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成公主进藏的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活资源;拍摄生活;网络下载;微博;对话
网络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也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是,网络无处不有,孩子们如何明辨是非?—个问题摆在教师眼前,是“堵”还是“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尝试利用生活资源,让语文课堂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语文。数码相机、QQ聊天、网络视频、开设微博也能成为教学的得力辅助手段,成为鲜活的生活资源。我尝试着利用它们,巧用它们,从而发现一些语文新教法。
一、拍摄生活,充实创设情境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现象,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最好方法。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如果只是说一说、谈一谈,参与的学生总会是少数。如今,我校已是班班有电教设备、网络教室。如果用摄像机拍下活生生的镜头,就能激发更多学生的学习激情。
对于城镇的学生来说,数码相机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一个班少说也有好几部,这就是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隐性资源,根据课堂需要,让他们同时拍下他们眼中的生活,把真实的生活引入课堂,就能创设契机,调动学生的生成因素,提高语文教学的生成度,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素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指导学生完成《饭桌上的故事》这篇习作时,我就采用拍摄生活的方法来创设情境。课前,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些调查,得到了第一手资料:班里有十位孩子家里有数码相机,他们的家庭境况也各有不同。于是,我秘密安排了四位同学拍摄自家饭桌图片,又安排了四位同学拍摄晚饭全程录像。课上,当孩子们对自家饭桌熟视无睹,无话可说时,我出示了这些珍贵的生活画面,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在他们兴奋地讲述之后,我只需提示他们作文的重点,确定主题,他们就兴冲冲地写下了这篇充满生活气息的习作。其中佳作连连,有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你个小馋猫,今天有鸡汤,够你‘大吃一斤’了吧!”妈妈用手顶着我的脑门儿说。“鸡汤!”爸爸一听鸡汤,便如饿虎般跑下来。我也快奔上桌,说时迟,那时快,我先拿起勺子就舀了一大勺往嘴里送。顿时,舌头火辣辣的。“哇,烫死我啦!”我大叫着,把汤吐了一桌子。唉,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爸爸妈妈看到这副情形,都哭笑不得。
二、网络下载,与文本直观对话法
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很抽象,不易把握,作为教者,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
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四年级第八单元有这样一组课文,四篇课文都是故事,有古代寓言故事、民间传说、古希腊神话故事,还有阿拉伯民间故事。虽然教学的重点只要求学生学会概括地讲故事,但是学生如果对故事背景不甚了解,他们就不会感动。
因此,网络下载的图片、文字资料就成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坚实桥梁。有了文成公主的塑像展示,学生就能理解文成公主在藏民心中的地位,那就好比衣食父母;有了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图,学生就能深刻感悟进藏之艰难,就能体会为什么会没有桥,也没有路。有了这些感悟,学生心中的文成公主形象就会更加高大,讲起故事来也会更加深情。同样,古希腊的生活视频、阿拉伯的历史背景也将学生带入文本,多元化的阅读教学也将普罗米修斯的“火种”埋入孩子幼小的心灵。
三、“微博”对话,课外延伸法
交流是心灵的对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可我发现,五年级的孩子上课发言的人很少,而且他们根据成绩的好坏自然地把一个班分成了几伙。
我想到了QQ聊天,想到了微博。于是,我开始准备:先通过课堂对话,商量讨论等各种方法,把70多人的一个班集体分成10个学习小组,并通过各种训练让他们成为一个个学习团体。
一段时间后,我记录了这些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及一些学生在交流中的困难。针对种种问题,我与班委会成员进行了商量,建了QQ群,并约定每周上网时间,把问题抛给成员,让他们在网上进行讨论,指派小组长做好记录。然后,我把聊天记录整理后做成课件,让全班的孩子们共享。
