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幸福感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果我现在说一个致力于提高员工福利和幸福感的公司,其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会比那些成天焦虑着如何压缩成本和克扣工资的公司更高、甚至总体成本更低,恐怕很多老板都要跳出来翻个白眼,啐一口:“呸,胡说八道!”
在人口红利上建立起来的中国速度使人们长期以来坚信,内部福利是企业挣够了钱、衣食无忧后才该考虑的问题,它哪怕不是可有可无,至少不是公司成长期的增长促进因素。
然而,问题换一个角度来计算,结论也许会不一样。
哈佛大学研究员Shawn Achor在他的《幸福的好处》一书中告诉企业管理者们,态度积极的员工不但在生产力、销售力、工作热情等方面优于态度消极的员工,而且他们的流动率更低,也更节省医疗费用——积极乐观的销售人员的业绩表现高于悲观的同行37%;而拥有积极心态的医生诊断成功率比消极的医生高50%。
管理者自然也知道这一点。现在所有企业招聘几乎都倾向于那些生活态度乐观积极的求职者。但管用吗?哪怕最严谨的入职前人格测试都没有用!你一定会发现,在那些氛围不佳的公司里,天性最幽默开朗的年轻人也会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和人际矛盾中被不断消耗,最终湮没在组织文化当中。别忘记社会心理学家一直警告我们:由组织系统形成的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总是会盖过其天性。
也就是说,如果你希望职员总是充满热情和创意地工作,而且很少生病请假、动用医疗保障,那么,打造一家“幸福的公司”比招聘一百个乐观的员工管用;不仅如此,幸福感还会使你的公司在21世纪残酷的“人才战争”中大获全胜。
瑞典优兴咨询(Universum)用它多年来持续不断的研究成果支持了以上观点。这家国际知名的调查及管理咨询公司每年会定期在欧美19个国家进行毕业生问卷调研,并在各国权威网站及媒体公布最佳雇主排名。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这些有着雇主品牌的公司都是谁了,他们在“人才战争”里做了什么?
2011年Universum全球最理想雇主商科的前五位分别为Google、KPMG(毕马威)、PwC(普华永道),Ernst & Young(安永)、Deloitte(德勤);而工科排名前五位则为:Google、IBM、Microsoft、BMW(宝马)和Intel(英特尔)。其中Google无愧为最亮眼的雇主明星。从2009~2011年,它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全球商科及工科双料冠军。在2012年最新出炉的各国排名中,其在奥地利、丹麦、芬兰、德国、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等国的工科排名均轻松夺冠,商科排名也基本名列前三。
如果你听说过Google那全球闻名的公司福利和人性化管理体制,就一点都不会奇怪它为什么会如此受青年求职者的向往了。这家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一直以为员工提供丰盛到华丽的免费餐点与零食而闻名于世;它同时在公司提供儿童保育服务,鼓励员工在工作间隙看望自己的孩子;为员工提供乒乓球桌和视频游戏厅,帮助员工在工作期间获得休息。而最近CPO拉兹洛·巴克还不经意间透露,Google对去世员工会提供特别的优厚福利。
从Universum多年来的排名结果可以看到,那些总是榜上有名的企业,Google、IBM、宝洁等,都在提供员工福利、营造友好工作氛围上表现卓越。
更重要的是,这些久负盛名的跨国集团正在进一步使用Universum的调查结果来调整招聘政策及人力资源结构——有证据显示这使他们实现了生产能力、效率和质量的改善,甚至对盈利产生切实而持久的影响。
这一套逻辑在中国同样适用。今年6月的2012中国大学生理想雇主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中国银行和宝洁公司已连续数年坐上中国商科学生心目中理想雇主的第一和第二把交椅;变化较大的是,今年花旗银行人气激增,跃升了7位勇夺季军;Google则首次进入前十(它2011年的排名是第18名)。在工科排名中,苹果居于榜首,本土企业华为成为榜眼。
虽然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理想雇主与欧美学生相比,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但大方向是一致的。英美学生最关注的是专业培训和发展、友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富有创造性和活力的工作氛围;而中国学生主要关注的因素包括进一步学习深造的赞助经费、个人表现被认可、富有竞争力的底薪、富有竞争力的福利等。
民生幸福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实施民生幸福工程,就是要把民生实事进一步制度化,让人民群众生活每年都有新改善、新提升。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把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作为省委、省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底江苏省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更大工夫,像安排经济工作一样安排民生工作,像落实经济指标一样落实民生指标,启动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住房、物价、收入分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江苏省《“十二五”规划》中,更是将民生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篇文字中,改善民生方面的内容占了22%,这是以往从来没有过的。而且,“七年倍增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做到“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使“倍增计划”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十二五”规划》把“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集中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强烈期待,改善民生的重点更加明确,思路也更加清晰。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了“六个注重”(注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加强自主创新、注重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注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后,2011年4月21日,江苏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立即做出《关于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决定》,提出实施包括“民生幸福工程”在内的“八项工程”。2011年6月20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意见》。意见指出要突出“四个群体”增收,拓宽“五大增收渠道”,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增加居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促进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2011年8月19日,江苏省《关于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的意见》正式出台,人民网、新华网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三家权威媒体均以“收入倍增计划”6字作为文眼,统率“民生幸福工程”,可谓突出了江苏的“民生之重”。
案例背景:民生问题与居民幸福感关系密切
1. 贫穷成为影响人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一种量化,即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有的学者指出,幸福指数反映的是人们的幸福感,主要包括人们对生活总体以及主要生活领域的满意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快乐感、由于潜能实现而获得的价值感。还有的学者指出,幸福指数是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出的满意度评价,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个人所处社会阶层、个人生存状况和改善预期及其实现程度。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幸福指数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经济无疑是最根本的因素之一。没有一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国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就根本谈不上国民的幸福感。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在当代中国,人们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依然是贫穷,大约54.6%的城镇居民和66.4%的农村居民将贫穷列为感到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一些非物质因素对人们幸福感的影响才会越来越大。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之后,人们对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安全保障以及社会公平等非经济因素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
许多研究发现,在较低经济收入阶段,经济收入与幸福感之间是成正相关的,在经济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这种相关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对幸福很少甚至没有影响。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还处于经济收入较低阶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社科院所做的《2010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显示,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成为影响相对收入,进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处于合理范围,避免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提高社会幸福感的有效手段。调查中也发现,有自有住房居民的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生活满意度几乎等同于幸福感,对未来预期也对幸福感很有影响。
这些都说明,民生问题与居民的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总理曾经指出,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清楚地表明了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发展不再仅仅关注经济的增长,也不是以现代化为我们的终极目标,而是切实回归以人为本的层面,关注民生问题,关注人民的感受。幸福感、尊严这样的心理感受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
2. 不断加长升级的江苏“幸福公式”
“民生幸福”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小撒探会》节目中写下的幸福公式是:2011+人民群众收入增加+分配公平+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幸福。罗志军解释说:“人民群众的收入增加和分配的公平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江苏是一个教育大省,对于大学生群体,找到理想的工作,就是幸福。江苏的战略新兴产业目前有两万亿的产值,预计到2012年能达到三万亿,到2015年能达到五万亿,甚至达到七万亿,占了工业经济总量的60%,这样大的结构转变,需要大量符合新结构的人才来支撑。这样的发展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有了很大的好转。”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大学;就业质量据人社部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65万人。应用技术型高校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再创新高。虽然此类高校就业率呈上升趋势,但专业不对口、社会保障不完善、稳定性差等问题仍然突出,就业质量难以保证。据此,教育部2012年首次提出大力推进就业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本文将分析应用技术型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探寻提高其就业质量的途径。
一、应用技术型大学生在就业质量方面出现问题
应用技术型大学是指以应用技术类人才培养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和专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职业技术学院、三本院校和大部分二本院校都属此类。
就业质量主要是从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性、健康和福利、技能的发展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等四个角度来衡量。这个概念的提出旨在加强社会保障力度,维护劳动者权益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就业质量在国内越来越受重视,已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率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监测内容。
根据2014年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我国的劳动者就业质量方面存在就业歧视、工薪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全面、加班现象普遍、城乡工作时间差异大、过度劳动问题突出等问题。我国劳动者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应用技术型大学生就业质量得不到保证,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市场需求灵活多变,专业不对口。我国应用技术型高校肩负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的任务,需紧跟市场需求来确定培养方向、设置培养方案。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超过50%。时下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导致市场实际需求在快速、不断地发生变化。社会分工呈现出多样化、精细化和灵活多变等特点。而学校培养人才的周期普遍长于三年,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化,部分专业毕业生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供过于求的问题,就业时不得不放弃所学专业。
