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介绍物品的作文范文

介绍物品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介绍物品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介绍物品的作文

第1篇:介绍物品的作文范文

一、 开展游戏活动,在玩中学习

少年儿童是一群比较活泼爱动的个体,因此我在课的安排上想方设法地变换新思路。比如,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学写留言条时,我就采取了一种比较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办法。

留言条是一种简单的应用文,但这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是较难的,如果只是练写,是对是错学生无法体验,更不能领会写好留言条的重要性。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一项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留言条的正确写法。

1. 教师先讲留言条的写法,讲清基本要求和基本格式。我举的例子也比较贴近生活。我以自己要马上到教育局开会为例,给数学老师写留言条,请他帮助我代课。我边讲、边说明写留言条时应该注意的规则,特别是把主要的事情叙述清楚,板书也一目了然。

2. 让每人给同桌写一张留言条,要求同桌把自己书包或教室中的某一东西转交给班上的另一位同学。学生们便开始兴奋地写起来,他们在板书的指导下很快就完成了留言条,而且叙事也比较清楚。

3. 同桌互看留言条,在班上举行转交留言条内容的活动。这样,本来比较死板生硬的作文课便上活了。

4. 活动结束时,老师根据学生转交的对错,各选一个例子进行分析,指出正误,再修改抄正。

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活动,学生兴趣浓,印象深,效果好。而且,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非常直观地接受那种很抽象的东西。

二、 开展学用结合活动,在用中掌握

在四年级下册写信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习,学生兴趣很高,掌握的也比较快。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使写信的复杂程序变得简单了。我在教学中的具体的方法是:

1. 首先学习写信知识,确定好信的内容。这里,我也是采取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接受写信的方法。

2. 接着让学生动手写信封,贴邮票,寄给本班同学。

3. 收信后在班上让学生把信的内容自愿读出来,在全班举行最佳信件的评选。“信”以内容具体、格式正确、抄写工整为依据;“信封”以字迹美观、格式正确为依据。

4. 以给亲友回信为作业,交给老师评定。

5.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除了写信之外,更为先进的办法是发送电子邮件。我在查找了大量资料之后,也将这一先进的通信手段向学生作以简单的介绍,学生们十分感兴趣。课后,我还邀请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回家之后和我一起给某地发送一个电子邮件,同学们的兴致可高了。

三、进行直观演示活动,在实践中有感而发

描写实物缺乏具体性和准备性,而且思路不够清晰,这些往往成为学生作文的主要通病。针对这些问题,我在班上开展“请看我的小宝贝”的介绍活动,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对事物的观察更细致了,而且也掌握了不少新的方法。

1. 课前准备。在写作之前,老师提前备好几件小物品,如文具盒等,让学生带好各自最喜爱的物件。

2. 课上示范。老师引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由表及里的观察顺序观察手中的物品,注意强调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同时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并指出实用功能;对于能够拆装的物品,鼓励学生拆装一遍。

3. 鼓励参与。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介绍或拆装自己的小物品。

4. 总结提升。老师根据学生观察和介绍的情况进行总结、补充和引导。

这样的观察活动形象直观,操作简单,有效解决了学生在事物描写中无话可说、表达无序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在听、说、看、想、写等方面的素质。

四、举办信息交流会,提供写作素材

1. 引路。抓住信息及时引导,帮助不知情者了解情况,掌握写作要领。

2. 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开信息交流会。最好让每一个学生都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3. 实践。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引出作文题。

这种活动,对于指导学生写“一件你听到的或看到的表现社会新风尚的事”之类的作文是很合适的。

五、开展当“小老师”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当老师是大多数学生的愿望,我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在作文教学中采取当小老师的做法,效果是不错的。

1. 拜师。让学生在同学中选一位做自己的老师,自己的作文交给他批改。

2. 为师。被选中的“老师”,对自己的“学生”的作文进行认真阅读、修改,提出见解,使学生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3. 质疑。“学生”拿到改好的作文,可以向“老师”质疑,展开辩论,激励学生主动钻研。

4. 评师。作文评改后,每次可以让学生选出几位最好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第2篇:介绍物品的作文范文

? 叙事作文

叙事文怎样写:1.首先介绍时间、地点、人物。

2.