这样,课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老师就不需要灌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了。不爱发言的学生也有表达的欲望了,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也开始积极参与了,也敢于说话了。因为,他们在聊天时说的话被老师认可了,被同学认可了,自信找回来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同学的家里都具备上网的条件。我效仿报纸、网络上流行的方法,在班上开通纸上“微博”,开始是针对课堂提问、阅读、习作等问题,让没有上网条件的孩子把“微博”本带回家写上一两句或一两段。后来,当“微博”本上的内容得到老师的赞许后,有上网条件的孩子也愿意带“微博”本回家,因为家长们支持。再后来,我把“微博”本变成了习作练习本,变成了班级小小心事本,渐渐地,“微博”本成了交流的园地,成了妙语的集中地,语文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收效颇多。我也参与进去,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整理评价,做他们交流中的首席。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时时都在变化着,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日复一日,他们的个性在迅速地发展。
关于唐卡的起源,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意大利藏学家图齐教授提出的,认为唐卡起源于印度。其原形在印度叫做pata,是一种画在棉布面上的宗教画。这种绘画常常用在宗教仪式中,并且信教者也可以通过绘制它作为善业功德的积累。这种布画作为可以移动的神像被信徒供养着,因为当时佛教传人后,并没有固定的寺院用以崇拜,所以这种可以移动的神像就产生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西方艺术史界普遍认为的唐卡起源于尼泊尔的纽瓦尔绘画.这种绘画的梵语也叫pata。绘制pata时总是使用棉布.而且用做绘画的棉布是根据画面尺寸为每幅画特别织造的。所有的纽瓦尔布画都是用树胶水彩画法完成的。直到18世纪后半叶纽瓦尔绘画才开始使用纸做依托材料。但是以上两种说法都只能代表他们各自的见解,而实际上唐卡真正的渊源由于时间的久远和历史上地区的灭佛运动,致使可以考证的文物几乎不存在了。所以要确证唐卡是起源于印度的或是起源于尼泊尔还是起源于其他地方,是非常困难了。据五世达赖所著的《释迦佛像记.水晶宝镜》记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绘画了一幅白拉姆象,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塑白拉姆像时,将其作为圣物装藏在白拉姆像腹内。从这个史实可以看出,唐卡在公元7世纪时期就已随着佛教的兴起而出现。
二、唐卡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艺术特色
(一)吐蕃时期
公元七世纪由于藏王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与尼泊尔赤尊公主成婚,大量的佛像、佛经也随着两位公主一起进入。对州据记载,大昭寺和桑耶寺就是融合了多种外来文化而建造的。其中的壁画、雕刻就是由尼泊尔和汉地画工合作完成。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该寺中心佛殿门楣的木雕就具有典型的尼泊尔风格,二楼回廊的法王自修室壁画,也被许多专家认定是吐蕃时期具有尼泊尔风格的壁画。[1]尽管这些雕刻和壁画与画在布上的唐卡在材质上有所不同,但也可据此了解到当时的唐卡绘画风格了。吐蕃时期的唐卡存世者极少.国内可见的唯有萨迦寺保存的“桑结东厦”(SaGsrgyashuGbCugs)唐卡.上面绘画有35尊佛像,其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与敦煌石窟中同时期的壁画极为相似。但要想全面的了解这一时期唐卡艺术风格,单凭一幅作品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弥补这一遗憾,我们只能依靠同时期的敦煌艺术来找寻其传承关系和踪迹。敦煌地处西陲,南与藏区毗邻,唐代中期曾被吐蕃占领达半个多世纪之久,而且一度成为佛教中心。一些学者认为,榆林窟第25窟正壁《菩萨曼陀罗》为我们认识吐蕃王朝时期的唐卡艺术面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从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带走的大量绘制于8-l1世纪的帛画中发现有数十幅属于吐蕃时期绘画风格的作品,其中如大英博物馆所藏《观音曼陀罗》、《如意轮观音》、《虚空藏菩萨》、《观音菩萨》等,这些作品应该属于吐蕃时期的壁画粉本。而收藏于法国罗浮宫的一幅绘于8世纪中叶的《莲花部八尊曼陀罗》帛画,从其对称式的构图、本尊的排列、人物的服饰、造型、法器的描绘等都与唐卡的画法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斯坦因对这批具有克什米尔、印度风格的帛画仔细研究后认为:“能清晰地看出不同风格对敦煌佛教绘画的不同影响很可能这一画风是从南面经直接传人敦煌的”。同样,敦煌艺术也影响着佛教艺术,吐蕃时期的唐卡和敦煌所藏粉本都会随着佛教和文化交流而被带到对方地域,这种多元化的民族文化交流在石窟艺术和帛画.以及之后的佛寺壁画中都能明显反映出来。
(二)宋元时期
