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客运合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客运专线是专供旅客列车行驶的路网铁路,我国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修建铁路客运专线。客运专线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技术标准高、投资规模大”,就目前在建的客运专线而言,少则投资几百亿,多则投资上千亿,线路长度也从一百多公里至一千多公里不等。并且客运专线都是一次性建成,线路均为国家Ⅰ级主干线。由于客运专线的投资规模非常大,因此,在客运专线建设过程中,控制工程的造价及协调资金的运转则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而合同管理在工程造价的控制方面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同管理不但贯穿整个施工造价控制过程,其内容涵盖了实施阶段与造价相关的所有方面,影响着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同时还是解决双方经济争议和工程结算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如何在客运专线建设中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则是非常必要的。
2客运专线合同体系的组成及特点
客运专线建设规模大,涉及到的内容多,包括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设备材料的采购、工程监理以及其他有关的咨询活动等。建设单位将这些工作以合同的形式委托出去,以实现客运专线工程建设的最终目标。建设单位签订的这一系列合同就构成了建设单位的合同体系,其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勘察设计合同、委托监理合同、工程承包合同、物资采购合同、工程咨询、项目管理合同、贷款合同以及保险合同等其他内容的合同。客运专线工程合同是规范客运专线工程建设管理和建设协作关系、以达到最终实现建设目标的保证。因此这类合同除了具有一般合同的特点外,自身还具有以下的特点:①工程计划性强,合同必须根据国家批准的投资计划任务书等文件来制定。②合同主体专业要求高,必须是经过国家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具备相应实力的专业单位。③由于工程建设规模大,路线长,技术复杂等,导致工程建设周期长。④由于施工受到地质、地貌、气候及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工程变更经常发生,因此合同内容变动性大。⑤由于客运专线整个项目往往会分为几个标段,各标段内涉及到的分部分项工程又较多,因此合同的体系较为庞大。
3客运专线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
3.1做好合同签订的管理工作
若要有效地进行合同管理,首先应做好合同签订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实行工程合同和廉政合同一起签,工程建设和廉政建设一起抓的原则。所有的工程类合同都应对应签订廉政合同,其中包括勘测合同、设计合同、监理合同和施工承包合同等,而且两种合同应同时签订、同时检查、同时验收。②提前规范修订合同范本。以国家和省市有关的工程合同范本为基础,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不完善的范本条款进行专用条款补充,最大限度地完善合同内容。③把好合同签订关,规范合同签订和审批流程。建设单位对各类合同应采用统一管理的模式,制定出一整套严格的合同会签和审批流程。④实现合同的共管与专管相结合。采用工程管理部门和合同管理部门共同拟定和审核合同,技术与法律管理相结合,同时设置专职合同管理岗位。
3.2加强对合同的动态跟踪管理
工程建设合同一旦签订,就应当成为合同双方必须遵守的依据。但是由于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往往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变更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单位必须对合同进行跟踪和补充,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一份合同就可以涵盖工程的所有情况。因此,建设单位必须积极地参与现场的施工并加强和施工单位的交流。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可能涉及到工程变更的情况,应及时详细地进行记录,并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比如施工日志、会议纪要、工程影像资料、工程进度变更等,所有的相关资料均应由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签字予以确认,并应妥善保管。同时,建设单位在合同签订时要考虑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要给后续的工程变更留有充分的余地,明确各自相关的责任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合同中要详尽阐述工程变更的结算方式并对变更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还应做好合同交底工作,合同交底必须做到全面、全程。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凡是涉及到双方权利和义务的行为、主张、变更等必须采用书面的形式,对于单方面的通知、请求类的文件,必须有对方的签收。若对方拒签,则应采用快递等能取得证明对方收到证据的方式进行送达。
3.3做好合同的履约检查工作
客运专线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签订以后,甲乙双方需共同遵照执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任何一方的疏忽或对合同的不了解,都会对合同的履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合同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位管理人员。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具体的管理工作往往由监理单位来负责,但建设单位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管理过程中,建设单位既要相信监理、依靠监理,同时也要对监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以检查监理对合同管理的能力和履行合同规定职责的情况,一般可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合同履行检查的重点是每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形象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等是否满足整体计划的要求,并及时向上级反映,同时积极解决合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合同履行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甲方要信守合同,认真履行好合同规定的任务;其次,当发现乙方不认真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时,要及时向乙方提出;若收到对方关于履行义务方面的异议函电,应在规定期限内回复;第三,最好在签订合同时与对方订立担保合同;第四,加强对合同的管理,防止因合同丢失等情况造成的违约现象的发生。
3.4建立高素质的合同管理队伍
相对于其他单位而言,客运专线建设单位涉及到的合同更为广泛和全面,因此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总的来说,合同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以下的素质:一、应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掌握合同管理的法律法规、单位关于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二、应具备相应的合同谈判能力及合同风险防范能力。三、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廉洁自律的能力。要建设水平较高的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单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依据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要求,采用选拔、考核等方式将具有相关能力的人才提拔到相应的管理岗位上来。二、采用在职培训和到有关院校进行深造等方式,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三、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岗位责任制,通过有效的竞争机制,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4结语
甲方:_________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号: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乙方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从业资格证号:_____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国家、省有关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法规规定,甲乙双方平等协商,现就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自愿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第一条 基本情况
甲方依法取得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资格,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号_________,拥有_________个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的使用权,经营权证号从_________号--_________号,经营期限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乙方依法取得出租汽车客运从业资格,从业资格证号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
乙方为甲方的员工,双方已按照国家规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合同号_________),甲方在本合同期内为乙方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履行社会保险义务。
