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音乐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册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从教学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教材共分九个单元。主要内容按聆听、表演、编与活动几大块安排。在聆听方面首重倾向于声乐作品在聆听优秀的中外声乐作品中了解一些关于人声的知识及声乐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学生个性发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并使所学的乐理知识在实践和创造中得以运用和创新。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和感受能力。
二、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我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的音乐课。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比较感兴趣,上课也较认真。女生对音乐中的音准与节奏及动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二班学生的唱歌习惯比较好,喊唱的现象少,能在我手势下轻声、动情歌唱。两个班学生爱表现的心理都比较强烈,但是创编动作的时候往往是男生看的多动的少,女生比男生积极。学生不能很长时间安静地欣赏一首乐曲,根据音乐展开想象的能力还是不够好,但是欣赏简短的歌曲(乐曲)时他们还是饶有兴趣的,基本上能正确地说出歌曲的速度,力度与情绪。
三、课标对本册学段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和友爱精神。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想象力。
3、感受不同音乐情绪带来的音乐形象变化。
4、初步了解有关音阶的知识,并能准确唱出音阶。
5、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通过音乐启发学生听赏音乐,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
四、本册教学重点
1、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2、进一步加强基础乐理知识的学习。
3、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情丰富。
4、积极参与一些创编活动。
五、教学措施
1、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2、鼓励相对优秀的学生多多表现自己,举行学期舞台,使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表现机会。
3、面向全体,发展个性,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4、认真做好每一次培优辅潜记录,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同时在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5、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听、视、动结合。
6、突出音乐课的审美性,采用愉快教学法。
7、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1、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的最大目的是给人美的享受。我们不能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准确的表达好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具有感染力、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差,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中的艺术内涵挖掘出来,激发起学生深厚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唱歌中去,正确的、创造性的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美。
2、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是这样做的:(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三)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会自发的爆发热烈的掌声。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让家长帮助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做沙球,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胭脂盒对击做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全校的音乐教学工作,我将发挥音乐学科的优势,努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七年级学生47名,对音乐感兴趣,素质较好的占很大一部分,但是有不少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上课精为不集中,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教师一定要发挥艺术学科的优势,使学生参与进来。八年级学生有56名,这个学年段也是初中比较关键的一个时期,因此有许多同学会淡漠这一学科,即使是七年级比较有热情的学生也会如此,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好课上时间,发挥学科特点。九年级学生有十几名,面临升学影响,在这样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好时间,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的教材着重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及创造力,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里任意遨游,汲取营养。
三、具体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把育人放在首位。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抓紧课堂教学,做到当堂内容消化、吸收。
3、运用各种不同肢体语言和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4、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协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表演的意识及兴趣。
6、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四、成绩方面
本学期将改变以往在期末让学生唱首歌,演奏乐器及做一些试题就是本学期的成绩的做法,而是将学生平时的表现做好记录,然后再将期末的成绩综合在一起,这样不但使成绩更具科学性,而且也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积极性。
五、自我提高计划
1、为了“过三关”活动,加强理论和专 知识学习,提高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按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
3、积极参加学校和专科组组织的各项活动。
4、虚心向有经验的有特长的教师学习,吸取新思想、新做法。
5、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6、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做到边学习、边实践、边交流、边总结,加强教师的研究性学习。
六、德育渗透计划
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它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我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在学习我国优秀剧种时、爱国题材的音乐时,还是国外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时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挥音乐艺术学科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七、教研课题
如何导入新课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入能强烈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能迅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些我的看法:
1、由多媒体导入
2、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导入
3、用歌曲导入
4、根据歌曲形式导入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成为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广泛采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从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整合展开讨论,以期为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音乐教学;优化整合
小学音乐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初步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树立基本的音乐审美认识,为以后深入学习音乐知识打基础的教育阶段。小学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对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把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进行优化整合,也是促进音乐教学向现代化教学方式转变的有力手段。
