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评价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HazardEvaluationintheProductionProcessofCausticSodaandItsCountermeasures
马世海魏利军吴宗之
【摘要】离子膜烧碱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危险有害因素。笔者通过对国内现役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进行调研,同时结合国内外其他涉及烧碱生产厂家的情况,分析并指出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为企业消除事故及安全生产可以提供保障。
【关键词】烧碱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对策措施危险评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7)
氯化氢合成装置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及安全措施
FireandExplosionHazardsAssessmentandSafetyMeasuresforHydrochloricInstallment
马世海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DOW火灾爆炸评价方法的基本步骤。并针对氯化氢合成装置,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其火灾爆炸危险性,最后提出了响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氯化氢合成装置火灾爆炸危险评价对策措施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3.4)
浅谈如何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HowtoImplementHazardsIdentification,RiskAssessmentandControl
马世海魏利军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开展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思想,以及其在安全评价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LEC法的应用过程。
【关键词】危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3.3)
易燃、易爆重大危险源评价的计算机系统设计
DevelopmentSafetyAssessmentSoftwareofMajorFlammable,ExplosiveHazards
于立见
【摘要】论述了重大危险源评价模型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和技术,给出了评价系统的模块划分及部分算法的编程技巧,列举了用此算法建立的计算机评价系统的部分运行示例。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控制安全评价计算机程序设计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4)
低概率重大事故风险与定量风险评价
QuantifiedRiskAssessmentforLowProbabilityMajorAccidents
刘铁民
【摘要】论述应用定量风险评价(QRA)对评价、控制低概率重大事故风险的重要意义。介绍了低概率重大风险范畴与主要来源;QRA技术的主要用途与基本方法;研发与使用QRA计算重大风险的主要技术程序。提出了在应用QRA评价重大风险时应注意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
【关键词】低概率事件重大风险定量风险评价
宾馆危害辨识与风险控制
DangersIdentificationandRiskControlinHotel
李传贵
【摘要】重点针对宾馆业务活动中存在的火灾危害、手工搬运危害、厨房设备危害、滑倒绊跤危害、电器设备危害、游泳池危害等方面,提出危害辨识指导,危害控制措施等。
【关键词】城市工业安全工程科技需求科技攻关
(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1,第5期)
甲撑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及对策
HazardousFactorsandCountermeasuresintheProductionof4,4''''-DiphenylmethaneDiisocyanate(MDI)
刘骥魏利军于立见吴宗之
【摘要】甲撑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了多种危险有害因素。笔者通过对国内现役MDI生产装置进行调研,同时结合国内外其他涉及光气生产厂家的情况,分析并指出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危险有害因素对策措施MDI生产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2,5)
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ProbeintotheBasicModelofMineRiskAssessment
孙猛陈全
【摘要】本文在总结"九五"攻关专题"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主要内容包括矿山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与特性、评价单元的划分、危险等级的划分、矿山重大危险源危险性与评价单元危险性之间的关系、矿山重大危险源不同类型灾害的危险性的关系等。
【关键词】矿山危险源评价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矿井风险评价基础模型的研究与探讨
ProbeintotheBasicModelofMineRiskAssessment孙猛陈全
【摘要】提出了风险的绝对值和相对值的概念,探讨了如何合成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这两个指标,如何确定多个评价单元的评价对象的风险等级划分等问题。
【关键词】风险,绝对值,相对值,指标合成,风险等级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5)
国内外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与进展
StudyonSafetyAssessmentMeasuresatHomeandAbroad
吴宗之
【摘要】安全评价是对系统的危险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评价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严重度。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基础。安全评价的内容包括:安全管理绩效评价,人的行为安全性评价,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评价,作业环境安全性评价,化学物品安全性评价等。目前,国内外工业安全评价方法已有几十种,可分为定性评价、指数评价、半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我国有关单位研究开发了定性评价方法、指数评价方法,"八五"科技攻关研究中,提出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辩识、评价方法",需进一步研究事故后果模型,事故经济损失评价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人的行为安全性评价方法,不同行业可接受的风险标准。
【关键词】安全评价风险行为
(兵工安全技术1999,4)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与控制措施
MethodsofIdentificationandAssessment,andMeasuresofControlforMajorFlammable,Explosive,ToxicHazardInstallations
吴宗之
【摘要】论述了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定义;介绍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在辨识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计划,加强监控、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重大危险源控制安全评价事故预防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4)
职业健康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战略
OccupationalHazardsIdentification,Assessment,andControlMethods
邢娟娟
【摘要】随着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对企业在安全健康管理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识别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法律所要求。如何对职业危害的识别、评价和控制,这是主要的技术关键。本文就这一问题题出如何科学的有效的评估,并建立一种全面、系统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健康风险识别评价控制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风险评价方法--MES法
AMethodforRiskAssessment--MES
宋大成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风险评价方法--MES法。该方法概念清晰、合理且简单实用。改正了LEC法的两个缺点:数学上的不合理性和不能用于财产损失事故,已在济南钢铁公司、甘肃建工集团、航天科工集团159厂、大庆石油管理局电力总公司、北海船厂油井分厂等企业得到应用。
【关键词】风险评价,LEC法,MES法,可能性,后果
(现代职业安全2001,11;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2002,)
企业安全评价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RiskAssessmentIssuesforEnterprises
张兴凯
【摘要】企业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认真分析生产情况,整合并充分利用可用于安全评价的资源,选择适应企业生产特点的安全评价方法,同时注意鼓励员工的参与。
【关键词】安全评价安全管理。
(劳动保护2003,7)
原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FatofCrudeTankfire&ExplosionAccidents
张兴凯赵军
【摘要】本文应用事故树理论,对原油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其中的基本原因事件、中间事件以及它们与顶上事件的关系。对每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进行了计算和对比,给出了原油储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起决定因素的事件,作为制定防火防爆措施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原油储罐火灾爆炸事故树
(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10)
学校的风险评价
RiskAssessingforSchool
苏宏杰
【摘要】本文阐述了学校里存在的几种典型危害:火灾、有害物质、显示屏设备工作站、受伤后的救助。分析能导致每种危害的原因、对危害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发生紧急情况的应急计划,以保证中小学校的教职员、学生以及其他外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消除、减少或控制学校的安全卫生风险。
【关键词】学校风险评价应急计划
(劳动保护2003,2)
中国工程与建设项目安全评价
SafetyevaluationofengineeringandconstructionprojectsinChina
MaohuaZhongab,.,XingkaiZhangb,TieminLiub,XingWeiab,WeichengFana
Abstract
Inthispaper,wereviewsafetyevaluationofengineeringandconstructionprojectsinChinaandintroducefoursafetyevaluations
thataremostlyusedinChina:safetypre-evaluation(SPE),safetyevaluationonprojectcompletion(SEPC),overallsafetyevaluation
ofcurrentstatus(OSECS)andspecialsafetyevaluation(SSE).Furthermore,relatedlegalandpolicytrendsofsafetyevaluationin
Chinaandthefuturedevelopmentarealsodiscussedhere.