公元836年朗达玛执政之后。反佛势力抬头。佛教在吐蕃全境受到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次灭佛运动使佛教在销声匿迹达百年之久,直至公元10世纪东印度高僧阿底峡于1042年到阿里托林寺弘法传教。具记载曾有32位克什米尔艺术家随从大师来到阿里。无疑,这些艺术家对的佛教艺术有着深刻的影响。从传世唐卡来看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数属于印度波罗一斯那风格,主尊占据画面中央很大位置,多呈正面,面相卵形或上宽下圆,鼻子修长,眼帘下垂,双眉修长而中间紧连,嘴角上翘;围绕主尊四周对称罗列的其他尊像占据面积很小,棋格式排列齐整,不留空白;主尊两侧往往侍立着较小的菩萨,呈“s”形,稍半侧身姿,半裸,身挂璎珞,穿短小裙裤,露出优美的姿体。忿怒相护法神身材短粗,面相虽凶恶,但绘制效果如同戴了一幅假面具,髭发很短,更像一顶装饰的冠。绘制技巧很娴熟,整体效果细腻而不繁琐,虽有线条勾勒.但线条并没有特别的突出,更多的是以不同色调分清它的层次轮廓,绘制手法质朴、单纯。设色种类较少,多以暖色的红、黄为主调,蓝、绿色配合点缀,画面协调、沉稳、厚重,而且金色的应用极少。13世纪到15世纪萨迦派掌握政教大权后.的唐卡绘画在原有尼泊尔风格的基础上已趋于成熟.先后形成了夏鲁、江孜、古格等样式并随着藏传佛教向东发展.对西夏、蒙古甚至中原的佛教艺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明清时期
15世纪初格鲁派兴起后,开始以拉萨为中心向周边及蒙古等地积极发展,壁画、唐卡的需求也相应大量增长。到17世纪,五世达赖执掌了“甘丹颇章”政教大权后,佛教艺术达到了鼎盛。有的大寺院里,唐卡的数量可以达到成千上万幅。布达拉宫、德格八邦寺等,均藏有较珍贵的各类唐卡万余幅;大昭寺、扎什伦布寺、更庆寺等寺庙也藏有上千幅之多。这一时期不但有大量的民间画工参与绘制寺庙壁画、唐卡.而且很多僧人甚至高僧都参与绘制,以显示自己为精通“五明”者。在东部的康巴、中部的安多和西部的卫藏三大绘画区域及勉唐、钦则、噶玛嘎赤等代表性艺术流派先后形成。这些流派在原有的印度波罗风格基础上,主动向汉地明清时期的民间艺术以及重彩花鸟、青绿山水的成就学习,吸收了汉地绘画作品中的审美追求,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各具特色,促进了唐卡艺术的蓬勃发展。唐卡艺术开始由原先印度、尼泊尔样式的古朴、庄重、色彩单纯、构图简练逐步向画面华丽、设色艳丽、对比强烈、构图复杂转变。
三、唐卡的绘制及意义
藏族是全民族信教的民族,为绘制一幅唐卡情愿倾其所有。因此,唐卡的绘制过程也就十分严肃和讲究。一幅唐卡绘制前,首先要请活佛占卦,并根据生辰八字算出应供奉的佛、菩萨名号。画师必须严格按照度量的要求严格规范准确进行绘制。除要求技艺娴熟外,还要求举行各种宗教仪式,如颂经,献供品,布施等。画师在绘制唐卡期间严禁烟、酒、肉、葱、蒜和女色,并要沐浴洁身。因为唐卡是信徒崇拜的圣物,绘制完成后需请高僧“装藏”即在佛像的额、喉、胸的背面写上“喳”、“啊”、“畔”的藏文或梵文明咒,再用彩缎装裱,最后颂经开光,使本尊或佛、菩萨附于上面而产生“加持力”,至此,一幅唐卡才算完成。另外,唐卡绘制用材也十分考究,所用的颜料均为矿物、植物颜料和纯金纯银加工制成。矿物颜料有金、银、玛瑙、珊瑚、朱砂、珍珠等,植物颜料有藏红花、茜草、大黄等。所有颜料都要经过多次研磨、调胶并加入适量牛胆汁以防腐。有些画师还擅长用纯金颜料勾画,线条异常流畅美妙,并能使金色显出多层的素描效果和色度不同的冷暖关系,使画面金碧辉煌。总体而言,一幅唐卡的制作过程、形式构成、表现内容、色彩装饰理念、审美内涵,都恰到好处的构建为一座宗教意义上的庄重神圣、轻便活动的崇拜载体,是可流动的、具有与寺院建筑同等意义和精神寄托的对境。它不但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法器,而且能将佛教经典中奥妙难解的哲理、教义、教轨.形象化、符号化、通俗化和世俗化。使信徒和非信徒都能够通过直观的视觉艺术形象接受和理解教义,以实现更完美.更直观,也更为广泛的弘法效果。
1.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作用
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 ①课堂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判断课堂教学质量高低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课堂教学目标体现以人的发展为宗旨。A应将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B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自我调控能力、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C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能反映语文学科的特点。 ②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A师应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综合性,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B学习环境的创设应能激发兴趣,启发思考,鼓励创新;C应能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利用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学习来促进发展。