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学原理范文

美学原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学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学原理

第1篇: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形象设计;美学;气质;审美

引言

形象设计是一种以人物为基本对象,强化人物外在审美视觉效果的艺术。但是形象设计不应局限于外在形象的改善,同时还需要改善个体的气质以及根据具体的外在环境对人物进行外在包装。形象设计是一种与美学之间存在天然联系的艺术。在形象设计当中必须充分融入美学的因素才能促进形象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对形象设计中的美学原理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研究。

1形象设计的审美特征分析

美是一种极高的心理追求,也是人类对物质与精神世界追求的最高境界。但是美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载体才能体现出来,并通过特定的载体实现人们的理想与信念。在这个过程当中,载体本身也会对形象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形象设计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形式美感,同时也会以最生动的方式体现出来,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形象设计的本质在于造型设计

造型就是指在特定空间下的形体,是事物外部形状的视觉表现。在造型设计当中,所有设计的内容都必须建立在已有造型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造型设计不仅需要遵循事物的本质特征与规律,同时还需要根据个人形象的基本特征以及审美需求,对个人外在条件进行系统性规划,建立起一种极具动感的外在形象,从而有效体现出个体的形式美。在造型设计当中,往往具有多种不同的变化,但是不同变化本身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需要在特定的约束之下才能完成。因此,虽然同样是形象设计,但是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与环境之下其造型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1.2形象设计属于一种重组艺术

形象设计所使用的装饰材料都相对较为简单,如服装、装饰品以及首饰等,通过多种材料的共同组合达到改善外在审美的目的,但是单个材料本身无法实现外在审美观感的有效改变。因此,在形象设计当中,重组是一种最基本的设计方式。所谓的重组也并不是简单的拼凑,必须遵循美学的基本特征。例如,在进行不同配饰的搭配过程当中,不仅需要考虑不同服饰与装饰品的颜色,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材料之间的搭配效果,把握主题、主旨和衬托的变化,实现协调性、整体性,体现动感、层次感。其次,搭配还需要注重整体效果,不能单纯地从局部入手进行搭配。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会穿牛仔裤+西装这种搭配。

1.3形象设计属于一种视觉艺术

形象设计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视觉艺术,即需要以个体为基本载体,通过特定物质材料的应用强化个人外在的视觉效果。形象是由视觉基本元素和设计原则两部分构成的一套传达意义的规范或符号系统,其中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形状、明暗、色彩、质感、空间等。个人形象在人们心目中不是通过韵律或想象、抽象形成,而是凭视觉直观产生。虽然个人形象设计有韵律感、抽象性和逻辑性,但人们在欣赏时不是以理性的、逻辑的方式去审视,而总是以直觉的、感性的认知方式接受个人形象的色彩、形状、明暗、空间等视觉冲击力所产生的震撼。

2形象设计中的美学原理分析

从上文中可以发现,形象设计本身属于一种艺术,因此,形象设计必须遵循特定的美学原理才能进一步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在下文中,笔者将对形象设计中的美学原理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形象设计需要遵循的美学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个性化原则

在形象设计中,个性化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首先,形象设计的艺术性要求所设计的形象必须具备一定的个性才能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其次,在现代社会当中,随着多元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各种个性化形象的包容程度不断提升,艺术也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因此,现阶段的形象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个性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个性化原则的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视觉形象的个性化,所设计的形象能够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从而满足人们对于视觉形象的实际需求;第二,视觉内涵的个性化,在视觉形象之下往往包含着一定的视觉内涵,即通过个人的形象能够体现出其内在的思想,视觉形象的个性化需要服从人物性格的个性化;第三,合理性,个性化也必须建立在合理性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即个性化设计并不是天马行空的设计,还必须遵循合理性原则。

2.2视觉形象的完整性

个人视觉形象必须具备完整性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即形象设计不仅能提升个体的外在形象特征,同时还需要有效体现个人的内在心理特征以及个人气质等。在形象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以外在的视觉形象为设计的基本内容,同时还必须完整地表达出形象的所有属性。但是个人气质、环境等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为形象设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探索个人气质与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从而满足形象视觉对整体性的实际需求。

2.3对比性与调和性原则

对比是形式美学法则之一,在设计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无处不在,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色彩的冷暖对比、材料的质地对比、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使设计风格产生更多层次、更多样式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各种不同节奏的美。调和则是将对比双方进行缓冲与融合的一种有效手段。协调指整体各部分的协调、各子系统的协调,含有全局的观点与整体的观点,这是基于各子系统相互配合从而产生最佳效果的深刻内涵。

3结语

在现代社会当中,形象设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市场中对于形象设计的美学认知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形象设计无法充分体现个体的内在美感。基于此种情况,笔者对形象设计中的美学原理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研究,旨在促进形象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扈航.娱乐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的创新性与审美导向性研究——以《快乐大本营》2015年节目主持人形象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639-643.

[2]李蕊.侘寂美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二三物”有机生活品牌形象设计的探考[J].设计艺术研究,2016,6(02):68-73.

[3]廖亮.传统美学观点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影响——以靳与刘形象设计顾问公司标志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06):116-118.

[4]谢孟颐.从设计表现到设计战略——我国品牌形象设计战略的研究意义及其思考[J].设计艺术研究,2012,2(05):14-19+24.

[5]王红.关于女大学生职业女性形象设计需求的研究与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12,31(09):101-103.

第2篇:美学原理范文

关键字:园林设计;美学原理;运用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离开繁杂的城市生活与城市中那些冷冰冰的建筑物,回归自然,享受自然,享受惬意与清净。园林作为一种艺术,能让人观赏风景,身临其境,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美学作为一种理论,要从哲学的高度分析人类的审美现象及其相关的各个方面,展现人类审美世界的丰富内涵,解答与美有关的各种问题,揭示审美规律。然而,园林的设计,不是单纯地将各种造园素材的简单拼凑起来,而是要营造一个综合的美学体系,来愉悦人们的身心,丰富人们的生活。

一、从多方位来园林设计的美学元素

人的感官,是美的世界向美感过渡的窗口。影视和绘画作品主要运用视觉来感受,音乐曲艺主要运用听觉来感受。在园林中的视觉上可以创造出柳绿花红,秋时红叶,层林尽染的景象;听觉上则可以鸟语虫鸣,松涛竹啸,留得残荷听雨声。本文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阐述设计中美学原理的体现:

1、视觉

视觉最容易引起美感,通过视觉能够产生具体感官形象。通过色彩和线条等要素构成,使人们产生真切的形象感与归属感。

(1)光与影。光与影在视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丰富的表现。我们不妨设想,在那园林里,曲栏旁,山路上, 台阶前,婆娑的花树,精致的漏窗,到处金斑点点,银丝缕缕,阴阳相杂。园林内的墙体在日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疏疏的叶、弯弯的枝等种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从而使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所在。

(2)色彩。视觉中,眼睛最敏感的是色彩,景观的色彩是景观表情定位的首要元素,任何一种颜色都有和它相匹配的风格,在气氛的烘托下自然产生特有的性格。例如代表华夏文明的几种色彩,像是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玉脂白等,即所谓的“国色”。这些色彩共同来营造景观的表情。自古以来,文人喜欢用水黑白二色来表现自己的心声,表现出了他们清高、儒雅的内涵。而红和黄这两种颜色常用来烘托富贵喜庆,天下太平,喜气洋洋的氛围。

2、听觉

听觉形象是由适合的高音、响度和音色融汇而成,虽然无色无生,却可以叩动审美者的心弦,将审美者带入一种美的境界。例如我国传统园林中常用的雨打芭蕉,芭蕉硕大的片片绿叶,习惯种在屋角或檐前以接受雨水的滴落,奏出一曲忽紧忽慢的弹拨乐,给人以闹中有逸趣。当淅沥疏雨,拙政园的听雨轩外,那蕉叶竹叶皆响,大珠小珠俱走,让人静听天地之天籁。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闭起双眼,聆听鸟儿嬉水的拍打声,好似悦耳的音乐,犹如天籁之音一般。

二、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

我们都知道红花需绿叶衬托的道理,当绿叶红花一起展现在面前的时候,往往人们首先注意的是娇嫩妩媚的红花而非绿叶。在色彩学的角度看来,红和绿属于补色,可以互相间增强对方的鲜明度,相得益彰。例如“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这样的优美诗句就是在这种审美心理的意境中凝结的。对比是艺术创作中不可缺的手法,园林设计也不例外。景物的疏密、工巧的房屋和自然的花木,或大小、虚实、高低、等等,都是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增强审美者对外界美的感受与视觉的冲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对比法如何巧妙地在园林设计中运用:

1、突出重点

在使用对比法时,突出展现的重点,迎合人们观赏的主次关系的心理,如“红花绿叶道理”中,常常人们心里认为红花比绿叶更有审美意义。因此在设计中,要注意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利用对比烘托来突出重点,投合人们的审美需要,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使人们更容易投入到美学观赏中来。

2、虚与实相结合的运用

园林景物的设计与布置中,必须考虑到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在空间处理上,内是实,外是虚。虚实结合,变幻莫测,进而给人们带来更加强烈的艺术氛围。如景墙开窗,使墙外景色半隐半露,扩大了空间加强了景深。水池上经常架有曲折的石板小桥,或者涉水点缀步石,这样就可以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感。而最常见的花墙、和长廊,更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虚实对比,从而起到了增加景致深度的效果。

