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效益范文

经济效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效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效益

第1篇:经济效益范文

(一)所耗“劳动”的投入

低廉的资源价格。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在劳动力资源与初级产品资源方面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低廉的价格已经成为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一个显著特点。

巨大的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又称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我国现在疯狂的追求GDP的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用“青山绿水”换来的。我国现在所处的特殊发展阶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多的是片面的考虑经济效益而没有考虑到环境成本。这种现象同时透支着当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利益。长期以来,我国以资源环境密集型产品出口为导向、以量取胜的粗放型外贸增长模式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为了维持进一步的发展,必然会加剧我国资源环境的压力,给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严峻挑战。

集中的产业群体。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了经济特区或是直辖市,对三资企业实行政策优惠,目的在于形成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产生资源积聚效应,降低社会成本,有利于企业间学习与交流创新,可以提高品牌效应以及培育分工协作的竞争机制。

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出于保护本国的幼稚产业和就业水平,平衡国际收支,保证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等一系列因素,我国在当前的对外贸易中采取了一定的贸易保护措施。这种保护下的贸易使我国的部分产业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虚假繁荣。另外,对外贸易对我国从1985年4月开始实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影响深远,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产品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从而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与外国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

(二)取得的“成果”

中国力量不容小视。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显著提高。例如,按照购买力平价说的计算体系,我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名列世界第三;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二;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且有进一步上升的潜力;人民币汇率坚挺,成为亚洲金融秩序的重要支柱;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这一切都为外贸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外汇储备的影响。由于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中国取得整体贸易顺差和维持贸易平衡的主要组成部分,加上美国市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美元大幅贬值。这对于我国这种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的国家来说,势必要遭受一定的损失。但是,如果此时转手美元又会加剧美元的贬值。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损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要必然接受的,因为这是我国维持宏观稳定必然要做的牺牲。

对人民币的影响。积极方面,人民币升值提高了我国货币的购买力,改善了我国的贸易。现阶段中国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很强,贸易条件的改善可以使我国的商品进口成本降低,维持经济有力增长。第二,人民币的升值有助于减少贸易摩擦,中国的贸易顺差经常受到美国、欧盟等利益集团的抨击,频繁的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这些贸易争端均不同程度集中于人民币汇率过低的问题上,所以使人民币升值可以缓解贸易摩擦的发生和贸易关系的恶化;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民币汇率的低估鼓励了出口部门的发展,抑制了国内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需求,升值有利于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均衡配置;人民币升值同时还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消极方面,人民币升值会打击到外商的投资热情;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的减少,削减我国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使与我国有贸易摩擦的国家从中受益。

外贸发展的决定因素

外贸运作方式的逐步改变。如上所述,我国的外贸发展主要是依赖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而随着经济不断发展,那些相关的因素所起的推动力量已经极为有限了。要转换原先的外贸增长方式,就必须首先改变微观外贸主体的思想观念,克服经验主义的做法。还应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树立中国民族品牌的良好形象,从商品的价格、质量、品种、技术含量、售后服务等方面下工夫。

国际市场多元化程度。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市场分布比较狭小,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其弊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的金融危机冲击中十分明显。非洲和拉丁美洲就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所以我国已经决定在这两大洲开设十余个贸易投资中心,以帮助我国出口厂商在那开拓市场。只有扎实的推进这种多元化的战略,才能确保我国对外贸易在今后的发展中得以顺利进行。

改变偏重出口的贸易政策。偏重出口的贸易政策与我国当时外汇短缺、增加就业量、生活质量不高等因素紧密结合,但目前我国的各种状况大为改善,原先偏重出口的外贸政策已经丧失客观的经济基础。因此,必须重新对我国外贸的偏向进行定位,用进出口平衡代替注重出口创汇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尽管我国出口产品的80%已经属于制成品行列,但是其中的大多数技术含量不高,仍然是中低档的商品。从长远看来,这种出口商品结构是缺乏后劲的。要解决后劲问题就必须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在我国有关部门进行政策调节的同时,出口企业自己也要依靠实践实施产业结构的升级。

国际贸易摩擦状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发达国家产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加大。出于遏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或是平衡国际收支,或是转嫁国内的经济萧条等动机,种种贸易摩擦会直接危及我国的外贸出口。因此,必须做好自我保护工作,知晓国际法律,完善国内立法。

