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律专业博士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证券市场
一、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的概念
从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和机构投资者产生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其概念的表述繁多,但尚未有定论。
(一)我国机构投资者的概念及种类
由于各国的历史与现实制度环境的不同,机构投资者在各国所包含的种类不尽相同:如美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公共和私人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投资基金,以及由银行和基金会管理的基金等(David&Kochhar,1996)。英国的机构投资者主要由养老基金、保险公司、指数基金、信托投资公司组成。澳大利亚的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两大类(Stapledon,1996)。而属于转轨经济国家的保加利亚包括了私募基金、养老基金(是由国有养老金系统向市场驱动型养老金系统转型的结果)、外国投资基金以及进行权益投资的银行和保险公司(Belev,2003)。目前,活跃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证券公司、银行、QFII等。
(二)公司治理的概念
国内学者吴敬琏认为,“所谓公司治理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李维安认为,“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博士论文,证券市场。。博士论文,证券市场。。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广义的公司治理则不局限于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而是涉及广泛的利害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关系的集团。”笔者认为,李维安的定义较为全面,本文将基于此定义对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问题进行论述。
二、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及产生原因
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迅速,但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案例有:2002年以证券投资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集体反对中兴通讯发行H股事件;2002年以大鹏证券为首的机构投资者促成天歌科技重组,并派人员进入管理层,监督公司经营;2003年基金联盟反对招商银行发行可转债事件等等。
(一)股权结构的缺陷
我国上市公司绝大部分由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上市之初即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分,其中非流通股均为国有股或国有法人股。为了保证国有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不流失,非流通股比重远远超过流通股,而且不上市流通。在这种情形下,一方面国有股占绝对控股地位;另一方面国有股不上市流通。这样就出现了国有股(包括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股东大会形同虚设的情形。因而,当股权分置时机构投资者的任何积极股东行动都难以奏效。
(二)法律制度的缺陷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尤其是对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还未建立。虽然,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证券市场上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其持股比例与以国有股(包括国有法人股)为代表的大股东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在我国对中小投资者保护不力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试图寻找法律依据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显得并不可行。
(三)尚未成熟的证券市场
虽然我国机构投资者已经有了参与公司治理的意识,但是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还是不成熟的,他们看重的更多是公司的短期价值和业绩表现,忽略了对企业长期战略价值的关注,这与证券市场对机构投资者的回报有关。根据基金研究机构理柏公布的研究报告,QFII的A股基金2007年12月上涨9.5%,全年上涨123.54%,小于国内股票型基金137.66%的涨幅。从QFII最近两年的业绩表现看,基本与国内混合进取型基金接近,但低于国内股票型基金。博士论文,证券市场。。
(四)主要监督者的力量薄弱
养老基金是最先参与公司治理且一直保持较高地积极性的机构投资者。国外的机构投资者中养老基金通常占整个资本市场资金的25%-45%。如2001年底,美国的共同基金持有的股票资产仅占股票总资产的21%,其余79%的股票资产被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和家庭拥有。而在我国的机构投资者中,证券投资基金占居首位,约占一半以上份额,社保基金、保险基金、银行、证券公司等入市时间较短,所占份额较小。因而,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中主要发挥监督作用的机构投资者力量薄弱,有待进一步培育。
三、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如何消除障碍,促进机构投资者成为积极的股东,应主要采取以下三方面对策:
(一)构建适合机构投资者发展壮大的法律制度
1.逐步削减我国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障碍,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逐步增加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更适于参与公司治理的机构投资者直接入市的资金份额。同时,适时控制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规模。
2.健立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完善其内部治理结构的相关法律制度。尤其要规范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行为,减少逆向选择的可能性。为基金管理人代替机构行使积极股东权力创造条件。博士论文,证券市场。。
3.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为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提供翔实的信息披露,以便在机构投资者不能进入董事会的情况下,监督行为依旧及时可靠。
(二)创建各种机构投资者服务机构
单个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过程中会面临一些问题,如话语权力量不够、理财是专家而公司治理能力有限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发展一些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服务机构。博士论文,证券市场。。我国也应创建类似机构,一方面为机构投资者们提供沟通合作的场所,另一方面也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提供各种帮助。
(三)加快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创造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证券市场环境:
1.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退市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2.加快资本市场的开放,扩大QDII(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规模,以环节国内证券投资资金过剩的局面。一方面,为证券市场降温,另一方面,有利于减缓国内通货膨胀。
3.加快股指期货等做空机制的推出。博士论文,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长期持有某一股票时最担心整个市场出现单边下跌的趋势,即出现市场系统风险。防范市场系统风险的最优办法就是做空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平安.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6,(1):234-237.
[2]唐正清,顾慈阳.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理论分析、经验总结与对策建议[J].江淮论坛,2005,(3):36-43.
[3]曾德明,刘袁,汪忠.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及障碍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2006,(9):66-69.
[4]吴云贝.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是股市回归本色的关键[J].商场现代化,2006,(3):172-173.
关键词:风险投资,风险管理,投资项目,策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内风险投资由于其发展历史不长,客观环境的特殊性,使得风险投资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风险投资在中国法律制度环境中缺乏相关的规范化,合格专业的风险投资人才匮乏,更缺乏风险投资的经验。这些都使中国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因而本文就进一步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想法。
一、当前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
1、投资前风险规避不足
由于缺乏风险投资的操作经验,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项目时,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在项目尽职调查阶段对很多风险估计不足,一般较少使用相关的定量分析方法,而且对估计到的风险处理和控制办法并不得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投资前对风险的规避不力。另外,由于经验不足,在投资协议的拟定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控制投资风险的需要,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对于“一票否决制”、“股权逐步释放”等条款,有些早期的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协议中就没有设置,结果造成投资后碰到此类问题,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甚至束手无策。