3、动与静相结合的运用

对比中的强度还表现在,相对于静止不变的背景,运动的对象更容易引起注意。也就是美学原理中的动态美。与相对静止的背景的比较,动态的对象气蕴更生动,强度更高,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水的形态变化多致,水的柔性可动将会给观赏者带来另一番生机盎然的感受,因此,园林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多变性增加美感,使园林的观赏效果升华到诗意般境界。如奔泻流动之中切之则断,积之称潭,喷之成雾,旋之成涡,举之成柱,悬之成布。水景与周边的景致结合,带来画面的跃动。游人如果细察水的动静,联系一些水上的活动,结合水边的景物,确有言传不尽的逸趣。水景的美是园林中不可少的创造源泉,动赏,静赏享用不尽。

三、园林设计中意境的创造

对于园林的设计,首先要吸引自己,才有可能吸引别人。所以创作意境的过程中要做到意在笔先,情景交融,只有用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去深刻认识所要表达的对象,经过高度的概括和提炼的思维过程,才能把这种感情溢于诗表,才能达到艺术上的再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创造园林中的意境:

1、审美角度的问题

站在同一个欣赏角度上,不同的人甚至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感受到的意境是不一样的。就像你站在兰雪堂前不一定能想起李白的“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境一样。当然,审美对象和审美者之间,在某一角度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时,才可能产生意境的联想。倘若审美对象与审美者的实际经验距离太大,人们的美感肯定就不会直觉地激发出来。所以,审美角度对于设计者和审美者同样重要,在园林设计中我们应加大对审美角度问题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提高设计者与观赏者的素质。

从我国古典园林留给我们的思考可以看出,园林设计不仅仅是园林空间本身,更是伴随园林的意境所包含的造园者的文化层次、思想情感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以要创造园林的意境,就必须要提高设计者与观赏者地文化修养与情感素质,最终使园林意境的感知感化以及与园林景物产生共鸣的程度。

3、巧妙运用景物创造意境

园林意境在体物的基础上立意布局 ,再由景诠释意境。景是园林的主体,欣赏的对象,是实物空间,包括山石、水体、树木等等种种构造元素,是有形、有尺度的,给人直接感知的物质;而由此产生的意境是人们的思想空间,是无形的,是一种精神与追求的阐析,所以,巧妙布置景物所创造出的意境将会带给观赏者心灵的感受。

第3篇: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美学原理;桥梁;设计

在桥梁建筑漫长的发展过程之中,桥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建筑结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桥梁已经和人们的生活着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桥梁在具有基础建建筑功能,方便人们交通的同时也被人们赋予了美丽上的意义,为人们的生活进一步增添了美丽的景色。

1桥梁美学在运用方面的分析

桥梁和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人们在生活、运输之中重用的建筑结构,所以在运用桥梁美学的时候不能为了达到桥梁外型上的美丽,而忽略桥梁在其实用性方面的功能基础,所以在运用美学原理进行桥梁设计的时候,要将桥梁的坚固、便民作为设计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使桥梁达到真正的美观,所以在实际的桥梁建设工程中,需要设计人员能将桥梁的使用效果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造价这些方面全面的协调在一起,并达到一个平衡的效果。

2桥梁各个部分结构的美学特点

在进行桥梁设计的时候,要保证桥梁各个部分结构都具有简单、优美特点,使得桥梁在完成了施工建筑之后,人们第一眼见到桥梁之后就在其脑海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桥梁而当设计做到尽可能的简单,也能促进桥梁施工成本的降低。相对的,如果在实际的桥梁设计过程中桥梁结构比较复杂,这样不仅会使人在观赏的时候感觉眼花缭乱,同时这些复杂的结果也会在无形中增加了工程施工量以及施工的难度,影响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其次,工程简洁、干练的设计技巧不仅可以使用在桥梁的主体结构设计部分,同时这种设计技巧还可以使用在桥梁各个细小结构之中,使得桥梁从整体到细节相互呼应,进一步提升桥梁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3桥梁要和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桥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单独存在,它会和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最终融为一体,成为一种新的美丽景观,所以在桥梁的设计过程中是设计人员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桥梁和周围环境的协调行性,并且我国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风土民俗都有较大区别,在进行桥梁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当地的民俗特点已经环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当地的环境特点融入到设计方案之中,使得桥梁在完成建设之后能够和周围的景色遥相呼应,达到一种协调、融洽的美丽。一个优秀的桥梁设计工作不仅桥梁本身具备较高的美学属性,同时还能因为桥梁的存在为相应的地区增辉添彩,使得相应地区更加的美丽。

4桥梁设计中的现代化元素

美学往往还和时代有着紧密的关系,还有人认为是时代塑造了美学,美学就是各个时代的浓缩,所以在桥梁设计过程中要和时代相接轨,并且能符合将时代的一些特点运用到桥粱建设之中此外,使得人们能更好的理解所传递出的美学特性;同时,桥梁在美学方面的设计工作不仅仅是将时代美学特点融入到设计之中,同时还还能将一些现代化的桥梁建设材料、桥梁施工技术运用到桥梁设计以及建设之中,在实际的桥梁设计建造工作之中,电子技术的使用使桥梁能通过机械驱动,使桥梁在使用的时候当做桥梁为人们提供正常的交通便利,在不使用的时候能够通过折叠或者升降等方式离开水面之上,让船只顺便正常进行通行,这些桥梁在设计的时候,不仅需要考虑到桥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同时还要考虑到在桥梁收放之后的美学特征,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将桥梁美学以及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充分的融会贯通到桥梁的各个基础层面,保证桥梁具有良好设计效果,让人们能够具有更好的生活体验。

5桥梁美学中的基本要素分析

5.1同异性

美学设计要求桥梁与环境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即在协调统一的整体布局中,体现桥梁审美的多样性。桥体与环境应处于相互呼应的状态,桥中各部分,也不应出现无序、离散、混乱的状态。在统一的前提下,还应强调桥墩、灯柱、栏杆等部分的适当变化。

5.2形态美

桥梁形态上的美,主要是由其外形平衡的整体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组成的,主要包括对称、比例、韵律、协调等几个因素。5.2.1对称:包括平移对称、镜面对称、体量对称和旋转对称等类型,对称的完整性和不完整性可使桥梁呈现出秩序与变化的视觉感受。5.2.2比例:包括桥梁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间的三维关系,以及桥梁本体与周边空间的关系等,要追求桥体形态的美感,三维空间中各部分比例关系的和谐是必不可少的。5.2.3韵律:作为美的最高标准,韵律产生于有规律的变化和重复之中。和谐的韵律给人丰富、有序、动人的审美感受,也是桥梁设计美学的精髓。5.2.4协调:通过对称、比例、韵律等因素的合理利用,桥梁环境美学的目标是最终实现桥体本身的“个体协调”及桥体与环境的“公共协调”。

5.3使桥梁与环境相协调的具体设计方法

5.3.1融合设计。可通过桥梁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融合和呼应,将桥梁融入所处的景观之中,成为新环境的一个构成要素。设计中,首先要选择符合原有环境的桥型,并使桥高、桥跨及各部分比例和谐,桥梁上部结构应有强烈的韵律感,再衬以山、水背景,使桥梁成为整个画面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山区桥梁工程中,对于跨越河川山谷的大型桥梁,就可以采用将其与自然景色相融合的方法进行设计,使之与高山流水交相辉映,形成一道和谐、俊秀、壮丽的风景。5.3.2强调设计。强调法是一种突出桥梁建筑,使其成为景观主体的手法。该方法目前多应用于城市大型立交桥或以下跨河、跨江、甚至跨海的特大桥的设计中,所选取的桥型多为斜拉桥或悬索桥。强调手法打破了桥梁规模与景观背景的平衡,使桥梁成为画面的重点。面向浩瀚广阔的环境背景,形成了雄踞屹立、傲视一切的气势。此外,一些平原地区视野开阔、环境呆板,因此在修建桥梁时,可以考虑采用强调法,通过桥梁的建设对环境资源进行重组,从而提高环境整体的审美品质。

结束语

桥梁美学在经过长时间发展之后,已经从最开始单纯对建筑结构或者建筑外形方面追求,发展到现阶段多层次、多维度的设计学科,所以在进行桥梁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设计人员掌握大量的各方面知识,也就只有这样才能将美学原理在设计工作中发挥出最好的效果。此外,在进行桥梁设计的时候,还要对新型的桥梁建筑材料、桥梁建设技术进行学习、掌握,保证桥梁的设计工作能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樊凡.桥梁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

[2]余丹如.桥梁美学漫谈[J].国外公路,1998,18(1).

[3]刘慧一.桥梁美学设计综述[J].国外公路,1995(5).

