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医学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存在的问题
自2003年4月《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以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努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截至2011年4月,我国高校已建设本科精品课程14233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442门,包括10门基础医学类课程[1]。这些课程向学习者提供了很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1.1师资队伍质量差距较大
精品课程建设中优良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等级医学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和教学梯队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拥有同等数量的高级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也有所不同,且很多院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在只能勉强完成正常本科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强行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不仅给教师造成很大负担,也严重影响精品课程质量。一门优秀的基础医学精品课程必须由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担任负责人,带领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思维活跃、责任心强、理论扎实、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着力研发,培养年轻教师,不断推陈出新,保持精品水平。
1.2教学资源与精品课程建设脱节
医学院校专业性很强,基础医学课程教师基本都是医学或医学相关领域出身,缺少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医学教育的人才,课程资源远远满足不了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很多医学院校即便拥有很好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经验,其基础医学精品课程也不能将课程体系、发展前言、教学大纲、课件、重点、难点、案例、习题以及学习资料、参考文献[2]等内容完美呈现。因此,基础医学精品课程建设向教师提出了很大挑战,要求其不仅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同时精通课程建设所需的软硬件操作,能够依据课程建设需要,灵活地将所教授课程表现出来,发挥精品课程的优势。
1.3教学方法运用不够灵活
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由于网络授课和技术掌握的局限性,很多教学方法在精品课程中无法体现,导致现有基础医学精品课程多以教师讲授为主、课件及学习资料为辅,达不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改革宗旨。此外,很多教师在录制精品课程时较为紧张,课堂气氛过于严肃;而基础医学又是概念性强、内容枯燥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精品课程建设流于形式,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精品课程建设中应该对教学环节多加设计,增加师生线上互动、学习讨论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3]。
1.4精品课程网站更新、维护不及时
教育部将精品课程推进作为教学发展的重点计划,几乎全国医学高校都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然而部分学校功利性太强,没有体会到精品课程建设的精神,在通过精品课程评审后就止步不前,课程内容更新不及时甚至停滞,导致“精品”变“次品”。为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教育部于2004年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补充规定的通知》中要求,每一门国家精品课程的网上内容要进行年度更新(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应建立一套精品课程网站更新体制评价系统,详细记录每次更新的内容、时间及维护人员,并成立精品课程专家小组,定期对更新数据进行评价改进,维持精品课程的生命力,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2基础医学精品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基础医学精品课程仍处于发展阶段,有许多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各学校网站设置与建设方案也不尽相同,导致课程质量存在差异。因此,针对课程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十分必要。经过大量文献检索和调查研究,发现精品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为学校、院(部)、团队三级课程质量管理机构,并最终体现在输入、实施和输出3个环节上。
2.1质量保障管理机构
基础医学精品课程大多由医学院校基础医学部建立,承办单位为相关医学院校,主要负责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支持工作以及政策引导、财政拨款、技术支持等,起到宏观掌控作用;主管部门一般为学校下设的基础医学院或基础医学部,主要负责组建优秀的课程团队、对课程进行评估与审核,发挥着课程团队与学校间的桥梁沟通作用;具体课程建设由相关精品课程团队负责,其职责是制定课程细节、更新维护网站及与学生互动交流。三者相互依存,共同保障基础医学精品课程质量。
2.2教学质量保障环节
1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英语缩写BMS),属于基础学科,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基础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自然科学。其所研究的关于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本质及其规律为其他所有应用医学所遵循。
2基础医学课程设置
2.1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办学特点,以及“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为前提、能力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当今社会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一线需要的医疗技术专门人才。
2.2培养要求
临床医疗技能,具备一定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的知识,受中医临床技能和现代医学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中医各科常见疾病的诊疗能力。
2.3主要课程
中医学基础、现代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
3 各科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
3.1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一学期20周。
(2)课程学时108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系统解剖学是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阐述人体正常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任务在于使医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相互关联的两门学科,通常列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组织学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胚胎学主要是研究从受精卵发育为新生个体的过程及其机理的科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殖细胞发生、受精、胚胎发育、胚胎与母体的关系、先天性畸形等。
3.2 生物化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后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蛋白质与核酸化学、维生素、酶、生物氧化、物质代谢及其调节、肝脏生化和酸碱平衡等。
3.3 生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前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学生学习人体各器官的基本功能,认识机能与结构的联系。其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其功能调节。
3.4 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后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学习的目的是掌握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免疫学发展简史、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免疫应答、免疫病理和免疫学的临床应用。
3.5 病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二学年,第一学期20周。
(2)课程学时8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3.6 药理学
(1)课程安排顺序: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前10周。
(2)课程学时60学时