一、整合信息技术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由教师主导,并由教师安排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加之小学生受其年龄段、心理发育等特点限制,对抽象、单调、枯燥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因此,有必要对音乐教学加以改革。同时,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音乐课需要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需要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把声音、文字、画面与自己的心灵甚至想象力都完全整合到一起,才能领会、理解音乐的内涵,以及音乐的艺术美。在现代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应用,为小学生建立起一个融声、像、字于一体的学习情境,对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首先是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利用画面、动画、配乐、配音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可听、可看、可想象、可重复回放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感情、启发学生的心智,增加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创建了奥乐夫教学法的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其实质,就是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把音乐与游戏、歌谣、图像、视频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自主式或协作式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比如,在进行《国旗国旗真美丽》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动画课件,在播放歌曲的同时向学生们展示国旗的样式、色彩,以及小学生向国旗敬礼的画面,再辅以国旗的实物,让学生们牢记国旗的样子,用视觉、听觉、触觉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并结合课堂问题,激发学生在课后向家长、向网络等资源来学习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帮助小学生树立国家荣誉感和正确的世界观。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丰富的小学生的知识,还促进了学生建立起信息收集、整理、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式研究型学习方法,实现学习音乐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共同成长。
三、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音乐与多领域知识的互相渗透
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小学生的审美体验不仅需要音乐知识,还需要在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中把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术与多学科知识有机结合,为小学生建立一个多维信息空间。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扩充了教材与教师的知识范围,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音乐知识与相关信息,使学生能便捷地获取更多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如在《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教学中,不仅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范唱,还可以表现出极富民族特色的舞蹈、服装、建筑、山水风景等,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和发展,并引导学生去查找各民族的资料,欣赏各民族的音乐,并了解各民族的风俗和文化,既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又把音乐教学拓展至各学科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格局。可以说,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的束缚,把学生的视野、心灵延伸到广阔的空间中,把音乐和其他领域的美送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极大地提高了对小学生美的教育的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也为广大音乐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供了便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可以扩展课堂知识含量,实现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传统音乐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整合。通过这一方式,把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面对知识,学生和教师更多的是合作与交流而非以往的服从与被动接受。这样,教师更多的是采用组织学生独立学习或协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在《小雨沙沙》的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展示雨、花、树、草等画面,再配以雨声,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并尝试避雨、雨中漫步等初步的表演,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更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音乐教学 优化
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教育应走出旧的模式,让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为学生开辟一片更广阔的艺术天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声形兼备的音乐情景,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培养他们音乐审美的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体验美的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新《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而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作用,可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信息空间,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真实、形象、有趣、实用,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例如《八只小鹅》是一首活泼、充满童趣的儿童歌曲。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有表情的演唱这首歌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根据这首歌曲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方案,以新奇为主,我用《八只小鹅》的碟片通过编辑组合,配以乐曲,编织成动画,创设演示情境,上课时我让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形象,随着悠扬的乐曲以律动的形式进入课堂,通过请学生讲述《八只小鹅》的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播放动画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整个一节课学生始终兴趣盎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