第4篇: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美学原理;应用室内设计是一项对于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设计的艺术工作,是整体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室内空间的重要前提。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不同文化的交流逐渐加深,人们对于自身所居住的室内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满足居住者对于室内空间的精神需求,成了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重要方向。室内设计不仅仅是对于室内空间进行简单划分、家具拼装等,设计过程需要结合现代的美学理念,为居住者创建一个可以满足其精神需求与生活需求的环境。

1室内设计要以美学原理为引导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室内环境的特点、建筑物的相关标准,运用设计理念、美学理念以及技术理念,实现完美的艺术创作。室内设计需要利用美学原理为设计提供有效的引导,对室内的各项要素进行综合设计,从而实现当代室内设计完美的艺术作品。室内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室内设计离不开对美学原理的应用,其创作过程中需要满足居住者生活中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必须重视美学意义和审美理念在设计中的有机融合,以美学理念作为室内设计的创作方向,并对其提供引导,是现代室内设计的重要特点。

2室内设计的空间审美性

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于室内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并且通过合理的空间利用,达到室内设计的合理性,满足居住者的视觉需求。设计时在进行室内空间设计上,要与居住者自身需求进行结合,并且从审美角度对于设计形式进行不断的探索,从而设计出具有较强特色性的空间形象。对于室内空间的划分上,要保证空间划分的合理性,为突出空间美感提供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利用不同的装饰材料,可以更好地通过质感来体现室内空间的特点,并且丰富室内空间的艺术气息,让市内空间的美感形式更加丰富。

室内空间的色彩设计必须要保证一定的合理性,保证与时代风格合拍,色彩设计要与时俱进。将色彩设计与美学原理进行良好的结合,满足不同人群对于空间美感的需求。因此,室内的色彩设计,要注重色彩的选择,将色彩对于人体视觉与心理上双重影响进行细致的分析。

3室内设计的整体审美性

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多种要素进行组合,并且从整体的角度对于整体设计的艺术氛围进行营造。在设计中要合理的运用不同的要素,通过美学原理,将看似独立的要素进行整合,从而保证室内设计具备足够的审美价值。室内设计的整体性,是实现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也是设计者自身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表达。建筑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形式,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对于周边的环境因素进行整体的考察。不同建筑的地理位置、生活背景、需求等都有所不同,并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居住者对于房屋审美理念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受地域性影响,并且也受长久以来文化历史的影响。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在进行室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因素,从而保证设计作品具有良好的文化内涵。

4室内设计的材料审美性

需要对装饰材料与装饰工艺进行明确的限定,并且通过对装饰材料与工艺的选择,有效地实现设计意图,形成良好的室内美感氛围。在进行室内环境的设计上,要通过美学理论,对于室内设计材料的审美艺性系进行明确的要求,并且将艺术性与科学性进行有机的结合。室内设计与时代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新的设计风格与设计理念都会受到当时社会潮流的影响。因此,材料的审美性也是随着社会科学不断发展而提升的,人们生活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于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当中。

5室内设计的人文审美性

室内设计在追求美学原理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实现人文化精神,将以人为本作为室内设计的重要准则。在室内设计中,要提高设计的实用性,处处将人的需求作为设计的第一要素,并且提高设计表现手法的先进性。在进行室内设计的美学研究中,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并且通过三维模型等,将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并且通过美学理念,对于设计作品进行不断的修改,从而更好地将人文关怀审美意义融合于室内设计之中。

6结语

室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设计学科,其中涉及了文化、审美、建筑、心理等不同专业的内容,做好室内设计工作,必须要对于美学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如果室内设计中,缺乏对于审美原理的应用,就会造成室内设计缺乏组织性,并且难以符合居住者的审美观念,不能满足居住者的精神需求。人类对于美学的理解一直处于变化当中的,室内设计工作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在美学原理的指导下,提高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参考文献:

[1] 王欣远.现代室内设计中传统内涵与现代形式美学原则的应用[J].浙江工艺美术,2008(04).

第5篇: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美学原理;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审美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52-02

1 引言

园林景观若要实现真正的美学突破,首先应该与美学进行有机的结合。美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园林的设计既可以体现视觉上的美感,也可以体现听觉上的享受。所以对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来说,是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个感官,只有真正将其与美学原理进行结合,才能够更好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新突破。

2 美学原理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在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当中,美学原理的融入逐渐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首先美学原理中提到了许多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中需要运用到的知识。如如何进行规划可以使得园林看起来更加的整齐,如何通过植物的搭配衬托出园林想要营造的整体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园林的打造,实现整体意境的美感等,都是需要通过美学原理的融入来展现的。所以美学原理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将美学原理更好的融入其中才能体现出园林景观规划的高水准。

3 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美学原理

3.1 对比衬托手段的运用

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先体现出的美学原理就是对比和衬托。在园林景观当中提到的对比和衬托不仅仅体现在植物安排的颜色上,还可以体现在外观和形态的对比,通过这种既统一又有所差别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园林主要想突出的特点,主次关系可以更为一目了然。

3.2 组合美的呈现

组合美即是要求在一个园林景观当中,需要多种植物共同组成一幅具有美感的画面。如果只是单一的植物会显得单薄,若是有太多的植物也会显得繁杂而纷乱。所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通过多种植物进行排列,以一种相对规则的状态呈现出一种组合的效果,这就是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体现。

3.3 意境美的体现

意境美是园林景观规划中追求的最高境界,体现在整体环境和氛围的打造。园林景观在设计完成之后,是供人进行欣赏的,所以需要相对的美感让人感觉到园林的意境美。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利用景物营造美感,利用氛围来烘托美感,需要园林设计充分的利用自身的真情实感,实现对景物以及园林的全身心情感投入,这样才能在设计的园林景观中,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4 美学原理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4.1 对比衬托原理的运用

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当中,对比衬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美学手段。通过对比和衬托,可以有效实现对园林景观当中景物配置的疏密程度、景物的色彩对比安排、园林空间当中整体的弯曲与笔直乃至景物的大小和明暗对比,通过这样的比较看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点和次要点,体现出主次关系。主要是体现景物背景和主体的关系,这样更容易激发人们对审美的一种情感。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对于景物、路面以及相关设计都是具有明确数据要求的:广场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平原地区为1%,丘陵和山区为3%。道路纵坡应控制在0.3%~6%之间,每隔50~80 m设收水口,实际上,园林景观局部区域内密度要更多些。按照这些严格的要求来进行对比设计,往往更能够符合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视线中的景观疏密程度最为合适,也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4.2 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组合美在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中的运用,主要就体现在通过多种植物,进行有机的排列,组成的一幅自然生态图。如园林景观设计中经常会用到框景、借景等手段来实现美感的体现,用这样的方法来对园林本身进行分割,营造出步移景异的效果。另外园林景观当中应实现借景,还可以借山水之景,将这些景观都借用到园林当中。甚至连一些声音都可以进行借用,如拙政园中,在进行园林景观打造的时候就巧妙地借用了清风和明月,为园林景观自身的情感体现就增添了一丝意蕴。

4.3 意境美在园林规划中的运用

在园林意境美的体现中,主要是通过对园林中整体美感的把握,实现了对园林整体环境的烘托。意境美的主要承担对象就是欣赏者,所以需要依据一些具体的原则,进行一些意境景观的打造。比如在一些座椅的建设上都是具有明确数据规定的:座凳高度一般38~40 cm,座面宽40~45 cm,单人座椅长60 cm,双人长120 cm。所以意境美的体现,首先也应该以欣赏者欣赏场所的打造做为基础。其次意境美的打造不能够只是局限于某一景物之上,要明确意境美不同于景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是需要欣赏者用心来感受的。

如图1就是一处园林景观设计图,在图中对于基础景观的营造基本都可以体现出来,包括静态的道路植物和动态的水等等,同时在构图和设计上也能够不拘泥于传统的笔直构图方式,选择了半圆的规划,符合了人们对于美的要求。另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供儿童玩耍的滑梯,也有供成人休息的座椅,所以该景观可以说满足了园林景观设计的大多数要求,也能够让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一种美和享受,意境美的营造就相对成功。

园林设计者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以观赏者的角度来进行思维的创造。对于这种无形的、无限的而可以让观赏者尽情想象的内容,做为园林的设计者,都是要充分考虑到的。所以意境美的营造,首先就要考虑大众对于美的理解,只有迎合大众口味的景观设计,才能够体现出意境美在其中的展现。

5 结语

美学原理与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已经成为未来景观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规律。美学原理的融入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提出更多可行性的建议,同时更加符合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与享受,符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提升的审美水准。所以利用美学原理做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指导理论,可以推进我国园林设计行业的不断进步,为我国打造出更多的园林景观做出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孟宇轩.园林环境中光景观的应用与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肖笃宁,李晓文.试论景观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J].生态学杂志,1998(3):47~53.

[3]任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审美需要与美学追求[J].中国集体经济,2013(6):94~95.

第6篇:美学原理范文

(一)画面与音乐间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谈到电影音乐我们必须要先了解电影中电影画面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用辩证法作为的理解基础,诠释影片中的画面与音乐间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在电影《钢琴师》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影剧情画面是客观存在的,而这种客观实际的客体(如人物角色等)是以某种特定的形式重复展现的。我们是通过电影画面中人物故事的发展,间接地揣摩影片作者想表达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态度和评价。

本片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一生经历坎坷,他出生在侨居巴黎的一个波兰籍犹太人家庭中。在童年时代先后在德国和法国爆发了“反犹排犹浪潮”,此时的罗曼也不幸的遭遇到了这场浪潮的冲击。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在反犹浪潮的冲击下彻底失去在法国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于是无奈的带着全家人回到了老家波兰克拉科夫。二战爆发后,克拉科夫被德军占领,他的母亲、父亲和叔叔先后被德国人抓进集中营,波兰斯基的母亲惨死于纳粹建造的毒气室内,父亲和叔叔幸免于难。后来的他于1960年3月,从波兰国家电影学校毕业,于是和电影接下了不解之缘,并投身于电影事业。曾有过纳粹集中营经历的罗曼,在《钢琴师》中融入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将影片拍得沉重而又细腻感人,用他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展现了战争的罪恶。而这些所有的观点、态度又是通过电影中斯皮尔曼的人生遭遇来间接阐述。这种故事情节性的画面具有强烈的客观性。这也表明了我们必须通过画面这一媒介进一步的去理解作者的寓意。

画面与音乐既然有矛盾的一面,必然也是二者同时具有统一的一面。这就表现在二者的相互吸引相互补充。音乐欣赏具有主观性,所以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是不确定的,它具有多义性。对于影片中《g小调叙事曲》的理解可以有很多种,我们既可通过想象把自己置身于波兰民族诗人密茨凯维奇的诗歌《康拉德・华伦洛德》中的人物角进行感受理解,也可置身于肖邦的人生经历中来理解,又或者更进一步直接理解成自己的人生经历。这就要求欣赏者要有一定水平的音乐知识素养,并对肖邦的人身经历和《g小调叙事曲》都有所了解。

