抓住发展机遇。一方面水库管理单位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同时,要落实地方配套资料。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水库相关的机电设备,使得水库经营与管理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以及途径来吸引各方投资,从而加大对水库机电设备的改造以及维护,为水库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利用资源优势开发新型产业

在水库经营管理中,要利用水库自身的优势资源来拓展新兴产业。不但要巩固基础产业,同时也要加强改造与维护灌溉区的设施以及节水设备,在加大经济开发的同时也加大技术方面的改造力度。

二、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从现阶段来看,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大力加强水库工程建设投资,充分发挥水库资源的优势,这样不但能够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但是,在水库建设以及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经营管理资金等,这些都会对水库管理产生不良影响。

(一)技术落后且发展观念不强

从我国水库来看,大多数的水库都是集中在20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由于当时经济给水水平的制约,很多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有些水库甚至是病险水库。在计划经济管理的模式下,水库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科学发展的意识,在水库经营管理方面,局限于传统的防汛抗旱中,缺乏水库多元化发展思想。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水库沿用传统经营管理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水库的要求,从而无法将水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设备工程老化且管理效率低

由于我国现有的水库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都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建成的,且其中很多小型坝都是土石坝,这种坝型的寿命大约在50年。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与使用,水库多数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并且有很多病险库。由于经营管理不到位,加上管理维护资金不足,使得很多水库都没有及时解决其中的问题。由于机电设备也过于简陋,大部分附属设备出现严重老化问题,不但无法发挥水库防洪蓄洪的能力,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三)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开发

尽管我国水库众多,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且土地以及山场资源广阔,但是在水库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经济效益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水库经济发展总量以及投入产出比不高。一部分水库的基础较好,且发展早,在经营管理中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一部分水库都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更多的水库处于亏损经营的状态。在水库经营管理中,水产养殖是常见且比重较高的行业。私人承包水库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水库经营形式只注意眼前利益,忽略技术投入,存在水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另外,在农业灌溉方面,缺乏完整的收费机制,很多水费无法收回,从而影响了水库的发展。除此之外,很多水库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适合大力发展养殖业,但是由于科技含量不高,管理过于粗放,导致无法形成规模产业。

三、水库多种经营模式

(一)开展多种养殖方式

在水库经营管理中,要开展多种经营模式。将传统行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水库多种养殖,增加基础收入,充分将水库水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包括库湾养鱼、网栏养鱼以及网箱等。由于水库水体较大,可以在库区发展多种名特优水产品种的养殖,从而将水库水体空间的作用充分利用起来,扩大传统行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以及规模,提高竞争力,同时也增加养殖附加值。

(二)开发农业产业项目

在水库多种经营模式中,还可以开发农业产业项目。很多库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在不影响库区正常蓄水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在空余土地上发展农业产业项目,这样不但能够增加水库经济效益,同时农作物的种植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因此,水库可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将其作为增加收入的重点项目,加强堤田修护,增加种植面积,引洪淤地等。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蓄洪功能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水库的水位变化会较大,需要根据蓄洪的时间来对种植结构进行调节。将农作物以及青菜种植在消落区。

(三)注重林业发展

在水库多种经营模式中,要加强库区林业的发展。在政策方面,可以出台绿化种植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提高水库管理人员种植绿化植物的积极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出台相关规定,优化水库经营管理承包荒山的政策,水库单位的人员拥有荒山承包的优先权,并确保20年的所有权;另一方面,对于承包荒山的人员,可以提供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持,以鼓励人们绿化种植,发展林业经济。

(四)实现渔牧结合

在水库实施渔牧结合的方式,将库区的空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发展畜牧业。由于水库地区沿岸具有丰富的湿地资源,从而为水库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可以利用库区空地种植青饲料用于畜牧养殖。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水库水面养殖鸭、鹅等家禽,而家禽的粪便又能作为养鱼的肥源,从而实现良性循环,提高水库经济效益。

(五)发展库区旅游业

很多水库地区拥有天然风景区,山清水秀,因此,可以将水库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出来,发展旅游业。充分利用库区多种资源,形成绿色旅游产业链,利用水库养殖资源,发展垂钓,捕鱼、划船等娱乐项目,同时利用水库地区丰富的山林资源开展野外生存等富有趣味的活动。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水上交通的安全度和舒适度,确保渔家客栈的服务质量,增添特色旅游景观。拓展渔业发展,拉长渔业产业空间,达到为库区增收的目的。

四、结束语

不可否认,水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新经济发展形势,必须要加强水库经营管理,发展多种经营模式,从而提高水库运行效率,增加水库经济收益。一方面转变传统经营管理理念,利用水库自身优势,结合市场需求,以水兴库,多业并举。另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利用山水资源,做到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从而促进水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张海英 单位:烟台市福山区门楼水库管理局

参考文献:

[1]赵跟东.浅谈新荣区小水库存在的问题及管理[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2(02).