2、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中国风险投资还面临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风险投资方和风险企业存在着比较大的信息不对称。按理论来说,由于风险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积极介入了风险企业的管理,使风险投资相比其他投资方式而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博士论文,策略。但由于中国特殊的环境,风险投资和风险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是非常严重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中国公司普遍存在着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不仅缺乏完善的制度,更严重是创业者对治理结构的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例如很多创业人员认为自己是老板,不愿意向风险投资股东公布相关信息。因此,风险投资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存在很大的障碍。另外,中国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创业者、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相对较高,加重了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对投资风险的控制。
二、风险投资项目管理的过程和方法
投资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监控六个环节和阶段。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前四项在我国企业风险投资中有较多的应用, 风险的应对与监控就鲜有应用。这是两个相对薄弱的环节。传统的项目投资多在立项前做风险评估, 而忽视了还应该同时针对所存在的可以预测的风险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 并且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进行全程的监控。博士论文,策略。这样才能达到项目风险管理的目的。
目前, 风险投资公司较为广泛的风险评价方法有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模糊风险综合评价、故障树分析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
(1) 决策树法是利用树枝形状的图像模型来表述项目风险评价问题, 项目风险评价可以直接在决策树上进行, 其评价准则可以是收益期望值、效用期望值或其他指标值。
(2) 层次分析法(AHP) 是一种在经济、管理学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它可以将无法量化的风险按照大小排出顺序, 把它们彼此区别开来。
(3) 模糊风险综合评价法是模糊数学在实际工作中的一种应用, 是对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对象做出全面地评价, 按照指定的评价条件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评比、判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风险评价的基本思路是: 综合考虑所有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 并设置权重区别因素的重要性,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 推算出风险的各种可能性程度, 其中可能性程度之高者为风险水平的最终确定值。
(4) 故障树分析法(FTA ) 是一种演绎的逻辑分析方法, 它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遵循从结果找原因的原则,将项目风险形成的原因由总体到部分按树枝形状逐级细化, 分析项目风险及其产生原因之因果关系。在前期预测和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 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 沿着风险产生的路径, 求出风险发生的概率, 并能提供各种控制风险因素的方案。博士论文,策略。
(5) 蒙特卡洛模拟法(MC) 是随机的从每个不确定因素中抽取样本, 进行一次整个项目计算, 重复进行成百上千次, 模拟各式各样的不确定性组合, 获得各种组合下的成百上千个结果。通过统计和处理这些结果数据, 找出项目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些信息就可以更定量的分析项目, 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的分布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风险投资发展到现在,在项目运作的实践过程中,发现投资项目的风险存在着突出的共性问题。
1.资金不足严重影响风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中国的风险投资项目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风险企业资金不足,陷入财务危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原因是与中国风险投资的投资方式有关。中国风险投资初期不太注重联合投资,通常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一家企业。
2.产品结构单一造成风险企业市场适应能力差
中国很多高风险项目的产品结构及业务单一,市场适应能力差,当相关市场变化或者竞争激烈时,收入就受很大影响。还有一些项目由于产品定位超前,原来定位的市场成长缓慢,而企业没有其他替代产品和收入来源,只能空等相关市场的发展,导致财务状况恶化,形成风险。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缺乏长远规划能力是目前中国风险投资项目的主要风险之一。
3.公司治理落后,管理能力低下
中国多数风险投资机构所投资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不规范,造成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经营成本得不到控制,影响盈利。
由于制度不健全,致使对其道德风险控制力度有限。同时,一些创业者多为技术专才,缺乏管理经验,综合管理能力弱,影响了风险企业的发展。博士论文,策略。
4.财务风险影响了盈利
风险企业财务方面的特征也有比较多的共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风险企业的应收账款比例高,影响了企业的盈利。
四、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及其应对策略
1、管理方式
第一,采取更严格的法律约束,在投资协议中增加对风险投资的特别保护条款。对于在投资前投资协议中相关约束条款缺乏的项目,在投资项目增资或者其他事件发生时,应当利用此契机,作为谈判的条件,加入新的约束条件,以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监控力度,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发生。由于创业企业一般急需第二轮的融资,所以风险投资公司如果愿意给该项目继续投资,在与创业者做增资谈判时,由于在谈判时处于有利地位,可以把加入的相关条款作为继续投资的前提,从而加强投资协议中的监管条款的效力。
第二,推进投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规范化。风险投资公司必须有意识地推动风险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培育风险企业对规范化管理的意识。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的责权利,以制度的设立与完善制约投资者与经营者的行为。要用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以先进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规范管理。
第三,以提供增值服务契入监管。根据中国创业者的文化习惯,中国风险投资方应该对投资企业的风险管理采用灵活的策略。要与被投资企业建立比较好的关系,多提供管理咨询,帮助引进客户、合作伙伴等增值服务。用服务来换取投资企业的配合,从而有利于对被投资企业信息的及时掌握,做好对其风险管理和监控。
2、应对策略
首先,对于资金不足的创业企业,或前景基本不看好的企业,应该时刻关注其财务状况,对已经或即将支持不下去的企业,建议风险投资公司及时采取休眠、合并、清算等方式止损;对尚存在发展前景的企业,要密切关注其财务情况,防止创业者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在市场开拓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帮助,同时为其寻找技术、市场、资本方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对于发展前景较好但缺乏资金的项目,应积极帮助联系贷款担保获得银行贷款,也可追加投资。博士论文,策略。
其次,对于产品结构单一的企业,建议尽量拓展产品线,或者适当改变经营策略,开辟新的赢利点。对尚在产品开发阶段的企业,应对其产品潜在市场进行深入了解,建议在其开发过程中,增加产品宽度和市场适应能力,并随着市场变化适当调整产品方向和经营模式。博士论文,策略。
第三,对于经营管理能力弱的企业,应加强与管理层的协调沟通,尽可能地输出增值服务和管理,帮助企业的管理者改善经营管理,或推荐职业经理人直接参与管理,并督促被投资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帮助投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2010年6月15日,北京一所名校的博士留学生那日松被发现割腕身亡。警方经侦查确认:那日松系自杀,非他杀!那日松已经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即将毕业,人们纷纷表达了对那日松的惋惜和哀思之情。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名才华出众的博士选择如此方式告别人世呢?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人们惊、奇地发现那日松的死,竟和一起案有关。原来,那日松在醉酒后了一名韩国女留学生致其昏厥,他以为女方已死,负罪之下,割腕自杀。
笔者采访了那日松生前好友、学校师生及相关办案人员,获悉在那日松割腕自杀背后,隐藏着一对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做“临时夫妻”的情感经历……
异国留学,情感空谷
笔者首先走访了那日松的博士同学、韩国留学生朴志轩。朴志轩在读书期间,和那日松住一个宿舍,虽然他后来在外面租房,把宿舍让给那日松―个人,但他对那日松的学习和私人生活非常了解。根据朴志轩等人的讲述,那日松在北京求学的经历清晰起来:
今年42岁的那日松出生在亚洲某国,他长得高大,有着北方男人的激情和爽朗。那日松在该国一所大学教书,他多年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到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深造。那日松的妻子莎林娜和他是同事,两人生有一个儿子。莎林娜后来赴美留学,博士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2005年,莎林娜将已经5岁的儿子接到美国后,那日松也开始着手准备到中国留学的相关事宜。
经过努力,2007年5月,那日松终于拿到了北京一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得以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
2007年9月,那日松来到北京求学。那日松到北京后才深刻地体会到在异国他乡生存的辛苦和艰难。为了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那日松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则到外面打工。日子过得十分辛苦。
真正的苦是孤独。那日松卖力地学习和工作,希望用疲惫控制内心的孤寂。然而,越是疲惫,他就越脆弱。欲望在他的心中膨胀,他感到自己需要女人。那段时间,那日松常给美国的妻儿打电话,虽然能从电话里获得心灵的安慰,但根本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身在异国,肉体的欲望加上精神上的孤寂让他简直有点不能自持了。他频频和女人交朋友。然而,对方知道他是已婚人士后,都和他保持着距离,直到他遇到金素英。