营运车辆情况:车辆型号_________,发动机号_________,车辆牌照号_________,车架号_________,道路运输证号_________,车辆购置价格(含车辆购置税及附属设施、设备)_________万元,车辆购置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对应的经营权证号_________。在本合同期内,甲方将上述车辆承包给乙方经营。
乙方自愿承包甲方提供的上述车辆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接受甲方管理,并按甲方要求提供相关资料,报当地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条 本合同有效期为_________年_________个月,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在合同有效期内,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的使用权和车辆产权属于甲方。
第三条 乙方应按月向甲方缴纳承包费,每月_________元(大写人民币_________元)。承包费包括:
公路养路费_________元;
客运附加费_________元;
营业税_________元;
车辆折旧费_________元;
保险费_________元;
其他税费项目金额_________;
企业管理费_________元。
乙方应在每月_________日之前一次性足额缴清下月承包费给甲方。甲方按照有关规定一次性收取财产抵押和安全保证金_________元,本合同到期,乙方未违反相关条款,甲方连本带息返还给乙方。
合同有效期内,甲方承担国家对营运税费进行调整的风险。
第四条 甲方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出租汽车的规定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办理相关营运手续。乙方在承包经营过程中,应遵守出租汽车客运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文明服务。
第五条 甲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相关规定,为车辆办理规定的强制参保险种(车上责任险)和其他相关保险的投保和续保手续,保险受益人为甲方。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号: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业资格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国家、省有关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法规规定,甲乙双方平等协商,现就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自愿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第一条 基本情况
甲方依法取得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资格,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号_________ ,拥有_________个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的使用权,经营权证号从_________号--_________号,经营期限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乙方依法取得出租汽车客运从业资格,从业资格证号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为甲方的员工,双方已按照国家规定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合同号__________________),甲方在本合同期内为乙方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履行社会保险义务。
营运车辆情况:车辆型号__________________,发动机号__________________,车辆牌照号___________ ,车架号____________,道路运输证号__________________ ,车辆购置价格(含车辆购置税及附属设施、设备)_____________万元,车辆购置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对应的经营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在本合同期内,甲方将上述车辆承包给乙方经营。
乙方自愿承包甲方提供的上述车辆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接受甲方管理,并按甲方要求提供相关资料,报当地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条 本合同有效期为_________年_________个月,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在合同有效期内,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权的使用权和车辆产权属于甲方。
第三条 承包费标准。乙方应按月向甲方缴纳承包费,每月_________元(大写人民币__________________元)。承包费包括:
公路养路费_________元;
客运附加费_________元;
营业税_________元;
车辆折旧费_________元;
保险费_________元;
其他税费项目金额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管理费__________________元。
乙方应在每月_________日之前一次性足额缴清下月承包费给甲方。甲方按照有关规定一次性收取财产抵押和安全保证金_______元,本合同到期,乙方未违反相关条款,甲方连本带息返还给乙方。
客运服务系统 劳务派遣 法律风险 风险控制随着国企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制度的不断发展,用工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劳务派遣开始在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促进体制内就业机制转换、促进城乡就业结构转变、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等方面,劳务派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务派遣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用工形式,将继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但是,由于劳务派遣制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不够,对劳务派遣缺乏有效的监督,对劳务派遣的适用性缺乏有效的约束。基于这种状况,相当多的企业为了规避用工量的限制,减轻在直接用工形式下对员工承担的相对较多的义务,纷纷采用劳务派遣,以缓解用工量的限制和减轻成本的负担。尤其是在技术含量偏低、岗位密集的客运服务系统,劳务派遣的应用更为广泛。随着《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公布实施,劳务派遣者的切实权益将得到进一步保障,劳务派遣市场将进一步规范。在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应用劳务派遣用工的优势,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首先需要认真研究和处理好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法律风险及控制。
一、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人才租赁或劳动派遣、劳动力租赁。劳务派遣的形式主要有:完全派遣、转移派遣、减员派遣、试用派遣、短期派遣、项目派遣、晚间派遣、钟点派遣、双休日派遣、集体派遣等。劳务派遣具有不需要直接雇佣劳动者,规避用人单位的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的限制,用工的自由度较大以及具有管理简便、用人机动灵活、用工成本降低的优势。但是,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实施,对劳务派遣关于“三性”的明确以及用人单位或用工单位对劳动者造成损失的法律责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使用工单位面临更多的用工风险,劳务派遣的生存空间受到了限制。
二、劳务派遣现状劳务派遣在我国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已在促进就业方面,在促进城乡就业结构转变、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方面,劳务派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采用劳务派遣用工的行业主要有服务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客运服务系统较多采用转移派遣的形式。
三、劳务派遣的风险分析及控制(一)来自劳务派遣公司的风险及控制1、选用适当的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要重视劳务派遣合作单位的选择,认真审查其营业执照等资质证书,劳务派遣期限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否则,将直接导致派遣员工与劳务派遣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因主体不适而无效,其最终结果是派遣工与用工单位形成事实劳动关系。2、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的监督。为避免用工单位无过错情况下,因派遣单位的过错或过失被卷入纠纷,对劳务派遣单位的监督是十分必要的。监督的内容,主要有劳务派遣单位依法为被派遣劳动者办理和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况,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这样可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赔偿连带责任。3、完善重要环节的手续。首先是在被派遣劳动者的接收手续上,应要求派遣单位提供其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原件(审核用)、写有被派遣劳动者身份信息的劳务派遣介绍信、被派遣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体检证明等材料,审核被派遣劳动者是否符合派遣岗位的任职条件。退回被派遣劳动者时提前通知派遣单位,以便派遣单位及时对他们另行派遣或者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其次是妥善保存相关的证据材料。保存好派遣期间被派遣劳动者的辞职书、严重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证据、给企业造成损失的证据以及被派遣劳动者不胜任岗位的证据等;再次是做好被派遣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的期限登记工作,在劳动合同期限即将届满前通知派遣单位,并根据合同到期后是否续签而对被派遣劳动者相应采取续用或退回派遣单位的处理措施。