?2003ElsevierScienceLtd.Allrightsreserved.
Keywords:Safetyassessment;Relatedlegalandpolicy;ResearchStatusinChina
(aStateKeyLaboratoryofFireScience,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Hefei,Anhui,230026PRChina
bNationalCenterforIndustrialSafetyScienceandTechnology,StateEconomicandTradeCommission,17HuixinXijie,ChaoyangDistrict,Beijing,100029PRChina)
JournalofLossPreventionintheProcessIndustries,2003,16(3):201-207.
危险辨识方法的研究
StudyonMethodforHazardIdentification
高进东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的危险辨识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系统地发现潜在的事故序列、事故的起始事件以及相应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的风险分析奠定基础。
【关键词】危险源危险辨识风险分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4)“”版权所有
风险分析的质量评价研究
StudyonQualityEvaluationoftheRiskAnalysis
高进东冯长根*吴宗之
【摘要】风险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随着风险分析技术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建立评价风险分析的内容、结果及其方法和标准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讨论了风险分析的质量概念,提出了一种评价风险分析质量的方法,该方法基于风险分析过程的评价,利用检查表来发现风险分析的缺陷,同时研究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最后,对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提高风险分析质量的途径等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评价风险质量的方法能揭示风险分析中大多数的重大缺陷。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体系
1.建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评价体系
建立安全评价体系是建立合理的基础工作的评价,安全评价指标选择得是否合适将影响到目标评价。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安全影响考评指标体系,要建立在建筑工地施工安全可靠的评估的基础上。
安全管理体系,本质上是安全管理模式。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建筑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在于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的生产安全、顺利地进行。
施工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是从组织,生产系统,以确保安全和顺利。具体来说,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加快立法进程,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将制定有效的企业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纳入一个统一的标准,纳入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施工安全标准。
在企业建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专职安全员,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明确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权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严格执行岗前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当感应系统,为所有员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和培训系统。
企业内部成立检查小组,经常进行现场检查,并自觉接受行业专门检查机构检查,建立健全建筑安全管理稽查体系。
建立内部检查组,定期上门检查,并自觉接受专门的检验机构检验产业,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审核。
2.某工程安全评价分析
(2)项目的安全目标
①重伤事故无,轻伤控制到万分之二,杜绝死亡事故的发生。
②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施工现场管理必须符合部颁标准(JGJ59―99)的要求,得分率必须达到85%以上。
③安全管理人员持证率100%,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施工现场安全各项设施合格率100%,安全防护设施使用率100%,劳动保护用品及防护用品合格率100%,发放、使用率100%。
④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合格率100%。
⑤预控目标:市级文明工地。
(3)项目安全工作特点分析
本工程施工安全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工程建筑物高,施工环境狭小,施工地点障碍物多,具体表现如下:
①施工场地狭窄;四周围10米左右距离就有5层、10层住宅楼,还有地下车库。
②楼房坐落方向不规则,而施工不变;楼房坐落方向:朝东坐西,北侧临街市中心马路。
③有挑层;裙楼2、3层,层高6.8米,主楼的14―16层,层高5.5米,所以施工时层高高而安全隐患多。
④有幕墙;外墙局部设计玻璃幕墙,施工当中也有高空作业。
⑤基础8米深基坑;有深基坑的安全防护,基坑土壁有钢桩、土钉墙等防护措施。
3.项目安全体系分析
结论:本工程的安全等级处于良好水平。
通过对商住楼实际安全特点进行项目施工安全评价法评价,是项目施工安全评价一个重要的标准。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运用合理严格的评价方法,能更好地预防施工项目的安全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项目安全目标。
参考文献:
[1]丁传波.关柯等.施工企业安全评价研究阴.建筑技术,2004(3):214.
关键词:城市安全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al level of evalu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level city there are many han to solve the nee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ity residents safe, focused on urban residents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ity of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the city safe city residents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P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以安全为本的城市、以经济为本的城市、以人为本的城市三个阶段。古代人们,以城市安全为本,修筑城墙以抵御外来侵略;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人们对城市安全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抵御外来者,而是从广义的安全角度要求城市给予居民以安全感。
1、研究背景
我国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城市安全事故,其数量之大、伤亡人数之多、经济财产损失程度之深、影响范围之大更是社会关注的聚焦点。华东师范大学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陈洁华介绍,每年,我国因安全危机而造成的损失达5000亿元。近年来城市安全事故从出不穷。2008年春季,我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不遇的罕见的雪灾天气。南方十多个省遭受了50年不遇的持续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受灾人数过亿,并造成电力中断、水管爆裂,十多个机场、众多高速公路关闭,京广铁路主干线和诸多铁路路段及国道停运,导致人员和物资流动阻滞等连锁反应。民政部救灾司2月2日公布的此次雨雪受灾数字:农作物受灾7 200多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30多亿元,因灾死亡60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害房屋86.2万间。今年,9月27日14时51分,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造成271人受伤。近期城市电梯伤人事故,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城市居民没有安全保障和安全关的城市不仅无法带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甚至可能成为无可挽救的祸源。一串串触摸惊心的数字,带给城市居民诸多关于“我们的城市安全吗?我们安全吗?”的思考和拷问。因此,城市居民安全问题的研究探讨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相关定义的界定
人们对城市安全的要求既要求城市在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有效的抵御能力,并能在环境、社会、人身健康等方面保持一种动态均衡和协调发展,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秩序、舒适生活空间和人身安全。即城市安全包括两方面内容:有效的抵御能力和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间和人身的安全。也就是说,城市安全应该包括对宏观方面的以城市灾害和抗灾防御能力为评价内容的城市公共安全;以及微观方面的以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间和人身的安全为评价内容的城市居民安全。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是以获得居民安全度的定量结果,为城市安全管理、规划提供量化依据为目标。评价中只考虑城市安全事故后果为居民人员伤亡造成影响的事故因素,不考虑对财产造成损失和环境造成破坏程度的事故因素。通过城市居民面临的危险性分析,选择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而构建合理的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是进行城市居民安全评价的基础。