3.思想感情。

1切合题意,围绕中心 请注意:如何选事:

2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

1如何叙事:

2

3

? 写人作文

人事不分家,通过事来表达人物的品质

写人作文怎样写:1.描写人物外貌,突出外貌特点。

2.与她/他发生的事情,或者是她/他独立完成的事情。可主要写一件

事情,也可详写一件事略写一至两件事情(重点在人物上)。

3.她/他对你的印象以及你对他/她的思想感情。

请注意:如何刻画人物:1方面对人物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2中心思想。

3物写“活”,表现人物性格。

4人物内心活动有助于更深刻的刻画人物形象。

? 写景作文

写景作文怎样写:1.对景物进行描写,突出其特点。

2.进一步细致的描写景物,可运用想象与联想赞美它,也可写与它有

关的故事等。

3.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例如赞美,喜爱,敬仰

等)。

? 状物作文

状物作文怎样写:

1动物:1.

2.习性、生活习惯。

3 .思想感情(喜爱等)

2植物:1.外部特征。

2.生长过程,生长习性。

3.思想感情。

3物品:1.外观描写,抓特征(大小、颜色形状等)

2.他与我之间发生的故事。

3.思想感情。

? 看图作文

看图作文怎样写:1.看懂图,把握中心。

2.进口画面,合理想象。

3.抓住重点,突出中心。

? 想象类作文 请注意:想象需合理

? 童话寓言类作文 请注意:想象需合理

? 日记

请注意:1.描写时注意时间顺序。

2.

? 读后感

请注意:1.写作紧紧绕观看材料。

2.真情实感。

另:

?

?

?

?

第3篇:介绍物品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 校本教研课例反思

学校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教学教研集体。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把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提升学校的教研水平,促进教师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校开展了校本教研的新思路,探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使校本教研根植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又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学习型校本教研机制。

一、以教师需求为立足点,寻求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得以深化发展的支撑。我校按照需求层次理论,根据实际情况为青年教师提供有针对性地培训或指导。如师带徒、课堂演练……实现青年教师与高级教师间零距离的交流与互动。

案例1:我在刚接触《品德与生活》时,课前没做充分准备就试教了《和小树一起长大》,。我在课前带领学生参观校园的植树后,根据教材开展教学,讲解和讨论了植树的过程,教学儿歌,做植树标语牌。上完课,我将该节课的教学过程与老教师进行了交流。老教师提出:过程老套,不够开放,不能体现出新课程的特点。他建议把课堂搬出教室,还可以联络一个另有植树经验的教师来作有关植树的介绍。我便联系了老教师王老师,选定了场地、准备了工具、材料,并诚恳邀请他到我的课上作指导。第二次试教时,我是这样教学的:参观校园,沿途请王老师介绍校园种植情况,安排学生和王老讨论种树的意义及步骤,最后到室外安排学生在王老师的指点下种植树苗。课后,许多教师肯定了我这种开放式活动化教学。课上得很成功,学生情绪激昂,并坚持在课后很长一段时间去观察树苗,记录生长情况,部分学生还带家长去看自己的劳动成果。看得出,他们对这样的品德课是非常欢迎的。经过老教师的大力指导,在同事的帮助下,那次课成了我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

二、以教师对话为生长点,实现同伴互助

校本教研强调自我反思的同时也要开放自我,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是提高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放式的有效途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对话,进行专业的切磋、协调、合作,尤其是同伴的对话,可以无拘无束,共通共补。教师再结合课例进行“教学诊断”,分析问题,实现观念的碰撞与交流,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样获得专业理论和专业成长的机会。

案例2:我曾听过三位教师讲授同一内容的课,如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翠鸟》一课,他们的板书设计和运用中,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之间交流和同伴互助。第一位教师在执教时,设计了填量词和形容词的练习,课堂上通过学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中填量词和形容词,并根据板书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感到新鲜有趣,领会了文中语言文字的准确性,丰富了语言积累。课后三位教师进行了交流讨论,认为这一板书设计很有新意,但这一板书似乎只能作为练习,缺少了后面的“翠鸟捕鱼”这一内容。于是他们设计了第二种方案,由第二位教师执教。