(二)音画同步与音画对位

看电影是个审美的过程,画面是视觉性的,只有画面的电影审美是单一的;而音乐是听觉性的,它的加入,使人的视觉审美和听觉审美同时得到满足,二者相互补充的同时又相互作用。电影与音乐的关系可以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音画同步的,用音乐的手段来强调画面中的视觉内容,烘托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这种音乐服务于画面,没有什么新的寓意。另一种音画对位则不一样,音乐和画面在各种情绪、气氛、内容等方面形成对立,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含义,产生一种新的独特的艺术效果。《钢琴师》影片画面中出现的是穿着很破的斯皮尔曼在钢琴上演奏,一边是正在聆听的德国军官,并在演奏过程中了在外面车旁等待军官小兵的画面,背景是黑夜里一座破楼立于废墟之中。音乐中富于豪迈的英雄气概、戏剧性的形象和爱国主义热情的情绪,特别是后面的暴风骤雨似的尾声,和画面形成严肃的对比,这就是音乐和画面的对位。影片进行到这里,我们往往想到的就是关于这位钢琴家的命运。这就是导演安排这个画面和《g小调叙事曲》同时出现的目的。“声音在灵魂中得到反响,灵魂与声音是和谐一致的”,音乐可以净化人的灵魂。钢琴师斯皮尔曼弹奏的《g小调叙事曲》打动了军官,并因此使故事情节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实际上,根据小说《死亡的城市》记载当时斯皮尔曼演奏的是肖邦《c小调夜曲》。波兰斯基在还原斯皮尔曼和军官相遇情景时没有按历史真实而选择了g小调,然而这一改动却很恰当。影片原本一直处于被动、克制的格调,哀而不伤、恨而不怒,如果与此时画面对应的是《c小调夜曲》,这种消极的情绪在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中很难再被打破。比起《c小调夜曲》,《g小调叙事曲》对接下来德国军官给斯皮尔曼的接济与帮助,和对斯皮尔曼命运的改变更具有说服力。厚积而薄发,斯皮尔曼的内心在此也得到了一个情绪上的宣泄,影片也因此进入了部分。

那么《g小调叙事曲》在影片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电影的主人公是个钢琴师,无疑是离不开钢琴曲的,所以,无论是剧中肖邦的《c小调夜曲》、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还是这部将影片推向的《g小调叙事曲》都是电影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推动剧情的发展。所以在影片中起到一定的剧作作用。g小调叙事曲表现的不仅是斯皮尔曼的心理体验,也是导演的主观态度。

(三)人物形象的刻画

音乐在人物角色的塑造上也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密茨凯维奇的诗歌《康拉德・ 华伦洛德》中的主人公,写《g小调叙事曲》的肖邦,还是影片中的钢琴家斯皮尔曼,甚至是影片的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他们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都是表达对战争的反抗,和对祖国的追怀的强烈的爱国情操。

第7篇:美学原理范文

关键词:美学;感性学;艺术学;美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1.013

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在中国当前的美学研究领域有一个流传很广,并为很多研究者所接受的说法,那就是:普通人对“美学”的理解是错误的,是一种“望文生义”,美学并不只是研究“美”的学问。更有人说,如果有一位美学家因为热爱自己的专业说:“美学是多么美啊!” 那么,这话不是在美学门内说的,而是在其门外说的。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面对着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说:“必也正名乎!”认为名与实的相符是治世的关键。因为日常经验,因为他的影响,我们有了循名定实的常识。学术研究,作为专家的事业,是否也应该遵循起码的常识,要求名称与内容相符呢?具体到美学,别的不说,仅就审美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来说,作为一个国家高度重视,社会极度关心,民众十分欢迎,有着巨大社会实践意义和应用前景的重要研究领域,如何切实展开对它的研究,从而真正实现其指导现实审美实践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欣美、鉴美、创造美能力的功能?研究者一方面大讲金苹果和特洛伊的故事,讲希腊美女海伦的绝世风姿,讲千百年来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另一方面又说美学不仅仅是研究“美”的学问。既然美学不只是研究美的学问,那又何谈审美研究?何谈审美教育?向来以追求严谨的学术、科学和真理而著称的学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显而易见的自相矛盾却还振振有辞呢?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也不能把这个理论研究和常识严重背离的责任,完全归结在一些研究者身上。而要说清楚它,还得从“美学”的西学背景谈起。按照当前研究界的一个说法,作为美学学科而言,“美学”对等于欧洲等西方国家的“aesthetics”研究。而“aesthetics”是伴随着西方传统知识学,即今天所谓的哲学学科的分化、成熟和完善而出现的一个学科,是为了填补传统知识学研究的空白,完善传统知识学体系而建立起来的,并被界定为感性学、艺术哲学。因而,“aesthetics”带有很强的哲学胎记。就学科而言,“aesthetics”在哲学的知识分野中获得定位。像其它很多学科一样,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因为要与国际接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学者们照葫芦画瓢,一直在做着拿来和照搬的所谓“批判继承”工作。而由“aesthetics”(感性学)演变为美学,就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知道了一些研究者之所以如此坚持“美学不是研究美”的原因了。

而从实际来看,中国学界对“aesthetics”的学科定位,似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我们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美学”。那到底什么是美学?先是指美术、书法,后又定位于文艺,并最终发展到今天的复杂内涵。在西方,“aesthetics”被界定为感性学、艺术哲学。而“aesthetics”一词本身就有感觉、感性的意味。艺术又与感性密切相关,因此,对西方人来说,aesthetics研究艺术,研究感性,研究美,就像艺术学研究“fine arts”而不研究“music”一样,不存在任何问题。而对于中国人,就不同了。受日本这个美丽译词“美学”的影响,国内学界不加任何分辨地将之引入中国(实事求是地说,当时文化语境下由艺术作品的稀缺性所导致的“光晕”效应,对此也起到了重要影响)。这虽很容易切合东方人的经验,唤起国人的注意(比如“美育代宗教说”的巨大影响,以及建国后的“美学热”),对于“美学”这个学科的成长和发展来说作用巨大,但问题是,在一种一边倒的接轨意识影响下,出现了一大批缺乏任何批判意识的研究成果,并强有力地影响着当前的美学研究。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如“感性经验”与“审美经验”、“艺术”与“美”、“艺术学”与“美学”等不加分辨地混同,造成了学理表述上的混乱,并最终导致了学术研究的不严谨。这不仅表现在对国外相关著作的题目和内容的随意翻译上,更表现在时下很多研究者所写的论文和著作的行文里。相应地,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美学研究也最终背离了中国人的基本审美经验,成了学者们天马行空般学术创新和思想神游的绝佳领地。各式各样的“美学”书籍的确蔚为大观,但其中为数众多的只是看上去愉悦满目,而读起来却极其考验人的意志。

其实,就西方人而言,早在20世纪初,呼吁建立独立的艺术学科的德国学者德索,就非常明确地区分了“美”与“艺术”,认为美学和艺术学有别,并较早探究了艺术学的研究方法。曾受业于他的国内学者宗白华先生,随后在国内最早开设了艺术学课程。国内学者马采,则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关于艺术学的学科问题。在这些先驱的影响下,加上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发展中艺术重要性的日益凸显。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的一批有识之士,重提艺术学建设,并最终在东南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旨在打通各个艺术门类,研究艺术普遍规律的艺术学学科。目前,在国家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以及在相关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学科正在蓬勃发展。当然,实现打通的目标,要走的路还很长。而在美学研究领域,1998年,国内学者刘士林在《江苏社会科学》上撰文,对中国语境中的“美”的本源也作了开创性考辨[1],并致力于这一问题的深入考察和研究。随后其出版的《澄明美学•非主流之观察》(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以思辨的方式,诗意的论说,全面阐释了他的以“美”为中心的审美教育理论。2009年,陈良运的《美的考索》(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则以一种更加明确的方式,试图建立以美为中心的系统理论。“美”学随之而呼之欲出。在国外,同样值得关注的是,2000年,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一书出版,在书中,他试图以身体和生命为中心来重构美学,也在尝试改变以往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研究取向。2004年,阿瑟•克莱门特•丹托的《美的滥用》出版,在书中,他更是旗帜鲜明地批评了以艺术为美的思想和研究[2]。在他看来,今天的人们在谈论和评价艺术时,滥用了“美”这个概念。因为“美”对于艺术家以及对于艺术已经不重要了。但对于生活而言,“美”的意义重大。这就从而呼应了审美日常生活化这一当代主题。但是,国内一些研究者,虽大讲美学,却依然认为美学研究的不是“美”和“漂亮”。美学究竟该研究什么,他们要么说话自相矛盾,要么言之不详,而丝毫没有顾及到有学者发出的“无美之学”[3]的批判性呼声。

问题是,有那么多人对美抱有崇高的热望,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美的现象,艺术中有那么多美的存在,“美”为何就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当代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印刷出版、影像艺术,特别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网络传媒迅速发展,让今天的人接触到多得让人不可想象的美的存在。而越来越多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的审美制品,和受现代技术发展影响而不断出现的新艺术门类,为当代人的审美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和可能,同时,也为我们重新思考审美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特别是随着影像资料保存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增加了人们,特别是研究者对各种过去曾经是稀缺的,也许只能一次性欣的东西,进行重新审视的可能。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研究资料,也破除了传统欣资源因稀缺而带来的一次性和不可再现的“审美”光晕效应。让我们真正有机会“面对事物本身”,从而为近距离的审美反思提供切实的材料和语境保证。当然,这也给传统的“膜拜”式审美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大众传媒及文化产业的繁荣,让所谓的“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学成了时代新宠。我们可以目之为消费文化而鄙薄之,但不得不承认,正是它们让美成了随时随地可以感受的存在,让审美真正日常生活化了。而当代所谓“美的艺术”更是集中在商品生产以及为之服务的广告制作和播放中。因此,我们有什么理由忽视这些鲜活的审美现象,而只注重典籍的阅读和整理?我们有什么理由否定这些鲜活的审美现象,而认为美只存在于哲思和艺术中?