这是防止在被派遣劳动者与派遣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到期不再续签的情况下,因用工单位继续留用被派遣劳动者而造成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后果的重要环节。在劳务派遣实务中,这个环节往往容易被忽略。4、有效的设计劳务派遣协议。一是有关被派遣劳动者的退回问题,除了《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内容外,应进一步明确其他情况下的退回,包括用工单位的经营状况等因素,完善退回机制;二是应明确被派遣劳动者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工伤、死亡、年休假等情况下,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各自对被派遣劳动者承担的责任;三是明确派遣的流程和各项手续,约定派遣单位应按月向用工单位提供证明其已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工资并为他们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凭证,明确派遣单位在其与被派遣劳动者变更、终止、解除、延续劳动合同之前须向用工单位履行告知义务,以及违反此规定应承担的责任;四是要明确在劳务派遣协议终止、解除时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安排以及协议双方各自对被派遣劳动者承担的责任;五是要明确原有被派遣劳动者流失或用工单位有新的劳务岗位需求情况下劳务派遣单位补充新的劳务工的流程和时限;六是明确被派遣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来源、更改的流程和限制。用工单位自觉的依法履行义务,承担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是必不可少的。5、工资发放和社保缴纳。劳务派遣公司与派遣员工之间是劳动关系。为防范劳务派遣公司规避风险和推卸责任,应在劳务派遣合同中明确约定劳务派遣公司必须依法为派遣员工发放工资和缴纳社保,不得无故克扣或调低员工工资,不应强调“工资”、“代缴社会保险金”。同时,约定用工单位对以上事项的检查监督权以及发现问题的处理机制和法律责任。(二)来自劳务派遣工的风险及控制1、劳务派遣工工伤。按照法律规定,在劳务派遣用工模式中,劳务派遣公司应当为其员工办理工伤保险,用工单位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保证劳动安全。如果劳务派遣公司未按规定办理工伤保险的,当劳务派遣工发生非用工单位尽责尽力所能避免的工伤事故,企业就可能被劳务派遣工或劳务派遣公司拖入纠纷。为避免此类风险,企业应与劳务派遣公司在派遣合同中明确约定工伤事故的处理机制和责任的承担原则。同时,加强对劳务派遣公司的监督,确保工伤保险的落实。2、劳务派遣工违规。由于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工没有劳动关系,用工单位无权直接要求劳务派遣工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为防范劳务派遣工违规风险,一方面,企业应当在劳务派遣合同中,要求劳务派遣公司在劳动合同明确派遣员工必须遵守用工单位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同时,明确约定派遣员工造成用工单位损失的,由劳务派遣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向劳务派遣工公示本企业的劳动纪律和规章制度。(三)劳务派遣工集体离岗的风险及控制目前,在服务性企业,劳务派遣用工量比较大且集中,一旦劳务派遣工发生集体离岗,将对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为确保用工需求,预防劳务派遣工短期内集体离岗,企业必须要有防范预案,做好人才储备。(四)来自用工单位的风险及控制1、实务中,用工单位应避免直接将劳动报酬支付给劳务派遣工。若必须采用该支付方式的,应在劳务派遣合同里明确用工单位代派遣单位支付的委托关系。2、与劳务派遣工的约定,不应有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但应约定不合格劳务派遣工的退回情形。当劳务派遣工发生退回情形时,企业可以将其退回劳务派遣公司。至于是否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企业不应干预,而由劳务派遣公司自行处理。3、避免事实劳动关系的纠纷。①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③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④考勤记录;⑤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是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五大证据”,用工单位在使用劳务派遣工时,应当严格按照劳务派遣合同的约定,谨慎行使权限和履行义务,不能超越权限或者越位管理劳务派遣工,避免发生从“用工单位”变为“用人单位”的风险。(五)不规范解除合同导致的法律风险及控制一些用工单位会把原有员工与派遣员工区别对待,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原有员工往往延续“正式工”的惯性,依然享受着“铁饭碗”,而劳务派遣员工往往是动态管理,可以轻而易举地被退回。实务中,用工单位往往以无劳动关系为由,任意退回劳务派遣员工,由此会导致法律纠纷。(六)劳务派遣合法性的法律风险及控制一是岗位适用性的法律风险。目前,一些企业假借劳务派遣,将已在本单位工作多年的员工委托给劳务派遣单位,这些所谓派遣员工实际还是从事原来的工作,只是将劳动合同的签订改为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借劳务派遣逃避企业责任。《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派遣用工只能在“临时性、辅、替代性”工作岗位上实施,并且对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也做了明确规定。因此,企业在选择劳务派遣用工时,必须慎重考虑其岗位的适用性,确保用工的合法性。二是被派遣劳务工的同工同酬。同工同酬应当理解为从事相同的工作,工资及福利待遇应当大体相当。一些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工工资水平与正式工工资相差较大,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工待遇悬殊,身份歧视突出,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未能做到劳务派遣工与企业的正式工同工同酬。因此,企业要慎重设计薪酬分配体系,确保薪酬分配的合法性。
四、关于用工形式转型的思考受用工总量及工资成本的限制,客运服务系统较早的进入了劳务派遣应用行列,而且劳务派遣工占了用工总量很大比例,人们已经习惯于灵活的、流动性大的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在多年的劳务派遣应用中,沉淀了一批优秀的员工,他们在技术岗位、基层管理岗位各普通的客运服务岗位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了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长期广受关注的劳务派遣用工领域存在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回应了劳务派遣用工的岗位界定难、同工不同酬、虚假外包违法派遣等问题,并对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工最高比例做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企业如何适应新规定,做好自身的调整,避免法律纠纷。目前较流行的是“留一批”、“转一批”、“外包一批”、“裁一批”。“留一批”,将整体联动性较强的客运服务岗位工作人员留下来,以确保生产的延续性和有序。“转一批”,将工作表现特别优秀的在技术岗位工作人员以及基层管理岗位工作人员,转为直接用工方式,作为企业生产技术骨干,继续发挥其技术特长,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外包一批”,可以将非核心业务、经营相对集中的业务以及与本企业职工不存在混岗的业务,如:多经业务、洗涤业务、客运整备业务等实行外包,以适应用工编制的要求和工资总额的控制。“裁一批”,对那些闲杂冗余的岗位及人员,应予以裁减,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当然,需要做好经济补偿的准备工作。在转型过程中,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和经营相对集中的业务实行外包,使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风险,规避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的限制。但是,在业务外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业务外包发包方的问题。业务外包虽然有助于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业务外包不可避免带来了如下风险与问题。一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监管难度加大,缺乏过程管理;二是保障员工工作热情、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难度加大;三是知识产权控制与占用的难度加大;四是对外包企业选择与控制的难度大;五是业务外包的适用范围相对受到限制,业务越复杂、业务越核心、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企业就越不可能实施外包。2、业务外包承接方的问题。一是相应行业和产品服务生产的管理经验;二是缺乏承接业务外包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及相应的资本投入;三是从事业务外包的资质。在业务外包实务中,如何处理好以上的问题,找到理想的平衡点,实现企业、劳动者双盈,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国劳务派遣已走过了萌芽阶段,正步入发展、成熟期。企业应用劳务派遣用工,必须要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熟悉国家的相关政策,突破用工单位三道关,即:正确理解“派遣三性”,破解“同工同酬”难题,非“派遣三性”工作岗位用工关系的处理问题。深入了解劳动力市场,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用制度说话,确保用工的合法性。这不仅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改善了劳动关系,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德喜.浅谈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劳务派遣的规范与发展.华商,2008,(2).
[2]伍奕.我国劳务派遣立法的反思与重构.法治论坛,2009,(1).
[3]田小平.劳务派遣对企业的利弊分析及相应措施
[J].?商场现代化,2008,(9).