2.就业环境不佳,稳定性下降。自高校扩招以来,应用技术型大学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一方面教育部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作为确定学校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高校 “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导向在提高了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也导致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过于盲目和草率,降低了就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中“僧多粥少”的局面致使许多应用技术类毕业生处于竞争的劣势。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流入更倾向于签订短期、灵活的劳动合同的中小型。
3.法律知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弱。国内学者做过许多关于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调研,发现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应用技术型大学毕业生尤其如此。一方面由于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尚不完善,导致社会上用人单位不遵守《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违反劳动政策的事情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应用技术型高校普遍偏开设的与就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课程较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这必然导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二、提高应用技术型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
1.丰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标体系。迫于追求高就业率的压力,过去的就业指导工作普遍教导学生如何找到工作,强调传授面试技巧等技能,而忽视了教给学生如何找到与自己匹配度高的、适合自己的工作。工作幸福感低、就业稳定性低等问题在毕业生就业后日益突出。据此,高校应该探索一个更丰富、更全面的指标体系来替代就业率这单一的指标。例如,通过分析由社会中介机构统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等数据指标,科学衡量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调整就业指导方案。
2.建立健全就业相关法律和政策,增强法律法规教育。针对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可以通过设立法律教育和咨询部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学校应组织学生学习《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开展系列指导讲座,以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保护自我的能力。此外,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就业政策是大学生就业的有力保障。国家应尽快完善劳动法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关法律,依法保障大学生就业中的各种权利。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校应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并不能完全决定其在社会的竞争力。综合素质,尤其是学习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就业稳定性。
4.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据《2015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新增企业数量近一万家。创业已经成为拉动就业的重要力量。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为农村创业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遇,创业活动开始向农村辐射。应用技术型高校应把握机会,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创业促就业结构的优化;鼓励毕业生开阔视野,到广阔的农村去发掘机会。
结语
应用技术型大学生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将愈来愈烈,就业形势是严峻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着眼长远,一方面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生创造更佳的就业环境,增加其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稳定的劳动者,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捍华.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06)
[2]赖德胜.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
[3]林海涛.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市场化研究[J].当代论坛,2013(22)
[4]何雅.青年大学生就业成才状况的研究[J].调查报告,2003(04):30.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活满意度 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urvey and Analysis
――Take a Norm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CHEN Mei, XU Su, CAI Jingxi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The student population is the hope for the future,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state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it is vital of their life satisfaction. So college life satisfaction surve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a selected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surveyed 195 college students, th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ubjects on life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grades, gender, profession and family background.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urvey
近代以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但关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放在精神生活水平上。人们渴望了解、评估自己整体的生活水平。心理学的兴起与广泛应用为人们实现这种愿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生活满意度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希望,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大学生群体作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目前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对我国以后在居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有着突出的重要性。本文采用问卷的形式对学院的大研随弧痒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化方法在安徽某师范学院发放调查问卷共230份,回收21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共195份。回收率为95.65%。
1.2 研究工具与方法
采用自编量表施测;所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
2 结果
2.1 生活满意度总分的年级、性别、专业、城乡差异
2.1.1 生活满意度总分的年级差异
采用方差分析,对195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大一的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值最高,大四的满意度均值最低。大二、大三居于中间。从整体来说大一的学生生活满意度跨度最大,大三大四次之,大二学生跨度最小。
2.1.2 生活满意度总分的性别、专业、城乡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性别、专业、城乡差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女生生活满意度的均值高于男生,且标准差显著小于男生,说明女生的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值代表性要好于男生;文史类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略高于理工类学生,且文理科学生分数的标准差较为接近,可见二者有相似的代表性;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
2.2 学业满意度总分的差异
2.2.1 学业满意度的年级差异
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195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学业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大一的学生学校满意度的平均值最高,大三的满意度均值最低。大二、大四居于中间。从整体来说大二的学生学校满意度跨度最大,大三大四次之,大一学生跨度最小。
2.2.2 学业满意度的性别、专业、城乡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大学生学业满意度的性别、专业、城乡差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女生学业满意度的均值高于男生,但是标准差大于男生,说明女生的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值代表性没有男生平均值的代表性好;文史类大学生学业满意度略高于理工类学生,而且文史类学生的学业满意度分数的标准差高于理工类,说明理工类的分数更具有代表性;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学业的满意度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
2.3 友谊满意度总分的差异
2.3.1 友谊满意度的年级差异
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195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友谊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大三的学生友谊满意度的平均值最高,大四的满意度均值最低。大一大二居于中间。从整体来说大四的学生友谊满意度跨度最大,大一大三次之,大二学生跨度最小。
2.3.2 友谊满意度的性别、专业、城乡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大学生友谊满意度的性别、专业、城乡差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男生友谊满意度的均值高于女生,但是标准差大于女生,说明女生的友谊满意度的平均值代表性比男生平均值的代表性好;文史类大学生友谊满意度略低于理工类学生,但是文史类学生的友谊满意度分数的标准差低于理工类,说明文史类的分数更具有代表性;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对友谊的满意度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
2.4 环境满意度总分的差异
2.4.1 环境满意度的年级差异
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195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环境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大三的学生环境满意度的平均值最高,大四的满意度均值最低。大一大二居于中间。从整体来说大三的学生环境满意度跨度最大,大二大四次之,大一学生跨度最小。
2.4.2 环境满意度的性别、专业、城乡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大学生环境满意度的性别、专业、城乡差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男生环境满意度的均值高于女生,但是标准差大于女生,说明女生的环境满意度的平均值代表性比男生平均值的代表性好;文史类大学生环境满意度低于理工类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环境的满意度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
3 讨论分析
3.1 年级
蔡曙光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做了调查,认为年级越低,对大学校园生活满意度越是不满意。他认为新生入学前,大多对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报存许多幻想,一旦报到入学,亲自体验以后,发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落差很大,就感到很不满意。辛勇也做了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及相关研究,研究发现:在一般生活满意度方面,二年级学生的一般生活满意度最低,与其他 3 个年级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是从笔者的调查结果来看学院的大杨骡度的顺序由高到低分别是大一、大娶大盯大四捎诖笱У慕萄J接敫咧械牟煌辛顺浞值淖杂墒奔淙プ鲎约焊行巳さ氖拢虼俗杂陕舛冉掀渌瞿昙蹲罡摺O喾矗笏牡难谛K哪辏匝5幕肪匙钗煜ぃ;肪持械谋锥艘仓赖淖钋宄运堑难B舛茸畹汀?