金素英是韩国人,比那日松晚一年来到这所大学留学,攻读的是艺术系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是艺术美学。金素英很喜欢拉小提琴,她和那日松同宿舍的朴志轩同样来自韩国首尔,金素英来宿舍找朴志轩时,认识了那日松。那天,那日松正在宿舍里拉琴,悠扬的琴声一下子吸引了金素英,金素英发现那日松有着过人的才艺,经常在国内获奖。金素英兴奋地向那日松表示两人今后可以合作演出。那日松也很开心,既认识了一位朋友,又获得了一个音乐上的知己。
此后,那日松和金素英常在一起聊天、拉琴,两人关系突飞猛进。那日松了解到,金索英在韩国也有家,她的丈夫在韩国一家医院工作。金素英只身来华,也感到分外孤独。渐渐地,那日松和金素英无话不谈了。课余时间,一有空,他们就一起出去演出,每天,那日松还可以在金素英租住的公寓里享受一顿美味。他们将伙食费算在_起,这样既可以节约一些,也能够相互照应。
一次,那日松病了,金素英将他接到自己的公寓里,变着法子为他做菜补身体。久违的激动充斥着两个寂寞的男女,他们同居了。
而此时,他们不得不考虑到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因为各自都有家庭,他们目前的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为了避免日后纷争,他们共同拟定了一个协议,协议规定,双方住在一起组成“临时夫妻”是暂时的同居关系,学业结束后,这种同居关系立即结束,不破坏对方家庭。
临时夫妻,临时依托
那日松的博士同学黄家鹏、该校艺术系硕士关小前都是那日松生前的好友,他们都擅长乐器,和那日松、金素英经常在―起参加演出,他们也是那目松和金素英“临时夫妻”生活的见证者。通过采访,笔者将那日松和金素英的这段“临时夫妻,经历还原出来。
每天早晨,那日松可以享受金素英为他做的早点。晚上,他们―起出去演出,琴瑟合鸣。学业上,他们学的专业有交叉性,常常是―个人忙着写论文,另一个人帮着找资料。两人成了生活和学业上的最佳拍档。
渐渐地,他们将临时夫妻之间的尴尬化成了一种极自然的状态。他们互相帮助,相互体贴,时间一长,那日松和金素英俨然一对准夫妻形象。一开始,金素英对这种关系还有一些紧张,不敢公开。可时间一长,两个人的生活逐渐融到了一起。那日松常带着金素英逛超市、酒吧,甚至毫不避讳地参加朋友的聚会。
虽然那日松和金素英不是很在乎别人的看法,但他们的举动确实在他们的同学中引起不小的震动。不过,绝大多数人理解那日松和金素英的选择,像他们这样的留学生保持临时夫妻关系的人还不少。然而,也有人对那日松和金素英嗤之以鼻的。
就在那日松沉迷于与金素英营造的临时夫妻,环境里时,一个曾追求金索英没有得逞的人,心生报复,便收集两人出轨的证据寄到那日松在美国的妻子莎林娜的手中。
一场不可避免的家庭战争爆发了。2009年圣诞节期间,莎林娜回到了国内,让那日松也回家向她交待问题。在家里,莎林娜将收到的录像、照片等材料摆在那日松面前时,那日松竭力挽救自己的婚姻,辫称自己是受不了寂寞才找了个临时老婆解决问题。但莎林娜无法容忍丈夫的背叛。向那日松提出了离婚。见大势已去,那日松只好同意离婚。
回到北京后,那日松将离婚的事情告诉了金素英。金素英对那日松表示了歉意,在生活和学习上对那日松更加照顾。
然而,离了婚的那日松,并没有多少失落。他对金素英的感情从最开始的临时夫妻渐渐嬗变为深深的爱慕和依恋,他渴望和金素英永远生活在一起。于是,那日松对金素英的这种感情逐渐表露出来,他终于提出让金素英离婚和他结婚的要求。
金素英惊讶不已,她和那日松在一起,也只是为了度过异国求学的寂寞生活,在感情上,她离不开丈夫,更离不开孩子。她拿出当初和那日松拟定的协议告诉他,他们只是临时夫妻,不能破坏对方的家庭。
见金素英态度坚定,那日松没有强求,他认为只要他对她好,她的态度一定会改变的。接下来的日子里,那日松对金索英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那日松表现出来的“疯狂”让金素英感到了恐慌,她生怕那日松做出出格的举动,没有刻意拒绝他,而是开始找出各种借口疏远那日松。
那日松已对金素英痴迷不已,他坚定了一定要娶到金素英的决心。他认为和金素英结合在一起的最大障碍就是她的丈夫,如果设法让她离婚了,她就一定是他的了。
割腕自杀,隐私曝光
有关那日松纠缠金素英的过程,金
素英在后来接受警方调查时交待了相关细节。金素英为了摆脱那日松,曾设计了一场阴谋,然而,这个阴谋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
2009年10月,金素英的丈夫要到北京来探亲,按照“临时夫妻”的协定,金素英丈夫探亲期间,那日松必须搬离金素英的住处。那日松搬离住处后,金素英将房间仔细打扫一番。金素英的丈夫在北京逗留一个星期,这期间,金索英向学校请了假,每天陪丈夫游览北京的风景名胜。
那日松觉得机会来了。―天,金素英突然接到那日松的电话:“你敢不敢让我与你丈夫见面?”金素英顿时傻了,她颤声问他到底想做什么。那日松直言不讳,他表示要和她丈夫谈判,让她丈夫把她让给他。金素英吓得脸色惨白,哀求那日松看在他们相识一场的份上,放过她。那日松见金素英胆怯了,得寸进尺地要求金素英必须保持“临时夫妻’^状况,不准不理他。金素英无奈地答应了。
金素英的丈夫走后,那日松经常打电话约金素英见面。金素英怕那日松做出过激的举动,对他在性方面的过分要求也不敢拒绝。为了稳住那目松,金素英和那日松约定,她会继续和他保挣‘临时夫妻’,的关系,但他不得干扰她的家庭,等他博士毕业后,两人的关系如何维系再说。
然而,金素英的丈夫突然获悉她在北京和别的男人相好的消息,打电话让金素英解释。金素英为了挽救婚姻,决定坦白一半,说:“我一个博士师兄,他喜欢我,我告诉他我已经结婚了,他就是纠缠不放,还拿我曾经有篇论文有抄袭嫌疑的把柄要挟我。按照学校规定,学生有论文发现被抄袭将会被开除,我只好假装敷衍他。他以为我答应了,就妄想和我结婚,对我死缠烂打。你知道,如果他告发我,我将被开除,我也是被逼无奈啊。”丈夫怒气冲冲地挂断电话。那一夜,金素英彻夜未眠。
第二天,金素英接到丈夫的电话,他说:“看在孩子的面子上,我可以既往不咎,但是你必须和那个王八蛋断绝来往。你做得到吗?”金素英表示一定做到。随后,金素英立即打电话告诉那日松,告诉他丈夫已经发现了他们的来往,他们的关系从此一刀两断。此后,金素英一直躲着那日松。
那日松不忍就此失去金素英,见她不接电话就发短信央求金素英给他机会。这种短信骚扰一直持续到2010年6月。
6月10日,那日松再次给金素英发短信央求见面。此时,那日松已经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即将在7月毕业,他准备在北京找工作留在金素英身边继续追求她。而金素英的硕士还有一年才能毕业,只要那日松在北京多呆一天,她就不得安宁,只有让那日松离开北京,她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突然间,金素英想起了法律,按中国法律规定,外国人在中国触犯了相关法律,将被遣送回国。金素英有了一个既能让那日松离开北京又能向丈夫证明自己是被那日松逼迫的好主意。
6月15日中午,金素英打电话给那日松,约他晚上9点在学校图书馆的楼顶见面。
两人在楼顶坐了下来,他们喝了很多酒,回忆起曾经的幸福时光。说着说着,醉醺醺的那日松趁着酒性开始抚摸金素英,金素英想摆脱他,可那日松说着就用力拉扯金素英。那日松此举正中金素英下怀,她就是想制造被那日松的现场和证据,告发他,将他赶出中国。于是,金素英拼命挣扎,不让那日松得逞。见得不到金素英,那日松气急败坏地将金素英按倒在地,将她。哪知道在过程中,金素英依旧挣扎。正在兴头上的那日松为让金素英安静下来,他竟然抡起拳头,将金素英打晕……
发泄完后,那日松发现金素英躺在地上竟一动不动,连呼吸都停止了。那日松的酒醒了,他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认为自己将金素英致死了。慌乱中,那日松飞快地逃离了现场,将自己关在留学生宿舍里。
那天晚上,那日松越想越害怕,感到心灰意冷……最终,他决定以死谢罪,在留下一份遗书后割腕自杀。
其实,金素英并没有死,她只是被那日松折磨得窒息了,当她被人发现送往医院抢救清醒后,已经是那日松自杀后的第三天。金素英正准备报警时,却从学校传来了那日松自杀身亡被发现的惊人消息。
名校博士自杀的消息很快通过网络传遍了中国,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那日松和金素英这对“临时夫妻”的情感纠葛渐渐浮出水面。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不敢相信,平日文质彬彬的那日松竟然会犯下罪,还为此自杀赎罪,实在是可悲可叹。
虽然那日松的自杀和金素英无关,法律不能惩罚她,可在道德的法庭上,她不得不接受审判。她在学校的所作所为已经传开了,金素英的丈夫坚决要与其离婚。鉴于金素英恶劣的影响,学校决定劝其退学。金素英最终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编后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全过程控制
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核心为投资项目造价控制环节,通过对项目投资的全过程的有效控制,才能使得人力、物力、财力被最大化地合理使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博士论文,投资。。在现代工程管理中项目投资控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本文就如何对投资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进行探讨,这对建筑行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投资控制的重要性
进行投资控制的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投资突破限额,其更为主要的意义在于他能促进业主、施工、设计、监理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优化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从而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将项目投资控制工作做好,这对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施工进度、资金的有效流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建筑项目投资失控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主动控制工程造价及全过程管理的意识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很少进行事前主动控制,通常多为事后才进行被动控制;对施工阶段的预算不够重视,只重视在竣工阶段的结算;只重视大中型项目的设计概算、而忽略小项目设计概算。博士论文,投资。。在对施工图进行预算时严重缺乏审定方案和报批程序,这就使得其对工程造价控制承上启下的作用被大大削弱了,从而脱离了施工图预算与竣工结算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为我国现行的投资管理模式,这就让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无法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中体现出来,工程监理单位通常仅对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进行管理,在投资决策分析时则很少介入。尽管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已做了工程概算,或者甚至还做了预算,然而对于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还较为缺乏,从而就致使设计保守、投资偏高。
(二)合同管理还未完全规范和法制化
合同管理在项目投资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现行投资控制中却还未被完全规范和法制化。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严密的合同条款,合同双方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合同条款的理解会不一致,这就会使得工程的进程受到影响;二是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合同的法律性,造成有法不依。
(三)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素质亟待改善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在市场经济下,逐渐从被动反映造价结果向能动影响项目决策转变,然而,人才质量不适应企业需求,且该现象日益明显。在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顾问或咨询公司,其从事工作的主要内容为运用定额进行工程预、结算的审核,且该公司的从业人员通常只具有从事概预算工作的资格。
三、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全程控制措施
(一)决策阶段的投资控制
决策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其投资控制的主要内容为:
1、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各方面情况,调查市场及资源配置情况,并对该项目的建设意义、建设周期以及建设资金的融资情况等进行具体分析,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并比较和判断不同建设方案,最后选择最优方案。
2、在对建设方案优化的基础上,将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出来,在项目管理中,要真正发挥其控制投资的作用。一定要由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来确定投资额,这样才能防止超支和补充投资计划的情况在建设项目实施中出现。
(二)设计阶段的工程投资控制
1、优化设计方案
优化设计方案是设计阶段的首要步骤,其也是有效控制工程投资的主要方法,它主要是采用设计招投标,从技术经济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要正确处理好工程设计阶段中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这就需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工程经济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并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投资估算,认真比较各种方案在技术经济上的优劣;依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内容、范围和概算造价,在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认真作好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然后选择最优方案,让工程投资受其主动影响,从而实现有效地控制项目投资的目的。
2、推行限额设计
所谓的限额设计是指,在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进行控制时,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和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进行,同时,使用功能在各专业中得到确保之后,设计就要按照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控制,对不合理变更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不突破总投资额。影响工程设计的静态投资的项目是限额设计的主要控制对象。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为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先分解到各专业之后,再将其逐个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这样就完成了限额设计。设计标准、规模、原则的合理确定从限额设计就可以体现出来,限额设计业体现了有关概预算基础资料的合理取定。通过这样的层层限额设计,投资限额的控制与管理才得以实现,同时,设计规范、设计标准、工程数量与概预算指标等各方面的控制也得以实现。
3、推广标准化设计
通过对标准化设计的采用,不仅可以使得设计速度加快、设计费用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还可以使得建筑材料得到有效节约,工程成本被大大降低。
(三)施工阶段的工程投资控制
1、施工的前期准备
对设计图纸要熟悉,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对合同价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将工程费用最易突破的部分和环节明确标示出来,从而才能明确掌握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时,要检查组织实施的措施合理与否,查看各工序劳动力安排、工种与施工进度匹配与否,检查施工用具的选用合理与否,尽量避免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例如,卷扬机可以满足施工要求,就可以不再采用塔吊。要尽量防止发生土石方和材料、半成品二次倒运。
2、加强对现场工程量变更签证的管理
工程量会发生变更,通常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达不到设计深度,二是未预料到的情况在现场发生了,三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对工程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通常投资增加就是由于工程量变更所引起。因此,为了在预定的范围内进行投资控制,就要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控制和审定。要求进行工程变更的,都必须要通过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的审核同意。必须在合同条款的约束下进行设计的变更,否则,合同不会因任何变更而失效。
(四)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阶段的投资控制
建筑工程的组织验收是在按照设计文件以及建设单位要求完成建筑工程的全部施工之后所进行的工作。对工程实物进行检验就为验收,验收是投资费用向生产或使用转入的标志,是从投资阶段到收益阶段的转折点,因此,要重视竣工验收的投资控制。博士论文,投资。。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作好自我检查,提前解决正式验收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尽可能的防止出现因验收不合格所造成的费用支出增加。同时,还要保护好成品,要杜绝因被盗或损坏等情况的发生而造成经济损失。最后,要尽量实现“三早”,即早通过、早验收、早交付使用,这样才能使得工程效益得到最快发挥。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投资的全过程控制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项目投资效益的提高其关键也在于此,因此,要从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阶段来加强投资控制,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造价工程师教材编写组.工程项目投资的确定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2]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建设工程投资控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
[3]从培经.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郭子欣.浅论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有色金属设计,2004,(2):32-36.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法律专业技能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衡量硕士研究生学习、科研能力和教育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确保学位论文质量,笔者认为应该从研究生一进入写作阶段就严抓、严管。保证选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加强开题报告的指导与管理,特别136是博士生的开题报告应当由一个教授小组来对开题报告进行评价。通过导师指导选题和开题报告会以及思想教育等各类形式,首先教育研究生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在论文写作上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要有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踏踏实实的严谨学风,这些是能否通过论文答辩的必要前提。在论文选题上,作为导师要把好第一关,学位论文不应当视为学校毕业前的一个作业,在两年或者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期间,连贯的科研指导与教育过程是导师长期以来要坚持的,逐渐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兴趣帮助学生选好研究方向。研究生的选题质量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整个研究生群体的培养结构。调整培养结构需要很多方面的努力,学位点的设置、院系管理模式和学位管理的组织体系之间的关系处理、导师的研究方向的不断更新,对调整学科结构有重大影响的资金投入政策等等。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来看,只有培养的结构符合当代科技发展、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及遵守科学本身发展规律,整个研究生群体的培养质量才能展现比较高的水平。就一个具体课题而言,高水平的选题是高水平论文的基本前提,确定学位论文题目是导师发挥指导作用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确定论文课题,特别是博士生的课题并不容易。一个好的选题也许要占到整个成果的30%或者更多一点,因为,首先选择的课题要为学生留有相当的创造空间;其次,课题应该或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或者具有工程和开发应用的价值;第三,课题要在规定的时间、给定的研究条件下可以完成。最后,选题的难度应当与学生的自身水平相当,这样才能创作出真实的成果。在满足这四个条件下,导师还要把获得创新成果的机会留给学生。选题这一关非常重要,从研究工作来说,选题好就意味着方向对头,不至于半途返工。从近年来我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管理工作中,有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如有的导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分解为若干子题目,作为所带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这样既便于导师自己进行科研工作的同时随时了解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进度,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学术实践,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位论文创作。当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选题不当,中途改变论文题目的情况。此外,开题报告是检查研究生论文准备情况重要环节,是保证论文质量的前题。
多年来,我校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已经形成相应的制度,并有效实施。但是,近年来,有的专业开题报告有流于形式的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无法按时举行开题报告会西南政法大学近两年的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都是在第四学期末,个别专业甚至推迟到第五学期初进行。按照培养方案,研究生的硕士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博士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两年。由于开题报告的滞后,造成一系列恶性循环,如学生论文写作时间有限,导师指导时间仓促,给最终的成果制作、评阅、审核造成很大压力,从而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学位论文的创作时间充足与合理,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应当安排在入学后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开学后两周内进行。论文创作时间未达到一年的硕士研究生,一般不予推荐其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博士论文的创作时间,导师可以根据论文写作情况,可推迟一年时间但必须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说明其理由,导师签署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批同意后方能推迟。