提高外贸的经济效益途径

干中学。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走出富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比如,我国现在“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状况,可以向日韩在工业化道路上品牌塑造汲取有用经验:严把出口商品质量关;坚持自主品牌,重视技术创新;重视产品的形象宣传;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以品牌带动产品出口;重视人才的培养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把“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才会逐步实现。

改变外贸增长方式和管理模式。改变当前对外贸易的粗放型状态,转向集约型经营,即由传统的拼资源、拼价格向以质取胜的增长模式转换;同时,要使外贸经营的管理方式由外部管理、被动管理、经验管理,向内部管理、主动管理、技术管理的高级管理模式转变。

第2篇:经济效益范文

经济效益分析表

建造名称 建造别出 扩建 新建成 改善产品名称规 格单 位数量说 明    本工程预计 年 月起 至 年 月止 计 月完成         摘 要附 表年预计经济效益审核后经济效益差 异审核说明甲:收益项目     1.增加产量    2.节省人工    3.节省物料    4.节省费用    5.品质改进    6.增加效率    合计    乙:支出项目    1.变动成本    2.固定成本    3.财务费用    4.销管费用    5.其它    合计    经济效益净额    投资概算金额厂房设备    机械设备    电仪设备    公共设备    公用设备    土地    合计    投资比率    投资回收时间    

制表:

第3篇:经济效益范文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一般方法我们所说的经济效益审计的一般方法,也可以称为经济效益审计模式,在各种经济效益审计、任何项目的效益审计都通用.经济效益审计的一般方法可以总结为这几步:"搜集审计证据,对照审计标准,从而做出审计评价,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

事实上,企业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综合的系统的检查分析,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搜集证明经济效益目前已达到水平和存在提高效益可能的审计证据,然后把审计证据和审计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判断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接着做出审计评价,最后再提出审计意见和改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建议.

二、经济效益审计的技术方法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审计人员必须要运用大量的技术方法来评价企业已经达到的经济效益水平,这样才能很好的证实生产力各要素的利用程度,同时也才能进一步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的途径.从技术方法的选择上看,主要有以下这些方法:

(一)传统的审计方法所谓的传统审计的方法是指过去用于财务审计的方法,主要包括核对法、审阅法、查询法、调节法、鉴定法、盘点法、观察法等.在经济效益审计中,为了保证审计数据的正确性,审计人员必须要审核有关经济效益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就需要用到大量的财务数据.

同时,在审查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挖掘潜力时也要运用某些传统审计的方法.

(二)经济活动分析方法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审查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并进一步检查和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

现代企业常用的经济活动分析方法主要有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平衡分析法.

(三)图表审计方法运用图表审计方法经济效益审计可以来帮助审计人员完成审计的目标,其主要是利用各种图表,或者分析表格反映经济现象,并且进一步揭示经济现象相互的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审计人员通过图表审计方法,可以更好的评价经济效益的实现程度,并且能够进一步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原因,这就对审计建议和采取纠正行动有积极的帮助.这种审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使比较复杂的现象变得直观清晰,具有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形象生动的鲜明特点.排列图、调查表、系统图、流程图、因果关系图、网络图等是常用的审计方法.

(四)数学分析方法数学方法分析是经济效益审计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数学分析方法是指建立经济数学模型对生产经营和经营成果进行定量计算,可用作对计划、预测和决策的审计.回归分析法、线性规划法、投入产出法等都是目前经常使用的数学分析方法.

三、业务经营审计选用的方法审计人员在审查主要业务经营的效益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一)审查计划时的常用方法1.审查计划编制依据的常用方法一般企业的审计人员要根据预测的内容和预测对象的不同,考虑使用相应的预测分析方法.

(1)如果市场波动很大,或者是缺乏完整的历史资料时适用主观预测法,就考虑采用销售人员估计法或者管理人员评判意见法进行预测.

(2)如果进行多年的长期预测,或者重大经济问题预测,就必须需具备相当专门知识,可考虑采用专家意见法.

(3)如果市场出现变动,有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就应该考虑采用加权移动平均数法预测;如果是市场发展有变化,但是其是呈上升趋势时,就可考虑利用直线回归分析法预测销售额.