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体现:师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供主动参与时间和空间及自我表现机会,采用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教学,拓展发展空间;能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交流,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提供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情境;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设计问题的新颖性、提出问题,鼓励积极发表见解,质疑问难,抓住思考问题的关键及启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让其享受体验成功的愉悦。④教学效果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结构形成和基本能力发展;通过知情交融活动方式,促使自主性、主动性的发挥和良好个性的形成;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创造和成功的喜悦。另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应面面俱到,并不是上述维度都必须体现每一堂课中,还应考虑面向不同层次的问题。如:低中高年级的教学标准应有所区别。作用:①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课堂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有利于促进所规定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积累资料以便提供关于如何才能更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和修改教学目标的依据;②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了解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等,以便对教师考查、鉴别,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业、能力、发展水平做出考查和鉴别;③教育心理学表明:正确的、公平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能调动课堂教学积极性,激起学习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适度的紧张状态,以便师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
2.语文课堂教学要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
教学是一种沟通的艺术,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营造宽松、民主的评价氛围是实施激励性口头评价的重要前提。真正的教学过程应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以“教学中心、教师中心、课本中心”为形态的教学。如:师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说三句话:对自己说:我很棒!对同桌说:你真的很棒!对全班同学说:你们很棒,你们真的很棒,你们真的真的很棒!这样学生在这个宽松、民主氛围中,学习
3.采用激励性口头评价,要挖掘闪光点,抓住瞬时评价时机
口头评价是一种瞬时评价,师本人要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还要引导学生要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如:教学《文成公主进西藏》时,生1在朗读时,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读得声情并茂,师适时表扬:你走进了文成公主的心里。点评:师抓住了瞬时评价时机。另外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要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语言提问,让其畅所欲言,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见解和主张。
4.教师即时评价和延缓评价是促进互动的有效策略