(二)对开题报告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对开题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是研究生对开题报告的准备不充分,包括本有的开题报告资料不充实,所选题目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对写作中的难点无法预计。其次是开题报告会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张,个别专业有时一天要进行十几个研究生的论文开题,使得参加开题的老师根本没有时间思考研究学生的报告,提不出实质性的学术建议。所以就经常出现个别研究生在写作中途更换论文题目的情况,甚至在答辩中为论文题目是否成立引起其他答辩老师的质疑。因此,要认真完成开题报告的一系列步骤方能事半功倍,在导师指导下选好论文题目,研究生在调查研究、查阅大量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写出开题报告。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选题的学术价值,即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本人拟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2.论文的总体构想。3.论文工作的安排与进度计划。4.资料占有情况和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与解决的办法。参加开题报告会的导师和其他老师,应当在认真听取和评议每个研究生的书面报告和口头汇报后,再经集体评议并填写相应学位的论文开题论证报告书。要将开题报告当做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的正式总结和考核,凡未获通过者,都不得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只有顺利通过开题报告会之后,研究生再根据大家提的建议,与导师一起共同修改、商定学位论文的写作计划。如此,从一开始就注重对学位论文的方向把握与态度纠正,使论文能够具有明确的既定目标与合格的水平,使研究生在论文创作时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抓好论文工作阶段检查,认真举行论文工作报告会
在顺利开题之后,研究生就正式进入学位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期间导师不仅要注意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而且还要经常注意论文工作的检查,给予适当与及时的指导。简而言之,要引导研究生把本科生以听课、考试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开放式的思想交流、独立思考、研究创新以及追求完美的学术思维模式上来。其中,衡量博士学位论文最重要的标准是创造性,导师要鼓励同学们发展个性,独立思考,形成卓有见识的认知模式与知识领域,鼓励学生突破导师的研究领域局限;要克服与杜绝极少数学术腐败的现状,提供机会让学生比较正规地独立发表他们自己的研究工作成果进展;对于研究生的工作和成果要不断地提出新指标、新目标。另一方面,阅读和修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同样是导师指导作用的重要体现。通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论文,使学生不轻易放弃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磨砺学生大胆分析矛盾和重视实践的学术品格,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追求完美的治学态度①。按照学校规定,研究生至少每月向导师汇报学习和论文工作的进度情况。但是,近年不少研究生利用论文写作阶段到全国各地考公务员、联系毕业工作,少则二三月,多则半年之久无法及时给导师汇报论文进度,这就使得导师无法了解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坚持和贯彻导师见面制度,只有双方有效的交流沟通才能保证学位论文的撰写质量。其次,认真举行论文报告会(预答辩)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措施。论文报告会就是研究生在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完成初稿之后举行的汇报会议,时间一般会安排在第五学期开学初。各学科指导小组在教研室组织3一5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对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初稿进行评议以及提出修改意见,因此研究生必须在报告会前完成论文初稿,至少应该有详细的提纲。这个环节是为了对研究生的学位论一次中期的督促检查,实际上也是对研究生论文质量的一次筛选,同时也给他们的学位论文提供了最后一次质量提高机会。西南政法大学对近几年的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都举行了预答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参照该种方式扩大到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这种方式对修改学位论文和最终答辩都能提供很好的帮助。最后,法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打造并非临门一脚,更要重视日常的学习积累。作为科研型人员,在独立学习研究的同时,更要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导师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聆听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报告,这样不仅能使研究生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开阔研究生的专业视野、丰富研究生的知识储备。同时,在学术活动中提倡和鼓励研究生批判学习,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种良性的交互式开放环境,以提高学生开展法学研究的兴趣,启发和完善创新思想的重要途径②。在课题组内的学术讨论可使导师了解、把握学生的写作方向,学位论文的进展,使学生有必要的紧迫感,同时启发、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进行积极交流和借鉴,以便能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现有成果。综上所述,学术活动的作用是单纯的课程学习所不可替代的,也是学位论文研究所必须的条件。
三、严格要求论文撰写规范
内在质量是指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主要包括论文研究的题目、观点、研究方法、逻辑结构、资料和语言文字等方面。外在质量不仅仅是印刷、装饰等物质载体方面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指论文的形式与格式,即学位论文写作所要求的一些固有规范。一丝不苟的态度,怎么会容许肤浅的形式错误?因此很自然地,学位论文规范就成为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学位论文的规范要求应当引起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普遍重视。一般认为,合格的学位论文在规范要求上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学位条例和培养学位管理办法对学位论文管理的各项具体要求,是针对学位论文这一个对象的特殊要求,也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最需要重视的部分。二是学术著述的一般规范,它是指学术界所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在学术成果方面的体现,作为接受学位教育的研究生必须懂得自觉遵守,一般在研究生的学习阶段都应当熟悉与贯彻。三是所有正式出版物共同遵循的文字印刷规范。它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以文件条例的形式所作出的正式规定③。这类文字印刷规范代表着整个中国文化在当代最正式的表达形式,因此每个受教育的有文化的中国人都应当遵循,研究生更应当在自己的论文中自觉遵守这些规范。除了以上要求,虽然我国高校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范上有不少规章制度,但是在工作中还是存在普遍的不足。一是有些研究生未理解学位论文摘要的重要意义,学位论文摘要简而言之是对学位论文的一个简要介绍,目的是使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对学位论文整体有一个简单而又清晰的全面了解,因此它是对全文的高度概括,但是区别于一般论文的摘要,学位论文的摘要需要更简练的语言表达和更丰富的内容涵摄。学位论文摘要主要是有利于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在较短的时间里对论文的学术水平作出评价。其次,学位论文的评阅时间要给予充分保证,如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阅期为一个月,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期为二个月,只有这样,评阅人才有合理的学习时间,对学位论文作出公正有益的评价,毕竟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普遍具有较高的水平,即使是教授级别的专家也需要好好消化。最后,为了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有公平公正的良好氛围,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一种导师回避制度。即导师不得参加自己学生的答辩委员会,让答辩委员会在讨论中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实事求是,开放地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和评价论文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匿名投票表决。相对应的,为了保证对每位研究生作出公正的评判,我们设计了一套检验学位论文是否合格的量化指标,在现场让答辩委员会的每位成员对论文的各项指标进行打分,这样就对该学科专业的优秀论文评选有了一个相对客观公正的重要依据。目前实施的这一系列做法,得到了我校导师和答辩委员会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持,对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以及促进答辩的效果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深化管理机制
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用一套自己的方法论体系来描述与解剖社会关系的结构、作用方式与文化样式。我们一般人对于社会习以为常而往往浑然不觉,生活在社会中却很少能明白、系统地理解社会,更谈不上把握能力。社会学就是为理解与把握社会提供帮助。社会学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大众社会学等等。社会学不仅仅提供理论的框架,还提供大量的认识方法论。中国当前有相当影响的社会学家包括:李强、孙立平、周晓红、王思斌、周孝正、陆学艺、李沛林等。