(二)审查计划平衡的方法在企业的经济审计中,审计人员需要审查所编制的计划是否综合平衡,比如说生产和销售的平衡,原材料供应和需要的平衡,生产能力和生产任务的平衡等,一般是通过平衡表来完成的.如果是大型联合企业,就可以考虑使用投入产出法审查所属单位是否综合平衡.

(三)审查计划执行情况的方法审查计划是否完成,一般计算计划完成百分数、超产(减产)数、超(减)产百分数的方法来进行,也可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来进行.

二、审查销业务活动的常用方法

1.审查合理利用资源、合理组织生产的常用方法.

被审计单位的生产往往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审计人员要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或审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做到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取得最大的利润,可用线性规划法.如果限制条件中的自变量为两个,可采用图解法;如果限制条件中的自变量有多个,可以用单纯性法求出资源的最佳组合.

2.查找生产经营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原因时的常用方法.

经营管理中经常要找出管理的弱点、生产中的限制因子,以便采取改进措施.如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中,哪几个产品是影响利润的关键,众多材料中哪些材料是管理的重点,产生的各种废品中,首先应抓哪一废品等等,这时可用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经济活动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等.

3.研究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时的常用方法要帮助被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就要针对存在的原因和问题寻找改进的措施,并在各种措施中寻找出最佳措施.这时,审计人员可以采用系统图法.

四、管理审计选用的方法管理审计使用的方法除了经常用查询法了解被审单位的管理情况和用观察法到现场观察管理工作外,还用调查表法、流程图法、组织系统图法、金额法和评分法等.

(一)调查表法.调查表法是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事先拟好需了解的问题,设计好调查表格,发给有关人员征求意见的方法.这是管理审计搜集审计证据的重要方法,一般设计成问题式,称为问题式调查表.设汁调查表时要注意:

1.必要性,所提的问题应该根据审计工作的要求,不提无关紧要和审计目标无关的问题;2.可行性,所提的问题要使被问人容易回答,不提那些人们难以回答的问题;3.准确性,所提的问题力求简洁明确,还要避免具有诱导性、暗示性的问题;4.艺术性,问题要讲究策略技巧,所提问题不要引起被问人反感,刁;要用刺激性词句.问题式调查表发给有关的干部或职工,有时可发给全体职工.根据情况回答人可记名,也可不记名.一般说无记名的调查表可消除回答者顾虑,缺点是有的职工随便回答;记名则较郑重,但回答者有时有顾虑.

审计人员应根据调查要求设计,对回收的调查表要认真整理分析.

(二)流程图法流程图法.

可用于反映管理工作中各部门的联系和某一管理工作的程序,可采用调查内部控制的流程图符号绘制,也可创造其他符号,但一个审计机构采用的符号应一致,以便识别.

(三)组织系统图法组织系统图法就是将被审计单位的各级机构绘成一张图,以反映被审计单位从上到下和各部门机构的领导关系,这是审查被审计单位组织机构是否健全,分工是否明确的主要方法.

第4篇:经济效益范文

一、药物经济学与药品经济管理

(一)药物经济学

具体而言,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它通过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医药领域的特殊性,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果,对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至关重要。狭义的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广义的药品经济学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产生的药品市场定价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

(二)药品经济管理

随着我国医院管理逐渐规范化,药品经济管理逐渐走向了系统化、制度化和信息化管理轨道,有效控制了药品经济管理的各个流程。从商品管理角度考虑,药品经济管理主要包括药品购入、药品入库、药品周转、药品付款、各调剂室领药、核查、退库药品与残损药品报告及药品调价等内容。由此可见,药品经济管理渗透于药物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医院加大对其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每一个管理环节。为了有效增强药品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质量,药物经济学才会被广泛应用于医院药物管理中,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我国药品经济管理现状

现如今,人们对社会卫生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药品经济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越加重要。严格控制药品经济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减少药品消耗、控制成本,成为医院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鉴于药品经济管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医院对其每个管理环节加大了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加强了药品经济的规范化管理,使得以往医药药品经济管理中管理制度不健全、药品保管絮乱、药物品种杂、药品价格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等情况有所减少。除此之外,还加大了“有效期”药品管理及“无失效期”药品管理力度,提高了对药品细节问题的重视程度。这种健全的药品经济管理内容使得医院管理的深度和信度有了质的提高,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经济管理的方式逐渐向信息化和集约化发展。信息技术在医药管理中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药品经济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而新兴的经济核算方法则是医院药品经济管理集约化发展的特征之一。

