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网培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贵州电网贵阳供电局变电二所检修一班副班长。近5年来积极参加教育培训活动,累计接受各类学习培训905学时;作为培训师,为促进企业的发展积极传授知识和技能,共计培训2500人次。
卢兴福,现为南方电网公司贵州电网贵阳供电局变电二所检修一班副班长。他性格沉稳内敛,但求事功、不事张扬。多年来,他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学习钻研本职岗位业务,积极参加培训提高自己;他身体力行,做好表率,在完善自我的同时,尽量利用每一次机会做好对其他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技术领悟;他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心系电网安全的高尚情操,在最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无私奉献,树立了榜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责任是无尽的动力
参加工作以来,卢兴福一直从事高压开关的检修及维护工作。刚参加工作时,对一切都是陌生的,在了解从事工作关系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后,他深感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为尽快掌握岗位业务知识,只有中技文化程度的他,除了通过工作实践学习、主动参加各项培训外,还自费购买大量专业书籍进行自主学习;在工作之余,他积极参加自考、函授,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随时学、随处学”是同事们对他的第一个评价。贵州电网公司及贵阳供电局一直十分重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为满足企业和员工发展的需要,每年都会针对各专业业务举办培训。如果不是因为工作分不开身,不管什么专业,卢兴福都会积极参加培训。他认为,通过对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有助于开拓视野,提高工作中的系统性、全局性。他会结合工作实际,积极与各专业人员进行探讨,学习他人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爱学习、会学习”是同事们对他的第二个评价。他将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为“五多一戒”:多问,即不懂就问;多想,即主动思考,剖析表象后的深层次原因;多动,即多动手,只有多动手,才能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多总结,即工作中要多总结,总结得失,完善不足;多动笔,即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学习心得记录,做好资料积累;戒自满,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戒骄戒躁,为不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他注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际,解决了工作中大量的实际问题。由于爱学习、会学习,即便是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电网结构,他总能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把电网事故背后繁杂的原因分析得清楚透彻。多年来,通过不断努力,卢兴福的技术水平和工作业绩不断提升,从学工到师傅、从师傅到专业技术骨干,他的成长有目共睹:在2008年贵州电力公司“安康杯”变电检修技能竞赛中,取得贵州省技能竞赛第一名,获“优胜选手”称号;在2010年贵州省举行的首届变电检修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贵州省技能竞赛第三名的好成绩,获“贵州省技术能手”称号,并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
身教胜于言传,在工作中带领团队提升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专业带头人,卢兴福始终以南网方略为指导,注重以自身的行动去凝聚人,以工作实务去提高团队的整体技术水平。
作为副班长,无论是工作态度还是技术业务,要求班员们做到的他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坚持做到工作想在前、困难当头抢在前、执行任务走在前,带头执行上级决策和部署,想尽办法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中,他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改造,在解决好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带领整个团队提高业务水平。近年来,由他牵头组织的多项技术改造,均取得了预期效果,团队整体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此外,他利用工作休息时间,将工作实践进行整理归纳,形成理论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2007年,解决了LW11-252型断路器延时分闸问题;2008年,解决了LW8-35型断路器机构扇形板不复位导致不能操作频发性故障问题,两项研究成果均在《中国电力安全技术》期刊上发表。2009年,贵阳供电局一台LW17—126型断路器出现偷合闸现象,在厂家也查找不出原因的情况下,他通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和进行详细分析,找到了故障产生的原因,通过制定实施技术改造,消除了故障,并撰写相关论文在《贵州电力技术》期刊上发表。
付出终会有所得,他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7年获贵阳供电局“安全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获贵阳供电局“抗冰保电功臣”称号;2009年获南方电网公司2008年度“技术能手”称号、贵州电网公司第五届“技术能手”称号;2011年荣获贵州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称号、贵阳供电局“教育培训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被聘为贵州省电网公司首届“技能专家”。
做好传帮带,注重技术新能手培养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电网安全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卢兴福深感技能人才的重要。为了年轻同事们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他总是主动承担起传帮带的责任,主动对新进人员进行授业指导,并作为授课老师积极参加贵阳供电局举办的各种培训。
2007年,由于技术过硬,卢兴福被聘为贵阳供电局兼职教师。他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了。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他积极参加兼职教师培训,不断总结授课方法,努力提高授课经验,授课技巧进一步有效提高,授课自信心得到强化。他一直思考怎样的课件和授课方式才能更好的适合成人教育?怎样能在有限时间的培训中让学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如何让一个枯燥的技术讲解变成一个生动的教学互动?为了增加授课的多彩性,他努力提高教具、课件制作水平,注重授课气氛张驰有度的掌控。通过不断努力,他的授课水平越来越高,授课效果越来越好,得到学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他还十分注重培训结束后与学员们的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学员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与他交流,他都耐心地一一给予指导。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培训课件开发等相关工作,先后组织参与了贵阳供电局变电检修技能实操、贵州省电力公司县级供电企业中层干部能力提升、贵州省变电运行实操等课件的开发制作和贵州省电力公司变电检修专业岗位胜任力评价题库及标准的修编。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公司发展三年再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以及抗冰抢险精神,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开展“责任铸金牌”主题系列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动员全体干部员工瞄准金牌创一流,立足岗位建新功,以责任铸就金牌,以责任成就伟业,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奋力推动公司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活动主题
责任铸金牌
三、活动目标
根据公司工作实际,按照突出重点、力求实效的原则,重点围绕五大金牌系列,开展全员“责任铸金牌”主题系列活动。
1.坚持科学发展、争创金牌工程
以实施*电网“*”发展规划为目标,以建设特高压工程为龙头,以完成“三大标志性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圆满完成特高压示范工程建设任务,建成投运豫西电力外送第二通道,全面启动“农田机井通电”工程,落实年度技改计划,确保全面完成年度里程碑计划,确保所有工程达标投产,争创金牌工程。
2.落实“四化”要求、争创金牌业绩
坚持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公司发展方式转变,以开展同业对标为抓手,以开拓市场、提高效益为重点,大力提升公司科学管理水平,力争完成售电量1600亿千瓦时、外送电量120亿千瓦时、实现利润17.5亿元,确保全面完成与国家电网公司签订的业绩考核责任目标,争创金牌业绩。
3.履行社会责任、争创金牌服务
认真落实“四个服务”宗旨,以优质服务为载体,进一步提升优质服务能力和水平,塑造“国家电网”品牌,为150家重点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全年600万千瓦装机如期投产要求,圆满完成“两会”、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保电任务,确保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蝉联公共服务行业第一名,争创金牌服务。
4.推动和谐共进、争创金牌文化
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奥运精神和抗冰抢险精神,以举办公司首届企业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广泛开展迎奥运系列活动,不断加强“国家电网”品牌建设,大力推进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积极构建符合时代特征、体现行业特色、具有中原特点的企业文化体系,争创金牌文化。
5.努力追求卓越、争创金牌团队
以创建和谐企业为目标,以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展全员培训、创建学习型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组织技术共促、技术技能专家评选、劳动技能系列竞赛、青年“双争”“双创”等活动,深化内质外形建设,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组织引导全体员工争当金牌员工、争做金牌团队。
四、重点任务
根据“责任铸金牌”五大系列工作要求,结合公司今年主要工作,重点完成20项金牌工程。
1.电网建设里程碑金牌工程。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8亿元,确保豫西电力外送第二通道和一批迎峰度夏工程按期投运,500千伏变电容量在2007年基础上实现再翻一番,力争电网建设进入国家电网公司标杆单位。
2.特高压电网建设金牌工程。
圆满完成公司承担的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任务,确保10月底建成投运。做好特高压电网适应性研究和生产运行准备工作,有效发挥特高压电网引领带动作用。
3.豫西电力外送第二通道金牌工程。
圆满完成三门峡-洛阳南-平顶山500千伏输电通道建设任务,解决豫西电力外送卡脖子问题,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电网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创造更好的条件。
4.500千伏变电容量翻番金牌工程。
圆满完成年内14台500千伏变压器的投产任务,变电容量1050万千伏安。今年公司500千伏变电容量与2007年底相比实现翻番目标,电网运行更加安全可靠灵活。
5.“农田机井通电”金牌工程。
认真贯彻落实“三新”农电战略,全面启动“农田机井通电”一期工程建设,新增通电机井22000个,增加灌溉面积130万亩,大力塑造公司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形象。
6.电网前期工作争金牌工程。
按期完成特高压南阳开关站扩建主变和有关跨区联网工程前期工作任务,全年完成超过300项电网项目核准任务,前期工作继续保持国家电网公司前列。
7.安全管理创标杆金牌工程。
全面完成与国家电网公司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确保实现“电网无事故、人员无死亡”的双零目标,力争安全管理进入国家电网公司标杆单位。