(3)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药理学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称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应);另一方面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影响,称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其总任务是通过药效学和药动学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临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
4 基础医学课程在中医专业中的设置目的和意义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及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六门课程设置符合基础理论适度的中医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的内容能够反映学科的主要知识,主要的方法论及时展的要求与前沿。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了解人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
关键词:微课混合式教学教学方法基础医学概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1(b)-0123-03
基础医学概论是为非医学专业开设的介绍医学基础知识的课程,通过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医学技术服务工作奠定医学基礎。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通过将两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可以将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向深度学习[1]。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是将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是对基础医学概论课程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是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医学基础课程之间碰撞的火花。
1基础医学概论的课程特点
该校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授课顺序是:解剖组胚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开设该门课程的专业有市场营销、生物制药、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医学相关知识概念,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模式。教学目标是:构建学生医学知识结构,使学生成为各类医疗机构所需的有医学背景的技术人才。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开设有其自身优势[2]:(1)融合多门医学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有利于后续教学的开展。(2)让学生以较短的时间代价,掌握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3)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同时为其今后开展与中医药相关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3]:(1)来自教学对象,基础医学概论开课对象是大学一年级非医学专业新生,对学习充满好奇,但医学基础薄弱,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化繁为简,提高学习效率势在必行。(2)来自教学内容,该课程涵盖学科多,教学信息量大,知识跨度大,如何精选教学知识点,避免出现重复内容,并让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是一项重要任务。(3)来自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老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重在教,学生重在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方法的转变,最根本的是从“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
要从根本上提升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为解决该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该学系课程组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根据教学对象特点及课程内容设置,在比较了多种教学方法后[4-5],尝试在基础医学概论课程的解剖组胚学学科中应用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
1999年,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概念正式被提出,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有多个不同的版本,但大体上都描述了以下3个方面的共同特征[6]:课堂教学方式和媒体传播教学的组合;传统教学方法和新型教学手段的组合;线上网络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的组合。近年来,一些教育实证研究表明[7]:与面对面的传统教学和单纯的在线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微课(Microlecture)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和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针对某个教学内容或学科知识点设计短小精悍的、制作精良的、具备情景化和趣味化的微视频。微课作为在线课程资源的一种形式,其特点包括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精简,教学主题突出,传播形式多样化等。
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可将师生面对面授课的优点和学生课前自主网络学习的优点相结合,将“教师教为主”和“学生自主学”的优势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既能充分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在教学过程设计、交互支持以及学生评价反馈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8],因此基于微课开展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值得尝试。
3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的开展
基础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要取得根本性的提升,必须与教学方法改革联系起来,为解决该课程授课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该学系课程组尝试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该课程中解剖组胚学学科,试点班级为营销17班,该班级基础医学概论总课时为90学时,其中解剖组胚学36学时,生理学24学时,生物化学15学时,微生物与免疫学15学时,教学课时教学具体探索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确定课程教学规则
课程教学规则是教师教学的指挥棒,是学生学习的指向灯,包括课程教学过程的教学要求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提出教学要求及任务准则,线上教学环节,要求教师课前给予学生学前问题,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上传课程资源;课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答问题;课后布置学习自测题,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学生课前思考学前问题,观看并学习微课视频;课中查阅相关网络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课后在线完成随堂自测题,及时总结,查漏补缺。线下教学环节,要求教师课前对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并录制微课视频,针对学生提出自学要求;课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答疑、解答重点、解译难点;课后及时对每次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生课前在自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善于质疑;课中按时出勤,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帮助其他小组解决问题;课后温故而知新,针对重点和难点,及时巩固,总结提高。
考核标准包括线上及线下两部分,线上随堂测试占50%,线下阶段测试占50%,总分100分。
3.2具体教学流程
对传统的基础医学概论教学过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3.2.1构建微课,课前学习
课前教学采取线上自学方式。首先将解剖组胚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多个教学单元,涵盖相关的知识点,针对每个教学单元录制微课视频,每个视频播放时间为8~15min,内含学前问题和参考资料,学前问题的设置需贴近生活,具有一定趣味性,如“激光治疗近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人老珠黄,它和黄疸病人眼球变黄机理一样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寻求答案。
任课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创建班级QQ学习群,在授课一周前,將微课视频资源上传至群内,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学前问题等方式进行线上自学,并通过完成自测题进行学习效果检测。通过课前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认同感。