三、药品经济管理对医院经济效益与质量的影响尽管医院在深刻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医院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整体效果不高、药物资源浪费、财务管理弱化等问题,尤其是片面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和经验、过度强调规避经营风险及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优化等问题。这些行为完全背离了医院的服务方向和社会责任感,以至于形成了不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基本医疗需求的药品经济运行机制,阻碍了医院的发展。药品经济管理把药物的经济性与安全性、高效性、适用性置于同等位置,可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和治疗决策科学化提供相应的依据,它一方面保障患者的健康,另一方面又能有效的降低药品费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对其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际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必将使药物的利用更加趋于合理,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最经济、合理的应用。科学有效的药品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

第5篇:经济效益范文

建筑业作为仅次于农业、工业、商业的第四大支柱产业,为国名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其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与此同时建筑业还具有产业关联度极高的特点。但目前我国建筑业受老旧企业的影响,经济效益还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建筑标准不完善、建筑能耗大、成本控制不到位、管理不科学等原因引起的。

二、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具体措施

1.完善建筑标准,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所谓建筑标准是在研究、实践和检验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合理的指标,并以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区标准等多种形式予以颁发的。建筑标准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控制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内控标准,超前标准等不同的标准。这些不同标准作用于建筑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之中,通过各项标准的制定,建筑业能够生产出符合巾场需求的最优建筑商品,满足人们对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建筑标准对保障施工质量,控制建筑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基础。建筑业涉及多个产业部门,建筑产品具有复合性。一项建筑工程的完成往往需要儿十个单位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为了实现建筑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和商品化供应,就必须进行建筑标准化工作,指导人们进行建筑实践。在严密分工和广泛协作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2、优化建筑节能,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受建筑节能工程初期投入成本高的影响,建筑企业对建筑节能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从长远利益考虑,节能建筑在能量功率方面会创造出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与节能建筑的一次性投资性比,建筑节能收益却是一长期的持久的过程,当进入节能建筑的投资回收期后,节能建筑的效益便会现象出来(节能建筑的投资回收期一般在3—7年),应采取建筑物生命周期的计算方法对建筑经济效益进行计算(节能建筑生命周期收益=非节能建筑生命周期总费用—节能建筑生命周期总费用)。除此之外,就建筑的规划设计而言,节能建筑节省了锅炉供热设备和采暖系统建设的投资,并且在建成使用后可以节约能源支出,节约运行管理费用,进而降低建筑投资成本,实现建筑经济效益。

3、加强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加强建筑成本控制,从节流方面提高建筑经济效益。建筑成本控制是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建筑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制约着建筑经济效益的实现,为此必须对建筑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建立成本责任中心,明确成本控制的权利与责任,奖惩分明,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针对成本管理工作的缺位问题,必须认真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根据成本控制目标的具体要求,逐级对项目成本进行控制。不断提高建筑业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控制与个人利益相结合,奖惩分明,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模式。其次,搞好成本预测,确定成本控制目标。成本目标的制定是成本控制的基础,而成本预测是基础的基础。成本预算是科学、合理的制定成本控制目标的重要参考依据。成本预算通过对施工环境,人员配备、机械没备及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详细的成本预算,以成本预算为参照标准,针对影响建筑成本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最后,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实行全过程成本管理。建筑成本控制要贯彻到建筑施工的始终。针对建筑全过程中影响成本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

4、加强建筑企业科学管理,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良好的企业管理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加强企业管理首要的是企业的领导要重视管理,敢于管理,要学会管理,懂得管理,要把管理作为自觉行动,要在管理上不断创新,归根结底是要把管理制度化。目前,建筑行业暴露的主要问题还是与管理不善有关。我们现在缺少一整套科学完善的制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自觉地去抓管理。加强科学管理必须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同时,也应注意到现代企业管理是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管理主体是多重的,特别是要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建筑经济效益要通过建筑经营利润的实现来取得。建筑经济利润的实现主要依靠收费多少予以获得,收费利润是依靠经营承揽任务多少、收费的高低来实现,它是经营问题,经营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开源。通过对建筑业的合理经营、科学管理提高建筑服务质量是保障建筑经济效益实现的最具体措施。