8.资产经营保标杆金牌工程。
全面加强综合计划、预算管理和资金集中管理,运用金融工具和理财手段,确保公司发展资金的投入,确保经营业绩考核指标的完成,确保资产经营继续保持国家电网公司标杆单位。
9.人力资源创标杆金牌工程。
控制用工总量,提高劳动效率,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及培训经费投入力度,大力开展全员及重点项目培训,组织好今年竞赛调考工作,确保人力资源保持华中电网公司标杆单位,力争进入国家电网公司标杆单位。
10.开拓市场创效益金牌工程。
积极开拓省内省外两个用电市场,公司售电量完成1600亿千瓦时、市场占有率达到91%,售电量和市场占有率增速继续保持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首位。公司外送电量达到120亿千瓦时,省外开拓电量继续保持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首位。
11.优质服务助百企金牌工程。
服务我省重点企业带动战略,建立灵活的市场机制,密切跟踪省内100家重点企业和50家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制定专题配套服务方案,保障重点企业的电力需要。
12.节能减排争金牌工程。
积极稳妥推进节能发电调度试点,确保向节能发电调度模式的平稳过渡。提前做好电网配套延伸,满足省内170万千瓦小火电关停任务,确保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有序供应。
13.电网运行管理争金牌工程。
全面开展状态检修试点,大力推进无人值班站建设,积极探索输变电集中检修模式,提高电网运行效率,有效解决电网快速发展和现有生产资源紧缺的矛盾,电网运行各项指标显著提升。
14.“SG186”信息化建设创金牌工程。
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率先完成“SG186工程”,加快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步伐,积极推广营销、审计、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等重要核心业务应用系统,扎实推进信息化企业建设。
15.多经产值超百亿金牌工程。
坚持创新发展,在全面完成规范主多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产值超100亿元,以发展保和谐稳定,多经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16.行风评议保第一金牌工程。
加强行风建设,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机制,服务承诺兑现率达到99.95%以上,确保蝉联全省民主评议行风公共服务行业第一名。
17.企业文化建设铸金牌工程。
组织举办公司首届企业文化艺术节,广泛开展迎奥运系列活动,加强“国家电网”品牌建设,积极构建以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廉洁文化、管理文化为主要内容、体现*电网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18.班子建设创“四好”金牌工程。
深入推进“四好”领导班子建设,着力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理论、能力素质、作风形象和制度机制建设。公司力争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四好”领导班子称号。
19.提高素质强队伍金牌工程。
以加大绩效考核为基准,以全员培训手段,以举办各种劳动竞赛和开展争创活动等为载体,不断提升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立足岗位创一流。
20.强化宣传树形象金牌工程。
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建立完善公关体系,办好“一报二站三刊”,打造一支高素质新闻宣传团队,每年重点策划2-3个影响广泛的新闻专题,不断提高公司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
主要任务:精心策划,全面启动,广泛动员,营造浓厚氛围。
1.制定方案。结合学习公司五届三次职代会暨20*年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总体工作实施方案及有关子方案。
2.全面启动。结合公司召开专业或专题会议,分口启动相关“责任铸金牌”活动仪式。
3.搞好宣传。在《*电力报》、《*电业》和公司内外网站设立“责任铸金牌”活动专栏,编印活动简报,及时反映各单位活动进展情况,形成全面动员、全方位参与的氛围。
(二)实施推进阶段(4月至11月)
主要任务:认真组织,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确保目标落实。
1.公司本部有关责任部门要认真组织好方案的实施。
2.公司所属各单位根据公司党组的要求和工作实施方案的安排,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抓好落实。
3.公司所属各单位、本部各部门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公司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编发信息简报,通报情况、交流经验。
(三)总结提高阶段(12月)
主要任务:深入调研,及时总结,选树典型,形成长效机制。
1.跟踪调研活动开展情况,并认真做好总结工作。
2.总结交流和推广先进经验,评选表彰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事迹。
3.各部门、各单位在对年度工作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巩固活动成果。
六、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活动的领导和协调,成立公司开展全员“责任铸金牌”主题系列活动领导小组。
*
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检查督导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相应成立工作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是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工作开展负全面责任。
七、工作要求
1.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全员“责任铸金牌”主题系列活动的重大意义,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引导,通过举行启动仪式等形式和报纸、杂志、网站、电视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责任铸金牌”活动。特别要注意选树和培养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引导活动不断深入开展。
2.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公司党组的要求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活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责任明确、分工合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确保活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公司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成员部门要密切配合,充分沟通,超前谋划,自觉履行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和活动细则,对各单位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调研指导。
3.精心策划方案,有序组织实施。公司本部各责任部门,要增强活动的计划性和前瞻性,按照公司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制定相关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子方案,及时加强对基层工作进行指导。各基层单位要按照公司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制定出本单位的总体实施方案和各项活动的子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时间进度,提供物质保障,确保各项活动有效衔接、稳妥推进。各部门在4月5日前制定出相关子方案。
【关键词】电网调控;安全运行;风险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深化, 电网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县域电网十年来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 发展,但是电网网架仍比较薄弱,电网结构多为放射式和两端 供电网络,供电可靠性较低,设备陈旧,线路通道环境复杂。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 平的不断提高,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电网供电能力不足,供需 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给了调控人员更大的工作压 力,同时也增加了电网发生故障的几率。
一、县域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因素
对县域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影响的因素很多,根据 电力系统本身的特性可将归纳为以下几点。 (1)自然灾害因素,如县域一般多洪水、雷雨、风暴 等。 (2)人为的因素,如调控人员的误调度、误操作,人为的破坏等。 (3)电网网架比较薄弱,输变电设备陈旧,主变容量 小,供电线路长、线径小,供电能力不足。 (4)电力系统一、二次设备缺陷、管理维护不当,如断 路器拒动、通信系统不稳定导致传输的信息缺失等。 (5)运行方式不合理,没有充分考虑损耗、潮流、电压 的变化。
二、电网调控存在的风险因素
电网事故通常有突发性、意外性和影响面广等特点。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对调控人员来说是一项繁琐复杂的智能性劳动,这不单单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丰富的运行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必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稍有不慎,就会对电网、设备、人员构成很大的威胁。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县域电网调控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调控人员责任心不强,高度依赖自动化系统的预警和信号,监控不严谨细致,不能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和故障。 (2)调控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调度 规程、安全工作规定,凭经验主观判断,拟写指令票错误,下达逐项命令漏项、擅自加项或跳项,造成误调度。( 3)调控人员业务水平低、心理素质差,对电网运行方 式、设备承载能力、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不熟悉,面对突发事 故慌乱、不知所措,延误事故处理或扩大事故范围。 (4)没有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事项不清晰,未完全掌握电网设备运行状况,导致误指挥、误操作。 (5)班组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活动会和安全培训 不正常开展或流于形式,班组对于一、二次资料管理不到位, 在工作中缺少参考依据。
三、提高思想认识 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1)提高调控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责任感和执行力 要坚持定期开展安全活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调 控人员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将安全 生产与经济利益挂钩。要经常学习事故通报,对事故案例分析 总结,汲取经验教训,做到警钟长鸣,提高执行者的安全意 识。电力企业关于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程、制度,都是以往生产 经验中用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养成自觉认 真执行规程制度的好习惯,坚决反对一切习惯性违章现象,杜 绝误调度、误操作事故的发生。按照“严、细、实”要求严格 执行“两票三制”、操作指令票制、复诵指令制、监护制、录 音记录制等操作制度。遇有外来干预调度运行,以《电力 法》、《安全工作规程》和《调度规程》为准,按照“三公” 原则,不讲私情。