[2]周斯祥.浅谈水库管理经营之现状[J].新材料新装饰,2014(10).

[3]王春艳.浅谈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风,2013(14).

第8篇:经营模式范文

现代物流企业是指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采用现代物流的组织方式和现代物流技术,为客户提供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合理化水平的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运作模式、服务内容、信息化程度、物流技术、企业制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以反应快速化、服务系列化、作业规范化、目标系统化、手段现代化、组织网络化的显著特征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

现代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用物流功能要素进行生产经营并获得收益的业务运作方式。经营模式是企业盈利的基础,只有具备了一个成功的经营模式,企业才可能获得盈利。物流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研究,对于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寻找新的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物流企业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市场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物流企业,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开始向物流领域拓展,新兴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国外物流企业也看好中国的物流市场,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拓展速度。物流业形成了多种类型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但与物流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仍处在发展初期,物流企业发展还很不成熟,主要体现在现代物流理念淡薄,经营观念落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模式的开拓创新。

据有关机构统计,近年来,我国新增物流企业的数量每年以16%—25%的速度增长,目前全国已有70万家与物流有关的企业和机构,但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却寥寥无几。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和美智管理顾问公司所做的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在调查的50多家企业中没有一家拥有超过2%的市场份额。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缺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物流需求的能力。现代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企业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因此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随着工商企业物流理念的成熟,他们在要求提供运输、仓储等一般外,还希望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订货管理、流通加工、定单处理、信息服务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然而,国内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提供此类物流增值服务。调查数据表明,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的85%来自基础,诸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等,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等的收益只占15%。

从表面上看,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内容单一,物流手段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方面,但通过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物流企业缺乏对现代物流深层次的研究,缺乏成熟的、适合客户需要的经营模式。

二、先进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

以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招商局物流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先进物流企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应对国外企业的冲击,结合自身优势,在开展现代物流服务的过程中探索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经营模式。笔者走访调研了数十家先进的物流企业,掌握大量企业经营运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八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1.物流服务延伸模式

所谓物流服务延伸模式,是指在现有物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向两端延伸,向客户提供更加完善和全面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满足客户高层次物流需求的经营模式。如,仓储企业利用掌握的货源,通过购买部分车辆或者整合社会车辆从事配送服务;运输企业在完成货物的线路运输之后,根据客户的要求从事货物的临时保管和配送。这种模式对于从事单一功能物流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拓展物流服务的范围,而且达到提高物流服务层次的目的。

2.行业物流服务模式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是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拥有丰富目标行业经验和对客户需求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提供全程或部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主要特点是将物流服务的对象分为几个特定的行业领域,然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掌握该行业的物流运作特性,提供具有特色的专业服务。行业物流服务模式集企业的经营理念、业务、管理、人才、资金等各方面优势于一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

商业运作方式决定着物流服务方式,只有深入掌握了目标行业或项目的具体特征,才能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实际上,行业物流服务模式体现了细分物流市场的特征。物流企业必须不断研究目标市场行业的物流特点和发展趋势,成为这些行业的物流服务专家。在全球,也只有极少数企业能进行所有种类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绝大多数物流企业都可采用目标集聚战略,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各有侧重地展开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

在国内,行业物流服务是近年来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一个趋势,服装、家电、医药、书籍、日用品、汽车、电子产品等行业或领域纷纷释放物流需求,极大的丰富了物流市场。

3.项目物流服务模式

项目物流是指为具体的项目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模式。这类需求主要集中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综合性的展会、运动会中,如三峡水电站、秦山核电站、国家体育馆等基建项目以及奥运会、展览会等大宗商品的运输物流服务,实施这种模式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和强大的企业实力。“中外运物流”在项目物流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长期以来,中外运在国内外建设起完善的业务经营网络,在为国内各大外贸公司提供全面运输管理服务的同时,为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生产物资实行国际多式联运,同时为我国大型国际展览会、博览会和运动会承担物品运输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