第6篇:经济效益范文

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不可能随意狂为,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行之有效的切实措施。应对草地、林园稍做改良,对资源的利用做出合理的安排,改变以往就养论养,就种论种,单一留养的传统种养模式,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出合理的安排。在资源利用地域划分上,对于草山、疏林地类,可经改良后发展牛、羊养殖;而对果、茶园,竹林、药材基地,为避免牛类大牲畜的踩踏或取食,应以发展山羊、禽类养殖为宜。在宜牧资源所处的陡坡、山体的中上部、管理较为不便的地段,应以发展活动力、爬坡力强,管理稍可粗放的山羊、黄牛为好;而在山体中下部缓坡地段,管理较为方便的地处,以养殖鸡等禽类为宜;在稻田中只适合于稻鸭混合种养与稻鸡轮作。在品种选择上,以选用适生性、活动力、寻食力强,肉质风味、市场行情好的绍兴麻鸭、缙云麻鸭,绿壳蛋鸡、当地芦花鸡,凉山黄牛、宣汉黄牛、当地本地种牛,波尔山羊等为佳。在生态养殖实践中,应密切注意与种植业产业基地建设、林地抚养、畜禽粪便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紧密联系,以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契机,致力于发展种、养、沼循环农业现代生产模式,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增值,并以提高产出效益[1,3]。

2效益估测

2.1规模预测

根据资源禀赋和相关资料分析,借力于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和省里扶持景宁县发展生态养殖项目实施之良机,通过人为措施的改良,适当降低栽种、留养密度,留置、套播优化牧草资源,辅之以诸如交通、饮水、栏舍等必要的设施建设,拟可以实现如下表1的养殖规模。以各类资源的80%面积可供畜禽养殖;养鸡以每年养2批,养羊、养鸭以每年养1批计算。由表1可以推测,如果能将景宁县可以用于发展生态养殖的各类资源的80%加以利用,则每年可实现930多万头、只的畜禽养殖规模,相当于2010年77多万头、只畜禽养殖的11.7倍的饲养量,这说明在景宁县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2饲养产出效益

根据表1所列的养殖量,依据各类畜禽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产品的市场价格行情,拟可获得如下表2的饲养产出效益。牛以每年单体重225kg,纯收入以产值的25%计。由表2可见,如能将景宁县可用于生态养殖的各类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根据当地当前畜禽产品的市场价格行情,每年可增加农业产值7.8亿多元,增加纯收入近2亿元,仅此一项,农业产值可比2012年的9亿元增加近1倍。可见,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不失为景宁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3节省成本投入效益

实行生态种养,可起到产业互利共促的作用,种植业可为养殖业提供饲料来源,而养殖业则为种植业起到以养代抚,取食园内杂草,寻食植物害虫,控制病虫杂草发生为害,畜禽排泄肥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促进低碳生态农业发展的效用[4-6]。根据景宁县的资源禀赋,如能优化配置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积极发展生态种养业,不仅可以促进景宁县生态畜牧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相关资料与生产实践调查统计,可为种植业增加如下表3的养分投入[7],并拟可获得如下表4的节本效益。

2.3.1肥料投入以各类粪便有机质含量换算为栏粪便,栏粪肥以30.0元/100kg计;化肥价格以尿素1.82元/kg(含N46%),过磷酸钙0.52元/kg(含P12%),氯化钾3.50元/kg(含K60%)计。

2.3.2养鸡鸭饲料1.88元/kg,放养节省投食150g/只•天,年放养320d计。由表3、表4可以看出,根据资源禀赋,实行资源化配置,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可为种植业提供有机质120648.86t,植物主要营养成分纯N6996.94吨、P2O56504.35t、K2O3576.65t。这就为培肥土壤基础肥力提供了条件[8];并此可以增加农业纯收入19618.76万元,节省生产投入成本92854.3万元,节本增效可为景宁县14万多农业人口年均增收6632.45元,可见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结语

第7篇:经济效益范文

1.1土壤样品播种施肥前取0~20cm土,测定有机质、pH值、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参考《土壤农化分析》中的方法进行,其中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测定采用碱解扩散法,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测定采用分光光度计碳酸氢钠侵提,钼锑抗比色法,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外加热法)。