一(根)桅杆一(只)〔小巧玲珑的〕翠鸟=贴水疾飞

一(个)气泡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很快发现

一(条)小鱼一(张)〔又细又长的〕小嘴=迅速叼起

这一板书增加了翠鸟从“贴水疾飞”到“很快发现”再到“迅速叼起”的捕鱼过程,显然更加完整,同时将翠鸟的外形与它的本领联系在了一起,但这位教师的教学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课后他们讨论,认为问题并非出在板书设计上,而恰恰出在如何利用板书的问题上。于是他们又讨论如何用好板书,发挥效应。从语文实践的角度,他们首先让学生来填写量词和形容词,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熟悉翠鸟的外形及特点;其次让学生根据板书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通过翠鸟捕鱼过程与翠鸟外形特点的联系,揭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三次教学,三种不同的方案,是对课例持续深入的探讨与对话,也是对教师自我的超越与提升。

三、以教学叙事为切入点,进行自我反思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通过自己不断的反思来改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前提条件。校本教研还要求教师对教学进行阶段性地反思,每人每课写一个“教学故事”,写出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还要求进行单元反思,把某一节或某一单元中的亮点重述或重写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课例。用这种方式来对教师经验化的处理方式进行审视与反思,分析判断教育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进行调整与校正。

案例3:进入三年级后,要进行写作教学,但学生一直害怕写作文,总是比较被动。我曾听过一节《小青蛙找家》的音乐课,课上学生思想活跃,想象丰富,畅所欲言。于是,我把作文课与音乐课联系在一起,这样,教学的环境从平日里的语数课堂移到了音乐课堂。课堂上学生又唱又跳,沉浸在音乐课堂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全没有了平日的拘束。随后,我便让学生在音乐感染下进行写小青蛙找家的过程。这一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就连平时讨厌作文课的学生也写下近300字,还在全班宣读了自己的作文。

为什么平时的作文课学生没有兴趣,缺乏感情投入,而在这堂课上,学生却积极参与,思路开阔呢?这节课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写作文,音乐又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开启他们的思想大门,为他们提供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语文课和音乐课结合在了一起,音乐的艺术美带动了语文的文学美。

四、以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开展问题研究

当前的校本教研,我们从学校教育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中选题,从问题到课题,自下而上地形成课题。因此,我们提出“课题”源自“问题”。问题的产生、探析、实施、化解都与课堂是分不开的。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比较细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校本教研致力于探索和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从而达到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案例4:在第一册语文《自选商场》的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空间所限,尽管教师与学生都准备了大量的教具与学具,用来辅助教学,但学生对于物品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地步,就缺少对货币流通过程的真实感受,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对一年级的两个班作了对比教学,一班采用传统的方法授课,教师拿来许多的物品,让学生去认识物品,并对物品的标签作了一一介绍;另一班则将课堂搬入由教师创办的“小能人超市”,进行现场教学,将练习巩固环节设计成学生的模拟购物过程,收款员与顾客都由学生担任,在购物过程中体验货币在流通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该节课转变了以往从书本再到书本、脱离实际生活的教学,加深了对货币流通价值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商品意识、消费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那么,为什么同样的教学内容,会有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经教师讨论,我们认为后一种教法将抽象的物品名称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了一起。生活离不开物品,物品离不开货币的交易与流通。

校本教研实施以来,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无限生机,它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反思为基础,以研究状态为推进的工作方式,为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平台,使教研活动成为学校的一个新亮点。

参考文献:

第4篇:介绍物品的作文范文

(2011年高考语文江西卷)参照下面鲁迅先生的画像,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15分)

要求:(1)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2)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200字。