3.2.2分组讨论,课堂引导
线下教学指在教室完成的课程学习。每次课3学时,每学时40min。时间安排如下:第一学时,由学前问题导入教学,根据就近原则将学生每3人分为一组,设立小组长,小组成员围绕学前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学习体会,讨论过程中学生可随时查阅线上教学资源,最后小组长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二学时前20min,师生展开互动,进行讨论,教师点评小组讨论结果,梳理学习重点难点,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第二学时后20min和第三学时由教师讲授课堂内容,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授课模式相结合。
3.2.3总结归纳,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学生通过重温微课视频,同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学习拓展教学资源,及时补充课堂遗漏,提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针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线上生生讨论、师生讨论,通过课后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
3.3实施效果,评价总结
实践证明,将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课堂,有助于增加学生课程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相长。
3.3.1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通过微课视频,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多个涵盖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单元,做到精选教学知识点,注意教学单元的相互衔接,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针对性地解决该课程涵盖学科多,教学信息量大,知识跨度大的问题。
通过学前问题和微课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然会增加平时学习时间,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期末考试集中复习的压力,学生为更好地解决学前问题、参与课堂讨论,会认真阅读教材和学习资料、查阅文献,有助于养成查阅资料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传统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不能做到深入思考,而混合式教学的分组讨论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团队合作的平台,在梳理和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做到对课堂的把握,对学生的引导,需要提前录制微课视频、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查阅大量课程相关材料,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3.3.2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虽然有众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9],比如说:如何确定线上、线下教学的时间分配,如何检测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效果,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的主动性,如何充分调动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改革效果。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4结语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1Bloom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Bloom教学目标分类是以Bloom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受生物学、图书馆分类学理论和实践的启示通过多人的共同努力,多次实验和修改提出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包括认知、情感、运动等三大领域[1]。平时应用更广泛更多的是认知维度,其从低阶到高阶分为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特定的意义和行为特征,其中分析、综合和评价属于高阶能力。Bloom教学目标分类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过程,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2]。相对于以往抽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教学目标分类,更能突出培养学习者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发展高阶能力的意义
2.1高阶能力是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要求
对卫生职业教育行业专家和临床医技能手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岗位工作任务涉及关联性较强的不同基础医学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原有按单一学科特点设置的基础医学课程不能较好的与工作岗位需求相适应。为了突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分析、迁移和创新等高阶能力的培养。
2.2重视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是国际信息化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信息时代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行模式,教育行业也不可能置身世外,如何利于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始终未能有效地定位和实现自身的作用。基本上是嫁接在传统讲述法教学的基础上,局限于低阶能力的训练和低阶知识的学习[3]。目前国际上越来越重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阶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变直接作用于学习者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效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必要。
3翻转教学
翻转课堂是近来藉由科技所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所谓翻转,是指将课堂“知识讲授”和学生课后作业的顺序对调。实际作法是将课堂讲授的部份录制成微课,当作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先观看,而将有限的课堂时间用于练习、问题解决或讨论等教学互动,以发展学习者高阶能力。教师课前发放导学案和微课。导学案提出相应的引导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资料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微课是把原来要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分段录制成5~10min的微视频,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利器,分段的微课打破了课堂直线式的进行方式,便于学生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必要时可重复观看较为难懂的部份。课堂中,采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收集和整理典型临床病例,精心设计PBL、CBL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案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承担课堂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责任,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空间和发挥独立见解的机会,以锻炼学生分析、综合等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翻转课堂单元教学设计。
4翻转教学注意事项
翻转课堂的重点不在于教师自制微课来教学,而在于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高效进行课堂互动。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自行学习属于单向传授的知识,而将面对面的时间用于解决个别问题,且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及评估等等高阶能力。认为翻转课堂就是在家看教学微视频是一种误解,翻转教学真正的目的应该是将课堂时间用作更深入的学习活动上,因为讲课其实仅是最基础层次的学习活动。并希望将学生从知识接收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而且教师并非知识守门人,应该是学习过程的设计师与分析师。有观点认为翻转课堂并非创新的教学方式,在既有的教学方式中,指定学生先进行课前阅读书本章节,然后在课堂进行讨论的方式,即是一种翻转教学。但不论其是否为一种创新的模式,科技工具的普及的确提高了其可操作性,多了一种贴近新时代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L.M.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5-47.
[2]尹丽,张军要.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在五年制生物化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0):84-85.