1.2植株样品(1)记录马铃薯不同生育期。收获期每小区随机选取3~6穴,进行考种。取单薯50g以上为商品薯。小区边行和两头不取样不测产,剩下部分测产,记录测产面积和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鲜质量。(2)玉米成熟期调查植株、穗位高度,收获时选取有代表性的10m2进行测产;每个处理采集10穗玉米测定穗长、穗行粒、百粒质量、籽粒率、产量、含水量等指标,按照玉米储存要求,标准含水量14%折合产量。

1.3积温测定利用HE173温湿度测定仪测定每日平均温度,通过计算得出整个生育期内≥10℃积温数据。1.4.4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用Excel和SSP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方差分析用SSP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上茬马铃薯生育进程及产量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两种模式下生育进程基本上能够满足马铃薯生育期的要求,达到90d。模式Ⅰ利用马铃薯耐寒特性,通过小拱棚加温,地膜增温的手段,达到提前上市的优点,产量略低于模式Ⅱ,但是马铃薯提前上市,价格要高于模式Ⅱ,从表中可以观察到,两个模式的产量,商品薯分别达到43577.4,49135.7kg•hm-2。

2.2不同播期不同品种玉米生育性状、考种以及产量调查从试验结果观察(表4),各品种株高、穗位变化差异显著,其中桥峰1号、辽单502、辽单506、辽单1211属于高秆型玉米品种,属于当地农民习惯种植品种。郑单958、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登海605属于矮秆型品种。6月15日播期试验,从出苗到收获共计124d,从试验结果分析郑单958、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登海605生育期基本能够满足,其中桥峰1号、辽单502、辽单1211、辽单506生育期不能满足,但是当地习惯种植高秆大棒稀植型玉米品种,销售时按照鲜质量进行买卖,从表4中观察百粒质量以及籽粒率均未达到成熟的标准,可能与当地9月底开始提前下霜有一定关系。从储存粮食安全角度考虑,播期6月15日建议种植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登海605能够正常成熟的品种。产量:德美亚2号>德美亚1号>登海605>郑单958,登海605号作为当地品种对照,德美亚2号增产18.46%,德美亚1号增产15.05%。6月25日播期试验,从出苗到收获共计114d,从表5中结果分析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登海605生育期基本能够满足,其中桥峰1号、辽单502、辽单1211、辽单506生育期不能满足,但是除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的百粒质量以及籽粒率基本达到成熟标准外,其余品种均未达到成熟的标准,与当地9月底开始下霜有一定关系,播期6月25日种植品种建议为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其中产量,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登海605,登海605号作为当地品种对照,德美亚2号增产12.55%,德美亚1号增产14.51%。

2.3马铃薯玉米复种不同模式积温利用情况试验地上茬种植马铃薯前期利用小拱棚、地膜覆盖可以明显提高地温,从而适应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需要,>10℃积温是从4月1日开始,从4月1日到马铃薯收获,两个模式积累>10℃积温分别为987,1223.5℃,种植下茬玉米累计>10℃积温分别为2863,2626.5℃(表6)。从表中可以观察到德美亚1、2号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说明在种植下茬玉米时,选择品种关键是满足品种所需积温以及相应的生育期,其中德美亚1、2号无论是6月15日播期,还是6月25日播期均能满足其生育期所需的积温。

2.4马铃薯复种不同播期玉米品种经济效益分析从表7中可以观察到上茬马铃薯是马铃薯复种玉米种植模式中主要盈利部分,成本包括耕地、种薯费、播种费、化肥、水费、电费、人工费、棚膜、地膜、竹竿,模式Ⅰ成本为27450元•hm-2,利润达到55354元•hm-2,模式Ⅱ成本中减少了棚膜、竹及相应架设拱棚的人工费,达到20025元•hm-2,利润达到54273元•hm-2,上茬利润的产生主要受马铃薯时令价格以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从表中观察,模式Ⅰ产生的上茬经济效益略高于模式Ⅱ。下茬玉米虽然不是主要盈利部分,但是种植玉米对于国家粮食储备、稳定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也起到一定作用,其中成本(包括耕地、玉米种子费、播种费、化肥、人工费、地膜)达到5100元•hm-2,从两个模式的不同品种观察,其中模式Ⅰ中德美亚2号纯利润最高达到9541元•hm-2,模式Ⅱ中德美亚1号纯利润最高达到9057元•hm-2,从马铃薯复种玉米模式中总体衡量,模式Ⅰ最高产生的纯利润达到64895元•hm-2,模式Ⅱ最高产生的纯利润达到63330元•hm-2。