【命题解读】

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看,小作文是作文;而从其语言运用如修辞、连贯得体、简短等方面看,小作文其实又是一种语言运用题。其命题特点非常明确:字数在200到500字,注重单项训练,比如说明训练、描写训练、对话训练、想象训练等。具体来说,高考小作文的种类大概有如下几种:

一、说明类。就是要求考生能写简短的说明文,能够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对事物进行简单说明和介绍。如介绍一种物品、一部影视作品、一处场所或一种建筑等。

二、描写类。就是要求考生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描写、描述、描绘、描摹等,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想象和对想象作出描绘等,包括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对话描写、想象联想描写、场景描写等。

三、赏析评价类。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如诗文漫画等的赏析、思想评价等。

四、应用类。就是要求考生熟悉各种应用文体,能够拟写各种应用文。如请柬、书信、消息、广告、通知、解说词、申请书、讲话稿、留言条、欢迎词等。

五、扩写、缩写、改写类。就是要求考生能够对一些文字或文段进行扩展或压缩,或改写成其他形式的短文等。

这道小作文题侧重肖像描写,是对单项能力的考查。具体写作的时候,考生一定要注意题目中规定的四点要求:必须用“你”或“您”(第二人称)写;必须侧重肖像描写,如写其发、眼、嘴、耳、面、衣着等特征;必须用到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下面是两则不同得分的示例文,由此,考生对小作文考查会有直观的认识。

示例一:你冷峻的脸庞,经历的是沧桑;你深邃的眼睛,看透的是年代的战火与政府的腐败;你那坚挺的肩身,象征的是中国人不屈的脊梁。

面对祖国的沦落,你选择的是弃医从文,从拯救中国人的身体到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你就像一位猎人,鞭打着这只昏睡的雄狮,让它从睡眠中醒来。面对侵略中国的列强,你用笔墨告诉它,中国人是勇(永)不言败的。(包括标点符号共计156字)

点评:这段描写使用了第二人称,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简明连贯,但字数差了47个,还有错别字以及语病,对鲁迅形象的描写也未达到100字,因此扣7分。得分:8分。

示例二:你怒发冲冠,反映着对这现实的不满情绪;你双目炯然,窥视着这社会的黑暗色彩;你嘴唇紧抿,控诉着对这人间的满腔愤怒。你的眉总是那么的浓黑,凝聚着你内心的热血。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期望用你的热血洒出希望,拯救民族危亡。通过你那双颊之间的消瘦,我能看出你对这个社会的忧虑与控诉。你总是冷眼地看这个世界,你的目光有时像一把利剑,尖锐地刺痛黑暗的心脏,让世人既敬仰又畏惧。你总是一袭长袍,乍一看,似乎是对封建社会的留恋,其实是你对现实的另一种批判。你就是这样的独特而鲜明。(包括标点符号共计232字)

第5篇:介绍物品的作文范文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它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业产品、工艺品等。确定习作内容以后,自定一个题目。

写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让别人读了你的习作,能对你介绍的产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脑洞大开

生活即作文,作文就是写人们的生活。同学们如果留心平时的生活,就会发现丰盛的美味佳肴来自于丰富的农产品;远方的亲朋好友最喜欢的礼品常常是家乡的土特产品;我们走进旅游景区,看到沿街摆放出售的大多是富有地方传统艺术的工艺品。说到农副产品,人们就会提起山东的富士苹果,安徽的砀山梨,陕西的蜜枣,东北的黑木耳等;谈到特产,就想到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与鹿茸以及分布在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的冬虫夏草等;聊到工艺品,不得不说北京的景泰蓝、杭州的纸伞、无锡的泥人等。这是影响大的,而影响小的也可列举许多。就农产品说,因水土气候等原因,各地生产不同的农产品:东北大豆和甜玉米受人喜欢,江南的大米远销国外,桂圆、香蕉只能在热带生长,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同是茶,有的地方茶香浓,有的地方茶香清,有的地方茶味淡。只要同学们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收集,潜心研究,不仅能获得丰富的习作素材,还能写出独具特色、赏心悦目的习作来。