__汽车客运集团“燃油消耗统计考核”推广材料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长期以来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始终坚持“以节能为己任、以节能增效益、以节能促发展”的管理理念,把节能减排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创建节约型企业的战略任务,不断完善“加强基础管理、调整运力结构、优化运输组织、提高车辆技术水平、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等方面的节能措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常抓常新。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与创新了“燃油定额、燃油统计、考核奖励”的基础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管理方法,在完善企业管理基础数据、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职工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责任感,使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由“领导重视到全员参与、被动接受到主动开展、单项措施到系统管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项目通过ic卡、v2.0客运管理系统、fcms03燃油管理系统、gps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统计资料详尽细致、及时准确,减轻了统计工作强度,降低了人为因素干扰,增强了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项目中油耗定额制定科学、统计方法应用得当、考核与奖惩制度合理,可操作性强,普遍适用于道路客运企业,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一、概况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汽集团)成立于1949年8月,20__年3月改制为__汽车客运有限公司,20__年4月组建为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至20__年6月30日,苏汽集团在__全市设有9个分公司、24个子公司和8个参股企业,拥有总资产17亿元(不包括控股公司),员工7480名。苏汽集团在20__年中国交通百强企业中排名第45位;在20__年中国道路运输百强企业中排名第10位,其中,在客运企业中排名第4位。企业先后荣获国家道路旅客运输一级企业、交通部重点联系企业、江苏省明星企业、江苏省服务质量管理优秀企业和江苏省文明单位等资质和称号。
长期以来,苏汽集团始终坚持“以节能为己任、以节能增效益、以节能促发展”的管理理念,把节能减排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创建节约型企业的战略任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企业在1980年、1982年、1983年、1984年连续被评为江苏省节能先进单位;1983年被评为交通部节能先进企业,并在国家经委召开的全国节能先进企业表彰大会上被评为表扬单位;1990年被评为国家二级计量能源企业、国家二级企业;1995年10月,被国家经贸委、计委和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节能先进企业”;同年被交通部命名为“全国交通系统节能优秀企业”。
近年来,苏汽集团进一步完善“加强基础管理、调整运力结构、优化运输组织、改善车辆技术水平、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等节能措施,继承与创新了“燃油定额、燃油统计、考核奖励”基础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节能管理方法。特别是通过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的开展,提高了职工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责任感,实现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由领导重视到全员参与、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开展、由单项措施到系统管理”的三大转变,在完善企业管理基础数据、规范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基本原理道路运输生产的特点决定了运输企业在为社会提供运输服务时必然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也决定了减少能源消耗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节约社会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节能减排始终是运输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管理节能就是其中一项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制定先进合理的燃油消耗定额,明确一定时期的节油目标,完善燃油消耗的统计方法,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定额管理原理、统计学原理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实施合理有效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激发职工节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激励原理和目标管理原理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集中体现。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必然带来显著的节能效果。苏汽集团应用这些管理原理,抓住了节能减排的基础性工作,首先从制定科学合理的燃油消耗定额入手,采取行车路单制、满油箱制及ic卡加油制、统计月报制等统计制度,获取燃油消耗基础数据,运用“fcms03车用燃油管理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统计数据的及时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实施有效的考核和奖惩方法,激发职工节能减排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采取系统的后续保障措施,提高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水平,实现了“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增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三、具体做法(一)制定油耗定额标准制定油耗定额标准是苏汽集团实施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的第一步,直接关系到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定额标准的确定要充分体现先进性和合理性,既要保证这一定额能够起到燃油节约的效果,又要保证大多数基层运输单位能够通过一定的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苏汽集团目前执行的是公司20__年4月公布的《各类车辆燃油修订定额表》(如表1所示),这一定额标准是在20__年7月第一次定额标准的基础上,几经修改而得到的。该额定标准以单车百公里耗油量(升)作为衡量单位,标准范围涵盖了公司绝大部分车型。在定额标准数值的确定上,以各类车型的出厂标准为基准,以车辆长度、乘员人数、发动机型号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通过参考几年来的该车型的实际消耗情况及车辆的实际技术装备水平,并组织相关人员大量调研、跟车测定以及技术分析论证最终确定,同时根据不同的运输组织方式(班线车、公交车、厂包厂租车)、不同的运行条件(长短途、空调使用)等加以区别,定额制定科学,定额执行可操作性强。表120__年各类车型燃油修订定额表单位:升/百公里车型燃油消耗基本定额依维柯a40.1012友谊zgt6600d1、金龙klq660113依维柯a49.1214牡丹md6701、牡丹md6702d、友谊zgt6702h、金龙klq672015东吴jsk6700、宇通zk6790h、金龙xmq6790、金龙klq6791e3、金龙xmq679117金龙klq6791e、金龙klq679318宇通zk6896h19宇通zk6790h、宇通zk6893h、宇通zk6860、金龙klq6883、金龙klq6820、桂林大宇gdw6900c、合肥现代hk690020宇通zk6898h、宇通zk6895h.金龙klq6885q、金龙klq6890rcb、金龙klq6895、金龙xmq6892、桂林大宇gdw6900e、合肥现代hk6900k、黄海dd6898.21牡丹md6852adij、亚奔ybl692022安凯hff6850ko3、东吴jsk6860、太湖xq6990y2、金龙xmq6891、金龙xmq6892c1、金龙xmq68 92e2、金龙klq6885、亚奔ybl6920h、宇通zk689823亚星js6972、东岳lck6980、安凯hff6100ko5、安凯hk6900、安凯hk6900k55、安凯hff6901k55、金龙klq6100g、金龙xmq6103g、宇通zk6100h、宇通zk6108、桂林大宇gdw6112a、桂林大宇gdw6120系列24牡丹md6101d2h、太湖xq6990y6、金龙klq6100、金龙klq6110、金龙klq6129、金龙xmq6112c、金龙xmq6115、金龙xmq6118。现代hk6112、现代hk6112a、现代hk6124m。尼奥普兰bfc6120、尼奥普兰bfc6125、尼奥普兰bfc6127、安凯hk6100k05、安凯hff6122k01、安凯hff6120k35、安凯hff6120wk62、桂林大宇gdw6111、黄海dd6990h2b、宇通zk6100、宇通zk6102d2c、宇通zk6110hc、宇通zk6110hd、宇通zk6113h、亚奔ybl6101、亚奔ybl6113h25黄海dd6112h2a、黄海dd6112h8、五十铃glk6120、宇通zk6113h-2、宇通zk6115、宇通zk6118、宇通zk6118g、桂林大宇gl6120、桂林大宇gdw6120d、西沃xw6120b7r、安凯hff6120k32、金龙xmq6112、金龙xmq6113、金龙klq6116g、金龙klq611826桂林大宇gdw6122、沃尔沃b10m、尼奥普兰bfc6125a、青年jnp6125a。宇通zk6120、金龙klq6120、金龙xmq612227安凯hff6121gd28安凯hff6120ko132注:空调机组百公里油耗定额标准可在以上基础上增加2升(二)建立油耗统计制度建立合理的油耗统计制度是苏汽集团实施燃油消耗统计考核的关键。近年来,苏汽集团通过建立一系列诸如行车路单制度、满油箱及ic卡加油制度、统计月报制度等具体的统计制度,保证燃油消耗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客观性。