3结论

第8篇:经济效益范文

从养猪生产条件、养猪生产水平、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规律和养猪生产过程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决定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从而为养猪生产获得最佳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养猪业产业化的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猪;经济效益;主要因素

随着市场的需要,养猪业逐渐由农村副业向产业化转变,产业化经济的影响因素颇多,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健康是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但绝非唯一决定因素。从宏观经济分析,养猪的经济效益取决于两大方面:第一,取决于生猪卖出所得的总收入;第二取决于饲养过程中所支出的全部费用。以上两者的差值才是养猪获得的税前盈利收入。

1影响出售生猪获得总收入的因素

影响出售生猪获得总收入的因素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总收入等于某段时期内的产品数量与产品单价之积。产品数量由养猪条件和水平决定,产品单价由某段时期的市场决定,因此猪场生产条件和市场共同决定了养猪生产总收入。

1.1猪场生产条件及水平生产条件和水平是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点,直接决定着在相同时间和相同资金投入的条件下所获得的产品数量。

1.1.1品种:品种选择是养殖业最基础的环节,没有好的猪群品种,其他生产条件的经济生产效能就无从得到最大的发挥,进而间接造成生产设备条件的相对闲置浪费[1]。

1.1.2全价日粮:在选择好的品种基础上,提供充足的全价日粮是猪生长发育的关键所在。随着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猪的全价配合饲料极大地推动了猪只潜在生产力水平的发挥。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标准配制适应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的日粮,以满足其对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的需要。另外,在饲料当中适当添加酶制剂、抗菌保健药品以及增重剂等,可有效促进猪只的健康快速生长。

1.1.3猪舍环境:适宜的环境可保证猪只生长潜力得到最佳发挥。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是衡量猪舍环境的几个主要指标。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对温度要求不同,小猪畏冷,大猪惧热,无论是冷应激还是热应激都会降低生产力水平,在设置猪场环境时还应充分考虑湿度与温度共同作用对猪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猪舍内的H2S、NH3、CO2等有害气体的含量,以免损害猪的组织器官及免疫系统[2]。

1.1.4疾病防治:猪的生活环境当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猪是否被感染取决于猪本身健康状态和免疫系统功能以及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能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实际生产当中,每个猪场都应制定出适合于本场的免疫程序,但疫病的控制重点在于防,应引起养殖者的高度重视[3-4]。

1.2市场价格以上所述为猪场内部条件,在生产出优秀商品猪的基础上能否获得好的经济收入,还要取决于当时的市场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猪价格受买卖双方的影响会有较大的波动。因此,要抓住市场变动机遇,灵活经营。

1.2.1产品销售的灵活性:在预测市场变动的前提下,衡量出售仔猪和商品猪的效益关系[5]。

1.2.2猪场规模变动的灵活性:根据市场形势变化趋势,当形势看好时,决定购进仔猪或种猪以扩大饲养规模,增加出栏量;当形势出现下滑时,要尽快出售仔猪或种猪以缩小养殖规模[6]。

1.2.3出售肥猪的灵活性:育肥猪的最佳出栏体重应在90~110kg。当肉料比价大于5∶1时可再育肥一段时间再出售,小于5∶1时则提前出售以减少损失。

2养猪生产过程当中各种费用的支出

[7-8]①饲料费用。饲料费用约占养猪生产成本的70%左右,它包括统计生产周期内饲喂各类猪群所消耗的饲料费用总合。生产单位畜产品所消耗的饲料费用高低直接决定着生产单位畜产品成本的高低。降低生产成本必须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提高肉料比。②房屋和设备折旧费。砖木结构房屋折旧年限一般为20年;土木结构一般为10年;产仔箱和饲料生产加工机械折旧年限为10年;拖拉机和汽车折旧年限为15年。③燃料费、水电费;兽药、防疫费。④仔猪费和产畜摊销费,指动物本身折旧费。产畜摊销费=产畜原价值-净残值/使用年限。⑤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费用。⑥运输费、维修费、低值易耗费、差旅费、招待费、经营税、人员培训费及其他费用。