丰富有趣的评价语言,能激励学习欲望,指引学习方向,诊断和改进学习行为,如:学习方法的渗透、能力的形成、习惯的培养、师生情感的升华等,增强课前预设评价语言的意识,预设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丰富的口头语言评价、体态语评价、实物评价、“名人名言”式评价、及时性与延迟性相结合的评价、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评价。课堂评价语言除了丰富还要有情趣。师在设计评价语言时最好能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使之少几分理性与机械,多几分感性与灵动。尤其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延缓对学生评价的结果或不作出判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剪枝的学问》时,让学生分组读课文,发现第二组在读第三自然段时,把“不结果实、结桃子”中的“结”读错。师:第二组同学读得可真棒,让师也有读一读的愿望,不过读的时候要仔细听,是否有读得不同的地方?师没有及时说出错误,却引导细致地听,从中发现问题,很快发现,师读“结”时意见不一致,便让其查字典,“结”到底该读什么?通过查字典弄明白了“结”的正确读法。点评:在此过程中,师延缓了评价的时机,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发现和发展学习潜能,看到自己的发展过程,建立学习的信心。这就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5.采用同学间互评,更好激起学习欲望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教学实践深切体会到,采用同桌互评,小组评议更能激起学习欲望。在评价同学朗读时,往往是挑毛病,找缺点, 让人感到很难堪,这样读课文、发言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如:教学《罗盛教》时,把“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读成了“脱毛衣”,引起大笑,师及时引导:你们发现他朗读的优点了吗?先评价,再帮他找不足,提出希望好吗?生生:他声音响亮,能够读出罗盛教十分急切的心情,如果不读错字就更好了。这个同学很高兴地接受了评价,并说:谢谢你的鼓励,以后一定注意。这样久而久之,同学间互评的认识提高了。知道评价对方时要先找对方的优点,去鼓励他,帮助树立自信,再提出希望,这样关系会更加融洽。
6.努力学习,提高评价水平
作品题材广泛、风格迥異,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他的创作范围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近年来,他倾心於创作大画,
以具象的手法描绘出一个个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由各种人物所组成的一幕幕故事。
他站在全球化的高度,将古今中外、悲欢离合,化作笔下的一幅幅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
善以画叙事
为庆祝祖国15周年,也为向家乡同胞汇报自己近年来的艺术成果,2012年6月28日至7月8日,郭迪康先生将自己所画的百餘件国画精品、数十件雕塑作品展出於汕头艺苑文化广场,此次展出名为“郭迪康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里,整体雄浑有序、引人入胜、细节惟妙惟肖、精彩纷呈。
目前,郭迪康先生创作了更为大气磅礴的画作,他说:“画家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向高难度挑战,我现在专攻特大尺度,特大场面的作品。”他又说,一般画家过了60岁,技术成熟了,但很多体力卻不如以前,很难胜任大画的创作。
大画是绘画界的鸿篇大作,长和宽都比普通作品要多出10倍或以上,画面结构内容复杂、十分考验画家的功力和耐心。像郭迪康先生近作:长19米、宽1.9米的作品《黑奴恨》,呈现了三百多个人物,且每一个人的表情、肌理、身形都不尽相同。画中的殖民者、黑人、传教士、酋长、贵妇、船夫等人物神态各異、动作千姿百态、服饰各有千秋。即使是非洲土著的盾牌、运输的象牙、军官的马刀,郭迪康先生都一一精细描绘。
虽然整幅画是用国画的笔调创作,但在场景纵深和写实比例等都结合西方绘画的技巧,其用较低沉的色调展现出十八世纪的西方殖民者在非洲的土地上、疯狂进行资源掠夺和黑奴贸易的情境。画中央更巧妙地用一头关在铁笼里、体型矫健、回首怒吼的雄狮映射失去自由的黑奴之愤恨,既点睛又引人深思。
画面上的星条旗说明这些殖民者来自美国,这与反奴隶制傑出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有異曲同工之妙。现实中,郭迪康先生还引申到今日中美关係:“两国之间的关係,时好时坏,有时还会有比较大的冲突,但相信始终有一天双方一定会很好合作的。”未来,人类社会强调和平与发展,这要求国与国之间放下各自的偏见:“美国一再攻击中国的民主制度,但他们在历史上积累原始资本时不讲人权、打击落後民族,他们凭着新型武器和机械侵略非洲黑人、掠夺他们的资源。”
所有的大画都是由多张纸拼接而成,这幅鸿篇大作,他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才完成。因为郭迪康先生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整幅画卷看不出连接的痕跡、浑然天成。为了专心创作大画,郭迪康先生特意在可进行长28米、宽3.5米大画创作的工作室内设置了铁板、以用於纸张拼接。他在这里创作同样反映西方殖民掠夺美洲印第安人的大画,这幅巨作预计超过20米、出现的人物更多。郭迪康先生也远赴美国印第安人居住区,收集道具、人种形象和风俗衣物等资料。
除了表现历史的沉重,郭迪康先生的大画作品也有欢乐的场景:长18米、宽2.5米的《丝路行》上,画着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等约12个民族的朋友,他们在月圆之夜的丝绸之路上欢聚一堂、升起炉火、烹饪美食、载歌载舞;各个民族和睦相处、欢声笑语,预示着祖国民族团结的温馨场面,让现实漫长苍凉的戈壁丝路增添许多生机和美好。