我个人认为,社会学在中国是有特殊重要性的。一是和美国这样的结构稳定的社会相比,在现在的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社会学更有揭示问题与把握转型机会的价值;二是社会学作为一个基本学科,为类似法律、管理、传播等领域的训练提供了基础的认识论工具;三是在动态程度与复杂程度进一步提高的社会,社会学为多个领域的人提供了改善行动水平的方法论支持。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大学不应该在本科就设法学、管理学、传播学这类学科,如果这些学科的学生上本科时学的是心理学与社会学,上研究生时再学那些应用性的学科,那么他们的基础理解能力与自觉创造能力绝对有很大的提升,而不会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早期学的是法学,到今天我还是觉得中国的法学跟社会的基础相距比较远,实证研究一直没有很好发展起来,立法与司法训练领域的形而上学与搬移效应最明显。而我自己的兴趣则比较接近法律社会学,所以即使在学法学的时候也一直看重社会调查。我还记得我早期公开发表的论文之一,就是《行政诉讼法》在重庆地区的实施状况的调查分析报告。后来我师从著名社会学家袁方教授,在他老人家去世以后,继续在组织社会学权威王思斌教授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社会学的知识系统化水平有所提高。而我的专业调查研究工作本身也使我对社会学知识的学习与使用更为密集。在我担任耶鲁世界学者期间,我的学术导师是著名的耶鲁社会学教授戴博拉・戴维斯教授,我选的另一门课是社会学家施泰吾教授讲授的《现代艺术的社会学理解》,属于文化社会学范畴。在我平时读的书中,大众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著作是最爱读的类别之。我也高兴地看到我所熟悉的不少同行朋友与客户朋友中,有不少也是学社会学出身的同科人才。
关键词:长吉图先导区;知识产权;人才战略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2-0133-02
长吉图先导区成为中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长吉图先导区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发挥是吉林省经济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 [1],人才是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及管理的基本要素。
长吉图先导区从事科研活动的机构数量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具备创新实力的机构数量有限。从2002年的511家,减少到2006年的78家,至2008年又增加到453家。从科技人员数量来看,从2003年的5.3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10.1万人,增幅达90.6%。2003年国民经济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只有93个,但自2006年后,随着从业人员数量大幅度下降,科技人员数量的逐年增加,到2010年国民经济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占比达6.7% [2]。吉林省是教育大省、人才贮备大省,长吉图先导区内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总量比较充足,但是高端核心技术人才及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人才、保护知识产权的律师及相关行政执法人员等比较稀缺。也就是说,人才的数量上较充足,但是人才质量上有待挖掘和提高 [3]。
一、人才对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
人才、技术、资本、信息是知识产权战略构建并持久发展的基础要素 [4]。只有夯实基础要素,才能保证知识产权的质量,进而才能保证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标的实现。人才是技术、资本、信息获取的保证,人才的质量、数量、结构决定了技术水平、资本容量、信息质量,人才要素是技术、资本、信息三要素获取的核心。以人才为动力轴,加速带动并辐射影响技术、资本、信息的要素获取,我们把这种运行机理称为围绕人才战略的“它转”体系。各要素战略内部的正常运转,我们称谓要素“自转”体系。在环境等隐性要素影响下,通过自转体系良好运转及它传体系各自要素的耦合作用,达到要素获取系统的整合效应。
二、长吉图先导区知识产权人才战略构想
人才是知识产权战略持久发挥效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的有效流动及使用是知识产权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人才蓄水池相当于保证知识产权战略长久实施的正常的人才储备;知识产权市场是人才发挥能力的舞台;人才蓄水池与知识产权市场之间应该具备双向人才流通管道,当市场需要相关人才时,可以将蓄水池中的人才输入到市场中,当市场中出现人才过剩或者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时,可以让冗余人才回流到蓄水池中,择机另觅他用或者经过知识更新、培训之后,再次提供给知识产权市场。蓄水池中人才的“质”和“量”、结构要与知识产权市场需求保持动态均衡,避免供给过剩、供给小于需求、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的产生。人才蓄水池一端,人才注入渠道有很多条,如,每年高校知识产权相关专业毕业学生;从长吉图先导区外引入的知识产权人才;高校科研院所新增的知识产权人才等,蓄水池不仅有人才数量的要求,更有人才质量的要求,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不断提升人才的能力。人才蓄水池中人才输出除了通过正常人才流通管道输入到知识产权市场以外,还存在着非正常输出的情况,如高端人才被挖走流入非长吉图先导区;人才能力自然消退导致无法适应市场需要等;另外,人才在蓄水池与市场间双向流动时,要保证从蓄水池端流入量大于从市场端的回流量,否则人才市场将出现“空巢”现象。在市场中的人才除了正常回流外,还存在非正常外泄,如被猎头公司挖走、人才自然消减等等。总而言之,只有从质和量上保证人才输入、输出、流通三个环节正常运行,才能够保证供给与需求匹配。
三、长吉图先导区知识产权人才战略模式
(一)构建动态蓄水池人才战略模式
吉林省是教育大省、人才贮备大省,从上文分析中可以看出,长吉图先导区内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总量比较充足,但是高端核心技术人才及知识产权管理、运用人才、保护知识产权的律师及相关行政执法人员等比较稀缺。也就是说,人才的数量上问题不大,但是人才质量上有待挖掘和提高。
具体动态蓄水池人才战略规划如下:第一,确保长吉图先导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人才数量和质量。从近期看,提高长吉图先导区知识产权能力最为缺少的人才,按照稀缺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是技术人才、知识产权运用人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及知识产权法律方面人才。这四类人才稀缺的特征是不同的,技术和法律方面人才主要是能力上不强而导致的缺少,高端技术人才和法律人才稀缺,一般性人才数量比较多;而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运用人才数量上不足,质量上不高。因而,在长吉图先导区三至五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原有人才基础比较好的领域(如汽车、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投入优势资源从国内外大力引进知识产权高端技术人才及法律人才,这批人才融入蓄水池中通过技术、知识、信息、经验的交流与共享,激发原来一批处于静止状态的、具备潜能但没有经验的科技人员和法律人员的能力,“鲶鱼效应”的发挥使蓄水池人才整体技术水平及法律水平大幅度提升。而对于知识产权运用、管理人才的积蓄,需要秉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即注重短期急需人才的外来引进,同时在五至十年内,通过各个高校及科研院所或者企业自身培养等渠道,逐步向蓄水池中注入这方面的人才,有步骤分阶段地保证人才数量的同时提高人才质量。第二,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建立5~7个高校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建立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协调政府各部门联合培训方式,建设管理部门内部梯队型专业人才队伍;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等方式,每年基地可培养300~500人,培训则可达到每年1 000人次,继续教育规模则可更多。第三,优化蓄水池中人才结构。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高校培养人才从专业及数量上根据市场需求给予科学指导;政府及企业应该制定长期人才发展需要规划,在引进人才方面保证所引进的人才真正是市场所缺的高质量人才,提出各种激励措施保证各类人才配比及个级别人才配比合理,优化蓄水池中人才结构。第四,动态调控蓄水池内人才数量、质量、结构。政府应该委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立专门部门,专项监控长吉图先导区内人才数量、质量、结构上的变化,固定时间间隔将人才变动情况汇报给相关决策部门,以此信息为基础调整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企业人才培训规划等。通过注入口和输出口人才变动的监控,及时动态调整人才蓄水池中人才的变化。
(二)构建绿色通道人才战略模式
人才蓄水池与知识产权市场之间的双向流通通道,如果出现从蓄水池到市场正向流程不畅情况,就会严重抑制人才积极性,非正常通道输出现象就会非常严重,当然也会影响到人才到达市场的时间及效能。相反,如果负向流程不畅,市场冗余人才不能顺利回流到蓄水池中,只能选择人才外流或者沉寂,这对长吉图先导区来说不仅是人才的极大浪费,也不利于人才知识的更新及人才的进一步成长。在先导区内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正向流通不畅,阻碍因素过多,负向流通基本是不通的。因此,绿色通道人才战略目标为:所谓的绿色通道即阻碍因素最小化、流通速度最快的人才流通管道。在人才蓄水池与人才市场间建立知识产权绿色人才通道,保证正向流通时时通畅,负向流通事事畅通,正向流通的数量要大于负向流通的数量,加快人才流通速度。具体绿色通道人才战略规划如下:第一,建立知识产权相关从业人员资格证制度。聘请相关专家,构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业务标准,经过相关部门培训,只有具备从业资格证才能上岗从业,逐步提高知识产权相关工作人员从业门槛。第二,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间建立人才流动协调机制。可以以项目完成为目标、以契约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也可以作为主体出现,政府也可以为其他三者前线搭桥)构建人才使用及人才流动机制,集结各个主体人才优势,形成网络制或者矩阵制组织结构。在长吉图先导区内,三至五年内以政府政策激励为引导,以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汽车领域为首,其他三大支柱产业随后跟进,组成吉林大学和吉林农业大学牵头的各个领域人才参与的项目组。通过这种示范效应促进高质量人才的快速流动。第三,五至十年内,建立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专项管理区,在这个区域,不仅有相对独立的决策力,同时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长吉图先导区内支柱产业重大项目审批及监管工作。
四、结论
关于知识产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逐渐丰富,从基础核心要素即人才角度构建区域知识产权人才战略的研究,视角比较独特,细化并丰富了前人的研究内容。在知识产权战略理论指导下,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长吉图先导区人才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指出了人才对知识产权战略及经济增长转变的重要作用,基于动态“蓄水池”战略构想,针对长吉图先导区知识产权高端人才稀缺及外流人才过多等问题,构建了动态蓄水池人才战略模式及绿色通道人才战略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靖宇,修士伟.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论证[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7-10.