(2)调控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妥 善处理电网异常和事故 。加强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 县级调控一体化后,调度运行和监控运行业务相互融 合,调控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增加,责任加重。同时随着 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县域电网的现代化水平越来越 高,这就要求调控员应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业务技 能,以胜任本职工作。因此,调控人员必须达到“三熟三能” 的要求。三熟,即熟悉本地区电网的一次系统图、主要设备的 工作原理;熟悉调控自动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电网继电保护配 置方案及工作原理;熟悉本地区电网的各种运行方式的操作和 事故处理及本岗位的规程制度。三能,即能正确下令进行倒闸 操作、正确投退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能运用自动化系统 准确分析电网运行情况;能及时准确判断和排除故障,尽可能 缩小事故范围。
经常开展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 平时不但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多积累处理异常和 事故的经验。要多沟通多交流,多做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 要熟悉各种预案,比如有序用电序位表、大面积停电预案、黑 启动预案、重要用户和高危用户的保供电方案等。调控员只有 苦练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处理事故时,做到处变不惊、沉着冷 静、考虑全面、程序得当。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岗位工作标准。加强调控工 作危险点的分析与预控,做到每项工作都要有危险点分析,并 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对电网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要进行深 入的分析,加强应急体系及应急预案的建设,增强应急预案的 可操作性。严格交接班制度管理,落实交接班责任。健全班组 各项技术资料,完善各项原始记录,对各类规程、预案、图纸 等进行规范归档,做到事事可追溯,时时可监督。加强民主管 理,切实解决调控员的实际困难,使之以饱满的精神和工作热 情投入工作中。
关键词:电力抢修;电力安全;应急培训;应急体系;培训管理
电力行业是我国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同时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促进了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网结构和规模变得日益复杂和扩大,电能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电网和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遭遇的各类突然事件均会导致生产停顿、人民生活混乱,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为实现电力系统运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强电网风险预警并提高电网应急管理能力对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意义重大。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电网应急管理体系中人员现场救援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应急管理于1991年被学者Drabek定义为一门涵盖了管理方法、应用科学、技术等多门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去维持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学科。Health[1]通过几何图形将应急管理的整个过程分为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阶段,在最近几十年里系统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研究才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国学者在90年代初开始关注危机管理并对其展开分析[2-4]。电网的应急管理体系大都作为突发事件及灾害的组成部分[5]。突发事件应急现场从应急物资准备、灾难现场情况、设备故障评估等基本程序都与常规检修程序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对于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培训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培训对象也尚不明确,而培训方式包括应急培训方式、培训周期和培训学时也都未能规范。
1电力应急管理现状及培训的必要性
1.1电力应急管理现状
我国从中央至地方都十分重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虽然已基本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出台了相关的专项法案,且在地方各处基本建立起了应急救援队伍,但现阶段我国的应急管理仍存在应急处理能力不够、统一指挥协调配合不足、与制定目标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各级人员对电力应急管理知识的认识不充分、电力管理工作重心偏移及现阶段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完善。
1.2电力应急管理培训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系统依赖越来越强,通过研究调查发现,现有电力系统仍面临风险,开展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培训对减少电力系统的风险、增强社会稳定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电力管理部门加强应急管理培训是提高电力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参与电力应急管理培训,电力从业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能立即依据经验及专业知识处理紧急事件,应急系统的管理人员也可基于培训内容实现有效的资源调配。管理培训工作的展开,对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如何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果这个难题上,管理规范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为保证培训体系的完整性及科学性,同时满足针对不同部门人员的培训内容。本研究立足电网行业应急抢修及救援经验,通过梳理各级人员的应急预案、应急职责、岗位风险、关键作业,岗位技能、应急处置过程事项等内容,总结提炼出应急知识和技能,建立相应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框架,形成了培训课程分类分级标准,各级单位可依据标准进行应急培训课程设定,并依此建立具有特色的模块化、标准化的应急管理课程体系。并将培训对象划分为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技能类,其中管理类细化为6个管理层级的应急指挥人员,专业技术类细化为17个应急办成员部门,技能类细化为42个班组及应急特种部队。
2电力应急管理培训课程设置
2.1培训适用对象
为保证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应急培训课程分类分级标准,覆盖各层级人员,各级单位可根据分类分级标准指导各级人员开展相应应急培训,本课题提出的培训体系对以下群体适用:应急指挥人员,即省公司、地市及县区供电局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人员;公司、地市及县区供电局应急办成员部门主要负责人;专业应急管理人员,即省公司、地市及县区供电局应急办成员部门专业应急管理人员及应急专家队伍;应急特勤队,即承担公司属地和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灾情勘查、应急通信系统搭建、水上救援、现场指挥部及重点场所临时供电等危难险重应急抢修、救援任务的应急队伍;应急抢修专业人员,即公司输电、变电、配电(含保供电)、通信、网络信息、试验等专业队伍人员;其他应急人员,即公司各级后勤、财务、安保、监理、用电检查、计量等人员。培训内容通过对受众进行分类,明确了各岗位培训的方向,形成了部门间相关联又权责明确的系统培训体系。这一分类标准补充了现有培训体系中应急管理方面的空白,创新性地解决了应急管理培训不够系统化的问题,并及时支撑了综合应急基地的应用。
2.2培训内容设置
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家相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应急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形成了12门管理类课程、21门应急专业技术类课程等应急管理专业类课程。通过汇总分析广东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数据,根据公司面临的人身、设备、电网、健康、环境和社会责任等六大类57小类风险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目标,形成技能类课程42门。本研究所开发的课题内容有管理类、专业技术类、技能类。培训针对应急人员进行了课程教材大纲的内容设定,明确了每门课程的内容和教材一级大纲,细化了教材知识点,针对不同的应急管理人员划分了不同的课程重点内容,使不同层级的人员学有侧重、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管理类课程设置:针对电力企业中应急管理机制中现存问题,本套培训内容中管理类课程分为应急管理概述、应急管理平台应用及通信实践、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灾难心理学、应急演练点评及总结、电力企业“三体系一机制”应急体系建设、应急协调管理、保供电管理、供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及评估、应急支援与对接及人身事故应急处置12门课程。专业技术类课程设置:为保证应急管理人员及救援人员在紧急事件发生后,快速反应并做出较优的资源调配方案,将事故影响最小化。基于对电力企业救灾抢险问题的总结及现有规章制度的规定,对专业技术类课程设置如下: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策划与实施、应急队伍管理、应急装备管理、应急协调管理、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应用、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应急管理科技及文化、人身事故应急处置、应急抢修人身风险安全管控、灾害现场风险辨识与预控、灾难心理学、后勤应急保障与管理、应急处置机制、应急物资管理、应急通信装备管理、电网企业舆情危机的应对与处置及电网建设规划管理,共计21项专门课程。技能类课程设置:为形成专兼结合、精干高效、反应快速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对救援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及技能课程的实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此套培训课程中技能类课程设置主要包含42类: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设备火灾应急处置、一次主要设备故障应急处置、绝缘子破裂应急处置、水浸应急处置、应急装备使用、抢险车辆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网络攻击应急处置、防风防汛应急处置、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无人机事故应急处置、线路火灾应急处置、雨雪冰冻应急处置、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电力监控系统故障应急处置、通信网络故障应急处置、光缆中断应急处置、线路故障应急处置、应急保供电装备运维操作技术及应用、应急协调管理、应急指挥平台应用、反恐防暴应急处置、客户投诉应急处置、在建工程事故应急处置、灾害现场风险辨识与预控、应急物资管理、应急抢修人身风险安全管控、应急特种部队管理、应急救援装备实操、应急救援技术及应用、保供电管理、应急通信技术及应用、后勤应急保障与管理、电网企业舆情危机的应对与处置、灾难心理学、输电应急抢修技能、变电应急抢修技能、配电应急抢修技能、倒杆倒塔应急处置及人身事故应急处置。目前应急培训课程分级标准的提出,使各单位不同岗位人员得以更加便利的利用课程大纲和课程重点内容。因此,该分类分级培训的开展可使电力单位整体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得以提升。综上,基于已编制好分类分级的培训大纲,公司培训管理制度相继建立并逐步完善,各培训工程师及各岗位人员相互配合,培训管理系统可在电力企业中建立并投入使用。可以预见,对电力系统应急管理的分类分级培训,对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应急能力起到督促和推进的作用,此套培训体系的提出也可为国内其他电力系统的培训和应急系统建立起到引导和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rabA,KhodaeiA,KhatorSK,etal.Electricpowerfridrestorationconsideringdisastereconomics[J]IEEEAccess,2016,4.