第6篇:介绍物品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作文;生活化;内容;过程;手段

作文教学与生活联系的途径是多样化的,那我们应该搭建什么桥梁来融洽两者的关系呢?下面也从四个方面来谈实施策略。

一、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这句比喻形象地点出了作文内容与生活的关系,作文内容的“新鲜血液”得于生活的供应。

1.关注社会,体验生活

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体验中升华感情。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是神奇美妙的,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是日新月异的,几乎每天所有东西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即使每天在往返于家庭、学校的路上,别人的,自己的,只要留心观察,写作素材就在身边。大自然的花开花落,社会的人情冷暖,个人的兴趣爱好,俯拾之间都是写作素材。要想积累这些生活素材,学生就得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同时学生可以组织多种校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中的快乐。

2.学科整合,拓宽视野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中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学科之间都是相辅相成的,作文教学可以通过学科整合拓宽学生写作视野,多体验多感受。如在校运会上,让学生都做做班里的通讯员;美术课后,让学生写写想象作文;数学课后,让学生谈谈游戏过程;实验课后,让学生介绍实验步骤。这些作文素材都是可以随手从生活中拈来的,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空。

二、作文教学过程生活

1.准备阶段生活化

生活化作文与传统作文的区别之一,也就在于写作前的准备。传统作文根本就没有准备阶段,全凭平时积累,生活化作文则重视写作前的素材积累,在写作之前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写作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就有了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实践,体验,感悟。带着任务,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所要寻找的事物,摒弃了平时对周围事物熟视无睹的心态,带着好奇,带着憧憬,他们会为自己的无意的发现而惊喜,这往往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不断去探索,那么在写作的时候他们就能对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有感而发。如写关于动物的文章,在写作前一段时间,教师就应告诉学生习作的要求,范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对动物进行观察,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可以把些小动物带进教室,让没养动物的同学也亲自养养,观察他们的外型、吃相、习惯、爱好等,体验这种亲近大自然的乐趣。准备前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作文的源泉,有了第一手真实的生活素材,加上丰富的感情的沉淀,学生就有了强烈的写作愿望,有一吐为快的需要了。

2.指导过程生活化

小学生正处于非常崇拜,依赖大人的年龄阶段,这种心理导致他们对事物懒于思考,当出现问题就把希望寄托在大人身上。如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遇到一些困难,或思路阻塞或材料短缺而觉得无话可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把目光转移到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的物体上,不是抄袭范文就是向家长和教师求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善于分析困难症结所在,通过旁敲侧击的点拨,引导他们自行克服困难。作文指导生活化主要通过活动实现:

(1)社会活动。优秀的作者不是在教室里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作文教学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能让学生感知人间冷暖,悲欢离合。社会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提倡个人主动参与,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感知,体验,积累素材,教师在这过程中充当带头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栽花种草,参观访问,这些活动过程都可以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体验。

(2)家庭活动。今天的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过着衣来身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庭的过分溺爱,使他们体会不到父母生存的艰辛,体会不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进行家校联合活动,给学生适当安排一些家务活动,如写作文《第一次……》就可以鼓励学生回去做生活的小主人,亲自参加劳动,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感受劳动的快乐。如第一次洗碗、煮饭、钉纽扣等小事,都可以从小培养。

三、作文教学手段生活化

要想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最好能使用一些工具,给学生一个惊喜,或者再现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回忆,创造想象。

1.利用图片、简笔画或生活物品来进行教学这个方法既通用又实用,它适合所有地区的作文教学,简单又方便,利用这些工具多少都能激发学生好奇、探索欲,同时也能起到定格生活瞬间的作用,能激发学生对物品和已有生活的对比,形成不同的感受,诱发习作兴趣。

第7篇:介绍物品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习作能力;养成;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78-02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渐成潮流。其中,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应用,为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的补益,更具典型性。

一、激发习作兴趣的持久性,为习作能力发展提供驱力

多数小学生而言,作文课的到来总会让他们多多少少地产生一些困惑与厌倦的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抓住作文教学的初始环节――揭题导入新课这一时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迸发出高度的热情,积极投入到习作活动中。如在指导《我喜爱的玩具》习作时,我在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后进行了有效的应用。