3.2 性别
笔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学院的大研旁大掩学业方面的骡度具于男性大研性大掩环境、友谊方面的骡度高于旁大眩
3.3 专业
从整体水平上来说,文史类学生的满意度高于理工科。但是理工类学生在环境满意度上高于文史类。笔者猜想这可能与现在社会的就业问题有很大的关系。在就业难度相当大的今天,文史类专业的就业前景远不如理工类广阔。在如今高学历人才遍地可见的人才市场中,文史类学生更难就业,所以他们对于环境的满意度要低于理工类。
3.4 城乡
调查发现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高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友谊方面的满意度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笔者做以下分析: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可能家庭条件比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要略微好一点,家庭条件的差异会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所以可能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更容易收获友谊,因此他们对这方面的满意度要高一些。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容易对环境等各方面产生满足感。
4 建议
(1)优化奖助学金发放制度,为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根据本文的调查,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说明家庭经济收入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很多贫困的大学生因为生活的艰辛,体会不到大学生活的美好。因此,学校要优化奖助学金的发放制度,适度加大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奖助学金发放的力度。并且创造机会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的岗位。(2)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尤其是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大一新生刚到学校,由适应环境和角色转换等方面的问题引起的心理不适应应受到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重视。大四学生由于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应及时解决。为大学生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3)加大学校娱乐与休闲设施的建设,考虑到性别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男女生生活满意度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这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学校还应该加大对女大学生生活水平的关注程度,由于女性学生比较敏感,并且容易对生活产生不满,所以对她们给予更多的关怀是必要的。
通讯作者:徐速
参考文献
[1] 张涛,梁执群.医科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2009(8):22-067-02.
[2] 蔡曙光.大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5):47-51.
[3] 辛勇.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及相关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100-102.
[4] 孟慧.认真性与下属工作满意感――变革型领导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05.28(5):1237-1239.
[5] 陈红,黄希庭,郭成.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817-820.
[6] Diener E,Chinstie K,Napa S,et al.Positiv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 satisfaction judgments:global happiness is not the sum of its parts[J].Happiness Stud,2000.1:159-176.
[7] 陈利娜,张建新.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22-224.
[8] 金盛华,田丽丽.中学生价值观、自我概念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58-63.
关键词:大学生;压力;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110-03
在激烈的竞争和社会变革的环境下,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学者曾对社会不同人群承受的压力做过调查,结果显示,青年学生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农民最小,工人与科技人员居中[1]。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很大,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却较差。因此,大学生必须正确认识压力并有效管理压力,从而提高自己压力管理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一、压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压力的含义。压力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理体验。它存在于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习成绩落后、工作任务加重、亲人患病等都会给人带来压力。何谓压力?我国学者黄希庭认为,心理学上的压力通常有三种含义:一是指现实存在的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即压力源;二是指人对压力事件的反应,即压力反应;三是威胁性的刺激带来的一种被压迫的主观感受,即压力感[2]。车文博认为,心理压力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性创伤体验、慢性紧张等导致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由此可见,压力应当是一种体验到的东西,它无法避开主体而独立存在,它一般包括压力事件和心理压力。
2.压力与心理健康。面临压力时,个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反应。个体在压力状态下出现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严重影响个体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
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随着年级增大,压力感也逐渐增大[3]。笔者研究发现,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有以下方面:
1.就业压力。中国社会调查所进行的一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就业[4]。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根据对中国未来新增劳动力人口的测算,未来数年中国青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每年仍保持在1 500~2 200万之间的高位,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直接导致就业压力大[5]。每年的毕业生像潮水一样涌进招聘会场,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一点也不亚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大学生就业中的冲突主要表现为:(1)所学专业与就业市场的冲突;(2)就业选择与父母意见的冲突;(3)就业过程中发生的冲突。不少大四学生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四处奔波,身心俱疲。尤其是看到同学大都找到了工作,自己的工作仍无着落时,压力更大。就业压力不仅表现在大四学生身上,大一、大二的学生也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他们在校期间疯狂盲目考证,参加考证补习班,企图增加就业“砝码”。还有的学生选择考研或考公务员,周末或假期不停地参加各种辅导班。
2.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作为学生永远需要面对的主题。调查显示,面对学业压力,26.8%的大学生认为较大,4.4%的大学生心理不堪重负[3]。虽然这个数据不是很高,但我们必须密切关注。大学的课程表面上看似容易,课业负担也比较轻,但是要想取得好成绩也并不容易,再加上近年来大学生的考试和评分制度在不断改革,如果疏忽大意也很容易造成考试挂科,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拿不到学位,导致不少大学生考前的紧张和考后的不安。还有一部分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虽然没有挂科的压力,但他们面临着争夺好名次和奖学金上的压力。
3.交往压力。心理学研究指出:对任何一个人来说,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发展,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6]。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走出家门开始独立交往的阶段,也是人生中最渴望交往和交往最广泛的阶段。但不少学生由于没有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在交往中屡屡受挫,不敢不愿与人交往。还有些大学生由于外貌、家庭、性格等原因在与别人交往中会有自卑感,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玩笑或某种行为都会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此外,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处理多种人事关系,如舍友关系、同学关系、同乡关系、师生关系等,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也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畅、甚至发生人际冲突。其中,最难处理的是舍友关系。宿舍不和的案例,在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中经常会遇到。有同学曾向我抱怨:“待在宿舍里的感觉有点窒息,想到还要生活一年多,真难受极了。”
4.经济压力。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条件都还可以,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贫困学生。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有5%~7%是特困生[7]。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月生活费比较少,有的甚至连学费都很难凑齐,需要申请助学金和助学贷款。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与同学们学习、生活在一起,无形中会和其他同学对比。当其他同去买东西而自己不能,其他同学吃好的饭食而自己吃比较差的饭食难免会自惭形秽,长期下来对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长,大学生的各N开销也逐渐增加,谈恋爱,上网吧,过生日,租房子,交际应酬……特别是部分大学生由于强烈的虚荣心,买手机要名牌,买衣服几百块的衣服不看,同学过生日要送贵重礼物,同乡聚会要上高档酒店,这给不少大学生尤其给经济条件一般的大学生也带来不小的压力。
5.情感压力。大学生正处在青春后期,从生理阶段讲,生理发展基本完成,性意识增强,因而对异性往往产生强烈的兴趣,渴望与异往并收获爱情。大学生在追求异性的过程中会面临压力,主要表现为紧张、害怕,既担心被对方拒绝,又担心被别人嘲笑。因此,处在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心理波动比较大,有时会因为对方某个积极的言语高兴不已,有时又会因为对方某个小的细节而胡思乱想,心情沮丧。处在恋爱中的大学生也会面临压力,其主要表现是为如何保持和发展这段感情而苦恼,自己的举止能不能让对方满意等;也有一些人会因为想结束这段感情却不知如何开口。处在失恋中的大学生压力最大,其表现一般是失望、沮丧、痛苦、自闭,严重的甚至想不开可能会轻生。
此外,大学生还面对着评选三好学生、竞选学生干部、入党等竞争带来的压力及独立处理各种生活问题的能力不足所带来的压力等。
三、大学生自身应对压力的措施
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巨大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社会的,也有来自家庭的,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大学生无法改变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中的不公平现象,无法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教养方式,但自身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积极地应对压力。
1.辩证看待压力。很多压力的产生都源于自身的态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需要改变错误的自我认知。加拿大医学教授塞勒博士曾说:“压力是人生的香料。不要认为压力只有不良影响,人们应该转换认识和情绪,多去开发压力的有利面。”适当的压力可以使人思维活跃,积极调动身心潜能去改变环境,迎接挑战。当一个人正视压力,压力就会表现出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压力能使大学生正视自己、积累人生经验,变得更加成熟;压力可以使人发现自身潜力,在大学期间依据自身的学习目标,制定合理规划,充满自信,不断自我挑战,身体力行逐一实现目标。