3线性规划法

采用线性规划法确定最佳生产规模和生产经营方向,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9]。畜牧经济原理表明:只有经营方向正确,经营规模适度,才能进行养猪资源与生产的最佳配置,从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研究与实践证明,用几种有限资源从事多种项目的养猪生产,在进行资源和生产的最佳配置时,可采用“线性规划法”确定最佳生产规模和生产经营方向。以下举例说明线性规划法的使用,相关数据见表1,线性规划法图示见图1。该猪场的生产方向选择肉猪和种猪兼养,资金消耗和收益根据当时市场供求关系计算,公母猪比例为1∶25,将公猪的消耗加到母猪的消耗当中去,肉猪育肥一年按2批计算,每头种猪资金消耗为:1800元+1800元×1/25=1872元,每头种猪占用猪舍面积为:8m2+8m2×1/25=8.32m2。设饲养育肥肉猪每批为X头,饲养种猪为Y头,Z为一年所得收益,根据以上资料。用图解法求解,建立直角坐标系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在ABD范围内,有资金而无猪舍;在BCE范围内,有猪舍无资金;在DBE3点以外的范围中,既无资金又无猪舍,以上3种情况生产都不能进行,只有在四边形OABC区域内取值,生产才可行。但要使目标函数值最大,只能取OABC4个凸点值,另外O点为未生产状态,A、B、C3点是生产状态,从约束方程可计算出A、B、C3点的值。比较A、B、C3点Z值,可知B点Z值使目标函数Z值最大,即肉猪每批养54头,一年共养108头(2批),种猪含公母共养91头时该场收益最大。

4结论

第9篇:经济效益范文

(1)根据制作的面积、垫料层厚度和配方计算各种原料的使用量;(2)将应添加量的米糠或麸皮等辅料与菌种充分混合;(3)将第二步的垫料与等量或2倍量的垫料充分混合;(4)将第三步的垫料与剩余的垫料充分混合,混合过程中对入适量水,是垫料水分含量达50%~60%(手抓可成团,松手既散,指缝无水渗出);(5)在圈舍内堆成梯形,用麻袋或稻草盖上,夏天5~7d,冬天10~15d即可(有发酵的香味和蒸汽散出);(6)将发酵好的垫料摊开铺平,再用预留的谷壳、锯未混合后,覆盖上面整平,厚度约5~10cm左右,然后等待24h后方可进猪。

猪舍的设计要求和发酵床准备猪舍坐北朝南,通风良好,有一定的采光面积。南墙采用半敞开式,夏季敞开通风,冬季加盖保温,走道和食槽位于猪舍北面。发酵床为地下式,深度70~90cm,面积25~30m2,填上垫料5~15d便开始养猪。

发酵床的管理将集中成堆的猪粪耙散、垫料翻堆、调节维持垫料适宜水分、猪舍通风换气。1.4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结果与分析

1育肥结果与分析

育肥结果见表2。表2试验猪由表2可见试验组猪增重效果明显低于对照组猪增重效果(P<0.05)。试验组头均耗料197.3kg,对照组头均耗料226.7kg,试验组料肉比为2.28:1,对照组料肉比为2.56:1,试验组育肥单位增重耗料比对照组降低10.9%,但差异不显著(P>0.05)。

2育肥效益分析见表3。从表3可知,试验组和对照组按育肥期头均增重和耗料计算经济效益,生猪毛重价格按时价16元/kg计算,育肥猪饲料价格按3.5元/kg计算,两组的人工、防疫等其他投入一样,不影响效益分析结果,忽略不计。对照组头均增重收入为1419.2元,支出为801.5元,试验组分别为1384.0元,724.2元。对照组净收入为617.8元,试验组为660.4元,较对照组增加42.6元,增加了6.9%。

结论

(1)传统养殖模式育肥猪日增重高于发酵床养殖模式,但发酵床养殖模式下育肥猪单位增重饲料用量低于传统养殖模式。张福官、等(2010)研究结果表明,日增重、料重比两项指标,发酵床育肥组均优于传统猪舍育肥猪(P<0.05)。日增重,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7.62%;料重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9.4%。本研究发酵床养殖模式日增重明显低于传统养殖模式,可能是由于发酵床管理维护存在问题,试验过程中发酵床垫料层出现结板等情况,影响发酵效果,导致猪舍温度较低,加上试验期正好处于最寒冷的季节,猪采食的饲料部分用于自身的维持需要,从而影响了增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