[2]于雷.区域电网电力应急管理与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3]黄幼茹.加强电力应急管理,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第4讲基于流程控制的应急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2,9.
[4]田世明,陈希,等.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研究[J].电网技术,2008,1.
关键词: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电网运行
中图分类号:TM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015-04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运行状况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运行的安全,变电站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这其中既有由于电网调度员误发调度令、对异常处理措施不当造成的事故,也有由于变电运行人员走错间隔导致的误操作事故、安全措施不到位误入带电间隔的人身伤亡事故、带电误合接地刀闸、带接地刀闸误合开关、带负荷拉合刀闸、设备缺陷和异常未能及时发现造成的事故。对事故判断不准和向调度汇报不清楚而延误故障处理时间、事故发生后处理不当使事故范围扩大化、对二次设备误操作而引发的事故等情况较多,造成了人身伤亡、设备损坏,甚至发生电网解列、电网崩溃等大面积停电事故。
因此,为保证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就必须提高电网调度员、变电站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技能水平,加强变电站运行人员和电网调度员的培训。近年来,随着电力行业培训仿真技术的发展,各类培训仿真系统在电力行业应用越来越广,在提高生产运行人员的生产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变电站培训系统仿真的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我国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仿真范围逐步扩大、仿真的逼真度逐步提高。现存的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根据变电站一次部分控制操作以及保护屏柜实现方式,主要可分为三类:有硬件屏盘模式、软仿真模式、混合仿真模式。
(一)带盘台模式
带盘台模式是指用外观与实际变电站1:1的开关控制屏和保护屏硬件组成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主控室和保护室,主要由后台计算机支持这些硬件的操作和显示。该系统的硬件配置主要有模拟控制盘、模拟继电器保护盘、变电站配电装置、变电站主接线操作模拟盘、计算机控制仿真系统。其中计算机控制仿真系统是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的核心,它担负模拟变电站的仿真,复现变电站主控室现象的任务。接收模拟盘的信息,控制模拟盘的动作和信号。这种带有硬件盘台的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是最早应用的培训系统模式。带硬件盘台的仿真培训系统需要配备大量的硬件装置、设备,扩展性差,升级改造困难,同时硬件盘台并没有包括变电站中保护、测控柜等实际装置,与现场相比逼真度存在差距,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二)纯软件仿真培训模式
纯软件仿真培训模式是指变电站内的开关控制屏、保护屏、模拟屏、室外和室内的主设备及主接线等所有设备全都用软件仿真,除计算机外没有任何硬件,该系统采用多媒体仿真模式,仿真变电站的有关电气设备,包括一次设备、控制系统、中央信号系统以及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面板均可在计算机屏幕上动态显示。软件模式的仿真培训系统很快便以其便捷、经济等优点受到电力部门的青睐,目前应用较广。在这种模式中传统控制室中的保护屏、控制屏、中央信号屏等物理设备均被计算机监控平台所代替,所有监控功能都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与培训人员的互动。省去了大量硬件设备,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并且有利于系统更新升级。但是软仿真模式的培训仿真系统由于所有的操作和显示都是在微机屏幕上进行,与实际现场环境差距大,真实感较差,培训效果也不太理想。
(三)混合仿真培训模式
混合仿真培训模式将数字化的电网仿真与变电站中全部真实的二次设备(包括监控系统、保护柜、测控柜、音响、灯光等)有机结合成为的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目前,该类系统主要采用将数字化电网仿真与部分真实设备相结合的仿真模式,将数字化电网仿真结果通过数字模拟量转换卡转换为-3.53~3.53V的弱电交流量,再输出到经过改造的保护装置的内部采样插件上,并通过开关量输入卡采集模拟断路器的位置,从而实现断路器的动作的仿真,这种仿真方式只采用部分真实设备,并且需要对实际的保护柜进行改造才能以适应该仿真系统,并且可扩展性较差,新增加的保护设备无法直接接入(必须经过改造)培训仿真系统,该类系统的仿真效果与现场的一致性仍存在差距。
二、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概述
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是将数字化的电网一次设备仿真与实际变电站二次设备相结合的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技术。即监控系统、保护及测控装置、五防系统、灯光、音响等采用现场真实物理设备,而该变电站一次设备、邻近电网及其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采用数字仿真。其中数字仿真部分采用变电站实时仿真与全动态电网混合仿真技术,即详细仿真的变电站采用实时仿真技术,变电站所在电网采用暂态、中期、长过程一体化仿真计算技术,实现电网的全动态仿真,从而既能详细而真实再现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行为,也能逼真地再现大电网的各类动态过程对变电站的影响。数字仿真电网再通过高速的通信系统,高速的开关量采集、输出系统,高速、高精度的数字模拟量转换系统和仿真功率放大器与真实的变电站二次设备有机结合,实现了变电站软仿真子系统、数字电网仿真的一次、真实的二次设备仿真放置于同一个仿真系统中,有机连接、灵活配置,营造了十分逼真的变电站运行环境。从而实现对现场各类运行人员的培训需求:如变电站运行人员、继电保护人员、检修人员及相关的管理人员等,同时能完成人员培训、技能鉴定、岗位考核等各项工作。
三、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架构
图1给出了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统的总体架构。其中电网及变电站的数字仿真部分通过接口系统实现变电站电磁暂态仿真与电网全动态仿真的有机结合,其他变电站软仿真也是基于同一个的电网仿真,从而可以实现变电站软仿真、混合仿真的一体化。数字电网仿真结果的瞬时值通过高速通信系统传送到高速、高精度同步数字模拟转换器形成0~10V的模拟交流量,该模拟量通过电流或电压功率放大器得到放大的电流或电压电气量驱动变电站的实际二次设备。数字仿真系统通过高速开关量采集系统实时检测到变电站开关和刀闸的状态,从而将数字仿真和实际二次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数字仿真与变电站实际二次设备的无缝闭环连接。仿真培训系统通过开关量输出系统驱动非电气量保护动作模拟硬接点、变压器有载调压模拟硬接点、风冷控制模拟硬接点等,实现变压器的非电气量保护动作的模拟。
四、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功能
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是将电网仿真、变电站实时仿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仿真和教员与学员系统有机结合为一体化的系统,不但实现了地区电网生产运行过程的全仿真,也可以正确反映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电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可以对运行人员进行全方位的仿真培训。系统的主要应用功能如下:
(一)培训运行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培训基本的运行技能。对新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对老员工的基本运行能力进行培训及考核,使其熟悉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集控站监控系统、电网结构、运行方式、电网潮流,掌握基本运行操作及运行规程,熟练使用实时监控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应用软件。
事故分析及处理。可进行开关、刀闸、变压器、母线、线路、发电机组、电容器等各种设备及其相关的故障处理培训,训练变电站运行人员发现事故、异常,依据仿真的电网环境判断故障和处理故障,并在训练结束后对事故进行分析,重放事故发生和处理的全过程。通过仿真训练可以使运行人员了解各种事故发生的现象、原因及变化过程,总结积累处理经验,增强他们事故处理时的自信心。
变电站一次设备正常和特殊巡视训练。通过变电站一次设备三维交互式漫游巡视系统,实现变电站一次设备的三维重现和虚拟操作,受训人员感到富有直观性、形象性,有助于其熟悉了解现场情况,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对于管理人员进行电网及变电站运行的概念性培训。管理人员通过仿真培训可以了解电网及变电站的现状、运行方式、操作规程及电网和变电站运行的特性。