2.正确认识自我。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变得成熟、自信,从而避免因过低自我评价所带来的自卑和过高评价所产生的自负和失落。有些大学生的压力就是源于不会认识自己,不敢认识自己,不愿认识自己。比如,有的大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抱佛脚,却幻想着考取优异成绩,一旦成绩不理想还很郁闷,这就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再如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缺点和不足等缺乏客观的认识,导致自己在恋爱、择业时,或过于自负,期望值高;或过于自卑,期望值低,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压力。
3.掌握调节方法。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学会放松、进行自我调节是减少或消除压力影响的最有效途径,使生理、心理活动趋于平衡。
4.有效管理时间。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许多压力,都来源于事情和任毡旧怼J紫攘谐鋈昭习清单,对学习任务进行分类;然后按照重要性和紧急程度确定ABC顺序,确定工作日程及时间分配,实施计划,记录花费的时间,总结经验。
5.寻求社会支持。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社会支持能提高个体有效应对的能力,从而减轻压力的不良影响。社会支持又称社会关系网络,是指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学、伙伴、社团等组织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持。社会支持能够为个体提供安全感和用以应对压力的条件,使大学生以积极的观点与态度面对外界提出的要求,采取有效的行为去处理生活中各种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些俗语生动地讲述了社会支持在个人应对挫折、困境中所起的支持作用。不要羞于开口,主动寻求帮助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无能,相反,它恰恰是其心理成熟的表现。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压力是很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压力,了解可能面临的压力,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有效管理压力,从而提高自己压力管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大学生活过得充实愉快、精彩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甘一方,陈昌惠.中国生活事件调查(二)不同职业心理紧张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6):268.
[2] 豆宏健,王成德.大学生成长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20.
[3] 王易.当代大学生压力状况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339-340.
[4] 戴丽,吴晓玮,周宁,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36.
[5] 徐学俊.大学生心理成长导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50.
关键词:量化宽松;物价上涨;生活消费;应对策略;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218-02
一、量化宽松背景下大学生基本生活消费的现状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主要发达国家搞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间接印钞票,导致了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并造成流通中的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弱势群体和大学生生活的消费。2011年10月吴琼课题组对在校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情况实施了“物价上涨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问卷调查。从收回的有效问卷和同学反映看,食堂饭菜价格全面上涨和超市的食品、日用品价格也在不断攀升。这对于无收入来源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影响较大。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资金主要来源调查显示,来源于家长工资占93%、勤工助学占2.5%、贷款占4.5%。个体每月生活费支出在800元以上的占6.6%、在600元~800元的占38.4%、在400元~600元的占49.6%、在300元的占 5.4%。价格上涨前大学生月生活费用多集中在300元~500元之间。物价上涨后,生活费用在600元~800元、800元以上的学生比例都有所增加,月生活费用普遍上涨了200元左右。唯独生活费用在300元以下的同学比例有所下降。由于学校食堂饭菜价格上涨导致大学生生活费用增加。调查中我们对学校食堂饭菜价格的变动也进行了统计,学生日常最常吃的馒头、米饭、面条、蔬菜、肉、豆腐等六种饭菜的价格都有大幅度的上调,最低的上涨幅度也在30%,这就说明日常伙食费用的增加成为大学生生活费用增加的主要因素。
二、正确看待物价上涨对大学生生活消费影响、特点及原因
物价上涨对大学生的生活消费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增加了大学生生活负担,尤其是加大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生活压力。55%同学对物价上涨有一定的抱怨和无奈,认为生活消费上涨幅度过大,造成家庭负担加重。生活费用的增加过多,使部分家庭困难的同学不得不减少生活开支,以致有些同学放弃价格较贵的荤菜,只能是吃便宜的菜饭,长期以往会导致营养失衡、身体不佳,影响学习和健康。45%的学生基本能接受,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由于自然、国际等原因造成的一些难以预见的困难,物价上涨是可以理解的,国家给予一定的控制和补贴、对他们的生活并未造成很大的影响。物价上涨有着多样性的原因,尤其是在量化宽松背景下的全球商品价格都在上涨这一显著的特点,我们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
1.商品成本价格上升。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主要粮食和农产品的价格一直处于低位,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多数和十年前的价格持平,只有个别商品价格略高。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种植养殖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使成本价格大幅上升,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合理性质;铁矿石、煤炭、石油、水泥、钢铁等重要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近几年民工用工紧张和新劳动法的推行使中国劳动力价值急速增加即工人工资不断上涨,这无疑推动商品成本价格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的通胀和物价上涨。
2.商品供求结构失衡。市场对玉米、大豆等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国内粮食价格、饲料价格的不断攀升。近年来,生猪收购价格偏低、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提高使猪肉供给减少,迫使价格提高;财富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肉食类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造成供给小于需求的不平衡,使中国肉价大幅上涨;同时猪肉、粮食价格上涨还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的上涨。使肉类、粮食的供应更趋于紧张。这是猪肉价格变化、饲料成本增加的共同作用,和国际上相关物价上涨的波及影响的共同结果。
3.美国等发达的国家大量印钞票。温总理说:“这次物价上涨不是中国一个国家的事情,在国际上带有普遍性。”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各国相继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出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过量资金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进一步加大了全球特别是新兴国家尤其是中国通胀压力。美国2011年6月完成两次量化宽松,一些发达国家积极跟进、中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也是被迫的跟进。连续两年货币信贷超额投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物价上涨,一些游资趁机参与囤积居奇、投机炒作,必然造成通货膨胀。
4.天灾人祸等意外因素的发生。中国由于粮食猪肉等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加上南方出现“猪高热病”、蓝耳病等疫情的影响,部分养殖户直接降低饲料原料质量控制、营养水平、忽视免疫、消毒等方法导致了猪群抗病力下降死亡率增高,也加剧猪肉供应紧张。同时部分省区又先后遭受了干旱、洪涝、风雹、低温霜冻、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等灾情,以致影响中国粮食、肉类等物价呈现出较大幅度的上涨。
三、高校应对物价上涨冲击的对策
教育部去年要求各高校进一步加大对学生食堂的政策支持和经费补贴力度,解决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求各高校食堂应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并给予高校一些补助资金和支助政策,限制饮食大范围的涨价。尽量减少物价上涨带给大学生的生活负担。
1.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物价上涨,尽量减低对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影响。首先,要严格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加强对校内食堂、超市等商业行为的严格监管,监管食堂保证饭菜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食堂饭菜价格的涨幅,维护市场秩序。其次,要从点滴小事上体贴关心大学生成长。建议在饭厅放两个微波炉供大学生热饭使用,让大学生在冬季能吃到可口的热饭菜。最后,指导食堂农产品流通工作,畅通“绿色通道”即从田头直接购买新鲜又便宜的菜,降低菜价成本、稳定物价,增强调控能力。
2.高校领导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引导学生,不参与一些不负责任的炒作,防止不安定的因素,维护学校的稳定团结。其次,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理念,适度消费。根据个体生活、学习和文化多方面的实际情况把握消费“度”,即不脱离家庭收入状况和父母的经济承受力的消费。学生时代应以智力投资和学习消费为主,生活消费为基本保障,文化娱乐以及其他的消费作为生活的补充,不应该本末倒置。最后,要引导大学生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树立勤俭节约的精神,防止浪费,避免攀比消费、高消费等不良行为;以降低生活成本。
3.高校领导要不断“完善奖励补贴制度”。首先,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多给予关心和支持。保障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增加勤工助学岗位,给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生活补贴、给贫困大学生减免学费、杂费。提高优秀大学生奖学金的覆盖面和金额等方式来应对物价上涨。其次,建立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即建立健全学校小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这是当前保障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生活消费的一个立竿见影的措施。减轻大学生的生活负担,并激励大学生上进心,为学生的顺利的完成学业提供有力的保证。
四、大学生应对物价上涨冲击的对策
1.大学生要独立、冷静、机智地对待物价上涨不随波逐流。曾经有学生在互联网上关于“全国大学生联合起来抵制食堂的菜价,在学校餐厅罢餐”的呼吁。虽然响应的大学生人数不多,但能体现在物价上涨背景下,个别大学生不理智、不考虑后果的做法。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以科学的态度冷静、理性、正确对待物价上涨。要正确认识当前的物价上涨的多种因素,从自身内部思考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如制定个体生活消费计划,包含一个近期、中期、长期的消费计划,这些计划都必须符合自己的经济能力和实际需要。尽量降低物价上涨对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影响。
2.大学生要学习科学理财、合理规划生活消费。首先,要理性消费。平时不急于用的东西不随便买,控制个体消费欲望。以联络感情为目的,和朋友经常性的上饭馆消费,应当有所节制,做到合理规划理性消费。其次,学会科学理财。科学理财需要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行为,这是现代大学生消费观念不可忽略的问题。科学理财要细化生活消费的内容,学会制定个人预算,做到“消费有数,消费有目”。最后,要有储蓄意识。储蓄意识是为应对突发事件发生,而需要的应急消费。这是生活中必须要有的观念。既要想到当前利益,又要想到长远利益。大学生的科学理财反映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的实践能力发挥。