教学初始,播放视频片断,一只极其美丽的玻璃玩具熊被一只手托承着,转动着,闪烁着迷人的光彩,突然,小熊从手中滑落,划出一条银亮的弧线……画面戛然而止,没有听到声音,没有显现结果。此时,正如教师事先所料,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呼,表示极为惋惜。接着,教师趁势请学生们回忆玻璃小熊的形状、色彩等,并要求把回忆的结果表达出来。学生们纷纷发言,急于表达自己对小熊的喜爱。但由于当时观察不够仔细,当然无法准确具体地介绍了。于是教学课件中呈现包括不同颜色、不同几何图块在内的画板软件,由学生根据自己原先的观察不断调整回忆,重新呈现小熊模样。当一基本接近原状的小熊出现在大家眼前的时候,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顺序观察和介绍小物品。

当学生们的表达欲被充分激发后,对发展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就成了一种较为迫切的需求,习作活动自然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二、保障理解命题的正确性,为习作能力发展降低坡度

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而弱于抽象思维,缺乏深刻细致的观察力、分析力。他们求知心切,好奇心强。因此,如何将极具概括性的作文命题与习作要求进行细化、浅化,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作文要求的把握与理解,更对写作能力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此时,选好切入点,适时地用新颖有趣、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处理好学生的习作兴趣及对习作要求的把握,就能更大程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提高对命题理解的准确性与深刻性。

在指导对《难忘的童年趣事》(人教版六年制五下第二单元)这一常见命题的理解时,我就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对题目进行了分解讲述,深入浅出,让学生充分地领会了习作要求,准确地把握住了作品的素材范围、中心任务。具体操作如下:

1.播放视频剪辑《童年掠影》,欣赏班中各位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视频等,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走进童年的美好记忆中:请大家细读43页的话题介绍和图片,回忆难忘的童年。

3.仿照范例,简述各自的童年趣事。(联系文中场景和音像视频剪辑《童年掠影》中有关自己的镜头)

4.呈示讨论标准:怎样才能把自己认为难忘的事也让别人印象深刻?

5.选定材料,运用写法。(课堂上写场景)

6.出示评价标准,展示优秀作品。

这种利用多媒体课件分解讲述的过程,将一个本来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来说较难掌握接受的命题,用小步子剖析法,无形中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提高了效度,保持了学生下步学习的积极性,为最后的好作品的出现打开了“芝麻之门”。

三、破解题材范围的局限性,为习作能力发展拓展视角

由于受到年龄的制约,小学生的视野较狭窄,见识不多,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大,选择材料的广度不宽,所以往往面对一个作文题目,绞尽脑汁,咬碎笔头,却无从下笔。很显然,如果此时教师不采取合理的措施,给学生以联想的驱动力,激发其思维的开放性,势必影响作文的质量与效率,使写作能力的发展滞后于目标要求。而多媒体教学课件却能以自己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迅速为学生提供各种富有一定冲击力的音像信息,解决了学生写作时“无米之炊”的问题。

对《“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人教版四上第五单元)一文的写作指导,我就在学生已准确把握了命题要求之后,充分运用视频软件,为学生提供形形的各类“世界遗产”:万里长城、都江堰、黄山、大足石刻、九寨沟……在播放时,还有意识地将各个世界遗产的风光按一定的时空顺序呈现,以体现出观察的重点、要点与细点。如此一来,学生在写作时,由于心中已拥有大量的素材,也就不会将自己的思路局限于课本中介绍的某一个“世界遗产”,一种观察顺序,一种写作方法,从而拓开了写作的宽度,提高了作品的质量,发展了写作的能力。

四、发挥撰稿修改的多样性,为习作能力发展丰满手段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真正表现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程度应在撰稿修改时。由于小学生的想象都需要一定的客观事物来支持,所以,习作时小学生的脑海中就会不断浮现出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按一定的场景组合排列,像演播影视剧一般精彩生动,于是,他们就感到自己有许多的话要说要写,而且肯定能写出好文章来。可提起笔来,却又不是这么一回事,好的内容无法用美妙的词汇、生动的修辞来表现,满肚子的话只挤出极为干瘪的一段拙文。如果这时能恰当地推出多媒体教学课件,发挥其优势,为学生提供词汇、语法、修辞及修改方面的指导,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解决了“有米难炊”的问题。