“我还正在绘製一幅取名为《恒河圣浴》的大画,是表现印度人早晨围绕着恒河举行的各种活动。”印度人将恒河视为“圣河”,他们相信恒河的水能洗去心灵的污秽与罪恶,洁净灵魂,因此每天早上,印度教的信徒们都会在恒河附近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曾经两次去过印度的郭迪康先生对这个热闹的场景很有兴趣,他希望以後能再去印度,收集资料、画更多的速写,把恒河早晨发生的种种场景都画成大画。
站在国家的立场,通过大画的题材,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反思,批判罪恶和落後,讚扬美好的生活和风俗。郭迪康先生的大画作品表现出一种比画面更为深刻的魅力。以後,他还希望画出既表现国家民族富强、又跟異邦友好相处的郑和下西洋;还有不辞辛劳、千里跋涉、为吐蕃带去文明繁荣的文成公主进藏等题材的大画,相信都将是一幅幅震慑人心的精品。
用艺术表达感情
在雕刻艺术上,郭迪康先生取得的成绩亦是非凡、曾负责创作多个大型雕塑项目:泰国万佛慈恩寺里、全世界最大的富贵弥勒佛像;柬埔寨吴哥窟民族文化村里、以柬埔寨历史人物及建筑群为背景、包含百餘人物和动物的大型彩色雕塑;首届广交会组委会中、栩栩如生的骏马雕塑;台湾佛学界泰斗星云大师的雕像;国学大师饶宗颐的铜像……他还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台北及内地多个城市举办个展,作品为多个艺术展馆及知名藏家所收藏,在国内外艺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郭迪康先生的珠宝首饰设计上同样能看出他的奇思妙想,他不会按照传统特意去除翡翠玉石存在瑕疵的地方,反而用珊瑚、珍珠、宝石等镶嵌其中,令作品增色不少。他所看好的“中国金黄玉”便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新颖独特的美,传统设计常把玉皮、杂色去掉,而郭迪康先生匠心独运地将玉石的这些部分保留起来、甚至设计成主体,不仅丰富作品内容、也表现作品的层次感,完美地化腐朽为神奇。
郭迪康先生坚信“艺术即感情”,因此他的作品都反应着他的感情、真切而不造作;他追求“神似”和“美感”,从不生搬硬套,而是从灵感出发、用“心”创作。也因此,他追求艺术、追求美、追求真实,为了实现真实的美,他下了不少苦心,常到国内外很多地方为作品写生取材,为了完成一匹马的雕塑,他不仅到西北画了很多马匹的速写,还在一个难得的机会中、亲自参与一匹伤马的解剖过程。这种严格和专注,从郭迪康先生的绘画上可见一斑。
“为了提高我现在的水平,我对以前的画做出总结,让自己的创作态度更认真。”对艺术精益求精,郭迪康先生的境界也因此提升,变为纯粹的、认真的追求艺术:“现在我会很认真的画画,因为这是对艺术的尊重,画得不专心,是自己不尊重自己。”
以前作品画得不好,郭迪康先生还会保留下来;现在他一旦画出不合心意的画,就把画撕掉。他说这才是追求艺术的态度,不能贪图一时的方便或者一点利益而随便创作。每个作品,都代表着自己、反应着自己的感情,人必须要真正地正视自己、为此负责,在艺术之路上达到德艺双馨。
郭迪康先生简历
1960年:就读於广州美术学院。
1968 - 1973年:三次到甘肃省敦煌考察及写生。
1974 - 1975年: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美术研究和创作。
1975年:到北京参加“”发生後第一个全国工艺美展,多件作品入选。
1976年:移居香港。
1977年:与香港宋城签约,设计並创製中国历代帝王腊像67个。
1979年:在香港星光行举办个人画展。
1980年: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
1981年:参加香港政府首届工艺美术展,並作现场表演。
1982年: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泰国举办巡回画展。同年应香港旅遊协会邀请於香港第二届工艺美术展现场表演速塑技术。
1983年:在马来西亚怡保举办个人艺术展。
1984年:在香港举办个人画展。
1985年: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个人画展。同年:於泰国京华银行举办“郭迪康水墨画展”。青铜雕塑作品《思》参加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並被香港艺术馆收藏。应韩国东方文化研究院邀请於汉城世宗文化艺术馆举办个展及即席挥毫。
1986年:在台北“阿波罗画廊”作个人画展。
1987年:为泰国万佛慈恩寺设计全世界最大弥勒佛像。
1990年:在泰国举办个人画展。
1993年:在新加坡举办个人中国画展览。
1996年:到马来西亚举办个人画展並与当地文艺界作学术交流。
1999年:於泰国举办个人中国画展。
2001年:代表香港应邀往甘肃省天水市举办个人画展,並与徐悲鸿作品展同展於天水美术馆,同时也与徐悲鸿夫人作小型学术交流 。
2002年:完成柬埔寨吴哥窟民族文化村百多位人物之彩色群雕。
2003年:为惠州市设计製作中国数学家华罗庚青铜像。
2007年:为汕头市博物馆塑製中国画大师“十万山人”青铜像。
2008年:投身玉雕首饰创新,己製成新作100件。
2009年:为香港慈善家庄静庵先生(李嘉诚先生之岳父)设计製作铜像。
2010年:为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设计及製作“饶宗颐”铜像。同年:有多幅中国画作品发表於北京“驾御”杂誌。
2011年:继2010年之後被邀参加广州翰艺画廊、金雅轩画廊联合举办之“墨缘”画展连续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