通过这一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感受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整合所带来的美的感受。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想象美的能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造思维是十分可贵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例如:《跳到我这里来》这首歌曲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并能在熟练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舞,以培养他们想象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从而发展想象美的能力,根据这首歌的这一特点,我先播放一段与歌曲有关的动画片《鬼马小精灵》中舞会的片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动画片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学生,学生很轻松就把歌曲的旋律、情绪找到了,于是我便抓住了这一积极的情趣,开始了新课教学,学生在观看的基础上自编动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通过这一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去创造丰富多彩的音乐情景,能激发学生兴趣,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并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实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教学要在启迪学生欣赏美和培养学生想象美的同时,尤其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创造美,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这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例如:《渴望春天》这首歌曲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愉快地声音演唱《渴望春天》,引导学生从音乐节奏方面去感受春天的喜悦心情,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和歌词。在上这堂课时,我将春天的视频录像设置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进课堂就被绿装的树林、开放的紫罗兰、唱歌的布谷鸟和夜莺,还有在草地上跳舞、游戏的人群等清新艳丽的景色所吸引,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意境之中。接着多媒体动画呈现了“布谷鸟、夜莺、草地上跳舞游戏的人群”等在高兴欢唱着“渴望春天”的景象,学生们的欢快情绪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涨起来,就情不自禁随着音乐旋律表现出渴望春天欢乐舒畅的动作情景。然后,让学生进行人机交互,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春天中的一景”,通过目视、耳听、口唱、体动等多个信息渠道自主学习歌词,去充分欣赏、想象和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
通过这一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充分发展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把信息化作为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音乐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去。让学生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去获取音乐学科知识,去解决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音乐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正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的宗旨,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把小学音乐教育建设成为高质量的小学基础教育。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也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听视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势来为教学服务。
我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十多年,在这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优劣,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何更快更好地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课堂教学的整合,更是我以后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重中之重,现就我十多年在音乐教学中的体验,谈谈我对小学音乐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一些体会。
一、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本文由收集整理能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教学形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传统音乐教学使用黑板、粉笔、乐器、挂图、录音机、电子琴等多种设备,教师讲,学生听,繁琐而又耗时,往往手抄一段乐谱就要花费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有时为了欣赏一段音乐又需要准备好几件乐器、挂图等,好多课前准备成了一个“运输队”。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这一现状。近年来,我不断地尝试着将信息技术带入了课堂,运用其实用性极强的信息技术平台,设计、编制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声情并茂、生动新颖的音乐教学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挂图等,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扩大了音乐教学的容量。
例如:在引导一年级学生欣赏《狮王进行曲》时,我将大量的讲解内容直接运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在大屏幕上,选用适合音乐意境的图片作为背景画面,再加上音乐,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听、自己理解、自己体验,这样既节省了传统教学中的讲解、书写、挂图等时间的浪费,又音画一体,学生在理解“教师讲解”的同时,使音乐与环境融为一体,既加深了理解,又提高了兴趣,丰富了情感体验,陶冶了高尚情操。
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增加了教学内容理解的直观性、可视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以往的音乐欣赏课都较抽象,需要老师反复播放作品,反复讲解,这样的教学形式很枯燥,学生基本不感兴趣。自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单一的信息向信息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图象、数字、声音、动画、视频等等混合为一体,音乐课更为直观、生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音乐的基本思想内涵,选取能够体现其音乐段落主题的画面和适当的文字介绍,经过多媒体视听技术处理的音像资料,声像俱佳,形象逼真,为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寓意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有助于学生对音乐基本内涵的理解,倍受学生喜爱。
例如:我在给六年级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时,选用了江楼钟鼓、月夜赏景、风吹影动、渔民撒网打渔、夜幕回归等一些适合不同段落的视频画面,既有动感,又情景交融,同时,在音乐中出现不同乐器演奏的音乐时,我用动画的形式,让所演奏的乐器或演奏实况出现在大屏幕上,也将有些创作背景文字或意境说明插入到视频的下边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陶醉在优美的环境中如醉如痴,充分调动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体现出了音乐艺术的形象美。
三、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使音乐教学形式更加活泼,能够充分体现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
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说:“孩子有个性才能成才,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能获得成功”。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可见,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尤为重要。传统音乐教学中的班级授课制面向集体,因此,因材施教的初衷——致力于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培养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越来越失去其实际意义。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使音乐教学形式更加活泼,能够充分体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真正地实现因材施教。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自主、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控制学习进度。这一过程大致可以概括为:学生在教师或教学指导书的帮助下,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内,同自己需要的老师、专家、同学沟通,以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建议,同时采用有效的学习模式,达到学习目标。整个过程突出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根据各自特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从而在音乐教学实施真正的(而不是“标签式”的)因材施教,最终达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四、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创造能力
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创造能力。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人机交互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有单纯从教师那里被动地接收知识变成主动,自我发展。