在教授《用符号修改作文》(人教版四上第七单元)一课前,我让学生们事先将作文誊写好,以备教学点评用。在初步教会学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后,我利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的范文,让学生们发表意见,运用符号进行修改。这样一来,学生们几乎百分之一百地掌握了正确的作文修改方法,提高了写作的功力。实践证明,实物投影仪虽然非教学媒体课件,但由于更原生态地呈现学生的习作,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修改文稿的方法。

事实上,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每一次利用,都蕴藏着大量的有利于发展学生习作能力的因素,也为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孙素英.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朱作仁.小学作文教学心理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第8篇:介绍物品的作文范文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求知的心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愉快地去追求尝试和体验,因而,兴趣是推动人们获得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精神力量,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力量源泉。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

趣呢?

一、教会学生积累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再好的厨师也做不出菜来,因此,我让学生每天做好积累,把课上学到的累记在笔记本上,同时,鼓励他们课下多读书,将一些好词佳句也记录在笔记本上,同时把平时观察到的有趣的动物、植物、景物、人物和事情也记上,也可以将有些材料直接剪下来粘贴上,时间越长学生积累的素材就越多,内容也越丰富多彩。有了材料,写起文章来就容易多了。不断的成功使许多原来怕写作文的学生也开始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二、抒真情,写真意

《论语》中有句话“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讲的是书的魅力和读书的乐趣。作文呢,只要用心去写,把生活中的故事加工整理并记录下来,就是真实、快乐的作文,作文要真实,用真实的心情、真实的感受,写真实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最真的一面,用笔把它表现出来,就会感受到写作给予自己心灵的安慰,带给自己精神上的愉悦。如,我在让学生写《我最难忘的一件事》时,我让学生把自己最难忘的照片、日记或相关的物品带到了教室,然后让学生到前面来展示,并介绍自己难忘的原因,同学们的兴致非常的高,有的在回忆中掉下了眼泪,有的回忆起来手舞足蹈,有的谈得津津有味,还有的对自己顽皮的童年感到羞涩。总之同学们真的找到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时候我让同学们再动手去写,学生写起来也就很容易了,当然,这次学生的作文写得都不错,我也感到由衷地欣慰。

可见,作文有了真实的情感,就获得了鲜活的生命,作文中的假话、空话、套话既隐蔽了自己,又欺骗了别人,即使滔滔不绝,那也是虚伪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不能再束缚学生,而要给他们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让他们把心灵深处那份难得的真实呈现出来,写出自己的感知,从而获得成功的愉悦。

三、读写结合,以读助写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成。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仅可以获得对生活的感性体验,也可以获得对生活的理性认识。

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必定有助于作文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通过轻声读和默读领会课文内容,或者通过教材中的“读写例话”“基本训练”等内容,学习其中的写作知识,在学习的基础上将教材中零散的、片断的写作知识系统化成整体知识,这样有利于在作文过程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且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课外阅读并非遇文便读,要将作文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把阅读材料作为写作的对象,如

涉及日常生活、文化生活、国内外重大新闻的报刊时文。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科学著作等。这对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修养是大有益处的。学生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质提高了,就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也会随之提高。

四、让学生合作批改作文

教师的批改是既费力又不讨好的,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认为如果放手让学生去批改,学生的兴趣就会更浓,他们在批改作文时也许见解还不够成熟、语言还不够老练,但是,他们的评语来的灵动,没有居高临下,也没有故作深沉。如,在一次写人的作文课上,我给学生分成了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批改作文,学生拿过别人的作文都非常认真地批改起来,有的认为这句话不够合适,但不知道该怎么改,就提了出来,其他同学就各抒己见,分别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确定最好的,这样,对所有学生都是一次提高。还有的时侯,学生发现了好的语句,也提了出来,大家也一致认同,这样,在他们今后的写作中,他们也会借鉴,这对他们今后的写作也是一种提高。