当然,我们也无意于一味指责那些近现代的学者。由于所处时代不同,他们所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和我们不一样(他们要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美的世界;他们关注最多的是西方的古典艺术)。而且其处于学科草创时期,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术语借用中的混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回归,整个社会群体艺术审美素养的提高,以及由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专业化要求所带来的学者们学科意识的增强,今天的学人,如果依然让这种名实不符的情况存在且说起来还振振有辞,那就难免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味了。

事实上,在中国学者比照西方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过程中,像这类问题,存在于很多学科之中。就拿与美学相近的一个学科――中文专业的文艺学来说,就也有相似的问题。这个学科的得名据说来自俄文的翻译,因为文学学有重复之嫌,所以翻译者采用了文艺学这个说法。可问题是,作为传统和现实,“文艺”一词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应该指文学和艺术,甚至仅指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

前几年,有个学文艺学的研究生去招聘会找工作,一个高校人事部门的招聘人员竟问他:“你是学唱歌的,还是学跳舞的?”高校人事部门的招聘人员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

到底是常识错了,还是学科有问题?学术,是要以历史为准还是要更顾及当前人们的认识?比如,就像对文学的认识。历史上,文学曾主要被看作一种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生活的文化现象,而今天,人们更多地是把它看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那我们在讲文学时,是该把文学主要看成文化现象呢,还是主要看作一门艺术?以笔者看来,如果采用韦勒克的观点,所有以文字样态存在的东西都是文学,估计没有几个当代人会接受。因而,作为历史,我们也应该知道美学的曾经形态,可我们更关心美学在今天的存在及其所具有的价值。

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随着学者们学科意识的增强,在国家学科体制下的艺术学、文艺学(也就是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出现了对这些问题的深刻反思。关于文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越来越多的人采用了文学原理、文学理论的说法。而艺术学也在尝试着建立自己的学科。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在文学研究领域,作为二级学科的文艺学最终会定名为文学理论,以回归它的本位。当然,文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文学研究者,也可以研究属于艺术的一般问题。或者,在文学研究中,也会触及到艺术的一般问题。而此时,才是文艺学的领域。只有把文学理论作为文学的理论学科,放在文艺学这个大的艺术学科归属之下,才是解决文艺学、艺术学名实不符问题的最简单办法。而这就是当前文学、艺术学工作者致力于要解决的问题。

按说这是很清楚的事情,人人也都明白,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混乱?最直接的原因,恐怕是因为当前学科研究过于条块分割以及各自为政的专业分工体系所致。在很多学校的学科设置中,文学、绘画、音乐,包括电影,都是设置成专门的院系。各个院系在学科建制、资源、人员配备方面都各自独立。以至于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文学不属于艺术。说一个人是搞艺术的,更多地是指音乐和绘画。2011年,在教育部最新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里,艺术学最终从文学学科门类中脱离,成为与文学等学科并列的一级学科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此种观念的一种集体表达。美学的情况,虽与此有很大不同,但也相差无几。比如,哲学系有自己的美学专业,以哲学研究为基础,建立了影响较大,也相对齐整的研究队伍。艺术的各门专业都开有美学课,大多都有自己的授课老师,也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团队。而作为现实,由于美学学科的西学背景和已有传统,在国家学科目录上,美学却从属于哲学学科。受此影响,在中文等学科专业又出现了所谓文艺美学、艺术美学的研究。因而,哲学系里的美学研究者理所当然地自认为是老大,以为美学是哲学的分支,是哲学的固有研究领地。其主要理由如下:其一,在西方,“美学”(感性学)就开在哲学系,而且很多哲学家对“美学”(感性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二,“美学”研究需要思辨,而思辨是哲学的最重要特征。可是,他们忘了一个前提,大多数哲学家之所以研究“美学”,并不是因为他们对美有多大的兴趣,只不过是因为美的巨大肯定性价值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他们的哲学体系建构,达到他们对世界本源或本质的论证而已。如果我们的研究者坚持以此为基础进行定位,那美学便永远是一个可以任人摆布的二流角色。我们以为,这或许正是当前美学研究领域虽然热热闹闹地对美学原理进行反思,却总是成果有限的原因所在。与此同时,更让人疑惑的是,既然西方人的“Aesthetics”是指感性学(当然,其中也包括美),那么,从知情意及感性和理性研究的哲学完整性出发,那我们为什么不恢复其“感性学”的本来名号呢?这样名实相副,不就没有了诸多争议了。以此,对于当前这个领域过于混乱的研究局面,将起到根本性的拨乱反正作用。而且由于明确了研究方向,其对于进一步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总之,为什么不索性让美学独立出来,让美学成为“美”学,使它既不属于哲学、文学,也不属于艺术学,而只集中于与美有关的问题的研究呢?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所谓的哲学、文学、艺术的视角问题。对此,我思索了很久。哲学系的人,大多以高深的思想为美;搞文学艺术的,大多以文学艺术为美;至于普通人所认为的美,那一般是不能登学术研究这个大雅之堂的。正如卡西尔所说:“美应当是最明明白白的人类现象之一。它没有沾染任何秘密和神秘的气息,它的品格和本性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形而上学理论来揭示。美就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它是明显可知而不会弄错的。然而,在哲学思想的历史上,美的现象却一直被弄成最莫名其妙的事。”[4]于是,美学繁荣依旧,美却遥不可及。

[参考文献]

[1] 刘士林.俗语“漂亮”与美的本源[J].江苏社会科学,1998(3):107-112.

[2] 丹托.美的滥用[M].王春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3] 叶知秋.无美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 卡西尔.人论[M].甘 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75.

How Far Is the Theory of Beauty away from Us?

RUAN Xue-yong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Henan Normal University,Xinxiang 453007,Henan,China)

第8篇:美学原理范文

摘要:有论证表明花园具有认知符号的功能:既能从字面意义上也能从隐喻意义上体现自然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特征。有希望看到的是,关于花园对于自然/城市关系的应用能够获取花园、自然/城市三者之间密切关系的一个新的理解,能在此背景下引起对花园角色的重新认识。类似地,花园欣赏是城市美学的一部分。关于自然/城市环境的审美趣旨,这个分析也支持该观点:既要针对花园审美的内在性和外在性方面,也要针对自然/城市。

关键词:花园;自然;城市;美学范例

中图分类号:10―02.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4)02―0098―05

一、关于自然,城市美学的当代著述

在当今关于环境美学领域的引领哲学作家中,艾伦・卡尔森颇有信服力地认为就理解环境的审美方面而言,美学和科学是可以兼容的两个领域。卡尔森主张,我们能够从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中获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理解自然之美,这种审美专注的品性实际上已存在于环境之中。

与卡尔森相反,诺埃尔・卡诺尔认为对自然的(审美性)欣赏通常包括因自然而感动或触感……并通过参与其中。根据卡诺尔的说法,对自然的美学体验不需依赖由科学范畴提供的认知知识。此外,与卡尔森的以科学为基础的环境美学相反的是,巴德指出这种有秩序、有规律、有协调性的价值会在关于自然的科学理论中被认可,而不会演绎为对环境的审美性欣赏。

借鉴现象学的贡献和另一种非西方的来源,阿诺德・柏林特以审美投入的概念来建立他接近环境美学的基础。他的这种审美投入的理论认定:人类的延续性与其对自然的理解相呼应。

其他一些当前关于自然美学的争论和评判,也出现在马尔科姆・巴德、格伦・帕森斯、艾米丽・布莱迪和其他作家的作品当中。帕森斯和布莱迪先后对自然的环境美学的主题提出了一个批判性的观点,他们把这种观点应用于探究主题的方法之中。

环境美学家所感兴趣的一个争端在于:自然的审美评价是否具有内在性(在欣赏它们本身属性的基础上以自身为目的去评价),或者是有工具性(以功能或用途为基础作评价)。在解释自然美学时,考虑到我们以前环境工程的经验,回顾有关环境美学的论述,我们最好否定任何试图以内在性或者工具性的评价作选择的做法。《美好城市形态》的作者凯文・林奇把问题简要化了:实用和审美功能是分不开的。审美体验是一种比那个同为感知和认知更为激烈和有意义的形式,这些感知和认知后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进而演化成一种极端的实用目的。在本篇文章中,这将是指导我们调查涉及自然/城市花园的方法。

显然,自然与城市中的环境价值之所以被人重视,是因为其本质特性可为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提供经验,也为生态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这样,自然与城市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这种审美体验突破美学内在性与工具性的价值边界。它们包括满意度,这种满意度基于对美丽景观或建筑杰作的欣赏,以及由自然生态的良性开发和结构良好的城市环境所带来的实际利益。

二、花园、自然和城市

本文中,我的目的是要避免谈论环境美学中过于普遍化的问题,而是专注于一个特定的问题:从花园到自然/城市的关系。举例来说,我希望在尼尔森・古德曼的《语言的艺术》中引入一个哲学概念,以此来证明花园是可以作为链接自然与城市的符号。不难理解,花园将架构起自然与城市环境之间一座象征性的桥梁。花园,自然和城市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是关键性术语。在考虑到世界各地城市中各种形式的花园后,我将运用尼尔森・古德曼的例证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从花园、自然到城市的象征性关系。古德曼象征性系统中的例证是艺术和其他领域中的三种符号指涉的模式之一。