1.行车路单制度行车路单是车辆运行过程各种作业的原始记录,是燃料统计的基础资料。车队每天向驾驶员开具路单,路单中必须标明车号、起始站、行车里程、班次时刻、载客数量、配载数量以及实际的加油数量等,由驾驶员准确填写,以便公司统计,其中加油数量要与石油公司的加油数对帐核销。行车路单上的线路里程以实际里程为依据,由公司相关负责部门根据其实际运行线路测定(以行车记录仪或gps显示的里程数作为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变更线路或绕道行驶需调整里程的,必须经公司相关负责部门核准同意。对于公务用车公里从严掌握,经车队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确认,以保证里程数的准确性。苏汽集团行车路单样单如表2所示。表2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行车路单(样张)车号:苏e4d818车型金龙座位年月日班次属性驾驶员起站讫站班次时刻里程人数加油数行车记录起站配载现金记帐正班张台其__吴中昆山6:4555111035昆山__吴中9:005520__吴中昆山10:50554南站至吴中往返10公里昆山__吴中12:555512__吴中昆山14:50553昆山__吴中17:005521用油数卡245升合计340公里存油数注:班次栏内填写正班、夹板、包车、听班、保养、修理、公务、预备、驳客、抛锚签发人:史明福2.满油箱及ic卡加油制度这一制度的具体做法是:油料消耗按月进行汇总统计(部分车队按十天作为统计周期),每月底必须将油箱加满,由车队管理人员在月底进行检查,该车该月内的加油数为其实际消耗油量。为了保证其油耗数据的准确客观,各单位取消现金加油,通过购买ic充值卡到指定的加油站加油,ic充值卡设定车号,一车一卡,加油时必须填写加油单据,一式三联,加油站一联、车队一联、一联保存备查,从而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油耗信息不准确等问题。3.统计月报制度统计员及时统计车辆的具体油料消耗量及公里数,按月计算汇总,并分解到各个驾驶人员予以公布。同时向公司相关负责部门报送相应资料,以便资料的汇总和分析。各分公司或控股子公司负责对本分公司或控股子公司车辆燃油消耗进行汇总和分析,集团公司负责及时汇总和整理分公司和控股子公司的数据资料,编制出综合月报表和汇总明细表,及时反映集团公司内各车型的燃油消耗情况及各单位每月车辆的动态消耗情况,以便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苏汽集团统计报表样单如表3所示。表3集团公司公营车(班线车)车型消耗综合月报汇总明细表(样张)车型车辆数燃油定额燃油材料定额材料当月累计当月累计车公里耗油量单耗节超数车公里耗油量单耗节超数耗材总额千车公里耗材耗材总额千车公里耗材宇通zk6896h37192726925528120.27-3260369026174584720.21-91581一类车80二类车120三类车16055619203.96462585125.35宇通zk6898ha421629171196019.01-251057943311679720.16-206794420.370.2646648.880.51宇通zk6893h42049596938718.93-152464794813099220.22-20172362973.1772623112.08宇通zk6895h22117915336218.77-75956092811661420.79-168232183.8121.905584399.55宇通zk6860ha25202448784771019.48-7859308944760266119.51-11699441889171.0629841896.59宇通zk6831hd10181083781865717.21-301987672715363317.52-24198545350.313428139.10宇通zk6732d-1217000026846407915.19-1168002921108.81宇通zk6113h-222600001230333233526.28-2115一类车80二类车120三类车20__064722.5526.06宇通zk6120__623654604525.56-8153193048228325.77-92653065129.582718485.14宇通zk6120hw12625820643524.92-5362757206353323.04-10208247695.891877468.09宇通zk6118ha22610398289427.83-171717044322325.17-458481878.671333977.69宇通zk6118hf8261080862491023.04-5357101037423769923.53-396575188.548.005274.251.54宇通zk611972516095403825.09-30816095403825.09-30859837.1559837.15宇通zk6100h28242305335135322.28-8946227685650960622.38-92507一类车80二类车120三类车1601222353.0213830360.74金龙klq688340203553366853719.29-9637449810185777519.07-17020__8092107.2632610172.50金龙klq6885q8217593__65019.29-7814108451621407219.74-4757815113199.04124656__.94金龙klq6890rcb12115180329021.67-20__752884015622.91-12802276.5149.9722616.5129.02金龙klq6895521832401600519.23-3140103769521031920.27-38520441853.087807475.24金龙klq6109q52525910598223.09-889921802231524.21-2893198676.654620 50.12金龙klq611024252467706009824.35-6529292314671793824.56-7872651365208.1525655687.77金龙klq6119172526405565521.42-1475226405565521.72-1475281.06281.06金龙klq612912511315274024.22-3151404263225422.97-62152521222.80784255.84为完善企业统计工作,苏汽集团与相关企业合作先后开发“v2.0客运管理系统”、“fcms03燃油管理系统”等统计软件,并应用于企业燃油消耗统计工作中,在降低了统计工作的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企业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三)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为提高驾驶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节油积极性,苏汽集团实施了油耗的考核和奖惩制度。由于各分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各自情况的不同,目前苏汽集团并没有统一企业的奖惩标准,而是由各分公司和控股子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考核奖惩标准,定期加以调整,采取报备的方式在总公司备案。以运输分公司为例,其主要的奖惩办法是:以三个月为一个考核周期,考核定额标准在集团公司下达的燃油消耗定额基础上有所提高,根据驾驶人员的油耗情况予以奖惩,每节约1升燃油按市场价格的50%予以奖励,但每月设置封顶量为200升;每多消耗1升则按照市场价格的100%进行处罚。车队管理人员按车队节油总数提取一定比例管理奖励金(其中队长、机务队长当其节油数的1.5%,三大员为1.2%,统计员、结算员为0.9%等)。奖惩时要填写发放明细表,经公司相关部门审核,分公司经理批准后发放,每季度兑现一次。通过考核和奖惩制度的完善,苏汽集团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方面,通过奖励和惩罚制度的落实,提高了员工特别是基层运输单位工作人员节油积极性,增强了节能减排的意识,促使企业燃油消耗不断下降,20__年和20__年苏汽集团累计节油分别达到254.25万升和315.68万升;另一方面通过奖励封顶制的实施,有效消除了员工为过度追求节油而造成的服务质量降低等隐患,保证了考核与奖惩制度的积极效果。四、主要措施(一)建立节能管理机构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机构是苏汽集团大力推进燃油消耗统计与考核的组织保障。目前,企业已形成了由集团公司层、子(分)公司层、车队层组成的三级节能减排管理网络。集团公司成立能源管理工作委员会,由1名副总经理兼职负责,设立机务技术处作为集团公司的节能减排管理职能部门,由2名专职管理人员具体负责集团公司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子(分)公司成立各自的能源管理领导小组,由1名副经理分管,设立安全机务科作节能减排管理职能部门,由1-2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各单位的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各车队均由1名机务队长负责车队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其中公营车队分别配备1-2名机务管理人员和1-2名专职统计人员。(二)健全节能管理制度近年来,苏汽集团先后制定和完善了《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公车公营技术经济定额计考核办法》、《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机务技术管理制度》、《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管理制度》、《__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统计管理制度》等多项节能减排管理办法和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明确了各部门及职工的节能减排职能,确保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合理化。(三)优化运输组织方法苏汽集团十分重视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方法、改进经营组织模式等集约化发展的手段实现企业节能减排。随着公司化经营以及线路公司化改造工作不断深入,到20__年6月底,苏汽集团已拥有一个纯公司化经营的子公司和24个公司化经营的车队,共有公营车1663辆,占公司总车辆数的55.94%,比20__年同期增长29.2%,公司对于车辆的控制能力不断增强,为节能减排具体举措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同时通过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方式,采取集约化管理手段,提高了车辆运行效率,降低了单车的油耗水平,20__年上半年,由集团公司统一考核统计的1161辆公营车单车油耗为23.2升/百车公里,比20__同期降低了1.2个百分点。20__年上半年与20__年上半年苏汽集团公营车辆运用效率和燃油消耗对比情况如表4所示。表4苏汽集团公营车辆运用效率和燃油消耗对比情况表项目单位20__年上半年20__年上半年增、减%车辆数辆1161929+24.97行驶总里程公里6518823051301464+38.64燃油消耗升1515259412064722+25.59燃油节约升22950101818716+26.19(四)调整经营组织机构加强企业重组联合,调整企业经营组织机构,合理配置企业运力资源,是苏汽集团降低能源消耗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企业重组联合,苏汽集团有效地整合了区域范围的运力资源,加之运输“三分制度”(即线路分类、企业分级、经营分工)的实施,有效地避免了同业过度竞争,不仅提高了车辆的使用效率,而且也减少了车辆的燃料消耗,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0__年上半年,苏汽集团客运班线公营车辆共完成换算周转量10.81亿人公里,千人公里油耗14.01升,比上年同期下降11.39%。(五)改善车辆技术结构近年来,苏汽集团十分重视通过车辆技术结构的改善来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车辆技术结构优化方法。