(二)联合反事故演习
本系统可用于研究电网、变电站特点,对薄弱环节做好事故预想工作,完善各种事故应对方案,从而提高事故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克服以往反事故演习纸上谈兵的局限性。仿真电网设置的常见事故及复杂事故发生后,将引起继电保护的连锁动作和电网潮流的变化,并显示越限设备的报警提示,对此研究后可以总结事故处理经验,制订出合理的事故处理预案。做到事前有分析,事后有反馈,切实提高电网安全运行能力。
五、硬件系统
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的硬件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教员台,学员台,仿真主机,变电站实际二次设备,电流、电压功率放大器,高速、高精度同步输出数字模拟转换器,高速通信及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混合仿真集成支撑平台。
(一)教员台
可以用仿真主机,运行教员子系统为教员管理和控制培训过程提供支撑平台。
(二)学员台
使用与现场完全一致的监控系统工程画面,保留所有现场监控系统功能,并与仿真模型建立通信连接。使学员在监控系统仿真界面上获得在现场监控系统上相同的操作。
(三)仿真主机
运行全动态电网仿真子系统,是仿真系统的核心和中枢。仿真系统模型包括:邻近电网的全动态电网计算模型、包括一次、二次设备模型、故障模型和异常模型。
(四)变电站实际二次设备
保护、测控、音响、灯光等装置采用与现场完全相同的硬件设备,可以为受训者提供真实的操作、监视手段,使得仿真机不仅可以培训变电站运行人员的常规操作和监视,同时还能使他们熟悉和了解变电站重要二次保护装置和屏面设备。
(五)电压、电流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接收DA输出的弱电模拟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使电流信号放大至0~20A、使电压信号放大至0~100V,以驱动实际二次设备。放大器在与仿真信号连接是采用高阻差分方式,无公共连接点,这样可保证仿真系统的安全工作,又可长线连接抗干扰,提高系统的小信号精度。仿真培训专用的功率放大器多路的电流或电压输出,从而能保证更好的同步输出精度,同时降低电流功率放大器的最大输出电流。
(六)高速、高精度同步输出数字模拟转换器
将变电站实时仿真计算出的电压和电流的数字量转化为模拟量,是决定仿真精度的重要环节,其关键技术是实现各路数字模拟转化(DA)的同步输出,同时为了保证输出波形的质量,每工频周波的输出点数大于60点,DA向功率放大器输入模拟弱电信号。为了保证混合仿真系统的可扩展性,更好地适应变电站规模的变化,采用分布式同步实时仿真技术,即根据变电站电气量需要严格同步的程度对各电气量进行分组,每组电气量在同一块DA转换器进行输出保持严格的同步,多组DA转换器通过高速PCI总线分布式工作,因此降低了以前依赖专用的DA转换器的程度,这样既可以保证仿真培训的效果,又可以保证系统的高可扩展性和系统造价。
(七)高速通信及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
通过开关量输入系统采集开关、刀闸动作情况、有载调压接点,实现开关、刀闸状态及变压器抽头位置的高速采集,将实际设备的状态实时发送给变电站实时仿真计算。通过开关量输出和继电器模拟非电量保护动作、变压器风冷控制硬接点等。
(八)混合仿真集成支撑平台
混合仿真集成支撑平台采用PCI总线技术将高速、高精度同步输出数字模拟转换器、高速通信系统和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紧密集成。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均运行在混合仿真集成支撑平台,实时操作系统通过硬件系统驱动软件驱动数字模拟转换器、高速通信系统和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即用于对DA转换器、开关量输出和开关量输入板卡的控制)是实现数字一次设备与二次物理设备有机联系的接口系统,将变电站实时仿真计算结果实时刷新DA卡、将接口系统的自身状态定时刷新DA转换器的某个通道、通过开关量输入系统采集开关、刀闸
的状态、通过开关量输出系统向实际设备发送指令。
六、软件系统
混合仿真培训系统的软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交互式、分布式仿真软件支撑平台,全动态电网仿真子系统,教员与学员子系统,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硬件系统驱动子系统。
全动态电网仿真子系统、变电站软仿真子系统、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教员与学员系统软件通过交互式、分布式仿真软件支撑平台的运行管理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整个数字仿真培训系统,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通过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级调用与硬件系统驱动软件集成,与物理设备完成无缝连接。
交互式、分布式仿真软件支撑平台是混合仿真培训系统基础,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仿真运行管理系统、人机界面系统、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人机界面系统和仿真建模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商用数据库与实时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实时数据库是常驻内存数据库,用来支持数据的快速访问、处理。实时数据库与商用数据库有机结合的方式保证了数据库的实时性和高效性,商用数据库作为实时数据库的持久存储,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系统中数据库系统的开放性、实时性和一致性问题,从而充分发挥了实时数据库和商用数据库各自的优势。仿真运行管理系统,作为分布式仿真的运行支撑系统,实现了各个仿真应用之间的交互操作,是联系各仿真子系统(软仿真、电网仿真、混合仿真)各部分的纽带,是分布式仿真系统的核心,为各个仿真应用软件提供了位置透明、高效的虚拟运行环境,向子系统提供交互对象管理服务、时间管理服务、数据分发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接口。人机界面系统是全图形人机接口,为教员和学员提供交互式操作媒介。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人机界面系统采用了虚拟仪器技术、组件技术、3D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各种电压等级的虚拟变电站,包括变电站主控制室、控制屏、保护屏、中央信号屏、交直流屏等二次设备和现场一次设备,分为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人机界面编辑系统、在线系统及变电站一次设备三维交互式虚拟场景系统。仿真建模系统通过图形、模型和数据库一体化建模技术,在画面编辑时能够提供特定电气元件的计算模型,在生成画面同时,能够自动地生成或人为输入电气元件计算模型的参数,并插入到数据库相关表格中,为电网仿真、变电站实时仿真等子系统提供拓扑数据和运行数据。
全动态电网仿真子系统采用暂态、中期、长过程一体化计算再现真实的电力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采用了固定结构的稀疏矩阵、微分方程隐式梯形差分方程与网络代数方程的联立求解、强鲁棒性牛顿―拉夫逊法非线性方程求解、自动变步长等技术保证电网仿真计算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教员与学员子系统为教员管理和控制培训过程提供支撑平台,功能由四部分组成,即:系统管理功能、培训前运行方式和教案准备、培训中的操作和进度控制、培训后分析和评估。系统管理功能包括时间管理、用户管理、运行方式管理等;培训前运行方式和教案准备包括选择运行方式数据、整定初始方式、预设故障和事件;培训中的操作和进度控制是指教员对培训进程的控制、对电力系统模型的操作、设置故障和事件、管理和监视学员的操作;培训后分析和评估包括使用事件记录、曲线、报表等工具分析学员操作的效果,利用事故追忆再现学员的处理过程和系统的变化过程,利用评价工具对学员的操作进行评价。
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在变电站中一次设备的三相暂态模型及外网动态等值模型基础上,采用电磁暂态计算理论实现变电站的详细仿真计算。通过接口算法实现变电站实时仿真与全动态仿真的在线交互,保证变电站的动态响应的准确性。变电站实时仿真子系统运行在实时操作系统基础上,实时操作系统可配置成单任务模型,保证实时仿真子系统的最高优先级的运行级别,实时操作系统运行于混合仿真集成支撑平台,并通过硬件系统驱动软件驱动硬件系统。
七、结论
本文研究开发的变电站数字物理混合仿真培训系统是在软仿真模式的变电站仿真技术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技术,将数字化的电网仿真与变电站中全部真实的二次设备有机结合成为的物理与数字混合仿真培训系统,使受训的变电站运行人员、继电保护人员、检修人员及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完全真实的变电站环境内接受训练,同时能够完成人员培训、技能鉴定、岗位考核等各项工作,能有效地提高现场运行人员素质水平。该系统已在石家庄电力培训学校220kV教学变电站培训仿真系统中,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礼义,顾强.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及其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3).