[2] 吉林省统计局.吉林省2001—2010年社会经济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正经八百地去大学上课,这对于姚明来说还是第一次。但实际上,姚明的大学生涯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2001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向姚明颁发了证书,姚明成了上外的名誉学生,不过那是为了获得大学生运动会的参赛资格。姚明笑称:“别人寒窗苦读四年,才拿个毕业证,我两天就搞定了。报到一天,领毕业证一天,可不就两天嘛。”
“体而优则学”,体坛明星上大学早已不是新鲜事。不过,他们的求学之路并非都是一帆风顺。有人拿出自己在赛场上的拼劲,下功夫苦学并且学以致用,有人则纯粹是走走过场,混个文凭,还有人甚至连文凭都混不到,闹了个肄业。
最快捷
刘翔5年完成硕博连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田径奥运冠军刘翔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刘博士”。这位在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获得体育管理学方向博士学位的“刘博士”学习效率相当高。
早在2001年,刘翔就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雅典奥运会夺金后,刘翔免试毕业,并被华东师大授予“优秀学生”称号。随后,刘翔又被推荐免试参加华东师大的硕博连读。在训练和比赛之余,刘翔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获得了体育管理学方向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据悉,刘翔在华东师大攻读体育管理学方向的硕博连读期间,学校专门为其制订了周密的培养方案,有10名以上的导师为他提供“上门授课服务”。
最拖沓
王励勤10年未毕业
对于冠军级运动员而言,上大学并非难事,但要顺利拿到文凭却并非易事。比如乒乓球名将王励勤,2001年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转眼10年过去,毕业仍然遥遥无期。
校方表示,因为王励勤对我国体育事业有着很大的贡献,学校决定耐心等待“大力”修完学分:“这些年王励勤一直都有比赛,不过现在他也开始为将来打算了。他已经是上海乒羽中心副主任,意识到自己必须提高文化和管理水平才能胜任未来的管理岗位。王励勤有空就来学校上课,他有着强烈的继续学业的愿望。”
普通学生完成本科只需4年,对运动员则放宽到6年,王励勤目前处于“进一步放宽”的范围。校方表示:“全世界就只有一个王励勤,我们对他放宽毕业年限,应该不会遭到体育迷的反对,也不存在影响教育公平的问题。我们对王励勤也秉承着‘严出’的标准,必须修满该修的学分,才能获准毕业。”
最刻苦
邓亚萍每天学习14个小时
在众多国内体坛明星中,乒乓球名将邓亚萍无疑是最刻苦和最成功的“求学者”。从清华大学学士到英国汉诺丁大学硕士再到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邓亚萍在求学路上的表现不亚于乒乓球运动场。她也是迄今为止国内运动员中取得最有分量学位的第一人。
“我过去也经常问自己,如果退役不当教练的话,去做什么事情。我当时想着,跟大学生去竞争一个职位,是没有办法竞争过的,所以应该去读书,去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什么样的学习才是自己所需要的?邓亚萍在投身校园之前,早已对此有着清楚而理智的认识。
作为曾经叱咤乒坛的“女皇”,邓亚萍并没有选择退役后去当教练,而是走上了长达十一年的漫长求学路,她分别拿到了英语、当代中国研究和土地经济学的三个学位。这三个不同的方向,都紧紧地和她个人的发展、工作结合在一起。
“一开始因为发现需要掌握更多的语言才能跟别人沟通、交流,然后才能胜任自己委员的职责,所以学了英语。当发现学完英语以后,光会说话还不够,还要知道怎么去说,说什么,能够让别人采纳,让别人认同,这就需要更多的知识。既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同时还要更好地了解中国社会的变化,所以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做了中国当代的研究,研究的是中国社会妇女的变化和地位的发展。”
在做博士论文时,邓亚萍正在国际奥委会工作。她发现,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后边推动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为何这么多的国家城市热衷于申办奥运会?除了政治因素、国际地位的提升,无疑还包括其中的经济效益。所以,邓亚萍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选择了《研究奥林匹克的商业价值》。虽然三个阶段都是不同的专业,但是其中的主线,始终贯穿于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服务的生涯里。
邓亚萍坚信“勤能补拙”,每天14个小时刻苦学习,在剑桥学习期间,她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凭着这股在赛场的拼劲去学习,最终拿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2009年4月,36岁的邓亚萍正式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去年9月,邓亚萍被聘为人民日报社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最挂名
刘国正求学6年没有学分
刘国正是2005年9月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耐人寻味的是,经过事后调查,刘国正当时已经是河北师范大学大三的学生。一年后,他从这所大学毕业。
回头细看,这是一笔陈年糊涂账:也许,刘国正不知道一名大学生只能有一个学籍;而上海交大急于引进世界冠军,也无暇去关注他是不是在别处上学。于是刘国正没有念过一页国际贸易的书,便在交大的学籍上挂了4年,直到那届学生毕业的时候,交大发现他没有学分,只好将他和其他4名运动员一起除名。
上海交大体育系主任孙麒麟表示:“不管是世界冠军还是其他体育明星,一旦进入了上海交大,我们都要按照一个大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必须完成学校规定的课程,修满该修的学分才能顺利拿到学位。”
最VIP
一群教授围着丁俊晖转
“平时上MBA课程的教授们,要围着丁俊晖一个人转。”这就是丁俊晖的读书模式。在众多已经进入上海交大的体育明星中,丁俊晖无疑是大牌之一。
2007年进入上海交大的丁俊晖主修工商管理专业,不过由于这位台球神童赛事频繁,他的功课也被一拖再拖。不过近期,“失学已久”的丁俊晖回到上海交大,继续他的课程,根据上海交大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丁俊晖开设的课程是和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诸如经济学、管理学类的。”
对于为何选择工商管理专业,丁俊晖的解释让很多人都看到了他对于未来生活的精确打算。据丁俊晖所在的众辉经纪公司总经理陆浩透露,他们对于小晖完成学业的能力丝毫没有担心。“我们会协同老师一起,让丁俊晖在交大的学业有个完满的结果。”
而丁俊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自己并没有对繁重课程有什么担忧,一直都脚踏实地的他对于学业的前景只用了十个字来概括――“现在会努力,前景不知道”。
最坦荡
王军霞看淡毕业证书
“上学就是为了学习知识,那张毕业证只是一个证明书,我一点都不在乎,我更看重能力! ”
王军霞回忆说自己曾上过4年大学,1995年、1996年在辽宁大学读法律,1999年、2000年在人民大学读法律,但最后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如此结果既事出有因,也与王军霞的人生观有直接关系。
数字出版在中国出版业内名正言顺地拥有一个席位,也不过7年之久。然而在这短短几年时间里,各种数字出版商层出不穷地跃入读者的视线,数字出版迎来了蓬勃发展。有机构统计,中国数字出版产业首次超越传统出版产业是在2009年,当时数字出版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795亿元,而在一年之后,数字出版收入则迅速达到1,051.79亿元,呈现出井喷之势。
“不管你高兴不高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数字出版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2011年8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2011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如此表述。他说,中国出版业已经到了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跨越的关键时刻,在此态势下,中国的很多出版机构都将数字出版作为重要发展目标。
有媒体指出,“以行业生命周期指数来看,经过快速发展,数字出版在我国已从幼稚期步入成长期,开启了行业升级换代之路。”然而,中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经历了一些坎坷。作为新型文化传播者,数字出版除了资金匮乏等传统问题外,还面临着版权方面的困惑。
版权之劫
“十余年间,我们公司一直在稳步发展,但是2008年也曾遭遇重创。版权问题对数字出版行业至关重要。”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资源总监王胜海对本刊记者说。
他所提及的2008年重创,指的是当年万方连续两次被百余名硕博士告上法庭:2008年4月,500余名硕博士诉万方数据“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侵权;2008年9月,480名硕博士万方数据侵犯其著作权。两次诉讼理由都是万方数据未经许可将其硕士、博士论文建成电子数据库,并且从中获利。