4.定制式物流服务模式

定制物流服务是指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某个客户,为该客户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涉及到储存、运输、加工、包装、配送、咨询等全部业务,甚至还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等在内的其他服务。现代物流服务强调与客户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采用定制式服务模式不仅能保证物流企业有稳定的业务,而且能节省企业的运作成本。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其确定最合适的物流运作方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效的服务。

北京星网物流中心是由“金鹰公司”(MSAS和Sinotrans在1996年成立的合资公司)专门为诺基亚公司兴建的物流设施,它坐落在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内,将园区内诺基亚的区域供应商和制造厂商紧密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金鹰公司”提供的无缝隙供应链解决方案,降低整个园区内企业的供应链成本,实现低成本运营目标。

5.物流咨询服务模式

物流咨询服务模式是指利用专业人才优势,深入到企业内部,为其提供市场调查分析,物流系统规划、成本控制、企业流程再造等相关服务的经营模式。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咨询服务的同时,帮助企业整合业务流程与供应链上下游关系,进而提供全套的物流解决方案。企业通过物流咨询带动其他物流服务的销售,区别于一般仓储、运输企业的简单化服务,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具体的业务运作中,可以采用大客户经理负责制来实施物流咨询服务。大客户经理要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特点,成立独立的项目组,组织行业专家、大客户代表、作业管理部门、项目经理等人员,从始至终负责整个项目的销售、方案设计与服务实施,保证项目的实施效果,提高客户满意度。实践证明,这种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与客户结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业务运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6.物流管理输出模式

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是指物流企业在拓展国内企业市场时,强调自己为客户企业提供物流管理与运作的技术指导,由物流企业接管客户企业的物流设施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承担物流具体运作任务的服务模式。采用管理输出方式时,可有效减少客户企业内部物流运作与管理人员的抵制,使双方更好的开展合作。采用物流管理输出模式时,可以利用客户企业原有设备、网络和人员,大幅减少投资,并迅速获取运作能力,加快相应市场需求的速度。在运作时,可以有两种方式

(1)系统接管客户物流资产:如果客户在某地区已有车辆、设施、员工等物流资产,而物流企业在该地区又需要建立物流系统,则可以全盘买进客户的物流资产,接管并拥有客户的物流系统甚至接受客户的员工。接管后,物流系统可以在为该客户服务的同时为其它客户服务,通过资源共享以改进利用率并分担管理成本。

(2)与客户合资成立物流公司: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建合资物流公司的方式,既使客户保留物流设施的部分产权,并在物流作业中保持参与,以加强对物流过程的有效控制;又注入了专业物流公司的资本和技能,使物流企业在物流服务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招商局物流集团与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便是物流管理输出模式的一个成功案例,招商局物流集团通过对青啤发展现状和其他多方信息的分析,结合青啤自身拥有大量物流设施、设备与人员的实际情况,提出与青啤成立合资物流公司,购买或租赁青啤原有物流设施、设备,并接收青啤原有运作和管理人员。这种模式确保了招商局物流能够将其较为先进的现代物流理念、员工分配制度、操作流程的再造方法,渐进地、完整地灌输到合资公司的物流管理中。合资公司开始运作的三周时间内,青啤原有车辆利用率就提高了60%,每年仅公路运输就将为青啤节省物流成本近700万元。

7.物流连锁经营模式

物流连锁经营是指特许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商号、产品、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方式等以特许经营合同的形式授予被特许者使用;被特许者按合同的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物流经营形式。物流连锁经营借鉴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可以迅速的扩大企业规模,实现汇集资金、人才、客户资源的目标,同时在连锁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更大程度的整合物流资源,用以支持管理和业务操作,为客户提供全程的物流服务。

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从2000年开始物流连锁经营的尝试,将商业中加盟连锁的经营理念引入到物流业,创造出了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持,以加盟连锁的形式进行物理网络扩张的经营模式,使公司迅速汇集了资金、人才和客户资源,扩大了企业规模。