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政治学习,记录政治笔记,提高觉悟和意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组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
二、个人业务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订阅专业杂志,浏览音乐网页,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天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
三、课堂教学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一、二、四、五年段的音乐教学,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习惯较好,而且表情也较丰富,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部分班级还能识读简单乐谱。还能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舞蹈,并参与表演。但在读谱知识的运用上较弱,咬字,吐字也不够清晰,特别是男生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常会出现喊歌现象,导致缺乏对声音美感的正确认识,缺乏气息的支撑。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是学生茁壮成长的快乐园。为了使每堂课短短的40分钟井然有序、包容性大,信息量多、形式活跃、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将注重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下功夫。课前认真备课。作到课前再备课,备教材、备学生,熟悉教学软件的操作过程,保证课前的预备工作及时、充分。课中聚精会神。处处体现音乐课特色,用旋律代替老师的指令,琴声就是他们出发的号角,让学生始终处于音乐的欢快氛围中。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趣味化教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爱好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将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入手,运用谜语导入新课、故事贯穿课堂始终、音乐游戏中解决枯燥的乐理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自觉的用脑、用耳、动口、动手去完成老师所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爱好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后及时反馈。记下教学中的成功点和失败点,及其改进方法。本学期我还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井然有序的课堂常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积极地学习。
四、文艺汇演
每年的文艺汇演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什么说它重要呢?因为音乐学科这"小三门",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育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对于一线的教师,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我、学生也为学校的艺术教育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这演出代表的是我们这个大家庭---xx中心学校的形象。我想我只能为学校、为大家填采。所以,我压力很大,但我将变压力为动力,工作中保持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胜不娇、败不馁的健康心态,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也坚信我的付出会有收获。所以开学年初我就挑选"苗子",带着他们走那台下十年功的苦练旅程。多少汗水、多少付出,为的就是那短短的瞬间。
五、 教学的具体措施与要求
(一)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他们获得直接的体验,并激发其创造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着名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导入就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
2、利用教具,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这是一门技巧。如: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去看、去听,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教师随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善于摸索、分析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的心态,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学生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感性认识相对较强,生动、鲜艳的教具格外被孩子们所喜爱。因此,在课堂教育中,运用与课文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勤思考、勤总结,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最主要的是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
(二) 精选教法,快乐学习 ,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1、 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爱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学习和生活中,儿童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试一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置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们进行集体演唱时,我觉得老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王国"。因为低年级学生通常是活泼好动的,在教学教育活动中,应灵活地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为学生提供"动起来"的机会,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获得知识、掌握新技能。在顺利完成歌曲教学任务后,我又设计开展了"课堂舞会"这一活动环节,放手让学生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展示自己的才能。顺其自然,依据学生的认识天性,为学生留出课堂空间,就是为学生留出了快乐天地,为学生留出了主动学习的时空,有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课堂教学会张弛有度,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2. 趣味游戏,快乐学习
无论是什么样的游戏对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学生爱玩的天性决定了他们愿意参与教师为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为了巩固学过的歌曲,我设计了"开火车"这一游戏。由我做火车司机,唱歌曲中的任意一句,由学生接唱,只有唱正确的才能坐上我的小火车,孩子们个个热情高涨,积极踊跃,不亦乐乎。"开火车"游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乐于开口,大胆演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敢于表现的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音乐课堂借助游戏,使得教师乐之教,教的新,学生乐之学,学的活。教育在发展,教学手段要革新,教学艺术要提高,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勤奋钻研,投身教改,才能开拓一条成功的课堂教学之路!
3、以"赛"激趣促学
好胜心强是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而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学生最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这一点,实现教学目的。在我每次上音乐课时总是给学生留出5-8分钟时间,利用此方法要求学生进行表演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还专门准备了很多小红花、小五星等,并告诉大家:如果谁先会唱,唱得准确、流畅,表情动作好,谁就能得到它。学生们积极踊跃,他们分成两人组、三人组或四人组,互相监督表演唱,以便及时查找自己的不足;部分平时基础较差的学生,请班上的小组长帮助领着唱;更有的干脆和我一组,请我指导。现在全班学生对音乐课中所学过的歌曲、舞蹈等内容,都能很熟练地表演下来。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从未做过任何要求,完全出于学生自己的意愿。
(三)教学渗透,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开放的音乐教学
音乐是时间的、表现的艺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它的创作自由度是最高的。这就决定了音乐教学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孤立的。它应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正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带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是极具开放性的。开放音乐教学过程,应为学生拓展音乐学习空间,创设广阔的自主创新的音乐学习环境。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