据记者了解,当时万方数据的硕博论文来源于其最大股东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而中信所经国家及高校授权代为收藏管理各高校的学位论文。虽然2003年万方数据与中信所签订了开发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协议,但是并未直接与学位论文的作者就版权使用达成协议,因此万方数据作为侵权人在一年内连续两次被,最终均以万方数据败诉告终。
王胜海说,“经历此事后,我们对学位论文的版权有了重新的认识和调整。坦白说,我们认为这也是好事。在一个知识产权不够健全、不够清楚的环境内,做知识服务工作,我们还是希望源头能够清楚。”
记者了解到,万方数据作为一家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因为没有专门的编审人员,因此并不接受作者的直接投稿,学位论文、期刊文章等来自于期刊编辑部、学校研究生院、会议主办单位等,作为使用补偿,公司给合作的源头单位支付一定的费用及一定金额的万方数据库充值卡。
“目前,中国学术论文的版权转让确实不是很规范。”王胜海说,“我们统计过,在与万方合作的期刊中,三分之一的编辑部跟作者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另外三分之一的编辑部会有一份版权声明,明确说明在他们编辑部发表文章,版权属于编辑部;剩余三分之一则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中国期刊论文版权现状。
“坦白讲,这种情况有很多模糊地带,尤其对我们开展数据库集成化非常不利。我们更希望版权从源头来讲是非常清晰的,这样才可避免版权问题。因此,现在我们跟编辑部合作时,会跟编辑部签署非常清晰的协议,以确保清晰、明确的版权,避免侵权再次发生。”王胜海说道。
其实,并不是只有万方数据遭遇过版权问题,很多数字出版商都有类似经历,数字版权纠纷案件频频见诸于报端。
2008年之前,主要是著作权人诉数字出版商侵犯其著作权,如2003年著名法学专家郑思成书生数字图书馆侵犯著作权,2005年河北省32名作者中国知网侵犯著作权,2007年自由撰稿人李昌奎超星数字图书馆侵犯著作权等。
最近几年,除了上述数字出版侵权外,还先后发生了几起数字出版商之间的版权侵权事件,如2009-2011年中华书局诉汉王科技侵权、2010-2011年盛大文学诉百度版权侵权、2012年3月书生网络诉盛大文学大规模侵权等。
数字出版版权侵权不仅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更有可能损害数字出版商的直接经济利益,因此,无论是著作权人,还是数字出版商对于数字版权都非常敏感。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介绍说,中文在线自2005年开展版权保护维权工作以来,已经运作的维权案件就有500余起,涉案作品上万部,其中诉北京邦邦网络侵犯著作权一案,是国内无线网络著作权维权第一案,被视为打响了国内无线阅读产业维权保护的第一枪。而诉“天下网”传播畅销文学作品著作权案,则成为2008年上海十大知识产权案之一。
“目前国内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还不成熟,依然存在盗版、版权授权不明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出版社和作者参与数字出版的积极性。”童之磊指出,“公司未来进一步发展,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版权问题。”他说,数字出版脱离了实体的介质,说到底是版权交易。版权保护就相当于数字出版的阳光、空气和水。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内容的版权授权运营是产业发展的关键。
版权之解
数字出版版权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是数字出版产业链所有参与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作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采购者和使用者,宁夏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部主任陈晓波对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有充分的研究和认识。他说,中国的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是按照中国特色来运作的,收录的都是别人的出版物,而国外的数据库,如国际上排行第三的数字化期刊平台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只出版或整合自己的出版物,“中外期刊数据库在内容来源上的差异,反映我国期刊数字出版运营存在着潜在的知识产权问题。”陈晓波指出。
记者了解到,除了像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外,我国还有一些非常典型的数字出版商,如:以数字出版平台模式运营的多看阅读网、掌阅网等,通过引进版权的方式提供数字图书、杂志等供读者在线下载阅读;以数字内容运营商模式经营的中文在线、盛大文学、起点中文等,签约了一大批网络甚至知名作家,通过在线写作,实现原创作品的数字出版。
与此同时,传统出版业也不甘落后,纷纷转型并开拓数字化市场,如中信出版社、甚至专业性较强的交通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也都建立了数字出版中心,并以数字图书馆的模式抢占数字出版市场。除此之外,曾经专注于科技研发方面的技术公司也不忘在数字出版市场“插上一脚”,以数字出版技术商的模式做得风生水起,如北大方正先后推出数字版权保护技术(DRM)、版式文档技术(CEBX)等,对数字出版快速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自己也赚得了满钵金。
虽然中国目前存在多种模式的数字出版模式,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不同模式经营的数字出版商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的合作关系,如掌阅书城与起点中文网、红袖添香、中文在线等多家互联网知名小说阅读网站达成合作,获得正版授权。
“出版社自建平台运营数字出版中的版权问题较少,我认为版权纠纷更容易发生在第三方平台内容服务商模式上。”中国检察出版社数字出版中心副主任徐珂表示。
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总干事张洪波也指出,为避免数字出版版权纠纷,首要解决的是出版社在数字出版产业中的定位问题。根据我国整个大环境和出版社自身条件的限制,出版社应该定位于数字版权人的角色,明确与作者的委托关系,并保证作者的数字版权收益。其次,平台方也应该认识到数字出版产业链各方的利益平衡问题。没有广大作者和出版社提供的数字版权内容,数字出版产业根本无从谈起。“尊重数字内容提供方的合法权益,让数字内容著作权人得到合理尊重和有效保护,是平台方必须考虑的战略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内容生产,在版权保护下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是实现文化强国最实实在在的体现,移动互联网发展较快,不断有创新性的产品和盈利模式出现。对于这些新模式,应该一边扶持,一边规范。
张洪波为数字出版产业链参与者支招。他说,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作者和出版社签订图书出版合同时,必须将电子版权的内涵和外延解释清楚;必须明确授予出版社的权利种类、作品的使用方式、传播载体、传播媒介,更为重要的是作品的使用条件与结算,包括预付版权费、分成比例、销售数据的提供与核查、结算方式、授权期限以及日后收益的保障等,而且要遵循权利、义务和责任对等的民法基本原则。合同条款约定只有符合法律才有效,否则数字版权还应该属于作者本人,数字版权交易与传统版权贸易毫无二致。
新时代 新方向
“我觉得当前关于版权规定的内容不太适应如今的出版潮流。”刚刚年满29周岁的徐珂指出。
2012年5月,徐珂来到中国检察出版社任数字出版中心副主任。从一间空办公室做起,在半年多时间里他带领着其他三位比他还小的同事,将数字出版做得有声有色。在这里,数字出版真正实现了无纸化编校,他们将二维码应用到图书文字中,既解决了单纯文字的枯燥,又避免了完整插图的高成本。
虽然真正接手数字出版工作的时间较短,但是徐珂对数字出版行业做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并且对数字出版及其版权问题形成了独到、前沿的认识。
“所谓的版权问题,大部分情况下最终都是源于经济利益。”徐珂指出。
他说,“在互联网传播时代,我看中的并不仅仅是将数字内容作为产品销售,而是通过网络上快速的传播力进行营销,并且从中获利。但是这并不等于互联网时代并不需要考虑版权保护。如今,传统上保护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即作者对作品的署名权等无可厚非,但对于作者的经济权益则可以用更丰富的方式来保护和实现。”
传统方式上,图书出版都是按照千字来计算作者著作权的经济利益,后来又出现了版税制方式。大多数出版社也都是按照版税方式来计算作者应当获得的稿酬。徐珂分析说,虽然版税方式要优于千字计算方式,但是版税是与图书定价相挂钩的。“在互联网模式下,数字出版图书在网上可能只卖到2-3元,甚至有时候还会有免费阅读的情况,这样的话就很难计算出版税,即使仍然按照原来的7%版税率计算,作者也会有很多的不满。”因此,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就需要细化分类,用一种比较科学、有机的方法来整合作者的权益,这应该是编辑的工作。
他指出,原来的编辑只是看看稿子,但是在当前,编辑更应该是作者的经纪人,并不是出版一本书就算了事,而是需要对作者所有的可能利益进行规划和管理。即,编辑要对图书在纸质书、网络、移动阅读等各个渠道进行策划,合理分析、规划图书在不同渠道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而非一律按7%的版税率计算。
出版社出版一本书,肯定是出于某种利益需求,无论是纸质版还是数字版,无论是收费发行还是免费发行。既然出版社要获利,那么当然也要考虑作者的利益,如提高其知名度,从而增加发行量,这就是作者管理的内容和目的。这种作者管理,而并不是一味地依靠法律法规制定、法律体系的建设,或者仅仅从技术上考虑如何防止被复制、粘贴,最根本的是要求编辑做作者的经纪人,切切实实地为作者考虑和规划整体经济利益,使双方收益都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