花园:实际上,几乎每个城市都把多样性的花园作为城市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层面上,花园是一个公共空间,为草木,鲜花和自然界其他形式的“呈现、栽培和享受”而建立的。花园是由自然物质建造而成的,其中包括土壤、植被、树木、小草、鲜花、岩石。②这里的讨论将限于花园里有特色的植物和其他自然元素,虽然我了解斯蒂芬妮・罗斯和其他人的观念,他们赋予花园这个术语一个更广泛的含义。然而,除了这些自然元素之外,花园通常包括园林建筑结构,也具有娱乐和象征等多种功能。像城市一样,花园是一个构造的环境,为了审美欣赏的目的而运用设计原则,将自然元素进行恰当合理的组构。因此,花园成了一个微环境,为创造者和欣赏者提供了创造性的机会和。同时。花园具有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实用功能。例如,在城市的空间组织上,居民和游客被城市环境所吸引,花园被当做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花园不同于公园,公园可能包括一些属于花园的元素,却用于各种目的,比如作为集结而用的纪念碑,或是作为娱乐、游乐场和游泳之用。

自然:在理解了关于自然美学的论述后,你会对自然有一个广泛理解。对某些人来说,自然包括风景如画的视觉景观,有特色的山、森林和湖泊。在大众意识中,自然的价值主要体现为视觉特性,它的审美价值则有时如同是我们对一幅画的欣赏。这种自然的观点因其未能区分自然审美与艺术欣赏,未能解决审美及人类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的生态价值而一直备受批判。如上所述,当前自然美学的研究兴趣点在于以一种更全面的方式探究自然审美,以致获得由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所提供的信息。因为“自然进化”、人类干预以及开发自然资源都会导致自然景观上重大的变化,使得对当代对自然的理解日趋复杂化。

城市:在自然界中,城市是一个专业化的空间。城市是呈现人类价值和利益的建构性环境,这种环境由人类居住的密度和专业化功能所形成,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进程。城市以其视觉元素为基础,为审美提供了丰富的意义空间,对城市的审美欣赏首先需要主体从空间上积极参与,也需要视觉体验参与其中,甚至超出视觉体验之外。参与对建筑、商业、政府、制造、运输和文化生活的审美,这都为审美参与提供可能性。如阿诺德・柏林特所理解的一样,对城市兴趣和影响的专注在历史上已经转变了,而且会继续变化。城市环境中固有的也会发生变化。

三、花园的历史

在目前的情景中,我提议把花园视为一种文化建设,这种文化建设为自然的审美环境和城市的审美环境架构了一座桥梁。简要回顾一下花园的历史就知道,几百年前花园就已经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④例如:出现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岛,墨西哥,中国,日本,非洲,以及西欧和美洲的城市中。此外,花园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花园的主要类型包括附属于宫殿的皇家园林,神殿和僧院附近的花园,为了哲学冥思的禅宗花园以及像纽约中央公园一样的公共花园。在东方文化中,禅宗花园的修建是为了哲学的冥思。现代城市的花园,例如开罗的花园,既有利于提高贫困者的社会福利,也有利于社会融合,也为居民提供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植物园里面的稀有物种,既提供了美学价值,也提供了科学价值。当今150个国家中,就有1800多个植物园。

东西方世界的花园设计

为了准确地了解花园是审美欣赏的一个资源,比较16世纪到19世纪的西欧花园和中国的花园无疑是有用的。因为它们代表了不同的哲学和文化价值,也展示了不同的园林设计风格。①但是,无论是西欧的还是中国的花园,里面都会有天然的树木、鲜花、草地、溪流、池塘和岩石。此外,里面可能也会有雕塑、建筑物、亭子、桥以及它们的动力工程体系。这些元素都是根据的园林特定的风格而精心设计的。

欧洲的花园,像法国凡尔赛宫这一类的,都是沿着一个中心轴对称分布的。也许是追求从毕达哥拉斯到笛卡尔的理性哲学,欧洲花园里天然以及人工构建的元素都是根据几何原理,依次精心设计。这种风格强调和谐与平衡的美学价值,甚至自然植物的有机展现都是为了凸显花园的整体设计风格。

中国的主要城市,像北京、上海、徐州、南京、扬州都一致把重要花园看成是现代城市装饰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花园的风格已经延续了三千多年。相比起对称的花园设计,传统的中国花园设计偏爱不规则的形式。由此,花园少了许多设计者人工造作的痕迹。尽管不同城市的花园有共同的天然的和构建的元素,但是它们都保留了当地的风格。例如中国花园中的岩石、水这些天然的元素,它们都尽可能地被设计成在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样子,有些中国花园,植物被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竹子代表力量和适应力,松树代表长寿和持续力,而荷花就象征着纯洁。

在花园设计中强调自然与道教、佛教的哲学思想的一致性,这也许是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管理上的理念。道教和佛教都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远离尘世烦恼的避难,一种精神修养。

在日本,10世纪至12世纪的传统花园部分受到了中国花园设计风格的影响。稀疏的植被、多彩的鲜花、落叶的植物,以及一个坐落在池塘中央岛屿上的山字型的高地都是标志性的元素。两座或更多的桥梁把山和海岸连接在一起。同样突出的还有禅宗花园,特别是始于14和15世纪京都为冥思而建的禅宗花园。像京都西园寺那样的禅宗花园都偏爱一种稀疏的、抽象的设计风格,用石头来代表山。

迄今为止,城市的花园主要是作为审美欣赏的对象,这种审美欣赏是一种通过环境所展现的身体与心灵的接触。然而,这些花园提升了城市作为一个文化中心的整体吸引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因而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在另一个层面上,花园通过展现植物群、动物群和其他的自然种类,为公民教育提供知识。

现代城市的花园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供了其他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阿迦・卡恩・特拉斯特建造的阿尔安赞花园参与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罗达斯艾尔一艾哈迈尔时代的革新。③它使低收入的埃及人恢复正常生活,在健康和教育方面得到保障。另一个扩大了公共服务范围的花园是科亚花园项目,科亚花园项目在世界各地的第三世界国家建造花园,通过发展社区花园来帮助那些穷人和流浪汉。用花园的理念来营造社会融合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两者都用这些项目阐明了一个观念:即花园既有审美提升的实际、外在的维度,也有内在的维度,这些事例说明审美在促进人的健康的完满活动中得以实现。

简要回顾不同文化中城市环境花园,是为了显示花园为城市环境所做的重要贡献,它把天然的和建构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尽管存在文化差异,但都成为城市居民幸福生活的主要因素。即使它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价值和创造力的体现,但令城市闻名世界的私立花园一定会吸引过路者的注意力,使他们驻足享受花园的美景,同时对那些保护城市环境的创造者产生由衷的敬意。

四、花园作为连接大自然与城市环境的符号

在本文剩下的部分中,我将更多地从哲学的背景来探讨花园与自然/城市的关系。为了完成此重要工作,我将参阅纳尔逊・古德曼的审美符号理论。④古德曼在他的《艺术的语言》以及他另外的著作中,把语言放到艺术作品象征的讨论中来。我将在他丰富而复杂的艺术符号叙述中采用一小部分,试着说明我们该如何理解花园作为一个符号,有助于解释花园与自然/城市之间的关系。能达到我们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范例。范例是三种主要符号形式之一,是用来解释艺术作品是如何作为符号起作用的。范例与表征或表达不同,指的是一个符号与其所指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所指是花园与城市/自然之间的关系。符号例示事物具有支配和指涉的双重属性,这些范例符号对它们所例证物进行非引申性支配,主要途径或参考方向是来自被象征的(在这里是自然/城市)和符号(花园)。范例也是古德曼艺术符号叙述审美的一种征兆或指标,这些也许可以支持我的观点,花园可以作为一种审美符号的形式。

范例非引申性地发生在花园和自然之间,因为两者都包括活着的树木,花朵,岩石和水。举例来说,在中国的园林中,有着生动形式与外表的岩石体现了群山和花园池塘所涉及的平静湖泊的自然景观。类似地,范例也发生在花园与城市之间,例如,通过花园和城市中的建筑性亭子和其他建筑物呈现出来。花园也充分体现了自然与城市的共享功能(这是三者中相同的特征)。例如,桥梁连接被溪水分开的部分土地。在自然与城市中,桥梁建立起两种天然分割区域环境之间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在自然界和城市中的桥梁都表明了人类设计和建设的干预。花园也拥有这些相同的功能。在另一个层面上,花园实际上体现了生长、成熟和腐败的周期,这也同样发生在自然与城市中。

我建议把花园作为符号来理解自然/城市的联系,也涉及到隐喻的使用。据古德曼的观点,表达是隐喻性的例证。继古德曼之后,我将隐喻作为一个概念性的过程来理解,即“一个熟悉的方案是隐含地应用到一个新的境界或用一种新的方式理解旧的境界”与前面举的例子相呼应的是,花园里所体验的成长、成熟、腐烂的隐喻也可以作为可能发生在自然和城市中的隐喻。

由于花园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是一件艺术品,是隐喻式的而不是字面的意义,似乎是恰当的象征手段,适合专注于花园的审美方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花园的字面意义特征转换成具有丰富审美的隐喻,简要地抓住了自然和城市关系方方面面,这些都超出了字面的联系。