3、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开展城市居民安全评价的基础和关键,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质量。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城市安全现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情况,必须要以能反映整个系统的危险状态为目的。如果确定的因素太多,就会增加系统指标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和评价的高难度性,而且掩盖了关键因素的重要性:反之指标因素确定的过少,则评价过程太过简单粗糙,如此便很难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客观情况。因此,设计指标体系时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资料的可获性、可衡量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3.2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确定一个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保证评价过程合理性、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合理、科学地设计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具有如下意义和作用:
(1)是客观评价城市居民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
(2)能准确认识城市居民安全的控制方向和方法;
(3)为科学分析城市居民安全的规律提供理论支持;
(4)为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提供安全科学决策的依据;
(5)是居民认识城市安全水平的标度。
3. 3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本文从对居民安全产生影响,即对城市居民衣、食、住、行、医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并从这五个方面安全出发将社会治安、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内容作为城市居民健康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1)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关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城市居民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主要从刑事犯罪、治安管理两个指标来考察城市安全。危害城市社会治安秩序的主要破坏力指标这里不仅要从数量方面,而且要从性质方面对违法犯罪案件进行认真评估,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评价社会治安状况。
刑事犯罪方面,犯罪率、刑事案件的立案率是判断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的“晴雨表”,是城市治安考核的重要指标。
治安管理方面,安全的城市监控覆盖率是强化城区安全防范建设,加强城区治安防范力量,有效防范重大案件发生的重要手段。而警力不足是目前我国城市治安的瓶颈之一,适当的警员配置率,合理的破案率从治安管理上体现了社会治安管理能力。
(2)城市生活保障
现代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都对交通、水、电、气、油等高度依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的速度使得城市的生命线系统迅速饱和甚至超负荷运行,大大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同时给居民生活安全带来威胁。完善、稳定的生活供给系统是城市安全的标志,满足城市居民的气、热、水、电、信息、交通等的需要是城市居民安全的前提条件。本文从城市居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出发,查找相关指标,建立生活保障的相关指标。将现代生活要求的城市供电、供气、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安全作为衡量生活保障安全的指标。在选择三级指标时,从供电、供气、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供应数量和质量安全性指标
上反映生活保的安全性。
(3)医疗卫生
健全的医疗保障、合理的卫生防疫水平是城市居民对医疗卫生的基本要求。
拥有与城市人口相匹配的医生数量,足够的医疗保险投保率,宽广的疫情监控覆盖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病床数是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前提。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区,传染病发生机率大于农村,传染病一旦爆发对城市居民造成身体上的创伤和心理上的恐慌。在城市医疗卫生上将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作为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医疗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
(4)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城市作为一种典型的符合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脆弱,如何改善生态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态环境对城市居民健康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两个方面。
环境治理方面,环境破坏对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包括水、气、声环境安全造成威胁,而水、气、声、渣各类废物的处理达标情况,都能极好地反映出城市污染控制的现状,以及当前的环境状态。生态建设方面,城区要保障足够的绿化覆盖率、公共绿地面积、好于二级的天数才能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合理运行的同时,保障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5)经济状况
经济状态不仅仅关系城市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更能直接反映居民经济状态。
经济富裕状态是城市安全程度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居民安全的重要影响指标。本文在考虑城市居民经济状态指标时,从就业保险、收支状态、分配结构这三方面进行。
就业保险情况安全状态由城市失业率、失业保险率反映出来。正常收支是维持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条件,由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收入构成,是城市居民经济状况的反映指标。分配结构上主要从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支出的比例既恩格尔系数和反映经济财富分配状态的基尼系数体现。
根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以及思路,结合专家意见,本文将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层。具体见表1。
表1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要素层 指标层
城市居民安全
社会治安
刑事犯罪
犯罪率(%)D111
刑事案件立案率(%)D112
治安管理
重点部位安全监控覆盖率(%)D121
警员配置(1/万人)D122
生活保障
城市供电
人均供电量(度/月)D211
供电可靠性(%)D212
城市供气
燃气普及率(%)D221
暖气普及率(%)D222
城市供水
人均生活供水量(吨/月)D231
自来水普及率(%)D232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D233
城市交通
公交车配置(台/万人)D241
公共交通分担率(%)D242
城市道路面积(m2/人)D243
城市住房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m2/人)D251
危旧棚户房比例(%)D252
食品安全
食品抽检合格率(%)D261
口粮供求差率D271
医疗卫生
医疗保险
万人拥有医生数(1/万人)D311
医疗保险投保率(%)D312
卫生防疫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D321
万人病床(1/万人)D322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D323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污水废水排放达标率(%)D411
废气排放达标率(%)D412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D413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D414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D415
生态建设
城区绿化覆盖率(%)D42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D422
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天/年)D423
经济状况
就业保险
城镇登记失业率(%)D511
失业保险率(%)D512
正常收支
人均GDP(元/人)D5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D522
人均财政收入(元/人)D523
分配结构
恩格尔系数D531
基尼系数D532
4、结语
本论文通过对城市安全内容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安全包含了城市公共安全和城市居民安全两个方面内容,并通过对城市居民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 考 文 献
【1】童林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1999,(6):1―6.
【2】 吴庆洲.21世纪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J].规划师, 2002(1): 12.
【3】 郑杭生.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2):4.
【4】 高峰.宜居城市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5.