3.积极提倡网购、团购、批发购买等形式这是应对物价上涨的一种新消费方式。大学生生活消费支出增长的压力是改变生活方式的动力。网购因成本较低,价格便宜受到学生欢迎。在大学生集中地——学校,也可以集体批发购买一些日用品、食品等回到学校在同学中具体分配。班级生活委员可具体负责办好此事,这在批发购买具体工作中可能很麻烦,但减少了零售和批发之间的差价,节省一部分钱,为同学服务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也是大学生应对物价上涨及通胀的一种手段。
总之,应对物价上涨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大局、社会和大学生稳定。决定大学生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高低。对当前物价形势,既不悲观,也不盲目乐观,既充分认识调控物价的复杂性,也看到稳定物价的有利条件。在发挥各高校大学生智慧基础上,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体质研究综述
1背景分析
自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学生在上学期间休学、退学、走上犯罪道路甚至自杀等[1];最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高校不断的扩招。当代大学生处在大变革的社会环境中,他们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参入到社会中,致使心理健康受到社会各种消极的因素影响。有一项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报告,其中20.23%的人显示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偏执、抑郁、焦虑、孤僻、冲动、嫉妒、猜疑、自卑等现象已使得大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伤害,也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乐趣、学习效率、身体健康等[2]。由于学习因素、宿舍矛盾、恋爱问题、经济状况、人际沟通、就业压力等各方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问题,现在是日益增多。所以说,全国各个高校要重视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心智健全的建设性人才。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在2002年6月共同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广实施,并自2005年起,在全国逐步开始实施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上报的工作。通过近几年上报的数据统计来看,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分数下降,有多项不合格,整体状况有下降的趋势。而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体,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动力。客观的分析高校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改进措施与建议,让大学生拥有“健康第一位”的思想意识,养成天天参加锻炼的好习惯,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共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每位学生的体质状况与心理状况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体质良好的学生是否有健全的心理,两者是否是正相关的;另外,是否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以往的研究资料,观察这几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体质状况的研究,提出笔者的建议。
2研究现状
(1)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集中在焦虑、抑郁等大量心理问题上,仅是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以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评价工具。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大学生思想动态、心情、性格、学习成绩、人间交往等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指出高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有必要的。还有部分是研究体育运动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提出建议与对策。2000年,段军钢运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维尔维克指数来测量青海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形态及素质状况,研究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身体素质的影响。建议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一些娱乐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要区别对待,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2005年,李志刚,王向晨用体质健康标准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来衡量评估部分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的状况,研究指出:研究对象大一、大二学生体质测试的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体测成绩高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体测成绩低的。2005年,王虹采用专家访谈法、心理与体质测量法等研究方法,来调查分析河南理工大学2003级不同体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建议:高校要重视对体质成绩差的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并指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标体系应进一步完善,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2006年孙立海采用体质测试法和心理SCL-90量表来研究不同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质状况的相互关系,得出:学生的体质好坏与心理障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2007年,韩晔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做了体质和心理状况的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正相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学业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高能预测心理健康状况好。2007年,郑小真、夏菲菲运用心理问卷测试、体质指标测试等研究方法,抽取一部分丽水学院的大学生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研究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相关状况,寻找影响他们体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针对增强学生体质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参考建议。2009年,蔡灿龙、陈秋斌通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闽南地区高校部分学生进行SCL-90的测量与因子分析来了解闽南地区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在掌握与分析数据、材料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与建议。2010年,张伟,陈华卫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地区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心理症状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随年龄递增,身体素质水平、体育锻炼程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苏中、苏南、苏北地区间学生体质水平有较大差异;并且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差异。2011年,刘根平采用UPI诊断量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调查并研究分析,并根据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来评定研究对象的体质状况,综合分析江西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状况之间的关联,发挥高校体育课及活动特点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体育教学的功能。
(2)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近些年对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不少,主要是围绕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得出体质下降,分析研究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状况,提供一些建议。1999年,张传义、刘兆厚、吕琦采用数据统计法、资料分析对比法,对国内高等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大学生们各项数据分别与全国同年龄组、日本东京农大学生的平均值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国内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的身高、体重高于国内同年龄组大学生;与日本京农大学生相比,国内农大学生体质各项指标互有高低优势等。建议加强国内农大学生体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等。2004年,路静通过对河南省4所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把河南省当代大学生体质状与全国同龄学生的指标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于为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能有效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2006—2009年,蔡陵江对厦门理工大学本科不同专业的部分女生的体格、体能测试成绩进行追踪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体质健康指标有所提高外,其他内容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此校女生的体质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反映出目前厦门理工大学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提出对策。2008—2009年,孟庆光抽取内陆与港澳台男、女生各2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与评分办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经测试统计后发现:港澳台籍学生正常体重人数比例优于内陆生,同时肥胖比例略高;内陆学生的总成绩与耐力项目成绩要高于港澳台籍学生,并且差异显著。2010年,田常军针对陕西省6所民办高校阳光体育开展的现状,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心理量表测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这几所民办学校的大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行为方式,得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质的相关关系,为民办高校如何开展阳光体育来提高心理水平和增强体质提出建议依据。
3研究的不足
(1)观察以往的有关研究,大多是单方面研究大学生体质状况或者是心理健康现状,发现大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还有一部分是从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方面研究,缺少体质状况分析。
(2)有关体质的研究,基本上以体质测试成绩来决定体质状况,没有从学生的遗传因素、营养健康现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休闲活动现状等方面综合考虑研究。(3)研究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文章,研究多数是先研究体质状况,再研究每个体质等级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找出两者的联系,学生体质状况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体质优良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建议