8.物流战略联盟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指物流企业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服务更好的效果,相互之间形成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的经营模式。国内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自身力量薄弱,难以与大型跨国物流企业竞争,因此,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是相互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盟。这种自发的资源整合方式,经过有效的重组联合,依靠各自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种合力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规模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提高,形成规模优势和信息网络化,实现供应链全过程的有机结合,从而使企业在物流服务领域实现质的突破,形成一个高层次、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在战略联盟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附加值高的功能上,而将附加价值低的功能虚拟化。虚拟经营能够在组织上突破有形的界限,实现企业的精简高效,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广州海元物流公司就是中小型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典范,它是由31家优秀的专线运输公司资产重组后建立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在全国拥有376个分公司,并且建立了海元物流信息系统,推出了京广物流带、广沪物流带、广渝物流带等服务区域。“海元模式”是中小型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新模式,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借鉴。

三、对物流企业经营模式的几点思考

1.经营模式是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

在物流市场被普遍看作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市场以后,进入物流行业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行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竞争已经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走向服务质量和服务层次的竞争。此外,我国加入WTO以后,已经陆续开放了部分物流市场,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如马士基、UPS等相继进入中国,国内的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跨国物流公司和国外物流资本的挑战。今后的五至十年,将是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物流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创新而被淘汰出局;那些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则会打牢市场根基,确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通过企业整合、重组,将会在各个地区产生若干家大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其中,有的将会成为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能够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前面所述的几种经营模式,便是那些具备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和敏锐市场洞察力的企业成功经验的总结。这说明,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目标就是寻求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只有找到了适合于企业的经营模式,传统储运企业才真正完成了转变。

2.经营模式是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企业对于物流服务的准时性、及时性、全面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经营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在提供服务时,要仔细分析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经营规律,以便提供精确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的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企业在为顾客提供物流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思考物流合理化问题。

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和项目物流服务模式将物流服务具体到每个行业或具体项目,物流服务是建立在对目标行业或项目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由于掌握了行业的运作特性和客户的具体要求,因此,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物流连锁经营模式和物流战略联盟模式体现了物流企业间横向联合或纵向联合的经营思想,通过行业内部的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不同的经营模式反映了不同的竞争策略和企业各自的特点,以及资源优势。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经营模式,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需求。

第9篇:经营模式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熊猫快餐这个具体案例,来探究中式快餐的发展之路。中餐企业的组织结构应进行相应的改造。中餐所面临的困难最为突出的就是解决进行标准化生产和保持中餐特色之间的矛盾。中餐快餐连锁企业应该有一种以员工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建设一个良好的餐饮业品牌形象周期长而且成本高,而毁掉一个品牌之需要一件小事,这就决定了餐饮企业在做连锁经营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

一、引言

随着全球著名快餐品牌肯德基(KFC)于1987年入驻中国,不少中国的餐饮企业也开始试图把中餐做成连锁经营,一时间,众多中式快餐品牌诞生,颇有与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国际餐饮航母竞争的势头。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自身管理的失策以及中餐自身的特点,这些品牌迅速地衰落了。

而在美国不少城市的街道边,都可以看到一座座淡黄色墙壁的尖顶小房子,一眼看过去,窗明几净,房子边框是鲜艳的红色,正门口挂着一个圆形标志:白底中间一个大红圆点,圆点上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熊猫头顶环绕着一行英文字PandaExpress。标志下方,是同样的大红字。在一些大型购物中心里,这只可爱的大熊猫更是随处可见。

这就是目前美国规模最大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熊猫快餐(PandaExpress)

熊猫快餐是熊猫餐饮集团成长的引擎发动机。目前在全美37州、波多黎各、与日本已有800间分店。熊猫快餐的成功与国内的中式快餐的失败形成强烈的反差,本文拟总结熊猫快餐的成功之处,总结出中式快餐连锁经营的模式。

二、中式快餐连锁经营模式

本文拟将熊猫模式抽象出来,以探究一条适于中式快餐发展的经营模式

(一)组织结构

熊猫快餐在起步的时候,由于规模小,人员不多,采取的是简单组织结构老板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成员成为企业的主要管理人员,对员工的管理也很缺乏规范性。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企业连锁经营的发展,组织结构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连锁店的组织结构是有一定讲究的,各个企业可以有着不同的组织结构,但应该有以下几点共性:

1.部门化程度高

部门化程度是指工作被分组的基础,就一家餐饮连锁企业而言,有几个重点部门:

企划中心:肩负着建立、完善、维护企业品牌重任的中枢机构,建立和完善企业CIS系统,通过企业全体至上而下的CI教育和实施,向外界传达统一、标准的企业形象,同时,企划中心还要研究企业的发展状况、规模和前景,向集团高层提供企业经营方针、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的规划建议,规避企业经营投资风险