这样的学生互批方式,没有呵斥,有的是交流,有的是对话,有的是热情,有的是鼓励,每一条评语都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从而起到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的作用。这样的批改方法,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学生带着激情在快乐中写作,必能写出快乐的心情,快乐的感受,好的作文必然跃然笔端。

第9篇:介绍物品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语文,作为—门基础性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语文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个人在生活中学到的知识比在课堂上学到的多。难怪有人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摸索、探究,学习知识、掌握规律、认识事物,加深对书本知识的领会,从而归纳出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规律。因此,我主张语文课走进生活。因为生活有多大的空间,语文教学就有多大的空间。不同体裁的文章在生活中都有体现。

一、记叙文——述生活中的“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感情是人们生活中的自然流露。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情”就成了记叙文丰富粪彩的题材。我在上朱自清的《背影》之前,就用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方式,请学生讲述他与家里人之间发生的一种特别感人的事或一两个片断。大家深思了几分钟,一个女同学举手,站起来向全班同学述说了与她父亲的一个动人故事:“我爸爸是,“个地道的农民,没多少文化知识,但他希望我们女儿俩认真学习,今后能上大学,所以他拼命攒钱,农闲时还到城里打工,早出晚归。可是他患了尸“重的痔疮,行动很不方便,每次我看见他痛苦的样子,客说‘爸,你去找医生看一下吧’!他总是摇头⋯⋯”此时她眼含热泪,语音变调,全班鸦筛无声,似乎都被这位高尚而伟大的父亲感动了。然后我调整了学生的情绪,带着学生从生活进入教材《背影》,品味作家笔下的父子情。由于课前有了情感酝酿,所以学生对课文中表现的情感把握得很准确。课后人人都写了文章来表现他们心中的“情”。学生们的“情”与作家笔下的情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学记叙性的文章让学生结合各自身边的人与事去体会其中的“情”,这样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学们就能用学到的知识去展示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

多写片段,多记日记。—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二、说明文——说生活中的“物”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种文体,它与学习、生活、生产、文化等都具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在生活中运用很广,如电视节目《动物世界》,浏览名胜古迹的解说词、产品说明书等等。这种文体的文章若教学形式单——的话就会使教学枯燥无味,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有位教师在上了《核舟记》之后,在班上开展了一次工艺品拍卖活动,同学们为了让臼己心爱的物品卖个好价钱,都仔细琢磨物品的外形、用途,绞尽脑汁地思考以怎样的解说顺序和语言介绍,才能让自己心爱的物品能卖上个好价钱。这样让学生模拟生活,把课堂上学到的说明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现了语文服务于生活的宗旨。

鼓励创作,推荐发表。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名曰《绿萌》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大加表扬,造成一种浓浓的文学氛围,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三、议论文——明生活中的“理”

议论文是削发自己对某种问题的见解或主张的文章,这类文体生活中处处可见。但是,对于初学者,很难将议论文于记叙文分开,以至于要求写作议论文时总是写成记叙文。如果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就会很轻松地将两种文体区别开来:上议论文之前,我们可在班上指出某种现象,让大家淡谈看法,然后把这些看法加以归纳整理。如我在上议论文之前,就设计了这样—个生活问题:“你对随地吐痰有什么看法?”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后归纳为:1。随地吐痰不对。(观点即论点)2.为什么不对?(探究原因、分析)首先痰里有很多细菌,有的细菌传播很快,易造成流行病,“非典”就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此外,随地,吐痰是一种不良习惯,是个人修养方面的问题。

3。怎样避免这种现象?(总结得出结论)号召全民行动起来,遵守公共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增强健康意识。同学们把不能随地吐痰的道理讲得非常清楚,若将同学们讨论的内容形成文字,就是—篇很好的议论文。如果将随地吐痰写成记叙文,则需写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在议论中则为概述),此外,还需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来表现人们对这种作法的憎恶之情(这些在议论中没有,它只是—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