关键词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23.02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护理和医学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相关医疗工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中,护理专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需求量大,社会覆盖面较为广阔,在培养相关医学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内容较为统一的教材,课程教学模式大同小异,但基础医学课程内容丰富并、复杂,许多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对学生系统的了解知识的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二者存在较大的矛盾和冲突,在使老师的教学更加困难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基础医学课程进行整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十分重要。
1课程整合的含义
在高等院校专业体系中,护理专业是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课程内容丰富且复杂。为更好地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提出对基础医学课程进行内容整合,使相关交叉或重复的内容以单一的方式出现,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条理化设计,从而构建较为合理的新型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基础医学学习现状
对于社会和人民来说,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十分重要,可以为相关医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人才。而当下,老师和学生并未意识到此专业的重要性。老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自身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确切,与此同时,一些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较弱。根据一组实验结果,绝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持赞同的态度。
3整合模式应坚持的原则
3.1课程内容真实
对基础医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是指将交叉或重复的内容单一化,同时将复杂的知识整合成一个较为完整并且具有条理性的体系。课程的重要内容不得删减,并且整合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课程内容,坚持真实性的原则,避免错误的出现。
3.2以学生为主体
我国需要服务社会和人民的高素质人才,对所学内容转化为实践结果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整合过程考虑学生的感受,重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加强对内容的详略讲解。与此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课程整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从而提高对基础医学的重视程度。
3.3成绩计算合理化
我国需要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课程教学不应该只重视理论成绩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此,在课程整合过程中,对,终学习成绩的计算需要更加合理,提高对学生实践知识理解和学习能力的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
4基础医学整合模式的相关建议
4.1加强宣传,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学校可根据调查问卷的形式,征寻学生和老师的意见,对课程整合模式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更符合实际情况,与此同时学校组织相关活动加强对课程整合的宣传,使学生们更加认识到课程整合对于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4.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医学课程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进行较为单一的课堂教学。顺应课程整合,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医学课程体系中的弊端,注重其整体性和合理性,在突出护理专业特点的同时防止出现内容交叉重复的情况,与相关的实践活动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实用型人才。
4.3完善整合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整合需要在相关内容、理论知识和考查方法等方面都进行改善,使得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在这种情况下,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整合体系,提高整合的质量,同时使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提高课程整合后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6-0150-02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0年青年基金项目(10ZC102)
作者简介: 杨颖(1980-),女,硕士,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NAT-PT。
0引言
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医学院学生提供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及其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医学实际问题提供基础。根据调查,从基础教学到临床诊断,从虚拟手术到远程医疗,计算机在医学领域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近年来用人单位不断提高了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计算机在衡量大学生综合能力中逐渐扮演重要角色。为此教育部相继出台了“计算机基础教学若干意见” (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2003年版)” (蓝皮书),明确指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目标。而目前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基本都围绕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没有根据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与时俱进。伴随着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既懂得专业知识,又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扩大,加强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1医学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医学院校对医学专业本科生开展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较为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对自身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行拓展,最终形成与自己专业相适应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以便毕业后能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但是由于计算机领域更新速度较快,各类软、硬件设施及系统等计算机设备淘汰率较高,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1]。
1.1学生方面
对计算机课程认识出现偏差,存在疲于应付、纪律松弛等问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理解往往是觉得它远远不如专业课重要, 认为其可学可不学, 但迫于学分的压力, 一般选择抱着“拿学分”的态度来完成任务,这就造成了对课程的关注和认真程度不足,由此产生纪律松弛、疲于应付等现象。另外,在高等院校,计算机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一些高校开设的计算机公共课,都是 “办公自动化”或者“VF程序设计”,随着计算机知识在家庭或者中小学的普及,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许多学生在大学之前已经掌握了,这样就无法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2]。
1.2教学方面
大多数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设置较为陈旧,没有及时和现代计算机信息发展相结合;同时很多内容侧重点也在理论方面,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要求不多。许多教师或者高校往往采用较为过时的方法,包括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等,因此往往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加之有的教师也认为计算机课程不是正业,没有上专业课认真,积极性不高,精力上更是不愿意做更多的投入, 方法上也比较刻板, 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3]。
1.3课程设置方面