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2、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
开放的音乐教学方法是指依据学生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设计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这一理论说明音乐具有动态的特征,应加强音乐运动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系。通过学生的行、走、跑、跳、拍手、点头等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问题 优化策略
音乐课堂教学是音乐课程教育理念与宗旨的主阵地。《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要达到这些要求和标准就必须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课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呈现一片生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尝试从当前的问题出发,提出一些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小学音乐课堂能成为学生放飞灵性的殿堂、生命涌动的平台、和谐发展的乐园。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主要问题。
从教学结构、方法、手段、时间、效果等几个方面来看,目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五个问题。
从教学结构看,结构不合理,课堂气氛沉闷。音乐是动静结合的艺术,所以音乐课上应该做到动静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有所收获。而有的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设计适合的课堂结构,课堂上学生“动”得太少,缺少体验,课堂气氛沉闷。
从教学方法看,以讲授为主,给学生体验和表现的机会太少。单纯的音乐说教会使原本富有美感的音乐失去本色,小学音乐课堂应该是多种方法与形式并用的,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表现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感情,体验其中的韵味,以此丰富学生的音乐听觉体验,突出音乐的审美功能。
从教学手段看,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不当。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共享,音乐教师在使用和制作音乐课件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不应该为了使用课件而使用,而应该是为了教学而使用。使用课件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而有时适得其反。
从教学时间看,经常浪费宝贵的时间。有的教师为了使课堂丰富,设计了太多多余环节,拓展环节冗长,导致喧宾夺主,教师和学生忙来忙去,教学目标却没有达到,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从教学效果看,学生参与度不高,主要获取的是音乐知识和技能,而在音乐表现与欣赏等方面收获较少。有些教师备课很认真,准备了一大堆的教具、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只顾着专心演示和操作多媒体,“照本宣科”,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一个人演独角戏,最终导致学生学得心不在焉,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原因剖析。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的问题。
从教育观念看,主要是教师对音乐课程的价值和目标把握不准,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重知识技能训练,轻音乐表现与欣赏;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主动参与;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
从教学能力看,包括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及专业素养。有些教师教学设计水平不高,教学组织能力不强,在课堂中不能针对教学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灵活运用教育机智,无法提高音乐课堂的品质和学生的学习层次,不能使音乐课堂像一部完整而优美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另外,演唱、伴奏、指挥、表演的能力及音乐感、音乐鉴赏水平、审美修养等都是小学音乐教师的必备技能和素养,而有的教师却不具备,在课堂教学中自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二、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只有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探索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情境创设的方法有故事法、绘画法、谜语法、游戏法、表演法等。教师通过创设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
例如,在教《草原牧歌》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介绍内蒙古风光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内蒙古的风土人情,配以歌曲旋律带领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蓝天白云、绿草红花、牧场羊群等,激发学生对内蒙古民歌的热爱之情与对真善美的追求。再如在指导学生欣赏《鸭子拌嘴》时,教师可以将乐曲设置成一个情境,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如养鸭的老爷爷、演鸭子、池塘、水波等,将乐曲中情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扮演情境中的角色,学生可以充分感受乐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二)将器乐、游戏与表演融入课堂。
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音乐特征,用实践活动替代单纯讲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将器乐、游戏与表演融入课堂,再现音乐形象,让学生在玩中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如歌唱课中可以加入乐器的伴奏,让学生在“玩”乐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视场、听音及声部间的合作等基本技能,增强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还可以感受到器乐带来的艺术美和身心愉悦,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游戏和表演是体现音乐美的载体。教师在设计游戏或表演环节时,可通过拍手、拍肩、跺脚等肢体语言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唱唱跳跳、演演说说中获得快乐。
(三)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多媒体课件通过整合音频、视频、图像,将视听结合起来,再现音乐的现实情境,使音乐形象更真实、更清晰、更吸引人、更易理解。在小学音乐课上,若使用多媒体进行CAI动态图像演示,利用闪现的文字、缩放与移动的图形、变换的颜色等手段,将难点直观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则不仅能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发散学生思维,促进知识建构。如让学生欣赏《彼得与狼》时,可根据音乐场景制作flas。将音乐背景中大自然的风、树、草、水、飞翔的小鸟等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犹如在看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又犹如在看一部有趣的动画片,并且在身临其境中体会音乐的意境,理解音乐形象,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尽管多媒体教学给教师带来了便利,给学生带来了乐趣,但是要适当运用。并不是所有课型都需要多媒体,教师要加强辨别能力,判断什么样的课适合采用哪种教学手段,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多媒体教学。另外,要想充分利用多媒体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熟练掌握课件制作和播放技术,否则多媒体教学只能是一种形式,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型技术手段;小学音乐教学;多元化;生生互评;方法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网络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新型技术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促进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对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快素质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推进,帮助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就必须充分利用新型技术手段,开发出符合时代特点和教育发展形势的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音乐人才。