[2]黄家裕,陈礼义,孙德昌.电力系统数字仿真[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3]郑三立,雷,D.Retzmann,韩英铎.电力系统计算机及实时数字仿真(上、下)――电力系统计算机仿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
[4]柳勇军,梁旭,阂勇.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技术[J].中国电力,2004,(4).
[5]周鑫,董雷.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数字物理混合仿真的一种新方法[J].内蒙古电力技术.
[6]井寅坡.11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及控制中心仿真培训功能[J].四川电力技术,1999,(2).
【关键词】调度运行;交接班;调度操作;事故处理
0.前言
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因素很多,其中做好电力调度值班工作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一环。电力调度值班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指挥、协调电网运行的倒闸操作、电网故障和事故处理,尽可能地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电力调度值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近年来,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电力调度的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规范交接班
1.1接班人员应提前十五到三十分钟到岗,认真、仔细地阅读休班期间的各种记录、检修申请单、线路第一种工作票、核对调度SCADA系统等,及时全面了解电网运行情况,为交接班做好准备,并按时进行交接班。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之一,不得进行交接班:
(1)接班人员未到齐。
(2)事故处理或倒闸操作未告一段落时。
(3)值班记录、报表填写不完整或交班内容交代不清时。
(4)如在交接班期间发生事故,应立即中止交接班,并由交班调度员进行事故处理,接班调度员可根据交班调度员的要求协助处理事故,待事故处理告一段落后,再重新进行交接班。
1.2交班调度员应在交班前整理好各种记录、报表,检查本值调度工作的完成情况,并向主持交班的调度员汇报。主持交班的调度员应按有关规定准备好交班内容并对其准确性负责。交班的内容主要包括:
(1)系统内操作和检修工作进展情况。
(2)系统运行方式的调整及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变更情况。
(3)发电机组的开、停、出力及日调度计划变更情况。
(4)领导交办的事项,要求传阅的文件等。
(5)系统内的重点保供电任务等。
(6)系统内设备缺陷、异常、事故情况和注意事项。现在三亚供电局推行的调度生产MIS中包含有调度运行日记、缺陷及电压异常、跳闸及接地故障、线路工作及危险点、用电指标等多个模块,要求每个模块的填写都要正确完备,已处理的缺陷及事故、已执行的停电申请单和工作票要及时填写完整并归档,不要给下一班留下未处理、未执行的错觉。
(7)模拟图板调整及接地刀闸( 或接地线) 的装设情况。现在有许多调度部门都已使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现场每一项操作后的位置都会在调度端后台监控机上自动显示变位状态,但有时也会因通信故障等原因引起后台通信中断导致调度无法监控,这就要求我们每项操作前须认真核实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线图与实际相符,同时工作票中要求装设的接地刀闸或接地线也要在交接班内容中详细作好记录,并认真做好交接,以免造成带接地刀闸或接地线合闸送电的误调度事故。
1.3在交接班时,接班调度员要认真听取交班人员交代;交班调度员要语言清晰,讲解内容充分明了。接班调度员如对交接的内容有疑问应立即提出,澄清疑问。如没有疑问,交接班双方调度员均应在调度日志上签字,至此交接班手续履行完毕。
2.规范调度操作
值班调度员是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指挥者,通过调度操作命令的形式改变电网运行方式、设备状态和调整经济运行;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事故异常处理,调度员的每一道调度操作命令都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调度员始终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各种规程和规章制度,避免误操作、误调度事故,确保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具体来说,调度操作主要有工作票的接收、许可、终结和调度操作指令票预拟、审核和执行这几个环节。
(1)工作票的接收、许可、终结。当值调度员收到工作票后应首先与调度计划核对,审查工作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工作票进行审核,包括工作内容、地点、计划停送电时间和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等。审查安全措施时,要向工作负责人询问清楚停电线路是否有同杆架设、平行交叉、跨越等情况,是否有其他电源等,要确保停电线路必须断开一切电源。工作票经审核无误后,在工作票的指定位置进行编号,并在“工作票记录”内对工作票进行登记,以备交接班及工作票总结时核对。当值调度员按照工作票要求将安全措施做好后,并把工作班数目、工作负责人姓名、工作地点及任务、接地线安装情况等分别记入相应的记录簿内才能通知工作负责人可以开始工作,并在工作票许可栏中按要求填写许可手续。工作负责人确认工作已全部结束,工作地点的安全措施已拆除,人员已全部撤离,线路具备送电条件后方可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当值调度员在工作票终结栏中按要求填写终结手续,并在工作票上加盖“工作终结”章。工作票未办理终结手续的线路不能合闸送电,如果安全措施改变的必须重新办理工作票。
(2)调度操作指令票填写、审核和执行。一般情况下由副值调度员根据方式专责所安排的运行方式及检修计划、收到的工作票来填写指令票。副值调度员拟好指令票并自审合格后,交由监护人进行初审,初审无误后再由值班负责人进行复审。经“三审”合格并签名确认后才能视为可执行的指令票,严禁一人拟票审票,失去监督审核。由填票人根据已审核的调度操作指令票逐项进行。凡需上一个单位操作完成后下一个单位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的,填票人应在接到上一个单位操作完成汇报后方可对下一个单位按调度操作指令票下达操作指令,严禁添项、漏项、倒项、跳项操作。下达调度指令前调度员要充分考虑操作对系统运行方式、潮流、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计量等的影响。发令的全过程要认真做好监护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监护。和接受调度指令时务必做到:命令和接受命令双方须互通单位、姓名;受令人接受调度指令后应按原文进行复诵,并做好录音;调度指令须经双方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发、受调度指令的全过程要使用普通话和标准调度术语。严禁约时停送电和无释义的综合令,严禁无资格的人员发、受调度指令。填票人调度指令后,对每一项操作应及时在指令票中填写发令人、发令时间、受令人。受令人在操作过程中如对操作有疑问,应及时向当值调度员询问清楚,严禁有疑问时盲目操作。受令人操作完毕后应迅速向发令人汇报,当值调度员只有接到操作单位操作完毕的报告后,方可认为该项操作结束,并及时将操作完成时间及汇报人姓名填入指令票内。每项操作完毕后,调度员要及时核实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实际相符。
3.提高调度员的事故处理能力
电网事故有突发性、意外性和不可预见性的特点,这给调度员带来了相当大的考验。所以调度员素质的高低,已成为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下面本人结合多年来在调度运行岗位上的工作实际浅谈提高调度员事故处理能力的措施。
3.1提高调度员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
调度员应具备机智、果断、遇事不慌乱的心理素质,但由于调度员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这就容易产生心理或生理上的疲劳,有时也会出现焦虑、烦躁、压抑、自卑、逃避、不负责任等心理反应,所以我们必须鼓励调度员多与人接触、沟通,学会接受失败,荣辱不惊,克服工作中存在的不良心理,积极面对困难,在快乐中工作,在工作中寻求快乐。调度员除了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外,还应有良好的工作作风,更要有精湛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冷静、迅速的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将一切事(下转第104页)(上接第77页)故、事件防患于未然,因此必须重视调度员的素质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启发职工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形成“持续充电,提高综合素质”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齐抓共管,奋力营造一个“塑造人”的良好环境。始终建立起“传、帮、带”的人员培训机制,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提倡集体讨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形成团队学习的良好风气。调度岗位的培训工作应注重实效,要以提高调度员技术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为总体思路,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通过采取反事故演习、总结、事故预想、技术问答、技术讲课等方式对调度员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同时根据调度员的不同需求,合理制定调度培训计划;另外通过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增加调度员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以提高整体调度员的业务水平。
3.2建立规范的电网事故预想制度。