(1)在研究大学生体质水平时,首先要考虑学生遗产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有天生性疾病,参加体育活动少,体质水平肯定差。其次还应该研究学生的营养条件、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现状、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休闲活动现状以及生活环境等来综合研究体质状况,研究效果会更好。(2)在研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质两者密切关系之后,要从健康认知及健康行为、课外体育锻炼、休闲活动等方面为高校大学生体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对策与建议,使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真正的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大学生,为社会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乡,戴剑松.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95-98.
[2]毛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23(2):198-200.
[3]刘军.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现状及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12(1):139-142.
[4]段军钢.大学生不同心理健康水平与身体素质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2):189-190.
[5]李志刚,王向晨.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8(1):42-45.
[6]王虹.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51-1352.
[7]孙立海.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5):80-82.
[8]韩晔.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J].体育学刊,2008,15(5):61-63.
[9]郑小真,夏菲菲.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9,31(5):68-71.
[10]蔡灿龙,陈秋斌.闽南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11):89-91.
[11]张伟,陈华卫.江苏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1):87-91.
[12]刘根平.江西省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1,24(7):44-45.
[13]张传义,刘兆厚,吕琦.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体质现状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6):20-23
[14]路静.对河南省高校学生体质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4):108-111.
[15]蔡陵江.对我院女生体质发展水平的初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26(4):126-127.
[16]孟庆光.内地与港澳台籍大学生体质比较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5):75-77.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
随着国家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1997年全国招生数5.1万递增到2013年招生数60.8万,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在过去10年翻了一番。因此,每年的毕业研究生数量在不断地刷新历史记录。据统计,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个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甚至不如本科生,就业优势正在不断丧失,由就业问题导致的心理焦虑已在研究生群体中普遍蔓延。研究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同时也给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期,《 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由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新浪网教育频道在京推出。报告显示出2013年毕业生就业压力总体较大,并出现明显上升趋势。同时还发现了一系列现象,譬如:期望月薪持续走低、二线城市最受欢迎、压力应对偏向消极、实践意识已成主流、创业热和幸福感总体下降。调查报告的撰写人熊汉忠博士认为,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毕业生应加强个人职业素质、积极应对压力,提前制订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会充分挖掘与利用自身与外在的就业资源,提升就业能力;同时政府、高校及相关就业机构应加强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制订与落实。(1)不少研究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笔者采取抽样问卷和随机访谈的方式在研究生中开展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多研究生有职业规划但自我定位并不十分清晰,在应对就业压力上态度消极,八成研究生认为学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进行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不少研究生还不能全面和正确地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有的研究生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学业规划,顺利完成学业便是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要任务;有的研究生把职业生涯规划仅仅理解为就业,临到毕业才急急忙忙、毫无目标地赶场参加各种各样的招聘会。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匮乏,这就要求研究生主管部门和培养单位做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逐步地帮助研究生树立起正确的择业观和人生价值观,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研究生的学业与职业的有效匹配,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与此同时还要保证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的稳定健康的发展。(2)高校研究生就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加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必须重视的问题。高校工作者普遍认为研究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优于本科生,所以很少在培养计划中渗透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高校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观念缺失。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接受的职业规划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和发展。同时,多数高校主管研究生培养的部门包含就业指导机构职能比较单一,往往工作还停留在求职信息,为研究生办理就业手续,提供一些就业政策指导等方面,缺乏专业化、个性化和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二、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定义为:“研究生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总结和测定,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起点在本科阶段,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研究生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跨越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全程性等特征,是研究生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括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提升、职业生涯意识培育、职业生涯定向引导和自我职业潜能分析、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设计、职业生涯情感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等内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三方面的实施重点:第一是自我再认知。其目的是帮助个体学会认识自我与认识职业,进一步做好“人职”的匹配,从而有利于个体的长期职业发展。第二是训练职业化。全日制研究生脱离社会实践的周期长,年龄也相对较大,所以帮助他们快速了解社会职业环境,了解各类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各个行业的职业分布和招聘方式及各地的就业政策等。第三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研究生思考最佳职业锚,有利于形成更清晰的自我职业定位,从而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促进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硕士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加快步伐迅速发展,各个培养单位纷纷扩大各种类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同时增加了硕士研究生就业市场的压力。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研究型人才需求的逐步饱和,研究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竞争愈演愈烈。面对日益严峻的研究生就业形势和就业竞争,在校研究生倍感茫然。有些对求职择业的准备意识不足,对就业去向不知所措;有些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违约频繁;就业地点的选择不够理性。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急需拓展相关职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研究生深刻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增强研究生的职业竞争力,明确职业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应逐步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而不是仍然以以专业学科为体系,注重对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突破口,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耐受挫折的能力等等,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能够把专业能力和成功素质有机结合,使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在研究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能让研究生认识自身的性格、兴趣价值观等方面的特点,树立职业目标避免盲目性,并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
四、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1)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提高研究生个人职业规划意识。考取研究生通常会成为大学生规避就业风险的避风港,也有些非常盲目地认为高学历会增加就业的筹码,但社会的现实是研究生同样不好就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提高研究生个人职业规划意识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竞争力,有助于明确研究生的职业目标,增强人生奋斗的方向,有助于发掘自我潜能。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研究生真正了解自己,筹划和拟订一生的职业发展方向,未来能够有能力经营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仅仅是找到一份贴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工作。研究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可以更清晰、准确地认识自我,并对自身的价值进行合理定位。(2)开设有针对性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研究生年年扩招,就业压力攀升的新形势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创新性和灵活性等方面仍然有待改善。高校应完善职业指导体系,在培养计划中列入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师资建设请专人培训,并贯穿于三年的研究生教育过程。政府和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应发挥资源优势,研发适合研究生职业鉴定评测的系统,为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有一定的针对性,课程的建设及实施的方式应该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着重于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尊重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引导他们学会客观、全面地认识现实世界,了解现代科技变革中行业和职业的变化、需求与发展趋势,设计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和规划未来。