企业改制六年来,苏汽集团共投入汽集团累计投资8.2亿元,更新车辆2604辆,通过“三增三减”(即车型增大减小、等级增高减普、性能增优减劣)策略的有效执行,车辆容量、档次、节能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__年6月30日,苏汽集团拥有中高级客车2410辆,占全部车辆的81.06%,比去年同期增长10.3%,除出租车外,企业营运客车的平均客位为36.06座/车,比去年同期增长4.49%。20__年上半年与20__年上半年苏汽集团运力结构、车辆等级对比情况如表5所示。表5苏汽集团运力结构、车辆等级对比情况单位:辆类别20__年上半年20__年上半年高中普高中普大型595746343431617292中型3422156036525469小型051216036525469合计93714735637991408568总计29732775其中:公营车16631287(六)提高车辆维修水平提高车辆技术水平,保证车辆运行质量是车辆节能减排的基础工作。要实现车辆高质量的运行则需对车辆进行及时维护和修理,使车辆经常处于完好状态。苏汽集团于20__年底了《汽车维护工艺规程》,对车辆的各级维护,特别是车辆的一、二级维护的间隔里程、作业内容、工艺流程、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并通过多种形式技术培训和技术练兵,不断促进科学、合理操作工艺的有效实施。同时不断加强对维修厂和维修设备的投入,为汽车维修工作提供“硬件”支持。20__年苏汽集团车辆完好率达到99.5%,千车公里的小修频率降至0.25次,有效的保证了车辆在良好技术状态下运行。(七)采用先进技术手段为保证基础统计数据的准确和客观,降低统计工作的劳动强度,全面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苏汽集团与多家技术企业合作,先后研制开发了“客运管理系统v2.0版”、“fcms03车用燃油管理系统”等多套系统管理系统软件,并用于燃油统计考核等基础性工作之中,以增强企业基础数据统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客观性、便捷性、易操作性。特别是“fcms03车用燃油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通过设备“身份”自动识别和数据的自动采集、汇总等功能,将油耗统计由单车具体到了驾驶员个人,使燃油统计基础数据更加具体详细、客观准确,而且也降低了统 计工作的劳动强度和人为干扰。(八)完善后续保障机制苏汽集团在燃油消耗统计考核的基础上,通过对统计结果的比较分析,建立并不断完善节能减排工作的后续保障机制。这一机制既包括以停岗培训、日常培训、定期经验交流等为主的针对驾驶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专项措施,也包括以淘汰、恢修、调整、选型等为主的针对车辆的具体办法,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保证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效果。五、项目成效(一)企业效益随着节能减排活动,特别是以“建立管理网络、健全管理制度、确定油耗定额、完善统计方法、落实考核奖惩”为主要举措的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的不断开展,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能耗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经营效益有了明显增长。20__年到20__年三年间,苏汽集团公司化经营车辆累计节约油料689.51万升,直接节省成本3171.75万元(按柴油价格4.6元/升计算),单车油耗节约量由20__年的每年1119.66升/车上升到20__年的2051.2升/车,增长了83.2%。20__年到20__年苏汽集团燃油消耗与节约情况如表6所示。从苏汽集团某月公营车(班线车)车型消耗综合月报汇总明细表(表7)可看出,企业各车型燃油单耗降低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表620__-20__年苏汽集团能源消耗与节约情况单位:辆、万升年份车辆数消耗公司化经营车辆汽油柴油合计车辆数油耗节约20__25131043623.63727.61068119.5820__281264.325812.235876.551253254.2520__302045.896592.566638.451539315.68表7苏汽集团某月公营车(班线车)车型消耗综合月报汇总明细表车型车辆数燃油定额当月(升)累计(升)车公里耗油量单耗节超车公里耗油量单耗节超宇通zk6896h37192726925528120.27-3260369026174584720.21-91581宇通zk6898ha421629171196019.01-251057943311679720.16-20679宇通zk6893h42049596938718.93-152464794813099220.22-20172宇通zk6895h22117915336218.77-75956092811661420.79-16823宇通zk6860ha25202448784771019.48-7859308944760266119.51-116994宇通zk6831hd10181083781865717.21-301987672715363317.52-24198宇通zk6732d-1217000026846407915.19-1168宇通zk6113h-222600001230333233526.28-2115宇通zk6120__623654604525.56-8153193048228325.77-9265宇通zk6120hw12625820643524.92-5362757206353323.04-10208宇通zk6118ha22610398289427.83-171717044322325.17-4584宇通zk6118hf8261080862491023.04-5357101037423769923.53-39657宇通zk611972516095403825.09-30816095403825.09-308宇通zk6100h28242305335135322.28-8946227685650960622.38-92507金龙klq688340203553366853719.29-9637449810185777519.07-170200金龙klq6885q8217593__65019.29-7814108451621407219.74-47578金龙klq6890rcb12115180329021.67-20__752884015622.91-1280金龙klq6895521832401600519.23-3140103769521031920.27-38520金龙klq6109q52525910598223.09-889921802231524.21-2893金龙klq611024252467706009824.35-6529292314671793824.56-78726金龙klq6119172526405565521.42-1475226405565521.72-1475金龙klq612912511315274024.22-3151404263225422.97-6215(二)社会效益交通运输行业,特别是道路运输业作为能源的消耗大户,每年约消耗全社会成品油总量的近30%。加强以燃油消耗统计考核为基础的道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工作,对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显著。首先,通过节能减排工作能大幅减少交通运输行业乃至整个社会能耗总量,降低社会的经济运行成本。截至20__年底我国道路运输营运性车辆共计802.58万辆,按照苏汽集团近几年最少的油料节约数计算(20__年的1119.66升/车),我国道路运输行业一年将会减少燃油消耗898619.07万升,按照平均油价4.6元/升计算,每年道路运输行业的直接油耗成本将会减少413.36亿元,如果再考虑相应资源(人、物、油、其他材料等)的机会成本和进口成本等,其节约的社会经济运行成本是十分巨大的。其次,通过节能减排工作还能有效缓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当前由能源燃烧而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疾病增加等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控制和减少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的汽车尾气(据统计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有70%以上的污染源来自汽车尾气)排放量意义十分重大。燃油消耗的节约是减少尾气排放的一项有效措施,按照我国20__年底的道路运输营运性车辆数和苏汽集团近几年最少的油料节约数估算,我国道路运输行业一年通过油料节约将会减少废气排放754.84万标立方米,由此带来的包括空气质量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三)综合效果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广以及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的示范,必然会细化和强化一系列基础性工作,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管理工作开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效果。第一,通过行车路单制、满油箱及ic卡加油制、统计月报制等措施制度的实施,不仅能反映车辆油耗的基本数据,而且能够通过运量、行驶里程等基础数据,全面反映车辆在整个运输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水平,为企业管理提供宝贵的基础数据,便于企业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第二,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节能减排效果的实现,需要企业多方面管理工作的配合,如车辆技术管理、车辆运行管理、运输组织优化等。通过燃油消耗统计考核等基础性管理工作,有效衔接并协调企业各方面管理工作,推动企业管理工作的系统开展。
第三,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不仅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创建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手段。燃油消耗统计考核工作的实施,增强了政府、企业、社会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了各方面人员节能减排的积极性,使企业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将节能减排作为“发展企业、服务社会”的自觉性工作,真正形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以及行业持续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马凯副总理的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取得的显著成就,强调交通运输工作要注重服务大局、坚持主题主线、突出工作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杨传堂强调,贯彻落实马凯副总理讲话精神,重点就是围绕安全、发展、服务、创新、改革和法制六个方面,研究提出今后五年每一个重要领域抓什么、怎么抓的实实在在的举措,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突破、有进展、有成效。