【5】 修春亮等.针对突发灾害:大城市的人居安全及其政策[J].人文地理,2003.18卷
关键字: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生命周期安全;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各个城市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使基坑工程向更深、更大的方向发展。但在其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难度加大、基坑开挖与支护工期长、现场施工条件复杂等原因,产生了很多安全事故和环境破坏的问题。由于岩土工程的不确定性,深基坑工程的风险相对于地面以上结构的风险要大的多,因此科学的针对深基坑工程的各项内容进行安全评价分析,得到一个基坑生命周期内的整体安全指数,已成为大型深基坑工程中必备的安全评价分析的手段。随之而产生对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1][2]
安全评价同时也叫危险度评价。它是以实现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状况进行预测、度量、评估和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国内外学者对工程安全评价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其中很多研究与深基坑工程密切相关。Morgenstern(1995)研究了岩土工程中的安全问题,认为岩土工程的安全主要分为模型安全、参数安全和管理安全,并给出了常用的安全评估方法和安全接受准则。K.Ho(2000)研究了岩土工程中的定量安全评估的原理和应用,提出了定量安全评估发展方向。李惠强等用故障树法(FTA)编写了一基坑边坡开挖的故障树,用数学法计算了边坡失效的概率。毛金萍等用故障树对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进行了安全分析,认为支护结构失效、整体失稳、基底管涌和流砂等失效模式是基坑支护系统失效的具体表现,并用可靠度方法计算出支护系统的失概率值。杨子胜等分析了基坑工程项目中不确定性的问题,阐述了基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概念、特点以及管理措施和方法黄宏伟分析了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结合一个深基坑工程事例,对此深基坑工程施工期进行安全性评估。[3][4][5]
通过对深基坑工程的安全评价体系进行研究,目的为减少深基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深基坑工程的安全化程度,实现对深基坑工程勘探、设计、施工和使用监测过程的安全控制,建立安全和环保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最好的依据。
1深基坑事故类型及风险
基坑工程事故类型可分为:
1、周边环境破坏;
2、支护体系破坏;
3、土体渗透破坏;
4、物体打击伤害;
5、高处坠落伤害;
6、机械伤害;
7、触电伤害;
8、坍塌;
9、车辆伤害。
上述基坑工程事故,只是从某一种形式上表现了基坑破坏,实际上基坑工程事故的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多发性,有一个连锁效应,表现形式也呈现多样性。
2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方法有许多种,在实际的安全评价中也会用到许多安全评价方法。常用到的安全评价方法有:1、安全检查和安全检查表法;2、预先危险性分析;3、故障假设分析与故障假设;4、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5、故障树分析法;6、事件数;7 鱼刺图;8、ICI蒙德法;10 “六阶段安全评价”方法。本论文针对深基坑工程中常用的安全检查表法进行分析。[6][7]
2.1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这些项目可以包括场地、周边环境、设施、设备、操作、管理等各方面,目的为检查某些系统的安全状况而事先制定的问题清单。
表一 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分析表
从设计和施工两大方面对深基坑基坑工程的内容进行列表分析评价工程的安全,保证深基坑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各个方面的安全,从根本上排除深基坑风险的来源,是深基坑工程中常用的方法。传统的深基坑安全评价仅从施工单方面进行评价,是基于深基坑在设计过程中过于保守的情况下,将设计内容列入深基坑工程安全评价体系中,可以在保证深基坑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材料的节约,由于大部分深基坑都是一种临时的围护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也是绿色施工的一部分。
3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模型
建立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的模型分为四步:一、确定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二、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来建立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的模型;三、对深基坑工程安全和环保得出综合的评价。
3.1 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是综合安全评价中的关键的一步,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是较为合理的一种方法。
3.2 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方法和模型
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深基坑的生命周期安全进行评价,该方法数学模型简单,因此容易深基坑的生命周期安全的模型,而且评价效果较好,有很强的应用性。由于深基坑工程安全与周边复杂环境的各种因素相关,运用数学中的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的原则,此模型能对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做出综合评价。具体建立深基坑生命周期安全的数学模型过程有以下七个步骤。
1、确定生命周期安全评价因子的对象集合。
2、确定生命周期安全评价评价标准抉择评语集合。
3、对每个因子,做出单因子评价,得单因子评价向量。
4、建立单因子评价矩阵。评价矩阵 R 实际上是表示 U 与 V 之间的隶属模糊关系,即R: U×V[0,1]。
5、将各因子的权重值来构成权向量;;。
6、进行生命周期安全的综合评判。评价向量 B=A。
其中
若评价结果为应将它归一化计算。
7、得出安全评价的结论。若,则对所评价对象做出评语集。
3.3 深基坑工程生命周期安全评价基准的确定
评定等级基于国家颁布的建筑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法规和环境保护的法规等来进行评价。评分标准是文字描述,具体结合深基坑的实际情况。
4结语
本文总结分析了影响基坑安全的因素,将设计因素添加到安全检查表方法中,完善了该方法对深基坑安全评价的内容。借鉴深基坑工程申明周期安全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做出一定的分析。建议将该方法应用于更多的深基坑工程的安全评价分析过程中,以实现深基坑工程更科学、安全、绿色的完成施工。
参考文献
[1]刘国彬, 王卫东.基坑工程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高大钊;软土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若干土力学问题. [J]岩土力学, 1995, 9:16(3).
[3]Bastian A.GasosJ.Type I elstrueture identifieation approach using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A].Proeof the1994 IEE Int Conf on Neural Networks[C],New Jersey,1994:3256-3260.
[4]唐业清,李启民,崔江余,基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杜显洲,基坑支护工程的优化设计研究,土工基础,2005年第3期.
一、建筑安全方向课程设置
1.建筑安全方向课程设置
武汉工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于2001年建立,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专业建设遵循“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指导方针,近几年就业率一直为100%。同时根据我校办学条件,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校安全工程专业设立非煤矿山安全、建筑安全、化工安全等三个专业方向,其中建筑安全方向就业人数占毕业生的40%以上。
根据“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09),安全工程专业建筑安全方向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地质、工程CAD、岩体力学、工业通风、消防工程学、建筑安全、防灾减灾工程学等理论教学课程;消防工程学、防灾减灾工程学2门课程设计及6周的创新能力培养计划,10周的实习环节,建筑安全方向教学过程覆盖7个教学学期[1]。
2.建筑安全方向配套实践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建筑安全方向教学质量,专业教学中充分利用结构实验室(和土木工程共建)、专业机房、通风防尘实验室、消防工程实验室,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专业拥有可靠的实习基地,与武汉市政、关山消防、安全评价机构、武汉工程大学大冶校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等单位签订实习协议,保障实习等建筑安全方向实践教学过程。
二、武汉工程大学大冶校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概况
1.示范中心建设基本情况
武汉工程大学黄石市大冶校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地区,由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于2005年开始建设,属于校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中心主任负责制。并于2008年成功申报为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中心主要依托黄石市大冶铁矿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为主体,并辅以大冶铁矿周边区域相关单位的实践教学资源,可满足我校采矿工程、选矿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等多个专业学科的各类实践教学需要。示范中心每次可同时接纳实践教学的学生为60人,通过合理安排各类实践教学的时间,每年可完成总学时达50000学时。
示范中心现有固定实践教学管理人员16名,其中正高级职称占31.3%,副高级职称占50%;校外兼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26名,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占61.5%。同时根据本学科国内外最新技术的发展状况,每年对中心内的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以保证该中心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2.示范中心实践教学活动执行情况
大冶校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体系是按新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综合性、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专业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来编制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计划,并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由浅入深、相互交融地合理设置实践教学项目。按此原则并结合中心实际情况,示范中心设置的主要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具体包括相关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以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这些实践教学项目均体现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之中。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教学,不仅可达到理论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训练的协调统一,而且可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示范中心开展的实践教学项目均以实践教学单位的实际工程为背景,完全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示范中心充分发挥武汉工程大学的人才与科研优势,大力加强与实践教学单位的科技合作,近几年针对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和难点,积极组织师生们进行专题研究,已完成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安全监测技术、矿山规划以及工程管理等科研合作项目10余项,研究经费达200余万元,与实践教学单位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协作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反过来又极大地丰富了实践教学中心的教学内容。[2]
三、建筑安全方向实践教学改革
1.实践教学环节整体性优化