职业规划的指导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必须根据就业行情随时更新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3)导师作为研究生的责任培养人对研究生就业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与研究生的接触和交流最为频繁,他的人品道德、治学态度和处事方式都会对自己的研究生有着全方位的影响。导师在承担教学与科研指导之余,应关注研究生的思想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成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导师,以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为范例引导研究生制定符合自己专业发展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定时帮助研究生对其进行评估。与此同时,高校要对导师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制订鼓励和保障措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引导研究生导师投身到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与辅导中来。(4)指导研究生进行确定职业目标并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素养包括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和职业能力等需要通过学生主动参加实践活动来巩固和提升。为此,学校应建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体系,在充分利用单位内部教育资源的同时,积极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一些社会机构,如教育培训机构、社会实践机构、相关公益团体和个人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建立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等。积极引导研究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增加研究生的职业体验,培养研究生的职业能力,寻求社会需求和个人职业理想的最佳结合点。搭建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平台,也是研究生培养单位落实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体系的重要保证。(5)指导研究生及时修正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分阶段分年级的根据研究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提出具体的要求。研一主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培养自我认知能力;研二、研三则有针对性地进行求职过程指导,譬如如何投简历、笔试面试求职的具体流程、就业政策解读、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等内容。在实际的毕业生就业演练中,为最终达到“人职匹配”还需要指导研究生对职业发展变化的认识,和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反应及时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专业对口的职业选择,职业目标的确定,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规划,阶段性转型的需要等等。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气质、理论功底和知识框架等来充分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激发潜能,以期在未来社会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未来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政府、高校和相关职能部门实施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变化,高校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建立科学有效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帮助研究生提高学习动力、学习的自觉性、提高职业竞争力、明确职业目标,从而推进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提升研究生培养的质量,这样才能有效破解研究生就业所面临的困难。
参 考 文 献
[1]冯羽.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浅议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中的实施与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5)
[2]方胜强.研究生职业生涯教育问题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3]霍礼强,方晓青,毛丽萍.论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J].中国电力教育.2011
[4]刘红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及改革[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9(6)
[5]孙丽丽.浅议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科技信息.2007(17)
Abstract: Occupational burnout serious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counselors in universities, which manifests in the aspects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humanization and frustration of individual value. Because of their working objects becoming diversification and complication, the conflicts of multiply work role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ifficultly quantify the work performance and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Positive psychology provides a good method of strategy for the occupational burnout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from the positive subjective experience, positiv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ositive school organiz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suggest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o impro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ollege counselors' job burnout: To cultivate positive emotions, and enhance the subjective positive experience ability of the counselors; To cultivat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hape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of counselors; To optimize the support system, and promote the personal values of counselors.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Key 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university counselors;occupational burnout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048-03
0 引言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是1974年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首次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1]自费登伯格提出这一概念以来,职业倦怠开始受到人们广泛关注。《2008年中国职场人士工作职业倦怠现状调查报告》相关数据显示:轻度、中度和重度工作倦怠的调查者比例分别为74.6%、43.2%和10.8%。其中,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职业倦怠比例高达16.6%。教育工作是一种高压力岗位,教师是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作为一种普遍出现的职业性问题,这一问题正在以不同程度影响着作为教育工作群体之一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马斯洛等人认为职业倦怠包含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个人价值实现受挫三个核心要素[2],高校辅导员从事的是育人工作,基于人本主义理念,如果高校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就个人而言,可能会影响其身体健康;就其所管理的学生群体而言,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成长成才和社会适应;对于其所在的高校而言,可能会阻碍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而“积极心理学”这一理念正是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强有力的理念,基于此理念应运而生的相关策略对改善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状必然发挥着有效作用。“积极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于1997年提出,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探讨作为个体人存在的美德、力量以及优势等积极层面的潜能,进而使得人们克服困难和抵抗疾病的力量有所增强,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化解各类危机,追求并创建美好幸福的生活。[3]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服务对象是学生,如果将积极心理学这一理念引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不仅能给辅导员群体增加活力、增强力量感,还能给整个高校的学生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1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依据马斯洛的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内涵及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我们认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如下:
①情感衰竭: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有种情绪情感资源被消耗殆尽的感觉,很容易发脾气,严重时常常莫名地感觉压抑、沮丧、焦虑、紧张等情绪,无法集中注意力开展工作;
②去人性化:弱化人本主义理念,以一种麻木不仁甚至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生和同事,“机械化”从事相关工作,较少与学生接触,忽视与学生的感情沟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视而不见,工作固化,缺少创新;
③个人价值实现受挫:主要表现为个人评价较低且主要倾向于负面,忽视自身价值所在,对学校管理抱怨多,丧失工作成就感,严重时甚至产生自卑感,对个人前途悲观失望,工作消极被动、甚至厌倦。[4]
2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
2.1 工作对象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
根据对江苏各高校的调查了解得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配比基本都超过1:200,甚至部分学校高达1:500,工作对象的数量逐渐增加加大辅导员工作压力。且现在的高校学生均为90后,受当前多元文化的影响,相较于之前,他们拥有更强的个体意识和鲜明的个性特征,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能够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脾气秉性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辅导员的教育置若罔闻,使得辅导员的个人价值实现受挫。当前,由于90后学生的自我控制、监督和生活自主能力逐渐减弱,对家长的依赖性逐渐增强,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被迫选择进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这就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对象又增加家长――这一有着不同的工作背景、社会背景的特殊群体。逐渐增多的工作对象会增加辅导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甚至疲于应付,出现去个性化倾向。