目前医学院校大多数计算机教学课程设置了大量理论环节,忽视了课程的实践性,同时将大量的计算机操作纸面化,这种做法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另外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填空题、问答题等形式,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理论,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这种方式不仅难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反而使学生对计算机教学产生误区甚至厌恶,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教学管理方面
在高校,规范、良好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够大大促进教学质量。医学院校大多数的课程内容设置都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导致计算机课程缺乏指导、检查缺乏力度、教学缺乏激励,对学习的效果评估和检测仅仅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这种管理方式大大降低了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2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医学院校之所以开展计算机教育,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大多数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在信息社会中有效工作和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就是促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能够应用软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结合本专业知识,对计算机理论和应用进行扩充,形成适合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以便毕业后能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机知识开展各项工作。
2.1改革教学内容.调整课程体系
众所周知,目前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材基本都围绕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而没有与时俱进地根据当前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目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OS、0ffice办公软件、Internet基础应用等必修课程,大部分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已经学习过了。因而,必须整体优化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体系课程培养方案,注意总结和吸收近年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研究、课程体系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制定计算机系列课程教学规范框架。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加强C、C++、Matlab等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库技术等课程力度,特别是Matlab,因为数据库技术在医学数据存储处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另外开设与医学设备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课程,这些课程主要作为选修课开设,如网页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3D MAX、多媒体应用等,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学习[4]。
2.2改进教学方法,更新考试模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改变单一的传统计算机教学方法——讲课教学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讲授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通过分层教学,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吃饱”。在课程结束的时候,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项目开发能力;又如采用幻灯片、Flash课件等形式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并结合示范教学法,以实例的形式为学生进行示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完数据库技术后的集中实践环节,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个实际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同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建设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站为载体,实时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成果、教学课件、教学资料等,建立师生沟通机制,通过网站论坛解答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另外,改革传统的考试手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课程根据不同的要求,使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也可以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建立完整的考核体系。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考核,比如Flash等应用软件的学习,可以通过提交一份作品来进行考核;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可以通过机考达到考核的目的;而对于数据库技术,则需要理论课考试和提交课程设计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试卷考试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采用考试系统软件进行考试,即在计算机上考计算机知识,使考试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计算机能力,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5]。
2.3提升教师素质,提高学生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教师提高学术修养。因此,计算机教师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现代化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并且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使计算机教学能够渗透到医学教学之中。要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同时又掌握专业知识,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计算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外,更重要的是要明确学生培养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思想,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6]。使用的教学方案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避免共性制约过强、抑制学生个性发展的倾向,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展示和发挥其特长的环境和条件,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以及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用Word制作宣传海报、用Excel制作班级成绩排名表、用Frontpage制作个人主页、使用Powerpoint制作小课件、组建小型网络等。通过经历问题的解决过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7]。
总之,在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面,我们应明确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目的,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坚持医学院校计算机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医学人才优质的信息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魏星.魏海新.对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J].广西教育,2009(7).
[2]周容.关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3).
[3]田红彩.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J].中小学电教,2012(10).
[4]朴学天.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中国科技周刊,2009(19).
[5]余金勇.浅论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J].成人教育,2012(10).