学生在示范中心内完成10周的实习教学,结合建筑安全方向专业课程,对示范中心内的建筑概况有了基本的认识。可以将大冶校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的安全设计为一个大的课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各个课程的子课题的分步设计。对示范中心内的工业民用建筑按照功能分区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完成《安全系统工程》、《安全评价》、《安全管理》设计内容;对厂矿的通风除尘系统、防火系统等专项设计,完成《工业通风与除尘》、《消防工程学》课程设计;对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开采复垦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进行灾害防治专项设计,完成《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设计》。
结合示范中心建设,聘请示范中心相关方面的技术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的选题、指导和应用工作,一方面解决专业指导教师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设计结果在示范中心应用的可行性并及时提出反馈意见进行修正和完善。合理设计的结果除了完善学生的课程设计环节外,还能以报告的形式提交给其他单位用于指导基地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
2.实践教学环节时间衔接优化
实践教学环节在时间上也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在前期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有意识的引入课程设计所要的工程资料,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题、3~4人自由结合分组,进行设计资料的前期收集工作,并与指导教师进行课程设计可行性分析讨论,筛选出适合于本组的课程设计题目。同时后续课程设计中的一些原始数据部分也来自于学生前期课程设计的结果,设计内容也是对前期设计薄弱部分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或者整体安全系统设计中某一专项安全设计的展开)。这样也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以教师为指导的前提,充分肯定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主体地位[3,4]。
示范中心实践活动中,学生利用实习环节的参观、跟班检查等,收集的现场资料作为实习的基本环节也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在第5学期《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中,专业学生对示范中心内各个环节的建筑系统安全组织、安全设计等有了初步的分析和认识;第6学期,完成《安全评价》和《安全管理》学年论文,论文结合《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的初步分析结果,对建筑结构、通风、消防、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卫生防护等提出针对性地安全技术及管理对策措施[5];第7学期进行的《消防工程学》、《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设计》同样会使用建筑安全评价结果的一些基本参数,这些专项安全设计可以看做建筑安全评价相关章节的一个展开;把前述所有资料进行综合也可以看做第8学期毕业设计的结果。当然所有的设计工作都是依据系统安全的理论指导。
3.实践教学环节团队协作优化
我校安全工程专业教研室和武汉工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团队(院级)相结合,进行教学、科研和日常的综合管理工作,专任教师专业覆盖矿井通风与安全、岩土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地质工程、消防工程、遥感技术等。实践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集体智慧,在设计、实习、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中群策群力。
我校也开设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建筑安全相近专业,师资力量较强;示范中心内工程技术人员常年在生产第一线,实践能力很强;此外我校安全工程教研室8位专业专任教师,考取了国家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并联合校外工程实践单位共同申报了安全评价(甲级)资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指导,保证建筑安全方向实践环节教学的顺利实施[3,6]。
关键词:水安全;PSR模型;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相关分析;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TV213;X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4-0041-05
1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突发性水安全事故和持续保障力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在许多地区,水资源条件已成为城市发展规模和功能布局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如何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城市水安全,是当前城市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课题[1]。城市水安全问题既是流域与区域水安全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安全的综合评价是制定城市水安全战略与规划、进行城市水安全决策的前提与基础[2]。目前对水安全以及城市水安全定义的叙述,不同的学者对此表述不一。贾绍凤等[3]将水资源安全的实质表述为水资源供给能否满足合理的水资源需求;韩宇平等[4]将水安全定义为自然作用或人为作用下区域水状况发生恶化,由此带来不利影响,它是从风险角度对水安全的反面特征;张蕾等[5]将水安全理解为一种社会状态,人人都有获得安全用水的设施和经济条件,所获得的水满足清洁和健康的要求,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同时可使自然环境得到妥善保护。
综合各学者观点,在这里把城市水安全的概念理解为一种水资源影响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即这种能力确保城市这一特定区域内,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居民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关于水安全研究还是定性居多、定量偏少。本文采用科学的定量方法对成都市过去几年的水安全状况做出评价,并合理预测其短期内的变化趋势,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参考,这对于促进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证和监测城市水安全、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研究区域的概况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山地向盆地过渡的地带,是四川省的省会。从西北方向的龙门山、邛崃山山区到东南方向的龙泉山低山深丘区和金堂县沱江以东的丘陵区,成都的地势由高到低,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在气候划分上,成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成都河流众多,主要属于岷江、沱江两大水系,水域面积达700 km2。成都市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根据(2005年-2009年)成都市水资源公报数据计算,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69.78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为573.93 mm,全市人均本地水资源量635.74 m3。
随着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工业需水量增长的幅度很大,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加之近年来岷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恶化,降水量下降,上游的来水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致使成都市水资源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当成都市在建设西部经济高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城市面临的水安全问题也将越来越突出。
3评价指标体系
3.1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评价体系的选择,国内外有很多不同的方案,其中包括水资源承载力、水贫困指数、水足迹以及虚拟水等,还有部分学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区域进行水安全评价,如多层次模糊评价法、系统动力学法、集对分析法、压力-状态-响应结构模型等[6]。其中压力-状态-响应结构模型(Press-State-Response Model,简称PSR模型)是评估资源利用和持续发展的模式之一。其中压力指标用以表征造成发展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和消费模式或经济系统,状态指标用以表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系统状态,响应指标用以表征人类为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所采取的对策。相比较而言,PSR模型[7]使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得以充分体现,是对区域水安全评价较适合的模型,相较其他方法更能体现人类和水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相互作用。
本文在改进的PSR模型的基础上,将模型划分为3个子系统、3个层次,在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下构建了水安全指标体系,见表1。
3.2权重的计算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来进行指标权重计算。AHP把一个复杂问题表示为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将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对决策方案进行排序,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适用于多准则决策问题,是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方法[8]。在利用AHP进行决策分析时,大体上分为以下4个步骤。
(1) 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2) 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的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3) 由判断矩阵来计算被比较的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
(4) 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总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
通过专家打分、分析计算、一致性判断等环节,可得到水安全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详见表1。
7结语
通过采用改进的PSR模型以及AHP计算分析方法,对成都市2005-2009年的水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水安全状态处于安全级别,与成都市的实际情况基本符合,也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但是权重较大的人均GDP、绿化覆盖率、工业治理废水总投资占GDP比例的得分并不是很高,还有待改善,以进一步提高水安全状况。
通过相关分析,对2010年-2013年成都市水安全情况进行预测,得出水安全在这几年里亦处于安全级别,并呈现上升趋势,成都市的水安全的情况比较乐观。
虽然如此,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成都市仍然要将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规模保持在现有的水环境的承载力范围之内,将水资源视为重要战略资源给予高度重视。一方面要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建立节水型城市,完善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力争达到人与水和谐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进一步开展水利建设,加大技术投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还应增加环境投资,对工业污水以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提高处理率,减少对水质的污染;最后,还要建立完善的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和预警机制,提升城市应对突发性水环境事件及水资源问题的能力。
致谢:感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克锋老师在论文写作中给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史正涛,刘新有.城市水安全的概念、内涵与特征辨析[J].水文,2008,28(5):24-27.