2.2 多重工作角色相互冲突
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定,高校辅导员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扮演多重角色:之于学生,作为学生生活上的朋友,学习上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之于家长,辅导员应成为类似于家长的和蔼可亲的长辈;之于各高校,辅导员应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知识的汲取者;之于个体小家庭,辅导员要成为贤妻良母或是家中的中流砥柱。多重角色定位给辅导员带来困扰。“在现实中,辅导员在高校中是比较弱势的群体,往往被视为学生的‘生活保姆’和‘宿舍管理员’。每当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辅导员往往就会成为被责备的‘首当其冲者’。”[5]16号文件和24号文件对辅导员的职能职责有了较多的界定,但大都概念模糊,在高校各项复杂的工作面前仍显得不够明晰,这就使得辅导员们的工作成效缺乏有效的认可和认同,进而使得高校辅导员们的职业归属感淡漠和核心价值观缺失。与此同时,“无边界性”又是辅导员工作的一大困扰:“辅导员的工作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都具有连续不断地扩张的性质,具有‘无边界性’的特征,而因为没有明确的界限,辅导员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才算‘完成了工作’。”[6]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者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需要24小时开机,学生无论何时有事都需要及时处理。因此,辅导员不能够及时获知自己何时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很容易产生疲惫感和无奈感,也就很难获得成就感。
2.3 工作绩效难以量化和量化考核的矛盾
高校专业任课教师的工作绩效可以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生技能的掌握得以体现,但是被定位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则很难量化,思想教育本就是一个模糊概念,学生个体思想是复杂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成效只能定性来看,年终考核、职位晋升等却倾向于用一种量化的考核标准,虽然融入辅导员打分、同事领导打分等考核项,但区分度较小,往往还是以数量、课题申请数量、参加竞赛获奖数量等量化考核指标为主,这就容易使得辅导员的工作走入一个错误的方向:在日常工作中,忽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盲目地追求个人成果的积累和学生活动数量的增加。二者的矛盾冲突也是个理论与实践难题。
3 积极心理学理念之于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启示
根据赛里格曼的理论,“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及促进它们发展的积极社会环境和积极组织系统开展科学研究”[7]。结合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我们认为可以运用这一理念,从个体的主观积极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学校组织系统的积极影响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高校辅导员的个体内外部和主客观心理状况,进而提出针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意见和建议。
广东商学院的副研究员鞠鑫博士通过对广东省8所高校专职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研究的结果运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表明,“高校辅导员的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征、积极学校组织系统与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均呈显著负相关,积极人格特征、积极学校组织系统与个人价值受挫存在显著负相关。”[8]笔者通过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的15所高校中300名辅导员发放调查问卷(有效回收221份),得出《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要素与职业倦怠维度的有效度分析表》,简要列举如表1。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认为,积极心理学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干预有积极作用。
4 提升辅导员积极心理的有效策略
4.1 培养积极情绪,提升辅导员主观积极体验能力。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心理学,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挖掘“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这种源自于心理的主动控制的力量就是一种较为积极的主观体验,这种力量能够使生物体保持健康与活力,引导个体释放出由消极的不良情绪导致的情绪心理焦虑感,进而充分发挥个体潜能,创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新行为和新思想”[9]。多项调查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高校辅导员积极向上的主观体验与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三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辅导员个体的主观体验关乎过去、现在和未来。首先,辅导员应该能积极地悦纳过去。高校辅导员工作琐碎繁杂,工作对象日趋复杂多变,对此,有人可以整日精力充沛,有人却整日焦躁不安,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和情绪来面对工作,要学会接纳自己,学会悦纳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将不愉快的情绪淡化,学会接纳学生和同事的失败与错误。其次,辅导员应珍惜现在。辅导员应结合现实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明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激发自身的探索精神,增强个人的职业认同感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将最后要实现的目前分解成一步步的分目标,提高个体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有效防止挫折感的产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校辅导员从事的是育人工作,他的个体情绪情感体验很可能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因此辅导员的主观体验应着眼于未来,应提前预知一段时期的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阻碍,及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方案来有效克服这些障碍。
与此同时,高校还应提供多重社会支持,可以定期组织团体辅导员来疏导辅导员的心理压力,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工作坊来开展长期有效的心理关爱,及时有效地帮助这一群体释放压力,生成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4.2 培养个人特质,塑造辅导员完善的人格
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具有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社会性是其主要特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源自于个体能力和心理力量,而积极的人格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帮助修复改进各种人格问题,还能够帮助完善并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人格,是个体成为一个能够进行自我导向、实行自我管理和有良好适应能力的整体,是“强调公民的职责、权利义务以及精神追求、信仰和信念等文明和与全人类联系的力量”。[10]辅导员的人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所带学生的个性品质,因此需要塑造辅导员独立高尚的人格。
笔者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主要考量了自尊和心理承受弹性两个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辅导员的自尊水平越高,职业倦怠程度会越低;激发心理弹性,即提升家庭凝聚力、自我感知力和社会资源支持力这三个因子的指标,可以有效降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感。挖掘辅导员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辅导员需要积累积极心理资本。辅导员应关注积极自我的提升,除辅导员本人主动解决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获得积极心理因素外,学校也可以通过互帮互助成长小组来累积辅导员积极的心理资本。其次,建构和谐完善的社会资本网络。辅导员的社会资本包括学生、学生家长、同事和领导,也包括个体的小家庭,因此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可以借助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建立信任网络、完善反馈和认可渠道以及健全工作和生活平衡措施等多种方案来实现社会资本的和谐有序支持发展。最后,辅导员要学会管理工作生活中的有害因素。对于工作压力大、角色冲突等危险因素,辅导员应积极调整,转变个体思维方式,将其作为一个锻炼提升的机会,通过专业的培训和交流,提升个体的工作技能,进而有效合理分配自己的情感和精力,有效掌控自己的多重角色。
构建积极人格是改变一个人思维与行为方式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避免“去个性化”的有效方式。除辅导员自身外,高校选拔辅导员应注重专业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要选拔一批确实能从辅导员这份职业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的高素质人才。
4.3 优化支持系统,提升辅导员的个人价值感。
积极心理学提出了有效预防的工作理念,即个体在预防中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个体在修正自身缺陷,而是有效组织利用系统内各种势力的技能。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的养成不仅需要个体的积极完善,更离不开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
我们认为,社会支持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高校应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划定其工作范围,不要使其沦为全校各部门的“保姆”。在岗位设置中,辅导员受双重管辖,不仅要对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负责,也需要对所属的院系负责,不同的部门工作会出现冲突现象,因为各高校应明确区分辅导员的本职工作和配合的其他部门的工作,使辅导员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如此才能够集中精力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其次,高校应与辅导员建立一种积极的精神契约。要充分考虑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和待遇等,重视其职业化、专家化的培养,健全完善有效的辅导员心理支持和培训支持系统,使得他们能够有精力有能力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最后,社会支持系统应完善其支持网络,在校内外形成良好的对辅导员工作尊重和支持的氛围。
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应将辅导员的个人职业发展纳入到高校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去,以达到组织的资源需求与个人职业需求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姚斌.论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高校教师职业倦怠[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46-47.
[2]曾小利.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0:12-13.
[3]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5,(2):402-405.
[4]刘凤华,马莲.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个体因素分析及其调适[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7(6):46-48.
[5]王淑仙,贾蕊蕊,崔海英.专业组织:辅导员职业化的有效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1.
[6]江莉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4):92.
[7]Seligman, MEP., Csikezentmihalyi , M.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55(1):5-14.
[8]鞠鑫.积极心理取向的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21.