[6]李海成.浅析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开展与计算机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09(29).
[7]张瑞.浅析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
[8]许薇,郑倩.新教师上好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的认识与思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3).
[关键词]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临床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对疾患,对其直接实施治疗。主要研究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促进人体健康为目标。本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仅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还要具有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临床医学侧重实践,因此实验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实践操作习惯,培养精湛的操作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作为医学高校实验教学重要的课程之一,在使学生完善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开拓思维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因其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对夯实学生实验技能基础,培养良好实验学习习惯十分有利。开设此门课程对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1]。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
教师反映,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质量较差,教学效果不显著。主要表现为学生参与积极性差、发生器材损坏、仪器故障、结果精确度低等现象。通过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为两方面。首先,刚刚由高中进入医学高校的学生对部分实验操作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但没有真正操作过,欠缺实验操作锻炼。其次,学生对于即将接触到的更专业的实验器械如何使用、仪器设备如何操作,注意事项有哪些等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学生只是在实验前接受教师笼统片面的讲解,甚至由于课程时间限制完全没有此环节,在未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就投入到了实际操作中,畏难、得过且过思想在学生们中传播。因此,从2017年起我校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使学生提前掌握医学实验基本技能,较早进入实验学习状态,形成良好习惯与思维方式,提高后续实验课教学效果[2,3]。
二、课程的设置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程涵盖机能学、形态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内容。经过学校教务处与相应学科教研室教师共同商讨,针对上述问题,各学科教师精心挑选并整合了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形成了涉及实验室安全教育,各学科基本操作技术的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根据实验室使用情况及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每项内容2学时。每堂课留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实验室安全教育:此部分内容在实验室中进行理论讲授。包括进入实验室的各项要求,如着装、携带物品、纪律等;水、电、煤气使用注意事项;实验中伤害处理措施、如动物抓挠或咬伤、化学试剂伤害等;应急疏散,如安全出口位置、路线等;应急设施的使用,如灭火毯、消火栓、灭火器等。(2)机能学实验技术:包括实验动物的捉取与固定方法、标记方法、给药方法、麻醉方法、采血方法;手术器械的使用。该部分还包括不同实验动物介绍及适用范围,动物实验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实验动物使用时的伦理法规。(3)形态学实验技术:以制片和染色技术为重点。(4)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技术:主要包括无菌操作技术,如超净工作台的使用,器材灭菌包装及高压灭菌器使用,培养物的配制,菌苗接种技术。(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主要向学生介绍实验试剂的配制方法,其中包括不同容器及量具的使用,如容量瓶、吸量管、微量移液器;层析技术;离心分离技术;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电泳技术。
笔者依以往的教学经验看,这种课程内容的设置,针对性强,时间安排科学,学生依从性高,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状态
由于授课对象为每年临床医学专业入校新生,学生对从事医学事业都充满憧憬,能够提前来到实验室,很多同学在上课前就会主动同教师交流今后的职业规划与理想并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相关问题。本人及其他教师都会与学生耐心探讨,正确引导,强调在逐梦的同时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做起,掌握基本技能是根本。笔者认为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此可建立良好的依赖与信任情感。另外,学生对实验室中的器材、试剂、仪器和教师所讲内容都感到很新奇,好奇心和求知欲十分强烈。在操作前,教师对本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规范操作并亲自示教,从细节中培养学生认真、谨慎的态度。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和教师互动效果良好,及时反馈问题及意见。学生的这种实验学习状态在入学伊始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应注重讲授方式,维持并延续学生的探索动力。
四、课程考核
这门课程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为目标,考核时除考察实验报告的书写以外,还增加了小组互评,课堂操作以及笔试的形式,从多角度强化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掌握。具体做法包括:(1)强调实验报告的书写。针对学生不明确书写实验报告的目的和要求的问题,教师在课上进行了详细讲解,比如强调实验报告是对自己本次试验的详细总结,包括实验原理、目的、操作过程、现象或问题、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作为进行下次类似实验的重要依据,同时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实验报告书写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20%。(2)学生自我督促,小组互评。在学生充分练习后,教师命令小组间进行比赛操作,在操作的规范性、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相互评价并当堂做出报告,教师根据报告总结并强调多发问题。(3)教师考核操作。在每项实验内容结束前,教师依据评分标准对每个小组进行操作考核,以此评价学生基本技能掌握情況。这两部分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50%。(4)笔试。在开始下一项实验前,以试卷的形式对上一次实验操作进行考试,以此强化学生记忆和再次审查学生掌握情况。此部分成绩占该门课程总成绩的30%。
通过这种多重考核方式,学生对各项实验基本操作烂熟于心,精通于手,并且对日后实验课程跃跃欲试,充满期待。
五、实验技术教师参与授课
高校中的实验技术教师是实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技术教师对实验过程了解充分、精通各种器材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动手能力强,操作经验丰富,而且对实验结果分析准确。因此,此门课程安排了部分实验技术教师进行授课,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实验操作各项要点。同时,实验技术教师也锻炼了自身教学能力,提高了工作素质,深化了本职工作与实验教学的联系。例如,作为实验技术教师,会充分思考如何将自己熟悉的业务用诙谐幽默方式融入授课内容中,以此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使其印象深刻。课程开放以来,实验技术教师的工作从此不止局限于实验备课,将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平融入了教学过程,又以教学提高了职业素质。
关键词:励志德育教育;基础医学;课堂气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3-0082-03
當代医学生作为我国医药卫生战线的预备队和生力军,其思想政治水平决定了今后卫生行业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平,直接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励志教育和德育教育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励志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有效开展高等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手段。励志德育与一般意义上的励志教育不同,励志德育不是单纯的励志教育,它不仅激励学生成为人才,而且激励学生成为高尚的人才[1]。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以往许多高校开展大学生励志德育教育的传统德育课比较严肃而且容易让学生感到说教的成分多,引起共鸣的成分少;医学院校的学生学习任务非常重,专业基础课要占去绝大部分时间,这就要求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应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对学生适当进行励志德育教育,同时调控以往专业基础课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沉闷的课堂气氛。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却忽略了道德教育,忽略了大学生的德育需求和对德育的期望,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双重道德人格[2]。