[2]靳春玲,贡力.基于PSR模型的城市水安全评价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9(5):104-108.
[3]贾绍凤,张军岩,张士锋.区域水资源压力指数与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6):538-545.
[4]韩宇平,阮本清.区域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3,23(2):267-272.
[5]张蕾,韩雪冰,范兴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南京市水安全评价[J].水电能源科学,2012,30(12):30-33.
[6]张戈丽,王立本,丁世刚.基于AHP的济南市水安全评价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3):94-97.
[7]陈绍金.水安全系统评价、预警与调控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8]魏世效,周献中.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C3I系统中的应用[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8:155-170.
[9]周慧中.微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0-120.
[10]黄英,刘新友,史正涛,等.复杂系统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研究―以城市水安全为例[J].水文,2009,29(2):45-48.
(1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2海南成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海口570125;)
摘要: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保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需要,笔者运用调查研究及模型分析方法,以海南省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经济、社会3个方面构建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 年海南省各市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5 个市县生态安全状况达到“理想”状态。最后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笔者提出了促进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海南;国际旅游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41200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地利用规划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7110305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安全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配置研究”(414193);中西部计划学科建设项目(ZXBJH- XK018);中央财政中西部教学创新团队建设(02M407005002)。
第一作者简介:栾乔林,男,1974 年出生,云南陆良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0898-66276763,E-mail:13976589001@163.com。
通讯作者:谷秀兰,女,1978 年出生,山东兖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与自然地理方面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0898-66276763,E-mail:guxiulan2009@qq.com。
收稿日期:2014-12-04,修回日期:2015-01-19。
0 引言
土地资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土地评价领域的体现[1]。随着现代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趋突出,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否持续利用,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是指土地资源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平衡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态系统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自然资源可供利用,生态环境处于无污染、未破坏的不受威胁的健康状态[2]。生态安全研究是当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3]。
海南省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土地资源数量有限[4]。1999 年海南省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目标,2009 年12 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继1988 年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国际旅游岛已成为海南的发展战略,而土地资源又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要建设好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经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此背景下,开展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
针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1987 年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6]。1993年,FAO发表的《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的国际纲要》,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基本原则、程序和评价标准,成为指导各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纲领[7]。张凤荣在《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中,阐述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与土地持续利用管理的关系[8-10]。张建新[11]、汤洁[12]、高桂芹[13]等构建P-S-R框架模型,从土地资源的生态压力(Pressure)、生态状态(State)和生态环境响应(Response)3 方面构建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刘勇等从区域土地资源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生态安全3 个角度选取指标,构建了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程序方法已有相对成熟的研究思路,但由于区域不同,区域所面临的生态威胁也不尽相同,其影响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还需因地制宜,具体研究。特别是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基础因素──土地资源,将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安全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海南省内尚不多见。笔者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定位,把土地资源系统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安全结合起来,开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期为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其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及2012 年成立的三沙市(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共19个市县,位于东经108°37′—111°05′,北纬3°30´—20°18´。全省陆地总面积3.54×104 km2。海南岛是海南省的陆地主体部分,也是中国的第2 大岛,其陆地面积为3.39×104 km2,海南岛地形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的核心,向四周逐级递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海南省属热带季风气候,各地年平均气温22~26℃,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639 mm,截至2012 年,海南省森林覆盖率达60.2%,海南省2012 年实现GDP2522.66 亿元,户籍人口为907.82×104人,因此,海南也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热带花园。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
2.1 数据来源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以及评价中所需要的指标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资料的收集主要是指收集影响研究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等描述资料、数据资料以及相关图件。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2 年)、《海南省统计年鉴》(2006—2012 年),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以及海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2011 年)等相关文献资料。
2.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态安全评价的对象是一定时期某一区域内的人类土地资源利用活动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与效应。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系统是复杂的多因素、多层次系统。进行生态安全评价,需要根据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系统的特征,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15]。综合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进行指标选取,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层次性、可操作性、数据可收集性等原则[16],结合海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实际,构建了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参见表1。
2.3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析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生态安全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层次分析法专业软件Yaahp 进行决策分析,得到了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
2.4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指标标准化处理是为了统一各指标量纲。就是通过相应的数学变换消除原始指标数据量纲的影响。本文采用基准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基准即为区域生态系统安全阈值[17]。设Si为第i 个评价指标的实际值,Ji为第i 个评价指标的基准值,Zi为第i 个评价指标的生态安全指数,0≤Zi≤1,则:
(1)正向指标:当Si≥Ji,则Zi=1;当Si<Ji,则Zi=Si/Ji×100%
(2)负向指标:当Si≤Ji,则Zi=1;当Si>Ji,则Zi=Ji/Si×100%
2.5 生态安全值的计算
2.5.1 单项指标生态安全值的计算单项指标生态安全值的数学模型如式(1)所示。
Xi=Zi×Wi ……………………………………… (1)
式(1)中,Xi为第i 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值,Zi为第i 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Wi为第i 个指标的评价指标权重。
2.5.2 生态安全综合值的计算单项指标的安全值仅从单一侧面反映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要全面反映土地生态系统的总体安全状况,需进行生态安全综合计算,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的数学模型如式(2)所示。
式中,Y 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综合值,Xi为第i 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值,Zi为第i 个指标的土地生态安全指数,Wi为第i 个指标的评价指标权重,n 为评价指标总的个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安全分级和系统标准