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是增强调度员事故应变能力的一种有效的现场培训手段,也是防范事故的一项有力措施。三亚供电局之前曾经发生过一起220kV线路故障跳闸,引起另外一条220kV线路过载,当时局部地区仅由某条220kV线路单电源,且供电可靠性十分薄弱,这无疑存在着电网解列事故发生的极大风险性。但由于本地调两天前刚和中调联合进行过此类型事故的反事故演习,所以当时调度员很胸有成竹地果断、迅速处理,使电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正常,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因此,电网事故预想要切合实际,要根据当前电网的运行方式、天气情况、及电网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去做,尽力做到有的放矢。当电网一旦发生故障时,调度运行人员就能采取或依照已有的应急预案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避免事故扩大或发生。当然,有个别调度员还没意识到做好事故预想的重要性,认为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去实施,这就使得该项工作仍存在着流于形式或不切实际的情况。因此,必须加强教育,使每个调度员真正认识到事故预想的重要性,做到事故预想有针对性,建立规范的电网事故预想制度。
关键词 电网建设;供电可靠性;供电企业
中图分类号:TM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4-0158-01
1 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
要想实现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就必须要首先明确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对于电力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我国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工业建设也在蓬勃发展,所以对于电力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大。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用电需求的满足,就必须要实现对电力供电的可靠性的管理。因为加强供电的可靠性不仅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用电可靠性,可以实现电网规划和维护质量的提升,也可以保障电网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对电网的运行可靠性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要实现对一些管理报告的分析,对管理人员的组织,还要实现对现有的线路和设备的运行参数的计算,根据实际的电网运行能力和负荷强度对现有的电网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电网情况加以改进,所以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不仅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身的供电结构和特点。
2 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要想实现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就必须要找出影响其运行可靠性的因素,以有针对性的排除和解决,目前,根据我国的电网供电运行情况来看,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影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干扰因素。
1)电网检修导致停电。供电企业为了保证电网的运行质量,定期要对电网进行全方位的检修,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检修和改造过程中需要对设备和线路进行质量检测,就会导致长时间或者大范围以及反复的停电现象,这样也就严重的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其最主要的产生原因是因为在检修和线路改造之前,没有做好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2)电网线路发生故障。即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外力因素或者是极端天气导致的电网线路发生故障引起的网络运行安全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电网的线缆大多数都暴露在空气中,并且其绝缘层容易受到长时间的曝晒和雨淋导致老化,这种情况下一旦线路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短路等供电问题。
3)线路上的用户数量过多。即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电网的负荷是有限的,所以一旦该线路中的用户数量超过了既定的荷载数量,就会导致该区域内的电网出现运行故障,严重的还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有关部门在电网的布设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察该区域的用户,做好用户的使用情况统计工作,以更好的实现对线路中的用户管理。
4)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即电网中的电力设备在使用和运行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维护,就会导致出现运行中的故障,因此也就会对整个线路的运行安全造成威胁,所以有关部门应该根据不同的电力设备的运行特点,做好相应的设备故障的预防和定期的检测维修。
3 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要想实现对其供电可靠性的提高,就必须要认真的分析电网运行的特点,做好长期的规划,结合实际的电网设备和线路特点,实现对重点环节的重点管理,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可靠性管理体系。所谓体系的完善,就是指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根据相关的国家规范以及行业质量标准,对现有的电网供电运行中的各种因素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形成一定的管理体系,以更好的实现对电网供电的规范化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注意管理的经济性,即将电网的运行设计同整个城市的规划结合起来,以使其布局可以更好的满足供电规划的需求。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还要重视对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电网设备的更加全面的监督管理,实时把握电力设备的运行动态,以更好的实现对电网的运行可靠性的监管。
2)加大设备的巡视维护力度。即电网中的电力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比较容易导致各种故障问题的出现,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对其运行可靠性的维护,就必须要做好日常的监管和巡逻,以及时的发现各种安全隐患,排除影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因素。所以,加强对运行中的电力设备的巡逻和检修也是一种降低设备运行故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3)开展业务培训活动。所谓业务培训,指的是针对现有的电力企业的供电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的相关的知识和技术培训,在这种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对现有的工作人员的维护技术和能力的加强,还要实现对工作人员的相关业务水平的提升,尤其是对应急情况进行处理的能力。因为在实际的电网运行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突发状况的处理,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不能够实现对电网运作状态的控制,还会导致电网的运行情况的恶化,所以加强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4)完善电力故障应急机制。即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对电力故障的应急机制的加强,做好常见的各种故障的应急管理,有针对的预防一些重要的电力故障,并进行定期的演练,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在故障发生时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此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对用户进行相关的故障应急办法的宣传,以更好的保护用户的用电安全。
5)对供电可靠性实施监督。针对供电可靠性的保障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规章和考核标准,并在实际管理过程严格落实相关制度规定,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供电可靠性工作质量的监督和考核,可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信息化,进而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运行电网运行监测手段和技术,实现对供电可靠性进行早期控制,另外严格落实供电企业的停电制度,对停电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限定,严格控制供电企业供电中断时间,对停电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管理,确保供电可靠性。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电网的供电质量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使用安全,就必须要加强对供电可靠性的管理,因此,有关部门应该结合实际的电网运行情况和供电结构特点,做好相应的供电可靠性措施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杨慧.供电可靠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8):105-106.