花园的隐喻式理解,让花园体现了传统的审美价值,如天然或形式的美丽、愉悦以及其他特定的表现特征,如和谐、平衡或优雅,美学家可能渴望联系到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审美特征。同时,隐喻似乎抓住了情绪和感觉的本质,甚至是一个人在经历享受花园空间时带来的想象反映。这些都不是相应环境的字面上或“客观上”的品性。

因此,花园作为符号可以作为字面上的范例,当它着重于自然或城市环境中的某些特征来使它们突出,或者表现两者是怎样连接的。然后,这些特征会直截了当地在自然和城市或者两者中被识别,或者可以隐喻式的应用于自然或城市或两者中。例如,在柏林犹太博物馆,有一个花园,里面囊括了所有大屠杀幸存者定居国家的植物(字面范例)。花园的地面是不平坦的,没有一个地方你可以站稳脚。因此这个花园就是一个难民经历的隐喻,靠从相应的大屠杀幸存者国家的植物来例证。①

墨西哥瓦哈卡州的民族植物园例证了既从自然景观又从文化指涉该地区的历史。坐落在早先16世纪的圣多明各修道院,该花园形成于此气候带,同时传递该区域在10000年以前开始使用种子这一历史信息。人类学家选择的植物包括了仙人球、风管琴仙人掌以及来自该区域其他植物的丰富采样。这些植物共同唤起了人们所熟知的那些感觉:仙人掌和巨蛇之土,“鲜花装扮而又多刺、干燥而又被飓风湿透”(波布拉・聂鲁达)。有一种红色的染料,从挤压当地的一种白寄生虫中获得,被称为花园喷泉水中的胭脂虫色,从而作为一个激烈的提醒:萨博特克祖先们的血祭仪式和本地殖民征服时期的流血事件。

对花园例证城市/自然的特征的应用并不假定存在一个既定的语言或语言类的符号系统。相反,探讨花园和其运用符号来了解自然/城市问题的指涉是基于经验。在此情况下的经验将包括什么是组成花园、历史上花园的多样性、以及花园与自然/城市共同属性的知识。

对花园作为一种符号形式来指涉,这里也许在有些方面更接近于图像的作用,我们能够理解图片,不是基于语义或句法规则系统上的语言能力。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对花园的体验程度受到视觉和知觉的显著影响。然而,欣赏花园的经验不像绘画或者其他视觉艺术,涉及到除了味觉外的所有感官。用凯瑟琳・埃尔金的话说“我们听到鸟鸣虫叫(在一个城市花园中听到从城市远处传来的沉寂声音)。我们嗅到了鲜花和落叶的味道。我们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可能感觉到我们踏过其他植物)。”

读懂花园来洞察自然或城市环境,要利用连接这些实体的更广泛的经验和知识。花园作为连接自然和城市的符号的最主要的依据是“自然的”关系,它存在于符号(花园)和其所指(自然/城市)之间,以共享特征为方式,例如,生长的植物、岩石、自然界的水、以及建筑、桥梁、雕塑,由凝聚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设计联结起来。解释花园作为联系自然/城市的符号取决于一系列复杂的观察经验,包括视觉、听觉和每天在自然和城市中遇到的其他感官体验,以及从历史、科学、哲学和美学资源获得的各种系统性知识。

识别、比较和解释花园作为符号的指涉领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系统。相反的,它是遍布世界各地城市中的实体性花园。每一个花园实例都会带来自然和文化元素,它们特别适合于所处的城市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象征关系是一个花园中的自然和城市特性的采样,而不是描述或者描绘。

像古德曼指出的,一个符号的“正确性”或有效性取决于我们想要的符号来完成什么。标准随着符号的类型改变。由于在这里我们的兴趣是了解自然/城市的审美特征,故最能表达主题的审美特征的实例是行之有效的。在任何情况下,衡量一个符号的价值在于启发知觉、以及提高我们理解问题的能力。当我们的经验考虑到各种各样的花园与一系列的自然/城市布局有关时,花园最能启发我们对城市/自然的了解。

然而,简单地介绍符号作为创新是不够的。我们介绍的概念应该引入一些有用的兴趣点。在这种情况下,本次讲座的主题“自然/城市”呼吁我们对怎样更好地理解自然与城市是如何关联的问题进行重新思考。自然与城市环境概念化中有一个问题是:确定图像足具丰富性,以此来考量这些实体的复杂性。花园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符号,它直接涵盖了城市/自然的多方面,而较少是通过人类知觉或是通过口头或图像式的方式来了解自然/城市环境。因此,在目前的情境下,把花园作为一个符号应用似乎是完全值得考虑的。

在结束花园作为符号连接自然/城市的讨论时,我简要总结一下,并要得到一些启示。我已经指出花园具有认知符号的功能:既能从字面上意义也能从隐喻意义上体现了自然和城市环境的重要特征。像城市的概念,花园涵盖了一系列文物:从中国乾隆皇帝的御花园(它在北京紫禁城里是为了在皇帝隐退后提供一个生活场所),到整齐或超整齐的凡尔赛花园,甚至可能还包括一个个简朴窗栏花箱中的嫩绿枝叶和伫立在当代纽约市区公寓窗台上的花。我们希望,这个关于花园对于自然/城市关系的应用能够抓住三个实体之间密切关系的一个新的理解,并在此背景下引起对花园角色的重新认识。

第9篇:美学原理范文

这些改变源自于北京教育新地图的精心打造。近两年,北京市教委持续发力教育供给侧的转型升级,统筹解决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绘制了一幅“公平、优质、均衡”的北京教育新地图,让优质教育资源进入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让每一所农村学校都绽放精彩。

沿着北京教育新地图,北京教育杂志社的编辑们走进了京郊美丽乡村的美丽学校,探寻新地图上的“教育密码”。第一站,我们走进了平谷。

平谷区位于北京的最东边,地处京津冀三省市交汇处,以花果著名于京城。22万亩桃林,每到4月,桃花烂漫成无边无际的花海,如霞似锦,美不胜收,引得游人如织,流连忘返。

2016年3月,正是桃花待放之时,北京市平谷区第九小学摘下原来的校牌,正式挂上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的牌子,成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成员之一。

从3月到7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学校的变化悄然发生。

行为改变:孩子们有礼貌了

李烈校长第一次来上课,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有的低下头,有的腼腆地笑,却没有人开口回应校长的问候。在那节课上,李烈校长告诉孩子们,当别人向你问好时,你要呼应。

现在的平谷分校,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呼应,还学会了主动向陌生人问好。

杜同学的妈妈不是第一次到学校来,但是这次一进校园,她就感觉到了不一样。“不少孩子看到我,都喊‘老师好’!”她很意外,“他们也不认识我,还主动跟我问好,太有礼貌了!”

除了主动打招呼,孩子们的变化还有不少呢。

以前,孩子们会一边吃饭一边大声说话,声音能传出很远。吃完饭,孩子们把盘子一推就走了,剩下一片狼藉给食堂师傅收拾。现在,孩子们吃完饭都会自己收拾整齐,不给师傅们添麻烦。因为学校教育过他们:“师傅关爱你,你也要关爱师傅。”

以前,孩子们放学都是一窝蜂似的往外跑,现在,他们会自觉排成整齐的队列,“一边走还一边背古诗,摇头晃脑地,可神气了!”说起孩子们的样子,周玉江校长的神态和语气也很“神气”。

来听课的老师们也说,学校挂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分校的牌子,孩子们好像一下子就变了,变得大气,懂礼貌了。

孩子们的变化得益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遗传”。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根据“全人”发展的教育目标,将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别聚焦为“思维品质”和“德行品质”,借助汉字“人”一撇一捺的结构来寓意这两大学生发展的目标,左撇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右捺为学生德行品质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尤其捺的支撑作用,更是寓意着“德行品质”的重要性。平谷分校继承了总校的“全人”教育的基因,提出“以爱育爱,爱育全人”的办学理念,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着手,智力因素培养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双管齐下,培养“全人”。

成为实验二小的分校后,学校按照总校的标准,从一点一滴抓起,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成立红领巾先锋岗,监督学生的礼仪、路队行走,校园内追跑打闹现象少了,见人不打招呼的现象基本杜绝了。

成立了校园志愿者队伍。文明志愿者行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监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树立了以文明为荣的观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视课堂习惯培养。出台了新的课堂评价方案,把良好的课堂习惯纳入课堂评价。

除此之外,学校还更加重视阅读。实施早晨随到随读制度,增加学生读书时间;在门厅和楼道增设多个读书角,让书籍触手可得。现在,课间和中午休息时间,图书角被学生充分利用起来,自觉读书已经成了很多孩子的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好习惯加书香的熏陶,让孩子们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课程改变:美丽乡村课程建设起来了

一个蔬菜大棚内,孩子们淌着汗水的笑脸,映在乳白的菜花、通红的水萝卜、碧绿的小白菜中间,随着老师一声“茄子”,这景象定格在相机里……

这次活动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美丽乡村课程的一个环节。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的课程体系参照了总校“以参与求体验”的课程文化,基于对小学生思维发展和行为特征的分析,通过有趣、有价值的参与式体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或核心知识。据周玉江校长介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课程由三部分组成,即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引领课程。其中基础课程包括国家必设的课程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课程;拓展课程包括校本课程、游学课程、美丽乡村课程、一日品质提升课程;引领课程包括单学科实践活动课、主题研究课、多学科实践活动课。这三部分合起来,就构成了学校的“全人教育课程体系”。