一要紧紧扭住安全工作不放松。集中精力抓紧抓实牵一发动全身、能对安全水平提高起关键作用的关键工作。加快开发和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以技术创新增强交通运输安全能力,力争在五年内安全水平有较大提升。
二要努力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抓紧组织研究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组织实施“十二五”中期评估工作,着手研究“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集中力量研究建设发展中存在的公路管理养护等问题,提出确保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要着力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深入研判社会公众对交通运输的新需求、新期待,研究提出提高服务水平、便民利民惠民的重点、抓手和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效率、更高水平、更优品质的运输服务。
四要坚持创新驱动引领交通运输持续发展。实化细化科技强交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行业建设,提高科技创新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贡献率。明确提出对提高交通运输现代化水平起关键作用的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项目,分门别类组织重点攻关,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
[关键词]变电站 综合自动化系统 可靠性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393-0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作的可靠性程度,而可靠性是对微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要求。
1 可靠性的基本理论
系统指由若干基本元件或子系统有机组合起来, 可完成某种预定功能的整体。系统可靠性是指一个系统在预定时间内, 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一般有以下几种典型的系统可靠性模型:
(1) 串联系统(series system) 模型
串联系统是指系统中当任何一个元件失效时, 均会构成系统失效的一种系统。也就是说, 组成系统的全部元件必须正常工作时, 整个系统才算正常工作
(2) 并联系统(parallel system)模型
并联系统中只有当所有元件失效时系统才会失效。只要系统中有1个元件正常工作, 就认为系统是正常工作。
(3) 混联系统模型
工程系统并非只有单纯的串联和单纯的并联, 也有串并或并串等混合模型。具体系统应具体分析。
2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可靠性分析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就是完成对系统控制、监视、测量、保护、自动控制、所内自动化管理及远程通信等功能。一般组成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元件都属于可修复元件, 所以该系统属于可修复系统。在可修复系统中, 系统不仅指物, 而且还包括人――检修人员。该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 由站级管理层、网络通信层、间隔设备层三部分组成。
硬件设备作为基本元件, 通信网络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的可靠性取决于组成元件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网络结构, 同时软件的可靠性和人为操作引起的故障对系统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以下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网络结构、软件可靠性以及人为故障进行分析。
2.1 系统硬件可靠性分析
(1)硬件可靠性有关指标
①可靠度 R(t): 元件或系统在预定的时间内及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成功概率。
②可用率A(t):元件或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及在特定时刻,能够维持其功能的概率。
③故障率λ:元件在单位时间内的平均故障次数。
④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TF:可修复元件从投入使用到失效需要检修为止的平均工作时间。
⑤修复率 μ: 元件在发生故障的条件下, 在单位时间内修复的概率。
⑥平均修复时间 MTTR : 元件故障后修复时间的平均值。
(2)系统硬件的可靠性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硬件主要分布在两层 (站级管理和间隔设备层)上。站级管理层设备有主监控单元。间隔设备层设备有继电保护、测控装置。对于采用工业以太网, 还包括相应网络设备, 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及通信控制器。每个装置都是由许多功能插件组成,每一插件又由许多元件组成。因此, 从根本上讲, 系统的可靠度取决于元件的可靠度以及它们的串、并或冗余配置的组合方法。
2.2 系统通信网络结构的可靠性
目前综合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设备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主干网络结构方案有以下模式:
模式一: 间隔层设备采用现场总线直接与主监控单元智能接口模块相连。由于供电设备的多样化, 使得系统网络结构形式受制于被保护和控制的设备。而不同公司的产品其接口标准差异较大, 致使系统主干网络为多种现场总线共存模式,主 要 有 Canbus、Modbus、RS232/422/485总线等。
模式二: 间隔层设备的通信采用现场总线, 在开关柜内总线连接后经通信处理器转换为以太网接口, 通过交换机构成星型以太网, 与主监控单元进行数据传输。当间隔设备层某一继电保护或测控装置故障后, 该装置停运并发出报警信号, 这时其它装置和整个系统仍能继续运行, 综合自动化系统仅丧失故障装置部分的功能。当主监控单元或交换机故障时, 整个系统故障。因此, 按可靠性分析,这既不是串联系统, 也不属于并联系统。
2.3 系统软件的可靠性
软件可靠性定义:软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周期内执行所要求功能的能力。
软件可靠度定义:软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周期内不引起系统故障的概率。
(1)软件质量的可靠性指标软件故障与硬件不同,只要查找出软件中的缺陷并加以修正,以后就不会再重复出现,提高了可靠性,所以故障率 h(t) 不是常值。软件质量是很多因素及指标的综合反映。
决定软件质量的因素有:
①时间因素。MTBF、MTTR、MTBSD(系统平均不工作间隔时间)和平均操作错误间隔时间(MTB-HE) 等。
②缺陷频数。软件缺陷数、文件缺陷数、致命缺陷数、用户提出的补充要求数等。
③与软件可靠性有关的百分率。可靠性、可维护性、有效性、故障率、不合格率、延迟率、错误操作率、原因不明率、同故障事件率等。
④对软件的投入。完成软件所用不同水平人员的工时数、软件检查项目数、对用户的要求采取对策的费用等。
⑤软件特性。如软件系统特点(在线、实时、离线等) 、计算机性能、所用体制与质量标准。
(2)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软件故障
①通信规约未全面通过。这是现场自动化系统无法运行和不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
②组态软件整定错误, 引起故障。
③应用软件缺陷引起故障等。软件故障将直接影响软件的可用度,而使可用率降低。软件故障的平均修复时间(MTTR) 一般较长。因此, 要求软件在未经全面测试情况下尽量不要投入现场运行。
2.4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人为操作引起的故障人为操作引起的故障取决于值班员、计算操作员的技术水平, 对系统硬、软件掌握的熟练程度, 以及工作时的精神状态等。对系统掌握的熟练程度包括:对组态工具的理解和熟练程度; 对各种通信规约特性的了解程度; 对硬件安装和维护的理解及熟练程度。
3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和讨论,为提高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应达到如下要求。
3.1 对硬件要求
(1)对重要的变电所,采用设备冗余配置;
(2)系统各单元硬件故障大多是由于元件老化、磨损和其它物理原因所引起,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各装置均可自诊断, 当某装置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停运,系统仅丧失部分功能,其它单元和整个系统仍继续运行,这样就能提高 MTBF;
(3)能实现带电拔插, 现场有充足的备品备件。这样可减少平均修复时间 MTTR,提高可用率;
(4)提高供电电源质量。电源的故障率同其它单元板相比要高得多。而且系统一般因外部干扰引起的故障中大部分由电源干扰引起, 因此, 提高供电电源质量是很重要的。
3.2对通信网络要求
(1)加强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注意合理的屏蔽和完善接地系统;
(2)网络传输介质尽量使用光纤传输系统, 加强系统抗电磁干扰的能力;
(3)合理选用高可靠性的网络拓扑结构, 并可采用双网冗余系统。
3.3 对软件要求
(1)与调度主站的通信规约采用标准成熟的规约, 以避免规约转换;
(2)变电站内的通信采用可实现互操作性和互换性的规约;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chnical advantages of the chemical technology equipment system, this paper takes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links in the process of phosphorus chemical system as the starting point,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phosphorus chemical pla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for the operation of related equipment will be helpful to prevent the various unexpected events that may occur in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phosphorus chemical plant,and truly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ergy saving system of chemical produ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whole system of phosphorus chemical industry benefits finally.