【关键词】电网建设 配网自动化 规划
近年来我国开始加大力度进行电网建设,配网自动化是当前电网建设当中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国家要求电网建设必须以高压电网为网架,促使各级电网进行协调发展,并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的发展为目标,推动电网建设当中的自动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对电网建设中配网自动化进行规划和改造的时候面临着许多的问题,需要合理的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总结。
1 电网建设中配网自动化规划及改造的问题分析
1.1配网自动化中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关键性技术
配网自动化建设如若实现自动化,最关键的是技术攻关。分析配网自动化中的关键技术,其涉及到的范围较广,主要有系统的可靠运行,通讯方式的选择,网络平台的搭建和操作,还要涉及到对操作电源和控制电源的提取。配网自动化系统具有相当复杂的运行环境,一般的电站设备都是户外运行,这样也就促使设备受气候和地理环境等影响的因素较大[1]。
1.2配网自动化缺乏合理的自动化规划设计与建设
自动化的设计和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关系到了主站、通信、设备、建设、实现方式以及管理等各个项目的操作,需要有专业的项目管理来对其进行建设管理。但是很多供电企业为了降低建设中成本的投入,轻视了设计的质量问题,导致设计方案存在着诸多的漏洞。也有一些供电企业在对配网自动化建设当中将EMS和DME等同看待[2],导致设计的简单集成不良。在配网建设中,网架的规划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供电企业所采用的建设策略和设计采用的是模板式的,这样就没有充分对电力企业之间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进行考虑,同时也忽视了管理模式和负荷性方面的差异性,这样所创造出来的设计便很难达到标准。
1.3配网自动化管理的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因为配网自动化的核心地位和重要性,使得其需要更加专业的管理人才,但是现实中却往往很难找到专业的人才,所以这也就导致了电力企业的基础和管理水平难以和配网自动化的电力运行要求想匹配[3]。分析原因,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制度的制约,导致电力企业在人才结构的更新方面较为缓慢,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其无法更好的对集齐各种高科技专业知识的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操作,难以确保其更合理的运行。再加上电力企业缺乏对于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培训的力度,使得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配置很难以更好的迎合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要求。在实际工作当中,对配网运行进行维护的人员较少,所以在很多故障发生的时候,也也很难以转却的根据配网自动化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来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准确的分析。
2 电网建设中的配网自动化规划及改造的策略探究
2.1制定配网自动化的规划目标和应用价值
在电网建设当中实现配网自动化是一个艰巨的工程,不仅工程成本大,而且工程建设环节和内容也较为复杂。所以供电企业在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需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总结电网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制定出科学而且详细的配网自动化运行与长期发展的规划方案,并且在后续的工作中严格落实并执行方案要求。特别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需要来确定配网自动化的建设特点,并且明确指出自动化建设的需求和目标,以此来确保配网自动化建设能够更加贴合供电企业的需求。在配网自动化建设当中,其所涉及到的功能应该从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方面出发,以此来更好的方面用户的使用,对于配网自动化设计不能钻进对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和恢复的死胡同。
2.2强化配网自动化的设计与检核水平
在对配网自动化进行建设之时,供电企业一定要对技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且确保配网建设能够实现相关需求的有机结合。在设计当中要考虑系统自动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同时相关技术的成熟和要求决定了企业需要对相关系统进行升级,以此来确保程序与系统之间的兼容性。而这样也能够保证配网自动化的主站、设备、通信、土建、管理模式和实现方式等都可以更好的和配网建设的目标相一致,满足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要求,从而使得配网自动化设计方案的质量得到更好的建设和更有效的控制。一定要注意在配网建设中区别DMS和EMS,这样能够将系统的简单集成降到最低水平。在对配网电架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对电力企业自身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网架结构与规模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够使方案设计更好的体现出企业的实际需求。
2.3强化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人才选拔和培训
(1)确立人才选拔制度,做好人才招聘工作,首先明确自身需要哪方面的人才,需要人才掌握哪些技能,然后据此进行招聘工作,招聘过程中不能单纯考虑人员的技术素质,同时也需要考察人员的责任心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日后的员工具有跟高的责任感和工作素质;(2)做好内部培训工作,针对电网自动化的要求,对内部员工具有潜力的人才进行挖掘,选出综合能力水平的突出性员工,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能力,功能了解,操作技巧的掌握,维护技术的掌握等,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的人才工作,才能够确保配网自动化能够更好的运转。
3 结语
本研究主要就电网建设中配网自动化规划及改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自身理解提出相关的策略。笔者认为供电企业需要不断的强化对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工作,需要首先解决配网建设和运营当中的问题,然后再对配网进行科学合理的长期规划,解决建设中所遇到的关键性问题,才不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的更好发展,服务于社会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徐盛锋.配电运行管理与配网自动化建设问题解析[J].中外企业家,2012,45(18):452-453.
PDCA的工作思路贯穿始终
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各部门对个性化培训任务进行了明确分工,按照需求调查、方案制定、资源整合、系统建设、计划编制、项目实施、培训评价和工作总结等多个环节开展工作(如图1所示)。
需求调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对公司直属各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进行个性化选学问卷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整合形成个性化培训计划。
方案制定:通过制定个性化培训项目工作方案,明确整个项目工作流程,说明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事项。
资源整合:基于科学系统的资源利用,将个性化培训计划与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常规业务培训计划整合。考虑资源现状、学员需求以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形成集中面授、在线直播(大讲堂)、网络自学、在岗培训等多种教学模式。
系统建设:以个性化选学培训项目为载体,通过座谈、访谈等措施与课程研发部、网络教育培训部等进行深入沟通和协作,加快配套资源体系的开发建设。
计划编制:在基于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经过整合优化,编制个性化选学培训计划,明确分层分类的实施主体和学习管理要求。
项目实施:组织网络自学、大讲堂、集中授课的具体实施,发文通知,跟踪反馈,按月度做好实施情况总结统计,确保培训过程有序开展。
培训评价:全面梳理并分析培训考核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基于网络平台系统设计并分类实施一、二级评估,同时增加对课程、师资的评价反馈,持续完善提升。
工作总结:进行各个时期的阶段性工作汇报和总结反馈工作,优化工作流程,持续对课程、师资、网络平台进行完善,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性化、流程化、信息化”的实施模式
确保培训实效
目前公司个性化选学培训已经涵盖了公司系统各类人员,包括县区级单位(县区局(分公司))的部门、乡镇供电所、班组。2013年累计有10156人参加选课,选课总人次达5万多。2014年有32362人参加选课,选课总人次达11.4万。
个性化定制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对公司直属各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进行个性化选学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充分了解员工培训需求,对“症”实施,提高了培训效率。将培训需求与现有课程匹配整合,发现课程缺口,明确后续课程资源的建设和配置方向,使个性化选学的课程库内容与员工培训需求紧密结合,提高了个性化培训的针对性。其次,对多种培训形式的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网络自学、视频大讲堂、集中面授等不同的培训形式,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实现了培训效率的有效提升和培训成本的合理控制。
流程化跟踪与推进过程管理
在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把控多个关键环节和里程碑事件,确保培训实施的有序推进和工作流程的高效执行。图2所示为项目里程碑事项图。
在2013年基础上,2014年个性化选学培训新增实操技能课程481门、管理和技术课程17门,新增实操技能培训套餐34类,在线直播新增通用管理大讲堂2期(2013年已开展8期),推荐凤凰网、腾讯网公开课等外部公开课。网络学习的满意度总体平均值为96.88分,在线直播大讲堂课程总体满意度为97.02%,各期讲师的满意度得分均在85分以上,个性化集中面授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7.14分。
信息化驱动需求调查与效果评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明确了个性化选学培训的系统功能需求,在公司已有的教育培训信息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实施个性化定制,实现了按需选课、需求分析、学习包同步、学员考核管理、管理员账户等多个功能模块的开发完善,推动了网络学院的应用。针对集中面授和网络自学,组织学员统一进行在线评价,将结果反馈至直属各单位,同时也能了解课程满意度情况。针对在线直播大讲堂培训,要求参培学员完成在线学习后,登陆学习系统完成一、二级评估,包括学员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培训班满意度和师资满意度等。
“四位一体”的有益实践推动培训模式创新
实施按需选课,满足个性化学习要求
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对员工进行个性化选学问卷调查,制定员工个性化培训计划。实行按需选课,让员工在完成公司的培训要求之外,还能够按照个人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选修课程。
加快课程开发,锤炼多层次精品课程
在公司已有的课程基础上,制定新课程开发方案,组织相关人员积极研发涵盖不同人员类别、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课程,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滚动修编和完善,逐步锤炼出一批精品课程。
拓展考核方式,完善评价激励体系
对各类培训方式制定对应的考核评价办法,如视频教学采用在线一二级考核评估;网络自学组织学习分享会,根据学员自学情况进行评分;集中面授统一进行培训考核评估。通过多渠道进行培训考核评价,完善公司培训评价激励体系。
完善系统功能,打造综合化学习平台
推动网络学院的建设应用,构建系统的各项功能,如支持在线选课、网络自学、即时在线考核等,逐步打造一个集个性化选课、在线学习管理、在线考核评价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