人力资源中心:负责招聘、培训员工,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为企业发现、选拔、输送人才。制定完善的员工福利制度。为员工提供专业培训及在职进修的机会。

食品研发部门:负责企业菜品的研究及创新。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大家在饮食方面都力求尝新,而且越来越重视饮食营养的问题,这个部门也不可小视。

2.构建管理团队

此外,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起一个高效团结的管理团队也显得十分必要。复杂的竞争环境,不是靠任何一个人的智慧跟能力可以把它解决了的,必须要有非常完整的团队,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人能够非常专业地去面对这些问题,想方设法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打造一个系统。

(二)技术改造

中餐具有品种丰富,口味多样,烹饪方式多样等特点。这是中餐的优势,但从连锁经营的角度看,这也是中餐的劣势所在。连锁企业必须做到标准化。中餐所面临的困难最为突出的就是解决进行标准化生产和保持中餐特色之间的矛盾。

从生产的流程上看,标准化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原料标准化

菜品的标准化离不开原料的标准化,连锁店对其原料的质量、重量、色泽、营养价值应该有自己详尽的标准。

其次,这也对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提出了要求,餐饮业的物流不能单纯的从成本考虑,而应该以方便每家分店服务为中心。

2.菜品的标准化

中餐连锁店应该主动规避传统中餐馆菜品多样的模式,因为连锁店的店面规模决定了其厨房的面积越小越好,而且,物流成本也不允许丰富的菜品,因此,选取十几种左右的菜品较为合适,其中有一到两个特色菜品,作为保留菜品,其余可以进行定期创新。

与此相适应的是菜单的标准化,在制作菜单时,应该考虑到标准化的问题,菜单应该简单易懂并且易于勾起顾客的购买欲望。

3.制作工艺的标准化

这里指的一是在保持中餐传统特色的前提下摆脱定性化制作菜肴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定量化的制作工艺,这样才能摆脱厨师主观的影响,并使烹饪环节易于复制和工业化生产。

其次,要考虑到快餐的特点,必须简化烹饪工序,保证菜品在保质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完成,具体而言,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法:(1)合并烹饪工序,将传统中餐洗、切、煮等工序外包给原料供应商,即要求供应商完成原料的初加工,各个餐厅只需进一步加工半成品即可。(2)抛弃一些费工费时的烹饪方法,例如煲、生煎等,尽可能选用明火快炒的方式。4.营养标准化

中餐虽然也讲究“色香味意形养”,但始终停留在定性的角度,相比较而言,更注重饮食的艺术性。

(三)员工管理

中餐快餐连锁企业应该有一种以员工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1.加强员工培训。培训是使员工熟悉服务流程,提高员工服务质量的必要手段。餐饮业来说,培训细致具体,尽可能囊括真实情境中科能发生的情况,熊猫快餐采用了全真餐厅模拟培训,也是值得借鉴的。2.建设企业文化。当一个连锁品牌扩大了以后,员工数量相应增加,让所有员工都有共同的信心、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准则。

(四)连锁经营

建设一个良好的餐饮业品牌形象周期长而且成本高,而毁掉一个品牌之需要一件小事,这就决定了餐饮企业在做连锁经营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

1.连锁经营模式

熊猫快餐给我们的启示,那就是严格的独立经营公司下属的所有分店,而且保持资金的高速周转,不给企业带来资金上的负担。谨慎的是第一原则,切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扩张。

2.多元化经营

一家餐饮品牌在一个市场的生命力是十分有限的,在美国通常只有五年左右的时间,因此,采取必要的多元化经营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以熊猫集团为例,快餐就只是旗下的一个品牌,这是规避风险,扩大企业规模的有效之路。

熊猫快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中式快餐经营的模板,它的很多成功之处都值得后人借鉴。中国是个饮食大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带我们开发,也希望有志之士能成功的将中餐推广到全世界,做成几个全球性的中餐餐饮品牌。

参考文献

[1]陈广,《肯德基攻略世界烹鸡专家的高速成长策略与特许经营模式著》[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2]何森,《连锁为王解读中国连锁企业经典案例》[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尚益亨,刘新强,“中式快餐业的SWOT分析”[J]

[4]苏敬式,“餐饮连锁经营的核心问题和管理体系控制”[J],商业周刊,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