美丽乡村课程包括四个类型。

一是实践基地的农事课程。学校租了一处8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学生能定期走进大棚,听农业技师给他们讲农业知识,学习劳动工具的使用,还亲手种植和移栽蔬菜。等蔬菜成熟时,学生们到大棚里采摘,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带回家,和家长一起品尝。孩子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充分搜集资料,精心设计了形式美观、内容丰富的基地宣传板报,内容有二十四节气的农业知识,有种植、撒种的正确方法,有自己品尝有机蔬菜的喜悦,有劳动中同伴合作的快乐……

二是花鸟鱼虫课程。花鸟鱼虫课程教学生养花、观鸟、养鱼、养蚕和蝈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习到生物学的知识,还能养成细心、专注的好习惯。

三是游学课程。选派分校学生到总校同学家里生活一星期,让他们回来后谈谈在城市生活的体会,认识到自己生活中不一样的美。

四是传统民间游戏课程。学校重拾北京民间的传统游戏,如陀螺、滚铁环等,让现在的孩子认识并学会玩这些多年不见的民间游戏,了解这些游戏背后的文化内涵。

除了上面这些充满乡土气的课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还有一些“高大上”的课程,如足球、武术、竖笛、羽毛球等,让学校的孩子和家长们格外兴奋的是,教足球课的教练还是外国人呢。而软式棒球这种“非常洋气”的运动,也落户到了这所美丽的乡村学校。

美丽乡村学校的课程,不仅让孩子们开心,家长们也是开心又羡慕。家长李女士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出去上学,看到城里来的孩子会各种才艺,我什么都没学过,心里就有点自卑。现在我儿子在学校学到了很多才艺,回家还要教我踢足球呢。”“可不是,我闺女在学校学了竖笛……”“我闺女学了书法……”李女士的一席话打开了别的家长的话匣子。可是,孩子们学这些才艺,会不会给家长增加负担呢?王女士抢着说:“家长没有负担,足球、篮球,啥都是学校买的。上书法和绘画课,纸也是学校买的,我闺女说,上课之前老师都把纸裁好了。我们家长一点也不用操心。”“我们当家长的就是特别羡慕孩子,我小时候啥也没学,啥才艺也没有。他们想学啥都能学,还不用出去,在学校就能学到了。

教师改变:培训方便了,专业成长了

“2016年5月12日下午,全体语文教师在小会议室利用云服务平台观看了北京教科院小学教科室主任张立军做的一节《只有一个地球》市级示范研究课。并与总校老师交流、研讨、互动。”

这个信息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微信公众号。张立军是北京市小学语文教育界的“大咖”,能够听到“大咖”们的课,还跟他们对话,对于过去的平谷区教师来说,机会真是不多。不过现在,这完全不是问题了。自从成为名校分校后,学校有了云服务平台,老师们足不出户就能和总校老师同步观看名师和专家们的讲座、授课等,并与名师、专家们交流互动。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双主体育人”办学思想不仅凸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且非常重视且强调“教师”在办学中举足轻重的主体地位。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秉承总校办学思想,一手抓学生习惯养成,一手抓教师队伍建设,在很短时间内,让教师看到成长的希望,更有了前进的动力。

学校先后聘请陶礼光、崔增亮、李春旺、程舟、季苹、乔敬敏、柴福善等名师为学校名誉校长,定期开展名师送课进校园活动,在专家的引领和熏陶下,快速提高课堂实效。

这让老师们非常满足。有过几年工作经历的教师都深切体会过,身为平谷区的老师去城里参加一次教研活动是多么难:“我们一般都是早晨五六点从平谷出发,到城里学校一般是9点。听课、活动结束往回返,通常会赶上堵车,每次回家基本都是晚上七八点。”“我有一次的经历才尴尬。那天去城里听课,路上堵得厉害,9点的课,我到的时候将近10点,那节课已经结束了,我只听到了一节录像课。”

成为名校分校不只让老师们免除了奔波之苦,老师们还有更多的受益之处呢。

分校有机会共享总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分校教师可以参加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大爱杯”教学评优,和总校优秀教师一起做课、研讨;分校领导可以参加集团对全国35所分校的视导,更好地向兄弟学校学习;分校希望得到总校在专业方面的支持,比如,想请某位名师来分校指导教学,只需打个报告上去,总校就会安排相应的名师过来指导。

分校教师有了更多提升自己的机会。“挂上分校的牌子两个星期,名师就进来了。跟名师交流增多以后,我感觉自己成长特别快。”对于这一点,刘红芳老师的体会特别深。

刘红芳老师参加工作也近20年了,之前的那些年,她也一直很努力,但是因为没有名师的指导,也没有那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学校成为名校分校之后,区里和学校都格外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她请了特级教师做师傅,每个星期都有一天时间在学校跟踪指导她,这让她的专业成长特别快。拜师两个多月之后,她就上了第一次市级公开课,紧接着又上了一节示范课。“这都是以前想也没想过的……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我感觉特别幸福。”说这话的时候,刘老师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呢。

理念改变:打造让城里人羡慕的农村学校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到石景山区考察近期在石景山区调研时说:“目前北京推进教育深综改,无论是举办城乡一体化学校,还是名校办分校,其‘捆绑’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松绑’,是为了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和理由,而不是永远变成名校影子下的子校。”

秉承这样的理念,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吸收名校的办学理念,学习名校的课程思想,借助名校的优质资源,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经验上起步,目标却不是办成另一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而是办成教育教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农村优质校,用周玉江校长的话讲,是要打造一所“让城里人羡慕的农村学校”。

经过学习、研究、论证,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秉承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总校“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把自己的办学理念确定为“以爱育爱,爱育全人”。

如今,走进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的校园,就像打开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面镌刻一个大大的“爱”字。周玉江校长介绍,这个“爱”字,昭示着分校一切以爱为核心,一切工作都围绕“爱”字,用博大的爱心,培养有爱心的,全面发展的,充满正知、正念、正能量的合格人才。

为了实现“以爱育爱,爱育全人”的办学理念,把学校打造成让让城里人羡慕的农村学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除了在课程系统设置、干部教师队伍成长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努力,还在校园建设和家校合作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打造了廉政园、启航园、静泊园、憩谐园,让校园充满生机活力、有故事,有氛围,富有教育意义;成立“家长委员会”,举行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倾听家长的呼声和诉求,共同研究学生成长的好办法。

如今,在平谷老百姓眼里,尤其是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的教师家长眼里,“我们学校确实能让城里人羡慕了!”这是老百姓的心里话,也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继续努力的方向。

主任访谈

平谷教育:提升教育供给能力 助推区域教育快速发展

去采访美丽乡村学校的时候,“顺道”采访了平谷区教委主任李学东。近年来,平谷区教委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优质与均衡并重,坚持借力提升与做强内功并行,坚持开放办教育的工作理念,推出了一系列改革组合拳。

:今天我们采访了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成为实验二小教育集团以来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学校确实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像这样的学校平谷区近两年引进了哪些?

:引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是我们实施集团化办学的举措之一。2016年3月,区教委引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资源,将原平谷区第九小学改建并更名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平谷分校,纳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统一管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两个教育集团。

2015年6月,平谷区教委与海淀区教委合作,将原平谷六中、平谷二中、平谷四小、平谷七园注册成为北京实验学校、北京实验学校附属中学、北京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北京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委托北京实验学校(原海淀区立新学校)实行一体化管理,共同组成北京实验学校平谷教育集团。

2016年3月,平谷区教委与东城区教委合作,成立以平谷中学、平谷三中、平谷一小、平谷三小为成员的平谷中学教育集团,将该集团纳入广渠门教育集团统一管理,双方合作期限为六年。

:北京市教育深综改背景下,郊区建设了很多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平谷区这样的学校有哪些?目前看效果如何?

:目前我们建成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学校有两所,还有一所待建。

一是东交民巷小学马坊分校。2012年9月,区教委与东交民巷小学签署为期10年的城乡一体化学校建设合作协议,将原马坊第一学区建设成为东交民巷小学马坊分校。分校校长由北京东交民巷小学校长担任,与本校实行“一长两校、一体化管理” 的办学模式,保证了优质教育资源输出端和输入端的高效连接。

二是北师大附中平谷第一分校。2013年9月,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携手创办的北师大附中平谷第一分校正式开学。该校实行“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的办学模式,法人代表和执行校长由北京师大附中选派。

正在建设的城乡一体化学校是北京一师附小平谷分校。平谷区教委与北京一师附小合作,将把平谷第十小学建设成为北京一师附小平谷分校。平谷区部分干部教师已到北京一师附小进行脱产培训,计划2016年9月开学招生。

已经建成的两所城乡一体化学校发展势头都非常好。东交民巷小学马坊分校不但步入平谷区小学优质学校行列,而且成为区本教研和干部、教师培训基地以及课程改革、学校特色和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现在正努力向北京市郊区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校的目标迈进。北师大附中平谷第一分校建校短短三年间,学校就已荣获北京市科学实践教育示范校、北京市健康促进学校、北京市基础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近百名学生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2014年,分校作为北京市优质高中学校面向平谷区和西城区招生,2015年,学校成为首批进入市级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统筹招生计划的学校,面向全市各区县招生。

:在专家资源的引进方面,平谷区有哪些举措?

:这方面我们平谷有一张极具特色的教育名片――北京市绿谷小香玉艺术学校。2010年,区教委引入著名艺术家小香玉到平谷办学,建成这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经过几年的发展,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全区艺术教育基地和艺术教师培训基地,带动了全区艺术教育协调发展。

此外,平谷区成立了高中学科中心备课组,在全市范围内选聘9名教科研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担任各学科中心备课组长,备课组,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提高了全区高中教学教研整体水平;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借助北京教科院人才和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全区教科研水平;与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将建成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平谷外国语学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平谷校区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平谷培训中心,并通过二外的外语优势开展英语师资培训,拉动全区各学段英语学科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