基础医学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主要包括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原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心理学及生理学等,内容繁多,知识点零碎,师生负担都非常重。因此,如何加强基础医学教学的改革,有效提高基础医学教学质量是目前医学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新性、自主能动性和积极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和学生均身心俱疲。本文就如何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时与励志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进而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寓爱国民族教育于基础医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宏图伟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非常必要,也十分紧迫。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民族精神教育队伍,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必要手段[3]。
医学基础课教授过程中适当因时制宜地渗透民族精神教育也是必要的。在讲授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医学寄生虫学等课程时可以讲述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科学家的事迹,如我国微循环障碍研究的先驱-钱潮、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张孝骞、我国心理学界的圣人-潘菽及我国真菌研究的奠基人——邓叔群等。
例如在讲授医学原虫课程时可以讲述爱国老科学家钟惠澜确立犬源性黑热病的感人事迹,他将犬的利什曼原虫接种自己夫人李懿征医师的皮下,证明了犬利什曼原虫的致病性,肯定犬在黑热病传播中的作用,为中国防治与基本控制黑热病的流行作出了重要贡献。钟惠澜于1987年逝世,这位对人类医学事业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临终之际向人们提出的惟一请求,是将自己的遗体献给医学研究事业。借此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升华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学习专业课的浓厚兴趣,使专业课课堂富有生机与活力。
二、寓理想信念教育于基础医学课堂教学,打造共鸣课堂
理想信念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核心。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面临严峻挑战,存在世俗化、模糊化、多元化及非科学化的问题。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通过多种路径对医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专业基础课结合理想信念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
在讲授医学微生物学钟卡介疫苗由来时,可以穿插讲述卡默德和介兰两位科学家足足花了13年的时间,终于成功培育了第230代被驯服的结核杆菌,作为人工疫苗。在讲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过程中可以渗透讲解历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追求知识的故事。科学家之所以能够收获最后的成功主要因为他们有着坚定地理想信念,此时引导医学生自觉地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把理想和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从而立志献身于医疗事业中。
在讲述免疫学课程时不妨提及大学生网迷的问题,部分大学生沉浸于网络游戏,终日泡在网吧,浪费金钱和精力,影响自己的学习;经常夜不归宿,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极度空虚,身体状况极差,当然免疫力就低下,结合讲解原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针对目前信息传播网络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开展适应时展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将来为我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添砖加瓦。
三、寓道德品质、文明行为教育于基础医学课堂教学,激活课堂气氛
无德不成医,医生的医学道德素质是为医之本,没有良好的医德,不能称其为良医。医学生处在从中学时代迈向医学殿堂的初级阶段,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整个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应该十分注重寓医德教育于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中[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了超前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现象比如:部分医务人员“吃请受礼”;对病人态度恶劣,有的趋炎附势,以貌取人等;医院为了争“效益”,搞“创收”,采取各种手段,巧立名目乱收费等等。在讲授与临床密切相关课程如病理学、心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等课程时适度讲一些“医德模范”的故事,以期能够引导医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自己杜绝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的不良影响,教育时刻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个字为准绳,鼓励医学生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做起,争取做个遵纪守法,无私奉献、诚实守信的人。
四、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基础医学课堂教学,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理念,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谐程度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实现问题[7]。医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肩负着保障人类未来健康的光荣使命,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迫切希望建立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针对医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习专业课程,那么在教授专业课程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巧用励志德育故事将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在实践中的整合。
在心理学课程讲授时多穿插播放著名的心理学励志电影,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同时升华课堂气氛。
另外特别针对医学本科生这么一个特殊群体,怎样审视他们的心理,同样值得关注。在进行授课时,不妨适当地展开讲述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的一分钟励志演讲稿“大学生必看的一分钟”引导学生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心生自卑而自暴自弃,感谢1000次的失败,因为他让我有了1001次的希望。我们应该感谢命运,因为他让我们时刻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让我们仍为自己的理想而在大学里不停的奋斗与拼搏。因此,不要再为自己是专科生而苦恼了,因为前面的路更富挑战。再举几个身边本科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的例子,使课堂气氛进一步升华。
五、寓创新教育于基础医学课堂教学,升华课堂气氛
关键词: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对接;
作者简介:鲜于丽(1974-),女,湖北宜昌人,硕士,副教授。