笔者根据海南省土地资源特点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分级和系统标准(表2),按照人们对等级优劣档次的认知习惯,将土地生态安全综合值0~1 的取值范围划分为5个区间,依次对应5 个等级,并对系统特征进行描述。生态安全综合值越大,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就越好,反之,则表明生态安全状况越差[18]。
3.2 评价结果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2011 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综合值均大于0.7,说明海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比较安全。18 个市县中,生态安全值高于海南省平均值0.8743 的市县有11 个,生态安全值大于0.9 的有5 个市县,分别是琼海市、澄迈县、昌江县、儋州市、东方市;生态安全值小于0.8 的有3 个,分别是琼中县、白沙县、五指山市;其余10 个市县的生态安全值均大于0.8。生态安全值最大的是琼海市,最小的是琼中县(图1)。
海南省2011 年各市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单项指标生态安全值见表3。
海南省各市县2011 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目标层生态安全综合值见表4。
从总体来看,生态安全综合值低于0.8 的3 个市县均为海南省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生态安全值最小的琼中县,由于农业占主导地位,农药施用量竟占全省的一半以上,对生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生态安全值高的几个市县,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特别是基本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如儋州市境内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澄迈县境内的老城经济开发区、昌江县境内的昌江循环经济园区、东方市境内的石油炼化项目等均海南省工业龙头。同时也说明海南生态环境很好,适当的工业项目对海南生态环境影响有限。另外,海口市、三亚市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海口市,有很好工业基础,但两市作为海南的旗帜,常住人口占全省近三分之一,生态安全值却不是很高。说明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
4 对策与建议
4.1 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
要充分应用国务院继续支持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有关政策,开展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试点,重点对旧城区内部进行改造,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村宅基地集约化,加强农村居民点整理;坚决贯彻“挖潜为主、扩展为辅”的方针,立足内涵挖潜,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把节约用地放在首位,重点加大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加强土地整治复垦,增加土地供给。根据产业政策、区域布局、投入资金和项目的区域带动效应等,按照项目带和土地利用带发展原则合理安排建设用地。确保海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及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的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4.2 统筹区域、城乡用地协调发展
要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从全局的高度统筹海南省区域内土地资源,全面考虑不同产业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用地需求,对各部门、各产业的用地矛盾进行协调,充分发挥区域内部的聚集和规模效益[19]。实施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通过分类安排土地利用计划等进行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优先保障国际旅游岛建设鼓励扶持类建设项目用地。要通过土地利用合理布局和重点开发,培育发展带和增长极,实现地区和城乡互动。利用“国土20 条”将海南省作为土地权利立法试点的时机,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途径。
4.3 优化农用地空间布局,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益
农业是海南省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是海南省全面小康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五个统筹的保障,海南省农业的重要地位要求必须把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必须积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目前海南省农村土地利用处于粗放低效益状态,必须充分发挥地区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提高土地生产率,加速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用地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农业区域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高耗型向节约型转变、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初步形成产业优化、经济高效、产品安全、土地资源节约、环境良好、凸显人力资源优势的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用地利用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4.4 妥善处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旅游开发中的问题自然生态环境是海南旅游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旅游用地在海南省土地利用中具有特殊地位,旅游业是海南省“一省两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热带滨海和山地旅游的发展,旅游设施和旅游景观用地的需求必将高涨。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行有重点、分层次、有步骤、适度地开发利用海滨和山区生态旅游资源,限制盲目发展和新建旅游开发区,兼顾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用地需求,沿海防护林及成片的耕地、园地,可以融入旅游区,作为旅游景观用地,但必须保留农用地形态和功能。对于东部滨海旅游综合区,要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严格保护优质农用地,控制耕地占用规模和速度;对于南部热带滨海旅游区,要坚持节约与集约用地原则,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侧重配置旅游设施用地,适当增加建设用地规模,尤其是交通基础设施用地,包括港口建设、东线高速铁路建设用地;北部山区则应适当限制工矿用地扩张规模和速度,调整农用地内部结构,提高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效率,加快发展热带农业。
4.5 以“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
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严格按照“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加强海南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扶持海南中部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保三同时(环保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制度,完善污水、垃圾处理费征收政策,建立健全治污设施正常运营保障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20]。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建立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探索生态友好型的土地利用模式,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21],促进海南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结论与讨论
(1)通过构建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海南省各市县2011 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值。根据安全等级划分,海南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11 年海南省各市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总体良好,其中琼海市、澄迈县、昌江县、儋州市、东方市等5 个市县生态安全状况达到理想状态。评价结果也较好地反映海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的实际状况,与海南省各市县的实际生态安全状况基本吻合。
(2)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自然、经济、社会诸多方面的因素。笔者以海南省为研究区域,以海南省土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就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由于数据收集困难等原因,舍弃了原先构建的部分评价指标,可能会对评价成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值的确定以及安全等级的划分等还带有主观因素,尚需在今后的研究和应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
参考文献
[1] 傅伯杰,陈利顶,马诚.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1997,12(2):112-118.
[2] 刘勇,刘友兆,徐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浙江嘉兴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4,26(3):69-75.
[3] 曹新向,郭志永,雒海潮.区域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92-195.
[4] 栾乔林,韦仕川,王湃,等.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3,080:50-51.
[5] 王湃,栾乔林,谷秀兰,等.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6):197-200.
[6] WCED.Our Common Future.The Brundtland Report[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1-19.
[7] FAO. FESLM: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world Resource Report 73: Land and Water Development Division[R].Rome,1993:1-85.
[8] 张凤荣编著.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8.
[9] 张凤荣等.中国土地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1-13.
[10] 张巨东.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及调控措施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16-28.
[11] 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1(2):119-121.
[12] 汤洁,朱云峰,李昭阳,等.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综合评价—以镇赉县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119-124.
[13] 高桂芹,韩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山东省枣庄市中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271-273.
[14] 刘勇.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23-40.
[15] 栾乔林,王芳,黄朝明,等.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08):37-38.
[16] 栾乔林,韦仕川,谷秀兰,等.基于GIS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海南国际科技工业园为例[J].农学学报,2013,3(04):25-29.
[17] 左伟,王桥,等.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18(1):67-71.
[18] 李玉平,蔡运龙.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6):784-789.
[19] 李枝平.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78-79.