【P键词】磷化工系统;设备运行;综合评价法
【Keywords】phosphorus chemical system; equipment operation;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S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58-02
1 我国的磷化工系统
1.1 我国的磷化工系统企业
新时期下,我国的磷化工系统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我国作为主要的磷化工生产国,应该不断地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并相应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推动企业不断地步入到快速发展的轨道,并保证设备的运行在各个环节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尤为显著。企业应当把产品进行不断地转型,使其从初加工、高消耗、低品位向精细化、低能耗、高附加值方向不断转化。但是在当今频发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阶段,企业要把降低能耗放在首位,应该把绿色真正的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一方面增加磷化工系统企业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1.2 磷化工系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从系统生产的角度上来说,一些问题是需要我们去面对的,首先是一个常见的弊病,就是磷化工系统建设形式单一、无创新,而且大多数形式都是以往生产系统的模仿,可以说是毫无新意可言,同时在大型设备的创新上更是缺乏,无法实现设备的可靠性运行,所以也就没有与我们知道的优秀磷化工系统建立相关联系,最终导致的就是整个行业的关注度下降,这也就是磷化工系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企业如果在这些问题面前不能摆正态度,不能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也无法做出一个详细的管理计划,就很可能会使企业的风险加剧,一些隐患问题会爆发出来,也会使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2]。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建立磷化工系统企业示范基地,同时使建设工作变得简单,便捷,快速是所有工作的动力所在。所以,整个磷化工行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设立相关生产领域,从而加强磷化工系统厂的降能减耗建设,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进度。同样很重要的就是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另一方面也决定了企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缺乏相关方面的培训,导致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前些年的重大安全事件更是轰动全国,而由此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是无法挽回。
2 有利于磷化工系统设备运行的几点创新性建议
2.1 提升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我国的重要产业,磷化工系统生产中的各方面发展也刺激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但是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依然是整个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所在,设备的设计原则就是把低污染、低能耗放在磷化工系统的突出地位。以某大型的磷化工企业发展为例,其整体核心就是重创新、重发展的同时,要尤其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比如此企业的技术专利申请是非常多的,而且横跨了很多专业的领域,尤其在去年,仅国家的受理发明专利就达到百余项之多,而且大多数的研究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再比如企业在去年凭借自身技术上的优势发展,成为某一重要创新项目的总承包商,由此展现出该企业迈进了从市场国际化向技术国际化转化的道路。所以提升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将会全面增加磷化工系统设备运行可靠性[1]。
2.2 增加人员对设备操作的培训
近年来,大小磷化工系统厂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广大的建设者和管理者都应该建立健全磷化工系统行业安全管理规定,在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现状做出分析,以制定出系统规范的安全管理规定。此外,增强人员的设备操作培训,保证企业的操作人员都会使用大型的操作设备,进而提高整个工作的效率。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将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保证整个行业从高投入、低产出和低效益的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转变;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上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整个行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平台,设立相关生产领域,从而加强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紧跟时代潮流,提高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进度[2]。
2.3 建立全新的科研创新平台
磷化工系统企业应该及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保证企业建有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相关工作站和科研工作站等一系列的科研创新平台,一方面可以增加磷化工系统产品的使用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利用科研技术上的不断创新改良系统设备运行的内在指标,从而使用新型技术完成一系列的科研创新,建立全新的科研创新平台。所以,磷化工系统厂不断改良设备指标从长远上来讲是整个行业工作的一个阶段性任务,有助于预防磷化工系统厂在生产管理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3 结语
这些年来,传统厂区建设工作受到了来自新科技的压力,所以如何成功地将传统行业工作转型也是目前行业管理者和建设者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怎样安排一系列的建设工作去保障安全管理及运输隐患预防的顺利展开也是急需做到的,从重视产品安全出发到培养企业员工安全意识再到降低能耗技术,每一环节都能表现出企业的决心和信心。在这一过程中,使磷化工系统厂建设不断适应当前的新时期整体行业环境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给相关的管理者和建设者建立良好的培养方向,为社会和公众带来福利。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
0引言
近年来,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建设蓬勃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新建了一批现代一体化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建设目标。然而,由于在信息系统建设时对一体化运营考虑不足,多数国内建成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难以实现真正的“一体化”。
1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概述
1.1枢纽的定义
从词义上讲,“枢”本义为门上的转轴,可引申为重要或中心的部分;“纽”为器物上可以抓住而提起的部分,可引申为有关全局的关键。“枢纽”在《辞海》中解释为“比喻重要的地点、事物的关键之处”。
1.2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及管理活动
在以往研究中,对于客运交通枢纽功能的划分较为模糊且层次不清。为此,本文对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功能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将其划分为核心功能和附加功能两类。核心功能指枢纽的交通功能,而除交通功能以外的其它功能则统称为附加功能。
1.2.1核心功能
⑴换乘“换乘”就是人员转换运输工具的行动。枢纽功能中“换乘”定义为旅客在不同种类交通方式之间转换的过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同种交通方式间的转换,涉及旅客再次安检及检票(如浦东机场转机时,从一号航站楼至二号航站楼转机),亦视为换乘。上述定义的核心在于,旅客转换交通工具的过程中,是否会通过枢纽公共区域。⑵集散广义上“集散”可以说是客流从需求点到枢纽的汇集和从枢纽到需求点的分散。而枢纽的“集散”功能则特指车辆及旅客步行从枢纽外汇集到枢纽;车辆及旅客步行从枢纽到需求点的分散。故而集散可分为车流集散和旅客集散两类。即除换乘以外的枢纽其它交通活动。
1.2.2附加功能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在其交通功能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人流的集散,而旅客的大量集散必然会衍生出除交通以外的许多需求,从而产生了枢纽的附加功能。总结起来,现代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一般还担负着一定的商业、旅游及公共服务方面的附加功能。
1.2.3管理活动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功能实现必须依赖于有序、高效的管理措施,即通过多种管理活动,以提高旅客集散和换乘效率、乘客满意度,保障枢纽安全、高效、有序的运输过程,最终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零距离换乘”。结合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功能,将其管理活动总结如下:⑴客流组织客流组织功能主要包括组织旅客有序乘车,诱导乘客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为乘客提供票务、候车、行李托运和提取、信息咨询以及检票等基本服务。⑵停车服务停车服务指的是为公交、出租、长途以及社会车辆的停车服务,包括停车诱导、停车服务、寻车服务等,同时也需要为机场大巴、旅游大巴提供相应的服务,方便到达旅客的快速疏散。⑶旅客信息服务为旅客出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以满足乘客出行和中转换乘的要求。主要包括路径导航、换乘查询、运营信息、商业信息、旅游信息等⑷设施设备管理对枢纽服务设施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维护,实时监控其运行状态,为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⑸周边道路交通诱导对枢纽周边道路进行实时监控,与市内交通信息平台对接,获取市内主要干道交通信息。通过对进入枢纽及驶离枢纽的车辆道路拥挤、通畅信息以及路线诱导信息,实现枢纽周边交通诱导功能。⑹应急管理实时监测枢纽内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并迅速确认处理,维持枢纽内的运行秩序。⑺行业管理综合交通枢纽行业管理部门涉及政府部门、交通指挥中心、行业管理部门,枢纽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中需要与这些部门进行信息共享以及对行业发展进行规划等。
2信息需求分析
构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智能化管理系统,首先应对其信息需求进行分析。信息需求的产生源于系统的服务对象。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可以分为管理者、旅客、车辆三类。其中管理者通过使用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枢纽运营管理、协同调度、应急指挥等枢纽管理业务,也为旅客、车辆提供相应的信息化服务,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还需要向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提供支撑其行业管理的交通信息;旅客通过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获得所需的服务,实现自身的乘车、换乘、商业、资讯等信息化服务;车辆通过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获取所需的服务,实现车辆停车诱导、路线诱导等信息化服务;同时,服务提供者(枢纽管理者)与服务对象(旅客、车辆等)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有利于提升枢纽运营管理、乘客服务水平,促进枢纽智能系统的健康发展。
3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需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①各服务对象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需求;②枢纽管理活动的实现。所以,在分析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时,需综合考虑上述两方面内容,需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需要从服务对象信息需求产生的角度,分析业务流程,得出相应的功能模块;另一方面,需要从枢纽管理活动的角度对其功能模块进行检验及完善。
4系统状态
作为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在运营过程中应该存在两种状态,日常状态及应急状态。由此可知,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运行也应存在两种运行状态,常态模式及应急模式。常态模式下,枢纽人流到发均衡,故而系统运营目标是为枢纽内旅客提供满意度最大的信息服务;应急模式下,枢纽目标是引导枢纽内旅客的快速消散或到达指定点,故而应以枢纽系统最优为目标,通过日常运行监测、应急指挥、多交通方式协同管理等手段来实现;这两种模式状态是相互转换、相互联系的。日常运行监测发现突发或异常事件,系统自动触发应急模式,同时,应急模式下需要多交通方式协同调度的支持。系统状态转换如图1所示。
5结语
近年来一直不乏对于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研究,然而,在系统的分析中往往脱离了枢纽的功能及服务对象,从而导致在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中逻辑不清,思考不全面等。同时,由于未考虑枢纽的实际运营状况,对于智能化管理系统不同状态间的切换也缺乏考虑。
作者:王书玲 杜豫川 刘新 单位:1.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林国鑫,罗石贵,苗聪.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和框架体系研究[J].公路,2012(5).
[2]田苗,丰伟.综合换乘枢纽信息协调平台建设框架研究[J].铁路信息化,2011(5).
[3]覃,龙俊仁,宗传苓.深圳市福田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