随着我国健康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护理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规范标准的护理服务的关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但目前我国多数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模式创新不足,课程设置多按生物医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缺乏学科的融合和衔接,导致课程教授出现重复、脱节和遗漏[1]。因此,做好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对接,尤其是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对接,是提高中高职护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也是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本课题组拟通过调研护理专业基础医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做好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有效对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从事医学教学和临床护理工作的96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基础医学教师16名、临床护理教学教师22名、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58名,具有高级职称39名、中级职称50名,初级职称7名。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
(1)调查湖北省部分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基础医学课程科目、教材、授课计划、理论及实验学时数。(2)调查基础医学课程授课内容在护理专业课教学及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情况。(3)调查各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分值和比重。
1.2.2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为湖北省某高专院校2014年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计划,让被调查人员对调查表中每门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内容,按自身工作使用情况分很常用、常用、少用、很少用4个级别进行评价。问卷多次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预调查,反复修改而成,其中Cronbach’α为0.884。
1.2.3调查方法
(1)统计部分中高职院校2014年中职和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基础医学课程科目、教材、授课计划、理论及实验学时数。(2)发放调查问卷前,先进行填表相关情况说明,发放96份,收回96份,收回率100%,收回问卷均为有效问卷。(3)整理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共8套,请具有高级职称从事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共16名(每门2名),分析各课程在试卷考题所占分值。
1.2.4资料处理方法
(1)统计每门课程授课内容分别被评价为很常用、常用、少用、很少用4个级别的次数及占总评价次数的百分比。如人体解剖学共106学时,53次课,96名被调查者给予评价,评价总次数为53×96=5088次,其中“很常用”的评价次数为1788次,1788÷5088×100%=35.14%,从而得出人体解剖学“很常用”知识占授课内容的百分比。(2)统计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卷中涉及各基础医学课程的分值,通过求百分比来了解各课程在试卷中所占比重。所有数据应用Excel2007和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部分中高职院校中职与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学时分布情况见表1
表1数据显示,传统中职与高职的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基本相似,虽然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卫生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高职规划教材,但从教材内容、授课学期、理论及实验学时分配比较,中职与高职均有较多的雷同之处。这种课程设置使中职护生升高职后,在知识、技能、素质3人方面没有显著提升,不适合各阶段人才培养需求,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2.2统计7门医学基础课程授课内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见表2
表2统计数据显示:基础医学课程中很常用和常用知识所占比例排名前3位的课程依次是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理学,临床很少用的知识排名前3位的课程依次是遗传与优生、生物化学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人体解剖学排名居中。评价药理学中抗菌药物、病理生理学中发热、缺氧、休克等为很常用的知识的人数均超过80名以上,将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核酸的结构等内容被评价为很少用的人数均达到88名以上。由此可见,基础医学课程的部分内容在后续课程学习和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确实很少用到。如何优化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基础医学课程,删除很少用且偏深偏难的学科知识,是进行中高职课程内容对接的重要方面。
2.3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分值所占百分比见表3
表3显示,所有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资格考试中所占分值不超过30%,其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所在比例最大,分析原因是这两门课程涉及到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用药,其他基础课程如遗传与优生、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所占分值均很低。因此,中职删除部分基础医学课程,高职删除部分基础课程知识点,对中高职护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以及对学习后续临床课程影响不大。
3讨论
护理教育应注重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应建立以护生为主体,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观[16]。护理职业教育必须以医院临床护理实际工作需要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任务引领教学实践,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反映到教学中[17]。做好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基础医学课程对接,应遵循“必需够用,工学结合”的原则,应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以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核心,整体设计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3个方面对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3.1课程设置对接
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对接应摒弃传统思想,按工作需要创新和重构,以专业提升和从业需求为目标,进行一体化设置。中职基础医学教育应以护生获取护理执业资格证、中专升大专为培养目标,以“必需够用”的原则整合课程,并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18]。高职教育应以护生从事中高级护理工作和专科升本科为培养目标,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加深加宽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并充分将人文教育融入基础医学课程教学[19],加强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培养[20]。具体对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创新设置见表4。
3.2课程标准对接
课程标准是学时标准、内容标准和结果标准的统一。目前我国尚无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国家应组织护理专家从宏观层面入手,以护理职业岗位任职能力为基础,从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制定全国统一的中高职课程目标。并遵循学生从中职到高职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将课程标准与工作标准对接,基础医学课程按照“满足岗位工作基本知识需求和后续课程学习需求”的原则,以“护士资格考试大纲、技能高考大纲、专升本考试大纲”确定课程标准[21]。中职基础医学课程标准应密切联系临床初级护理需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轻理论重技能。知识目标应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2]。例如人体各系统重要器官的结构、功能与代谢;常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常见的病理过程如发热、缺氧、休克等;护理用药的基本常识等。技能应侧重于基本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改革现有的技能教学方法,多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23]。例如找出人体的一些特殊体表标志;如何正确测量和判断人体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尿量、血压等;如何正确按医嘱给药等相关知识。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标准应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重知识亦重技能,重点学习从事中高级护理工作所需要的较深理论和较难技术。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免疫学,心、肝、肺、肾四大衰竭等中专未涉及的较难知识。并尽量避免与中职内容的重复,全面提升护生综合能力。
3.3课程内容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