辛勤耕耘十五年,他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研究论文,也产生了较好的国际影响,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曾引用其观点。自2008年始,他还连续两届担任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特设技术专家组专家,参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国际谈判。由于转基因逃逸的一个重要影响是污染栽培作物的野生近缘种等遗传资源,因此他也非常重视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他是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议定书政府间工作委员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曾多次参加制定和实施该议定书的谈判。
面对所取得的成绩,魏伟谦逊地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员,水平一般,影响也一般。目前在有限研究经费的支持下开展了一些工作,也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乐在其中。个人比较重视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能够及时了解研究趋势,发现研究问题。”
他指出,目前国内的主流是支持转基因生物技术,这也无可厚非。然而,刻意回避生物安全风险也是个通病,可能会让国内的生物技术产业蒙上阴影。有人评论说,中国人勤劳勇敢,能吃苦耐劳,但缺少认真的思考,他认为这个评论比较中肯。比如,中国人很容易相信一些空洞的口号,如“转基因生物技术是个趋势”,而没有认真考虑“口号”背后的理由是否充分,不去深究为了粮食安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实际上,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是不能滥用。
关键词:机场专用公路,运行速度,均衡性,安全性评价
0.引言
公路安全性评价是从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的角度对公路设施的规划、研究、设计成果或现有公路路况影响行车安全潜在因素进行评价,以达到建成后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危害程度的目的。运行速度是评价线形设计的连续性、均衡性、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采用相邻路段的运行速度差值和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差值进行评价,是设计阶段公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方面。
1.评价方法及评价内容
1.1 评价方法
由于道路线形对车辆产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车速上,因而车速变化的大小也就代表着线形连续和均衡程度。目前运行速度预测模拟进行线形安全性评价,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一致性评价方法,另一种是运行车速之间的一致性评价方法。利用连续路段运行车速之差进行路线线形连续性和均衡程度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作为路线连续性评价的基本法则运用于设计之中。论文参考网。
1.2 评价标准
在《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中介绍了运行车速进行路线连续性评价标准。
1.2.1 运行车速之间的一致性
驾驶员架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注重整个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整个线形的连续性体现为连续路段上运行速度的一致性,可通过两个连续路段的运行车速差值的绝对值V85来进行评价:当相邻单元V85<10km/h时,运行速度协调性较好,线形连续性好;当10km/h<V85<20km/h时,运行速度协调性较好,条件允许时宜适当调整相邻路段技术指标,使运行速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0km/h;当V85>20km/h时,运行速度协调性不好,相邻路段需要重新调整平、纵面设计。
1.2.2 设计车速与运行车速的一致性
设计车速与运行车速的一致性是在单个路段上,运行车速V85与设计车速VD之差的绝对值V85-VD来进行的。当V85-VD>20km/h时,应按运行速度对该路段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安全性验算,并调整相应技术指标以满足行车安全性的要求。
2.安全设计措施
本项目以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根据本项目所处的位置及其地理、人文等特点,在各个设计阶段和不同专业领域均采用了有效的安全措施。
2.1 路线设计方面
在灵活掌握平纵面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沿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现有道路、河流、地物等实际情况及环境保护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线位和路基断面型式,合理布设结构物,严格控制路基填挖高度,使平纵线形连续流畅,公路构造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通过对车辆运行速度模拟检验得出本项目路线设计满足设计要求。
2.2 路基路面设计方面
路基路面设计综合考虑了该项目工程所处的工程地质概况,路堑边坡设计采用了工程地质类比法进行综合设计。采取综合排水措施,确保路基边坡稳定。护栏形式采用了半刚性的护栏形式。在分离式交叉桥梁两侧设置防抛物网,消除公路运营对其它关联路网运营的安全影响。
2.3 安全设施设计方面
安全设施设计方面而言,它是路线、路基路面等成形后的基础安全保证,式附属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设施。它的存在能大大降低公路交通事故,也能给路用者提供视线的诱导和心理的安全感。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⑴从视线和线形诱导角度考虑。本项目全线设计了附着式轮廓标和突起路标,在视线能给道路使用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诱导环境;路面行车道边缘线采用了热熔型反光标线涂料,以解决水性标线耐水性和耐磨性差的问题。⑵从人为降速角度考虑。在隧道进出口区段均要求设置减速振动标线。论文参考网。为了进一步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沿线设置了必要的公益性标志如“请系好安全带”“请勿疲劳驾驶”“严禁酒后驾驶”等公益性标志,从浅意识上影响和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3. 具体路段的运行速度评价
3.1 评价路段范围
根据初步设计路线方案的必选结果,对推荐线位K方案的上、下行线分别贯通进行运行速度测算,未对其它比较方案进行运行速度分析评价。
3.2 运行速度分析与测算运行速度的方法、参数
本项目所进行的安全评价分析均建立在对运行速度预测计算数据结果上的安全行驶分析与评价,没有考虑项目区域实际范围内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工程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分析评价采用的标准除《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4)外,主要评价依据是《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根据平曲线半径和纵坡坡度将整条路线分为直线段、纵坡段和弯坡组合段、短直线或短坡等分析单元,并采用运行测算模型测算相应路段单元的特征结点速度。结合本项目设计资料将沿上行线(正向)小客车、大货车分为43段分析单元。根据交通量资料,本项目车型以小客车为主,小客车比例为79.6%,大货车比例为2.6%,在运行速度测算时分别对小客车,大货车两种车型进行计算,分析评价成果的代表车型是小客车。分别对正、反向车流分别进行运行速度测算。参考分析路段起点段,终点段的设计速度数值,分别取评价路段、双向的小客车和大货车的初始速度。根据地形特征及项目的设计情况,初始速度取值日下:正向初始速度V0:小客车为95km/h,大货车为65km/h;反向始速度V0:小客车为95km/h,大货车为65km/h。在平直路段上,无论小客车和大货车的驾驶者都有一个心理期望行驶速度,当车速高于期望速度时,即表现为减速,低于期望速度则表现为加速;在期望车速附近时为匀速运功。本路段小客车加速度0.165m/s2,大货车采用加速度0.2m/s2。对于曲线段:采用《平曲线上的速度预测模型》计算曲线中点和曲线出口速度;对于纵坡路段:采用指定车辆的功率重量比的公式计算法,同时结合《特殊纵坡下各车型运行速度修正值》,准确计算坡顶,坡底点速度;对于弯坡路段采用《弯坡组合线形下的运行速度运行速度模型》计算出弯坡曲线中心点,出口点的速度。
3.3 分析评价结果
3.3.1 运行速度协调性
小客车运行速度的变化每延米路段在±5km/h范围内,说明沿线相邻路段之间的技术指标在逐渐变化,满足线形的连续性设计和设计元素相容的标准。同样,大货车的梯度变化也与小客车相似,且波动区间较小,也满足线形的连续性设计和设计元素相容的标准。
3.3.2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协调性、一致性
本项目全线设计速度80km/h,小客车的运行速度最大120km/h、最小95km/h,运行速度差V85基本大于20km/h且梯度变化在±5km/h/100m范围内。速度差较大时因处在匀速直线段上,其速度均匀变化,对安全性没有影响;满足速度一直要求。论文参考网。大货车的最大运行速度75km/h,最小运行速度65km/h,在数值上大货车均低于设计速度,满足速度一致性要求。
综上所述,全路段速度协调性较好,路线双向线形设计指标采用协调连续,过渡适宜,满足速度一致要求。
4. 结论
现按照评价方法对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进行路段划分,并计算不同路段的运行速度,得到运行速度曲线图。经过分析拉萨至贡嘎机场专用公路运行速度小客车达到120km/h,大客车达到75km/h。相邻单元速度差V85<10km/h,运行速度协调性较好,线形连续性好。但本项目设计速度为80km/h,V85-VD>20km/h,应按运行速度对该路段相关技术指标进行安全性验算,经综合考虑并验算,小客车在运行速度120 km/h时为安全,平曲线半径<4000米的侧超高2%。
【参考文献】
[1] 洪秀敏. 中国公路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展望[J]. 公路, 2007, (08) .
[2] 唐琤琤,张铁军,吴玲涛. 双车道公路接入口安全影响分析[J]. 公路交通科技, 2007, (06) .
[3] 赵元英,王亚咏,吉莉. 公路安全性评价[J]. 科技信息, 2008, (30) .
[4] 杨林. 雅泸高速公路雅安至九襄段公路安全性评价[J]. 西南公路, 2007, (02) .
[5] 池坤敏. 公路安全性评价线形指标分析[J]. 山西建筑, 2008,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