1小学音乐教学生生互评中存在的问题
1.1注意力不集中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学音乐教学生生互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这是小学生自身好动特点引起的,大多数的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在生生互评过程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经常处于“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的状态,没有认真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生生互评失去了效果。
1.2讨论不深入
小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不强,在分析问题时往往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很难进行深层的剖析,所以在生生互评过程中,很难进行深入的讨论,所发表的看法难以引起其他同学的重视。同时,因为课堂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老师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较少,学生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所讨论的内容也就比较肤浅[1]。
1.3不敢自由发言
很多小学生在生生互评环节不敢自由发表言论,害怕自己说错,往往是附和其他同学的意见和看法,自己的真实思想得不到体现,跟风现象严重,造成一个班学生所发表的意见和看法几乎相同,难以实现生生互评的根本目的。
1.4参与力度不足
在生生互评的教学环节中,性格开朗、勇于表现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表达出来,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并交换彼此之间的想法。但是,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交际能力不强的同学,往往不敢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时存在障碍,没有积极参与到生生互评中去,讨论氛围不够热烈[2]。
2小学音乐教学生生互评中引入新型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2.1刺激学生接受信息
音乐教学不只是听觉信息的输入,应当是综合信息的刺激;再加上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容易因为其他的信息刺激而分散注意力,所以可以利用新型信息技术刺激学生接受信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将新型信息技术应用于生生互评环节中,能够借助于、光、声、电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接收信息,使其在生生互评环节注意力更加集中。
2.2符合音乐教学特点
小学音乐与其他学科不同,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仅仅通过老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教学方法,是无法真实、全面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学生在相互评价时,便会缺乏可靠的依据,使得生生互评结果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学生也无法从其他同学空中得知自己的不足,生生互评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出来。而将新型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中,能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展现出来,为其他同学提供更加可靠、全面的评论依据,实现更加客观的互评效果[3]。
2.3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原有的生生互评模式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力度不足,讨论氛围不够热烈,无法发挥出生生互评的优势和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互评结果。通过应用新型信息技术,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能够营造出更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处于放松状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积极参与到生生互评中去。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其他同学展开激烈讨论,使讨论氛围更加热烈。
3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推动小学音乐教学多元化生生互评的方法
3.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要想实现多元化生生互评教学,首先就需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评价中去,提高生生互评的民主性。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借助于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针对其他同学的演唱进行更加全面性、综合性的分析,并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言论。同时,还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和谐的互评氛围,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以公平的态度对每一位同学进行评价[4]。
3.2创造生生互评机会
针对部分学生缺乏勇气,在生生互评环节不敢发表自己意见和建议现象,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敢于对其他同学进行客观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新型信息技术,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将学生对音乐知识以及技能掌握情况全面反映出来,更加客观、真实的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其他同学提供更加可靠的评论依据,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和表达机会,使学生乐于参与到互评中去,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够对其他同学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3.3发挥老师引导作用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老师,在利用新型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生生互评教学模式的时候,需要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为生生互评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并以此为切入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互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敢于对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不同看法,提高互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达到最终互评目的。
3.4设置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新型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推动多元化生生互评教学模式的实现。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微课方式,录制一段班内同学演唱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放映,构建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全班学生结合平时对该同学的了解,对其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再让该同学进行自我评价,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实现最终的生生互评教学目的。
4结束语
综合全文来看,多元化生生互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生生互评教学模式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新型信息技术在构建多元化生生互评教学模式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加以科学利用。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生生互评机会、发挥老师引导作用、设置教学情境等方法,将新型信息技术科学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多元化生生互评中去,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针对自身的不足加以强化训练,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丽莺.以新型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多元化生生互评的策略与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0):161-161.
[2]王丽丽.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J].音乐大观,2014,(15):1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